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服饰文化

2024-06-01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精选8篇)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 篇1

青海省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 北纬31°9′—39°19′之间, 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 东西长1200多公里, 南北宽800多公里, 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 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青海全省常住人口5626722人, 民族构成:有汉、藏、回、土、撒拉、维族、蒙古、哈萨克等民族。其中藏族1375062人, 占全省人口的24.44%;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 是青藏高原的开拓者, 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藏族文化精深博大, 源远流长, 藏族服饰文化是藏族物质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藏族服饰是中国民族服饰中最讲究、最美观的服饰之一。本文从以下几点对青海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进行综述, 不到之处, 敬请专家同行指出。

一、有关藏族 (包括青海藏族) 服饰研究的专著

目前对于藏族服饰的研究, 国内相关论著及文章很多。诸如论著:安旭《藏族服饰艺术》运用绘画、摄影等手段展示了藏族服饰多姿多彩的风貌, 首次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介绍藏族服饰艺术。《中国藏族服饰》编委会《中国藏族服饰》按照行政地域划分介绍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服饰文化。杨凡清《藏族服饰史》对藏族服饰发展进行了一番整体的脉络梳理, 综合运用考古、文物资料以及文献等来探求历史上藏族服饰的真实风貌。李春生主编的《雪域彩虹——藏族服饰》按藏族文化所呈现的地域性特征, 系统介绍了卫藏、安多、嘉绒、阿里、工布、康巴等六大区域不同类型的藏族服饰, 并对西藏僧侣服饰、原西藏地区官员服饰做了扼要的介绍, 揭示了这些服饰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张鹰《西藏服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主要介绍了拉萨, 山南, 日喀则, 阿里, 那曲, 林芝 (工布) , 昌都 (康区) 和西藏的僧侣服饰等八个部分。其不足之处是本书仅停留在对西藏各地服饰介绍的层面上。

强桑《藏族服饰艺术》通过图画来展现青藏高原上各地藏族服饰的形状和流派。李玉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系作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运用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从整体研究的视野系统阐释和论述了藏族服饰及其折射的民族文化, 为正确认识和了解藏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提供了完整的解读文本, 对于深入认识和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和藏族社会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于青海地区藏族服饰进行介绍和研究的专著还不多, 邢海宁《果洛藏族社会》对果洛藏族社会进行讲述的同时, 也对果洛藏族服饰进行了介绍。看召草《清代安多藏区服饰研究》从时间和地域上讲述了安多藏族服饰, 对清代青海部分地区的藏族服饰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索研究。

二、有关藏族 (包括青海藏族) 服饰研究的相关文章

笔者通过检索CNKI资源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以及翻阅各类学术期刊, 共收集461篇文章, 学术期刊339篇, 博士论文4篇, 硕士论文43篇, 会议论文3篇, 报纸全文67篇, 中国专利5篇;而对于青海藏族服饰研究文章, 其中学术期刊30篇, 硕士论文3篇。

秦忠明《藏族服装的装饰性》系作者在服装设计的创作过程中, 去了青海省湟中县深入生活, 并详细的介绍了青海湟中县丰富多彩、光彩夺目的藏族服饰的装饰, 用文字的形式表达了藏族服装的装饰文化艺术之美, 从而体现藏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赵嵘璋《安多藏族的服饰习惯及特点》根据安多地区的语言、风俗习惯、审美情趣谈及其服饰特点, 同卫藏和康巴地区进行比较, 说明安多地区的藏族服饰自身发展的独特风格。邢海宁《果洛地区藏族之衣食住》根据青海果洛地区在语言风俗上的特殊性, 又结合敦煌壁画中以吐蕃赞普为中心的各国王子图所展现的情形, 对青海果洛地区藏族地衣食住行进行了描述, 同时, 也指出藏族服饰是藏族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

先巴《潢中藏族妇女头饰“哈热”》主要对青海湟中地区藏族妇女头饰“哈热”进行介绍, 展示了青海湟中藏族妇女的头饰艺术之美。周润年《青海玉树藏族服饰》主要介绍了玉树藏族服饰独特的风格, 多样的形式, 鲜明的色彩, 构思精巧而变化多样的花纹图案以及具有民族特点的多种款式的藏袍, 同时也介绍了女式藏袍一般的佩饰。李丽《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一——服饰、饮食民俗》系作者根据实地调查, 撰文对本地区的服饰和饮食民俗做了比较翔实的记述和描绘。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的差异,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表现为多姿多彩、颇具特色。青海民族研究《青海藏族服饰文化》就青海地区的藏袍款式、大小和原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对青海藏族服饰的艺术特色也进行了解说, 也是对青海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必要的补充。照明《青甘两省藏族的服饰文化及特征》根据安多 (包括青海) 藏族服饰的颜色、图案以及宗教意蕴来谈论青甘两省的藏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特征。南卡太《黄河源头的藏人服饰》以黄河源头的果洛藏族地区为例, 系统地讲述了果洛藏族地区的男女藏袍 (冬装和夏装) 、帽子以及靴子的式样及质料来源, 通过其服饰, 表明了青海果洛藏人既有吃苦耐劳、坚强勇敢的性格, 又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服饰文化。华热·多杰《试谈北沟脑村藏族风俗变化的价值趋向》以北沟脑村为例, 对此地的藏族风俗变化进行了介绍, 对其价值趋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文章运行的过程中, 也对此地的藏族服饰进行了介绍和相应的分析。刘夏蓓《隆务河流域的藏族及其服饰文化》分析了隆务河流域藏族及其服饰文化的形成过程, 阐明了地域基础上各民族成份不同时代的融合对于某一民族绵延及其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甘措《湟水流域藏族服饰及其演变》分析了湟水流域的藏族所居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并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湟水流域藏族服饰及其随社会历史发展而产生的演变情况。陈亚艳《浅谈青海藏族服饰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透过青海藏族服饰文化的表象, 窃见青海藏族居住区域之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该民族的历史及其与周边民族的交流等一系列民族文化信息。旦秀英《安多妇女服饰装饰艺术》着重介绍了安多妇女服饰的华丽和装饰艺术, 表达了藏族妇女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念和心理素质, 反映了藏族妇女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吕霞《隆务河畔的藏族民间服饰及其审美意蕴》对青海黄南隆务河流域的热贡藏族服饰的形制、款式、工艺上呈现的独特风格进行了介绍, 体现出藏族服饰文化独特的个性特征。王来顺《风格独特的玉树藏族服饰》介绍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独具特色的藏族服饰, 服饰既是藏民族对美的追求, 也是对自身财富的炫耀。董志强《青海藏族服饰成因的初步探讨》认为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是其主要成因。洛嘉《湟中地区藏族服饰及婚丧习俗》介绍了湟中地区的着装服饰, 婚丧嫁娶等习俗, 体现出了农业区藏族的独特风格。

汤夺先、高永久《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及其功能》着重介绍了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组成。郭登彪《华锐藏族妇女发饰探源》就华锐藏族妇女独特的发饰做了初步的历史考究与现实比较, 得出华锐藏族妇女的发饰是在本民族原有服饰的基础上受了蒙古族的影响而形成的结论。多杰东智《青海循化藏族的“果杰”帽》以比较和描写为研究方法, 以青海循化一带藏族妇女服饰“果杰”帽为研究对象, 主要探讨了“果杰”帽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耿英春《青海安多藏族兽皮边饰变迁述论》拟就安多藏族兽皮边饰在当代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目前, 国外学者对于藏族服饰研究的著作不多见, (法) 海瑟.噶尔美著台建群译《7—11世纪吐蕃人的服饰》主要运用吐蕃时代的绘画, 详细分析了其服饰特点及其与周围各族服饰风格的联系。而对于青海藏族服饰的研究, 国外还没有相关的文章涉及。

三、小结

综上所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众多专家学者对我国藏族服饰文化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就。但是, 对于青海藏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不是很多, 且局限于某一历史阶段或某一角度, 研究不够透彻与深入, 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 宏观把握历史地理因素对青海藏族服饰文化差异影响的文章, 不但数量更少, 而且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青海藏族服饰文化的研究, 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随着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藏族服饰的研究无疑有益于民族工业、手工业、旅游业的开发, 有益于文化生活的繁荣。青海藏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很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是祖国民族服饰艺苑中一支瑰丽的花朵。

通过对青海藏族服饰的研究, 可以增强我们对藏族的进一步认识, 也可以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增添色彩。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 篇2

一、玉树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

民间舞蹈,顾名思义是源自民间的舞蹈。民间舞是民族的,也是传统的,并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传承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同时又是情贯古今的艺术,表达着人们最真实、最纯朴的情感,并具有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地方特色。

对待民间舞的界定问题,往往有这样一种观点,仿佛只有民间所传承的“原生态”的舞蹈才是民间舞,否则便不是民间舞蹈而是创作舞蹈。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原汁原味”。从美学理论上,也片面强调坚守传统,“民间舞走得太远了”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民间舞的创作实践,也使我国的演艺性民间舞停滞不前。什么是传统?传统不是截止于某年某月某日,而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民间舞从生活中走上舞台,成为演艺性的舞蹈艺术,就必须加工提高,对所谓“原汁原味”的片面强调只会妨碍民间舞技艺的提高和审美发展。当然也要防止随意性,因为既然是民间舞,就应该有特定的民族、地域、风格。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五彩三江源》就是一部将原生的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整合重构,再现了玉树浓郁的民族风情。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应知,玉树民间舞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不能凝固的活化石。“原生态”的民间舞属于艺术文化的范畴,我们的民族不能永远停留在向世界展示原生态文化的水平,而需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藏族民间舞。民间舞的传承过程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我们要以谨慎的学习、继承和立足于创造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对待民间舞蹈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保存民间的根本传统,而新的内容也时时刻刻在不断增加,从而使藏族民间舞蹈文化不断丰富,不断提高。

二、玉树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特征

1、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群众性、娱乐性

在远古时期,舞蹈便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舞蹈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际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而且在内涵里,民间舞蹈作为文化积淀的传承手段,它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绎成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又从最初的田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娱乐,并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陶冶,因此群众性和娱乐性就必然成了藏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基本特征。

2、玉树藏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感情色彩性

玉树藏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感情色彩性表现在形象性的感情表达方式。各民族民间舞蹈是自娱性的活动,与广大人民劳动生活、宗教礼仪、节日庆典等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千百年来民间舞蹈长流不息、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玉树藏族民间舞是民族情感色彩的体现,它的一切内在精神气质、形式结构和风格特色都是由该民族的精神、信仰、心理审美意识所决定和赋予的。它不仅是审美的需要,更是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精神的寄托,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赋予中国民间舞蹈新的生命力与新的形象。

三、玉树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

玉树藏族民间舞蹈文化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而日臻完善,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艺术创造道路,民间舞蹈的精髓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明确的目标:

1、通俗文化方向。不分自娱性还是演艺性,以通俗为主要特征,并且特别重视自娱性舞蹈,这就是戴爱莲先生主张的“民族舞蹈大家跳”。这个方向是以已经形成了的、具有一定题材及固定了的形式和传统的民间舞蹈为基础的。

2、精英文化方向。主要是演艺性舞蹈,以高雅为主要特征,重视技艺,从民间舞中吸取营养,发掘民族精神,提炼动作元素,这就是以《天上玉树》为代表作的创新派民间舞。以现代的形象所创作的表现舞蹈家艺术思想感情和观念的舞蹈新作品。

四、玉树藏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创作原则

1、对传统的“原生态”的民间舞要进行创造性的解释。即要对其进行加工和技艺上的提高,使之更有诗意、技艺性和音乐感,同时也更有舞蹈性,而不是照搬、机械复制或简单模仿。真正的舞蹈编导,不应当是一个摄影师,而应当是一个艺术家。他应当深刻揭示该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和内涵,并使其形式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在技艺上得到提高。比如,民歌只有经过音乐家的整理,歌唱家的演唱,才会具有比“原生态”民歌更优美的声乐色彩,才会比“原生态”民歌更具有感情色彩和艺术表现力,这就是加工、提高和丰富。

2、以藏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和民族传统精神为依据创造新型舞蹈。民间舞是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反映,因此,舞蹈编导不能只研究舞蹈,还要以对玉树民间舞蹈传统的深刻研究为基础,研究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这样才能弄清楚某一舞蹈的产生过程、其中的思想感情、影响其形式和风格的生活生产方式等,然后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舞台上创造出新型的但有原生态民间舞的形象、感情和风格的、新的玉树藏族民间舞。正如《五彩三江源》让我们看到表现玉树藏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呈现出的原创精髓、经典重构、现代元素的舞蹈语言,是民族的激情、生命的激情,是来自心底深处饱涨的激情。那富于想象的歌词与抽象的舞蹈相协调,与歌舞整体的浪漫色彩相协调。藏民族有着无数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所缺少的只是挖掘而已,在原生态和艺术加工中找到契合点是不容易的,而大型原生态歌舞《天上玉树》就是以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和民族传统精神为依据创造的新型舞蹈,给玉树的舞台艺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

3、用简单的手法体现传统的民间舞形象。如《天上玉树》,原始而现代。它的内容是原生的,是村民们普通的生活,它的演员是土生土长的,舞者100%来自玉树本地,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它的道具模仿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等,打动人的正是它的原始和感染性。简单的舞蹈用现代的手法,给人以越是简洁朦胧,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内涵就更丰满的舞蹈形象。

玉树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驰名中外的玉树藏族歌舞,其风格粗狂豪放,造型形象传神,动律优美生动,内涵含蓄隽永,是民族歌舞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就风格特色而言,玉树藏族舞蹈主要由伊、卓、热巴、热伊、锅哇以及寺院的宗教舞跳神构成。伊和卓是其中的两大舞蹈类型,舞蹈种类多,人数不限,老少咸宜。根据青海省舞蹈集成办公室编纂的舞蹈集成玉树分册记载,已经掌握的舞蹈种类就有400余种。

五、 玉树藏族民间舞蹈种类及简介

玉树地区歌舞的兴起,年代十分久远。结古寺一世嘉那活佛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他独创的一百多种“多顶求卓”奠定了玉树成为歌舞之乡的基础。加上玉树毗邻藏、川、滇的地域优势,不断吸收这些地区藏族歌舞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艺术创作,日积月累,歌舞已成为玉树人生活中的一大精神需求,“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康巴人歌舞在青海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玉树歌舞藏语统称为“夏卓”,是男女老幼皆能表演的一种舞蹈。其表演形式和种类多样,规模因活动内容和场所而定。一般以男女结群为主,在男女各自的领舞人牵头下,边唱边跳,唱与跳交融在一起,由慢到快,轮番表演,互相竞赛演技、比试歌喉、表现舞姿。这类舞蹈大致分为宗教、民间两大系列,而民间舞蹈是诸类舞蹈的基础和主体,分类颇多,流行最广。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依”(藏语音译),是一种集体舞蹈,在康巴一带叫“旋子”,轻快活泼,领舞者手执胡琴边弹边带头跳,众人随后,边唱边舞,不管多少人都能容纳进舞蹈的队列。从“依”舞中感受到艺术是劳动的产物,是直接从收割、打酥油、狩猎、骑马、剪羊毛等生产劳动提炼出来的艺术,节奏明快、轻巧活泼、富于情绪化。男子舞蹈动作粗犷、热情奔放;女子舞蹈颔首鞠腰、起伏适度。舞蹈的形式从两人到百人不等,其队形变化多端,如:方形、八字形、圈形、川字形、臃肿符号形等等。并且这种舞蹈的舞袖十分讲究:男袖由外白袖和内红袖构成,女袖相反,男女袖的内袖均长出外袖五十多厘米。由于这种舞蹈的特性,舞蹈队一般由年轻男女组成,当然也有少数的老年舞蹈队。长袖是“依”的典型服装,而男子的脚铃是舞者最好的节拍乐器。舞队的配乐一般常由歌手、牛角琴、竹笛和鼓点组成,后来加上风琴伴奏。歌曲内容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歌词,内容多以赞美家乡山水、赞颂吉祥幸福为主。

2、“卓”(藏语音译),这是一种古来的、高雅庄重的集体舞蹈形式,现仍流行于歌舞之乡玉树藏族,自治州分为“求卓”和“锅卓”。锅卓动作粗犷、奔放。节奏缓慢时,舞姿舒展如凌空雄鹰;节奏紧凑时,步伐敏捷如岩间黄羊。玉树称多白龙沟的卓舞以粗犷见长,玉树囊欠香达镇的卓舞则以舒缓久负盛名。

“求卓”是一种以宗教内容为主的舞蹈,气氛肃穆,曲调低沉,舞蹈动作缓慢稳健,上身动作舒展,脚下顿挫有力,只有在举行宗教仪式、重大节日时表演。舞者是三十岁以上的男性,“求卓”在玉树地区分布于玉树新寨卓、仲达买思卓、巴塘插来卓、称多拉布卓、代达卓、白龙卓、囊欠羌美求卓等。在玉树地区现已记载的卓舞有三百多种。

3、“热巴”,古时候,有一种流浪在藏区各地的舞蹈群体,他们没有美妙动听的音乐来伴奏,也没有声势浩大的舞队来铺场,他们仅用自己轻巧的舞姿和紧凑的鼓点就能赢得观众的青睐。他们俗称“热巴艺人”。“热巴”愿意为“流浪艺人”,最初起源于藏族民间艺人歌舞班子。男舞者脚蹬马靴,手持响铃,腰系黑白相间的牛毛绳。女舞者用左手的弯弓点击右手的手鼓。模仿动物形象,“热巴”动作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如:仰转、抬腿转、侧身翻及绕身翻转击鼓等。女舞者的腰肢非常柔软,在表演时往往会从侧面让头部和小腿相触,宛如水蛇般的身躯在敲击手鼓的同时绕回婉转,随着鼓点节奏的加快,身躯的绕转让人目不暇接。与其他舞蹈风格不同的是:它既是群舞,也是一种集体性的独舞。

4、“热伊”,“热伊”过去通常与“热巴”穿插演出。“热伊”是精美绝伦的舞蹈种类,优美的音乐旋律和幽默情趣的舞蹈动作,生动奇特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随着时代的转移,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已演变为活泼的男女交际舞蹈。

5、“锅哇”,玉树地区称“锅瓦”,即武士舞。是古代战争时期勇士出征前所跳的一种民间祭祀舞,显示出部落战争中不可侵犯的威严和震慑邪魔妖道的磅礴气势。以一位击钹或右手持剑左手握圆形狮头牌的人为领队,其他人皆左手握弓,右手持剑。舞蹈中夹杂有对白和歌唱。舞者头戴红穗帽,步履缓慢,“锅瓦”舞蹈一般只在宗教仪式和盛大场面才出现,具有扬佛兴教的功能,如今,玉树萨迦派寺院已将“锅哇”列入了宗教舞蹈系列之中。

六、 玉树藏族民间舞蹈艺术风格

玉树地区传统舞蹈之丰富,表现形舞之独特,已闻名于整个藏区,成为藏中自成体系的一种舞蹈流派,并已被世人所共识。近年来,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特别是玉树民间歌舞应邀出国和多次在内地大中城市的巡回演出后,反映越加强烈。不少的观众对它产生了迷恋、神秘之感。

为了能让玉树民间舞蹈为更多的爱好者所熟悉和传承,现就风格和特色浅谈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舞蹈”是灵魂为了挣脱肉体的束缚所进行的温柔斗争。能唤醒树木被风吹拂的记忆。在一场全身心投入的狂歌劲舞中,人的躯体就是树枝,服饰就是树叶,起决定意义的风则是音乐。没有音乐伴奏的舞蹈不堪设想,肯定是一种令人加倍疲惫的孤独,一旦音乐响起,再苍老的舞者也会获得新生,神情为之一振,身不由己地服从来自远方的呼唤。

七、肢体语言的技术特征:

柔韧:体现在人的脚、头、肩、臂之间的摆动,自然流畅,巧妙结合。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将舞蹈本身的感受与情感高度集中,舞者在歌与乐的韵律中可以说用人的肢体表现其思想感情,表现舞蹈内在声韵之美。

屈伸:在藏族舞蹈动作中,下肢“屈”与“伸”的节奏是关键。如藏族舞蹈的“三步一撩”节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下肢的“屈”与“伸”上,屈伸的过程由脚的迈步开始,在全脚着地的同时膝部伸直,依靠膝部的“屈”与“伸”和脚腕的力量去控制,上下起伏动作时音乐节奏的重拍在上,胯部放松随着音乐节奏左右微微摆动,是其主要动律特点。

颤膝:是将舞蹈者的感情融合到舞蹈节奏中去,以内心的节奏带动身体外形的自然颤动,使内外两者结合,统一和谐。在藏族舞蹈中没有内在的“颤”动就无法谈韵味,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独特心理气质。柔、屈、颤的脚步往往是轻快地向上提起,而不是向下跺脚。在提脚的同时膝部微微颤动,节奏的强与弱和内在的情感融为一体,以一种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其深层情感的内在的“力”使舞蹈者体味到气息与身体在节奏中的流动,恰到好处的融合使其外在的动作更加流畅。

虽然玉树各类舞蹈在地区间具有差异性,表现了不同习俗和风格,但在表演形式上基本相同。从优美旋律的伴奏,以人体动态为表现手段的舞蹈,和形体动作的表现方式,都归纳来看,是以身体先于脚行之感,形成由左辅右的挥手顿足之状,带动其动作节奏由缓而紧,呈弧形而圆润;腰腿的伸屈和两肘的扭、摆、晃须灵巧有力度;脚蹬、踢步须颤抖状,在从大中见小,由小到大的整体动作循环中,整个舞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将男性舞蹈阳刚帅气之美、雄健彪悍充分的展现出来;而女子舞蹈动作柔美、流畅,甩袖和脚下动作基本和男子舞蹈相近,但幅度较小,整个舞蹈展现了女性柔美秀丽的风格特点,体现出女性温柔端庄的真我本色。将轻与重,静与动,整与碎的对比达到和谐统一,保持了形与声的兼备结合,使舞蹈达到顶峰。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 篇3

一、安多藏族民歌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概述

中国的藏族依方言和居住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卫藏地区(包括西藏全境除昌都外)、康巴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安多地区(青海海南、黄南、海西、海北、果洛等藏族自治州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安多藏族是中国藏族的一部分。而安多民歌由于受它地域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它的风格在整体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地域性特点。据统计青海省境内藏族有109万人其中安多藏族占多数。青海省的藏族除玉树藏族自治州外都属于安多地区。主要分布在果洛、海南、黄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东地区部分农业县境内。安多藏族在青海境内呈大散布,小聚居的特点,其中除牧业区有大的聚居区外,小的聚居区又遍布农业区。人口约有七十万左右,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同青海安多地区接壤的还有川西北和甘南地区。安多藏族具有性格豪爽, 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多种体裁与形式的民歌。在安多地区,藏族与汉族是主体民族。此外,尚有回、土、撒拉、蒙古、保安等民族,因而其境内的语言和文化表现出多元性的特征。这些民歌是安多藏族人民的心声,也是安多藏族人民生活历史的真实写照。

二、安多藏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1. 分类

青海安多藏族民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它以绚丽独特的色调表现了藏族人们的生活、劳动、性格特征、风俗人情、社会政治、自然风貌等,从多方面塑造了藏族人民的纯朴、善良的性格与美好智慧的形象,也表达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安多藏族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颂歌、悲歌、对歌、吉祥歌等,也可以从曲种上分为勒(酒歌)、拉伊(山歌)、诺田(情歌)、年谐(婚礼歌)、东连(弹唱)、列依(劳动歌)、喜勒(儿歌)、则柔(表演唱)、伊(歌舞曲)和(嘛呢歌)宗教歌曲等。

2. 歌词特征

安多藏族民歌的歌词除有固定的词外,即兴性是它的一大特点。歌词可以随编随唱,词意明确。歌词中大量运用比兴手法,语言简朴生动。衬词在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民歌是无字歌,仅由衬词组成,大多数衬词虽无实意,但具有表情和结构上的意义。就是在有歌词的民歌中,衬词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有些民歌中,曲调和衬词呈固定形态的,专曲专用,而且衬词就是歌的名称。

此外,“安多”藏区民歌的歌词,格律严谨,语句流畅,语言形象,声韵优美,想象力极其丰富。大都讲究运用托物寓情表达思想内容、抒发心声。寓意深刻含蓄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歌词富有哲理性和强烈的艺术效果,其中巧妙的拟人手法,更是把人们的思想感情形象化、具体化。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可以把身边关于自然、生活即兴作比,把形象与哲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主题焕发出活力和光彩,表现出“安多”藏族人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想象力,及其对事物特征的细致观察力和深刻认识。

3. 节奏与节拍

安多藏族民歌在节拍的运用上常有两类,一类用偶、奇数拍子和混合拍子另一类用散拍子,在散拍子中强拍并不是有规律的出现,所以很难人为地划出重音位置。其实,无拘无束、灵活自由地歌唱,正是这类民歌中一个很显著的音乐特征。民歌中较典型的节奏布局是前长后短前松后紧。此外,自由节奏用的很普遍。

4. 曲式结构

基本的结构形态是单乐句反复体,二乐句的结构较普遍,三乐句以上的结构多是乐句的重复、变形发展而形成的。也有乐句的反复或是衬词的扩充乐段。乐句结构在二、四句中长短较一致,在单乐句中则显得较自由,或长或短,在山歌中尤为突出。尽管结构不复杂,但都有着完整的音乐意象。

5. 调式和旋法

安多藏族民歌所用的调式及与此有关的某些旋法是形成其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以五声音阶羽调式、商调式为主,徵调式、角调式次之,偶尔可见宫调式。偏音用的不多,更多的是为了装饰旋律而用。调式交替的现象常可见到。除五声外,也用六声和七声音阶,但并不多见。总的来说,安多藏族民歌偏重于羽小调色彩,风格较为柔和。旋法以小跳结合级进为主要特征。最典型的是以调式主音、属音和下属音上构成的大三度加大二度级进及小三度加大二度级进的三音组结构,在下行时,以四度跳下结合级进较为典型。无论什么调式,由三音构成的音组,在安多藏族民歌中居中心地位,是旋法中的核心。以三音组为核心向外扩展时,可以获得各种丰富的旋律组合。旋律的结尾一股呈下行旋法。旋律走向以从低向高的序进为主要特点,到达高点时常出现延长音。延长音一般是调式的主音或属音,然后呈环绕进行, 直至下行。一般结束在调式主音上。在高点上的环绕进行,音数有多也有少。旋律进行的这个特点,形成了安多藏族民歌开阔嘹亮的艺术特点。

三、民歌内容

1. 勒“勒”在藏语中是歌的意思,在安多地区亦称酒歌,是最普及、最常见、流传最广的歌唱形式。

勒依其内容和歌唱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道勒”(赞歌)“坎参”(逗乐歌)“艺勒”(悲歌)“毛勒”理想之歌)“勒斜”(对答歌)“完角”(调解歌)“扎西”(吉祥歌)等。可独唱也可对唱,一般以对唱为主要演唱形式。其内容有赞美大自然、骏马牛羊的;也有讴歌英雄事迹,描述民族习俗的;还有感怀亲恩,祝福吉祥的。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经典故事,包罗万象无所不唱。勒的曲调丰富,情绪欢快,形象生动,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勒的旋律以自由的节拍和严密有序的律动构成了悠扬辽阔、舒展豪放的音乐形象,充分表现了自由豪放的草原民歌特点。

2. 若田(情歌)。

“若田”包括藏族人民广为传唱的“拉伊”和寺院僧侣中秘密传唱的“依呀”。“拉伊”在藏族传统音乐分类中是一个大的歌种。情歌以爱情为主要内容,歌颂爱情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歌词多是借物拟人,内容风趣生动。旋律具有宣叙风格,宽阔高亢,婉转抒情,节奏跳跃而富于变化。曲式基本上是加扩充的单乐句结构。旋律尾音基本上不拖腔是这一歌种的特点。藏区凡是有血亲关系的场所是禁止唱情歌的,要唱情歌,青年人只能到野外、山中去唱。“依呀”最初是流传在藏族群众中的民间小调。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时起,内容多仓央嘉措的情诗。后逐渐成为带有宗教色彩的“道歌”,只在寺院宗教人士中传唱,因而也有人称他为“寺院的道歌”。现仅在寺院的僧侣中秘密传唱,民间很少听到。道歌的旋律明快流畅,曲式为单乐句反复体。

3. 伊(歌舞曲)“伊”是藏族人民喜欢的一种集体歌舞。

由领舞者手持牛角胡琴边奏边跳,有的地方也叫“弦子”。“伊”曲调丰富,曲体短小规整,由四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式,旋律一般从低音开始,而后以级进方式推进,高潮在全曲的后半部分。以“徵调式”“宫调式”为主,节奏明快,具有鲜明的藏族歌舞的特点。

“伊”的舞蹈动作粗犷欢悦,许多动作是直接模仿骑马、射猎、收割、剪毛等生产劳动动作。这种歌舞形式不论牧业区或农业区都较流行。凡婚庆佳节、聚会赛马,男女拉成圆圈边歌边舞,是藏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歌舞形式。

4. 格勒(嘛呢歌)嘛呢颂歌。

嘛呢是广人藏区中广为流传的祈祷歌,除在宗教祭祀活动时吟唱外,口常生活和劳动中也常可听到。歌词中溶入六字真言,旋律舒缓,朗诵风格,曲式为多句变化反复体。

5. 喜勒(儿歌)儿歌。

藏语称“斜贝勒”。藏族儿歌是保留了古老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裁之一。通过谜语或问答形式的歌唱,使儿童直接或简接地认识周围环境,启发儿童的智力。旋律短小,多由两个歌腔组成一句曲式的单乐句反复体。曲调非常短小,音域狭窄,旋律起伏不大。内容大多是表现儿童对自然界各种物体的认识,具有儿童天真幼稚的情趣和童话般的想象力。语言风趣而具儿童口语特点,是藏族儿童认识世界、学习生活的启蒙歌。

6.“东连”意思是弹唱类民歌,是因为有六弦琴的伴奏而得名的。

(六弦琴又叫扎木年琴,是藏族古老的弹拨乐器,六条弦分为三组按四度定音,它的音色柔婉,浑厚,甜美悦耳) 弹唱类的曲子旋律性极强,擅长抒情。演唱时由手持六弦琴的演唱者一人演唱,有个别的对唱形式,也可以三五人联唱。弹唱类歌曲一般在节庆婚嫁、亲朋聚会时演唱,在休闲娱乐时也可以自弹自唱。由于六弦琴携带方便,以前的藏族民间艺人背上六弦琴便走村串户,到各地去卖艺,为增进各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了现在,虽由于弹唱类的歌曲音域不太宽,但容易演唱,且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更主要的是它的演唱形式不受限制,人或多或少都可以,一个人自弹自唱也可以,所以仍是广大藏族同胞特别喜爱的曲种之一。走在辽阔的草原上,你随时都可以看见三五个人席地而坐,伴着琴声在尽情地歌唱。

7. 劳动歌。

这类民歌的音乐由于受劳动方式所决定,其特点是旋律性较强朴素优美,拍子明确。劳动歌的节奏既源于劳动时的动作节奏,又与劳动的方式和情绪有关。如挤奶歌、打墙歌等。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 篇4

【关键词】藏族文化;藏族习惯法;藏族民俗

藏民族是个有信仰的民族,一千三百多年的藏族文化就像是一部藏族历史,藏族文化在藏民族的经济、习俗、生活等各个方面均盖上了深深的烙印,从各个角度影响着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就从有形及无形两个方面谈谈藏族文化对西藏传统社会的控制。

一、看得见的手——通过习惯法、法律

藏族地区的习惯法是藏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逐渐形成、完善,世代传承的。藏族文化影响习惯法的实例举不胜举,偷盗、秽语、欺弱等违反藏民道德底线的行为在各地的习惯法中均处以严格的刑罚。习惯法在量刑中还将平民及身份特殊的藏民划分为不同等级,玉树藏区的习惯法中,偷平民,为偷一赔二,偷高寿老人,则为偷一赔九。这也体现出藏族文化通过物质加强拥有特殊身份藏民的意识,这些声望颇高的藏民再利用自己的意识对习惯法施加影响。

藏区习惯法中有很多客观审判、合理惩处的例子,但“听天由命”也是存在的,多数出现在双方发生分歧,并且没有可靠证据的时候,就将判决交于当事人都相信的大自然的力量。藏区神判的方式主要有捞油锅、烫泥摸石、抓阄、卜卦等,“听天由命”时除当事人外,还必须有主持人、见证人、藏语、藏族先例等要素,审判过程有严格的程序,一经判决,原被告都不得提出申诉,必须服从判决,不得翻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判决方式已成为历史,但在今天,这种思想仍延续在习惯法之中,各类纠纷中的调解人员依然由声望颇高的藏民或高寿老人担任。

二、无形的手——通过观念、意识

藏族文化通过习惯法和成文法授予受到众人拥护的藏民很多的特权及崇高的地位,这些声望颇高的藏民又通过影响力将藏族文化的意识深入到了民间,渗透到民俗,改变了社会。

藏族文化重视生命,但更超脱于生命,藏族人民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在其他的躯体上重生,而肉体消亡,这就是藏族文化中轮回的观念。为了来世让自己的灵魂能寄托于更好的躯体,在今生就要多多行善,不施恶行,这就是藏族文化中的“因果”,在藏族的对话之中,“因果”一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在规劝他人时,在对骂时,当有邪念时会因畏惧“因果报应”,而有所忌惮。同时,藏族认为,转经、拜神都是能消去罪果,增加福报的行为,所以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念经、拜神、转经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每日必不可少的活动。

藏族文化提倡“众生平等”,很多民俗现象体现了这一文化特质,逢初一、初八、十五吃素是延续至今的习俗,昌都邦达牧区的习惯法规定,在草原上不得猎杀旱獭。如此种种,作用于社会之中,皆传达了善良、环保的正能量。然而那些得到拥护的藏民还是以合法的形式拥有着许多特权,如高寿老人无需缴税。在信仰基础之下,这些不平等制度被民众坦然接受,并强化了特殊身份藏民的崇高地位。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 篇5

1 有机建筑与环境融合相关概念

建筑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有机建筑更是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有机建筑主要是指建筑设计从自然环境中得到启发, 可以反映出自然界生命力的建筑形式。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建筑作品就非常重视与自然融合, 其设计理念中包含了对于建筑周围环境的理解, 堪称有机建筑典范。有机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精神。

1.1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建筑本身的灵魂, 建筑所有设计亮点都需要围绕建筑风格进行展开。设计师在决定建筑风格时, 需要参考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建筑周边环境、建筑功能两个方面。周边环境是影响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建筑才进行设计时, 需要参考周边环境的山、水、树林等自然状况, 然后根据这些状况选择或创造合适建筑风格。一个优秀建筑风格应该要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合而为一, 毫不夸张的说, 建筑应该要像周边环境的自然地貌和植物一样, 达到“从地里长出来”或者“自然形成”效果。而建筑功能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也是有着非常重要影响, 建筑建造目的究竟是长期使用还是短期使用?建筑究竟是用于居住还是其他功能?这些都会影响到建筑建造时的设计风格。

1.2 建筑色彩

色彩是人对任何物体最为直接的印象之一, 人类对于色彩的感受来自天性。对于建筑而言, 适当的色彩是保证其与环境相互融合关键之一。如果建筑色彩过于艳丽, 则会使建筑在与周边环境进行对比时显得过于突兀, 破坏建筑与环境融合, 影响建筑整体美观;与之相对, 如果建筑色彩过于单调, 则又会使建筑师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表达受到影响, 同样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对于建筑色彩的选择也是也是建筑与环境融合的重要关键之一。以苏州园林为例, 苏州园林对于世界建筑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影响, 其关键之处就是通过使建筑色彩与周边自然景观相互映衬, 从而达到理想视觉效果。

1.3 建筑精神

建筑精神是最近在相关行业和领域逐渐开始流行的概念。对于建筑精神而言, 其根据理解角度不同, 会产生不同定义。一般而言, 建筑精神主要是指建筑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对于建筑就像个人气质之于每个人一样。这就使虽然很多大厦虽然雄伟壮丽, 但是却很难引起人们内心感动。当建筑建成之时, 其所具有的建筑精神也就直接附加在建筑之上。而这种建筑精神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是否能与周边环境相互交融, 成为一个整体。

2 周边环境对于建筑融合影响

如果要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在设计和建造建筑时就必须考虑周边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 因为任何建筑建造环境是复杂而多样的, 即使是同一地区, 建筑也会因为各种环境因素而产生不同设计方案, 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其他建筑建造方式, 而受到影响。周边环境对于建筑融合的影响主要包括:地形坡度、降水情况、气候风向、日照采光。

2.1 地形坡度

地形坡度是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 建筑建造地形都不是平坦的, 而是要面临各种程度的地形起伏, 甚至是直接在悬崖峭壁上进行建造。因此建筑如果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就需要找到合理解决方案, 来使建筑可以尽可能与周围地形坡度相协调, 形成良好的空间层次感。

2.2 降水情况

雨雪虽然一种常见自然现象, 但是其对于建筑学影响确实十分巨大的。正是由于雨雪影响, 使得一些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并且这些建筑风格被作为当地文化一部分被保存至今, 比如高脚屋等。由于生态建筑建造理念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所以就必须考虑降水情况对于建筑影响。比如对于山地区域, 由于山地区域降水量较大, 加之地形起伏, 使得河流, 地下径流都较为发达, 这就对建筑建造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建造前需要对, 相关排水路径、管网设施做到合理规划, 避免相关问题。

2.3 气候风向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影响, 因此在冬季和夏季, 很多地区都会受到西伯利亚西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 季风对于建筑融合性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因为在不同地区, 在不同季节, 风向情况也各不相同, 所以当地建筑的阳台、窗户这些重要不服, 都需要根据风向进行调整。

2.4 日照采光

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采光受到影响而使得业主和开发商、物业发生严重冲突的新闻屡见不鲜,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问题,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采光对于建筑的重要性。光线不仅可以提升住户的居住舒适程度, 为其提供良好心理感受, 同时通过光线, 房屋色彩、建筑结构等元素也会得到良好展现。因此房屋在进行建造时, 需要结合地形、季节等对于光线的影响, 选择设计方案和建造手段, 保证房屋采光效果。

3 有机建筑与环境融合策略

对于有机建筑来说, 如果需要与环境完美融合, 就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居民、环境三者之间关系, 就需要采用相应策略来完成融合。主要融合策略包括:充分考虑地域人文因素、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充分考虑功能与形式。

3.1 充分考虑地域人文因素

地域人文因素是在我国开展很多工作时都必须考虑的因素,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庞大, 少数民族较多, 并且历史悠久所导致。地域人文因素主要是指当地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而作为有机建筑, 其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和传统, 因此, 在进行设计和建造工程时, 要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 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和传统, 从而达到最好效果。

3.2 充分考虑自然环境

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有机建筑重要特点, 因此如果要实现有机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 就必须使建筑在建造和设计过程中充分与自然环境进行融合。首先在选取材料时, 必须因地制宜, 比如竹子、木材等, 通过使用相应建筑材料, 使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而在建造房屋时, 除了要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地形, 使建筑在自然环境中不显得突兀, 同时给排水和输电设备等基础设施, 也需要避免与自然环境相冲突, 如采用地下铺设、伪装等措施。

3.3 充分考虑功能与形式

形式与功能是任何建筑建设过程中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不能实现预设建筑功能, 就会使建筑失去原有建设意义, 但是如果不注意建筑形式, 又会无法体现建筑设计风格, 因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客观条件, 而对于有机建筑而言要体现客观环境的“自燃性”。建筑要与自然融为一体, 将室内空间尽量向外延伸, 让自然景色成为室内装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我国青海地区藏族民居融合情况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是我国藏族聚居地之一, 也是我国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域之一。换言之, 青海省不但拥有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同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因此促进当地藏族民居和周边环境相互融合, 保护自然环境, 就成为了当地建设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 大量居民建筑损毁, 相关重建工作就成为了灾后恢复工作的重点。在重建过程中, 建设单位和政府充分考虑当地环境,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尊重当地居民对院落和户型的设计方案, 结合当地文化传统, 为居民提供了多种设计方案, 居民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通过这一系列方案, 不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节省了建设开支, 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民居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 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如图1。

由于青海省位于我国三江源头保护区域, 因此民居建设工作也需要与三江源保护协调统一。当地政府通过大量迁移和改建工作, 使相关村落发展可以更加符合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实际需要, 同时也为当地名俗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图2所示, 是改建后的民居面貌。

5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的主题, 建筑行业必须要告别过去破坏性建设模式。传统建设模式中, 建筑建设总是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机建筑就必须与环境相互协调, 实现科学建设。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 使得新型建筑在建设时可以拥有更多选择余地, 因此广大建筑建设人员应当利用先进科学手段, 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并帮助实现人类与自然地和谐相处。

摘要:随着环境、生态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使得人们对于生态有机建筑的关注逐渐升温。而对于我国而言, 由于拥有悠久而庞大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使得有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介绍有机建筑和环境融合相关概念, 提出了有机建筑和环境融合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同时本文还介绍了青海藏族民居角度下建筑和环境的结合情况, 供相关建筑和民俗专家探讨。

关键词:有机建筑,环境,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帅.从有机建筑谈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性[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1 (11) :271.

[2]黎丽.由有机建筑看建筑同环境融合[J].赤子, 2013 (4) :285.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 篇6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青海省总人口性别比为106∶70, 超出了国际标准的性别比通常95∶102的标准范围, 与全国人口性别比例106∶74相比低4%。2007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61, 超出国际标准102∶107的范围, 我省总人口性别比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现已超出国际标准, 海南州2009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 明显超出了国际标准。为了找到海南州地区性别比失调原因, 本人通过调查终止中期妊娠个案, 判断是否有人为干扰的行为, 为决策者提供一些遏止性别比失调的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情况

(1) 调查时间:2008年10月1日—2009年7月31。

(2) 资料来源:海南州人民医院妇产科, 五县医院妇产科, 五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

(3) 调查方法:采取调取医院的医疗档案, 个别走访, 电话联系, 与终止中期妊娠者面对面询问原因等方法。

1.2 调查结果

近年来海南州总人口性别比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 调研结果分析

(1) 从婚姻状况上进行分析: (1) 未婚者终止中期妊娠共84人, 占总引产的30%;已婚者终止中期妊娠共196人, 占总引产的70%。通过调研未婚者终止中期妊娠多数为高中及职校学生、社会青年以及流动在恰卜恰辖区内打工的年轻女性; (2) 在流动人口及农村终止中期妊娠者当中生育1女孩后终止中期妊娠的人数为28人, 占总引产数的10%; (3) 终止中期妊娠者中生育2胎的占多数, 在2胎生育者中双女户终止中期妊娠76人, 占总引产数的27.14%。考虑到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现实, 笔者认为不能排除有人工选择性别的可能。

(2) 从民族和地区类别中进行分析: (1) 城镇终止中期妊娠者中, 引产出女婴的为48人, 高于引产出男婴者, 引产婴儿性别不详的有28人; (2) 城镇和农村终止中期妊娠者, 引产的主要原因, 一是有严格的生育政策 (一、二孩政策或生育年限间隔不足) , 二是农村的生育观念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因为在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中, 男性劳动力在家庭中的作用大于女性, 在不能靠多生满足生育偏好的情况下, 只有靠人为选择性别。

(3) 在牧区80人的引产中, 1孩生育后终止妊娠的有4人, 是因为领取了独生证而不得不终止中期妊娠;2孩生育后终止妊娠的16人, 是因为响应“少生快富”的号召, 主动放弃生育3孩而终止中期妊娠。

(4) 在终止中期妊娠者当中, 汉族共172人, 占总引产数的61.42%, 藏族108人, 占总引产数的38.57%。牧区生育政策较为宽松, 加之藏族大量劳动由女性从事, 而且藏族中没有“重男轻女”思想, 性别比例正常。因此, 笔者认为牧区完全可以排除人工选择性别而终止妊娠的可能。

(5) 从年龄段进行分析:在终止中期妊娠者当中, 25~29岁占主流。

(6) 从引出的胎儿性别来分析:在280例终止中期妊娠者当中, 引出的男婴为128人, 引出的女婴为124人, 性别不详的28人。单从引出的胎儿性别进行分析, 人工选择性别的行为或倾向不明显, 但从终止中期妊娠者的生育史分析, 人工选择性别的倾向仍应引起重视。

4 对策及建议

(1) 高度关注出生性别比的发展趋向, 开展必要的专项治理活动。本次调研由于样本点有限, 加之医疗单位提供的信息不详实, 无法准确地分析出终止中期妊娠的原因, 但从全国的大环境上看, 性别比升高势头比较明显, 生育行为管理欠规范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社会环境, 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和疏忽, 滥用B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情况仍然存在, 由此导致群众选择性人工流产或终止中期妊娠, 我们应该及时严厉打击“两非”力度, 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2) 在医疗部门严格管理B超鉴定并规范人工流产和终止中期妊娠的管理。建议医疗单位或计生技术服务部门对人工流产或终止中期妊娠者, 实行持计生行政部门出具的流产或终止中期妊娠的同意书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严格定期检查通报制度, 县级计生领导小组要定期对医疗机构,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互通情况, 对不履行职责的要依照规定追究责任。此外, 管理必须有法可依。

(3) 重视计生服务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加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力量和力度, 为群众提供及时、安全、可靠、便利的一系列避孕节育措施, 有效降低非意愿性妊娠的发生。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 篇7

对于社会形势和思维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矛盾。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 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 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在国际上的双语教育中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区域研究。这并不只是因为我们国家民族种类繁多, 民族语言丰富。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具有全球双语教育的特点而且遵循着双语教育的共同规则, 当然除了这些我国的双语教育更是具备其语言、文化的复杂性、特殊性。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双语教育必然具有其特殊的自身矛盾和规律。

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少数民族历史也传承了不短的时间, 拥有自己语言的民族群体与个体的双语环境是千差万别的, 因为双语现象类型各异, 也肯定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不一样的双语教育。全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 拥有着60多种语言, 使用40多种文字。我国民族居住分布的特点是“小聚居, 大杂居”。汉族是我国人口基数最大的民族,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 各个少数民族也以不同的形式与汉族相处。也就形成了这种分布特点, 形成了语言的复杂性。

(1) 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的现状、意义和目的

在我国汉族是主体民族,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 汉语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主体语言, 从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就是指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教育。

由于各个少数民族分布区域的不同, 可能导致在学校教学中两种语言使用的比重以及起始时间都不一样。有的民族在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就使用母语, 然后再汉语并逐渐加大汉语教学的比重, 向全面汉语教学过渡。

从各个少数民族的长远发展及利益来看, 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双语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开展双语教育是当地民族群众的希望和需求。其次, 在学校中实施双语教育是发展民族教育, 提高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最后, 在学校实施双语教育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保存与传递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

总之,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各个民族, 特别是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 保证各个民族和睦相处, 共同繁荣、发展。

(2)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

这个课题的研究主要为揭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划定的范围。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研究其中的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言、文化的双语、双文化教育的一般现象与规律。

2、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学科性质

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是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研究领域, 双语教育具有的特定研究对象是其学科得以形成的前提, 它特定的研究范畴以及其特有的发展规律是构成这门学科科学性的客观依据。每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边缘学科都和其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双语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和语言学。这说明教育学和语言学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有关学科理论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这门学科体系, 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

最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研究除了以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为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外, 还涉及了众多相关学科。比如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地理学等。这些学科相交叉, 为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这门学科的确立, 奠定了重要的学科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这门学科兼有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三重性质, 并与其他众多学科相联系, 是一项在中国这一特殊地域进行的跨文化、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工程和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

二、双语教育的研究内容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共有61种, 文字有39种, 从而形成了复杂的语言环境。我国这样的多民族语言现象给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同时, 也给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双语教育本体论研究

每一个课题在进行研究之前, 要进行本体理论的探讨。首先需要明确课题的研究对象、性质、特点, 研究的内容、任务以及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这种本体理论体系的构建, 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本体论研究它包括研究的对象、性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内容、方法及特点等。在本体理论研究领域中, 有关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许多重要概念和理论、, 以及研究的方法等都需要得到认真的探索和讨论。

2、双语教育的类型

为了了解清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规律及特点, 从而制定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战略, 首先需要做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分类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对不同特征的双语教育环境, 在理论和实践上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因此,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类型研究是该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双语教育的政策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是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 各代王朝对各个民族语言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 不同的政策对各个民族语言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自建国以后, 党和政府制定了许多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政策的制定为民族双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政治和法律上的保障。

4、双语教育师资

教材、学生和师资是办学校教育的基本条件。开展双语教育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双语教育的师资严重不足。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全州所有小学, 能教1-2年级藏文的教师只有200多人, 平均两个学校才有一名藏文教师。由于缺少双语文教师, 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因为语言不通, 使得他们听课就如同听天书一样, 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 阻碍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大量的合格双语教师, 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 而且也是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

5、双语教育教学法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具有许多不同的差别。例如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类型模式, 这些不同因素导致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验, 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总结出许多适合本地区、本民族特有情况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系统的、由理论指导的双语教学方法, 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化、区域化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当然, 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教学法实验, 都未能从有效地理论高度来加以总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加强, 无疑会使得双语教育教学方法日臻成熟。

6、双语教育评价

促使教育与教学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手段与方法我们称之为教育评价。在双语教育领域内, 开展教育与教学评价, 对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有效发展、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7、国外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上双语教育环境尽管千差万别, 但是双语教育的发展都有其相同的规律。分析参考国外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将是十分有益的。现在我国在这一课题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需要双语教育研究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双语教育的研究方法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学科研究。科学地进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 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首先, 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研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并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基础理论, 党和国家制定的民族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同时也是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过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语言政策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不迷失方向。

最后, 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教育形式。党和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这些教育方针和政策, 才会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特点

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其其他特点。概括地说,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两双”的特点

双语教育是从双语现象中衍生出来的, 与普通教育是相对而言的。双语现象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现象。双语教育与一般社会的普通教育之所以不同, 就是因为对受教育者实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为媒介的教育。众所周知,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连的,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方式, 而且还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何时, 语言都比其他文化表现形式更能充分地表示、象征和表现与文化的联系。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 而且文化体系中语言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相反, 文化又是语言表达的唯一内容。由此可见, 双语教育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教育, 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教育。

当然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受教育者学会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更重要的是需要受教育者成为两种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者。所以我们认为, 双语教育具有跨语言、跨文化教育的双语、双文化特点。

2、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它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和性质让我们认识了解到, 双语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者自身不仅需要成为民族教育学和民族语言方面的专家, 并且还要具有深厚的教育学、语言学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 以及掌握这些学科与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交叉形成的众多的综合性、交又性边缘学科。

3、民族性特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是指对各个民族, 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开展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的双语、双文化教育。这说明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仅是跨学科、跨文化的一项教育, 更是一项跨民族或多民族教育的系统工程。

民族性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和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先必须对各个民族的语言、传统、文化、风俗、心理以及国家的政策等有个了解, 有了这些知识基础, 才能推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走向正确方向, 开辟并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以及正确地指导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

4、区域性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造成了语言和文化的复杂性。即使是同一民族, 因为分布地域的不同, 彼此之间可能无法用本民族的语言来进行交流, 如藏族, 居住在西藏地区的藏族与居住在青海的藏族使用不同的藏语, 因而, 无法用统一的本民族语言沟通, 只好用汉语进行交流。地域的差异使得语言分布与使用的复杂性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带来不少难题, 要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创建一套标准的模式非常难, 因此引发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区域性特点。

5、政策性特点

群体是经过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才在一起的, 群体的要求和愿望往往是通过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表现出来的。相反, 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又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对各个群体的社会地位、功能和教育形式发生影响。

我国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是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十分重视的, 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实践与研究工作, 需要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民族问题, 例如:民族感情、民族利益、民族心里等。为了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上面提到的那些民族问题, 必须了解清楚有关的民族政策, 在实践中规范执行有关的民族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此外, 这项研究的研究成果, 将会发展和丰富民族政策, 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摘要:对于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国外对双语教育的研究较为成熟, 研究成果亦很多。国内的研究状况方面看, 人们试图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民族学的角度, 深入探讨了双语教育的有关问题。这些研究工作虽然涉及到了双语教育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而且也展示了双语教育的现实及其历史。但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 未来的研究, 应侧重研究内容的深入化, 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 拓展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加强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特征

参考文献

[1]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2]冯跃.中国“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1) .

[3]滕星, 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239.

[4]“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上编) [R].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240.

[5]常永才.民族教育学研究的历史、成就与现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8 (3) .

[6]戴庆厦, 滕星, 关辛秋, 董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7:271.

满蒙藏族刀筷文化 篇8

三国论坛定于今年11月11日举行,浦谷先生特地问我,为什么选在两个“11”的日期论坛开幕?我收藏古筷30年,这种问题当然难不倒我:“阿拉伯数字11正好是一双筷子,您因为特别喜爱筷箸,故对11情有独钟。”3位日本友人闻听此言皆发出笑声。

初见刀筷腰间挂

所谓刀筷,不要说日本人感兴趣,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也没见过这种挂在腰间的筷子。笔者20年来第一次见到这种挂在腰间的玩意,叫不出名称,看见又有刀又有筷也就自作主张杜撰其名,称之“刀筷”。

那是1987年,有天在上海福佑路古玩市场见一位先生腰间挂了一把锈刀,黑皮鞘上还插了一双乳黄色骨筷。笔者当时虽收藏了几百双古筷,却第一次见到刀筷,好奇心驱使立即求他转让,主人说是70元刚刚买来,我张口就出价140元,虽然翻倍加价,可是这位老兄奇货可居,我饥不择食,后加码至200元,主人毫不动心。20年前200元如同现在2000元,再加也加不起只好放弃收藏念头。

《红楼梦》中说刀筷

苦求刀筷不成,为弥补这种失落感,笔者四处查阅有关资料。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在已故红学家邓云乡先生所著的《红楼风俗谭》一书中找到这种刀筷的记述:“湘云她们割鹿肉用的是什么刀呢?一般说,用的是‘手刀’,这是清代满人、蒙古人,甚至汉人走路时随身带的一种刀。考究的一个镶银包头,银饰件的绿鲨鱼皮鞘子。鞘子分两格,一格中插一双象牙筷子,一格中插一把柄饰很考究的刀,有五六分宽,六七寸长,十分锋利。男人常常随身挂,就是用来进餐时脔割生熟肉……这种刀总和筷子装在一起,可以说是当时的餐具。”

另据《紫禁城》等资料记载:满族在入关以前,男人外出渔猎时,人人都要随身带一套得心应手的“活计”。所谓“活计”,也就是离不开身的日用品,主要是盛干粮的皮囊、吸烟的烟袋、取火的火镰、擦手的毛巾和宰杀割肉用的餐刀。数百年前,在满族的游牧生活中这些“活计”有过重大的作用。打入北京后,满族成了大清王朝的皇家贵族,尽管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子佩带“活计”的习俗,却依然当作不忘祖制先辈艰苦创业的民族传统被保存下来,他们腰间还是挂满烟袋、餐刀、荷包之类的东西。

清代中期,八族子弟,特别是一些高官王爷之类所用的餐刀,真正用于割肉的较少,其制作逐渐向金银、玉石、象牙、鲨鱼皮、螺钿等方面发展,借以炫耀个人高官贵族的身份。为了淡化游牧以刀进餐的蛮荒风气,满族官员即在此“活计”的刀鞘上,加格插上象牙筷、景泰蓝筷等,并向汉文化学习,以箸进食,以刀为辅助餐具。

满族后来多以筷进餐,但刀不能丢,这是祖制。在清朝的宫廷大小宴会中,特别在祭神仪式中,刀依然是皇帝手中必不可少的用品。据《清宫述闻》载:“膳房大臣捧御用俎盘跪进,以髀体为贵,司俎官以臀肩胳各盘列诸臣坐前,上自用御刀割析,诸臣皆自脔割,尊国俗也。”

当年乾隆皇帝在坤宁宫祭神,割肉与众大臣分享的御刀,十分精美,乃银烧宝蓝鞘餐刀。刀全长28厘米,鞘宽6厘米,刀刃15厘米,刀口锋利为上好钢材所制。刀鞘刀柄为银质,通体饰以宝蓝珐,刀鞘绘以细密缠枝莲花纹饰,并雕有暗八仙吉祥图案。刀鞘上还镶有三道金箍,与宝蓝色相映闪亮,显出了高雅的宫廷豪华气派。此刀妙在是满族刀却带有汉文化特征,除了暗八仙刀鞘中插有餐刀,还插有象牙筷、牙签和镊子等。此刀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实乃皇宫御宝也。

如果从《红楼梦》来看当时的社会风尚,可看出清代统治者入关后,将东北满蒙物产风俗带到北京、南京等地。在满蒙少数民族入关前,腰上挂的仅是刀,按习俗,他们爱吃手扒羊肉,吃时就以腰上的刀割肉剔骨,从不用筷。入关后,进了紫禁城的满族人,看见汉人以筷进餐,就感到以手抓食、以刀割食不文雅,欠文明,有失皇家贵族身份,于是聪明的大臣想出妙法,在腰刀的鞘上新添一格。再开双孔插上象牙筷子,这样一种新的餐具——刀筷就应运而生,这种刀筷是满蒙游牧民族和汉文化结合的产物,为清代所独有。

收藏刀筷供欣赏

笔者在十多年前在长春吉林省博物馆主办的清代服饰文物展览中,看到这种刀筷有七把之多,标题是“清代佩刀”。我经过30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总共收藏了20多把清代刀筷,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在此介绍一二。

清初铁鞘刀筷此刀筷乃康熙以前的产物,从铁鞘和刀上的血槽来看,可看出它充满着游牧民族的特征。满族蒙族在放牧时,腰间挂刀不仅仅是餐具,还兼有防野兽和敌人袭击的作用,刀上有血槽,防身时可很快制人于死命。康熙后的刀筷,因天下太平,不须防野兽和杀敌人,腰刀主要用于进餐,故刀上不再开血槽,而冷冰冰的铁鞘也多改为鲨鱼皮鞘。此刀筷经专家鉴定断代为大清开国之初崇尚威武的将军所佩挂之“活计”。

清代双鱼戏珠腰钩刀筷满蒙刀筷,按习俗多挂于腰间,所以腰钩特别重要。此腰钩由三节活络的银饰件组合,上下弯曲自如,它的精美之处,在于钩上图案由两条半月型的浮雕银鱼和两颗红珊瑚组成,俗称双鱼戏珠。此腰钩刀鞘为乌木配有五道银箍制成,黑白分明,显得更为豪放绮丽。

清代玳瑁象牙镶嵌八骏马刀筷此件工艺非常精美,刀鞘分内外两格,插筷外格为象牙薄皮镶包,内格插刀处为玳瑁精镶。玳瑁乃一种大海龟,其背壳花纹奇美。用玳瑁背壳剖成薄皮镶制刀鞘,与象牙乳黄色和玳瑁棕红色交相辉映,其自然花纹如彩霞,似夕阳,令人赏心悦目。再加上内外格各镶四匹骏马,更使此刀筷富有灵气神韵。它的别致之处还在于鞘上还插一根21厘米铜牙签,好似一把小小的宝剑。此刀筷小巧玲珑、色彩绚丽,令人爱不释手。

清代蒙族景泰蓝刀筷景泰蓝在明清时代为皇宫御用工艺品,制作极为考究,皆皇亲国戚享受,老百姓根本用不起。如这件刀筷,首先在刀鞘铜制的胎体上,用铜丝掐成各种精美花纹,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充填在掐丝内,再进行烧制。此刀鞘上不但掐有平(瓶)升三级,富贵有余(鱼)等吉祥纹饰,正面还盘有紫色蒙文四字。景泰蓝技艺要求极严,如镶嵌不平会使人有凹凸感,这就要求工匠妙手天成、天衣无缝。所以这件刀筷色彩绚丽,充满特有的满蒙民族华贵的风格。

清代西藏七星刀筷藏族至今还保持以刀和手进餐的习俗。此刀筷为百余年前迎接清朝光绪高官进藏,某寺活佛特仿制满蒙刀筷格式加以藏化风格制成。藏族无论男女都爱用珊瑚和绿松石作饰物,故此刀筷镶有七颗珊瑚和三粒绿松石,这可以说是藏族能工巧匠的杰作,从刀鞘到铝筷全部都由手工制作,不但工艺高超精美,配以古老的火镰银饰,更突出了西藏高原浓郁的粗犷藏族民俗风情。

【青海藏族服饰文化】推荐阅读:

青海藏族大学生08-13

藏族服饰07-09

藏族文化教育10-15

藏族儿童07-17

藏族学生10-20

藏族音乐05-24

藏族学校06-02

藏族体育06-16

甘南藏族07-07

藏族城镇地区06-20

上一篇:感动在我们身边下一篇:朝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