现代写作

2024-08-03

现代写作(共12篇)

现代写作 篇1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而创作所用的扩散性思维语言, 比如我们生活用语与古代文言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故土乡音”, 从口口相传, 到文字记载, 流传千年。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言文已渐不适应现代阅读的需要, 除难以掌握浩瀚的经典文学精华所带来的创作难题, 也脱离普通民众认知的语境。而生活用语往往拘于一定的形式语境, 不能充分地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而现代诗歌形式上采用白话, 相对通俗易懂, 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 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 表现新思想。同时现代诗形式自由, 意涵丰富, 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 与古诗相比, 虽都为感于物而作, 都是心灵的映现, 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 哀而不怨”的特点, 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1 现代诗的写作手法

想要写好现代诗, 首先应学会把握现代诗的节奏。节奏是个音乐术语, 意为“各音在进行中的时值上的相互关系”。而在诗歌艺术中, 表示诗句的音节的间歇、长短、时间、停顿。节奏是完整的诗中的音节表现形式的复沓;节奏是朗读时词与词之间时值的相近或相等;节奏是音节之间抑扬顿挫的相互交迭。节奏的长短决定着诗歌感情抒发的强弱舒缓。

由于现代语言的大众性, 渗入了一定的助词和副词等缀词, 使得现代诗的节奏的划分有异于旧诗。现代诗的节奏以“音尺” (闻一多) 为尺度, 分一字尺, 二字尺, 三字尺等。

诗歌中对于音尺的运用并没有严格的规律, 主要是与我们阅读的习惯相符合, 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样的诗歌节奏感才能分明,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同时, 赋比兴是诗词的基本写作手法, 也是历代学诗必师承之法。学习些近体小诗或按谱填词, 首先要多读些前人的好诗, 学习他们的词汇、句式、章法, 有写格律诗的基础, 懂平仄押韵的基本方法;其次要自身积累一些传统文化的内涵。诗词的结构与文章的“起承转合”大体相同, 加上多变的笔触, 学会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有机结合的词汇, 最后再融入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留心身边发生的一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有了以上三项准备, 就可以着手谱写一些小诗、令词了。

2 现代诗的写作分行要求

现代诗的语言区别于古诗, 相较而言之, 现代诗没有严格的对仗押韵的要求, 也就没有了分联的束缚, 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现代诗就可以随意组句而不考虑阅读的需要, 现代诗的句子排列同样有着严格的分行要求。

现代诗的分行同时承担着诗语的使命, 无限制的强行撕开语法的分行和无端制造非必要性的诗行的作法不应是一个作家或诗人所采取的, 否则, 诗歌则成了真正无益也无意义的笑话。[1]

而现代诗的分行特点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句意表达已完成;可独立存在的意象;足够展现某种语气态势;特殊和特定时间、人物或事件的交代完毕与完结;作者重点强调的一个特别词汇。

掌握了以上五种情况, 在根据实际写作时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断句分行, 从而区别于白话文的创作。

3 现代诗的意境

现代诗的创作离不开想象, 而要写好现代诗则需要学会化虚幻的想象为现实生活。诗歌的表达方法决定了诗歌必须要将虚幻的想象融入到现实的物境当中。

诗歌的写作要言之有物, 但如果“质实有余, 清空不足”, 把所咏之物看成百分之百的“实”的话则进入了一个误区。“用意必须事事真诚, 用事不必句句坐实。”想象虽然受到现实的制约, 但只有充分的发挥想象方能具有无穷的意境。也就是说, 实物只是我们用来构成景物的, 而只有充分发挥想象, 通过“通感”和“移情”, 营构意境, 才能凭景立意, 境中寓意, 最终达到言外之意。

诗歌需要诗意的心灵, 诗意的眼睛, 诗意的感悟, 诗意的表达, 没有浪漫的情调与理性的感悟, 是写不出诗歌的。这就要求我们多在诗歌中融入意境, 通过一些感情事物, 将场景或想象再现, 将要表达的东西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歌的想象是飘逸的, 潇洒的, 浪漫的, 还可以是诡异的, 奇特的, 可以环环相扣, 也可以大幅度跳跃。如果循规蹈矩, 完全拘泥于记叙写实, 那么, 诗歌生命就终止了。因而, 我们要避免写诗质实的桎梏, 学会以想象来取胜。

4 现代诗的感情基调

诗作为纯粹的艺术, 贵在传神, 有了语言, 有了意境, 还不能组成完整的诗歌, 作为诗歌的灵魂, 作者在作诗时的感情投入决定着一首诗歌的成功与否。

白居易云:“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特别强调“声”和“情”, 诗歌的根本是抒情, 细读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我们可以得知, 这首诗透露着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 其内心的那种渴望甚至渗透到了每一个字里行间, 现了其人生的一种追求。反之, 如果一首诗没有被作者投入其最真挚的情感, 那么这首诗注定言之不实, 读起来非常空洞, 这样的诗也就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诗。

要写诗, 首先要诗意地享受生活, 感情要丰富, 想象要自由, 发现切入点要深入酝酿, 最后一吐为快, 边写边欣赏, 不断完善。诗人的思想, 有时不一定符合语言的逻辑, 却符合情感的逻辑。

因此, 我们要根据我们的创作初衷, 准确把握诗脉, 把握住最想表达的情感基调, 运用准确的语言将其娓娓道来, 最终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同时, 我们需要根据常用的感情基调开创自己诗歌独特语言风格, 应“性中无诗不能吟, 情中无诗不必吟”, 以诗歌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 是出自心灵的思维。我们可根据自身的感受和爱好, 兼诗并长, 写出意境高远, 风格迥异, 又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我言我诗。

5 结束语

诗歌的创作是许多要素的结合, 除了上文所说的, 诗歌写作还需要注意反复熔冶字句意格、融合多种夸饰的艺术手法、善用古今典故等多方面的问题。

同时, 诗歌写作要先学会观察生活, 在观察体验自然环境和社会创新生活中, 贴近现实生活而力求高于现实生活, 调动一切表现手法乃至发明更新的艺术技巧, 自铸伟词研发出“原创”的诗句, 吸纳更多的全新词汇, 力求伟俊恢弘, 雅量高致, 更从容地表达诗情。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诗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 而要写好现代诗, 除了要明白其分类外, 还要充分了解其语言特点、分行要求以及其意境风格。

关键词:现代诗,写作,意境,想象,情感

现代写作 篇2

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文章体裁。

行政公文,简称公文。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列出了十三类公文,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这十三类公文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实施管理、处理公务时广泛使用,是本课程讲述的主要对象。

行文关系

(一)直接隶属关系

直接隶属关系指上一级机关与直接的下一级机关之间的间接关系指处于同一垂直系统的,但又不是上下直接相邻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如省人民政府与市下属的县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间接关系

间接关系指处于同一垂直系统的,但又不是上下直接相邻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如省人民政府与市下属的县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三)业务指导关系

业务指导关系指各业务系统内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如国务院的职能部门中国家财政部与省人民政府的省财政厅之间的关系。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省、自治区与国务院之间的关系。

四)平行关系

平行关系指处于同一系统内的同级机关、单位之间的关系。如省人民政府内厅、局、委等的关系,即财政厅、新闻局、公安厅、农业厅等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不相隶属关系

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的关系统称为不相隶属关系。如国务院农业部直属的某高校和教育部直属的某高校之间的关系。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区别在于:第一,时间有别。请示跟报告相比,时间要求更紧迫。请示写的情况是未解决的,属于将来时,报告写的情况是已做过的,属于过去时;第二,内容的侧重点有别。请示着重于请示批准,报告着重于汇报工作;第三,要求有别,请示要求上级必须回复,报告则不必,只供上级参考。

请示的适用范围

请示作为报请性的上行文,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下级机关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无章可循而没有问题或没有把握,需要上级机关给以指示时,要用请示。

(2)下级机关在处理较为重要的事件和问题时,因涉及有关方针政策必须慎重对待,需要报请上级机关批准时,要用请示。

(3)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虽然有解决的办法,但由于职权、条件的限制,没有权力或没有能力实施这些办法,需要向上级帮助解决时,要用请示。

(4)下级机关对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机关发布的规定、指示有疑问,需要向上级机关给予解答时,要用请示。

(5)下级机关之间在较重要的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需要上级机关裁决时,需要请示。

请示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一)请示的概念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为上行文,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和批准的公文文种。请示主要用于:

1.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缺乏明确政策规定的情况需要处理;

2.工作中遇到需要上级批准才能办理的事情;

3.超出本部门职权之外,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事情,请示上级予以指示。

报告和请示的区别

(一)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需在事前行文;而报告在事前、事后、事中皆可行文。

(二)行文的目的、作用不同

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支持和帮助,需要上级批复,重在呈请。报告旨在向上

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询问,不需要上级答复,重在呈报。

(三)主送机关数量可以不同

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在遇到灾情、疫情等紧急情况需要多级领导尽快知道时,报告可写多个主送机关

(四)写法不同

报告的内容较杂,容量可大可小,侧重于概括陈述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形式多样,表述灵活,体现报告性。请示内容单一,一文一事,侧重于讲明原因,陈述理由,表述事项,体现请求性,篇幅较小。

(五)结尾用语不同

报告的结束语一般写“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或者省略结束惯用语。请示的结束惯用语不能省略,一定要写“以上请示,请批复”一类惯用语。

(六)受文机关处理方式不同

请示属办件,收文机关必须及时批复。报告多数是阅件,除需批转建议报告外,上级机关对其余各类报告不必行文。

报告和请示最大的相同之处是均属上行文。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真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论理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

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4、典型性。要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和本质。所揭示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所运用的材料是否具有代表性,是调查报告成败的关键。一是调查对象典型;二是文章所运用的材料典型。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3、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一、申请书

申请书是个人或单位为实现其愿望,对上级有所请求时所写的一种专用书信。表现为内容单一,主题明确,一般一事一书,即一份申请书只提出一个问题。申请书的结构由标题、受文对象、正文、结尾、落款、日期组成。

例如:入党申请书

例文:

证明信

XXX局:

贵(你)局XXX同志于X年X月在我校XX专业毕业,成绩合格,特此证明。此致

敬礼

XXX学校(公章)年月日

邀请书

邀请书是单位或个人邀请别人出席会议,参加活动所写的一种书信。它要写明邀请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结束常用“敬请光临指导”“敬请莅临”“敬候光临”等字样,带有邀请的语气。一般用红纸,有的还加花边。

例文:

XXX同志:

为庆祝本厂建厂五十周年,兹定于X年X月X日(星期X)下午二时在本厂工会俱乐部举行茶话会,敬请莅临。

此致

敬礼

XXXX厂工会委员会

年月日

求职简历的写法

(一)概念解说

简历,也叫履历,它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介绍其资格、职位、教育和工作经历等情况的文书,它是求职和人才流动的重要文书,它是求职者争取进一步面试的机会。

(二)格式内容

中文简历的格式内容包括以下4部分:

1.个人资料。包括求职者的年龄、性别、身高、民族、出生地、婚姻状况、住址等。

2.教育情况。一般只写大专(中专)以上的教育情况。中学的教育状况一般不要写上。

3.工作经历。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写上工作经历。

4.重大成果或者著作、特长。展现你的成功项目或出版的著作等。

* 注意:向企业求职,一般不要写上“政治面貌”、“家庭情况”、“组织意见”等。这些对求职用处不大,甚至有障碍

请 假 条

XX老师:

我因头痛发热,今天上午经医院诊断,系患急性肺炎,不能前来上课,特此请病假三天,请予批准。(附:诊断书一张)

此致

敬礼

学生:xx

年 月 日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并表述论证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性文章,也称科学论文或研究论文。学术论文旨在探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里的新课题,提供新的学术信息,重在新的发现、创造

二、学术论文的特点

(一)创造性-新发现、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

(二)科学性-实践检验、论证、逻辑性、真实性

(三)理论性-理论阐述、结论

(四)专业性-研究领域、专业术语。

三、通知的分类

按内容和作用划分,通知可以分为:批转、转发性通知,发布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告知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任免或聘用性通知。

(一)批转、转发行通知

批转、转发性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或转发上级机关以及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时使用的一种通知。其写法如下。

(二)发布性通知

这类通知主要用于发布行政规章

(三)告知性通知

告知性通知是将新近决定的有关事项告知受文单位时使用的通知。这类通知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人事调整、机构的设立和撤销、机关单位隶属关系的变更、单位更名印章范围等。两种标题形式均可使用,正文写清告知事项的目的、依据和具体告知内容即可。

四)指示性通知

指示性通知是向下级机关部署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共同执行时使用的通知。其标题和正文的写法如下。

(五)会议性通知

这类通知专门用于通知召开会议的有关事项

六)任免或聘用性通知

这是行政机关任免、聘用干部时使用的通知。也包括设立和撤销机构的通知。

二、通报的种类和作用

通报一般可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性通报三种类型。

(一)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主要用于表彰先进人物、先进集体,介绍先进经验,达到激励先进、推广经验、指导工作的目的。

(二)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主要用于对工作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错误事件、错误的做法进行通报批评,借以告诫和教育人们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三)情况性通报

现代行政文秘写作技巧研究 篇3

关键词:行政文秘;写作;技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管理也要求越来越高,中国行政体系也在跟着快节奏变化,对行政文秘的要求越来越高。行政文秘写作是行政文秘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针对的是行政公文的写作。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他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我国公文一律按照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7月1日起施行)要求撰写。而从事行政公文写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做好行政文秘工作。这些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思路清晰,主旨明确

行政写作最忌讳思维混乱、条理不清、主旨不明确,一会儿写东一会儿写西。行政公文不论是会议上汇报材料还是正规的发文公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主旨明确。常列出文章条理用词,如一、二、三、四,……作为文章分节有条理性、有针对性陈述的象征,对同一段话内有多个层次含义的内容最好也整理成条理性,不要杂糅在一起,那样表达不清楚意思,没有层次感,常用词语如“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者“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2 言简意赅,详略得当

行政写作不同于其他写作,行政写作不需要华丽的词藻,而是需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事情。文中常用的词语,重点内容可以较为详细的描写。不重要的内容,起到烘托作用的内容可以简略。

(1)开头用语。开头用语常常是直截了当,点明了此文的根据、目的,常用词语“根据”、“为了”等。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3〕16号),……。又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

(2)过渡用语。过度用词是在陈述某些内容时,要转入另外一个内容的用语,这些词语常的有,“鉴于”、“为此”、“总之”、“综上所述”等。

(3)经办用语。如:经、已经、现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

(4)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局、本所;第二人称:你单位、贵单位;第三人称:该同志,等等。

3 适当配图表,内容更直观

在行政公文中,有时候用文字描述不能表达清楚,如某个爆炸事故的发生地点、周边环境,那么用一张电子地图插入文档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领导一看便知。因此现代行政文秘人员一定要掌握一些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如photoshop 、coreldraw。前面提到的地图,可以通过百度地图或者google地图,电脑印屏后,在photoshop中进行处理,用显眼的图形(如红色的圈圈、红色的标注状)把事故地点给标出来。同理,有些时候,需要配上示意图才把事情说清楚,如某工厂突发爆炸后,相关部门污染监测的点位图,用文字表述不够直观,这时候配上一个示意图,那就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在表达变化趋势时,文字描述不如用图来表示更加直观快捷,如月气温变化图、客流量月变化图、居民人均年收入变化图等等。

表格常常也是行政文秘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内容,甚至有些行政公文,文字表述的内容很少,主要以表格为主。比如某某工程进度表,某某公司月销售量等等,领导要的也是一张表格,不需要太多的文字表述。因此行政文秘在公文处理中,学会恰当的使用表格是十分重要。如果涉及数字统计的报表,最好用Excel电子表,并用其自带的公式进行相关自动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一个合格的现代文秘人员应当熟知Excel的各种操作。

4 排版符合规范,减少改稿次数

行政文秘人员应当好好学习,领会并掌握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如标题字号及字体、正文字号及字体、行数、落款等等。行政文秘人员在撰写发正式文稿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该条例进行排版,以避免文稿交给领导审核签发因排版问题而来回修改耽误时间。

5 多用书面语,少用口头语

行政系统类文稿行文用词经常多为书面语,很少见到有口头语。这样尽管文章读起来文绉绉,但是显得比较严谨、庄重。比如常见的有:严格执行……制度,继续加强……工作,强化……执法力度,严格……管理,确保……安全,深化……改革,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力度,着力解决……问题,切实加强……,等等都是党政公文中常用到的书面语。

6 用词讲究对称

行政文稿不同于其他文体,行政类文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行文方式,即用词讲究对称,往往在每一段的标题为对称或者段内开头句为对称。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例来说明。如,在第二章谈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连续用了8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7 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知识

行政文秘是行政系统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常见的行政文书有汇报材料、方案、请示、总结、简报、决议等,不仅形式要求合乎行政的“口味”,内容更是要有针对性。因此行政文秘人员必须注意保存各类文件(包括纸板、电子版),并且每个文件要简单浏览一下,在脑海里有个大概的印象,在写相关文稿时可以快速调取出来参考,比如某个方案已经通过会审,表明它做得已经很完善,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比如某个表格设计的很好,得到领导的肯定,那么碰到类似问题也可以仿照。

在日常工作中,行政文秘的写作技巧还有很多,以上所举这些写作技巧只是提供给广大文秘工作者作为参考。在实际的文秘工作中,广大文秘工作者还需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举一反三,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文秘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林强.浅谈如何做好行政文秘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253.

[2] 李莺.探析培养高效行政文秘职业能力的对策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4950.

[3] 王少双.试论企业管理与行政文秘工作的综合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250.

浅析现代电视新闻写作技巧 篇4

一、培养新闻敏感, 新闻题材要活

新闻敏感, 又称新闻嗅觉, 也称新闻眼, 是记者迅速发现与识别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一种特有素质, 是记者对社会形势敏锐的洞察能力。新闻敏感也可以说是记者的新闻生命, 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显现出来的活力。如没有新闻敏感, 尽管新闻事件摆在眼前, 却仍然意识不到。新闻敏感包括思维的直接性、自动性、快速性、非逻辑性、突发性、创新性等。这也是记者职业个性的体现, 正如中央二套栏目, 常说的一句话, 新闻每天发生, 视角各有不同, 就取决于每名记者的新闻敏感。

要想写出好新闻, 必须培养新闻敏感和新闻触角, 能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敏锐地察觉到它, 比如在生活中, 工作中, 与朋友交谈中要善于发现问题, 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要从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 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

二、力求真实, 反映事实

记者采访的新闻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失实是新闻的死敌”, 这是记者必须牢记在心中的。用事实说话, 作为一条报道原则, 是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如中央台《焦点访谈》栏目, 就是一个以深度报道、用事实说话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现在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一个电视栏目, 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其播出的《巨额粮款化为水》, 就是以事实为依据, 整篇稿件写作时围绕画面语言, 真实反映了农民的粮款都用以修矿泉水厂, 变成了矿泉水;以及农民的血汗钱换回一纸白条, 犹如东流之水, 有去无回的现状。虽无华丽语言, 但却能深深地吸引观众眼球。

三、重视口语化、简明化的特点

电视新闻能否被大多数人理解接受是新闻作品实现有效传播的基本标准之一, 就是注意新闻语言的口语化与通俗化。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接地气。例如本台采写的《哥俩地挨地, 垄挨垄, 新老做法, 收益不同》的稿子, 文中用群众语言叙述, “老大李明头脑灵活, 善管会算, 学啥啥会, 是个有名的庄稼汉, 老二李刚老实本分, 浑身是劲, 做事守老本本……”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 与画面语言相给合, 使观觉得众亲切入耳。

四、拓宽报道空间, 突出信息、知识和思想

电视新闻是由许多镜头和文字组成的。在新闻写作时, 你的心中要有对象感, 明确这条新闻为什么而写, 报道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 通过它要引导或影响读者到什么目标上去。这样在写作时, 就大大增加了信息量, 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要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 即立体化新闻, 要求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 透过多种角度, 避免只取所需地报道事实的某一个侧面, 杜绝有的文稿写成单纯的“文章”, 说说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 这样写观众就没有想看下去的兴趣了。如会议消息往往按照某某单位部门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会议、提出什么要求、什么人员参加会议等方面撰稿。应该多发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挖掘思想深度。比信息、知识更高一层次的是思想, 读者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 他们不仅需要信息、知识, 还需要分析与理解信息和知识, 这里就包含着对思想方法的需求。也就是说, 读者已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还要了解发生的原因, 甚至不仅要了解原因, 而且要理解事实的“意义”。例如本台曾采访一个草原休禁牧的会议消息, 通过会议消息了解相关新闻事件后, 深入多个乡镇采写一篇题为《草原休禁牧草红花绿》的稿子, 反映在畜牧部门、各乡镇政府及农民的共同努力下, 我县草原休禁牧取得的成效, 也交待了休禁牧对植被的保护, 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使播出的新闻有一定的深度。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大众关注, 要想呈现给观众一篇好的新闻报道, 记者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平时多积累知识, 多积累文笔, 才能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李艳霞.《记者摇篮》.电视新闻消息写作技巧2008, 2

现代诗歌写作方法 篇5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

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

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

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

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

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

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要求: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

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

这是为了让人停顿,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应有独创性。

如传统的情绪图案,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

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

卡勒(美)认为,一段文字是否是诗,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

一条新闻可以排列成诗: 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 猛撞在一棵法国梧桐上 车上四人 全部 死亡

视觉上强调了关键词语。

如“猛撞”,包含较多心理容量。

现代写作 篇6

青春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我们不必强求人人成为诗人,但人人心中岂可缺少诗意?“生活中不是缺少诗,缺少的是发现诗的眼睛。”只要你有一颗敏感的诗心,一双敏锐的诗眼,诗意就会像美丽的阳光,洒满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给大家传授三招写诗的技巧:

技巧1:阅读经典,陶冶一颗敏感的诗心。学写诗歌,先得培养热爱诗歌的情怀,得开拓阅读的视野。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吟咏也会吟。”若对李白、杜甫的诗词能脱口而出,对苏轼、王维的名句能张口就来,你自然会慢慢拥有一颗美丽的诗心。还可以多读一些抒情、优美的当代诗歌,如徐志摩、舒婷等的作品。

技巧2:观察生活,练就一双敏锐的诗眼。在春暖花开时,有不少同学将采到的野花插在讲台上,插在每张课桌上。一位中学生捕捉住这美丽的瞬间,用《教室,野花飘香》写下了这几句诗:“春天,春天的课间/我们采来五彩的野花/插在每一张课桌/最香的那一朵/艳丽着破旧的讲台。”

技巧3:改写名作,培养一些美丽的诗意。初学写诗者不妨从改写入手,凭借卓越的想象力,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缘于原诗又脱于原诗,达到创新意象、丰富意境的效果。

请看仿写佳作:

校园

——仿余光中先生《乡愁》

肖钧月

小时候

学校是一方静静的乐土

我哥在里头

我在外头

长大后

学校是一张长长的方桌

考官在那头

我在这头

后来啊

学校是一座深深的迷宫

我在里头

自由在外头

现代采购信函的商务写作技巧 篇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对外经济合作日渐加强。因此,培养一大批既熟练掌握外语,又通晓国际商务知识,并善于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商务人才已成当务之急。在国际商务人员必备的诸多技能中,商务信函写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商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一封好的商务信函(busi nes s letter)能够在促进贸易、增进友谊和获得完全理解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完美传达信息的信函才是完美的信函。因此,在写作时严格遵守并且灵活运用7“C”原则是必不可少的:Consideration(体谅)、Correctness(正确)、Complet e n e s s(完整)、Co n c r et e n e s s(具体)、Conciseness(简洁)、Clarity(清楚)、Courtesy(礼貌)。这七个原则是商务信函写作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同时,在商务信函的写作中,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才能顺利完成商务信息的交流。

2 现代采购信函的特点

2.1 现代采购信函应该是“索取函”

它索取的可能是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项专利,一个观念……因此,在写作时候,要牢记你是在与读者进行交谈。这种交谈成功与否,你的目的是否实现,关键取决于商务信函中信息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如何把你的思想,清晰、准确地表达给“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是商务信函的首要任务。

2.2 现代采购商务信函的写作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商务信函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花哨、华丽的词藻。因此,商务信函的写作,首先,要把握简洁、扼要的特点。其次,掌握好简洁的表达内容与有效率的分寸。如果在书写商务信函时,开头就唐突地说出交易需求,也会显得冒昧而令对方不明所以。最后,好的商务信函还应体现以下特点:易读易懂,语气真诚友好、客气,评阅简短、朴实,自然或生动、有趣、有吸引力,内容清晰、准确、具体行文正确、完整、不花哨。

3 现代采购信函的写作原则

3.1 体谅

体谅对发信人和收信人之间保持进一步联系至关重要。发信人应尽可能从收信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在分析对方会如何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提供其所需要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在分析对方会如何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简言之,体谅就是要做到为对方着想,移情于对方,在人性层面上来理解对方。此外,体谅意味着要坚持用肯定而非否定的态度,要强调“你”的态度而不是“我”的或“我们”的态度。

3.2 正确

现代商务信函必须写的正确,因为其牵涉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它还是商业单据的凭证。正确的商务信函不仅表现为语法恰当、标点符号和词汇拼写正确,还要求叙述正确、提供的事实和数字无误、写作格式规范、技巧运用恰当以及商业术语正确。

3.3 完整

现代商务信函必须力求完整,要包括写信人希望收信人作出积极反应的一切情况,或是回答来信所提出的全部问题和要求。一封完整的现代商务信函不仅可能会带来预期的结果,还可能建立起更好的商务关系。

3.4 具体

现代商务信函必须写得生动、具体和明确,要避免采用模糊、大概和抽象的词语和语句。在写现代商务信函的过程中,应尽量运用具体的事实和数字,选择形象的及通过想象所创造的字和词语,一般使用主动语态来陈述内容。

3.5 简洁

所谓简洁,就是指要言简意赅地表达所需表达的意思,同时又无损于书信的完整和礼貌。在书写英文现代商务信函时,要摒弃那些陈旧的商业术语,做到简洁明了。通过去掉不必要的词和冗长的句子,保留有效、简洁的事实信息,就可把最重要的信息呈现给对方。

3.6 清楚

采购商务信函应使读者一目了然,没有晦涩难懂或容易产生误会之处。在确定了所要写的内容后,选择使用简短、熟悉和口语化的词语,构建简单、有效的句子和段落来清楚地表达目的,避免使用产生歧异或意义不明确的词汇。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样例、插图以及其他在视觉上有助于理解的东西。

3.7 礼貌

礼貌在采购商务信函中有其特殊而丰富的内涵。一封礼貌的信函可以加深与目前客户的业务关系,也有助于结交新的业务伙伴。在现代商务信函的写作过程中,及时是礼貌之首。此外,在撰写商务信函时,应避免使用可能激怒、伤害对方的言词或语气,语调上要尽可能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到对方的愿望和背景,做到互惠互利。

4 现代采购信函的写作技巧

4.1 多使用主动语态

主动语态能够更自然和准确地表达写信人的本意,收信人会觉得更生动,并有一种面对面谈话的亲切感。

以下样函采用过多被动句式,显得软弱乏味:Pleas ebe advised that the L/C should be opened by the end of May.Your prompt reply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

如果改成主动语态,就能营造出友善和灵活的气氛: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L/C by the end of May?Thanks.

4.2 使用浅白、通俗易懂的词汇,避免使用艰深晦涩的词汇

商务英语中使用艰深晦涩的词汇,不会让书信显得正式、严肃,反而会令收信人阅读过程延长,理解出现偏差,难以迅速准确地回复。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为确保不同国家的人士明白书信的意思,应多使用通用的词汇,以达到自然顺畅,撰写快捷,简洁明了,又不失商业味道的效果。

4.3 提问要客气、直截了当,避免使用含糊、过于古旧、迂腐的语言

客气明了地提出问题,不但给人亲切感,更令收信人产生需要回答的心态。并且,直截了当的询问能便于收信人回复。

4.4 力求正面肯定地谈论问题,避免使用让收信人反感的词语

写信人要顾及收信人的感受和要求,尽量从正面与对方讨论问题。避免使用如:fail,wrong,inadequate,stupid等词语,这些词语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训感觉,甚至涉及侮辱人格,容易使收信人产生反感。

5 结束语

采购是贸易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写好采购商务信函是进行现代商务沟通的一个重要的技能。要完美传达采购商务信息,写信人必须坚持现代商务书信写作的七大原则。在具体的商务信函的写作中,写信人还必须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体现出商务书信的写作风格,只有这样,顺利的商务沟通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管春林.国际商务英语写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

[2]葛萍,周维家.外贸英语函电(双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

[3]赵银德.外贸函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现代写作 篇8

一、真情实感是文章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创造美感的重要原动力

只有直抒胸臆, 倾注真情, 敢于流露真我之情的文章, 才是真正感染人的作品。如果没有情感的波澜, 满篇都是一些或华丽或枯燥的说教, 这样的文章是不会震撼读者的心灵的。

作家庞培在新疆生活了半年, 回来后就开始创作散文集《帕米尔花》, 他说, “回来之后, 感觉这部作品非写不可。”这应是一种真情的触动引发激情的燃烧, 不宣泄似乎就不够痛快, 所以在《森林与河流》中, 作者深情地描写了古老的额尔齐斯河以及河边的原始森林大自然的纯净之美,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与赞美。

二、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

作家刘绍棠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 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自己熟悉的土壤中种自己的庄稼。刘志成是贫瘠、荒凉的陕北边地走出来的一个吃够了苦、受够了罪的民工和“盲流”。这样的人生历练让作者的文章总是离不开大西北的辽阔苍穹和苍茫大地, 一如陕北朴素的土窑洞, 他始终以一种感伤忧虑的沧桑情愫来体察着人生。他的作品也是对自然、人类、社会表现出发自肺腑的忧患与终极关怀。在他的《怀念红狐》里, 大西北苍凉的沙丘一如那只护犊情深的红狐用已经嘶哑的嗓子发出的“揪心的哀鸣”, 让多少冷漠的心为高贵的母爱而感动。

胡适《我的母亲》, 虽然叙述平实, 却饱含深情, 其中有这样的叙述:“有一个初秋的傍晚, 我吃了晚饭, 在门口玩, 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 她怕我冷了, 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 她说:‘穿上吧, 凉了。’我随口回答:‘娘 (凉) 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 一抬头, 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 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 她罚我跪下, 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 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 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 用手擦眼泪, 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 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 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 我的慈母。”如非亲身经历, 哪里会有如此真实而又细致的描述?

我们可以以这几篇为例, 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 调动其生活的积累, 选出耳闻目睹的人事, 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善于观察捕捉身边的生活体验, 使之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三、用敏锐的心灵去捕捉你眼中的世界

客观的观察生活, 贴近生活, 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心灵的叩问。只有经过心灵的思考与撞击, 才会有写作灵感的火花闪现。

林清玄以一颗悲天悯人的菩提之心来关注社会众生, 他的笔端也就流溢出对人间万物的体察与感悟, 衣食住行皆哲学, 花影树声含妙理。他说:“如果有人问我, 你的散文想表达什么?我的回答是表达心灵中单纯与干净的世界。”在他的《可以预约的雪》一文中, 作者就由和朋友相约看菅芒花, 到体悟人生的变与常, 并提倡要从容的面对生活, 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有这样, 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

散文是心灵的独语, 只有凭借个体生命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才能完成, 所以有人说散文是灵魂的事。我们就是要善于学习作家们用心灵写作文章的方式,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用心灵这把钥匙打开写作的大门, 走进写作的百花园内, 来品尝百花的芬芳!

很多时候, 学生作文时总会以为自己的生活太过于平凡枯燥单调, 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写作的, 其实是没有认识到心灵的滋养与感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教师以这类文章为例, 向学生阐明: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一件事, 一句话, 一点回忆, 一个情景等, 都是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学生是鲜活的个体, 只有注意引导他们每天用自己敏感的心灵体验着生活, 感悟着生活, 再经过时间的过滤与积淀, 把很多东西装进了自己的素材库, 使之成为宝贵的积蓄。

现代写作 篇9

一、拓展阅读范围, 优化语言运用

初中阶段写作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输入的内容不够。因此, 学生可以借助Internet丰富的学习资源, 例如:英语写作网、沪江英语等, 或者从报纸、杂志中选取适合的阅读材料, 拓宽阅读范围, 提高学生的语言的输入内容, 优化对语言运用。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 呈现写作情境, 激活写作背景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根据不同的写作话题, 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学生写作之前,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 在屏幕上展示与写作话题相关的画面、词汇等, 为学生的写作呈现比较真实的情景, 激活写作背景,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让学生更好理解写作的主题内容, 发挥教学课件图文声形合一的特点。

例如, 在学习完“Cooking”一课后, 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布置了关于“The first time to cook”的话题, 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第一次做饭经历的作文。为降低学生写作的困难, 教师事先制作与话题有关的课件, 把第一次做饭的场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第一次做饭的经历等。这样的写前设计, 能很好的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写作构想中, 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内容基础。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丰富写作内容, 完成写作任务。

借助多媒体课件, 呈现写作情境的这一过程, 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到特定话题的写作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真实情境的基础上, 再通过教师对写作难点的梳理, 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写作, 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

三、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交流学习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网络交友平台, 如QQ、微信等。这些交友平台都集在线聊天、视频、电话、文件传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传统的写作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让学生自己课后完成写作任务。但在实际操练中, 很多学生往往很难真正践行教师的课堂上教授的写作方法。作文经常无从下笔。而在现代的写作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巧用QQ、微信等软件的交流功能, 发起话题讨论, 学生在课后也可开展讨论交流活动。比如, 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提高写作能力, 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s 9的“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的内容后, 教师布置了“Your hometown or a place you have been to”。放学后, 教师要求学生在班级QQ群里下载写作的相关任务要求。为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 理清写作思路, 还上传了写作内容的参考列表。列表内容包括:size and location, population, weather, history, places to visit, things to eat.这样一个提示列表, 将学生在写作中要表达清楚的内容进行了细化, 降低了写作难度。

在学生明确写作任务后, 教师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 引导学生对所提示的内容用英语进行交流, 列出自己的写作思路, 并及时提出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给予及时回答。在交流结束后, 学生根据自己讨论的写作思路, 用具体的文字对内容进行重新组织, 并注重使用句子的搭配和语法等。这样学生既完成了写作任务, 又提高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英语写作中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重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教育性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用好了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用不好将造成教学的失败。它只是一个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的工具, 但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学习中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重视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关注新型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时, 应根据教学大纲中针对写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开展教学设计, 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合理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五、总结

教师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合理选择并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 不仅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英语表达的能力, 而且能为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更能为教师构建创新性的写作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 推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

摘要:本文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对写作教学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呈现写作情境, 激活写作背景, 达到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彬.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新尝试[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10) :56-59.

[2]刘志云, 董京峰.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 (12) :56-58.

现代写作 篇10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写作水平,兴趣,素材,情感体验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与写作水平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写作整体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教得辛苦, 为之也付出了许多的精力, 但学生学得无趣,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就是一种负担, 只是将所知道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拼凑在一起。如何扭转这一局面, 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学会写作这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关注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将之运用于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 可以将写作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教学局面,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与音响效果来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与和谐的课堂教学, 激起学生写作的激情,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是写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现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 直接关系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采用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一本教材”的枯燥教学模式, 而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开朗的小学生, 而黑板加粉笔的黑白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而无法激起学生写作的激情与动力。而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不同,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片、文字、图像、音频与视频于一体, 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 具有化抽象为形象, 化枯燥为生动的特点, 可以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感官刺激, 不断地带给学生以新鲜感, 这样才能不断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并保持长期集中的注意力。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素材积累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学生来说, 再优秀的学生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样也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来。足见素材的积累在学生写作中的重要性。对此小学语文新课改明确提出:“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 当然也学不好语文。”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素材的积累主要来自于阅读和生活这两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后盾,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阅读空间与生活空间, 这非常利于学生写素材的积累。

(一) 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根本。阅读是信息的输入, 而写作是信息的输出, 只有多读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更宽广的阅读平台, 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内容更丰富、类型更多样的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来向学生展现更多的阅读材料。如向学生图文并茂地展现教材上的文章, 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感受与体会。可以为学生来出示与写作题目相关的阅读材料, 这是传统的纸质阅读材料所不能取得的效果。

(二) 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

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生活, 丰富学生的生活,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问题。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是采用单纯的语言来传递信息, 用语言来描述, 缺乏真实性。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来为学生创造真实而丰富的生活情境, 这样学生更能从中获取大量直观而形象的信息,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如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教师就可以将亲自拍摄的关于春天的图片制作成精美的短片, 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画面, 更能激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那些已经发生过的生活场面就会如同电影般在活跃在学生的头脑中,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来提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语指出了情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欣赏读者, 并不在于有多少华丽而优美的词语, 而是在于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 唯有情才能打动读者, 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可以说情感是连接读者与作者的纽带。因此, 要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来,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真挚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而来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出示题目后, 学生就来展开写作, 这些题目即使是学生所熟悉的, 但只是孤立地存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 只能以旁观者来简单地介绍, 而无法表达出真正的情感。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随时为学生来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 身临其境, 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才能产生最真实的想法与最真挚的情感, 这正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教师在平时可以利用手机的拍照与摄像功能来记录学生在学校参加各类活动的身影, 存储于电脑, 建立专属于学生的资源库。那么在写作时, 教师就可以调用所存储的这些图片与视频,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 在写作前播放给学生。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熟悉的同学, 从而更能融入真实的情境之中。这样在特定的场景中学生才能产生那种最深厚、最真挚、最真实的情感, 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在字里行间都融入着情感, 才能写出最真实的、能够打动读者, 富有真情实感的优秀文章来。

参考文献

[1]季红翠.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28) .

[2]杨君.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27) .

[3]陈辉兰.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 (12) .

现代写作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材;写作知识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期刊网国内数据库键入关键词“写作知识”,共检索到4175篇文章。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57年,是吴伟发表在《安徽教育》第四期上的《在高年级进行写作指导的做法和体会》,这篇从写作教学实际案例出发,提出在作文评讲的时候要讲述一些重要的写作知识。键入关键词“教材写作知识”,搜索到0篇。键入主题“教材写作知识”,搜索到367篇。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80年。是苑广田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1期上的《关于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建议》,主要就教材应该系统性、科学性的观点,谈到中学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应该系统讲授文体的特点,对我们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写作知识的编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五年为周期统计文章数量,我们发现1980—1984年发表了21篇,1985—1989年发表了23篇,1990—1994年发表了29篇,1995—1999年发表了47篇,2000—2004年发表了45篇,2005—2009年发表了79篇,2010—2014年发表了96篇,2015年发表了19篇,2016年发表了6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数量一直偏少,针对小学阶段的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研究更是寥寥。

一、写作知识的定义

从写作学的角度,庄涛等人在《写作大辞典》中这样定义写作知识:写作知识指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它包括:选择材料,确定主题,构段谋篇,锤炼语言,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修改等。

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王荣生采纳皮连生的“广义知识观”,将(广义)“语文知识”界定为“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由此可见,写作学领域关于写作知识的定义比较明确,但在语文学科领域关于写作知识尚且没有明确的定义,写作知识依然包含在语文知识的大范围下,未被单独抽离。

二、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

多数学者采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广义知识观,有的从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方面,还有的借鉴这种知识分类论,都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程序性知识以及写作策略性知识。也有学者将策略性知识看作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和写作程序性知识。

何更生博士在其论文 《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他从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出发,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的产物——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为指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本质、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与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界流行的学生写作能力观有很大区别的观点:认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本质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学习结果。它由写作内容知识(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技能(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认知策略)等三类知识构成。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就是这三类知识学习和迁移的结果。

也有学者从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这其中就分为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和写作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

韩雪屏老师把语文课程知识分为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个体的言语规则、人类的语言文化四大类。她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技能知识、写作过程知识、写作类型知识和写作思维知识。她还对这四大类知识的具体构成进行了划分。写作技能知识包括:观察和调查、比较和筛选、言意转换、借鉴和评价、书写和标点。写作过程知识包括:聚材与选材、立意与安章、选词与炼句、起草与修改。写作类型知识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与半命题作文、自拟题作文。写作思维知识包括:广泛发想与聚合发想、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分类与比较、联想与想象。

荣维东博士的研究紧跟国际写作课程理念。他认为世界写作课程经历了由“文章写作”到“过程写作”再到“交际语境写作”的范式转换。他将过去单一、静态、陈旧的“文章写作”知识,拓展为以“语篇写作知识”“过程写作知识”以及“交际写作知识”为主要支撑的课程知识体系。

还有学者结合心理学中关于知识分类的观点,站在写作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的类型作出讨论。

丁炜老师在《小学生写作学本的编写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从写作课程的角度出发,她按照加涅的知识阶层论,将写作课程的知识分为三层知识。第一层是语言表达现象知识,第二层是语言表达概念知识,第三层是语言表达规则知识。换一种知识分类标准,她认为还可分为这三层,第一层是操作性知识的物化状态,第二层是陈述性知识,第三层是策略性知识。

有学者站在写作过程的角度,认为写作需要过程性知识。他们将写作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写前(观察和积累)、写中(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写后(修改与誊写)。西方有学者将写作过程分为写前(创造与计划)、写中(起草和修改)、写后(编辑与发表)。这一系列过程涉及的知识就是这类学者对写作知识的分类。

国外学者希洛克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有效的写作至少需要四类知识,即关于所写内容的知识、关于处理的程序性知识、语篇结构知识、包括隐藏在各类写作中的图式、句法、标点和用法的规范以及写一篇特定类型文章的程序性知识。

国外学者伯恩斯则认为写作者需要运用主题、读者、体裁风格和语言四种类型的知识。

综上所述,关于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语文课程的角度、写作课程的角度、课程论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以及写作过程的角度等。但尚未找到统整语文学科、写作学、认知心理学三方面理论的关于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

三、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一)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百年演变

叶黎明老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对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百年演变轨迹作了梳理。她采取语文教育界较为流行的时期分法,将语文教育分为传统教育时期(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现代语文教育时期(1904年到1949年)、当代语文教育时期(1949年至今)。

她梳理出,传统语文教材以文章作法为核心知识。现代语文教材吸收了西方的文体分类知识体系,于是,文体知识是现代写作教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当代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则历经波折,先是在教材中除了包含在一篇篇选文中的“语文知识”,不存在写作知识的独立编排,到1958年编写的语文课本中出现文章学知识,到后来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基本上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有时包括应用文)三大文体的写作知识。

(二)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类型

叶黎明老师对11套写作教材中包含的写作知识进行考察,她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关于如何获得写作内容的知识、处理内容的程序性知识、文体知识、语法和修辞知识以及有关思维训练的知识。

除此之外,她还对教材层面开发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教学文体知识进行讨论。细化了这三类文体的写作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点。对人教版《写作与说话》中记叙文写作知识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记叙文的特点与体式、记叙文的选材与截取、记叙文的场面与线索、记叙文结构的常见模式、记叙组合的常用技法、记叙文的精写与修改等这六方面去归类。

还有研究者采用皮连生的广义知识观,将教材层面的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王红梅在其硕士论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写作策略性知识研究》中,按照不同的写作阶段对语文人教版高中教科书中涉及的写作策略性知识进行梳理。宁波大学硕士生李慧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系统的研究》,将教材层面的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和写作程序性知识。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肖红艳在其论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知识状况研究——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例》将教科书中的写作知识分为:文体知识、写作动力知识、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知识这三大类。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杜弘在论文《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一文中,将这套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分为:文体知识、写作的前提知识以及写作过程与作品展示的知识。

(三)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呈现

叶黎明老师认为写作知识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变化:一是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变;二是从零散、玄妙的显性知识向系统、周密的显性知识转变。

她发现“范文”型的读写教材中,写作知识往往以隐性知识的状态存在于一篇篇选文中。还有一种“文选加评点”编写体例,由评点(圈注、眉批、总批)来呈现写作知识。还有通过知识短文的方式来呈现系统的写作知识。在书中,叶黎明老师强调,练习是知识呈现的一种方式。

宁波大学硕士生宋芸在《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研究》,梳理出这套教科书中写作知识存在于三个部分:每个单元的独立编排、与“阅读”整合以及与“梳理探究”整合这三块。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杜弘在论文《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一文中,梳理了美国这套母语教材的写作知识存在于单元和课文中。

综上,研究者们对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的研究,对其内容的研究大多依据这些教材本身包含的写作知识的几类去梳理。缺少一个成熟可靠的写作知识分类系统去探测这些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状况。关于写作知识的呈现也是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对其写作知识的呈现进行介绍,缺乏权威的评价依据。一定程度上,为笔者研究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内容和构成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11.

[2]洪宗礼等.母语教材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7.

[3]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5.

[4]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  习作[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叶黎明.为什么要教文体知识?[J].小学教学,2014(9).

[6]李海林,荣维东.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写作知识重建[J].中学语文教学,2009(7).

[7]潘荷.试论小学语文教材改革[J].理论观察,2011(6).

[8]何麒.日本光村图书版小学《国语》教科书研究——写作领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9]王红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写作策略性知识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5.

[10]宋芸.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知识呈现方式研究[D].宁波大学,2007.

[11]庄涛等.写作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12]何更生.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13]韩雪屏.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J].新理念,2003(6).

[14]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5]丁炜等.小学生写作学本的编写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5.

[16]转引自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7]转引自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8]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9]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0]王红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写作策略性知识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21]李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系统的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3.

[22]肖红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知识状况研究——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23]杜弘.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4]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5]宋芸.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07.

[26]杜弘.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马玲,女,江苏盐城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专业硕士。

现代写作 篇12

关键词:语文教材,写作知识

在中国期刊网国内数据库键入关键词“写作知识”,共检索到4175篇文章。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57年,是吴伟发表在《安徽教育》第四期上的《在高年级进行写作指导的做法和体会》,这篇从写作教学实际案例出发,提出在作文评讲的时候要讲述一些重要的写作知识。键入关键词“教材写作知识”,搜索到0篇。键入主题“教材写作知识”,搜索到367篇。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80年。是苑广田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1期上的《关于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建议》,主要就教材应该系统性、科学性的观点,谈到中学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应该系统讲授文体的特点,对我们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写作知识的编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五年为周期统计文章数量,我们发现1980—1984年发表了21篇,1985—1989年发表了23篇,1990—1994年发表了29篇,1995—1999年发表了47篇,2000—2004年发表了45篇,2005—2009年发表了79篇,2010—2014年发表了96篇,2015年发表了19篇,2016年发表了6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数量一直偏少,针对小学阶段的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研究更是寥寥。

一、写作知识的定义

从写作学的角度,庄涛等人在《写作大辞典》中这样定义写作知识:写作知识指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它包括:选择材料,确定主题,构段谋篇,锤炼语言,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修改等。

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王荣生采纳皮连生的“广义知识观”,将(广义)“语文知识”界定为“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由此可见,写作学领域关于写作知识的定义比较明确,但在语文学科领域关于写作知识尚且没有明确的定义,写作知识依然包含在语文知识的大范围下,未被单独抽离。

二、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

多数学者采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广义知识观,有的从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方面,还有的借鉴这种知识分类论,都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程序性知识以及写作策略性知识。也有学者将策略性知识看作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和写作程序性知识。

何更生博士在其论文《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他从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出发,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的产物——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为指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本质、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与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界流行的学生写作能力观有很大区别的观点:认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本质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学习结果。它由写作内容知识(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技能(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认知策略)等三类知识构成。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就是这三类知识学习和迁移的结果。

也有学者从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这其中就分为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和写作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进行分类。

韩雪屏老师把语文课程知识分为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个体的言语规则、人类的语言文化四大类。她将写作知识分为:写作技能知识、写作过程知识、写作类型知识和写作思维知识。她还对这四大类知识的具体构成进行了划分。写作技能知识包括:观察和调查、比较和筛选、言意转换、借鉴和评价、书写和标点。写作过程知识包括:聚材与选材、立意与安章、选词与炼句、起草与修改。写作类型知识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与半命题作文、自拟题作文。写作思维知识包括:广泛发想与聚合发想、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分类与比较、联想与想象。

荣维东博士的研究紧跟国际写作课程理念。他认为世界写作课程经历了由“文章写作”到“过程写作”再到“交际语境写作”的范式转换。他将过去单一、静态、陈旧的“文章写作”知识,拓展为以“语篇写作知识”“过程写作知识”以及“交际写作知识”为主要支撑的课程知识体系。

还有学者结合心理学中关于知识分类的观点,站在写作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知识的类型作出讨论。

丁炜老师在《小学生写作学本的编写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从写作课程的角度出发,她按照加涅的知识阶层论,将写作课程的知识分为三层知识。第一层是语言表达现象知识,第二层是语言表达概念知识,第三层是语言表达规则知识。换一种知识分类标准,她认为还可分为这三层,第一层是操作性知识的物化状态,第二层是陈述性知识,第三层是策略性知识。

有学者站在写作过程的角度,认为写作需要过程性知识。他们将写作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写前(观察和积累)、写中(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写后(修改与誊写)。西方有学者将写作过程分为写前(创造与计划)、写中(起草和修改)、写后(编辑与发表)。这一系列过程涉及的知识就是这类学者对写作知识的分类。

国外学者希洛克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有效的写作至少需要四类知识,即关于所写内容的知识、关于处理的程序性知识、语篇结构知识、包括隐藏在各类写作中的图式、句法、标点和用法的规范以及写一篇特定类型文章的程序性知识。

国外学者伯恩斯则认为写作者需要运用主题、读者、体裁风格和语言四种类型的知识。

综上所述,关于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语文课程的角度、写作课程的角度、课程论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以及写作过程的角度等。但尚未找到统整语文学科、写作学、认知心理学三方面理论的关于写作知识的分类和构成。

三、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一)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百年演变

叶黎明老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对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百年演变轨迹作了梳理。她采取语文教育界较为流行的时期分法,将语文教育分为传统教育时期(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现代语文教育时期(1904年到1949年)、当代语文教育时期(1949年至今)。

她梳理出,传统语文教材以文章作法为核心知识。现代语文教材吸收了西方的文体分类知识体系,于是,文体知识是现代写作教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当代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则历经波折,先是在教材中除了包含在一篇篇选文中的“语文知识”,不存在写作知识的独立编排,到1958年编写的语文课本中出现文章学知识,到后来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基本上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有时包括应用文)三大文体的写作知识。

(二)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类型

叶黎明老师对11套写作教材中包含的写作知识进行考察,她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关于如何获得写作内容的知识、处理内容的程序性知识、文体知识、语法和修辞知识以及有关思维训练的知识。

除此之外,她还对教材层面开发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教学文体知识进行讨论。细化了这三类文体的写作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点。对人教版《写作与说话》中记叙文写作知识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记叙文的特点与体式、记叙文的选材与截取、记叙文的场面与线索、记叙文结构的常见模式、记叙组合的常用技法、记叙文的精写与修改等这六方面去归类。

还有研究者采用皮连生的广义知识观,将教材层面的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王红梅在其硕士论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写作策略性知识研究》中,按照不同的写作阶段对语文人教版高中教科书中涉及的写作策略性知识进行梳理。宁波大学硕士生李慧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系统的研究》,将教材层面的写作知识分为写作陈述性知识和写作程序性知识。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肖红艳在其论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知识状况研究——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例》将教科书中的写作知识分为:文体知识、写作动力知识、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知识这三大类。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杜弘在论文《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一文中,将这套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分为:文体知识、写作的前提知识以及写作过程与作品展示的知识。

(三)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呈现

叶黎明老师认为写作知识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变化:一是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变;二是从零散、玄妙的显性知识向系统、周密的显性知识转变。

她发现“范文”型的读写教材中,写作知识往往以隐性知识的状态存在于一篇篇选文中。还有一种“文选加评点”编写体例,由评点(圈注、眉批、总批)来呈现写作知识。还有通过知识短文的方式来呈现系统的写作知识。在书中,叶黎明老师强调,练习是知识呈现的一种方式。

宁波大学硕士生宋芸在《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研究》,梳理出这套教科书中写作知识存在于三个部分:每个单元的独立编排、与“阅读”整合以及与“梳理探究”整合这三块。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杜弘在论文《美国小学英语教材麦克米兰版语文知识研究》一文中,梳理了美国这套母语教材的写作知识存在于单元和课文中。

上一篇:青海旅游业下一篇:任务驱动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