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时间线索(共7篇)
高三历史时间线索 篇1
2012届高二学考历史时间线索(南方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以1结尾的年份大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1年苏联解体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开始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双半社会性质完全形成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巴黎公社1851年金田起义。
二、以2结尾的年份大事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成为党的指导思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九二共识;中共十四大确定改革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中日建交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约法》颁布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三、以3结尾的年份大事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1993年欧盟成立1973年袁隆平南优2号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三大改造开始;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四、以4结尾的年份大事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成立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1964年原子弹、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与日内瓦会议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
五、以5结尾的年份大事
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召开;《华沙条约》签订、华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45年二战结束;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重庆谈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马关条约》签订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签订
六、以六结尾的年份大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召开;双百方针1936年红军长征在甘肃会宁会师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七、以7结尾的年份大事
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香港回归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1947年刘邓大军战略反攻
1937年七七事变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十月革命1887年美国宪法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印度1487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八、以8结尾的年份大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1948年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开始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九、以9结尾的年份大事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919年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十、以0结尾的年份大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并签订《北京条约》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近代史开始祝全体高二同学学考大捷
高三历史时间线索 篇2
一、课前搜集——突破的内容
高三直面高考。有效地突破历史“时间”的第一 要务是确定哪些“时间”需要我 们了解。我认 为课前搜 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搜集内容范围
(1)《考试说明》中所涉及 的历史“时间”。《考 试说明》是高考的 依据。教师不 能让学生 机械记忆 大事年表,也不能强迫学生把教材中凡涉及的历史“时间”都记住,那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2)几种版本教材交集部分。一个课程 标准,几种版本教材。教师需要做个有心人,对几种版本教材认真研究、进行对照,对《考试说明》上的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大胆取舍,取几种版本的交集部分。
2.搜集呈现方式
(1)集中呈现。“时间”太多,而且有的比较密集,有的前后相差不了几年,容易混淆。分散呈现不利于有效记忆,选择集中呈现则能够让学生集中精力突破,便于学生在繁杂、细碎的“时间”中找出规律和线索,这是分散呈现所不具备的。
(2)专题呈现。思维的发展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高一、高二的学习都是以专题形式出现 的,假如在搜集这一初始阶段一下子就跳跃到通史形式,势必打破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容易造成知识学习的严重不适应,结果适得其反。学 生在专题 呈现之下,对历史“时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记忆,为以后的整理和理解打为以后的整理和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案呈现。搜集的内容一定是要呈 现出来,不能只停留在头脑之中和师生的言语之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何况我们的任务是完成突破“时间”的限制,哪些时间已经记住了,哪些没有,不能只凭印象,必须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学案呈现有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哪些“时 间”需要记忆,哪些“时间”已经 记住了,哪些没有,为学生突破“时间”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此后的整理阶段提供了一个平台,化繁为简,消除混淆点。
二、课中整理——突破的核心
“时间”搜集好了,如何进行整理,使之更加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便于学生有效记忆成为重中之重。
1.排除
在规定时间内指导学生在学案上快速填写,会的立即填写,不会的或者模糊不清的不填,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核对,在此基础上十个“时间”为一组,提问学生,最后由教师进行纠正。在填写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修改的或没有填写出来的,用笔把已经写对的时间划掉,学案上只保留历史事件名称,便于以后的比较、合并、生成和归类,确保知识点的完整性。这种方式能够节约大量时间,也能让学生自己心中有数,在紧张的气氛中确立自己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2.归类
(1)通史归类。在搜集阶段的专题归类 中,学生习以为常,不能产生新鲜感;同时专题教学也有自身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对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把握,对时代特征的理解也产生很大影响。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上看,改为通史归类,能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重新审视,产生新的兴奋点,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联系,清晰地了解历史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
(2)易混淆点归类。比较相似、容易混淆的“时间”必须进行归类整理。高考考查学生辨别历史概念的能力。从近几年江苏高考的趋势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一点。而理解历史概念的第一要素 就是时间。所 以对易混淆的“时间”点进行比 较归类很 重要。这不仅 可以让学生能突破“时间”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进行理解和再认识。
3.生成
对排除、比较、归类后的历史“时间”进行整合。3本教材共24个专题,显得多且乱。排除干扰 的另外一 个好方法是化繁为简,专题越少越好。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对专题进行重现生成,融合中西、古今,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大方面进行横向联系。
三、课后巩固——突破的检验
心理学上有个“蔡戈尼效应”。说的是在考试中,你很容易答出的题会很快忘记其内容,而很费劲儿才答出的题或者没有答上来的题,会长时期不忘。根据这一原理,为了能突破“时间”,在课中整理之后,我们必须用各种有效方式来强化记忆,检验和巩固效果。
1.强化记忆
规定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记忆,一般三分钟记十个历史“时间”,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部分记忆的效果肯定高于整 理记忆,十个“时间”一起 记忆肯定 比“二十”个一起记忆的效果好。强调不断反复。记忆的方法无他,就是不断反复,不断强化对大脑的冲击,使之留下更深印象。在经历了第三阶段的整理和理解之后,学生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了。同时,教师还是要及时提醒和指导学生做好记号,这种记号不一定要统一,只要能让自己明白哪些记住了,哪些没有,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的就行了。
2.师生检查
(1)学生自查。学生自己在记忆完后,用手或者 饭卡将“时间”遮住,自己按顺序一一过关,找出自己还需要加强的,为学生互查和教师抽查做好准备。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了克服时间限制,为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能表现一下,或者为了检查一下记忆力等等,学生都是可以配合和投入的。
(2)学生互查。学 生互查是 学生最开 心的一个 环节。它没有学生自查时的枯燥,也没有教师抽查时的紧张,反而能够放松一下心情。在同学面前展示 一下,没有太多的约束,是原生态的反映,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互查情况,走到学生中去,及时鼓励和督促。
(3)教师抽查。教师抽查这一环节一定 不能少,因为少了的话,学生就没有压力,就不会全力以赴;同时学生自查和互查有 自身的弊 端,教师通过 观察不一 定能“眼见为实”。此外,教师抽查可以突出重点,强调难点,让学生有一个重新审视、查漏补缺的机会。
3.巩固练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记忆最 终还是要 检验的,还是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需要认真准备试题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也让学生在强化记忆后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感,让学生能从考场中检验效果。
突破历史“时间”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应付高考,也可以检验和提高我们的组织整理能力,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认识历史,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摘要:历史学科关注时序,“时间”串起了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是历史存在的前提。学习历史时,我们应有一种严格的“时间”意识。材料型选择题在高考命题之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如何解读材料,是新课标要求的重点。在解读材料时,历史“时间”往往成为答题突破口。
高三历史时间线索 篇3
关键词:关键历史时间 “支架” 高三复习
“支架”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的智力活动中,存在两个不同的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者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在最近发展区中建立“支架”的概念,通过这种 “支架”作用,把学生的智力从“现有水平”提升到“潜在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一切历史事物都是在时间长河里产生、发展的。离开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因此,掌握历史时间既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需要,更是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淡化了历史时间和历史时序,导致高三学生在复习阶段缺乏时间概念,历史知识混乱,复习效率低下,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避免高三学生在复习时出现这些问题,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不断的变革和尝试,最后在众多方法、策略中,找到了运用关键历史时间为“支架”来进行高三历史复习,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非常重要的历史时间和历史阶段即关键历史时间作为“支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意识,帮助学生从“现有水平”向“潜在水平”迈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下面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如何以关键历史时间为“支架”,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
一、以“关键历史时间”为支点,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高三复习阶段,由于必修和选修均已上完,历史知识繁多,因而历史时间众多。不仅如此,历史时间的分布很不均匀,在一些历史阶段,历史时间比较密集,有的前后相差不了几年,容易混淆。再有的就是历史时间的重复性,同样的历史时间和历史阶段在不同的模块和专题中均有呈现,只是用来说明不同主题知识内容和历史事件的体现不同。这些情况使得历史时间不利于被有效记忆,并容易产生混乱,使得学生对历史时间望而生畏
1.以生为本,确立关键历史时间
面对众多的历史时间,要让学生全部记住是不太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关键历史时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那么又如何来确定关键历史时间呢?这不仅需要教师从宏观上依据课标、教材内容、教学需要及考试要求来确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复习中积极参与,通过确定关键历史时间的过程,寻找到历史时间复习的诀窍和突破口,从而寻找到学习规律。
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教学内容中的历史时间,在学生搜集好历史时间后,引导学生就这些历史时间分布有什么规律、哪些历史时间需要掌握、哪些时间最关键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合作学习。在经过合作学习后,老师和学生再一起围绕“关键历史时间”进行平等对话,围绕着“为什么要确立它为关键历史时间”阐述各自的理由,在经过讨论后最终确定关键历史时间。
这种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改变了高三复习中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经过这样产生出来的关键历史时间一定是重要的时间点,并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牵引作用。
2.以关键历史时间为支点,按时序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特征,由于高中历史教材的原因,历史时序概念成了学生认知结构的短板。因此,我们在高三复习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时序概念。
以关键历史时间为支点,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建立时序概念。在复习中,笔者引导学生在确定关键历史时间的基础上,将历史事件与相应的历史时间相对应。通过对应,将历史时间与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从时间方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时间的顺序,由此及彼,掌握历史发展的时序,并运用历史发展时序的关联性,建立起历史发展脉络。在此过程中,关键历史时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路径作用。关键历史时间往往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点,或是历史发展变化的脉络连接点,或是历史阶段中的转折点,或是高三学生历史知识的盲点和支点,或是教学内容的难点或重点,它在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一些关键历史时间及与之相对应的历史知识,可以很清晰地梳理出历史线索和历史脉络。
通过历史知识发展线索的梳理,体现了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并揭示其变化规律,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
二、以关键历史时间为“支架”,突出历史主干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高三历史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求面面俱到,缺乏重点,缺乏针对性的复习导向,复习效果不够理想。而通过关键历史时间,能突出历史主干知识的主要分布阶段,从而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复习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1.突出复习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进度
高三复习阶段内容众多,学生在复习时必须首先弄清楚:哪些历史知识很重要?它们分布在哪些时间阶段?该怎样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由于关键历史时间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确立的,因此,它不仅从宏观上考虑了课标、教学内容、考试要求、学生的能力目标及历史知识的体系和分布,还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同时,担任“支架”作用的关键历史时间为复习提供了路径和指向。因此,通过这些确立的关键历史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做到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复习。
2.突出关键历史时间相对应的历史主干知识
通过关键历史时间,不仅强化了这个历史时期,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支架”,突出了此时间点相对应的历史主干知识,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分期。这样方便学生在复习中巩固加深这些主干知识。比如在中国现代史复习中,学生一看到1956年这个关键历史时间,首先复习的是与这一时间相对应的重点主干知识。与这一时间相对应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三大改造”完成、《论十大关系》发表、中共“八大”召开、“双百”方针。重要历史概念有: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重要的历史阶段:中国从1956年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链接关键历史时间前后的历史主干知识
利用关键历史时间,不仅可以突出这个时间点上的历史主干知识,而且也可以对关键历史时间前后的历史主干知识进行延伸复习。同样是中国现代史,在对1956年时间点上的历史主干知识进行重点复习后,还可以带领学生以这个时间点为原点,前后延伸主干知识。这样我们就可以复习到1956年前后的很多历史主干知识,如:1954年的第一届人大会议、日内瓦会议;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等历史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复习更多的历史知识,还不容易将前后的历史知识搞混。
三、以“关键历史时间”为中心,有效整合历史知识
布鲁姆曾说,有组织的和有联系的知识比具体的和孤立的知识要好学、好记些。以关键历史时间来整合历史知识,就是要利用关键历史时间将历史知识组织或联系起来,方便记忆和理解。
1.以“关键历史时间”为节点,横向整合历史知识
在三本必修课本中,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同一时间或同一时段,并且是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但是由于这些事件分布在三个模块和不同专题中,为不同的主题服务,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将它们割裂开来。如果我们将这些“关键历史时间”发生的历史知识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多视角地理解历史知识。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经济繁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时期。与此同时,古希腊也进入了他们的辉煌期。为此,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有助于从东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
通过这样的整合,不仅基本上能将同时段的主干历史知识一网打尽,而且可以通过这些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刻认识到东西方文明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2.以关键历史时间为中心,纵向整合历史知识
除了将历史知识以关键历史时间为中心进行横向整合外,还可以进行纵向的整合,这种纵向的整合就是以关键历史时间为中心,将此时间点及前后的历史事件进行整合。这种整合通过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把不同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将这个时间点前后的政治、经济、思想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性、立体性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综合、迁移等学科能力。比如笔者在给学生复习世界近代史时,以1765年这个关键历史时间为中心,将这个时间点及前后的历史事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并构建知识网络。这样,学生不仅能复习到1765工业革命前后的这些历史知识,还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政治前提,殖民扩张、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需的市场、资本和劳动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为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又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工业革命的扩展,使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德国和法国相继确立了代议制度,并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演变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这里,笔者利用了1765年这个关键历史时间将历史知识进行最大可能的集中,并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进行贯通,提升了学科思维能力,复习效果显著。在历史复习中,通过几个关键历史时间进行类似这样的集群,历史复习就会变得简单。
高三历史时间线索 篇4
历史课堂教学讲究上课条理清晰,线索明确,因此传统的教学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一条中心线索来安排教学。如今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主动开发课程资源,于是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两条线索前后对应教学来实现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笔者以《追寻生命的起源》[1]的内容为例做一详细说明。
1.导入新课:教师询问学生对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
【设计说明】教师/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用通俗易懂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先畅所欲言,说说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从而导入课堂教学,为后来由浅入深的探究作准备。学生回答后,概括出目前主要的几种观点。
2.(多媒体显示)上篇:万物从何而来? ――人类的追寻之路。
神创说:西方――上帝创造万物论;中国――女娲抟土造人。
外星起源说: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
地球自身进化说: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演化。
3.重点介绍生物进化学说。
(多媒体显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继承发展了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并用大量事实进行了论证,指出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诞生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
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教师:这些观点到底哪个有道理呢,我们先回顾150年前人类起源大论战,看看前人的观点与争论。
【设计说明】结合多媒体显示的长颈鹿进化演示图引导学生概括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让学生学以致用,用进化论的观点分析问题。
4.(多媒体显示)你的祖父是猴子变过来的吗?1860年6月30日,英国教会在牛津大学精心策划了一场关于进化论的辩论会,这就是在人类科技史上著名的“人类起源大论战”。
【设计说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赫胥黎代表科学的进化论一方,威尔伯福斯主教代表神创论的一方,双方的根本分歧在于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威尔伯福斯主教猛烈攻击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理论是“猴子理论”。
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5.介绍前人的观点与争论后,教师询问学生今天支持哪一种生命起源观点,然后教师也来讲解自己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寻过程。
(多媒体显示)上篇:万物从何而来? ――我的追寻之路。
童年时代: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我是奶奶带大的,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没学过文化。自从听了奶奶讲的女娲抟土造人传说后,我就相信了神创论。那时家乡的习俗,过年时要到神庙先祭神,还要跪拜,仪式结束后再准备吃年夜饭。
少年时代:学习了进化论,又特别喜欢外星科幻作品,相信进化论和“外星起源” 的观点。彻底批判神创论, 同时对于一些与神有关的祭祀活动也很反感,有一次因为过年时不肯去神庙祭神和奶奶吵架。
中年时代:时光飞逝,如今已经快到中年,回首万事,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对神话故事也有新的看法,特别要把一般的神话故事同邪教思想区分开来,现在过年时, 我会先去祭神,再吃年夜饭。也许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也许是为了让奶奶高兴吧。不过老家的神庙已经倒塌,村里人就在家里简单祭神,没人再去重修神庙了。如今我觉得研究地球生命自身的进化比研究外星起源更有实际意义。如果地球生命起源于外星球,同样会面临着一个外星的生命是自身进化还是神创造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也特别敬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为科学所作的探索与努力。
【设计说明】教师讲解自身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参与课堂讨论,把本节内容有机贯穿起来,并以自身不断成长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践新课程倡导的教师真正做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理念。
6.(多媒体显示)材料分析:阅读下面达尔文的生平材料介绍,概括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具备了哪些优秀的科学品质?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材料及回答略)
7.进化论还无法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体现了进化论的局限,说明科学理论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进化,从而讲解生命科学其他领域的探索情况。(材料略)
8.(多媒体显示)下篇:万物归向何方?
思维拓展:目前生命万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很多生物正在快速灭绝,面对这一切,你认为地球上生命是该留在地球还是向外星移民?为此作为拥有高等智慧的生命――人类该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概括)
(1)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探索未知的外星世界等。
【设计说明】增加这部分内容使课堂教学前后对应,让学生通过人类对生命起源及其发展的认识对生命未来发展问题进行关注,来培养崇尚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对生命起源问题教学的升华。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笔者运用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寻之路和笔者自身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的追寻之路两条线索,以及“万物从何而来”和“万物归向何方”前后对应来进行课堂教学。其中教师自身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的追寻之路和“万物归向何方”这部分内容都是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开发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本节课中教师作为一个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对生命的起源问题展开探究,并且以教师自身三个阶段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作为另一条教学的主线以平等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探究,最后通过简短的“万物归向何方”问题的讨论实现探究的升华,把一堂介绍生物科学知识内容的课设计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课。
参考文献:
高三历史时间线索 篇5
一、恰当分类, 理清历史发展思路
学习中国古代史, 要了解奴隶社会的全过程, 我们可以依时间为线索。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线索:形成期 (夏) ———发展期 (商) ———鼎盛期 (西周) ———瓦解期 (春秋) , 其余为非基本线索。学习我国的隋唐史, 首先, 把握宏观阶段特征。政治上, 国家统一,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从民族关系来看, 各民族联系加强,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从对外关系看,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从科技领域看, 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全面辉煌。然后, 全面把握具体内容。 (1) 政治方面: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 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 隋朝开创并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分为唐前期和唐后期。前期政治清明, 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后期政治腐败, 酿成安史之乱, 盛唐从此而衰。 (2) 经济方面: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并开始实行租庸调制, 经济曾一度繁荣, 为唐的经济繁荣打下基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对后来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受安史之乱影响, 两税法也没有能使经济复苏。 (3) 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的统治者实行更加开明的民族政策, 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 对外关系方面:唐朝时, 我国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交通相对发达, 政策开放, 同亚、欧国家的交往频繁, 不仅推动了唐朝社会、文化的繁荣, 更增加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情感。
二、运用时间轴线, 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时间轴线, 是指一条用以揭示时间顺序的类似于数学上数轴的轴线。因为时间具有唯一性, 它总是沿着单向前进, 一去不复返, 所以时间可以运用数轴来表示。教学上, 引导学生运用时间轴线, 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线索。例如, 我们要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总线索, 可在时间轴线上, 抓住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1949年、1978年六个重要年代, 并分析这六个重要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必然性, 就可以知道我国的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两半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同样, 要理清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线索, 可以在时间轴线上抓住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3500年、476年、1640年、1917年、20世纪90年代初, 这六个重要年代及重大历史事件, 就可以知道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
三、引导学生整理所学历史知识
整理历史是把学过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的历史规律进行筛选、重组或再编码。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 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条理思维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 (1) 引导学生整理中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三天不写手生”, 整理笔记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突出每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又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 增强记忆, 巩固知识。然而, 要提高课堂笔记的利用率, 就有必要对学生课堂上所做的笔记进行指导。由于受时间和认识水平的制约, 学生做笔记主要就是照抄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 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笔记就很少了。另外, 完全按自己的思路去做, 时间上也不允许。此外, 学习过的内容, 自己有新的认识再去整理, 就越能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所以要求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笔记以加强记忆。 (2) 指导学生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把重大历史事件排列起来的实用型记事表。它以年代为“经”, 以重大历史大事为“纬”, 突出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实质上是对重要历史事件按一定序列重组或再编码的过程。因而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四、结束语
总之, “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把握历史知识, 掌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有很多种, 以上方法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之谈, 广大一线教师都应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 使之养成勤于动脑、惯于动手、善于总结、乐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摘要: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论述人类在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建设中反映出来的共同发展成果。因此, 学习高中历史, 既有重要的教育、教化、借鉴和史学价值, 又需要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 教学中, 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类能力对学习和记忆大有益处。
关键词:历史教学,线索整理,规律归纳,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王晓黎.培养初三学生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J].黑河教育, 2015 (07) .
理清历史线索,建构知识体系 篇6
一、按历史进程的变化,理清历史发展总脉络
中国古代史按历史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六个时期;按社会形态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奴隶社会又可以分为夏(形成)—商(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四部分。世界近代史,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可分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从中把握资本主义如何从萌芽发展到成熟。
二、按历史时间的顺序,理清历史发展总线索
中国史的学习可在时间上,抓住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1949年、1978年等6个重要年代,并分析这6个重要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就可以知道我国的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三、按历史事件的串联,理清历史发展过程
从历史事件的内容上,通过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串联,使知识更系统,更具条理和科学。如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从横向上来看可以分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纵向来看则是每个国家革命发生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这样通过纵横串联,就可以理清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点的坐标体系,形成一个“竖成线、横成片”的立体知识网,便于把知识学活。
四、 按人类文明的进步,理清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般我们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来观察历史,据此我们可以把人类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政治文明一般从政治制度(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政治现象(阶级关系、改革、政党等)、政治思想(治国思想、各阶级各派别主张等)、政治人物等方面来整理,其中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物质文明一般从经济形态的演进、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经济现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策、经济格局、经济思想(重商主义、重农抑商、工商皆本、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等)、经济体制、人类生活的变迁特别是衣食住行等方面整理。精神文明一般从科技(中国的四大发明、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整理。
五、按历史阶段特征,理清历史发展的特点
历史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外交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阶段特征揭示了历史不同时期的共性和个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筹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使知识结构化的作用。
例如,明清时期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文化:承古萌新、思想专制加强,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传统科技趋于停滞、西学东渐;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外交:政策由开放转向闭关,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出现。通过对各自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特性的理清,我们就可以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文明特征。
高三历史时间线索 篇7
关键词:法社会学,形式法,实质法,实证法,自然法
作为同自然法学、实证法学、经济法学一同鼎立的重要学派之一, 法社会学之功用自诞生伊始便不可小觑。尚是粗略化简将自然法学的研究重点集中到实质法范畴, 亦如实证法被归因到形式法范畴, 那么法社会学所关切的重点有且主要是法之于社会的关系。迄20世纪初, 上溯至耶林始, 法社会学视野便以其独特的综合性、现实性、实践性, 颠覆了传统的法学理论观。在此法律不再是介乎典章逗句等立基于主权者命令的条文分析, 更非是公平正义的世俗抽象慑服于空洞标语的宏观构建。寄借早期法社会学者们所言, 唯活法、行动中的法才是使法律之为法律而不同社会脱节, 法律之为法而又不同现实抵牾的真正需要人们研究的对象。欧陆的自由法运动、美国的法律现实主义运动此起彼伏, 法社会学一时风起云涌, 埃利息、坎特洛维茨首开先河痛斥传统法律观的局限, 卢埃林、庞德等法社会学家纷纷著述立说, 而后沟犁出法社会学自己的研究领域, 以致当代林立了诸如卢曼为代表的法社会学大师。事实上现今的法社会学方法已经渗透到法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新实证主义、新自然法也无不都在潜移默化中借鉴法社会学的商谈进路, 纵使忽视现代法学形形色色学派之间的相互影响, 也很难想象现今哪个学说能够忽视对社会背景及社会后果的考虑。法社会学研究进路如此重要, 而这一方法论缘何出现还需要借助历史解剖的方法, 将这一问题还原到它本身所面临及应对的困境上来。
一、传统的实证法学———形式领域的“瞎子”
语言是概念的集合, 在分析各种观点前对可能产生歧义概念作出厘清, 有助于观点的表达从而实现人们对问题的共思、反思。
本处所指称的法实证主义是法社会学出现前的传统的法律实证主义, 在纵向上不同于广义时间上包含凯尔森、哈特、拉兹等经综合或改良后的新实证主义, 在横向上亦不同于孔德意义上的区别英国———欧陆的纯哲学的实证主义。这里所言传统的实证主义法指向的是霍布斯——边沁———奥斯丁一脉所承接的主权者的命令法, 以及韦伯语境下以主权者颁布的规范为基础, 凸显可计算性, 力求以概念式金字塔构建包罗万象之体系的理性法。即是在19世纪末以主权为后盾以形式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现代法。
形式化是传统法实证主义的重要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在进入垄断时期后更加注重法律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利润在环境中的稳定增长, 更体现在环境变化后对社会规范对利润增长的维护。法律稳定性要求法律可计算, 法律可计算又要求法律确定, 一个包罗万象确定可计算的法律体系就是韦伯语境下的形式理性法。自霍布斯始, 主权就越来越被视为法律正当性的基础, 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近代民族国家、官僚政府自身就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过程中实现的政治领域的现代化。尤其在事变多发的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罢工、环境污染、劳动事故、经济干预更需要主权者命令的威势以求行政式法律的规范。可以说它们都是现代形式化的表征。形式化在力主抽象、推行普遍化的同时, 势必引发对特殊性的排斥, 血缘、门第自不用说, 矫枉过正不免过分拔擢, 作为人之特殊性的根本表现, 最终又难免引发价值判断的归隐。
由此法律变成自我运转、自我完善、自我证成同价值无涉的系统, 它与经济系统、官僚系统一样, 在通过对互为环境的信息作必要的吸收以期降低复杂性维系自身边界的同时, 将作为主体的人消融了。以往不再做价值判断的人却要在价值无涉的法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人遂成了俯首于法律系统的“瞎子”, 在受辖于法律系统的背后最终更受辖于财富的积累。恰如理性天生就堕落为牛顿式庸俗的物理学观, 在追求物质增长的数量度量外别无所求。法律也“降格”为一种技术, 终日驻足于法条与法典的规范分析中间, 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操持的不外传的“迷学”。
二、传统的自然法学———实质领域的“瘸子”
本处所指称的传统自然法在性质上甄别于富勒、罗尔斯等为代表的程序自然法, 在内容上亦区别于二战后复兴的自然法与18世纪盛行的宏观理性自然法, 其主要指涉批判哲学后, 理性终结多元并立背景下的自然法。这一时期是实证法盛行自然法衰落的时期, 价值判断成为个人归隐之后自然法作用的零星领域。
因此, 该传统自然法有两大特征:一是实质性、二是作用领域归于内心, 即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主要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环境以及心理因素变化而定, 作为人之特殊性的最高体现, 价值判断无处不在, 价值判断的本质最终往往化约为个人主义, 并非因为好而喜欢, 而是因为喜欢才好, 只要个体存在即便在一个约束森严的集体中不同成员也会做出不同价值判断。可以说价值判断表现出极大的实质性, 除却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所主张的价值等级或无限趋近外, 相对不可预测、不能确定。
在逻各斯兴起宏观庞大叙事结构出现的时代, 法以其目的性在价值与实践领域牢牢占据垄断地位。在柏拉图《理想国》里法律的目标在于至善, 在于城邦生活本身, 法表现自然特征。在阿奎那《神学大全》里法律的目的在于救赎, 在于平稳的度过此生, 法表现作为对上帝的遵从。之于近代理性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世俗化、祛魅, 跟从驱逐上帝步伐, 强调人的作用。虽然上帝死了, 但理性却未能担负宏观构建的重任, 批判主义、历史主义证明理性也有局限, 同理性铁笼一同到来的是一个诸神混战的时代。宏观叙事解体, 理性构建的的经济系统、法律系统、政治系统却已然建立起来。这些身心分离的系统自我运行, 即不需要人的价值判断, 也不需要人的实质参与。这些人造神、利维坦、新的上帝、第二自然以理性的名义征服了除精神领域外的一切人类的活动领域, 最终实证法以一道铁幕斩尽一切自然法的杂草宣示着现代法的到来。不幸的是系统化形式化的实证法并不打算给人预留价值判断的空间。这一时期的自然法便龟缩在新基督教法学和哲理法学的阴影里, 不敢触及实证法的灼光, 主流法学家对其嗤之以鼻, 只得做了哲学家、伦理学家的瘸腿玩偶。
三、法社会学———实践语境下形式同实质的综合
传统的实证主义法律显然无法应对丰富多彩的现实本身, 抽象忽略了具体的生活, 法律上的形式化难以招架道德上实质性的追问。理性、科学、技术、艺术纵使能交织出绚丽美幻的网去兜住生活, 网孔间遗漏的总是原本完整的生活碎片。倘若法律就是概念与概念间的无限的杂交繁殖, 法律的生命力也势必单调到无趣, 直至为社会本身不能忍受对实证法的反思才会上升到在法律系统上展开方法论改进的地步。1900年《德国民法典》颁布后, 其刻板、封闭的特征使其无法再社会上有效使用, 接二连三的特殊事件捅碎了概念法学建立神话体系的美梦, 自由法学作为法社会学先声率先发难, 埃利息、坎特洛维茨无不以活法、真正的法指责形式化的概念法学同生活实际脱节。传到美国庞德的法律系统工程更要求以往的形式法学为法与社会的对立买单。法社会学的实践语境跃然纸上, 其核心就是法律与社会本身的结合。
不同于法实证主义, 价值判断在法律与案件接触的瞬间即告完成, 基于法社会学思考的改良被带入法律系统的改进中去。对经济、社会、人文、地理、历史的每一次分析都势必将特殊性带入到普遍性当中, 法社会学的判断也势必会沾染价值观念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最终作为环境的信息之一进入法律系统, 降低环境的复杂性, 实现系统自我边界完善。
不同于自然法, 法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做出的价值判断仍是以实证法为前提的, 虽然也触及现行法的有效性问题, 却不同于自然法形而上学意义的做法。虽然也可以跳出现有体系在法律外对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但不同于自然法法社会学的探讨都会落实到社会影响及预期上来, 因而最终都又会回归到对法规范的评价上。
四、法的阿瓦隆之乡———一个亟待完成又无法企及的任务
有形式无内容为空洞, 有内容无形式是混乱。法实质性与法形式性的对立亦如法的实然与应然一般。作为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每个法律人的心头。固然在法哲学上作为一个持续两千多年的不解之谜, 在古典时代、中世纪以及近代的大部分时期似乎并没有那么突出, 但正是由于这些时代诞生了诸如自然、上帝、理性这些宏观叙事的存在, 才使得法的二元对立不至于像现代这么集中频繁的爆发。一神的时代终已过去, 诸事纷争的时代已成定局。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实践观不失为一种积极地尝试, 作为一种一反符合伦真理观的科学态度, 实践这种合意的真理观要求在商谈基础上实现自愿的共识。既然理性化时代的铁幕尚不能即刻消除, 不失为二元困境中前进的重要一步。当然法社会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这一困境, 如何减少形式与实质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自是所有学人努力共思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奥]尤根·埃利希.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M].叶名怡, 袁震, 等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阎克文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