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大学生

2024-08-13

青海藏族大学生(精选6篇)

青海藏族大学生 篇1

目前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已进入稳定增长期, 流行形势也由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群。有资料显示, 我国估计现有78万艾滋病感染者/病人[1]。青海省近几年艾滋病疫情上升迅速, 疫情波及所有藏族自治州, 藏族牧民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增加。国内针对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显示, 有必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2]。本研究旨在短期内对在校藏族大学生运用多种形式 (讲座、小品、演讲、主题班会、电影等) 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 探索出一套适合于青海省牧区高中及以上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 以预防艾滋病在藏族人群中的传播蔓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青海民族学院和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学生 (80%以上来源于青海牧区) , 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现场统一发放问卷, 集中指导、独立匿名填写并现场回收问卷。2012年9月发放调查问卷405份, 收回有效问卷404份, 有效回收率为99.75%, 其中青海民族学院学生200名,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学生204名;男生217名, 女生187名;2012年12月发放调查问卷405份, 收回有效问卷403份, 有效回收率为99.51%。其中青海民族学院大学生200名,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大学生203名;男生216名, 女生187名。

1.2 方法

依据国内相关艾滋病知识调查表[3], 结合青海省牧区实际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 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信息获得途径、对艾滋病病人态度、对性行为的态度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基线调查, 调查结束后3个月内每个班级开展4次形式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 每次30 min, 包括知识讲座 (由大学教师和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专家进行, 辅以多媒体、讨论、问答等多种方式) 、同伴教育宣传、主题班会、藏族宣传员图文并茂的趣味游戏;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2次问卷调查在同一班级进行。

1.3统计学处理

问卷资料采用Epi Data 3.0软件双份录入, 核对无误后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艾滋病疫情了解情况

藏族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了解中国及青海省艾滋病疫情的只有7.29%, 50.83%认为艾滋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疾病, 22.81%已认识到艾滋病在青海省流行的危害, 63.64%觉得艾滋病很可怕;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疫情了解情况分别提高到91.03%, 97.33%, 89.28%, 84.07%。

2.2 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表涉及艾滋病的知识有8个问题, 回答正确6个及以上即认为知晓。健康教育后回答正确6个及以上的学生有379名, 见表1。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知晓率/%。

注: () 内数字为知晓率/%。

2.3 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及希望方式

藏族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最多的途径是讲座, 为36.9%;其次是报刊、书籍, 为31.4%。对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途经进行调查, 结果为最想通过网络获得艾滋病知识占73.7%;其次为藏族宣传员趣味游戏宣传和讲座, 分别占69.1%和52.1%。健康教育后, 趣味游戏、藏语互动节目和同学宣讲成为大学生青睐的健康教育方法。

2.4 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态度

见表3。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态度发生转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5 对性行为的态度

健康教育前, 42.7%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 56.8%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健康教育后, 22.1%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 96.3%认为婚前性行为时应正确使用安全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39.035, 174.736, P值均<0.01) 。

3 讨论

目前, 艾滋病已经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4]。青海省藏族分布在高海拔牧区, 以游牧生活为主, 居住地偏远、交通不便, 存在多性伴现象, 2012年全国和青海省梅毒发病率分别为33.45/10万, 43.82/10万。藏族学生主要来自牧区, 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的阶段, 是HIV感染最高危的人群之一[5]。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疫苗, 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预防AIDS手段[6]。本次调查显示, 青海省藏族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流行情况了解较少, 这种现状在青海省牧区普遍存在。

与外省其他学校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7,8,9]比较, 青海省藏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较低。对艾滋病感染者所持态度正确率普遍不高, 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大学生是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群, 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接班人[10]。而藏族医学生将来要承担保障广大牧民身体健康的重任, 所以更应该担当起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 积极投身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各项活动, 全面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 使更多的人避免和减少高危行为。

调查发现, 藏族学生对互动游戏、藏族宣传员的节目表演、主题班会等形式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比较欢迎, 宣传效果明显。健康教育后藏族学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而高知识知晓率是HI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11]。藏族大学生对于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支持率明显提高。在教学内容方面, 适当增加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比例, 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案例, 将艾滋病预防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 避免空谈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预防原则[12]。让接受培训的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向同伴传递正确的信息, 避免可导致感染HIV的危险行为, 达到预防的目的[13]。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健康教育后藏族大学生知识、态度、行为明显发生改变, 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下一步工作重点应该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扩大宣传覆盖面。建议青海各地民族学校培训藏族宣传员, 以同样的方式开展宣传, 同时刻录光盘, 由当地政府部门协调广电部门或者提供影视资料开展集中宣传, 让藏族学生和广大牧区群众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坚决遏制性病、艾滋病在牧区的传播蔓延, 保护牧民身心健康。

青海藏族大学生 篇2

一、玉树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

民间舞蹈,顾名思义是源自民间的舞蹈。民间舞是民族的,也是传统的,并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传承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同时又是情贯古今的艺术,表达着人们最真实、最纯朴的情感,并具有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地方特色。

对待民间舞的界定问题,往往有这样一种观点,仿佛只有民间所传承的“原生态”的舞蹈才是民间舞,否则便不是民间舞蹈而是创作舞蹈。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原汁原味”。从美学理论上,也片面强调坚守传统,“民间舞走得太远了”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民间舞的创作实践,也使我国的演艺性民间舞停滞不前。什么是传统?传统不是截止于某年某月某日,而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民间舞从生活中走上舞台,成为演艺性的舞蹈艺术,就必须加工提高,对所谓“原汁原味”的片面强调只会妨碍民间舞技艺的提高和审美发展。当然也要防止随意性,因为既然是民间舞,就应该有特定的民族、地域、风格。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五彩三江源》就是一部将原生的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整合重构,再现了玉树浓郁的民族风情。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应知,玉树民间舞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不能凝固的活化石。“原生态”的民间舞属于艺术文化的范畴,我们的民族不能永远停留在向世界展示原生态文化的水平,而需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藏族民间舞。民间舞的传承过程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我们要以谨慎的学习、继承和立足于创造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对待民间舞蹈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保存民间的根本传统,而新的内容也时时刻刻在不断增加,从而使藏族民间舞蹈文化不断丰富,不断提高。

二、玉树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特征

1、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群众性、娱乐性

在远古时期,舞蹈便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舞蹈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际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而且在内涵里,民间舞蹈作为文化积淀的传承手段,它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绎成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又从最初的田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娱乐,并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陶冶,因此群众性和娱乐性就必然成了藏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基本特征。

2、玉树藏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感情色彩性

玉树藏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感情色彩性表现在形象性的感情表达方式。各民族民间舞蹈是自娱性的活动,与广大人民劳动生活、宗教礼仪、节日庆典等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千百年来民间舞蹈长流不息、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玉树藏族民间舞是民族情感色彩的体现,它的一切内在精神气质、形式结构和风格特色都是由该民族的精神、信仰、心理审美意识所决定和赋予的。它不仅是审美的需要,更是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精神的寄托,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赋予中国民间舞蹈新的生命力与新的形象。

三、玉树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

玉树藏族民间舞蹈文化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而日臻完善,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艺术创造道路,民间舞蹈的精髓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明确的目标:

1、通俗文化方向。不分自娱性还是演艺性,以通俗为主要特征,并且特别重视自娱性舞蹈,这就是戴爱莲先生主张的“民族舞蹈大家跳”。这个方向是以已经形成了的、具有一定题材及固定了的形式和传统的民间舞蹈为基础的。

2、精英文化方向。主要是演艺性舞蹈,以高雅为主要特征,重视技艺,从民间舞中吸取营养,发掘民族精神,提炼动作元素,这就是以《天上玉树》为代表作的创新派民间舞。以现代的形象所创作的表现舞蹈家艺术思想感情和观念的舞蹈新作品。

四、玉树藏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创作原则

1、对传统的“原生态”的民间舞要进行创造性的解释。即要对其进行加工和技艺上的提高,使之更有诗意、技艺性和音乐感,同时也更有舞蹈性,而不是照搬、机械复制或简单模仿。真正的舞蹈编导,不应当是一个摄影师,而应当是一个艺术家。他应当深刻揭示该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和内涵,并使其形式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在技艺上得到提高。比如,民歌只有经过音乐家的整理,歌唱家的演唱,才会具有比“原生态”民歌更优美的声乐色彩,才会比“原生态”民歌更具有感情色彩和艺术表现力,这就是加工、提高和丰富。

2、以藏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和民族传统精神为依据创造新型舞蹈。民间舞是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反映,因此,舞蹈编导不能只研究舞蹈,还要以对玉树民间舞蹈传统的深刻研究为基础,研究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这样才能弄清楚某一舞蹈的产生过程、其中的思想感情、影响其形式和风格的生活生产方式等,然后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舞台上创造出新型的但有原生态民间舞的形象、感情和风格的、新的玉树藏族民间舞。正如《五彩三江源》让我们看到表现玉树藏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呈现出的原创精髓、经典重构、现代元素的舞蹈语言,是民族的激情、生命的激情,是来自心底深处饱涨的激情。那富于想象的歌词与抽象的舞蹈相协调,与歌舞整体的浪漫色彩相协调。藏民族有着无数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所缺少的只是挖掘而已,在原生态和艺术加工中找到契合点是不容易的,而大型原生态歌舞《天上玉树》就是以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和民族传统精神为依据创造的新型舞蹈,给玉树的舞台艺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

3、用简单的手法体现传统的民间舞形象。如《天上玉树》,原始而现代。它的内容是原生的,是村民们普通的生活,它的演员是土生土长的,舞者100%来自玉树本地,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它的道具模仿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等,打动人的正是它的原始和感染性。简单的舞蹈用现代的手法,给人以越是简洁朦胧,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内涵就更丰满的舞蹈形象。

玉树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驰名中外的玉树藏族歌舞,其风格粗狂豪放,造型形象传神,动律优美生动,内涵含蓄隽永,是民族歌舞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就风格特色而言,玉树藏族舞蹈主要由伊、卓、热巴、热伊、锅哇以及寺院的宗教舞跳神构成。伊和卓是其中的两大舞蹈类型,舞蹈种类多,人数不限,老少咸宜。根据青海省舞蹈集成办公室编纂的舞蹈集成玉树分册记载,已经掌握的舞蹈种类就有400余种。

五、 玉树藏族民间舞蹈种类及简介

玉树地区歌舞的兴起,年代十分久远。结古寺一世嘉那活佛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他独创的一百多种“多顶求卓”奠定了玉树成为歌舞之乡的基础。加上玉树毗邻藏、川、滇的地域优势,不断吸收这些地区藏族歌舞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艺术创作,日积月累,歌舞已成为玉树人生活中的一大精神需求,“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康巴人歌舞在青海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玉树歌舞藏语统称为“夏卓”,是男女老幼皆能表演的一种舞蹈。其表演形式和种类多样,规模因活动内容和场所而定。一般以男女结群为主,在男女各自的领舞人牵头下,边唱边跳,唱与跳交融在一起,由慢到快,轮番表演,互相竞赛演技、比试歌喉、表现舞姿。这类舞蹈大致分为宗教、民间两大系列,而民间舞蹈是诸类舞蹈的基础和主体,分类颇多,流行最广。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依”(藏语音译),是一种集体舞蹈,在康巴一带叫“旋子”,轻快活泼,领舞者手执胡琴边弹边带头跳,众人随后,边唱边舞,不管多少人都能容纳进舞蹈的队列。从“依”舞中感受到艺术是劳动的产物,是直接从收割、打酥油、狩猎、骑马、剪羊毛等生产劳动提炼出来的艺术,节奏明快、轻巧活泼、富于情绪化。男子舞蹈动作粗犷、热情奔放;女子舞蹈颔首鞠腰、起伏适度。舞蹈的形式从两人到百人不等,其队形变化多端,如:方形、八字形、圈形、川字形、臃肿符号形等等。并且这种舞蹈的舞袖十分讲究:男袖由外白袖和内红袖构成,女袖相反,男女袖的内袖均长出外袖五十多厘米。由于这种舞蹈的特性,舞蹈队一般由年轻男女组成,当然也有少数的老年舞蹈队。长袖是“依”的典型服装,而男子的脚铃是舞者最好的节拍乐器。舞队的配乐一般常由歌手、牛角琴、竹笛和鼓点组成,后来加上风琴伴奏。歌曲内容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歌词,内容多以赞美家乡山水、赞颂吉祥幸福为主。

2、“卓”(藏语音译),这是一种古来的、高雅庄重的集体舞蹈形式,现仍流行于歌舞之乡玉树藏族,自治州分为“求卓”和“锅卓”。锅卓动作粗犷、奔放。节奏缓慢时,舞姿舒展如凌空雄鹰;节奏紧凑时,步伐敏捷如岩间黄羊。玉树称多白龙沟的卓舞以粗犷见长,玉树囊欠香达镇的卓舞则以舒缓久负盛名。

“求卓”是一种以宗教内容为主的舞蹈,气氛肃穆,曲调低沉,舞蹈动作缓慢稳健,上身动作舒展,脚下顿挫有力,只有在举行宗教仪式、重大节日时表演。舞者是三十岁以上的男性,“求卓”在玉树地区分布于玉树新寨卓、仲达买思卓、巴塘插来卓、称多拉布卓、代达卓、白龙卓、囊欠羌美求卓等。在玉树地区现已记载的卓舞有三百多种。

3、“热巴”,古时候,有一种流浪在藏区各地的舞蹈群体,他们没有美妙动听的音乐来伴奏,也没有声势浩大的舞队来铺场,他们仅用自己轻巧的舞姿和紧凑的鼓点就能赢得观众的青睐。他们俗称“热巴艺人”。“热巴”愿意为“流浪艺人”,最初起源于藏族民间艺人歌舞班子。男舞者脚蹬马靴,手持响铃,腰系黑白相间的牛毛绳。女舞者用左手的弯弓点击右手的手鼓。模仿动物形象,“热巴”动作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如:仰转、抬腿转、侧身翻及绕身翻转击鼓等。女舞者的腰肢非常柔软,在表演时往往会从侧面让头部和小腿相触,宛如水蛇般的身躯在敲击手鼓的同时绕回婉转,随着鼓点节奏的加快,身躯的绕转让人目不暇接。与其他舞蹈风格不同的是:它既是群舞,也是一种集体性的独舞。

4、“热伊”,“热伊”过去通常与“热巴”穿插演出。“热伊”是精美绝伦的舞蹈种类,优美的音乐旋律和幽默情趣的舞蹈动作,生动奇特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随着时代的转移,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已演变为活泼的男女交际舞蹈。

5、“锅哇”,玉树地区称“锅瓦”,即武士舞。是古代战争时期勇士出征前所跳的一种民间祭祀舞,显示出部落战争中不可侵犯的威严和震慑邪魔妖道的磅礴气势。以一位击钹或右手持剑左手握圆形狮头牌的人为领队,其他人皆左手握弓,右手持剑。舞蹈中夹杂有对白和歌唱。舞者头戴红穗帽,步履缓慢,“锅瓦”舞蹈一般只在宗教仪式和盛大场面才出现,具有扬佛兴教的功能,如今,玉树萨迦派寺院已将“锅哇”列入了宗教舞蹈系列之中。

六、 玉树藏族民间舞蹈艺术风格

玉树地区传统舞蹈之丰富,表现形舞之独特,已闻名于整个藏区,成为藏中自成体系的一种舞蹈流派,并已被世人所共识。近年来,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特别是玉树民间歌舞应邀出国和多次在内地大中城市的巡回演出后,反映越加强烈。不少的观众对它产生了迷恋、神秘之感。

为了能让玉树民间舞蹈为更多的爱好者所熟悉和传承,现就风格和特色浅谈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舞蹈”是灵魂为了挣脱肉体的束缚所进行的温柔斗争。能唤醒树木被风吹拂的记忆。在一场全身心投入的狂歌劲舞中,人的躯体就是树枝,服饰就是树叶,起决定意义的风则是音乐。没有音乐伴奏的舞蹈不堪设想,肯定是一种令人加倍疲惫的孤独,一旦音乐响起,再苍老的舞者也会获得新生,神情为之一振,身不由己地服从来自远方的呼唤。

七、肢体语言的技术特征:

柔韧:体现在人的脚、头、肩、臂之间的摆动,自然流畅,巧妙结合。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将舞蹈本身的感受与情感高度集中,舞者在歌与乐的韵律中可以说用人的肢体表现其思想感情,表现舞蹈内在声韵之美。

屈伸:在藏族舞蹈动作中,下肢“屈”与“伸”的节奏是关键。如藏族舞蹈的“三步一撩”节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下肢的“屈”与“伸”上,屈伸的过程由脚的迈步开始,在全脚着地的同时膝部伸直,依靠膝部的“屈”与“伸”和脚腕的力量去控制,上下起伏动作时音乐节奏的重拍在上,胯部放松随着音乐节奏左右微微摆动,是其主要动律特点。

颤膝:是将舞蹈者的感情融合到舞蹈节奏中去,以内心的节奏带动身体外形的自然颤动,使内外两者结合,统一和谐。在藏族舞蹈中没有内在的“颤”动就无法谈韵味,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独特心理气质。柔、屈、颤的脚步往往是轻快地向上提起,而不是向下跺脚。在提脚的同时膝部微微颤动,节奏的强与弱和内在的情感融为一体,以一种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其深层情感的内在的“力”使舞蹈者体味到气息与身体在节奏中的流动,恰到好处的融合使其外在的动作更加流畅。

虽然玉树各类舞蹈在地区间具有差异性,表现了不同习俗和风格,但在表演形式上基本相同。从优美旋律的伴奏,以人体动态为表现手段的舞蹈,和形体动作的表现方式,都归纳来看,是以身体先于脚行之感,形成由左辅右的挥手顿足之状,带动其动作节奏由缓而紧,呈弧形而圆润;腰腿的伸屈和两肘的扭、摆、晃须灵巧有力度;脚蹬、踢步须颤抖状,在从大中见小,由小到大的整体动作循环中,整个舞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将男性舞蹈阳刚帅气之美、雄健彪悍充分的展现出来;而女子舞蹈动作柔美、流畅,甩袖和脚下动作基本和男子舞蹈相近,但幅度较小,整个舞蹈展现了女性柔美秀丽的风格特点,体现出女性温柔端庄的真我本色。将轻与重,静与动,整与碎的对比达到和谐统一,保持了形与声的兼备结合,使舞蹈达到顶峰。

青海藏族大学生 篇3

关键词:青海高职院校,藏族学生,实用化学,困难,对策

对青海高职院校藏族学生学习实用化学的困难及对策的研究是提高民族地区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青海是一个多民族栖息之地, 其中有很多藏族, 受藏民族语言的影响, 藏族学生在学习实用化学时遇到抽象、复杂、难记忆、难理解、规律性相对其他自然科学来说要差等突出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真切感受到“教师教的辛苦, 学生学的痛苦”的无奈, 而“费时多, 收效甚微”的弊病一直困扰这里的化学教学工作者。如何对这部分学生实施教学策略,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教学对象资料

(一) 教学对象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2007、2008、2009年入学的藏族学生。

(二) 基本情况

我院2007年招收藏族学生总人数为280人 (占总学生人数的38.78%) , 应届高中毕业生, 其中女生人数为138人, 男生为139人, 年龄 ( 19±1.5) 岁, 高考录取线为340分;2008年招收藏族学生总人数为650 (包括140名1+2的学生, 他们不开化学课) 人 (占总学生人数的49.39%) , 应届高中毕业生, 其中女生人数为206人, 男生为344人, 年龄 (19±1.5 ) 岁, 高考录取线为322分;2009年招收藏族学生总人数为400人 (占总学生人数的34.48%) , 应届高中毕业生, 其中女生人数为200人, 男生为20人, 年龄 (19±1.5) 岁, 高考录取线322分。3个年级学生性别、年龄、学历、招生形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5%) , 具有可比性。

青海属于欠发达地区, 教育基础薄弱, 民族教育滞后,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将近一半, 而藏族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占到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省属五所高职院校都有藏族学生, 只是所占比例不同, 我院是全省拥有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最高的一所高职学院, 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 (最高时达到74%)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以这一特殊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民族地区高职藏族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对象学情分析

(一) 严酷自然环境成为藏族学生学习硬性障碍

藏民族大多聚居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 严酷的自然环境制约了他们民族教育的发展, 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藏族学生诸多的特殊性, 如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式等。走进高职院校后, 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产生了不适应, 大部分藏族学生家庭生活困难, 心理上存有自卑感, 缺乏自信心, 入学后不但要学习文化基础课, 还要学习专业技术课。地域性的差异, 使民族文化带上了多元的色彩, 这种多元化、多学科的学习, 也就必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部分教师反映藏族学生的学习难度普遍大于汉族学生。尽管如此, 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藏族学生的坚强性格和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我们应提倡和保护这种优良的民族品质。

(二) 复杂的社会环境对藏族学生学习的制约和影响

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特殊的社会环境好语言环境、生活习俗、社会生产关系、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改革开放以来, 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目前我院在校生3千多人, 生源主要来自本省, 少部分来自全国其他省份, 其中藏族学生主要来自本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西、海北等州内。通过查阅我院三年来新入学的藏族学生的高考成绩、摸底考试等对他们进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进行调查。

从表1可知, 大部分学生的理综高考成绩在100分以下, 综合分析, 100分以上的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只有肤浅的认识, 100分以下的学生对基本概念都模糊不清, 不少学生连最基本 (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 的元素符号都记不清, 大约只有2%的学生勉强能写化学方程式。可见他们在中学阶段做过的训练极少。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对实用化学的学习无所适从, 感觉到化学知识“繁难”。究其主要原因有:化学基本概念的严谨与学生肤浅的认知习惯之间存在差距;化学基本理论的抽象与学生具体经验少之间存在差距;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相关性与学生对规律理解之间存在差距;反应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现象与学生观察问题易于浅薄的方法之间存在差距;结构、性质联系的复杂性与学生思维能力之间存在差距;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与学生的混沌的思维方法之间存在差距。

(三) “三语”现象

藏族学生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 还有其特殊的语言氛围和思维模式。在家里他们讲的是藏语, 在社会上他们使用“双语” (藏语和汉语) , 在学校里他们还要学英语, 因此造成了很大的文化跨度, 增加了他们学习的难度。藏民族保留并使用着本民族语言, 藏语的语句、词义与汉语有很大差别, 而藏族学生的母语是藏语, 在调研中有67%的学生 (县、州级的在校学生) 在进入我院前的语言环境为双语, 23%的学生语言环境是民族语言 (乡镇级的在校学生) 。入学后母语的交际范围受到限制, 这种语言的不适应需要实现由汉语—母语的转化, 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就出现了急躁、犹豫、畏难等情绪, 产生了理解慢、思维慢、惧怕回答问题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实用化学的进程和效果。

三、教学对策研究

(一) 充分考虑藏族学生的学习风格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充分考虑藏族学生所具有的民族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化学的教学。大部分汉族学生对学校的环境非常适应, 而藏族学生, 特别是家庭贫困的藏族学生因价值观、行为模式、认知方式与学校文化背景不同而感到校园文化的异己性与自己的民族认同不统一。因此, 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做必要调整, 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情感态度, 加强对他们的个别指导, 必要时主张“因人施教”, 尽量缩减学习上的差异, 消除异己感, 提升他们的认同感和求知欲, 激发他们学习实用化学的兴趣, 同时还要求教育者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 不能对民族的差异性视而不见, 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二) 注重发挥藏族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⑴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自我同一性, 使他们能客观地认识自我, 努力去寻找和挖掘自身的闪光点, 摒弃那些陈规陋习, 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⑵在教学中教育者应该使学生认识到, 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虽然不同, 但是同样在学业上都能获得成功, 对民族生不能有歧视和偏见。多元文化教育应使藏族学生的发展更为活跃和全面, 在相互交往中应求大同存小异, 明白个体的独特性与整体的特征并不矛盾。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他们的家庭背景与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

(三) 加强藏族学生跨民族文化交往的技能

在民族地区的高职实用化学教学中, 我们应该⑴帮助藏族学生克服阻碍交往的因素, 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跨民族交往的技巧, 包括对社会制度的了解, 历史文化背景的学习, ⑵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时常自我检查, 了解在学习实用化学中的困难, 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实用化学的学习真正做到“实用”、“够用”, 成为各专业的奠基石。帮助他们开阔视野, 摒弃狭隘的民族思想, 培养他们尊重文化差异和民族风俗语言习惯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霍云霞 (徐有梅谢银花) .少数民族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 (下半月) 2007.

[2]魏秀兰.少数民族学生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

青海藏族大学生 篇4

一、安多藏族民歌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概述

中国的藏族依方言和居住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卫藏地区(包括西藏全境除昌都外)、康巴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安多地区(青海海南、黄南、海西、海北、果洛等藏族自治州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安多藏族是中国藏族的一部分。而安多民歌由于受它地域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它的风格在整体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地域性特点。据统计青海省境内藏族有109万人其中安多藏族占多数。青海省的藏族除玉树藏族自治州外都属于安多地区。主要分布在果洛、海南、黄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东地区部分农业县境内。安多藏族在青海境内呈大散布,小聚居的特点,其中除牧业区有大的聚居区外,小的聚居区又遍布农业区。人口约有七十万左右,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同青海安多地区接壤的还有川西北和甘南地区。安多藏族具有性格豪爽, 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多种体裁与形式的民歌。在安多地区,藏族与汉族是主体民族。此外,尚有回、土、撒拉、蒙古、保安等民族,因而其境内的语言和文化表现出多元性的特征。这些民歌是安多藏族人民的心声,也是安多藏族人民生活历史的真实写照。

二、安多藏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1. 分类

青海安多藏族民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它以绚丽独特的色调表现了藏族人们的生活、劳动、性格特征、风俗人情、社会政治、自然风貌等,从多方面塑造了藏族人民的纯朴、善良的性格与美好智慧的形象,也表达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安多藏族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颂歌、悲歌、对歌、吉祥歌等,也可以从曲种上分为勒(酒歌)、拉伊(山歌)、诺田(情歌)、年谐(婚礼歌)、东连(弹唱)、列依(劳动歌)、喜勒(儿歌)、则柔(表演唱)、伊(歌舞曲)和(嘛呢歌)宗教歌曲等。

2. 歌词特征

安多藏族民歌的歌词除有固定的词外,即兴性是它的一大特点。歌词可以随编随唱,词意明确。歌词中大量运用比兴手法,语言简朴生动。衬词在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民歌是无字歌,仅由衬词组成,大多数衬词虽无实意,但具有表情和结构上的意义。就是在有歌词的民歌中,衬词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有些民歌中,曲调和衬词呈固定形态的,专曲专用,而且衬词就是歌的名称。

此外,“安多”藏区民歌的歌词,格律严谨,语句流畅,语言形象,声韵优美,想象力极其丰富。大都讲究运用托物寓情表达思想内容、抒发心声。寓意深刻含蓄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歌词富有哲理性和强烈的艺术效果,其中巧妙的拟人手法,更是把人们的思想感情形象化、具体化。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可以把身边关于自然、生活即兴作比,把形象与哲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主题焕发出活力和光彩,表现出“安多”藏族人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想象力,及其对事物特征的细致观察力和深刻认识。

3. 节奏与节拍

安多藏族民歌在节拍的运用上常有两类,一类用偶、奇数拍子和混合拍子另一类用散拍子,在散拍子中强拍并不是有规律的出现,所以很难人为地划出重音位置。其实,无拘无束、灵活自由地歌唱,正是这类民歌中一个很显著的音乐特征。民歌中较典型的节奏布局是前长后短前松后紧。此外,自由节奏用的很普遍。

4. 曲式结构

基本的结构形态是单乐句反复体,二乐句的结构较普遍,三乐句以上的结构多是乐句的重复、变形发展而形成的。也有乐句的反复或是衬词的扩充乐段。乐句结构在二、四句中长短较一致,在单乐句中则显得较自由,或长或短,在山歌中尤为突出。尽管结构不复杂,但都有着完整的音乐意象。

5. 调式和旋法

安多藏族民歌所用的调式及与此有关的某些旋法是形成其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以五声音阶羽调式、商调式为主,徵调式、角调式次之,偶尔可见宫调式。偏音用的不多,更多的是为了装饰旋律而用。调式交替的现象常可见到。除五声外,也用六声和七声音阶,但并不多见。总的来说,安多藏族民歌偏重于羽小调色彩,风格较为柔和。旋法以小跳结合级进为主要特征。最典型的是以调式主音、属音和下属音上构成的大三度加大二度级进及小三度加大二度级进的三音组结构,在下行时,以四度跳下结合级进较为典型。无论什么调式,由三音构成的音组,在安多藏族民歌中居中心地位,是旋法中的核心。以三音组为核心向外扩展时,可以获得各种丰富的旋律组合。旋律的结尾一股呈下行旋法。旋律走向以从低向高的序进为主要特点,到达高点时常出现延长音。延长音一般是调式的主音或属音,然后呈环绕进行, 直至下行。一般结束在调式主音上。在高点上的环绕进行,音数有多也有少。旋律进行的这个特点,形成了安多藏族民歌开阔嘹亮的艺术特点。

三、民歌内容

1. 勒“勒”在藏语中是歌的意思,在安多地区亦称酒歌,是最普及、最常见、流传最广的歌唱形式。

勒依其内容和歌唱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道勒”(赞歌)“坎参”(逗乐歌)“艺勒”(悲歌)“毛勒”理想之歌)“勒斜”(对答歌)“完角”(调解歌)“扎西”(吉祥歌)等。可独唱也可对唱,一般以对唱为主要演唱形式。其内容有赞美大自然、骏马牛羊的;也有讴歌英雄事迹,描述民族习俗的;还有感怀亲恩,祝福吉祥的。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经典故事,包罗万象无所不唱。勒的曲调丰富,情绪欢快,形象生动,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勒的旋律以自由的节拍和严密有序的律动构成了悠扬辽阔、舒展豪放的音乐形象,充分表现了自由豪放的草原民歌特点。

2. 若田(情歌)。

“若田”包括藏族人民广为传唱的“拉伊”和寺院僧侣中秘密传唱的“依呀”。“拉伊”在藏族传统音乐分类中是一个大的歌种。情歌以爱情为主要内容,歌颂爱情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歌词多是借物拟人,内容风趣生动。旋律具有宣叙风格,宽阔高亢,婉转抒情,节奏跳跃而富于变化。曲式基本上是加扩充的单乐句结构。旋律尾音基本上不拖腔是这一歌种的特点。藏区凡是有血亲关系的场所是禁止唱情歌的,要唱情歌,青年人只能到野外、山中去唱。“依呀”最初是流传在藏族群众中的民间小调。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时起,内容多仓央嘉措的情诗。后逐渐成为带有宗教色彩的“道歌”,只在寺院宗教人士中传唱,因而也有人称他为“寺院的道歌”。现仅在寺院的僧侣中秘密传唱,民间很少听到。道歌的旋律明快流畅,曲式为单乐句反复体。

3. 伊(歌舞曲)“伊”是藏族人民喜欢的一种集体歌舞。

由领舞者手持牛角胡琴边奏边跳,有的地方也叫“弦子”。“伊”曲调丰富,曲体短小规整,由四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式,旋律一般从低音开始,而后以级进方式推进,高潮在全曲的后半部分。以“徵调式”“宫调式”为主,节奏明快,具有鲜明的藏族歌舞的特点。

“伊”的舞蹈动作粗犷欢悦,许多动作是直接模仿骑马、射猎、收割、剪毛等生产劳动动作。这种歌舞形式不论牧业区或农业区都较流行。凡婚庆佳节、聚会赛马,男女拉成圆圈边歌边舞,是藏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歌舞形式。

4. 格勒(嘛呢歌)嘛呢颂歌。

嘛呢是广人藏区中广为流传的祈祷歌,除在宗教祭祀活动时吟唱外,口常生活和劳动中也常可听到。歌词中溶入六字真言,旋律舒缓,朗诵风格,曲式为多句变化反复体。

5. 喜勒(儿歌)儿歌。

藏语称“斜贝勒”。藏族儿歌是保留了古老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裁之一。通过谜语或问答形式的歌唱,使儿童直接或简接地认识周围环境,启发儿童的智力。旋律短小,多由两个歌腔组成一句曲式的单乐句反复体。曲调非常短小,音域狭窄,旋律起伏不大。内容大多是表现儿童对自然界各种物体的认识,具有儿童天真幼稚的情趣和童话般的想象力。语言风趣而具儿童口语特点,是藏族儿童认识世界、学习生活的启蒙歌。

6.“东连”意思是弹唱类民歌,是因为有六弦琴的伴奏而得名的。

(六弦琴又叫扎木年琴,是藏族古老的弹拨乐器,六条弦分为三组按四度定音,它的音色柔婉,浑厚,甜美悦耳) 弹唱类的曲子旋律性极强,擅长抒情。演唱时由手持六弦琴的演唱者一人演唱,有个别的对唱形式,也可以三五人联唱。弹唱类歌曲一般在节庆婚嫁、亲朋聚会时演唱,在休闲娱乐时也可以自弹自唱。由于六弦琴携带方便,以前的藏族民间艺人背上六弦琴便走村串户,到各地去卖艺,为增进各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了现在,虽由于弹唱类的歌曲音域不太宽,但容易演唱,且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更主要的是它的演唱形式不受限制,人或多或少都可以,一个人自弹自唱也可以,所以仍是广大藏族同胞特别喜爱的曲种之一。走在辽阔的草原上,你随时都可以看见三五个人席地而坐,伴着琴声在尽情地歌唱。

7. 劳动歌。

这类民歌的音乐由于受劳动方式所决定,其特点是旋律性较强朴素优美,拍子明确。劳动歌的节奏既源于劳动时的动作节奏,又与劳动的方式和情绪有关。如挤奶歌、打墙歌等。

青海藏族大学生 篇5

1 有机建筑与环境融合相关概念

建筑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有机建筑更是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有机建筑主要是指建筑设计从自然环境中得到启发, 可以反映出自然界生命力的建筑形式。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建筑作品就非常重视与自然融合, 其设计理念中包含了对于建筑周围环境的理解, 堪称有机建筑典范。有机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精神。

1.1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建筑本身的灵魂, 建筑所有设计亮点都需要围绕建筑风格进行展开。设计师在决定建筑风格时, 需要参考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建筑周边环境、建筑功能两个方面。周边环境是影响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建筑才进行设计时, 需要参考周边环境的山、水、树林等自然状况, 然后根据这些状况选择或创造合适建筑风格。一个优秀建筑风格应该要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合而为一, 毫不夸张的说, 建筑应该要像周边环境的自然地貌和植物一样, 达到“从地里长出来”或者“自然形成”效果。而建筑功能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也是有着非常重要影响, 建筑建造目的究竟是长期使用还是短期使用?建筑究竟是用于居住还是其他功能?这些都会影响到建筑建造时的设计风格。

1.2 建筑色彩

色彩是人对任何物体最为直接的印象之一, 人类对于色彩的感受来自天性。对于建筑而言, 适当的色彩是保证其与环境相互融合关键之一。如果建筑色彩过于艳丽, 则会使建筑在与周边环境进行对比时显得过于突兀, 破坏建筑与环境融合, 影响建筑整体美观;与之相对, 如果建筑色彩过于单调, 则又会使建筑师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表达受到影响, 同样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对于建筑色彩的选择也是也是建筑与环境融合的重要关键之一。以苏州园林为例, 苏州园林对于世界建筑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影响, 其关键之处就是通过使建筑色彩与周边自然景观相互映衬, 从而达到理想视觉效果。

1.3 建筑精神

建筑精神是最近在相关行业和领域逐渐开始流行的概念。对于建筑精神而言, 其根据理解角度不同, 会产生不同定义。一般而言, 建筑精神主要是指建筑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对于建筑就像个人气质之于每个人一样。这就使虽然很多大厦虽然雄伟壮丽, 但是却很难引起人们内心感动。当建筑建成之时, 其所具有的建筑精神也就直接附加在建筑之上。而这种建筑精神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是否能与周边环境相互交融, 成为一个整体。

2 周边环境对于建筑融合影响

如果要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在设计和建造建筑时就必须考虑周边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 因为任何建筑建造环境是复杂而多样的, 即使是同一地区, 建筑也会因为各种环境因素而产生不同设计方案, 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其他建筑建造方式, 而受到影响。周边环境对于建筑融合的影响主要包括:地形坡度、降水情况、气候风向、日照采光。

2.1 地形坡度

地形坡度是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 建筑建造地形都不是平坦的, 而是要面临各种程度的地形起伏, 甚至是直接在悬崖峭壁上进行建造。因此建筑如果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就需要找到合理解决方案, 来使建筑可以尽可能与周围地形坡度相协调, 形成良好的空间层次感。

2.2 降水情况

雨雪虽然一种常见自然现象, 但是其对于建筑学影响确实十分巨大的。正是由于雨雪影响, 使得一些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并且这些建筑风格被作为当地文化一部分被保存至今, 比如高脚屋等。由于生态建筑建造理念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所以就必须考虑降水情况对于建筑影响。比如对于山地区域, 由于山地区域降水量较大, 加之地形起伏, 使得河流, 地下径流都较为发达, 这就对建筑建造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建造前需要对, 相关排水路径、管网设施做到合理规划, 避免相关问题。

2.3 气候风向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影响, 因此在冬季和夏季, 很多地区都会受到西伯利亚西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 季风对于建筑融合性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因为在不同地区, 在不同季节, 风向情况也各不相同, 所以当地建筑的阳台、窗户这些重要不服, 都需要根据风向进行调整。

2.4 日照采光

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采光受到影响而使得业主和开发商、物业发生严重冲突的新闻屡见不鲜,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问题,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采光对于建筑的重要性。光线不仅可以提升住户的居住舒适程度, 为其提供良好心理感受, 同时通过光线, 房屋色彩、建筑结构等元素也会得到良好展现。因此房屋在进行建造时, 需要结合地形、季节等对于光线的影响, 选择设计方案和建造手段, 保证房屋采光效果。

3 有机建筑与环境融合策略

对于有机建筑来说, 如果需要与环境完美融合, 就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居民、环境三者之间关系, 就需要采用相应策略来完成融合。主要融合策略包括:充分考虑地域人文因素、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充分考虑功能与形式。

3.1 充分考虑地域人文因素

地域人文因素是在我国开展很多工作时都必须考虑的因素,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庞大, 少数民族较多, 并且历史悠久所导致。地域人文因素主要是指当地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而作为有机建筑, 其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和传统, 因此, 在进行设计和建造工程时, 要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 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和传统, 从而达到最好效果。

3.2 充分考虑自然环境

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有机建筑重要特点, 因此如果要实现有机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 就必须使建筑在建造和设计过程中充分与自然环境进行融合。首先在选取材料时, 必须因地制宜, 比如竹子、木材等, 通过使用相应建筑材料, 使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而在建造房屋时, 除了要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地形, 使建筑在自然环境中不显得突兀, 同时给排水和输电设备等基础设施, 也需要避免与自然环境相冲突, 如采用地下铺设、伪装等措施。

3.3 充分考虑功能与形式

形式与功能是任何建筑建设过程中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不能实现预设建筑功能, 就会使建筑失去原有建设意义, 但是如果不注意建筑形式, 又会无法体现建筑设计风格, 因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客观条件, 而对于有机建筑而言要体现客观环境的“自燃性”。建筑要与自然融为一体, 将室内空间尽量向外延伸, 让自然景色成为室内装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我国青海地区藏族民居融合情况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是我国藏族聚居地之一, 也是我国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域之一。换言之, 青海省不但拥有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同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因此促进当地藏族民居和周边环境相互融合, 保护自然环境, 就成为了当地建设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 大量居民建筑损毁, 相关重建工作就成为了灾后恢复工作的重点。在重建过程中, 建设单位和政府充分考虑当地环境,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尊重当地居民对院落和户型的设计方案, 结合当地文化传统, 为居民提供了多种设计方案, 居民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通过这一系列方案, 不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节省了建设开支, 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民居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 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如图1。

由于青海省位于我国三江源头保护区域, 因此民居建设工作也需要与三江源保护协调统一。当地政府通过大量迁移和改建工作, 使相关村落发展可以更加符合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实际需要, 同时也为当地名俗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图2所示, 是改建后的民居面貌。

5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的主题, 建筑行业必须要告别过去破坏性建设模式。传统建设模式中, 建筑建设总是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机建筑就必须与环境相互协调, 实现科学建设。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 使得新型建筑在建设时可以拥有更多选择余地, 因此广大建筑建设人员应当利用先进科学手段, 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并帮助实现人类与自然地和谐相处。

摘要:随着环境、生态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使得人们对于生态有机建筑的关注逐渐升温。而对于我国而言, 由于拥有悠久而庞大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使得有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介绍有机建筑和环境融合相关概念, 提出了有机建筑和环境融合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同时本文还介绍了青海藏族民居角度下建筑和环境的结合情况, 供相关建筑和民俗专家探讨。

关键词:有机建筑,环境,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帅.从有机建筑谈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性[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1 (11) :271.

[2]黎丽.由有机建筑看建筑同环境融合[J].赤子, 2013 (4) :285.

青海藏族大学生 篇6

对于社会形势和思维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矛盾。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 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 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在国际上的双语教育中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区域研究。这并不只是因为我们国家民族种类繁多, 民族语言丰富。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具有全球双语教育的特点而且遵循着双语教育的共同规则, 当然除了这些我国的双语教育更是具备其语言、文化的复杂性、特殊性。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双语教育必然具有其特殊的自身矛盾和规律。

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少数民族历史也传承了不短的时间, 拥有自己语言的民族群体与个体的双语环境是千差万别的, 因为双语现象类型各异, 也肯定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不一样的双语教育。全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 拥有着60多种语言, 使用40多种文字。我国民族居住分布的特点是“小聚居, 大杂居”。汉族是我国人口基数最大的民族,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 各个少数民族也以不同的形式与汉族相处。也就形成了这种分布特点, 形成了语言的复杂性。

(1) 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的现状、意义和目的

在我国汉族是主体民族,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 汉语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主体语言, 从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就是指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教育。

由于各个少数民族分布区域的不同, 可能导致在学校教学中两种语言使用的比重以及起始时间都不一样。有的民族在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就使用母语, 然后再汉语并逐渐加大汉语教学的比重, 向全面汉语教学过渡。

从各个少数民族的长远发展及利益来看, 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双语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开展双语教育是当地民族群众的希望和需求。其次, 在学校中实施双语教育是发展民族教育, 提高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最后, 在学校实施双语教育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保存与传递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

总之,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各个民族, 特别是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 保证各个民族和睦相处, 共同繁荣、发展。

(2)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

这个课题的研究主要为揭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划定的范围。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研究其中的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言、文化的双语、双文化教育的一般现象与规律。

2、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学科性质

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是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研究领域, 双语教育具有的特定研究对象是其学科得以形成的前提, 它特定的研究范畴以及其特有的发展规律是构成这门学科科学性的客观依据。每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边缘学科都和其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双语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和语言学。这说明教育学和语言学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有关学科理论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这门学科体系, 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

最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研究除了以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为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外, 还涉及了众多相关学科。比如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地理学等。这些学科相交叉, 为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这门学科的确立, 奠定了重要的学科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这门学科兼有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三重性质, 并与其他众多学科相联系, 是一项在中国这一特殊地域进行的跨文化、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工程和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

二、双语教育的研究内容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共有61种, 文字有39种, 从而形成了复杂的语言环境。我国这样的多民族语言现象给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同时, 也给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双语教育本体论研究

每一个课题在进行研究之前, 要进行本体理论的探讨。首先需要明确课题的研究对象、性质、特点, 研究的内容、任务以及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这种本体理论体系的构建, 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本体论研究它包括研究的对象、性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内容、方法及特点等。在本体理论研究领域中, 有关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许多重要概念和理论、, 以及研究的方法等都需要得到认真的探索和讨论。

2、双语教育的类型

为了了解清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规律及特点, 从而制定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战略, 首先需要做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分类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对不同特征的双语教育环境, 在理论和实践上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因此,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类型研究是该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双语教育的政策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是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 各代王朝对各个民族语言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 不同的政策对各个民族语言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自建国以后, 党和政府制定了许多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政策的制定为民族双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政治和法律上的保障。

4、双语教育师资

教材、学生和师资是办学校教育的基本条件。开展双语教育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双语教育的师资严重不足。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全州所有小学, 能教1-2年级藏文的教师只有200多人, 平均两个学校才有一名藏文教师。由于缺少双语文教师, 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因为语言不通, 使得他们听课就如同听天书一样, 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 阻碍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大量的合格双语教师, 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 而且也是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

5、双语教育教学法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具有许多不同的差别。例如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类型模式, 这些不同因素导致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验, 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总结出许多适合本地区、本民族特有情况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系统的、由理论指导的双语教学方法, 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化、区域化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当然, 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教学法实验, 都未能从有效地理论高度来加以总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加强, 无疑会使得双语教育教学方法日臻成熟。

6、双语教育评价

促使教育与教学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手段与方法我们称之为教育评价。在双语教育领域内, 开展教育与教学评价, 对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有效发展、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7、国外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上双语教育环境尽管千差万别, 但是双语教育的发展都有其相同的规律。分析参考国外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将是十分有益的。现在我国在这一课题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需要双语教育研究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双语教育的研究方法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学科研究。科学地进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 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首先, 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研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并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基础理论, 党和国家制定的民族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同时也是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过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语言政策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不迷失方向。

最后, 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教育形式。党和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这些教育方针和政策, 才会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特点

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其其他特点。概括地说,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两双”的特点

双语教育是从双语现象中衍生出来的, 与普通教育是相对而言的。双语现象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现象。双语教育与一般社会的普通教育之所以不同, 就是因为对受教育者实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为媒介的教育。众所周知,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连的,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方式, 而且还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何时, 语言都比其他文化表现形式更能充分地表示、象征和表现与文化的联系。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 而且文化体系中语言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相反, 文化又是语言表达的唯一内容。由此可见, 双语教育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教育, 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教育。

当然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受教育者学会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更重要的是需要受教育者成为两种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者。所以我们认为, 双语教育具有跨语言、跨文化教育的双语、双文化特点。

2、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它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和性质让我们认识了解到, 双语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者自身不仅需要成为民族教育学和民族语言方面的专家, 并且还要具有深厚的教育学、语言学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 以及掌握这些学科与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交叉形成的众多的综合性、交又性边缘学科。

3、民族性特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是指对各个民族, 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开展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的双语、双文化教育。这说明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仅是跨学科、跨文化的一项教育, 更是一项跨民族或多民族教育的系统工程。

民族性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和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先必须对各个民族的语言、传统、文化、风俗、心理以及国家的政策等有个了解, 有了这些知识基础, 才能推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走向正确方向, 开辟并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以及正确地指导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

4、区域性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造成了语言和文化的复杂性。即使是同一民族, 因为分布地域的不同, 彼此之间可能无法用本民族的语言来进行交流, 如藏族, 居住在西藏地区的藏族与居住在青海的藏族使用不同的藏语, 因而, 无法用统一的本民族语言沟通, 只好用汉语进行交流。地域的差异使得语言分布与使用的复杂性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带来不少难题, 要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创建一套标准的模式非常难, 因此引发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区域性特点。

5、政策性特点

群体是经过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才在一起的, 群体的要求和愿望往往是通过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表现出来的。相反, 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又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对各个群体的社会地位、功能和教育形式发生影响。

我国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是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十分重视的, 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实践与研究工作, 需要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民族问题, 例如:民族感情、民族利益、民族心里等。为了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上面提到的那些民族问题, 必须了解清楚有关的民族政策, 在实践中规范执行有关的民族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此外, 这项研究的研究成果, 将会发展和丰富民族政策, 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摘要:对于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国外对双语教育的研究较为成熟, 研究成果亦很多。国内的研究状况方面看, 人们试图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民族学的角度, 深入探讨了双语教育的有关问题。这些研究工作虽然涉及到了双语教育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而且也展示了双语教育的现实及其历史。但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 未来的研究, 应侧重研究内容的深入化, 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 拓展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加强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特征

参考文献

[1]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2]冯跃.中国“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1) .

[3]滕星, 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239.

[4]“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上编) [R].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240.

[5]常永才.民族教育学研究的历史、成就与现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8 (3) .

[6]戴庆厦, 滕星, 关辛秋, 董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7:271.

上一篇:武术发展策略下一篇:老年健康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