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方法

2024-10-23

高三一轮复习方法(通用12篇)

高三一轮复习方法 篇1

一、吃透考纲和高考考题,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1.深入研究《高考复习大纲》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它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轮复习时间短, 任务重, 我们不能在“深”、“难”、“偏”上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所以我们高三全组教师要团结协作, 集中学习和讨论考试大纲, 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材和高考中的地位, 教学做到目标明确, 主干知识准确, 重点、难点突出。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研究高考试题非常重要, 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 而且表达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具体做法:一是高三教师重点做近几年各地高考卷, 目的是找感觉, 感受高考题试题的深广度, 这有助于我们在一轮复习把握好“度”, 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对各年全国卷做比较, 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 这样, 复习的目标更明确, 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 通过对近三五年的山东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 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 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 从面提高教师复习的针对性。

3.精心研究地理考试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地理学科的三种考试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 (解答) 问题的能力, 地理探究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近年高考题, 对以上三种能力在高考中的体现方面和考查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要将三种能力的提高贯穿于一轮复习教学的始终。同时我们也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和能力要求以复习材料的形式印发给学生, 也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 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

二、精心备课,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需求, 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新方法。要精心准备高质量的复习课, 提高复习的时效性。

知识梳理课是高三一轮复习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学生的能力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 知识梳理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精心选题, 规范训练, 提高学生能力

1.紧扣大纲, 参照考点。在选题时重点选体现高考主干知识的题目, 考过的知识点作好记号, 方便下次命题教师参考, 避免知识点的多次重复和遗漏。

3.教师跳进题海, 认真分析近几年各地高考题, 从各种信息来源中精选基础性强、思维性灵活、重能力、有梯度的试题, 进行改编、整合, 使选编习题符合校情、教情和学情, 这才不至于浪费学生时间与精力,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真正做到精练。

四、突出学科特点, 注重过程和方法

地理图像分析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

1.获取图像信息能力:

即了解各种图形的特点, 识别地图上的各种常见图例和注记等。看懂图形反映的地理事物分布、特点、变化等。

2.再现地理事物能力:

如区域地理分布图要达到能在经纬网或空白地图上再现重要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分布的能力。又如对光照局部图、变化图具有还原能力。

3.分析运用地图能力:

即从地图中获取必要的地理信息,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 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多激励, 给他们足够的信心, 让他们自觉地、愉快地学习。

关键词:巩固基础,提高能力,规范训练,准确,重点,难点

高三一轮复习方法 篇2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方法

1、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高三是繁忙的,为避免顾此失彼,同学们应该认真的对自己的学情进行分析,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缺陷部分,尤其是选考部分,分析一下自己最擅长的是文学类阅读还是实用类阅读,然后据此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当然还有作文,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写作文体,然后对此文体进行强化训练。一旦选定了选考的部分和写作的文体,就一定不能再改变,要保证钟情不渝,至少在高三这年要从一而终,绝不变心。然后按照自己的学情,制定自己的详细复习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天均有一定量的语文复习时间。

2、使用好恰当的工具书和语文课本

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帮手。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老师讲不到的知识,还有助于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还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同学们应该准备《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成语小词典》等工具书。在日常复习中,要到勤查工具书,有效的利用好工具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本中所选取的都是经典作品,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典故,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做为写作的素材,因此,同学们要对此进行分类整理,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

3、书写工整规范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重视书写,认为只要把试卷答完即可,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同学平时语文成绩不错,而高考成绩却很不理想的后果。大家都知道,现在实行的电脑阅卷,把试卷扫描到电脑上,在电脑屏幕上进行阅卷的,如果字体潦草,字迹模糊,是很影响阅卷老师的阅读,甚至还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那么一份字体潦草的试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差的印象,会影响得分的。有人说,高考语文就是考书法,这当然失之偏颇,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书写规范的重要性。可以说,书写规范、美观,是考生成功的一半。

4、大量积累生动活泼的信息

高三语文备考不仅仅是做字词句篇章的训练,更重要的要做好大量知识、大量信息的积累。因此,我在高三复习时一再对学生强调要做到“三个面向”:面向生活、面向名著、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面向名著,了解名人的鲜活;面向社会,知道时事的变迁。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了解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关注社会不关注名著的学生,要想取得高考语文的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当然,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去深入社会,也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去读课外书籍,但是,我仍然建议大家多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联播》栏目,多读一读一些名家的作品,如四大名著,了解曹操、诸葛亮、周瑜、林冲、武松、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相关故事,多关注一些历史名人,了解诸如屈原、陶渊明、苏轼、李白、杜甫、林则徐等人的掌故,多读一些诸如余秋雨、梁衡、祝勇、李元洛、冯骥才等人的作品,多了解一些当代文学的馨香。

5、勤于练笔

在高三复习阶段,好多学生忙于埋首于大量的试题中,却不喜欢写作,疏于练笔,这是很错误的复习方法。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应每周写一篇大作文,另外再摘抄一篇300字以上的不同文体的文章。摘抄的目的,是强迫自己去阅读,去开阔视野,去积累写作素材。这样的强化训练,有助于语文成绩实现较大的飞跃。

6、尝试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语文学科同一切学科一样,均有自身的知识系统。理清这个系统,有利于同学们复习时明确目标,有利于复习时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答题时寻找解答依据。因此,建立语文知识系统,是第一阶段复习备考工作的重点。

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指的是整理、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这样做有益于开展全面的、深入的复习。

7、考点知识各个击破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考生必须对各个知识点弄清楚弄明白,做到各个击破,才能在今后的高考中胜券在握。

高三语文的复习方法

1基础知识

高考作文评分中加大了对错别字的扣分标准,规定每一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所以平时也应注意规范用字。词语辨析题,标点符号题,应注意常见字词的应用。

成语俗语的复习的立足点是要正确理解成语俗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同时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及感情色彩使用等。该知识点的复习无捷径可言,平时对成语俗语多加积累了,考试就容易过关。

病句的复习一定要按照《考试说明》上规定的六种类型来进行。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可知有关病句常考到十三种题型,第一轮复习要求对六类病句十三种题型,有一个全面的清楚的认识,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

2古代诗文的复习

①文言文的复习———注重课本

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各个知识点的考核无一不是源自课本,可见,文言文复习首先要复习好课本。教育厅明确规定的18篇文言文和42首古诗词都是文言篇目都是精中选精,极有代表性,因此,第一轮复习要把这些文言文、古诗词再详尽复习一遍,重点篇目甚至可以逐字逐句翻译,这样既熟悉了课本内容,复习了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又训练了翻译能力。

需要一提的是,首轮复习要专门练一练文言翻译题和断句题。高考命题给分的原则,是先译出大意,再翻清楚要点。这里面要求同学们有一定知识积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有可能涉及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虚词、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问题,给分点都是重点的词法、句法。对于这些,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做归纳整理,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②诗歌鉴赏的复习

对于诗歌的鉴赏,同学们普遍感到难度较大。复习时一定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阅读古诗词,要先解决语言的转换问题,扫除解读赏析中的障碍,然后做其他的题目。因此,首轮复习时积累一定量的古诗词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二是要全面了解高考试题的命制类型和出题设问的角度等,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要形成清晰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3现代文阅读复习

现代文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科技类,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种是文学作品,以小说、散文为主。科技文阅读,因为它的科学性、知识性和逻辑性比较突出,复习备考要训练整体把握材料的能力。同时,答题时要能很快找到相对应的阅读区间。

文学作品,虽然不同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效果不同,但其解读方法大同小异,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一些常规的解读方法。例如,整体把握,以文解文;读懂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角度。

对于现代文阅读的复习,要注意一下两点:

①掌握解题步骤

解答现代文阅读,根据我的经验,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进行:

A、粗读文章:可以采取节读和跳读的办法,在这个步骤中只要能做到了解该文章的文体、内容、主题等就可以了。

B、细读题目:认真阅读题目要求,仔细审读题目的分点要求。

C、精读文段:根据题目,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文段,精读找到相关的语句。

D、筛选语句:在相关的语句中筛选出重要的语句。

E、重组语句:根据所筛选的语句,再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之进行重组,做为自己的答案。

②掌握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A、分点作答:在考试中在写答案时,要分开要点进行作答,最忌讳用很长的语句做为答案。

B、据分分点:现代文阅读的答案,赋分标准大多是采取的一点一分的形式,因此,可以根据该题目的分值来判断该题目应该有几个小点。

4语言运用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些都是近几年来受到高度重视并具有鲜明特色的题目。针对这些表达方面的能力点,在第一轮复习时,同学们应以高考题为线索,组织小专题训练,逐个进行复习。

扩展语段是突出重点,压缩语段是要抓住要点。“仿写”要注意题干要求,分析仿写例句,确定句式特点和表现手法,同时还要兼顾材料里的思想内容。下笔时要注意与仿写对象同类,修辞手法要合情理,语言要连贯得体。当然最近高考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语言运用的新题型,譬如,对联、标语、主题词、看图说话等,对于这些新题型,大家也要多加关注。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方法

作文备考———“先死后活”

首轮作文复习应遵循规范行文的原则,即作文备考要先“死”。

1“死”包括两点:

①、是文体规范。虽说近几年高考作文绝大多数都是自选文体,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小说、戏剧甚至诗歌都可以尝试,表面看起来是“淡化文体”,但从高考评卷掌握的情况来看,实际上并没有“淡化文体”,每年因文体四不像从而导致作文得低分的考生为数不少。所以,在作文备考中应该确立自己的一个主打的文体,把这一种文体练得很纯熟。这次我在语文学情调查中,专门对这个进行了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严格抓这种文体的训练,务必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②、结构合理。由于高考作文属于应试作文,再加上高考改卷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作文阅卷更是紧张。再加上电脑阅卷,批阅作文的老师眼睛特别容易疲劳,兴奋度降低很快,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观点鲜明,让阅卷教师能很迅捷地抓住自己的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大意,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从而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策略与方法 篇3

一、策略

(一)培养“高三意识”合理安排时间

“高三意识” 就是为即将来临的高考做充分准备的意识。同学们要在一年的时间中,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归纳。学习强度相对紧,知识面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同学们能够要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复习习惯。不能像高一、高二那样学习没有紧张感、不能去自主学习、做题没有时间限制等等,要为将来的英语考试做充分的准备。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二)抓课本、重基础、强化词句的积累

第一轮的英语复习以教材为主,梳理所学知识。教材是知识点的载体,各种各样的知识点通过教材这个载体表现出来,所以要以《高考英语大纲》以及《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系统掌握教材内容,过好语言基础知识关,要特别重视词汇的掌握,大纲和考纲所列基本词汇要做到音、形、义和基本用法的落实。同时,词汇掌握不要局限在教材和大纲之内,平时报刊资料泛读中及上网时要加强对社会、生活中常用词汇和热点词汇的了解和积累。这样对于近年高考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频频出现的新鲜词,就没有心理上的负担。

(三)抓语篇学习、重阅读能力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死记硬背,强化训练,沉湎于“题海战术”是难以出好成绩的。将中心和重心放在单项填空上是不合时宜的。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可请求老师的帮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其中,语篇学习最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四)精选习题,有效训练

复习中,首先应按照老师的节奏、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听课的效率。对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及时、认真完成,不浮躁。习题的选择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尽量做些历年的各地高考真题,通过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语言知识,提高复习效率,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完形填空、阅读、写作等专项能力训练和模拟训练,避免在复习课本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顾此失彼。并在训练过程中总结提高做题速度与正确率的自己的方法与技巧。

二、方法

(一)每天清账不留死角

在本学期的复习中,不少考生的通病是觉得“做题越多越好”,而丢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对自己反复出错的地方思考少。为此,老师建议,在做题上,应重“质”甚于重“量”,要多思考、多总结。在复习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务必做到不欠账。也就是说,在每天的课堂学习中、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明白、不清楚的内容务必及时弄懂、把问题消化在当天,“疑问”不过夜。如此一来,每天都有进步。反之,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在此后的复习中会成为包袱、成为能力提升的路障

(二)单词不宜“死记硬背”

单词是英语复习大厦的“砖头”,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需要经常记忆。在基础复习上,别给下学期留下遗憾。学生必须坚持每天记单词。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从高一的课本开始,对单词进行归纳、记忆.

对词汇、短语的记忆要避免单纯地死记硬背,记忆单词要讲究技巧:比如,从构词法上记忆,记住self这个单词,由此可以成串的记忆selfish、selfishness,以及unselfish和unselfishness。可以结合一些重点词组或重点句式记忆。比如,可以通过“make sense”和“a sense of humor”来记忆“sense”这个单词。还可以通过“对比法”或“归纳法”来记忆单词。比如,fee这个单词,它的近义词有fare和cost。

学生应善于寻找词汇、短语之间的联系,应注意结合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典型例句和常用搭配,总结规律,并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选择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应和阅读结合起来,把单词融入句子中和语境中,利用上下文来帮助记忆。如复习suggest马上想到suggest doing结构,suggest that sb (should) do sth.结构,以及它表示“暗示”“启发”“使人想起”等意义时的用法。复习动词,一要记住其惯用法,二要记住由它们构成的词组或短语。例如,复习动词give要联想到give in,give up,give away,give off,give back等短语的意义区别和具体用法。

结合试题类型,老师就学生应具备的几种能力如何提高提出建议:

阅读能力——每天做两篇阅读理解、一篇完形填空即可。每天的阅读、完形填空做完后,对做错的题要及时分析错误的类型和犯错原因。若对原因分析不透,可以找老师帮助查找、分析,找出改进的方法。复习中,好的文章要多上口朗读。这种方法可以“规范发音”并“促进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纠错能力——改错题实际上比较容易拿分,但也容易丢分。学生要做的是“积累”和“纠错训练”,应从现在起着手对零碎的语法知识总结和积累,从单句改错逐渐过度到短文改错。从这样的训练中多发现一些解改错题的技巧。积累此类题目中常出现、考查的语言知识。

写作能力——对写作的复习计划,安排每周写两篇即可。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应注意积累好的句式、多记背一些范文,重点记忆范文中的写作结构、一些好的句式。文章出彩与否与考生能否娴熟运用各种句型有关,而学生对句型复习可结合课本的例句进行。中学英语课本的句型很多,有强调句、祈使句、倒装句、省略句、反意疑问句、插入语等句型。这些都是高考的常考点。考生通过复习课本的例句,总结归纳这些句型的特点、用法及它们的适用条件,既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型用法,又可以促进自己的英语遣词造句能力。

尤其重要的是学生应注意书写的规范与工整清洁。尽可能避免因非智力因素(卷面不整洁或书写太差)而失分。

保持良好的心态。既轻松、又有效。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效果;认真对待平时的小测试,每次测试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思考、及时解决;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使自己每天的学习、休息形成一个良好的规律,如此才能保证顺利迎接高考。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与技巧 篇4

高三第一轮复习时花费时间最长, 也是最为重要的复习阶段, 这一轮复习效果的好坏, 直接决定着后面复习的效果, 甚至决定着自己的高考成绩,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要做好第一轮复习,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比较辨析法。就是通过对知识专题中的概念或原理进行比较辨析研究, 弄清其本质区别以及适用范围, 为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2.知识网络法。在理解考点的基础上, 学会自主归纳知识点, 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应演练法。在第一轮复习中, 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试题, 以考点为线索, 从历年的高考试卷中找出相关的试题来练习, 做到有的放矢。

二、策略

在高三政治学科复习中, 如采用以下方法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哲学部分共有30个原理, 考生要对每一个原理从世界观、方法论、反对错误观点或错误做法、联系实际等环节进行梳理。

2.注重提高综合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三种能力:其一, 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 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理论的能力;其三, 根据理论的要求, 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

3.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 要求考生:第一, 不仅要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 更要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习惯;第二, 对重大热点问题要进行多角度思考;第三, 关注热点要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其反映的微观而具体的深层次问题。

4.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考生要增强人文意识, 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人文素质。

5.用哲学观点分析学科内的知识。考生在复习哲学知识时, 应重视运用所学哲学道理去分析、理解经济生活等有关理论和现象, 真正做到学科内综合。

三、心理

高考不但是知识和能力的较量, 更是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考验, 要想考出好成绩, 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要自我肯定, 树立自信。高三学生压力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因此树立自信是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

其次, 要学会面对现实, 面对竞争。竞争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用平和的心态投入其中。

高三过重的学习任务、接连不断的考试和激烈的竞争往往会使学生陷入情绪的困境中难以自拔。那么应当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呢?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篇5

高考数学复习中老师不可能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有的同学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不去自己探索,希望这个“模子”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上课不要忙于记笔记,而没听到“门道”。平时要主动做好基础知识的疏理、基本解题思路的归纳、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在复习时应注意根据学过知识去发现和挖掘书本上和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例如深入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典型题,尽力做到从多条思路用多种方法处理,即一题多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努力摸索规律,即多题一解;不断改变题目的条件,从各个侧面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即一题多变。

2、克服思想松懈

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现在高考的竞争如此大,来不得半点松懈,而且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同学们不妨打听打听现在的高三,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现在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而焦急得到处补漏洞。

3、克服不重视基础的心态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到正式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克服不良的解题习惯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还必须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部分同学尤其是脑子比较好的同学,自己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被扣分较多。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得满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必要时作些记录。

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别人点拨、交流讨论得到的结果,如果不消化为自己的东西,那知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没有任何提高。

5、循序渐进,克服急躁

第一轮复习,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要把书本上的常规题型做好,所谓做好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把题目做对。部分同学在第一轮复习时对基础题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小菜一碟”,只是把心思放在一些能力题上。结果常在一些“不该错的地方错了”,应引以为戒,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6、克服不动口的缺陷

再看高三一轮复习 篇6

一、一轮复习经验

1.制定合理精细的复习计划

详细的计划使我们有了明确的复习思路和方向,避免了盲目性。我们利用九月份系统完整地学习了选修九、十两册,主要是梳理了语法,进一步扩充词汇量,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分析文章中长难句的能力;十月至今年的二月份是真正的一轮复习时间,主要进行了语言知识的梳理、词汇尤其是话题词汇的积累、语法项目的归类与训练等等。“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相信这一点。

2.品尝高考,研究高考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在紧张而又期盼中迎来了高三这一年,尤其是高三学生,对高考充满了神秘感,都迫不及待的想对高考题“小试牛刀”。我们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先是选取了部分难度不大的高考题让他们去“品尝”,让他们感觉高考题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但接下来我们又选取了部分中等难度甚至个别难度较大的高考试题,也让他们多少有点“挫败感”,让他们深知离高考还有不小的距离,必需踏踏实实地进行复习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当然,让学生品尝高考的前提是老师先认真地研究高考。我们每一位老师首先做到了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做两遍,熟记于心,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探索命题原则,分析试卷结构、内容和特点,多渠道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关于这一点,我想举例说明。当2011年最新的《考试说明》拿到手中时,我们进行了认真地研读,当时也曾注意到阅读表达的题目说明文字由原来的“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s”改为“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满分15分)”,当时也没多想,但后来到了五月份我们做了省实验中学的一套高考模拟题,在看它的评分标准时偶然发现竟然阅读表达五个题的分值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题2分,一个题4分,另外三个题都是三分,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或许这就是对《考试说明》中文字发生的变化的最好的诠释吧!我们在第一时间把这一信息传递给了学生,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高考题说明了一切。

故想要“胜”高考请先“吃透”高考!

3.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我们回归教材,以本為本,以高考题为导向,以学案或优质复习材料为辅助,对高考内容进行全面复习,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训练问题化。认真研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突出重点,注重落实,为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词汇复习主要以课本为基础,以话题为导线,做到词不离句,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篇章中理解词汇,收集、背诵与话题有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一些长句或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清句法结构。每个单元离不开老师精心挑选的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对语言知识加以巩固并可以发现存在的知识漏洞,借助于补漏练习,最后师生共同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另外在语法复习方面,我们将其穿插于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全面训练,但突出了重点。比如动词的时态与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以及各种从句等都是重点讲与练。

4.常抓听力不松懈,方法指导不可缺

关于听力,首先是要选好听力材料,一轮复习期间我们选用了难度和速度相当于或略高于高考程度的听力材料。其次,每天要有至少20分钟的固定训练,要求学生听后朗读语言材料;收集下载部分英语视频和英文歌曲,播放给学生听,以增强英语的氛围和听英语的兴趣;还有每周拿出20分钟的时间进行精听,老师要做听力技巧和方法指导。

5.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准备每一堂课、每一个复习学案

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牢固树立协作意识。按照教研室和学校级部的安排,我们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精心排查、梳理知识点,对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及学情进行综合分析,以主备人主讲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大家共同商定每一个学案,每一堂课的授课方式,然后精心选择配套的练习题,大家统一复习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查补。“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没错。

二、问题与反思

成绩不能与完美划等号。今年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现在回头再看高三复习总觉得还有不少的缺憾,写下来,我们共勉吧。

1.课堂上老师讲的多,学生复习巩固的时间少

高三复习时间短、任务重,总感觉每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生怕落下一个知识点,老怕他们这个知识点忘了,那几个知识点混了,于是在不觉中便讲多了,留给学生巩固与消化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是我们的通病,一定要改。

2.一轮复习中对II卷重视不够

一轮复习时总感觉还有后面的专项训练,从而忽视了对II卷的练习,也就出现了在一轮验收考试时阅读表达题答题不规范、审题不清,书面表达书写不够工整、诸多汉式英语、缺少高级词汇、句型等一系列的问题。

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在迎来送往每一批学子的过程中沉淀着教学经验和更多的思考,以下是我对2012年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三、2012复习备考建议

1.研究高考,关注高考动向,始终站在高考的最前沿

这就如同海上航行必需有方向标一样。

2.始终坚持“阅读”第一的方针

高考试题中,语篇考查所占比重极大,因此高三复习中要增强语篇意识,守住“阅读”,促进综合能力提升。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始终把“阅读”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有目的地筛选阅读材料,每周进行1~2次阅读或完形的限时训练,并融入阅读技巧与解题策略的指导,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3.精选习题,资料不可滥用

高三阶段,往往是各种资料滚滚而来,这时需要的是各位老师的“慧眼”,把真正适合学生的典型习题挑选出来,其它的该舍就舍,切忌一股脑地把资料都发给学生,今天做这一套题,明天那一套,这样教学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4.重视II卷,强调答题的规范性

II卷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要在一轮复习中及早训练。阅读表达要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而书面表达需要从书写、审题、词汇、句式、要点、开头、结尾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平时的点点积累才能换来高考的丰厚成果。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应回归课本 篇7

一、课本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根据地

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中绝不能失掉基础分,如字音、成语、名句名篇的默写、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就像不能失掉根据地一样。高考中所考的这些内容大多见于课本,或是在此基础上的适当拓展,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如在复习语音这一考点时,我让学生每天坚持积累一定量的课文字音,特别是针对我们江苏高考的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等,而教师则在第二天的课上有重点地补充讲解,适当延伸。2010年江苏高考中涉及到的字音“六畜兴旺”“叶韵”等,我们学生都通过课本积累过,从而避免了失分。而名句名篇的默写,除了考纲要求的14篇高中和25篇初中必背篇目外,课外名句的积累我们也完全可以借助必修1~5及《论语孟子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等课本进行梳理,如高考中出现的“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模考中出现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均出自这些课本,而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也是学生必须通过积累要掌握的,如模考中出现的“见”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就可见于《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式“无乃……与”就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无乃尔是过与”。可见,在一轮复习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课本,学生完全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应对各种考试。

二、课本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主战场

高考对学生阅读分析和解题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无论是文言文、诗歌鉴赏还是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因此,阅读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在高考这一战中的胜败。在高考一轮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本帮助学生提高这一能力,因为我们除了必修1-5,还有选修的《史记》《唐诗宋词》《现代散文阅读》《短篇小说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等,这些就是考点设计的参考依据,我们完全可以在一轮复习中充分利用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复习诗歌鉴赏时,我就让学生拿出《唐诗宋词》重新朗读、领悟、分析,然后根据常考的题型设计问题,如在复习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时就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送别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题目设计紧扣考纲考点的要求,讲析时又补充了一些常见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和这两种题型的变式问题,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又阐述了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除强调学生的文本意识,提高分析能力之外,还针对考纲要求教会学生一些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效果显著。所以,我认为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本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解题能力。

三、课本是学生运用作文素材的后备保障

我们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为缺乏素材而非常头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写作水平再高的学生如果没有素材也是徒劳,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平时注重多阅读,积累各方面的素材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针对一些不善于积累的学生,我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借助课本,让它成为我们学生作文素材中的后备力量,在关键时刻加以运用。如《现代散文选读》中刘鸿伏的《父亲》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农村学生素材积累的一个典范,他笔下勤劳质朴,对孩子充满爱的父亲形象不正是我们许多学生父亲的一个缩影?更何况它的排比运用得如此恰当,语言如此优美!又如胡适的《母亲》、李密的《陈情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生写作亲情类文章素材的典范;柯灵的《乡土情结》、曹文轩的《前方》、老舍的《想北平》等无论是其中对景的描写还是情感的流露,我们学生都可以借鉴,从而成为写作家乡类文章的素材;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当读到他们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时,你是不是想到了2010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由此可见,在一轮全面复习知识的同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本充分积累素材,经过自己的巧妙加工而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并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这些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本能够做到,相信如能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定会在高考中胸有成竹!

如何进行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篇8

一、夯实基础知识

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复习要真正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以免眼高手低。部分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对基础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题目看上去会做就可以不加训练,结果常在一些“不该错的地方错了”,最终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粗心大意,从而忽略了基本计算的训练和常规方法的积累,造成了实际成绩与心理感觉的偏差。夯实基础还指要通过复习,全面回顾,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组装”起来,融会贯通,透彻理解,使之形成系统化知识。复习要把“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为重中之重,死握一些难题的做法非常危险,学生只有“三基”过关,才有能力去做难题。

二、建构知识网络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把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陈述性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基础上,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数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方式,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教材。比如“函数”这一章的复习,学生首先应将高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以便找出自己的缺漏,明确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学生如果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过于被动、机械,只是将课本或是参考书中的内容抄在本子上,缺少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将知识与方法割裂开来,整理的东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自然没什么用。学生要对每一个内容细化,问问自己复习这个内容时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以此为载体来提炼与总结基本方法。

三、优化解题规范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结果在正规考试中虽然答案对了,但由于过程不完整而被扣分,或者答题过程存在许多小错误,累积起来影响了最后的成绩。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告诫学生: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不要急于做综合题和套题,要求稳、求实,做好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解题时要侧重常规方法,淡化特殊技巧,解决问题不是解题的目的,我们要更注重题目所包含的方法。

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后,学生除了做练习题,还要把功夫下到典型例题上。学生要认真分析题目的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想,怎样想到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哪种方法比较好,这种方法解决哪类问题比较方便……这样学生就会对这种解题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做题的质量更胜过做题的数量,同时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当然,这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学生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学生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每个学生应必备错题本,以便以后查询。

四、加强做题后的反思

做题后,学生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学生提高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以下几个方面学生需要总结:

1. 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2. 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能否熟练掌握和应用。

3. 过程方面: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以便于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4. 错误方面:要重视对错因的剖析和对错误的订正。可以制订正误表,以便及时纠正。

五、提高运算能力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之我见 篇9

一.深入研究一标一纲一题二本, 把握高考方向

高考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大纲) 为命题依据的, 因次, 高考复习时我们需要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同时还要立足教材。“万变不离其宗”, 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 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 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 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 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二.制定好复习计划

只有有计划地做事, 才能使事情, 工作有条不紊, 对于一轮复习, 由于持续的时间较长, 所以制定总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做到堂堂有计划, 节节有计划, 并严格执行, 坚决杜绝课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时间分配要得当: (1) 不同的知识要有所侧重, 即时间不能平均, 简单的知识时间可以缩短, 而重点知识, 可以花费更多一些时间向主干知识倾斜。 (2) 将所有的知识分为专题, 然后最好按专题复习, 不要按章节复习。因为复习课并不是新授课的简化, 也不是新授课的合并, 而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形成框架, 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

三.重审课堂教学, 提高针对性, 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一轮复习的主战场, 是落实一轮复习目标、计划、措施的主渠道。因此我认为应注意以下

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 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 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 故称“论从史出”, 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 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 体现史论结合。就当前中学历史史论结合的教学, 本人有下面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必须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历史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概念应深入剖析。教材中的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 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 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 已经道出了其殖民地的实质。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否者就会缺乏概念内涵, 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如:“国民大革命”, 就应该在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 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二、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必须把因果有机的联系起来, 通过前后因果联系来加强史论的结合。例如:早期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引起的, 但各国革命的时间, 方式, 结果却不相同。我在上完这些教材后专门组织学生分析这些内容, 让他们能够更清楚的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史实, 把史论相接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三、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和习题

几方面:

1、坚持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研究。

对于年轻教师由于对高考缺乏一定的掌握, 因此, 有问题应及时和大家讨论, 争取问题更好的解决。有好的想法, 及时提出供大家参考, 每部分知识、重点、难点所在, 应如何来讲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 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发挥集体力量, 进行解决。每节课应该有本学科集体的力量, 应该体现集体研究的结果。

2、加强听课。

要想提高自己就应该做到相互听课, 学别人的长处, 找自己的不足, 同学科的注意别人对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的应用, 学习他们的复习技巧和方法;注意学习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 复习课的上法, 对知识的处理, 学生的课程管理等, 这对提高自身是非常重要的。

3、课前、课上一定要体现“精”。

课前的精, 主要体现在“精心设计教案, 精心选择例题, 精心选择教法。”

课上的精, 主要体现在“精讲精练”, “讲”要突出重点, 争取做到“三不讲” (过易的问题、过难的问题、过偏的问题) 。总是担心学生会疏忽, 因此, 会导致“满堂灌”。事实上, 每节科最多讲30分钟, 剩余时间应该留给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记忆和消化, 效果应该更好。

4、重在“落实”。

学生下课后不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再多也没有用, 因此关键还是在于落实, 落实了, 就有好成绩, 落实不到位, 一切都是纸上谈兵。首先应狠抓知识的落实, 复习中, 可尽管我们协助学生建立了较系统, 较全面的各部知识的整体网络, 但不少学生仍然存在着知识漏洞和遗忘问题。因此, 复习时对每节课所复习的情况要反复检验。其次狠抓错题改正落实, 对于典型易错的题目应该重视, 要通过对错题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归纳整理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 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所以, 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历史教学史论结合初探

◇曹启洪

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前言、小字和思考题。前言在每章开始部分, 对本章内容作提示, 分析背景, 阐释难点, 揭示重点, 引导深层次的思维, 它可以指导教学。

小字部分是原始史料或补充内容, 增加教材信息量, 有利思维扩展和散发, 史料与思考题结合妙趣横生, 史与论有机结合。如《甲午中日海战》一节中补充了《马关条约》签订后, 伊藤博文对于急于占领台湾时所说的一段话, 就很形象的表达了日本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学生对当时中日双方的态度及国家的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每节课文后一般都有习题, 教学中教师要对习题进行答题指导, 然后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对于优化设计上的题选做一些体现知识和能力并重, 偏重能力的题, 这是与当前高考加大能力考查力度相衔接的。

总之,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 强化理论教学, 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把历史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实验专题探讨 篇10

关键词:实验,第一轮复习,考纲

果实累累的八月即将到来, 而对于高三师生来说夯实基础的一轮复习快要到了, 马上要进入到关键的第一轮复习。对于第一轮复习来说, 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 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课本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 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解题方法, 初步形成应试技巧。由此可以看出, 这一阶段的复习策略和战术调整很关键, 既不能重复基础知识的复习, 也不能过于综合而脱离基础知识。可以说, 这也是高考解决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各种能力的提升的关键时期。“高考成败在理综, 理综成败在实验”, 由此可见实验在高考中的地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对于实验与探究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 实验知识考查更是高考知识考查的重中之重, 在主观题中几年高考都占50%以上, 在一些选择题中也考察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但实验题也是考生的软肋, 在此失分也特别多。因此, 第一轮复习中的实验专题一定要得到充分关注和充足准备。如何把握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的要点,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这就要求既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 又要有一套科学的复习方法。

一、研读考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依据。考纲能力要求两处提到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一是能用文字、图解、图、表格等不同形式来准确表达实验结果。二是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 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针对考纲要求, 在实验专题教学中, 除了要对各个重要实验过程、原理进行分析教学,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自己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能设计实验并预测结果。

二、建立知识网络、确立教学专题

首先让学生明确本专题的课时安排和涵盖内容, 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 再把本专题的相关知识分解成相应的几个小专题, 在教学中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

(1) 对文中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进行回顾。必修本第一册: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溶液培养法 (无土栽培) 研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生长素发现、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顶端优势的实验、胰岛素的实验、兴奋的传导。必修本第二册: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虽然在一轮复习中对这些实验都进行了复习, 但这些实验是一些实验题目的原型, 在第一轮复习中再提出, 学生可以用实验理论进行分析, 将理解更透彻, 更利于思维发散。

(2) 复习常规实验。 (1) 物质鉴定与提取类: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 色素提取和分离, DNA粗提取与鉴定。 (2) 基本技能类:高倍镜使用和观察叶绿体、观察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 (3) 生理生化类: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向性运动实验设计、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作用、设计小生态瓶、观察二氧化碳对植物的影响。 (4) 社会调查类:调查人群的遗传病、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些实验都是考纲作出要求的实验, 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必须重点复习, 让学生能掌握原理、步骤、现象结果, 并能用这些实验解答一些问题。

(3) 复习实验原则。 (1) 对照实验原则。 (2) 有多个影响因素时, 只设计一个因素为变量, 其余因素固定, 即单一变量原则。 (3) 平行重复原则。除此外, 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有实际意义和生产价值, 实验的现象或结果必须可观察、可区别。学生只有掌握实验原则, 才能更好地分析实验, 设计实验。

(4) 分析设计实验的复习。首先要复习好一般的实验程序: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这是实验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其次, 复习时要强化实验与教材有关内容的联系, 形成实验理论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统一, 要熟记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其一般步骤为: (1) 准确把握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灵魂, 所有实验步骤的设计都要围绕实验目的这个核心来进行。 (2) 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 确定实验原理。 (3) 确定实验思路 (方法) 。首先, 应认真研究实验课题, 依据科学的实验思维方法, 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 理解题目已知条件所隐含的意义。如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其次, 根据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便性原则等等) , 充分利用所给器材和试剂, 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方法。 (4) 设计实验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 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用简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5) 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讨论。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后, 根据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 分析实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实验分析和设计是实验专题中学生最难驾驭的能力, 也是最体现学生能力的地方, 因此也是高考的热点。要很好地提高这个方面的能力, 必须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原则有充分理解, 对基本的实验认真地分析。

三、实验专题的具体复习方法

实验专题的复习, 基本按照教师指导复习———学生习题训练———师生评议答案这个模式进行复习。一轮复习课的课堂模式:第一轮复习时, 翻开课本学生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久看生厌, 况且, 高三学生几乎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 很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疲劳感, 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我们避免简单的重复, 在复习的方式和呈现知识的形式方面经常给它们换一个新面孔, 从另一个角度来提出问题, 既让学生有新鲜感, 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具体的做法是:在黑板上以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的形式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可以设计情景, 和学生互动讨论出一些知识要点, 实验题特别是实验设计方面的题目主观性很强, 应该让学生多开口, 也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语言。一轮复习练习的设计:本轮复习, 主要是教师大量翻阅资料, 自己组题, 尽量避免用成题。具体做法是, 我们将手中的全部资料分发到每位高三教师的手中, 将每本练习册中相关章节的高质量的题筛选出来, 汇总到一起, 再加上已做过的题中的易错题, 共同组成一份题。

四、深刻反思

对教师来说, 反思与分析就是对练习及测试内容的分析和自我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练习及测试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考点的分类和覆盖面上, 而且还要从生物学科高考能力要求的角度进行问题分析, 提炼出学生能力结构的欠缺点。教学反思可以从学生和解题两方面进行。 (1)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上去进行总结, 如果学生出现普遍性错误, 其原因很可能就是教师在复习中不到位、不深入, 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接受, 或是给学生自主学习、反思的时间不足, 学生未能将所学知识真正消化, 无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2) 从解题方面进行反思。A.对知识点的反思。每解完一道题, 要反思题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 分析一下这阶段的复习有什么不足, 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 以便于进一步夯实基础, 及时提取和应用知识。B.对解题方法、过程和规律的反思, 总结最优的解题方法思路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能更快地提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生物;一轮复习;教学策略

在高三生物总复习中,一轮复习是重点,它直接关系着高考的成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生物一轮复习有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具备既强化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的双重使命的特点。因此,针对生物一轮复习的特点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每一位高三生物教师必需要做的事情。

生物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和基础能力培养,具体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及知识网的构建。[1]因此在复习中要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基础知识梳理,即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并查漏补缺;二是单元知识整合,即以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为线索,构建单元基础知识体系;三是单元能力过关,即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联系重点、热点并行的训练和考核;四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生物一轮复习中采用以下具体方法策略。

一、把握高考方向

首先,《课程标准》是高考复习的依据,所以需要深入研究,正确领会其精神。全面把握课标教材的结构体系,而不是拘泥于所谓的正文、正题。高考不但注重考查知识覆盖面,而且十分注重考查课标教材自身固有的结构体系,“问题探讨”、“本节聚焦”、“相关信息”、“资料分析”、注释、图表,甚至章首页内容都可能被用来作为高考命题的素材和载体。复习必须全面关注和利用好教材所反映的所有结构信息。

其次。要知晓高考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考纲中要求的知识内容和顺序,应成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第一轮复习的顺序。要严格按照掌握程度的Ⅰ类和Ⅱ类要求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二、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命脉,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复习效益。教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引导学生往“深”处想,往“熟”里练,在“活”中悟,尽量把旧知识讲出新意来。首先,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通过比较、串联、联想、知识迁移、变式训练等方法,利用复习课的优势,设法把零散的知识处于某一个大的知识背景之下,建立知识网络。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其次,注意授课的遗漏之处以及处理欠妥当的地方,需要重新挖掘的地方,即使复习同一内容,也应变换不同的复习方法,给学生新鲜感,对于教材的基本内容要求当堂掌握,当堂落实。尤其要认真讲解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及怎样用这些知识解答高考题,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第三,要吃透学生,要准确把握学生的不足之处,发现和弥补知识盲点,减少漏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重点讲解重点、难点,解题规律和方法,使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有提高,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落实教学常规

要提高教育和教学成绩,落实教学常规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尤其需要切实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和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多年的教学实践已证明,集体备课制度是提高高三教学成绩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应该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开拓教学思路,从而取得学科成绩大面积丰收。

其次,落实单元过关考试制度。单元过关考试是检验和巩固生物一轮复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单元过关考试要过“三关”,即“命题关”、“考试关”、“阅卷讲评关”。“命题关”是针对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命制的,试题的难度系数应控制0.8,保证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如果难度太大,学生的得分率太低,一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二是使教师摸不到实底,违背了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另外,最好模拟题就是高考试题。研究它、挖掘它的思想性,能够举一反三,成为一轮复习备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关”是按高考各科考试时间比例的要求限时认真组织考试,我校每周进行一次周测,此举旨在考查学生复习结果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以及对考试时间的把握,使学生提前适应高考。“阅卷讲评关”要求备课组集体阅卷,评分标准统一。便于老师及时查漏补缺,以便更有效的开展下一步的复习计划。阅卷完毕,针对考试情况进行重、难点讲评,并进行相关的变式训练,且要求学生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整理加深对这些题目的掌握。

第三,落实作业和批改制度。做作业是生物一轮复习的重要形式,课后一定要加强练习和巩固,教师要编纂和精选与复习内容配套的习题,且作业量要适当,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批改要及时,一定要全批全改,课中要精讲作业,通过共性问题的讲解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最后高考是通过解题能力的比拼来决定胜负的。因此,搞好一轮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二轮、三轮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满怀信心迎接高考。

参考文献:

[1]张树虎.巧用生物习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2011(10):71-73

高三英语第一轮词汇复习教学策略 篇12

依据布鲁姆目标教学法, 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 分别是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在进行词汇学习时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识记 (knowledge) 、理解 (comprehen-sion) 、运用 (application) 和交际 (communication) 。其中最应注重的是后两项, 这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以在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中老师应根据词汇学习的不同阶段,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单词的回顾、记忆和掌握, 提高高三第一轮单词复习的有效性。

一、注重对单词的整理和归纳

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 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记忆效果有着重要的帮助, 可以有效减轻学习英语单词的负担。《高中英语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应当通过英语复习和阅读理解对英语单词进行掌握和运用。因此对于高中英语词汇的复习应当围绕高中英语课本和《考试说明》两个方面进行。

(一) 建立单词间的相互联系

在日常的英语单词复习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单词的词义、读音和结构对单词进行有效区分、对比和掌握, 以减少学生的复习时间, 提高复习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将结构较为相近但词义千差万别的词放在一起, 让学生进行比较:quite (相当) 和quiet (平静的) 、adapt (改编) 和adopt (采纳) 等, 以避免词义的混淆。

(二) 注意单词间的内在联系

英语单词虽然数量庞大, 记忆困难, 但是却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 因为构成单词的词根和前后缀等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单词的记忆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单词的词根和前后缀进行记忆, 让学生对单词的构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例如:succeed、success、successful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背诵和掌握, 学生的词汇量已有了初步的扩大, 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这对于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二、注意单词与句子的联系

句子是单词的载体, 是词汇的组成形式。在进行词汇复习时, 我们可以将单词的记忆与句子的理解相结合, 在对句子的理解吸收中获得对单词的记忆, 在背诵单词的同时感受它的运用。由于考试的需要, 在对这些句子进行选材时应当尽量选取与当时英语考试较为贴近的语法句式, 从近十年的英语高考试题中选取, 让学生有效把握命题的动向。同时也应注意对单词的词义和延伸义进行分析, 使学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

首先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常用的单词组成的词组来让学生进行记忆, 例如:in the first place (首先;起初) ;burst into sth. (闯入;情绪的突然发作) ;centre on/upon (集中在……上) 。其次我们可以让学生注重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的末期, 语法的掌握程度对单词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此以外,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或是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展词汇量, 提高自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整的阅读语境对于提高学生词汇含义、搭配的掌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对单词的整体把握

我们对单词的记忆主要是源于书本、考试大纲和阅读。对于这三部分的单词记忆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去进行。首先对于书本单词的记忆, 书本单词源于课内阅读, 对于这部分单词我们一方面应当对课内阅读进行精读, 从阅读中理解单词, 另一方面应当对单词进行重点记忆;其次对于考试大纲中的单词要注重记忆和背诵。要坚持做到每天早上背诵、中午复习、晚上巩固加对下一章的预习;对于阅读中的单词, 当遇到不会的单词时我们不要忙于翻字典, 可以先跳过, 在读完整篇文章并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后再进行查阅, 这样便可将单词置于整篇文章中, 对记忆单词大有裨益。

四、结语

上一篇:测绘制图下一篇:艺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