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

2024-07-18

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精选8篇)

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 篇1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丁礼兵

剖析近三年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我们可以从分数上看出地理学科的三分天下的不容忽视的态势。由于高考试题的考查目标是追求更高层次上的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故表现出强调“问题立意”、突出“通识教育”的理念特征。我们也可以从试卷上分析出地理学科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综合命题提供广泛的素材──全球性的与区域性的问题;为综合命题提供地理学科之主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综合命题提供综合思维的能力框架──综合分析之方法论。地理学科重要性的突现,使我们更应注重该学科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质量。

一、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目前大多数地理综合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首先进行专题知识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题讲解,最后是少量随堂训练,可以用“专题”、“系统”、“全面”、“少练”四个词组来概括。然而地理学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求全”、“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求全”的复习过程必然挤掉“能力训练”这一重要环节,考生吃的多为“夹生饭”,综合能力培养是建立在不扎实的根基上的。所以,与其“求全”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不断训练,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在一套综合能力测试卷的有限题量,使得命题者一般会从核心知识与能力上设计题目。考生若能将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真正领悟并能熟练运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诸如恒星与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难进入核心之列。从近三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试卷中可以看出,第一单元中的日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们眷恋的情结。再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应明确其核心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问题则可暂不列入核心部分。初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以“常识性”为标准来衡量。譬如中国地理中,基本的国情与区域差异,尤其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宏观差异应属于“常识性”知识,这里也应包括具有“全国意义”的大地形区(如主要山脉、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松花江、淮河、塔里木河、京杭大运河等)、大城市(我国首都、我国最大城市、东部沿海开放港口城市、长江沿岸主要城市、陇海—兰新沿线的主要城市等)等的空间位置及主要特征,而小范围的省区内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似不宜列为核心。在世界地理中,应该主要掌握有“世界意义”的常识性知识,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但由于温带的大陆东西两岸为人类分布的密集地,因而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疑应当重点掌握。又譬如世界国家那么多,恐怕只能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与格局中影响较大的国家列入核心国家之列,如世界面积较大的前六位国家、世界上的“亿人大国”、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欧共体主要成员国、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所在国、世界目前主要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黄金、金刚石、森林、水能、太阳能、铀矿等)分布的国家、世界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世界一些局势不稳定地区等。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妥善处理好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间的关系,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理论上以高中地理为线索,结合复习初中地理的相关区域,从而在复习时纲目分明,纲举目张。比如,在复习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中的“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时,可以首先理清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气候形成因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降水状况等基础理论,再结合初中世界地理中的具体国家、中国地理中的不同区域进行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解运用能力。

二、紧扣图表,注重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三年的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中运用了大量的地图和图表。2000年有6幅,2001年有15幅,2002年有6幅,2003年有8幅,2004年有3幅图2个表格,2005年有7幅地图,几乎题题有图,其中有地理学科的综合用图,也有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交叉综合题用图。试题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因为将新颖的图表材料设计成题,一方面可以引用地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避免试题雷同和猜题押宝;另一方面有利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

在地理应考中特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在复习时应注意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平时复习中,首先要认真地读好书及配套图册中的每幅图表,弄清图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绘制方法,图表所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特征是什么,以及此类图表还可以表现哪些其他的地理要素以及此类图表的一些变式。譬如等值线图是在历次高考中多次以各种面孔出现的地理图。

我们在复习中可以从怎样绘制等值线着手,搞清图形的来龙去脉,分清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征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如最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必须在图廊范围内,分清该图的比例尺,明确图中范围的大小,由等高线的稀密、弯曲方向确定坡度的陡缓、坡面的类型,再根据图中其他信息进行分析解题。我们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三、关注热点,拓宽视野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张亚南/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譬如2002年黄河泛滥的成因,第41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阿富汗问题”、“东突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的巧妙体现,图

1、图2两组7个小题则情系西部,以开发西部立意。所谓热点问题,即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环保等问题。我们要把握热点就要增加阅读量,平时注意阅读如《半月谈内部版》、《人民日报》等报刊,同时随时查阅地图,搞清事件发生地点。在读、听、看中思考,在思考中读、听、看,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农业、台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城市化、北京申奥、地区冲突如中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等等。这些是世界和我国正在或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作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四、强化训练,模似实战

考前必要的综合训练是为了通过数量有限的特殊训练,提高知识技能、答题技巧和综合能力。练习的类型可以是单元练习,也可以是阶段练习,当然也可以是综合练习。练习内容应该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选择那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综合能力方面的内容,选择那些易错而又确属重点的知识考点、学科交叉点和渗透点。地理学科的训练尤其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达到地理知识的巩固积累,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注重平时的单元与阶段性测试,地理学科的练习量远没有其他的数、理、化、外等学科大,也没有必要进行所谓的大运动量、高难度的训练,故平时练习应慎重选择,但在练习了一定的习题量后,要对过去的错题进行过关,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汇贯通。考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得深入透彻,下笔时才能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

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 篇2

依据布鲁姆目标教学法, 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 分别是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在进行词汇学习时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识记 (knowledge) 、理解 (comprehen-sion) 、运用 (application) 和交际 (communication) 。其中最应注重的是后两项, 这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以在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中老师应根据词汇学习的不同阶段,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单词的回顾、记忆和掌握, 提高高三第一轮单词复习的有效性。

一、注重对单词的整理和归纳

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 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记忆效果有着重要的帮助, 可以有效减轻学习英语单词的负担。《高中英语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应当通过英语复习和阅读理解对英语单词进行掌握和运用。因此对于高中英语词汇的复习应当围绕高中英语课本和《考试说明》两个方面进行。

(一) 建立单词间的相互联系

在日常的英语单词复习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单词的词义、读音和结构对单词进行有效区分、对比和掌握, 以减少学生的复习时间, 提高复习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将结构较为相近但词义千差万别的词放在一起, 让学生进行比较:quite (相当) 和quiet (平静的) 、adapt (改编) 和adopt (采纳) 等, 以避免词义的混淆。

(二) 注意单词间的内在联系

英语单词虽然数量庞大, 记忆困难, 但是却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 因为构成单词的词根和前后缀等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单词的记忆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单词的词根和前后缀进行记忆, 让学生对单词的构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例如:succeed、success、successful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背诵和掌握, 学生的词汇量已有了初步的扩大, 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这对于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二、注意单词与句子的联系

句子是单词的载体, 是词汇的组成形式。在进行词汇复习时, 我们可以将单词的记忆与句子的理解相结合, 在对句子的理解吸收中获得对单词的记忆, 在背诵单词的同时感受它的运用。由于考试的需要, 在对这些句子进行选材时应当尽量选取与当时英语考试较为贴近的语法句式, 从近十年的英语高考试题中选取, 让学生有效把握命题的动向。同时也应注意对单词的词义和延伸义进行分析, 使学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

首先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常用的单词组成的词组来让学生进行记忆, 例如:in the first place (首先;起初) ;burst into sth. (闯入;情绪的突然发作) ;centre on/upon (集中在……上) 。其次我们可以让学生注重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的末期, 语法的掌握程度对单词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此以外,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或是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展词汇量, 提高自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整的阅读语境对于提高学生词汇含义、搭配的掌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对单词的整体把握

我们对单词的记忆主要是源于书本、考试大纲和阅读。对于这三部分的单词记忆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去进行。首先对于书本单词的记忆, 书本单词源于课内阅读, 对于这部分单词我们一方面应当对课内阅读进行精读, 从阅读中理解单词, 另一方面应当对单词进行重点记忆;其次对于考试大纲中的单词要注重记忆和背诵。要坚持做到每天早上背诵、中午复习、晚上巩固加对下一章的预习;对于阅读中的单词, 当遇到不会的单词时我们不要忙于翻字典, 可以先跳过, 在读完整篇文章并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后再进行查阅, 这样便可将单词置于整篇文章中, 对记忆单词大有裨益。

四、结语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策略 篇3

一、狠抓信息,潜心研究,多方捕捉、分析、归纳高考信息

深入研究2014《考纲》和近五年高考试题,准确把握今年高考的特點、趋势。揣摩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吃透考试范围,减少复习的盲目性。

研究《考试说明》提供的样题和近几年高考试题和答案,突出对规律的总结,对试题的感悟,对试题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从繁多的信息中捕捉灵感,透视命题发展方向。

二、立足教材,落实基础。要从知识点到归类连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深化、扩展和推移

一轮复习的目标: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应该注意主干知识的梳理构建,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知识网络体系,思考此知识块在全书中的地位,掌握各知识点、各框、各节及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贯通。

三、培养在新材料、新情景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往往涉及的基础知识面较广,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不能只记忆,不理解;不能只复习知识,不提升能力。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政治课复习的关键。我们应该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审题训练,要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二是信息筛选的训练,要找准关键词,它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三是寻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解题的依托。四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要恰当地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五是要注意训练答题的速度,合理安排时间。

四、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时代主题

高考试卷以问题为载体,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热点问题为素材,以发展为灵魂,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理念,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一轮复习中要拓展考生的政治眼界,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在复习课中,我们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引导考生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激发考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单位 重庆綦江实验中学)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 篇4

本篇“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从备课组的管理层面进行剖析,希望能给后来者提供有义的帮助。

一、针对第一轮复习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

高三新学期开始,学生迎来生物学科的第一轮复习。由于高一文理分科,高二应付基础会考,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学习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比较零散,很多学生对其概念、规律、原理等理解不清,不能灵活应用,回答问题时混淆概念、乱用概念、表达不清、回答不准确、犯科学性错误,导致成绩不佳,到了高三综合学习阶段感觉更加吃力。为此备课组确定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是:

1.各位教师牢记“侨中是我家,成绩靠大家”集体主义观念,乐于奉献、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虚心学习,锐意进取,按照“教不定法,实效为先”原则,大胆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2.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教师除了应把课讲透讲细,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读题审题的能力,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高考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第一轮复习常规管理工作

1.制定备课组学期工作详细计划并落实到个人

备课组统一部署,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并将计划落实到个人。从整个复习进度而言,精细到每节知识内容所用的课时及每节技能训练目标;精心挑选命题人审题人并进行合理的搭配(原高三教师与新高三教师进行搭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2.加强听课与备课指导。

提倡个人不定时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备课组长、科组长听课20节以上,授课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谢绝;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科组长黄春桃老师本学期听课次数就达50多节。

备课要求:引导学生往“深”处想,往“熟”里练,在“活”中悟,尽量把旧知识讲出新意来,讲出规律来。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再重复,高考成绩取决于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与课后作业质量。要求教师通过知识网络架构的形式对本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合罗列,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再针对每章的典型思维方法,解题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升华。如何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引路人,教师备课可从《世纪金榜》教师用书中“教师独具”入手,以<命题热点突破>中的“要点聚集”为线索,统览全局,深入研究教材、考纲要求,使课本与复习资料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第二次再创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提高学生能力的系统训练。为避免题海战术,节省宝贵的时间,可选取重要的主干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共3页)

知识内容编辑成典型例题作为变式训练,不断改变题型或设问角度,以题变题(一题变多题),或者就例题采取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先易后难,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形成灵活多变的解题技巧和思路策略。

3.抓落实:要求灵活抓、高效抓,抓出人文关怀。重点是落实到位。

①帮助学生如何构建知识网络(指导反思)。提高学生答题规范(语言、书写)意识与时间意识。

②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人手一遍吴山老师的论文供参考)③创建宽松的气氛,改变学生作业态度(学生往往敷衍了事,或是互相抄袭,一交了事),屏弃的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培养的求实精神。要创建宽松的学习气氛必需学会与学生沟通。要求熟悉所任教班每一位同学名字与情况,晚自习时间,教师主动找同学了解情况进行谈话与沟通,优先关注少问或不问问题的同学。沟通时不宜过多地关注分数,着重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心情。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一颗心灵,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④对于加强班一些同学出现“吃不饱”现象,鼓励其自愿订购《考试报》或追加适量难度的题目进行训练。

三、提高教研为教学服务的水平

1.每周一次备课组例会,内容丰富,统一了认识,群策群力取长补短。

①试卷评卷分析会: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学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及时反思外,教师还得对学生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每次月考后进行的分析会,内容涉及到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命题教师编辑题目时的意图,各位教师对本次命题质量的评价,哪些知识在试题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针对卷面上学生反馈的信息提出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等。

②专题研讨:

根据实际情况,科组确定了“如何培养高三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两个主题活动在备课组实施。能力考查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试题必考的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生物实验题,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实验部分的知识内容是第一轮复习专门研讨的内容之一。由于实验部分将不在第二轮复习时作为专题出现,课标要求的常规实验将分散在各章节同步复习,第一轮复习着重促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一般方法,明确实验目的、设立对照实验、解决单因子、如何取材及等量处理等重要内容。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实验设计和完成实验的基本思路可作为第二轮复习实验部分重点内容。因此,第一轮复习时,学生还应结合考纲熟练掌握课本实验,做到活学活用,培养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吴山老师以“高三生物实验设计复习的初探”为题在备课组会议进行专题讲座,王秀锦老师担任了“如何培养高三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 主题课的主讲,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高三生物实验设计复习课的质量。

黄春桃科组长在多次听课调研后作了 “复习遗传学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报告;张崇飞老师以“生物坐标曲线图初探”进行交流。饶丽老师以《种群的特征》为内容进行说课交流。

2.研究成果共享与交流

①从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两个层面对历年高考题的进行研究, 把握高考复习的目标,对高考命题的走向,出题的模式进行预测。特别要看本省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对海南考生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另外,近几年高考试卷较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各地的地方文化,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高考试卷能帮助学生对新题型有初步认识,不至于在考场上措手不及。通过分析题目总结共同点,再分门别类地把题型做归纳整理,参照讲解理清每类题的思路,就能对高考考查点有较清楚的认识了解。黄春桃科组长将收集与整理的近三年的高考题供备课组成员分享。②回归课本进行研究。

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教师对考纲及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高考复习要求回归课本,并结合最新改革的新趋势,新热点,把握复习重点,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知识难点。张崇飞老师提供《实验专题》《生物坐标曲线图专题》《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简介》《“ J ”与“S”型增长的数学曲线》《必修③分析和处理数据》等课件进行交流与共享,激发了各位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3.课题研究

备课组研究课题为《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各成员围绕这课题,进

四、创建和谐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高三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5

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因此学生首先要致力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高三是繁忙的,为避免顾此失彼,高三同学应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科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这样,各科就能比较全面系统的复习,不能象一些同学那样,把整个晚上的时间都花在钻研难题偏题之上,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查找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老师讲不到的知识,还有助于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还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当然并不是说字字都要查找,要查的是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

3、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语文成绩不错,但为什么高考成绩会不理想呢?这固然与临场发挥密不可分,但也有一些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如书写不规范。尤其表现在作文上。当然这并不是要你的字如何洒脱,只是要求你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可以说,书写规范,是你成功的一半。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读书看报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可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读书看报的人,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语文!当然,在高三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藉,但每天哪怕花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也就够了。时间靠自己去挤,总会有的。

5、勤于练笔的习惯。作文教学,根据大纲,也不过是两周一篇的大作文。虽然高三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基本定位,但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还是完全可能的。笔者认为,第一个学期,对作文就要强化训练。每周写一篇大作文,另外再摘抄一篇300字以上的不同文体的文章和20个成语。抄写的目的,是强迫自己去阅读,去开拓视野,去积累写作素材。几年下来,各届同学都深有感触,认为这样的强化训练,有助于语文成绩实现较大的飞跃。

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尤其是高三学生,更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逐渐养成学习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主动去听、去说、去写、去思考、去感受学习的乐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积极的作用。

语文学科同一切学科一样,均有自身的知识系统。理清这个系统,有利于同学们复习时明确目标,有利于复习时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答题时寻找解答依据。因此,建立语文知识系统,是第一阶段复习备考工作的重点。

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指的是整理、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今文学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如“词”这个小系统,就包括词义、色彩轻重、范围、搭配、语体等。甚至还可分得更细,如词语的感情色彩。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的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这样做有益于开展全面的、深入的复习。

根据高考试卷的分析,同学们最薄弱的环节不外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究其原因,纵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但同学们有限的阅读面、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不能不说是影响阅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新的语文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笔者认为,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也应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也是高三语文复习易被忽视而却不应被忽略的复习内容之一。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通过阅读能使我们了解多种生活状态,丰富语文知识。

那么,高三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呢?

首先,注意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利于学习的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读物。这样才能“怡情、博采、长才”。

其次,注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能。语文的阅读分精读和略读。精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感知语言。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力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读书的关键是“读”。只有通过“读”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邃与空灵。或读两三遍、或快读、或细读、或细读相关段、或跳读、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通过感受阅读,注意学习其中丰富的语言词汇及观点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比如学习《门》就要了解“门”的象征意义、章法技艺、表现手段等。

鉴赏技法。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在获得身心愉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中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比如学习《长城》,要了解作者纵横古今,联想丰富的表达手法,领悟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比较异同。这是较高要求。学习同类文章,要就其文体、构思、章法、题材进行不断的分析、咀嚼、鉴赏,异中求同,归纳其共性,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还可“同中辨异”,学会活用,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批评能力。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安排 篇6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市教研室给我们提高这次交流的机会。也感谢各位专家老师的不吝赐教。我把我们的关于一轮复习的想法向各位专家汇报一下,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复习目标

通过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砸实基础,吃透教材,让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复习方法:以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三.具体措施

第一、注重团队合作,加强集体备课。

搞好集体备课,大备课与小备课相结合,大备课备一个章节或一个大专题,宏观把握教材,明晰小章节、小专题的地位及相互间的联系,以便更好的整合教材,确定每一个小专题的学习重点。小备课即对具体一节课精心备课:课标与考纲的落实、课前预习问题设计、课堂实施步骤、检查落实的方式、高考题的置入、作业的布置、学情调查等方面都要精心准备。

第二、制定计划、明确任务、开发“两读”及边角时间强化记忆。

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每天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我们的学生一般每天必须完成两个记忆任务:任务一:我们把第二天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前布置,让学生整理记忆,任务二:把当天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结构,并且有学习小组的同学把当天的知识点在晚饭后展示在教室四周小黑板的历史专栏里,以此完成对知识点的天天一小结。为此我们开发了“两读”时间:早操前的20分钟完成任务一;晚自习前的30分钟作为晚读时间完成任务二。要求学生知识卡片随身带,充分利用边角时间,等上操的短短几分钟、放学后的路灯下都有学生学习的身影。

2、强化指导学生进行尝试回忆记忆法的利用,利用课余时间把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好课堂落实。

我们的历史教学严格按照学校推行的“四主一核心”教学模式推行。尤其强调其中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落实为主攻。”鼓励学生多说,多上讲台,培养主动意识,使学生开口敢说;鼓励学生多写多思,使学生养成善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在上课前我们已经把要讲解的基本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前布置,并要求学生在两读的时间完成,所以,上课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在方法上我们还是走的传统路线,就是该读的读,该背的背,该拍黑板的还要爬黑板。一般情况下琐碎的知识点口头回答,系统的知识点四周小黑板上展示。有时两者同时进行,反正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说、让学生背、让学生写。对于学生记忆不牢的点,老师或留些时间让学生记忆,或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于重要知识点以探究案的形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对于习题倡导每节一个习题进课堂,重点是通过一个习题做示范讲思路抓规范。

第四,分层次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进入高三我们又对文科班进行了重新组合,在生源较差的背景下又分出了强化班、平行班,艺术班。对于这些新情况我们在教学上就不能一刀切。在教案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甚至上课时间上都做了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第五、上好“三类”课型,关注“三类”学生。

上好复习课:串讲课要有新意、避免简单重复。注意多种方法的应用,贯穿启发式教学。精选例题,在例题处理中引导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回扣,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同时做好总结,既避免机械重复,又注意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产生背景、事实、过程,从多角度全方位加以理解。上好讲评课:1.有的放矢,讲评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 要抓住关键性典型性问题加以点拨剖析。2.在讲材料题时要给学生授之以渔,教给他们做题的方法,如材料题要找题眼,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时间,关键词,材料长的要先看问题要求。让学生从中悟出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技巧,遵循答题规范,找到解题的窍门和规律。3.引导学生写试卷分析,做好错题整理。落实好满分卷工作。

上好辅导课:每周末的辅导课做好两个工作:一要抓好知识的周清,二要抓好定时训练。

关注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促进其共同进步。(1)及时帮扶辅导,提优补差。(2)做好跟踪记录,对每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分析解决。(3)加强人文关怀,心灵沟通。

第六、抓好作业布置与批改,一丝不苟的搞落实

作业布置:目的要明确。

难易要适度。作业题要精选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作业题要分层。要标明分值。布置作业时要具体、明确,包括时间、时限的要求。作业要书写在统一的作业本上。我们一般每周布置两次书面作业。

作业批改:书面作业有布置必须有检查,原则上要做到全批、全改。作业批改一律按要求打分,并注明批改日期。按年级要求要对个别学生每周面批一次。指导学生及时进行错题整理。

有关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一些思考 篇7

一、大致的方案调整

与传统的复习计划相比,我做了一些调整.先复习一些工具性的基础知识,再复习综合性的知识.先复习容易的,再复习难的.比如,先把“解不等式”和“导数”这两块内容作为工具性知识复习好.因为如果不先复习这些知识点,后面有关取值范围或值域等问题就很难讲了.同时,还要把一些比较简单的方程知识也一并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样在后面的复习中既可以运用到前面的知识,又可以再次巩固.

对于“函数”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同样也是从简单到复杂,先对具体的函数进行复习,等学生对这些基本的初等函数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之后,再以此为基础来研究有关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和周期性等综合问题.同时,还要注重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特别是在复习综合运用知识的时候,常用的一些数学思维方式都要训练好.如,数形结合、构造函数和分类讨论等,这些数学思维方法的复习必须要学生都对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之后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二、常规教学的安排

虽说高三的数学都是在复习,也多了很多测试.但主要是由课堂教学组成的,只是课堂教学的模式跟平常的教学有些区别.比如,复习课上讲解的知识会比较多,学习也比较综合,复习的知识一般是一个体系或一个模块,不像平常的学习只讲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学生探究的时间也会缩短.除了个别地方可以看到课堂的差别之外,其他的程序还是没什么变化的.教师同样要认真仔细地备课,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拿出来讲,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在上课过程中,由于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能都懂,但由于知识量大,课后很容易会忘记,所以教师一定要叮嘱学生做好笔记,把所学所讲的知识都记好,课后继续巩固,防止遗忘.

由于复习课中所讲的知识网络比较繁杂,这就更加要注重课堂的总结.因此,在课堂结束时,我都会再一次强调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更全面的掌握,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总结.课后作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好布置一些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练习.如果有需要,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安排一些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三、发现的若干问题

在复习的过程中,大体上都能按照所定计划顺利地进行.但还是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需要师生及时、积极地共同解决.比如,压力问题,学生有压力,教师也有压力.由于数学科目的重要性和得分失分的波动性,学生唯恐数学考不好,教师也希望学生都能够考好,师生都有比较大的精神压力,需要及时去舒缓和解压,好的心理状态才能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在高三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还要兼顾学生的运算能力,确实感到比较吃力.这主要还是靠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适当的练习计算,才能有所突破.

另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在高一高二的时候缺乏一些专门的思维训练,即使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但思维层次跟不上,也让很多学生遇到问题就变得束手无策.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严峻的,要靠师生共同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解决.

四、给出的几点建议

在高三紧张又充实的学习中,我认为首先要重视为学生打气,定时做一些解压和激励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信心才能有动力,高三需要每一个学生心中的信念去支撑.课堂上要注重解题过程的思路分析,注重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多反思、多总结、巩固好每一块复习的要点.要注意的是,复习还是要以教材为中心,不能脱离教材,过于依赖辅导书,因为最终的考试还是会回归到课本上来.所以,复习始终要以课本为中心,同时对一些新题型进行重点讲解和研究,紧扣考点,提高复习的效率.

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 篇8

【关键词】高三生物学 复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61-01

一、针对第一轮复习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高考备考指导思想

高三新学期开始,学生迎来生物学科的第一轮复习。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学习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比较零散,很多学生对其概念、规律、原理等理解不清,不能灵活应用,回答问题时混淆概念、乱用概念、表达不清、回答不准确、犯科学性错误,导致成绩不佳,到了高三综合学习阶段感觉更加吃力。为此备课组确定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是:

1.各位教师牢记“侨中是我家,成绩靠大家”集体主义观念,乐于奉献、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虚心学习,锐意进取,按照“教不定法,实效为先”原则,大胆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2.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教师除了应把课讲透讲细,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读题审题的能力,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高考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第一轮复习常规管理工作

1.制定备课组学期工作详细计划并落实到个人。备课组统一部署,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并将计划落实到个人。从整个复习进度而言,精细到每节知识内容所用的课时及每节技能训练目标;精心挑选命题人审题人并进行合理的搭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2.加强听课与备课指导。提倡个人不定时深入课堂听课。

备课要求:引导学生往“深”处想,往“熟”里练,在“活”中悟,尽量把旧知识讲出新意来,讲出规律来。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再重复,高考成绩取决于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与课后作业质量。要求教师通过知识网络架构的形式对本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合罗列,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再针对每章的典型思维方法,解题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升华。如何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引路人,教师备课可从自己手中的教师用书中“教师栏”入手,以<命题热点突破>中的“要点聚集”为线索,统览全局,深入研究教材、考纲要求,使课本与复习资料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第二次再创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提高学生能力的系统训练。为避免题海战术,节省宝贵的时间,可选取重要的主干知识内容编辑成典型例题作为变式训练,不断改变题型或设问角度,以题变题(一题变多题),或者就例题采取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先易后难,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形成灵活多变的解题技巧和思路策略。

3.抓落实:要求灵活抓、高效抓,抓出人文关怀。重点是落实到位。

①帮助学生如何构建知识网络(指导反思)。提高学生答题规范(语言、书写)意识与时间意识。

②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人手一遍吴山老师的论文供参考)

③创建宽松的气氛,改变学生作业态度(学生往往敷衍了事,或是互相抄袭,一交了事),屏弃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培养的求实精神。要创建宽松的学习气氛必须学会与学生沟通。要求熟悉所任教班每一位同学名字与情况,晚自习时间,教师主动找同学了解情况进行谈话与沟通,优先关注少问或不问问题的同学。沟通时不宜过多地关注分数,着重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心情。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一颗心灵,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

④对于加强班一些同学出现“吃不饱”现象,鼓励其自愿订购《考试报》或追加适量难度的题目进行训练。

三、提高教研为教学服务的水平

1.每周一次备课组例会,内容丰富,统一了认识,群策群力取长补短。

①试卷评卷分析会: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学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及时反思外,教师还得对学生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每次月考后进行的分析会,内容涉及到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命题教师编辑题目时的意图,各位教师对本次命题质量的评价,哪些知识在试题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针对卷面上学生反馈的信息提出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等。

②专题研讨:根据实际情况,科组确定了“如何培养高三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两个主题活动在备课组实施。能力考查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试题必考的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生物实验题,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实验部分的知识内容是第一轮复习专门研讨的内容之一。由于实验部分将不在第二轮复习时作为专题出现,课标要求的常规实验将分散在各章节同步复习,第一轮复习着重促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一般方法,明确实验目的、设立对照实验、解决单因子、如何取材及等量处理等重要内容。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实验设计和完成实验的基本思路可作为第二轮复习实验部分重点内容。

2.研究成果共享与交流。

①从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两个层面对历年高考题的进行研究, 把握高考复习的目标,对高考命题的走向,出题的模式进行预测。特别要看本省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对海南考生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另外,近几年高考试卷较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各地的地方文化,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高考试卷能帮助学生对新题型有初步认识,不至于在考场上措手不及。通过分析题目总结共同点,再分门别类地把题型做归纳整理,参照讲解理清每类题的思路,就能对高考考查点有较清楚的认识了解。黄春桃科组长将收集与整理的近三年的高考题供备课组成员分享。

②回归课本进行研究。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教师对考纲及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高考复习要求回归课本,并结合最新改革的新趋势,新热点,把握复习重点,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知识难点。例如《“J”与“S”型增长的数学曲线》《必修③分析和处理数据》等课件进行交流与共享,激发了各位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

四、创建和谐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上一篇:调解案件登记单下一篇:计划上报请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