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中国史

2024-05-12

高三历史复习中国史(通用9篇)

高三历史复习中国史 篇1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国是充满着急剧变化的一百六十年。这一百六十年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会阶段,是一个世纪的屈辱,抗争和探索;1949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个世纪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年是:

(1)资本主义列强此消彼长变换各种手段勾结中国的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半殖半封社会,并扶植反动势力不断深化这一统治秩序的历史。

(2)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和经济富强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国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阶级的师夷论,洋务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维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方案等。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斗争和探索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皆归于失败,但都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而且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在中国半殖半封的夹缝中,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地产生和发展着,为中国革命史的深刻转折提供着经济,阶级和思想条件。

1919-1921年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中国革命迎来新的曙光,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曲折斗争,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其中中共经历和外部敌人与内部左右倾的斗争,不仅完成了革命任务,而且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列毛的正确理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采取革命的武装斗争方法,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向社会主义前途迈进---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领导是我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中心问题是土地革命。上述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开始萌生,土地革命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完全成熟,解放战争时期达到高度娴熟的程度。实践证明其确实是我党革命斗争的结晶。

如果说建国前是革命史,是政治史,是求独立史,那末建国后就是建设史,是经济史,是求富强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由开局不错,到误入歧路又到拨乱反正,成绩辉煌的历史。总的内容就是建国前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思想)赢得独立;建国后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走向富强。建国后的历史四个阶段(考试说明将其合成三个阶段,即56-76年合为一个阶段)。

(1)1949-1956总的来说我国是处于一个过渡的社会阶段-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前后联系相承的两个转变:1949-1952是由半殖半封的社会形态转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由半殖半封的残破经济转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得到恢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上推翻大地主大买办的独裁政权转为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角色。53-56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经济上经过三大改造由多种经济并存到公有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工业化开始起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标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1966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曲折中探索前进的十年。总的来说成绩为主。但左的错误逐渐占据上风-最终演变成十年“”。

(3)1966-1976年的“”内乱时期,注意同极左斗争的内容。

(4)1978年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全方位的伟大历史转折,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伟大成就。

高三历史复习中国史 篇2

第一阶段:学生自述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复习提问的形式, 让学生围绕课程标准, 概括复述上节课重点、难点, 也可以让学生板书知识结构。例如在复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一课时, 通过学生复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掌握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巩固封建统治之目的, 理解地主阶级学习层次停留在器物层面, 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探寻救国之道, 理解其学习层次进步到制度层面, 同时重点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复述上节课内容, 达到巩固知识, 强化知识结构, 明确课程标准的目的。

第二阶段:师生探究阶段, 花时二十分钟左右。围绕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心设计问题, 师生共同探究。《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设计三个问题: (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其意义; (3) 认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问题, 学生基本能解决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也能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 但是对局限性的分析可能会不到位, 教师可以就教材中“打倒孔家店”引发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人物、文章、团体、刊物等几个方面概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史实, 并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第三个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使得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即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阶段。

鉴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终结, 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形成如下单元结构图。

师生探究过程是辨明史实与理论的重要阶段, 通过探究主要培养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准确描述与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 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正确阐释的能力, 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习惯。

第三阶段:及时记忆阶段, 花时十分钟左右。及时记忆并进行课堂检查。记忆前可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记忆方法, 提高学生记忆效率。记忆完毕, 及时通过学案中的填空进行自我检查。

及时记忆与检查能让学生掌握本堂课所学内容, 同时不易遗忘, 不浪费学生时间。

第四阶段:能力训练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训练主要是进行5—8道选择题训练, 题目的选择以近三年新课改高考题为主, 不足则辅之以大市近年来的模拟试题, 选题确保围绕课程标准, 围绕重难点。试题评讲也是关键, 重在分析解题思路, 总结规律性解题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提高学生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第五阶段:心得交流阶段:学生个人谈本节课所得, 可以就知识的掌握、方法的探讨、能力的提升、题目的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不求全但求异, 求学有所得。

通过实践, 我感觉一轮复习此种课堂模式较为实用, 简洁高效。复习过程紧扣课程标准与重难点, 每节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探讨、默写、训练、总结等五个环节五次接触课本重难点, 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既有合作探究又有典型题目训练, 长此以往, 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摘要:作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升学生能力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总结出“五段式”教学方法, 即把课堂分成五段:学生自述阶段、师生探讨阶段、及时记忆阶段、能力训练阶段、心得交流阶, 并运用课例做了说明。

关键词:历史教学,“五段式”教学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刘晓明, 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1) .

[3]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9) .

[4]张璞扬.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高三历史复习浅谈 篇3

一、强化落实掌握基础

近两年高考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削弱了,而是进一步强化了。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成绩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基础知识考查点上丢分太多。

对基础知识要有新的理解。基础知识除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外,还有历史的阶段特征、历史线索、知识结构、基本理论等。阶段特征是理解历史的特定环境,历史线索实际是各类专题,知识结构是零碎知识的综合与升华,基本理论是思考的“旗帜”。

为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做到眼、手、口、脑并用。在方法上,指导学生采用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等方法加强记忆,把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力争做到:先死后活(记忆准确)、死中求活(理解)、死活结合(初步运用)、死去活来(应用自如)。

二、巧建结构完善体系

知识结构就是知识的相互联系。结构不是知识的罗列和堆集,而是使零碎的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由分散到综合、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升华。

建立、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系统、归纳和综合,在第一轮复习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具备了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能力,学生才能由历史知识的点发展到线、面。并进而形成由分散到整体的立体结构,获取对历史的立体感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构筑知识结构,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每一节复习课要形成一个教学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涵盖面广、聚合能力强的复习主题,要用这个主题把历史复习内容串联起来,以发挥群体效应和系统效应。如复习洋务运动这一内容时,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这样的主题,就可把有关内容都串联起来。抓住若干历史基本主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知识优化组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棵棵孤立的树木而是一片森林。

三、专题设置增强能力

《历史科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具备“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考试能力。新课标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方式,设计了25个专题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高中学生必学的基本内容。另外,还设有6大选修模块。通过新课标,学生比较明确了解专题学习的内容,有利于他们去繁就简,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例如学习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专题时,可利用新课标的“民主革命”专题进行归纳复习。

四、突出重点把握主体

所谓历史学科主体内容,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东西,它能够起到提挈宏观整体、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它涉及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制度、社会性质、政权更迭、经济水平、民族交往、国家关系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果等诸多方面。具体来说,中国古代史部分,可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体内容;中国近代史前期80年,可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内容,即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等等。

五、重视训练提升能力

重视解题训练,探索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想和方法,积累答题的技能经验。正确的审题、答题思路和方法,既省时高效,又能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得分率,所以在整个高三学习和复习阶段,要高度重视。要重视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其参考答案中体会“怎么答”。研究高考试题(典型的、适量的)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还重视了对历史地图、历史插图(人物圖、文物图、漫画、照片)、表格等的复习训练,注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还适度地关注了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注释、插图等。

总之,在复习中要依据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考试大纲》、《教学大纲》、学生实际等情况,采用灵活、高效的教学和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在2008年的文综历史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三历史复习中国史 篇4

13、B 14、A 15、C 16、B 17、B 18、B 19、B 20、B 21、B 22、B

23、B 24、A 25、C 26、B 27、C 28、C

29、

① 包括了皇帝和三公大臣的综合意见。

②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

?③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

④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们和法律的制约。我国封建制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

30、

(1)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睡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加强了君主专制。

(2)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3)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封建制度的腐朽,宦官专权,使明统治更加黑暗,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

31、

(1)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材料二特点: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

(2)增设特务机构。

(3)同:特务统治。

异:前者特务机构控制在皇辛手中。后者成为宦官专政的工具;前者监察官吏,防止其图谋不轨。后者镇压人民,形成社会恐怖。

特点: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4) 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32、

1)世袭制、察举制、征召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八股取士。

2)

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进步,它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参政,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才能;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变。

33、区别:

①前提不同:“以德治国”的前提是“依法治国。古代君主则是在君主专制即“人治”的前提下强调官吏的品德。

高三历史复习中国史 篇5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8.“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答案:B 9.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下列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③新三民主义 ④“一国两制”构想 ⑤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④⑤⑥

B.②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10.“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

高三历史复习提纲 篇6

一.回顾日本侵华:

⑴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占领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⑵1894—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大量利益。

⑶1900—19的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参与其中。

⑷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

⑸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

⑹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⑴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被杀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

⑵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实验,仅哈尔滨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日本遗弃在中国的生化武器仍然威胁着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⑶日本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并进行经济掠夺。(以华治华、以战养战、奴化政策)

⑷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实行残暴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归纳总结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

⑴消极:

①一方面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

⑵客观积极:

列强侵华的同时把西方先进技术、思想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

⑴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华的开始阶段,包括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其次是美、俄。侵略范围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主要方式是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⑵19世纪70—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逐步增强。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在继续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政治侵略方式从“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⑶一战至二战期间,美、日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逐步先是日本独霸中国,后美国逐步确立在中国的优势地位,侵华的主要手段扶植代理人。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

侵略国家:由英法等几个国家到多国;

侵略范围: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沿江到内陆到瓜分狂潮;

侵略方式:以军事为后盾,掠夺原料,以商品输出为主到继续军事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侵略以“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经过的战争:两次鸦战到甲午战争到八国侵华。

☆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认识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从发动者来看,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

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

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高三历史复习策略的探讨 篇7

一、对复习内容精心设计

(一) 构建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三个必修模块内容繁多, 又非常重要, 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 就要学会整合知识。所谓整合知识, 是指把零散分布于不同章节的相似知识聚合在一起, 形成知识线与知识面。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把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 再整合成面。

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可以分为单元间、模块内、模块间相似知识的整合。从历史整体出发, 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 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 形成知识系统。以模块内的知识整合为例, 如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第四单元的12、14课, 第七单元的26课, 可以用“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串成一条线。 (1) 旧中国屈辱不平等外交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2)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关系正常化, 新时期在发展中调整外交) , 这是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

再如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第一单元的1、2、3、4、6课, 第三单元16课与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中第一单元的1、2课,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第一单元的2、3课, 可以用破解“李约瑟难题”联系起来。 (1) 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自耕农经济) ; (2) 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 ; (3)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儒家思想) 。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轮复习教学, 通过对知识的整合, 既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理解历史, 把握历史规律, 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一些不同于教材表述、教师讲授的知识有独特性的认识, 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他们在理解历史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一轮复习取得较好效果。

(二) 对教学内容有效取舍

教师要认真研读高考的依据——有关新课程实施的相关指导性文本,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这几个文件对于历史课程各模块和各专题的要求, 然后按照这些文本的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

在“辛亥革命”一课中, 课标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所以,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可以简略处理;“武昌首义”和“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中关于辛亥革命过程的部分, 要求学生记住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关键知识点即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需要重点分析与探究。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部分就应该以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福利国家”等相关史实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对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新经济的出现”和“第三产业的兴起”等内容, 可以作为史料来指导学生探究, 培养他们学科能力和体验学习过程。只有这样做, 才能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深度, 才能进行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策略探究。

(三) 有效拓展复习内容

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上, 教师不但要对课堂复习的内容有效取舍, 还要适度拓展, 主要是指突破历史学科的范围, 建立起与社会热点问题和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另外还要体现地方特色。

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的内容。如, 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志2012年2月20日上午在会见到访的南京市政府代表团时, 公开怀疑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实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电影、图片、史料了解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通过历史真相批驳河村隆志的荒谬言论。

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中提到英国畜牧业和毛纺织业发达, 出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和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手工工场主和牧场主, 这一知识点与高一地理知识中气候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相关。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温和湿润,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利于养羊养牛等畜牧业的发展。

体现山东特色的内容。如, 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时, 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 孔子、孟子、墨子、孙武、孙膑、晏子、许行等都是山东人, 有条件的话,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孔庙、孔府、孔林、孟庙、孟府、孟子林、墨子纪念馆、孙子故里、孙膑故里等, 让学生置身于这些伟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切身感受其历史文化意味。

二、精练精讲习题

(一) 精选习题, 训练提高

教师不要带领学生搞题海战术, 应该精选“典型性、针对性、有效性、新颖性”的试题, 精心研究, 查重点、查难点、查漏点、查盲点。

1.近四年高考试题和近两年高考模拟题必做

学生通过做高考题, 领悟高考对主干知识是怎样立意、设问的, 尤其对同一个知识点是怎样用各种形式进行考查的。并且要反复做, 强化答题的科学性、规范性, 运用公式法, 举一反三, 反复训练。

例如, 高考历史题经常通过名人的评论来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2011年山东卷第9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2. 精选题必做

通过设置知识联系广、思维量大的题目,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有不同的看法, 大致是:A.主要是积极的, 但也有消极的作用;B.主要是消极的, 但也有积极的作用。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 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此题是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多角度论证的能力。

3. 错题必做

建立纠错本, 把每次训练和考试的“错题”、“容易出错题”和“典型题目”整理下来, 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做错题的习惯, 强化错误原因并纠正。

(二) 精讲习题, 重视方法指导

1.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保证每天要有一定的选择题训练量, 而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一般要求学生6~8分钟做完12道选择题, 然后吃透这些题。选择题解答时, 第一步要读懂材料, 明确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要认真审清题目要求以及题目中的限定语, 根据题干要求和各个选项, 认真思考。在明确题干要求的前提下, 可以运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较容易判断的不符合题干的选项, 逐步缩小范围, 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例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

A.敦刻尔克战役B.诺曼底战役

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在这道选择题中, 题干的要求就是要求选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从四个选项来看, C项的阿拉曼战役是发生在北非战场, 从地理角度就可以直接排除;A项敦刻尔克战役是二战刚刚开始时发生的战役, 从时间上可以排除;D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对德国法西斯作战的第一战场, 不属于第二战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可以排除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的A、C、D三项, 剩下的B项就是正确答案了。

2. 材料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每一个材料题一般都是围绕主题设置, 在阅读材料时首先要明确材料反映的主题, 明确出题者的意图。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具有主题意识, 这叫“从大处着眼”, 意思是不能偏题。在具体组织答案时要“从小处着手”, 保证答案的全面性, 防止片面性。解答材料解析题时, 一定要结合所学知识, 把试卷中的材料问题与有关的历史知识线索联系起来。

比如, 评述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土地政策。不要直接写出答案, 而是应该和新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联系起来, 如: (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3)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4) 十年“文革”时期; (5) 改革开放时期。这样把问题与历史线索联系起来, 从而顺理成章地分析归纳出: (1) 是土地改革; (2) 是农业合作化; (3) (4) 是人民公社; (5) 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解答材料题时, 应该联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做到正确、规范地综合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

三、指导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

(一) 心态平和, 信心充足

考试前心态要平和。也可以给自己想一下“退路”,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今年考不上, 明年再来”, 想办法舒缓自己紧张的心理, 考场可能就有较好的发挥。考试前对自己要有适当的定位。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是取胜的关键, 考生对自己的水平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不能期望值过高, 增加自己的压力;考试时信心要充足;答卷中, 见到简单题要细心, 面对偏难题要耐心, 使自己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

(二) 整体把握试卷

考生在拿到试卷后, 先要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然后通览整个卷, 看看总题量是多少, 有哪几种题型, 进行整体把握, 并对各题难度以及回答问题所需时间进行大致估计, 做到心中有数, 为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解答顺序留有余地。做题时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 先做容易题, 等容易题解答完毕, 再集中精力攻克难题。当然, 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不能走马观花, 遇难就退。整体把握试题, 是克服难题和容易题顾此失彼等现象的有效措施。

(三) 认真审题

审题不仅是做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题目本身是解题的信息来源, 审题要逐字逐句展开分析, 力求从逻辑关系、语法结构等各方面认真看清题意。要特别注意关键词, 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可能性、必要性等字眼。完全搞清题意, 结合所有条件, 综合全部线索, 形成整体认识, 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根据。在审清题意的基础后, 再运用头脑中的知识网络, 找出相关的知识点来解答问题。

(四) 检查修改, 确保准确无误

考生做完试题后, 一定要认真检查。首先是检查有没有漏掉的题目、因粗心导致的错误;二是认真推敲解题的各个环节, 审题是否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题目和关键词, 以及隐蔽条件是否注意到;三是根据自己平时对错误的归纳总结, 有意识地去检查纠正自己经常犯的一些错误。通过最后的检查修正, 可以使在解题中没注意到或考虑不周的问题得以发现, 使答案的准确率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文伟.源头·活水·能力——浅谈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 2011 (7)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有感 篇8

第一轮复习实际上是单元复习,是高三复习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且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从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

所谓知识结构,其基本含义有二:一指构成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指这些内容是按怎样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即通常所指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阅读教材的钥匙,就能把看起来分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系统之中。掌握知识结构的基本做法是:1先让学生用最为简洁的文字分别对本章几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概括。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可概括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引导学生弄清子目间的内在联系,如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与第一目讲的都是战争的原因,但一个是根本原因,一个是战争的借口。3帮助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重视课本,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大小字和原始材料的关系,也是搞好单元复习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按四种情况处理:1对课文正文的或历史概念做注解或阐释的小字和异体字,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2属历史常识性的小字部分,也要求学生掌握。3属补充性知识,又离课文子目要求较远的小字,只做一般了解。4属拓宽知识面,又离子目要求甚远的小字,不要求掌握。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内容,而在考试中提出这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的,也要适当补充。对课本的处理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本上明确了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写在黑板上,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师只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澄清,要求学生对关键性的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易混淆的知识点,加以对比,明确其异同点。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的指导,往往是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而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加强对学法的研究与指导,是中学历史教学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按照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法上加强指导:正确阅读教材的方法、表述问题的正确方法、记忆年代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联系和类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正确思考的方法、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审题和答题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效率将得到迅速提高。

四、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题

练习题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讲解时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题目要概括性强、灵活性大,能一题多变,启迪思维。习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针对知识的重难点,要注意克服练习的盲目性、片面性。教师在讲解例题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读题和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前反复读题,在读题中弄清已知条件和所问的结果,明确所涉及的范围条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理清思路,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五、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训练是实践,评是练的继续和补充,练要合理,评要点睛。对每套题,第一遍要学生独立完成,充分显示他们在基础知识、思考问题的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遍,教师点评。根据反馈的信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审题、判断、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转换思维角度,排除障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借题发挥,评出问题的最重要特征。对大面积含糊的知识漏点、难点、疑点,应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如此点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的认识水平有较快的升华,从而适应高考的要求。

高考历史复习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 篇9

限时训练: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周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

秩序被彻底打破。其根源在于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13、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是

A.法典明文规定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按律量刑,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4.下图甲乙两件文物分别是1907年和1980年在新疆考古发现的元代广告包装纸,其中乙件印有“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不误主顾使用”等广告内容。这两件文物反映了元代

①商品流通渠道通畅②印刷业有了发展

③经营者注重诚信经营和广告宣传

④杭州金箔制作行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金瓶梅》:“情色二字,乃一体一用。故色绚于目,情感于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视。”

16、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代民主制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

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既是对古代文明的承继,又是一次全新的发展。关于代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代议制的核心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

B.体现代议制间接民主原则的最好途径是完善普选制。

C.美国为议会主权代议制形式的典型代表

D.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对古代文明的彻底否定

17.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纵观英国东印度公司兴亡史,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其不合时代潮流

C.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府矛盾尖锐

D.英国殖民霸权的衰落

18、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数量上有所发展,但这是在殖民主义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实现的。以下各项对这一过程在中国所造成的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传播

C、造成货币和资源的大量流失

D、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受阻

19、《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是荒诞剧的代表作家,这种荒诞剧的主题所反映的是

A、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B、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人们的生活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

C、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待

D、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20.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B.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联系

C.科学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发明的出现

D.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1.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的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22、列宁在1921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与下列中国的哪个事件相似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23、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新军事战略,高调宣称“战略东移”,霸权形象展现无余。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帝国,到19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体现在()

A.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取最大利益

B.依靠掌控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获取最大利益

C.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取最大利益

D.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利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

……真要学美国人的作法,那就学学人家开放的心胸,不要守着自己家里的几个古董,把喜欢外来文化的人都斥为崇洋媚外、食洋不化。在美国,如果一个学者着迷于中国文化,并大肆鼓吹中国文化高于美国文化,他往往受到非常大的尊重。这不是因为别人同意他的观点,而是人家珍惜对外来文化的热情和研究。在中国,谁要说美国文化高于中国文化,你看看会引来多少唾骂?……所谓“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薛涌《美国有国学吗?》

回答:(1)材料一中“私学文化”的兴起与孔子哪一教育主张有关?

又与其什么思想相矛盾?谈谈你对孔子的思想有何看法?

(6分)

(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接触到的“市民文化”可能有哪些?“帝国文化’’的“定型”与“市民文化“的“幼弱”有何共同原因?

(8分)

(3)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就中国举一例说明“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发展?

(6分)

39、(26分)大约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又称近代化)。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经历之坎坷、过程之曲折,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给人们的启示也非常深刻。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起步于19世纪中期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曾经历过封建阶级“器物变革”的探索,又经历过资产阶级“制度变革”的探索,最后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材料二:在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历程中不断地吸取世界大国崛起的经验,先后走过“日本式”的道路、“美国式”的道路和“俄国式”的道路,但均告失败。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自己的路”,才取得了成功。

材料三:有日本学者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这种增长的特点是严重依赖低端产品和外资企业产品出口,同时严重依赖购买外国专利和外国技术,而一旦这些通道出现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将难以为继。因此,随着中国越来越依赖外贸和外国技术及机械设备,发达国家也就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中国要谋求经济长期增长,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科研和开发,但目前中国既没有这个基础,也缺乏这方面的远见,于是只好购买日本的专利,继续引进日本的技术,这样一来就受制于日本,为自己套上了枷锁。因此,“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

——摘自路爱国《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得失——国外的一些评价与看法》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从19世纪中期“器物变革”转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请列举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走自己的路”取得辉煌胜利的范例各一项(4分),并概括这一历程给人们的宝贵启示。(2分)

(3)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是“中国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6分)

(4)材料三中,日本学者指出的中国改革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分)他认为“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

参考答案

CDBC

BBDDC

DCB38、(1)有教无类(2分);贵贱有序(2分)。孔子的主张既有进步性又有保守性。(2分)

(2)宋词、话本、南戏、风俗画、四大家书法。(2分,答对两点给2分)

专制主义的强化(2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思想控制的加强。(2分)

(3)美国承认、尊重外来文化;(2分)中国对外来文化存有排斥心理。(2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答大唐盛世亦可)

(2分)

(4)政治、经济的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发展,先进的文化可推动社会的进步;(2分)文化是在借鉴、融合中不断发展的;(2分)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2分)

39、(1)主要原因:①器物变革的探索失败(或洋务运动的失败)(2分);②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2分)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2分)

(2)①范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分);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分)

②启示:别国的经验必须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巨大作用(2分)

(3)成就: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通过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分)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4)①主要问题:a.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出口、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2分)b.中国缺乏独立科研和创新开发的精神。(2分)

②A.他的观点不正确。理由:长谷川庆太郎的根据以偏概全,过分夸大技术与专利的作用和影响。(4分)

B.他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中国本土企业的许多核心生产技术还要依赖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低。(4分)

C.他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比较偏激。理由:综合前面二者的理由即可。(4分)

上一篇:属猪的人2018年运程下一篇:让绿色教育走进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