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2024-09-0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通用11篇)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1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反思

转眼半年过去,一轮复习即将结束,结合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对一轮复习特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

按照学校和教科院的要求,上课之前坚持集体备课。根据之前制定的集备计划,主备人在提前备课的基础上主备一个周的课,在主备人集备的基础上完善优化个备,并完善课前学案,制定好课中案和课后案。确保每一节课都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定期集备以外还有不定期的集备,组内成员互相讨论每一节课的补充细节,每日一练题目如何讲解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每一节课的学案,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集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抓好基础知识落实,夯实必备基础知识。

每一节课基本都要通过听写方式落实巩固基础,加强巩固落实的力度。规范听写程序,给学生印发听写纸,听写之后听写内容当天及时评阅,完不成批阅晚上回家完成批阅。对于听写不理想的学生,进行二次过关。抓好二次过关的听写和提问。讲评试卷的时候,对于基础知识部分也通过学生回答方式落实。

三、利用好晚自习,做好试题讲评。

正课时间进行一轮复习,尽可能给学生巩固落实的时间。试题讲评的任务就落到晚自习的身上。充分利用好每一节晚自习,根据学生做题的正答率做好试题讲评解析。一节晚自习基本要处理三天的试题,任务量大,时间紧,只能充分备课,提前准备,做好筹划,做到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试题讲评做到先批阅再讲评,讲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和薄弱能力点,规范学生的答题思维路径。

四、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复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制定计划。制定计划也要通过集体备课制定,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要发言完善计划。制定计划之后严格按照计划复习,每人认真负责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老师们其他的工作时间。

五、跳入题海还能跳出题海,精选题目。

负责选题的组员,将题目下载下来之后,首先自己要亲自做一遍,将题目筛选一遍之后,钉钉发其他成员再看一遍,确保选题精选,体现新高考的要求。不抢占和浪费学生的时间,确保练习的高效。

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方面觉得做得还不够,比如课本里面的拓展性材料没有引起做够的重视,有些材料分析不透彻不到位。在二轮复习中还要弥补这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弱科生的转化工作。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2

一、近三年来高考试题凸显的一些特点

1. 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重视观点、材料、角度的创设与运用;

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 考查考生准确再认, 再现历史基本知识, 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22题, 从直观考查风俗习惯的变化到深层次的经济基础的变革, 不同观点的立意方向。

2. 突击抽查边角知识, 教材中标识的章节、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平时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

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 形式更加多样化, 阅读信息不断扩大。如2009江苏历史第5题。

3. 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之一。

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 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 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4. 隐性介入热点问题, 引导关注社会生活。

如:商业城市发展、儒学与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群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等。

二、复习策略

1. 明确高考能力要求, 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历史高考能力要求共4大项12条, 在平常复习时, 应把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各个考点作为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应试能力的指针, 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

高考一方面考查一些原生态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即衍生态知识的能力, 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原生态知识, 衍生态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原生态知识复习的依据就是课标和考纲, 应注意将课标和考纲要求的陈述式变成一个个设问式, 利用教材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 形成主干知识体系。有的学生初中通史知识掌握有欠缺, 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习专题历史的要求, 建议按照课标、考纲要求对初中历史课本的相关通史内容和阶段特征进行补充学习, 把初中史的知识体系和高中专题的知识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知识整体, 随时注意用目录学习法梳理知识, 保证每天拿出一段时间复习, 这样定有大的飞跃。

2.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日益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已成为高考的主要方面, 在明确高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1) 参考近几年各地高考题, 建立典题本,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手头资料不少, 大多数情况下做过也就过去了, 缺少精心的参悟, 尚未达到“格物致知”的要求, 而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哪些知识点、体现什么意图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且科学性较高。因此, 要对近几年高考题有认真地思考, 把答案写出来, 然后对照高考答案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理解题目意图的能力和综合处理材料、史论结合的能力;建立一个记录好题和错题的典型题目本, 把日常练习中的好题错题及时搜集整理, 把典型题目本充实起来并经常参悟。

(2)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重视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克服思维角度的单一性、片面性, 坚决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地利用课本原话答题;要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 再结合设问和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要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分值来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 寻找答题途径。

(3) 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 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4) 加强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在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 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各类序号分隔, 使要点突出, 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 整齐洁净。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 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 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 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 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 通俗易懂, 避免文学化语言。

3. 加强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训练, 提高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能力。

(1) 准确审题。主要审:时间、人物、空间、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

(2) 紧扣题意:“问什么”———时间、关键词。如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等;“怎么问”———答题方式, 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等。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有感 篇3

第一轮复习实际上是单元复习,是高三复习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且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从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

所谓知识结构,其基本含义有二:一指构成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指这些内容是按怎样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即通常所指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阅读教材的钥匙,就能把看起来分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系统之中。掌握知识结构的基本做法是:1先让学生用最为简洁的文字分别对本章几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概括。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可概括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引导学生弄清子目间的内在联系,如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与第一目讲的都是战争的原因,但一个是根本原因,一个是战争的借口。3帮助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重视课本,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大小字和原始材料的关系,也是搞好单元复习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按四种情况处理:1对课文正文的或历史概念做注解或阐释的小字和异体字,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2属历史常识性的小字部分,也要求学生掌握。3属补充性知识,又离课文子目要求较远的小字,只做一般了解。4属拓宽知识面,又离子目要求甚远的小字,不要求掌握。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内容,而在考试中提出这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的,也要适当补充。对课本的处理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本上明确了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写在黑板上,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师只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澄清,要求学生对关键性的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易混淆的知识点,加以对比,明确其异同点。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的指导,往往是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而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加强对学法的研究与指导,是中学历史教学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按照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法上加强指导:正确阅读教材的方法、表述问题的正确方法、记忆年代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联系和类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正确思考的方法、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审题和答题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效率将得到迅速提高。

四、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题

练习题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讲解时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题目要概括性强、灵活性大,能一题多变,启迪思维。习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针对知识的重难点,要注意克服练习的盲目性、片面性。教师在讲解例题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读题和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前反复读题,在读题中弄清已知条件和所问的结果,明确所涉及的范围条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理清思路,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五、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训练是实践,评是练的继续和补充,练要合理,评要点睛。对每套题,第一遍要学生独立完成,充分显示他们在基础知识、思考问题的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遍,教师点评。根据反馈的信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审题、判断、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转换思维角度,排除障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借题发挥,评出问题的最重要特征。对大面积含糊的知识漏点、难点、疑点,应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如此点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的认识水平有较快的升华,从而适应高考的要求。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篇4

通过一两场摸底考,以及对自己平时学习的了解,同学们基本已经知道自己处在哪个水平了。好好想一想:接下来的高三一年还能提高多少?怎样提高?有没有决心一定要考到哪些大学?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想好高考目标后,就要开始制定复习计划了!

如果你成绩基础很好,那么高三这一年不仅要保持学科内的相对优势,更要保证相对于其他同学总成绩上的领先优势。首先从小处着手,把平时容易导致失分的答题小习惯改正过来,严格遵守答题规范;其次是保证各学习的均衡发展,把弱科弱项提上来,让强科更强。

要注意尽量全面掌握知识点

参考的北京高考题会发现,有一定比例的细节知识点的考察,比如,让大家的学姐学长们都吐血不止的“元代王祯的《农书》”,用人教教材的同学书上只有七个字,七个字…所以这些细节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夯实自己的基础,让知识体系尽量的全面。这个时期知识点为主,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真题,培养做高考题的感觉以及对于难度的把握。

打破教材编写的框架,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简案13 篇5

一、考试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的概况,认识其历史作用;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民主精神;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重要意义。

二、考点过关

易错:新政、预备立宪、新军(袁世凯小站练兵)、立宪派

三、问题讨论

1、天干地支

1894 甲午 1898 戊戌1901辛丑(庚子赔款或拳乱赔款)1911者辛亥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广义上指孙中山等领导的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1894-19122、辛亥革命的背景

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及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基础:

直接原因:四川保路运动

3、《临时约法》内容与意义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与美国1787年宪法比较

4、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原因

袁世凯两面手段

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与旧官僚攻击

根本原因:革命者软弱性、不彻底性

5、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性质: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封建——思想意义

反帝——经济意义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四、补充练习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首先要解决的社会矛盾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高三历史必修2第一轮复习资料 篇6

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局面的历史意义。

2、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

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识梳理】

一、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

1、会议召开的背景:

前提:“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供了前提

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3、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P116

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抛弃了“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城市

思考:什么是经济体制(概念),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状况如何?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因)、改革的前提、改革的根本目的、内容、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实质?(复习资料P117。3)

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注: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其意义在于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

2.农村改革: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对人民公社时期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改革的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

1978~1984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其核心内容就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单干”,农民获得有限的自主权。

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

内容:包产到户,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的生产与利益直接相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特征:包产到户

性质:管理方式的变革

进程:一是自发和初步推广阶段,“文革”后安徽个别地区自发出现,安徽和四川率先试行;二是肯定和全面推广阶段,中央的及时肯定推动了责任制的推广。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它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有了现金的积累,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和劳动力。

(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1985~199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发展乡镇企业,如加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等。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综合发展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93年后,农村改革继续深化,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扩大自主权参考复习资料:115――――117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

2)、国企改革实质: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得过死,企业严重缺乏活力的情况。

3).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4)、改革内容:所有制、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

5)作用: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使国有企业更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P143)

【深化·拓展】:如何理解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参考复习资料117)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健,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经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不展不断深化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理论的总结,形成特色

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生产力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传统观念发生转变(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计划是社会主义特有。)

2、建立的过程:十四大提出――-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框架――――十五大完善创新

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复习资料P116)

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P118复习资料)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2.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3.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4、.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5、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

A.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B.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

C.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

6.、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原因不包括

A.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B.农民大多数非常贫困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D.农村有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7.率先放宽政策,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区:

A山东、陕西B安徽、四川C河南、河北D江苏、江西

8、“文革”以后,中国现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C.取消人民公社D.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9.十四大确立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C.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化D.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

10.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建立公司体制的标准有 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②政企分开、负盈不负亏 ③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④管理科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12、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D.十五大

13.对乡镇企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农村经济的有益补充B.是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

C.是向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D.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私人经济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引自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引自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引自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对比材料三和材料一、二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 答:(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说明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3)一致。因为它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2、材料二: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现象的成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答案]:(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2)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占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安徽凤阳长期以来属于贫困县,流传的一段花鼓词很能说明问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你能说出导致这种巨大变化发生的政策措施么?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7

在把脉全国卷之前, 我们首先应对地方卷的特点做出归纳。 对于还在使用地方卷的专心教研的教师而言, 地方卷的特点应该是了如指掌。 就我个人认为, 地方卷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 有一定的地域色彩。 比如, 2010 年福建文综卷的第24 小题就是以茶叶为题材: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 年, 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_____。 又如, 2013 年, 福建文综卷第16 题以朱熹的 《 漳州劝农文》为题材。 其二, 有较明显的地区教材的痕迹。 个别题目或答案甚至直接取材于教材。比如, 浙江师大附中的一位教师就对2015年浙江卷发出“答案为了降低难度而取自课本, 又不免过于拘泥教材”的感叹。 其三, 主导的方向是由各地出台的考试说明为基准。 各地的考试说明虽然皆以大纲准绳, 但是在取舍上又大相径庭。 众所皆知, 使用地方卷的各省选修专题选考上就是各不一致。

古语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要想充分备战全国卷, 就必须对其有深刻认识。 仔细分析近五年的全国卷, 我们不难发现其命题的某些共性。其一是“以本为本”。这里的“本”是什么呢? 是《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考试大纲》。 由于全国卷的通用性, 考纲作为其命题的根本依据自然是神圣不可动摇的。 其二是知识辐射广泛。 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的材料基本都是取材于教材之外的材料, 答案设置也不以某版本教材的表述为依据。 这或许是为了体现命卷的公平性吧。 其三是注重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重视知识的运用是全国卷的最大特点。 这也是许多考生认为全国卷比较难的原因。

由于地方卷和全国卷存在的巨大差异性, 我们准高三的教师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须做出适当调整是不言而喻的。为适应高三全国卷的新形势, 我认为新高三的一轮复习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调整一:强调核心知识, 把握核心能力

哪些是核心知识?什么是核心能力?答案是明确的: 全国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就是核心知识; 全国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的三维能力就是核心能力。 过去, 我们高考复习围绕的是地方出台的考试说明, 在这更替的阶段, 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更换使用全国新课标考试大纲作为复习的准绳。 当然, 要真正落实“把握核心知识, 掌握核心能力”光靠翻阅考纲是不够的, 需要深刻领会它所包含的精神。 比如考试大纲对选修戊戌变法这个考点的要求, 具体到要求的各细节知识点是什么; 每个知识点要求把握的能力程度怎么样;要培养怎样的情感价值观。 在知识的分析解读上不能有地方偏见, 不能根据地方来主观取舍知识点。 真正做到以全国大纲为纲。原来的地方卷, 总喜欢强调地方特色。 比如, 福建省的教师在复习林则徐和严复等相关知识时总是会更多的展开, 更细节的分析。 在全国卷的形势下, 这些“惯性”就有必要克服了。

调整二:扩大课外知识辐射面

为深刻把握核心知识、 运用核心能力, 新高三历史教师还应该适当辐射课外知识。必须强调, 这种知识扩充绝对不能偏离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这种补充必须是有的放矢的。第一, 内容上应该有所取舍, 不可随心所欲。 一方面可以深入分析五大版本的教材, 寻找其共性和特性进行适当补充。2015年全国卷的使用将达到20多个省份, 其命题自然也应当各版本的教材, 把握教材兼得共性和特性, 避免有所偏薄。因而适当补充强调一些教材间共性的知识, 扩充个别版本教材的闪光处不失为补充的一个好方向。另一方面, 关注历史研究前沿, 围绕核心知识辐射相关领域做适当的拓展。在这方面恰如其分的辐射, 既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认识的高度, 也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二, 深度上应该是点到为止, 不可本末倒置, 高谈阔论。 补充的目的不是把握补充知识本身, 而是有针对性的扩大知识面, 培养学生涉猎课外相关知识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调整三:强化知识框架构筑的系统性和可扩展性

构筑知识框架是为了统领知识, 系统化知识框架可以有效、灵活地运用知识, 实现学以致用。 这是全国卷的一个较为明朗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对那些生疏材料的阅读和处理能力就是建立在对考纲课表要求的知识有系统把握的基础之上。

应该强调的是系统性的框架不是拖沓冗长的框架, 而是可扩展的框架。那么, 如何构建这种系统的活性框架呢? 首先, 教师必须认识到框架是学生的框架, 构筑框架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自己, 甚至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框架 (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式, 自己的学习习惯的框架) 。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自己构筑的框架, 这样对他们来说这个框架才具有活性。其次, 教师必须在宏观上给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让框架不要背离考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再次, 这个框架必须是经脉发达, 有干枝强劲的框架。比如, 我们可以时间为主脉络, 以核心考点为强干构筑框架。

调整四:注重学生独立应对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对于刚刚使用的全国卷的考生来说, 试卷总会有那么一点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很容易导致浅尝辄止, 打乱他们正常的思维能力。 为培养这种能力, 我们首先必须加大复习中的全国卷真题的引入量, 并要给足学生独立应答的时间, 让学生逐渐克服全国卷的陌生感。其次, 教师还要增强学生分析材料和问题的能力。做到明确“三性”:材料信息提取的完整性, 问题要求的明确性, 选项之间的区别性。

全国卷下的高三复习学生的任务十分艰巨, 教师更是要事异则备变, 适时对教学做出合理调整。 我认为, 在新形势下我们复习课堂时时处处都要体现考纲和新课标的要求, 科学地对自己的复习方案做出调整, 提高课堂效率, 为高三学生考出好成绩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林海筠.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J].试题与研究, 2008 (35)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有效性探索 篇8

结合高考考纲和近年高考命题导向,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难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

二、教学展示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

(1)“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处于状态。

(2)关于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引入“两个凡是”的思想分析)

2.内容探究。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大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史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探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史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深度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有何启示?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史料三……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2)基础知识整理、重点知识点拨:时间、中心环节、内容。

(3)意义。(史料印证)

史料四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年届花甲、老态龙钟的企业,带来返老还童、生机勃发的巨大变化……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

——江世杰《方向对路子好——首钢改革与发展纪略》(1992年)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建立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

史料五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義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成效。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本课教学突出四方面:第一,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包括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点内部的知识完整性。第二,注重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归纳总结。第三,注重对重要的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第四,注重知识的总结归纳和知识升华。

教学中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的配合度高,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好,材料分析能力和归纳比较能力有所提升,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9

1.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导学号 26812376(C)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解析] 题目中“1956年……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的现象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故本题应选C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分别通过合作社、人民公社等形式加强管理,故A项的表述错误;市场经济建立于改革开放以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56年”,故排除B项;D项的表述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符,故排除。

2.(2018·邢台)1979年,安徽来安县粮食增产4.4%,其中包产到户的队增产37%,包干到组的队增产12.5%,包产到组的队增产3.4%,仍然以队为基础,搞“大呼隆”的队减产6.7%。这说明导学号 26812377(B)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

B.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基层乡镇政府设置开始革新

[解析] 材料显示包产到户的队粮食增产幅度最大,实行集体经济的“大呼隆”还减产,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C项是1953年~1956年;D项是1978年以后。

3.(2016·全国卷Ⅲ·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 26812378(A)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 B、C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D项内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B、C、D三项均排除;从题干信息可知,与1975年相比,1980年的多种农作物产量有很大提高,这与中共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在这一体制下,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故A项符合题意。

4.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据此判断当时导学号 26812379(C)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 C.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

B.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 D.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

[解析] 根据“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75号文件”特别强调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反映出仍有部分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有疑虑,这些表明改革仍然面临着阻力,故C项正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故D项错误。

5.(2017·海南·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导学号 26812380(A)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解析] 材料信息“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表明了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

6.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导学号 26812381(B)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

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10

第34节 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单元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与“风骚”一词来源无关的是() A.诗经

C.楚辞

B.离骚 D.汉赋

解析:《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离骚》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将其并称为“风骚”,故选D。答案:D 2.(2012·长春模拟)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特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它们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A.社会**和经济凋敝

C.国力的强盛

B.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 D.宏阔广大的文人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本质上体现出西汉武帝时代国力的强盛,选C。

答案:C 3.宋朝时期,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话本和词兴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风俗画同时兴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的文学艺术()A.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C.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话本、词和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文学艺术平民化的特点;文人画的出现,反映了士大夫的个性化追求,故选C。

答案:C[.Com] 4.(2012·秦皇岛模拟)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代常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C.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B.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说明元曲的自然本色,体现了市民阶层的特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案:A 5.明清时期,以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

C.市民阶层逐渐扩大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他们需要新的文学形式和题材来满足自己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章回小说也就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所以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6.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如戏曲、小说等出现了,故选D项,A、B、C均出现在宋代之前。

答案:D 7.余秋雨说:“中华文明的长寿秘密是汉字。”下列关于中国汉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汉字起源于甲骨文

B.汉字在秦汉时期形成完整体系 C.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简到繁 D.书法艺术分为自发、自觉两个阶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在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故A、B两项错误;结合汉字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其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故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8.(2012·福州模拟)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解析:楷书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

用心 爱心 专心

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故A错误。

答案:A 9.《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巅峰之作,现藏于故宫。下列关于该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 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解析:根据古代绘画的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绘画代表作品,属于风俗画。A项是隋唐时期绘画的特点;B项是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的特点;D项中的时间“唐朝”错误,据此可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

答案:C 10.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题干描述的是文人画的特点,C作品通过梅来抒情,表达个人追求,符合题意,A作品为风俗画,B作品为彩陶画,D作品为写实人物画。

答案:C 11.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京剧是以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表演手段的。而B项指的是相声。

答案:B

用心 爱心 专心 3

12.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以形写神”的特征 B.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C.图3作品的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元曲通俗易懂的特征 D.图4剧种在清朝同治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图4京剧产生于道光年间,在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A、B、C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台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文字起源的学说。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材料2:下图为新石器时代刻在石崖和陶器上的符号,这些符号极为罕见。

材料3: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许慎《说文解字叙》

材料4: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将药店所存“龙骨”如数购归,经过研究后确认是商朝文物。甲骨文始为人知。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辨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体一致。

(1)材料1中对中国文字起源的看法有无道理?为什么?(6分)(2)史学家没有把材料2中的符号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你认为原因是什么?(6分)(3)材料3、4都涉及汉字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比较可信?为什么?(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教材中的汉字起源分析有无道理,并分析原因。第(2)问要依据自己的认识去回答。第(3)问首先要对比两则材料,从中获取信息来组织答案。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案:(1)无道理。因为结绳仅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原始的刻画符号。(2)原因:发现符号数量很少,至今还无法破解,所以不能把它确定为中国最早的文字。(3)材料4比较可信。理由:它既有《史记》的相关记载,又有大量出土文物作为物证,其中的大量文字已经破译。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

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

材料2: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3: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才的长期舞台实践,执著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4: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3,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3)结合材料4,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及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要依据两则材料从中归纳概括。第(2)问从材料中的“逐渐吸收”“徽汉合流”“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著探索”等分析归纳。第(3)问为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的认识进行回答。

答案:(1)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2)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

(3)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合适的。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国家应当对京剧珍惜和保护;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11

【关键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以问导学 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 探究

【基金项目】此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为:“以问导学”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为:JCJYC151105091。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7-02

一轮复习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组复习,建构知识体系,更要求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规范书面表达能力、掌握答题技巧,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好多教师认为在一轮复习时,不必太关注学生的课堂互动,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串联知识和强化训练上来。但是,一味的讲解效果好吗?一轮复习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提升方面还有作用吗?这些疑问都值得思考和探究。

2013年10月和2014年5月,我们课题组曾先后两次到我省南阳市西峡一高参观学习,对该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及效果印象深刻。在西峡一高,不管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其教学都严格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特别是在一轮复习中,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其启发,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最终确定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推行新的课堂复习模式—“以问导学”一轮复习模式。

“以问导学”一轮复习模式 是指在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标及教材,结合学生复习现状,精心设计问题,学生通过复习解决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复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通过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教师点拨、引导、总结等手段最终达到完成复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确定实验对象的过程中,我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该班过去历史成绩在年级里的排名、该班学生的意愿、该班教师的意愿等。最终我们确定把高三(3)班定为实验对象。该班在最近高三组织的两次正规测试中,历史平均分均处于倒数位置。通过走访调查我还发现该班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上课讲的过多,学生厌听情绪严重。 随后我和高三(3)班韩庆洲老师商量达成共识,我们最终按学生意愿和成绩将全班分成10个历史学习小组,并制定了小组评比规则。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运用“六步法”进行具体实践,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该方法。“六步法”即“以问导学”复习模式的六个操作环节具体如下: ①问题导引:由谁提出问题,怎样展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等。②自学思疑: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规范表达:强调书面表达的要求、技巧、进行经验总结。 ④合作探究:指导具体的操作步骤。⑤精讲点拨:注重精讲原则及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⑥总结提升:侧重引导学生如何操作,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

按照以上教学方法,从2014年9月到2015年3月我们课题组在高三(3班)进行了“以问导学”复习模式的实验。在试验期间,学校的正规测试进行了20次,高三(3班)的历史平均分已由原来的全年级倒数提升到了年级前两名。成绩只是实验成功的表现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以问导学”复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渗透。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被点燃了,在主动而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甚至还带动了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实践,我们课题组认为“以问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切实可行。于是在2015年5月,课题组正式向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呈报《立项申报书》,随后在9月份正式获准立项。课题立项后,课题组针对本课题,结合去年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次进行交流,并借鉴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模式,甘谷列的 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北京五中庞晓晴老师的“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等经验。从2015年9月——2016年2月,“以问导学”复习模式在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韩庆洲-高三(1)班,燕纪勇-高三(3)班,吕永涛-高三(4)班,张红敏-高三(6)班,郜志奎-汤阴一中高三(1)班)全面展开。实验期间,我们多次邀请有经验的领导和教师进行指导,使我们的实验更加合理,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实验对象更加积极,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为例,我们的课堂结构如下:①问题导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a.“百家争鸣”的背景是什么?与同时期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较,两者在背景、内涵上有何不同?b.简单陈述各派的思想特点。c.“民本”思想在各派主张中如何体现? ②自学思疑: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思考、查找问题的时间。③规范表达:学生将b、c两问题的答案规范地写在练习本上(要求:字体规范整齐。语言要精练,抓住关键词、句。答题要点清楚完整。速度要快。)④合作探究: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讨论a问题,交流展示各组成果。⑤精讲点拨:背景的不同点需要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学生找不准对比点,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社会性质、经济形态来回答。在纠错的同时,点拨学习感悟。⑥总结提升:学生整理a问题,最后整合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规范答题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会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增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在我们的实验期间,学校的正规测试进行了20次,高三(1)班,(3)班、(4)班、(6)班的成绩提升也明显高于未参加实验的(2)班和(5)班。如表所示:

郜志奎所带高三(1)班也在汤阴一中各次测试中遥遥领先,成绩稳居年级前两名。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斥课堂,过去的“一言堂”现象不再出现,复习课堂成为一个热情洋溢,充满生机的学生交流场所。

实验证明高三历史在一轮复习时,教师更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以问导学”复习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历史学科素养。

但在试验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导致实验成果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1.一轮复习资料对“以问导学”复习模式中“问题生成”环节的干扰。2.习题课如何对选择题和主观题进行分类细化等。

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只要努力这些不足是一定能够克服的。谨在此以课题组在实践过程中生成的一些见解和看法与大家交流,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甘谷列.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观察旬刊, 2013, 2(7):31-34.

上一篇:内部工程审计人员《工作就是责任》的心得体会下一篇:现代言情小说里的爱情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