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学校

2024-06-02

藏族学校(精选12篇)

藏族学校 篇1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其特色的民族音乐。藏族歌曲不仅体现了藏民族的气质和精神, 是我国少数民族文明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也是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大量融入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使人们眼花缭乱, 在学习这些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 有些人完全无视艺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本质差异, 甚至在艺术掀起了一股奉舶来品为圣明, 不重视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潮流, 一股股“赶时髦”的模仿风对民族音乐的保存和健康发展, 也产生了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冲击。通过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拓宽审美视野, 认识各民族音乐文知识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关键词:藏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学校,音乐教育

一、藏族传统音乐种类

藏族艺术也包括文学、音乐、舞蹈、藏戏、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 能歌善舞是藏族人的天性。这个马背上的民族, 时刻流露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就是他们宣泄的窗口。唱着山歌, 他们在牧场上巡逻;每逢收获, 谷场上的“打青稞”总是一遍遍回响;小伙姑娘的终身大事也在对歌时决定;最后在僧人的经文颂唱声中离开尘世。

早在12、13世纪前后, 即出现了论述藏民族音乐的专著, 如萨迦班达智·贡格坚赞的《论西藏音乐》等。寺庙中至今保存并使用藏族的古老图形乐谱——央移谱。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 品种多样, 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5类。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别, 乐种亦不尽相同。宗教音乐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寺院器乐;宫廷乐舞嘎尔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及日喀则扎什仑布寺。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居主要地位。

(一) 民歌:央移谱民歌包括山歌 (牧歌) 、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等

1、山歌:卫藏地区称“拉噜”、康地区称“噜”、安多地区称“勒”, 是在山野间自由演唱的歌曲。

2、劳动歌:藏语称“勒谐”, 种类甚多, 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

3、爱情歌:包括情歌、情茶歌等。情歌安多地区称“拉伊”, 卫藏地区称“嘎噜”。

4、风俗歌:包括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

5、颂经调:亦称六字真言歌。藏语称“玛乃”, 是信佛群众在寺院朝拜神佛时唱的, 各地有不同曲调。

(二) 民族歌舞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 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 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 思念亲人, 祝福相会, 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主要有果谐、堆谐、弦子、热巴谐等

(三) 说唱音乐

藏族说唱音乐有仲谐、折嘎、嘛玛尼等数种, 多由民间艺人和僧人演唱。

(四) 戏曲音乐

藏戏:藏戏包括西藏藏戏 (阿吉拉姆) 、安多藏戏 (南木特) 、德格藏戏、昌都藏戏等4个剧种, 各剧种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等具有不同特色。

(五) 器乐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 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

二、传统藏族音乐传承调查分析

(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学生基本情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自治州之一, 在这片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 生活着藏、汉、回、蒙、土族等24个少数民族, 其中有些民族是甘南地区特有民族。甘南州总人口66.43万, 其中藏族33.93万, 占总人口的49.7%;在这些少数民族中, 藏族占70%的比例, 在州、市、县、乡、村等各级各类学校中, 藏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以2008至2009学年为例, 全甘南州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40978人, 少数民族学生数为86603人占总人数的61.4%, 在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中, 藏族有64130人, 占少数民族学生总人数的74.1%, 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45.5%。从这一数据就能看出, 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在甘南地区占有很大比重。甘南州藏族分布广泛, 主要集中在以合作市为文化中心的七县一市。笔者就以合作市为代表, 进行了中小学问卷调查和教育部门文档调查两种方式, 用以了解和分析当前藏族音乐在学校藏族学生中的传承方式和现状。主要调查民族学生的学校为:合作市藏族小学、合作市那依藏小、合作市藏族中学、合作市第三中学民族班。涉及十一至十八岁的藏族学生300名。

(二) 藏族传统音乐传承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态度

年轻的一代无论是对何种形式的藏族音乐, 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和喜欢。但是人们感兴趣的大多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在众多的藏族传统音乐中, 时常唱诵流传的就只有山歌 (牧歌) 、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像诵经调也是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才唱, 而且主题为宗教性歌曲, 各地都有不同的曲调的, 一般不会变成流行歌曲的主流。所以曲调来自于民歌的山歌、爱情歌这两大类的歌曲, 由于曲风轻快, 内容活泼受到广大群众喜爱, 流行藏歌的选材也大都偏向此类歌曲。

2、流传途径

在选择“你喜欢哪一类音乐”问卷调查列举出的十一类音乐里, 有75.6%的人选择流行藏歌, 31.1%选择原生态藏族民歌, 其中48%同时选择了这两项, 而舞蹈音乐、摇滚乐和民族器乐也紧随其后。而且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的学习以看电视学的为主, 这种学习途径占70%, 听录音带学习的占16%, 老师教的和家教的人以及其他占14%。由此结果不难看出, 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使电视、电脑、电影、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媒介, 青少年的娱乐和交往方式随之也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 传统的民族生活方式已离年轻一代越来越远, 甚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了“他者”的文化, 或是祖辈们叙说中遥远的回忆。

3、传承结果

一种文化的传承过程, 就是一个民族的前进过程, 只有有选择有发展的传承, 才能适应这个世界。但是这并不代表就要丢弃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在被调查的学校中, 能唱全歌词十首以上藏歌的孩子, 仅占全部调查者的12%, 这些学校里音乐老师大都由音乐专业毕业生担任, 这样做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正规的音乐系统知识, 认识音符, 唱准音高, 按拍值击打节奏, 可以接触和掌握学校教程里多元化的音乐教材, 学习别的民族、其他地方的歌曲, 使学生的音乐体验日趋丰富。

三、对保存和发展藏族传统音乐的构想

(一) 全面搜索、整理甘南藏族传统音乐

力争在民间乐师还健在之际, 把包括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宗教音乐在内的多种传统音乐统统留下影像资料, 并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和记录传统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产生和衍变、传播的历史, 以及目前的主要流传区域和不同地区的变异情况, 内容、形式、演唱 (演奏) 者的层次, 表演的场合及其主要功能等一系列有关的背景材料。与此同时, 应加强学术交流与信息交流, 学习国内外保存与发展传统音乐的好经验, 并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条件下有计划的实施。

(二) 培养藏族传统音乐的后继人才

现在校园课本缺乏自主性, 单一的教材局限着本土民歌的传唱;藏族传统音乐没有专门的老师, “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也已渐渐在消失;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同化作用, 也使得民族音乐的传承受到了很大阻。这些都是制约传统音乐传承的因素, 应该给有代表性、有名望的民间乐师, 物色适合的传承对象, 取文字、符号记录和口传心授相结合的办法, 保障师辈所掌握的传统音乐财富得以全面的继承, 其间, 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不宜过多的“指导”和干预。

(三) 倡导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

藏族有许多传统节日, 例如:每年春天的“采花节”;夏天的“赛马”;秋天的“香浪节”;冬天的“藏历年”等。对于这些节日以及相应的传统仪式、歌舞、曲调, 都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要加以有意识的组织。现在甘南州把“锅庄”舞作为一种全民健身舞加以精炼和推广。

(四) 大力培养藏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人才

许多民间传承的艺术, 渐渐的销声匿迹,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法, 使得演唱的“即兴性”和民族音乐内在的神韵逐渐丧失。应努力运用现代音乐理论的科学方法, 进一步总结蕴含在藏族传统音乐之中的乐学规律, 使之成为目前国际通行的音乐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服务于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和普及音乐教育。

当然, 这些工作需要足够的工作人员和物力加以保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在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以后, 藏族音乐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各地区已先后成立群众艺术馆及专业文艺演出单位。歌唱家才旦卓玛, 作曲家白登朗吉、格桑达吉, 指挥家俄珠多吉等, 是建国后培养出来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汉族作曲家罗念一等长期扎根高原, 为发展民族音乐事业作出可贵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者, 应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 唱几首歌、保证几节课时, 远不是音乐教育工作的重点, 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怎样通过社会环境加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使人们意识到自身的音乐需求, 逐步形成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也是少数民族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武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5。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藏族学校 篇2

【藏历新年】

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这个月里,几乎天天都在过节。新年是人们最看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首先是将培育好的青稞青苗供在佛前的双柜上,到了月中,各家各户便开始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

接近年关岁尾时,每家必备的五谷斗上便盛满了酥油拌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是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喜获丰收。

到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打扫灶房,在正中的墙上用干面粉绘“八吉祥徽”。傍晚,一家老小团团围坐吃“古吐”(一种煮熟的面疙瘩),吃完古吐后举行隆重的送鬼仪式,以示避鬼驱邪。时至除夕晚上,就开始正式过年。每户的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符号,在打扫干净的室内铺上新“卡垫”,正房的佛龛前叠放各式油炸果子和各种水果以及酥油、茶砖、干果等供物。

初一这天一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灵,然后手捧五谷斗和青稞酒互相拜年,说一些吉祥的祝词,接下来开始喝头天做好的热青稞酒,吃麦片吐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年初二,亲友开始互相拜年。

从初四起,拉萨举行大规模的传召大会,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神变降伏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起初是三大寺众僧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考取新的拉让巴格西学位(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法会期间,除政府给僧众发放布施外,各地的信徒也到此添灯供佛,发放布施。法会直到元月二十五日迎请弥勒佛后才结束。

【酥油花灯节】

元月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即元月十五酥油花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进香朝佛,夜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高者达三层楼房,低者也有两层楼高。上面摆有酥油做成的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或高大宏伟,或小巧玲珑,加上成百盏灯光的照耀,使整个街道光彩夺目,辉煌灿烂。主要官员依例出巡观赏花灯,与僧俗大众共庆节日,将节日推向高潮。

酥油花灯节开始于明永乐七年,即1409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正月十五日,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陈列各种供品,隆重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邪魔日,从此以后,人们便沿袭他们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要摆酥油花灯。藏语为“坚阿曲巴”。

元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射箭比赛和跳神驱鬼仪式。这时的拉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林卡节】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

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茶及各种美味食品来到林荫密布的林卡,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尽情享受大自然。各帐篷间还互相邀请,并有民间艺人到此献艺,此节日常常延续达一月之久。

【雪顿节】

藏历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为“吃酸奶的节日”,由于雪顿节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 17世纪以前,“雪顿”纯属宗教活动。按当时的法规戒律,僧人在夏日要行长净、夏安居之事,其间禁止出门,几十天开禁后方可下山,百姓们在下山时要准备酸奶布施,此为“雪顿”的来源。

17世纪中叶,加入了演出藏戏的内容,“雪顿节”也固定下来,但宗教及娱乐活动仍被限制在寺庙之外。直到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雪顿节的活动才移至罗布林卡,百姓也被允许入园观戏,从此形成一整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望果节】

“望果节”是在藏历八月,是丰收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农作物成熟之际进行,“望果”是藏语,意为巡游田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最初的“望果”活动是一种祭祀神灵以祈祝丰收的仪式。一般以村子为单位,有本教巫师作法,村民绕本村土地转圈。随着宗教的发展和渗透,“望果”活动不断更新。

8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兴盛,“望果”活动遂受宁玛派影响,必须念咒语以祈佑丰收。到了14世纪,格鲁派发展起来并渐渐居于统治地位,“望果”活动则蒙上黄教色彩,游行队伍之前要高举佛像并背诵经文。从此,“望果”活动固定为节日,并逐渐增加一些诸如赛马、射箭、歌舞、藏戏、抱石和摔跤等活动,除农区之外,有些牧区也举行类似活动。

【仙女节】

藏历十月,有两个较大的宗教节日,一个是十月十五日吉祥天母节,藏语称“白拉日卓”。由木如寺全体僧众向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僧众于十四日晚上迎请天母像至释迦牟尼佛殿,与释迦牟尼佛对坐。

十五日一早,旭日东升之时,僧众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廓街,众多善男信女向天母像敬献哈达,在举行一系列的降神活动后,重返大昭寺,天母像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妇女们对这个节日尤为感兴趣,称其为“仙女节”,她们在这一天要刻意打扮,并到天母像前焚香许愿。

【燃灯节】

十月的另一个节日是二十五日的燃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这天圆寂。

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顶均要点无数灯,转经队伍川流不息,信徒们手持桑枝纷纷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炉,祈祝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

藏族学校 篇3

关键词:藏族地区;英语;学困生

一、藏族地区英语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藏族地区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外因

外因包括家庭、学校、老师、生活地区、教材等。

1.藏族中学生由于受家庭、生活地区传统观念、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的影响,农牧民意识严重,许多家庭认为读书好不好不要紧。

2.由于学生从小生活在纯藏区,不懂汉语,学生处在藏、汉、英三种语言环境下,英语学习受到藏、汉语的双重干扰。学生汉语水平低,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3.缺少藏、汉、英三语皆通的英语教师,授课教师一般只懂两语,其中一语不精,藏族教师汉语表达很困难,只能用藏语和英语授课;汉族英语教师不会藏语,给不懂汉语的藏族学生上英语课用的是人教版英语教材,对偏远藏族地区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大,而且对学生的英语知识的教授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缺乏信心、爱心、耐心。

4.缺乏适合藏族地区学生的英语教材。

5.英语是“口耳”之学,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违背这种语言学习规律,解剖语言,纸上谈言;藏区英语学校既要考试,但高考又不算成绩,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浪费学习时间。

(二)藏族中学生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内因

1.藏族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表现在英语难学,每次考试成绩差,英语作业难做,考试不及格,受老师、家长批评多,学生觉得英语离他们的生活比较遥远。

2.自主学习观念弱。逐渐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困难后,不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3.从小养成了懒惰、任性、放纵的性格,没有养成健康的心理,学习缺乏信心、细心、恒心。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佳。教师不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课前不预习,课前不自主消化一些问题,把所有的问题留在课堂上,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课堂学习漫无目的。

5.性格倾向。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孤僻。

6.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

7.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掌握词汇量偏少。二是语法基础差。三是英语听力口语极差,大多时候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二、英语学困生问题解决之对策——从英语教学常见问题解决

1.从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入手。

在英语课堂上,少批评,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及时表扬,在作业中也一样,作业布置不要太随意,检查、督促和课外辅导要及时到位,多一些激励性的批语,作业中好的评语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上课利用体态语言、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帮助藏族学生理解内容。调查理解学生英语学习中和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寻根问源,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从最基础做起。

2.从改变领导教育观念入手。

藏族中学是寄宿制学校,可以在宿舍中合理安排懂汉语的学生,方便互相学习,这样既提高了汉语水平,又能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编写或订购一套有藏语、汉语辅助的英语教材,多培养一些三语皆通的英语教师。

3.从改变考试评价制度入手。

改变考试制度,因为学校往往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如一学期几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考试处罚制度迫使教师不得不给学生加负担,可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一次次的考试对好学生来说是鞭策,对中下等学生来说是打击,兴趣的抹杀,多次的打击,也就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动力,没了兴趣。

4.从改变学生心理入手。

课堂上表扬,课后谈心。英语老师要尊重藏族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他们多亲近、谈心,虚心向他们学一些日常交流的藏语以及课堂上用得着的藏族口语,加强亲和力,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学生的学习。

5.从改变教师自己心理入手。

教师要热爱教学,重视学生差距,正视、欢迎差距,不能采取不关心的态度。差距一开始就存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增加,差距变得越来越大,教师应寻求方法,因材施教。

6.从改变教师教材教法入手。

现今教学要求“精讲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分层教学和复式教学相结合,把学困生和中优生各编一个组,先给学困生上课,让优生预习;上完后让学困生练习,给优生上课,一节课中一半上课时间用于精讲和练习,学困生和优生问题都得到恰当解决。

总之,藏区藏族中学生英语教育不容忽视,对于英语教与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不但要避免,足够重视,而且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解决,改变不利因素,坚持不懈地搞下去,全员着手,藏区英语教育才会走出死角,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藏族学校 篇4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 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全州总人口71万, 藏族人口占52%。境内平均海拔达3 000米以上, 大部分地区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区域, 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目前甘南州有各级各类学校共497所, 其中小学448所, 普通中学42所 (完全中学13所、高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15所、初级中学9所) , 职业高中2所, 特殊教育学校1所, 中等职业学校4所, 在校生共11.26万人。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共142所, 占中小学总数的29%;接受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生共43 979名, 占全州中小学生总数的39%。

2 中职学校学情现状

2.1 生源质量下降, 消极角色固化

近年来,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生源萎缩, 学生入学门槛低, 生源地分散,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当前州内共有4所中等职业学校, 其中1所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3所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中职生共3 464人, 其中藏族学生占69%, 中职生整体基础理论水平较低, 与中职专业课程学习目标要求有一定差距。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自觉性差, 厌学问题突出,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家庭、问题家庭, 有些学生从小学或初中时就被冠以“差学生”“坏学生”头衔, 这些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如此, 习惯了这样的消极固化角色, 学习观念淡薄,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不能有效听讲, 不会有效学习。

2.2 基础知识薄弱, 养成教育欠缺

近年来, 州内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 部分学生进入职业高中, 剩余成绩较好的学生基本报考了州外、省外中职学校, 进入州内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成绩偏中下等。而且, 中职学校偏远农、牧区生源比例逐年加大, 来自开展藏汉双语教学学校的生源比例也逐年加大。整体来看, 近些年中职生基础文化知识薄弱, 一定比例的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基础文化知识水平薄弱, 养成教育与日常行为教育相对欠缺。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 学习与基础性知识衔接较多的专业知识时存在困难, 最基础的常规性知识学不好、学不透, 因此学习成绩不理想, 学生由不愿学、不想学、不自信, 最后发展到厌学, 甚至自暴自弃, 学习、生活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这样既不利于成绩提高, 又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2.3 自卑心理突出, 自负情绪敏感

部分学生来自单亲、贫困家庭, 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自负、自闭现象, 个别学生甚至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过多或过早地受到了精神、心理、情感上的打击、伤害, 某些正常情感获取缺失或异化。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听到的常是指责、不满、批评甚至谩骂, 看到的常是歧视、责怪、嘲讽的眼光,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笨人三分, 缺乏自信, 又不愿意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吐露心声, 精神、心理、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久而久之就会滋生出异常敏感的自负情绪。他们学习、生活拖沓散漫, 对凡事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消极态度。

2.4 过度沉迷于网络, 好奇盲目早恋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互联网等各类信息高度密集交互平台出现, 各类游戏软件不断开发上市, 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充斥着大街小巷, 这为脱离了父母管束、从中学相对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的中职生提供了便利、廉价的放松场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聊天、网络交友, 既浪费金钱和时间, 又影响学习, 损害身心健康。中职生早恋现象也较突出,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 好奇、叛逆、躁动等心理在这个年龄段表现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早恋形式:青春懵懂的好奇恋爱、相互攀比的恋爱、赶时髦的恋爱、自卑失落寻求慰藉的恋爱等。这些都属于不成熟、不理性、不正确的恋爱心理, 影响中职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2.5 年龄小、阅历浅, 易受不良思想影响

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激荡, 价值观日益多元化, 国内外反动势力和敌对势力不断变换手段, 以民族地区学生作为其渗透与利用的主要对象。民族地区学校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进一步突显。中职生年龄小、阅历浅, 社会历练少, 学习生活环境相对较开放, 既没有大学生较成熟的政治鉴别力和较强的自我约束力, 又不像普通初、高中生那样相对封闭, 因此做好甘南州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时代需要、形势发展需要、教育教学需要、地区实际需要。

3 应对策略

3.1 修订完善制度, 刚性约束育人

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通过周密调研、科学分析、积极讨论、实践检验, 制定出教育教学相关制度, 同时不断强化制度, 规范管理观念, 加强制度育人、规范育人。修订教师日常工作规范及在校生日常行为规范, 制定实施班级值周制度、班级自我管控制度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充分调动每一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积极争取, 努力加大教育教学资金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进, 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及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既全面优化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完善了各项制度, 又充分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既维护并发挥了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 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评价的客观性, 为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依据与有力的刚性保障。

3.2 正视学生困难, 爱心帮扶育人

关爱学生, 让学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不纵容一名学生, 也不放弃一名学生,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量表检测, 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在保密、保护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和学生积极联系, 真诚沟通, 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予以积极干预。针对基础文化知识相对欠缺和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弱的学生, 由学校组织安排相关教师在课外时间进行系统培训, 逐步提升其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责任心, 帮助其不断进步, 促使其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通过评定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和各类助学金及贫困补助金等, 将国家、学校的温暖送到学生身边。通过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生和待进生活动, 从经济、思想、学习上全方位地进行帮扶, 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加强师生交流, 增进师生感情, 增强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自立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3.3 加强师生交流, 促进教学相长

教师既要做好学生的“良师”, 更要做好学生的“益友”, 加强师生互动, 畅通师生信息交流渠道, 加强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科室领导、校级领导与学生的交流;加强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与相关科室间的交流。定期组织召开教育教学工作师生座谈会, 听取教师意见及学生心声,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广泛讨论、研究解决, 同时, 将好的经验做法发扬推广, 逐渐上升为制度, 及时解决苗头性问题, 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样既增进了师生互信、教师互信, 加深了师生感情、同事感情, 又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3.4 选好班主任, 管好班集体

班主任是班集活动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 负责班级事务日常管理、教育、指导、考核、评价等工作, 对学生学习、生活等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塑造力。选好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对中职生综合学习与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当好班主任, 除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外, 还应着重把握以下方面的细节工作:坚持公平公正, 坚持诚信友善;尊重民族习惯, 注重民族团结;多一些爱心耐心, 少一些急躁抱怨;多一些表扬鼓励, 少一些批评责骂;多一些倾听交流, 少一些主观臆断;多一些言传身教, 少一些空泛说教。

3.5 丰富校园文化, 环境氛围育人

藏族经典语录 篇5

2、树靠根,人靠心。

3、提防乌鸦扮金鸡。

4、冬天的阳光像金子。

5、水源浊,河水难清。

6、真话好说,谎话难编。

7、路靠人走,地靠人种。

8、小鸟翅膀软,总想攀硬枝。

9、无喇嘛上人,如何近得佛。

10、乌鸦吃死羊,先要哭一场。

11、吃多味不美,话多不值钱。

12、不下苦功夫,哪有幸福来。

13、吃的是肥肉,骑的是骏马。

14、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

15、话好听好铃,心弯曲如鞍。

16、若喇嘛无在前,菩萨也不灵验。

17、何地人听其音,何部落观其靴。

18、即使砍头,流出的血也是白的。

19、布用线缝,木用胶粘,心用诚连。

20、有本事能玩狮子脑袋,有胆量能摸。

21、蜂背虽花不称虎,蜗虽有角不是牛。

22、冬春的暴风雪,是宰杀牲畜的刀子。

23、买马要看口齿,交朋友要摸摸心底。

24、办事只起动动嘴,就像皮绳套流水。

25、关了大门做皇帝,自家看自家的戏。

26、争问题肚量要宽,拉烈马缰绳要长。

27、在激流中行船,稍一松桨就会退之。

28、热壶里斟出来的酒是热的,真心里。

29、谋略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使主体能从。

30、说出口的话是药,闷在心里的事是病。

31、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

32、‘强嘎塔雪’的阿妈,不是饿死是愁死。

33、聪明的人用口说话,愚蠢的人用角撞人。

34、聪明人用成果说话,傻瓜才用舌头吹牛。

35、狐狸向着猎人微笑,目的是想从身边溜掉。

36、狮子能跳越的崖缝,兔子不要也跟着去跳。

37、十个塔娃握紧钢刀,牧主的鞭子就会求饶。

38、消化,是吃东西的标准;能力,是干工作的尺度。

39、大声嚷嚷的河一定水少,大声嚷嚷的人一定浅薄。

40、没有木头,支不起账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

41、公众的议论,是量人的铁尺;谁好谁坏,不会相差很远。

42、春天放平滩,夏秋上高山,冬日进山弯,牲畜四季膘情满。

43、肤浅的人容易为一点小捷而狂喜,但也最容易剎那间灰心丧气。

44、最好的走马,都是骑出来的;最有才干的人,都是磨炼出来的。

45、“强盗多的地方罪恶多,神佛多的地方魔鬼多”“骄傲的山梁上,存不住知识的水。”

46、“果洛安奔犹如大海汇聚,其部落似那海边之峰”“老虎戴喇嘛帽:想着法子吃人。”

47、庸俗的人很容易高兴,高兴之后又容易烦恼;又浅又短的小溪流,满溢与干涸只不过是转瞬间。

48、当人们放荡无羁的时候,衰败的命运就要临头了;当公牛发疯斗殴的时候,被骗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藏族服饰探究 篇6

关键词:服饰;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商业

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标志之一。服饰的产生标志者人类社会又向前迈近了一步。人类在与自然界不断斗争中取得了进步,服饰就是人与自然斗争的产物。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服饰,但是自然的因素并不形成服饰的唯一因素。服饰的发展从最开始遮体保暖发展成了带有某些象征意义的实物

一 中原文化的影响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同时期中原地区的周边民族的文明程度远不及华夏族,因此在文明的交往中,大多是华夏族的文明成果传入周边的地区。西藏地区的发展也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

西藏地区服饰的发展也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属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对西藏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同样也体现在服饰的改变上。事实上远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前,在石器时代青藏高原便同中原有交往。[1]文成公主的和亲以及随后金城公主的和亲,对西藏服饰的改变起了重要的作用。史书记载,两位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丝绸,锦帛。中原的大量丝织品进入西藏,也带去了大唐王朝的文明,松赞干布曾感叹“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氈裘,袭纨绮,渐慕华风”。[2]除了和亲以外,吐蕃还经常性骚扰唐朝边境,掠夺财物,人畜。那些被掠夺去的汉人,对于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服饰的改进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唐朝之后,中原王朝一直与西藏保持着密切联系。而西藏服饰的也随着中原王朝文化的影响而发生着改变。其中尤以元朝和清朝最为显著。

元朝开始,西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朝与西藏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一些蒙古族的服饰也逐渐传入西藏。元朝与西藏交往密切,以至于后来清朝政府接管西藏时,西藏依然流行穿库伦装、克噶所袍、索夏帽等,甚至到了中央政对西藏进行民主改革时,西藏还流行着蒙古锦袍。

清朝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藏族服饰的款式也在元明几代的基础上日益稳定下来,但衣物的用料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兽皮、棉布、绸缎氆氇、藏锦等都成为藏服的制作布料。

清朝对西藏服饰的影响还体现在服饰制度上,清朝在西藏建立了一套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为完备的官员服饰制度,官员的服装也因级别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名目繁多的官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藏服的发展。

时至今日,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便捷,世界各地各种各样风格的服饰传入了西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接受世界的文化。西藏的服饰也开始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

二 外来文化的影响

西藏地区的发展不仅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还有受到其它外来文化的影响。

史书记载公元七至九世纪,吐蕃开始向中亚,南亚发展,并逐渐开始与西亚南亚等国建立起了联系。吐蕃当时与中亚的勃律,大食等,与南亚的天竺,泥婆罗等都建立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

吐蕃时期的商业已经相当繁荣,唐代时期,吐蕃已经开始与周边的其它民族开展贸易活动,吐蕃通过贸易活动换取自身不能生产的粮食、药材等商品,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其它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藏族人的生活。在与西藏交往中最著名的要属天竺。

天竺是南亚大国,与吐蕃的联系也最频繁。吐蕃与天竺的早期联系可以追溯到松赞干布之父囊日伦赞时期。

天竺对吐蕃最大的影响在于宗教的影响,松赞干布时期宗教开始在吐蕃传播。‘《松赞干布遗教》说,松赞干布在位之时,“从印度迎请鸡摩罗大师,由吞米桑布札为他担任翻译,译出《阿毗达磨藏》的广、中、略三种写本。又迎请尼泊尔的锡拉曼殊大师,由尼泊尔妃赤尊公主担任翻译,译出《经藏》、《华严经》、《观世音菩萨经咒》等。又迎请印度的婆罗门夏迎罗,由阿札雅达磨郭夏担任翻译,译出《律藏》、《迎陵迎光明律》、《止雅经咒》等。”[3]自此藏传佛教开始逐渐形成,佛教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和苯教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并成为了全民的信仰。这种信仰也逐渐影响到了服饰的发展。在服饰中一些最具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图案和纹样有不少就直接来自宗教符号,如喷焰三宝、双鹿法轮、十相自在、莲花、藏八宝等。[4]同时藏族服饰中对五色的偏好与藏传佛教文化中对五种色彩的内涵认同也有一定的联系。

唐朝时期吐蕃势力强大,不断发动对中亚国家的战争,中亚的一些国家也逐渐成为附属国。《往五天竺国传》记载了这段历史:“吐蕃又迩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勃律国、杨同国、婆婆慈国,此三国并属吐蕃所管,衣着言音人风并别。”吐蕃在征服中亚国家的同时,也与中亚的一些国家保持着接触。例如中亚的迎湿弥罗。史书记载,松赞干布时期迎湿弥罗就与吐蕃保持着密切联系。迎湿弥罗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中亚国家的文化在战争与贸易中逐渐融入并影响了西藏的服饰文化。西藏出土的史前时期的文物显示了西藏在早期就与伊朗文化有着联系,一些动物青铜制品如带扣、扣子、小铃和垂饰等器物上面的纹饰、造型(鸟、熊和环纹等),明显带有中亚艺术特征。

三 结语

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民族,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它们或多或少的都会与其它事物发生联系。

藏族,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服饰具有着本民族鲜明的特征,同时也在不断的吸取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在这种相互借鉴学习中藏族服饰不断完善着自己至今。

参考文献:

[1] 安旭:《西藏艺术研究》43页 1995 3 。

[2] 李玉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载刘昀:《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5221~522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3] 陈庆英译:《汉藏史集一贤者喜乐赡部洲明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

[4] 纵瑞彬:《藏族装饰纹样的历史文化考察》,《西藏艺术研究》,2000年第1期。

藏族学校 篇7

关键词:重庆藏中,家校共育,平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科学论断。深刻阐明了我国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 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今年8月26日在西藏召开的全国民委系统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上讲话时强调, 要重点强化对口援建受援地的智力支持。是民族工作新常态下对西藏新疆内地学校 (班) 提出的新要求。重庆西藏中学按照中央及重庆市委智力援藏要求, 面对藏族学生家校时空距离遥远困难实际, 开展家校共育平台建设的探索, 采用多种形式, 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及时与学生家长交流, 保持家校的密切联系, 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效果、能力提高、性格特长、兴趣爱好等情况, 对创新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推进学校教学及管理创新、促进素质教育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边疆建设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1 家校共育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家校距离遥远, 信息交流不畅。2) 大部分藏族学生家长难用汉语交流。3) 藏族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融入适应不够。4) 孤残及单亲家庭比例较高学生缺少关爱。5) 构建家校共育平台困难。

2 加强家校沟通教育, 优化学校发展空间对策思考

2.1 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 创新教育发展空间

美国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 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深刻阐明了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家校联系薄弱的学校, 加强家校共育平台建设, 对学生的成长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是成立家长委员会, 帮助家校教育的开展。在综合素质较高、有乐于奉献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家长中挑选代表组建家长委员会, 使他们经常能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管理创新的建议意见中来, 组织家长到校参观考察, 帮助学校了解藏族学生家庭困难、家访藏语翻译、民俗文化交流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二是利用暑假送学生返家时间, 组织班主任开展家校沟通教育。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非毕业班学生返回西藏, 感受家庭亲情温暖工作中, 选择一部分有责任有担当精神教师, 开展藏族学生家庭实地家访调研活动, 感受藏民族文化、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明理念、教育期待等, 进而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和理念, 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动力的影响。为学校针对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进行具体个别指导和教育, 同时加强学校老师与藏族学生家长情况沟通、感情交流、家校共育的配合等, 对学生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困惑及时指导和帮助, 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发展理念。三是组织老师体验西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 创新学校素质教育空间。通过暑假学校组织教师进藏家访工作小组, 进藏实地家访调研, 亲身感受藏区的自然、人文环境, 体验藏族学生与内地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 增强教师对藏族学生、家长、家庭、认知等的了解, 对藏族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理解和包容, 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时的自觉性, 进一步优化藏中“爱、严、细、实”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事实证明, 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不只是优秀的学校教育, 还包括严格的家庭教育, 要想使家庭教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不竭动力, 学生家长就需要了解教育学生的科学方法, 探索优化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 激发出学生的无限潜力。

2.2 广泛听取毕业生建议,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重庆西藏中学至办学以来, 已累计培养毕业生5 000余名, 这些藏族学生通过在各高校深造学习后, 回到西藏各地建设家乡, 第一二届不少毕业学生甚至已走上领导岗位, 带领西藏人民奔小康, 圆中国梦。重庆作为这批学子的第二故乡, 在这里求学的4~7年时间, 他们对母校产生了浓厚的情感, 对学校的发展, 老师的工作生活, 他们都报以祝福和期待。在内地接受了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 他们已成为建设新西藏的一支新生力量, 学校创造性教育对他们的影响逐渐显现。学校充分发挥毕业生信息反馈优势, 对毕业生情况进行定期跟踪调查, 使他们共同关心学校的成长。一是听取毕业生对学校建议, 推进学校管理创新。学校在进藏家访时, 一同开展毕业生回访, 采用访谈方式, 听取毕业学子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见建议, 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在回访过程中, 了解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最大限度地拓宽知识面, 加强藏族学生与汉族乃至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包容, 怎样与高校教育学习方法的衔接, 使学生进入高校更快适应高校学习和生活, 拓宽学生在高校的发展空间尤为重要。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 拓宽回访毕业生范围。对不能现场采访的毕业生, 采取电子问卷调查方式, 扩大问卷调查范围。设计涵盖范围较广的有效问题, 重点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家庭经济情况、人际交往能力、工作发展环境、对高校适应能力、人生规划期待等信息, 分析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模式、改革及管理创新和优化, 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创新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三是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 丰富学校教育内容。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为全校师生举办讲座, 讲述学习经历经验、学习方法体会、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影响、人生发展规划, 解答在校学生在学习方法、生活感受、人际交往等困惑无助问题, 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藏族优秀学生谈自己的亲身感受, 对在校学子产生激励作用, 有助推进学生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全面发展、报效祖国。在大部分藏族学生家长缺知识、缺文化的情况下, 发挥优秀毕业生的引领作用、鼓励效果, 充分发挥同一民族天生具有的共同语言文化和心理相应的优势, 弥补汉族老师沟通时可能产生的心理隔膜。

2.3 开展多种形式“结对”活动, 促进“藏汉一家亲”

重庆西藏中学组织学校党员对学习困难、操行较差、家庭贫困的藏族学生率先开展“结对”帮扶的同时, 结合学校实际, 开展丰富多样的结对活动。一是开展“高年级对低年级一对一”结对活动。每个高年级学生都要帮扶低年级同学, 主要以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帮助低年级同学克服学习、生活、心理、民族习俗等不适应的问题, 既能帮助高年级同学培养责任感、自信心等, 也鼓励他们追求更优秀完美的自我, 为低年级同学做好榜样的同时, 也能解决低年级学生因年龄幼小、心智不成熟、思乡念亲带来的一系列不适应, 帮助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陌生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下, 顺利融入学校学习生活, 呈现学习生活心理更加充实, 宽松的人际环境,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高效的学习效果。二是开展“汉藏家庭一对一”结对活动。通过征集挑选那些政治背景可靠、多元文化包容、热心社会奉献、民族团结和谐的汉族家庭, 在节假期, 让藏族学生深入当地汉族家庭生活, 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 接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建立“重庆也有我的家”心态, 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 培养学生“和而不同, 藏汉情融”的心理品质, 使“品业兼修, 汉藏和泽”的藏汉一家亲理念落到实处, 促进民族团结和谐。三是开展“与当地市级重点中学一对一”结对活动。藏族学生通过与当地办学质量较高的市重点中学汉族学生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手相连活动, 同时在藏民族重要节日, 如藏历年期间, 邀请汉族学生到西藏中学感受藏族传统文化习俗, 品味多元的文化风采, 培养学生胸怀宽广, 树立远大理想,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学习汉族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全面发展的理念, 建立起“汉藏和泽”的深情厚谊, 有助于在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环境下, 建立互信互助、友好仁爱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和谐氛围。四是开展“与重庆市重点高校学生一对一”结对活动。为藏族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和了解高校生活, 在学校开辟藏族学生与重庆高校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基地, 选拔优秀在校大学生, 利用双休日及假期, 对藏族学生进行人生职业规划、学习方法指导、才艺技能培训等, 既能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又能提前培养藏族学生进入高校适应性准备, 帮助学生提升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同时, 高校学生还可以组织策划西藏中学本校班级内、班级间、年级间及与兄弟学校之间开展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科技发展等题材的演讲比赛活动, 既丰富了素质教育内容, 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大学生的策划指导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4 建立心理指导中心, 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一是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 建立家校共育虚拟平台。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提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生应用能力。加强学校与家长局域网及开放式电脑房的建设, 在学生不能使用手机的行课期间, 可以通过网络与家人取得联系, 既杜绝了学生因私藏手机带来的滥用问题影响身心健康的情况, 也能有序规范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节奏, 同时通过建立重庆西藏中学校微信公众号拓宽学校联络宣传空间, 不断更新发布学生课外阅读材料及学校重要活动和办学信息。通过每个班级建立学生微信群和家长微信群, 作为学生、家长、学校的重要沟通平台, 让家长在第一时间知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使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状态, 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二是开设电子阅览室,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学校在图书室和阅览室基础上, 增设电子阅览室, 指导学生自行搜索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有针对性地搜索可以具体指导学生的思想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学生在信息网络时代学会搜索关键信息、利用有效信息, 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掌握克服困难的本领,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和交流空间, 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加强心理教育疏导,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西藏内地班学生年龄小、与父母见面机会少等实际, 学校建立心理教育指导中心, 配备专门的心理指导老师和设施, 对学生采取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 帮助藏族学生度过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心理困难期, 教育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 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 实现健康快乐成长。四是建立文体活动中心,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一直实行的是半封闭式的管理, 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文体活动开展、以活动为载体交流等显得有些薄弱。结合藏民族能歌善舞特点, 需要拓展学生文娱、体育潜质,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锻炼强健的体魄, 学校修建室内体育活动中心和舞蹈房, 拓展学生课外兴趣及活动空间, 使学生学习和文娱生活两不误, 把学生培养成为身体心理都健康的有理想、有知识的全面发展人才。

2.5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促进家校教育开展

藏族学校 篇8

藏族服饰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红与蓝、黄与紫等强烈对比的色彩组合,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搭配,使服装色彩明快而又和谐。藏族饰品的显著特点,是广泛运用金银、珠宝、象牙、珊瑚等饰物进行装点,与服装色彩相辉映呈现出粗犷而华丽的美感,藏族服饰表现在色彩等方面的规律,也是由众多的自然、社会因素影响而成。

一、宗教对服饰色彩的影响

藏族是几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宗教对藏族各种习俗以及着装的色彩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也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观念,对不同的颜色均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次重和等级,其中最常用和尊崇的主要有白、蓝、红、黄、绿等。这五色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中代表五种本源的象征色,后来被佛教所借用:蓝色象征天空,静穆、深远;白色象征云絮,洁净、清纯;黄色象征土地,富有生气与活力;红色象征火焰,充满热情和勇敢的力量;绿色象征江水,意味着生命和富有。这五种异常单纯的色彩与青藏高原的纯净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是藏族人民独特审美感受观念和情趣的浓缩,充分显示了藏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强烈、质朴的思想感情。他们用蓝、白、黄、红、绿五种色彩装饰自己。衣服的襟摆、袖口、领边几乎全是这五种颜色,绚烂丰美。藏族人对这些颜色除了赋予不同的意义和情感之外,在藏族服饰中也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界定。

1、白色,藏族服饰中,白色是常见的颜色之一,男女多着白色上衣、白羊皮袄、白麻布衫、白羊毛褐衫。

2、黑色,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是一种概念非常复杂的颜色,广大民众与黑色密不可分,牧民住的是用黑牦牛毛编成的黑帐篷,藏式建筑门窗上也都涂上黑色边框,在服饰中农村的男女穿的都是黑色氆氇藏装,尤其是传统农村妇女完全是清一色的黑色衣服而绝对不会穿着白色,但由于宗教的原因却赋予黑色“黑暗、恐惧、野蛮、反面、邪恶、非正道”等种种贬义的指涉。

3、红色,在藏地提到红色自然会想到袈裟,而袈裟之所以是红色则起源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发祥地印度,信徒们把红色作为所有颜色中价值最低廉和最不起眼的颜色,用这种颜色作为出家人的着装色,表示他们的超脱、不求外表、但求精神境界的完美的愿望,并用这种颜色的装束起到不受外界干扰的作用。

4、黄色,藏族认为,黄色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含有丰收和富贵的意思。黄色还代表着佛祖的旨意和弘法恩典,至为崇高神圣。

5、蓝色,藏区的蓝色中我们最熟悉的是所谓的“藏蓝”或“藏青”。

6、绿色,在藏民族中具有一种“平民色彩”,它更接近大众,更接近生活和广大农牧区。

7、金色和银色

金色和银色代表着富贵和庄重,金色属于金黄系列,大部分用在宗教寺院的装饰中,在藏族人的日常服装中并不常用,而遇到节日他们却会穿着镶有金色和银色花边的豪华服装,并配戴家中所有金银饰品以示喜庆于富贵。

二、藏族各地区服饰特点与色彩区别

藏族,因居住区域的不同和方言的差别,又有“博巴”、“康巴”、“安多”之区分。古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表现在藏族服饰方面特别显著。下面就以不同地区进行说明:

1、“卫藏”藏族:

“卫藏”指拉萨、日喀则一带,即传统地域里前后藏的统称。该地域还包括阿里、山南以及部分林芝及那曲地区。这一地域内的藏族在方言方面比较一致,而且在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也较统一,是西藏地区传统的核心地域,旧称为西藏的本部。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卫藏藏族。以拉萨妇女的装束为例:她们的长袍往往用深色绸缎、哔叽、氆氇制成。夏天穿无袖长袍,里衬各种花色绸衫,腰带紧束,以衬婀娜多姿的身材。春秋穿带无袖长袍,冬天则穿皮袍,长及脚裸。盛装的拉萨妇女,头戴红色珊瑚、绿色松石做的头饰,名叫“巴珠”;耳带金银镶绿松石的耳坠;左手戴银镯,右手戴白海螺。

2、“康巴”藏族:

“康巴”藏族即康区的藏族。康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区,后来这一地域又分为“康”和“安多”两部分。康区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旧称“朵思甘”地区。习惯上将西藏丹达山以东的地区与四川西昌,雅安地区和阿坝藏羌自治州相连,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相连的地域称为康区。具体包括: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五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

康巴服饰既具有藏民族的共性特征,又别具地方个性特色。其主要服装藏袍的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腰带举足轻重,式样不局一格。色彩是康巴藏族服饰点缀美的灵魂,他们在色彩运用上十分着重色块与整体的相村与和谐,运用最多的红、黄、蓝、绿、白和黑色往往包含了宗教的象征意蕴,又归纳了雪域大自然所呈现的直观表征。他们认为蓝、白、绿、红、黄五彩是菩萨的服装,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河流,红色表示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

康巴服饰,男装差异不大,女装尤为典型;以此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风格。康巴服饰大致可细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牧区服饰及康巴特有着装等类型。其中康北农牧区盛装,以羔皮藏袍挂金丝缎或毛尼藏片等为面料,下摆、襟、袖等处镶宽大的水獭、豹、虎等珍贵兽皮。彩绸衬衣、锦缎袄褂。

康南农区女装,以五颜六色的花氆氇制成的百折连衣裙,左右胸襟处镶以红、黄、绿、藏青、金丝绒三角形,双袖肘处镶红布,袖边镶绿布,背部镶绣有吉祥图案的“公热”,裙边镶红色羊毛条,色彩艳丽、装饰性极强。除了华贵的服装,还以金、银、红珊瑚、绿松石、黄虎珀(密腊)等作头饰、胸饰、腰饰、手饰,把全身装扮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

康巴牧区服饰,男女老少秋冬季均以厚重的原生皮板老羊皮、羔羊皮为袍;上饰粗犷的五色布、尼料条纹或“雍宗”、日月等图案纹装饰,夏装则以常以轻、薄的各色面料或自织牛羊毛尼制成的单或夹的长袍。上镶彩虹氆氇尼花边,康北一些农区还时兴针织羊毛的袍、裤、衣等。男戴宽沿白毡帽,女梳百辫,戴羊皮帽,耳、项、胸、腰、背、腕、手、佩各种用金、银、珠玉、宝石制作镶嵌的饰品。礼仪节日盛装选料更为华贵、精美。

遐迩闻名的康巴汉子服饰,以昌都、德格一带男装最为典型。他们的服饰品主要有象牙发箍,金银镶边的红珊瑚大耳环,珊瑚、玛瑙、琥珀等珠宝项链,用金、银、铜精制的佛盒“嘎乌”、火镰盒等,腰际横插或斜佩长藏刀、短吊刀,手指上戴有金银并镶嵌有珊瑚等珠宝的戒指。藏袍的外套用绸缎、布、毛织氆氇品等制成,以水獭、虎、豹等皮镶边,脚蹬藏皮靴或红黑相间的毛质氇氇尼靴,头扎一根又黑又亮的长发辫,夹以红、黑、蓝等大股丝、绒线,盘头而绕,尾端呈散状,垂落于头侧,显得扬扬洒洒,威武剽悍;着帽的或戴金毡帽,或戴狐皮帽,愈显雄姿英发,滞洒自如。着装上康巴汉子一般将藏袍下摆提升至膝盖以上,脱两袖扎于腰际,腰间除火镰等佩物外,一把横撇的长刀十分耀眼,加上头上飘洒的“英雄结”,倍显剽悍,粗犷英武。

康巴女装,也以昌都、德格一带为典型:其显著标志是前额顶佩戴由银和青铜铸造并镀以金,中间镶嵌红珊瑚的“梅朵”头饰,即花朵纹样装饰。相传此佩饰为格萨尔王妃珠牡所佩戴。头发编成若干粗细不同的小辫,上面饰以绿色松耳石和红珊瑚;鬓角两边的头发上穿有松耳石或猫眼珠,辫子末端也穿以两股松耳石或银饰,藏袍和男子大体相似,显得华贵大方,婀娜多姿。总体上讲,昌都、德格服饰代表了半农半牧区的康北型,由于历史上德格土司的辖地和势力影响较广,故而这类服饰也使之流传于整个康区,尤以男子的“英雄结”和女子的“梅朵”头饰成为其典型的显著标志。

3、“安多”藏族:

安多藏族的传统地域是指阿尼玛卿山西北、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小积石山以西的广阔地域。安多藏族的中心在阿尼玛卿山至青海湖一带。安多藏族的着装特别富丽,冬季用的藏袍面料以丝绢为主,不似卫藏等地以相对素朴的氇氆等为面料。帽子也多饰裘皮,衣帽布料上多以绿、金、黄、红等色为主的图案装饰。

综上所述,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产物,它是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生活情趣及审美观的展现,服饰色彩更是服饰审美规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当今人类意识到自己所造就的文化艺术时,不难发现藏族服饰色彩独具特色。宗教习俗、地域环境对藏族服饰的色彩特点形成也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西藏人文地理》2006(4).

浅谈藏族人名 篇9

一从有姓到无姓

汉族人是有姓氏的, 如赵、钱、孙、李, 百家姓人尽皆知。藏族是无姓的, 一般用四个字做一个名:扎西多吉、次仁旺堆等。为了称呼方便, 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你要问藏族同胞:“你贵姓?”, 恐怕就会遭遇尴尬了。

1. 六大姓氏的传说

历史上藏族人也是有姓的, 但现在藏族人大多数只有名而无姓。根据藏族历史传说, 从猕猴和罗刹女结合诞生了六个小猕猴起就有了藏族祖先, 也就产生了最初的六个姓氏。另有传说, 最早的藏族居住在今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一带,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六大氏族, 即赛、穆、党、东、札和珠。各大氏族中又分化出若干小氏族和家族, 各有自己的姓氏。

2. 进入阶级社会

然而, 自从有了阶级, 有地位的人为使自己的家族世袭相传, 显示自己出身的高贵和家族的显赫, 往往把家族或者庄园名作为自己的姓。如:昆·公却杰布, 他的后代的名字便带上“昆·××××”, 如昆·公嘎宁布、昆·公嘎坚赞。这种以家族名为姓的称法, 就像汉族中的“陈氏世家”“李氏世家”一样。

公元7世纪, 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 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 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以显示地位和官位, 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如玉妥·云丹贡布、多仁·丹增班觉、多嘎·次仁旺杰, 这都是用自己庄园的名字加上自己原来的名字为名称的。因为庄园领地是世袭的, 所以他们的子孙也冠上庄园的名字。

以前藏族的姓氏是带有深刻阶级印记的符号, 具有一定的特权性质, 只有上层的一些达官贵人和活佛才有姓氏, 普通百姓没有姓氏。那些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奴隶, 人身都属于奴隶主, 不仅没有姓氏, 甚至也没有名字, 主人会把他们像呼猫唤狗一样使用, 哪里还有姓名可言?

二佛教传入后对藏族人名的影响

佛教未传入藏区以前, 藏名多为一人一名, 内容古朴简明。佛教传入后, 尤其是后弘期以来藏名内容发生很大变化, 大多浸染佛教色彩, 并逐渐形成由僧人取名的例规。

婴儿出生后, 父母请喇嘛为之行命名礼。喇嘛取名多源于佛经, 并且选的是含有“美”与“福”的字眼, 如扎西彭措 (扎西意为吉祥, 彭措意为长寿) 、晋美才仁 (晋美意为无畏, 才仁意为长寿) , “相秋”是菩提之义, “多吉”代表金钢杵, “白玛”“尼玛”比作莲花和太阳, “洛桑”专指纪念“宗喀巴”。人们相信让活佛取名对一个人来说一生都有益处, 会保佑一生一世吉祥平安。所以, 藏族人名的内涵, 不应忽视其极丰富的佛教文化色彩, 这几乎成为民俗民风、民族习惯, 值得我们深究和领悟。

三平民取名

长期以来, 由于藏族姓名中语言与地域变化相对缓慢, 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过去父母大都带孩子到寺庙请喇嘛取名字, 这些名字的宗教气氛特别浓, 有的父母因为贫穷, 请不起喇嘛取名, 则干脆以孩子降生日为名, 或者是由长年近亲或村中有威望的人取名。平民取名字, 都有一定的含义, 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 堪称丰富多彩。

1. 以物体或者日期命名

用自然界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 如:达瓦 (月亮) 、尼玛 (太阳) 、白玛 (莲花) 、梅朵 (花) 、玛琼 (小酥油) 等;也有用小孩出生日做名的, 如:朗刚 (大年三十) 、次松 (初三) ;还有用星期为小孩起名, 如:尼玛 (星期日, 也作“太阳”解) 、达瓦 (星期一, 也作“月亮”“月份”解) 、米玛 (星期二) 、拉巴 (星期三) 、普布 (星期四) 、巴桑 (星期五, 也作“金星”解) 、边巴 (星期六) 。

有趣的是, 从星期日 (尼玛) 到星期六 (边巴) 又依次可称为头顶、额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下巴之意。听到这样的名字, 不用问便知道此人是星期几出生的。

2. 寄托感情取名

有的父母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 反映在孩子的名字上。如父母为了使儿女长寿, 便给孩子起名“次仁” (长寿之意) 、“齐美” (无死) 等。而父母嫌小孩太多, 想结束生育, 便给小孩取名“仓木决”, 意思是终止。“穷达”的意思是最小的, 表示再不要小孩。

和汉族一样, 藏族也有类似于“狗剩”“狗蛋”这样的“赖”名字。过去由于经济和卫生条件限制, 农村里出生的孩子易夭折, 有的父母以为是鬼神在与之作对, 往往会给孩子取一个很贱的名字, 为的是好养活。如:“其加” (狗屎) 、“帕加” (猪屎) 、“其朱” (小狗) 等。现在,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农村婴儿死亡率较低, 也很少有人起贱名了。

而在内地受重男轻女的影响, 给女孩取名为“招弟”的也不乏其人, 有趣的是在藏族如果父母想生男孩, 便给自己的初生女儿起名“布赤” (带男孩之意) 。

3. 其他情况取名

另一种以祝愿或吉祥词语来取名的, 如:泽让 (长寿) 、扎西 (吉祥) 、旺宗 (具备权利) 等;有用爱称代替名字的, 如:扎洛 (全名为扎西泽仁) 、达戈 (全名为达吉洛伍) 等, 一般“洛”“戈”“基”等属爱呢之词。

有些名字是用父名中的两字与母名中的两字组合的, 如父名是多吉次旦、母名是格桑卓玛, 孩子名叫次旦卓玛。

四社会变迁新变化

西藏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巴桑旺堆说, 西藏和平解放前, 藏族的姓氏具有一定的特权性质, 像阿沛、拉鲁等既是姓氏, 又是庄园的名称, 而像帕巴拉、策墨林等则是活佛的封号。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和封建领主的消失, 藏族人实现了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平等, 代表特权的贵族姓氏也开始淡出藏族人的视线, 而姓氏也不再是西藏贵族的“专利”。

1. 新中国成立后取名的变化

新中国成了后, 随着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 在取名字时, 也有一些新的内容, 如:金珠—解放、达玛—红旗、德吉梅朵—幸福花。名中烙有时代之印的名字:牧区常有“萨基尼玛”的人名, 其意就是革命的太阳;“金珠美朵”就是解放的花朵。也有的为了赶时髦, 给小孩起名为萨杰 (新生) , 这类名字多数是用汉文的含义来命名的。

2. 新时代新变化

随着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如今藏族人的名字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由于没有姓氏带来的重名现象, 越来越让藏族民众感到困扰, 并想方设法彰显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创新的给下一代取一些新鲜的名字。

不同于藏族姓名中常见的“次旦德吉 (长寿幸福) ”, 30岁的卓嘎给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取名“慈丹德吉”, 以避免和别的孩子重名。“尽管念法相同, 藏语中‘长寿’的意思也没有改变, 但在汉字的写法上却不易和重名的人搞错。”卓嘎说:“另外, 从汉语角度来考虑, 慈有仁慈的意思, 丹有牡丹花的意思。我希望女儿以后善良又美丽。”

在某新闻单位工作的拉巴次仁给儿子取名叫索朗尼安。在藏语中, 索朗是有福气、幸运的意思, 尼安则是数字25的意思。拉巴次仁说:“我儿子是25号出生的, 而当时在医院的床位号也是25, 我觉得这个数字很吉祥, 也很希望这个数字能给儿子带来幸运, 所以给他取名叫索朗尼安。”给儿子取这个名字拉巴次仁颇费心思, 他分别从藏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的角度考虑。他说:“索朗尼安从汉语的角度解释, 可以说成索朗祝你一生平安!很吉利!而从英文角度考虑, 儿子的名字可以减缩成索尼, 和著名品牌sony音同, 而据我所知, sony一词最早来自英文的sunny一词, 意思是可爱的、阳光般的。所以我儿子的英文名就叫sunny, 我希望他成长成一个可爱的、阳光般的孩子。”

3. 藏汉联姻带来的变化

在四川、青海、甘南及西藏的昌都等地, 因藏汉联姻受汉族姓名的影响, 出现带汉族姓、藏族名的名字, 如:张旺堆、李次加、陈贡布、赵仁增等。

在青海汉地的藏族地区也存在依照汉族立姓, 如他的家族名叫“卓仓”, 意为“麦家”, 就用麦字近似的汉字“梅”作姓, 起名“梅多吉”“梅托米”等。

五同名问题

最让藏族青年边巴次仁头疼的就是重名带来的烦恼。边巴次仁出生在星期六, 藏语中, 边巴是星期六的意思, 次仁是长寿的意思。他说, 在西藏, 有太多叫“边巴次仁”的藏族人, “我上小学时, 班上就有四个叫边巴次仁的, 老师只好按年龄大小在我们名字前加上一、二、三、四予以区分。当时我年龄最小, 我是四边巴。”

在旧西藏, 只有占西藏总人口5%的达官贵人和高僧活佛才有姓氏, 而95%的藏族民众只有名字没有姓氏。藏族同胞由于绝大多数没有姓氏加以区分, 重名的现象相比内地可能更多。为了区别, 人们往往要在名字前加上他的职位, 性别、年龄大小或地名。

一种是在名字前加大、中、小, 如大巴桑、中巴桑、小平措。也有把不同地方来的人, 用地名加在名字的前面, 如堆穷旺堆、亚东旺堆中的“堆穷”和“亚东”都是地名。还有少数用人的生理特征放在名末加以区别, 格桑索却 (拐子格桑) 、扎西巴杂 (麻子扎西) 、丹巴国钦 (大头丹巴) 等。也有用职业来区别人名的, 如玛钦次旦 (炊事员次旦) 、兴索强巴 (木匠强巴) 、尕让泽旦 (铁匠泽旦) 。还有的要在名字前加上他的职位, 比如局长扎西、乡长扎西等。或是用性别和老幼来区别的, 如同样一个“达娃”, 男的叫“普达娃”, 女的就叫“普姆达娃”;又如大人和小孩都叫扎西, 那么区别老小可叫“波扎西” (阿爸扎西) 、“普扎西” (小孩扎西) 、“嫫央金” (央金老太) 、“普姆央金” (女孩央金) 。

六藏族名字的特点

1. 藏族名字的字数

藏族人的名字有两个字 (音节) 、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和六个字的, 最多可以达到三十字 (例如“班禅大师”的名字) , 但最普遍的还是四个字 (音节) 和两个字。

一般平民没有姓, 名字是四个字, 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 为了方便, 人们常用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三个字简称的, 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单增曲扎”简称“单曲”;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 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 “索朗旺堆”简称“旺堆”。但没有用二四两字作简称的。也有不少人的名字只用两个字, 如“单增”“尼玛”“次仁”“达瓦”等。

在青海藏族和西藏北部人名中, 由于地方性语音的差异出现本来是四个字的名字, 说快了、说习惯了便成了三个字, 如:“仁青措”应是“仁青措姆”, 因为说快了, 把后面一个字省略。又如:“央扎西”本来是“央金扎西”, 习惯把“金”字省去了;如:“次仁吉”应是“次仁德吉”, 因为说快了, 把后面的第三音节“德”字省略。但在青海地区的藏族也有起三个字的名字, 如“桑杰加”“卓玛措”等。

藏族的名字变化较多, 这里说的只是一般的情况, 特殊的叫法也很多, 不能一一列举。

2. 男女姓名

如同内地男孩多取名军、伟、勇、龙、虎, 女孩多叫英、霞、丽、艳、花、凤;藏族名字也有男女之分。

有些名字是男性专用的, 如“晋美” (无畏) 、“罗布” (宝贝) 、“顿珠” (成功) 、“格桑” (好运) 、“占堆” (灭敌) 等等。

有些则是女性专用的, 如“卓玛” (度母) 、“拉姆” (仙女) 、卓嘎、央金、曲珍、梅朵等等。

还有男女通用的名字, 如“白玛” (莲花) 、“次仁” (长寿) 、“达娃” (月亮) 、达瓦、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

前面说男女性别不明显的中性名字, 但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谁生出了一个千金, 都是要琢磨着给取一个水灵灵的名字。仅让人听见这个名字, 就要魂牵梦绕了。卓玛就是最典型的藏族女孩子的名字, 本意是仙女的意思。最早的时候, 唱《北京的金山上》的歌手叫才旦卓玛, 后来容中尔甲又唱过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达瓦卓玛》, 其中有“我梦中的达瓦卓玛”这样朴素迷人的句子。

3. 一人多名现象

藏族名字还存在一人多名的现象:有些俗家人为祈福消灾, 常由高僧取第二个名字;僧人常有俗名和法号两个名字;有些人因患大病, 人们认为必死无疑却重获新生, 也会改名为:西罗 (重获新生, 临死脱险) 。

藏族村寨中家里添小孩是一件大喜事, 孩子出生后第三天或一周内要给孩子取名字。孩子的名字多是由孩子的祖父取名, 也可以由老年人、喇嘛或邻居来取名。先取的是藏族名字, 即小名。在出生后一个月左右, 还会得一个汉名, 即学名。小名前一般不加姓, 分家之后不改名也不取名。死时喊小名。长辈喊小辈直呼小名, 同辈可互称小名, 小辈不能喊长辈的小名, 可依照亲戚称谓称呼, 如尼玛叔叔。

4. 亲戚称谓

对亲戚的称谓, 藏族与汉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汉族对亲戚的称呼有严格的区分, 比父亲大, 称“伯伯”“伯母”, 比父亲小, 称“叔叔”“婶婶”。藏族就没有那么严格, 凡是父亲的兄弟, 都称“阿库”;凡是父亲的姐妹, 都称“阿妮”, 祖父、外祖父统称为“波拉”;祖母、外祖母统称“莫拉”。

参考文献

[1]赤烈曲扎.西藏风土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星星.蟹螺藏族:民族学田野调查及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藏族面具艺术初探 篇10

面具文化远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经产生,数万年来,它延续不断,流布了全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而且至今依然活跃在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世界面具以地域划分,可分为:古埃及——希腊面具系,印度——西域面具系,非洲面具系,太平洋——美洲(印第安)面具系,中国——日本面具系。

中国是世界上的面具文化大国,面具形态多样,文化结构复杂,历史悠久、传承广泛。中国面具一方面广泛存见于古代岩画、彩陶、青铜器、古墓葬、古绘画、古文献;另一方面在民间祭祀,民间巫术、民间傩舞、民间傩戏、民间戏曲、民间社火、民间生活中以活态的形式保存着丰富多彩的面具文化。在活态的面具文化中,萨满面具、巫傩面具、藏戏脸谱与面具、戏曲脸谱、构成一部活的面具史。

一、藏族面具的历史渊源

藏族面具以其特有的风格,表现出藏民族由特殊的生存环境,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所构成的文化形式。面具,藏族人称“巴”,即是能在瞬间帮助人改变自身形象的一种道具。据史料记载藏族面具艺术是外来文化,尤其是印度文化,与其本土的原始宗教——苯教文化融合的产物。强大的苯教势力在吐蕃先民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用佛法神威降服苯教神祗时,也同时将苯教中的巫术、妖法、火祭、焚魔等仪轨形式同鬼怪精灵一起带入“佛门”。苯教中的山神、年神、龙神、曜神等,以及日赞(山妖)、夺锥(骷髅)、玛姆(女鬼)、贴龙(独脚鬼)等,这些土生土长的低层次鬼卒,都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藏族以苯教的本土文化与印度的佛教文化相结合,给包括藏族面具艺术在内的藏文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此外,由于自唐代以来汉藏文化的密切往来,尤其是自元朝以后,汉文化的一些吉祥喜庆的内容被藏文化所吸收,如仙人、罗汉、寿星、和尚等所制成的面具,悬挂于寺院或用于羌姆舞蹈中,像布达拉宫的“大小和尚”和“供养施主”面具,从面相到服饰均为中源文化的风貌。

二、藏族面具的分类

藏族面具大致可分为宗教面具和戏剧面具两大类。宗教面具常以羌姆(跳神)的形式展现,“羌姆”本意是法舞。羌姆面具是用于“酬神醮鬼驱邪禳灵”的宗教法会中所佩戴的神舞面具。据史料记载,羌姆起源于8世纪,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兴建桑耶寺时,莲花生为调伏恶鬼,为所行仪轨中率先应用的一种舞蹈。”

这种宗教舞蹈。经后世宗教大师门的规范,作为宗教仪轨世代相传,成为各地寺院的法舞。

宗教面具又分为本尊,护法神及伴属神(又称随从者)三类,本尊泛指佛的变化身,常以善相、怒相、或善恶相兼的形象出现。如善相本尊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等,怒相本尊有大威德金刚、金刚木厥、马头金刚等,善、恶相兼本尊有密集金刚、上乐、喜金刚,金刚亥母等。诸多本尊在密宗金刚法舞中多以怒相出现,因为恐怖的形象有利于消除烦恼与邪魔,这与金刚法舞的最终目的有关。

在西藏密宗金刚舞中最为著名的护法神有贡布(五骷髅冠、忿怒相、多为红、黄、蓝、黑色)、当金曲杰(牛头、蓝、黑色、愤怒相、血盆大口)、班丹拉姆(愤怒相,面为黑、蓝色)等,护法神形象威猛,动作幅度大,舞蹈速度缓慢,动态造型性强,具有一种庄严肃穆的威慑感。

宗教面具除表现佛像、菩萨像和历代高僧圣人像外,更主要的是表现藏传佛教两大类护法中的各类神仙鬼怪。这些护法神灵有非凡的神通,形象威严、凶猛、狰狞。而藏戏面具使古老的藏族面具艺术,从神秘的鬼怪世界,迈进了人的世界。

羌姆没有歌唱,是哑剧式的系列舞蹈。在金刚法舞中先由众多随从者上场,最后主神出现,随从诸神围绕四周伴舞,主神舞蹈动作缓慢,而鬼怪随从舞蹈节奏急促杂乱,张牙舞爪,并配合鼓、钹齐鸣,号角、唢呐伴凑,气愤庄严肃穆,使人仿佛置身于神怪离奇的世界之中。

戏剧面具中的又一类即歌舞面具。鼓舞(亦称卓舞)、热巴舞、野牛舞等,是藏族民间古老舞种,与原始苯教祭祀文化关系甚密。有净地迎神、吉祥祝福等含义。热巴舞在民间常作为一种乞讨的活动方式,而鼓舞、野牛舞主要在大的庆典、节日时表演。领舞者“阿热娃”戴面具,这一角色与白面具戏中同类角色相一致,造型也多有相似,但它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多受当地藏戏面具的影响。

在西藏昂仁、拉孜一带有一种乞讨歌舞“吉达吉姆”,含原始宗教巫文化的意味,这一地区气候恶劣,每逢灾年流民只有外出以歌舞表演形式乞讨。“吉达”表演目的一为求食、二为降魔消灾。

“吉达”由九人表演,人物关系以家族成员组成,即父亲、母亲、大叔、二叔、三叔和四个阿扎尔(印度瑜伽咒师)。面具分别由父亲、母亲和四个阿扎尔所戴。父亲、母亲面具与藏戏同类面具相似,阿扎尔面具用纯山羊皮制作,并分别选用四种不同毛色区分。吉达歌舞因为祭祀性强,所以只能在灾年时表演,平时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歌舞不能谈论,甚至在演出结束时,或藏历年之前将全部道具统统烧光,否则会把邪气带给来年。

三、藏族面具的艺术特征

藏族戏剧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戏剧面具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它脱胎于宗教面具,但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溶入了人性的因素。藏族戏剧面具,主要运用于藏戏,歌舞、说唱等方面。

藏戏是藏族戏曲剧种,除流行于西藏外,还有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等国家的藏族聚居地。藏语称之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大姐),简称“拉姆”,又名“朗达”。到十七世纪时,藏戏从寺院宗教仪式中独立出来,综合藏族古典文学、音乐、舞蹈、说唱、美术以及杂武技等,发展成为以唱为主、唱、韵、舞、技术相结合的戏剧艺术,藏戏有戴面具与化装两种演法,其舞蹈多从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中吸收而来,舞步起落幅度较大,舞姿节奏鲜明,显出粗犷之美。

藏戏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剧团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习俗、艺术影响、语音特点等不尽相同,加上各剧团演员师承有别,致使藏戏分化成基本上以剧团为中心的不同艺术流派。如早期和后期有所谓白面具派与蓝面具派,而后期的蓝面具派又因四个剧团而分成四大流派。

白面具最早为“阿热娃”所戴,阿热娃在民间是尊者或胡须者的意思,后演变为温巴角色。白面具是白色,也有用黄色作底的,周围用较长的山羊毛装饰,表演时面具戴在额头上,“长发”披肩,“白须”前垂。据说,白须白发是为纪念汤东杰布而作。此面具制作皮毛用料很讲究,选用的山羊从小要精心照料,不能剪毛,而且经常梳理,等羊毛长到所需长度才宰杀取皮。

蓝面具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温巴顿”,即开场戏,驱鬼、祭祖、迎神。第二部分“雄”,为正戏。第三部分“扎西”,为吉祥祝福之意。“温巴顿”出场人物的温巴、甲鲁、拉姆。温巴是渔夫或猎人之意。甲鲁,权贵的象征。拉姆即仙女,神界的象征。三类角色中只有温巴戴面具,其正戏中主要出场角色均有角色面具。温巴面具最为讲究,人们也往往之以温巴面具的优劣评价一个藏戏队实力技能的高低。

正戏角色面具,以色彩的不同象征人物身份,如红色为国王面具,黄色为仙翁面具,绿色为母亲或牧女面具,白色为老人面具,黑色为反派面具,黑白阴阳面具象征口是心非的角色,以色彩象征剧中人物身份的面具多为硬质平板的桃形,中间雕空眼睛、嘴。所不同的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料裱糊,表演时,演员将面具戴在客头侧前,着重强调面部表情。面部色彩黑白相间,明确简练,富有个性。

相反,造型特殊的角色面具多为软材料制成表演时面具要全部遮在脸上或套在头部依赖面具产生的特殊效果吸引观众,这种面具多属反派角色。如《白巴文巴》中大臣岗角彭杰和《诺桑王子》中咒师哈日等,其面具一般为黑色。也有棕色或其他深色调,超长的鼻子,从额头到下颌,只将鼻子上端连接,表演时可随意摆动,表现出一副顽皮,滑稽的形象。

在角色面具中,色彩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的需要而定。如《白马文巴》中的异教徒目迪杰布国王为反面角色,他的身份是依照伊斯兰教的装扮,面具也是白色,但这里的白色标明其教派的特殊身份,并不存在通常的色彩象征寓意。

藏戏面具形象具体,象征夸张,特点鲜明,但在戏剧表演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如配带面具影响演员面部表演,配带面具演唱时阻碍表演者声音的传播,配带面具会阻挡表演者的视线等问题。因此,现代藏戏突破面具表演的模式,做出了藏戏艺术的改革,一方面作为艺术传承特色保留了一些面具,另一方面又发展化装艺术,在化装艺术中吸收了面具艺术的特点,大大加强了藏戏表演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结语

与宗教面具相比,戏剧面具长期根植于民间劳动与生活之中,集中表现了藏族独特的地域性和自然性,而且其就地取材,随意性强,表演灵活多变,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藏族戏剧面具源于自然归于自然,这一特色是其艺术特性之一。

其次,戏剧面具突出人物个性化,剧情中的神灵、鬼怪和动物造型的塑造尽管带有宗教面具的痕迹,但大都人格化,更具有人性精神,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藏族面具以它神怪离奇的形式、自然的质地,夸张的形象将观者引入鬼异的世界。藏族面具源于人面,又超越人面,所以它的歪嘴斜鼻,它的狰狩面目,它的滑稽幽默,它的美轮美奂,都是一种极而言之,使人一见便惊;藏族面具之美是变形之美,它是超现实主义的浪漫的充满想象的,在原型与变形之间,把一切对象经变形后转入一个全新的想象和艺术的世界之中;藏族面具之美是凝固之美,它把动态的表情和千变万化喜怒无常的脸面,一一固定下来,以瞬间象征永恒,使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顾朴光:《中国面具史》, 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6年

[2]张鹰:《西藏面具》,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年版

[3]盖山林:《中国面具》,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版

[4]尕藏才旦:《藏族独特的艺术》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5]于乃昌:《西藏审美文化》,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9年第一版

[6]刘芝凤:《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

[7]叶星生编:《西藏面具艺术》, 重庆出版社, 1992年

[8]马盛德、曹娅丽:《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

[9]叶玉林:《假面也宜巧装饰——西藏面具艺术美漫谈》, 载《西藏艺术研究》, 2002年第4期

[10]华锐·东智:《藏族面具艺术浅识》, 载《中国藏学》, 1998年第4期

藏族舞蹈的审美 篇11

关键词:审美;审美特征;民族性格;风格

舞蹈本身是一种行为艺术,肢体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舞蹈的历史,来源于每个民族的历史组合而成。每个民族有自己的审美态度、宗教信仰、劳作生产、思想成分、经济发展轨迹、当地的民风民俗等各方各面的交汇,这是形成他们风俗习惯的根本。每个民族居住的地方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但是信仰是没有改变的。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西藏自治州,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区,这样的一个民族有着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创造出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性格。藏族舞蹈深受全國各地舞蹈爱好者的喜欢,学习和传承藏族舞蹈是每个爱好者的职责,为了能更好的继承这个民族的艺术传统,更为了发展和弘扬藏文化的需求。藏族同胞用他们独特的表现手法,服饰、动作把本民族的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下面浅谈一下藏族舞蹈的美学地位、神韵、风格及审美意识。

1 藏族舞蹈的美学地位

审美的意识是每个人都存在的通过大脑的意识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感觉,称为“美感”。舞蹈的美感指,在某一个舞蹈作品中以比较完美的表现方式,能够鲜明生动的表现演绎作品的中心内容,能够很准确的抓住作品的根本,让大家所能接受的,所喜欢的表现手法,这样的作品就达到了美感。而欣赏者和表现者都有自己的审美理念、审美思想、审美能力、审美心理活动。藏族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随着发展他们不断提升审美能力,更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的完善他们对于美的要求。藏族舞蹈在舞蹈美学来说,就是从他们的姿态、动作、身韵、服饰、音乐,还有他们特有的水袖来表达情感,让我们体会到美。

2 藏族在各个地区的不同表现手法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村部落,早在4000年前他们就有自己的文化、语言、历史、文字,经过时间的演变,才形成我们现在所接触的藏族。现在的藏族分布在全国各地,集中的地方只有藏族自治州、云南、四川等由于搬迁后受当地地方差异、语言不通、气候不同、服饰不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融入当地和自己民族的东西,形成了更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表现手法。现在藏族也广泛流传于民间、学校、艺术团体。为了突破传统,有很多的编导通过采风会大胆的融入现代元素,使作品不失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觉,这样的大胆尝试在专业团体、民间会比较流行一点。综合上述虽然表现的方式不同了,但是他们的基本动率动作、技术技巧、服饰风格、姿态,还有音乐的节奏风格和曲调是比较接近的。然后相似的生活形式形成了相仿的藏文化,而文化的土壤则孕育了绚丽多姿的藏族艺术,因此,绵长的传统文化成为了藏族舞蹈繁衍生息的“根”,因此而产生的审美共性。则成为了藏族人共同的审美理想。

3 藏族舞蹈风格的形成

藏族民间舞中——堆谐、果谐、锅庄、弦子——最具代表性,但是无论哪种舞蹈,风格都是坐胯、弓腰、曲背的特点。一个民族的风格形成离不开历史及社会制度和宗教的影响。藏族的风格就是从他们劳作生产的时候长期背着竹篓上山,为了不让东西掉出来所以必须要弓腰和曲背,坐胯是下山为了让下身更稳。藏民聪明地把这种体态演变成了藏族的风格特点。因此,从民族的历史文化流变中,我们不难发现和挖掘那些深邃的艺术价值。

4 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4.1 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

藏族文化传统深厚,其中,藏族歌舞是藏族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藏族同胞形容,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主要以能歌善舞而闻名世界。从舞蹈的角度来看,体态的形成,腰部的节奏,膝部有规律的起伏颤动,给人一种安祥和谐的美感,他们膝盖松弛和腰、胯、上身结合形成的动律。表演的方式传统而独特、多样,主要表现为:谐(弦子)、堆谐(踢踏)、果桌(锅庄)等。

在藏族最具特色的就是“弦子”,是拉弦乐器的伴奏而得名。主要表现在上身的松弛,上身美的韵味。它盛行于青海一带,象征着喜悦,是藏族同胞自娱的一种歌舞。

从以上可以看出,勤劳、朴实的藏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民间艺术文明。藏族历史文化悠久,舞蹈绚丽多姿。无论是“弦子”“踢踏舞”还是“锅庄”从它们的风格特征的形成和演变都反映了这个民族热爱生活,向往神鹰,但是不管怎么发展他们对于美的观念是毋庸置疑的。

4.2 藏族舞蹈中舞姿的运用

在舞蹈中上身的感觉很重要,上身的感觉中腰的运用也丰富多彩。“弦子”的翻身、侧腰、甩臂都是对腰部的最大考验,上身要灵活,腰部要放松但是又不能无力,连风格的把握都要做到最佳。所以不管是上身的动作还是下身膝盖和脚下的动作,它对于腰部的要求都是极高的,必须要做到收放自如,松弛有度,挥洒自如,所有这些都是藏族的民族特色,要想更好的演绎藏族文化中的藏族舞蹈,需要对民族的了解,风格的把握,身体和舞姿的运用,才能更好的演绎出绚丽多彩的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在历史上通过演变和集中的表现手法,也是他们的悠久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变化。对于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标准,还有很多方式方法,然而藏族同胞传承和弘扬藏文化是大家的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文化,懂藏文化,尊重藏文化,并欣赏藏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间舞蹈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第1版.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

[3]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教程[M].

[4]王克芬.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M].

[5]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藏文古籍.

[6]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

浅析藏族舞蹈社会功能 篇12

一、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

(一)历史性。藏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据相关的考证舞蹈的萌芽出现在原始社会。当时的藏族人民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人们集体打猎采集,奔跑、攀登成为了人们生存必备的技能。当人们狩猎归来,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常常燃起一堆火,群体围着火堆起舞,由此形成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在藏族人民群居的地区相续出土了大量的古物,都带有藏族舞蹈文化的印迹。

(二)传统性。藏族舞蹈具有明显的传统特征,这与藏族人民的生存条件和思想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藏族人民自古以来都生存在雪域高原当中,在他们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佛教文化特色,相信万物有灵,并且将这种文化特色逐渐融入到藏族的舞蹈当中。藏族寺庙中的壁画大多与宗教题材相关,舞蹈的内容多以镇邪驱妖为目的。藏族人民长期在雪域高原上生存,过去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条件十分有限,再加上交通不发达,让藏族人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在藏民族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生产方式,而藏族舞蹈成为了的艰苦条件下藏民族寻找生活乐趣的主要形式之一。藏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此藏族舞蹈多与畜牧文化有关,并衍生出许多与牛、羊、马以及农业相关的舞蹈项目。

(三)民族性。藏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十分的稳重、含蓄,舞姿优雅,这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与外界的交流十分的少,思想相对不开放,也造就了藏民族忠厚、朴实和善良的性格特征,而藏族舞蹈是藏民族的性格和思想的表征,因此藏族舞蹈的风格也十分的稳重和内敛。藏族舞蹈是在藏民族的生活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民族风格,体现着藏民族的集体审美特征。

(四)地域性。由于地域的影响,藏民族的服饰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致使舞蹈也出现不同的差异。舞蹈是通过不同地域中的人来表演的,因此舞蹈能反映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舞蹈的风格产生不同的影响。藏族地域辽阔,长期的农牧业生活使藏族人民养成了强健的体魄和粗狂的性格,因此这种内在的气质和特征表现在舞蹈上就形成了藏族人民特有的舞蹈风格,因此藏族舞蹈带有着矫健、欢快的气质特征,富有鲜明的草原特色。

二、藏族舞蹈的社会功能

(一)宗教文化功能。周代时期舞蹈作为一种祭祀礼仪被人们广泛关注,因此舞蹈也带有着鲜明的宗教文化。从传统藏族舞蹈的频率上来看,多出现在表演的仪式上,而这种舞蹈表演多与宗教信仰有关,通过舞蹈仪式传递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将舞蹈作为媒介,消解人们心中人神对立的状态,通过舞蹈鼓舞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宗教信仰。例如在藏族有一种舞蹈通过巫师在宗教仪式中歌唱做法事,击鼓时扭动身体,跟随击鼓的节奏慢慢变快,边舞蹈边唱歌,随着声音挪动舞步,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在丰收后也会有谢神仪式,在仪式中也会有舞蹈,将人和神联系在一起,实现心中的信仰。歌舞在藏族作为表达信仰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带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在祈祷狩猎丰收的仪式中也会引用舞蹈,人们会将舞蹈动作编排成制服猎物的情景,通过舞蹈表达狩猎丰收的喜悦。在狩猎启程时人们也要进行舞蹈,如《丰收歌》就是典型的狩猎前的舞蹈,猎人们会在狩猎前的仪式中舞蹈,表达对神灵的信仰。在春种前人们也要通过祭祀仪式进行祈求。在仪式上,男女围着祭台,口中唱着没人能听懂的歌词,用交叉的舞步进行舞蹈。

在当今社会,佛教一些重大的佛事活动中仍少不了藏族的舞蹈,其中由僧侣表演的佛教舞蹈在藏区的各大寺庙中均有体现。藏族舞蹈带有着鲜明的宗教色彩,表现着藏族人民的信仰。

(二)健身功能。藏族舞蹈的动作技巧主要总结为五个字:“颤、开、顺、左、绕”,脚步的基本动作就有12种,技巧也是千变万化,舞蹈动作近乎杂技。因此藏族舞蹈的动作十分的复杂和丰富,具有强健体魄的功能,操作性十分强,因此人们在具体操作时能够使得全身各个部位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藏族舞蹈极富感染力,具有丰富的舞蹈氛围,例如藏族舞蹈中典型的锅庄,这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类型,需要边奏乐边跳舞。舞蹈动作比较缓慢,意境十分厚重和悠扬,讲究手臂的协调,挥动起来的动作幅度比较大,显得十分奔放又不失优美,整个舞蹈画面显得十分壮观。再例如在跳弦子舞时需要群体表演,一起聚散,掌握轻重缓急,舞姿十分的洒脱飘逸,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舞蹈的脚步变化多端,节奏也随之变化。其中有降谐和觉谐之分,降谐时人们的舞步较慢,觉谐时舞步较快。有的舞者将长木板放在脚下,人们在木板上舞蹈进行踢踏,这样可以增加脚步的声音,显得更加的响亮,这种舞蹈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视觉,还能给观众听觉上的震撼。而热巴舞需要将说唱和舞蹈三者结合起来。因此在藏族舞蹈中不同的舞蹈类型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表演的特点,也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和特点,需要身体上的协调和全身的相互配合,既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又能达到强健体魄的功能。

(三)民族凝聚力。舞蹈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表征,更是民族精神面貌的体现,传递着民族精神。藏民族舞蹈中的连臂舞在舞蹈形式上需要众人拉手或是围着臂膀形成环状,它不仅是原始公有制的一种表达,更是氏族部落中人们公共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学者认为连臂舞是一种团结文化的表征,蕴含着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藏族舞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无论是宗教舞蹈还是民间舞蹈,无论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祭祀,都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积累的丰厚财富,是藏族人民民族精神和面貌的整体表现。藏族舞蹈中的舞蹈形式表现着藏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作为民族凝聚力指引着藏民族的发展和演变。藏族舞蹈的产生带有着藏民族共同的思想意识和文化需要,对藏民族的发展具有引导的作用,让人们在社会中自觉地遵守集体规则,向着集体意识发展,增强社会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在藏族舞蹈中传统的宗教舞蹈仪式被时代相传下来,并遵守着民族共同的礼俗。在藏族的重大节日中人们都穿着带有鲜明藏民族特色的舞蹈服装共同舞蹈,增强了舞蹈的整体审美感觉。在藏族重大的庆典和仪式上人们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舞蹈服装,跳羌姆等舞蹈,但舞蹈不是重点,重点是藏族舞蹈在长期的演变中仍旧传承着藏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节日中人们都参与到舞蹈当中,增加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使得藏民族节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逐渐的呈现出来,将藏民族的美好品质展现出来,他们热爱自然,尊重万物,惩恶扬善,内心宣扬统一和团结。节日期间男女老少身穿藏服自觉地加入到民族的活动当中,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既强健了体魄,又陶冶了性情,在集体的游戏中获得了广泛的交际和人缘,增加了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在进行文娱活动时他们还进行物资交流,通过这种形式将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空前的提高,人们更加需要精神文明来填充内心的空白,因此以锅庄舞为代表的舞蹈在大小城镇中生存,近几年来随着广场舞的流行,藏族人民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藏族的男女老少都融入到藏族舞蹈的文化氛围当中,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增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充分的发挥了藏族舞蹈的带动作用。

(四)弘扬藏族文化功能。藏族舞蹈作为带有先民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与藏民族的文化积淀有着很大的关系,与藏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很大的关系,并带有藏民族传统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的生活习惯。藏族舞蹈中充满着藏民族的民族个性和气质,与藏民族人民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体现了藏民族的宗教观念和社会观念,从而在藏民族群体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和气质,与藏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思想文化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在藏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中,惩恶扬善、崇尚自然等思想观念都在藏族的舞蹈中有体现,向世人展现藏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并在藏族舞蹈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将藏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发扬光大。例如近几年在青海热贡举办的六月会,将藏族舞蹈发扬光大,进一步展现了藏族人民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相关部门还专门为这种艺术形式举办了艺术节,发挥其在文化弘扬和传播中的作用。在内容和形式上将藏族传统的歌舞融入其中,有效地推动了藏族舞蹈对藏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作用。

(五)创建和谐社会功能。近几年来随着对藏族舞蹈艺术形式和内容的逐渐传播,不仅藏族人民,其他民族的人们也加入到藏族舞的学习当中,尤其对藏族的锅庄舞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在各种娱乐性的场合中人们加入到锅庄舞的表演当中,打破了民族间的界限,洋溢着民族团结融洽的氛围,沉浸在藏族舞蹈文化的艺术氛围当中,既强健了体魄,又增进了民族的进步和团结,因此藏族舞蹈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上起着不小的作用。

三、总结

藏族舞蹈是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的艺术积淀,充满着藏民族的气质和个性特征,展示着藏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民族精神,对藏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身体的形态体现审美活动,而藏族舞蹈作为舞蹈的一个分类,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族特色,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藏族舞蹈具有社会功能,对藏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进行分析,探讨藏族舞蹈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藏族舞蹈,社会性,功能

参考文献

[1]尕藏吉.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J].西藏研究,2011,(2):62-71.

[2]强巴曲杰.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J].中国藏学,2002,(4):85-89.

[3]尕藏.探析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动物形态模拟[J].中国藏学,2011,(2):245-247.

[4]华毛措.试论藏族舞蹈的屈伸颤动韵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129-132.

上一篇:公路工程经济分析下一篇:上颌窦提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