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2024-05-17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精选8篇)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篇1

第一部分 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发展的工程,而“三农”问题表现最为突出、最为迫切的是在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山区抓起。

**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而东南部山区乡镇面积又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受自然、区位、交通等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缓

慢,“三农”问题较为突出,所以,东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全区全面奔小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做为起“龙头”作用的规划,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把东南部山区作为研究的重点,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的巨大作用,以规划引导、项目带动为手段,优化配置、整合各种资源,努力促进东南部山区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

第二部分 现状分析

一、概况

**地处**省中部,从**城市群发展格局上,是**省中心城市之一。**区位于**市域中部,是**城市组群之一,全区现辖3个办事处、15个镇、3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全区总面积1000.06平方公里,总人口69.35万人。

**东南部山区是**地势较高的地区,辖淄河、东坪2个镇,张庄、峨庄、太河3个乡,区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总人口9万人。该区域处于**东南部,南邻博山区、沂源县,东邻青州市、临朐县,属于大鲁山林水洞生态区,是**市的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山体、植被较多,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优秀,区内有马鞍山、峨庄瀑布群,梦泉、太河水库等自然风景区。

二、“三农”问题的表现特征

**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东南部山区与全区的平均水平差异显著。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农业人口:全区总人口69.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东南部山区总人口9.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59万人,占总人口的6.4%。

(2)人均收入:城区人均收入10528元,全区农村人均收入5332元,东南部山区人均收入2560元。

(3)产业结构: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65.1:32.7,东南部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20:35。

(4)居民点规模对比:全区平原乡镇 11 个,215个村,500人以下的村35个,东南部山区5乡镇共141个村,其中500人以下的村68个,达总数的近50%。

(5)人口密度:全区总面积1000.06平方公里,总人口67.35万人,每平方公里内670人;东南部山区总面积370平方公里,总人口9.15万人,每平方公里内270人。

三、制约发展因素

(1)资源环境容量潜伏着一定危机。由于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加剧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强度,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态势。

(2)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该区域为**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强制性的限制。

(3)交通条件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东南部山区山体、水域较多,自然地形起伏较大,内部交通条件非常差;境内只有洪峨路、博幸路、黑太路三条县乡路与外界相连,距离城区最近的村民居住点与城区的距离也在10公里以上,农民出行非常不便。

四、优势条件

(1)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区域内有马鞍山抗日遗址、齐长城及其附属设施遗址、齐桓公的活动史迹、隋唐时期的庙宇、宋代农民起义军的遗址、近千年的古楼等特有的人文自然资源。

(2)自然植被覆盖率高。该区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林地34.2多万亩,山林覆盖率22.8%,有大片的森林植被斑块,并存有大量的国家级保护植物,生态质量优秀。

(3)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巨大的地势差异使区域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独立完整的生态水系、丰富奇特的地质景观、多彩多姿的生物资源、潜力很大的泉、瀑水景、保留较好的山地民居,使它蕴藏着世外桃源般的魅力。

(4)气候条件、空气质量优秀。由于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东南部山区同北部平原区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夏天山区平均气温比平原区低5℃左右,非常适合避暑纳凉,加之地势高,视野开阔,大气洁净,能见度好,具有消夏避暑等良好的气候条件。

第三部分 规划研究

一、规划思路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只有“生产发展”,才能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因此,新农村的规划首先要突出“生产发展”的中心地位。做为“三农”问题表现突出的东南部山区的规划,更应该抓住“生产发展”这条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制定山区发展目标。

东南部山区山体、水域面积占80%以上,特殊的地形条件致使“一产”的集约、机械化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东南部山区承担着城市“绿肺”及“饮用水源地”的重要任务,“二产” 的经济受到强制性的制约。因此,要发展东南部山区经济,就需

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以乡村田园、自然风景、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为依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旅游休闲产业,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带动东南部山区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规划方法

1、整合资源,构建大旅游规划框架。东南部山区是一处自然资源丰富,品位较高,具有一定规

模的旅游地,但各景区整合不力,建设中缺乏大创意,大手笔,以至于出现低水平建设,粗放式经营,产业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如不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科学规划,势必影响东南部山区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所以,规划要坚持“区域整合”的原则,一是将区域内的不同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的进行分工,统筹考虑各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分布和共享,充分利用“马鞍山、齐长城、峨庄山野生态”等品牌效应,大力培育适销对路的新型旅游项目;二是站在**区、**市乃至**省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将区域内资源与周边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多种旅游线路组合和联合促销手段,使东南部山区的旅游能有机地融入周边的整体旅游环境中去,在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思想指导下构建系统完整的规划框架。

2、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科学规划、正确引导新农村的全面发展。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作用。在山区新农村规划编制中,应充分考虑旅游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

(1)旅游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是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根据东南部山区地域宽广、居民点分散等特点,可以规划一些以采摘、农家乐、传统耕种、民俗大院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

(2)旅游开发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提供旅游休闲产业需要的文化内涵。

(3)充分考虑旅游开发对村容村貌、文明卫生建设的客观需要。规划中要考虑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对农村村容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环境治理等方面多下功夫。农家民俗接待户要追求民居风格的特色化,硬件酒店化。要破除农村房屋建设“一张图”的陈旧习俗,打破村庄面貌“千村一面”的局面,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化等特性,形成与乡村环境协调、富有区域乡土特色、满足休闲生活需要的个性化民居。

(4)通达性是发展旅游产业重要条件,发展东南部山区交通是规划的重中之重。在区域规划的编制中,要注意做好该片区的对外交通联系,做到与公路建立方便的连接。同时,应充分考虑区内重要景点之间交通联系。

3、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首先,东南部生山区既是生态资源经济区又是城市的生态敏感区,应慎重处理在开发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该区域的开发建设要强化对山体的保护,努力增强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有计划的形成山区生态廊道,围绕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合理进行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篇2

1.1 自然条件、人口

雁翅村属雁翅镇,元代即已成村。该村村北有座山梁形似雁翅,故名。南邻永定河。雁翅村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传统村镇规划选址模式。现有户籍人口1 017人(2008年村委会统计数据),从业人口520人。地处永定河畔二级台地上,海拔290 m,为浅山丘陵地区。水资源丰富,属富水区,地下水埋深度小于10 m,水质好,村民均饮用自来水。由于土壤为碳酸盐褐土,因此植被以核桃、苹果、杏、柿子、香椿树为主,山间植被以山杏、荆条、绣线菊、平榛、苔草为主。

1.2 区域区位特点

1)经济交通重地。

雁翅村为京西交通重地。雁翅村位于雁翅镇镇域东北部,东南距区政府驻地20.5 km,西南距镇政府驻地6 km,东南距河南台1 km,西南距饮马鞍3 km。村域面积13.81 km2。聚落略呈矩形,村庄建设用地范围约为30 hm2。1955年丰(台)沙(城)铁路建成通车,在雁翅村设立了雁翅火车站及货场。由于雁翅站担负着晋煤外运,京西煤炭和厂矿企业、人民生活物质的运输业务,日均接发列车81对,其中有两条客运线路,年发旅客14万人次,到发货物25万t,因此极大的促进了该村的经济繁荣,特别是铁路沿线成为该村经济中心。现共有24条公交线路途经雁翅村并在此设公交站。

2)公共服务中心。

据1993年版的《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名志》记载,1984年雁翅村市属公安财贸单位已达23个。雁翅村现有的公共设施配置数目之多,在京西山区的村庄中是罕见的。根据现场调研情况统计,雁翅村现状公共设施所占的面积已达5.29 hm2,在村庄建设用地中的比例已高达19.69%。

2 现状问题分析

1)生态环境。

雁翅村南临永定河,所以对水体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根据现场调研情况,发现有村民为眼前利益直接在永定河边搭建农家乐(见图1),垃圾随处可见,不仅造成河水的污染,还给水系统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2)人居环境。

村庄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脏、乱、差”。村中垃圾收集点严重短缺,仅10个,垃圾随地丢弃的现象屡见不鲜(见图2)。现有的公共厕所虽已有9个,但除个别条件较好外,其余多为旱厕,卫生条件很差。由于雁翅依山而建,道路虽多已硬化,但零碎不成系统,消防疏散隐患大;且一到下雨天,很多道路直接成了泄洪坡道,不仅不方便村民出行,还会对已硬化的道路造成破坏。现村中虽然有一个污水处理场,但只能解决铁路以北的问题,若不处理好,污水排到永定河,造成的危害将是无法估量的。

3)经济产业发展。

雁翅村目前经济为农、林、工、商、副业多种经营。农业产业主要依靠苹果、杏、核桃等干鲜果品生产。由于雁翅耕地较少,且大多为山地,因此果品产量较低。加之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0.2亩,“缺地”已经成为制约雁翅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但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即使村域中有可供种植的山地,也因路途遥远而未开垦;此外,由于防洪措施不到位,造成村域中北涧沟大片柿子林荒废。雁翅村虽然工商副业较为发达,旅馆、饭店较多,但普遍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不高。

4)用地问题。

雁翅村内不仅有村属用地,还有镇属用地及镇外用地。由于行政上属不同部门管理,各自为政,不仅给村庄建设造成很大困难,也不利于村庄土地的集约化。

3 规划设计研究

3.1 村域发展规划(含经济产业发展规划)

1)永定河流域保护研究。

永定河从雁翅村村域经过,对永定河的保护可谓重中之重。其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表现在防洪规划按永定河50年一遇标准设计,对建在防洪线以下的农家乐及工厂等进行拆除,以建设防护绿地,并在永定河下游建有污水处理厂。原则上防护绿地以当地芦苇、水草、杨树等种植为宜(见图3),不提倡修建堤坝(见图4),这样不仅会阻断水体与周边土壤的联系,影响植被的生长,还会因此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平衡。

2)经济产业发展。

对能种植果园的山谷进行适当开发,道路、防洪渠以及给排水三位一体进行统一规划。保证果园不受山洪威胁,实现农民有地可种的同时,还能满足生产、山林消防需要,并对山体进行有效防护,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经过统一处理后排入永定河。同时特别注意村庄规划与村域规划,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紧密结合。

3.2 村庄总体规划

1)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过程中尊重土地利用的自然演进过程,基本沿用原有的用地格局,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梳理,使其更为连续和系统,并为日后发展留有余地。在50年一遇防洪线以下的区域禁止一切建设,对已建的项目进行强制拆除,留作公共绿地,使之成为村庄开放空间,供村民游玩、休憩。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沿109国道布置,考虑到现有的集贸市场位于109国道南侧,并已形成规模,根据山村实际情况以及经济能力,对其进行保留,但开辟带状停车场,作为长途汽车站停靠点,也为过境车辆提供方便,并由此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

2)道路交通规划。

雁翅村道路规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解决村庄内部交通及消防需要;一部分作为村庄与村域的交通联系,应特别注意与果园的紧密结合,方便村民生产。考虑到雁翅村的交通地位及日益增长的私家车数量,除在109国道边设置停车广场外,还在雁翅火车站前布置了站前广场,以满足日后发展需要,同时也可做临时防灾之用。

3)基础设施规划。

从雁翅现状情况来看,除需要增设电信、雨水等管道及室外消火栓外,急需对管线进行优化整合设计。特别是铁路以南的污水排放,根据需要在村庄南部,永定河下游增设一个污水处理厂,按国家要求的相应标准设计,保证净化后的污水可以进行灌溉和综合利用,不会对永定河造成污染。新建和改造的厕所按节水型公共厕所设计,一并纳入污水处理系统。

4)公共设施规划。

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村属建筑进行改造和扩建,沿109国道形成连续的公共服务带。对镇属及镇外用地进行优化设计,以适应村庄发展需要。增设浴室、图书馆等公共配置。

5)防灾规划。

雁翅村的洪水威胁来自两方面:永定河和山洪。这也是京西山区村庄普遍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防洪规划成为重中之重。永定河按50年一遇进行设防。山洪的处理方法是对其进行引导,在道路两侧修建防洪渠,与排水系统进行统一规划。

4 结语

在对京西山区雁翅新农村规划中得到以下启示:1)农村需要建设。在中国大部分的农村可以说是贫困的代名词,尤其是山区,以雁翅村为例,有的村民仅依靠政府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生活,而欧美的农村却是优美舒适的,这与东西方体制有关,也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关,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的农村需要建设。新农村建设正好给了这样的一个契机,新农村规划也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2)新农村规划必须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为前提。3)对重点发展村庄适度开发。开发要建立在对土地进行充分了解及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土地,才能确保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所涉及的规划项目系作者在陈穗教授的指导下完成。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回到土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78-283.

[2]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18.

[3]门头沟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名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82.

陕北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调查 篇3

8月初,记者驱车前往陕西省府谷县采访,快到王家墩乡政府的时候,我们首先被山上的景色震惊了:夏末季节,远处山头的土地一片荒芜,几乎看不到绿色!身边少数田地里的庄稼更让我们惊讶:就要立秋了,山地上的玉米不到二尺高,糜子不到五寸!当地的农民说:由于天旱,今年王家墩又是一个大灾年!

府谷县是陕北的一个贫困县,当地许多农民依然生活在缺电缺水、出行不便的山沟里或塬畔上,因此,改变居住环境就成了这些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

“新农村”里少人烟

记者与王家墩乡的三名干部一起来到该乡建设新农村示范点李家焉行政村。接待我们的是李家焉自然村71岁的村支书杨外信。

杨外信告诉记者,李家焉两个自然村共有284人,但现在留在村里的常住人口也只有83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是另外一个自然村杨家沟村。杨家沟原先170多人,现在只有60口人。建设“新农村”用的是国家扶贫移民资金,准备投资60万元,盖30套房子,把住在沟底下的杨家沟村人搬迁到山上来。现在地基已经铲开了,具体什么时间动工盖,他也说不准确。

说到搬迁的事儿,杨外信显得很淡漠。他说,两万元盖一套房最多也就是个主体,内工、门窗要花的钱都得农民自己出,现在呆在村里的人吃饭都成问题,到哪儿寻钱去?

杨外信说,李家焉自然村过去是人不多光棍多,114口人有30多个光棍,当过村长的人都找不上媳妇。现在是钱少、粮少、人更少了,全村只住着33口人!今年的灾荒已经遭下了,有劳力在外打工的人家还好说些,那些没有依靠的人怎么度过这个灾年是个大问题。

在场的一位70岁老人拿起了一个很大的玉米面窝窝头对记者说:“明年春上我们能吃上这样的窝窝,就不怕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目睹了一场令人心酸的“交易”:一个走村串户收废品的人路过李家焉村,该村一个老汉拿着5个类似矿泉水瓶一样的塑料瓶子,打算以每个7分钱出售,但是收废品的人每个只给5分钱,双方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这笔买卖没有成交,就因为1毛钱的争议。后来,收废品的人走了,老汉则把那几个塑料瓶子宝贝似地收藏起来。

记者前往王家墩乡的路上,在武家庄乡段黄河边的一片百亩左右的河滩上,看到了几十套没人居住的房子。这些房子显然是通过统一规划建起来的,都是砖混结构,主体已经完成了,但绝大多数没有做内工,门窗大都用砖干垒着。

路人告诉记者,这是几年前政府修起的“移民新村”,从建起来就没有什么人搬进来住过。记者把这个“移民新村”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只一套房子好像有人烟。

带着疑问,记者专程赶到了武家庄乡。一名乡政府干部告诉记者,这个“移民新村”叫川头新村,2000年左右建成,是为本乡生存条件很差的园则迪川头两个自然村整体搬迁而建的。没人入住大体上有三个原因:一是原来居住在园则迪川头两个自然村的近700人,近几年走得剩下不到200人,又大都是老弱病残者,难离故土;二是两个村的村民太穷,多数做不起新房的内工,也修不起门窗,因此搬不起家;三是“移民新村”建在没有任何防护的黄河滩上,说不定一场大水就会被夷为平地,想搬的村民也不敢搬。

记者从武家庄乡政府提供的一份移民资料上看到,2000年到2003年,全乡8个村开展了移民工作,共284户,1325人。但是,真正有多少农户搬迁,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返回的时候,记者穿过了乡政府所在地的武家庄“移民新村”,按说这应该是该乡移民工程最闪亮的“新村”了,但是,我们发现这个2003年建成的“新村”,目前的入住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的房子也都空着。

前园则村的渴望

前园则是府谷县墙头乡的一个行政村。墙头乡地处府谷县东北部,黄河沿乡而过,拥有耕地13900亩,其中有7000多亩水浇地,是府谷县拥有水浇地最多的乡镇,也是最具有“田园风光”的一个乡。

前园则村村支书李鹏元家是一座上世纪70年代建起的农家小院,窗棂上的油漆很多已经脱落,显得有些陈旧。

李鹏元告诉记者,前园则村在墙头乡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近几年,由于国家免去了农民的各种税费,加之当地农副产品市场的兴旺,村民们从种植业中已经尝到了很大的甜头。虽然村里真正有大积蓄的人并不多,但论起生活水平来,也算小康了。现在,村里的劳动力基本都在地里干活,一般人是不出去打工的。

提到建设新农村,李鹏元一下子来了劲头。他说,建设新农村的事,全村人都知道了,乡里和县上已经把前园则村作为全县首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这是村民们的大喜事。前一段时间,县城建局请了外地一家设计院已经来村里勘测过了。

在李鹏元的心里,对前园则村的未来是有初步设想的。他说,由于村民们普遍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科学种植方法,加上特殊的地理条件,前园则村种植的瓜果蔬菜等农作物,不仅上市早,而且品质也远远超过了塑料大蓬里生长的作物,因此,在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这几年村民富起来靠的就是果蔬产业,这也是前园则村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现在前园则村的村舍大多数是30多年以前建起的,李鹏元设想将全村搬迁到即将建成的沿村而过的公路边上,统一规划,为每户人家修建一处两层小楼,二楼住人,一楼统一做门面房,使这里在将来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农贸市场,逐步打出前园则村农产品的品牌。至于旧村农舍则全部拆除,几十亩土地全部复耕变为水浇地。

说到搬迁费用,李鹏元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每户拆旧建新需要10万元,全村搬迁到新村里至少需要1100万元。但是当记者问1100万元的巨额资金从哪里来时,李鹏元看了一眼跟随记者采访的乡政府的王秘书,不大有把握地说,村上和乡上肯定没有这么多,县上大概会想办法吧。

个人出资建新村

从府谷县城出发沿神府一级公路到达新民镇段后,记者拐进了一条山沟。在沟底,我们碰到了新民镇芦草畔村村民刘润羊,他是芦草畔新村建设前期工程的施工负责人。而投资建设芦草畔新村的则是府谷县保榆煤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彪。

刘润羊带记者来到芦草畔新村的建设工地。这是一块平展展的土地,大约有50余亩。刘润羊告诉我们,这是刚刚用推土机铲平的,新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80套内设楼梯的两层别墅式住宅,每套住宅的使用面积320平方米。同时,还将建设与

之配套的中心街道和绿化娱乐休闲园区。

随后,刘润羊又带着我们爬上了新村村址旁边的一个荒芜的山头。他说,平整这个山头也是芦草畔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一部分,首先给有130口人的芦草畔自然村修出200亩基本农田。将来把山下矿井里的地下水抽上来,这里就是一片旱涝保收的水浇地了。

在一个山头上,记者看到了对面山崖上的原来的芦草畔村,远远看去,村子里基本没有什么住户了,大部分是被遗弃了的土窑洞。我们走进村里,在村西头找到一家农户,家里住着老两口,男主人告诉记者,现在在村里居住的人不到全村人的20%,而且都是些老弱病残。有劳动能力的轻壮年包括妇女们都到山下的煤矿或者焦化厂里做工去了。为了干活就近,许多人都在打工的煤矿或工厂附近搭建了简易房子全家搬了下去。我们问老人,知道刘彪要在山下新建一个芦草畔村的事吗?老人说知道,还说:“那是大好事呀,不过几时修建起来呢?”

在府谷县城,记者见到了刘彪。

刘彪的头发梳理整洁,略有点花白,看上去更像个中年教师。今年53岁的刘彪出生在芦草畔村,由于家境贫寒,上小学期间就辍学了。他当过泥瓦匠,在小煤窑挖煤当过炮工。刘彪告诉记者,在井下挖煤那几年,他从一个井下矿工开始,逐渐懂得了煤矿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刘彪在芦草畔村的山脚下办起了一座煤矿,开始几年吨煤坑口价只能卖十几元,有时还卖不出去,常常负债经营。1999年以后,煤炭市场兴旺起来,煤矿也值钱了。他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把原有的煤矿生产能力从10万吨提高到了15万吨(今年底可以达到30万吨),并于2001年成立了一个煤焦公司,进行煤炭的深加工。

记者想让刘彪透露他现在有多少钱?他没有正面回答。不过,他轻松地告诉我们,建一个芦草畔新村的钱,自己是不用借债的!

说起建设芦草畔新村,刘彪强调他并不是赶时髦,而是很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他说,他的煤矿可以开采30年,现在芦草畔村民们只要在他的企业里干活,不用种地也能过个好日子。但是,30年以后怎么办?现在不考虑芦草畔村的后路,到时候就怕来不及了。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对芦草畔村未来着想,否则良心上也是过不去的。

记者问到建成芦草畔新村最终需要多少钱时,刘彪回答:“初步预算1000万元,不够再加,总之花多少算多少,我全认!”

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思考 篇4

郭定邦 刘自碧

最近,笔者和南江县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县人大代表在常委会主要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分别深入南江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沿溪河村、南鹰村、元顶子富硒茶产业园区、碓盘村、槐树村等地方,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并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思考。

中央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打造了很多亮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江县是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尚有贫困户6.9万户22.86万人的新农村建设,如何做到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激发新农村建设活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

一、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与成效

南江县按照“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要求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发展定位,围绕“城乡统筹、三化联动”的建设思路,突出产业培育、基础实施、公共服务,强力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重民生,强基础。按照山水林田路气电机综合治理要求,高标准抓好以小农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新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着力完善水利设施。全县完成水利工程2845处,配套改造中小型灌区18个,新增渠道60条149公里;新建19处集中供水工程和333处农村分散供水工程,解决了4.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二是狠抓中低产田土改造。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切实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全县完成建设投资7035万元,高标准完成了九泉、字库、碓盘村等土地整理项目,槐树、西坝等7个村灾毁耕地复恳项目,长赤、兴马等8个乡镇土地开发项目。共整理土地12.1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4.2万亩,新增土地5000亩。三是切实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实施通达通畅工程,2010年以来,全县建成通乡水泥路5条49.9公里,实施村道公路通畅工程20个村75公里、通达工程58个村180公里。新建沼气池7065口。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结合农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大力推行1+6村级综合服务建设模式,合理布局学校、村卫生室、商业网点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二)促增收,建体系。树立大开发的理念,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以抓工业的理念抓产业,提升农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构建新农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一是推进产业基地规模化。依托南江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农民种养习惯,将全县的特色农业集中并定位于两个区域,即海拔800米以上区域重点发展南江黄羊、核桃,海拔800米以下区域重点发展生猪、巴山土鸡、翡翠米。目前,全县富硒茶、金银花、山核桃、翡翠米、累计分别发展到12.5万亩、29万亩、25万亩、15万亩,南江黄羊、生猪、小家禽分别达到94万只、180万头、285万只。二是推进龙头企业集团化。进一步健全完善北牧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新合农特集团等龙头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应对市场的能力。三是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化。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一园一特、一园一业、集团经营、规模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园区型种植业、资源型加工业和基地型养殖业,规模发展富硒茶、金银花、核桃、翡翠米、食用菌、富硒杨梅、南江黄羊、生猪、巴山生态鸡等八大农业产业园区。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的要求,集中打造了一大批以云顶牌茶叶、米仓牌核桃、翡翠牌粮油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知名品牌。

(三)抓风貌,建新居。结合自然环境和农民现有居住条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就近相对集中居住的原则,突出川北民居风格,适度推进人口向重点城镇、中心村和新型社区集中。一是高标准推进聚居点建设。全县建成沿溪河、南鹰村、元顶子社区等村30户以上集中居民点40个。以特色集镇、聚居点、综合体、中心村为重点,实施元顶子连片开发示范片“1122”工程,建成东垭社区、跃进村、元顶子社区、槐树村4个新型农村综合体。二是高质量推进风貌改造。突出川北民居风格,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社集中审核、群众公开评议、部门检查验收”的建设模式,以正直、光雾山镇两个新农村连片推进乡镇和元顶子片、槐树片为示范,由建设主管部门统一设计农房新建和改造图纸,印发农户选择,全县改造农房风貌3850户。以城乡结合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和“2345”城乡综合整治示范创建活动。三是高要求推进新居工程。坚持规划引领、统筹统建、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原则,全县67408户农户的新居建设任务,逐步实施“77711”工程(7个特色镇、70个中心村、7个综合体、1000个聚居点、10000户风貌改造)。实现农民向特色镇、中心村、产业聚居地、居民聚居点集中,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四)创机制,激活力。探索创新建设机制,有效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坚持政府引导、业主带动、市场运作、农户主体,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项目投入。沿溪河村整合扶贫、交通、小农水、农业、畜牧、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890多万元,撬动了农民投入和社会资金注入2700多万元;南鹰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200多万元,却带动了农民筹资和外来业主投入700多万元。二是发挥专合带动作用。按照“让农民参与专合组织、成为市场主体”的要求,发挥专合组织的作用,一个乡镇抓一个县级专业合作社,一个县级相关部门抓一个市级专业合作社,促进南江黄羊、金银花、核桃、富硒茶、翡翠米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农民稳定持续增收。三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健全组织、服务、市场、保障为重点的涉农体系,切实保护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两个积极性。采取项目补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手段,用好用活“一事一议”,引导农民自主投入、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放大资金效益。大力推行“金融保障、企业保险、龙头保护、专合保证”的农业发展保障机制。

二、新农村建设的短板与困惑

在抓点示范、逐步整体推进的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农房面貌焕然一新,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通过笔者的深入调查分析,仍感到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短板和困惑。

(一)“人”的问题。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对于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至关重要。然而,农村村级“两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发展不平衡。干部年龄结构普遍趋于老化,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在外务工或当老板,不愿在家当干部;个别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号召力和凝聚力不强;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影响带动作用不大。其次,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挣“活钱”,留守家里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幼。比如,离正直镇街道仅2公里多的沿溪河村总人口1010人,常年外出务工480人,举家外迁17户、58人,实际在家不足500人。而相对偏远、经济落后的村外出务工人员和举家外迁的更多,许多农家院落成为“空巢”,留守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且劳动者素质不高,致使农村人气不旺、土地撂荒加重、新农村建设后续乏力。

(二)观念的问题。观念决定出路。一是基层指导抓新农村建设的观念问题。部分同志把新农村建设单纯的认为只是改造农民的住房和抓经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或者只注重抓“点”,缺乏研究“面”的发展;只重视公路沿线,供上级领导看,缺乏对边远山区里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新农村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标准,资金如何筹措,农民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是什么,新农村建成后的管理和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应由农民来讨论决定,并将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监督、管理的主体。不然,农民认为,政府抓新农村建设是为了搞形式、出政绩,由此出现“政府干、农民看”的个别尴尬场面,甚至存在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工作结束了,新的债务也欠下了,最后收“摊子”的还是政府的遗留问题。二是农民的思想观念问题。相当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浓厚,只想政府投入,不想自己掏腰包;还有些只求过得去,认为现在比过去好多了,满足了,不想再努力了。在农村中,封建思想、宗族观念、小农意识浓厚,法制观念淡薄等等也还普遍存在。这些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资金的问题。资金的投入与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资金从何而来,又如何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到新农村建设的“刀刃”上,并发挥好资金的使用效益,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考虑的重点。目前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主要分三部分构成。一是国家项目资金,也是最大的一块,占整个投入的70%以上;二是农民投资建房、建产业,或者以劳折资建公益事业;三是引进业主建产业,促发展。但国家对项目的补助标准较低,项目资金缺口较大。比如,以建宽3.5米、厚18厘米的1公里水泥路为例,一般需资金29.5万元,若考虑原材料涨价、运输成本增加、自然灾害等因素建1公里水泥路需资金35万左右。国家补助标准是20万元/公里,缺口是9~15万元左右,而应由老百姓筹集的资金缺口部分因举家外迁、外出务工几年不回、家庭经济困难等又不能到位。在外部投入不足,农民筹资困难,而农村几乎都是集体经济“空壳”村,自身造血功能不强或没有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应有的原动力。

(四)教育的问题。农村教育事关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革新、文明乡风的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传承与持续发展。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义务教育的实施为广大农村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受教育机会,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凸显。现在农村学校修好了,在农村读书的学生反而少了,在一所所漂亮、宽敞的学校里,多则不足百人,少则几个人,有的村小学一个学生也没有。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又给家庭困难的儿童带来读书的不便。究其原因,(1)农村小学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大量流失;(2)外出务工的农民把孩子寄宿在乡镇或城里的亲戚家就地上学,而那些没有亲戚可投靠和家庭困难的孩子只有步行好几里山路到附近的村小或乡镇中心小学去读书;(3)个别孩子因各种原因小学或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了,成了事实上的半文盲。二是职业教育相对滞后。农村职业教育是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拓宽群众致富渠道的有效途径,更是兴县富民的基础工作。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任务,提出要重点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四大工程。但由于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办学模式单一,筹资渠道不畅,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造成职业教育不景气,无吸引力。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认识误区,以及部分家庭因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等原因,导致实际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比例很小。三是对农民的教育缺失。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然而精神却越来越贫乏。这是当前农村一个不争的现实。由于农村在家人口少,基层干部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法制宣传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伦理道德讲座、文明新风活动等相对较少。由此,许多人颓废,不满,消沉,总是计较于外在的不公与得失,不断的与人纠缠制造矛盾,对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则显得很是淡漠。

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复杂、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方面的任务完成好、落实好,把农村切实建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关键在人,重点在理念,基础在教育,发展在投入。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新村建设关键。一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引领作用。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努力把班子建设成科学发展、致富群众本领强,执行政策、依法办事本领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本领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本领强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工作举措。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学习培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方式努力抓好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速培育一支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的中坚力量,形成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致富带头人群体。三是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技术骨干作用。拓宽培育渠道,加强技术指导,搭建创业平台,用好用活乡土人才,充分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成果最终是当地农民享受,他们亲自参与规划、建设、管理不仅对建设成果倍加珍惜,也将对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十分有利。五是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人才。要通过优化环境、优惠政策、全程服务等措施,研究建设和发展机制,建好支柱产业、落实发展项目、实施“创业扶持工程”、发掘土地潜力来筑巢引“凤”,以此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能人志士回乡创业,并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无后顾之忧。

(二)坚持发展理念,探索新村建设机制。机制决定成败,完善的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法宝。一是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乡统筹的原则,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保证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应当根据不同的村情而定,并交由村民充分讨论,不能闭门造车。二是树立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用城市的理念抓农村,用现代的理念教育农民。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现代化、土地集约化,以此落实相应的工作举措和激励考核指标。三是确立政府引领、农民主体、项目整合、专合带动的建设发展方式。四是坚持建设补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法促进新村建设。五是积极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完善农村转包、转让、互换、反租、托管、股份合作、土地合作社、土地责任公司等土地流转模式,鼓励农民将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六是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不能重建轻管,重硬件轻软件,要把严格、科学的管理,新农村的环境建设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通过管理来求得效益的最大化,通过优化环境来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

(三)坚持多元投入,保障新村建设质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农村建设亦是如此,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要么龙头蛇尾,要么半途而废。一是切实整合农业、水利、交通、林业、扶贫、畜牧等涉农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的投入主体作用,积极投资投劳,或以土地出让金入股等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三是建立农村经济发展合作基金,解决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四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科研院所或企业联合建设、经营,走农户+协会+科研+公司的路子。五是引进业主开发建设。只要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体系,既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又能有效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质量。

(四)坚持教育优先,丰富新村建设内涵。农村教育以及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一是加强基础教育。科学合理布局校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农村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发展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三是普及知识培训。通过农村科技知识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土专家。四是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法制讲座、创办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构建信息中心、完善文化体育设施,进行传统美德养成教育,开展遵纪守法评比活动,丰富文化体育生活等,以此培养农民积极健康的情趣爱好和树立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定邦单位:南江县人大研究室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篇5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关于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调查报告 班级:电气自动化1001班

姓名:刘高德

学号:1030191012

4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农民经济的发展,土地问题的科学规划,新农村新道路的铺建给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农村垃圾回收站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以及污染问题,也让更多的可回收利用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农村文体教育体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让农业的发展有了技术方面的辅助,也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调查人:刘高德

时间:2011年8月13——2011年8月18

地点:我所在的村以及周边村庄

对象:我所在村的村民和村长,以及周边村的村民、村长

目的:更好的了解新农村的发展了解农民生活

正文:

暑期,根究学院要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对新农村的建设方面进行了走访了解,因为本身生长在农村,所以,对农村的很多事物都有所了解,新农村的“新”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建设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开展起来的,我本身就生长在农村,而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大多数还只是在理论讨论之中,实践的也就是有了平坦的水泥路,以及垃圾集中处理站,因为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去了周边许多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地方,了解到这些地方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文体资源的丰富、乡风文明的建设、铺路、建房、建造垃圾集中处理站····

一、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对我们村的了解以及村支书的谈话知道,在我们村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儿媳”等评选活动,积极倡导文明高尚的社会风尚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的开展,鼓励、引导和带动群众崇尚文明,营造祥和、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这项活动的举行更好的推动了我们村乡村文明的建设。

二、乡村道路的硬化带动经济发展

新农村道路的硬化是农民生活走向小康的开始,所以村村通公路急不可待,当每家每户的家门口铺上了平坦的水泥路,我看到了大家脸上的笑容,便利的交通方便了农民的出行,也方便了外面的人来到村子里,这促进了村里的小经济发展,让农民的农作物有了更广的销路,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发展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会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所以路给了很多人很大的希望。

三、垃圾集中处理

在农村,由于大多数人没有什么环保意识。因此对垃圾的丢弃的随意性就相对较大。以前一刮风便是纸屑、尼龙袋满天飞,有些难降解的垃圾倒在农田土地上,造成土地污染,有些倒在河沟里又造成水污染。这种水土污染的双重冲击,这些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环境的污染让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垃圾集中处理站的建立让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在不少农村垃圾站旁边便是回收站,这让部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垃圾集中处理站的建立让人

们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子孙后代的生活有了保障,所以我们不得不感谢新农村给我们带来的福音。

四、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试点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以省、市、县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农民至今还不知道什么是新农村。二是部分群众发展意识不强,在垃圾的处理方面做的不够到位。三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有所欠缺,致富能人、小康建设带头人等队伍薄弱。四是信息资源交流不便。五是土地不能合理规划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农村经济的五、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何谓新农村建设,其实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4、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5、抓好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实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级干部,带头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问题。

6、加强沟通协调。要协调通信部门。通过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部门沟通联络,为广播电视的覆盖普及,租借电缆、线缆搭挂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目的。

7、合理进行新农村土地规划。因为生长在农村,所以深深的明白农村一切都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生命线。在现代的农村中仍有九成农民的生活依靠土地,如此类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该转移到最基本的土地上来,于是如何利用好手中的土地是建设新村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对土地一定要科学规划,爱护珍惜。对于城市扩建,郊区越来越小,农民手中的土地在不断的缩小,土地是农民主要经济的来源,土地的缩小在很大程度上给农民的经济来源造成了损害。另外,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农民生活日渐富裕,农民对住宅条件的要求逐年提高。在建设新宅时,部分农民往往将旧宅弃在一边,重新选新地盖新房,这样无疑是对土地的严重浪费。旧宅地因为人的活动已久,所以几年内根本不适于栽种农作物。这样算来,农民盖一处

新宅要用两倍的宅地面积。一些村民为了交通方便,建房选址一般在交通要道的两旁,且具有很大随意性。这样无疑是对土地的严重浪费,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占用土地时缺乏规划,管理不到位,占地规模难以调控,建设布局零乱等等问题使农村的土地利用率降低。因此,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

8、加大小康住宅建设力度。通过项目扶持新建一批、适当补贴改造一批、群众自筹翻新一批等多种方式,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同时注重环境整治,组织和发动群众及时清理“三堆”,整治环境,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形成制度,彻底整治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

新农村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都充满了期待。

六、收获体会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篇6

6月上旬,省委书记罗清泉来十堰市调研工作后指出:要大力支持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建设,努力把“城镇带”建设成为山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石激起千层浪,省委的重大决策引起了我市上下广泛一致的认同和共鸣,极大地提高了山区人民发展的信心。为破解我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指明了方向,为统筹山区县市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找到了最佳突破口、为探索山区县市新农村建设找到了新路子。

一、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前景美好

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以305省道为主轴,西起竹溪县蒋家堰镇关垭,东至房县城关镇沿线173公里范围内的呈现带状分布的城镇群。一线贯穿竹溪、竹山、房县3个县城、15个乡镇的城镇带。总面积2570.85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21.4%;总人口74.59万人,占三县总人口的56.6%。经济总量占三县经济总量的83%,是三个县人口密集区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带。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前景美好:通过示范区建设,力争3年取得明显变化,5年建成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山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到2013年,初步建成以3个县城为中心、15个乡镇为重点、150个中心村为支点的城镇体系、覆盖区域内所有村落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功能相对齐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形成百公里绿色城镇带、特色产业带、新农村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带。到2015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雏形初具

近年来,竹溪、竹山、房县两县按照省委“一主三化”和市委“一统三分”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方针,结合县情实际,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竹溪县大力实施“百里长廊”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百里城镇带”,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竹山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城乡一体化等“五化”步伐,实施水电大县、矿业富县、茶叶名县、旅游新县、经济强县的“五县”共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提前1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房县紧扣“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借力发力、提速进位”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大项目、大招商、大旅游、大交通。因地制宜,形成了以305省道为主轴的“烟、菌、药”三大产业和“养、茶、果”三个辅助产业。三县从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新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符合山区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路子,由305省道“一线串珠”的横跨竹溪、竹山、房县的百公里城镇带初具雏形。

三、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

1.建设竹房城镇带示范区是统筹山区城乡一体化的最佳突破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是我市最大的市情,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本途径。如何推进山区城镇化建设,促进山区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道急需破解的新课题。作为在全省山区县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南三县”,通过建设竹房城镇示范区,可以在全省与竹山、竹溪、房县同类型的县市中,探索路子,总结经验,提供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措施和办法。进而为全省山区县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先导、促进作用。

2.建设竹房城镇带示范区是推进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只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打造样板点,培植示范带,才会收到统筹城乡、协调共进的实际效果。对于鄂西北山区县来讲,与平原地区相比,由于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的掣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更需要在空间布局上合理规划一批集镇,在功能设施上改造整治一批集镇,高起点定位,大手笔推进,努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从而发挥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磁场辐射效应。

3.建设竹房城镇带示范区是提升山区县市对外形象的重要手段。竹溪、竹山、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是鄂、渝、陕三省市毗邻区域的边贸“口子县”。近年来,周边毗邻县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赶超势头日趋强劲,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在当前形式下,建设竹房城镇示范区对于提升山区县市、乃至湖北省的良好对外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四、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任重道远

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基础,规划要先行,高起点规划是高标准建设的前提。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既有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又有精神文明创建等“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搞好规划论证,做好总体规划与行业规划、区域规划之间的衔接工作,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实用性。

二是必须坚持区域统筹。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分、分阶段、分项目,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确保各项建设科学实施、有序推进、取得实效。防止各自为战,防止条块分割。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协调统筹示范区科学发展,实现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全方位、全流域、点面结合的区域统筹。

三是必须坚持产业指导。城镇带建设的核心是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生产发展、农民增收。重点是拓展优化土地空间,高标准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提高资源承载能力。目前,305省道沿线三个县的18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行政村60%以上都是特色产业专业村,但产业的总体规模不大、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影响和制约了整体工作的快速推进。因此,示范区建设必须坚持把培植特色致富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主要手段。

四是必须坚持改善民生。优先解决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环境问题。始终坚持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愿意参与、最容易见效的具体问题入手,通过推进农村水、电、路、医、教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使群众在城镇带建设中广泛收益,享受建设成果。

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要发扬“敢为人先、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的精神,从政策、制度、机制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山区建设城镇带是新生事物,要结合地域实际,用创新、发展的眼光科学规划、建设示范带。

六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示范带建设要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群众共享为目的,充分发挥群众创造性,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热情,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必须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形成班子团结、上下联动、共谋发展的局面,防止上急下疲、上热下冷,为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增添内在动力。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篇7

1 研究区域界定及方法

1.1 研究区域界定

研究区的建筑物现状信息, 进行数据统计, 给出汇总结果。调查建筑物为43万栋, 涉及村庄777个, 总建筑面积706.9万平方米。对工作区内抽样建筑入库、整理、校队后生成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调查工作量如表1。

1.2研究方法

综合判别法:在每个调查点进行民居普查时, 首先将各种能表示民居抗震防灾能力因素按其安全程度分成若干个等级, 每个等级用不大于1的数来表示, 在划分等级的基础上, 统计不同等级民居所占的百分比, 代表等级的数与相应的百分比相乘, 就可以得到代表调查点地震安全能力的加权平均数, 即民居抗震防灾能力指数。评估结果可分为4档:好[0.65-1]、较好[0.55-0.65) 、中等[0.45-0.55) 、较差[0-0.45) 。

2 评估结果

辽宁东部山区农村农居安全现状评价 (如图2) 如下:研究区域中部绝大部分乡镇抗震防灾能力系数处于0.55~0.65之间, 中下部地区甚至超过0.65, 而位于东北及西南两端地区的农村房屋抗震防灾能力较差, 其抗震防灾能力参数一般在0.45~0.55之间, 说明这一地区的民居抗震防灾能力较低。

草河街道, 五里甸子镇, 向阳乡, 红石镇, 振江镇, 叆阳镇, 岭沟乡, 沙尖子镇, 普乐堡镇, 红旗营子乡, 牧牛乡, 哨子河乡, 黑沟乡, 凤山街道, 14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 抗震防灾能力参数在0.45以下, 说明这一地区的农村房屋抗震能力最低, 一旦有地震事件发生, 这里的建筑物破坏程度将高于其它地区, 应在震灾防御工作中重点考虑。

总体看来, 结构类型属于砖混结构房屋 (34.45%) 和2000年以后房屋 (21.84%) 占比大的行政村, 房屋抗震防灾能力好;结构类型属于土坯结构房屋 (11.58%) 和1980年以前房屋 (23.39%) 占比大的行政村, 房屋抗震防灾能力差。

3 存在问题及分析

3.1 政府对农居安全的监管问题

农民自建房屋未被纳入住建部门的监管范围, 农村房屋没有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 没有抗震设防要求, 建造房屋的甲乙双方没有建立合同, 没有质量控制的约定;建筑部门没有备案;没有设置安全生产监理;没有工程交接时的质量控制;没有工程质量验收。

3.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辽宁农村农居安全问题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着莫大的联系, 研究区域内的所谓“空巢村”现象就是对此最好的体现。中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 进入到城市工作生活, 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所愿意看到的, 但是由此造成的“空巢村”现象也暴露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问题, 诸如:从事农业劳动收入低、农村养老制度、医疗制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因素造成的问题。

3.3 辽宁东部山区农村房屋选址问题

辽宁东部山区农民自建房屋选址任意性较大, 由于山区的地理地貌复杂, 很难有条件选择一块平整的地面作为建房基础;而且农村居民在选址时对防震、规避地质灾害、次生灾害等问题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全面也造成了选址的错误情况出现。考虑到有一些县、乡、村距离小型水库或生产加工有毒有害物质的小型乡镇企业很近, 一旦发生地震, 若是水库溃坝或者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后果将非常严重。综合来看农民自建房屋选址局限性诸多, 其中包括宅基地的限制, 地形地貌的限制, 还有迷信思想及风水观念的造成的限制等, 造成了选址的局限性。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农村民居安全监管力度

(1) 农民自建房屋应被纳入住建部门的监管范围, 从规划设计, 科学选址, 建筑施工, 交付验收等方面严格监管。建房方与施工方签订书面合同, 明确双方权益、责任到人;做好施工记录与备案, 设置安全生产监理;政府应设置或派遣职业或兼职的工程安全监理人员, 承担监理职责, 为广大农民做好服务。

(2) 在市、县、乡级已有的政府管理机构中, 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条件下, 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农村房屋抗震减灾工作。对辖区内的农村房屋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3) 建立统一的农村民居建设监管体系, 使对农村房屋建设的监管机制逐渐常态化。避免监管空白区域的出现, 建立有效合理的奖惩规则, 为农村民居建设把好关。

4.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1) 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整理思路, 认清现实情况, 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农村与城市应该一体统筹, 不能再分别对待, 继续加大对农村提供的财力和物力。现有的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 需要政府及民政部门多收集现行制度的不足并推出应用性更强, 对农村居民更有利的新政策。

(2) 农村集中养老。鼓励建设抗震防灾能力达标的集中养老机构, 当地政府应提供便利条件, 投入资金帮助。

(3) 建立城镇一体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是为了缩短农村与城市间的差异, 建立城镇一体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医疗保障, 公共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 让农村居民切身的感受到医疗保障的好处。

(4) 建立农村失业保障制度, 建立完善农民在城市就业和再就业机制, 确保失业农村居民、失地农村居民和符合劳动年龄的老龄农村居民的收入。

4.3 引导农村住房集中建设

(1) 制定出台“农村土地利用和优化农村住宅选址”的相关法规, 规范农村房屋建设, 使相关部门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2) 农村地区由当地政府牵头联合国土、地震、规划、环境等相关部门作好集中住房宅基勘选工作, 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数据依据, 对各个农村工程场地科学分类, 具备一类地区条件的, 建议作为集中建房优先选址区域, 并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响应, 逐渐形成新的居民区 (可参照盘锦市大洼县洪涝灾害区迁移模式执行) 。不具备一类地区条件的可参考二类地区, 但禁止使用三类地区作为集中建房选址区域。

(3) 在农村居民集中或相对集中地区禁止开办采石场、鞭炮制造企业、化工企业, 禁止建造大型储油设施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加工、存储场地。

(4) 针对历史地震断层所在区域, 历史滑坡泥石流常发易发点, 洪涝河堤等区域重点排查, 对现有房屋户主应及时告之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相关注意事项, 并建议迁离, 提示广大农村居民禁止在上述地区新建房屋, 并告之原因及集中建房选址位置。

(5) 当地地震、地质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常态下乡服务机制, 有利于指导当地群众选址相关事宜, 避免因建房选址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摘要:本文通过对辽宁东部山区农村房屋现状的实地调查研究, 获取了研究范围内5个行政县, 88个乡镇, 777个村的农村民居数据;利用模糊评估计算方法计算获得各个行政村房屋抗震防灾能力。分析辽宁东部山区个别乡镇在农村房屋抗震性能方面薄弱的原因, 并给出提高辽宁东部山区农村民居抗震防灾能力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房屋,建设新农村,农居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1999 G B T.中国地震烈度表[S][D], 1999.

[2]2008 G B.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D., 2008.

[3]2009 G B.建筑抗震鉴定标准[S][D], 2009.

[4]De Luca F, Verderame G M, Manfredi G.Eurocode-based seismic assessment of modern heritage RC structures:The case of the Tower of the Nations in Naples (Italy) [J].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4, 74:96-110.

[5]Hart G C, Brandow G E, Brugger L, et al.An alternative procedure for seismic evalu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all buildings[J].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012, 21 (S1) :3-11.

[6]和嘉吉, 卢永坤, 代博洋, 等.鲁甸M_S6.5与景谷M_S6.6地震灾区房屋抗震能力差异分析[J].地震研究, 2015, 38 (1) :137-142.

[7]胡妙杰.汶川地震建筑物的震害分析与探讨[J].建筑结构, 2009, 39 (2) :237-239.

[8]陆鸣.农村民房抗震指南[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6.

[9]潘毅, 季晨龙, 王超, 等.日本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及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2, 34 (4) :122-127.

[10]秦寿康等著.综合评估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山区 新农村建设

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热潮中,涌现了许多典型,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林的带领下,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在一个偏远的高山地区建设出了一个“村在园中,园在水中,房在绿中,厂在花中,人在景中”风景如画的新式村庄。他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是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总结的。

一、尧治河村的基本概况

尧治河村地处房县、神农架、保康三县交界的地方,也是襄樊最边远的一个村庄之一。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人口不多,只有627人,有3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多米,高山环抱,属高寒气候,“四月雪,八月霜”,无霜期极短。地形条件十分件恶劣,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竖起来的路,挂起来的田”,甚至到改革开放十年后的1988年,这里仍然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是保康县出名的特困村。“吃的是供应粮,穿的是烂衣裳,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茅草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尧治河村从一个特困村发展成为保康县“首富村”,全省有名的富裕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典型,全国“文明村”。这里“轿车楼房,别墅农庄;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学,残有所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二、尧治河村改变贫困山区落后面貌,建设山区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

尧治河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积极推进尧治河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里的农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许多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高山之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尧治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准致富路,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打下物质基础。尧治河村地处高山峻岭之中,靠几条羊肠小道与外界联系,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贫困”使尧治河人抬不起头,至1988年时,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空壳,而且还负债累累。新当选的村支书孙开林认识到要摘掉这顶贫穷的帽子,不依靠集体的力量,是根本不行的。尧治河村的深山中蕴藏着丰富的高品位的磷矿资源,这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基础。要开矿必先修路,村支部带领全村农民,用了10年时间,肩挑背扛,艰苦拚搏,付出了3人牺牲、5人致伤残的代价,将祖辈们踩出的羊肠小道变成了能行驶重型货车的公路。开矿使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年销售收入就达2000多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8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00多万元。

2.滚动发展,不断夯实集体经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尧治河村的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比以前好多,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农村,过上更好的生活,村党组织经过认真研究,认为“靠山吃山”总有掘光吃尽之时,发展水电是真正的“摇钱树”。尧治河村有两条河穿境而过,长年水量充沛,且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尧治河人用5000吨水泥、3万立方土石方,在峡谷中筑起了一座大坝。全村150户村民都成了股东,筹措资金50多万元,余下的100多万元资金由村积累参股,又建立了二级、三级、四级电站,年产值为650万元。电站每家每户都有股份,仅年终分红就十分可观。

他们在磷化、水电、商贸等领域稳固发展的基础上,决定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生态旅游,把旅游业打造成全村的又一个产业龙头。2004年6月,尧治河村专门请来全国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出了《尧帝大峡谷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年以来,他们已先后投资310多万元开发出了梨华山庄、观景亭、尧帝谷、七叠瀑布、别墅农庄等10多个景点,投资1800万元建起了尧治河三星级宾馆。2005年“五一”期间,该村共接待旅游团队16个,近2000名游客领略了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

尧治河村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不图小富即安,始终坚持富而奋进,经过不断地艰苦创业,集体财富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村办企业发展到十几家,为高山之巅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3.注重村容村貌建设,让现代文明走进大山农户。1988年前,尧治河村150户农民,散居在33.4平方公里的高山峻岭之中,由于大山的阻隔和极端的贫困,现代文明之风吹不进这深山峡谷之中。修路、开矿积累了一定的集体资金后,村支部一班人又带领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用双手和肩膀在高山和深谷间架起了131公里长的电网,为村民带来了“光明”,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现代文明的各种机械。如今的尧治河村,现代文明的气息就越发浓厚了,大屏幕背投、DVD、冰箱、高档沙发、电脑应有尽有,他们还建起了数字移动通信站,全村所有农户都安装了程控电话,80%的农户拥有手机;电脑及互联网早已进入农户家庭,村里生产的80%的矿石、药材都在网上销售。现在村里70%以上的农户都住上了漂亮的欧式两层半洋楼,连猪圈都贴有墙砖、刷有涂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尧治河村庄、庭院的环境美化进行总体规划,植什么树、栽什么花、种什么药材,进行统一布局,形成一院一景、一景一特色。

4.保护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寒山区新农村。矿藏使该村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大片植被损毁,水土流失严重,山体下陷,尾矿污染突出,矿区生态遭到破坏。如何才能做到“吃着祖宗的饭,要想子孙的碗”,这是摆在尧治河人面前的又一大难题。在实践中他们摸索出了一条“治理与恢复、开发与保护并重”之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他们做到矿开到哪里,树植到哪里,路修到哪里,树栽到哪里,保护森林植被,维护生态平衡。尧治河村还成立了矿山生态恢复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并聘请资深专家对矿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远景规划,先后累计投入达1000多万元进行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如今的尧治河矿山开采合理有序,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处处绿树成荫,一派绿意盎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他们全力打造“花园”式矿山、绿色矿山、现代化农庄;对村办所有企业的环保派人指导监督;对村兴办新企业,请求环保部门前期介入论证,如果污染严重,或者治污费用高的项目,根据环保部门的建议,村里坚决不开办。

5.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新式农民。随着尧治河村的发展壮大,村党组织一班人充分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后劲在于教育,在于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式农民队伍,否则就会“口袋满脑袋空,今天富明天穷”。这些年来,尧治河人坚持以教育兴村、科技强村、依法治村,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新式农民。

首先他们注重村民和村办企业员工的道德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村党组织制定了人称“道德培训”的福利院培训制度,即企业员工需到福利院锻炼合格才能上岗。当初村党组织主要是想考察拟用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发现效果不错,又将培训对象扩展到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等。“道德培训”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每天照顾老人饮食起居。已经有60多人参加福利院培训,均考核合格,其中15人走上企业领导工作岗位。

提高村民素质,教育是基础。村里一次性投入,建起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的学校。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全部寄宿,实行封闭式管理,全日制教学,并按照城市实验小学的标准,配齐了电化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还设立助学、奖学制度,对考上高中、中专、大学的学生发给数额不等的奖金。为提高村办企业职工素质,村里出资10万元与县里一所中专学校联合开办中专班,还选送20多名青年到大中专院校深造。

村里还建起了高标准卫生室、图书室、电影队和村民剧团等,活跃乡村文化气氛,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6.想方设法实现共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大家共同富,是尧治河村党组织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朴素理解。他们提出了“只顾个人富,群众不拥护;带领大伙富,才是好干部。”在带领群众建设山区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尧治河村始终不忘帮扶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建立“三福”公司,为弱势群体开辟致富道路。尧治河村有30多人的弱智群体,当地土话叫做“哑糊”。村党组织在带领大家致富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将这些人,为此,村里专门成立了一个以弱智群体为主要员工,集福利、扶贫、服务为一体的“三福”公司,凡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项目,都交给“三福”公司。没过几年,“三福”公司特殊员工大都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

修建尧治河村福利院,让村里那些无儿无女无依无靠的老人们充分享受到尧治河村不断走向富裕的成果。村委会不但拿出巨款修建了宽敞明亮、生活和娱乐设施齐全的福利院,而且还专门派人负责老人们的饮食起居,使他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采取措施,帮助邻村实现富裕。相邻的天花村、董家沟村和白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农民生活非常贫穷。他们为这些村投资、贷款、借款修路,铺设电线和电话线路,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同时还无偿地派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探查矿点、建矿厂、采矿,帮助进行生产管理、跑销售,使这几个村子很快摆脱了贫穷。

三、尧治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思考

尧治河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贫穷落后的高寒山区确立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他们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其他地方特别是山区农村等地方的思考和借鉴。

1.贫穷落后边远山区的农村摆脱困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致富的道路,进行新农村建设。这种致富形式,可以充分调动集体所有的各种资源如土地、山林、矿藏、水利等生产资料,由集体统一支配,容易把经济规模做大做强。村民都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共同为集体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不会出现贫富分化,能够实现共同富裕。

2.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选好致富道路上领头雁,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领导核心和组织保证。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看干部。在山区农村发挥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十分重要。山区交通闭塞,农民群众较保守,如果村里有一个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敢于创新的党组织,特别是有一个好的领头雁,有强烈的致富本村的政治责任感和领导群众奔小康的经营管理能力,有先群众后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廉洁自律的品质,就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偏远山区在发展本地经济时要从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资源和地缘优势,实事求是,找出符合自身优势的致富道路。由于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历史人文背景不相同,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形成的产业结构也不相同。关键在于要结合本地实际,选准突破口,探索出自己发展的路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4.不断夯实集体经济的基础,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才能解决共同富裕、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农村的问题。

5.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新农民。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农村,由于长期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平原地区、城郊的农民有明显的差距,致富创新的能力也有较大差距,旧式农民保守、落后、安于现状等特点在他们那里体现较多。因此,培育新式农民,提高农民群众思想素质、现代文明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是建设山区新农村的关键。

6.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分配公平,不断实现山区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从而进一步激发农民了新农村建设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3月3日

[2]王伟举:超越神话作家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3]村支书的楷模——孙开林.襄樊日报1997年8月4日

[4]孙开林和他的残疾朋友们.湖北日报2002年9月28日

上一篇:赞助联络函下一篇:廉洁知识竞赛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