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资料:议论文写作(写作)

2024-09-06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资料:议论文写作(写作)(精选7篇)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资料:议论文写作(写作) 篇1

Test 6

Ⅰ.阅读理解

A

Children start out as natural scientists,eager to look into the world around them.Helping them enjoy science can be easy;there’s no need for a lot of scientific terms or expensive lab equipment.You only have to share your children’s curiosity.Firstly,listen to their questions.I once visited a classroom of seven-year-olds to talk about science as a job.The children asked me “textbook questions” about schooling,salary and whether I liked my job.When I finished answering,we sat facing one another in silence.Finally I said,“Now that we’re finished with do you have questions of your own about science?”

After a long pause,a boy raised his hand,“Have you ever seen a grasshopper(蚱蜢)eat? When I try eating leaves like that,I get a stomachache.Why?”

This began a set of questions that lasted nearly two hours.Secondly,give them time to think.Studi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have shown that,after asking a question,adults typically wait only one second or less for an answer,no time for a child to think.When adults increase their “wait time” to three seconds or more,children give more logical,complete and creative answers.Thirdly,watch your language.Once you have a child involved in a science discussion,don’t jump in with “That’s right” or “Very good”.These words work well when it comes to encouraging good behavior.But in talking about science,quick praise can signal that discussion is over.Instead,keep things going by saying “That’s interesting” or “I’d never thought of it that way before”,or coming up with more questions or ideas.Never push a child to “Think”.It doesn’t make sense,children are always thinking,without your telling them to.What’s more,this can turn a conversation into a performance.The child will try to find the answer you want,in as few words as possible,so that he will be a smaller target for your disagreement.Lastly,show;don’t tell.Real-life impressions of nature are far more impressive than any lesson children can learn from a book or a television program.Let children look at their fingertips through a magnifying glass(放大镜),and they’ll understand why you want them to wash before dinner.Rather than saying that water evaporates(蒸发),set a pot of water to boil and let them watch the water level drop.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children are natural scientists,and to raise their interest,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dults to do is ________.A.to let them see the world around

B.to share the children’s curiosity

C.to explain difficult phrases about science

D.to supply the children with lab equipment

答案 B

解析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章第一段第三句可推知此题的答案为B项。

2.In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first paragraph,the word “lists” 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________.A.any questions

B.any problems

C.questions from textbooks

D.any number of questions

答案 C

解析 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第一段第六句可推知此题的答案为C项。

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children can answer questions in a more logical,complete and creative way if adults ________.A.ask them to answer quickly

B.wait for one or two seconds after a question

C.tell them to answer the next day

D.wait at least for three seconds after a question

答案 D

解析 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第四段最后一句可推知此题的答案为D项。

4.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does the author tell us what to say to encourage children in a science discussion?

A.The second and third.B.The fourth and fifth.C.The fifth and sixth.D.The seventh.答案 C

解析 细节理解题。根据问题的内容可在文章的第五、六段找到答案。

5.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for adults to share with their children’s curiosity except that adults should ________.A.tell their children stories instead of reciting(背诵)facts

B.offer their children chances to see things for themselves

C.be patient enough when their children answer questions

D.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ask questions of their own

答案 A

解析 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内容:从第四段排除C项;从文章前三段的内容排除D项;从第七段排除B项。从而可推知答案为A项。

B

“Sesame Street” has been called “the longest street in the world”.That is because the

television program by that name can now be seen in so many parts of the world.That program became one of American’s exports soon after it went on the air in New York in 1969.In the United States more than six million children watch the program regularly.The viewers include more than half the nation’s pre-school children,from every kind of economic,racial,and geographical group.Although some educators object to certain elements in the program,parents praise it highly.Many teachers also consider it a great help,though some teachers find that problems arise when first graders who have learned from “Sesame Street” are in the same class with children who have not watched the program.Tests have shown that children from all racial,geographical,and economic backgrounds have benefited from watching it.Those who watch it five times a week learn more than occasional viewers.In the US the program is shown at different hours during the week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can watch it regularly.The programs all use songs,stories,jokes,and pictures to give children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numbers,letters and human relationships.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For example,the Spanish program,produced in Mexico City,devotes more time to teaching whole words than to teaching separate letters.Why has “Sesame Street” been so much more successful than other children’s shows? Many reasons have been suggested.People mention the educational theories of its creators,the support by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businesses,and the skillful use of a variety of TV tricks.Perhaps an equally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mothers watch it along with their children.This is partly because famous adult stars often appear on it.But the best reason for the success of the program may be that it makes every child watching feel able to learn.The child finds himself learning,and he wants to learn more.A.a street in the US6.“Sesame Street” is actually ________.B.a program for children

C.a program for teachers

D.a program for students

答案 B

解析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章第二段第一句可推知此题答案为B项。

7.Children who often watch the program ________.A.can have problems in school

B.will find it a great help

C.will take no interest in their studies

D.will be well educated

答案 B

解析 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第四段第一句可推知此题答案为B项。

8.What is special about the program?

A.It offers great fun.B.It makes children feel able to learn.C.It is shown at different hours during the week.D.Children learn and enjoy themselves while watching.答案 D

解析 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第五段第一句可推知此题答案为D项。

9.Why is “Sesame Street” so popular in the world?

A.Because it is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businesses.B.Because it uses a variety of skillful tricks.C.Because mothers watch it along with their children.D.Because it makes every child watching it feel able to learn.答案 D

解析 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倒数第二句可推知此题答案为D项。

10.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can be ________.A.TV Programs

C.Sesame Street

答案 C

解析 标题归纳题。本文主要介绍电视节目Sesame Street所产生的影响及它成功的原因,所以选C项。

Ⅱ.微写作

写作素材

1.我们的未来由很多事情决定,例如机遇、贵人相助等。

2.但是我们自己的态度、决心与勤奋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3.也就是说,我们的未来由我们自己做主。

(素材来源于2012·浙江·书面表达)

提示:尽量使用高级表达:such as;in other words等。

连句成篇(将以上句子连成一篇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Our future is determined by many things,such as opportunities and others’ help,but our own attitude,determination and hard work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In other words,we are the

master of our own future.1.curiosity n.好奇 curious adj.好奇的 be curious about对„„好奇 out of curiosity出于好奇

2.target n.靶子;目标 on target准确命中 off target未准确命中 set a target订目标 meet a target达到目标

3.look into向„„里看;调查 look on旁观 look up to尊敬;敬仰 look down on轻视 looksb.in the eye直视某人 B.Educating Children D.A Great Success

4.object to反对 with the object of带着„„的目的5.The child will try to find the answer you want,in as few words as possible,so that he will be a smaller target for your disagreement.句中so 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主句中you want为省去关系代词which/that的定语从句。学会一种单词记忆法

9.联系记忆:记忆单词最好不要孤立地记,尽可能地和有关的东西联系来记。(1)联系所学的文章大概意义,联系上下文,(2)联系短语和搭配。

10.感官记忆:记单词时,不要只用一种感官,尽可能地用多个感官,耳听、嘴读、手写、眼看、心记等。

如何做词义猜测题?

这种类型的问题重点考察的不是学生词汇量的多少,而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利用语境线索推测和判断单词词义的能力。如本节A篇第2题要求考生判断lists的意义,list对许多同学来说可能不是生词,但它考查的是在本篇文章中的具体意义,这就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而不仅仅是利用原有的自己头脑中的对该词所掌握的意义来确定。参考文章第一段第六句The children asked me “textbook questions”就可推知此题的正确答案。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注意that is,this is,in other words,namely,that means等过渡词直接引出的同义解释;

2.注意and,not only...but also,besides,similarly,likewise,in the same way等过渡词引出的相同或类似的意思;

3.注意生词前后的but,however,while,on the contrary等过渡词引出的对立关系;

4.注意for example,such as,a case in point is等过渡词引出具体例子来说明或阐述;

5.注意生词前后标点符号所暗示的语义关系。例如:冒号引出具体说明或例子,分号引出类似或对立的观点,破折号引出同位语等;

6.注意修饰生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定语从句、同位语或独立句;

7.利用相关的构词法知识(前缀、词根和后缀)。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资料:议论文写作(写作) 篇2

依据布鲁姆目标教学法, 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 分别是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在进行词汇学习时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识记 (knowledge) 、理解 (comprehen-sion) 、运用 (application) 和交际 (communication) 。其中最应注重的是后两项, 这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以在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中老师应根据词汇学习的不同阶段,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单词的回顾、记忆和掌握, 提高高三第一轮单词复习的有效性。

一、注重对单词的整理和归纳

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 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记忆效果有着重要的帮助, 可以有效减轻学习英语单词的负担。《高中英语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应当通过英语复习和阅读理解对英语单词进行掌握和运用。因此对于高中英语词汇的复习应当围绕高中英语课本和《考试说明》两个方面进行。

(一) 建立单词间的相互联系

在日常的英语单词复习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单词的词义、读音和结构对单词进行有效区分、对比和掌握, 以减少学生的复习时间, 提高复习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将结构较为相近但词义千差万别的词放在一起, 让学生进行比较:quite (相当) 和quiet (平静的) 、adapt (改编) 和adopt (采纳) 等, 以避免词义的混淆。

(二) 注意单词间的内在联系

英语单词虽然数量庞大, 记忆困难, 但是却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 因为构成单词的词根和前后缀等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单词的记忆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单词的词根和前后缀进行记忆, 让学生对单词的构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例如:succeed、success、successful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背诵和掌握, 学生的词汇量已有了初步的扩大, 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这对于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二、注意单词与句子的联系

句子是单词的载体, 是词汇的组成形式。在进行词汇复习时, 我们可以将单词的记忆与句子的理解相结合, 在对句子的理解吸收中获得对单词的记忆, 在背诵单词的同时感受它的运用。由于考试的需要, 在对这些句子进行选材时应当尽量选取与当时英语考试较为贴近的语法句式, 从近十年的英语高考试题中选取, 让学生有效把握命题的动向。同时也应注意对单词的词义和延伸义进行分析, 使学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

首先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常用的单词组成的词组来让学生进行记忆, 例如:in the first place (首先;起初) ;burst into sth. (闯入;情绪的突然发作) ;centre on/upon (集中在……上) 。其次我们可以让学生注重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的末期, 语法的掌握程度对单词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此以外,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或是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展词汇量, 提高自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整的阅读语境对于提高学生词汇含义、搭配的掌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对单词的整体把握

我们对单词的记忆主要是源于书本、考试大纲和阅读。对于这三部分的单词记忆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去进行。首先对于书本单词的记忆, 书本单词源于课内阅读, 对于这部分单词我们一方面应当对课内阅读进行精读, 从阅读中理解单词, 另一方面应当对单词进行重点记忆;其次对于考试大纲中的单词要注重记忆和背诵。要坚持做到每天早上背诵、中午复习、晚上巩固加对下一章的预习;对于阅读中的单词, 当遇到不会的单词时我们不要忙于翻字典, 可以先跳过, 在读完整篇文章并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后再进行查阅, 这样便可将单词置于整篇文章中, 对记忆单词大有裨益。

四、结语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资料:议论文写作(写作) 篇3

【关键词】原味英语 教学主张 高三写作

一、引言

英语写作水平一直被视为体现高三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成就高考英语第二卷成绩高低的重要指标。纵观现今高考英语作文的评分标准,除了高颜值的卷面外,有条理的写作框架、有意义的内容要点、有技巧的地道表达都是高分卷的特质和亮点。

然而近年来大多数英语教师面对高三英语写作复习却往往陷入了一种“不懂教什么只能教范文、不知怎么教总是教不会”的尴尬境地,更别提帮助学生针对全国卷中常见的各类应用文体进行地道写作和流畅表达的指导和点拨。因此,对于大多数高三英语教师而言,开发复习资源和优化写作教学显得越发迫切和重要。为此,笔者将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行动研究和教学实例,论述在高三英语写作复习教学中运用“原味英语”教学主张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原味英语”教学主张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原味英语”的教学主张是近两年由福建高中英语教育界大名鼎鼎的特级教师林枫老师和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黄远振教授联袂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他们认为,“原味英语”不能如传统理解仅局限于原滋原味的英语材料,它应随着时代和教学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原味英语”的教学主张主要涵盖如下五个方面:原味语言、原味语境、原味教学、原味体验和原味素养。这五个方面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其中,提供自然地道的语言是“原味英语”的基本条件;创设生动真实的语境是“原味英语”的环境需求;开展有效本真的教学是“原味英语”的核心环节;促进快乐积极的体验是“原味英语” 的教学方式;培养广博精深的素养是“原味英语”的教学目标。

“原味英语”的教学主张以它接地气的教育理念和易操作的教学思路已受到了广大教学专家及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作为其教学主张的坚定践行者,笔者积极尝试将其应用于高三英语写作复习的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研究,笔者发现,“原味英语”的教学主张能够很好地突破目前高三英语写作复习教学中“没教材、教不来”的瓶颈,对高三英语写作的高效复习和有效教学有着深广的应用价值。

三、“原味英语”在高三英语写作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背景与教学目标。不久前笔者接到一个省级观摩课的任务,要求笔者展示一节有关高三英语写作复习的公开课。一接到任务,笔者就着手选材,并最终将课题定为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写作――“演讲稿”写作。然而在查阅众多试卷中有关“演讲稿”的作文范文后,笔者无助地发现范文中蹩脚的框架结构和中式英语实在不适合作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范本。受到“原味英语”教学主张的启发,笔者将寻觅地道“演讲稿”范例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3 Using Language中的阅读文本I have a dream上。该文本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8月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发表的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的片段。该文本框架规整、语言原味,是一篇非常适合学生反复诵读和模仿学习的优秀演讲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归课本,重新学习英语演讲稿的写作要求以及写作时三种常见修辞手法(反复、引用和比喻)的精髓和功能,并能大胆运用课上所学,完成一篇题为《我的高中》的演讲稿写作。

2.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Step 1 Lead-in——开启新课

笔者利用PPT上的一幅照片导入本节课的新话题——“演讲”。

[设计说明]用呈现图片的形式快速导入新课,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Step 2 Pre-writing——原味输入

(1)Set the writing task。学生被告知将作为高三学生代表在下周的周会上发言,故在本节课上要完成一篇100词左右、题为《我的高中》的英语励志演讲稿。

[设计说明]在新课伊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为即将展开的“演讲稿”学习和写作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2)Teach the structure of the speech。笔者通过启发和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基本写作框架(开头、主体和结尾),并在PPT上呈现本节课要撰写的《我的高中》的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设计说明]让学生对英语演讲稿的写作结构有更深的认识。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笔者将写作框架中“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文本先给予学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主体”写作提供更多的时间和必要的学习支架。

(3)Brainstorm the contents of the main body。笔者引领学生通过大脑风暴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和分享演讲稿——《我的高中》中正文部份的写作要点,并将其归纳为回忆、成长、感恩和祝福等四个方面。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大脑风暴”、“小组讨论”和“分享观点”等学习活动锻炼自身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对发散型和聚拢型思维的培养。

(4)Review the rhetorics in the famous speech。笔者先是让学生重温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3中的已学文本I have a dream,让学生从该演讲稿中找出运用到反复、引用和比喻三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学习它们的功能。接着,笔者分别从反复、引用和比喻这三个角度给出在《我的高中》英语演讲稿正文中可能运用到的相关词块,让学生从形态上和口头上感知不同修辞手法的特征和效果。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回归已学教材,从熟悉且原味的演讲稿文本中感知反复、引用和比喻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句式特征和功用,再通过观察模仿和口头操练,为接下来的写作环节储备必要的句式和表达。

Step 3 Writing——原味输出

笔者要求学生开始动笔进行现场写作,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反复、引用和比喻这三种英语演讲稿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现场写作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修辞要点,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Step 4 Presentation and peer comments——原味呈现

笔者邀请各小组的发言人上台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现场写出的有关《我的高中》的演讲稿正文,要求作为听众的其余学生分别从卷面、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现场感染力等四个维度认真聆听和评判同伴所写的演讲稿。

[设计说明]让学生感知英语演讲的魅力,感受修辞手法给演讲稿所带来的魔力,体味到合作探究和学以致用的乐趣和成就感。

Step 5 Homework assignment——原味内化

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依据本节课所听所学,润色和完善各自演讲稿。

[设计说明]让学生积极回顾课上所学,改进自身演讲稿的不足,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语言习得。

四、感悟和结语

“原味英语”的教学主张在此次高三英语“演讲稿”写作复习课中的应用收获了学生、同行以及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课后,笔者积极反思成功教学的经验,得到以下三点教学感悟:

1.巧用教材资源,实现原味输入。本节课笔者摒弃以往高三写作复习教学时拿试卷范文当复习教材的做法,适时回归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原味语言和原味元素。例如,在本节课中,笔者精心挑选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3 I have a dream作为研学文本,引导学生关注其本真地道的语言表达,以及之前学习该文本时不曾特别留意的体现反复、引用和比喻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典型词组和句子。笔者对已学课文的再深挖和巧利用,为学生在写作复习的输入阶段提供了有效的原味语言和学习支架。

2.遵循习得规律,实施原味教学。授课教师在本节课中紧紧围绕“演讲稿写作”这个教学主线展开教学,主要设计以下五个环节:Lead-in,Pre-writing,Writing,Presentation and peer comments和Homework。细言之,笔者先是让学生结合先前的学习经验通过小组探讨完成“演讲稿”写作框架的构建,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感知对“演讲稿”的写作要点借助大脑风暴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思考和归纳,再者带领学生回归教材通过鉴赏和分析的方式提炼出该演讲文本中出彩的三种常用修辞。上述从 “框架构建—要点归纳—修辞润色”的原味教学使学生在笔者创设的原味语境中就着由易到难,以旧带新,从说到写的学习梯度,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自然又高效地完成从 “输入—内化—输出”的习得过程。

3.关注学科素养,实行原味体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英语学科素养不仅是指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文化意识,更关注学生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养成。本节课笔者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框架感知、大脑风暴、重温课文、操练修辞、现场写作和分享评价等多模态的学习任务链中领悟英语“演讲稿”写作中三种常见修辞手法的精髓。能在高三写作复习指导中大胆引入修辞实为有特色、有深度的教学尝试。此举有别于以往鼓励学生背范文、套句型的生硬做法,有益于鼓励学生多关注得体措辞和个性表达,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绝妙的契机,也为高三英语写作复习之“语言润色”部份的教学增添新思路和新技巧。另一方面,笔者在让学生重温和体验完已学课文《我有一个梦想》 中马丁·路德·金原味有力的语言以及对国家及民族的大爱后,结合自身即将毕业离校的学情,完成一篇题为《我的高中》的演讲稿写作,畅谈高中三年的校园生活、活动经历、个人成长和祝福母校等话题。这个写作任务和教学目标旨在激发学生爱校如家、感恩师长的博大情怀,亦凸显出本节课“寓德于教,知情合一”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资料:议论文写作(写作) 篇4

[训练微语] 例证是议论文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之一。例证就是事实论证,就是摆出事实,对事实加以分析、推理、归纳,通过分析、推理、归纳,从正面或者反面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事实胜于雄辩,摆出有力的事实可以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论点,或者有力地批驳别人的观点,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例证在议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然而,在考场作文中,考生不会用例的现象很普遍,本训练就试图教你掌握议论文选例、用例的艺术。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真题回放(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 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满分佳作

笔下的真实与真心

“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曾这样写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去发现这美丽的世界。世界观的不同带来了创作心态的迥异,作为思维外化形式的作品也自然有了不一样的格调。

《纽约时报》在采访海明威时问及他最好的写作状态。海明威回答说:“最好的写作一定来自于我爱的时候。”创作是灵感和笔尖的激烈触碰,是强烈情感的奔涌而出。当归于平静,创作者搁下笔,却仍能看见作品里正翻涌的温柔与热烈。唯其如此,创作才有了艺术的品格,笔下才有了能透视创作者心灵的真实。

用例一: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直接引用其原话。先从熟悉的例子写起。

在南美洲反体制主义者长长的名单中,加莱亚诺无疑是殿堂级的人物。这个被称为“南美洲的良心”的作家,以火一般的热情和执着,发出对现实最有力的叩问。“我为那些不能读我的作品的人写作,为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为不识字以及没办法识字的人写作。”他用笔尖温暖了南美洲的底层人民,又用目光毫不留情地鞭挞全球化下被人们忽视的暴戾与野蛮。加莱亚诺的文字永远充满战斗的激情,正如他的作品名《南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而加莱亚诺本人,也是一位倔强、顽强、勇毅的战斗者,正是心里从未熄灭的火光,让他的作品有了温度,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他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印证了“文如其人”这个词,也给世界文坛留下不朽的传奇。用例二:南美洲反体制主义者、作家加莱亚诺。这是一个较新颖的例子。点出其作品名《南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特别有冲击力。尽管这位作家不为人所知,需要多点笔墨,但作者还是将精要的笔墨用在与论点有关的文字中。

激昂的斗士留下战斗的呼告,而那些坚守内心的人,也在用文字塑造着另一个自己。文学大师木心先生淡泊致远,一直走在向内心朝圣的旅途。他喜欢从前含蓄的美好,也一直竭力去守护那种美好,正如他在《从前慢》中写下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的笔下,涌出的是清明的心境与追求。又如杨绛,虽历经苦难却从未放弃,亲人离去也能勇敢面对,她的纯粹和坚韧,从她纯净“如初生婴儿”的文字中流露。

这两例都是中国作家。叙述分析仍紧扣作品与其真心的关系。两例“新老结合”。真正领悟艺术的人,定会懂得真情实感之于艺术的价值,也了悟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何其珍贵。艺术是一种反映,一种途径,让我们窥见作者心内涌动的波澜和曾经历的悲欢。

违背心志写下、画下的“成品”,是手的产品,而非心的创造。因此,从一开始,没有情感没有体验的“成品”,就不能算是艺术。

请在你爱的时候,用心写下、画下一些东西,不论是停泊于温柔港湾的细沙,还是清朗高远的明月。要知道,你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在未来便成了你心境志趣的证据。

出彩理由 这篇作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言他人不能言,说他人所不知。论证过程中的例子很新颖,很饱满。海明威在爱的指引下创作,加莱亚诺在爱与战斗中代言,木心、杨绛在坚守中执笔,他们都用真实与真心成就作品。海明威的话,《南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从前慢》等作品,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考场上不少考生一举例不是“三国”(指汪国真、周国平、王国维),就是“三林”(指林徽因、林语堂、林清玄),例子不免陈旧,可否从本文选例“以新带旧”和用例笔墨集中的特色中得到启发呢?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

例证法是写作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运用例论证法,关键是要掌握用例艺术,把握选例、引例、叙例、议例四个环节。

一、选例:要选得“对” 1.充分——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这就对论据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必须切实有效地支撑论点,能够充分证明论点。

例 从下列四则材料中选出适合论点“通向理想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的论据。A.钱学森为航天事业,奉献终生。B.彭老总冒着危险,为民请命。C.司马迁忍受宫刑,艰苦创作。

D.曹雪芹家道衰落,举家食粥,坚持写作《红楼梦》。

评点 上述四则材料蕴涵的主旨是有较大差别的。“艰辛”即“艰苦”之意,A项钱学森的事例主旨侧重于“奉献”,虽然在一生的奉献中免不了“艰辛”,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与论点只是藕断丝连的关系。B项彭老总是“冒着危险”,并不等同于“艰辛”,与论点基本没有联系。司马迁、曹雪芹的遭遇与经历才真正体现了他们为实现理想所遭受的“艰苦”。C、D两项材料与论点高度统一。

2.可靠——论据要真实

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会动摇论点。一般说来,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论据。特别是涉及人名、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硬伤。

例 高考失误文《与你为邻》:

然而项羽,也是一代骄子,却落个悲惨的下场,不就是因为他不听项梁(注:应为范增)的劝告吗?

评点 这种常识性的失误,会极大地损害议论文论证的严谨性与观点的说服力。3.典型——论据要典型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等等。

例 作文《想起了关羽》中的例证部分:

其实,古往今来,骄者必败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吴王夫差骄傲轻敌,使越王勾践得以东山再起;楚霸王目中无人,使天下得而复失;明末起义军攻入北京后,由于不少人居功自傲,贪图安逸,使八旗军得以闯入中原。这桩桩事实,件件教训,我们都要引以为戒。

评点 由古到今,选取事例。有个例,有普遍,角度多变,很好地证明了文章的观点。4.新颖——论据要新颖

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论据的“新”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有时代特色,有新鲜感;二是旧材料的新作法,力求用旧材料写出新意,让人感到不同凡响。

例 《管华异趣》中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叫管宁,见地上有片金,仍“挥锄与瓦石不异”;见“有乘轩冕过门者”,仍“读如故”。而他的朋友华歆则不同,见了金子要捡起来瞧瞧,见 了热闹要走出去看看。因此管宁便不得不“割席分坐”,并曰:“子非吾友也。”

评点 对于这个故事一般的解读是赞扬管宁志节高尚,不与无德之人(华歆)为伍。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想,管宁处理问题的方式大概是不妥的,如果当初管宁能够批评帮助华歆,做一个诤友,而不是简单的绝交,华歆也可能成为一个比较高尚的人,而不致堕落为权势者的鹰犬。角度一变,同一事物就会得出新见解来。

二、用例:要用得“好” 1.精练——叙例要精练

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

例 一同学的作文《付出就有收获》中有这样的叙例片段: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是一个懂得付出的人。他刚开始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老师找他谈话后他就开始变得勤奋起来。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借着马路上微弱的灯光把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自己提前预习。到了晚上他是最后一个睡觉的同学,点着蜡烛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或寒冷,他总是坚持不懈地复习老师所讲的知识。没过多久,他就从班上倒数第几名变成了班上第一名,最后还出国留学。这难道不是“欲取之,必予之”最有力的事实论据吗?

评点 选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论点。本段选例典型,但叙例太详细具体,不够精练概括,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特点和叙例要求。拟改为:

没有人是不付出劳动就获取成功的。多年前一个又一个夜晚,那个叫童第周的少年在厕所的灯光下读书。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却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他从前的物理成绩一塌糊涂,可他却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

2.得当——叙例有详略

议论文重在议论分析,论据是为议论分析提供依据的。一篇以例证法为主的议论文,一般要用到三至五则事例作论据。所以,在选用事例时,事例的叙述不能喧宾夺主。凡是众所周知的普遍事例,必须进行概括性的三言两语式的叙述,讲究简明精要;凡叙述典型、新鲜事例可作适当删减,重要之处可作较详细的介绍,以突出证明与论点的关系。

例 在以“位置”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同学以“如梅在雪”为题写了下面的文段: 曾在报上读到,一个颇有文采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看上去颇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国企的工作不要了,与她相敬如宾、时间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开了她,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客居异乡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不定。也许她原来的位置正躲在暗处笑她。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于茫茫人海中寻 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保送研究生的徐本禹埋头在乡村小学,或许有人疑惑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回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依旧躬耕垄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评点 素材的筛选详略得当,说到颇有文采的女性时极尽详写之能事,点到徐本禹、袁隆平时则一笔带过。最后点题,简洁而用语精美:“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3.变通——多角度叙例

对同一论据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依据论点选论据,自圆其说即可。

对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以避免给人以堆砌事例、以例代证的印象。

在论述时,如果很多事例都在一个平面、一个角度上,难以全面阐述中心论点。这时,要注意事例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选用和分析。

例1 论述“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的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论述:

我们且不说挤时间于马上、枕上、厕上写文章而成为文学大家的欧阳修,也不说怀揣面包而半夜起床雕刻的米开朗基罗,就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写稿而成为文学家的鲁迅……

评点 这属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不会给人以堆砌事例之感。

例2 论述“学会拒绝”这一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例证:

拒绝在热闹的白天与群芳争艳,才有了夜间的昙花那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雅幽香;拒绝温暖舒适的环境,才有了雪莲纯洁的身躯和神奇的功效;拒绝肥沃的泥土,才有了岩石中的苍松那份坚强;(自然用例)人类社会中,有拒绝做官的陶渊明,拒绝在官场阿谀奉承的李白,拒绝朋友馈赠的王安石;(正面用例)有不能拒绝美色利诱的唐玄宗,不能拒绝金钱诱惑的毒贩子……(反面用例)4.分析——会分析事例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明确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例 有学生在写作《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一文时,这样写道:

“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真才实学的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安史之乱”逃往四川的凄惨处境。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一部利于国利于民的《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惘,甚至令人昏聩。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人类的情感置之不理,做一个冷血动物呢?那也不必,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分而析之,辨而认之。

评点 例文的前部分,列举三例事实;后部分,是对所摆事实的共性特征和思想内涵加以归纳概括,用以证明观点(中心论点),并引用鲁迅名言,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论证。

例证段写得很有水平,值得一读和借鉴。►温馨提示

举例六忌

一忌知识错误。指举例时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籍贯等细节方面的错误。此类错误一旦出现,必然使人对论据的真实度产生怀疑,从而必然影响对作文分数的评判。

二忌陈旧僵化。“陈旧”指事例本身,“僵化”指运用事例的角度。在材料的运用上,我们要力求避熟避俗,或者把一个既熟又俗的例子挖掘出新鲜的意味来,也可使材料“脱胎换骨”。

三忌烦琐冗长。事例的安排,应是关键例子详写,其他例子可用排比方式罗列。这样既能显示论据的充分,又能使议论文字的比例增加,有利于深入分析,突出文章主旨。

四忌不够典型。观点要立住脚,如果没有典型事例做支柱则很难使人信服。

五忌时空倒置。议论文在材料运用上,要考虑材料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恰当地排列材料。一般是“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同一时代的事例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

六忌逆情悖理。有些论据不符合国情或民族习惯,与读者易产生心灵上的抵触。这种论据的运用往往有负面影响,其错误导向还会造成读者的思想混乱。

实战演练,练出写作实效

一、针对训练

1.请以“奖掖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为论点,合理叙述下面一则事例。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过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热爱画画,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着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卖。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马哪会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就是一个慧眼识英才的伯乐。一次,他偶然发现了正迫于生计当街卖画的傅抱石,认为他绘画技巧高超,遂认定这是一匹“千里马”,不但冒雨拜访,还帮助傅抱石到日本深造,使傅抱石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马哪会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傅抱石的生活状况——删减概括(与“伯乐”无关),徐悲鸿发现并帮助的过程——概括强化(不但……还)。] 2.请从事例运用的角度指出下面议论文段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人类对挑战极限、突破极限的渴望,在运动场上得到充分地体现。刘易斯打破了“人类100米不能跑进10秒”的预言;阿姆斯特朗,一个癌症患者,却连续数次取得环法冠军;阿加西三十多岁的“高龄”依然奔驰在网球这片年轻人的土地上……所有这一切曾被人们看成神话,今天却一一实现。人们对极限的追求,其实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每一次挑战极限的成功,就意味着生命价值的一次证明,而这一次证明,又成为追求另一极限的动力。人们就在这不断的追求中成长、成熟。正是因为这不断的追求,使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问题:①没有严格地以议统例,例证过多。②议、例结合得不紧。

修改:人们对极限的追求,其实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每一次挑战极限的成功,就意味着生命价值的一次证明。阿姆斯特朗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自豪肯定不仅仅因为他是多次的环法冠军,更因为这冠军背后对癌症的艰难征服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生命的可贵和行为的价值。初次的价值证明又成为下次追求和挑战的动力,于是我们才能从田径场上看到从刘易斯到格林一代又一代飞人的英姿。人们就在这不断地追求中成长、成熟。正是因为这不断的追求,使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二、整篇训练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近日,有这样一件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急诊室内,因误食了过量安定的老人已昏迷不醒,医生给患者注射了帮助清醒的药剂,老人有了短暂的清醒。正当医生打算做进一步的处置,给患者抽血以检查血液中的药物含量时,患者家属却不配合了,“已经清醒了,干吗还做进一步的化验,是不是想多收点钱啊”。医生耐心解释,可家属们依然不依不饶,坚持医生的行为只是为了牟利,拒绝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就在这时,患者再次昏迷,患者年仅3岁的小孙女哭着喊,谁来救救爷爷,家属们才停止争执,请求医生施救。一阵忙乱过后,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整个急诊室里,人们的心情却轻松不下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资料:议论文写作(写作) 篇5

Be careful with Your Behavior

In order to improve hygiene in the dining hall, Huaxing School has decided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y - “Love the Dining Hall”. Students are called on to buy food that they can eat up. The waste of the food should be poured into the dustbin. What’s more, school will keep students on duty and students should do the cleaning on time. In addition, the lectures on hygiene will be held and students are welcome there to develop a good habit.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资料:议论文写作(写作) 篇6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 是关于人“如何知道”、“如何理解”的哲学观和认识论, 最早由瑞士的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又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获得知识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及书本的能力, 而是由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及他人协作的结果决定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构建者, 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索绪尔指出:既然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同时并存的, 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其结构主义方法主要有如下原则: (1) 对整体性的要求; (2) 整体优于部分; (3) 结构通过差异而达到可理解性。

二、新课程标准精神

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 考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表现为:

1.重视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查;

2.重视综合文化素质的考查;

3.阅读理解能力是检测的重点;%%

4.难度把握稳定。

三、近几年英语高考试题特点 (全国各卷)

1.重视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主要考查语言运用, 即在实际生活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一贯的命题原则, 即使是基础语法试题的检测也要在语境中进行, 检测运用能力。高考试题中的检测点都设置在对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上, 即使是最简单的试题, 都必然牵涉语言能力之外的交际能力的运用和文化问题。各地高考都突出对阅读能力的测试。这不仅表现在阅读理解题在试卷中占比重最大, 还表现在阅读能力是决定单项填空、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等题型答题效果最基本的能力。

2.《新课标》对语法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高中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语法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语法的范畴内, 必须与逻辑思维联系起来, 与人说话的意识联系起来, 与语境联系起来, 与文化联系起来。“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 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 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

The roof fell before the father had time to dash into the room to save his baby.

还没等爸爸来得及冲进房间去救孩子房顶就塌了。句子含义:真惨, 孩子没救了!

Off ran the naughty children at the sight of the gardener.

看到园丁来了, 淘气的孩子“蹭”地跑了 (倒装句: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

四、明确高三教学任务

1.高三是高二教学的延续———继续提高综合能力。

2.复习是更高层次的学习。

复习的任务不仅仅是巩固记忆, 记忆的方法也不仅仅靠重复;不是简单地重复学过的内容, 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 需要有一个认知、理解、消化、积累、运用、衔接、转化和迁移的过程。复习的任务除了巩固记忆之外, 还有整理知识系统, 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总结知识规律, 培养思维能力, 建立知能体系, 学以致用, 把知识系统化、深入化, 形成点面结合、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organizer) ;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创造者 (provider) ;课堂学习情景、问题情景的创设者 (creator) ;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帮助者 (helper, facilitator) 。

4.确立学生是复习课主体“复习—归纳—练习—小结”。

教师任务 (课前) :确定复习内容、范围;确定复习重点, 把握难度;确定复习方法、步骤;选择参考资料;选编练习和布置作业; (课上) “复习—归纳—练习—小结”;学生练习、归纳、总结 (老师帮助) 、再练习、巩固 (检测复习效果, 巩固提高) 、自我小结 (做笔记) 。

五、在具体做法中, 我们适当注意了以下细节:

1.复习课的6步骤。

预测→提问→讨论→精讲→精练→点评。

(1) 预测:了解学生:已知、不知、想知、需知对学生在所学知识的重点, 难点, 疑点上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在设置练习上有的放矢, 提高复习质量。

(2) 提问: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针对重点、难点、学生的“软肋”设置问题。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

(3) 讨论: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对练习题中存在的疑点、重点、难点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分析、讨论, 学生搞清自己存在的问题, 加深印象。

(4) 精讲:讲方法, 讲原理, 讲技巧, 讲关键, 讲思路, 讲规律举一反三, 画龙点睛。

(5) 精练:精选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进行精练。要有针对性, 并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 对手边的教辅材料要有选择, 要有取舍。

(6) 点评:在复习中要针对重难点进行点评, 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 给学生介绍规律性的知识及关键所在 (完形、阅读试题) 。

2.激活课堂增强效果———以激情、乐趣激活, 以竞争激活。

(1) 用激情唤醒———亢奋状态, 问候要昂扬。

(2) 语言风趣———幽默但不低俗, 心情放开, 坦然, 自信。

(3) 趣味试卷———耐心加努力, 多背多收益 (词汇汽车拉力) 。

上课专心听讲, 此题易如反掌。

学时看态度, 用时看工夫 (完形、阅读题) 。

小显身手, 技高一筹。

试题做完就讲 (最需要时) 。

(4) 词汇竞赛 (汽车拉力赛) ;造句竞赛 (词组造句, 句子翻译, 连词成句) ;填空竞赛 (完成句子, 短文填空等) ;讲故事比拼 (复述、看图说话) 。

3.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吸引力。

微笑、声音动听、语言幽默、眼神生动、教态自然、服饰得体。

浅谈如何进行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篇7

一、明确高考的发展方向

近年英语高考遵循大纲、考纲,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把语言放在尽可能真实的和不同的情景中考查,突出运用,体现人文精神。材料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有较高的可信度、较好的区分度和较合理的难度。听力材料口语特征强,情景丰富,主题广泛,试题涉及面广,以细节信息题为主。单选部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20道题涵盖了中学阶段的绝大部分词法句法。阅读理解题材料丰富,体裁广泛,语言地道,试题类型全面,有一定的生词量。书面表达情景真实,要求明确,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提供情景形式多样。总之,试题既重视基础知识,又注重能力的考查。

二、抓好基础

要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英语学科高考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基础语法和基本词汇。

高考涉及的基础语法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动词、动词短语的辨析、代词、冠词、形容词、副词、名词性从句、定词从句和状语从句等。涉及的知识十分常用,不偏不怪,重要的是考查常见知识点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对考纲中规定的近3500个常用词,应掌握它们的拼写形式、基本词义、常见搭配,尤其是在语境中的运用。二是有意识地积累大纲外的常用词,上课时做好必要的笔记,以备以后查阅。还可准备一个错题本,收录重大考试和重要练习中的典型错误。

三、复习要有计划性

按照新的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要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同学们感到最头痛的是英语的一些习惯用语,量多,背了又记不住,语法似乎已经都学过了,讲起来都有些印象,但一做题就错了。因此在进入高三时或在高二结束时就应该有一个复习计划,先粗线条地订出一年的计划,然后再较具体地订出每个阶段的计划。

四、注意实践能力培养

这主要包括英语的听力与阅读能力的训练,首先要养成听英语的习惯, 可以听磁带,看英语电影,听英语广播,但一定要天天听。阅读能力是靠大量的阅读培养出来的,没有一定量的阅读,阅读是不可能过关的。语言的掌握是靠量的积累,也就是要有大量的阅读,所以我们同学一定要注意英语的实践性,加强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注重发展能力培养

学习语法和词汇不是终极目的,最终目标是利用掌握的知识很好地使用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才是高考的重点。

由知识发展成能力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需要在高三整个阶段不懈努力。听力的训练除了听课文录音之外,还要听一些其他方面的材料,如《新概念》、《疯狂英语》等。话题应涉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学习、工作、购物、旅游、新闻报道、人物采访等。完形填空和阅读是重中之重,必须要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从高三第一天起就应抓紧。涉猎的面要广,可坚持读一些课外读物,像听力训练一样,开始时并不一定就做高考模拟训练题,可读一些辅助读物,如引进的原版外语教材和报纸杂志等。广泛的阅读可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有利于大大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有助于提高英语整体运用的能力。

总之,高三英语的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全面展开,整体复习,不断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上一篇: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201下一篇:家乡的未来小学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