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精选6篇)
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篇1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国的生命中蕴含着两百年前的辉煌,一百年前的耻辱与一百年后的奋争 百年前的炮火轰开了这片古老大地的国门,持有先进武器的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使我们的民族濒临灭亡。我们依靠民族的意志与精神战胜了苦难,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国联军退守三八线,历史的瞬间让我们为百年战火的耻辱划上了句号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惧怕武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新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掠夺与侵占的内涵变得深远。经济手段的蚕食是一种无形的掠夺与侵占,它虽没有战争那样残酷,但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逐渐消亡。一个失去民族工业、失去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里,同样意味着遭受殖民统治似的损失。麦当劳、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等,在带给我们世界先进的产品、先进的管理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列强在疯狂掠夺之余嘲笑我们的无知、无能,大量倾销劣质产品,大力宣传所谓的西方文明,在物质与精神上逐渐使我们丧失反击的能力。这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耻辱,一种比武力侵占容易让国人忍让、接受的耻辱。中国人何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科人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成败在于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于现代化管理、领导者的思维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中科人自喻为拓荒者,选择了一块提高民族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并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劳换取的是为社会贡献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她的应用可以使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广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与我们携手认同,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创造未来。
《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
《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
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如科学、文化、文明、知识、规律、真理、战略、战术、哲学、经济学、感情、爱、爱情、熵、正理、交流、观念、进步、道德、博弈等等。人们还缺乏太多知识,根本不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传递执行中,需要一个正理均赢论的主线作为度量人力行为的尺子,直接将它引入具体事件中,就会对它产生疑惑。
假如科学发展观是文明的起源,是又一次东方文明的轮回,我们就不应该思考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和死亡,而应该考虑它的繁殖和成长。如果东方社会是个大摇篮,科学发展观和它的民众做着的都是幼年的事情。
成长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人们用国正论的创新思维分清实体与性质的知识论。在科学发展观可靠、包容的系统中,以人为本,不分领域,不讲智力,不管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真正广泛地让每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角色建立关联并在改革开放的自由环境中进行文明的创造,以占优之和让更多的个体形成不同的繁盛,和科学发展观时代一起成长,让繁荣的过程在自己身上发生,与时代共荣。
一个时代辉煌的历史,首先是有一个文化命题,《博弈圣经》中说道:“任何一个创新,首先是标题的创新。”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一个命题,人们因命题集合起来,与命题互动。未来繁荣的社会到处应该看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集体活动和竞赛。成长的第一特征,就是通过竞赛激起的情绪在飞秒瞬间优先唤醒更多人和主题一起呼应,像重大庆典的阅兵式,整齐的方块队伍,用皮鞋踏动大地的声音,最能激起一个民族的兴奋之情,从而自我显得无比强大。因此,我们发现人的精神会融入背景,成为自然实体的一部分。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被优先唤醒的人已经呈现出中心,成了积极分子。在各行业走在前列的人已经成了专家和明星,这都是竞赛的事实。由此得出,离主题越近,越容易成长。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成长和繁荣的过程就是把握科学、正理、均赢、连续与创新的博弈过程,也是人类寻找正理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或许,不久之后,更多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彼此携手去研究这个文化命题,把各行业零星的理论归纳成发展原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他们会完整地告诉我们关于科学发展观自身的来龙去脉。
我们讲述人类与自然的故事,就是讲述科学发展观创新的故事,也永远讲述着自己成长的故事。
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篇2
当前,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物流业的迅速崛起,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高职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核心, 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 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 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 也是确立高职物流课程理念的依据。因此, 探讨如何构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现状
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系统的业务领域, 是一个综合应用多技术、多学科的综合性领域。物流管理也成为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科, 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开设了《现代物流概论》这门课程。《现代物流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 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一般理论, 物流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 在完成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其目的是使学生对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提升学生物流理论素养, 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我校《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情况分析, 结合对学生调研的实际情况, 发现目前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我校《现代物流概论》开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 课时约60个学时, 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复杂, 涉及面广, 要完成教学任务具有较大的难度。②课程授课对象是新生, 他们对专业缺乏有效的认知, 入学后对专业学习迷茫。特别是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物流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知识, 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理解和把握。③在对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上, 怎样既全面而深入地介绍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 又与后续专业课程《采购管理》、 《运输管理》、 《仓储配送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合理衔接, 授课教师也存在困惑。④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 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不善于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今, 如何来引导和培养学生,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思路
针对《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现状和困惑, 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就业导向, 我们认为可以将职业导向作为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切入点。
3.1 高职就业指导现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责任和义务, 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重视全程化职业指导,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 尤其有效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的发展, 促进人的职业化。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入学后对专业学习迷茫、不适应的现象, 调查显示, 超过半数的高职高专新生遇到了学习问题。学习问题中, 比重最大的是 “缺乏学习动力”, 其次为“对所学课程内容没有兴趣”。如何引导新生确立正确的目标, 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 产生学习动力, 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学校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如配备学生辅导员、建立“导师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 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 目前开展的职业规划指导大多对于学生来说显得较为宏观, 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的支撑, 相关教师是从旁观者的视角切入, 无法顾及对学生个体特征的把握, 因而也就无法从个体特征与专业、爱好兴趣与职业、性格与职业等关系来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与自我定位。另外, 对专业课程价值及专业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专业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的关系、专业知识与职业知识准备、专业知识拓展与职业群结构、专业知识拓展与未来职业转换、专业人才社会定位与现状等各方面都没有涉及。这样一来, 学生无法形成对专业的感知与把握, 仍不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定位, 也就无从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走向, 未来职业胜任力更无从了解。一个目标不明确的学习, 其效率高低可想而知,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与就业脱节, 学生就业竞争力低下。
3.2 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教学构想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 学生对开设在第一学期的《现代物流概论》还是非常地关注, 带着对专业的好奇和对未来职业的期许, 希望借此了解所学的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而言,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联系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桥梁, 我们考虑将职业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通过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目标的定位、专业能力的自我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
(1) 利用专业基础课程《现代物流概论》在进行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帮助新生尽快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2) 引导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给自己准确定位、确立近期目标, 进而接受客观环境, 主动适应环境, 缩短大学适应期, 从而为整个大学时期的顺利学习和生活乃至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引导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 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知识及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当职业方向确定了之后, 也清楚了职业的基本要求, 对照这一个基本要求, 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求学, 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 来适应理想的职业目标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以职业活动过程、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资格获得为主要系统化方式组织起来的专业课程, 并且具有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功能, 我们把这种课程模式称为“职业导向”课程模式。
3.3 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的具体实施
(1) 课程性质定位为“专业概论 (物流管理) ”
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 了解专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 为大学生涯规划提供帮助, 为就业规划提供帮助, 为职业规划提供帮助。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物流、生产制造、商品流通、内外贸易和工程建筑企业, 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不同功能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业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 掌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 在物流管理、服务第一线, 能从事物流管理工作,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并非不考虑学生需求,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工作岗位, 因此它是学生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充分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 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 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 主要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职业特色, 物流管理能力素质培养与物流专业特色, 物流学科特色与学习方法, 物流管理专业学习内容。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 突出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体现专业定向性, 教学内容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结构等, 即不仅要有高职教育共性目标要求, 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
在《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中, 首先根据专业整体的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 分为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作业 (职能) 管理与物流综合管理三大模块。然后, 再根据需要, 结合按生产物流、采购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物流、运输物流、包装与装卸搬运、国际物流, 物流企业运营等物流业的主要岗位群和工作范围来划分学习模块。
这样《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能够保证整体知识体系的完整, 又能与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与岗位联系在一起, 还要充分考虑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衔接需要。不同类型岗位群的介绍, 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 使学生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 根据需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 从单一学校教学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 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 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实施“双师资” (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 、“双环境” (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 的交互进行。请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来校座谈或讲座, 增加学生对不同岗位的了解和认知;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介绍企业人才需求与要求等;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组织学生进行物流认知实习, 安排学生到不同类型企业参观, 了解物流作业环节、业务流程等, 增加学生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其他如现场调研、专家访问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式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他如视频观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
4 结论
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篇3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科学素养;STS教育理念
大学专业教育关注的是各学科的、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专业优势,但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知识体系的联系,造成学科封闭和文理隔离,束缚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且,课程设置及内容往往落后于科学发展的速度,许多前沿知识难以走进课堂,学生缺乏对“高、新、尖”科技知识及发展历程的基本了解,缺乏对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影响的认识。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尝试建立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开设以介绍科学技术前沿专题知识为主线、穿插科学发展观及科技应用探索背景的课程——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作为对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探索性研究。
一、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创新教学理念
1围绕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确立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其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
科学素养的缺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不仅仅在部分文科大学生身上有所反映,在某些理工科学生中也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科学教育的对象,不仅是文科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只是各有侧重。更何况科学与人文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开始就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更多地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碰撞与交流。
这就启迪我们要围绕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维度:(1)是所获知的科学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科学知识界定问题,获得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对科学事件做出有科学依据的推论。(2)是明确科学是人类获取知识和进行探究的一种形式,理解科学活动的典型特征。(3)是了解科学和技术如何形成我们的物质世界、智力和文化氛围。(4)是做一个反思型公民,积极主动地从事与科学有关的事件,并有自己独特的科学意识。
对于文、理、工科学生而言,通过对于科学技术前沿的了解,认识和理解科学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态度、观察与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科学的批判精神,也包括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能力,学会使用和管理科学与技术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应进一步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应用技术结合的能力,努力培养应用与创新技术的能力。
2强化“STS”教育理念,深刻认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全面开发现代科学技术对心灵的教育功能。从当前世界面临的与科技有关的重要问题入手,去探询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问的互动关系,去探询作为一个科学家和决策者对这种互动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清醒与深刻的认识,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并提高参与社会民主决策的科学素养。
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创新教学内容
1反映科技前沿,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21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跨门类科学与技术整合化,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学技术化,建立以科学技术前沿专题为主线,融科学于技术的理论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分为自然科学篇、高新技术篇、科技发展战略篇三部分,自然科学部分主要讲授学科结构、重大成就和前沿报告;高新技术部分主要讲授人口健康与现代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建筑技术等;科技发展战略主要讲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在整体构架和安排上,充分体现该课程的跨学科性、多元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前沿动态、热点聚焦,穿插科学发展观及科技应用探索背景,同时又注意不同学科之问的差异性,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与个人兴趣有选择地开展主题研究,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的衔接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认为教学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因而将掌握知识本身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增加这些事实材料和解题的技巧,不强调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往往认为学生从学校里获得的抽象知识能够直接迁移到实际应用的新情境中去。显然,这不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的。为此,在教学中注重通过自然科学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研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目的是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注重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要素,如市场的需求、科学知识的准备、技术的研发和资金的投入等,告诉学生应去研讨什么和如何进行。重视知识在真实环境中的应用,重点阐述高新技术的科学基础、技术要素等;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科学知识如何与应用结合产生新技术,新技术如何与市场结合形成企业;这是我们采取的又一改革策略。这样不但可以使知识的应用性需求成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世界之中,建立问题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强化概念、内容与社会、经济以及技术条件间的联系;面向实际,加强实践环节,还可以使学生在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形成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的体验,强化了科学技术对于广阔世界的现实意义。
3把握科技为“人”的本真属性,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沟通与重构
在功利主义当道的科技时代中,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直接触及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在科学技术教育中强化STS教育,就是尝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进行沟通与重构,注重介绍在科研问题中的各种观点,并通过科技发展过程说明任何科学成果都是社会的产物,并非少数人关在象牙塔中所能得到的。教育学生懂得社会、集体和实践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进行感悟与反思,关注人类为什么去从事科学技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从事科学技术,以什么样的方法去从事科学技术,怎样对待科学技术的结果,如何运用
科学技术等;这一切,涉及作为科学技术主体的人的利益趋向和价值判断,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态度。
在21世纪多元价值并存、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中,将科学技术教育的精神与人文精神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为学生建立价值定位,把握科技为“人”的本真属性,使当代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有科学理性与远见的知识分子。
4拓展学科领地,突出全球化视野下的本土特色
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社会中,全球化趋势日益壮大。世界各地区间的“相互关联性”与日俱增。全球化趋势对高等教育最大的冲击就是世界各国的大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全球性的竞争之中,各大学培养的人才将不仅是为满足各国国内的市场需求,更必须能适应全球性就业市场的趋势与要求。相应于这一变革,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就必须拓宽学科领地,在全球化视野下,融入中国本土特色,充分反映世界科技动态的同时,展示中国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民族工业发展现状,激发当代大学生振兴民族工业的信心和斗志。
三、探究与应用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1以专题探究式教学为主,培养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意味着更多地控制和支配,而“学”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因而,建立由多学科精英组成的教学团队,有效组织多学科交融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及教学评估等环节中,都努力从“引导”的角度去唤起学生“学”的兴趣与动力。以科技前沿专题为主线,开设若干个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达到理性思维彼岸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及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专题的确定、调研问题的界定、学习方法的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环节,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只有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本质,并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科学技术探究的经历内化为科学素养。
2完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搭建自学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建成了以文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音视频资料库等丰富l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为学生自学提供信息资源与交流平台。
3以实践活动为拓展,实现科技教育与社会互动
为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得到来自实际的体验和感受,我们以科技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既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科技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收到良好效果。
4完善考试与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以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调研报告成绩+笔试成绩汇总,作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另外,对于在科技服务、科普教育活动中表现特别突出者,对于在科技制作、创新大赛中获奖者,分别予以相应的奖励加分。这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发展状况的考核方法,虽增加了考核与评价的难度,却为学生提供了有选择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篇4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不但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论,而且也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概论。离开现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静止、孤立地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就会使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变得零乱庞杂而不成体系。而如果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则不但能克服“零乱庞杂”的缺陷,而且还能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把“史”与“论”结合起来,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所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不但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果、历史演进和完整体系,而且要了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以及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只有做到史论结合,才能达到开课的目的和要求。
2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根据上述三原则,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内容与体系可做如下安排。导言。概要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及其理论基础、前沿阵地、中心内容和综合体现。
第一章,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言,概述近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及其所遇到的“两朵乌云”。第一节,相对论的建立。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讲授伽利略变换和力学相对性原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洛伦兹变换的提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及其主要结论,广义相对论及其验证。第二节,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量子力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要介绍黑体辐射理论和紫外灾难。
二、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具体讲述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玻尔对原子结构的量子解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海森伯的矩阵力学。第三节,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主要讲授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和现代化学键理论。
第二章,原子物理学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主要讲授从物质结构的研究到原子能的开发和应用。第一节,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和认识。
一、物质结构初探,复习回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道尔顿的原子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
二、向原子世界的进军,主要讲授X射线、放射性元素及电子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原子核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对基本粒子家族的认识。第二节,原子能的开发研究及应用。
一、原子能的开发研究:重点介绍原子能开发研究中的三大发现,即慢中子效应的发现、核裂变的发现和链式反应的发现。
二、原子能的应用,包括能源方面的应用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能源方面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用三弹即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研制;二是核电站的发展,主要介绍从慢中子反应堆到快中子增殖堆再到核聚变反应堆的历史发展。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可概要介绍在生产、生活、科研、军事上的应用及其成果。
第三章,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工程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生命的技术。生命科学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生物工程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历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多分子体系;从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化成原始生命物质。
二、生物进化论,主要介绍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第二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一、遗传学:主要讲授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及其遗传学说;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及其遗传学说。
二、分子生物学:重点介绍蛋白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核酸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第三节,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四个部分的内容。因学时限制,可重点介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两个部分。
一、细胞工程,应首先讲授细胞的全能性,然后在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折合和胚胎移植技术、克隆技术等内容。
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基础研究,主要介绍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基因载体的发现和研制。(2)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基因DNA、获取载体基因DNA、目的基因DNA与载体基因DNA的重组、把重组的DNA转入受体细胞进行增殖和筛选转基因生物体五个步骤及方法。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生物医药的研制及应用、生化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动植物的大量出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说。天体演化学说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本章在重点讲述天体演化学说之前,先把天文学的相关知识作一简单介绍。第一节,天文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概要介绍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
二、重点讲授天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体介绍古代天文学、近代经典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情况。第二节,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可分三个大问题来讲述。
一、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主要介绍电磁辐射、宇宙线和中微子三条途径;
二、获取天体信息的物质手段和仪器设备,主要介绍人眼的构造和功能、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天体摄谱仪;
三、天文观测发展简史:依次介绍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第三节,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主要介绍牛顿“无限无边”宇宙模型及其疑难、爱因斯坦“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及其疑难、哈勃定律与大爆炸宇宙模型;
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先对星系及其类型作一简单的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三、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具体介绍恒星的形成,表征恒星演化过程的赫罗图,恒星演化过程的三阶段,即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和恒星的三种归宿(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四、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主要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和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两部分内容;
五、地球的构造和演化:包括地球概况、地球的圈层构造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第五章,信息技术和激光技术。人类历史在经历了6000年的农业社会和近300年的工业社会以后,现在正在迅速走向第三个文明社会———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所谓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第一节,微电子技术。
一、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具体介绍集成电路的诞生、集成电路的种类及其历史发展和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
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第二节,计算机技术。
一、计算机概述: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结构与功能、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历史发展;
二、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包括数值计算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称信息处理、实时控制或称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或称智能模拟等;
三、信息高速公路。第三节,通信技术。
一、电气通信:主要介绍电话通信和非电话通信及传真;
二、光纤通信:具体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的优点、光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
三、卫星通信。第四节,激光技术。
一、激光与激光器:具体介绍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激光的特点、激光器的构造等内容。
二、激光技术的应用:概要介绍激光加工(包括激光铸模、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雕刻等)技术及其在农业、医疗、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第六章,空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和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一节,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与航天工程体系。
一、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具体介绍万有引力定律和三个宇宙速度;
二、航天工程体系:包括航天器、运载工具、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中心和用户地球站。第二节,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展。
一、运载火箭的开拓者: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现代火箭鼻祖冯布劳恩;
二、战后火箭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火箭推进的动力原理: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
四、现代运载火箭的结构。第三节,航天器及其分类和发展。
一、人造地球卫星:主要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其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
二、载人太空飞行器:具体介绍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
三、行星际探测。第四节,未来的宇宙开发工程。概要介绍卫星发电站、太空工厂、月球开发、飞出太阳系,移居其它星球等。
现代工业概论 篇5
题目: 盐湖工业
青海盐湖工业
学院: 商学院 班级: 工商管理一班 姓名: 刘世龙 学号: 101102011119
青海盐湖
摘要:青海省因有中国内陆最大的盐水湖而盐湖资源十分丰富,省内共发现盐湖矿产地168处,归并为矿床78处,其中大型矿床41处,中型矿床15处,小型矿床22处;盐湖矿产是我省最具特色也最具有开发前景的矿产,矿种以钾盐、镁盐、湖盐矿、锂、锶、硼、芒硝为主,伴生有溴、碘、铷、铯等。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湖矿产富集区,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内的33个盐湖中,已上表的矿产地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部分分布在共和盆地,钙芒硝和石膏分布在民和一西宁盆地,青南地区只有个别盐湖矿产地。关键词:盐湖 盐矿 柴达木 青海钾肥厂
目录
1、柴达木盆地.......................................................4
1.1 柴达木盆地......................................................................................................5 1.2 盐矿区的分布和种类......................................................................................6
2、青海盐矿工业.....................................................8
2.1 青海钾肥厂的成立..........................................................................................8 2.2 青海钾肥厂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2.3 盐湖集团的发展于壮大................................................错误!未定义书签。
3、察尔汗盐湖工业..................................................13 3.1 察尔汗............................................................................................................13 3.2 盐湖工业的综合开发与利用........................................................................13 3.3 盐湖工业开发面临的问题............................................................................15
前言
钾盐是青海盐湖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产品。目前开采的钾盐主要集中在察尔汗矿区,马海、昆特依、大浪滩仅有小规模的开采。盐矿由于生产工艺简单,其开发仅次于钾盐,年产矿石量和利润总额不断增加,从生产食用盐和工业用盐的用途角度看,省内钠盐是资源储量过剩的矿产。其他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速度较慢,镁盐有小规模开采,石膏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西宁盆地,近几年也不景气。芒硝和天青石的开采方式落后,多为人工采挖,采富弃贫现象严重,锶矿的开发规模很小,效益低下。东台吉乃尔湖的锂矿在做试验性开采。天然碱的开发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大、小柴旦盐湖的硼矿床富矿基本采空。今后硼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是综合开发利用共(伴)生硼资源。其它盐湖矿产的开发,仍然处在试验和探索阶段,溴矿、碘矿和铷矿均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1、柴达木盆地
1.1 柴达木盆地
粗犷而略显苍凉的青海省察尔汗被称为盐的世界。太阳炙烤、劲风掠过,湖内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这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藏——盐。柴达木盆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大型内陆盆地之一,存在着各种地表卤水湖、半干涸及干涸盐湖,其中地表水湖33个,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现代盐湖矿产资源。已勘查评价产地32个,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品位高、矿种多、类型较全和固、液并存成矿等特点。按主矿种勘探对象分,以锂为主的有一里坪、东台吉乃尔湖和西台吉乃尔湖3个矿区;以钾镁盐为主的有察尔汗矿田、大浪滩矿田、昆特依矿田、马海矿区等;以硭硝为主的有察汗斯拉图矿区;以
盐矿为主的有茶卡、柯柯矿区;以硼矿为主的有大、小柴旦湖等矿区;以天然碱为主的有宗家-巴隆矿区。这些矿区多数共、伴生有数种有价值的矿产组成大型综合性矿床,有着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1.2 盐矿区的分布和种类
盐矿,以固体石盐为主,次为卤水盐。共探明氯化钠储量2,363亿吨。百亿吨以上储量的和大型矿床有5处,最大者为大浪滩梁中矿床1406亿吨,次为昆特依大盐滩、马海、察尔汗和别勒滩矿床,分别为769、305、105、323亿吨;30亿吨~90亿吨的矿床区有察汗斯拉图、西台吉乃尔湖、一里坪;其余矿区,如大浪滩黄瓜梁和双泉、昆特依北部盐带和俄博滩、东台吉乃尔湖、尕斯库勒湖、茶卡、柯柯等均具大、中型矿床规模。这些矿区,97%的储量为石盐,矿层分布稳定、厚度大、埋藏浅,易采易选,矿石含氧化钠品位一般大于70%,其中柯柯等达83%。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的一个巨大盐库。但目前开采利用程度较低,已被省内正规开采利用的主要有荼卡、柯柯,是省内盐业重点生产基地,其他少数矿区也有小规模开采。
钾盐,是中国短缺资源之一,目前探明储量绝大部分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计有产地22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5处,小型13处。累计探明氧化钾储量为4.5亿吨,低品位储量为2.5亿吨。除少数固体石盐钾矿外,95%的储量为第四系晶间或孔隙卤水钾盐矿,以湖泊硫酸镁亚型钾镁盐矿床为主。主要有察尔汗、昆特依、大浪滩、马海4处大型矿区,探明储量依次为1.54、1.21、0.61、0.64亿吨,合计储量占全区表内总储量的89%。其次是一里坪和东、西台吉乃尔湖及大、小柴旦湖、察汗斯拉图、尕斯库勒湖等矿区也共生有中、小型钾盐矿。这些矿区中,以察尔汗盐湖3个矿区规模最大、勘探程度最高,已成为中国和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察尔汗矿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运行,二期工程于别勒滩区正进行筹建。其他矿区,如昆特依钾湖、尕斯库勒等也开始由地方小规模开采利用。
镁盐,中国99%以上的储量探明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有氧化镁、硫酸镁2种类型,与钾盐等密切共生。探明储量产地21处。其中,大或特大型矿床8处,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7处。并探明储量48.6亿吨,其中氧化镁31.9亿吨、硫酸镁16.7亿吨,合计C级储量占14%。99%以上的储量为液体矿,其中察尔汗矿田、一里坪和东、西台吉乃尔湖均为氧化镁,合计19.1亿吨,察尔汗达16.8亿吨;大浪滩、昆特依、马海、大柴旦等矿区氧化镁、硫酸镁皆赋存,探明储量基本相等。目前在以钾盐为主的开采区已被部分综合回收利用。硭硝,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和西宁盆地。探有储量矿区20多处,上储量表矿区11处,硫酸钠储量为87.1亿吨。柴达木盆地有矿区9处,共探明储量66.9亿吨,占全省77%。这些矿区中,大浪滩梁中矿床51.7亿吨,次为察汗斯拉图的 7亿吨,储量大于亿吨以上的矿区还有大柴旦大浪滩、双泉、昆特依大盐滩等矿区。各矿区硭硝矿层分布稳定、厚度较大、埋藏浅、易采易选,矿石含硫酸钠品位一般大于50%。察汗斯拉图,一里沟硭硝矿体多裸露地表,硫酸钠平6
均品位大于80%,且巳脱水成无水硫酸钠,开采加工方便。西宁盆地以钙硭硝为主的资源丰富,在白垩系、第三系膏盐岩层中广泛分布,预测资源总量在400亿吨以上。西宁北山一泮子山、互助县硝沟、硝沟外围、平安县三十里铺4个大、中型矿床探明B+C+D级硫酸钠储量为20.0亿吨。各矿区矿体层分布稳定、厚度大,含硫酸钠品位一般在30%左右。
硼矿,柴达木盆地盐湖硼矿在中国占有较重要地位。在已勘查12处产地中、共探明三氧化二硼平均品位大于2%,最高达10%以上,主要有大、小柴旦湖以固体矿为主2处大型矿床区,合计储量522万吨,占总储量的44%。其余主要为与钾盐共、伴生液体硼矿。
天然碱,在都兰县宗家一巴隆、紫达木河北岸、哈鲁乌苏河探明3处小型矿床,计有碳酸钠储量48万吨,已由地方开采利用。碘、溴矿 分别在察尔汗盐湖和大柴旦湖探明产地,碘2处,溴3处,均为大型矿规模,分别探明碘、溴储量为0.8、18.9万吨。
2、青海盐矿工业
2.1 青海钾肥厂的成立
如此丰富的矿藏资源却由于西部经济的落后而没有有效的加以利用和开采,造成了西部地区的长期贫困,改革开放后,西部大开发的脚步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西部的经济发展也走上了正轨。现代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青海钾肥厂等等盐场也相继成立。
1996年青海省进行首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而青海钾肥厂作为首个试点单位,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将公司改为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实行母子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所属各公司之间为资产纽带关系,各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集团公司是决策和资产中心,各公司是成本和利润中心。盐湖集团1997年将氯化钾生产经营主业重组为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盐湖钾肥”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公司成功地按照“加强控制、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实现了三年扭亏目标。2.2 青海钾肥厂的发展
作为国内首家大型钾肥工业生产企业,地区的艰苦性,企业代表行业的唯一性和钾资源的集中性,构成了企业的鲜明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盐湖集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化工产品生产、后勤服务、建筑安装、工程监理、酒店和物业管理、百货、资本运作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集团公司。
1996年盐湖集团研制成功了反浮选冷结晶技术,1996年年实施了40万吨扩能改造,使盐湖集团氯化钾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实现了盐湖集团发展的第一次飞跃。2000年,青海100万吨钾肥项目被列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首批十大项目之一,也是十大项目中唯一一个产业化项目。2000年5月开工建设,2005年生产钾肥90余万吨,2006年实现达标、达产,产量达到105万吨。2007年盐湖集团生产氯化钾195.98万吨,销售钾肥186万吨,实现氯化钾销售收入36亿元,全集团实现利润20亿元,全集团
上缴税金4.2亿元。2009年盐湖集团生产氯化钾222万吨,销售钾肥208万吨,实现氯化钾销售收入55亿元,全集团实现利润28.98亿元,全集团上缴税收6.8亿元。
企业多年成为青海省支柱企业;“盐桥”牌注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量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盐桥”牌钾肥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专利----反浮选冷结晶技术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金奖;水采船制造技术获得国家重大技术成果奖,该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盐湖集团被认定为“中国钾肥制造行业排头兵企业”,荣获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496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83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第34名。所属“盐湖钾肥”进入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前30名企业并已连续10年进入上市公司50强,荣获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百强、A股市值百强、股东回报百强,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百强评选十周年特别奖基业长青奖,中国化肥企业100强,中国A股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百强;企业继续成为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青海省优秀企业、青海企业50强、青海省最具影响力十大诚信单位、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国际信用企业、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优秀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在全国化肥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中名列第二;青海省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海西州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青海省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2008外经贸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2009青海省保增
长促发展先进企业、2009青海省工业投资贡献奖、2009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企业、2009海西州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奖。
2.3 盐湖集团的发展于壮大
盐湖集团已成为中国的钾工业基地,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二期、金属镁一体化工程,将实现盐湖资源与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的结合,使产业链自然延伸,无污染、无排放,实现钾盐向钾碱、无机向有机、有机向精细化工、化工行业向有色金属行业的跨越,实现盐湖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一)盐湖综合利用一、二期项目建设情况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盐湖集团投资130多亿元,分两期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装置包括:66万吨尿素/年装置、22万吨/年PVC装置、20万吨硝酸钾/年装置、13万吨氯化铵/年装置、7万吨/年碳酸钾装置、10万吨甲醇/年装置、10万吨烧碱/年装置、6万吨氢氧化钾/年装置(固状片碱),空分装置,配套建设供热中心、1万吨碳酸锂/年装置、10万吨/年装置ADC发泡剂、5万吨/年装置乌洛托品、5万吨轻质氧化镁、20万吨硫化碱。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年销售收入(含税)45亿元,年利润总额11亿元。目前综合利用一期项目已经建成,正进入试运行阶段。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项目计划2010年年底建成,2011年8月投料试车。
(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 项目总体规划建设规模为:40万吨/年金属镁、240万吨/年甲醇、240万吨/年MTO制烯烃、40万吨/年丙烯、200万吨/年聚氯乙烯、200万吨/年纯碱、240万吨/年焦炭、200万吨电石、10万吨氯化钙项目及配套相应的供热中心。总投资约60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产值近400亿元,由于规模宏大,跨行业、跨地区、关联度高、根据现实条件与可能,采取分步实施的建设。其中启动项目规模为:10万吨/年金属镁、100万吨/年甲醇、1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50万吨/年聚氯乙烯、100万吨/年纯碱、240万吨/年焦炭、40万吨电石、10万吨氯化钙项目及配套相应的供热中心。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利润25亿元,总投资收益率达17.34%。目前工程筹备工作基本就序,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环境评价报告、安全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地震评价报告;召开了项目土地征用预算会;完成了由省工行、省建行、省中行、省开行、省农行组成的银团贷款的上报工作;委托有关公司进行电解金属镁技术资料转化和基础设计;委托青藏铁路公司牵头,进行了园区铁路支线规划设计工作;委托有关公司对原5万吨装置一次优化设计达到10 万吨规模;委托兰州铁路设计院对现场进行了踏勘,35KV供电线路已完工;引进了先进金属镁技术;引进了法国PVC项目工艺技术;引进了国外大型密闭电石炉;与海西供电公司签订了高压供电合同;供热中心建设、设计招标工作正在抓紧准备;由海西州政府、格尔木市政府、盐湖集团三家共同出资建设的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园区至格尔木道路已完成
12公里修建;完成了连接化工一、二期跨铁路管廊桥工程设计、330千伏变电站建设方案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中,项目计划2012年年底建成,2013年进入试车阶段。7月27日举行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开工典礼,项目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上述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届时盐湖集团资产总额将突破450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年销售收入可突破300亿元以上,年利润70亿元左右,可提供劳动就业岗位2万人,为国家和地方实现各种税收30亿元左右。青海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钾、镁、钠、锂、硼等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12亿元。做为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龙头骨干企业,省委、省政府已把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放在了突出位置,优先发展,重点建设,着力推进,盐湖集团将立足盐湖资源的开发,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做好钾、钠、镁、锂等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多种矿产资源的结合,建设具有地方资源优势、技术先进成熟、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大型项目。未来1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三大基地,即:大型钾工业基地、大型镁工业基地、大型氯碱工业基地。形成五大为业群: 具体项目包括: 钾盐产业群—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氢氧化钾; 钠盐产业群—纯碱、烧碱、氯酸钠; 镁盐产业群—金属镁、氧化镁、氢氧化镁; 气盐产业群—聚氯乙烯、甲醇、尿素、乌洛托品、ADC发泡剂; 锂盐产业群—碳酸锂、金属锂、氢氧化锂。
3、察尔汗盐湖工业
3.1 察尔汗
“察尔汗”是蒙古语的音意,意为“盐的世界”。察尔汗盐湖总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湖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钾、钠、镁、硼、锂、溴等自然资源,总储量为600多亿吨,其中仅氯化钾表内储量为5.4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氯化镁储量为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00万吨,氯化钠储量426.2亿吨,均占全国首位。整个盐湖潜在的开发价值超过12万亿元,是发展我国盐化工业的战略宝地。盐湖开发和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2 察尔汗盐湖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在察尔汗盐湖,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粒粒盐是怎样在循环利用中身价倍增的。根据勘探所得,察尔汗的盐资源价值超过12万亿元。“目前,察尔汗盐湖的钾肥年产量近500万吨,年产值近200亿元,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青海盐湖集团副总裁谢康民说,生产出钾肥只是盐湖资源开发的第一步,盐里面还有价值更高的镁资源。2010年7月27日,盐湖集团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在察尔汗盐湖开工建设,由此拉开了盐湖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而进军镁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序幕。投资600亿元的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正是以废液老卤为原料,变废为宝。
而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要做的是将尾盐“吃干榨尽”。“不管是生产纯碱还是烧碱,生产钾肥后的尾盐都是重要的原料。尾盐的价值翻了许多倍。”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王青伟说。生产纯
碱后排放出来的废水仍然是宝。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良明说:“纯碱废液经过蒸发、加工,可生产出无水球状氯化钙,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下一步,公司还将实施二期和三期项目,生产食用、医药级无水氯化钙,让废液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从单一到多元,从粗放到精细,从“资源富庶、取之不竭”到“可持续利用资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的盐化产业正在实现从资源工业基地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战场的华丽转身。目前,园区内工业企业达到34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盐湖化工产业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最具特色、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富集。已探明氯化钾储量4.44亿吨,占全国储量的97%以上,氯化钠3262亿吨,芒硝87亿吨,镁48.22亿吨,以及锂、硼、溴、铷、天然碱等。经过多年的勘探和开发研究,已具备加快开发的条件,是理想的盐化工基地。
3.3 盐湖工业开发面临的问题
但是青海省盐湖开发同样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开采矿种单一,资源利用率低,盐湖矿床多为综合性资源矿床,目前开发的钾盐只占全部资源潜在价值3%,察尔汗钾肥生产中的镁矿,均未得到综合回收利用。硼锂综合利用生产工艺研究尚未成功,溴、碘、铷的综合利用尚未研究,无法考虑利用问题。多数盐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几乎为零。生产和加工工艺落后,综合回收率低,钾盐生产除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反浮选一冷结晶工艺外,多数选厂仍采用冷分解浮选工艺,采选的综合回收率只有40%。
尾液回收利用重视不够,资源浪费严重,察尔汗盐湖每生产1t氯化钾就产生14t老卤,这些老卤中富含相当于10倍氯化钾的氯化镁,并含有大量的氯化锂、氯化钙、硼酸、锶等矿产,均视为废液排放,导致了矿产资源极大的流失。矿产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其开发如果不重视综合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使环境极度地恶化。针对青海省内盐湖矿产共生组分多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就盐湖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地质勘查综合评价工作,对盐湖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及综合评价,是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加强对共(伴)生矿物的综合评价工作及选矿和抽卤试验,以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为盐湖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打下基础。(2)加强对盐湖矿产开发管理、健全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盐湖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与管理,对采矿、盐田、选矿工艺落后、环境危害较严重的企业,应进行整顿;对无证勘查、开采盐湖矿产资源的,应予以取缔;对生产工艺落后、选矿回收率低、规模小、效益低下的选矿车间,逐步停止供矿,最终取缔。使盐湖矿产资源有规模、有统一、有计划的进行开发,逐步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开发道路。(3)加强综合利用和加工工艺的研究,建立盐湖资源开发工程科研基地,针对盐湖中采卤难题、钾硼锂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采选回收率、产品质量管理、钾盐的精加工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尽快解决制约盐湖开发中的关键生产技术。一是低品位KC1开发利用技术;二是盐湖工业化低成本提锂技术,三是盐湖富产水卤镁石脱水技术;四是从硫酸盐型盐湖提取硫酸钾的新技术;五是钾、硼、锂、溴、碘、铷综
合利用技术;六是盐湖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七是重视对尾液的回收利用的研究。(4)加大科技投入,提供资金保证,设置盐湖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的专项科研基金,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以解决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筹集渠道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支持;二是由开发企业自筹;三是通过银行贷款筹集,用科研成果转让收益予以偿还;四是利用优惠的开发准入政策,吸引国内具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科研攻关。(5)注重人才的培养发挥骨干作用,管理和科技人员的缺乏,严重困扰着盐湖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对有成果的研究人员予以奖励,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科技人员排忧解难,以稳定队伍,并注重对新的科技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建立人才培养和流动的良好机制,积极发挥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科技攻关方面的作用。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盐的旅程也可以折射出柴达木相 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之路上实现的历史跨越。近年来,青海省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主攻方向和重要途径,着力构建资源型特色工业体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动全省循环经济大发展,努力打造具有青海特点的循环经济品牌。
现代安全管理概论 篇6
一.说明安全管理的定义,分析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
1.安全管理的定义:
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进行有关安全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根本任务是预先发现、分析、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危害,避免各种损失,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安全性是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特性之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以实现安全生产、避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密切关联、互相渗透。
2.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
(1)政策性。(2)规范性。(3)权威性。
(4)思想性。(5)科学性。(6)全面性。
(7)复杂性。(8)长期性。(9)连续性。
(10)应急性。
二.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应如何防止事故发生
1.事故致因理论是指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阐明事故发生机理,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用来阐明事故的成因、始末过程和事故后果,以便对事故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明确的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的出现,已有80年历史,是从最早的单因素理论发展到不断增多的复杂因素的系统理论。
2.用事故致因理论来分析事故和预防事故。
用海因里希理论来分析事故和预防事故
(1)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后,公司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了事故分析。事故分析中,安监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地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在详细地分析中,找到事故起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把高压气体直接对非承压部件进行吹扫,是违反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关的条款,是严重的违章行为。
2)管理失误:虽然仪表班在整体的安全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规范,由于专业的限
制,仪表班员工缺乏高压容器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甚至不了解二氧化碳钢瓶内的公称压力,缺乏危险感的认识。而且以前连续几年都用本工艺方法进行作业,大家都没有异议。反映出部门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存在工作失误,是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
3)设备不安全状态:相关的管道和测量平衡桶经常发生堵塞,运行中必须要消除堵塞,但受条件限制处理困难,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4)环境因素:因过去进行吹扫时,一是堵塞没有本次严重;二是吹扫方法的方向是从小截面处向大截面处吹。所以吹扫中未发生明显的不安全的情况,错误地确认为不存在安全问题。形成了有关管理人员和班组员工进行无意识的违章的氛围。
上述原因说明,这起典型人身伤害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失误一系列因果连锁所产生的结果。
(2)事故预防:根据海因里希因果事故连锁理论采取了几个方面的防范措施:
1)加强管理(控制)。一是根据颁布了《高压气瓶管理条例》,对使用高压气体从技术上和管理上作了强制性的规定,其中包括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用高压气体进行吹扫,必须由技术人员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职能部门审核报总工批准方可实施的内容。二是对事故致因,对所有的工艺作业书和一些习惯的工艺流程进行危险因素查找,发现有违反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的,立即进行整改。
2)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用安全技术培训的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增加对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消除无意识违章的基础。具体做法是编制了《现场安全技术手册》组织学习、考核;下发《安全简报》,把事故情况进行通报,让所有员工都能了解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用加强安全管理考核制度的落实,来制止现场违章作业现象,其中包括违章计分考核,发生违章不仅对当事人员和有关负有连带安全责任的管理人员进行扣月度奖的考核,违章计分超过3分的人员将要面临离岗和待岗的处罚。事故当事人以及部门管理人员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3)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对有关管道更换为不锈钢管道,大大减少了堵塞现象。通过技术改造,拆除了风量平衡桶装置,消除了事故隐患。
从上述采取的事故防范措施,对照海因里希表示事故连锁关系的多米骨牌图,至
少有三颗骨牌被移去,因此针对本次事故的防范措施是切实可行,能够中断事故连锁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实际情况也证明,效果显著有效的。
三.简述事故法则并阐明启示:
事故法则为:每1起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故和1000处事故隐患。这就是后来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事故法则——“海恩法则”。
启示: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这是“29+300+1000=1”海恩法则告诉我们的一个最显见而又最深刻的道理。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一旦事故发生了,主动地去检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容易做到的;而在事故尚未发生、“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能够冷静地经常不断地反思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改却比较难。也就是说,人们往往只重视“=”后面的数字,而恰恰忽略了“=”前面的数字的存在;只死守着“不发生交待不了的问题就行”的底线,而往往轻视了身边一个个“小隐患”、“小苗头”、“小违章”;只重视安全目标,而偏偏忽视了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
电力生产安全靠的是人、设备、管理的有效运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换言之,只要电力生产活动还存在,威胁电力生产安全的因素就随时有可能产生。因此,我们不仅要紧咬着“=”后面的“0” 目标,还要下大气力、动真功夫,千方百计地使“=”前面的“29”、“300”、“1000”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变为“0”。有句话说得好,“安全生产是天下第一大事,也是天下第一难事。”如何把这一大事、难事做细、做实、做好呢?窃以为,最实在的办法就是用“人员百分之百、时间百分之百、力量百分之百”来抓安全,切实用人本管理的思维,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员工真正做到“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来抓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细节管理,特别是抓好施工现场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头,切实做到“可控、在控、能控”。惟有如此,方能保证设备零缺陷、管理零漏洞、作业零违章,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四:编制校园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河南理工大学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一 应急援救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主要职责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组
成总指挥由校长 邹友峰担任,副总指挥由学校副校长刘平和孔留安担任,成员由各院系主任、团委和各班班主任组成。
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发生重特大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统一调动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人员、物资、器材,负责下达请求外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救援命令,事后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组织事故预案演练。
校长主要职责是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统一调动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人员、物资、器材,负责下达请求外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救援命令;副校长主要职责是组织指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组织事故预案演练;各部主任和班主任主要职责是负责疏散师生尽快撤离事故现场,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3.指挥部办事机构
学校保卫室为应急救援组织常设机构。
联络电话:3987110
4.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学校在电铃中装配警报器,校园内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电铃自动拉响警报。学校装配无线话筒,遇有事故发生,指挥部人员可以用话筒现场指挥紧急救援行动。
住校学生宿舍安装应急灯,夜间发生火灾,应急灯会自动打开,指引学生紧急疏散。住校学生宿舍配有干粉灭火器,随时扑救火种。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校园内重特大事故发生时,处理事故的基本程序是:(1)政教处主任首先拉响校园警报;(2)总指挥用话筒或电话指挥实施救援行动;(3)副总指挥亲临中学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指挥各部主任、院系组长和班主任组织师生从楼道紧急疏散,尽快撤离事故现场,尽可能抢救国家财产;(4)现场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迅速划定隔离带,禁止师生进入危险区;(5)总指挥向外发出请求救援的指令,消防部门赶到现场扑救火苗,公安部门赶到现场维持秩序;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救治伤员;(6)现场保护;(7)组织人员调查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
6.应急救援保障
1.制度保障:学校拟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保障:学校专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并为常设机构。
3.物质保障:学校配有简易的事故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学校地形便利,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外面的救援力量短时间内能迅速赶到并实施救援。
4.人员保障:学校是师生集中的地方,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人身安全意识较强,事故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一旦发生事故会有秩序撤离。
7.应急培训计划
1.培训目的:让师生掌握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救援常识,提高自我安全的意识和自我救治的能力。
2.培训对象:在岗位的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
3.培训内容:火灾事故现场撤离、自我救治和灭火器材的使用。
4.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专家讲座,现场指导,直至学会。
【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推荐阅读: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12-06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11-04
《现代物流概论》的体会心得06-26
现代物流概论12-15
现代工业概论06-03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06-02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08-27
现代物流概论期末试题10-06
现代企业制度概论论文11-14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