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

2024-08-13

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通用11篇)

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1

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

赤峰红旗中学仪明旭09.09.01

新课改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10届高考基本上可以做到平稳过渡。10届高考、备考工作适应高考试题是在不断地降低难度的形势下,一轮复习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辅导.夯实基础、点点俱到、一轮复习基础化.重点知识重点复习.加强客观题的训练、单元检测。.讲结构、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提高基础成绩.节选

复习时间安排

高三学年我校数学备考工作总的安排是分三轮进行。首轮复习时间在籍班开学到三月下旬,补习班到三月中旬(3.20考试);今年争取在寒假之前。第二轮复习时间三月初至四月中旬(4.20考试);第三轮复习时间四月中旬至五月末。第一轮着重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第二轮主要是专题复习,提高解题能力:第三轮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四、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夯实解题基本功。

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

2.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3.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

(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习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

4.结合实际,了解学生,注重学困生的辅导,分类指导。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

5.要把提高数学能力与培养数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它是基本能力的高层次的反映,而这又需要从运算准确、表达清楚、推理严密等基本功的强化着手,通过严格训练学生从审题、解答到反思,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来实现。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研究、研讨上,而不是灌输,重在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悟性,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提高。

6.坚持“面向中等生,重视中低档题”的基本方针。

重视基础,立足双基,着眼于能力的提高。随着高校招生并轨政策的实施,分数线下降,“踩线生”“边缘生”的界定也随之变化,在一般学校中,中等程度的学生都应该划归此列,中等生的提高意味着上线率的提高,对此应引起充分注意。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整体优势,对总分高、而数学较差的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

7.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应变能力。还应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应试的一些基本策略和临场发挥的技巧、经验,要加强考试的常规要求训练。

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2

一、夯实基础知识

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复习要真正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以免眼高手低。部分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对基础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题目看上去会做就可以不加训练,结果常在一些“不该错的地方错了”,最终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粗心大意,从而忽略了基本计算的训练和常规方法的积累,造成了实际成绩与心理感觉的偏差。夯实基础还指要通过复习,全面回顾,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组装”起来,融会贯通,透彻理解,使之形成系统化知识。复习要把“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为重中之重,死握一些难题的做法非常危险,学生只有“三基”过关,才有能力去做难题。

二、建构知识网络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把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陈述性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基础上,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数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方式,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教材。比如“函数”这一章的复习,学生首先应将高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以便找出自己的缺漏,明确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学生如果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过于被动、机械,只是将课本或是参考书中的内容抄在本子上,缺少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将知识与方法割裂开来,整理的东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自然没什么用。学生要对每一个内容细化,问问自己复习这个内容时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以此为载体来提炼与总结基本方法。

三、优化解题规范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结果在正规考试中虽然答案对了,但由于过程不完整而被扣分,或者答题过程存在许多小错误,累积起来影响了最后的成绩。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告诫学生: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不要急于做综合题和套题,要求稳、求实,做好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解题时要侧重常规方法,淡化特殊技巧,解决问题不是解题的目的,我们要更注重题目所包含的方法。

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后,学生除了做练习题,还要把功夫下到典型例题上。学生要认真分析题目的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想,怎样想到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哪种方法比较好,这种方法解决哪类问题比较方便……这样学生就会对这种解题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做题的质量更胜过做题的数量,同时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当然,这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学生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学生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每个学生应必备错题本,以便以后查询。

四、加强做题后的反思

做题后,学生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学生提高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以下几个方面学生需要总结:

1. 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2. 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能否熟练掌握和应用。

3. 过程方面: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以便于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4. 错误方面:要重视对错因的剖析和对错误的订正。可以制订正误表,以便及时纠正。

五、提高运算能力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方法与对策 篇3

【关键词】高考数学 复习方法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73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考数学复习的核心和关键,从8月底到下一年的3月底,可见高考第一轮复习横跨高考数学复习的“黄金时间段”。在本轮复习中要求学生认真以课本的练习题为主线,老师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复习,不留死角。所以一轮抓不住,二轮,三轮是“纸上谈兵”。有人说“一轮论成败”,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当数学老师苦,当高三的数学老师更苦,他们每天埋头做题、再做题,不知不觉,银丝也爬上了耳鬓,学生在数学的复习上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题也是做了海量,但有时复习效果并不明显。可见如何提高高考数学第一轮的复习效率,是我们每一个承担高三复习任务的教育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从教多年,现把自己的高考一轮复习的方法和对策与同仁们共勉,有不到之处愿与同仁们继续商榷。

一、上好高考复习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高考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高考复习第一节课,不要大讲集合的概念是什么,应该先给学生分析数学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介绍高考复习的三个阶段,再分析高考复习中第一轮复习在整个高考复习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第一轮复习,从现在开始要行动起来,最后老师就高三复习进行学习方法介绍和指导,并对今后的复习提出严格的要求。

二、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牢牢把握高考的命脉

高考命题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的,高三数学复习要以《说明》为指导,在内容取舍上,应以考试内容为准,不随意扩充、拓宽和加深;注意各知识点的难度控制,弄清《说明》中各项要求的具体落脚点,准确掌控、理解,掌握对数学知识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还要对照题型示例,结合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仔细揣摩,把握试题改革的新趋势。

三、帮助学生建立“笔错本”

“宁可清晰的错误,不可模糊的正确”,这句话不是出自哪位教育家,而是来自我的学生改错本封面上的一句话,我非常欣赏这句话,也作为勉励历届学生的至理名言。我这里说的“笔错本”是“笔记本”和“错题本”合二为一的本子。我们的大多数学生每天做题做题再做题,只知道“低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只知道做题,不知道把做错的题再做一遍,只知道做题,不知道总结解题规律,只知道做题,不知道反思我为什么没想到这样做。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记笔记,课下要整理笔记,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把平时做错的题改在纠错本上,并在关键步骤旁用红笔标注,然后在错题后写上评析,总结错误的原因,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每次考数学前,把“笔错本”仔细地看看,记住为何犯错,这样就可避免再犯類似的错误。

四、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一轮复习必须狠抓基础,坚决杜绝“眼高手低”,必须以课本为依据,狠抓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教学,狠抓通性通法的教学,基础题反复练,反复讲,务必夯实扎实。“课本”是高考数学的根本,在第一轮复习中,好多学生与课本疏远,不知道看课本知识,不知道做课本例题、习题,每天苦思冥想课外资料书上的题,不仅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还耽误了夯实基础,消减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在历届的高考复习中,我要求学生必须拿一个大本子,不用抄题,把课本习题跟上复习进度做一遍,每周督促检查一次,帮助学生养成重视课本,重视基础的好习惯,并把课本有些例题习题精选为备课内容,给学生分析讲解。高考命题对考生思维能力、升入高校继续学习潜力的考查是核心,因此高考题中除常规题以外,就会出现一些有意避开老面孔的新题。许多学生基础不扎实,对基本问题、概念和方法的本质缺乏较好的理解,因此遇到生面孔的新题,就不会思考、产生恐慌,不知以不变应万变,也不会选择好的解题策略。

高三数学课后作业应该多样化,留给学生消化理解,要学好数学不做题肯定不行,搞题海也不行,学生整天有做不完的题,自己失去了读书、看试卷,整理笔记,理解和反思的时间和空间。虽然学生题目做了海量,但对数学的理解却很肤浅,基本是处于机械模仿状态。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高考适应能力不强,甚至可以说相当脆弱,无法适应变化。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可以多样化,除了做题之外,可以把看书预习,本章知识归纳小结,试卷改错,整理笔记,甚至考试后的卷面分析等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足的消化理解和反思提升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五、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激励,让数学临界生成为二本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变为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演变成了她们对老师任教学科的兴趣。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投入精力大,对数学有很高的期盼,但有些学生在周练单元测验、月考和模拟考试中成绩起伏不定,这时学生难免焦虑和无助,就像干涸的稻田渴求雨露,阴暗的角落需要阳光。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也许一次考试,会使学困生信心百倍,勇往直前,也许一次考试,会使学生永远放弃对高考数学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抓住每次考试的契机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标榜立新,大肆表扬,对没有进步的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面对面分析试卷,讲解试题,找出卷子中的亮点,再激励,再树立自信。我经常说的一句话,“量的积累会达到质的飞越,坚持就是胜利!”“这次他进步了,下次就是你”。教师也要与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就少一些数学低分,数学临界生会成为二本生。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南,着重落实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进入高校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并且还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学科能力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

文科高考内容.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题组教学,探索讲练,自学辅导,启发教学,并根据内容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教学措施: ①搞好对大纲、考纲与教材内容的研究; ②研究学生,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 ③改革传统教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良好的思维品质,探索与创新精神。

六、时间安排: 7月16日—8月24日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

9月3日—9月9日

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9月10日—9月16日

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三角函数的概念

9月17日—9月23日

同角关系式与诱导公式、和角与二倍角公式、化简与求值 9月24日—9月30日

三角函数式的证明、图象与性质、yAsin(x)的图象 10月3日—10月9日

三角函数的最值、向量的概念及初等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0月10日—10月16日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线段的定比分点与平移、解斜三角形及应用 10月17日—10月23日

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1)10月24日—11月2日

不等式的证明(2)、不等式的解法(1)、不等式的解法(2)11月3日—11月9日

不等式的应用、直线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1月10日—11月16日

有关对称问题、线性规划、曲线和方程 11月17日—11月23日

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椭圆 11月24日—11月30日

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2月1日—12月10日

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轨迹问题、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2月11日—12月17日

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12月18日—12月24日

两个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12月25日—12月31日

空间的角、空间的距离、棱住与棱锥

1月1日—1月10日

多面体和球、折叠问题、两个基本原理及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1月11日—1月17日

排列组合基本应用题、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一)1月18日—1月24日

二项式定理(二)、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1月25日—1月31日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统计、导数 2月1日—2月4日

导数及其应用 2月5日—市调研考试

综合练习

七、几点说明

1.每周一套周末练习;2.每周星期四上午8:30开始为教研活动时间.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

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与阶段目标

大部分同学对物理学习有兴趣,学习也刻苦努力,但物理就是学不好,这部分同学显然没有掌握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学物理。高中物理的研究对象已经从“实物”上升到“模型”,过程从单一到复杂,一定的物理过程对应一定的分析。如在解题时,必须找出各种物理状态及其对应的物理量、临界状态及纽带作用的因素,分析关系,再解决问题。故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是凝结在物理知识后面的灵魂。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和表达,本来就是一个科学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如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建立物理图景----建立模型----数学处理”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是一种物理方法的具本应用。只有逐步掌握思维和方法,才能克服困难学好物理。调查中发现,有42.8%的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除了智力因素,基础的不足等,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去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习惯有好坏之分。比如,学生把大量时间化在题海上机械重复,思维只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入思考,而物理恰需要深入思考,只有对概念规律贯通领会,才能举一反三。又如,有很多同学认为预复习是浪费时间,调查发现43%的同学仅凭兴致偶尔预习一下,至于课后,很多人认为作业就是复习。调查还发现,很少有同学自觉在上课记笔记,老师强调则偶尔动一下笔。物理学习是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物理思维,掌握方法,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过程。而物理思维和方法等,又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隐藏在物理知识后面的,所以学习习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第一轮复习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勤思考;老师要注意备教法,备学法,备学情,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建立物理图景----建立模型----数学处理”边审题边画草图的习惯。

二、复习策略

1.教师尤其要注重加强学生对物理基本功的训练。这种基本功应包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熟练记忆和透撤的理解;对头脑里已形成的正确知识能够与习题有机地结合,即把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而要做好这些,教师首先就要持一种稳扎稳打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学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物理过程的条理性剖析能力,注意重在方法引导。把做习题的目的着眼于对知识的巩固、对方法的总结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上。对学生做过的每一道习题,最后都应归结到:本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运用了什么样的物理思维方法。即注重还原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的本来面目。

3.重视物理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运算能力的训练。

4.引导学生学会对已学内容自我总结,不断提高。用新知识和新方法来调整、潜化原有的认识结构,避免人为的“走弯路”而加高学习物理的台阶;选做的例题或作业不宜太难,以免丧失信心;对自己想当然的错误经验要想方设法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要从生活实际中积累正确的分析物理的方法,从较低层次开始,经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使知识扩展和加深,这样能力也得到提高。其次要树立信心。物理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掌握知识来培养思维和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物理学习过程,需要从分析单一的物理过程转向会分析复杂的过程,要将研究实实在在的物体转变为特定的物理情景中物理模型。这是复杂的过程,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不能知难而退,应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任何深渊的题目,都可以

简化为我们熟悉的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模型,都可用我们掌握的基础知识一步一步解出来的。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心平气和一步步分析,就一定能接近并达到最后结果。有了信心,学习才有动力,坚定信心,学习才能成功。

三、具体措施

1.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重规律、轻概念”是学物理的通病。不少同学认为概念是名词解释,学习概念就是背下定义,理解也仅留在字面上。他们常常忽视了概念学习在物理学习中的基石作用,忽视了包含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更谈不上通过概念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其实,物理概念是以事实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验之后概括和抽象得出的。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结合观察、实验、想象和数学推理,用一定的语言逻辑和数学逻辑表达出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规律。故物理概念既是构建知识的基础,又是物理思维的基础,更是物理规律的基础。物理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大多源于概念不清。概念掌握不好,就无法根据题意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2.重视物理方法的提炼:学习物理,练习宜精不在多,关键在于明确做练习的目的。从练习中体会概念和规律的应用,明确物理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因此,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要重视物理方法的提炼和运用。学生不仅要知道有哪些方法,关键是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首先,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中渗透学习方法。要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外延、来龙去脉,掌握规律的表达形式,各物理量意义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概念规律的区别和联系,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其次,遇到物理问题,一定要先读懂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情境,找出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然后再根据所遵守物理规律进行处理。下面为一个分析物理问题的大致思路:在上面过程的处理方法中,学生对实物模型和运动状态模型的建立是关键的,为正确选择规律指明方向。

3.重视物理思维的培养:学习高中物理一定要根据直观形象的物理情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首先,注意在实验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实验直观、形象,体现物理规律,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手段,是激发、启迪思维的良好载体。学生要认真做学生实验和课后小实验,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次,直观教学受生活常识、思维定势影响,会干扰学生对物理本质的认识,形成思维障碍。因此,学习新知识时,要尽力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知识对比,理解知识本质,掌握知识运用的条件和范围,在分析对比过程中体验、感悟并抽象概括。

4.养成自主阅读教材的习惯: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物理教材中既有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定性定量的分析;既有作解释说明的文字语言,又有数字语言,还有插图、照片和图象构成的图象语言。正是由于教材的特殊性,故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可以说,高中物理的所有问题,包括高考、竞赛,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或相似的借鉴。阅读教材,不仅要看结论,还要看推导过程;不仅看例题解法,还要看解题提示和题后小结及拓展与延伸。方法上,可预习看;可先练后看,以练促看;可看、讲、练结合;可先听后看,减少、扫除看的障碍;可先议后看,提高兴致和效率。5.养成有效参与教学探讨的习惯:物理学习过程是充满问题的过程。探讨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激发动机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学生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讲而听、读而记、做而看的被动局面,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参与一系列物理活动,在参与物理问题探究过程中,主动地感受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在教师创设的宽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下,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思考,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充分咀嚼,彻底剖析物理知识。只有这样的参与,亲自经历,尽情感受物理课的浓浓的探索味,这将在学生的脑海中

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也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很多同学反映,参与学习过程的热烈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议,对知识和方法的记忆是最为深刻的,对问题进行讨论总结,也有助于培养终生探索的习惯和乐趣。

6.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学习物理离不开解题。学生在解题中,碰到一道题,往往靠生活印象的直观去作答,首先想到的是这道题我是否做过,和我平时解的哪道题一样,也不管题有没有变,从而造成错误。就其原因,还是缺乏练习后的反思的习惯。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整理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它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抽象和概括。显然,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因此,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教师应该重视自己的反思学习,并积极创造反思条件,自觉反思。但是,目前,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反思学习这一环节比较薄弱。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知识容量,很少要求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也不给学生以反思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学生也很少自觉地进行反思。这使得中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发展远远地落后于其它心理能力的发展。由于物理很多内容的抽象性和物理学习的计划性、逻辑性和程序性,反思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物理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把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由不会反思变为善于反思,是学生物理学习的燃眉之急。

四、具体安排

时间

2013.4(23------30)

2013.5(1-----6)

2013.5(7------14)

2013.5(15-----22)

2013.5(23-----30)

2013.6(1------5)

2013.6(6-----13)

2013.6(14---24)2013.7(9-----13)

内容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专题1 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实验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4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第5讲 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专题2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3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6讲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专题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备考复习及期末考试 实验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备注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3节 10节 3节

2013.7(13------17)

2013.7(18------22)

2013.7(23------27)

2013.8(10----14)2013.8(15------19)

2013.8(20------24)

2013.8(25------29)2013.9(1----9)2013.9(10------17)

2013.9(18------25)

2013.9(26------30)2013.10(1-------3)2013.10(4------11)

2013.10(12------19)

2013.10(20------27)

2013.10(28------30)2013.11(1------4)2013.11(5------12)

2013.11(13-----20)

2013.11(21----24)2013.11(25------28)2013.11(29------30)

第8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9讲 抛体运动 第10讲 圆周运动

第11讲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第1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第13讲 功 功率 第14讲 动能和动能定理 备考复习及阶段考试

第15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16讲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实验5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5 力学实验专题 备考复习及高三起点考试

第17讲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第18讲 电场的力的性质 第19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 第20讲 电容器 电容

专题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21讲 部分电路及其规律 第22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实验7 多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8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9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10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专题7 电学实验专题

第23讲 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24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25讲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8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及复合场中运动 第26讲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第27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和涡流 备考复习及阶段考试

第28讲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和电路问题 专题9 电磁感应与力学的综合3节 3节 3节3节3节3节3节6节3节3节3节3节3节6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3节 6节3节3节

2013.12(1------7)

2013.12(8------15)2013.12(16------30)2014.1(1------14)

第29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第30讲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实验11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第十一单元动 量 第十二单元原子物理

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6

高二历史备课组

复习计划制定依据:

年级组的总体要求(2013年3月1日之前完成第一轮复习、复习要做到“细磨”)本备课组教学实际

其他年级历史备课组的经验

高考复习的基本总体规划:

第一轮复习(2012年6月9日~2013年3月1日)

要求:本阶段复习特别强调“慢”、“细”、“透”,注重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具体做法 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这样理清重点、难点,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这段时间注意掌握两个东西,第一,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第二,要注意尽量全面掌握知识点这个时期知识点为主,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真题,培养做高考题的感觉以及对于难度的把握。

第二轮复习(2013年3月1日~2013年4月21日)

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可以打破教材编写的框架,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合。

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第三轮复习:(2013年4月21日~2013年高考前)

要求:第一、知识积累主要是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为线索进行梳理,同时注意是否有相关的整的周年纪念事件。第二、更加注重解题方法的培养。第三、注意让学生回头重新看自己在一年的复习过程中做错的题目,分析自己的思路的缺陷,知识的缺陷等等,查漏补缺。、第一轮复习蓝本处理

以教材为本:足“纲标”,活用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干。

以蓝本为辅:教师以《高考调研》为主要蓝本,兼采其他蓝本的长处

用蓝本的“基础知识与解读”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课堂训练基本用蓝本的“课时作业” 单元训练基本用蓝本的“单元测试题”

第一轮复习基本进度规划

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复习完必修一

2012年9月1日至期中考试前复习完必修二

期中考试后至期末考试前复习完必修三

期末考试后至2013年3月1日前复习完选修

高三英语第一轮词汇复习教学策略 篇7

依据布鲁姆目标教学法, 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 分别是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在进行词汇学习时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识记 (knowledge) 、理解 (comprehen-sion) 、运用 (application) 和交际 (communication) 。其中最应注重的是后两项, 这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以在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中老师应根据词汇学习的不同阶段,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单词的回顾、记忆和掌握, 提高高三第一轮单词复习的有效性。

一、注重对单词的整理和归纳

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 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记忆效果有着重要的帮助, 可以有效减轻学习英语单词的负担。《高中英语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应当通过英语复习和阅读理解对英语单词进行掌握和运用。因此对于高中英语词汇的复习应当围绕高中英语课本和《考试说明》两个方面进行。

(一) 建立单词间的相互联系

在日常的英语单词复习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单词的词义、读音和结构对单词进行有效区分、对比和掌握, 以减少学生的复习时间, 提高复习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将结构较为相近但词义千差万别的词放在一起, 让学生进行比较:quite (相当) 和quiet (平静的) 、adapt (改编) 和adopt (采纳) 等, 以避免词义的混淆。

(二) 注意单词间的内在联系

英语单词虽然数量庞大, 记忆困难, 但是却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 因为构成单词的词根和前后缀等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单词的记忆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单词的词根和前后缀进行记忆, 让学生对单词的构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例如:succeed、success、successful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背诵和掌握, 学生的词汇量已有了初步的扩大, 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这对于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二、注意单词与句子的联系

句子是单词的载体, 是词汇的组成形式。在进行词汇复习时, 我们可以将单词的记忆与句子的理解相结合, 在对句子的理解吸收中获得对单词的记忆, 在背诵单词的同时感受它的运用。由于考试的需要, 在对这些句子进行选材时应当尽量选取与当时英语考试较为贴近的语法句式, 从近十年的英语高考试题中选取, 让学生有效把握命题的动向。同时也应注意对单词的词义和延伸义进行分析, 使学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

首先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常用的单词组成的词组来让学生进行记忆, 例如:in the first place (首先;起初) ;burst into sth. (闯入;情绪的突然发作) ;centre on/upon (集中在……上) 。其次我们可以让学生注重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的末期, 语法的掌握程度对单词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此以外,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或是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展词汇量, 提高自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整的阅读语境对于提高学生词汇含义、搭配的掌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对单词的整体把握

我们对单词的记忆主要是源于书本、考试大纲和阅读。对于这三部分的单词记忆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去进行。首先对于书本单词的记忆, 书本单词源于课内阅读, 对于这部分单词我们一方面应当对课内阅读进行精读, 从阅读中理解单词, 另一方面应当对单词进行重点记忆;其次对于考试大纲中的单词要注重记忆和背诵。要坚持做到每天早上背诵、中午复习、晚上巩固加对下一章的预习;对于阅读中的单词, 当遇到不会的单词时我们不要忙于翻字典, 可以先跳过, 在读完整篇文章并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后再进行查阅, 这样便可将单词置于整篇文章中, 对记忆单词大有裨益。

四、结语

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8

关键词 基础复习 知识网络 对比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10-03

第一轮复习是在学生学完了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整理和提升,帮助学生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构建学生的基本数学方法体系。在这一轮,夯实基础,可为后一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基础薄弱的高三学生该如何做好第一轮复习呢?我从事多年的高三教学,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探索,引导薄弱生落实“三基”,夯实基础,并取得一定效果,现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构建知识网络,落实主干知识中的基础题

在高一、高二教学时,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学的往往是零碎的知识点。而第一轮复习,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知识进行“重组”,产生全新认识的过程,将那些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知识网络,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侧重点在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面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面面俱到,学生“吸收”不了,复习效果不好。针对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命题原则,在教材处理上要大胆取舍,重点抓好三角与向量、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概率、选考部分等六大大题题型,并对相对简单的选考,三角与向量、立体几何中的常规题、基础题进行落实.方向把握准确,复习效率自然提高。

例如,复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部分,对与三角函数、奇偶性、周期性有关的问题;与三角函数有关问题;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应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几类基础题要落实,还要注意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如:2010安徽理科第16题。

例1 △ABC是锐角三角形,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sin2A=sin(+B)sin(-B)+sin2B。

(I)求角A的值;

(Ⅱ)AB€F/AC=12,a=2,求b、c(其中b

本题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向量的数量积,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基础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属中档题,对基础薄弱生来说只要加强训练,注意落实,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二、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关注知识交汇处的命题

2010年福建省数学理科高考试题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高考题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性也十分关注,常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命题。由于基础薄弱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各知识板块的横向、纵向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应试心理,非常有益。

如2010福建理科第18题

例2 如图,圆柱OO1内有一个三棱柱ABC-A1B1C1,三棱柱的底面为圆柱底面的内接三角形,且AB是圆O的直径。

(Ⅰ)证明:平面A1ACC1⊥平面B1BCC1;

(Ⅱ)设AB=AA1,在圆柱OO1内随机选取一点,记该点取自于三棱柱ABC-A1B1C1内的概率为P。

(i)当点C在圆周上运动时,求P的最大值;

(ii)记平面A1ACC1与平面B1OC所成的角为€%a(0€?€%a≤90€埃5盤取最大值时,求cos€%a的值。

问题(Ⅰ)以圆柱为载体考查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属于常规题,学生可以轻松解决,体现入口宽、切入点不难的命题原则。问题(Ⅱ)是以立体几何为背景考查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应用、几何概型、均值不等式或三角等基础知识的应用,是全新交汇题,令人耳目一新,难度不大,但面对这种全新的交汇,基础薄弱生会感到不适应。

在教学中发现:以不同形式呈现的同一问题,学生的解答情况相差甚远。例如:

例3 △ABC中,∠A=,求y=cosB€F/cos2A+sinC€F/sin(B+C)的值域。

例4 (2010年莆田市高三综合检查试卷第16题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随机变量€%g的分布列为:

(Ⅰ)求角A的大小;

(Ⅱ)求E€%g的取值范围。

例3考查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没有与其它知识点交汇,学生完成得很好。例4是以概率为背景考查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属于简单的交汇题,属于中档题,可是学生完成的比例3差。可见知识交汇处的命题对薄弱生来说是一难点。纵观2009、2010两年福建省高考试题发现:在知识交汇处的命题不一定是难题,甚至是命题专家眼中的“容易题”,但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那么这种“容易题”就会变为“拦路虎”。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知识交汇处的命题,常做,多练,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让学生“见多识广”,在考试中遇到知识交汇的题目不再“惊慌失措”,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亲近”圆锥曲线,培养计算能力及做题的“胆识”

对于基础薄弱生来说,计算成为解题的又一难关,特别是有关圆锥曲线的题,在有思路的情况下由于计算造成失分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对学生的学习“士气”打击很大,是学生比较“怕”的题。但近两年的高考,对圆锥曲线的考查难度下降,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能力解决,但是很多学生还停留在第一问的解答上,对第二问不“敢”做,因此在第一轮时,可通过对简单圆锥曲线问题的“看——尝试——解决”,在培养薄弱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如,复习《椭圆的基本性质》一节,以2010福建理科第17题为例

例5 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O的椭圆C经过点A(2,3),且点F(2,0)为其右焦点。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平行于OA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4?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教学中,学生动手可以解决问题(Ⅰ),但多数学生对问题(Ⅱ)持观望态度,动手学生少,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在黑板上演算:

解:(Ⅰ)略

(Ⅱ)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其方程为y=x+t,

由得3x2+3tx+t2-12=0

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所以€HU=(3t2)-4€?(t2-12)≥0,解得-4≤t≤2。

又∵由直线OA与l的距离d=4可得=4,从而t=€?。

由于€?€HX[-4,4],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l不存在。

带领学生一起做题,让学生“亲近”圆锥曲线题,感受圆锥曲线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特别是处在试卷解答题的前几题的位置,属于中档题,让学生相信:我行,我可以。利用简单的圆锥曲线题让基础薄弱生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帮助克服“恐锥”心理,培养学生做题的“胆识”。

四、适时运用对比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复习中,由于基础薄弱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会感到模棱两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在教学中可以将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教学,帮组学生正确的区分、判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复习《概率》时,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是考查的重点,可是学生对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的应用分不清楚,设置如下例题:

例6 (2010年厦门市1月质检)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许多居民都患了运动失调、四肢麻木等症状,人们把它称为水俣病。经调查发现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使鱼类受到污染,人们长期食用含高浓度甲基汞的鱼类引起汞中毒,引起世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食品的汞含量不得超过1.00ppm。

罗非鱼是体型较大,生命周期长的食肉鱼,其体内汞含量比其他鱼偏高。现从一批罗非鱼中随机地抽出15条作样本,经检测得各条鱼的汞含量的茎叶图(以小数点前一位数字为茎,小数点后一位数字为叶)如下:

(Ⅰ)若某检查人员从这15条鱼中,随机地抽出3条,求恰有1条鱼汞含量超标的概率;

(Ⅱ)以此15条鱼的样本数据来估计这批鱼的总体数据。若从这批数量很大的鱼中任选3条鱼,记€%g表示抽到的鱼汞含量超标的条数,求€%g的分布列及E€%g。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老师分析讲评:(Ⅰ)是针对15条鱼进行分析的,不放回抽,属于超几何分布型,(Ⅱ)是对整批鱼进行分析的数量大,抽取的过程中概率保持不变,属于二项分布型。

通过对比教学,给学生归纳:在元素个数有限,且不放回抽取时是超几何分布型问题:若是对大量的元素进行分析,概率保持不变或可将频率视为概率,属于二项分布型问题。适时地对比教学对基础薄弱生来说印象深刻,课堂的有效性不言而喻。

当然,在第一轮复习中还应注意处理好课时与进度的关系以及试卷讲评的有效性等其他方面的问题。面对基础薄弱生,夯实基础、培养解题的兴趣与胆识固然重要,但高考并不是每一题都基础,因此每一节课不能只停留在基础阶段,要注意方法的升华,注意滲透数学思想.每堂课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基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将教学落到实处,提高复习效率。有恰当的复习方法并辅以相应的练习,数学基础薄弱生也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endprint

如,复习《椭圆的基本性质》一节,以2010福建理科第17题为例

例5 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O的椭圆C经过点A(2,3),且点F(2,0)为其右焦点。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平行于OA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4?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教学中,学生动手可以解决问题(Ⅰ),但多数学生对问题(Ⅱ)持观望态度,动手学生少,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在黑板上演算:

解:(Ⅰ)略

(Ⅱ)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其方程为y=x+t,

由得3x2+3tx+t2-12=0

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所以€HU=(3t2)-4€?(t2-12)≥0,解得-4≤t≤2。

又∵由直线OA与l的距离d=4可得=4,从而t=€?。

由于€?€HX[-4,4],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l不存在。

带领学生一起做题,让学生“亲近”圆锥曲线题,感受圆锥曲线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特别是处在试卷解答题的前几题的位置,属于中档题,让学生相信:我行,我可以。利用简单的圆锥曲线题让基础薄弱生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帮助克服“恐锥”心理,培养学生做题的“胆识”。

四、适时运用对比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复习中,由于基础薄弱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会感到模棱两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在教学中可以将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教学,帮组学生正确的区分、判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复习《概率》时,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是考查的重点,可是学生对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的应用分不清楚,设置如下例题:

例6 (2010年厦门市1月质检)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许多居民都患了运动失调、四肢麻木等症状,人们把它称为水俣病。经调查发现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使鱼类受到污染,人们长期食用含高浓度甲基汞的鱼类引起汞中毒,引起世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食品的汞含量不得超过1.00ppm。

罗非鱼是体型较大,生命周期长的食肉鱼,其体内汞含量比其他鱼偏高。现从一批罗非鱼中随机地抽出15条作样本,经检测得各条鱼的汞含量的茎叶图(以小数点前一位数字为茎,小数点后一位数字为叶)如下:

(Ⅰ)若某检查人员从这15条鱼中,随机地抽出3条,求恰有1条鱼汞含量超标的概率;

(Ⅱ)以此15条鱼的样本数据来估计这批鱼的总体数据。若从这批数量很大的鱼中任选3条鱼,记€%g表示抽到的鱼汞含量超标的条数,求€%g的分布列及E€%g。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老师分析讲评:(Ⅰ)是针对15条鱼进行分析的,不放回抽,属于超几何分布型,(Ⅱ)是对整批鱼进行分析的数量大,抽取的过程中概率保持不变,属于二项分布型。

通过对比教学,给学生归纳:在元素个数有限,且不放回抽取时是超几何分布型问题:若是对大量的元素进行分析,概率保持不变或可将频率视为概率,属于二项分布型问题。适时地对比教学对基础薄弱生来说印象深刻,课堂的有效性不言而喻。

当然,在第一轮复习中还应注意处理好课时与进度的关系以及试卷讲评的有效性等其他方面的问题。面对基础薄弱生,夯实基础、培养解题的兴趣与胆识固然重要,但高考并不是每一题都基础,因此每一节课不能只停留在基础阶段,要注意方法的升华,注意滲透数学思想.每堂课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基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将教学落到实处,提高复习效率。有恰当的复习方法并辅以相应的练习,数学基础薄弱生也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endprint

如,复习《椭圆的基本性质》一节,以2010福建理科第17题为例

例5 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O的椭圆C经过点A(2,3),且点F(2,0)为其右焦点。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平行于OA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4?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教学中,学生动手可以解决问题(Ⅰ),但多数学生对问题(Ⅱ)持观望态度,动手学生少,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在黑板上演算:

解:(Ⅰ)略

(Ⅱ)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其方程为y=x+t,

由得3x2+3tx+t2-12=0

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所以€HU=(3t2)-4€?(t2-12)≥0,解得-4≤t≤2。

又∵由直线OA与l的距离d=4可得=4,从而t=€?。

由于€?€HX[-4,4],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l不存在。

带领学生一起做题,让学生“亲近”圆锥曲线题,感受圆锥曲线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特别是处在试卷解答题的前几题的位置,属于中档题,让学生相信:我行,我可以。利用简单的圆锥曲线题让基础薄弱生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帮助克服“恐锥”心理,培养学生做题的“胆识”。

四、适时运用对比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复习中,由于基础薄弱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会感到模棱两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在教学中可以将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教学,帮组学生正确的区分、判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复习《概率》时,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是考查的重点,可是学生对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的应用分不清楚,设置如下例题:

例6 (2010年厦门市1月质检)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许多居民都患了运动失调、四肢麻木等症状,人们把它称为水俣病。经调查发现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使鱼类受到污染,人们长期食用含高浓度甲基汞的鱼类引起汞中毒,引起世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食品的汞含量不得超过1.00ppm。

罗非鱼是体型较大,生命周期长的食肉鱼,其体内汞含量比其他鱼偏高。现从一批罗非鱼中随机地抽出15条作样本,经检测得各条鱼的汞含量的茎叶图(以小数点前一位数字为茎,小数点后一位数字为叶)如下:

(Ⅰ)若某检查人员从这15条鱼中,随机地抽出3条,求恰有1条鱼汞含量超标的概率;

(Ⅱ)以此15条鱼的样本数据来估计这批鱼的总体数据。若从这批数量很大的鱼中任选3条鱼,记€%g表示抽到的鱼汞含量超标的条数,求€%g的分布列及E€%g。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老师分析讲评:(Ⅰ)是针对15条鱼进行分析的,不放回抽,属于超几何分布型,(Ⅱ)是对整批鱼进行分析的数量大,抽取的过程中概率保持不变,属于二项分布型。

通过对比教学,给学生归纳:在元素个数有限,且不放回抽取时是超几何分布型问题:若是对大量的元素进行分析,概率保持不变或可将频率视为概率,属于二项分布型问题。适时地对比教学对基础薄弱生来说印象深刻,课堂的有效性不言而喻。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9

高三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和知识巩固的关键,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较好的成绩,首先要让学生掌握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要以知识为载体,以题目为以托,让学生充分进行互动式的探究与学习,教师进行点拨与释疑,拟安排三轮复习。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第一轮复习,由于新教材的编排次序和内容有些重叠,但在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对很多地方的要求和深度又有所不同,在高考复习中必须进行整合,因而在进行复习之时,要将几部分的材料综合到一起进行复习,还有一部分内容要根据高考的需要进行删除和弱化,而又有一部分内容要进行补充和完善。为此,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对高三化学的第一轮复习做了如下规划:

第一周8.27-8.31镁和铝(必修1)

第二周9.2-9.7铁(必修1)

第三周9.10-9.15碳和硅(必修1)

第四周9.17-9.21氯、氧、硫(必修1)

第五周9.24-9.28氮(必修1)、原子结构(选修3)

第六周10.1-10.5化学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选修3)第七周10.8-10.12化学能、热能、电能(必修2)

第八周10.15-10.1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必修

2、选修4)第九周10.22-10.26弱电解质的电离(必修

2、选修4)第十周10.29-11.2期中考试及试卷评讲

第十一周11.5-11.9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选修4)

第十二周11.12-11.16沉淀溶解平衡(选修4)、重要的烃(选修5)第十三周11.19-11.23乙醇、乙酸、基本的营养物质(必修2)

第十四周11.26-11.30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物的结构(必修2)第十五周12.3-12.7烃——烷、烯、炔、芳香烃(必修

2、选修5)第十六周12.10-12.14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选修5)第十七周12.17-12.21

第十八周12.23-12.28

第十九周12.31-1.4

第二十周1.5-1.11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10

第一轮复习要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本阶段中,学生要掌握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训练自己对物理情景在脑海中再现的能力。可以说,一旦你可以将物理题目中的描述转化成真实准确的场景,你的物理学习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11

一、 定语从句的概念

定语从句是在复合句中修饰主句中某一名词、代词或句子的从句。它所修饰的词叫做先行词。关系词既引导从句又代替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句子成分。(因此从句中不能再出现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所替代的名词、代词或词组。)

二、 定语从句的分类

定语从句有两种: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它们的区别是: ① 形式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用逗号分开;而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不用。 ② 意义上,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先行词不可缺少的定语,如果省去,主句的意思就不完整或不明确;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只是对先行词作附加说明,如果省去,主句的意思仍然清楚。 ③ 语法上,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用that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不用that而用which引导。 ④ 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作宾语时可省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作宾语时不可省略,介词后的关系词也不能省略。 ⑤ 限制性定语从句一般只修饰先行词;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修饰先行词,也可以修饰其前面的整个句子或句子的一部分。例如: ① She failed in the exam again, which made her mother very angry. ② I have finished the novel that you lent me yesterday. ①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关系代词which代指前面的整个句子,不能用that也不能省略,去掉从句句意完整。 ②是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是the novel, 在定语从句中担当动词lent的直接宾语,若去掉从句则句意不明确。

三、 定语从句中的主谓一致

注意下面例子中定语从句中的主谓一致:

1. I, who am your best friend, can give you a hand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先行词是I, 所以从句中的be动词该用am)

2. There are 40 students, two thirds of whom are league members. (先行词是students, 动词用复数)

3. He is one of the boys who/that are diligent. (先行词是the boys, 所以谓语动词用复数)

4. 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boys who/that is lazy. (先行词是the only one, 所以谓语动词用单数)

四、 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的区别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① 名词性从句中的that是连接词,它没有任何意义仅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不担当句子成分。而定语从句中的that是关系代词,它必须在从句中担当句子成分; ② 名词性从句中的when、 where、 why、 who、 which等是特殊疑问词,其前无名词或代词做先行词。例如:

1. As is known to everyone, the moon travels round the earth once every month. (定语从句, as在从句中作主语,且代指后面整个句子的内容)

2. It is known to everyone that the moon travels round the earth once every month. (主语从句, that是连接词,它仅起引导作用,不做句子成分)

五、 定语从句与强调句型的区别

强调句型是: it is/was/could be ... + 强调部分 + that/who + 句子剩余部分。判断是否是强调句型最简单的办法是:把it is/was和that/who去掉后,还能还原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就是强调句型,否则就不是。而定语从句里的that/who是关系代词要担当句子成分。

六、 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的区别

状语从句中,容易与定语从句相混淆的是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

1. 看有无先行词

当where, when引导定语从句时,其前必定有一个地点名词或时间名词。但当where, when引导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从句时,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从句前没有名词,另一种是从句前有名词,但从句并不修饰该名词。例如, ① Bamboo grows well at the places where there is plenty of rain. ② Bamboo grows well where there is plenty of rain. 例①中where前有表地点的名词places, 故为定语从句。例②中的where前则没有表示地点的名词,根据句意,应为地点状语从句。

2. 引导词不同

当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前面有so/such修饰时,常用as替代that/which作引导词, 在从句中担任一定的句子成分,一般不省略。当状语从句中含有so/such ... that结构时,that是从属连词,引导结果状语从句,不担任句子成分。例如, This is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as all of us want to read. 句中as引导的是定语从句,其中的关系代词as指代先行词book, 在定语从句中作动词read的宾语,但不能省略。而This is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that all of us want to read it. 句中that引导的是结果状语从句, that在从句中不担任成分,因此从句中仍然保留了宾语it。

总之,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一个语法重点,学生做题时容易把一些形式上与定语从句相似的句型也当作定语从句来理解,结果产生错误。因此,从某个方面来说,解答定语从句题的关键是弄清它和易混淆句型之间的区别。

上一篇:我的母校为话题的写事作文800字下一篇:重庆市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复习和部分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