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林业

2024-06-15

青海林业(精选3篇)

青海林业 篇1

1前言

发展青海林业,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青海省政府尤为重视林业的发展,重点推进四大林业工程,确保青海林业向造林、封育、保护的整体格局推进。在这些年的持续努力下,青海本地林业的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局部生态恶化的问题得到改善。但是,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本性的问题突破难度较大。

2青海高原生态问题突出

2.1荒漠化趋势明显加剧

青海省荒漠面积较大,而且种类较繁多,为国内典型的荒漠化省会之一。青海省的荒漠化面积在我国占据第四位,全省荒漠化、 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青海省深受荒漠化的危害,严重影响了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江、黄河发源于此,哺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但是荒漠化中掺杂的泥沙进入河流给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带来了比较大的灾害。

2.2水土流失严重

青海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在3 340万hm2左右,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6%,其中中度以上侵蚀的土地面积1 180万h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35.5%。而且每年还在以21万hm2的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增长。每年因水土流失而输入长江的泥沙估计在1232万t左右,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在1 232万t左右。大量的泥沙淤积在中下游河床,威胁长江黄河的防洪安全,给水资源的有效应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恶化了生态环境。

2.3水源的涵养功能逐渐减弱

这些年,青海水源涵养功能减弱,干旱严重程度加剧,直接导致江河水量骤减,河流内淤沙数量逐步增大,湖库的水位逐渐下降,湖面开始萎缩。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的水源涵养功能在逐年降低,区域内将近90%以上的沼泽地开始干涸,河流径流减少以至断流。“中华水塔”水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3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1弘扬高寒、高旱林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青海省森林资源稀缺,林地覆盖面积小,仅为49.4万hm2,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林木种类中,灌木分布面积居多,在346万hm2左右,集中在三江源头的峡谷地带。实际上,森林在涵养和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考虑到青海特殊的地域环境,乔木在这里很难存活下来。高寒灌木在这里艰难的存活下来, 且分布面积广阔。而且,这些高寒树种,有接近84%是分布在海拔3 000m上的高寒、高旱地区。这就决定着青海特殊的高寒、高旱林业文化。而且,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中,同样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青海本地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青海林业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用,为维护本地生态平衡的当务之急。

3.2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青海本地经济发展落后,社会整体发展相对迟缓,生态恶化程度较为严重。由此,青海本地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务之急。青海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快林业发展为核心。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本地植被覆盖率,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3满足青海社会对林业的需求

青海地处高寒地带,受地域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本地森林产品及功能数量有限,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下去。由此,立足目前林地资源,改善现状,有效提升青海林地覆盖面积,满足民众对森林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同样,这也是青海林业肩负的重要使命。

3.4有利于保护高原生物的多样性

森林体系中,承载着复杂的物种基因。同时,森林为各物种生存和繁殖的庇护地。因为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森林以单层林或者纯林为主,高原生物近一半的物种在这里繁衍与栖息。森林能够提供有机质并促进土壤的形成,这对于其它物种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森林环境的形成为各物种进化与发育的重要保障。如果森林逐步被破坏而消退,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在这里物种的生存与繁衍,原有的庇护之所将不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将面临威胁。

4加快青海林业发展的整体思路

4.1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打造生态治理新模式

生态治理过程中,结合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防护等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提升森林覆盖率,减少各类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加大对破坏森林的惩处力度,加强防护力体系建设,推进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体涵养等工程措施。重视造林营林工作,做好育苗、造林、更新、优育、改造等工作。注意打破时空限制,探索新的育苗造林技术,革新造林模式,积极培育速生林,构建新的商品材基地,强化林业管理,推进林业项目法人、 林业管理监治,切实提升造林效益。

4.2弘扬地区生态亮点,科学布局规划生态治理

打造生态保护旗帜,树立地域生态治理品牌,推进祁连山、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等生态项目建设力度,重塑三江源、青海湖两面生态保护大旗,弘扬“中华水塔”保护亮点,提升民众对保护生态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需科学规划布局。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契机,根据黄河与长江源区、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湟水谷地区等地域特点,科学规划布局生态治理措施,实现区域生态治理无缝隙衔接。

5结论

在青海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森林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青海省有必要重塑“生态立省”的理念,重视青海林业的建设工作,有效利用林业资源,减缓甚至是改善逐渐恶化的趋向。

摘要:发展青海林业,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青海高原生态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分析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阐述加快青海林业发展的整体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青海,林业,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明信,李芳,冯松旺.注重洛阳林业建设保护古都生态文明[J].中国林业,2009,(1):43.

[2]徐艳霞.建设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2):114-115.

[3]贾胜利.试析生态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对策——以“生态昔阳”建设为例[J].沧桑,2009,(2):49-50.

青海林业 篇2

【发布文号】青政办[2001]72号 【发布日期】2001-04-13 【生效日期】2001-04-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

《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

(草)试点示范实施意见》的通知

(青政办〔2001〕72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林业局《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四月十三日

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

(省林业局 二00一年二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和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等五部委《印发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办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计划安排意见的请示的通知》(计农经〔2001〕21号)精神,现就我省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一、试点示范县的确定

根据我省2000年的试点情况,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范围仍确定为16个县,仅作个别调整。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市)15个:西宁市、乐都、平安、互助、民和、化隆、大通、湟中、湟源、格尔木市、共和、贵南、海晏、门源、玉树县。退牧还草试点县(市)1个:达日县。同仁县今年不承担退耕还林(草)任务。

二、二、退耕还林(草)的任务

全省退耕任务共计25万亩,其中包括2000年超额2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详见附件1)。

三、三、退耕还林(草)的重点

1、今年,全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的重点是:环青海湖南岸109国道两侧,东部干旱山区,西宁市沿湟水两岸干旱山地,龙羊峡库区周围。

2、对2000年验收不合格的退耕地,抓好补植补播;经过去冬今春,保存率达不到要求的也要进行补植补播。

3、结合退耕还林,在湟源县和乐都县建设“西繁东育”的饲林饲草基地。

四、四、资金概算与筹措

2001年退耕还林(草)工程资金9419万元,其中:人工造林种草种苗补助3950万元;退耕还林(草)粮食折算现金3500万元,粮食运输费500万元,群众生活现金补助费500万元,种子基地建设费820万元,其它补助149万元。

2000年退耕地补助资金4500万元,其中:粮食折算现金3500万元,粮食运输费500万元,群众生活现金补助费500万元。

以上共计资金13919万元。其中:人工造林种苗补助费3950万元。粮食折算现金7000万元,粮食运输费1000万元,群众生活现金补助费1000万元,种苗基地建设费820万元,其它补助149万元。除粮食运输费1000万元由地方财政解决外,其它12919万元均由中央财政支付(详见附件2)。

五、五、基本政策

1、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每退1亩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200斤。补助粮食的经费,每斤粮食按0.7元折算。粮食调运费用按每斤0.1元计算,由地方财政承担。不得将粮食折算成现金发放,不得向农民推销陈化粮,也不得将运粮负担转嫁给农民。

2、国家给退耕户适当的现金补助。按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20元安排。

3、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种苗费一次性按每亩平均补助50元直接发给农民,由农民自行选择采购种苗,荒山造林种草的种苗补助费直接发给农民或承包经营者。根据作业设计的造林(草)树种,单位面积种苗补助费各县可自行调整。

4、退耕还林(草)实行个体承包。退耕还林(草)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草)、谁经营、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承包到户,50年不变,并核发林草和土地使用权属证。

5、实行“退一还二”。退耕还林(草)实行退一亩耕地,还2亩林(草)地。荒山荒坡面积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草)要与荒山荒坡的治理结合起来,集中连片,统一实施。

6、免征农业税。试点示范县的退耕地,自退耕之年起免征农业税。

六、六、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责任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必须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州、县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任务、粮食、资金、责任”五落实,对本地区的试点示范工作负全责。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搞好服务工作。

2、做好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退耕还林(草)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加强资金和补助粮食的管理。省上将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草)的粮食、现金和种苗费用指标,逐级分解下达到州(地、市)、县。各州(地、市)、县要将退耕还林(草)的任务逐级落实到户,并分户建卡,签订退耕还林(草)合同,由农民实施退耕还林(草)任务。任务完成后,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下,由林业部门按退耕还林(草)检查验收办法组织检查验收,农户凭验收证明和卡领取粮食和补助现金。粮食供应由省粮食储备局负责,按照退耕还林(草)试点计划,组织粮源,就近供应,与省财政进行经费结算,建帐立档。

4、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各地应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立地类型,组织配套一批先进成熟的适用技术,层层建立培训制度,提高农牧民植树种草的技术水平。继续抓好2000年确定的乐都县、平安县、共和县等省级试点单位。有退耕还林(草)试点任务的州(地、市)、县也要层层抓点,树立典型。要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开展退耕还林(草)技术承包,进行有偿服务。要鼓励社会其他人员和单位下乡承包退耕还林(草)任务,以加快荒山绿化进程。

5、组织好种苗和草籽的准备工作。今年任务下达后,各地务必抓紧做好退耕地和荒山造林种草的作业设计,按设计迅速组织力量,准备种苗和草籽,有条件的试点县要逐步实行苗木招标。从外地购进种苗必须经省种苗管理部门批准、检验。同时,加快种苗生产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种苗生产能力,以满足退耕还林(草)良种壮苗的需要。

6、抓好作业设计。退耕地及荒山造林种草的作业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合理配置,又要充分尊重经营者的意愿,积极引导,走林草结合,林药结合的路子。

作业设计必须报经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批,并做为检查验收的依据。

7、退耕还林(草)布局调整要本着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脑山,后浅山,稳步推进。

8、切实做好管护工作,妥善处理好林牧矛盾。结合退耕还林(草),建设饲林饲草基地,对牲畜实行舍饲圈养。林草管护难度大的地方,可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筹集管护费用,统一管护。

9、加强检查和验收。按批准的作业设计切实加强退耕还林(草)各项环节的检查和验收,做到退耕面积不落实不设计,没有设计不整地挖坑,没有整地不发放种苗费,不是良种不下种植苗,质量不合格不验收,没有验收的不发粮款补助,并公布检查验收的结果,建立完整的档案。

10、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审计、监察部门要提前介入,加强审计、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粮食和现金,挪用资金的,要扣回补助粮食和资金,并追究承包当事人和领导人的责任。

附件:

1、青海省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任务表(略)

2、青海省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资金概算表(略)

青海林业 篇3

1986年前, 全省54个国有林场和34个苗圃经营管理全省森林资源1.33万km2和宜林荒山0.6万km2及灌木林地4.87 km2,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弊端, 造林育苗速度缓慢, 效益低下。全省340个乡村林场大部分由村行政组织代管, 没有形成经济实体。全省林业整体呈现出发展缓慢, 质量效益低下等问题, 加快林业改革是林业建设的希望和当务之急, 按照1984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林业的特点, 青海省林业对国有林场、苗圃进行体制改革, 通过扩大自主权, 实行内包外联, 开展多种经营, 搞活经济, 发展商品生产, 实行以林养林;对农村林场实行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集约经营, 商品化的林业经济, 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紧结合起来;在科技推广方面,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使林业科技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和林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推动林业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全省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推进, 正式拉开了林业改革的序幕。

1 青海省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内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 助推了林业改革的发展[1]。1997年中央领导“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是对林业工作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一批重点国家生态保护和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实施, 青海省林业职能逐步由木材生产向生态保护和建设管理转变。林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林业改革不断深入, 生态建设主力军的地位逐步形成。

1.1 机构人事改革

随着林业在生态建设职能的转变, 林业地位不断提高机构不断加强。1997年12月, 青海省将省林业局升格为二级局 (副厅级) 归口农林厅管理;2000年5月单设青海省林业局, 正厅级建制列为省政府直属部门;2011年1月更名为青海省林业厅, 列入省政府组成部门。林业机构在不断壮大完善的基础上, 青海省林学会、青海省花卉协会、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民间社团组织相继成立和壮大, 与林业行政组织一起在保护生态、宣传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林业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青海省先后进行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等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林业干部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不断丰富和提高。

1.2 非公有制林业改革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各项林业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和落实, 1986年通过落实“谁造谁有, 长期不变, 容许继承, 依法装让”的政策措施, 极大地调动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经济林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私营苗圃、私营木材加工厂等不断涌现, 非公有制林业逐步形成。随着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界对林业的关注和支持, 林业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制和个体等非公有制林业得到较快发展, 逐步成为全省林业经济中新的支撑。到“十一五”末全省共有社会支持型、集体经营型、公司承包型等各类非公有制林业单位205个, 承包面积2.22万hm2, 已规划造林面积106 km2, 从业人员达300人以上。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随着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 青海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先行试点, 全面推进的工作要求于2009年顺利完成试点工作。2010年2月召开了首次省委林业工作会议, 对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标志着该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实施。截至2012年, 全省集体林地顺利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累计完成“确权发证”215.93万hm2, 主体改革验收工作已基本完成, 顺利实现了3年完成林改主体改革任务的总体要求。

1.4 林业投资方式的改革

林业逐渐由国家单一投资向中央投资、省级投资、市县级自筹、林业贴息贷款、外资投入以及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投资等其他资金投并入6种投资方式转变。“七五”期间林业投资4 344.7万元, “八五”期间达到6 801.1万元, “九五”期间达到72 844万元, “十五”期间猛增到28.4亿元, 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对林业的关注和支持, 助推了青海省林业跨越式发展。

2 林业改革开放成效

林业改革开放的大门逐渐洞开, 青海省林业与澳大利亚、日本、亚洲银行、欧盟、全球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林业资源管理、土地退化防治、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原湿地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地交流与合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缓解了该省在开展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面临的资金和技术不足, 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同时, 也引进了参与式管理与规划、流域治理和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等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积极的筹划, 先后启动实施了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5.67亿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以及青海省总投资35亿元的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实施。

3 结语

60年来, 青海省林业事业发展经历了曲折和艰难, 通过正确处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逐步确立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2]。通过不断深化改革, 林业从最初生产木材的产业部门到保护和建设生态, 促进全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的管理部门;从一个县级内设处室到省政府组成部门;从植树种草服务农牧业, 到发展多种经营模式促进经济发展, 最终落脚的保护和建设生态。说明青海省林业立足于高原生态建设, 以可持续发展为统领, 以改革为推动, 以改革促发展就能走出一条发展高原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原特色林业发展之路[3,4]。

摘要:通过对青海省林业改革内容的研究, 综合分析青海省林业改革在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以促进当前林业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林业,改革,内容,成效,青海省

参考文献

[1]贾治邦.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要林业文献选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2]杨启刚.进一步深化县级林业改革的若干思考[J].大科技, 2013 (1) :119-230.

[3]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林业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3.

上一篇:信号电路下一篇:中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