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精选12篇)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1
近年来,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分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 积极构筑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信息平台, 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推进机制和活动形式,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针对以前农业新科技推广应用松散的状况, 结合新华分公司实际, 整合技术资源, 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实现了企业和科技、农民和科技的成功对接。农业新技术推广, 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创新农技推广机制, 提高农技推广质量, 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结合国家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落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将原来的三站一队 (植保站、土壤化验站、气象站和人工影响天气高炮队) 与原来种子分公司的试验站合并, 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形成集研发、引进、实验、示范、培训、宣传、推广于一体的新技术推广体系。既组织大范围科研活动, 又快速地把科研新成果、新技术转换为生产力, 引导农户进行专业化、标准化地科学生产。
新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服务机构, 以核心示范区为主体, 建立了水田、旱田示范试验区和土壤化验室。先后投资330多万元, 建设示范田18.5hm2, 其中旱田10.0hm2, 水田8.5hm2;建设具有先进检测设备的土壤检测室, 建筑面积443m2, 具备电化教室。配备专职科技人员16名。实现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等的科技试验和示范, 担负全公司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养分监测任务。由分公司农业副总经理负责领导。做到了财务独立, 专项资金专用。业务上分担农业测土undefined配方施肥、植保、栽培、耕作、新品实验与示范, 以及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农业协会及信息等服务工作。
2008年充分利用现有力量, 明确分工, 分类到人, 抓好典型, 突出主题。实行全新的管理机制,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强化服务功能, 为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发挥很好的作用。确定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开展攻关研究, 解决主要生产的技术难题, 带动农业良好发展格局。
2 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因地制宜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
加快农业新技术示范核心区建设。加大与农业大学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 研究、引进、转化农业科技成果, 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引进当地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 经过试验、示范, 推广普及。加强作物新品种引进与选育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2008年, 新华农场共承担各类试验项目43项, 包括品种审定、肥效、药效、耕作栽培等试验。成功引进新品种4个, 筛选新农药5个, 总结并推广增产技术经验和良种良法配套措施。2008年稳步完成国家农业部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实施测土面积2.86万hm2, 共计采集化验土壤样品1540个, 为农户发放施肥建议卡3420余份, 为农户配肥提供依据。同时进行了寒地水稻移栽田硅肥与磷肥关系等的研究。利用高炮、火箭影响天气技术, 全范围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明显提高了农作物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搞好田间调查及灾害测报工作, 为领导指挥和农业生产当好参谋。针对部分地号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情况, 提出相应的农艺措施, 有效地指导农户积极防控。
3 搭建农业科技信息平台, 加强科技培训
一是通过办班讲座培训、电视讲座与宣传、印发专业信息等方式, 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员工, 提高分公司全员的科技意识和技能。二是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成立科技培训团, 深入到各作业区进行课堂培训和赶“科技大集”, 并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和技术指导,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三是召开现场示范会, 现场讲解关键技术, 手把手培训, 2008年先后召开现场会6次。四是及时印发农业技术作息表, 2008年共出版发行5期信息报, 发放到单位, 到农户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培训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 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实践证明, 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通过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 推进农技推广事业的不断发展。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2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当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历史选择。农业科技工作应当在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科研投入相对不足的现状,把推动集成创新作为当前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需求,开辟一条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高效自主创新之路,以较少的成本实现较大的突破,以适应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
一、集成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要求注重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是由于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一项大的、有突破性的创新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因此,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协同工作对创新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一些农业重大战略性研究领域,综合化、集成化的重要性更为明显。
其次,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突破的难度不断增大。集成创新的特征在于能打破空间和层次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式地解决创新问题,获得外部规模效应。
第三,农业科技的复杂性及市场需求的复杂性也促进了集成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单个科研团队不可能独自完成这样一种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因而必须与其他科研团队和市场主体构成相应的集成网络。
(二)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要求把集成创新作为战略选择
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进一步集成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中国农科院为例,在“十五”期间,科技成果数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全院获奖成果近500项,其中国家级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省部级奖161项;发表科技论文10878篇(其中被SCI收录514篇),专著535部,专利220项。目前,全院有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25个、质量检测中心29个、国家和部门重点野外台站25个、农业科技数据库98个、农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11个、国家和院级科研基地53个、科技网站45个等。但我国农业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把单项技术作为研发活动主要方式的现象,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致使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今后,如何充分发挥已形成的科研基础条件的作用,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集成,以及如何将这些自身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对接,将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
(三)集成创新能集中体现科研投入的开源、节流与挖潜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仍显不足,科研资金缺口较大。推动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是做好科研投入的开源、节流与挖潜三方面工作的集中体现。
在开源方面,集成创新可采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使科研机构、个人与公司、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集成创新能加速资金在农业科研、开发、推广过程中的流动增值,从而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的来源。另外,集成创新要求对国内外两大科技资源进行集成,通过农业科研的国际合作,可在“开源”上进一步做文章。
在节流方面,集成创新注重战略性集成,有利于克服宏观管理层面的体制性障碍,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促进农业科研投入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从而从宏观上提高了科研投入的效率。同时,集成创新要求科研单位以及相关机构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有助于克服农业科研投入在微观层面上的低效运作现象。
在挖潜方面,集成创新有利于高效管理科技资产,加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与交流,使农业科研投入存量处在一个共享平台上,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优化有限的科研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研力量的整体优势。
二、促进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战略集成,确定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重点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农业部2006年决定启动实施的“九大行动”,结合中国农科院提出的九大学科群的建设和“六大创新行动”计划等具有全局性、公益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项目或产品,集中科技资源,大力促进各项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例如,在“十一五”期间可将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项目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集成创新的抓手,带动一大批农业相关领域科技项目,实现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二)实施资源集成,夯实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基础
“十一五”是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机遇,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创新主体的集成,保障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融合,使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保持旺盛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应提高创新主体对集成创新重大意义的认识,以及对集成创新在区域发展及产业发展中主流作用的认识,促进现有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进行系统化大规模整合,同时将各种渠道获得的创新资源不断优化、集成,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组织。
(三)优化组织机制,提高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效率
以产业、技术或产品为平台,以计划、项目为主要组织形式,并辅以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支撑的集成创新模式,有助于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集成相关的技术、信息、知识、能力等创新的相关资源,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上,实现创新突破。
农业科技园区也具有集成创新的重要功能。农业科技园区是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我国目前已拥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数千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可为现阶段农业技术组装集成提供高效运作平台。
(四)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改善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环境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全面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尤其要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科技成果顺利流通以推动集成创新。
其次,加强资金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研发及科技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和比重,同时,制定多元化的投入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鼓励采用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研究制定农业科研风险投资政策,引导农业科技企业积极从事集成创新。
第三,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尤其在农业生态环境等公益性创新活动中,由于技术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外部性”,政府部门的支持就更有必要。要把重点放在财税支持方面,建立补贴、信贷等制度,并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第四,继续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集成创新的运行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集成氛围,推动创新体系内各创新主体在资源、技术、知识等方面的融通和交流,促进研究开发、生产与市场的沟通。转变“重研究、轻开发;重成果、轻转化”的观念,从科研的立项、申报抓起,使其面向和立足于市场,达到农业科研成果评价、管理与集成应用、市场经营的内在有机结合。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聚焦怀柔:以科技助推新农村建设 篇3
2006年,怀柔区采取“分类指导、试点先行、梯度推进”的工作方法,坚持“政策引导、村民自愿,产业支撑、设施配套,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指导思想,按照“市级试点村、区级试点村、村庄建设规划村和农村环境整治”4个层面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北宅村村民姚建荣是第一批使用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的村民之一,曾经心怀疑惑的他,现在总是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我们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现在这炉子能供暖气、烧水、做饭,真是太方便了。而且没有烟尘,比烧煤炭干净。”在北宅村,有7家示范农户用上了这种炉子取暖。
生物质具有松散、分散、能源密度低等特性,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松散的秸秆、树枝和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经热挤压成固体燃料,其密度可达到1.2~1.4t/m3,热值可达16744kJ/kg左右,体积缩小6~8倍,热性能优于木材,相当于中质烟煤,基本达到了零排放。怀柔山区占总面积的88.9%,每年可提供以薪柴、秸秆为主的100万吨加工原料。因此,大力发展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提高其单位容积的重量和热值,方便运输和储藏,形成商品化,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针对这种情况,怀柔区大力开发的生物质颗粒能源产业化项目,为郊区新能源的利用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通过2005年一冬的试生产和在北宅村6户农民家中的示范使用,该种新燃料表现出了清洁、方便、室内温度稳定的优点,农户表示愿意接受使用该种新能源。从使用调查结果看:住房面积在100~120平方米的条件下,每户取暖用料一冬约6吨,炊事用料每户(3~4人/户)每天使用量为3公斤,按此计算每户年总用量约为7吨。与煤和燃气相比,费用总支出基本持平。但是,与煤等常规非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的可再生性无疑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显现出不可比拟的优势。若农民采用来料加工的方式,年可节省支出千元以上。
市长王岐山在参观了该项目在北宅村试点时,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能源,农村能源是个大问题,这种燃料和炉子是适合农村特点的节能型燃具。”他要求,怀柔区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一定要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支持,将项目做大做强,并面向全国推广。
旧村改造展新颜
官地村村民单淑芝,是全市郊区挂牌的6500多民俗接待户中的第一家。谈到旧村改造,单淑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说,旧村改造后,客人成倍增长。单是去年“十一”黄金周,就接待了1300多人。改造后,村落总体建设格局以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主,清一色的灰砖小院与山水、长城浑然一体,自成景观,形成了青山密林、奇峰长城、山谷人家的独特山村风貌。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村共接待游人840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0%和35%。在她的带动下,全村80%的户搞起了民俗接待,人均年收入超过了万元,使官地这个过去贫穷的小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2004年怀柔区在广泛征求并采纳有关专家意见基础上,确定了科学规划、多方投入、培育产业、完善设施的改造模式,率先开始实施整体性改造工作。通过旧村改造后,不仅使该区环境焕然一新,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使民俗旅游产业形成了较强的辐射作用。
为全力实现虹鳟鱼一条沟内生态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雁栖镇对整条沟进行梳理,分“两线”实施“不夜谷”建设,计划投资3000万元。工程包括:亮丽工程、雕塑小品、文化渗透、改造酒吧、绿化装饰、治理河道等,其中将在16.5公里长的路旁安装安全节能、绿色环保的太阳能灯300盏。主要推出“观红螺后寺、游神堂峪谷、观明古长城、赏雁栖夜景、吃虹鳟冷鱼、品不夜美酒”六个特色项目和配套的垂钓大赛、夜场演出等活动,使游客在吃好、住好、玩好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体验“山水之乐和文化之趣”。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雁栖“虹鳟鱼不夜谷”已新姿初显:不仅山吧、那里、劳模山庄、长园清泉山庄等几十个主要餐点夜晚亮丽一新,路旁也已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雁栖不夜谷”大门更是流光溢彩,而且带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五一”黄金周7天,这里吸引时尚游客17.5万人次,综合收入1600多万元。
探索生态民居新模式
位于怀柔区渤海镇响水湖庄户村,三面长城环绕,为怀柔区旧村改造示范点,怀柔区科委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宣言的精神和中国政府所推动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实施了“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主要包括适宜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及建设技术与建筑材料的研究与示范;生态建筑节能与人居环境改善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生态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与技术的推广;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示范;文化景观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景观文脉保护的综合示范。进一步深入开展怀柔区生态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科技探索与推广工程,通过生态村镇科学设计和适宜技术的选型应用,带动地方生态保护及生态人居科学改造与建设,既加强地方生态系统安全、稳定、优化,同时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能源节约、节地、生存环境得到健康保障生活条件改善的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并以此示范效应推动国家小城镇建设的技术创新、特色适宜和技术与材料整合、集成能力提高。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4
目前, 国内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相关领域的研究多数侧重于体系内部问题, 探索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障碍和创新路径问题[7,8,9,10]。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发挥农业科技在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本文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整体出发, 结合对北京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密云等区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情况, 先后与北京市农委、科委以及郊区 (县) 农业主管部门、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农民进行座谈, 归纳总结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北京农业面临的新形势
1.1 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和成本压力不断增大
北京农业发展的成本约束和资源约束呈愈发趋紧之势。一方面, 2014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为94m3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4) , 远低于国际重度缺水标准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 000 m3) , 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形势下, 农业作为第二用水大户, 节水责任巨大;另一方面, 土地使用成本、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呈明显上升趋势, 2014年城郊平原区地租已超过19 500元/hm2, 规模经营户雇工成本已经超过100元/ (人·d) , 京郊26个主要农产品人工费用占单位产品总成本费用的49.2%, 农资价格近5年平均年涨幅达到12.2% (京郊农产品成本核算点监测数据) 。
农业的高效发展将更迫切地依靠科技进步, 在现有存量基础上提质增效。农业科技服务必须把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放在突出地位, 通过发挥科技对农业的引领、示范和支撑作用, 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高效型农业, 提高单位水土资源的产出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 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农业功能的多元化
随着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业作为产业的经济功能逐步弱化, 农业的功能和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满足从业农民的职业追求和致富需求, 更多地体现在对生态保育、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支撑保障。北京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 从1981年到2008年, 城镇居民的人均蔬菜消费量增长了近21%, 平均每年增长率为0.78%[11]。菜篮子农产品高效生产、籽种农业、会展农业、景观休闲农业发展迅速, 都市农业新的产业形态和价值得到了更好的诠释与拓展。
北京农业的发展必须面向都市,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 拓展农业多功能, 提升农业价值。为此, 农业科技服务应瞄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 加大在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安全、休闲农业等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 引导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安全和农业多功能化, 提升农业多元服务价值, 促进农业向多维度和更高水平发展。
1.3 市场竞争和农民增收压力加大
现阶段, 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 逐步由产品间的竞争转化为产业链间的竞争, 主要驱动力呈现出从农产品生产者或加工者向农产品流通环节转移的趋势, 农业产业链条拓宽延长成为提升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12,13,14]。农业智能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等均为农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 是提高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倒逼农业科技服务必须瞄准农业附加值的提升, 服务农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 突出支持农业产业链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转化推广, 搭建科技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着力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更好地推动农产品优质优价。
2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2.1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完备
按照“机构定性、职能定位, 重心下移、完善机制, 改革建设并重、公益经营剥离”的思路, 北京基本建成了以市、区县、乡镇三级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体, 科研院校、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科技园区、全科农技员等多元服务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农科教相结合、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 为北京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实现形式的拓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北京公益性农业推广系统基本形成了“市农技推广总站—区县农业行业服务中心—区县农业站 (所)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基本架构[15]。截至2013年, 北京区 (县) 、镇 (乡) 两级共设置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262个, 其中乡镇级187个, 全科农技员岗位2 831个, 实现了全市农业主导产业村全覆盖。已上岗的1 039名村级全科农技员入户技术指导次数达14.2万次, 解决实际问题2万个, 成为分布在生产一线、将公益性农技推广自上而下拓展延伸到村的重要载体[7]。
2.2 农业科技服务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以支撑与服务农业产业为重点, 以提高效能为目标, 以优化运行机制为动力,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 不断推动服务模式创新。
一是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区建设, 构建了以“首席专家+岗位技术指导员+全科农技员、科技示范户”包村联户技术责任制。开展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 组建了10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打造以产品为单元, 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服务链条。
二是探索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参与式推广为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阳光培训、远程教育、骨干农民研修等工程, 有效推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启动菜篮子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专家与基地对接, 加快提升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能力。
三是强化院区 (校) 合作, 发挥在京农业科研院所作用, 通过“科研+示范+推广”新型科技服务模式, 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开展区域性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建设, 依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职院“三院”进行“先行先试”, 通过品种引进、技术导入等多种形式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
2.3 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一是搭建了“221信息平台”, 全面开通了“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12396”农业服务热线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 创新性应用网络免费IP电话、农业微信群、技术服务QQ群、农业科技服务动态微博、农业科技服务技术博客, 手机APP等服务手段, 借助新兴媒体, 形成9大咨询服务通道, 降低了用户获取科技信息的成本, 全面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近年来提供热线电话服务5万余人次, 双向视频服务3千余人次, 网站服务500万余人次, 直接现场培训1万多人次, 解决生产科技问题5千多个, 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传播的重要通道。
二是建立了北京农科城网络中心, 聚集各类信息资源100多万条, 为20多个省市提供冷链物流、农情监测、物联网技术等服务, 与67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现网联。
三是将安全种植标准体系与物联网相结合, 建设“农业远程智能专家系统”等终端管理和监测平台, 实时远程服务托管基地, 实现远程“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
2.4 多元服务主体不断壮大
在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同时, 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 结合多元化需求特点, 积极引导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推广, 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种子种苗供应、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资服务等服务, 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 引导涉农企业不断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增强科技服务带动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7], 目前北京市在京国家级和市级农业科技创新机构44家, 农业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 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4家, 农民合作组织6 044家, 各类农业科技园区375个, 田间学校辅导员、科技示范户、林果乡土专家等各类乡土人才超过2万人。通过以“局院合作”、“院区合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套餐等公益性推广项目为依托, 引导和调动多元服务主体横向联系、优势互补, 开展科技示范推广, 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 拓展服务领域, 合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2.5 体系保障水平有效提高
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公益性推广体系运转的保障水平, 实现“两覆盖、一衔接”, 即远郊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全覆盖, 涉农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覆盖, 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
目前, 全市93.5%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纳入到地方政府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人员经费100%财政拨款, 农技人员收入得到保障。2/3左右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有用于农技推广工作的专项经费, 能基本支撑其履行公益性职能。通过实施国家级农技推广示范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和乡镇农技推广条件建设等项目, 农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服务手段得到大幅改善。
3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问题
3.1 部分主体服务效率偏低
北京市郊区共有182个乡镇, 其中68个乡镇已纳入中心城、新城及城市组团规划范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部分乡镇农业体量下降趋势明显甚至消失。因此, 在以乡镇为单位设置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体系下, 在城镇化进程较高的乡镇, 其内设的农业服务中心机构形同虚设, 部分乡镇农业服务资源过剩, 形成科技服务的浪费和低效。
3.2 农业科技服务内容需跟进
围绕都市农业发展新需求, 在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菜篮子”产业、现代种业、景观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安全、新业态发展等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需求进一步加大。另外,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深入,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和影响着首都“三农”工作。新的时代对农技推广提出了更高要求, 生产经营主体已经不满足于形式单一的农技指导模式, 对农业知识的更新速度要求更快, 迫切需要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效能。
3.3 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
大多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技术、信息等服务为主, 产后经营与销售服务少;小型专业性合作社多, 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综合性合作组织少[16,17];依赖政府扶持的多, 能够独立开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开展批量采购活动、创建知名品牌的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还没有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农业的利益联动机制缺乏, 未建立紧密的利益合作机制, 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合作主要为契约型、买断型的农产品买卖合同, 服务型、保护型少, 合作返利型更少。科技园区开放和辐射能力不够, 对周边进行农业科技示范、辐射的带动作用有限。
3.4 农业科技服务受体信息素养水平低
近年来, 北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 对农业从业者接受信息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现状没有改变[10], 接受农业科技服务的基本素养偏低, 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 特别是病虫害防控、诊断、大棚管理、温室环境调控等各种农业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一线人员的技术培训效果方面还不理想。
3.5 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科技人员服务郊区机制不健全。由于农业科研成果与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利益并不挂钩或挂钩不紧密, 目标考核机制、风险责任机制、科技服务配套机制、服务农业生产的激励、奖励机制、晋升晋级机制缺乏或不适宜, 导致科技人员科技服务的内在动力不足。另外, 受到科技项目周期和科研经费限制, 科研人员用于科技服务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 科技人员扎根基层、服务郊区的长效机制仍不健全。
4 新形势下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4.1 加强政策引导, 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深化落实《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试行) 》、《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鼓励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有偿服务等形式开展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 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在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区域打破以乡镇为单元的机构设置, 按照区域或行业设置基层农业服务站, 优化服务资源, 拓展共享服务,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以企业、专业服务公司、行业协会为骨干, 以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化、农村金融等为核心内容的区域性社会化服务体系[9]。
三是创新科技服务管理模式, 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北京农业科技服务, 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成功经验与运行机制, 在不改变现有行政体制的基础上, 按农业科技服务业务的过程重组业务流程,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从管理结构、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 形成业务导向驱动的条块整合模式。
4.2 聚焦发展重点, 支撑农业“三率”提升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 面向专业大户、种田能手、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加快推进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 重点推广包括节水机械、节药型植保智能机械, 设施园艺、畜牧、水产养殖智能机械的应用。在提高土地产出率方面, 大力推广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由平面生产向立体生产发展, 向空间要产量、要效益, 发挥有限地面的生产潜力,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构建“高精尖”的都市农业技术体系, 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提升农产品的产值, 重点发展“菜篮子”产业、现代种业、景观休闲农业等。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 围绕北京市农业用水目标, 加大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如大田用喷灌, 设施作物、果树采滴灌、微喷及小管出流等高效节水设施的示范与推广, 实现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全覆盖;立足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约束,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原则,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4.3 推动产学研联合, 完善科技服务协同创新机制
一是推动产学研联合。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通过建设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继续实施菜篮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科研与推广并重的绩效考核机制, 围绕籽种产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安全、现代物流等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瞄准农业高端产业和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二是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与创新创业结合。面向农业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需求, 推动首都科技创新券等形式的推广和运营, 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购买科技服务, 盘活首都优势的科技资源, 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 实现中小微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用”合作, 推动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是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科技推广的融合。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方式的转变,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提升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信息服务能力, 实现农业科技服务零距离。
4.4 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力度, 培育专业化的经营性服务主体
一是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环节和关键技术, 重点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深耕深松、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等技术。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益农信息社相结合, 协调农业技术服务力量以及现有服务平台纳入益农信息社, 向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精准推送信息。
二是创新政府扶持方式。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以奖代补、贷款担保、投标等方式, 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可量化、易监管、受益广的农业公益性服务, 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有效实现方式, 并探索将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纳入政府采购体系的实现方式[17]。
三是培育专业化的经营性服务主体。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健全完善“农户+农业企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鼓励专业化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为目标,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的技术、信息服务。
4.5 提升人员素质, 建立科学合理的造血机制
一是抓紧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积极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涉农专业毕业生投身基层, 到改革到位、运行机制完善、农技人员紧缺、有积极性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 加强对扎根一线、爱岗敬业、贡献突出的典型人物的宣传和表彰奖励力度。
二是实施“千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分行业、分领域、分批次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培养一批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高、服务意识强和创新能力强的青年技术骨干。全面推进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提升技能、优化服务。通过自然调减、强化培训、绩效考核, 对现有2 800名全科农技员调精、调优、调新, 持续提升骨干全科员技能及综合素质, 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三是推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制订大学生到农村创新创业鼓励激励政策, 安排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农口大学生到郊区承包土地、开办公司, 在税收、土地租赁、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4.6探索科技服务协同创新模式, 推动京津冀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一是贯彻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规划》, 根据产业分工和产业优势, 建立健全京津冀农业科技协作机制[18], 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工作体系, 设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二是开放京津冀科技资源, 依托国家级和三地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促进成果共享共用。以京津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和省级推广机构的专家资源为纽带, 建立技术研发与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服务共享的工作机制, 创新科技资源合理流动和开放共享机制, 促进农科教、产学研跨区域紧密结合, 开展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 共同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引导区域农业改造升级。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共享机制, 创新服务模式, 开展跨区域农业科技交流与服务。
摘要:科技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对促进城乡资源互动, 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专项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北京农业面临的形势, 探讨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推动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 北京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和成本压力不断增大、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农业功能更加多元、市场竞争和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等新形势。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人员队伍完备、服务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主体不断壮大、保障水平增强, 但也存在部分主体服务效率偏低、农业科技服务内容需跟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农业科技服务受体信息素养水平低、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等问题。因此, 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发挥农业科技在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从政策引导、重点发展、产学研联合、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人员素质、科技服务协同创新模式等6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农业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我办按照农业农村工作“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促增收、保供给两大主题,牢牢抓住“生态、高效、休闲观光”三个关键,始终坚持“重农、强农、惠农、富农”四大原则,创新机制、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主要成绩:(一)主要工作成效显著
1、粮食生产:据统计面积3.3万亩,增加0.13万亩,增长4.1%,产量19582吨,增加571吨,增长3.01%。
2、蔬菜生产: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总产9.5万吨。
被列入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城区唯一),被市政府评为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成为我市第二大蔬菜基地。被纳入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并被推荐为全省实施标准园先进项目区。
3、畜牧水产:水产面积1.185万亩,其中健康水产养殖基地4200余亩,年产量4800吨左右。新增规模养殖小区(场)6个,全区现有规模养殖小区(场)18家,年出栏牲猪达10万余头,年出笼家禽达75万羽以上。
4、农业科技:实施项目8个(农业、林业各2个、畜牧水产4个);争取国家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3个(呆鹰岭鎭新建,雨母山乡、长湖乡改建),建立区、乡镇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站3个。
5、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个;新增4家市级龙头企业,现有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个数位列5城区第二。
6、休闲农业:新增星级休闲农庄6个,现有三星级休闲农庄9个,年接待能力达8万人次。
7、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9个,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28个。
8、植树造林:完成城区通道绿化任务,植树82.9亩;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实现零火警目标;森林覆盖率42.5%,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完成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被市政府授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管理达标奖。
9、新农村建设:启动雨母示范片东阳小镇建设和呆鹰岭鎭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得到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农办主任刘宗林的高度评价。
10、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主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份,举办专题培训班6个,培训农村基层干部657人次,34个行政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95%以上的村党务村务网上公开,共受理信访举报15件,纠正和处理问题15个。
1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三季度考核名列城区组第三名;第四季度及年度考核可望进入先进行列。
(二)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
1、农村户用沼气池工程:已全面完成,其中雨母山乡15口,呆鹰岭鎭65口;
2、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雨母山乡群胜村已完成建设任务,经过市农业局验收全面达标。(三)重点工程建设争创一流 1、6户牲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2、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呆鹰岭镇同康村经济果木林(中秋酥脆枣)基地建设46.8亩,雨母山乡群胜村农村能源太阳能新建18台,已全面完成任务。
3、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建设:引进荣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已种植蔬菜2300亩,安装大棚260个。建蔬菜新品种示范园20亩,基地推广了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无滴膜、滴灌、测土施肥等先进技术,得到省蔬菜办主任陈俊雄的好评。
4、松陂—土桥片蔬菜基地建设:引进XX市绿琼本地菜合作社、种植能手彭和平承租土地600亩,当地种植大户宋雄飞承租土地120亩,带动农户新种植蔬菜700亩,安装大棚143个。
5、农村沼气池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主要措施
(一)稳定传统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依靠科技”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齐穗”三项技术,突出抓好双季稻生产。全面落实各种惠农、强农政策,完善谁种粮谁受益的补助机制,大力培植种粮大户,稳步发展粮食生产。
2、壮大特色产业基地。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被列入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由荣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按照《XX区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公司“雨母鲜”品牌已经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
3、扶持龙头企业创品牌。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拥有省品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4个,中国名优产品2个,“消费者信得过产品”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雁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进入湘米工程前十强;“金雁”牌系列优洁米创出了衡阳第一块“国家免检产品”品牌,公司的“金雁”商标连续10年获得省著名商标,2012年4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市级龙头企业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谋彩牌糄粑入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产品创意组,谋彩牌湖之酒精品包装和谋彩牌黄龙玉液包装入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包装创意组,市首届名牌产品展示展销会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市政府点名要求参展,怡和公司的原坛酒糟和湖之酒酒香四溢,受到市长张自银、副市长段志刚、副市长胡水龙等主要领导的好评。湖南新发展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饲料工程技术中心在湖南的科技推广基地,依托“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驻XX市新发展饲料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以科技创新为主流,将猪最佳生长的氨基酸“最佳比例”模式的研究成果(已经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公司年产30万吨牲猪低蛋白日粮生产线于12月30日正式投产,该项目属国内领先地位,已达到和超过欧盟标准。
4、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为塑造魅力后花园,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各类综合性农家乐30余家,年接待能力达8万人次。雨母山庄、碧桂山庄、王爷山庄、瑞梅休闲农庄、裕丰农业科技、雨联生态园林休闲园、振兴生态观光休闲农庄等已发展成为独具城郊田园风光、森林景观的休闲生态观光园。有星级(被省休闲农业协会登记备案)休闲农业3家,新增6家休闲农庄申报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二)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民”。
1、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通过良种良法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良种覆盖率90%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通过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服务农民。我区3个涉农乡镇整合农技、农机、动物防疫职能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和动物疫病防控站的牌子。呆鹰岭鎭、雨母山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场所为新建,长湖乡为改建,设施建设均全面达标。同时理顺了管理体制,乡镇农技推广站隶属于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并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农业产业化、特色基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工作职能,全面提升了我区农技推广体系管理水平。
3、通过强化流通体系成功实现湘粤农产品产销对接。依托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实行规模化生产,新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现有163名合作社员,通过组织集体采购、饲料加工、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低蛋白饲料研发以及动物防疫、疾病防控、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等方式,已经将一个个体的合作社发展成一个行业合作社,涵盖全市14个大型养殖公司和养殖(场)协会,成为XX市生猪养殖行业的“航空母舰”。该合作社以“三必须”、“四保证”质量保证形式分别与XX市天河生猪批发市场(签订收购符合“无公害”生猪20万头)和XX市金康食品实业有限公司、XX市金戒生猪交易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收购符合“无公害”生猪50万头)成功签约,签订收购无公害生猪70万头;并在XX市金戒市场和天河生猪批发市场设立XX市定点供穗生猪专营区,成功实现湘粤农产品产销对接。
4、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训新型农民。为推动产业发展,引导农民致富,我们依托阳光工程项目培养种养能手,强化培养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农机手、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等新型职业农民,精品水果种植能手彭和平从4年前试种草莓30亩,2年前试种寿冠桃10亩、寿光桃10亩,他好学习,懂技术,勤劳肯干,到如今分别在鸡市、松陂-土桥基地拥有草莓300余亩,寿冠桃、寿光桃200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水果大王”。(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宜业农村”。
1、突出夯实基础设施。今年以来,硬化通村入户公路15条。维修改造水利设施32处,完成硬化水干渠22条,杉树皂、四塘等5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杉旭河在4.7公里综合治理工程完成50%工程量。建成农民健身活动场所5个,亮化美化528户民宅,安装太阳能路灯168盏。同时,着眼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区累计投入1500万元,完成荒山造林650亩,完成通道绿化83亩,“三边”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累计植树造林20万株,种花种草5万平方米。
2、突出培育产业特色。全区建成各类大小蔬菜基地7个种植面积2.3万亩,尤其是荣联农业科技示范园暨灵山-竹雅蔬菜基地成为我市第二大蔬菜基地,并被纳入国家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蔬菜标准园)项目。建成葡萄种植基地6400亩,其中,陈华葡萄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小水果金奖。建成脆冠梨种植基地120亩。建成鳜鱼基地200亩,年均繁育100万尾鱼苗,出产鳜鱼4万余斤,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鳜鱼繁殖基地。建成泥蛙繁殖基地50亩,为衡阳周边养蛙户最大的蛙苗供应商。建成牲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8个,其中,市新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涵盖全市14个大型养殖公司和养殖(场)协会,成为我市生猪养殖行业的“航空母舰”,并在广州设立了定点供穗生猪专营区。建成花卉苗木繁育基地3个,珍稀高档苗木(红豆杉、金桂、银杏等)基地2个,雨母生态休博园完成林相改造1200亩。同时,紧紧依托雨母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三星级休闲农庄9家。
3、突出抓好示范片建设。雨母片以乡政府大院改扩建和罗家大屋小区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城镇提质改造工程。其中,乡政府大院改扩建设共投入资金570万元,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建成综合办公大楼1栋、计生服务楼1栋、休闲广场1个、饮用水厂1座(投入400万元)。罗家大屋小区硬化公路0.6公里,硬化鱼塘2口,平整地面、绿化改造共投入资金1400万元,农民自筹1120万元。呆鹰岭片按照“五化”标准,对老街实施了“硬化、净化、绿化、美化”提质改造工程,启动了农村“一池三改”,解决了全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同时,通过改造初步达到了“六通”标准,即基本实现了路、水、电、讯、宽带网、有线电视与城区实现了同步互通。
4、突出整治乡村环境。按照“区主导、乡实施、村为主、户三包”的原则,组织开展了以“三清三基二统一化”(“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基”即基本不见垃圾、基本消除马路市场、基本完成“五改”即改水、改厨、改厕、改浴、改圈;“二统”即农村垃圾统一分类处置、中心镇污水统一处理;“一化”即抓好路边、屋边、水边“三边”全面绿化。)为核心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目前,全区完成“五改”1085户,“三清”到组率达100%,“五改”到户率达98%,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0%以上,无公害公厕普及率达95%以上。配发户用垃圾桶3万余个,垃圾斗车156辆,新建垃圾池近200个,各村均组建了专业清扫队伍,累计清除垃圾1150吨。100%实现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全面取缔了马路市场2处,全面禁止了10座小ⅱ型以上水库化肥养鱼,水库水质得到明显好转。
三、2013年工作思路
(一)注重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规划为先导,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编制完善城镇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科学构建新农村建设新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坚持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原则,加强城镇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农村示范片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力争把雨母山示范片和呆鹰岭试点镇纳入市“三网融合”试点,实现水、电、气、通讯、网络媒体全覆盖,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注重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按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依托金雁米业打造年产30万吨精米加工物流园;依托首龙渔牧打造5000亩“雨母鱼”养殖基地;依托荣联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打造2300亩绿色蔬菜基地;依托雅士林集团打造3000亩生态休博园;依托雨联公司、裕丰公司打造1000亩生态苗木园。同时,注重农旅结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特色,引进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农庄。
(三)注重项目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力促在雨母山新农村示范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以雨母山生态休博园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雨母山开发总体规划,注重自然山体、水体保护和风景区、山林、河流、田园等绿色空间的自然楔入、渗透,切实把雨母山这座衡阳人民难得的“城市绿肺”留住护好。在引进项目上要严把项目技术、效益、能耗、污染关,切实做到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推动农业机械化 服务新农村建设 篇6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新农村 农业现代化 持续发展
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的前提
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和保护,旨在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以及农产品商品率、农业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它包含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民素质现代化和资源环境现代化等基本内容。农业现代化的物质装备应该是以农业机械为主体的,所以农业机械化必将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立现代农业,要用先进的机械装备农业。目前吉林省农机作业结构不平衡,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玉米机械化水平低,这种状况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大力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和配置农机资源。农机作业要由目前的作物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主要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扩展,由种植业向农林牧渔各业推进。
2.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现代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可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积极推进传统耕作制度的变革,为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从我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情况看,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保护性耕作对减少土壤流失、减少大风扬沙、培肥地力、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作业工序和促进农业增效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农机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多年探索,在大量试验研究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方面形成了多种典型的技术模式,初步建立了适应不同地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3.农业机械化是城镇化的助推器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推进城镇化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基础建设高峰,如城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等将促进大量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些目标和任务,对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1农业机械为广大城乡大规模基础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目前城镇化进程已经起步,基础建设、公用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正是农业机械发展的大好时机,农用建筑机械设备、农用交通运输设备等都可以大展身手。
3.2农业机械积极地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从粮食生产中解放大批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要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传统的手工操作已不可能,就必须向农业机械要生产力、要效率,只有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3.3开展转岗就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获得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技能 发挥县农机培训学校的作用,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使受训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获得一技之长,或成为熟练的农机修理工,或成为技术熟练的农用车司机、联合收割机手、车工、电工等其他多种多样技术工,为农民离土、进城、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4.农业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4.1农机销售、农机修配、农机作业服务三大市场的发展既可以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就业,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4.2农机服务领域的拓宽,服务范围的扩大,从多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农业机械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拓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拓展,由种植业向运输业、深加工等领域拓展,由粮食作物农机化向经济作物以及林牧副渔机械化方向拓展,拓宽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领域,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经营各类农业机械走上致富的道路。
农业龙头企业与新农村建设 篇7
在建设新农村中, 与“三农”存在着天然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农业龙头企业大有所为, 赢得了农民的欢迎、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称赞。
一、农业龙头企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贡献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联动机制, 不仅解决了市场经营过程中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情况, 而且确保了农民的利益。例如,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合作养鸡, 经过24年的努力, 走出了一条双赢双增收的成功之路。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富裕的目标, 而且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1. 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的宗旨就是发展现代农业, 发挥产业集约优势, 帮助一个村或几个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 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 培植不同类型的专业村、特色村。例如, 福建省闽中蔬菜食品工业总厂,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蔬菜制品生产厂家之一。该厂在全市各乡镇建有2万多亩规模化、专业化的蔬菜生产基地, 实行蔬菜产业化行业管理,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其各类蔬菜制品, 品质上乘、品种繁多、既有定型规格, 也可按客户要求加工。由于工厂注重信誉, 定价合理, 交货及时, 产品畅销美国、日本、欧洲、中东、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注册的“闽中牌”商标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大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推动了乡村文明。
农业龙头企业发挥资本优势, 支持农村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 修建小学、敬老院、幼儿园、文化站、卫生室, 资助农户参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等。例如, 获得全国小康示范村荣誉称号的沈阳市靓马集团, 将其所在的辽宁省沈阳市小韩村, 建设成具有现代风情的新农村。现今走进小韩村, 放眼看去, 一行行树木、红色彩砖铺就的人行道、乌黑的柏油路面、漂亮的路灯、现代化的楼群、精心设置的园区景观、无处不在的绿地, 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沈阳市靓马集团坚持利用各种节假日、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组织读书竞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散文朗诵会、妇女技能大赛活动、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组建了秧歌队、民乐队、管弦乐队和健身舞队, 在此基础上, 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供员工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 形成了一个文明、健康、积极的文化新村。村里建有藏书3万册的图书室、老年棋牌室、健身室、台球室、乒乓球室、村史室、电教室和能容纳400人的活动大厅。村里每年投资为每户村民免费订阅1-2份晚报、日报、晨报;在部分家庭建立了图书角, 让法律知识读本、农民实用技术读本、文史书等30个种类的图书进家庭。基本实现了图书进户、报纸入户的文化进家活动, 人均收入近万元, 同时免收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的取暖费、房屋维修费, 实行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家财保险, 享受老人节日、生日、生活补助和子女升学补助等待遇。
二、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制定国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效益意识。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 明文彰显农业龙头企业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意义。继续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 拓宽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工商登记、资金、税费、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 以期更有效地让农业龙头企业撑起新农村建设的大梁, 改变农村空巢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软肋”, 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吸引身体好的、年纪轻的、受过教育的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单向输出向双向流动转变, 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村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推动者和开拓者, 变农民为“产业工人”, 带动农村运输业、餐饮业、建筑业、农贸和商业等行业的发展, 以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效益目标, 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1.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确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 建立“一站式”服务网络, 确实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做大做强, 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同时加大扶持力度, 在征地、产品购销、办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并不断出台各种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支持、保护、激励农业龙头企业, 防止“一阵风”或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情况发生。帮助农业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优化营销网络, 努力拓展外销网络,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协助企业在国外建基地、办工厂, 在拓展农产品市场的同时, 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而且还增强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基层组织仍把企业带动农户的数量等作为考核指标, 通过帮扶生产基地、提供系列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等形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 确保农业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2. 搭建农业龙头企业获取相关信息的平台, 助推新农村建设。
由政府牵头推进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信息网络建设, 支持企业建设自己的网站, 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 推进企业的微机管理、电子结算、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形象。搭建农业龙头企业获取相关信息的平台, 提高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水平, 加强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户, 以及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市场和项目等多种信息的沟通。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培训、网络或者发放资料等方式避免企业和农户获取各种信息途径不通畅的问题, 使信息化渗透到企业及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环节, 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与农户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政府应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做好龙头企业工作的预测监测工作, 及时掌握发展动态、加强对策研究。同时利用各种信息传播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让企业更多地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 让农民广泛地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促进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提升企业和农民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真正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8
一、发展大型农业机械, 可降低农村从业人员的比重, 即增机减人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以来,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实行一家一户一份田, 三人围绕一台小四轮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于其作业机械功率低, 生产规模受限, 耕整地质量下降, 作业效率低, 生产效益不高, 从而导致要想提高单产只有多施化肥, 年复一年的增施化肥不仅不能提高单产, 而且增加了财力、物力、人力, 更主要的是造成了土地的板结、环境污染等恶性循环。由此可见, 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 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加快农村第一产业人员向非农业产业转移, 让更多的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从事第二、三产业, 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 可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 使农业增产增收、农民致富
大型农业机械的发展, 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限制, 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要求, 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型农业机械的发展,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既能增加农作物产量, 还可以节种、节水、节肥、节省人工, 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收,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还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大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 使农业增产增收, 农民致富。
三、大型农业机械发展, 推动土地合理化流转
把分散的农户土地联系起来, 把大型农业机械生产和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土地连片种植, 合理化流转, 实现农机大规模作业, 促进农机的共同利用, 提高大型农业机械的效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形成以新型农机作业合作社为龙头, 以农机大户为骨干, 通过新型农机服务组织, 把松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走向市场, 把一家一户小块土地联系起来与农机服务组织有效的对接, 实现加快发展农机化与推进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四、发展大型农业机械, 改善土地耕作方式,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小型农业机械作业难以达到现代化标准农艺对土地的要求。土地保护性耕作、土地三、三轮耕制等都是小型农业机械所可望不可及的。20世纪80年代, 土地实行承包到户以来, 持续20多年的以户为单位, 仅以小型机具作业就可以完成的小块耕作模式, 由于小型机械功率小, 难以实现联合耕整地作业, 从而造成重复进地次数多, 压实土壤严重, 使土壤容重加大, 造成土地板结, 年复一年的重复耕作方式, 致使土壤的耕作层越来越浅, 犁底层加厚, 蓄水保墒性能下降, 直接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 形成减产。然而利用大型农业机械耕作, 充分发挥大型机械联合耕整地的功效, 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而且促进了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9
农业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在农业生产发展领域的载体,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农业产业化的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等特征是农业生产向广度、深度的不断延伸,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1 农业产业化要求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专业化
它延长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从简单的、相对独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层面拓展开来,向前追溯到生产资料供应、良种繁育等环节,向后延伸到加工、销售等环节,同时横向发展科技指导、专业化服务等中介组织,把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形成良性互动,纵横交织的产业系统。
1.2 农业产业化优化了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产业化通过其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推动了农业生产要素在工农业之间、地区之间、农业主体之间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各主体间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3 农业产业化建立了广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主要通过建立和扶持优秀的龙头企业,并通过它们的拉动作用,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的蜕变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
2 农业产业化与生活富裕
2.1 农业产业化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以前的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靠单纯的种植业生产所得,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经营效益,推动了农业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还使部分农民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养殖、加工、销售等其他行业,并从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获利。农民的就业空间从第一产业拓展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2 农业产业化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定
过去农民的生产经营往往只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千变万化。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农产品缺乏销路或者丰产不增收甚至丰产减收的情况。实行农业产业化以后,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农业产业化中的两个基本主体一农户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降低了农业市场的风险。在产业化经营的背景下,企业往往通过订单的形式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在生产之初就确定了销路,保证了最低价格。在某种意义上化解和规避了农户直接面临的市场风险,使农户的收入有了保障。
3 农业产业化与乡风文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从野蛮落后到文明开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风文明做出了具体要求,是不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农业产业化直接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为乡风文明的实现准备了前提条件。农业产业化本身在促进农业产业不断升级的同时,推动了农村工业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整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人类文明也逐步发展进步,以往小农经济中的落后的生活、消费甚至思维方式和习惯将会被工业文明所渗透并逐步替代,整个人类社会将会融入市场经济的大市场,共享文明社会的成果。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户与企业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之间更加注重互利共赢和诚实守信,并更加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则和约定办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同时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乡风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农业产业化与村容整洁
农业产业化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生产经营更加集中,区域分工更加细致,并趋向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这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面貌,促进农村社会的城镇化建设,同时由于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才有能力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进行农村村容村貌的政治。对农民个人而言,收入水平提高,农民才有精力和条件去改变自身的居住面貌和环境。因此,农业产业化是促进村容整洁的客观外部条件。
5 农业产业化与管理民主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其经济利益与企业、政府有着直接的联系,他们之间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有利于农村社会整体民主意识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向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中各种组织和协会相继产生和发展。对政府而言,必须要加快促进其职能由计划型向市场型,指令型向指导型及干预型向服务型转变,以适应农村组织创新不断发展的要求。这样,整个农村社会从政府到农民,从管理者到被管理者,在民主意识的整体推动下,基层民主将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水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J].党电博彩,2007(11).
[2]张宗盛.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践[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王雍君,陈灵.新农村建设论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问题的研究 篇10
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路程充满曲折。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发展农业保险,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干扰,便取消了农业保险的发展,直到1982年才恢复农业保险。从1982--1993年,这段时间农业保险属于发展阶段,数据显示此阶段保费收入增高,但赔付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渐萎靡。1994--2004年这阶段属于稳定期,保费收入稳定在一个区间不变。2004年,国家对三农问题关注不断升温,农业保险对三农的保护伞作用日益突出,农业保险受到政府关注,这期间开始成立了专业的农险公司,九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开始运行,同时保监会颁布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此时农业保险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迈出重要的一步。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发展“三农”保险,健全我国“三农”农业保险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仍存在许多问题急需发现和解决。
二、农业保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十七大召开之后,国家又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角度,要求进一步加快农村组织改革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我国农业受自然灾害事故影响,农业受灾频繁,损失巨大,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受到很大影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减少风险,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时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
农业保险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保险保障稳定农民收入,降低和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的再生产顺利进行。农业保险的资金融通,促进农村金融和农业信贷发展,农业保险可以充当部分信贷抵押物品,使农民贷款变得简单,有保障,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还处于发展阶段,但仍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民有效需求不足
(1)农民收入低是农民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农民收入不稳定,全部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需支付衣食住行的花费,剩下的需要购置农业生产资料、子女的教育费、预防疾病等费用,扣除这些所剩寥寥无几。对农民来说,仅有的收入还有很多其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将有限的收入满足那些急切的需求,比购买农业保险更能提高其效用价值,从而大大的限制了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
(2)农民的风险意识低,缺乏主动购买的积极性。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制度复杂且操作繁琐,进行赔偿估价时保险公司跟投保农民往往意见分歧较大,一些本想参保的农民因此选择放弃。同时,政府和农业保险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主观认识度不高,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不够,现实中确实也存在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等情况。这些都导致农民不能及时正确了解农业保险和相关政策,从而影响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2、农业保险的实力和供给不足
(1)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广,险种不足。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少,保险的结构和险种设计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险种少,更新慢,质量低等。大多数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涉及农业保险方面,加上农业保险风险大,经营农业保险盈利低,经营成本高,国家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持。出于对利润的追求,部分地区农业保险覆盖率低。
(2)农业风险无法分散问题。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普遍存在。由于农业保险风险的地域性和个体性差异较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因素,使得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更加严重。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大多是以家为单位,经营比较分散,部分地区较偏僻,保险公司的承保手续也比较麻烦,调查索赔成本高,保险公司稍有疏忽,可能就会有趁虚而入的农民虚报,使保险公司的利益损失。
(3)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缺乏。农业保险的专业性强,需要大量技术性强,专业能力高的人才来满足快速发展的经营和需求。但前些年农业保险业务一直处于萎靡状态,导致大量农业保险的专业人才流失。现有的农业保险从业人员中,往往是懂保险知识的人不了解农业,熟悉农业的又不懂保险。在农业保险经营中,一旦遇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农民就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来挽回损失。这就需要农业保险公司大量工作人员,但这当中大部分人缺乏专业知识,素质不高,工作实践能力不足等。
3、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农业保险补贴是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农业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签订农民保费补贴协议,但实质性的支持政策一直没有落实。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保险公司大部分险种收入低微,个别险种一直处于赔付状态,微薄的收入使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急速下降,而呈现的高风险、高赔付、高成本急速上升。现有农业保险制度已经被证明不适合比较分散的小农户家庭,因此政府必须尽快做出相应的财政补贴支持。
4、农业保险法律缺乏
农业保险法律的作用是促进国家支农政策的工具,用以实现农业保险的目的。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农业保险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更有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支持,但我国目前没有一部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缺少法律的保障,农业保险没有范围,政府没有政策依据,补贴政策没有监管,收入少的农民没有国家的补贴,缺少投保的积极性,保险公司经营收入微薄,缺乏经营的热情,这都制约了农业保险规范化制度,最终导致农业保险不能正常发展。
四、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些建议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保险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鼓励支持,也需要广大农民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尽快确立农业保险立法
根据学习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要想我国的农业保险更好的发展,立法是关键。以国家法律形式对农业保险产品的各项组成要素进行明确,细化农业保险业务,规范农业保险的经营形式,各主体的权利义务,政府补贴和税收规定等。在具体操作层面,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政府法规。农民了解法律相关政策,提高对保险公司的信任,投保积极性升高,农民和保险公司都可以保证稳定的收入,健康持续发展。
2、建立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病疫不断,农业保险存在高风险。同时农业灾害存在较强相关性,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农业再保险则是分散农业高风险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有利于农业保险公司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减少对其他非农业保险产品的影响,稳定保险机构的正常运营。政府应该组织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经营再保险业务,吸引具有再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为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分保,扩大农业再保险市场供给,分散农业风险,降低农业保险的风险责任。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农业再保险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调动农业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3、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模式
我国的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目前大多数农村仍实行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收入低,投保意识差。在农村中经营农业保险,借鉴之前的例子,可以在农村中实行相互制。这种制度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村为单位,农民和农民之间既是投保人也是被保险人,同时也是保险人,他们之间相互彼此了解,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清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率自然的降低,也更加容易带动更多的农民投保。农业保险公司可以指派专业的保险人员留驻,更好的帮助农民指导解决相关技术性或法律上的问题。
4、加强农业保险新型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的农业保险业务急需复合型人才,应具有积极有效的应对各种风险因素和拓展现代农业保险的各项新型功能的能力。首先应加大保险人才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的培养,提高现有的保险人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农业保险专业,培养大量农业保险专业专门型人才,从而缓解农业保险专业人才不足与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矛盾。高校可以与农业保险公司合作,签订培养人才和合作办学,成立保险职业学院或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等,为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不断地保障。
5提高农民的需求和参保意识
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政策的一种创新,在农村只有少数地区运营状况良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严重的缺位现象。想要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和参保意识,国家应加大补贴力度,针对部分农民没有资金购买农业保险的情况,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应适当加大扶贫贷款发放力度,降低贷款评定条件等。农业保险公司应该在农村地区加大宣传力度,专业保险人才加大农业保险推广和业务咨询,以宣传单形式和农业保险推广讲座,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同时,农业保险公司应增加保险种类,因地制宜的创新保险险种,增加一些适合农民需求的险种,从而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注:通讯作者,李业荣)
摘要:农业保险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遭受自然灾害和病疫等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时提供的一种保障。农业保险扶持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收入,健全农村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保险的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新农村建设,农业保险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佩云: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保险问题研究[Z].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第七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2013.
[2]金淑彬: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探析[J].世界农业,2008(3).
[3]姚寿福、马理瑶、粱晓凤:关于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基于我国农业保险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6(1).
[4]张祖荣:论农业保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问题,2009(12).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11
一、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拉长其产业链条。我国农村农产品虽然数量多、种类全,但综合开发、加工利用水平较低,农村多是以原料型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售农产品,二次或多次增值的效益很低,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力所在。因此,要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销售公司,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使农产品尽快转化增值、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注意选准方向。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优先考虑带动面大、辐射力强、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外向度高的产业和产品。(2)要引导农民围绕农产品加工来种、养。加工业的原料基地是企业的“第一车间”,其主体是农民,所以农民种、养要围绕加工企业转,企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另外,利用自身了解农村和农产品的优势,可以引进加工企业需要的专用品种,建立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3)要注意处理各环节的利益关系。要把农民提供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后,将一定的利润按农民提供农产品的份额进行返还,做到“农业发展我发展,农民增收我增收”,让农民在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好处。(4)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联合发展加工、销售企业,共享加工、流通利润。引导乡镇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作为发展重点,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做到按市场需求搞加工,以加工需求发展原料生产,以原料生产促进原料基地建设,使农业真正走向市场。
二、加大财政和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
1、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资源,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既要按照存量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又要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调控作用。在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总量,重点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和原料基地建设。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整合其他专项资金,从不同的环节加大扶持,并注意提高其科技的转化率和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按照龙头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直接受益程度等因素,财政可采取贴息、补贴、投资参股、保险、担保、借给有偿资金等灵活多样的扶持方式,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有效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跨区域协作,进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政府应通过税收减免、奖励等形式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业务发展,促进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贷款,增加对农业的资金供给,满足农村市场对融资的需求;让农村金融机构有灵活的定价权力,以获得合理的资产和资本回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培育治理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依靠商业化运作为农户和企业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当前实际,今后建立和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二是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也可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三是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四是支持经营业绩良好、内控管理能力强的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现有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本机构所在地辖区内的乡镇和行政村增设分支机构。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功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国务院明确提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产品能否实现转化增值,农产品—加工业—市场能否实现链条对接和高速运行,关键在于能否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是社会效益非常大的富民工程,因此要积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全方位、宽领域扩大产业辐射。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1)要打破界限,催生“龙头”。按照“谁效益好、辐射力强,谁就当‘龙头’”的原则,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方针,不限所有制,不限部门,不限地域,积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2)要重点扶持,造强“龙头”。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兼并、合并、股份制等形式,解决企业资金制约问题;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要转换机制,夯实“龙头”。要继续搞活现有的龙头企业,对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应将改革重点转向搞好企业内部管理上来,抓好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4)要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国际“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着眼于经济全球化,适应农业技术高新化、开放化的新趋势,因此要想方设法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创品牌、创名牌,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区别于传统经营模式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水平决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社会化服务又对农业产业化起重要的反作用。农业产业化越发达,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就越多,范围就越广,程度就越深。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是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大农业(包括一切农业关联产业)的产业部门是农工商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除了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外,其余各环节都属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这就对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国农业产业化相对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化服务薄弱,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的生产领域。资料显示,在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与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劳动力之比是1∶7,而我国则近10∶1。要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大力拓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物资供应、政策咨询、信息搜集、科学技术、资金信贷、加工转化、储藏运输、市场营销、社会保障、法律支持等各种服务产业,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诸多职能分离出来,发展壮大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此应该重点建立几大体系:即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国家农业标准和质量监测体系、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等。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包融、纵横城乡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使之成为统一有序且及时主动为农民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但仅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基本上是按照商业保险模式经营,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风险分散机制缺失,造成了农民保不起、商业保险公司无力也不愿意承担风险性较大的农业保险责任的尴尬局面。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借鉴一些地方开展试点工作的经验,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1)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原则,在保费上兼顾投保人缴费能力、财政补贴能力和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的保险模式;(2)对于经营政策性农业业务的经济主体参加农业保险时,可获得相应减收保费、降低费率、保费补贴等优惠;(3)应加快《农业保险法》的立法进程,使农业保险有法可依。
(作者单位: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财税系)
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篇12
一、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十年来, 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成为支撑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已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底, 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国所有的行政村 (见表1) 。2009年, 全国开通电话的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的比重分别达到99.86%和94.3%[2]。中国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截至2010年底, 中国移动已累计为8.9万个偏远村庄开通移动电话, 帮助行政村通电话比率提高约8个百分点, 达到100%;自然村通电话比率提高2个百分点, 达到94%以上[3]。近年来农村电信通信水平 (见表2)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资源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2.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成效。
农业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截至2009年底, 农业部及各省 (区、市)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农业网站。2009年, 中国农业网站的数量达到31 108个,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 681万人, 全年新增2 220万人, 年增长率26.3%。截止目前, 涉农网站已有18 000多家, 其中政府建设的网站4 000多家。农业数据开发和应用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目前已开发应用的各类大型农业数据库67个, 如全国农业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库、“三电合一”共享数据库等。
3. 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
中国各地适农业务和平台推广迅速。“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基础性综合信息平台已覆盖全国。截至2010年底, 中国移动12582“农信通”客户超过5 000万, 成为广大农民获取涉农信息的重要窗口和生产生活的好帮手;信息终端进乡入村初显成效, 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2009年6月, 全国已有6 526个乡镇开展了“信息下乡”活动, 共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7121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44 314个。截至2009年底, 全国已在15个省份的1.3万余个乡镇开展信息下乡活动, 并基本实现“一乡一个信息服务点, 一村一个信息服务点, 一乡一个互联网站, 一村一个网上农副产品信息栏目”的“四个一”目标, 全国1/3的乡镇建立了乡村信息服务体系。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 推进农业信息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党明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 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进程, 因而“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 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 才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 实现“村容整洁”, 所以“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离不开信息化;协调农村经济和国家社会发展, 构建政务公开网络系统, 促进“基层民主”需要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开展农村远程教育, “乡风文明”需要信息化。
2. 推进农业信息化, 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全面实行农业生产管理, 农产品营销, 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 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大幅度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推进农业信息化, 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 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 推进农业信息化,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民生活宽裕, 这就要求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过程[4]。推进农业信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实现新农村的“生活宽裕”目标, 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信息化可使农民通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加收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对农业生产的各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 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业效益。农业信息化可使农民借助于电视、报纸、网络等信息服务, 使农民获取涉农信息。为农民提供求职招工、供求买卖、政策法规、气象农情、农业科技等信息服务, 从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
首先, 加快“三电合一”和“三网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电”和“三网”的融合, 进一步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 加大省级平台、地级平台和县级平台建设, 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其次, 探索多样化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公共通信网络和其他专网、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终端, 建立县信息中心、乡信息站、村信息员的三级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培育农业信息服务市场环境, 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模式。
2. 以农业信息重点项目为依托,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要以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 加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深入开展涉农数据库建设, 完善电话语音与短信服务系统, 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二要依托“三电合一”项目, 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信息服务入户率, 提升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三要依托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 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 不断创新思维和工作思路, 不拘一格地开展直接的、针对性很强的农业信息服务。
3. 加快农业信息标准体系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
加快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 制定农业信息化软硬件技术标准、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制定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 实现涉农公共数据库的兼容与共享,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 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农业信息人才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为此, 一是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对现在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前培训, 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二是提高农业信息工作队伍素质。要注重提高各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 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制度, 并让他们参与农业信息系统研制和开发, 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服务, 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5.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增强信息化支撑能力。
第一, 用农业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形成。要积极推进3S技术、农业信息系统、农业智能自动控制技术等在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应用, 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第二, 用农业信息化推动电子政务。逐步完善政府农业网站建设, 加快涉农电子政务信息应用和普及。第三, 要积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 通过网上营销平台为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分析农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提出了以农业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以期加快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贾崇吉, 周应萍.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9) :58-62.
[2]周宏仁.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0)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12-13.
[3]徐涵.中国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N].经济日报, 2011-03-07 (3) .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推荐阅读:
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08-09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09-06
社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07-21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06-19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08-23
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09-23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08-06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10-03
新农村建设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