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2024-10-23

高三历史(精选12篇)

高三历史 篇1

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出炉, 标志着江苏新高考完整地浮出水面, 这是一个推陈出新、不断磨砺而又与时俱进的过程。三年新高考, 在命题的指导思想上, 皆注重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 以考试说明和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同时在考试的内容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某些部分也都发生了巨变。因此, 用心体会新形势下新高考特点, 认真做好一轮复习, 使之做到实效、多效, 实现一轮学习的多维功能是当今之要务。

一、近三年来高考试题凸显的一些特点

1. 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重视观点、材料、角度的创设与运用;

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 考查考生准确再认, 再现历史基本知识, 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22题, 从直观考查风俗习惯的变化到深层次的经济基础的变革, 不同观点的立意方向。

2. 突击抽查边角知识, 教材中标识的章节、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平时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

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 形式更加多样化, 阅读信息不断扩大。如2009江苏历史第5题。

3. 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之一。

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 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 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4. 隐性介入热点问题, 引导关注社会生活。

如:商业城市发展、儒学与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群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等。

二、复习策略

1. 明确高考能力要求, 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历史高考能力要求共4大项12条, 在平常复习时, 应把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各个考点作为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应试能力的指针, 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

高考一方面考查一些原生态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即衍生态知识的能力, 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原生态知识, 衍生态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原生态知识复习的依据就是课标和考纲, 应注意将课标和考纲要求的陈述式变成一个个设问式, 利用教材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 形成主干知识体系。有的学生初中通史知识掌握有欠缺, 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习专题历史的要求, 建议按照课标、考纲要求对初中历史课本的相关通史内容和阶段特征进行补充学习, 把初中史的知识体系和高中专题的知识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知识整体, 随时注意用目录学习法梳理知识, 保证每天拿出一段时间复习, 这样定有大的飞跃。

2.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日益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已成为高考的主要方面, 在明确高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1) 参考近几年各地高考题, 建立典题本,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手头资料不少, 大多数情况下做过也就过去了, 缺少精心的参悟, 尚未达到“格物致知”的要求, 而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哪些知识点、体现什么意图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且科学性较高。因此, 要对近几年高考题有认真地思考, 把答案写出来, 然后对照高考答案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理解题目意图的能力和综合处理材料、史论结合的能力;建立一个记录好题和错题的典型题目本, 把日常练习中的好题错题及时搜集整理, 把典型题目本充实起来并经常参悟。

(2)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重视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克服思维角度的单一性、片面性, 坚决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地利用课本原话答题;要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 再结合设问和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要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分值来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 寻找答题途径。

(3) 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 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4) 加强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在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 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各类序号分隔, 使要点突出, 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 整齐洁净。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 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 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 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 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 通俗易懂, 避免文学化语言。

3. 加强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训练, 提高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能力。

(1) 准确审题。主要审:时间、人物、空间、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

(2) 紧扣题意:“问什么”———时间、关键词。如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等;“怎么问”———答题方式, 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等。

(3) 严谨表达。做到形式和内容的严整准确吻合。

高三历史 篇2

迁都洛阳以后,原来驻守北方防线的鲜卑贵族受到冷落,待遇不及迁入洛阳的新贵族,于是纷纷拿起武器刷存在感。于公元524年,京北六镇的氏族发起了六镇起义,直接结果就是北魏灭亡,东魏和西魏的建立。

东魏和西魏,虽同带魏字,却早已成为傀儡之国。西魏实际上被军阀宇文泰控制,而东魏则是被高欢所控制。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杀东魏帝,并屠杀东魏皇室,建立北齐,东魏由此灭亡。

反观西魏,宇文泰去世后,其侄宇文护专权。557年废西魏恭帝,改国号为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觉为北周孝闵帝,西魏由此灭亡。

北齐和北周常年以来,战乱不休。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大大的增强了北周的综合实力。

浅析高三历史单元复习 篇3

单元复习,是高三教学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首先就要落实基础知识,兼顾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笔者就以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例,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从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

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阅读教材的一把钥匙,就能把看起来分散的知识点纳入到一定的系统之中,从而做到游刃有余。掌握知识结构的基本做法:1.先让学生用几个字分别对本章十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概括。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可概括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引导学生弄清子目间的内在联系。如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与第一目讲的都是战争的原因,但一个是根本原因,一个是战争的借口。3.帮助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打牢了,基础巩固了,学生们就可以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练习与知识掌握了。

二、将观点教育、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纳入新知识框架的教学之中

教学和命题虽然都依据某一教材,即限定在一定的知识范围之内,但显然命题的意图和教学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教学和命题是两个系统。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建立一个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系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我将本章的内容编为9个问题,形成一个新知识框架。这9个问题是: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2.战争中,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

3.这次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正义的自卫战争,但为什么却战败了?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5.为什么说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6.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以什么借口发动战争?

7.为什么说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8.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扮演什么角色?列举史实证明马克思所说的话(见教材P15)的正确性。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出现怎样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怎样出现的?

教师利用这个新的知识框架,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同基础知识的落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理解、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是个关键问题。本章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观点有:

1.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a.英(法)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取决于资本主义国家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本质。制造战争的借口只是从特定方面反映这一本质的现象。

b.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客观上促成近代中国新思潮的萌发。

3.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资本主义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条件)使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此中国人民面临的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对于知识点的梳理,使学生对于这一章的总体状况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样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同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应用。

三、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正确处理大小字和原始材料的关系,也是搞好单元复习的一个重要问题。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在度和量两方面能够适应高考的要求。一般按四种情况处理:

1.对课文正文的史实或历史概念作注解或阐释的小字和导体字,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

2.小字部分属历史常识性的内容,也要求学生掌握。

3.属补充性知识,又离课文子目要求较远的小字,要求作一般了解。

4.属拓宽知识面,又离子目要求甚远的小字,不要求掌握。

学法的指导,往往是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而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加强对学法的研究与指导,是中学历史教学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笔者做过如下尝试:本章涉及多个不平等条约,对条约的内容,学生往往容易混淆。教师应就记忆方法进行点拨。如将《南京条约》的内容编成顺口溜:香港岛割让,辟五口通商,赔银元2100万,货款同英商。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效率必将迅速提高。

高三历史二轮备考建议 篇4

一、注意回归课本, 强化落实知识点

以《考试说明》为纲, 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依据, 扎扎实实地落实考点是复习迎考的重要环节。《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但过于纲要性, 对考点界定不够具体, 因此,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来确定各专题的复习内容。例如《考试说明》关于的“新航路的开辟”规定就很笼统, 而课程标准就明确的提出,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感受探险家们用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将两者进行结合, 就可以确定在“新航路的开辟”考点中, 我们应该掌握哪些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 不能毫无目标地“放羊式”任学生读书, 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来复习, 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史学界研究动态, 及时更新史学观念

近年来, 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基本的史学观点、方法和素养的培养、考查。在史学理论方面, 要帮助学生了解几种基本历史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年鉴学派史观等等。2009年江苏省历史高考题第7题: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 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 是基于它 ( )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因此, 在复习备考中, 适当渗透史学研究成果有助于师生高屋建瓴地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同时, 平时还要注意努力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全球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理性思考精神, 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思想和习惯, 培养整体思维。

三、补充史料,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高考历史对学生的考查, 主要体现在对学生阅读获取材料有效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力立意, 在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试题考查内容并不拘泥于教科书上的表述, 而是注重新情境的创设, 鼓励考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 在高三备考复习中就要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资料, 可以是图片的、文字的、视频的, 并结合材料设置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讨论、分析。补充这些资料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 另一方面也向学生还原了历史本来的面目。例如, 2009年江苏历史高考选择题第5题,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 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对于这道题, 考生必须弄清楚天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时期英国的外交态度有准确的了解,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关注与时政热点相关的问题

考查时事热点是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趋势, 如2009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 以货币流通考查古今中外经济史内容, 2009年江苏卷第20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问题, 第18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这都与当前热点问题金融危机有关, 这也是对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对与2010年相关的周年历史纪念事件、大国关系、经济危机、民主法制建设、两岸关系、民生等问题, 都要将这些问题糅合到相关的知识点中去, 适度地实现“现实与历史的衔接”。

五、关注重点知识和各地命题信息

重点知识是高考试题中反复出现的问题, 如2009年江苏省历史高考题第12题考查的中美关系问题, 第15题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问题, 第21题考查的是我国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等等。这些知识点都属于高考反复变换角度考察的问题。

因此, 高三一线教师要通过围绕重要史实与主干知识全方位立体式设计、变换题型, 以开阔思路, 扩大联想, 丰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 练就学生的“火眼金睛”。

在关注重点知识的同时, 注意关注各地高考命题信息。在认真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 重点关注新增考点及《考试说明》上的例题, 充分利用往年高考题及各大市模拟试题, 查漏补缺。这几年, 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主要由高校专家及中学教师组成, 复习中, 多留意江苏个大县市的模拟试卷, 把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对比, 找出共同点, 有利于指导高中历史复习。

六、有的放矢地训练, 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盲目的训练耗时费力, 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事半功倍。树立“有效课堂”的理念, 训练时间与高考时间一致。尽量避免搞题海战术, 训练学生做题过程中不散漫、不拖沓, 解题一针见血的能力。

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高考阅卷组反馈出的信息来看, 高三学生想拿高分, 以上几种能力亟待加强。二轮复习中, 根据专题将历年来各地高考题集中起来进行训练, 因为高考题相对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通过训练、讲评、反思,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除了做题外, 笔者还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材料, 引导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阅读、讨论。另外, 给学生提供一些试卷的标准答案, 模仿别人的答题方法, 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术语的运用和政治理论的运用方面, 久而久之, 答题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七、和谐师生关系, 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温暖的师生关系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新的高考录取模式, 使选修科目的地位下降, 学生漠视, 家长忽略, 课时缩水, 这种状况, 使选修老师抱怨。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篇5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2.关心、帮助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则需要系统知识,化解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差一点的学生则需要督促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记忆并掌握基础的知识点。所以,老师要多转转教室,多陪陪学生,不仅仅是解答学习疑难,也可以与学生聊聊天。

以上仅是我在高三这一年中教学进程上的所做,并没有谈及学科知识教学方面、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东西。回想过去一年的复习备考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注意和改进,也更深的认识到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是很够。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学生的做题习惯,规范性不强。

3.引导学生落实基础,进而转化为能力也是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

总之教书育人,需要更多的思想和行动,任重而道远!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紧张有序的进行,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将本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还不成熟的做法反思如下:

一、认真、细致的研读考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备考的实效。

1、通过研读2017年考纲预测今年历史科的命题趋向。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我们采用高考试题,同时也研读最新的考纲,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

2、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复习。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加强对学生的督促,促其完整的理解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最后, 加强落实、检测,每天的材料题训练要做到检查,督促,评语,给分,最后修改至答案符合高考要求。

二、注重知识整合。

高考受考试形式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后,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并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认识,将知识升华。同时可以将相应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小专题渗透进去,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就已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三、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以及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因此,在高三的教学中,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相当关键的一环,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

1、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因此就应找准中心词,再慎审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答题卡的涂写最好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2、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高考复习中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纵观近几年高考,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出现了各地教材版本不一的现象问题,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命题者在主观题命题时,往往会先给出一段材料,依据材料设置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材料对历史事件加以说明、解析,同时,在练习或者是考试中也相应加强练习。

3、在训练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历史材料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纯文字材料题、有图形的、有图表等。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如:文字题材,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看材料出处,再判断对解题是否有效。第三看时间,后将之转化为事件。最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课本,将问题、材料与课本相关知识挂钩作答,许多材料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答题要规范,问什么答什么,做到“论从史出”。必要时还应注意材料中出现的省略号,一个省略号前后叙述的是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材料中也常出现表格式的材料题,要注意横向纵向,将二者联系比较,找出其反映的现象、趋势等。

四、关注课改,了解学术前沿。

命题专家大多是学术界的名流学者,他们常把史学界最新的观念和最新成果渗入命题中。

五、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最后,高考的冲刺阶段结束也就是在强化训练结束之后,一定要跳出题海,回归课本。在这个阶段里,学生自主复习为主,内化教材知识,通过自主训练将知识能力化,最终构建备考系统。回归课本首先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由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必然形成与其他知识点的“互动”。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1)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

我们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大跃进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同学认为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同学认为是美国强权政治的报应。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2)

有反思,失败才能够成为成功的基石,逆境才能成为人前进的动力,好的环境才会为人的成长提供营养。没有反思,失败会把人打倒,逆境会让人沉沦,好的环境会让人得过且过。因为有反思才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丢失目标,才会进步。故针对本学期教学反思如下:

1、穿讲历史人物趣事 历史人物的遗闻趣事是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是他们极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讲这些内容,便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比如:讲《新文化运动》(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这节课的时候,我提到晚清怪才辜鸿铭,我向学生介绍了他那个著名的为中国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辩护的言论:中国男人好比茶壶,女人则好比茶杯,世上只有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的事儿,岂有一只茶杯配几个茶壶的道理?学生闻此无不忍俊不禁。如此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进一步理解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2、用口诀法记忆历史知识

许多历史知识枯燥乏味又很难记牢。教师不妨编些生动的口诀以帮助学生记忆,如此,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准确掌握知识且经久不忘。我在讲授《天津条约》(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内容时,介绍给学生2个记忆法。《天津条约》内容可以记忆为:公使进京丧颜面,增开十处新口岸。自航长江各口岸,破坏内河航运权。内地游历宗教传,巨额赔款乐开颜。十处通商口岸记忆法:天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镇和九汉。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记牢了这一知识点。如此一个重要且难记的知识点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另外,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编为一厂、二亿、三岛,四口。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3、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图片、实物、漫画、影片等等。不但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解知识,也能使历史可看、可摸、可感,从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

4、设置讨论环节

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往往莫衷一是,各有各的说法。这时候教师可适当组织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讨论,甚至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这不但能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太平天国运动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其结果会是怎样呢?此问题一提出,便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几分钟后,许多学生自告奋勇讲述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将建立一个由农民阶级掌握的政权,有的说将建立一个工农联合专政的政权,也有的说建立的仍是一个地主阶级政权......最后我作总结: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革命胜利后的农民领袖将会蜕变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建立的仍是一个地主阶级政权,正如历史上其他的农民起义领袖一样。我要感谢学生,是学生的测评激励了我,鞭策了我,催我奋进,催我在教改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反思,正所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3)

摘要: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中学生爱好历史却不爱上历史课,爱看历史影片、历史课外读物,却不爱读历史教科书。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历史教材本来就繁琐枯燥,再加上教师传统的填鸭式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以至于很多学生“谈史色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想必是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对此,我结合自身实践、摸索、思考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拿来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历史教学 重要性 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虽然作为一门考试升学的科目,但是我们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历史。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历史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历史的学习对于人尤其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学生更加重要。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历史学习,历史学家司马迁说:“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伟大领袖毛泽东熟读二十四史。古人说得更好:“学史使人明智”,确实如此,使学生认识学习历史在认识社会、判断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认识到历史很重要,学习历史不只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激发学习兴趣,达成学习目标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历史学习的社会意义,唤起学习历史的热情,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

1.针对教材的枯燥无味,教师在备课时要多搜集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尽量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历史故事中灌输着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传递人文精神,树立起民族气节和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老师讲的轻松,学生们学的轻松,何乐而不为呢!2.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创设形象直观的历史情境,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抽象的变具体,制作优秀课件、剪辑影像资料,丰富学生的试听感受,渲染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与课堂气氛的关系很大。有提问而又得当,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往往一堂课的重点部分通过一到两个高质量的提问就能解决。而这一到两个提问往往能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所以教师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把自己精心设计的这一到两个提问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从中悟出提问的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教学改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既对立又统一,在这对矛盾中,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历史学习,应在学生主体自学、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大胆质疑,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随着课改的进行,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可以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事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治史能力。组织历史辩论会、一分钟的历史演讲、撰写历史小论文、组织历史文物参观考察等。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学史兴趣,同学之间也增进了解,师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学生在撰写“抗美援朝利弊谈”中,还走访老人,进行访谈,增进了对社会、民生的了解。只要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尝试一下。

四、老师要建构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爱屋及乌”。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老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尤其要帮学生清扫心灵的垃圾。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点亮学生心灵之灯。所以我们历史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浅析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篇6

关键词: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注重教材;训练

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旨在将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相关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重组,在专题重组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能力的突破。下面就结合自己高三教学经历谈一点历史二轮复习的看法。

一、降低标高、夯实基础

怎样去做呢?那就是把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放到我们平时问题中去解决。如我们在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问题”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白两个概念,什么是“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以学生回答是谁在进行专制统治,学生一般都能回答是皇帝,当然有些学生回答宦官、辅政大臣之类,也就是说权力掌握在一人或是少数人手中。另外在讲中央集权问题时,可以首先让大家回顾中国古代史,学习古代史后让学生回答有哪些事实可以说明中央政府在不断地加强权力控制呢?有的同学回答“推恩令”“军机处”等。通过这些设置来讲解这一问题,大家就容易明白这就是在加强中央集权。这样一来历史事实掌握了、概念也弄清楚了。

二、炒好剩饭

炒剩饭无疑就是抓基础,抓基础知识不应该和新课一样,又重复一遍、再现一遍,如果那样的话,复习就失去意义了,要做到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记忆繁多的问题、知识点,学会提炼要点,归纳知识结构提纲,并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复习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把政治课中的一些观点运用到历史复习中来。同时我们可以把大篇幅的课文浓缩为简短的结构提纲,从而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让书“越读越薄”。

三、以小专题为主,整体把握,细节入手

大专题跨度大,标高较高,自然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如果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复习无异于竹篮打水,起不到效果。但是教师心中仍要做到有专题,在复习中应注意多做一些小而灵活的专题,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如果遇到大的专题,也要设法把它划分为小专题。如复习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专题时,侧重于探索史。中国现代化,在近代史上,称之为近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称之为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可以将此重点内容分解为三个专题:(1)何谓近代化?主要就是指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2)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3)思想文化近代化——西學东渐的历程。单讲近代化会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样学生一看,浅显易懂,既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兴趣,这就是从小切口出发,串联基本知识,打通学科内在知识的联系。

四、依据考纲、回归教材、把握基础、加强训练

二轮复习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考纲”做到对考试范围、能力要求、考试样卷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于考纲中相对去年新增的考点、新变化的考点应多加关注。回归教材。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依据,任何能力的测试都必须以基础作为支撑,否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死去活来”。“死”指的是“死记硬背”,指对教材点的记忆和浅的记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记忆,所谓主干知识最能反映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和本质。“活”指的是活学活用,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理解,融会贯通。二轮复习时,学生仍要自主安排时间,仔细看书,熟悉考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复述办法检验和加强记忆,当然也可以通过多次翻书达到熟悉的程度。看书重要,适当的训练也是必要的,训练习题便于发现复习中的盲点。练要求质,各地的优秀模拟试题和近几年的高考真题都是我们选用的好材料,做到精练精讲。

二轮复习是一门复杂、深奥的学问,我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初学者,以上观点只是的一些肤浅看法,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但我相信只要不断思考、不断研究、大胆创新,一定会为高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指导[J].高考资讯,2008(10).

[2]杨水泉.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学科内综合:新课程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策略刍议[J].黑龙江史志,2013(17).

(作者单位 湖北省蕲春县实验高中)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篇7

在历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 总有不少的学生抱怨历史复习很困难, 如知识点多、难记忆、记得多忘得快, 有时记住了用不上, 考试得不到高分, 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 提高复习效率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就此谈谈一些看法。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 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知识的综合。脱离基础知识谈发展能力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历史复习过程中, 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牢牢掌握, 认真阅读教材, 记好课堂笔记, 在理解中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忆。

(一) 简要概括历史知识要点

可以采取抽取要点的办法, 用关键字词浓缩、概括、提炼成明确的知识点。比如《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1) 赔款白银4.5亿两, 分39年还清, 本息共计9.8亿两。 (2)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3)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 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 改设外务部, 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我们只要提炼成赔、划、禁、拆、改,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即可高度概括。

在考试中抓住教材中文字表述的知识点, 也是高考阅卷中的“得分点”, 这样就能取得高分, 得到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二) 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

在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历程的知识时, 我们可以以时间为顺序进行组织: (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 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 (3) 一战期间, 出现“短暂春天”; (4)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短暂发展; (5) 抗战时期, 遭受沉重打击; (6)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陷入困境。

(三) 把相关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索

把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串成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些都是“知识点”, 这一连串知识点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巩固、加强的过程。

(四) 总体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通过划分历史阶段, 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 分析各阶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达到复习的目的。如中国现代史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1952年)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3-1956年)

(2)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6-1966年)

(3) “文革”十年 (1966-1976年)

(4) 两年“徘徊”时期

(5)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年———至今)

二、加强历史理论学习, 培养历史理性思维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性质规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目标规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 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史论结合, 寓论于史”, 在复习中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对教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进行思考, 并强化训练。只有坚持运用史学理论分析问题, 史学理论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时要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试题, 进行史论结论合训练。有目的、经常性地练习, 必然会促使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注重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一) 坚持复习不间断

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千万要避免等到考试前才临时突击的想法, 到那时内容太多、记忆量大, 知识容易混淆, 会使人感到困难重重。持续每天不断地复习, 并且滚动式的复习 (每次复习都要注意以前复习过的内容) , 这样就能做到熟能生巧。

(二) 通过复述已学内容以检验和强化记忆

许多学生在看书、看笔记时认为自己已经“会了”, 但是考试中往往还是写不出来, 这就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学习必须要有一个检验的环节, 最好是自我检测, 而复述知识要点能够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提高再认识, 复述时尽量不去翻看教材、笔记, 实在难以回忆起来才能翻看。如果能像教师讲课一样把复习内容讲给同学或者自己听, 那说明自己已经比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 做一些典型练习、熟悉解题方法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 学习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解题来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通过练习各种不同形式的题目, 锻炼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各种解题思路, 使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高三历史习题教法新探 篇8

现在, 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在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多设疑, 让学生提问。怎样设疑、怎样提问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没有一条明确的路径可循。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知识, 怎样应用, 怎样提问? 以前, 我们教学生做题, 总习惯于“做题———对答案———个别纠正”。从教育学角度看, 它注重的是教育者的活动, 而没有注意到或很少注意到受教育者的活动。人们对教育对象———学生解历史题, 长期的思路是“背书”, 近年来, 高考能力题含量逐渐增加, 再次把学生送进题海。这只关心学生知不知的问题, 不关心学生行不行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一种既能提高学生解历史题的能力, 又能避免学生在题海中泡的时间太长而疲软的状态, 促进学生“知”、“情”、“行”的和谐统一乐于接受和实践的有效方法? 就此, 我想从解析习题谈谈看法, 抛砖引玉。

(一 ) 阅 卷 评析 、评价 诊 断 。

教师认真批阅学生练习后, 要进行详细的阅卷分析, 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 记录在自己的备课本上。对于一套试卷, 学生都能做对的, 教师在课堂上不必讲, 避免重复;对于重点、难点内容, 或可以改进的、引申的, 统一讲解, 点面结合, 提高效率。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统一解决, 节省时间。

可以说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现在, 我们可以把它重新变换一下。教师布置一套练习题, 学生练习之后, 把答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订正, 逐题分析, 之后, 教师把这些练习收上来, 认真阅读分析, 做好记录, 再把练习分发给学生总结。教师在课堂上就本套练习指导学生提问。

(二 ) 激 励启 发 、诊 断 引 导 。

1.一套练习题 , 有几十个题目 , 有的难 , 有的易 , 教师可以抓一个难的题目给大家讲解, 做示范, 然后针对这套练习题进行分组。比如, 选择题, 可以每10个一组 (当然不分组也可以) , 让学生提问。教师指导学生提问:“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难的是哪一个?难在何处? ”教师随堂解答, 类似答记者问的方式。

【例1】三国鼎立时下列哪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

A.黄河流域B.江东地区

C.南中地区D.荆州地区

教材中没有各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 是不是“超纲”了呢?这时正处于分裂时期, 三国的军事实力大体相当, 但黄河流域经济基础较好, 且曹魏政权重视恢复和发展经济, 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后由三国分裂走向西晋统一, 完全可推导出A正确。

这道题可以改编成问答题: 三国鼎立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否具有进步性? 说明理由。题中的“进步性”实际上指“统一因素”。

这样做, 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这些题目, 同时, 还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教师不再照搬参考答案。当然, 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加强业务进修, 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注意事项:学生由于对于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差异, 对一组题目中的难易问题必然认识不同, 他们提出的难题有些可能有共性, 有的可能只是个别人的难题。这就特别要求教师适度把握, 课前一定要分析透各个题目, 把握好共性的低、中、高档“难度题”。

2.与以上基本相同 , 只不过提问的内容改换一下 : “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学生立即接过去说:“最难的。”“不是, 这次要问最好的是哪一个? 好在哪里? ”教师随堂解答。

有的题目难度不大, 但是命题人精心设计的, 质量很高, 我们可以把它单列出来分析。

【例2】明朝时 , 有位欧洲传教士到北京来考察学习 , 他不可能碰到 () 。

A.人们在市场上买东西大都用白银

B.与农民学面瘫的制作

C.在戏院看京剧演出

D.在府学里听先生讲《诗经》

白银在明朝时已广泛在市场上流通, 棉纺织业很发达, 棉作精良, 四书五经依然是读书人跳龙门的必由之路, 只有京剧到清朝时才逐渐形成。所以选C项。

这道题实际考查了明朝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 但命题人有意设计了一个历史情境, 既有趣, 又有价值。

3.提问和解答的方法变为这样 :教师上课时 , 让学生A充当教师的角色, 提问其他学生:“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难 (好) 的是哪一个 ? ”其他学生回答后 , A学生做出应答、解释, 教师在旁边进行点评。

(三 ) 巩 固 提高 、深 化发展 。

1. 教师把需要学生掌 握的基本 原理 , 如辩证唯 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告诉大家, 要求学生用这些原理 (专题) “对号入座”, “你认为这道题用什么原理来解释比较合适?为什么? ”

【例3】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赔款问题不了了之 , 主要是由于 () 。

A.法国要独霸欧洲

B.英国实行的是大陆均衡策略

C.美国积极扶持德国

D.德国经济脆弱赔不起

这道题粗看不好回答, 实际上它是考查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只有英国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此, 英国的外交策略起决定作用, 这样分析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所以选B项。

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练习发现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之处, 并利用练习进行深化和补救学习, 比如运用有关原理对知识加以理解, 很有益处。

2.教师先列出有关原理后 , 让学生自由选题 , 要求所选题目必须符合对应的原理。原理有很多, 我们可以把它细分, 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概念和内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注意, 这些原理不是孤立的, 它们有的相互融会贯通, 在学生选题中明显地反映出来。

高三历史复习应考策略探究 篇9

一、以教材为载体, 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是指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目录、正文、小字、注释、学习思考题、课本插图、年表等, 而且要包括历史教材所涉及的事实、概念、结论、现象、人物、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 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出其内涵, 才能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 才能应对高考命题的不断发展变化。 历史知识面覆盖广, 能力标准要求高。 为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学生在复习中多看教材, 对教材的阅读至少要达到三遍以上, 甚至达到熟记的程度, 知识才能运用自如。 教材是学习的工具, 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和根本, 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 是学生答题的前提, 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证。 要取得理想的成绩, 就必须以课本为载体, 深厚基础, 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尤其是在经过两轮复习过后的冲刺备考阶段, 很多考生常常忽视了课本知识, 单纯为了做题而做题, 结果往往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 或者是历史语言不精练, 知识记忆不准确, 不少同学最后都有答题似是而非的感觉。 2014年贵州省高考文综历史卷得分偏低, 究其原因, 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造成的。 因此, 立足课本, 依据考纲, 夯实基础是当务之急。

二、整合教材, 将所学知识专题化、系统化。

归纳与整理是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归纳过程中, 要尽量做到专题化、系统化。 根据各复习阶段, 可分别建立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 章节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 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 才能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 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 比如:无论是哪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历史, 都是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外交关系、国际格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人类历史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归纳为政治文明史、 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史三大类, 更便于分析比较, 加深理解。

通常情况下, 先可依据历史知识的门类纵向重组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历史知识成为大专题,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个别小专题。 如经济文明史这个大专题, 可以分为中国古代经济、近代经济、世界经济三个专题, 古代经济按生产部门分类又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小专题。 专题复习要特别注意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高考试题中的选择题经常就是一些小专题考查, 体现了对学生的能力考查的要求。 只要我们平时用心, 复习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选试题, 重点训练, 掌握技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指出: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新课程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 复习的最后阶段, 在日常学习或复习当中, 会经常发现不少学生或忽视练习, 或盲目做题, 其效果自然不佳, 要提高复习效率, 需对近三年各课改区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 熟悉高考题型与读题、审题、答题的基本要求。 文科历史试题可渭浩如烟海, 训练是有必要的, 但要有选择性、针对性, 不宜过多过滥, 这就要求教师多研读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 多研读市场上规范的复习资料, 为学生做出选择。 在精选试题方面, 应注意把内容相近、容易混淆的选择题目归类掌握, 然后举一反三, 把一些具有新意、创意的题目挑选出来, 增强变通能力。

进行各项题型的专项训练, 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认真总结、归纳。 比如选择题, 要仔细审题, 看清题干和选项, 读懂材料, 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填图、识图题, 要看清图表, 回顾所学, 分析图表的历史背景;再比如解答材料解析题时, 要求学生可用以下步骤解题:第一, 先看材料出处, 大致断定材料属于什么时期哪一方面的内容;第二, 再审问题, 列出问题要点;第三, 带着问题读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 并列出相关有效信息;第四, 问题中有“根据材料”的, 答案可从材料中得出, “结合材料”的答案要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 这样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 每次训练之后, 要反思其成败得失的原因, 才能取得进步。 例如:历史科失分的原因, 有的学生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表现为史实张冠李戴、概念不清、历史结论错误, 等等;有的学生是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差, 表现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正确把握题意等;有的学生是答题不规范, 表现为表述不当、思维混乱、答案错位、完全照抄材料、答题口语化等。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谬误之处, 还请同行老师们批评指正。 但是, 只有不断思考、不断研究、大胆创新, 才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和应考能力, 才能为高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摘要:纵观历届历史高考题就会发现:历史高考命题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 考查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学科能力。因此, 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教材为载体, 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二是整合教材, 将所学知识专题化、系统化;三是精选试题, 重点训练, 掌握技巧。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策略,教材,专题,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学政史地.2014, 10.

高三历史复习策略的探讨 篇10

一、对复习内容精心设计

(一) 构建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三个必修模块内容繁多, 又非常重要, 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 就要学会整合知识。所谓整合知识, 是指把零散分布于不同章节的相似知识聚合在一起, 形成知识线与知识面。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把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 再整合成面。

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可以分为单元间、模块内、模块间相似知识的整合。从历史整体出发, 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 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 形成知识系统。以模块内的知识整合为例, 如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第四单元的12、14课, 第七单元的26课, 可以用“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串成一条线。 (1) 旧中国屈辱不平等外交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2)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关系正常化, 新时期在发展中调整外交) , 这是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

再如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第一单元的1、2、3、4、6课, 第三单元16课与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中第一单元的1、2课,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第一单元的2、3课, 可以用破解“李约瑟难题”联系起来。 (1) 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自耕农经济) ; (2) 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 ; (3)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儒家思想) 。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轮复习教学, 通过对知识的整合, 既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理解历史, 把握历史规律, 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一些不同于教材表述、教师讲授的知识有独特性的认识, 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他们在理解历史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一轮复习取得较好效果。

(二) 对教学内容有效取舍

教师要认真研读高考的依据——有关新课程实施的相关指导性文本,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这几个文件对于历史课程各模块和各专题的要求, 然后按照这些文本的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

在“辛亥革命”一课中, 课标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所以,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可以简略处理;“武昌首义”和“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中关于辛亥革命过程的部分, 要求学生记住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关键知识点即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需要重点分析与探究。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部分就应该以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福利国家”等相关史实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对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新经济的出现”和“第三产业的兴起”等内容, 可以作为史料来指导学生探究, 培养他们学科能力和体验学习过程。只有这样做, 才能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深度, 才能进行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策略探究。

(三) 有效拓展复习内容

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上, 教师不但要对课堂复习的内容有效取舍, 还要适度拓展, 主要是指突破历史学科的范围, 建立起与社会热点问题和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另外还要体现地方特色。

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的内容。如, 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志2012年2月20日上午在会见到访的南京市政府代表团时, 公开怀疑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实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电影、图片、史料了解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通过历史真相批驳河村隆志的荒谬言论。

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中提到英国畜牧业和毛纺织业发达, 出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和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手工工场主和牧场主, 这一知识点与高一地理知识中气候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相关。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温和湿润,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利于养羊养牛等畜牧业的发展。

体现山东特色的内容。如, 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时, 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 孔子、孟子、墨子、孙武、孙膑、晏子、许行等都是山东人, 有条件的话,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孔庙、孔府、孔林、孟庙、孟府、孟子林、墨子纪念馆、孙子故里、孙膑故里等, 让学生置身于这些伟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切身感受其历史文化意味。

二、精练精讲习题

(一) 精选习题, 训练提高

教师不要带领学生搞题海战术, 应该精选“典型性、针对性、有效性、新颖性”的试题, 精心研究, 查重点、查难点、查漏点、查盲点。

1.近四年高考试题和近两年高考模拟题必做

学生通过做高考题, 领悟高考对主干知识是怎样立意、设问的, 尤其对同一个知识点是怎样用各种形式进行考查的。并且要反复做, 强化答题的科学性、规范性, 运用公式法, 举一反三, 反复训练。

例如, 高考历史题经常通过名人的评论来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2011年山东卷第9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2. 精选题必做

通过设置知识联系广、思维量大的题目,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有不同的看法, 大致是:A.主要是积极的, 但也有消极的作用;B.主要是消极的, 但也有积极的作用。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 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此题是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多角度论证的能力。

3. 错题必做

建立纠错本, 把每次训练和考试的“错题”、“容易出错题”和“典型题目”整理下来, 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做错题的习惯, 强化错误原因并纠正。

(二) 精讲习题, 重视方法指导

1.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保证每天要有一定的选择题训练量, 而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一般要求学生6~8分钟做完12道选择题, 然后吃透这些题。选择题解答时, 第一步要读懂材料, 明确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要认真审清题目要求以及题目中的限定语, 根据题干要求和各个选项, 认真思考。在明确题干要求的前提下, 可以运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较容易判断的不符合题干的选项, 逐步缩小范围, 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例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

A.敦刻尔克战役B.诺曼底战役

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在这道选择题中, 题干的要求就是要求选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从四个选项来看, C项的阿拉曼战役是发生在北非战场, 从地理角度就可以直接排除;A项敦刻尔克战役是二战刚刚开始时发生的战役, 从时间上可以排除;D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对德国法西斯作战的第一战场, 不属于第二战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可以排除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的A、C、D三项, 剩下的B项就是正确答案了。

2. 材料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每一个材料题一般都是围绕主题设置, 在阅读材料时首先要明确材料反映的主题, 明确出题者的意图。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具有主题意识, 这叫“从大处着眼”, 意思是不能偏题。在具体组织答案时要“从小处着手”, 保证答案的全面性, 防止片面性。解答材料解析题时, 一定要结合所学知识, 把试卷中的材料问题与有关的历史知识线索联系起来。

比如, 评述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土地政策。不要直接写出答案, 而是应该和新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联系起来, 如: (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3)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4) 十年“文革”时期; (5) 改革开放时期。这样把问题与历史线索联系起来, 从而顺理成章地分析归纳出: (1) 是土地改革; (2) 是农业合作化; (3) (4) 是人民公社; (5) 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解答材料题时, 应该联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做到正确、规范地综合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

三、指导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

(一) 心态平和, 信心充足

考试前心态要平和。也可以给自己想一下“退路”,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今年考不上, 明年再来”, 想办法舒缓自己紧张的心理, 考场可能就有较好的发挥。考试前对自己要有适当的定位。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是取胜的关键, 考生对自己的水平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不能期望值过高, 增加自己的压力;考试时信心要充足;答卷中, 见到简单题要细心, 面对偏难题要耐心, 使自己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

(二) 整体把握试卷

考生在拿到试卷后, 先要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然后通览整个卷, 看看总题量是多少, 有哪几种题型, 进行整体把握, 并对各题难度以及回答问题所需时间进行大致估计, 做到心中有数, 为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解答顺序留有余地。做题时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 先做容易题, 等容易题解答完毕, 再集中精力攻克难题。当然, 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不能走马观花, 遇难就退。整体把握试题, 是克服难题和容易题顾此失彼等现象的有效措施。

(三) 认真审题

审题不仅是做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题目本身是解题的信息来源, 审题要逐字逐句展开分析, 力求从逻辑关系、语法结构等各方面认真看清题意。要特别注意关键词, 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可能性、必要性等字眼。完全搞清题意, 结合所有条件, 综合全部线索, 形成整体认识, 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根据。在审清题意的基础后, 再运用头脑中的知识网络, 找出相关的知识点来解答问题。

(四) 检查修改, 确保准确无误

考生做完试题后, 一定要认真检查。首先是检查有没有漏掉的题目、因粗心导致的错误;二是认真推敲解题的各个环节, 审题是否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题目和关键词, 以及隐蔽条件是否注意到;三是根据自己平时对错误的归纳总结, 有意识地去检查纠正自己经常犯的一些错误。通过最后的检查修正, 可以使在解题中没注意到或考虑不周的问题得以发现, 使答案的准确率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文伟.源头·活水·能力——浅谈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 2011 (7) .

薄弱学校高三历史备考浅见 篇11

1. 强调试题内在的多样性

高考卷从题型结构只有两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但近年来广东历史卷通过运用大量不同类型材料(表格、图片、文字)创设情境和在设问上的精心处理使试题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增强、较大程度上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和平台上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史料解读、图文转换、比较、分析概括、综合、历史思维等多种能力),实现真正高分高能。

2. 设计问题角度的新颖性

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是唯一的,问题出现的面目同样不是唯一的,在不同的情景下解决相同的问题或在相同的情景下解决不同的问题,其要求的是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这在近年来广东历史卷中的反映亦是极为明显的,如2010年广东卷选择题考查辛亥革命的16题、考查新中国外交史的18题、2011年广东卷选择题考查儒道佛归一的14题、考查辛亥革命的乡村知识分子日记的16题、考查北伐战争的农民运动的17题等,或文史结合,或图文并茂;同样,材料题中亦有多处设问相当精彩,如2010年广东卷38题、2011年广东卷39题,非常明显的是,这些题在设计上都是是把已学过的知识换成了另外一种陌生的面目出现,拐了一个弯,就使问题变得灵活起来。这种灵活多样的出题方式,势必引导教师在课堂知识传授时改变那种僵化的灌输方式,多角度的再现知识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3. 注重中外古今贯通

2011年广东高考历史主观材料题这一风格又有新的发展。其新的变化有三:一是引进并增多新材料,通过三则材料,将学生的思维牵引到信息的分析取舍上,增加了能力考查的坡度。二是中外关联性更大更广泛,今年两道主观材料题都扩展到了世界史,2011年第38题“历史是什么”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的内容:第39题“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变革”包括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内容。三是“小切口,深挖掘”的延伸,既保持考查历史主体要素的“原因”“影响”,还增设了“表现”“调整”“启示”等考查渠道,识记与理解、创新等目标呈梯级上升,实现注重学生宏观视野与微观分析能力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能力为先的测试目的。

作为薄弱学校的教师应在仔细研究近年广东卷的命题特点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考纲和课标,注重策略,做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效率。

策略思考一:第一轮复习注重夯实基础和提升能力的结合。

通过三步复习法夯实基础、构建体系、提升能力。

所谓三步复习法是指通过三步完成一个单元的复习任务。

第一步:教师确定基础知识点,并根据学情决定呈现方式以方便学生掌握。

第二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或者教师评讲来构建体系。

第三步:在构建体系后利用过关训练题检测、巩固学生掌握程度,同时提升能力。这一步往往是课余与课堂相结合完成,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过关训练题。教师利用课堂进行评讲。关键是过关训练题的设置,一般每单元过关训练题设10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往往以高考题或模拟题进行设计。这主要是因为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最能体现高考意图和新课标理念。这样通过过关训练题的使用就能够实现:1. 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点、本单元重点和知识体系,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及时强化,模糊的知识得以明确、遗漏的知识能得到补偿;2. 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学会概括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性的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渠道畅通,为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

策略思考二:精心选题和灵活运用高考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对于现有高考卷,薄弱学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的解题能力都有待提高,尤其是主观材料题,往往出现学生要么是几乎空白,要么是写很多,但都不能有效得分,最终导致52分的主观材料题经常出现全班的平均分还不到20分。

但结合近年的文综历史主观材料题的评卷特点(仍然采用采点打分和采意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来看,这对薄弱学校的学生来讲,只要训练得当,他们与高一档次的学生拉开的距离也不会太大。因此备考的训练题薄弱学校的教师即要注重练选择题,更要精心设计使用主观材料题,题目的选用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

此外,我还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是结合答案反复读高考题。具体做法:先读试题找关键词,再比较个人所答与参考答案异同,又回头读题将课本相关知识点回顾归纳关键词。以2009年广东卷29题为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问题: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2分)

(2)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3)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2分)

我要求学生先将3个提问中要回答的名词找出来,学生基本都能找到“人、变化、原因、趋势”等词,于是笔者将参考答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将答案用不同颜色抄在自己做的答案旁边比较思考,随后要求学生将必修1第二单元第5课和第三单元第7、8课有关古代雅典及近代英美政体的知识点的重要名词用第3种颜色写在旁边。这样,学生除做题能力提升外还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后来两次校内测试,对于雅典民主政治、近代英美政治制度这两个单元考题学生得分都比较理想。

责任编辑 邱丽

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法初探 篇12

所谓三轮复习法, 就是将整个高三历史复习划分为三段时间。第一阶段大约四个月, 称之为单元复习。对教材进行单元整合, 以单元复习形式为主, 理清单元重点、难点, 夯实基础, 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让学生全面系统的把握高考要求中的教材知识。第二阶段大约两个月, 又叫专题复习。在原有单元复习和对教材知识熟悉的基础上, 对高考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归纳、整理、整合, 使学生对同类或相似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组块。第三阶段大致一个半月, 这一阶段称综合复习阶段或冲刺阶段。针对高考, 强化训练, 同时注重学科综合和热点问题。

第一轮复习。第一阶段复习是三轮复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 以后的所有复习及效果都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 作为教师一定要十分重视这一阶段复习。在具体复习中, 以一个单元为例, 我把它归纳为五个环节或步骤:

第一、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事先可拟出单元教材的纲要和要求,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教师为学生安排出一定的课堂或课外时间, 每天三十分钟, 以保证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教师可给学生布置相应作业, 规定学生在看完教材后完成, 教师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检查。这样做一方面对学生看书起到督促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作业强化, 加深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印象。所有布置作业紧扣教材基础主干知识, 难度不宜大。

第二、教师对单元教材进行分析讲解。对我们的学生而言, 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在讲解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单元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从总体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在这个体系之上归纳该阶段特征, 使学生对知识既有点又有面的把握;二是对重点知识、难点的题要单独分析、引导、比较, 力求让学生通过这一轮复习有所突破;三是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给学生一个明确具体要求, 使学生明白要掌握什么, 掌握到什么程度。

第三、练习。教师根据单元教材知识和考纲要求, 精选一定量的练习题, 让学生训练已巩固知识。练习时间可安排在课堂上, 与相应讲解同步进行, 做到讲练结合。也可以安排在课后单独进行, 这当中要注意的是选题要新颖, 特别是近期高考典型题和与热点相联系的题, 让学生训练更有针对性。

第四、单元检测。在单元复习中, 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检测可以达到三个方面:一是以考代练, 弥补学生练习量少, 或者学生根本就未认真练习的缺陷;二是以考促学, 通过考试给学生施加一定压力促使学生去复习;三是从考试中反馈复习效果, 以利教师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以便更有针对性。

第五、做好检测评讲和弥补。教师要认真分析单元检测中的倾向性问题:知识性的或方法性的, 对这些问题要在评讲中解决, 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同时关注个体, 特别是对那些成绩起伏大的学生要注意分析,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这一轮复习做好做实, 对后面整个的复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要提高复习效果, 必须要很抓落实。在看书, 练习, 检测, 评价这一系列环节中学生必须要不折不扣地按老师要求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督促, 检查, 特别是对一部分要求记忆又有一定量的知识, 学生往往会偷懒或应付敷衍了事, 这会使复习质量大打折扣, 我们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我在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 主要采取教师个别抽查、学生分组过关、课堂限时完成等措施, 效果较好。

第二轮复习。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 依据确立的某一主专题, 将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这一轮复习是形成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一轮复习我认为主要是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抓好常规主题复习。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高中历史专题进行系统划分, 这些专题对知识的整合比较合理, 反映历史主干和基础, 教师依据这些资料稍做处理。通过这些专题复习之后, 可以说对整个历史知识又从另一角度进行了一次全新复习。

第二是抓小专题复习。小专题反映某一方面历史发展的过程及规律, 是近几年高考主要形式。小专题的确立和相关知识整理需要我们教师下工夫, 动脑筋, 确立好专题, 同时所复习的内容要全面系统反映专题。比如土地问题这一小专题, 含盖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土地问题, 也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土地问题的处理, 从中找出土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是抓好热点专题复习。热点问题可以说是高考关注的永恒主题。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我们在热点专题复习中首先是要对热点进行筛选, 确立热点复习的重点, 确立之后去找热点和历史的链结点和关系, 从而构建热点专题知识网络。比如说2005—2006年, 国共关系问题, 这就是一个热点, 我在复习中, 引导学生回忆国民党发展的历史, 国共关系在20世纪20、30、40年代和现在关系的演变, 从演变中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两党关系与两岸关系联系起来, 再将这一问题引到两极格局及美苏争霸下去思考, 从而对祖国统一问题的复杂性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认识, 这样一个热点构建出相关知识网络, 通过一个点而复习了一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第三轮复习。这一轮复习着重围绕综合模拟训练进行, 围绕这一问题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问题:

第一、训练要适量。所谓适量, 我认为在这一个半月中至少要有十次以上完整的综合模拟训练, 这十次训练基本上能覆盖主干知识和主要热点。同时用模拟训练让学生寻找解题的灵感, 所以量太少达不到目的。

第二、注意训练学生解题的速度。高考中文综150分钟, 分配到各学科即为50分钟, 考虑到预留10分钟作机动, 在历史模拟训练中就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就完成考题。由于在定时内完成任务, 迫使学生必须提高解题速度, 通过一段时间训练, 学生解题速度大大提高。

第三、抓做题的规范训练。这在高考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它包括格式的规范和书写的规范。教师在训练中专门提出要求。卷面规范专门作为评卷依据之一, 对做得不好的批评, 重作等强化训练, 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习惯。

第四, 对模拟训练中反映出的问题, 教师及时分析, 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弥补。

在三轮复习做完之后, 应该说整个历史复习也随之结束, 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及各种各样特殊情况, 最后应安排大约一周时间让学生自由安排。这一时段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安排学生复习什么而不复习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复习状况而作出安排, 教师可引导学生最后再回归教材, 对教材主干知识, 重要知识再看一看, 以避免部分内容因时间过久而生疏或遗忘。

上一篇:生活适应教育下一篇:最小决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