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雕塑艺术研究

2024-09-02

藏族雕塑艺术研究(精选5篇)

藏族雕塑艺术研究 篇1

面具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它源于巫术观念和巫师行为,它向人们展示了原始先民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艺术,它是原始艺术文化的遗存。面具以它粗犷、变形、恐怖、夸张、神圣,滑稽的形象刻画出一副副生动的艺术形象,把我们带入一个幻化离奇的神秘和诡异的世界中。

面具文化远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经产生,数万年来,它延续不断,流布了全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而且至今依然活跃在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世界面具以地域划分,可分为:古埃及——希腊面具系,印度——西域面具系,非洲面具系,太平洋——美洲(印第安)面具系,中国——日本面具系。

中国是世界上的面具文化大国,面具形态多样,文化结构复杂,历史悠久、传承广泛。中国面具一方面广泛存见于古代岩画、彩陶、青铜器、古墓葬、古绘画、古文献;另一方面在民间祭祀,民间巫术、民间傩舞、民间傩戏、民间戏曲、民间社火、民间生活中以活态的形式保存着丰富多彩的面具文化。在活态的面具文化中,萨满面具、巫傩面具、藏戏脸谱与面具、戏曲脸谱、构成一部活的面具史。

一、藏族面具的历史渊源

藏族面具以其特有的风格,表现出藏民族由特殊的生存环境,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所构成的文化形式。面具,藏族人称“巴”,即是能在瞬间帮助人改变自身形象的一种道具。据史料记载藏族面具艺术是外来文化,尤其是印度文化,与其本土的原始宗教——苯教文化融合的产物。强大的苯教势力在吐蕃先民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用佛法神威降服苯教神祗时,也同时将苯教中的巫术、妖法、火祭、焚魔等仪轨形式同鬼怪精灵一起带入“佛门”。苯教中的山神、年神、龙神、曜神等,以及日赞(山妖)、夺锥(骷髅)、玛姆(女鬼)、贴龙(独脚鬼)等,这些土生土长的低层次鬼卒,都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藏族以苯教的本土文化与印度的佛教文化相结合,给包括藏族面具艺术在内的藏文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此外,由于自唐代以来汉藏文化的密切往来,尤其是自元朝以后,汉文化的一些吉祥喜庆的内容被藏文化所吸收,如仙人、罗汉、寿星、和尚等所制成的面具,悬挂于寺院或用于羌姆舞蹈中,像布达拉宫的“大小和尚”和“供养施主”面具,从面相到服饰均为中源文化的风貌。

二、藏族面具的分类

藏族面具大致可分为宗教面具和戏剧面具两大类。宗教面具常以羌姆(跳神)的形式展现,“羌姆”本意是法舞。羌姆面具是用于“酬神醮鬼驱邪禳灵”的宗教法会中所佩戴的神舞面具。据史料记载,羌姆起源于8世纪,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兴建桑耶寺时,莲花生为调伏恶鬼,为所行仪轨中率先应用的一种舞蹈。”

这种宗教舞蹈。经后世宗教大师门的规范,作为宗教仪轨世代相传,成为各地寺院的法舞。

宗教面具又分为本尊,护法神及伴属神(又称随从者)三类,本尊泛指佛的变化身,常以善相、怒相、或善恶相兼的形象出现。如善相本尊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等,怒相本尊有大威德金刚、金刚木厥、马头金刚等,善、恶相兼本尊有密集金刚、上乐、喜金刚,金刚亥母等。诸多本尊在密宗金刚法舞中多以怒相出现,因为恐怖的形象有利于消除烦恼与邪魔,这与金刚法舞的最终目的有关。

在西藏密宗金刚舞中最为著名的护法神有贡布(五骷髅冠、忿怒相、多为红、黄、蓝、黑色)、当金曲杰(牛头、蓝、黑色、愤怒相、血盆大口)、班丹拉姆(愤怒相,面为黑、蓝色)等,护法神形象威猛,动作幅度大,舞蹈速度缓慢,动态造型性强,具有一种庄严肃穆的威慑感。

宗教面具除表现佛像、菩萨像和历代高僧圣人像外,更主要的是表现藏传佛教两大类护法中的各类神仙鬼怪。这些护法神灵有非凡的神通,形象威严、凶猛、狰狞。而藏戏面具使古老的藏族面具艺术,从神秘的鬼怪世界,迈进了人的世界。

羌姆没有歌唱,是哑剧式的系列舞蹈。在金刚法舞中先由众多随从者上场,最后主神出现,随从诸神围绕四周伴舞,主神舞蹈动作缓慢,而鬼怪随从舞蹈节奏急促杂乱,张牙舞爪,并配合鼓、钹齐鸣,号角、唢呐伴凑,气愤庄严肃穆,使人仿佛置身于神怪离奇的世界之中。

戏剧面具中的又一类即歌舞面具。鼓舞(亦称卓舞)、热巴舞、野牛舞等,是藏族民间古老舞种,与原始苯教祭祀文化关系甚密。有净地迎神、吉祥祝福等含义。热巴舞在民间常作为一种乞讨的活动方式,而鼓舞、野牛舞主要在大的庆典、节日时表演。领舞者“阿热娃”戴面具,这一角色与白面具戏中同类角色相一致,造型也多有相似,但它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多受当地藏戏面具的影响。

在西藏昂仁、拉孜一带有一种乞讨歌舞“吉达吉姆”,含原始宗教巫文化的意味,这一地区气候恶劣,每逢灾年流民只有外出以歌舞表演形式乞讨。“吉达”表演目的一为求食、二为降魔消灾。

“吉达”由九人表演,人物关系以家族成员组成,即父亲、母亲、大叔、二叔、三叔和四个阿扎尔(印度瑜伽咒师)。面具分别由父亲、母亲和四个阿扎尔所戴。父亲、母亲面具与藏戏同类面具相似,阿扎尔面具用纯山羊皮制作,并分别选用四种不同毛色区分。吉达歌舞因为祭祀性强,所以只能在灾年时表演,平时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歌舞不能谈论,甚至在演出结束时,或藏历年之前将全部道具统统烧光,否则会把邪气带给来年。

三、藏族面具的艺术特征

藏族戏剧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戏剧面具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它脱胎于宗教面具,但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溶入了人性的因素。藏族戏剧面具,主要运用于藏戏,歌舞、说唱等方面。

藏戏是藏族戏曲剧种,除流行于西藏外,还有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等国家的藏族聚居地。藏语称之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大姐),简称“拉姆”,又名“朗达”。到十七世纪时,藏戏从寺院宗教仪式中独立出来,综合藏族古典文学、音乐、舞蹈、说唱、美术以及杂武技等,发展成为以唱为主、唱、韵、舞、技术相结合的戏剧艺术,藏戏有戴面具与化装两种演法,其舞蹈多从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中吸收而来,舞步起落幅度较大,舞姿节奏鲜明,显出粗犷之美。

藏戏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剧团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习俗、艺术影响、语音特点等不尽相同,加上各剧团演员师承有别,致使藏戏分化成基本上以剧团为中心的不同艺术流派。如早期和后期有所谓白面具派与蓝面具派,而后期的蓝面具派又因四个剧团而分成四大流派。

白面具最早为“阿热娃”所戴,阿热娃在民间是尊者或胡须者的意思,后演变为温巴角色。白面具是白色,也有用黄色作底的,周围用较长的山羊毛装饰,表演时面具戴在额头上,“长发”披肩,“白须”前垂。据说,白须白发是为纪念汤东杰布而作。此面具制作皮毛用料很讲究,选用的山羊从小要精心照料,不能剪毛,而且经常梳理,等羊毛长到所需长度才宰杀取皮。

蓝面具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温巴顿”,即开场戏,驱鬼、祭祖、迎神。第二部分“雄”,为正戏。第三部分“扎西”,为吉祥祝福之意。“温巴顿”出场人物的温巴、甲鲁、拉姆。温巴是渔夫或猎人之意。甲鲁,权贵的象征。拉姆即仙女,神界的象征。三类角色中只有温巴戴面具,其正戏中主要出场角色均有角色面具。温巴面具最为讲究,人们也往往之以温巴面具的优劣评价一个藏戏队实力技能的高低。

正戏角色面具,以色彩的不同象征人物身份,如红色为国王面具,黄色为仙翁面具,绿色为母亲或牧女面具,白色为老人面具,黑色为反派面具,黑白阴阳面具象征口是心非的角色,以色彩象征剧中人物身份的面具多为硬质平板的桃形,中间雕空眼睛、嘴。所不同的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料裱糊,表演时,演员将面具戴在客头侧前,着重强调面部表情。面部色彩黑白相间,明确简练,富有个性。

相反,造型特殊的角色面具多为软材料制成表演时面具要全部遮在脸上或套在头部依赖面具产生的特殊效果吸引观众,这种面具多属反派角色。如《白巴文巴》中大臣岗角彭杰和《诺桑王子》中咒师哈日等,其面具一般为黑色。也有棕色或其他深色调,超长的鼻子,从额头到下颌,只将鼻子上端连接,表演时可随意摆动,表现出一副顽皮,滑稽的形象。

在角色面具中,色彩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的需要而定。如《白马文巴》中的异教徒目迪杰布国王为反面角色,他的身份是依照伊斯兰教的装扮,面具也是白色,但这里的白色标明其教派的特殊身份,并不存在通常的色彩象征寓意。

藏戏面具形象具体,象征夸张,特点鲜明,但在戏剧表演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如配带面具影响演员面部表演,配带面具演唱时阻碍表演者声音的传播,配带面具会阻挡表演者的视线等问题。因此,现代藏戏突破面具表演的模式,做出了藏戏艺术的改革,一方面作为艺术传承特色保留了一些面具,另一方面又发展化装艺术,在化装艺术中吸收了面具艺术的特点,大大加强了藏戏表演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结语

与宗教面具相比,戏剧面具长期根植于民间劳动与生活之中,集中表现了藏族独特的地域性和自然性,而且其就地取材,随意性强,表演灵活多变,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藏族戏剧面具源于自然归于自然,这一特色是其艺术特性之一。

其次,戏剧面具突出人物个性化,剧情中的神灵、鬼怪和动物造型的塑造尽管带有宗教面具的痕迹,但大都人格化,更具有人性精神,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藏族面具以它神怪离奇的形式、自然的质地,夸张的形象将观者引入鬼异的世界。藏族面具源于人面,又超越人面,所以它的歪嘴斜鼻,它的狰狩面目,它的滑稽幽默,它的美轮美奂,都是一种极而言之,使人一见便惊;藏族面具之美是变形之美,它是超现实主义的浪漫的充满想象的,在原型与变形之间,把一切对象经变形后转入一个全新的想象和艺术的世界之中;藏族面具之美是凝固之美,它把动态的表情和千变万化喜怒无常的脸面,一一固定下来,以瞬间象征永恒,使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顾朴光:《中国面具史》, 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6年

[2]张鹰:《西藏面具》,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年版

[3]盖山林:《中国面具》,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版

[4]尕藏才旦:《藏族独特的艺术》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5]于乃昌:《西藏审美文化》,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9年第一版

[6]刘芝凤:《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

[7]叶星生编:《西藏面具艺术》, 重庆出版社, 1992年

[8]马盛德、曹娅丽:《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

[9]叶玉林:《假面也宜巧装饰——西藏面具艺术美漫谈》, 载《西藏艺术研究》, 2002年第4期

[10]华锐·东智:《藏族面具艺术浅识》, 载《中国藏学》, 1998年第4期

[11]洛桑多吉著, 剧宗林译:《论藏戏脸谱——“巴”》, 载《西藏研究》, 1988年第1期

藏族雕塑艺术研究 篇2

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体型Heath-Carter法研究

目的:探讨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体型特征及其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法,对那曲地区1 194名青少年进行体型评价.结果: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男性的体型为中胚层-外胚层型均衡型(2.40-3.52-3.59),女性为中间型(3.73-3.23-3.21);男性由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发展为向偏外胚层的中胚层型,女性由偏外胚层的中胚层型经历中间型、均衡的.外胚层型、均衡的内胚层型发展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结论: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体型消瘦,肌肉骨骼不甚发达,脂肪含量较少;在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城区与牧区藏族青少年体型差异较大.

作 者:温有锋 席焕久 叶丽平任甫 黄克强 李春山 WEN You-Feng XI Huan-Jiu YE Li-Ping REN Fu HUANG Ke-Qiang LI Chun-Shan  作者单位:温有锋,WEN You-Feng(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沈阳,110001)

席焕久,叶丽平,任甫,黄克强,李春山,XI Huan-Jiu,YE Li-Ping,REN Fu,HUANG Ke-Qiang,LI Chun-Shan(锦州医学院人类学研究所,锦州,121001)

刊 名:解剖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年,卷(期):2006 29(4) 分类号:Q98 关键词:体型   Heath-Carter法   藏族   青少年  

川西康巴藏族金属配饰艺术探究 篇3

关键词:康巴藏族;服饰文化;配饰艺术

康巴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藏地分区卫、藏、康三部之一,藏文史籍记载“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的“博曲卡松”,主要是据藏取的地形特征与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康区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旧称“朵思甘”地区。习惯上将西藏丹达山以东的地区,东与四川西昌,雅安地区和阿坝藏羌自治州相连,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相连的地域叫称为康区。具体包括: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五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川西康巴藏族服装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装配饰艺术,多彩的川西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需求和文化艺术结晶。它以其夸张的形制、精湛的工艺、古朴的纹饰、深邃的文化意蕴,在藏族服装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一、川西康裝配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古川西康区铸造业趋于藏地领先水平

从新石器时代以后到吐蕃王朝兴起之前,蕃域高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早期金属时代。这一时期,金属物与造型器具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在川西康巴藏族地区甘孜州的炉霍与新龙县都出土大量青铜兵器,铸造水平已经趋于成熟。甘丹颇章时期,藏族美术金工铸造进入黄金时段,格萨尔王的故里德格的铸造工艺反映了此时期铸造工艺的成熟,德格所产的紫利玛佛像为佛像上品。此时期金工铸造工艺的成熟带动了配饰等金属制品的发展,出现贵族雇佣工匠打造以自己家族名字命名的产品用于商业交换,民间手工艺人也开始自由个体生产,发展具有规模体系的行会。川西康巴藏族中金属铸造业不仅历史悠久且工艺相当精湛。

目前川西康巴地区的藏族服装金属配饰工艺绝妙并且形式多样,川西康区多地区都以精湛的金银器打造闻名,甘孜白玉河坡、新龙等民间所产的各类藏刀、配饰等。从金银配饰的造型多变,图案与纹饰组织巧妙,再到精湛的制作工艺,多方面都显示出川西康巴地区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康巴服装配饰艺术的璀璨也正源于此。

(一)地处文化与贸易枢纽为华美工巧的格调提供基础

藏汉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得川西康巴服装配饰艺术既有着浓郁的藏族本土风格特色,又拥有汉族镌刻、鎏金、镶嵌的饰品工艺优点。同时是茶马古道的川藏路线的必经之路,接触毗邻地区民族的装饰精华与工艺,配饰中大量出现的连珠纹来自波斯工艺品纹饰,中亚富丽堂皇的唐草纹与连枝牡丹纹也被融合进配饰纹样中,捶揲技法又受到白族金银器工艺的影响。

自古以来茶马古道川藏线横贯康区,川西康巴人善于经商与游走,出现大量名商巨贾,这是康巴藏族服装配饰的瑰丽与昂贵的原因,有优厚的经济条件使得康巴藏族服装配饰中出现大量的金银制品。且长期游走的康巴人将财富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与迁徙。正因为物质条件丰裕与便于财产管理的原因,造就了康装配饰艺术以大为美的概念,比如一个体积较大的腰盒或者是嘎乌盒使用金银材质,工匠大面积的纹样装饰并镶嵌名贵石材,价格越是高昂则能承载的财富转换值则越浓缩,以便于对财富的管理与保存。一套服装中的所有华彩的配饰并非一代人的功劳,而是数代人财富的积累与传承,体现着一个家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所以一套康巴藏族服饰中佩戴的各种金银配饰往往数量与体积都很可观。康装配饰风格华美的形成受其所处环境影响,雪域之中、草原之上、蓝天之下的粗犷生活环境造就了康巴藏族对精神文化,理想美的向往和宗教信仰的强烈追求。因此每逢佳节或者喜庆之日,康巴人都将所有的配饰穿戴在家中所选出的代表身上,并且每家每户的人都极具创造力的将传家之宝以自己认为最美的方式排列、编织、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川西康装金属配饰艺术形制

辫饰:

川西康巴藏族男女都喜佩戴辫饰,辫饰材质多为金银打造,镶嵌突起的红珊瑚与绿松石。大多结构类似于戒指,但有些则是圆盘加挂链的结构。辫饰正面比戒指的装饰面长,背面则为环状结构。装饰纹样多为珍珠纹与植物纹样稍加点缀,点缀部分多为镶嵌宝石的周围以及镶嵌物中间间隔的金属部分。男性使用辫饰多伴随“英雄结”头饰使用,将类似于戒指结构的辫饰固定在黑色或红色的丝线与发辫相互盘结的一侧,康巴女性使用辫饰则用来装饰和分股编好的辫子,一股辫子上可以从上之下使用多种样式的辫饰,康巴女子头发以长为美,辫饰的使用主要用于装饰背部。

耳饰:

康巴藏族金银配饰中耳环的造型也十分独特,男子左耳佩戴环形银质大耳环、灯笼形银质嵌珊瑚大耳环。康巴女性则佩戴金、银质环形、灯笼形嵌珠、龙头形嵌珠耳环等。较有代表性的耳饰造型为大环形的一侧镶嵌红珊瑚和绿松石,环圈正下方悬挂一个梭形灯笼式的耳坠,它由圆形的宝石与由植物造型或连珠纹装饰的的金属隔片连接。

领饰:

康巴藏族服装金属配饰中的领花由女性佩戴于领口,对领口进行装饰作用。多为对称造型,纹饰多为植物纹、连珠纹,图形排列具有放射性,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图案则多表现“格桑花”或莲花,也有小型银盘和银泡样式的的领花,银泡领花远观则像一圈圈的连珠纹组成,好似一碗如意宝珠、近看则由不同的花瓣组成,花瓣则由雪莲花瓣、格桑花瓣、大丽花瓣居多。

项饰:

康巴藏族的项盒也称为嘎乌盒,特点就是体积大,材质使用金银,形状以灯笼形、方形、花形、圆形、椭圆形为主,佛盒则为康巴男性佩戴,几何化的植物纹样或银泡银盘连珠式的纹饰以放射状布满整个嘎乌盒,有时挂于胸前,但也时常出现在与王字形腰饰挂链的链饰中央,三到四个大嘎乌盒逐个垂直连接。

nlc202309011045

手饰:

男子皆有金银质双龙头、单龙头、麻花形手镯,男女皆有金银质嵌珠宝戒指。龙行手镯上的装饰纹样有鱼鳞纹、回形纹、珍珠纹等,戒指则与辫饰的结构相似且工艺也相近,材质以纯金或纯银为主,镶嵌红珊瑚与绿松石,金属部分则珍珠,辫饰与戒指甚至可以混用。

腰饰:

康巴藏族腰配饰男子腰饰主要有火镰袋、皮包、腰盒、吊刀、长腰刀、腰帶式钱包等。妇女腰饰主要有雕花银泡腰带、皮包、腰盒、针线盒、奶桶钩、小吊刀、银链等。腰部上悬挂的装饰品则大多都有使用价值,悬挂在腰部的物品较多,有一定的人体工程学原理,腰部为人体主干部位,对于物体的重量承受度比四肢大,所以康巴藏族所佩戴的大型的嘎乌盒会连个悬挂于腰带下,且连接银制挂链,是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与装饰作用,避免悬挂的嘎乌盒缠绕在一起,同时使得康巴人在运动时嘎乌盒的位置都处于腿部中央,不会摇摆异位影响美观与行动。同时佩链结构不影响上马与下马,连接的链条有可随意移动的空间。

腰带的作用主要为悬挂物件,腰带的装饰则由金或银组成,逐个相连的雪莲花金银盘或金银泡围满腰间,突起的金银泡则像一朵盛开的雪莲花。奶桶钩是在为牦牛挤奶时使用,因为牦牛在被挤奶时可能会来回的移动,为了奶桶不被牦牛踢翻则使用奶桶钩来固定住奶桶。奶桶钩多为银质。皮包则多用来收纳一些小型的物件,多为倒置的元宝形,皮质的包盖上则装饰带有纹饰的金属片进行装饰。火镰袋则是打火使用的工具,上面有皮包与火镰的外观造型相近,但也有区别。主要区别在于火镰袋下方有打火石,而皮包则没有,皮包的下方多为皮质或银质流苏。这两者外观的装饰纹样也较为相似。腰盒则用金银打造成水滴形,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又为其他腰饰挂物提供的连接的活动挂环,针线盒形状各异多为银制,收纳缝补衣物所用的针线。吊刀造型多样,日常用来分割物品,在就餐时切割肉类食物所用。材质由金、银、铜较多,刀鞘与刀柄都有精美的纹饰与石材装饰,表面镶嵌突起的绿松石与红珊瑚。

(三)川西康装金银配饰的纹饰艺术

川西康巴藏族服饰中的配饰不仅制作工巧,装饰精致,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康巴金银配饰上所康巴金银配饰吸收了来自汉地锦缎、陶器、饰品等多类纹样,特别是唐宋时期的唐草纹、缠枝花纹、串枝牡丹纹等。但康巴金银配饰上的装饰纹样并非照搬汉地装饰纹样,而是经过融汇贯通后得来。更加善于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纹中,用缠枝纹与卷草纹穿穿插其间,构成一种自由活泼,对称均齐,组织严谨,富有韵律感的特色装饰图案。从图案的组织结构来看,大豆采用直面排列、曲面排列、曲线和折线排列、错位和倾斜排列,有时也采用放射排列、旋转排列等。总的来说,单个性图案较多,而组合成大单元形的较少。表现的富有朝气和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如龙纹、狮子纹、连珠纹、卷草纹、莲花纹、“朗久旺丹”(十相自在)图案、“雍仲”图符、“吉祥八宝”图案(吉样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法轮、胜利幢、宝瓶、金鱼)等。这类具有深刻象征内涵的纹饰是原始自然崇拜、藏王崇拜、宗教符号与吉祥文化的体现,经过当地民间巧匠们的打造,使单纯的图案不仅纹样构成变化丰富又具有装饰性,并注入了文化与信仰的血液。

四、川西康装金银配饰艺术意蕴

(一)藏王崇拜

在川西康装配饰艺术中对龙的崇拜较为突显,且藏族人民对龙神的崇拜和信仰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古格王朝时期,托林寺中已经有壁画描绘龙人与龙女。格萨尔文化的发源地就在康区甘孜州西部,《格萨尔王传》中记载格萨尔是天神与龙女结合而生。金银器中还出现鱼尾狮子头纹样,体现了鱼龙合一的思想,因格萨尔有雄狮王的美誉,一直以来藏族人民都有藏王崇拜思想。所以金银配饰中有狮龙纹饰大量出现,都是承载着康巴藏族对战神格萨尔王的崇拜与爱戴。

(二)汉藏文化的交融

汉藏文化交融后期受到汉族龙文化的影响,佩饰则又出现一些汉族龙的形态,卷草纹、缠枝纹则源于汉藏纹饰,茶马互市时期,汉地以茶换蕃马,汉地与藏地交易货币以铜币为主,而大量的铜币被吐蕃人使用到铸造工艺上,中原担心铜矿储藏量大量流失,于是使用大量绫罗绸缎去进行交易,其中的唐卷草纹,缠枝牡丹纹的中原文化被带到了藏地。

(三)藏地宗教信仰与民俗体现

原始宗教中万物有灵的思想是求吉纳福的起点,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灵性,需要保持敬畏。崇拜大自然、崇拜超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通过与大自然灵性的沟通以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为卷草纹与连枝纹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崇拜藏王格萨尔这样的祖先提供了思想依据。代表雍仲本教的左旋万字符号与佛教右旋符号在纹饰中出现,佛教追求圆满的思想使得配饰形制、镶嵌物、纹饰都尚对称与饱满的造型为主。吉祥八宝纹与佛法有关,配饰中出现八瑞相是突显藏族人民对平安幸福的向往与祈祷受到佛法庇佑的期望。

五、结语

康巴藏族服装配饰艺术承载了康巴藏族文化的发展、融合与创新,同时反应出康巴藏族的审美情趣与追求美的渴望。对康巴藏族服装配饰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配饰是信仰、历史、文化、心理、审美等多方面的浓缩体,康巴藏族服装配饰艺术的实用性、易塑型与装饰性为相应的文化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

参考文献:

[1]康·格桑益希.藏族美术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12

[2] 甘孜州文化局选编.康巴藏族民间美术.[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5

[3] 中国藏族服饰编委会编.中国藏族服饰.[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7

藏族雕塑艺术研究 篇4

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在85思潮后的新兴崛起,带来了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息和竖立了民族精神的里程碑,成为当代工笔人物创作中新的审美趋向,引领了藏族题材在工笔人物创作中的新思潮。藏族深处西部雪原的独特地理环境,全心礼佛的宗教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成就了一种的独具特色的新风尚,在工笔画的审美意境里和谐处理藏族题材人物特色和人物情感,用新的艺术思潮冲击着单调老旧的陈腐思想,用民族化的语言形式来革新当代工笔画的新题材。

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写实艺术语言

当代工笔人物画深受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写实文化的影响,写实为主。而藏族题材的工笔人物形象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从服饰色彩搭配艺术到建筑造型色彩搭配艺术,从构图到色彩,从写实到审美,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统技法的融入,在构图和造型上加入西方严谨的造型,结合传统的染色技术,沿用层层晕染和平涂的技法,构成画面。自西方文化宗教艺术引入中国后,现当代的艺术家都以西方的造型和构图为基础学习和借鉴过,也深受西方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俄罗斯的写实艺术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在人文的看待藏族文化这一传统命题上,现当代艺术家们还是未能摒弃写实这一传统的语言艺术,在藏族题材这一大背景下蔓延深化。在如今的工笔人物画里,藏族题材中服饰、寺庙、草原、藏民、传经筒等艺术符号仍是屡见不鲜,用简单的画面形式和单色的罩染来铺垫背景环境,用层层晕染和线条的灵动来塑造藏民的人物性格,尤其是细节的深入,将写实艺术语言融入了新的符号。

审美形式的多样性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的审美形式是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革在题材和审美形式上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其一是以线为美的造型观。线条作为传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承载了几千年的艺术积淀,利用水墨的细微变化以线条为载体表现人物形象的诸多变化,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藏族人物的特色大都是粗犷的,西部环境的恶劣,藏族人民的辛劳,在线条的处理上也格外的刚硬,在虚实的处理上也相得益彰。其二是色彩符号艺术语言的处理。中国工笔沿袭了传统“随类赋彩”的观念,对于色彩的要求也是格外的符合中国特色。藏族服饰的色彩搭配独具民族特色,不如这样理解藏族人物画表现的就是藏族服饰的色彩,以其独特的色彩符号充斥着整个画面的视觉观,在工笔人物画中还突出了矿物质颜色的表现,减弱了植物颜色的使用,使得画面色彩鲜艳沉着,层层晕染画面灵动透气,有种超凡脱俗的意味。三是散点透视的平面化表现。古人推崇散点透视和多点透视的画面效果,追求平面的表现画面,人物画中环境的布局也是极其讲究的。藏族的蒙古包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一字排开,分布散落,非常适合散点构图的表现,对于艺术家们经营位置的审美情趣,增强画面的丰富性,将人物所处的环境丰富起来。

民族精神和宗教

民族魂一直是藏族人民团结一致的信念,而对于宗教的坚定崇尚也是藏族人民的信仰。在以藏族人物形象为题材绘制工笔人物画之前,就应该思索和了解藏族的民族精神和宗教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灵魂的理解就是对于这个民族人物性格的剖析,这对于更好地刻画藏族人物形象的深入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宗教的理解除了转经筒和布达拉宫远远不是藏族人民心中可以替代的神圣,对于朝拜的力量是源源不绝的,这也是藏族人民心中的根源所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藏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再是过去的贫瘠不堪,而是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藏族人民的生活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穿着传统服饰和居住传统的蒙古包,现代与历史的结合也是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题材的变化,在过去与现在的结合中寻找藏族人物性格的碰撞,用民族的精气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力量,用对于宗教千百年来坚定不渝的信念来支撑一个民族的人物精神,将工笔人物画的审美内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在近代绘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正是藏族题材的独特魅力让其在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世界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在沿袭多样性的表现形式的今天,审美的内涵表现和表现手法的符号化,皆是矗立在藏族民族文化和宗教的基石之上。艺术是多元化的,正是深处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当代中国画坛,更需要以民族艺术为基石的文化艺术来支撑市场,藏族文化代表了少数民族的典型,以工笔人物画为表现形式,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篇5

[摘 要]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主要有个人发展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信息媒介动机等五种。藏族男女学生内在兴趣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英语教师应将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动机类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期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动机 动机类型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55-03

一、研究背景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并指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且作为原动力有效地推进语言学习。D?觟rnyei[1]指出学习动机可以引导、协调、扩大、评估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可以实现动态的选择。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程度,以及能否结合其他的个体因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2]

在我国,以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样本,尤其是藏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国外国内的英语学习动机理论为框架,以西藏民族学院的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英语学习动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国外学者学习动机类型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Gardner[3]将学习动机归为两大类型,即“工具型(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合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前者通常指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为了达到某种语言能力,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这种学习动机类型将语言视为工具;后者指语言学习者学习某种语言,是为了融入真实的目的语语言环境和文化,会有强烈的意愿同使用目的语的人群交流。Ryan and Deci[4]阐述了另一种动机分类,即“外部动机(extrin?鄄sic 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外部动机说明学习者学习语言来自外部的力量,如学业的要求,内部动机则反映了学习者学习语言来自于内在的兴趣爱好。这两种动机类型一般被认为是相互重叠对应的,即工具型动机可以看做是外部动机,融合型动机是内部动机。

(二)国内学者学习动机类型

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以中国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石永珍[5]调查显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多为“证书动机”类型。高一虹等[6]通过问卷因子分析,结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总结出七种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包括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文秋芳[7]用 “表层动机(motivation)”和“深层动机(deep motivation)”来诠释学习动机的两种类型,其中表层动机来源于外部动力,与外部动机的解释类似;深层动机则类似于内部动机,学习英语的动力来自于学习者对英语语言或文化产生的兴趣。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研究的具体问题如下:(1)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是什么?(2)藏族男女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上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藏民族学院为研究背景,随机抽取127名藏族大学生为样本,其中男生59人,女生68人,共分布在学院的十个非英语专业里。

(三)研究工具

在本研究中,调查问卷是主要的研究工具,题目选用和改编自高一虹等[6]的动机量表。问卷由30个题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计分制。

本研究在开展问卷调查之前,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测试,Alpha的数值显示为0.84,说明问卷达到较高的信度。再将问卷的数据量化后,结合SPSS软件进行数据解析,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藏族男女大学生在不同动机类型上的差异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动机类型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根据高一虹等[6]的动机分类,本研究采用七种动机类型来测量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分别是:(1)内在兴趣。(2)成绩。(3)学习情境。(4)出国。(5)社会责任。(6)个人发展。(7)信息媒介。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在各个动机类型上的基本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动机类型(1)(2)(5)(6)和(7)在平均数值上都高于3.00,其中“个人发展动机”在七种动机类型中的统计学数值最大。动机类型“学习情境”和“出国”则低于3.00。整体上,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主要有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信息媒介动机五种。

“内在兴趣动机”表现出藏族大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喜欢,是内在兴趣的体现,是源于学习者主体的一种意愿。这一动机类型和文化相关,与“内部动机”和“融合性动机”有相类似的特征。对于藏族大学生来说,英语是除去母语藏语和汉语之外的第三种语言,英语学习是新鲜的,因此,他们充满了对英语的好奇。郝兴跃[8]的研究结果中也提到,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成绩动机”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关。在大学课程中,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对于每个藏族大学生来说,在英语中取得好的成绩是完成学业的重要前提,他们必须关注自己在英语课中的表现。这一动机类型与石永珍[5]提出的“证书型”动机类似,它的平均数值在本研究中不高,反映出藏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再是盲目的提高成绩,不再是单一的应付考试,而是通过英语的学习,获得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动机类型(5)是 “社会责任动机”,“通过英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实现父母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期望”[6],这一动机反映了藏族大学生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有着较强的认知。越来越多的藏族大学生愿意通过英语这一第三种语言来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作为祖国的一分子,有责任向世界宣传祖国,并流露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心声。

“个人发展动机”是藏族大学生最主要的英语学习动机。这种动机和学生在社会发展中个人的竞争能力相关,例如“学好英语可以在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可以有助于实现人生目标;可以体现自己的教育程度和修养”[6],英语常被作为一项技能或工具来体现价值。这意味着藏族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英语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有强烈的愿望通过英语来获得社会对其能力的认可。这一调查结果与郝兴跃[8]和周迪芳[9]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在韩宁[10]和郭泉江[11]的调查研究中,也显示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注重个人发展。这说明,不论是汉族大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都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信息媒介动机”将英语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借助英语学好其他专业,或通过英语了解最新的外界信息。作为年轻人,藏族大学生渴求借助英语扩大自己的视野,了解丰富多彩的生活,探索更广阔的、先进的前沿学科。

平均值低于3.00的学习情境动机涉及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课本、英语课程以及英语教师等。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环境和英语教师满意,他们会在英语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或表现得更积极。本次研究中,藏族大学生对该项动机类型没有表现出较多的倾向,意味着学生不会因外部学习条件的变化而影响英语学习。同样,在“出国”动机中,藏族大学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注。之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鉴于他们有限的英语知识,出国不是学习英语的唯一和最终目的。

(二)性别与英语学习动机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探讨性别对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影响,将藏族男生(N=59)和藏族女生(N=68)分成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只有“内在兴趣”动机表明性别与动机有关系,如下表2所示。

表2   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内在兴趣方面,P值=0.02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表明藏族男女大学生在这个动机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T值为负,说明藏族女大学生英语内在兴趣动机明显强于藏族男大学生。这一结果与韩宁[10]得出的结论一致,女生的内在兴趣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的内在兴趣动机具有显著差异。虽然男女两组学生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介三个动机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但是藏族女生这三项的数值大于藏族男生,这也更好的解释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女生比男生更喜欢学习英语,她们乐于积极参与英语课堂上的各项活动。相比男生,女生对语言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爱好,学习的动力比较足。除去内在兴趣动机,藏族男生和女生在其他的六种动机类型中没有反映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高一虹等[6]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似,性别对动机类型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四、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为以藏族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多启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例如结合藏族大学生对英语歌曲的喜爱,通过歌词来讲解英语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将内部兴趣动机转化为学习英语的强大力量,以实现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的目的。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英语课堂丰富多彩。英语教师还可以根据男女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不同特点,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西藏民族学院的办学特色,不断保持和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质和学习英语的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 D?觟rnyei,Z.Teaching and Research Motiv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 Oxford, R. & Shearin, J.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ex?鄄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J].The Modern Lan?鄄guage Journal,1994(1).

[3] 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4] Ryan, R. M. & Deci, E. L.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鄄tions: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J].Contempo?鄄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

[5] 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4).

[6] 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

[7] 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8] 郝兴跃.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6).

[9] 周迪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分析[J].教育评论,2013(2).

[10]  韩宁.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6).

[11]  郭泉江.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1(2).

上一篇:教师创新素质培养下一篇: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