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精选12篇)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 篇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不仅提供食品, 还直接影响1/4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形成, 农村市场总需求对第二、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 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67.1%, 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高达60%。因此, 农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推动农业现代化, 而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发展农业信息化。政府部门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1 积极推进农业系统电子政务建设
近年来, 在新农村建设的强烈要求下, 农业电子政务的推进工作迫在眉睫。电子政务建设与时代要求相合, 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全局, 各级农业信息中心要通过建立先进、完善的农业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乡村, 推广应用村务管理信息化, 实现无纸化办公[1]。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 对加强农村政务管理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 不同机构、部门的协同共建, 形成覆盖范围广、高效、灵活的农业管理信息网络, 促进农业部门职能的有效转变, 建立良好的监督体制, 提高农业行政工作效率, 规范农业监管行为。
2 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建设
农产品流通不畅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因素之一。农产品在生产、销售和流通环节上, 主要存在2个问题:一是由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相对落后, 导致农户缺少相关信息的有效指导, 易盲目跟风。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种类少, 交易市场混乱[2]。交易方式仍以传统的方式 (一对一的现货交易) 为主, 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并不普及, 农户对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等形式更是知之甚少。
现代社会,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一个契机。通过整合资源, 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 实施农产品网上交易, 对改善我国的农业价值链和提高农业竞争力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革命性变革。电子交易平台的建立拓展了传统农产品交易市场, 促进交易主体多元化, 也为商家提供了无限商机。目前,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仍然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目的在于改革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提升、发展传统流通与网络营销的模式及资源, 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建设, 合理规划信息化项目布局
近年来, 我国农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于指挥调度卫星通信、农情调度、动物防疫、农业遥感和渔政指挥等信息系统。各地农业部门也纷纷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开发应用了“畜禽病专家诊断系统”、“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系统”、“农作物产量预测与调控系统”等信息系统, 有效推进了农业部门电子政务工作, 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3]。今后, 新农村建设的信息服务工作重点应放在以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 普及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
4 强化政府网站公共信息服务职能
不少地区的成功实践表明, 政府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并在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以及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必须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的重要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引导诸如电信运营等工商企业, 根据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积极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大潮[4,5]。此外, 政府应该引导不同层次的农业网站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的重要依托。农业网站需以服务“三农”为目的, 以农业信息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为出发点, 推进跨网站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加强网站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提高网站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现农业网站的全面发展。
通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日趋完善, 农业信息网络初具规模, 基本形成了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全国农业网络体系, 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成效日益显现, 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现代科学技术, 在农村的普及和应用和建设新农村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要:介绍农业信息化建设渠道, 包括农业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建设、强化政府网站公共信息服务职能等, 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渠道,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吕晓燕.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16 (4) :51-54.
[2]薛亮, 刘明.农业信息化[M].北京:京华出版社, 1997.
[3]温暖, 胡峰, 冯晓, 等.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2) :7-10.
[4]宁予献.农业信息化与河南农村经济[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8) :42-44.
[5]郑国清, 尹红征, 段韶芬.论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11) :39-42.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 篇2
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农业信息化就是指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在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广泛的应用,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对涉农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了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义。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技术;新农村建设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渡期,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我国的农业发展必然是朝着农业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型过渡期,我们应该着力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提高农民的科学水平与自身素质,逐渐完成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充分利用,取代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盲目性,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作重心。虽然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其整体素质偏低,在农业生产中达不到对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体现出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盲区,最受到重视的反而是物质成本的投入。在以信息带动起来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广大干部群众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陈旧理念,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把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培养出大批以信息武装头脑的新时代农民代表。 一、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化就是要在农民生活消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流通、农业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带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步伐。传统农业要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化,首先就要进行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农业的信息化进程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保障与开展前提。与传统的耕地少与配置不合理相比,现代化的农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得不全面改进,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 要做到农业信息化,首先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管理,改过去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改包揽一切的宏观调控为行政干预的适当引导等。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外,要切实做好农村的信息化发展,就必须调动农民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好生产经营工作;同时,农民的自身素质与生产技术需要不断的得到提高,才能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根据市场需求决策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其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农业的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信息化的主体仍旧是农民,做好信息化发展,也就相当于是对传统农民进行了一次信息教育,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自身素质,最终表现在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上。 二、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两个原则 1. 坚持面向需求、服务“三农”的原则 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根据市场情况、农民需求和农业发展实际,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合适的信息服务方式,着力提高农技部门的服务质量,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努力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 2. 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促建的原则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在教育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建设一个现代化信息平台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有效办法。以提高应用能力作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民“用得起和方便、实用、有效”放在首位,把推动广大农业经济主体特别是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作为导向,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 三、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举措 1. 加快“三农”信息商务平台建设 政府应组织涉农部门和涉农企业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有益的合作,为农民提供切实需求的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实用交互式的信息咨询与服务。 2. 建立农业信息站,为农民普及信息技术服务 通过电话、互联网、广播、信息栏等方式,向农民传播发布各种信息,并对农民需求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及时更新;利用“数字农业网”等农业专业网站,以相对合理的组合方式,相互链接,方便农民和相关单位访问查找,不断提升农业专业网站的效能;把单向的传播和交互式的咨询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组织一些农业专家上门或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使农业信息站成为集技术咨询、信息发布、技物结合、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3. 建设“农民信箱工程” 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通信运营商的技术设备,统一规划建立实名制“农民信箱”,采用实名制登记,广大农民、农技人员、涉农企业和其他人员都可申请注册使用。注册用户能够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快速、便捷地获得各类科技、市场信息和系统提供的服务,并要求每个用户所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 4. 推广“三电合一”模式 “三电合一”是指利用电脑网络采集、发布信息,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利用广播电视制作、传播农业节目。通过三方面有机结合,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增强服务的有效性。重点推进农业专业网站等信息平台与地方广播电视台合作。 5. 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要积极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有的测绘成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逐步建立包含土地资源、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水利设施、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地理状况、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变化也不小,随着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给我国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现代化社会中,信息是人民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农村人民只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信息服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拉近农村与城市的距离。针对我国的产业分布情况及人力资源分布来看,发展农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针对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来看,以信息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是最有效,也是最佳的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莲香.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 现代农业. (08) [2] 李道忠. 用信息化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中国农业信息. (06) [3] 汪冰.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1)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 篇3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经济建设 作用
农村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围绕农民生产经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村市场流通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以及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等方面,其对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户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2. 农业信息化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作用
2.1农业信息化是克服农业弱质特点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在需求总量的扩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加之农业生产由于受条件的影响,人类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较低,大量的农业资本投入到土地上,资本的转移更新能力相对较弱;更由于农产品贮存难、体积大、价值低,经不起收获与销售时间的拖延,市场竞争能力也相对较低。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农业具有比较效益低下和自身发展能力差的特点,并由此形成农业的弱质性。为解决农业的弱质性问题,必须实现农业的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份额,实现农业产品的高附加值。
2.2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针对劳动力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在多数农村青壮年转向其他产业,务农人员主体由老、弱、病、残及妇女组成),生产技术含量偏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例下降,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要在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建立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在促进未来农业生产和整个农业科技进步中将起到全局推动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得到改造,农业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通过信息技术,不仅可将现有单项农业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实现高层次的科技创新,而且可方便快捷地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信息技术,还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进步,傳统的高消耗、低效益型的生产结构方式将被新兴的低消耗、高效益的生产结构方式所替代,将会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的总体水平。
2.3实现农业信息化是实施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模糊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复杂性。所以制定有效的农业决策,需要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利用,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判断与推理。作为农业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作物模型系统等的相互结合,目的就是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宏观决策的合理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化。实现农业信息化为生产和管理者作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提供支撑。
2.4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
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单个农户存在“小、散、低、弱”的先天劣势,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脱节,从宏观角度体现为农业结构调整难,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竞争力差,从微观角度则表现为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获取全面、及时、准确的产销信息,了解消费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及时地调整生产取向,准确地把握市场商机,有效地回避交易风险,充分实现市场对土地、人力、资金及物化投入的有效配置,繁荣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入世后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从发展角度又进一步赋予了农业信息化新的定位。它是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绿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5农业信息化是提升政府部门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
通过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以农业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和出发点,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应用系统,从下行角度建立顺畅、有效的远程调控管理机制,从上行角度建立及时、准确的基层反馈机制,将显著提升农业管理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6信息化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以销定产”、“什么赚钱种什么”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民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各种生产技术、经营信息的缺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结构调整的瓶颈。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推进农业信息化,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农民传递大量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撞击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大批农民群众,而不是个别能人投入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去,迅速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隋艳颖.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J].北方经济,2008(8):30-31.
[2] 张海云.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 ( 9) : 38,40
[3]雷智仙.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云南农业,2007(9):11.
作者简介:刘佳佳,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董淑兰,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篇4
一、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十年来, 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成为支撑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已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底, 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国所有的行政村 (见表1) 。2009年, 全国开通电话的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的比重分别达到99.86%和94.3%[2]。中国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截至2010年底, 中国移动已累计为8.9万个偏远村庄开通移动电话, 帮助行政村通电话比率提高约8个百分点, 达到100%;自然村通电话比率提高2个百分点, 达到94%以上[3]。近年来农村电信通信水平 (见表2)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资源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2.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成效。
农业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截至2009年底, 农业部及各省 (区、市)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农业网站。2009年, 中国农业网站的数量达到31 108个,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 681万人, 全年新增2 220万人, 年增长率26.3%。截止目前, 涉农网站已有18 000多家, 其中政府建设的网站4 000多家。农业数据开发和应用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目前已开发应用的各类大型农业数据库67个, 如全国农业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库、“三电合一”共享数据库等。
3. 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
中国各地适农业务和平台推广迅速。“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基础性综合信息平台已覆盖全国。截至2010年底, 中国移动12582“农信通”客户超过5 000万, 成为广大农民获取涉农信息的重要窗口和生产生活的好帮手;信息终端进乡入村初显成效, 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2009年6月, 全国已有6 526个乡镇开展了“信息下乡”活动, 共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7121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44 314个。截至2009年底, 全国已在15个省份的1.3万余个乡镇开展信息下乡活动, 并基本实现“一乡一个信息服务点, 一村一个信息服务点, 一乡一个互联网站, 一村一个网上农副产品信息栏目”的“四个一”目标, 全国1/3的乡镇建立了乡村信息服务体系。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 推进农业信息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党明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 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进程, 因而“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 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 才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 实现“村容整洁”, 所以“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离不开信息化;协调农村经济和国家社会发展, 构建政务公开网络系统, 促进“基层民主”需要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开展农村远程教育, “乡风文明”需要信息化。
2. 推进农业信息化, 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全面实行农业生产管理, 农产品营销, 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 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大幅度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推进农业信息化, 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 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 推进农业信息化,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民生活宽裕, 这就要求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过程[4]。推进农业信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实现新农村的“生活宽裕”目标, 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信息化可使农民通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加收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对农业生产的各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 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业效益。农业信息化可使农民借助于电视、报纸、网络等信息服务, 使农民获取涉农信息。为农民提供求职招工、供求买卖、政策法规、气象农情、农业科技等信息服务, 从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
首先, 加快“三电合一”和“三网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电”和“三网”的融合, 进一步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 加大省级平台、地级平台和县级平台建设, 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其次, 探索多样化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公共通信网络和其他专网、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终端, 建立县信息中心、乡信息站、村信息员的三级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培育农业信息服务市场环境, 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模式。
2. 以农业信息重点项目为依托,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要以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 加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深入开展涉农数据库建设, 完善电话语音与短信服务系统, 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二要依托“三电合一”项目, 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信息服务入户率, 提升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三要依托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 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 不断创新思维和工作思路, 不拘一格地开展直接的、针对性很强的农业信息服务。
3. 加快农业信息标准体系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
加快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 制定农业信息化软硬件技术标准、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制定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 实现涉农公共数据库的兼容与共享,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 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农业信息人才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为此, 一是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对现在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前培训, 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二是提高农业信息工作队伍素质。要注重提高各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 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制度, 并让他们参与农业信息系统研制和开发, 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服务, 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5.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增强信息化支撑能力。
第一, 用农业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形成。要积极推进3S技术、农业信息系统、农业智能自动控制技术等在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应用, 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第二, 用农业信息化推动电子政务。逐步完善政府农业网站建设, 加快涉农电子政务信息应用和普及。第三, 要积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 通过网上营销平台为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分析农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提出了以农业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以期加快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贾崇吉, 周应萍.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9) :58-62.
[2]周宏仁.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0)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12-13.
[3]徐涵.中国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N].经济日报, 2011-03-07 (3) .
农业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我办按照农业农村工作“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促增收、保供给两大主题,牢牢抓住“生态、高效、休闲观光”三个关键,始终坚持“重农、强农、惠农、富农”四大原则,创新机制、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主要成绩:(一)主要工作成效显著
1、粮食生产:据统计面积3.3万亩,增加0.13万亩,增长4.1%,产量19582吨,增加571吨,增长3.01%。
2、蔬菜生产: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总产9.5万吨。
被列入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城区唯一),被市政府评为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成为我市第二大蔬菜基地。被纳入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并被推荐为全省实施标准园先进项目区。
3、畜牧水产:水产面积1.185万亩,其中健康水产养殖基地4200余亩,年产量4800吨左右。新增规模养殖小区(场)6个,全区现有规模养殖小区(场)18家,年出栏牲猪达10万余头,年出笼家禽达75万羽以上。
4、农业科技:实施项目8个(农业、林业各2个、畜牧水产4个);争取国家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3个(呆鹰岭鎭新建,雨母山乡、长湖乡改建),建立区、乡镇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站3个。
5、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个;新增4家市级龙头企业,现有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个数位列5城区第二。
6、休闲农业:新增星级休闲农庄6个,现有三星级休闲农庄9个,年接待能力达8万人次。
7、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9个,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28个。
8、植树造林:完成城区通道绿化任务,植树82.9亩;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实现零火警目标;森林覆盖率42.5%,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完成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被市政府授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管理达标奖。
9、新农村建设:启动雨母示范片东阳小镇建设和呆鹰岭鎭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得到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农办主任刘宗林的高度评价。
10、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主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份,举办专题培训班6个,培训农村基层干部657人次,34个行政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95%以上的村党务村务网上公开,共受理信访举报15件,纠正和处理问题15个。
1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三季度考核名列城区组第三名;第四季度及年度考核可望进入先进行列。
(二)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
1、农村户用沼气池工程:已全面完成,其中雨母山乡15口,呆鹰岭鎭65口;
2、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雨母山乡群胜村已完成建设任务,经过市农业局验收全面达标。(三)重点工程建设争创一流 1、6户牲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2、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呆鹰岭镇同康村经济果木林(中秋酥脆枣)基地建设46.8亩,雨母山乡群胜村农村能源太阳能新建18台,已全面完成任务。
3、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建设:引进荣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已种植蔬菜2300亩,安装大棚260个。建蔬菜新品种示范园20亩,基地推广了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无滴膜、滴灌、测土施肥等先进技术,得到省蔬菜办主任陈俊雄的好评。
4、松陂—土桥片蔬菜基地建设:引进XX市绿琼本地菜合作社、种植能手彭和平承租土地600亩,当地种植大户宋雄飞承租土地120亩,带动农户新种植蔬菜700亩,安装大棚143个。
5、农村沼气池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主要措施
(一)稳定传统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依靠科技”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齐穗”三项技术,突出抓好双季稻生产。全面落实各种惠农、强农政策,完善谁种粮谁受益的补助机制,大力培植种粮大户,稳步发展粮食生产。
2、壮大特色产业基地。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被列入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由荣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按照《XX区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公司“雨母鲜”品牌已经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
3、扶持龙头企业创品牌。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拥有省品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4个,中国名优产品2个,“消费者信得过产品”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雁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进入湘米工程前十强;“金雁”牌系列优洁米创出了衡阳第一块“国家免检产品”品牌,公司的“金雁”商标连续10年获得省著名商标,2012年4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市级龙头企业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谋彩牌糄粑入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产品创意组,谋彩牌湖之酒精品包装和谋彩牌黄龙玉液包装入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包装创意组,市首届名牌产品展示展销会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市政府点名要求参展,怡和公司的原坛酒糟和湖之酒酒香四溢,受到市长张自银、副市长段志刚、副市长胡水龙等主要领导的好评。湖南新发展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饲料工程技术中心在湖南的科技推广基地,依托“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驻XX市新发展饲料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以科技创新为主流,将猪最佳生长的氨基酸“最佳比例”模式的研究成果(已经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公司年产30万吨牲猪低蛋白日粮生产线于12月30日正式投产,该项目属国内领先地位,已达到和超过欧盟标准。
4、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为塑造魅力后花园,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各类综合性农家乐30余家,年接待能力达8万人次。雨母山庄、碧桂山庄、王爷山庄、瑞梅休闲农庄、裕丰农业科技、雨联生态园林休闲园、振兴生态观光休闲农庄等已发展成为独具城郊田园风光、森林景观的休闲生态观光园。有星级(被省休闲农业协会登记备案)休闲农业3家,新增6家休闲农庄申报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二)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民”。
1、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通过良种良法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良种覆盖率90%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通过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服务农民。我区3个涉农乡镇整合农技、农机、动物防疫职能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和动物疫病防控站的牌子。呆鹰岭鎭、雨母山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场所为新建,长湖乡为改建,设施建设均全面达标。同时理顺了管理体制,乡镇农技推广站隶属于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并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农业产业化、特色基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工作职能,全面提升了我区农技推广体系管理水平。
3、通过强化流通体系成功实现湘粤农产品产销对接。依托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实行规模化生产,新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现有163名合作社员,通过组织集体采购、饲料加工、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低蛋白饲料研发以及动物防疫、疾病防控、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等方式,已经将一个个体的合作社发展成一个行业合作社,涵盖全市14个大型养殖公司和养殖(场)协会,成为XX市生猪养殖行业的“航空母舰”。该合作社以“三必须”、“四保证”质量保证形式分别与XX市天河生猪批发市场(签订收购符合“无公害”生猪20万头)和XX市金康食品实业有限公司、XX市金戒生猪交易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收购符合“无公害”生猪50万头)成功签约,签订收购无公害生猪70万头;并在XX市金戒市场和天河生猪批发市场设立XX市定点供穗生猪专营区,成功实现湘粤农产品产销对接。
4、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训新型农民。为推动产业发展,引导农民致富,我们依托阳光工程项目培养种养能手,强化培养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农机手、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等新型职业农民,精品水果种植能手彭和平从4年前试种草莓30亩,2年前试种寿冠桃10亩、寿光桃10亩,他好学习,懂技术,勤劳肯干,到如今分别在鸡市、松陂-土桥基地拥有草莓300余亩,寿冠桃、寿光桃200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水果大王”。(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宜业农村”。
1、突出夯实基础设施。今年以来,硬化通村入户公路15条。维修改造水利设施32处,完成硬化水干渠22条,杉树皂、四塘等5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杉旭河在4.7公里综合治理工程完成50%工程量。建成农民健身活动场所5个,亮化美化528户民宅,安装太阳能路灯168盏。同时,着眼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区累计投入1500万元,完成荒山造林650亩,完成通道绿化83亩,“三边”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累计植树造林20万株,种花种草5万平方米。
2、突出培育产业特色。全区建成各类大小蔬菜基地7个种植面积2.3万亩,尤其是荣联农业科技示范园暨灵山-竹雅蔬菜基地成为我市第二大蔬菜基地,并被纳入国家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蔬菜标准园)项目。建成葡萄种植基地6400亩,其中,陈华葡萄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小水果金奖。建成脆冠梨种植基地120亩。建成鳜鱼基地200亩,年均繁育100万尾鱼苗,出产鳜鱼4万余斤,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鳜鱼繁殖基地。建成泥蛙繁殖基地50亩,为衡阳周边养蛙户最大的蛙苗供应商。建成牲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8个,其中,市新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涵盖全市14个大型养殖公司和养殖(场)协会,成为我市生猪养殖行业的“航空母舰”,并在广州设立了定点供穗生猪专营区。建成花卉苗木繁育基地3个,珍稀高档苗木(红豆杉、金桂、银杏等)基地2个,雨母生态休博园完成林相改造1200亩。同时,紧紧依托雨母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三星级休闲农庄9家。
3、突出抓好示范片建设。雨母片以乡政府大院改扩建和罗家大屋小区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城镇提质改造工程。其中,乡政府大院改扩建设共投入资金570万元,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建成综合办公大楼1栋、计生服务楼1栋、休闲广场1个、饮用水厂1座(投入400万元)。罗家大屋小区硬化公路0.6公里,硬化鱼塘2口,平整地面、绿化改造共投入资金1400万元,农民自筹1120万元。呆鹰岭片按照“五化”标准,对老街实施了“硬化、净化、绿化、美化”提质改造工程,启动了农村“一池三改”,解决了全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同时,通过改造初步达到了“六通”标准,即基本实现了路、水、电、讯、宽带网、有线电视与城区实现了同步互通。
4、突出整治乡村环境。按照“区主导、乡实施、村为主、户三包”的原则,组织开展了以“三清三基二统一化”(“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基”即基本不见垃圾、基本消除马路市场、基本完成“五改”即改水、改厨、改厕、改浴、改圈;“二统”即农村垃圾统一分类处置、中心镇污水统一处理;“一化”即抓好路边、屋边、水边“三边”全面绿化。)为核心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目前,全区完成“五改”1085户,“三清”到组率达100%,“五改”到户率达98%,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0%以上,无公害公厕普及率达95%以上。配发户用垃圾桶3万余个,垃圾斗车156辆,新建垃圾池近200个,各村均组建了专业清扫队伍,累计清除垃圾1150吨。100%实现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全面取缔了马路市场2处,全面禁止了10座小ⅱ型以上水库化肥养鱼,水库水质得到明显好转。
三、2013年工作思路
(一)注重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规划为先导,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编制完善城镇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科学构建新农村建设新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坚持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原则,加强城镇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农村示范片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力争把雨母山示范片和呆鹰岭试点镇纳入市“三网融合”试点,实现水、电、气、通讯、网络媒体全覆盖,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注重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按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依托金雁米业打造年产30万吨精米加工物流园;依托首龙渔牧打造5000亩“雨母鱼”养殖基地;依托荣联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打造2300亩绿色蔬菜基地;依托雅士林集团打造3000亩生态休博园;依托雨联公司、裕丰公司打造1000亩生态苗木园。同时,注重农旅结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特色,引进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农庄。
(三)注重项目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力促在雨母山新农村示范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以雨母山生态休博园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雨母山开发总体规划,注重自然山体、水体保护和风景区、山林、河流、田园等绿色空间的自然楔入、渗透,切实把雨母山这座衡阳人民难得的“城市绿肺”留住护好。在引进项目上要严把项目技术、效益、能耗、污染关,切实做到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 篇6
【关键词】农业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 观点
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是指一切可供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所需的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它是相对于农业生产的社会资源(如劳动力、资本等)而提出的,并与其一同构成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两大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1.农业自然资源区划观
农业自然资源区划,就是从区域的角度深入揭示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资源利用的空间结构、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限制因素,从而引导并实现农业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空间优化。
事实上,农业自然资源区划观点主要是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尤其是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而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后经李嘉图的发展而形成。再后来,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该学说认为,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或地区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各国或地区如能集中于生产并出口其相对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所加工的商品,进口自己相对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所加工的商品,必然会有比较利益的产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资源的合理区划以实现比较优势,主要就是体现在各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和消费者选择集的扩张(以交换的可能性为前提),从而实现有限自然资源利用的社会福利的增加。
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及不平衡,而人们的需求却是多样的。因此,单纯依靠各地自己的生产以满足当地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进行各地区间的协调。而实施农业自然资源区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的合理地域分工,则是达到区域间协调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在自然资源区划观的指导下,罗其友等人(1999)根据资源分布特征,在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我国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分为了四个一级区和十四个二级区,并具体分析了各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这种划分在当时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利用特征,具有相当的科学合理性。但是,时隔六七年,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不断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上这种分区的合理性已经降低,因此有必要结合目前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重新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区划。另外,区划只是反映了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为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但要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应该根据各区内具体的资源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
2.自然资源和环境“阈值”观
为了描述的方便,此处借用生物经济学中的“经济阈值”概念(Stern et al.提出)而使用了“阈值”一词。一般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是自然资源存量的“临界值”和环境 “容量”两个更专业的术语。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自然资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按照资源的可更新(可再生)能力可分为可更新资源与可枯竭资源。“阈值”观认为,无论是可更新资源还是可枯竭资源,都存在着一个存量上的“临界值”,对其利用超过这个“临界值”,则资源就会绝对减少以至完全消失;如果利用率控制在“临界值”允许的范围内,则可以实现资源持续不断的利用。这一“临界值”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就是维持其自身再生产的最低数量(如生物资源的最低种群数量);对于可枯竭资源而言,则是其潜在储量被探明和开采的可能性概率或者其可替代资源开发的可能性概率。
对于环境,其“阈值”则是针对其承载能力提出的。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本身在向经济过程提供投入的同时也具有吸纳经济活动的最终产物(即废物)的功能。经济活动向环境排放废物,也就是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环境对废物的吸纳能力和其提供资源的能力也有一个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一限度,環境就被破坏(表现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因此,对于环境的利用同样不能超过其最大承载能力或环境“容量”。
当前农业自然资源利用过度(如地下水超采)、农业环境破坏严峻(如化肥、农药污染)的形势,要求我们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不可忽视其“阈值”约束。目前实施的一些环境标准(如各种污染排放标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体资源的“阈值”标准似乎还比较少见,这应该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在当前人们的资源环保意识还不够强、仅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出自然资源的“阈值”和环境的最大承载“容量”并强制实施这一标准,或许可以暂时抑制住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此外,还要说明的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并不是指简单的将开发利用率控制在“阈值”许可范围内即可,还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也即是说,要在不损害自然资源自我更新能力和不超过替代资源开发能力的前提下,实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配置。
3.资源有效利用技术对策观
人类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技术水平下进行的。某一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此时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手段,从而影响并决定了该时期的资源利用状况。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导致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人类需求的持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最终导致了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技术论观点认为,要解决资源短缺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技术进步对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1)技术进步能提高人类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效率和能力。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优化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在生产利用过程中的结合方式(改变生产函数),使人们通过既定的投入可以得到更大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节约了资源。表现在等产量曲线上就是,技术进步会使等产量曲线向坐标原点方向移动,表明生产等量的产品只需较少的投入;而表现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表明以前不能生产的点而现在可以生产(见图1)。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不断扩大资源的范畴。技术进步通过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改变生产方式),使以往人们难以利用的或不知其用途的农业自然资源逐渐被发现和利用,从而突破了资源供给的限制。(2)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而影响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进步本身是各种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果,是由劳动者实现的;反过来,技术进步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为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要求使用和掌握这些生产工具的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素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体现为技能、技术工艺操作水平的提高,认识资源环境的能力及改善、治理环境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影响。此外,技术进步还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结构调整观
简单的说,结构调整是对事件或者任务的主次、轻重缓急程度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限制条件进行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新安排。将结构调整的观点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就是要按照市场导向、效益和效率、比较优势等原则,结合一国或地区的农业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统筹安排,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调整内容和范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区域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农村经济构成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合理配置,是针对广义的农业而言,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进行的合理安排。农业结构调整包括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就狭义的农业而言,是指对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等的生产比例以及各作物品种安排的调整;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是从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而言的,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农业必须依据各地区地理位置、区域资源和环境、人口素质、市场状况、区域文化科技状况等来综合考虑、综合安排,这是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础。
目前,区域间农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趋同,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产品供给结构性过剩、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李晓明认为,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以下原则:市场导向原则,效益优先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科教兴农原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原则,政府合理引导、扶持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原则。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东部地区要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西部地区抓住大开发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其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注重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再次,調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总之,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生产中,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
5.结束语
5.1 对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观点,还有诸如自然资源价值论与“资产化管理”观、循环经济论、资源保护论等,因其内容与这里所讨论的几种观点本质上并没有太多区别,因而没有一一列举。同样要说明的是,关于本文的几种观点,并没有见有关文献明确提出,但它们实际上却体现于众多的资源利用研究中,出于更好探讨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我们将其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为以上论点。
5.2 以上各观点仅是理论上的简单表述,在具体的运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仍以自然资源的区划为例:要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需要准确而又有代表性的资源评价体系,而如何设计资源评价指标则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性与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 篇7
21世纪,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如何良好的利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物联网技术随着网络互联共享技术和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探究视角。现代信息采集技术、网络互联技术以及传感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运输、营销等各个环节, 物联网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元素和系统支持。物联网技术利用感知、信息传输、反馈控制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处理系统为农业发展提供智能信息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 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有着更大的需求, 先人制定的24节气大多是根据农业对季节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而制定的。农业生产中的各种信息都来源与自然环境, 其所需要的信息不稳定因素大, 并且高度分散。其具有不稳定性和时变性大的特性, 区域降雨量、农作物病害情况以及气候条件、土壤肥沃度和湿度等环境状况各不相同。
长期以来, 农村信息的闭塞以及经济条件的相对低下, 使得传统农业发展局限在依赖外部环境和手工作业, 是一个可控性低和稳定性差的行业。根据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 强调以建立现代信息化农业为战略发展目标, 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水平,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经济份额。信息技术在我国其他行业之前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更是日益发展成熟, 但在农业生产领域没有得到系统化的建设, 合理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无疑会给农业现代化技术革命带来全新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 把物联网技术 (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反馈认知技术等) 渗透到农业培育 (选苗、选种) 、加工、物流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 促进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规范农产品市场, 有效的促进农产品流通,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
1.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涵盖的一部分, 其包括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共享技术、RFID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遥感技术等。其各项技术渗透到农产品播种、施肥 (饲养) 、除虫 (杀菌) 、收割 (宰杀) 、物流运输、装卸、市场销售、质量安全追溯等各个具体环节。农业信息化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加工、培育 (加工) 、市场营销、农业机械管理以及农产品销售市场等领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使其组成信息互联的整体。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下列几个主要要素:
1.1.1 农业物资材料与环境信息化
农产品培育、土壤以及饲养环境、降水量与湿度、环境温度与昼夜温差、光照度、周围其他环境等都是农业的资源与环境, 农业信息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必要信息前提条件, 只有完善和精确地信息数据库才能为信息化实现可行性, 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库和动态资料表可以精确、实时的了解农业资源和环境因素变化。
1.1.2 农业生产 (加工) 过程和经营管理信息化
农业生产主要包含农田作物生产、畜牧养殖、农田以及养殖场水分供应管理、农业环境监测等活动。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有助于提高农业信息采集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机械管理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1.1.3 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 建立多维度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以加强农业科研水平和信息沟通水平, 加快农业新成果的交流和良性传播,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以人为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
1.1.4 农村经济信息化
经济信息化是在农村全部实现信息网络化, 农户以及农村事业单位和农村企业实现网络覆盖, 健全网络通信设备, 方便各级决策机构能够更快更准备的掌握农村经济、生产、科技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实时的掌握农村人口变化、经济结构、文化普及程度、乡村企业建设、道路铺设、能源环境、通讯结构、医疗卫生保健以及社会形态等信息, 信息的互联与共享有助于政府制定和调整农村政策, 又可以吸收外部经济投资。
1.2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动态
1.2.1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信息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社会经济逐步成为信息经济,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 从工业社会到经济社会的动态演变, 信息化上升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信息化程度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 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 制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策略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农业信息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70%, 然而农业生产总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 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是我国发展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1 国外研究动态
农业信息化在西方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已经被应用与生产实践, 其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农业生产 (加工) 技术、智能监控技术、机械化生产 (播种、施肥、疾病预防、收割、装卸与运输) 、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系统化普及、农产品的营销渠道管理等方面。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到农业的精准生产中;20世纪70年代, 初步建设农业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处理软件系统相继出现;20世纪80年代, 农业信息化建设趋于完善和成熟, 信息化的建设涵盖农业生产智能控制、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环境以及项目模型分析、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专家决策分析系统、信息总结归类数据库系统等方面。从信息化的经济学角度侧重点研究了信息的商品化、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农业信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市场信息的传播、农业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评价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准农业的发展, 使得美国农场的生产效率、产出率和经济利润率都得到显著提高。美国农业资源管理调查显示, 经济作物与单位面积的玉米产量2001年相比1996年提高了25%;2001年使用产量的地图比例占13.7%, 比1997年提高4.2个百分点;2001年使用土壤地图的比例达25%, 相比1998年提高6.4个百分点。美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制度完善, 《1996年信息自由法案》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of 1996) 规定联邦机构依照职权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 实现政府服务工作的信息透明化。《2001财政年度国库和普通拨款法案》第515款授权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对联邦机构提供政策和程序指南, 以确保美国政府机构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等,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府支撑。此外, 美国农业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活动, 其在建立一套服务于每个农户的24h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系统, 这表明美国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建设有国家强有力的后盾支撑和服务保障。
1.2.2. 2 国内研究动态
近几年,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研究不断深入, 推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 研究比较分散, 大多侧重于技术层次, 如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 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有些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经济角度的研究虽有所进展, 但尚未形成体系。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于90年代。1994年我国开始启动“金农工程”, 其目的是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在“十五”期间, 我国启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和农业智能化信息管理与服务工程以及农业“3S”应用工程。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农业部为中心, 联合全国各省农业厅的信息网络平台。全国已经有29个省农业厅开设了自己的服务网站, 全国333个地区其中206个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 其中105个建立了局域网。在全国2800多个县城, 42%的县农业局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 61%建立了局域网信息通讯系统。我国已经由传统粗放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 物联网技术结合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
物联网本身是针对特定管理对象的“有限网络”, 是以实现、控制和管理为目的, 通过传感、识别器和网络将管理对象连接起来, 实现信息感知、识别、情报处理、态势判断和决策执行等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物联网的应用带来的海量数据将给通讯网、互联网和信息处理技术带来数量级的需求增长。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为实现农业、畜牧业的信息化、产业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按照国际电网联盟 (ITU) 等国际组织的定义, 物联网是物与物 (Things to Things, T2T) , 人与物品 (Human to Things, H2T) , 人与人 (Human to Human, H2H) 之间的互联。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在于, H2T是指人与物品之间的连接, H2H是指人与人之间不通过电脑便能够进行的互联。物联网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互联网技术上的空缺。狭义上的物联网是连接物品与物品之间的网络, 实现物品的信息识别、采集、传输和处理;广义上的物联网可以视为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 将一切事物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 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高效信息的交互方式, 并通过相应的服务模式将各种信息与社会行为相融合, 是信息化与现代社会更高层次的应用。
2.1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框架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之中, 每一个农产品都相应的被匹配唯一的身份标识编码, 产品的详细资料信息被储存在RFID信息采集标识服务器之中。当物品从生产地到流通中的某一环节被标识并进行数据分析时, 先通过产品代码解析系统或产品ID, 然后通过物联网储存系统提取出产品的具体信息资料, 以进行物品的识别和达到对物流供应链自动追踪管理的目的。物联网的最终目的是为每一个农产品建立全网、开放、可追溯的ID标识, 以实现对农产品的信息介绍和产品质量全程跟踪, 提供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2.2 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是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根据空间变异、定时、定位、定量的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的涵义是根据农作物的生产环境因素, 对农产品的种植、施肥、温度控制、湿度控制进行定量的数据控制, 确定农产品的生产目标, 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和科学管理, 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精准农业的生产在实践中广泛的采用3S技术, 即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把物理世界中的物体进行标识, 对其感知, 然后利用智能接口与计算机、显示设备、决策终端等进行连接, 信息双向反馈实现自我控制和决策控制。通过信息处理终端设备 (计算机、手机、移动设备等) 结合无线通信技术, 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互联。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包含农产品原料 (种子、种苗) 、培养场地 (农田位置以及畜牧场地) 、含水量、灌溉条件, 土壤肥沃度以及环境、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湿度、人为不稳定因素和气压等实时多变的环境变量。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运用远距离无线传感通讯技术, 对现场复杂多变的农作物生长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把物联网技术融合到农业生产的实际信号采集中, 形成物联网的初步构架。物联网智能检测技术不仅涉及到如何构造传感监测网络的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利用计算机终端对农业现场的因素进行自主控制和实时反馈, 从而对农作物生长进行实时的监控, 达到实时监控、科学养殖和预防灾害等目的。
2.3 物联网技术在农畜产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事故近年来频繁发生, 国内的牛奶质量问题, 以及目前的禽流感H7N9最新疫情的扩散都给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为此, 各国政府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 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管理, 其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产品的进行识别和跟踪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效措施。2004年初, 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 (NDSU) 成功研究出使用RFID技术来检测疯牛病的办法, 通过在牛耳朵上植入RFID身份识别标签, 来记录每头牛的详细信息资料 (年龄、体重、饲养、宰杀、患病情况等) 。日本在蔬果农产品中植入基于RFID技术产品信息和安全追溯系统, 并且在日本的千叶县进行了试验。2009年“金卡猪”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 市民对贴有“电子身份证”的猪肉购买时更放心。所谓的“金卡猪”便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RFID电子标签对生猪的饲养、防疫灭菌、产品加工、食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的信息监控。为了给农畜产品整个生产监控各环节提供相关的农产品的详细信息 (产地、运输、仓储、加工、装卸、配送和销售) , 借助RFID技术和EPC标准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
2.4 物联网在农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具有可识别、可追溯、可联网等特点, 能够控制农产品整个流通流程 (产地→装载→批发市场→零售市场) , 提高产品信息的采集效率, 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信息集成和共享程度。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 在生产与供应各环节中, 采集到相应信息之后, 应用软件将信息更新和储存于相应环节的本地数据库, 并根据整个供应链之间的共享密码, 将需要共享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 以定期和不定期刷新农产品信息库的数据信息。
2.5 物联网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产品质量溯源技术体系包括3个层次:信息收集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查询层。
2.5.1 信息收集层
绿叶蔬食产业基地为每个地块进行编码, 并配备了IC卡, 对每个投入品编制电子标签, 在播种、施肥、打药、除草、浇水、采收等整个生产过程, 通过手持终端将所有信息记录储存在IC卡中, 减少人工记录, 提高操作准确度和精确度。
2.5.1 信息传输层
基地使用手持终端利用RFID技术, 将IC卡中所有采集储存信息传输到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的数据库中, 以备查询使用。
2.5.1 信息查询层
产品采收上市时, 利用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的追溯码生成和标签打印系统打印出产品的18位追溯码, 将产品追溯码粘贴于产品上, 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质量查询界面上查询产品质量信息。
3 结语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农业现代信息建设进程伴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完善, 但相距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在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以及力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人力、物力的继续投入。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借此来提高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 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民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借助现代物联技术为整个农业体系提供信息化支持, 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科技化、信息化,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大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Z].中发 (2009) 1号.2008 (12) .
[2]Griliehe Z, Hybird corn:an explanation in the economics oftechnologicalChange[J].Eeonometrie, 1957, 25:501-522.
[3]龙世谱.论农业信息化[J].现代情报, 2007 (1) :166-167.
[4]刘世洪.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06 (2) :3-17.
[5]赵锦域.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05 (4) :12-13.
[6]白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J].农村经济, 2006 (6) :57-59.
农业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篇8
农业信息化指的是培育和发展以人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的发展, 造福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农业信息化具有如下的特征。
(1) 农业信息化中的农业是大农业, 是广义上的农业, 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2) 当前农业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率,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而且这个目标是建立在农业信息化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上, 而不是重建。
(3) 农业信息化进程中, 现代技术通信手段是主要的动力和主要技术基础, 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导技术、人工智能等, 参与到农业生活的各个领域。
(4) 农业信息化涉及农业全过程和农村生活全方位。
(5) 农业信息化使信息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传统农业中, 土地和资源起主要作用, 但农业信息化将改变这一传统, 信息和知识将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成为农业赖以发展和支撑的依据。
(6)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没有终极目标, 只存在阶段目标。
(7) 农业信息化离不开高信息素质的主体。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者、生产者、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是农业信息的主体, 他们的素质是农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2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要晚, 但是发展很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信息技术零散运用于农业领域的起步阶段, 农业信息体系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以及完善和提高的成熟阶段。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第一,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中心, 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全国农业信息网络, 全国各个省和大部分县都相应地建立了与中国农业信息网对应的农业信息中心。第二,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一批专业性比较强的涉农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技术有明显进步, 正朝着多元化、网络化和联合化的方向发展。第三, 农业信息技术研发运用已见成效。我国开发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第四, 农业信息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提高。但由于我国农业整体上起步比较晚, 基础比较薄弱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第一,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现在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在机构设置、管理职能、调控手段、配套措施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 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造成劳动力流失, 农业老龄化, 农业副业化等现象越来越凸显。第二, 农民信息观念不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前, 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环境中, 对于信息化这种新的东西认识很模糊, 因此也就无法意识到信息化对于农业建设的重要性, 更缺乏利用信息的观念。第三, 农民文化程度低, 利用信息能力弱。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受文化素质和上一点提到的传统封闭观念的影响, 农民接受和获取信息资源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强, 使农村信息服务的开展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第四, 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无论是开发人才、推广人才还是使用人才, 都大量地缺乏。第五, 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不健全。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 加上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 影响了农村信息服务的总体质量。第六, 信息资源缺乏, 共享程度低。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形式和内容都应该是多样化的, 但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仍处于资源匮乏、共享程度低的状态。
3 农业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21世纪,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化不断向信息化社会迈进, 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信息化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3.1 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与应用,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升级
农业信息网络的健全和信息技术的普及, 必将使知识和技术跨越时空障碍进行传播, 是广大农村各个角落都能及时便捷地获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将会大幅度提高。传统的农业是粗放型的农业, 高消耗低产出, 以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为主导。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利用, 将改变这一模式, 使农业发展为高度集约型优质低耗的“绿色”生产模式。
3.2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新农村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保障
借助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 农民与政府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 加快了农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速度, 进而可以强化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政府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时效性。利用信息技术, 农民可以就政治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甚至还能够和政府官员直接对话, 充分发挥民主。农业信息化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参与政治决策的途径和手段, 拉近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吸引农民参与到政治决策当中, 使农民民主化得以实现。
3.3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生活方式, 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
传统农业下的农民, 都是依赖于自己的经验进行生产劳动, 缺乏与外界的沟通。现代通信技术, 可以使农民分享更多的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 从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享受更多现代文明的成果, 推动农村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民思想文化观念、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提高, 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 结语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在当前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农业信息化建设。从政府到农户, 都要积极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来。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 调度各方面的力量, 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 将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王文.中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与机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3]万宝瑞.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J].求是杂志, 2007 (4) .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 篇9
1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总称。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及使用基础上的新型农业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农业进一步现代化的趋向和标志,其核心是以农业信息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农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以农业信息集成和网络服务为目标,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将渗透到农业产、供、销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环节,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加速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2]。农业信息化也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业管理决策信息化。
连续四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要求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等内容。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要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积极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3]。可见中央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农业信息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信息化,迫切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发展,强调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为农业信息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期,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2.1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种现实选择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尤其是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装备农业,用充分的信息内容服务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加速农民增产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4]。通过农业信息化,推进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在WTO框架内,制定科学有效的农业政策,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提供及时、准确、有利的信息支撑和科学决策,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依靠农业信息化的优势增强农业抵御或转移风险的能力,农业是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受制约因素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2.2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农业信息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源泉,必须以高新技术及高智力为依托,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一是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二是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发展距离,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三是借助于通讯技术,可以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四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经营、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可以让农民及时获取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信息,依据市场需求决定种植规模、品种和数量,因而可以有效地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协调和缓解“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
2.3 农业信息化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种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切实搞好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服务,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和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产销对接,增强农民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改变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从而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 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宏观调控。也只有在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下,农村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因此政府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政策支持对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1 制定农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政府制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对国家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也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突出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地方政府部门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意义的客观认识,始终站在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局的战略高度,增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5]。
3.2 制定政策法规,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
政府在培育和完善农业信息市场、建立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过程中,需要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供支持。同时,采取行政、立法手段规范信息市场秩序,建立监管机制,对信息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关于农业信息的采集、传播、发布等方面法律依据不足,所以立法部门要加大农业信息化立法工作,使农业信息服务法制化,逐步依法建立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机制,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业信息采集、发布、运行等方面的管理。确保信息资料的保密、信息资料的发布和共享、信息资源的可靠性,以及信息市场规则和发展政策以促进农业信息市场的有序发展。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立法工作使之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 同时要确保法制的严厉性,做到有法必依打击信息犯罪,发挥政府的权威规制作用。
3.3 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融资与筹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
按照我国“信息服务行动计划”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计划部门支持以便加大对该项工作的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要求中央负责本级和对省级、部分试点地区的引导性支持,省、市、县负责本级和对下级及部分试点地区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和信息意识。基础设施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能促进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进行资源开发、网络延伸和终端建设,对于农业信息的采集、发布、接收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不同的投资额度。目前,在我国沿海和内地,内地的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偏远农村等在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其次要确定农业信息化中应该优先发展的领域。农业信息化技术应当是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它可以以最低代价获取最佳效果。实用化当以网络农业为代表,它实现网上的科技推广和电子商务适时化。再次,建立统一的宏观管理机构,制定有关的优惠政策,创造更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以便吸引、鼓励、引导、扶持集体与个人兴办农业信息企业,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3.4 重视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我国农业信息体系各级网络平台建设、网络延伸、正在渐次解决农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省、市信息化平台设施,大力推行县级农业虚拟网站建设,建设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使整体得到良性发展。一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设施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能促进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进行资源开发、网络延伸和终端建设,对于农业信息的采集、发布、接收有巨大作用,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比较晚,利用信息技术为“三农”服务才刚刚开始,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二是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管理和监控,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增强农民对农业信息的认识,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只有实现农业信息化,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建设新农村。
3.5 重视国外信息与技术引进和人才的培养
农业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网络与通讯技术的支持,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和知识型农民,为农村社会和各个市场主体提供及时、丰富、准确的信息与服务,引导与组织农民收集网络信息资源与发布自身农产品信息,基层政府加强乡镇、村级信息站信息员的培训。目前,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业信息化上的差距是很明显的。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队伍上也更是不在同一层次,所以必须加大农业信息组织和信息队伍建设,加大在技术人才的培训以及农户的培训和教育方面力度。在完善农业信息组织和信息队伍建设中,高校应该担当起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科技人才的工作。在高校设置农业信息化等专业,吸引或选择回国的国外信息科技人才。
3.6 规范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强化农业信息主体意识
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推动各类农业信息主体成为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真正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事业,并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信息发布窗口 [6]。首先政府要加快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功效。加快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从整合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入手,统一标准和规范,统一发布制度。建立涉农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推进农业信息系统、网站、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兼容与共享,使政府、农户和企业获得充分、有效的农业信息。其次要加强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做好农业信息源建设,解决好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乡级到农民住处的信息传递问题)。应根据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切实加强农业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开拓、发掘及信息采集整理工作,要对相关的信息源分析、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保障农业信息网络能够提供大量符合农民需求的有效信息资源。再次要加强数字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建设现代农业应从数字化农业建设入手,用信息化带动市场化,推进产业化,进而在高起点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要求在农业发展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时才能得到发展,只有摆脱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产业化的情况下,才会形成对信息的强烈需求。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支重要力量的农业信息化,理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来全面开展工作[7]。政府既要加大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建设,重视解决信息化中的问题,还要营造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制环境,通过完善政策、出台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抑制信息垄断、信息封锁,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坑农、骗农的虚假信息,实现规范服务与管理。政府还需要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作用、导向作用、组织管理作用;加快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便充分行使服务农业与组织农村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尽快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梁保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设[J].云南农业,2006(11):37-38.
[2]刘勇.浅谈信息化农业与新农村建设[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4):56-58.
[3]方家平.“一号文件”推进农业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7(01):35-36.
[4]张玉香.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信息界,2006(2):12-15.
[5]牛盾.农业信息化建设呈现五大趋势[EB/OL].(2006-08-09).http://www.caq.com.cn/commoditydetail.asp.
[6]乔忠,刘琳.政府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战略选择[J].科技与产业,2006(3):1-6.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 篇10
1 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村村通”等工程促进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涉农网站和信息中心的建设促进了农村信息采集与传输平台的形成。但信息基础设施匮乏、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薄弱、人员数量不足、素质普遍较低、农民信息意识落后等问题依然大量存在, 在西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欣慰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第2个10年发展期, 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将继续得到推进并深入发展。
1.1 信息化建设现状
西部农村地区幅员广阔, 交通不便, 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不平衡, 绝大部分农民生活并不富裕。面对这种情况, 近年来各地加大了科技信息服务的力度。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与农村风貌。就地处西部的甘肃农村而言, 经过长期实践, 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信息服务, 摸索出了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信息服务模式。比较典型如:“金塔模式”、“黄羊川模式”、“金昌市家家e模式”、“肃州区科技110模式”[2]等, 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果虽然较为显著, 但在运行成本、覆盖面、信息质量与数量以及传播有效性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与不足。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1.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困难重重, 不尽人意。农民受文化程度的影响, 缺乏信息意识与获取信息的能力, 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较弱;农村信息流动不畅, 信息量少, 信息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基层缺少信息采集、处理、传播的软硬件设备;有的地方尽管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 但是还存在应用整合滞后、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等问题。概括起来,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网络及硬件设备不足或因经费问题设备闲置;第二, 急需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队伍;第三, 缺少高质量的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服务系统。
2 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资源丰富, 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当地农村信息化, 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高校扩大社会效益、产生教育经济效益的现实要求。
2.1 信息资源优势
农业院校图书馆藏书与信息采集从农业院校学科特点出发, 侧重三农、涉农文献信息资料品种多, 数量大, 资源丰富。以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现有各类纸质中文文献90多万册, 电子文献180多万册, 涵盖农学、林学、畜牧、草原、园艺、兽医、医药、食品科学、经济、人文、法律、计算机、外语、水电、机电、药材等50多个学科范畴, 并拥有10多个国内外大型数据库。这些资源是农民渴望得到和利用的。
2.2 人力资源优势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齐全, 专业技术队伍强大, 开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很强, 人才资源占优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 这种人才应该是多学科的, 多技术的, 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资源,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 农业院校拥有多学科的农业专家与学者, 他们是深层次、高水平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不可缺少的人才资源。他们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 使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的好处;他们将农业政策传达、解读给农民, 使农民透彻了解政策, 在政策扶持下大胆搞好农业生产;第二, 网络及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是农业信息化建设、集成、整合、创新和服务的核心骨干。他们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为广大农村培训专业人员;第三, 图书馆学科馆员是农业信息专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涉农信息的采集、整理者, 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 他们又是信息的发布、传递者。
总而言之, 借助农业院校图书馆资源平台, 有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信息化建设, 是当前农业院校图书馆的一项新职能, 也是在文化三馆免费开放的背景下, 图书馆在完善自身职能, 实现自我超越, 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3 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信息化的策略
当文化三馆踏进免费时代, 信息建设工程与文化惠民工程正在或已经在很多地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改变民风、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等方面对社会的推动力度超过了预期目标, 在消除城乡居民的信息鸿沟上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年两会上, 有代表建议加强农村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利用已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联合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农业等部门, 整合农村各项惠民工程的渠道资源, 集中优势服务老百姓。笔者认为, 农业院校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 在旧的困难与新的挑战面前, 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提高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的社会影响力。
3.1 把服务当地农村信息化纳入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
将服务本校教学科研与面向社会开放相结合。农业院校图书馆应当凭借现有的文献、信息、知识、馆员、设备、技术、方法、手段和环境等一切资源, 积极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 健全服务反馈机制。在满足本校教学与科研的前期下, 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面向农村, 与农村的文化站、村镇的图书室联动, 把丰富的馆藏资源送到农村。
3.2 为农村基层培养信息化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在信息化建设和服务的整个过程中, 其任何一个岗位都应当是专业化的, 农村信息化也不例外。其中包括组织管理的专业化、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信息服务对象的专业化, 这是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证。所以, 农业院校图书馆应当凭借自己在人才与设备上的优势为广大落后的农村培训、培养信息化人才, 促其提高素质, 尽快适应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工作的新要求, 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队伍, 并且协助农村基层把好信息化人才进人关。
3.3 转变观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首先, 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高级信息专业化人才和先进的网络条件,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聘请有关专家举办系列讲座、利用网络远程解答疑难、印发实用信息教育手册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对基层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信息素质教育[3]。其次, 采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 既提供全文服务, 也提供摘录服务;既提供印刷型书刊资料服务, 也提供电子型的网络视频服务;既开展上门服务, 也开展远程传递服务。第三, 深入广大农村调研, 了解农民在信息获取方面的特征, 分析影响他们获取信息的因素, 以及上述特征和因素在种植业、畜牧业、非农就业、其他生计来源等方面的作用, 从更微观的角度探析农民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对农民解决衣食之忧的途径, 就业、教育、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为当地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3.4 开拓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新途径
一方面坚持面向农村用户的特色服务, 强化特色藏书, 完善特色建设。甘肃农村地区广布种植、林、牧、草、养殖、花卉等经济类型, 农村用户的信息需求是迫切的、多种多样的。与之相适应, 我们要做到:第一, 强化特色藏书, 既围绕本校教学科研收藏专业文献, 又围绕甘肃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收藏文献, 做到文献信息资源不光要“有”, 而且要“全”要“新”;第二, 完善特色建设, 设置“特色书库”、“特色阅览室”, 建立“特色数据库”等。
另一方面构建智能化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服务系统。目前, 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信息和知识服务系统。
如上海图书馆的“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分布式参考咨询服务系统”、CALIS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合建的“CALIS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中山图书馆的“网上咨询与导航” 等。由此看出, 开发此类智能化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服务系统已经形成趋势。所以在这方面, 农业高校图书馆应以优化工作环节、提高服务效率, 最大限度地使馆藏资源得到利用为前提与原则, 加快步伐, 积极探索, 利用多种技术, 研发适合自己适合本地区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知识服务系统, 供广大用户包括农村用户便于使用。图书馆人应该
意识到, 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的出现, 需要我们及时快捷地解答用户的咨询问题, 因此, 这个任务还是比较迫切的。
参考文献
[1]梁敬东.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内涵与技术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25.
[2]马彦图.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J].甘肃科技, 2010 (14) :12.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 篇11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它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牵引和驱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并取得较大成效。
但是,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无论与新农村建设标准,还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的矛盾问题还很突出。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抓住农业发展的先机,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使现代农业在信息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提质增效,实现“四化同步”顺利平稳发展。为此,建议:
一、强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识,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又是经营风险高、经营收益相对较低且需要政府支持和保护的产业。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助,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积极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并不断充实和更新网络的内容,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支持。
二、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储备,逐步提高农民的信息运用水平。要下大力气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专家队伍,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各农业信息系统研制和开发,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加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使用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切实抓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前,在世界范围看,农业数据库技术(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集成)、农业专家网络系统、农业模拟模型、农业管理决策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和3S技术,以及农业物流信息技术和农业生物工程在现代农业技术中占领先地位。既要在资金、人才方面抢占技术高地,又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快实现向生产力的转化速度,提高效率,增产增收。要优先发展农民看得见、用得上、接地气、能赚钱的农业信息技术,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
四、加快建立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要抓紧实施对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完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和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大力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实现网络与实物的对接。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篇12
(一) 农村信息化能够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村信息化能够有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参考, 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引导作用。在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 农产品的供给一般受市场决定。因而只有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才能让农业结构的调整符合市场规律, 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不过, 在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也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才能更有效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二) 农村信息化能够解放农村劳动力。
传统农业生产只限于小规模的个体化经营,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使得信息与资源很难共享, 生产效率较低。在信息化条件下, 农业生产活动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 从而有效地解放农村生产劳动力,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 农业活动可以引入智能化管理, 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 节约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三) 农村信息化能够扩大农业生产的活动空间。
在信息化条件下, 农业的产业链有望得到延伸, 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可以与工业进行高度结合, 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以往, 农产品只能在当地销售, 营销空间有限。通过互联网技术, 农民则可以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可以在网上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 寻找稳定靠谱的买家, 通过网络实现网上购买、销售、发货和支付。这不仅缩短了农民获得支付款项的账期, 也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问题,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从而提高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四) 农村信息化能够加快农业经济增长的步伐。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生产工艺, 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 增强农业生产效率, 从而加快农业经济增长的步伐。信息技术的独特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传播能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因此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技术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 减少交易成本, 扩大交易范围, 加快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应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强化农村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和布局。农村信息化要想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 必须首先要有基础设施的支撑。目前我国很多地区,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比较低。对此, 首先要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布局和规划, 降低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的可能。同时, 上级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进行适当的财政补助和政策倾斜。同时, 也可以面对社会募集资金, 特别是一些比较优秀的乡镇企业资金。这样不仅加快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也能够提高乡镇企业的社会声誉, 可谓一举两得。此外, 还需要从软件方面来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 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 播放一些涉农节目和农业信息服务节目来影响农民, 通过丰富多彩接地气的节目来引起农民对信息化农业生产的重视, 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文化素质。
(二)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行业。
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信息服务。只有重视农村信息化服务工作, 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民进行科学有效的农业生产。因此, 政府首先要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汇总各类农业信息, 为广大农民提供最新最全的资讯。同时, 政府及农业从业人员需要关注农业信息化行业的发展, 有一部分人需要从农业生产中独立出来, 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品和市场的信息搜集与咨询服务, 从而建立有效的市场多层次服务体系, 为农业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
(三) 注重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建设农村信息化的核心力量, 有了合适的人才可以对农村信息化建设作出指导, 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作出反应, 找到解决方案。对此, 需要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有经验、有技能的信息化人才, 为了鼓励人才下到基层农村, 可以给予一些精神和物质补助来提高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要加强对参与农村信息化工程的人员的培训, 包括村干部、农村技术员和农民, 让村干部懂得农业信息化, 提高其业务水平, 交流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使农民熟悉农业信息化及其操作, 使他们主动利用信息化来服务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 以便能够更快的适应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推荐阅读: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08-10
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08-09
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06-0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09-06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10-03
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07-06
社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07-21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为重09-02
推进农村移动“信息惠农”工程建设工作通知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