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等教育

2024-09-02

青海高等教育(精选12篇)

青海高等教育 篇1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高度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制,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国际社会和我国教育界追求的目标,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依托于终身教育的发展。学分银行的开放性、终身性、公平性,有效地满足了终身教育对整个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在青海省建设“学分银行”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构建青海省终身教育体系。

学分银行是一种对学分进行认定、存储、累计并可兑换的管理模式,可以将受教育者在各层级教育机构及任何时间段内的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学习成果进行鉴定认证。这种管理模式为我国推进终身教育体制、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同时,学分银行也可以将不同的教育机构进行有效的衔接管理,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与业余教育、高层级教育与低层级教育相互衔接的“学分银行立交桥”。

2. 有利于青海省教育体制的改革。

学分银行的学分认证制度,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建立各级各类教育标准、实行完全学分制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推动作用。学分银行的学分互认制度,将有利于学习者共享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联盟与合作。

3. 有利于提高公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学分银行对学习者取得的每一个学习成果都给予认可与记录,并不断累积、转换,这对激发公民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有利于实现青海开放大学开放的教育理念。

学分银行有利于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以及学习成果的认证,也有利于实现开放大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是青海开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分银行”的创新点及优势

1.“学分银行”的创新点。

学分银行可以将学习者的学分进行累积,只要是在学分银行框架系统内的学习成果都是认可的。这一创新点为学习者完成学业、累积学分、促进人人终身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学分银行”的优势。

(1)灵活性。学分银行制度内的学习者不受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专业的限制,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教育机构内获取的学分可以进行累积和转换,这就使得学习者对学习的时间、专业、教育机构以及师资进行灵活的选择。(2)开放性。学分银行对学习者实行无条件注册学习,学习时间和方式由学习者自由选择,学分银行体系内的学分互认、可累积和转换。(3)服务性。学分银行是为全社会人员开放式服务的、具有组织特性与标准的课程资源平台,可以为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供特殊的教育服务。

三、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基本定位

青海省学分银行建议由教育厅主管、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承办,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宗旨,以继续教育(包括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为主要功能,面向全省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与服务体系。

1. 功能定位。

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青海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包括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学分转换、建立学习者终身学习档案;提供学习者学分储存、积累与查询功能,学习机会选择,教育机构学分互认以及人才推介等服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 管理定位。

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面向全省的学习者,是青海省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青海省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由省教育厅领导与管理,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具体实施运作。

3. 重点定位。

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以继续教育领域为重点,建立以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与服务体系,成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枢纽。

四、学分银行建设原则

整体设汁,分步实施原则;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原则;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原则。

五、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目标和任务

1. 总体目标。

建设面向青海全省学习者,以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为主要功能,合作紧密、沟通便捷、衔接顺畅、运行稳定的青海省学分银行,建立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与服务体系。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从而推进青海省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

2. 建设任务。

近期任务:在青海广播电视大学体系内实现学分互认和转换。中期任务:实现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学分的单向认证和部分校际间、教育机构的学分互认。长期任务:实现各级教育机构之间学习成果的互认,实现青海省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能够互认、可累积、可转换,推进终身教育、全民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六、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路径

以探索研究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分衔接为主线,对国内外学分银行构建以及我省相关教育现状和学分沟通情况进行调研,确定学分银行的定位与运行模式;制定初步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学分银行工作场所和信息管理平台;在各级各类教育试点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在试点完善的基础上向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推广学分银行制度。

七、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内容

1. 组织机构建设。

青海省学分银行应由管理层、运行层、监督层及决策层构成。决策层由青海省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和青海省学分银行认证委员会组成,是学分银行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管理层为青海省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是学分银行实体运行体系的管理机构,运行层由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学分银行以及各学分银行分中心组成,是面向学习者的服务窗口。监督层为青海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学分银行各项工作的监督,以保证学分银行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 认证标准建设。

作为学分银行建设的核心,学分认证标准建设是学习者在学分银行体系内顺利存储学分、累积学分并等级转换学分的重要保证。

3. 管理平台建设。

管理平台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建设,由门户网站、学分信息库管理系统和学分信息库三大模块组成。管理平台建设是学分银行运行的关键。

4. 运行机制建设。

这是学分银行发展的保障。在学分银行试点期间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在试点建设成熟的基础上,由青海省教育厅出台或向省政府争取出台普遍性的法规文件,推广普及学分银行制度。

八、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2015年)制定方案,试点先行。做好青海学分银行建设项目实施前的筹备工作,并且以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各层次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学分认定工作。第二阶段(2015-2017年)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开展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认可其他教育机构和自学的学习成果,并转换为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学分;推动部分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加盟学分银行,实现部分校际间的学分认定和互认,实现中期目标。第三阶段(2017-2020年)总结成果,全面推进。在总结青海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终端服务窗口,力争实现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分互认和转换,实现长期目标。

九、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政策保障

1. 在青海建立“学分银行”,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横向沟通、纵向衔接,需要突破观念、利益机制、办学体制、政策环境等制约因素,适时出台相关政策。

2. 青海学分银行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涉及面很广、操作也比较复杂,需要政府财政部门提供经费支持。

总之,建设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实现青海省全民学习的时代要求,顺应我国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公民素质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覃兵,胡蓉.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12).

[2]齐航.北京市建立学分银行的理论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1,(2).

[3]李艳岭.上海开展“学分银行教学改革工作的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4).

青海高等教育 篇2

职工安全技术学习培训情况汇总

施工单位:

单位负责人: 2005年10月8日

青海队

青海队停工安全培训学习总结汇报

乌兰矿领导:

根据矿领导的要求,我单位从2005年10月1日之7日停止了我单位所有井下作业工作面的施工,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煤矿安全规程》、“一通三防”、施工作业规程及措施中的有关规程规定,对职工进行了上岗、入井须知、井下施工作业、安全教育、“三违”处罚条例等方面的培训,并对职工进行了严格的考试,对于考试不及格的人员严禁其下井作业,再从新组织学习培训,培训后若再不能通过考试,青海队将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不再录用,通过此次学习培训,使我队广大职工增强了井下作业的安全意识,加强了职工对煤矿生产安全重要性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煤矿安全规程》及施工作业规程中的要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认识到了井下特殊性及重要性,工作面跟班安检员、瓦检员监督是为了井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施工作业规程中的有关规程规定执行操作施工,为此,我队全体井下作业施工人员每人都做了书面保证,决不做违反“三违”的事,认真接受安检员、瓦检员安全检查监督,积极配合安检员、瓦检员的工作。

另外,通过此次安全培训的学习,我单位决心自上而下很抓安全意识的教育,严格按照国家《煤矿安全规程》、“一通三防”、施工作业规程及施工措施等中的有关规程规定规范井下施工作业,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煤矿标准化施工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不予上岗,对不服从管理和不听指挥的施工人员坚决辞退,使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煤矿标准化施工意识深深的牢记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决不做违反“三违”的事,从建我队在宁煤集团和乌兰矿的信誉。

青海队

2005年10月8日

乌兰矿青海队职工培训情况汇报材料

施工单位:青海锐昇井建有限公司

2006年3月16日

乌兰矿青海队职工培训情况汇报材料

宁夏煤炭安全监察局领导:

我单位自1999年到现在所承建的乌兰矿技改井施工任务以来,每年都按矿上要求对我队所有职工进行井下施工作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我单位是从青海过来的矿山建设施工单位,但乌兰矿作为双突矿井,井下施工作业有着更高的安全技术要求,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该矿安全技术要求,我单位每年都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对所有职工进行多次井下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为15天,而对新工人则进行更长时间的培训,同时,按照“一工程一规程,一变化一措施”的要求,各掘进工作面在开工前,组织该工作面的职工对作业规程进行多次的学习培训,对措施进行3小时以上的学习培训,并对职工进行严格的考试,对于考试不及格的人员严禁其下井作业,再从新组织学习培训,培训后若再不能通过考试的人员我单位将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不再录用,只有考试及格的人员才能上岗,所有上岗人员都必须写出井下作业安全保证承诺书,通过学习培训使职工熟记规程、措施里的各种要求和规定,使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煤矿标准化施工意识深深的牢记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决不做违反“三违”规定的事。

由于我单位是跨省施工,职工常年在外,每年春节放假后,在3月中旬前职工才能全部返回工地。我单位计划待职工全部返回工地后,与有关部门联系,对所有职工按惯例进行一次全员井下施工作业安全教育培训,以加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尤其对井下特殊工种如扒斗机司机、放炮员、押车工、绞车工等再进行一次全面培训。

结合以上情况,我单位在2006年4月中旬以前一定完成对职工今年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工作。

青海锐昇井建有限公司

2006年3月16日

附件:

青海高等教育 篇3

关键词:塔尔寺宗教供施关系影响

奠定塔尔寺地位和影响的首要因素是因为这里是格鲁派鼻祖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因此塔尔寺既受格鲁派自身的重视,又受僧俗教众的重视。同时又受中央王朝的重视,所以其影响逐步扩大,塔尔寺地位和影响的提升是格鲁派地位及其影响提升的一个缩影。以下我从宗教、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塔尔寺的影响作一分析。

一、塔尔寺的宗教影响

(一)塔尔寺是安多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安多地区,是藏族历史上颇负盛名的佛教后弘期之策源地,尤其格鲁派跃居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后。安多地区便成了格鲁派的重要道场,寺院林立,形成了以青海的四大佛寺和以甘肃的拉卜楞寺为母寺的寺院网络系统。从而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清代皇帝对格鲁派采取既尊祟和又利用的办法。在清代一些大活佛受到朝廷的册封。这些宗教上层不仅在青海而且在北京、五台山、甘肃、西藏都有较大的影响,中央王朝的重视无疑有利于塔尔寺的发展,并可以抬高塔尔寺在全国的地位:格鲁派自身也对塔尔寺非常重视,因为这是格鲁派鼻祖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由于甘青藏区宗教首领都以塔尔寺的法台为他们心目中的崇高职务。世俗首领和群众都以崇拜塔尔寺为无上荣幸,由于格鲁派自身对塔尔寺非常重视,这就大大提高了塔尔寺在所有藏区的宗教影响,有很多高僧大德来这里讲经说法。使塔尔寺的宗教影响逐渐扩大。

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创建显宗学院,首开法会起,于每年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次纪念释迦牟尼的全寺性盛大法会。法会期间,寺僧们除诵经辩经外还举行“晒大佛”的宗教仪式,规模宏大。僧俗都来参加。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建立塔尔寺的跳神院。翌年春节,七世达赖照例宴请塔尔寺法台、经师则敦夏茸、青海和硕特蒙古察汗丹津亲王、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蒙藏僧俗首领,在塔尔寺举行规模宏大的正月祈愿法会,会上首次在跳神院表演法舞,从此塔尔寺每年四大观经时都举行跳神法舞活动。届时,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等地的广大藏、蒙古、土、汉族男女信徒云集会场向法王和马首金刚顶礼膜拜。远近前来朝佛的群众难以计数。这说明塔尔寺在藏传佛教信教民众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5月15日,九世班禅大师赴塔尔寺,驻锡尺巴禅堂。20日登殿诵经,并亲赴对山参加晒佛大会,喇嘛约3560名,俗人男女不下二千。当年10月28日,塔尔寺全体呼图克图及僧众。要求在宗喀巴的降生胜地。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大师(九世班禅)即命高僧等分别筹备第八次时轮金刚法会,五色宝石绘画坛城,诵经灌顶如法施与。共计一月光景,蒙藏王公、千百户、僧俗民众远近参加者不下八万余人。

1937年十二月九世班禅大师在玉树圆寂。1949年8月10日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座床大典在塔尔寺普观文殊殿前大讲经院隆重举行,塔尔寺张灯结彩,法乐齐奏、鞭炮轰鸣。到有青省府官员及蒙藏大活佛暨青、康、甘千百户、头人等五千余人。

可见塔尔寺在整个安多地区乃至整个藏区都有巨大的宗教影响。到目前塔尔寺依然香火缭绕,僧俗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其宗教影响还在继续扩大。

(二)塔尔寺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它通过宗教扩大影响的关键。

(1)塔尔寺是“汉藏黄金桥”的中间站

藏文史籍《安多政教史》中提到“汉藏黄金桥”这一词:“土兔(己卯)年,圣者三世达赖于前往康区之际和汗王会商决定:为了联系汉藏黄金桥等,留科力齐、青巴图尔及其属部与青海湖畔;派遣东科尔云丹嘉捎为代表,前赴蒙古地区”,从汉藏关系的历史发展看,“汉藏黄金桥”大多指安多地区藏汉关系发展中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安多地区是内地和卫藏联系的中间站,是通向内地和卫藏的黄金要塞,诸多的贸易和战争都发生在这一地区,安多地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而显示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为联系西藏与中原王朝的枢纽。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塔尔寺处在这个“藏汉黄金桥”的中心位置。塔尔寺形成的区域性的政教合一制度使其成为安多地区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的中心。

(2)外国传教士和考察家对塔尔寺的描述对扩大塔尔寺在世界范围中的影响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俄国考察家科兹洛夫在《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这样写道:“公本(即塔尔寺)寺院有有利的地理位置,作为佛教徒门景仰的宗教巾心,公本寺(即贡本)在著名的节日里,把整个中亚汇集而来的拜佛者吸引到自己的神殿中,在这里不仅可以见到居住在蒙古南部和库库淖尔的人,甚至可以看到来自蒙古北部和西藏的人。许多朝圣者队伍认为,在去神圣拉萨的途中,应该朝拜一下同宗喀巴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圣地,在这座好客的寺院中休息2~3个月,然后山发去走此后那段艰苦的路程”。同一时期,美国考察家芮哈特也对塔尔寺的宗教文化地位进行了记述:塔尔寺为中亚细亚喇嘛寺中最著名之一,五十年前赫克曾一次,以对于喇嘛寺之美无法描述,而名之日:“极乐美图”其魅力之程度即可想象也。

19世纪,还有很多外国传教士、考察家们曾都驻留过塔尔寺,其中有法国的古柏察、德国的威里璧、俄国的科兹洛夫、美国芮哈特等在他们的记述中他们眼中的塔尔寺(公巴寺、贡本寺),扩展了塔尔寺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由于塔尔寺处于联系内地和卫藏“汉藏黄金桥”的中间地位,因此在格鲁派兴起之后,曾利用这一通道与中央王朝紧密联系,从明朝初期到明朝末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由创立而至发展壮大,随其势力在西藏的扩张,再继续向甘青藏区发展,塔尔寺也是理想的枢纽之地。到十六世纪后期,黄教势力即已延伸到青藏高原以北的蒙古地区。清王朝出于“辑藏安边”“安众蒙古”的目的。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对宗喀巴及其创立的格鲁派(黄教)上层喇嘛大加赐封和敕授名号。历史上,历代达赖、班禅和其他西藏高僧,凡进京觐见皇帝和去蒙古、或返藏途经青海时,都来朝

拜塔尔寺并在这里驻锡。从这些方面讲塔尔寺所起的枢纽作用是巨大的,在政治和宗教方面又成为西藏和内蒙的传播站。当时中央王朝积极扶植塔尔寺,这一举措为稳定蒙藏地区具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塔尔寺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格鲁派与其他教派不同,在寺院经济方面采取广为施主的办法。打破了以往某个教派只和某一地区的某一封建势力相结合而形成二为一体的政教不分局面的局限性。即避免了各教派以争夺世俗割据势力之间的利益而导致的教派冲突。从而格鲁派势力在整个藏区的封建势力广泛联系的同时,还和蒙古族、汉族、满族的封建统治者建立联系。塔尔寺在宗教上成为青海藏、蒙、土等少数民族信仰的中心,信徒们都不远万里以朝拜塔尔寺为荣,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极高。在全国享有盛名。在历史上由于藏蒙在信仰上的认同,使得藏蒙民族的联系也为此加强。塔尔寺对促进民族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塔尔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塔尔寺与蒙古族之间的关系

1、蒙古贵族是塔尔寺重要的经济支持者。

在塔尔寺建寺之初受到了当地五族索昂和蒙古贵族的大力支持。各蒙古王公为了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威望。争作塔尔寺施主。其主要原因依然因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历史记载青海湖蒙古各部是塔尔寺的主要经济支持者。大金瓦殿最初规模不大,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经和硕特蒙古亲王达什巴图尔、郡王额尔德尼济农等捐助扩大成大殿;康熙五十年(1711年),郡王额尔德尼济农再施黄金一千三百两、白银一万两千两,用镏金铜瓦覆盖殿顶,自始称“大金瓦殿”:乾隆十一年(1746年)河南蒙古王丹津旺舒克及其福晋艾克霞出资装饰大殿,安装了铜制镏金云头、滴水、莲瓣等饰物,塔尔寺僧众感恩施主功德,曾绘其肖像于大殿内壁;殿内主供的宗喀巴纪念塔,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由宗喀巴蒙古额尔德尼洪台吉作施主,改变塔形,以纯银作底。镀以黄金。镶嵌珠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达什巴图尔由施黄金百两、白银数万两再次扩建。始成现在规模。此外塔尔寺的大拉让、大经堂等其他殿堂的修建,都得到过蒙古族施主的捐赠。

2、塔尔寺的活佛曾长期在蒙古族中活动,享有很高的威望。

塔尔寺的色多、嘉雅除了在青海海西、海北蒙古族中有众多信徒。在内外蒙古亦有影响,历辈色多传教于内蒙土默特部,而嘉雅系统,特别是五世罗桑楚臣丹贝尼玛曾数次去外蒙古车臣汗部牧地传教。

3、有些活佛在蒙古族信徒中找到转世,无民族界限。塔尔寺的阿嘉、色多、嘉雅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4、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对塔尔寺额影响。他是公认的格鲁派领袖人物,他对塔尔寺的发展以及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贡献巨大。明朝时几次来青海塔尔寺,在第二次即明万里十年(1582年)来塔尔寺,对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爱、隆奔、米纳等藏族部落指示扩建塔尔寺,并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从此塔尔寺发展很快,先后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依怙殿、释迦殿等。明万历十二年(1584)春。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来青海弘法,来到塔尔寺,建立了寺内组织和法规。三世达赖的青海一行,使得格鲁派冲破民族界限迅速传播到蒙古族中。后来格鲁派上层认定俺达汗曾孙云丹嘉措为四世达赖,更使“宗喀巴的宗教在蒙古之国显得如太阳一般”。十七世纪初,格鲁派在西藏受到藏巴汗政权的威胁,求援于固始汗。从此和硕特蒙古与格鲁派结成联盟。固始汗以格鲁派“护教法王”的姿态走向统一青藏高原的政治舞台。在青海建立起了一批以蒙古族为主要僧源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格鲁派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清朝前期,清政府为安抚蒙古、藏族等民族的权贵,采用“兴黄教,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修一庙,胜用十万兵”,“因其教不易其俗”和“用僧导化”等政策,极力支持和崇信宗教活动,赢得了广大蒙古、藏族人民的信任,维护了祖国统一。塔尔寺在清政府和蒙古王公的积极保护、尊崇下,不断得到扩建和修缮。蒙藏的友好关系在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时期得到了继续发展与巩固。清代在内蒙古各地兴建喇嘛教寺庙贡一千余座,可见喇嘛教在清代已成为广大蒙古人赖以寄托的精神支柱,更成为蒙古封建王公利用其巩固统治的工具。

此外,蒙古各部王公和僧人入藏熬茶、礼佛、学经也在塔尔寺停留,蒙古地区的著名活佛大都在塔尔寺有活佛府邸而被列为塔尔寺一员。如土观、却藏、香萨等等。塔尔寺的驻京呼图克图及赛多诺门汗等还在内蒙有不少属寺,这就大大提高了塔尔寺的社会地位,使塔尔寺在西藏、内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视。由于塔尔寺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倍受蒙藏僧俗上层领袖人物和中央王朝的重视。

(二)藏族与土族携手共进

藏族与青海土族之间没有民族渊源关系,土族,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16万人。15世纪初,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逐渐传入土族地区。据史载宗喀巴的大弟子,释迦也夫,于明永乐和宣德年间,两次朝觐明廷路过青海时,大举宣扬格鲁派教义,并在今青海民和县马营等地修建了灵藏寺和弘化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在互助地区兴建了黄教寺院郭隆寺(即佑宁寺),成为这一地区显教讲院之始。之后,土族地区的黄教寺院一个接一个地兴建起来,出现了“番僧寺族星罗棋布”的景象,说明土族群众也已大多改信了格鲁派。《宗教流派镜史》也曾谈到格鲁派的盛行:“昔时安多界内虽有少数萨迎及噶举教派,现已完全转成格鲁一派矣”。到了清乾隆以后,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土族地区达到鼎盛时期,清廷在这一地区黄教寺院中,先后授封了七个呼图克图和四个堪布,使得格鲁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成为土族的全民信仰。

土族在信仰上与藏族相同,因为长期与藏族相处时,在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并且在塔尔寺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土族高僧大德,有很多僧源也来自土族。因此塔尔寺为土族与藏族的友好交往起到了纽带作用。

另外,共同的信仰把大量的汉族也带到塔尔寺,在塔尔寺不仅有很多汉族僧人,而且更多的汉族有信佛者。共同的信仰使得青海的很多民族在民族认同方面有很多接近的地方。这反过来又为本地区民族之间的友好发展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使得几百年以来在民族杂居的情况下各个民族能友好和谐相处。

三、塔尔寺对文化、教育影响

(一)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宝库,是藏汉文化融合的典范

塔尔寺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历史上,明清两代统治者及民政府的都十分重视塔尔寺。塔尔寺是蒙藏各民族与中原汉族展开文化交流的中间站。重视这些文化遗产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维护祖国统一等多方面,都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塔尔寺不仅以宗喀巴诞生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产生地而闻名中国,而且它以收藏珍贵的民族历史文献著称,该寺现存藏经版数上万件。除了大量佛经外。尚有哲理、史地、音韵、天文、医药方面的著述和诗歌、小说、戏剧、传记等藏语文学作品。

塔尔寺的各类志书完整地保存了塔尔寺发展和建筑史,塔尔寺与甘青地区及西藏、四川、蒙古各寺院、部落之间关系来往、明清朝廷对塔尔寺的赐偿扶持等。而《青海塔尔寺维修志》及其全部档案,反映了塔尔寺在共产党和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所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维修的全貌。对研究党的民族宗教政镱,古建筑维修、文物保护重大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塔尔寺的艺术,“艺术三绝“及雕塑、音乐、舞蹈等,体现了藏文化的博大精深,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各民族的非凡智慧和创造精神。研究这些艺术的各个方面,对我们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设计营造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民族工艺美术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有很大的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了独特而完整的寺院教育体制

格鲁派寺院教育组织体制都自成系统,以中心寺院为领导,每个寺院又有各自的组织。格鲁派的寺院教育以拉萨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及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六大寺院最为完备,其规模较汉地寺院大,为藏区最高的教育中心,各地数以万计的寺院就是各地的中小教育中心,千百年来,藏族地区曾用寺院佛学教育代替社会学校教育,寺院即学校、喇嘛就是教师、佛经就是教材。在藏族封建农奴制社会教育机构中,除了一小部分管办的学校及私塾外,其余大部分就是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对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培养人才诸多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丛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或者说它具备了学校教育的某些特征和作用。

格鲁派把寺院教育发展到有完整的教育体制、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位制度等。并一直影响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塔尔寺不仅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而且在培养人才、保存古籍和弘扬藏族的传统文化等诸方面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1、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在教学体制、内容、方法、学位、考试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制,尤其是到了格鲁派时期。这种制度发展到极其完善的地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谨的教学体制。塔尔寺对各级学僧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一般对刚进入寺院的僧人,寺院不考虑他们的年龄和学历,一律分到各自所属的康村。开始不能马上学习,除替老师干杂活外,还要为寺院出各种杂差。在此期间,新僧必须出席康村一日早、中、晚三次集体诵经和扎仓每日一次的集体诵经,并不得有迟到和早退的现象,一旦出现缺席,则必遭开除处分。经过一阶段的考察,寺院认为合格后,才对新僧进行详细登记造册。按照寺院的规定。学僧由康村指定老师,也可以自己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藏文字母、拼音、常用词汇、文法和短小的经文。通过启蒙学习后,成绩突出的僧人,由寺院推荐到具有一定条件的寺院学习深造。凡进入塔尔寺的僧人,不管年龄、学历如何,寺院一律以扎仓为单位,将他们编入预备班中学习。由预备班升入正式班时间的长短,由每个僧人的老师决定,时间短的只需几个月,时间长的则要数年。

(2)固定的教学内容。塔尔寺的学僧在启蒙阶段主要学习基础文化和工艺技术,同时也学习一些礼仪,要求学僧必须掌握大小不同的宗教仪式、程序、经咒和法器等,这是极其严格和极其复杂的事情,一点也不能错乱。当把这些学到一定程度后,即按照格鲁派学习的内容进行修习。学习内容是先显后密,显宗学院是研习因明学、般若学、中观学、俱合学和戒律学的,课程以五部大论为主。密宗学院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门,即《事续》《行续》《无上瑜伽续》和《瑜珈续》。在塔尔寺还另外设有以学习医学、天文、历算舞蹈为主的专业班。这些专业班主要学习藏族的医学、天文、历算和舞蹈等内容,同时兼学声明学、韵律学、语法学、修辞学,并参加部分宗教活动等。总之,这些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更改。这种学习程序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3)独特的教学方法。塔尔寺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先让学僧读背经文,在熟背经文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和精心钻研。藏传佛教认为,背诵不是学习经典的目的,而在于对佛教典籍要义的理解。学僧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通过背诵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要通过精心钻研以达到对佛教典籍内容的深刻理解。因此,塔尔寺的学僧中涌现出许多背诵佛经的能手,有的僧人竟然背诵几千余页佛经而不会有丝毫错乱。这种强记熟背、融会贯通、崇尚精心钻研的学风,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被广泛采用。另一种是立宗辩和对辩。立宗辩最常见的辩论方式是立宗人树立一宗,而且为此而进行辩论;对辩由二人进行,先由甲提问乙回答,告一段落。再由乙提问甲回答,回答的方式和立宗辩相似。只是不像立宗辩那样经常举行。这种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方面通过辩论和答辩的方式,学僧之间可以在学识上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讲辩可以激发思考、培养口才、增强记忆。

(4)严格的考试制度。塔尔寺通过辩经进行的考试制度。较为有力地杜绝了徇私舞弊。考僧如不能背诵指定的经文,不但考僧要受到惩罚,而且其指导教师也要受到批评。考场一般都设在大庭广场上,考僧和考官要在各级监考和全体僧侣监督之下进行答辩、释难等一系列考试。因此。要求考官要公正出题,考僧要有真才。实学,考试成绩低劣者即留级或调迁。总之,凡学僧学习期满,均要经过严格的学业考试,以看能否获得有关的学位。这种考试制度避免了考场作弊及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

(5)健全的学位制度。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实行学位制。凡是进入寺院的僧人只要刻苦读书、勤奋学习,都有可能取得学位。各寺院的学位等级和录取名额有所不同。西藏三大寺的格西学位共分为四个等级,一等称“拉然巴格西”,意思是塔尔寺显宗学院的格西学位亦分为三个等级,一等称为“拉然巴格西”:二等称为“噶居巴格西”:三等称为“噶仁巴格西”。藏传佛教寺院这一整套学位制度的建立,对于吸引学僧埋头学经及保障寺院教育的实施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青海高等教育 篇4

据了解, 在藏区本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每年补助公用经费2700元, 补助生活费1500元, 共计4200元;在异地就读的藏区学生每年补助公用经费3300元, 补助生活费3200元, 共计6500元, 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承担。

30日出发的首批518名学生中, 有363人为藏族。他们将分赴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中专部和山东泰安东平职业中专接受3年职业教育。这两所职业学校设有汽车维修、计算机、数控等10多个专业, 学生们可以根据爱好选择专业。毕业后山东将为学生安排工作, 每月工资不低于2800元。如果不愿在异地工作也可回原籍。

青海高等教育 篇5

所谓受教育程度,是根据人们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和反映出的知识文化水平来认定的,不同群体的人均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构成了群体规模的不等的教育存量。

随着青海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女性接受教育的条件不断改善。小学适龄儿童和女童入学率分别由2000年的94。23%和93。09%提高到2006年的97。05%和96。7%;初、高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分别由2000年的78。35%和3。76%提高到88%和55。22%;青壮年女性识字率由2000年的72。1%提高到78。57%。新增女性劳动力和在职女职工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广大妇女逐步接受终身受教育观念提高。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女性受教育程度也有所改观,每万名女性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明显提升;文盲人口有所下降;女性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男性相比逐渐缩减;女性受教育人口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减小而不断增多。如此情况为我省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也有力地促进了劳动人口素质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受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传统习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青海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尽管有所提升,但仍远不及男性人口,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女性受教育程度在性别上存在较大差异

据统计部门前不久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青海省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接受小学及小学以上教育的人口性别比为124。4:100,其中在小学接受教育的人口性别比为112。57:100;在初中接受教育的人口性别比为145。19:100;在高中接受教育的人口性别比为119。71:100;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性别比为134。84:100,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在文盲、半文盲人口中,女性占67。2%,男性占32。8%。说明在受教育机会均等上,仍存在较大的不平等性。

1。2 受教育程度在城乡间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城乡长期存在社会结构制度的二元性,使得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必然反映在女性受教育程度上。据第五次人口调查资料数据分析,从分地区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6岁以上人口看,61%小学文化程度女性分布在青海农村,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城乡女性差距不是很大;而从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村女性所占比例越低,依次递减为:36%、18%、16%。另据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00年青海女性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10年,其中城市为7。30年,农村4。63年,相距2。67年。而同期城市男性超过农村男性受教育年限仅1。94年,农村男性比农村女性多1。75年的受教育机会。可见,女性受教育程度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

1。3 女性受教育程在职业上存在较大差异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青海省各职业人口中,77。54%女性从事农、林、牧、渔及简单服务和粗放加工等职业,且82%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7。86%女性从事批发、零售、餐饮等商业服务工作; 14。6%的女性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高校、科学研究等机构工作。而且文化素质低的女性一般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从事体力劳动;文化素质高的女性多分布在第三产业,从事脑力劳动。可以看出,不同职业所需的文化知识水平含量是有区别的,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女性就业机会及女性人力资本含量多与少。女性受教育程度在民族上存在较大差异

青海总人口为543。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就占45%。全省妇女文盲比例高,而少数民族妇女文盲比例更高。2005年五普资料显示,未上过学人口中少数民族女性比汉族高34。7个百分,在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程度人口中,汉族分别是少数民族的3。71、4。94、和2。60倍;在大专、大学本科教育程度的人口中也分别高出少数民族女性2。25和0。51个百分点。缺少文化知识成为少数民族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的最大障碍。同时,妇女文盲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

1。5 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培训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各类培训是除正规教育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事实上,劳动者所具有的许多有用的劳动技能都不是在学校里获得的而是得之于各类培训。青海省女性接受培训的比例低于男性。2004年—2006年青海省培训社会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0。5%、23。5%、24。4%。说明青海省女性接受培训的比例与男性相比差距较大。青海女性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成因分析

青海省女性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的、观念的、政策的等主观原因,也有环境的、经济的、师资的等客观原因。从深层次分析,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2。1 经济因素

长期以来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落后的基本省情,使女性发展的起点低、发展慢。特别是教育经费投资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同时,青海省国民收入水平也较低,不少贫困的地区只能勉强达到温饱,个人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女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失去受教育的各种机会。而且青海各地、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发展也极不平衡,同一地区和民族内部,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差别,农村低于城市,牧区低于农村,青南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更为落后,特殊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较慢。这些都是造成青海女性人力资源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

2。2 传统观念因素

青海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而由此产生的狭隘性也成了女性不愿承认又不得不承认的心理弱点。“三刚五常”、“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祖训;“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消极思想;“靠天吃饭”、“安土为本”等传统生产生活观念;“男孩读书,女孩养猪”、“男孩当家,女孩出嫁”等民族传统观念;“舍寺院无学校,舍喇嘛无教育”等宗教负面习俗等。不仅残忍地剥夺了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委缩了女性拥有的与男子同质的天赋和智慧的潜能,而且还成为女性抑制自身价值充分体现的一个思想和心理上的障碍,成为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实施的又一障碍。

2。3 体制因素

体制问题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程度所决定的。但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多年来青海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人事体制、教育体制及其它相关体制,使安排取代了选择,服从取代了竞争,再加上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空间显得十分狭小,过多的女性管理人员被重复不变地安排在公共关系的岗位上,如党务工作、人事工作等;过多的女大学生被推荐报考社会公认的“合适”专业,以至文科成了女性化专业的象征。久而久之,使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女性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和拓展。提高青海省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对策

3。1 加强教育投入是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重要环节

在争取国家财政的专项拨款,地方政府也要想办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在保证政府投入力度加大的前提下,也应采取积极措施,启动社会资金对教育的投入,从总体上减缓女性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差异的扩大,提高女性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青海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人力资本。

3。2 让性别平等意识进入决策主流

消除性别歧视,弘扬女性自强精神。消除性别歧视,一是要创造有利于女性教育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全省形成重视女性、尊重女性、保护女性的良好风尚;二是要把女性教育作为青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之一,把女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消除不利于两性平等的因素;三是要宣传女性在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宣传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女性典型,让性别平等意识进入决策主流。

3。3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根据青海省女性受教育程度、女性人力资本存量的现状和加大开发的需要,政府可采取应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对策和措施,以尽快提升女性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一是继开展形式多样的扫盲活动,有效地降低女性成人文盲率。二是以多种手段鼓励处于弱势的农村妇女学知识、学技术、学科学,依靠科技脱贫,依靠知识致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骨干作用,在参与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三是坚决清除妨碍女学生接受教育的任何人为障碍。取消与性别有关的入学录取分数差异政策,积极开展升学指导工作,拓宽女学生择校择业的视野,优化女性人才的结构。四是积极发展适应妇女特点的成人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使女性人力资源能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3。4 转变女性自身观念

广大女性要克服遇难而退的软弱心理,摒弃头脑中固有的女性是“弱者”的心理,从传统陈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从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来认识和确立人生的自我价值,积极主动参与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靠自己的实力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理论水平,参与市场平等竞争,成为市场需要的有用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转型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特别是在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商业、服务、饮食业和金融保险等适宜妇女生理条件的部门、行业,干出不凡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小戎。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M]。北京:人口与经济,2003。

[2]@刘曼元。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J]。兰州大学学报,2004。

[3]@王禄宁。关于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问题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2004。

青海高等教育 篇6

【关键词】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教育基地;红色资源

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建设背景

2009年5月26日,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正式开馆。纪念馆内的五个主展厅都采用了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多样形式的艺术表现,不仅丰富了馆内的展陈,也为我们了解“两弹一星”的艰难研制历程提供了又一平台;同时也为我们那些追忆缅怀在这场伟大的“草原会战”中甘为“孺子牛”的无数革命前辈的感人至深的事迹提供了又一载体。

在纪念馆历时两年的建设中,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时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院士。他十分关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后的情况,听说要把221基地建成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后,曾致信给曾庆红副主席,详细阐述了在基地旧址新建纪念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封信中,他这样说道:“我非常赞成把青海221厂旧址建成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发挥她的教育作用……事情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这份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教育和激励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其实,在纪念馆建设过程当中,有很多像朱光亚这样的爱国科学家为纪念馆的建成贡献自己的力量。特别是不少单位和个人捐献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使纪念馆的馆藏文物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充实。

二、多元手段打造红色基地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的建成开馆,为基地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五个展厅中,约30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以最直观的方式重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在茫茫戈壁滩上集智攻关、自力更生的工作和生活场景。除了这一件件实物外,原子城纪念馆还成立了阵地教育与阵地外教育相结合的宣讲团,随着主持人的主持引领,五位宣讲人员依次轮换上场,以演讲、音诗画、现场讲解等方式,以主持串词介绍青海省、原子城的基本情况,渲染突出青海、海北元素。一次宣讲一堂课,一个故事一面旗。“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道德的升华,我们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着别人,这就是感动的力量,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宣讲人员吐露了亲历宣讲的心路历程和感悟体会。

三、纪念馆红色资源开发建议

1.加快发掘整理,建立原子城纪念馆与周边地区红色教育资源库。原子城是世界第一个主动退役,被地方和平利用,并对外开放的核武器研制基地,所具有的特殊性、神秘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自1995年全面退役时受世人的关注。在221基地建成到退役的三十多个春秋,共建成18个厂区、三个生活区,这些厂区到目前大部分都保存的较为完好,除了这些实物外,留在金银滩草原上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221的动人故事,新落成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核工业创建和发展历程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我们应该在维护、发挥好展馆作用之外,不断挖掘其他厂区、人物故事,逐步完善展陈内容,加强史料研究、深化和延伸主题教育,最大限度保存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生动教材,再赋予其时代特征,从而转化为新的资源优势。

2.深入研究阐释,以红色精神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要以纪念馆为主阵地,同时应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学者、协会、学会、研究会作用,着力于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乘法效应”,将”两弹一星“精神由我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3.建好阵地网络,丰富基地内涵,提升教育功能。原子城纪念馆是传播“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跳出纪念馆,扩大“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安排定时的有关历史的影视、歌舞专场,直接还原草原革命工作者工作、生活的场景,融入情景再现和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置身其中,力求增加“两弹”基地的欣赏性、参与性、体验性。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的建成开放,打造了全省乃至全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极大丰富了红色旅游内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也为挑战,提升纪念馆的管理利用水平,让其具有的教育示范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力争把基地打造成提升思想,洗涤灵魂,升华品格,鼓舞斗志的精神家园,真正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原子城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它也必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鹰翔.两弹一艇那些事.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李成君,杜文林,王致玲,张寿川.走进原子城纪念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3]李成君,杜文林.金银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青海高等教育 篇7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 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 以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对于乡土事物, 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更加具体、生动, 也更加熟悉, 因此通过乡土地理事物教学能有效地抓住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 增强学生的地理感性知识, 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所获得的地理基础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 在荒漠化问题的讲解过程中, 可以提及当地人们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挖采野生中草药 (如冬虫夏草) 的事实, 让学生认识到这种“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方式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后果等。

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地图作为使用对象,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当地地形的调查活动, 从而让学生从中掌握相关方法、技能、技巧, 对提高学生的读图及综合分析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课后要求学生在平时观看中央台的天气预报、青海天气预报等电视节目, 在课外阅读青海省旅游地图等。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而且拥有丰富的、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社会资源, 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不言而喻。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 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 将乡土地理的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 指导学生走出课堂, 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 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地理现象、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 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记录所得、所感、所想, 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

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 感触人地关系

结合人地关系理论, 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特征, 而且要使学生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形成全球意识和环境价值观念。提高学生适应、保护和改造环境的自觉性和能力。使学生理解人地关系最好的办法, 就是让他们知道周围所存在的事或物。比如, 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生态保护工作做得好的工程建设, 如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地关系如何才能得以和谐。这样一来, 学生对于人地关系有了更亲切、更详细的理解认识, 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同时, 也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五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换句话说, 祖国在哪里, 祖国就在身边, 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对学生而言,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 本乡本土则是他们看得见的祖国。只有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此方面, 乡土地理具有独到的教育性和思想性, 应充分发挥地理课程的乡土特色, 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地理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学生所在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地理要素的客观描述, 通过归纳、演绎、综合等辩证分析, 再上升到理论高度, 使学生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找出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 合理开发本地资源, 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正确途径, 激励他们为建设家乡, 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

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 它的实现必须依靠全民参与。所以, 对未来的国家建设者、目前的初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地理学本来就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涉及自然、人文等各个领域, 几乎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连, 可以说, 在基础教育所有的学科之中, 地理课程是最适宜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科。而乡土地理教学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 对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 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 初步分析, 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 解决当地面临的地理问题, 又为地理教学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

摘要:对青少年学生, 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教学尤为重要。它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从小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乡土人文精神, 为日后的高中地理学习打好基础, 同时, 还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初中阶段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当地的经济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青海,乡土地理,兴趣,实践,情感

参考文献

[1]曹传道.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李茂林.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农村地区乡土地理教育探究[J].广西教育, 2010 (5)

[3]柯志坤.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J].读与写, 2012 (2)

[4]董瑞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7)

青海高等教育 篇8

据了解, 此前, 财政部、教育部决定2010年至2015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第一批下达青海省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34亿元, 其中购置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900万元、图书800万元、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700万元;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及附属生活设施建设1亿元。

青海此次下达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建设项目覆盖10个县的20所学校, 并为3个县的4所学校配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青海高等教育 篇9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通讯技术 (ICT) 凭借网络飞速发展,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化技术与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相结合, 正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 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普及为教育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打破了传统教育中面临的时间及地域等限制, 建设一个高质量、高带宽、多服务、范围广的整体教育综合平台络势在必行。

青海省地理环境特殊,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中南部, 地处青藏高原, 长江、黄河上游。东西跨1200公里, 南北纵贯800公里, 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省内大部分学校处于边远偏地区, 同时在教学点中, 包括中小学在内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拥有大量的信息点。面对青海省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分布性和异构性等特点决定了空间信息的共享必然存在巨大的困难, 这为信息通讯技术在青海省教育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机遇。

1 青海省高原远程综合教育平台的技术实现

1.1 技术实现原则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设想中的青海省高原远程综合教育的技术实现, 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 确定系统建设总体框架、目标任务、功能设置,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在总体框架下, 按照实施方案的部署, 分期、分阶段实施, 保证上下“一盘棋”, 有序推进。

◎统一标准, 分级建设。青海省高原远程综合教育的技术实现要按照“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系统功能、统一应用软件、统一平台接口”的要求, 先一级平台 (省级平台) 、后二级级平台 (市、县平台) 、分级推进。

◎先进实用, 安全可靠。系统的先进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的先进性, 系统的体系结构既要考虑使用当前的最新技术, 也是能够为将来的用户、技术和需求的发展留下空间和接口, 因此系统要具有模块化的结构, 并具有灵活的接口。二是技术的先进性, 应该采用目前比较前沿的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和软件应用技术。三是管理模式的先进性, 本系统是一个跨部门的系统, 各个部门在管理流程上存在相互作用和制约, 应该探索出一条如何进行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管理的先进模式。

◎多方合作, 共同建设。系统建设需要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建设, 全面组织、协调和建设并为技术可行性把关。借鉴各地经验, 创新开发。充分借鉴其他网络系统建设的经验, 利用成熟的软件产品, 结合高原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使系统成熟又有特色, 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规范性和安全保密性。高原教育系统的实现方案及各类应用系统方案必须进行必要的规范, 从而保证各系统之间的互联, 设计一致性以及系统管理和应用的统一性。

◎经济性、适用性和可扩展性。要避免重复建设, 节约资金, 对现有的教育系统设备、网络资源等充分利用、发挥效益, 对新建系统要科学论证, 硬件设备通过招投标等形式购置。要按照经济实用、成熟先进、持续稳定、平滑升级的要求, 确定高原教育系统建设的规模和软硬件档次。要立足于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 同时为将来各类教育信息化发展留有余地。

1.2 建设规模

确定建设步骤, 按照“总体规划、网络先行、分步实施”的思路进行开发建设。在全省范围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在应用上, 逐步实现教育系统内部远程教育、校校通、班班通、远程考场监控、远程招生录取、高考数据查询;在教育专网建设的基础上, 实现校安系统功能、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培训系统、教育系统公文传输、内部办公系统、贫困生资助系统、经费保障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功能。

同时建设Internet (国际互联网) 建设高原教育门户网站站群系统, 充分利用网站站群管理功能, 在一个网站系统内, 建设统一平台下的从省教育厅到各州地市教育局到各区县教育局的高原教育门户网站, 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统一管理的高原教育门户网站建设, 实现教育政策宣传、教育信息发布、远程招生录取、高考数据查询、远程教育培训、学历查询、远程报名等功能。

2 业务体系

2.1、整体解决方案

青海省高原远程教育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以IP通信平台为基础, 实现环境 (如特别是重点、敏感区域的视频监控) 、资源 (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 、到活动 (网络的开放架构对定制业务的支持) 的全部数字化, 利用标准的ITOIP解决方案, 以IP技术为标准技术, 利用SOA开放架构实现对整体IT平台的统一集成支撑。

青海省高原远程教育平台解决方案包括全省教育双星形网络、校园接入、校安系统、州市信息中心、远程视频教学 (视频会议) 系统、智能管理平台、高原教育网站站群等多个子系统。

2.2网络、系统、硬件设备

青海省高原远程教育平台硬件配置包括:网络、网站服务器、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硬件设备配置。

系统软件配置主要包括如教育平台网管系统、外网网站开发管理后台等支撑软件。

系统安全建设分为技术类安全和管理类安全两大类。技术类安全要求与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安全机制有关, 主要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部署软硬件并正确地配置其安全功能来实现;管理类安全要求与信息系统中各种角色参与的活动有关, 主要通过控制各种角色的活动, 从政策、制度、规范、流程以及记录等方面做出规定来实现。技术类安全要求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几个层面提出;管理类安全要求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几个方面提出, 技术类安全和管理类安全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为保证本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可采用高等级的安全规划整个系统总体信息安全, 规划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物理安全:物理位置的选择、物理访问的规定、机房设施和安全等。

网络安全:有冗余特性, 不存在已知“后门”, 及时提供系统补丁, 必须具有认证、授权、审计安全特性等, 支持访问控制安全策略及管理功能, 支持在线的网络安全管理等。

3 青海省高原教育平台建设方案

3.1 整体建设规划

根据青海省高原教育平台的建设要求, 教育平台将分为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三级网络纵向连接 (末端接入学校及教育下属单位) , 整个教育平台具有可运营、可管理的开放式结构。规划以青藏高原教育厅作为教育平台的信息点主干核心, 以通信骨干机房作为教育平台的主干节点, 以省教育中心作为数据中心和管理中心, 所有的教育平台都在省会节点中连接。所有的节点中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中, 这样网络的压力就减少了。市、县教育平台依托省平台来传输教育信息数据。

在互联网方面都同样采用三级网, 省平台连接互联网, 市、县连接本地互联网节点。这样保证带宽和业务的扩容性。

完善网络安全保障, 进行对整个教育平台的安全防御措施的部署。教育平台主要对来自外部的攻击行为和来自城域网内部的安全隐患进行多方面的防御, 在教育平台的四个节点中都配置防火墙模块防预防部的攻击。在各地市、县的核心交换设备也配置防火墙功能模块, 防御外部的攻击。

规划中的总体网络采用双星型架构, 保证主干链路正常使用。在规划的教育平台中省级为核心管理平台, 市、县为二级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建设校安视频监控系统、远程多媒体教学平台等, 给教学事业得到很大的帮助。

3.2 骨干层

在骨干层 (省教育平台核心) , 考虑到教育骨干网的高稳定性、高安全的特性, 规划采用双星形组网方案, 网络的核心层选用高性能骨干路由器, 骨干节点之间相连构成双星形, 从而进一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骨干路由器必须具有强大的性能以及稳定性完。

3.3 汇聚层

在汇聚层 (州、市级城域网核心) , 采用大容量多业务路由交换机作为各区域本地教学单位、机构流量的上行汇聚。校园网的建设将分情况区别对待, 已建成的校园网可直接接入所在区域的汇聚交换机, 流量汇聚后进入骨干层;尚未建成校园网的将依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采用适合的建网模式进行建设, 然后通过校园出口设备接入所在区的汇聚设备, 汇聚交换机同时可接入区级的信息资源中心和区级认证管理中心。各个州、市教育信息网就近接入到互联网中, 而教育平台的Cernet是从骨干节点传输下来的, 州、市可以互相远程教学共享等方式来利用教育平台。

3.4 接入层

在接入层 (县级城域网节点) , 青藏高原教育平台的建设是由多个县级城域网单个独体构成, 县级作为各个接入点, 采用就近的方式接入州、市级城域网核心节点, 再由汇聚路由器统一汇总至骨干节点, 针对各个接入点的数量不同以及数据量不一致等情况, 可以灵活选择不同数量的接入点汇聚至核心节点。各县级城域网接入到互联网中, 而教育平台Cernet是从州、市节点传输下来的数据, 没有直接接入到教育平台中。

3.5 数据中心

信息资源中心, 一方面提供大量的服务器群组针对不同学校、机构提供相应的数据业务服务, 认证管理、计费等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中心的统一出口, 高速连接到CERNET和Interntet两个外部出口, 通过统一的开放数据业务平台实现整个教育平台用户的计费和特色宽带业务的开展, 最后通过集中网管来实现对全网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故障报警等。

4 技术选型:MPLS VPN

4.1 MPLS VPN介绍

MPLS可以看做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技术。可通过MPLS信令 (如LDP, Label Distribute Protocol, 标签分配协议) 或手工配置的方法建立好MPLS标记交换连接 (Label Switched Path, 简称LSP) 以后, 数据转发过程中, 在网络入口进行流分类, 根据数据流所属的FEC选择相应的LSP, 把需要通这条LSP的报文打上相应的标签, 中间路由器在收到MPLS报文以后直接根据MPLS报头的标签进行转发, 而不用再通过IP报文头的IP地址查找。在MPLS标记交换路径的出口 (或倒数第二跳) , 弹出MPLS包头, 还回原来的IP包 (在VPN的时候可能是以太网报文或ATM报文等) 。

根据扩展方式的不同MPLS VPN可以分为BGP扩展实现的MPLS VPN, 和LDP扩展实现的VPN。根据PE (Provider Edge) 设备是否参与VPN路由又细分为二层VPN和三层VPN。同依赖于IP Tunnel技术实现的传统IP VPN不同, MPLS VPN不依靠封装和加密技术, 而是依靠转发表和数据包的标记来创建一个安全的VPN。

4.2 L2 MPLS VPN实现原理

在MPLS L2 VPN中, CE、PE、P的概念与BGP/MPLS VPN一样, 原理也很相似:它也是利用标记栈来实现用户报文在MPLS网络中的透明传送:外层标记 (称为tunnel标记) 用于将报文从一个PE传递到另一个PE, 内层标记 (在MPLS L2VPN中, 称为VC标记) 用于区分不同的VPN中的不同连接, 接收方的PE根据VC标记决定将报文传递给哪个CE。转发过程中, 报文的标记栈变化如下图所示:

4.3 L3 MPLS VPN实现原理

在L3 MPLS VPN (又称MPLS BGP VPN) 的模型中, 网络由运营商的骨干网与用户的各个Site组成, 所谓VPN就是对site集合的划分, 一个VPN就对应一个由若干site组成的集合。但是必须遵循如下规则:两个Site之间只有至少同时属于一个VPN定义的Site集合, 才具有IP连通性。MPLS BGP VPN的框架模型如图所示:

4.4 L2/L3 MPLS VPN比较

从技术角度分析, L2/L3 MPLS VPN的实现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三层MPLS VPN实现的是IP层次上的VPN, 即同一个VPN, 在不同的地点使用的是不同IP子网, 由PE节点完成不同VPN之间的路由隔离, 由服务提供商负责VPN内部路由的管理/维护, 设置不同VPN之间的互相访问的策略控制。而二层的MPLS VPN, 实现的是链路层的VPN, 即同一个VPN, 在不同的地点是在同一个以太网VLAN内, 使用同一个IP子网, PE节点不维护每个节点的路由表, 每个VPN的路由在用户自己的CE路由器上控制, 对PE节点的要求比较低。总的来说, 没有哪种技术能够在所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选择哪一种技术关键仍然是看用户的具体的网络结构与应用需求。

二层MPLS VPN对每个单位的网络管理/维护人员的水平要求非常高。每个单位除了维护自己的服务器外, 还必须有专人维护路由设备, 但需要和其他单位的服务器互通时, 必须两个单位的维护人员加上网络平台的维护人员三方同时做数据。

多地点多设备配置容易出现逻辑错误。由于存在大量的横向/纵向的访问要求, 在每个单位上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需要同时完成很多不同限制, 而访问控制列表是按次序执行的, 随着用户访问控制需求的变化和机构的调整, 出现访问控制列表中常见的逻辑错误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故障的定位也会越来越复杂。

综上所述, 采用二层的MPLS VPN来实现安全访问控制需求是一个不现实的方案。因此在我们本次解决方案中, 建议使用三层MPLS VPN来实现需求以及对安全访问控制策略的要求。

4.5 技术选型:一体化安全

4.6 技术选型:双星形组网

4.7 技术选型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L3 MPLS VPN比L2 MPLS VPN在实现实际网络更有效。基于MPLS Layer3的VPN能够支持在每个VPN群体的无连接路由选择, 业务规划将更容易和灵活, 在同一基础设施上支持成千上万个VPN, 同时保留IP环境中的全部Qo S益处。最终用户只需要接入其最近的PE便可与全网任何同一VPN的用户作对等通信, 用户路由设计简单。

5 结论

通信技术在网络教学中作用是无限的, 改变了以前人们复杂落后的教学模式。而现在远程教育系统日渐普及, 这是教育技术的一个新时代, 这是一次新的革命。对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 远程教育系统如能全面实现, 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很有帮助, 优秀教师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进行远程课程培训, 学生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开拓视野。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实现自身能力的再升级。学校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所以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必要的。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信息通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引出, 分析了通讯技术在青海高原地区实现远程教育技术的开发运用, 并且分析了信息通讯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等。

青海高等教育 篇10

一、青海省当前体育教学管理暴露出的问题

1.体育教学内容依然陈旧

受几十年来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 青海省的体育教学管理活动还是以体育竞技为主, 这样就致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偏离了重点, 从而难以很好地为解决体育行业中出现的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及体育资源和谐共处合理利用的现状, 以致学生难以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难以培养出正确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意识, 从而为其自身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2.当前体育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有一定缺陷

教学方法和手段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成果。虽然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的, 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直接途径, 但由于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习惯上仍然单纯以讲授、示范、练习、巩固、提高为教学手段, 这种直线式教学方式由于单一重复, 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直接压抑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了灌输式教学, 难免会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产生不利影响。

3.当前体育管理教学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缺陷

我们知道, 教学评价体系能对体育课程进行定性分析, 以了解课堂成效, 教师可以依据评价结果更好地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也可以更好地总结之前的教学经验,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而体育管理教学的评价不外乎以下几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自我学习的实际情况, 从而查缺补漏;二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成效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三是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而我省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暴露出不少缺陷, 比如评价教学方法的体系不够科学, 评价教学问题方面又过于单一不够全面, 难以全面正确地反映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 部分中小学过分注重评价的结果, 从而忽视差异性的存在等等。

4.在培养体育管理人才过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所占比例不协调

在我省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的过程中, 不少中小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 理论课所占比例过高, 实践课的比例严重失调。这对我省体育教学管理课的教学效果影响是极端的。在体育管理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把握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 真正培育出符合我省实际需要的体育管理方面的人才。

二、对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新思路

1.建立适合我省省情的体育管理教学体系

要努力培养出适合我省省情和新形势需要的体育管理人才, 首要条件和关键环节是建立起合理的体育管理教学系统。鉴于体育教育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能指导和维持学生健康体魄的管理人员, 青海省内的各学校理应结合联系实际, 研究制订出适合自身需求的体育管理教学系统, 从而适应体育管理人才培养目的。如何才能成功培养出适合省情需求的体育管理人才呢?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同时掌握各种复合型技能, 诸如人体解剖学、医疗救治、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同时, 学校也要努力在各自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能够真正体现出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的目的, 以此来改变当前以竞技体育为重要核心的教学体系, 这也是满足新形势下青海省省情对体育管理人才的新要求。

2.改进我省体育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

当今新形势下, 社会对体育管理人才的需求体现在以下五个学习领域应具有较强优势:身体健康的维持、心理健康的发展、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提升, 这客观上要求体育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定程度上掌握社科人文类知识的同时, 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而随着我省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 我们也收获了不少新方法、新理论。而要想将这些新方法、新理论全面系统地介绍给学生, 既能够全面调节课堂教学内容, 也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各种教学知识切实运用到体育课实际中去, 以此来为我省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进一步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由于各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差别很大,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格外重视各个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着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但要经常表扬那些成绩拔尖的学生, 更要多激励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 以期帮助其取得更大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不同特性后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竞争意识, 采取合理的措施。在成绩评价时要适当降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评定标准, 以后在其取得进步时再给予充分的肯定。体育教师要尽力使不同层次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能获得各自的成功体验, 从而增加其自信心, 这样就会对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们经常会遇到现有的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的情况和问题, 这就需要他们自身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独立展开实践研究,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性方法。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就要注重对学生的这种能力进行培养, 在教学中反复运用启发式教学, 努力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微观上完善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体制

青海省各个中小学教学体制的完善大都需要建立适合各自学校的各种校规校训和具体操作方案, 从而建立健全考试分析制度和教师自我评价体系, 加强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从各地各学校引进适合本校的高层次人才, 重视体育实践环节等。

三、结论

青海高等教育 篇11

关键词:青海;民俗;旅游;文化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转移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青海的旅游业取得了飞跃发展。青海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孕育了青海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青海地区少数民族的歌舞、服饰等具有鲜明的特色,也是发展民俗旅游的一大优势。因此如何发掘青海民俗文化的资源,开拓青海旅游业的发展值得思考。

一、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旅游景点的各项基础设施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因为旅游景点的交通、购物等是否方便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数量。而青海地区虽然具有较高的观光价值,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滞后。目前青海地区省内的旅游车辆线路较少,省外进入青海的旅游客车也很少。在青海旅游景区内的大部分交通线路,都是直通景区与市中心的,而很少有连通各个景区的环形线路,这对于游客游览各个景区带来了不便。交通的不发达直接影响了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产品结构过于简单

青海省內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塔尔寺、鸟岛、日月山和青海湖这样有名的自然观光景点,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民俗旅游资源,这些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为青海省开发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目前青海地区的旅游业仍以自然观光的旅游项目为主,没有充分利用青海的旅游资源,这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太过于简单,限制了青海旅游业的更好发展。

(三)各类旅游人才极度缺乏

在青海旅游业的发展中,缺乏一批旅游业人才,具体有行政管理人才、旅游规划人才,以及各个行业的服务人员,从科学规划管理到酒店、农家乐的服务队伍都需要一大批旅游从业人员,这也是制约青海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运动旅游是青海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这也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旅游人才参与其中,为青海旅游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二、青海民俗旅游资源介绍

(一)民族歌舞景观

在青海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间流行着很多民族歌曲和舞蹈,有关部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青海地区的民族歌舞种类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有民歌上万首以及千余种民族舞蹈。其中藏族的牧民其本上人人都是能歌善舞,另外还有蒙古族、撤拉族和土族都有着丰富的歌舞资源。一到了民族节日,青海民间到处都是载歌载舞的人们,体现了高原民族群众的豁达、开朗的性情。青海地区不仅歌舞资源丰富,而且各民族的舞蹈都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藏族舞蹈奔放热情,撒拉族的歌舞温婉抒情,土族的舞蹈纯朴简单。青海的民族歌舞景观可称为青海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中的特色代表项目,充分展示了青海地区的民族特色和各民族人民的风采。

(二)体育娱乐景观

青海地区地处海拔位置较高的高原上,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活的各族人民发明了许多体育娱乐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劳动生活,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有,蒙古族、藏族的拔河、摔跤、射箭、赛牛、赛马,还有土族的轮子秋等等。藏族的赛马活动是青海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活动,另外射箭和赛马也是比较著名的体育活动。而土族的轮子秋项目,是土族传统的娱乐活动,其风格独特,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国农民运动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是东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之作。这些运动都能够号召较多的群众参与,活动气氛热烈,同时又具有参与性、观赏性、竞技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作为旅游项目比较合适。

(三)民俗商品景观

作为旅游的人文景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商品本身具有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外来游客购物的主要选择,既是传播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游客作为纪念的一种方式。青海地区的民俗商品有手工工艺品和土特产两大类。青海地区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青藏高原的气候孕育了许多动植物特产,例如麝香、鹿茸、耗牛肉、牛绒、雪莲、虫草、青稞、人参果、枸杞以及一些加工产品,比如一些藏药和臧酒等,因其稀有而很珍贵。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让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广受现代人的喜爱,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景观资源。

(四)民族服饰景观

青海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不仅种类多样,而且各具特色,在色彩上缤纷艳丽,在款式上独特新奇,观赏价值极高,是青海地区民俗景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藏族和土族的民族服饰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藏族服饰大多数为藏袍,藏服的最大特点是装饰品多。男人的服饰上一般是腰间配有精致的藏刀,而妇女的服饰上则配有宝石和银饰。藏族人喜欢用衣服上的装饰来变现家庭的富有,尤其在参加大型活动时更是注重藏袍上的装饰。而土族的妇女服饰较有特色,一般头上是织锦毡帽,身上的花袖衫则是五彩缤纷,还配有绣花的腰带,下身服饰一般是黑蓝色,脚上穿着绣花鞋,整体服饰非常精致秀美。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时尚。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是一种时尚。因此要想发展青海旅游业就需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抓住青海的特色,同时以游客的需求为基础来开拓青海旅游的市场。因此,提高对旅游业的科学认识,转变观念是青海旅游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

(二)合理开发青海民俗旅游资源

青海地区的民俗资源丰富,这也是青海旅游的一大特色,所以首先可以精心打造一些民俗旅游产品。在青海的民族歌舞、服饰、体育项目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为青海旅游品牌,同时开发一些民俗商品,全面提高青海旅游业的知名度。其次要对青海民俗旅游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青海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广泛而分散,加上旅游交通不便,这制约了青海发展民俗旅游。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分出河湟地区土族和撒拉族民俗旅游区、西宁民俗旅游区、玉树民俗旅游区、黄南民俗旅游区和环湖地区民俗旅游区,科学规划交通线路,为青海旅游分发展提供便利。

(三)大力做好宣传促销工作

包装和宣传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青海要抓住自己的旅游特色,将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和民族运动这些民俗文化,以及高原绿色食品作为宣传的重点,充分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青海,让更多的游客走进青海,大力促进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青海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而珍贵,科学规划青海地区的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是青海旅游也发展的宗旨。只要抓住青海的特色,同时加强宣传,并在交通等基础设施上加以完善就能够让青海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充分展示其独特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马桂芳.论青海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商场现代化,2009(12).

[2]王大钊.青海互助土族旅游文化发展简论[J].青海社会科学,2010(6).

[3]齐嘉鹏.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探讨—以青海旅游业发展为例[J].当代经济,2008(15).

青海高等教育 篇12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政策

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青海省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青海省的义务教育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从全省看, 不仅各州县、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 就是同一地区、同一民族内部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差别, 农村低于城市, 牧区低于农村。

一、青海省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青海省紧紧围绕“科教兴青”战略目标,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 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

截至2009年底, 青海省实现“两基”目标的县 (市、区、行委) 累计达38个, 占总县数的82.61%, “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4%。共有小学2047所, 比上年减少509所。受学龄人口减少的影响, 小学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继续下降。2009年, 小学招生87157人, 比上年减少5953人, 下降6.39%。在校生533255人, 比上年减少4938人。小学普及程度继续保持高位小幅增长, 入学性别差异基本消除。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52%, 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小学专任教师由上年的27318减少到26794人, 减少524人, 减少1.92%;生师比由19.70:1上升至19.90:1, 上升了0.2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58%, 比上年的99.28%提高了0.30个百分点;高一级学历教师比例又有提升, 全省小学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85.09%, 比上年提高2.72个百分点。

2009年, 全省共有初中学校324所 (其中职业初中1所) , 比上年减少29所。由于大部分地区“五改六”学制已基本完成, 以及未“普九”县的义务教育执法力度的加大, 初中阶段招生大幅度增加, 招生78060人, 比上年增加10346人, 上升15.28%。在校生215029人, 比上年增加7798人, 同比增长3.7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42%, 比上年提高了4.67个百分点。全省初中阶段专任教师13797人, 比上年增加118人, 增长0.86%;生师比由15.15:1上升至15.59:1, 上升了0.44。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24%, 比上年的97.68%提高了0.56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59.84%, 比上年提高6.12个百分点。

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544.51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加28.35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有所提高。2009年, 全省普通中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分别为561元和240元, 分别比上年增加7元和11元。

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 小学、普通中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不断增加, 小学由上年的4.11台增加为4.80台, 中学由9.72台增加到10.71台。

二、青海省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海省从人口上讲是个小省, 但从地域上讲, 却是个大省。全省3500多所中小学分布在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教育点多、线长、面广, 办学难度之大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学校的分散性是影响教育规模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青海许多少数民族尤其是藏族, 大都居住在远离中心城市、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山区和高寒牧区, 不利于接受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与文化教育的辐射, 不利于大中城市对边远地带民族教育的支援, 不利于各种人才交流, 不利于现代信息的传递, 严重制约教育的现代化。同样的教育规模、同样的教育产出, 在民族地区要比内地消耗更多的教育资源。

(一) “两基”攻坚难度大

截至目前, 青海省尚未实现“两基”的9个县均为纯牧业县, 分别是黄南州泽库县, 海南州同德县, 果洛州甘德县、达日县、班玛县, 玉树州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 其人口占青海省总人口的6.5%。这9个县自然条件极为艰苦, 都地处“三江源”核心地带的高寒缺氧地区, 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 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为-5.6℃-8.6℃, 大气含氧量较沿海地区低60%左右。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9个县中, 6个是国贫县, 2个是省贫县, 90%以上人口为藏族, 大多数群众依然保留着靠天养畜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地方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能力有限, 教育基础十分薄弱。据调查, 2007年, 9个县平均初中毛入学率为44%, 最低的为24%, 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4.5年, 青壮年文盲率高达10%。泽库、同德、甘德、班玛、达日五县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为36.55%、77.37%、64.8%、83.9%、66.6%, 分别与验收标准相差58.45、17.63、30.2、11.1、28.4个百分点。16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和18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也达不到验收标准, 控辍保学任务十分艰巨。

(二) 师资不足, 生师比例失调

在未实现两基的9个县中, 生师比严重失调。据统计, 泽库、甘德、班玛、达日四县小学师生比分别达1:20、1:24、1:23.7、1:20.5, 初中师生比分别达1:13、1:56.9、1:19.4、1:35.4, 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也十分突出, 英语、计算机、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师较为缺乏, “双语”教师更为紧缺。而且农牧区实行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汉语文教师绝大部分未受过正规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现有专业知识、语言水平和基本技能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各县通过招聘代课教师以弥补教师之不足, 各县代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较高, 其中班玛县高达35%。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汉语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青海省农牧区中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玉树州杂多县, 全县小学生师比为51:1 (国家标准为23:1) , 乡镇小学基本上以代课教师为主。多数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偏远农牧区教师的学历大多是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取得, 基础不够扎实;民族地区普遍缺乏合格的汉语教师和“双语”兼通的教师。教师周转房紧缺问题突出。青海省绝大多数县城与农村学校的距离在80公里以上, 70%以上的牧区教师需在校住宿。据对青海省6个自治州的调查, 目前教师人均周转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 且大多是年久失修的砖木房、土木房。

(三) 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牧区中小学“三室” (实验室、语音室和图书室) 建设严重滞后, 大部分学校不具备基本的实验教学条件, 已有的硬件配置标准较低。多数学校没有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 部分学校的数理化试验仪器和音体美教学器材短缺, 无法满足和适应教学需求, 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适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教材、手段和双语教学软件, 缺乏掌握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师。许多课程教学只能依赖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手段, 学生学习语言和掌握知识的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

(四) 寄宿制条件不足

截至2007年底, 青海省共有10.2万名寄宿生, 生均宿舍面积为1.23平方米, 离国家标准尚差3.27平方米。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严重短缺, 特别是食堂和厕所的条件十分简陋, 达不到卫生标准, 给寄宿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随着“两基”工作的推进, 农村学生的寄宿需求还将持续增加, 寄宿条件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低, 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学校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观念陈旧, 方法落后, 管理工作还没有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目标化的轨道。

(五) 中小学取暖费占公用经费比重过高

青海省取暖周期长, 东部农业区为6个月, 其余6个自治州为8-10个月。特别是牧区教育以寄宿为主, 寄宿生比例高, 取暖经费需求大。由于当地普遍缺乏煤炭资源, 取暖用煤需从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外的地区运进, 每吨煤目前价格约800元。据调查, 农牧区学校生均取暖费需180元左右, 一些学校仅取暖费就占去学校公用经费的50%以上;有的学校因公用经费短缺, 正常供暖得不到保障, 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六) 观念落后

一方面, 由于地处高寒牧区, 群众居住分散, 加之广大牧民长期以来习惯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农牧区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送子女入学的问题上甚至出现过抓阄、兄弟几个轮流上学或以罚代学的现象, 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等新问题的出现, 许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致使新的读书无用的思想又有所抬头, 严重影响了牧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三、青海省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从全省范围看, 近年来, 青海省八个地区经济发展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 但地区间差异明显, 全省还处在一个不平衡的发展阶段。

从青海城乡结构来看, 在空间布局上, 先进的生产力和工业大都集中于少数以汉族人口居多的大中城市, 城市经济与地区内部产业的进化还未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工业的优先增长还未能有效牵动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从城乡比较上看, 少数民族更多分布于广大农村和牧区, 在城市中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汉族在“聚居区”外的其它地区, 主要分布在各城镇和经济中心, 从事二、三产业, 与现代经济联系比较密切。例如经济较发达的格尔木市的人均GDP是经济落后的青南地区的7.5倍。许多农民收入非常低, 连温饱都难以满足, 一些边远牧区仍然沿用落后的游牧生产方式, 除了农牧业, 这些地区几乎没有其它产业来支撑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几乎是空白, 自然经济条件差,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社会发育程度低。

(二) 自然环境、生存条件恶劣

青海省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 特别是位于“三江源”的3个藏族自治州, 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 条件极其艰苦, 而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 全省60%以上国土为生态保护区, 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恶劣的地理环境、艰苦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及诸多区位劣势, 使农牧区义务教育处于四个不利的境地:一是不利于接受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辐射;二是不利于大中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的支援;三是不利于人才的交流;四是不利于现代信息的传递。同时, 由于地域辽阔, 学校布局分散, 服务半径过大, 办学规模偏小, 致使办学成本偏高。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截止到2008年底,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40.4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61.2元, 分别是1984年的17倍和10.9倍。由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因而, 随着青海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青海省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而缩小, 反而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4年的2.4:1, 扩大到2008年的3.8:1, 扩大了58%, 而且农民收入中相当一部分要用于再生产, 加上社会福利及文教事业等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上达到5-6∶1左右。

(四) 扶贫开发形势严峻

青海省是全国最典型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形势十分严峻, 农牧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且程度深, 扶贫的难度大。目前青海省仍有15个国定贫困县, 10个省定贫困县, 2274个贫困村。截至2008年底, 全省还有贫困人口75.7万人, 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21%, 远远高于全国贫困发生率4.6%的平均水平。由于全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干旱山区和青南高寒牧区, 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地区, 扶贫开发成本高且难度大。

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以来, 在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青海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脱贫的速度却不断放慢, 农牧民因灾、因病、因残、因子女上学等因素导致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据青海省扶贫部门统计, 全省农村牧区正常年景返贫率达13%, 灾害返贫率高达25%左右, 高于全国11%的水平, 这尚未考虑因病、因残、因子女上学等因素, 若考虑以上因素返贫率会更高。社会性、政策性致贫因素增多, 实施生态移民、征占耕地、建设水库等产生了新的贫困群体。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下降, 劳务经济发展形势堪忧, 贫困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难度加大。农畜产品价格、生产成本、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实现贫困人口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此外, 日益增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需求与社会保障功能滞后之间、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机制建设滞后之间、不断拓展的民政任务与基层民政基础建设滞后之间、快速发展的民政事业与民政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之间、社会变革引发的问题增多与社会管理手段滞后之间, 均存在较大的矛盾。

(五) 经济对教育的支撑能力弱

近年来, 尽管青海省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政策, 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007年青海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 财政总支出282亿元, 80%需要通过中央转移支付, 地方经济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撑能力极弱。2009年春季下达的中小学公用经费仍然是以2004年底的学生数为基数, 各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增加较快, 公用经费缺口较大, 泽库县、同德县的生均公用经费达不到省定标准。由于财政收支规模有限, 经济社会各方面所需资金量大, 使得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投入滞后, 无法在短期内为全省公共事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 尤其是农牧区公共事业发展更是缺少资金。

四、推进青海省农牧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1. 解决包括青海省9个县在内的42个未“普九”县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

制订9个县的“两基”规划, 实行“一县一策”, 明确每年的目标和任务, 并细化到县、乡和学校, 使得9个县在2010年实现“两基”。

2. 解决农村地区中小学取暖问题。

建议对取暖期较长的地区, 将学校因取暖期长而增加的取暖支出纳入公用经费保障范围, 相应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在保证农村中小学完成国家教学计划的前提下, 采取适当延长寒假、缩短暑假的办法, 尽量减少部分学校冬季取暖支出。

3.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通过寄宿制学校建设, 统筹解决青海省“普九”巩固提高、“三江源”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等问题。一是加强已“普九”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建设, 着重解决学生增长带来的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足等问题, 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二是异地建设寄宿制学校。结合生态移民工程, 改善迁入地的办学条件, 解决“三江源”地区移民子女就学问题。三是通过寄宿学校建设推动学校布局调整, 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利用效率。

4. 加大农牧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

国家在实施“特岗教师计划”时, 应进一步向青海省倾斜;加大对青海省对口支援力度, 为青海省农村中小学补充优质教师资源。继续增加对青海省农牧区教师培训地投入,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 提升现有教师素质。同时, 可以比照西藏,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资金, 在青海省建设一批教师周转房, 并在青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先期试点, 逐步解决需在校住宿教师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强省级统筹

在争取中央重点支持的同时, 青海省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等相关政策, 真正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优先解决好“普九”问题;要管好用好中央专项资金, 与其他工程项目一起统筹规划, 使之发挥最大效益;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防止因过度调整而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等新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农牧区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坚持向条件艰苦的偏远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倾斜。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增长机制。落实《教育法》“三个增长”要求, 建立省、州 (地、市) 、县三级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监测、评估、公告制度, 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州 (地、市) 、县政府要从省对下转移支付中安排不少于20%的资金用于教育发展, 保证对教育的投入, 防止出现“挤出效应”, 确保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 努力提高全省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大省级教育奖补力度, 确保省级教育投入逐年增长, 加强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责任的考核, 并将考核纳入各级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考核体系之中。

(三)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改善城乡不均衡状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力求区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各方面办学条件的相对均衡。从目前情况来看, 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市、县、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因此, 省级人民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建立起市、县、乡三级政府办学情况的评估监督机制, 以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市、县、乡三级政府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订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 定期对辖区内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 并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布从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一方面, 政府要帮助薄弱学校达标, 另一方面, 政府要防止部分学校过度投资建设, 从而造成新的不均衡。要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监督, 保证中央的正确决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 从中央财政、省级财政下拨的教育经费真正专款专用, 杜绝教育经费被挪用的行为。

(四) 优化教育资源, 调整学校布局

目前的青海省中小学学校布局不合理,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集约化程度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要调整学校布局, 将分散的学校布局相对集中起来, 搞好配套设施建设, 形成一定的规模。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 解决突出问题, 稳步发展, 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根据青海地区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等特点, 普及义务教育必须继续走“适当集中、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十一五”时期, 东部农业区各县和牧区人口大县, 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 结合实施生态移民和小城镇建设, 拆并和压缩布点分散、规模较小的学校或教学点, 扩大学校规模, 重点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人口稀少的牧区和边远山区, 按照集中办学、扩大规模的要求, 走寄宿制的办学路子, 有困难的地方要因地制宜办好村小和教学点。乡办好小学, 县重点办好初中。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一批硬件达标、管理规范、质量合格的寄宿制学校, 使其逐步成为一级教育、文化、科技中心。同时, 要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 将管理与研究结合起来, 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情况下研究教学、研究管理, 提高效率, 提高办学质量。要形成一定的辐射作用, 带动其他地区的学校, 形成良性循环。

(五)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振兴靠教育, 教育振兴靠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解决队伍不稳定和骨干教师少的问题。省、州、县各级领导要对教师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除了在教师的住房、职称评定、医疗保健、工资待遇、退休安置等方面做进一步努力外, 还应积极创造条件, 设立教师岗位专项资金、建立艰苦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等, 使教师待遇在实际上而不只是在形式上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以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青海农村地区工作。考虑农牧区教师学历层次低、教学时间短、业务水平差的状况, 今后教师队伍建设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 严格实行准入制度, 新增教师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 经考核合格后择优录取, 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第二, 加快推进以“五定”、“三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用人机制。通过改革, 把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业务能力差的教师从教学一线调换下来, 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科任教师。第三, 省内在安排各种教育项目, 尤其是教师培训项目时, 要尽可能给农牧区划拨一定比例的校长、教师培训进修指标和经费, 以减轻当地财政的负担。第四, 除采用保送和对口支援等办法外, 还可“实行一定年限轮换”等办法派入教师。所谓轮换制度, 就是指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 首先分配到青南三州或其他自治州工作3-5年, 省内再进行二次分配。由于被分配去的同志有盼头, 就会认真搞好那里的教学工作。这样既解决了边远地区师资短缺问题, 又使得大中专毕业生有了了解省情、民情, 了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机会。第五,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基层学校任教, 创新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逐步解决农牧区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学科、学历、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锐, 赵茂林.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报告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83-89.

(2) 石中英, 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3) 李涛.统筹城乡教育的实践探索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0) .

(4) 于瑮.区域人才战略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取向研究 (J) .高教论坛, 2010 (1) .

(5) 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 (J) .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6) 秦平.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J) .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7) 段锡民.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J) .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8)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J) .云南教育 (视界) , 2010 (1) .

(9) 中央财政下达2009—2010学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补助经费22.2亿元 (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0 (1) .

(10) 青海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规划工作会议召开 (J) .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上一篇: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下一篇:现代通信传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