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化隆县

2024-09-12

青海省化隆县(精选4篇)

青海省化隆县 篇1

摘要:农户作为农村信贷的主体, 对满足农村经济发展, 完善信贷市场, 提高农户收入、扩大生产投资规模及促进教育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以青海省化隆县农户信贷的发展现状为例, 探究农村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关促进当前农村信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户,农村信贷,信贷需求

1 青海省化隆县农户信贷需求与供给状况

化隆县, 处于青海省东部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国家级的贫困县。截至2010年末, 农村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15%, 耕地面积有3.71万hm2, 其中有78%的耕地分布在浅、脑山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十年九旱, 浅脑山的每亩地均产量只有100多㎏。在这种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贫困程度严重、剩余的劳力居多、农民增收难的情况下, 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尤为迫切。

1.1 化隆县农户信贷的需求状况

1.1.1 农户的基本情况。

调查情况表明, 化隆县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依靠从事二、三产业活动来获得家庭的收入, 次要的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或者是养殖业, 农业方面主要是通过简单的种植来提供家庭所需或者是出售获得收入, 而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通过打工收入或者是依靠个体经商。我们把这类农户称之为兼业型2, 而以农业收入为主, 以外出打工所得为次要收入的农户称之为兼业型1, 剩下的主要以农业收入维持生活所需的称之为纯农户。2010年底农户的各项收入总额为1~10万元不等, 主要集中在5万元以下, 农户的综合经济水平不高。

1.1.2 不同类型的农户使用贷款用途不同。

调查发现, 兼业型1和兼业型2的农户收入水平比纯农户的收入水平高。纯农户的借款用途中日常生活的支出占很大一部分。可是兼业型1和兼业型2的农户虽然收入水平比纯农户较高, 可是其消费水平比纯农户的也高出很多。因此, 在这三种类型的农户借款用途中, 生活性的借贷还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生活型借款占据总借款额的比例中, 纯农户的为52%, 兼业型1的为41%, 兼业型2的为45%, 而生产性用途占据总借款额的比例中, 纯农户的为31%, 兼业型1的为46%, 兼业型2的为37%。

1.1.3 不同类型农户的信贷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民间信贷。

在青海省化隆县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中, 农户的大部分信贷资金还是来源于民间信贷。因为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所需的贷款手续复杂、贷款成本高等原因而导致农户很难普遍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在民间借贷中, 无息贷款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农户的很大一部分所需资金还是来源于正规金融市场外的人情借贷, 而且这部分所占的规模还很大。

1.1.4 农户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影响着借贷需求。

通过调查表明, 农户的文化教育水平越高, 所得收入也会越高。因此对于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需求也会降低。所以, 农户的文化教育水平程度和农户的资金借贷需求是呈现反比例的关系。

1.1.5 农户年度总收入的高低影响着借贷需求。

调查数据发现, 农户的年度总收入越高, 在生活中或者是在生产上所需的资金依靠自有资金就可以解决, 而随之向金融机构的贷款就会减少。反之年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为了进行生活性的支出或者是生产上所需的资金而不得不向金融机构进行借贷。因此, 农户的年度总收入的高低水平与农户的借贷需求呈现反比例的关系。

1.2 农村资金的供给情况

1.2.1 化隆县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情况。

截至2011年的6月末, 化隆县的全县正规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为201346万元, 比年初增长了4149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数为70684万元, 较年初增长了2433万元。存贷比为35%, 在存款额度大幅度增长的同时, 贷款却没能及时地增长。其中, 化隆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数为102351万元, 较年初增长了14274万元, 占全县正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50.83%, 各项贷款余额数为44034万元, 比年初增加了1624万元, 存贷比为43%。

1.2.2 化隆县金融机构推出新型信贷模式。

为了推动化隆拉面经济转型升级, 从2010年开始, 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青海省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在化隆县尝试“五户联保”这一新的贷款担保方式。2011年来, 通过“五户联保”方式共为分布在天津、苏州、郑州等50多个城市的211户拉面业者发放贷款1455万元。这一担保贷款降低门槛, 让他们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加快了发展步伐。从2012年开始, 将以城市为单位推行这一贷款担保方式, 先期计划在天津、昆山、上海、厦门、广州5个城市试点, 向每个城市中的20位拉面业者每户发放40万元贷款, 计划共发放贷款4000万元。今后, 这项措施将逐步在化隆拉面经济涉及的全国其它城市中推行。

2 青海省化隆县农户信贷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户信贷操作层面存在问题

2.1.1 农村信贷贷款额度偏低。

虽然近几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较多, 扶持产业范围也在扩大, 对特色产业或者专项投资增加, 但是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额度却没有增加, 随着物价的上涨, 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本也在无形中增加, 贷款额度没有增加也就是无形中减少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 农村特色产业需要强大地资金支持, 小额信贷逐渐满足不了一些农户信贷的需求。

2.1.2 农户信贷贷款期限时间短。

根据规定, 小额信贷的期限为一年或者一年以下, 而农户一般贷款都是为了发展畜牧业、养殖业, 尤其青海的气候也不适合很多农作物的生长, 根据青海特色发展的农村经济项目一般资金回收期限都比较长, 一年的贷款期限相对来说太短, 与青海的农业经济周期明显不协调,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阻碍小额贷款在农村经济中的发展。

2.1.3 农户信贷贷款利率偏高。

国家支持农村建设, “三农”贷款本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 农户信贷发放利率偏高, 化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户贷款的利率全部实行上浮利率, 并且上浮比例很大。农村经济本来发展缓慢, 效益不高, 过高的利率无疑加大了农民的融资成本, 增加了农民的风险, 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的作用力度不够。

2.2 涉农信贷支持中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2.2.1 限制了信贷的整体增长。

近年来, 农村资本方面的需求逐年增加, 但是农村信贷的力量却十分不足。中国农业银行现在逐步的从农村市场信贷业中退出了, 农业发展银行还没有介入农村信贷市场, 导致只有农村信用社担起大任, 从而信贷支持相应出现力度不足的现象。总的看来, 以前农户贷款主要是用来农业生产的, 一般资金量的需求不多。但随着农业技术的高速发展, 政府对农业结构的调整, 一些绿色产业的增加, 现在农户贷款的需求相应的扩大, 由于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覆盖面有限, 所以农户则选择民间信贷解决资金的不足问题。另一方面,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 也造成了农村信用社资金供给不能满足日益旺盛的农村金融需求。

2.2.2 信贷结构的调整滞后于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由最初的只注重量的增长改为了现在的注重质量的生产模式, 相应的生产技术也逐步在更新, 要使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就必需对融资渠道和资金量有一定的要求, 但农村信贷的结构调整远远不能与其相配。大量的农村资本来自于农业的生产, 但是现今有很多资金已经流向了其他高回报行业或是领域, 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促进农户信贷发展的相关对策

3.1 推进建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桥梁作用。化隆县的农村经济特别是特色产业的兴起, 更需要建设中小金融机构, 放宽对农村信贷的门槛, 让资金和农村经济项目更好的粘合, 最终实现农户和金融机构的双赢。

3.2 建立健全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 即使是对国家支持的“三农”贷款也要求抵押品, 有些农户本身经济基础就弱, 拿不出抵押物, 这就相当于提高了农户信贷的准入标准, 对于抵押品的不足的问题, 我们建议建立健全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通过对农户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专业管理信息资源, 通过专门的人员和技术的培训和开发, 有效降低风险。

3.3 推进县域金融机构改革

扩大农村信贷范围, 要求对化隆县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贷以国家政策性为主, 改革金融体制, 农业发展银行承担起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责任。民间信贷作为活跃于农村的筹资方式, 在控制融资成本、管理成本方面有重要的优势, 降低农村信贷的门槛, 必须引导农村民间信贷, 使其规范化, 或者借鉴民间信贷的优秀的管理模式, 扩大农村信贷的范围。

3.4 加速信贷办理手续, 放宽信贷条件

提高贷款的工作效率, 缩短批准贷款的时间, 放松限制农户信贷标准, 提高信用户贷款额度, 降低信用户的贷款利率, 灵活运用利率机制, 对优质、诚信的老顾客、社员贷款实行优惠利率贷款。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 利率不能一浮到顶, 并且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盈利水平和借款人的承受能力, 降低融资成本可以激活更多的农贷需求, 培养更多的客户, 占据更多的信贷资源。

参考文献

[1]姬明琦, 财政与金融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浅议—以化隆县为例[J].青海金融, 2009, (1) .

[2]王清源, 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J].金融发展研究, 2010.

[3]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绩效分析—以青海省为例[J].青海金融, 2011, (4) :46-50.

青海省化隆县 篇2

1 黄牛改良现状

1.1 基本情况

化隆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气候属半干旱和大陆气候, 年平均气温2.4 ℃。全县平均海拔1 884 ~4 484.7 m, 辖19个乡镇, 369个行政村, 4.3万户, 总人口约23.97万人, 总面积2 740 km2, 其中耕地面积3.69万hm2, 天然草场17.2万hm2。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等。

1.2 畜群结构

近年来, 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不断深入, 化隆县畜牧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2007年末, 全县存栏各类牲畜40.44万头 (只) , 其中:存栏牛4.4万头 (黄牛存栏1.74万头, 改良牛存栏0.99万头, 占黄牛总数的56.9%, 绵山羊30.42万只, 猪1.78万头, 出栏牲畜36.73万头 (只) 。

1.3 改良现状

(1) 牛改点建设。

我县牛改点数量由最初的马场、加合两个点发展到现在的甘都、谢家滩、巴燕、扎巴、昂思多、沙连堡、牙什尕、群科八个点, 技术人员也由以前的2人增加到现在的10人。通过“大型良种肉牛项目”、“中国西门塔尔”等项目的实施, 使8个牛改点设备得到了更新和补充, 能正常开展牛改工作。通过引进国外大型良种肉牛和肉奶兼用品种蓝白花牛、西德黄牛、利木赞牛、夏洛来牛、皮埃蒙特牛的细管冻精开展人工授精工作, 年改良 (冷配) 黄牛近1 300头 (平均受胎率达82.6%) , 占全县黄牛改良数的50%以上, 利用黑白花、皮埃蒙特种公牛杂交, 年改良黄牛1 000头以上。

(2) 改良成就。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利用秦川牛和黑白花牛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到八十年代, 开始引进西门塔尔、黑白花牛冻精颗粒进行人工授精改良, 取得了明显成效。进入九十年代后, 良种肉牛细管冻精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 将我县牛改工作推向了新阶段。目前, 全县改良牛存栏0.99万头, 较1980年增加了0.97万头。黄牛改良工作已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首选项目, 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3) 改良效果。

杂种牛生长发育快, 屠宰率高, 育肥性能好, 是较理想的肉乳兼用的改良畜种。成年当地黄牛屠宰率平均为48%, 杂种牛屠宰率达60%以上, 杂种母牛乳房发育好, 产奶量高, 平均产乳量在2 000 kg以上, 当地黄牛经产母牛产乳量为600 kg左右。蓝杂一代公母牛初生重、6月龄重分别较当地黄牛高22.48 kg、91.09 kg;P杂一代公母牛初生重、6月龄重分别较当地黄牛高22.58 kg、48.8 kg, 增重效果非常明显。见表1。

1) P为皮埃蒙特牛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缺乏, 牛改工作进展缓慢

近年来, 投入到牛改项目建设的资金比较少, 加之地方财政困难, 群众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牛改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改善, 除甘都、巴燕等8个牛改点外, 还有一部分乡站缺少仪器设备和启动资金。改良一头牛收费35元, 而开支却要31元, 且复配不收费, 再加上有的牛改点年授配总数少, 液氮耗量大, 复配率又高, 收入大于支出, 不能维持再生产的需求。

2.2 牛改点设置不合理

开展牛改工作的8个点, 基本上处于交通发达的公路沿线, 相对集中, 便于周边地区群众配种。但偏远地区乡镇站缺少冷配设施, 发情母牛不能及时配种, 延误配种时间, 从而影响到改良工作。

2.3 技术人员少且缺少培训, 适应不了当前黄牛改良工作的需要

由于过去搞牛改的技术人员相继退休, 目前从事牛改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 经验不足, 且缺少培训, 实际操作不熟练, 导致情期受胎率低, 复配多, 群众存在疑虑, 影响授配数。

2.4 群众文化素质低, 饲养管理不科学

群众缺乏科技培训, 饲养方法上仍以传统方式为主, 饲料配合不科学, 粗饲料比例大, 精料投入少, 育肥期长, 成本高, 周转慢, 经济效益相对下降。

2.5 科技知识宣传不到位

由于业务部门平常宣传不足, 部分群众科技意识淡薄, 不愿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尤其不愿交纳配种费, 抱着试试看的人较多, 如果复配过多, 则不愿再接受。

3 建议及对策

3.1 增加资金投入, 加快黄牛改良步伐

从业务到行政部门都要积极争取黄牛改良项目和资金,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改良规模, 通过项目促进牛改工作进程, 让群众受益。

3.2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养殖效益

杂种牛生长发育快, 育肥效果好的优势只能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体现出来, 因此要指导群众“良种良法”, 在广阔的牛肉市场前景中, 以最廉价的投入换取丰厚的收益, 不断提高养殖收入。

3.3 合理设置改良点

在交通发达地区设置改良点外, 还要充分考虑到偏远地区养殖户的实际情况, 对需要扶持的一些改良点,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进行合理配置, 保证能够开展黄牛改良工作。

3.4 加强科技培训, 提高改良数量和质量

加强技术人员和群众的畜牧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 全面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和部分群众的科技水平, 进一步提高对黄牛改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以调动群众对黄牛改良工作的积极性, 增加授配数量, 减少授配成本, 不断提高授配质量。

4 结 论

青海省化隆县 篇3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祁连加里东褶皱系南祁连冒地槽带南东边缘的化隆晚太古—早元古隆起带的东南端。区内广为第三系红层及第四系黄土覆盖, 覆盖面积达80%以上, 仅在切割剧烈的沟底见有基岩出露, 出露的基岩主要为下元古界化隆群的一套变质岩。

1.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两套:即上覆盖层和下伏基岩。上覆盖层以第三系红层为主, 不整合于下元古界变质岩之上;化隆群构成结晶基底。区内第三系地层分布广泛, 为区内主要出露地层, 以红色砂质、泥质岩为主, 厚度可达200m。第四系风成黄土仅在第三系顶部有局部覆盖, 最大覆盖厚度40余m。

1.2 构造

区内地层总体呈现为一个背斜 (智尕昂—拉水峡倒转背斜) , 智尕昂—拉水峡倒转背斜通过拉水峡铜镍矿区中部, 由矿区北西向南东展布, 背斜走向由近东西向逐渐变为南东, 形成明显的北东突出的“弧形带”。背斜轴部由智尕昂组构成, 两翼为关藏沟组。

区内断层大致有两期:一为与区域褶皱伴生的南北向走向断层 (有时呈北北西向) 及东西向横断层;另一期则是加里东晚期与拉鸡山褶皱近于平行的北西、北东向断层。两期断裂自形成后均长期活动, 直至第三纪末。

1.3 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较为发育, 从基性、超基性岩到中酸性岩均有出露。其中基性、超基性岩与铜镍成矿关系十分密切。

1.4 变质岩

本区所出露的老地层, 从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等方面看, 都可以说明是一套经受了深变质作用的变质岩。

1.5 矿床分布特征

化隆南部地区的矿产以铜镍为主, 矿区、矿点及矿化点数量较多。分布于尕吾山—鲁满山复背斜东西两翼的关藏沟组中, 成为东西两个近南北向区带。东矿化带主要由拉水峡铜镍矿区、关藏沟矿点、关藏沟西沟以及列卜加矿点构成;西矿化带主要有乙什春、沙加、亚曲、加家、下什堂等5个矿点、矿化点构成。从成矿类型上看, 主要与含矿超基性、基性岩体有关。铜镍矿体主要赋存在关藏沟组下岩段黑云石英片岩之上的斜长角闪片岩、辉石岩中,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面积较小, 地层出露较为简单, 而以反应沉积环境不稳定的滨海浅海相沉积为主的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与地台型新生界沉积分别组成基底与盖层。就矿区特征来看, 则以褶皱为主, 断裂次之, 岩浆活动频繁但岩体规模都小。

矿区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地质构造形态、规模等都可划分为多个层级, 初步认为矿区处于一级复杂的向斜-复式向斜之中, 褶皱有Ⅰ、Ⅲ、Ⅴ、Ⅶ、Ⅸ为向斜。Ⅱ、Ⅳ、Ⅵ、Ⅷ、Ⅹ为背斜。矿体位于其中一褶皱的一翼。断裂主要有F1、F2、F3、F4、F5、F6、F9等。其中矿体被F9断层措断。

3 前期地质工作

1957—2008年, 地勘单位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工作, 期间开展的工作有1∶50000地质填图、重砂测量、分散流测量、地面磁测及水化学测量, 磁法、电法详查、1∶10000地质填图, 1∶25000地气化学测量和壤中汞气测量。

前期本区已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工作, 但苦于资金所限及技术等原因, 找矿没有取得大的进展。

4 找矿新思路

生产勘探期间, 认为1#矿体被F9断层措断, 曾在1#矿体的深部施工过一个192m钻孔, 但没有找到被措失的矿体。在对拉水峡铜镍矿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其构造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认识, 详细研究断层的擦痕, 确定断层的性质, 重新提出1#矿体深部存在被F9逆断层错失的矿体。该区地形切割较大, 比高在200多m, 认为矿体措断距离应在200m左右, 通过钻探验证, 得出这一思路是正确的。

2009年3月, 施工的钻孔ZK3-2在钻孔在垂向深度160.4m处见到特富矿 (如图1所示) , 从此处设计并施工了ZK3-3、ZK3-4、等钻孔, 对矿体的空间展布及延伸情况进行了控制。

1.灰白色—白色中厚层状石英岩;2.含矿黑云石英片岩;3.石英角闪片岩夹黑云石英片岩、石英岩;4.薄层石英岩中部夹黑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5.断层;6.钻孔位置及编号;7.矿体;8.黑云石英片岩;9.黑云斜长片岩;10.斜长角闪片岩;10.采样位置及编号.

5 成果与结论

5.1 矿体空间形态

通过勘探, 此矿床为一高品位的铜镍硫化物矿床, 矿体呈透镜状产出, 矿体倾角60°~70°, 走向方向长60余m, 倾向方向延伸50余m。

5.2 矿体特征

原Ⅰ号矿体:规模最大, 占总储量的96%。矿体赋存在智尕昂—拉水峡倒转背斜的北东翼, 并受南西走向的走向断层 (F3) 控制。矿体最大长度150m, 厚3.5~4.7m, 最大延深200m。矿体总体走向SE, 倾向NE, 倾角50°—近直立, 为上缓下陡的较规则透镜体状产出。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石类型以硫化矿为主, 少量氧化矿。矿石化学成份以Ni为主, 共伴生有Cu、Co, 矿区矿石平均品位:Ni4.47%, Cu0.59%, Co 0.11%。目前I矿体按照地质勘探时期提供的储量报告, 矿石已采完。

新发现的被措断的矿体, 呈北东—南西走向, 倾角60°~70°。在走向上长度约为60m, 倾向方向上延伸约50余m, 呈透镜状产出, 就钻孔控制的情况来看, 矿体在垂直方向上位于2223~2174m水平之间, 矿体的围岩与原Ⅰ号矿体相同, 据判断新矿体与Ⅰ号矿体原为同一个矿体, 后期受F9断层的作用被措断下移, 通过钻探验证这一思路是正确的。

从总体上看, 新矿体与矿体的产状没有大的变化, 认为新矿体是F9断层切断矿体并通过构造运动所形成。

6 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浅析

6.1 区域找矿

拉水峡镍铜矿成因类型以“具热液特征的晚期岩浆贯入型”为主, 风化壳型为次, 虽然矿体规模小, 但是其铜、镍品位高、伴生有用元素较多, 蕴含的经济意义大。区域经过几次普查找矿工作, 也发现了有意义的矿点———官庄沟及其他矿化蚀变带, 区域范围内因古老岩系也被新生界大面积覆盖, 至今对区域成矿远景研究仍不够, 今后在该区域继续开展地质工作, 加强对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的研究工作。

6.2 构造找矿

本次通过研究矿山的构造, 从找到的矿体来讲, 矿体受构造控制和影响比较大, 可供同类型枯竭矿山的找矿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青海省化隆县拉水峡镍铜矿1#矿体地质报告[R].

[2]汤中立, 李文渊.金川硫化铜镍矿床成矿模式及地质对比[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

青海省化隆县 篇4

1 材料的选择和采取的方法

(1) 供试鸡的选择, 在化隆县牙什尕镇宗尕堂村选择同月龄 (出生4周) 健康、无病、体重均接近的肉鸡 (去势) 10只, 随机分成两个组, 即实验组 (甲组) 和对照组 (乙组) , 每组5只, 按顺序编号。

(2) 实验期饲养管理, 实验前10 d进行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卫生工作, 两组分别放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时间进行饲喂。实验时间为30 d, 进行自由采食方式, 派专人负责管理饲喂记录。

(3) 实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的基础饲料配方为碎米4.5%, 玉米粉50%, 小麦粉20%, 豆饼13.1%, 鱼粉 (含60%的蛋白质) 12%, 食盐0.4%, 常规饲料中还含有Ca 0.92%, P 0.72%, 代谢能2 817 cal/kg, 粗蛋白质21.6%。另外实验组添加50%的鲁梅克斯 (K-1) 青饲料, 对照组添加50%的颗粒饲料。饮水不限, 进入实验初期测重和饲喂30 d后再次测重, 并做好采食记录。

2 实验结果 (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肉鸡日增重高于对照组4.16 g, 经生物统计处理表2差异显著 (0.01

g

3 小结与讨论

(1) 用鲁梅克斯 (K-1) 鲜草育肥肉鸡适口性好, 增重快, 肉质鲜嫩, 成本低 (0.089元/kg) , 可见鲁梅克斯是一种家禽喜爱的饲料。

(2) 由于鲁梅克斯 (K-1) 栽培简单, 一年种植, 可连续25年产出, 年产鲜草1.5×104 kg,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下一篇:动画片色彩搭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