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2024-10-07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共12篇)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1

摘要:研究了文化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延后性、农民本位及社区本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 以及农业和旅游具有的统一性和对立性。最后构建了以经济与文化、农业与旅游业、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三对协同概念作为基本要素的新农村建设动态模式。研究表明, 只有当经济与文化、农业和旅游业、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基本平衡发展时, 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

在我国, 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 农村是最大的社区, 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着内需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新农村建设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的推进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逐步实施, 新农村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学者们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经济与社会、农业与旅游业、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三对概念构建了一个新农村建设模式, 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问题

1.1 文化与经济

1.1.1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对于文化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前者是指观念形态上的文化, 后者则涵盖了人的全部社会活动 (含物质和精神形态的活动) , 其渗透、贯穿于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文化和经济并不是两个外在的概念, 而是社会发展的两个内在的影响因子, 两者之间有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广义上看, 文化是上层建筑、载体、平台和手段, 经济是物质基础、目的、内涵和归宿, 这种相互关系是内在的、根本的、动态的、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没有文化的繁荣就难以有经济的发达, 而文化的发达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撑也难以持久。

1.1.2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把经济和文化两个概念具体化, 类似于我们所熟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较明显且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 而经济和文化互动关系的另一面, 即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却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被忽略了。一味强调经济的增长而忽视文化的建设, 甚至不惜牺牲精神文明以获得经济的一时发展, 导致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协调。

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因为农村之前的贫困使得村民没有能力且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 因而在物质条件非常贫乏的时候只能保持对收入增长的强烈渴望。包括当地的村干部, 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极力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把单纯的经济增长当成了全村的整体进步, 从而忽视了对本土农村文化的保护, 忽视了文化和经济间的内在作用。这也是所有迅速富裕起来的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来说, 文化的进步要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它们的作用形式是:以一定阶段的经济增长带动文化的发展, 形成相应的文化阶段;再通过文化的反作用引导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的再增长, 使经济水平上升到另一个阶段;再由经济带动文化使其也达到更高的阶段, 如此螺旋上升 (图1) 。虽然文化的相应阶段要滞后于经济, 但总体上两者是同步向前发展的, 它们的发展阶段是连续不间断的, 前一阶段跟后一阶段之间并不会有清晰的界限, 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时刻进行的。经济与文化的共荣, 可以进一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

1.2.1 概念辨析。

本位主义原指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 是一种考虑问题时以小团体为中心, 无论利弊得失都站在局部立场上, 缺乏大局观和全局意识的思想作风和行为。而农民本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以往的农村建设和项目发展中, 农民的利益往往被忽视, 以至于他们的地位长期处于弱势。但作者认为的农民本位, 不是绝对的完全顾及农民的利益、一味按照农民的意愿, 而是指要重视强调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尊重他们的意愿, 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长期被压制的背景下合理给予他们主导地位, 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社区本位则是一个与农民本位相对的概念。这里提出的“社区本位”中的“社区”并不是国外研究者所理解的社区, 而是符合我国实情的社区, 其广义上包括当地居民、政府组织、投资商以及游客等要素。在各要素中由于当地居民处于弱势, 其主体地位往往受到挤压, 他们被动参与旅游, 处于被决定、被包装、被展示、利益易被忽视的状态, 且由于生存需要, 在旅游发展中只能追求经济增长而无法顾及生态和文化的保护。需要说明的是, 我国的社区内涵不会一成不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社区将向着当地居民占主导地位的方向发展, 而社区本位的含义也将随之改变, 这点将在下面阐述。

1.2.2 农民本位的必要性。

农民有国家宪法赋予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是各级党政机关的服务对象,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因此, 在观念上、政策上、措施上,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三农”, 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三农”工作,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村的美丽和谐, 珍惜土地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尤其对农民, 要以给予、服务为主, 而不能采取剥夺、掠夺的方法。也就是说, 新农村建设中要强调农民本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因为农民是新农村经济、文化、环境建设的承担者, 是农村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推动力, 只有了解农民的需求与疾苦, 尊重农民意愿, 重视并保障农民的利益, 才能调动起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建设符合农民需求、让农民幸福生活的新农村, 也才能够使农村长久保持魅力和吸引力, 继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3 社区本位的必要性。

首先, 社区本位是为了权衡农民本位的作用而提出。虽然党和政府很早就提出要重视农民本位, 但由于目前农民自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导致很多时候实际上是由发展意识相对较高的政府来指导, 也就是“服从政府的行政命令”。

其次,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需要政府来完成, 对于农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也同样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虽然投资商和游客等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大部分情况下, 这些投入往往由政府利用各种项目资金来承担。

最后, 社区的内涵会随着社会和农村的发展而改变。当农民在经济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文化、科技素质得到提升, 主体意识得以加强, 已经能完全决定自己和农村正确的发展方向时, 就必须给予他们主体地位, 而政府组织等则退居辅佐地位, 由“他组织”社区转变为“自组织”社区, 如一些沿海发达地区, “自组织”社区有着超强的生命力和动员能力, 它会在感知共同利益或需求的情况下, 通过面对面的协商, 消除分歧、达成共识, 最终形成共同行动。在“自组织”社区阶段, 社区本位能充分实现农民个体的主体性和平等性并维护社区共同的利益和需求。

1.3 旅游和农业

1.3.1 旅游和农业的统一性。

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协同发展, 可以推动城乡经济互动和人文交流, 促进农业效益的提高, 使农村向更高、更好的阶段发展。同时, 乡村旅游和农业通过相互促进, 进而实现两者的融合, 形成了农业旅游或者旅游农业这种产业形态, 使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和联动, 达到“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1.3.2 旅游和农业的对立性。

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对立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如果农村只依靠农业, 农村的发展步伐将会非常缓慢;另一方面, 如果在农村只强调旅游开发而忽略农业发展, 必然会导致农业被边缘化, 农民主体被弱化, 将不再对旅游产生促进作用。农村的本质还是农业, 农民和耕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以森林、水、土、气、村、路、电为主体的农村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基础, 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 (含菜篮子和米袋子) 和社会稳定。

由农业和旅游的对立统一性可以看出, 在农村我们对于农业和旅游必须给予同样的重视, 使其同步发展, 才能有效发挥它们的互促作用, 获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 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构建

2.1 模式构建

由以上新农村建设相关概念的阐述, 我们可以看出,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经济和文化、农民本位和社区本位、农业和旅游是三组两两间相辅相成的因素。作者以这三组六要素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成单元, 构建了一个动态的三维立体模型 (图2) 。模型中心的球体代表了新农村建设, 球体的体积在外力的作用下会被拉伸, 而三组因素会在不同维对称作用于这个球体, 并往自己的方向拉伸这个球体。由此可见, 只有当每一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其他方向的作用力保持平衡时, 才能保证这个球体在每一个点都被相同的力作用, 因而能均匀变大, 保持着球体的形态稳定。作用力不均衡时, 球体因受力不均匀会变成非球体。只有球体形态才代表新农村建设处于发展的最好状态。

2.2 对于模式的进一步说明

(1) 之所以把这三组因素放在不同维是因为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概括和理解。他们之间有内容和范围的交叉, 所以各组因素两两之间又有相互的影响作用, 但是总体上是一种立体综合的作用, 不同于各组因素内部之间非此即彼的作用。如农业和旅游的不均衡发展 (轻农业重旅游) 可能会一时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最终会限制经济的增长 (见前文) ;在现阶段, “他组织”的社区通过强制性的命令限制了农民本位的作用 (如严格控制农民开发农家乐、发动农民集资投入环卫、教育等) , 使社区经济的增长变慢, 但却使社区文化达到了与经济相应的阶段, 继而能带来经济的更快发展;农业和旅游发展对社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 而经济和文化又可能反过来作用于农业和旅游的发展格局 (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方法的更新使农业生产比重增加, 形成了新农村的新农业, 继而又能促进旅游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 。

(2) 各因素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各因素间的相对不平衡会造成球体的不规则变形, 这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出现了问题, 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调整各因素间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 各因素的作用力最终达到平衡, 使球体恢复其均匀形态, 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状态。同时球体在各因素的作用下向外扩展, 体积变大, 这意味着社区整体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当到达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最佳状态时, 各因素不会停滞不前, 而会在已有基础上由内在矛盾驱动发展, 这必然又会带来新的不平衡, 再次导致球体发生变化, 此时就需要再采取新的措施来平衡各因素的作用, 并再次使球体恢复。因此, 模型中的球体时刻处于变形—恢复-变形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而在它每一次从非球体到球体的过程都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

3 结语

以经济和文化、农民本位和社区本位、农业和旅游这三组两两间相辅相成的因素为基本要素,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农村建设动态模式。基于此模式, 只有当经济与文化、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农业和旅游业平衡发展时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2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胡晓明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在村容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两大问题

1、土地问题——农地减少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土地问题。农村中的土地,分为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以及集体建设用地,还有就是没用的荒坡地等。新农村建设,村委往往引入房地产开发商建设新村,建设好了把房子分给村民,但开发商不是慈善家,而是企业,是要赢利的,于是,就有了利用节约出来的宅基地开发房地产,销售给城里人。但其实节约出来的宅基地没有多少,开发商就通过各种手段,与村委合作,征用耕地,其中一部分用来继续开发房地产,一部分以“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园”等名义持有或转让给其他公司。耕地逐渐被侵占,基本农田转为一般农田,一般农田再转为旅游用地等性质,最后部分成了建设用地。2008年至2011年,耕地总体净减少126.4万亩。这违反了国家的基本国策,与保障粮食安全是相悖的。

2、农民问题——就业困难

农民,有的出去打工了,有的还在农村种地,大多老人还留守农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得到房子,但失去了土地,留在农村的农民就是失去了生活依靠的耕地,留在农村怎么就业,有什么收入来源?也去城里打工吗,以前不去肯定就有不能在城里找到工作等的原因,提高劳动技能不是一时就能办到,因此,农民在农村就地就业的问题是必须关注的问题。即使部分农民通过参加劳动培训,在城里找到工作,遇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大的经济形势不景气,城里企业裁员,可能农民工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会返乡,如果农民工大规模返乡,可能引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农民会要回当初被征去的耕地,这对当初征地的开发商乃至整个社会应该说都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压力山大的问题。

(二)问题根源

1、利益之争——一次性剥夺农民利益

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上述两个主要问题,其实根源就是利益之争的问题,一是农民的利益,一是开发商的利益。农民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弱势群体。开发商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或租或征,往往均是低价,取得农民的土地,开发经营,赚取高利润。而农民拿到可怜的一点补偿,一次性的(有些还不能一次性到位)。农民不能从开发商的赢利中分得土地红利,更没有后续的可持续的土地收益。可以说,是开发商在抢夺农民的利益,是开发商与有关合作方在与农民争利。

2、经营模式——后续利益分配不公平

新农村建设,开发商除开发房地产不与农民分利外,以“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园”等名义经营的企业,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为了方便管理,用工方面也少用甚至不用失地农民。经营模式大都是自持经营,或转让给其他公司,大都不会再分包回给原先的农民。这样的经营模式,开发商由于拿地成本低,经营压力小,几年不赚钱也不急,反正有房地产开发在来钱,因此,时不时见到农地撂荒,还没人心疼,失地农民在旁边看着着急也是干着急,种不了,地是人家的了。从大的视角看,这是资源浪费,影响就业,是个比较大的社会问题了,可以说,就是这种利益之争导致的经营模式引发了这个大的农民问题。

二、绿维的农业经营模式对策

鉴于上述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我们经过研究,提出如下新农村建设中比较理想的农业经营模式,我们的理想是,通过比较合理的经营模式,让农民参与进来,让农民和开发商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基本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一)土地入股

我们提出的模式首先是土地入股,以土地入股方式让农民作为股民,在每年股份分红时持续获益。具体来讲就是村民集体决定以村委会名义出面,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村民出地,开发商出资,合股成立公司。

1、入股房地产开发

村民出宅基地、出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商出资,合股成立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这些村民宅基地、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可以用来开发房地产的。合股新农村建设公司中,村民集体的代表——村委会占51%的股份,开发商占49%股份。

开发的房地产包括村民安置的新村居住区,利用节约出的宅基地和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养老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这些多出来的地产,或售或租给城里养老机构、商业企业、旅游企业或商业、旅游业经营个人,赚来的钱作为合股公司盈利,年底分红分给村民。村民在这些养老机构、商业企业、旅游企业或者物业公司上班,挣的是劳动工资,与股份分红没有关系。股份分红加劳动工资合起来,才是保障这些失地农民的收益。

2、入股农业开发

村民出耕地,开发商出资,合作成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些耕地,由于土地性质的限制,只能用于农业,可以通过合股农业开发公司进行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股份跟上述的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一样,其中村民集体的代表——村委会占51%的股份,开发商占49%股份。农业按农地具体情况,分类经营,下面会详细介绍农业分类经营模式。部分农民可承包回部分土地,按公司规定耕种,上交部分收成,其余归己;部分农民可在公司上班,成为职业农民工,给公司耕种,领取劳动工资。不管是承包部分土地的农民,还是在公司的职业农民工,都将作为村民的身份,在年底从村委会手里领到公司的股份分红。

(二)农业分类经营

我们的模式在土地入股后是农业分类经营,明确地说,就是农民耕地入股农业开发公司,农业开发公司根据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原则,根据土地成片状况,看是不是适宜规模化耕种,而进行不同的开发模式安排。根据项目土地现状,一般可把项目农地分为至少三类,一类为大块成片集中农地,就是耕地;一类为大块成片林地,村里多见的是新开发的果园;一类为零星边角农地,适宜种少量蔬菜、花卉、中草药,另外就是鱼塘,也归为此类边角地块。我们提出,农业开发公司根据不同类别的农地,实施不同的农业经营模式。

1、第一类:“公司统一经营”的经营模式

该类农地为大块成片集中农地,可建设成现代化绿色生态农业区。由公司的农工统一采用现代化农机具,实现机械化耕作。可根据农忙需求,临时雇佣农户参与耕作。收获的农产品,由公司统一加工,申请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并注册商标对外销售。

根据合股协议,公司的农工应尽量使用村里的农民,该部分农民是公司的职工,挣的是职工工资,公司还应该给他们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他们还享受公司业绩奖金等薪酬制度规定的收入。农忙临时雇佣的农民工,按天取酬,即时结算。另外,他们作为农业开发公司的股民,都应该在年底时取得农业开发公司的股份分红。

2、第二类:“农户承包管理+公司统一销售”的承包经营模式

该类农地为大块成片果林地,按测算的田间管理工作量(如每人10亩左右),由农户对公司承包经营。农户负责果园的田间耕作、管理、采摘。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指导、以适当价格统一收购并对外销售。对未挂果期或育苗期的果园,可暂由公司统一雇佣农户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成熟期,亦可考虑在不影响果树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允许农户套种低矮农作物,以减少公司投入。

果园未成熟期,还是第一类“公司经营”的经营模式,公司雇佣部分农民作为公司农工,进行果园管理,这部分农民挣的是公司职工工资。当果园成熟后,再承包给村里农户管理,签订承包协议。根据承包协议,农户挣的是公司统购价,可能与市场价有一定差距,这是公司管理和销售的成本及合理利润,农户应有契约精神,不可私自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否则,公司有权收回承包权。当然,作为农业开发公司的股民,承包果园的农户还有权在年底参与农业开发公司的股份分红。

3、第三类:“农户包干”的承包经营模式

该类地为零星边角农地,包括鱼塘。边角农地适宜种少量蔬菜、花卉、中草药,可建设成休闲观光农业区。经营模式采取“农户包干”的承包经营模式,即:按测算的田间管理工作量,由农户对公司承包经营,向公司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经营收益归农户。

此类农地,对农业开发公司而言,基本没有多少利润剩余,但农业开发公司在村民入股的大片耕地上,应该是有较大赢利的,因此,这些承包边角农地的农户当然还要参与农业开发公司的股份分红,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

三、绿维的农业经营模式案例——郑州马渡村项目

(一)项目开发现状

马渡村位于郑州市东北25公里处,北依黄河大堤,南临郑州东区大学城。

总面积7000多亩,农业用地4000多亩。马渡村由马渡、小庄、郭当口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村民520户,人口2000余人。2007年,郑州金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马渡村委联合,组成金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马渡村进行新农村建设。2008年,马渡村被列入郑州市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

目前,马渡村已完成农民新村建设,农民已全部搬进新居,腾退的宅基地指标已建两期养老项目,并以引进人才的方式售完,第三期养老项目正在建设中。另外,在整理的农地上种植了美国大樱桃等果林,采摘农业、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但农业项目尚不能形成良好的收益。

综合考虑项目地人多地少的现实,项目地的农业开发,应转变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项目农业经营模式策划亮点及重点项目策划

我们根据项目地的现状,分别针对三类不同规模不同用途的农地,策划了不同的重点农业项目,采取了不同的农业经营模式。

针对马渡村外围东南和西南部较集中、较深入的成片区块,我们策划了马渡现代农业园项目,主要功能就是种植无公害、有机蔬菜或粮食等现代农业种植。我们将其规划为现代化绿色生态农业园,采取“公司统一经营”的经营模式,由公司统一种植无公害、有机蔬菜或粮食。蔬菜品种可选择七彩甜椒、莴苣、番茄、茄子、黄瓜、苦瓜、南瓜、丝瓜、葫芦等;粮食品种可选择小麦、玉米等,种粮由公司的农工统一采用现代化农机具,实现机械化耕作,可根据农忙需求临时雇佣农户参与耕作。收获的农产品,由公司对外销售,收益归公司,农民通过在公司做工和参与公司分红取得收入。

针对马渡村外围东北部和马渡村西南较集中的成片地块,由于地块范围内现有较成片的樱桃林约1400亩,因此我们策划了马渡樱桃园项目,经营模式采取“农户承包管理+公司统一销售”的承包经营模式。按初步测算的田间管理工作量(如每人10亩左右)农户对公司承包经营,农户负责成熟樱桃园的田间耕作、管理、采摘,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指导、以适当价格统一收购并对外销售。公司通过以市场价对外销售取得销售收入,农户通过公司统购价取得稳定的收入,另外农户通过参与公司股份分红取得另外一笔收入。

针对马渡村西北靠近黄河大堤的零星农业地块和中部及南部北四环两边的

沟渠、道路周边零星边角农地,我们分别策划了鱼塘垂钓休闲园、菜园农业体验园、花卉种植园、中草药种植园等项目。这些项目采取“农户包干”的承包经营模式,农户对公司承包经营,农户负责田间耕作、管理、采摘,向公司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经营收益归农户。农户还通过参与公司股份分红取得一部分收益。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 三农 畜牧业养殖 扶持发展 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1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项目做大做强

每年在省级以上财政专项资金中,都安排有专门的针对畜牧业养殖行业的无偿补助资金、无息贷款、以奖代补资金等等,作为地方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国家和省级以上产业政策资金政策的研究力度,准确把握省级以上部门出台的每一项扶持政策,结合本地区畜牧业养殖实际,开展相关行业项目的资金申报工作,尽可能地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的扶持,将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扶持的盘子,切实有效地争取财政资金。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紧密协作、各司其职,通过扶持龙头重点和辐射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促进和示范作用。当前许多地区在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产业规模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上级专项资金的大力扶持,这些财政性扶持资金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成效,对于一个地区畜牧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与壮大发挥了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加大对上级资金争取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的资金难题,帮助群众将畜牧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2 给予手续程序审批便利,激发群众创业热情

在群众开展畜牧业养殖创业中,审批手续繁琐是制约群众创业热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畜牧业养殖项目,通常要涉及到国土、规划、建设、卫生、环保以及电力、自来水等多个部门,涉及到的审批手续和配合事项繁多,作为基层群众,无法快速高效地完成这些方面工作。对此,为了提升群众创业热情,可以探究尝试在各地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窗口,以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理为主要方式。群众开展畜牧业养殖申请时,一次性告知审批所需的全部材料类型要求,在材料齐备后一个窗口办理,一定期限办结,对于规模较大、需要协调问题较多的养殖基地、企业,可以由政府农业部门牵头现场会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提高对群众的扶持成效,通过简化手续、协助办理等方式,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目前,在我国江浙沪等地,对群众畜牧养殖审批手续简化服务方面做得较好,农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预约服务、技巧指点、上门服务、代理服务等各种形式,方便了群众办理畜牧养殖审批手续,对于推动当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保姆式服务效应。

3 帮助指导养殖科学技术,提高养殖产出效益

在传统畜牧业养殖模式中,许多群众还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品种陈旧、养殖方式不够科学,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产出效益,无法让科学养殖成为提升畜牧业养殖成效的重要增长级。对此,农业科技部门应当强化科学养殖技术的指导,一方面要通过光盘、宣传资料、网站、电视节目等方式,集中推荐一批投入小、回报快、效益高的畜牧业养殖项目,对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改良要加大力度,同时,要针对本地区畜牧业养殖分布结构状况,将技术人员分片指导,挂钩到每一个片区,有条件地针对养殖户进行“一对一”的走访辅导,提供联系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养殖技术咨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科学养殖技术与群众生产实践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养殖产出效益,同时建立了新技术推广的绿色通道,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地区在推广畜牧养殖新技术的过程中,还创新了工作方式,以“技术入股、收益保底”等方式,将群众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在新品种推广养殖中,收益抵御传统模式的,由推广部门承担补差部分,在超出收益部分实施按比例分成,将技术指导人员、推广单位与养殖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提高了新技术推广的力度与成效。

4 强化动物防疫指导工作,减少疫情灾害损失

多年来,动植物疫情一直是养殖户和企业闻之色变的方面,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等,让许多养殖户降低收益,甚至血本无归。因此,强化动物防疫指导工作是保障群众畜牧业养殖成效的一道重要防线,动物防疫部门要实现上下联动,对本地区畜牧业养殖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一方面要及时提供动物防疫服务,同时,要对群众开展动物防疫的技术指导,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资料宣传等方式,提高养殖户对疫情的了解,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寻求动物防疫部门支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为了强化动物防疫指导工作,主管部門还应当按照基层防疫人员包片、主管单位行业人员包线的方式,为群众的畜牧业养殖系上安全带。

5 引导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提升风险抵御水平

群众在开展畜牧业养殖中单打独斗闯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并且在饲料采购、产品出售等方面难以有效压降成本和提高效益。对此,地方农业农经部门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养殖户按照区域相邻、项目相近的原则,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尤其是建立当前各地发展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本地区同一畜牧业养殖类型或相邻区域的群众组织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料,通过招投标、供应商洽谈等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进货价格,减少养殖生产成本,在畜牧产品出售过程中,以合作社名义在大中城市、重要集散市场设立信息窗口,通过上网销售、代理销售等方式进行批量销售,提高市场定价话语权,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当倡导品牌化生产战略,按照绿色产品生产流程共享绿色商标,提高产品价格。

终上所述,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群众畜牧业养殖扶持工作非常必要、势在必行,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应当将强化农村畜牧业养殖作为致富农村、发展农业、惠及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从资金、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扶持,促进群众畜牧养殖业做大做强,成为农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参考文献

[1] 朱光道.安徽省含山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9)

[2] 蒋志峰.我国畜牧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08(12).

[3] 刘云.广德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21).

[4] 龙明秀,王芳.杨凌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北农业学报,2005(4).

[5] 胡艳生.武汉市新洲区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4

知识分子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农村居民和一些社会力量的协同努力。知识分子在各级政府部门、农村居民和这些社会力量中都广泛存在, 所以知识分子对新农村建设必然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从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看, 知识分子阶层应该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在新农村建设的某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知识分子是有关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来看, 这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而且需要多方面的创新, 所以还有诸多的理论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和解决。理论研究是知识分子的主要工作之一, 也是其所擅长的。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业和农村曾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也可以说是作出了很多牺牲。虽然说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 农业和农村都曾作出过一定的牺牲, 但当这些国家的工业和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又往往会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反哺工作。一些学者认为, 目前我国的工业和城市也已经发展到了应该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反哺的阶段了。但目前我国的工业和城市是否已经发展到了应该反哺农业和农村的阶段, 应该如何反哺农业和农村, 其是否有充分的激励去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有实质性影响的反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还明显不足。而且,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工业和城市的反哺等外力的作用, 更要靠自身的努力。那么,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 农业和农村如何根据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选择更好的发展方式?各地农村的自然禀赋、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和经济社会制度等都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如何根据自身的区域特征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模式?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还远远不足。这些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重要理论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研究和探索。

知识分子是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目前我国农业的科技力量仍十分薄弱, 农村的教育水平也还很低, 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仅为万分之一 (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 ;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差距甚大, 发达国家农业从业者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40%~60%, 而我国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劳动力只占0.13%, 高校毕业生去农村的仅占4.0% (1) 。而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工作。早在民国时期, 知识分子, 特别是属于政府和农村之外的社会力量中的知识分子就已经进行过多次深入农村的实践活动。例如, 1926年, “海归”知识分子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进行了以“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为内容的定县试验。1927年, 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之后在山东邹平开展了把“情谊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乡村教育试验。黄炎培自1926年至1934年在江苏徐公桥进行了为期8年的乡村建设实践。同一时期, 还有把平民教育直接与农村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陶行知兴办的“晓庄师范”和卢作孚推行的包括农民教育在内的“北碚试验”等。 (2)

知识分子是城乡互动过程中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和农村制度建设的重要协助者。“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认为, 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二, 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三, 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 (3) 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也同样被很多学者看做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 其也是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乡互动发展过程中, 信息在城乡间有效传递十分重要。政府、市场和一些企业都可以在城乡间传递一些信息, 但他们传递的信息仍旧不能满足城乡良性互动发展的需要, 而知识分子则能弥补一部分这种供求缺口。从城市深入农村的知识分子一般都有过在城市中工作或学习的经历, 比较熟悉城市对农村发展的一些需求和政府的一些相关政策, 可以向农村传递一些必要的信息。同时, 深入农村实践的知识分子也能把一些农村发展的相关信息传递给政府或城市。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全面完善, 而知识分子因具备一部分制度建设的理论知识或多地考察的实践经验而有可能成为农村一部分制度建设的重要协助者。

知识分子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可能性

首先, 与其他很多社会阶层不同, 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一些人往往具有远大的社会理想。例如古往今来的很多大学者都具有心忧天下的胸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只是一介书生, 却把解救民众疾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或改善社会风气看做己任或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农村便往往成为很多国家或地区相对比较贫穷或落后的部分, 这也使得那些追求社会均衡、公平发展的知识分子格外关注农村问题。有些知识分子甚至认为他们的社会理想只有在农村才能实现。

其次,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者, 都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研究工作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内容密切相关, 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很好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再次, 近年来大学生在城市中的就业难度一直比较大, 而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则要容易得多。事实上近些年来在城市就业压力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下, 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农村, 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

深入农村实践是知识分子有效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知识分子要有效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就要深入农村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很多成功的案例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 我国知识分子阶层也已经以多种形式积极地深入农村进行实践了。

第一, 一部分学者沿袭晏阳初等前人的做法, 深入农村进行多种形式的乡土教育, 提升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和生产技能。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创办于河北定州市的“翟城村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新青年绿色公社”和南京郊区的“行知学校”等都属于这方面的实例。第二,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大批拥向农村就业。例如, 截至2008年2月底, 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 其中17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4) 第三, 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以调研的形式深入农村进行实践。例如, 在由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社主办, 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共同组织的一次“百名博士百村行”活动中, 调查者走访了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县490多个村庄, 访问了5000多个农户, 调查了300多个乡镇企业。 (5)

知识分子, 特别是政府部门之外的知识分子有效参与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对深入农村进行实践活动的知识分子的行为加大激励力度, 如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为其工作提供更多的方便和给予其行为更大程度上的认可等。例如, 近年来去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我国高校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要求。一些资料显示, 目前的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学以及种植、畜牧和养殖等适合农村需要的专业知识方面的专业人才, 在大学生“村官”中所占比例却比较少。对此,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广大高校应积极在部分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去农村工作的激励。 (本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定县试验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201003250)

注释

1 (2) 温铁军、邱建生:《“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与我国教育体制的适应性调整》, 《民族教育研究》, 2010 (1) 。

2 (3) 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 2005 (12) 。

3 (4) 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中州学刊》, 2009 (1) 。

浅谈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篇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解决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目了然的。但

是在实践中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有许多地方,一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想到的就是拆旧房建新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同于单纯地建设新村庄、旧村改造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不只是“一农”——农村问题。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统筹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以建设新农村为载体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这才是根本。

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从规划、村容村貌整治两个方面入手,在发展产业、建设支柱产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对滞后。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本人对发展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依托产业建设新农村,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

一、依托旅游资源,建设“农家乐”模式旅游新农村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如漠沙、戛洒、腰街、水塘的花腰傣旅游资源、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新化古州野林、戛洒耀南一线、红河源、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梯田等,可谓类型繁多,花腰傣民族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热在逐年升高。以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的自然资源旅游业长年游人不减,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旅游业成为了我县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为建设“农家乐”模式旅游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乡镇虽然不同程度把建设重点放在了公路沿线、旅游景点周边的村寨上,但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建设“农家乐”模式的旅游新农村在观念上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在建设中对村寨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绿化,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了不少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方面,各级投入都不多,“农家乐”在全县也屈指可数,少得可怜。外地游人来旅游,住星级酒店、吃大锅饭,这是以往的观念了,这些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在新鲜,而“农家乐”模式却能够为游人提供一个更新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认识当地的民族的各种生活习惯和饮食风俗,走进农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渠道,更能让他们接受,也更有吸引力。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要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建设“农家乐”模式的旅游新农村。需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多个部门的整治和规范,在各旅游景点交通沿线村寨,打造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农家乐”模式旅游新农村。



二、依托土地资源,建设“打工族”模式劳务新农村

**是一个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的山区县,在热坝的乡镇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和水利资源,这里土地肥沃,是历史以来有名的粮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坝区农户充分利用田地多,光热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各种短平快的经济作物和反季节果蔬作物,成为了科技致富的示范户。但是,在长期的经营中,以家庭式的生产产品量少,难以形成规模和产业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准进和销量难以满足市场条件。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做好群众的引导工作,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树立经营土地的理念,盘活土地存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调整结构,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几户农户或以村民小组、村为单位,可以联合起来,集中闲置的耕地进行出租或转让。以此来吸引外商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传统种植模式向集约型、市场化模式转变,实现产业化经营。允许采取多种组织形式,使农民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推动土地向规模集中,使农民成为企业(农场、基地等)的雇员,农民在农场、基地等“打工”所得,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这一方面发挥了农民勤劳肯干的长处,另一方面克服了农民技术文化水平低、市场经营能力弱的缺点。要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突出特色、高产高效的原则,把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大生产基地的投入力度。要适应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大趋势,将农民改造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把农户分散的小生产纳入严格的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体系之中,建设“打工族”模式劳务新农村。



三、依托产业优势,建设“产业化”模式产业新农村

当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农业资源化、资源工业化和资源市场化步伐,推进“工业强县”进程的要求,大力培育壮

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是我县面临的工业发展的一项工作。政府从资金、信贷、土地等方面对新发展企业给予特殊扶持,以带动千家万户增收,从而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从我县目前情况来看,云新公司和南恩公司两家制糖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为地方发展产业

提供了一个很好保障,是带动和发展产业经济的龙头企业。各乡镇,特别是蔗区乡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依托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发展,建设支柱产业,建设“产业化”模式新农村。在建设“产业化”模式新农村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其次,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环节,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处理好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其三要完善工业反哺农业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对农户、对原料基地区域的支持和帮扶,真正使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增强发展产业、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产业化”新农村最主要的资源就是土地,要在土地上作好文章,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与发展新型观光农业结合起来,使一个产业发挥两种效益。如:发展甘蔗种植专业村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与甘蔗产业观光结合起来;把发展畜牧养殖,建设养殖专业村组与养殖观光结合起来。新开辟出一条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发展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

四、依托区位优势,建设“休闲园”模式娱乐新农村

建设城镇休闲园区,提高城镇的竞争力,创造出一张具有地方城镇特色的名片,这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模式浅析 篇6

一、工业带动型模式

工业带动型模式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地方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干部。新密市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财政收入40%来自煤炭产业。为充分发挥工业优势,特别是引导工业资本向新农村建设转移,新密市建立了多元化资金投入新机制,已有1100多家企业将工业赢利的部分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为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米村镇朱家庵村创建了河南龙凤农林科技示范区,经过一年多建设,示范区建设了绿色食品基地,与农业科研院所联手推出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加快了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的发展。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发展工业企业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造成当地环境恶化加剧,影响农业生产;二是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导致工业反哺农业失效,发展脱节;三是部分地方选择的工业发展模式较为盲目,没有完全发挥当地优势,工业发展缓慢。

二、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

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是依据所在地区的独特优势,围绕一种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通过规模经济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地方需要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市场对该产品需求旺盛,比价效益明显,并且能够通过产业集群来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上蔡县是全国花木生产大县,该县发挥其花木种植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大户带动以及干部示范等途径,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从事花木生产。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值2.6亿元,畅销21个省区市。

特色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及劣势,要突出所发展产品的特色与个性,将产品的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样才具备竞争力;二是需要形成产业链,不仅产品要具有产业规模,而且要努力打造种植、加工、经营一体的产业化生产;三是要使农业生产与产业相结合,将农业植入产业链中,推动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地方发展。

三、旅游产业带动型模式

旅游产业带动型模式是指以开发农村旅游资源来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它将农村风情风貌及自然景观等作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来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发展旅游业首先必须具备可以挖掘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次需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还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孟州市槐树乡根据陵区实际,确定了以旅游业为特色产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陵区群众收入,发展陵区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实现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利用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荒沟荒坡优势,引资建设了集休闲、观光、娱乐、商务活动为一体的杨洼旅游度假村,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该乡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旅游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对于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甚至过度开发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流失;二是部分地方没有将自然资源与本地的民俗、传说典故及特色餐饮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很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劳务经济带动型模式

劳务经济带动型模式是指通过劳务输出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农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缺乏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地区。叶县以县劳动力培训中心为龙头,以10多家培训学校为依托,常年免费培训农民工并安置就业,形成了“叶县缝纫工”、“叶县电子电器工”、“叶县幼儿教师”等较知名的叶县劳务品牌。全县18个乡镇建立了劳务输出中心,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实现了有序转移。

劳务经济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为劳务输出提供快捷的信息;二是各级政府要利用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岗前技能培训,提高劳务队伍的素质;三是建立专业化劳务基地,根据专业劳务市场的专业需求,有组织地对劳务人员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培训;四是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并且要与当地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发展。

五、城镇化带动型模式

城镇化带动型模式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依托城市,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依托新城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及产业带动来推进农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固始县以城镇化作为整合优化县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龙头,以产业化和信息化作为支撑体系,用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在布局和规划上,打破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培育壮大以固始鸡、柳编、制药、信息产业开发和油菜为主体的若干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龙头—生产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用资源特色、产品品牌、生态环境、城镇特色、行业特色共同铸造城市这个大品牌,使固始成为豫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镇化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市场、效益的统一融合;二是要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三是要统筹政策支持,消除影响整体推进、不利于紧密结合的政策障碍。

六、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型模式

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型模式是指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濮阳市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积极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问题,架起了小生产通向大市场的桥梁,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在宣传教育上加大力度,重点宣传合作组织的创办宗旨、基本原则、地位作用,以及给农民带来的各方面好处,使上下形成共识,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坚持典型引导,在示范带动上加大调控力度。有关政府部门应认真总结推广创办合作组织的先进经验,因势利导,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集中力量抓好典型示范的同时,把符合本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方向、产业特色明显、带动农户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作机制规范的合作组织作为示范典型,进行重点培育,加以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此文为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研究”的阶段成果)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7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发展问题十分重视, 先后下发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建设, 并于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之下, 农村发展有了很大的机遇, 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 大多数研究针对的是农村村域规划, 对于村落个体建设缺少细致深入的研究, 农村村庄规划相对滞后。本文从规划的角度入手, 针对单个行政村展开研究,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引入“社区”理念, 构建“村落社区”模式, 将村庄规划的“更新”与“传承”相融合, 以期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可能的参考路径。

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很多社会学者都先后提出过农村社区的概念, 虽然定义各有不同, 但是大都包含了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1) 人口密度低、人口同质性强、聚居规模较小。

2) 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

3) 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血缘关系浓厚[1]。

4) 农村社区是多种功能聚集的地域空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热烈, 新型农村社区是目前较为广泛的建设方法。

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村镇规划的基础上, 以中心村为主体, 一般由2个~4个行政村通过迁并、整合、组建而成的, 具有一定同质人口规模且具有较完善公共设施的农村复合单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行以来, 在全国多地进行了试点建设, 山东、武汉等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 现有“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模式、“产城联动”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等多种建设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 通过村庄资源整合, 农民迁移聚居、公共设施布局、产业格局优化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2“村落社区”建设模式的提出

2.1“村落社区”概念与建设意义

“村落社区”模式的提出是针对于单个行政村而言的, 是一种近似新型农村建设中“一村一社区”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模式, 是在行政村规划用地范围内, 通过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制定村庄的发展目标, 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 以此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 提升农村整体环境, 缩小城市乡村差距, 做到“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适用村庄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优势, 离上一层级行政单位或中心村等距离较近, 交通条件不闭塞。

2) 农民民居布置相对集中, 或村民主要居住区域与村庄主要产业地块分界清楚。

3) 村落应具有一定的特色, 可以发展除农业以外的特色产业。“村落社区”的提出, 可以指导行政村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 既对村庄旧的布局进行改造, 也对村庄发展路径进行更新;既引入新的居住模式, 享受城市化的现代生活服务, 又保留现有村庄特色, 传承特色民俗文化。

2.2“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

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 承接村镇总体规划, 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 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 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 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 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2]。“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 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 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

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 主要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1) 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 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 突出村庄特色。2) 在社会学的指导下, 制定文化传承路径。

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 从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入手将村落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1) 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 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2) 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 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2.3“村落社区”模式分类

根据对村落社区的定义, 村落社区的构建模式首先应在“土地集约、布局合理、产业兼业、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统领进行探讨。其次在深入了解村落现状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农村特色, 合理定位、确定村落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上一层级的发展理念和村庄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确定可持续的规划建设模式。村落社区模式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规划方法, 可以根据村落社区规划布局分为居住社区、产业社区和农业社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社区成分和构成方式, 可以对村落社区的模式进行多层次的分类。

1) 根据产业类型分类。

根据农村自身的现状情况以及特色产业, 将村落社区分为特色农业主导型、特色旅游带动型、工业企业支撑型和特色资源带动型四类 (见表1) 。

2) “点—线—面”布局分类。

村落社区规划和城市社区规划相同, 在构成模式上都遵循“点—线—面”的构成理论。村落社区规划的“点”分别为居住组团、工业组团、旅游组团和农业组团, “线”为村落空间发展轴线, “面”为合理规划的村落空间布局。

根据村落现状的布局格式和地形特点, “村落社区”模式可以分类如下:

a.职能分区布局模式。

对于职能分区相对较为复杂, 构成元素较为复杂, 有不止一项经济产业的村落。村落各组团按照一定的有序空间进行组合, 强调村庄土地分区协调, 各组团用地有机结合 (见图1) 。

b.带状布局模式。

当村庄一侧地形较为特殊, 靠山或沿河的时候, 此时村庄通常为沿山脚河流走向呈带状分布。在都建村落社区的时候, 建设要结合现有村庄格局进行带状布局 (见图2) 。

c.街巷式布局模式。

我国东北村庄最主要的一般特色就是院落与街巷 (也称胡同) ,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 东北特色显著的街巷布局模式也是最广泛采取的一种模式, 适用范围最广 (见图3) 。

d.围合式布局模式。

围合式布局强调村民居住组团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通常作为中心组团, 其他可能存在的组团散布在中心组团周围。一般来说适用于新开发的村落, 现状基础较差, 农村特色不突出, 是由规划者的意识进行指导的村庄建设, 实用性较小, 一般用于村庄重建的意向表达 (见图4) 。

一个村庄在进行“村落社区”模式的建设过程中, 具体模式的确定由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中的各种因素, 对村庄进行综合评价,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选择最合适的“村落社区”模式。

2.4“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建设受资源因素、建筑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制度因素的多方面影响, 综合考虑村庄实际和各项影响因素, “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

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村域规划, 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 承接乡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 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 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 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4]。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 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 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 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 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 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

“村落社区”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 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 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 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 突出村庄特色。

2) 在社会学的指导下, 在村落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下开展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宣扬工作, 制定文化传承路径。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 涉及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 为了将村落建设成为资源集约、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

a.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 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

b.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 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3“村落社区”构建路径

3.1 主体分析

主体分析是指在“村落社区”构建之初, 要确定农村规划建设的行为主体, 本文认为农村规划的主体有三方面, 分别是农村村民、政府机构和规划人员,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 共同构建“村落社区”建设主体 (见图5) 。“村落社区”建设的基本主体是农村及其村民, 因此村落规划建设的推进应该尊重村庄个体的内源规律、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意愿, 发掘村民内在对于村庄社区构建的积极性, 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为了充分把握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 可以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 从而把握其需求规律, 进行模式选择和规划调整;同时, 在规划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 在规划的过程中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 减少个体行为的不利因素, 构建“自下而上”的规划氛围, 最终形成以人的基本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规划思路[5]。政府机构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承载引导的作用, 引导村庄进行良性发展, 引导村民表达理性诉求、引导规划人员设计合理方案。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一层面的规划指导、政策规章, 引领农村基础建设的主导方向。规划人员是“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者, 要将专业的规划知识运用到社区创建中, 但又不脱离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规划人员在进行“村落社区”构建的过程中, 要做到“调研先行、综合认知”, 了解背景政策、村庄情况和农民需求, 并进行综合评价, 为接下来进行的村庄建设具体规划步骤做好项目导航。

3.2 规划步骤

“村落社区”的规划步骤符合一般村庄建设的流程, 并在基础规划的层次上增强对于村落社区居住组团的建设。总得来说其规划步骤是对农村内部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选择最适宜村庄发展的社区模式。并在具体环节操作的过程中注重社区空间内部的层次性, 提升村庄建设的可识别性, 杜绝“千村一面”现象的出现, 构建和谐宜居的村落社区。

1) 确定模式。

规划村落社区, 首先要对研究村落进行调研, 正所谓“三分规划、七分调研”。通过调研对村庄的现状进行分析, 摸清村庄的主要经济构成, 从而确定村庄的类型、发展规模和经济定位。进而要通过现状进行总结和深入挖掘, 明确农村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内外部影响因素, 确定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点、核心与目标, 同时要结合村庄的文化脉络和自然属性, 重视村庄特色传统, 从而来确定适宜的“村落社区”模式。

2) 规划设计。

在因地制宜确定社区模式后, 进行村庄具体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进行村庄平面布局, 各组团的选址、规模、功能布局和空间布局既要方便村民生活, 也要卫生、安全、合理, 综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在空间方面要将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地布置在农村社区中心位置, 以构建起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根据市政工程相关规划规范, 结合人口预测用量, 合理布置村庄各项工程管线。

3) 居住组团构建。

对村落社区中的居住组团进行重点规划, 结合现状进行农村居民区布点的空间重构, 建设村落邻里网络, 包括微观上的农户用地规模、用地类型、居民点的集中布局, 以及中观和宏观上的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及布局的重组。本文研究的村落社区居住组团, 下设居住小区, 每个小区由30户农户组成———邻里网络因子, 每个小区按照农村习俗, 继承现状居民点的构建模式;组团中要设置组团中心———邻里网络中心, 中心配备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活聚集理念, 延续村庄中良好的地缘关系, 保护村民的仁同意识和归属感, 形成和谐的农村居住邻里关系。

4) 文化传承。

在村庄具体规划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农村特有民俗的文化传承。在具体的规划操作过程中, 表现为对农村中特色建筑的保留修建、公共空间的打造、展示空间和门户空间的建设以及景观节点的文化渗透。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 对于“村落社区”的建设应采取更新与传承相交织的方式, 延续文脉、保护特色。

3.3 后续推进

“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后续推进工作, 是指规划设计后, 在村落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和村落社区模式建成后所涉及的相关工作。本研究认为村落社区建设的后续工作可以从行动规划和村务管理两方面进行。行动规划是指规划的建设过程是逐步推进的, 而非大刀阔斧的进行。具体工作步骤如表2所示。分层级的将规划落实, 更易于村民接受生活环境的改变, 提升村民对于村落社区建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进而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社区关系融合度;同时可以增强政府、村民、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的沟通, 使村落的规划更落于实际。村落社区模式下的村务管理工作, 是空间—社会理论的一种递进, 即通过居住小区的构建, 每30户农户推举一位村民为意见代表, 参与到村落规划或管理的相关事务讨论中来, 并设置临时性村务研讨会, 建设项目结束研讨会便自行取消。研究认为这种“以事论事”的村务管理方式能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构建和谐的村落社区式邻里网络。

4 结语

“村落社区”模式的建立可以从村庄内部出发, 自下而上的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 是一种对于现有新型农村建设的补充, 从规划的角度出发, 对于农村人文、经济、社会多方面进行统筹建设, 提升农村农民为“主体”的建设思路。“村落社区”对于村庄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景观环境、文化传承都有着积极的改善推动作用, 社区下的和谐农村邻里关系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条件适宜的村庄, 推行“农村社区”建设, 是一种有益的努力与尝试。

参考文献

[1]邵峰.建设农村新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J].中国会议, 2013 (2) :480-483.

[2]孙华君, 陈敏.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必须高起点[J].小城镇建设, 2008 (2) :64-66.

[3]陈永超.金山农业“一村一品”发展与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 2009 (12) :14-17.

[4]孙华君, 陈敏.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必须高起点[J].小城镇建设, 2008 (2) :64-66.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8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经验分析

1.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

(1) 农工商联合公司模式。工商资本直接渗透到农业, 将农业生产与产前、产后各关联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 形成完全垂直一体化的综合经营。这种经营方式, 一般规模较大, 实力较强, 经营范围涉及供、产、加、销各个领域。如美国和欧盟就是如此。

(2) 合作社模式。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 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合作社在生产、交易中统一行动, 实行资金融通方面的合作, 减少中间商和高利贷剥削, 共享加工增值的效益。合作社自愿参加, 社务工作由全体社员协商, 实行民主、规范、科学、法制、高效的管理, 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

(3) 合同制模式。即私人公司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合同, 在严格明确双方责、权、利基础上, 进行业务往来的一种经营方式。50年代, 特别是60年代以来, 由于商品农业高度发展, 农场主与农外工商企业之间经济往来日多, 经济关系日深, 经济摩擦也日渐增加, 迫切需要通约束力的联系形式, 来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合同制得以迅速发展。

(4) 专业协会模式。由社会团体牵头把分散的农场或农户通过市场和服务等环节加以连接, 形成利益联结、互相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 (简称农协) 、澳大利亚的全国羊毛协会等。此外, 还有韩国的产、学、管、研一体化模式、泰国的“政府+公司+银行+农户”模式等。

2.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特点

国外农业产业化建立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 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 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农场经营规模大, 生产过程的工业化程度高, 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支持、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来实现。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点:一是不断推进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二是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合同, 把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 实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 公司统一生产计划、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别核算统负盈亏,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强化农业内部分工, 实现生产经营全方位社会化服务。

3.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经验

(1) 农业由于弱势的产业地位和市场机制的特征, 在产业化经营各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产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 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 与垂直一体化经营的模式相比, 由农民自己联合起来的合作组织, 更能代表农民的利益, 更有利于农民作为一种整体力量, 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 抵制中间盘剥, 提高对话地位。日本农协成功的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

(3) 农业产业化要求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讲求规模效益,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4) 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形成垂直一体化经营,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其中尤以合同制的模式, 更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调动农民积极性, 应作为实际推行中的首选模式。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 现存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利益联接机制还不够强, 主要原因是企业与农户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龙头企业与农户都是经济体, 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 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旦农产品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 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的订单就往往难以落实。同时, 企业强势、农户弱势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由于龙头企业可以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 因此, 当龙头企业与农户发生矛盾时, 不少地方政府大都保护龙头企业。于是, 大多数农户难于真正获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益, 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龙头企业不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制企业。

2. 现存的合作组织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 由于合作组织都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运作不规范、运行质量较差、不够稳定等问题, 很多合作组织既缺少自有资金, 又很少有固定资产, 特别是缺乏加工转化能力, 因此在拓展市场、占领市场上, 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3. 现存的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发挥专业市场的带动力, 辐射带动分散经营的农户走进大市场,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这种模式因其利益联接机制主要是依靠契约来维系, 属松散型联接, 而且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加工层次少、只进行初级分类整理即可出售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4. 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中的主体缺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政府包办代替一切, 农民不是参与的主体。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决策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工作力度也很大, 但是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 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措施, 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 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化经营模式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很多县乡的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规划, 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 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 这一切都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 在由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 一些农民也忽略了自身的存在, 没有把自己摆进去, 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

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呼唤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 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加工、销售环节把获得的利润返回一部分给农产品生产者。它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 (龙头企业) +农户。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原则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服从国家的战略布局。我国部分地区无论是在地理环境, 还是在资源禀赋及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 都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独特优势, 由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农业责任。我国的农业产业现状及其经济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 在确保粮、棉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养殖业, 实现粮棉生产、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 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 并由此拓展农业的产业链, 建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视角

延伸农业产业链、运销链、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

(1)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该注重延伸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链, 运用新技术开拓新的农产品系列加工、精深加工, 要把国内外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于现有的生产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增加农产品价值。

(2) 延伸运销链通过培育和拓展市场网络, 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加强农产品流通, 促进农产品融入国内外大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要围绕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 大力发展农用工业、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情报信息、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 使农业在一种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高效地运行。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经验借鉴

因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不同, 各国在走产业化道路时所选择的具体形式也各异,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其主要模式的特点, 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 进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要求国家通过法律、政策、信贷等手段或措施对其进行扶持。在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 推进生产经营的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 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包括许多不同层次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 他们的行为方式必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制度来规范。同时, 经营创新模式必须与完善、发达市场体系相适应。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规模效益, 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改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状况。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确保了企业与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在利益上的一致性, 利益风险共担。也就较好地避免了以往产业经营模式在利益联接上存在的弊端。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模式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思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化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接是否紧密。创新经营模式, 促进产业化经营就显得尤为迫切。

(1)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既可以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所获取的利润留在农业内部, 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又可以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的模式, 实现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

(2) 改造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往“公司+农户”的模式, 之所以利益联接不紧, 主要还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联接多为契约联接, 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从而形成“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 但事实证明其利益联接机制仍然存在问题。比较彻底的办法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使松散型、半紧密型利益联接向紧密型联接转变。松散型依靠契约联接。半紧密型依靠“契约+部分利润返还”联接, 尽管半紧密型比松散型的利益联接要紧密一些, 但公司与农户之间依然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通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 变契约联接为“契约+返利”联接为产权联接, 使原来在产权上与农民没有关系的龙头加工企业逐步演变成由农民合作组织创办的加工实体, 从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 改造专业市场带动模式, 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单纯的契约联接机制有不完善的地方, 可以实行加工及销售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农户、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等措施, 实现由单纯契约式的松散型联接向“契约+部分利润返还+服务”的半紧密型联接。另外, 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目前还存在缺乏深加工能力的问题, 也应围绕专业市场, 适时发展深加工, 形成“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促进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袁见歧:国内外农业经营模式的模式与经验, [J].新农村, 2006 (6) , P22

[2]蔡荣祁春节虢佳花: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类型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3) , P47

[3]张百放王凯伦: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国际比较, [J].经济纵横, 1998 (3) , P44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9

1 乡村旅游的产生、内涵与特征

1.1 乡村旅游的产生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发展历史来看, 乡村旅游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 由于城市居民经济收人增加, 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变化已经不能满足于城市里的生活环境和旅游景区 (点) , 而希望走出城市, 走进乡村, 回归自然, 亲近自然。再加上休闲假日增多交通条件改善, 为人们到乡村旅游提供了可能条件。在这种背景下, 现代乡村旅游业就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初的欧洲, 如英、法、意等乡村旅游发展最早的国家。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产生。目前, 乡村旅游已从单一的度假旅游空间选择, 变成具有相当规模、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 并已走上规划发展的道路。在中国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经济收入增加, 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 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2万多个旅游景区 (点) , 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 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1.2 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民族习俗为资源, 以乡野农村风光与活动为吸引物, 以乡村社区为场所, 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 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开发必须把带有浓厚地方特色、极具异质性的乡村自然风光、乡村民俗风情、乡村农事活动、乡村文化景观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将其精心设计制作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同时完善交通、通讯、卫生管理、接待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 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营销运作。

1.3 乡村旅游的特征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活动中的新型形式, 具有以下特征:①区域乡土性。乡村旅游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均在一定区域的乡村环境内, 而乡村所特有的区域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以及乡村意境, 田园般的乡村风光, 质朴的农耕景象, 以其独特的区域乡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内涵和独特卖点;②参与体验性。乡村旅游的参与体验性主要表现在农民参与旅游开发和游客“吃农家饭, 住农家屋, 干农家活, 享农家乐”两个方面。其中, 游客参与农村活动从而获得乡村旅游的乐趣, 是乡村旅游的最大卖点。;③生态性。乡村良好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的基础和前提, 同时也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而由于这些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致使乡村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因此,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 应着重考虑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④地方文化性。乡村旅游所涉及的村落、民居、田间作物、乡村民俗、饮食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学等文化内涵。⑤经济性。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和农业两种产业交叉形成的除了具有旅游产业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功能外, 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比单纯的农业生产要高得多。

2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2.1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2.1.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 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我国农村资源粗放利用, 生态破坏严重, 第二、三产业落后, 新兴产业缺乏。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出路。乡村旅游的发展牵涉到交通、餐饮、住宿、导游、商业等方方面面, 不仅能够带动农村道路的建设运输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餐饮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为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从而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目标。

2.1.2 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与发展, 提高农民素质。

乡村旅游是新思想观念的“催化剂”,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旅游地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思想。还为农村带来全新的服务观念, 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意识, 从而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农民素质。

2.1.3 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便捷的交通、纯朴的民风、洁净的环境、热情的服务越来越成为乡村吸引游客的法宝。乡村旅游对环境的要求很高, 它的发展, 离不开交通、水电、通讯、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行为又会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发展。

2.1.4 加强传统乡村景观、文化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

乡村旅游不仅直接提供经济手段使保护措施得以实施, 同时通过其自身的活动促进、刺激了传统乡村景观、文化和环境保护。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人们就会认识到传统乡村景观、文化与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 从而就会主动地保护传统乡村景观、文化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加强环境建设

2.2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后勤保障”

2.2.1 政策保障。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物质基础。农村“生产发展”, 农业结构优化, 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都是农村特色的旅游资源;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宅, 这就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旅游吸引物;“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要求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等等, 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2.2.2 资金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 各级政府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 以及中央对农民税负的减免及补贴的增加, 其实也是间接对乡村旅游业的投资。

2.2.3 科学技术保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中央提出:重视科学,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这一措施在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及生产效率的同时, 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理的技术支持。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以农村为载体, 以农业为依托,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把乡村环境、生态、乡土民俗、乡土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发展成一种深度体验旅游。

3.1 科学规划,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优势

旅游发展, 规划先行。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在乡村旅游开发中, 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通过系统规划, 有机结合乡村旅游资源, 认真科学的策划好乡村旅游开发项目, 以因地制宜、总体规划、突出特色优势、抓住重点、打造品牌、分布实施为基本指导思想, 避免乡村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 保障乡村旅游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

3.2 注入文化元素, 深挖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旅游的根本, 旅游是经济产业, 更是文化产业。旅游消费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消费。乡村旅游的核心与最大卖点是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即让旅游者在亲身体验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同时, 深刻领略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以及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乡村旅游只有注入文化元素, 深挖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才能实现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 才能使乡村旅游获得经久不衰的活力与生命力。

3.3 明确目标市场, 准确定位, 加强市场营销

明确乡村旅游开发的目标市场, 进行准确定位, 才能针对性的规划开发。乡村旅游以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极具异质性的乡村自然风光、乡村民俗风情、乡村农事活动、乡村文化景观等作为吸引游客的资本。其客源市场主要针对都市游客群体, 目标定位应锁定在都市人群, 在加强市场营销的基础上, 进行目的性、可操作性、持续性的规划开发。

3.4 倡导环境伦理, 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 强化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伦理是指以保护地球资源和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在生产生活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 减少污染排放、循环实用资源等环保理念。乡村旅游的生存之本在于原生态的乡土自然环境。在乡村旅游开发中, 倡导环境伦理, 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 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 它的发展模式也会有所不同。任何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总结在时间和区域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不断演进,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作者从四个不同的开发视角, 对其分为四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即乡村旅游景观意境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产品意境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综合型发展模式 (表1) 。

以上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只是在分析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 从战略的角度对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对策与模式进行了探索。而我国农村地域辽阔,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展很不平衡, 因此不可能用几个发展模式久概括出所有的方面。

但乡村旅游的发展, 只要在科学规划和管理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 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乡村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开发, 在此基础上乡村旅游业必将朝着稳定、健康、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探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2) :51.

[2]郭雅琳.以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陕西建筑, 2007, 10 (28) :233.

[3]彭豪, 黎江.论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 (1) :51.

[4]宋瑛.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8, (4) :108.

[5]李德明, 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人文地理, 2005, (3) :85.

[6]Sharpley R.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the case of Cyprus[J].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 (3) :233-244.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10

一、面对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种结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霍尔西说:“中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逐步世俗化, 增强了大学作为技术变革因而就是社会变革的发源地的潜力, 直至今日, 大学正开始成为新型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1]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来考虑, 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 一方面, 需要高等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 培养能够“下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 随着高等教育对新农村的辐射力的增强, 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 改变我国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 又可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 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 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都与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巨大的经济运动总是伴随着教育上的扩展, 今天的许多事实证明, 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刺激了教育上的扩张。”[2]

1.新农村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各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 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而受教育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马克思说:“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体力是一种人体结构上的生物功能, 是有限的;智力则是一种认识上的、观念上的创造力, 是无限的。智力的发展, 实质上是“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3], 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体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然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于科技。科技将成为未来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科技的水平如何, 又特别依赖处于龙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高等教育为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服务, 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新农村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 综合能力差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瓶颈。目前, 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43%[5]。农村缺人才, 缺技术, 这在根本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新型农民的塑造, 对农村丰富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原有的教育层面上, 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加入。

2.新农村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扩张

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 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业群, 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及各级人才, 促进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形成, 这对目前处于扩招与低就业矛盾境地的高等教育来讲, 是一个新的就业推广渠道。“农业系统最需要毕业生, 具有消化吸收能力的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场、渔场、牧场”[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民比受过较少教育的农民对从事农业特别是非农生产活动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而且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过程中, 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当前, 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村居民希望接受更丰富、更多样的教育, 他们对教育将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追求, 而且对教育的需求将变得更为主动和理智。这种需求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规模上的扩张。同时,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 他们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和高等教育投资的意向增强, 这就为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面临新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选择, 尤其是受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的:“我们现在所设想的这个教育机器是否真正满足了我们时代个人的与社会的需要和愿望?”[2]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 发展高等教育首先应考虑农村市场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需要, 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 树立为农服务的就业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层次。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求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 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 以服务业带动工业, 农工贸一体化的新农村产业群, 将带动至少三成的农业人口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 成为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农业工人。同时,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 要求超过半数的农业人口掌握一技之长, 成为农村和乡镇服务业从业人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仅过窄, 而且重复设置, “千校一面”、“千系一面”现象严重。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根据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开设新的专业, 开设新课程, 主要包括:市场农业、国际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常识、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与普及、农村基层的管理以及各类实用技术, 如美容美发、裁剪、烹饪、花卉栽培等技能培训。

新农村文化建设, 要求摒弃传统习惯的糟粕, 传承和引领科学、合理的风俗习惯, 不断建设乡风文明, 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乡风习俗、文明习惯, 呈现“乡风文明、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新农村精神风貌。要求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开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专业课程, 进一步扩展高等教育的功能,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辐射源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仍是以学位为本位, 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重点。而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变观念, 以长远眼光放眼于高等教育的未来, 以社会贡献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树立新的人才观, 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 积极探索为新农村培养更多、更实用的科技人才的办学模式与道路, 树立新的为农村服务的就业观, 鼓励毕业生“下乡”, 在农村就业、创业, 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向农村渗透的步伐,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农村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模式

新农村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 其中之一便是为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新农村建设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更为灵活、更为多样。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7年,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2%[8], 但仍有78%的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 其中, 大多数是农村青年。主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很不合理, 过分集中于大中城市, 而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寥寥无几。这是城乡教育发展巨大反差的缩影, 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很难想象农民教育可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而仅仅委托给农村中小学校;很难想象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 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赶到省城接受培训。空间上, 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在农村的分布, 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基于新农村建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时, 要力求建立一种“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新模式, 在本地区办高等教育, 既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到乡下, 又能让农家子弟人人可以上大学。纵观多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及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 在广大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 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成果

美国社区学院正式成型于20世纪初,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哈珀先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创建现代意义上社区学院的开山鼻祖。1907年, 社区学院的办学形式被引入西部的加州地区。到1915年, 全美的社区学院已达70余所。1925年, 全美的社区学院数量激增到200多所[9]。1945年, 二次大战的尘埃落定, 给社会学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并使社区学院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完善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出来。现在美国有1400多所社区学院, 约占全美国高等学校的三分之一, 而社区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则占近全美大学生总数的一半。

美国社区学院具有显而易见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近年来被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借鉴与效仿。社区学院建院投资小, 回报快;学费低廉, 受到中下阶层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开放式的自由入学制度, 即只要拥有高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 则可以被社区学院无条件录取;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且富有弹性, 力求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区和市场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两年的学制, 毕业后可以拿到一张文凭 (相当于我国的大专文凭) , 拿这这张文凭就可以以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或者可以凭借这张文凭直接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相关课程, 修满学分获得学士学位文凭。

(二) 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我国的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1995年上海成立了金山社区学院, 之后, 上海相继成立了长宁社区学院等七所社区学院。1999年北京成立了朝阳社区学院, 2000年成立了石景山学院, 之后, 八大城区相继在原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学院。现在, 天津、南京、浙江绍兴等许多省市都已经或正在筹备建立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基础和雏形基本上都是在地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 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 本着“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的原则和“面向社区、服务社区”的办学宗旨,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开展社区内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10]。

(三) 发展社区学院的现实意义

自社区学院在上海、北京等地区出现后, 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区的实践去探索, 虽然社区学院还有待教育部的认可, 但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 社区学院是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模式, 是任何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 它将深深根植于社区这片沃土, 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成为社区高等教育的中心、文化中心和培训中心, 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中高级农业技术与农村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但由于当前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 无法及时填补新农村建设人才的空白。而在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 可以有效填补这一空缺, 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另一方面为城市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生源。

1.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满足人才的供给与需求

高等教育机构大多设在大中型城市, 远离农村地区, 对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了解相对滞后, 可能会导致对人才的培育出现专业上的偏差。当前的高等教育的门槛较高, 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外, 即便是进入了高校接受学习与深造, 但可能会由于无法适应长期的封闭式的教育而选择放弃, 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技术与技能。而农村社区学院能够根据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需求变化作出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的调整, 采用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2.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

当前的农村教育, 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 抓教育就是抓升学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受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 追求学校教育的专业与学历, 没有意识到项目与实效是其应有的追求。可以说, 农村教育未能很好地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我国进行了多年探索的“农科教”结合, 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未能形成良好的机制, 处于发展的两难困境。而农村社区学院属高等教育的范畴, 实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开放的、灵活的、自由的、不脱离群众的教育路线, 是集学位教育、技术教育、转岗教育、继续教育、文化补习、短期培训等多项教育服务的综合性的实用型大学。同时, 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 学生又能够就近学习, 花费较少, 而且, 部分学生还可以再进入本科学习。这种符合农民需要的高等教育, 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 迎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同时也加速农村教育社会化与农村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学院办学与管理

坚持“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办学方向, 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人才, 是农村社区学院办学的立足点。农村社区学院是一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高校。通过建立一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与管理体制,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理论知识特别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 适应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人才, 同时, 培养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意识, 帮助他们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维权的法律意识, 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村社区学院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办学地点的选择上, 还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

(一) 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形式

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要求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农村社区学院应该开展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升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 并开通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动渠道, 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 构建各类教育相通的“立交桥”。

1.职业教育

农村社区学院应把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 优先发展职业类教育。全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特别是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11]。农村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或者初中教育的广大农民群众, 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级职业专项技能教育和培训, 强化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能。农村社区学院无疑对有志于从事新农村建设但又缺乏技术和技能的农村人口打开了一扇大门, 对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村居民来讲开拓了一条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道路。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 他们需要职业转型所需的技能和技术。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居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 积极开展职业类教育, 把教育方向拓展到工、农、商、技艺、服务等领域, 按照不同行业领域的要求设置专业、制定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社区学院教育形式的重要内容, 旨在强化学生的一般知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是:“通识教育是全部高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 而不管其所在院校和课程如何。”[12]忽视通识教育, 正如马克思所说, “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 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13], 会使得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越来越片面。农村社区学院塑造的不仅仅是技术能手, 更应该是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识教育能够为个人的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 是农村社区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3.升学教育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高等教育面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教育模式, 应该与本科教育建立有效的联动, 为有潜力或能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只要能在两年学制内修满课程就可以顺利毕业, 并领取资格证书。只要凭此资格证书并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课程。

(二) 农村社区学院的教学方式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模式, 主要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具有跟研究型大学“课堂为主”所不同的教学方式。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以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 对技术技能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职业教育, 应采取“学院+基地”的教学方式。“基地”主要是指农业示范农场以及工业实习企业, “基地”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新农村的生产实际决定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职业课与培训课等三个部分。基础课主要包括德育与体育课程, 加强了法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选修其中部分或者全部课程, 其中实践培训部分应占较大的比重, 实验课与生产实习课的时间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3。这种让学生边学文化课程和专业知识, 边进行生产实践, 边创收致富的“三边”教学, 或者称之为“三园” (校园、创业园、家园) 的教学方式, 把学校、学生、农业产业紧紧连在一起, 使教、学、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使他们就业上岗有优势, 回家创业有技能, 能很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建设者。

(三) 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

由于农村社区学院生源、人才培养方式、目标等方面的特殊性, 农村社区学院在招生、学制、师资等方面应实行可选择性的管理模式。

农村社区学院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需要接受技术技能培训、需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开展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 因此, 在招生方面不能采取严格的统一的质量标准, 而应该在“宽进”的基础上, 根据具体专业及求学者的教育文化程度采取多元化的入学标准, 尽可能地为有需求的农民提供教育服务, 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学院可试行学分制管理, 以两年制教育为主;推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多证齐发等制度, 为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多种形式完成学业提供制度便利。

农村社区学院是当地的人才库, 能够聚集到区县一级较高水平的人才。可以委托其他大学帮助培育或者抽调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教师扩充师资力量;也可以聘请各种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厂长、经理, 或某一领域的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或辅导教师;还可以聘请大学的离退休教师做兼职教师, 这是农村社区学院解决师资紧缺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有60万退休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这是一笔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14]。兼职教师将是我国农村社区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新的选择。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选择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思路, 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 开办“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农村社区学院。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满足人才的供给与需求, 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农村社区学院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办学地点的选择上, 还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11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举全社会之力的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单靠政府投入“独轮运行”是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思维,多元化融资,多条腿走路,创新投入机制和发展模式,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科技武装农民的方针,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鼓励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动员和组织群众投入,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就府谷而言,去年以来,我们立足全县农业自然条件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缓、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实际,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以资源换资本。府谷的多数地方特别是西部矿区,下面埋藏着大量煤炭资源,不开采这部分资源会造成浪费,要开采就可能引发地表塌陷、植被破坏、水源污染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为有效化解矛盾,我们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把资源的整合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把村庄下面压覆的煤炭资源解放出来,置换给所在地煤矿,通过资源的资本化运作,实现“以工哺农,以工促农”。

新民镇芦草畔村煤矿业主刘彪投资1000多万元,对该村500多名群众实施整村搬迁,建设标准化实用型住宅,统一配套水、电、路、通讯、电视等设施,保证基本农田,合理谋划农民就业渠道,发展特色养殖业,组织劳务输出,扩大就业门路,增加群众收入。南梁矿业公司计划投资300万元对煤矿采空区群众实施集中搬迁,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田家寨乡新田煤矿矿长王爱田,决定投资1900万元,为煤矿所在地水口村171名群众新建人均33平方米的住宅,配套建设村两委会办公室、文化室、科教宣传教育中心和自来水工程,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建设蔬菜大棚,发展主导产业。这已成为府谷煤炭资源开发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模式。

二是以富带贫。通过政府鼓励和引导,动员民营企业家出资,用于所在地或帮扶村的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府谷县民营企业家高乃则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回报社会,决定投资2000多万元,帮助家乡武家庄乡高庄则村建设新农村,规划建设占地百余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可容纳3个行政村村民的住宅建筑,同时建设学校、两委会办公室、医务室、文化站等配套设施,统一供水供暖。规划建设蔬菜基地和肉奶蛋基地,农民生产的粮副产品全部由企业以市场价回收消化,剩余劳力安排到公司就业。这为府谷众多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新农村树立了典型和榜样。

三是以城带乡。就是依托城镇、集镇和公路沿线规划建设一批新农村。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稳定增收。府谷镇高家湾依托紧靠府店公路、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发展房地产和商流服务等产业,使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档次超过城区市民的平均水平。

四是大项目带动。在目前在建的清水川、庙沟门两大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县内规划建设的四个工业集中区周边,把项目征地补偿给农民的资金整合起来,规划建设一批新农村,依托大项目和工业集中区,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为大项目提供配套服务。同时要求凡在府谷境内新上的大型项目,其用工要面向地方、面向群众,除特殊工种外,一般岗位要尽可能录用本地待业人员,招收本地工人数量原则上不得低于总用工量的50%,依托项目用工,实现以工哺农。庙沟门村利用庙沟门煤电一体化项目在当地建设的优势,集中规划建设新农村集镇,移民工程、街道建设、集贸市场以及水、电、路、通讯、有线电视光缆工程正在建设,230多套商住楼和门面房已经完工,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农民就业有门路,发展产业有市场。黄甫镇西五寨村抓住清水川煤电一体化项目落户当地的机遇,建设以三产为主的大项目配套服务产业区。人畜饮水、河堤、商业街、商住楼、新村住宅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720多万元。新农村建成后,附近群众将搬迁到新村居住,发展相关产业,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将得到很大改善。

上述四种模式是现阶段府谷县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模式。除此之外,我们还紧扣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的要求,积极扶持传统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形成“一区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逐步将川道地区建成高效农业产业区,东中部乡镇建成养殖业、海红果、小杂粮产业区,南部乡镇建成小杂豆、红枣产业区。推广优质、高效、绿色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有效提高特色农业的规模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带动新农村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我们又创新思路,坚持“城市带动、工业促动、社会联动”的“三动”战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行“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四助”机制,实行“四轮驱动”,实现优势互补。精心组织实施以“百机关帮百村、百企业带百村”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形成“十村示范、百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在深入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和有效途径的实践中,我有着颇深的体会:

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量大面广,实施模式多种多样,在建设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去年我县投资60多万元,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院对首批10个试点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量力而行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基本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引起群众不满,挫伤群众积极性。我县西部矿区和工业集中区基础条件较好,资金来源有保障,在这一地区规划建设新农村,我们要求标准较高,适度超前。对于条件较差,筹资困难的东部和南部贫困地方,我们适当降低标准,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到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上,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政府引导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引导作用,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县乡政府、涉农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落实专人,全程参与,积极主动地帮助群众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指导按规范要求进行建设。

试点示范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为稳妥顺利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减少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浪费,我们选择了10个条件成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村子进行试点,探索总结,积累经验,抓好试点村的规划建设,然后逐步在全县有序推开。坚持把长远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结合起来,根据群众的承受能力和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多元投资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政府、社会和群众多方筹资的办法,首先争取上级专项投资及时到位,其次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挤出更多的配套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地民营资本优势,积极动员和鼓励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投资帮扶新农村建设,同时切实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在保证群众现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和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动员和组织群众投入,多方面筹措资金建设新农村。在地方政府配套方面,要求涉农部门和有关单位相对集中和捆绑使用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政府根据财力通盘考虑,逐年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

着眼长远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本质要求。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新村庄建设的关系,对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是重要环节,但就长远来讲,积极发展生产、谋划后续产业和促进群众增收是核心问题。为此必须保证基本农田,谋划好后续产业,确保群众现有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今年我们设立了1000万元的农民培训基金,进一步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广辟就业渠道,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理清思路,顺应大势,真正把农民需要什么弄清楚,把农村的情况弄清楚,创建新机制,推出新举措,努力做到留得住、能致富,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政府放心。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12

关键词:农村物流,配送,新农村建设,浙中地区

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村物流配送的效力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之所以得出这一观点在于,无论是商品交换还是要素交换,都依赖于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的支撑,而这也是农村经济体系与城市经济体系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支撑。然而,受到我国农村区域自然环境的限制,长期以来物流配送都未能有效突破最后一公里,更不用说实现“门到门”的服务了。

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可知,诸多作者都能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根源,但在对策构建上却存在分离,即没有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物流配送联系起来看待,而是单从技术面进行了配送模式的构建。正因如此,这也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城乡统筹形态下来开展,其中不仅需要借助城市消费系统来获得建设资金,也需要借助城市生产系统获得生产要素;同时,在提升农民精神面貌的过程中,也需要借助于城市先进、健康的精神产品供给。可见,这都对农村物流配送提出了要求。

1 对新农村建设与配送间关系的解读

上文已经指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物流配送所提出的要求,从而也就为二者关系的解读提供了切入点。

1.1 商品交换下的关系解读

这里的商品主要指向农产品和乡土手工制品,而这也构成了与城市消费者之间商品交换的客体。一般而言,我国农村生产组织以家庭户为单位,这种相对独立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就使得针对该产品的仓储、运输活动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农产品特有的季节性和使用时限,也无形中影响着产品价值。可见,农村物流配送系统便能通过自身的流通加工功能、仓储和运输功能,来增进农产品在城市商品市场中的竞争力。

1.2 要素交换下的关系解读

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仍是以根种、养殖为特征,这在浙江中部地区仍然如此。从这一特征出发可知,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频繁的要素资料购买活动。在大力推进农村机械化水平的背景下,这种要素类别已经超出了化肥、农膜等传统物资的范畴。但无论怎样,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要素交换,则构成了农村物流配送的另一重要任务。实践表明,针对农村需求的要素产品往往采取第一方物流的形式,即由要素生产企业提供。然而,这并无法满足农户对要素产品的时时需要。可见,这只有借助农村配送系统来满足。

1.3 文化交换下的关系解读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这种面貌不应是象征性的,而是切实让农民获得更为丰富的、优质的精神食粮。从而,在打开他们眼界的同时,使自身能够主动融入到创造新家园的实际中去。这种文化交换仍然需要农村物流配送的支撑,但在诸多文献中却未能给予反映出来。近年来所开展的文化三下乡活动,实则就借助了物流配送系统将书籍、音响设备等传统载体输送到了农村。

2 解读基础上的农村物流配送定位

以上从三个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实则也为农村物流配送模式的构建提供了路径指向。然而,为了将该路径指向置入相对收敛的视野内,这里还需要进行农村物流定位。

具体而言,下面将从配送主体、配送客体、配送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定位:

2.1 针对配送主体的定位

针对配送主体的定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对维系农村物流配送质量将起到关键作用。从目前诸多文献的论述中发现,许多作者似乎较为习惯于突出物流集成化运作模式,从而对于那种单打独斗式的物流运营模式不削于顾。实则不然,建立在成本与收益比较基础上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难以向农村区域延伸,而以农户为单位的配送主体则在现有条件下弥补了这一缺位。可见,应大力发展农村家庭户为单位的配送业务。另外,可以借助节点的设置将城市物流系统最大化的延伸到农村区域来。

2.2 针对配送客体的定位

不难理解,农村物流配送主体仍然需要建立起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因此,需要针对部分商品和物资先期建立起配送系统来。那么如何确定现阶段的配送客体呢。此时,还需要将目光转移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浙江中部地区农村在经济发展中缺少农产品的输出通道,若是由农贸企业前来收购将影响到广大农户的市场地位,毕竟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配送的客体首先聚焦在农产品上,并着力构建起农村商品与城市物流节点之间的衔接通道来。

2.3 针对配送环境的定位

这里的配送环境主要是指制度环境,而制度环境将成为激励农户开展配送业务的驱动力。为此,这里的定位则可以概括为:鼓励农户开展农村配送活动,并通过奖励制度来维系这种活动的持续性。

3 定位驱动下的配送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配送模式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3.1 商品交换方面

由于我国农村区域分布广泛,导致了各自主要农产品类型的不同。从而,这里将从一般层面进行阐述。从熟悉村社环境的角度出发,实施该项配送任务的主体应是本地农户配送单位,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农业合作社的要求收集各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提供流通加工项目,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在制度环境下,就涉及到给予配送主体支付费用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可以采取市场定价,也可以采取遵循补偿原则的随机定价机制。对于后者而后言,若该农户仍有农产品生产任务,那么他的农产品在售卖时可以免除代理费用。

3.2 要素交换方面

农用物资的采购体现为,城市到农村的供应链系统,而这里的配送涉及到城市物流系统与农村物流系系统间的传输。首先,体现为城市物流系统内部的传输,然后进入到农村物流系统中。可见,这里的配送主体需要城市配送组织和农村配送组织分别担任。他们各自的任务范围,则以城市与农村物流系统交接点为界。因此,需要在乡镇一级设置仓储节点。从制度环境上来看,这里需要根据随行定价原则来进行定价。

3.3 文化交换方面

在文化交换中所产生的配送客体,主要是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同样,在先进文化的传输上体现为城市到农村的通道,从而在载体的配送主体上则需要分层级来确立。笔者认为,市到县的配送主体可以由城市配送组织来承担,而县到乡的配送主体则可以由农村配送组织来承担。因为文化下乡活动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因此各级财政应给予配送组织发放经费补贴。

4 以浙中地区金华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金华市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基础不断加强,总体进程较快,农村各项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满意度较高。

(1)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各地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着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强农兴农工程,目前共有各类农业产业经营组织795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建成无公害基地50多万亩。发展现代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来料加工业,增加农民收入,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9%。

(2)惠农政策深得民心,民生保障逐步覆盖。“农村政策”综合得分为80.9。基层反映最满意的是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干部的满意度为87.4%。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也达72.5%。基础教育和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有33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的行政村覆盖率为94.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创业和就业政策的认同率也较高。

(3)村庄整治深入推进,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得分为73.4,“村容村貌”综合得分为70。近年来,各地把村庄整治工程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加强改水、改厕、改房、改路和垃圾、污水处理,“千里清水河道治理”、“绿化示范村”等工程向中心村推进,加大农村居住环境治理。基层最满意“改善基础设施、保持村容整洁”的认同率为57.9%。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实证材料中可以看出,以金华市为代表的浙江中部地区,需要借助农村物流配送的支撑来完成农产品的转运、创造农民就业岗位,以及切实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其中,浙江中部地区没有沿海地区那样的区位优势,因此在创造农村就业岗位上就可以从发展运输业入手,争取获得知名快递公司的授权,而参与到城市物流系统与农村物流系统的联系中来。另外,在大力发展农家乐的情境下,还需要深入思考客运交通运输问题,这也是农村配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论

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城乡统筹形态下来开展,其中不仅需要借助城市消费系统来获得建设资金,也需要借助城市生产系统获得生产要素;同时,在提升农民精神面貌的过程中,也需要借助于城市先进、健康的精神产品供给。为此,就需要分别在配送主体、客体、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赵奕凌.区域可持续发展下西部物流业实现途径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2]赵奕凌.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

[3]张立国.低碳物流园区的界定、特征与运作策略[J].商业时代,2012,(1).

上一篇:接入技术下一篇:统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