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调查00(精选9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00 篇1
二00七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及明年
工作思路
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认真贯彻中央“三农”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推进城市化建设为核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行新型工业化,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发展基础产业,落实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突出典型示范作用,扎实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一)突出示范作用树典型。捞刀河镇大明村是我区今年唯一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部门单位的支持下,村班子强劲,村民积极参与,措施有力,大明村的新农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是领导重视。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就大明村新农村建设作了具体安排布署,并提出了“部门配合、镇上支持、村上投入、企业分摊”的总体要求。二是招商盘活。在原有43家企业进驻并发展的基础上,新引进长沙永利纸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全部完成拆迁用地工作,进入实质性的动工建设之中;同时督促进园企业完善了相关的用地手续。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规划新建两条交通次干道,路幅宽12米,硬化8米,其中一条东接长青路北接大明路全长1.2公里,另一条北接自安南接大明大道全长0.7公里,基本完工;同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在大明大道南侧修建一座占地3亩的污水处理站,选址、规划、拆迁、设计工作全部完成,进入紧张施工;居民安置小区也正在建设当中。四是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利用宣传栏、科技下乡、放电影、宣传队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组织了村民的技术技能培训;组建了10人治安巡防队;开展了“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为村民排忧解难,提供各种服务。
(二)突出新型工业促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城郊快速发展,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行,霞凝巷口二期和长沙火车货运总站建设加速推进,大汉、恩瑞、粮批、长重等大型物流配套产业项目已启动建设,金霞开发区已逐步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现代物流核心基地;青竹湖会展中心建成运营,并成功举办了第23届房地产交易会。这些大型项目的启动和运行,都在我区农村,对我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力促进了我区农村的发展,加速我区城市化进程。
(三)突出基础产业抓增收。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加速以及内五区逐步退出种养业的精神,全区农村面积正在逐年缩小,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工作的愈来愈多。一是逐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现在全区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11家,今年金霞开发建设总公司顺利通过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推荐小霸食品有限公司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例行监测,龙头企业整体运行正常。二是传统种养业虽下降较大,但优质无公害蔬菜、特色养殖等产业呈稳定趋势,新建了大明1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农产品实现了由单纯数量向追求质量方向发展。三是良种补贴。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水稻种植面积和良种补贴。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了种养业农产品安全,对全区经营农资、畜药门店进行了检查和整治,从源头上进行了封堵;同时我区蔬菜基地顺利通过了例行检测、省检和国检。五是农村旅游。全区280家农家乐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产值1.35亿元,其中“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产值1780万元。
(四)突出基础设施优环境。着力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去冬今春,全区多渠道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3亿元,启动实施水利工程400多处,移动土石方300多万方,完成劳动工日300多万个,拆迁房屋242栋60541平方米,启动并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建设项目10个,区级重点工程4个。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今年又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硬化村级公路1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三是生态建设。太阳山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00万元,已完成游道硬化2500米,营造桂花林30亩等公园景观设施,观景凉亭正在紧张建设中;投资12万元在捞刀河镇自安村栽植6cm以上的大叶樟、栾树、光叶白兰300余株,绿化村级公路4公里。
(五)突出基础工作强服务。强化基础性工作,充分调动农民新农村建设积极性,逐步实现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农村干部管理。实行村级班子成员绩效考核制和积分管理制,激发了农村工作活力,完成了3个农村社区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了“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方便农民,服务农民。二是健全服务机制。开展了文化下乡、科技下乡、送书、送戏下乡活动,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开展了农民就业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能力;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一费制”政策,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费全免,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三是开展“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已动员企业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12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余人。四是学习外地经验。组织捞刀河镇部分村干部赴成都参观“五朵金花”,学习成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二、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农村城市化为总揽,以实现农村小康为目标,以工业化发展农村为理念,以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重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推进农村城市化),实现两个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完善三级服务(增强区、镇、村及部门单位和企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职能),抓住四个重点(新型工业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举全力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
(三)工作重点
1、进一步落实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
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单位坚持以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动力,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坚持以农民为主,政府指导为辅,全面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
2、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农村道路、水电、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公路路网,实现村级公路全部硬化,城乡路网全面对接;对全区今冬明春水利建设进行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对汛期出现的险工险段加强治理,继续抓好生态环境治理。
3、正确处理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发展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要同步进行,正确处理好规划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基础上先进行全盘科学规划,尽量避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中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4、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问题
“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中心问题,特别在城市的农村,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农村征收项目多,农村土地被征收的面积大,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育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农民;坚持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增加透明度。
5、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典型示范作用
近两年,我区新农村建设中示范村的典型示范,对我区的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拓展示范村,更大更强地发挥示范优势,带动全区的新农村建设。
6、落实好农村各项基础性工作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费全免;落实好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健全医疗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农村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调查00 篇2
1 怀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署和实施情况
1)健全了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同时,抽调专人设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协调和指导落实;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向前推进,成立了7个推进组,负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业务的推进工作。
2)制定了总体规划。
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尊重民意,科学规划的原则,《怀仁县2006年~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陆续启动建设。《规划》共分6个方面:a.怀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基础;b.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c.目标要求和战略步骤;d.主要任务;e.启动与实施;f.保障措施。
3)掀起了新农村建设高潮。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建设场面、工程规模、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都令人深深感动,多年少见。完成镇内水泥路31.8 km;市场内路面已经硬化;镇中心小学和中心医院正在建设之中;与电大联合办学第一期23名学员培训结束,第二期23名学员正在培训中;有线电视正在安装、文化体育广场正在建设。
2 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解决好的问题
1)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各乡镇、村虽然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内容目标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但不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了解的不够全面,理解不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由于群众发动工作不够到位,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进展不平衡。
2)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周期长,任务艰巨,包容性强的系统工程,当前有不少的干部和群众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把新农村建设局限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特别是对修路建房积极性高、热情大,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成新村庄建设,还没有进入到全面发展生产,提升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强化民主管理的建设轨道上来。各示范村针对各自的不同实际,对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切入点不够明确。
3)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群众最关注的是国家投资、部门配套扶持,涉及自筹资金感到困难重重,等、靠、要的思想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主体意识不强。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种意识如不彻底转变,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人力和财力支撑。新农村建设还没有形成浓厚氛围。上下齐抓、社会参与、全民动手建设新农村的高潮还没有形成,担心、观望、徘徊的思想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
3 建议
1)要以宣传、发动群众为基础,始终把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农民的事业,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尊重,更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得以体现。
2)要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
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是打开新农村建设之门,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金钥匙。要从新农村建设一开始,就抓住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从我县的情况看,城乡差距最主要的一条是基础设施上的差距,农村面貌落后最直接的表现是基础设施的滞后,公共服务产品的缺乏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是生产发展的基础,也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切入点,扎实全面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搞好公共基础服务的同时,要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灵活政策,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民居改造集中安置建设上,要本着有利于节约利用土地,推进适度集聚,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引导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进城入镇,有利于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实行“多点少户”,兼顾民风民俗,保持村庄特色,防止千村一面。
3)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只有“生产发展”,才能“生活宽裕”,从而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因此必须紧扣产业建设这一核心,把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来解决。
4)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主线,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群众,受益的主体也是群众,培育新型农民应是新农村建设课题中的主要内容,而且是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解决农村发展的人才问题,把农村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作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迫切而重大的任务。要逐步建立基地、培训教材、师资队伍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当前,要以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重点,加强农民的发展意识,科技兴农思想、自力更生建家园的创业精神,集体主义观念、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逐步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技能和道德素质,形成浓厚氛围并长期坚持下去。
5)要建立健全稳定的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机制。
新农村建设工程庞大,内容广泛,参与部门多,建设周期长,能否积极稳妥的完成我县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必须探索健全一套完善的新农村建设运作机制。a.要建立高效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b.要完善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c.建立严明的工作考核机制。d.要建立民主管理机制。要深入开展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实现村民自治。探索健全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机制,是保障新农村建设能否高质量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海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07,33(15):38-39.
陕北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调查 篇3
8月初,记者驱车前往陕西省府谷县采访,快到王家墩乡政府的时候,我们首先被山上的景色震惊了:夏末季节,远处山头的土地一片荒芜,几乎看不到绿色!身边少数田地里的庄稼更让我们惊讶:就要立秋了,山地上的玉米不到二尺高,糜子不到五寸!当地的农民说:由于天旱,今年王家墩又是一个大灾年!
府谷县是陕北的一个贫困县,当地许多农民依然生活在缺电缺水、出行不便的山沟里或塬畔上,因此,改变居住环境就成了这些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
“新农村”里少人烟
记者与王家墩乡的三名干部一起来到该乡建设新农村示范点李家焉行政村。接待我们的是李家焉自然村71岁的村支书杨外信。
杨外信告诉记者,李家焉两个自然村共有284人,但现在留在村里的常住人口也只有83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是另外一个自然村杨家沟村。杨家沟原先170多人,现在只有60口人。建设“新农村”用的是国家扶贫移民资金,准备投资60万元,盖30套房子,把住在沟底下的杨家沟村人搬迁到山上来。现在地基已经铲开了,具体什么时间动工盖,他也说不准确。
说到搬迁的事儿,杨外信显得很淡漠。他说,两万元盖一套房最多也就是个主体,内工、门窗要花的钱都得农民自己出,现在呆在村里的人吃饭都成问题,到哪儿寻钱去?
杨外信说,李家焉自然村过去是人不多光棍多,114口人有30多个光棍,当过村长的人都找不上媳妇。现在是钱少、粮少、人更少了,全村只住着33口人!今年的灾荒已经遭下了,有劳力在外打工的人家还好说些,那些没有依靠的人怎么度过这个灾年是个大问题。
在场的一位70岁老人拿起了一个很大的玉米面窝窝头对记者说:“明年春上我们能吃上这样的窝窝,就不怕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目睹了一场令人心酸的“交易”:一个走村串户收废品的人路过李家焉村,该村一个老汉拿着5个类似矿泉水瓶一样的塑料瓶子,打算以每个7分钱出售,但是收废品的人每个只给5分钱,双方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这笔买卖没有成交,就因为1毛钱的争议。后来,收废品的人走了,老汉则把那几个塑料瓶子宝贝似地收藏起来。
记者前往王家墩乡的路上,在武家庄乡段黄河边的一片百亩左右的河滩上,看到了几十套没人居住的房子。这些房子显然是通过统一规划建起来的,都是砖混结构,主体已经完成了,但绝大多数没有做内工,门窗大都用砖干垒着。
路人告诉记者,这是几年前政府修起的“移民新村”,从建起来就没有什么人搬进来住过。记者把这个“移民新村”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只一套房子好像有人烟。
带着疑问,记者专程赶到了武家庄乡。一名乡政府干部告诉记者,这个“移民新村”叫川头新村,2000年左右建成,是为本乡生存条件很差的园则迪川头两个自然村整体搬迁而建的。没人入住大体上有三个原因:一是原来居住在园则迪川头两个自然村的近700人,近几年走得剩下不到200人,又大都是老弱病残者,难离故土;二是两个村的村民太穷,多数做不起新房的内工,也修不起门窗,因此搬不起家;三是“移民新村”建在没有任何防护的黄河滩上,说不定一场大水就会被夷为平地,想搬的村民也不敢搬。
记者从武家庄乡政府提供的一份移民资料上看到,2000年到2003年,全乡8个村开展了移民工作,共284户,1325人。但是,真正有多少农户搬迁,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返回的时候,记者穿过了乡政府所在地的武家庄“移民新村”,按说这应该是该乡移民工程最闪亮的“新村”了,但是,我们发现这个2003年建成的“新村”,目前的入住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的房子也都空着。
前园则村的渴望
前园则是府谷县墙头乡的一个行政村。墙头乡地处府谷县东北部,黄河沿乡而过,拥有耕地13900亩,其中有7000多亩水浇地,是府谷县拥有水浇地最多的乡镇,也是最具有“田园风光”的一个乡。
前园则村村支书李鹏元家是一座上世纪70年代建起的农家小院,窗棂上的油漆很多已经脱落,显得有些陈旧。
李鹏元告诉记者,前园则村在墙头乡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近几年,由于国家免去了农民的各种税费,加之当地农副产品市场的兴旺,村民们从种植业中已经尝到了很大的甜头。虽然村里真正有大积蓄的人并不多,但论起生活水平来,也算小康了。现在,村里的劳动力基本都在地里干活,一般人是不出去打工的。
提到建设新农村,李鹏元一下子来了劲头。他说,建设新农村的事,全村人都知道了,乡里和县上已经把前园则村作为全县首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这是村民们的大喜事。前一段时间,县城建局请了外地一家设计院已经来村里勘测过了。
在李鹏元的心里,对前园则村的未来是有初步设想的。他说,由于村民们普遍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科学种植方法,加上特殊的地理条件,前园则村种植的瓜果蔬菜等农作物,不仅上市早,而且品质也远远超过了塑料大蓬里生长的作物,因此,在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这几年村民富起来靠的就是果蔬产业,这也是前园则村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现在前园则村的村舍大多数是30多年以前建起的,李鹏元设想将全村搬迁到即将建成的沿村而过的公路边上,统一规划,为每户人家修建一处两层小楼,二楼住人,一楼统一做门面房,使这里在将来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农贸市场,逐步打出前园则村农产品的品牌。至于旧村农舍则全部拆除,几十亩土地全部复耕变为水浇地。
说到搬迁费用,李鹏元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每户拆旧建新需要10万元,全村搬迁到新村里至少需要1100万元。但是当记者问1100万元的巨额资金从哪里来时,李鹏元看了一眼跟随记者采访的乡政府的王秘书,不大有把握地说,村上和乡上肯定没有这么多,县上大概会想办法吧。
个人出资建新村
从府谷县城出发沿神府一级公路到达新民镇段后,记者拐进了一条山沟。在沟底,我们碰到了新民镇芦草畔村村民刘润羊,他是芦草畔新村建设前期工程的施工负责人。而投资建设芦草畔新村的则是府谷县保榆煤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彪。
刘润羊带记者来到芦草畔新村的建设工地。这是一块平展展的土地,大约有50余亩。刘润羊告诉我们,这是刚刚用推土机铲平的,新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80套内设楼梯的两层别墅式住宅,每套住宅的使用面积320平方米。同时,还将建设与
之配套的中心街道和绿化娱乐休闲园区。
随后,刘润羊又带着我们爬上了新村村址旁边的一个荒芜的山头。他说,平整这个山头也是芦草畔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一部分,首先给有130口人的芦草畔自然村修出200亩基本农田。将来把山下矿井里的地下水抽上来,这里就是一片旱涝保收的水浇地了。
在一个山头上,记者看到了对面山崖上的原来的芦草畔村,远远看去,村子里基本没有什么住户了,大部分是被遗弃了的土窑洞。我们走进村里,在村西头找到一家农户,家里住着老两口,男主人告诉记者,现在在村里居住的人不到全村人的20%,而且都是些老弱病残。有劳动能力的轻壮年包括妇女们都到山下的煤矿或者焦化厂里做工去了。为了干活就近,许多人都在打工的煤矿或工厂附近搭建了简易房子全家搬了下去。我们问老人,知道刘彪要在山下新建一个芦草畔村的事吗?老人说知道,还说:“那是大好事呀,不过几时修建起来呢?”
在府谷县城,记者见到了刘彪。
刘彪的头发梳理整洁,略有点花白,看上去更像个中年教师。今年53岁的刘彪出生在芦草畔村,由于家境贫寒,上小学期间就辍学了。他当过泥瓦匠,在小煤窑挖煤当过炮工。刘彪告诉记者,在井下挖煤那几年,他从一个井下矿工开始,逐渐懂得了煤矿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刘彪在芦草畔村的山脚下办起了一座煤矿,开始几年吨煤坑口价只能卖十几元,有时还卖不出去,常常负债经营。1999年以后,煤炭市场兴旺起来,煤矿也值钱了。他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把原有的煤矿生产能力从10万吨提高到了15万吨(今年底可以达到30万吨),并于2001年成立了一个煤焦公司,进行煤炭的深加工。
记者想让刘彪透露他现在有多少钱?他没有正面回答。不过,他轻松地告诉我们,建一个芦草畔新村的钱,自己是不用借债的!
说起建设芦草畔新村,刘彪强调他并不是赶时髦,而是很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他说,他的煤矿可以开采30年,现在芦草畔村民们只要在他的企业里干活,不用种地也能过个好日子。但是,30年以后怎么办?现在不考虑芦草畔村的后路,到时候就怕来不及了。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对芦草畔村未来着想,否则良心上也是过不去的。
记者问到建成芦草畔新村最终需要多少钱时,刘彪回答:“初步预算1000万元,不够再加,总之花多少算多少,我全认!”
新农村建设调查感言 篇4
今天我们这一组的每个成员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坎市镇大排村,该村位于闽西西南部,为永定东大门,毗邻龙岩市中心城区,是永定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总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3万余人,该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民俗文化及文化遗产丰富并且镇内的经济发展较快。
进入了大排村,我们见了该村村干部,他简单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村的发展状况,听了他的报告,我们了解到该村的一些发展状况。近年来,大排村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里提出的项目带动战略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决策部署,配合上级提出“把坎市建设成为主动对接龙岩中心城市的魅力重镇”新定位,以“产业、城镇、新农村”建设为三大工作重点,做大做强商贸物流、水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期间村长也和我们说了一些该村以前的做过一些事情。种过树养过蜜蜂,但都没有好的成效,不是由于外部条件就是自身原因,其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他们没有找到好的路子,没有根据本村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发财致富的路子,而是随着大流,别人做什么也去做,而不会考虑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把这件事情做好,这件事是不是可以让自己发财致富起来。因此我觉得,要建设新农村,带领农民富裕起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新形势。要利用村喇叭、明白纸、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标准、要求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转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和加强农民对土地征用的正确认识,把他们的观念从传统的依靠土地中转变过来。同时,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农村的文化教育投入,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的机会。适时的为村民免费提供一些技术培训,开展一些体育,文娱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
(4)提高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大力宣传和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企业。有污染的企业要加大力度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减少甚至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 篇5
新农村建设是一场由政府主导、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环境、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貌等为主要内容的浩大工程。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为组织好这项工作,我们编辑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村现状满意度和村民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答题没有对错,每题只选一项,目的在于了解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1、您知道全区正在开展“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优化村民居住环境,树造农民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吗?
A知道B不知道C了解一点
2、您认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A 乡风民俗的改善B资金的保证C规划的制定
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哪?
A培育新型产业B农民素质的提高C优化居住环境
4、您是否愿意投入一定资金改造自己的居住环境?
A 是B不
5、您认为您村的新农村改造应从哪方面先入手?
A修路B绿化C饮水D厕所改造E集中供水F污水处理G医疗网点K文化建设
6、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需要您家拆迁时怎么办?
A无条件接受B看情况而定
7、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出力时怎么办?
A无条件接受B看情况而定
8、您希望您家的厕所改为卫生洁净型的吗?
A非常希望B不希望
9、您对随地倒污水、垃圾的习惯怎么看?
A应当改B无所谓
10、您对村级路况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11、您宅前的路硬化了吗?
A已经硬化B没有
12、您对村环境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13、您村的路灯是天天亮吗?
A没有B有
14、您对村绿化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15、您对村健身休闲场地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C没有
16、您对村的治安状况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17、您村做到人、畜分离了吗?
A还没分离B已经分离
18、您用上自来水了吗?
A是B没有C定时供水
19、您购物方便吗?
A方便B不方便
20、您村看病方便吗?
A方便B不方便
21、您村孩子上幼儿园方便吗?
A方便B不方便
22、您的出行方便吗?
A方便B不方便
23、您加入农村医疗保险了吗?
A没有B已入
24、您用上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了吗?
A没有B已用上了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篇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题调研报告之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撰写人:王雪芹
学号:0818542
时间:2010年2月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0818542王雪芹
—08市场营销
(一)班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我调查的是我的农村老家---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城陈集乡镇的一小村庄——赵元,这里有勤劳朴实的农民,有一片片肥沃的土地,还有那一排排我所熟悉的老屋。我的家乡是一个北方的乡村,我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通过多种方式调查了关于我村的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成果及出现的问题。下面我将分类介绍一下这次调查中我所获得的所有信息.(一)农业:我先介绍一下这里的农业发展状况。“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们这个村地处北方平原地区,降水适中,因此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大豆、花生、小麦、薯类等,这里的耕地是旱地,是一年两耕。
(二)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村更是如此,这里的村民普遍还是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的,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更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调查的农户中大部分人都说孩子上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学业。同时,这里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硬件、软件
不断完善,借鉴先进地区的教育方法,利用合作办学的教育资源。但是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存在脱节,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多数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没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而且深层次的对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三)经济:首先列举一些有关农村的经济新面貌:一是彩电开始普及,我到的农民家庭几乎家家都已经用上了彩电,靠近城镇的地方,有大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政策的最主要途径。二是摩托车普及了,由于外出务工的人员增多,与城镇中心地区交易来往增多,很多人都买上了摩托车。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我们村中,85%的安装了电话,还有一些农户想安电话而安不成,因为电信的门子少了,比我高一个辈分的叔叔大爷中,一半使用了手机。这些都是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取得的成果,在我采访中,有人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村社、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单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不单是农民的自发行为,也不单是政府的一相情愿,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
也有人说:“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既要看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量转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退化的严重后果,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迫在眉睫。”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但自从有了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10几元钱就可以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报销好多钱,基本上每个村民都对此政策大加赞赏。2006年,政府投资支持五大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摆在首位,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农村电网,农村公共文化,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灌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及种养业良种工程等.可以说我们村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这里将来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
三、建设新农村要首先理解农村贫困的根源。
有了对农村贫困根源的知识,才能发现和尊重农村事务的规律。了解了这种规律,才可能恰当地处理国家援助与村民“自助”的关系,村民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的关系,以及农村眼下的迫切需求与历史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
中国农民贫穷,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国家政权的“下沉”,不是因为基层政权的腐败,不是因为“权利”被剥夺,不是因为农民税费负担过重,不是因为城市的剥削,更不是因为农村缺少“基础设施”。中国农民贫穷,有五大根本原因:
1、制造的产品已取代养殖
和种植的产品,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农业已成为“产业”。占人口10%以下的农户,用机器耕作辽阔的耕地,方能获得城市普通人家的收入。
2、中国农村人口过多。农村人均耕地少,构成“自种自食”的自然经济,一半农产品不进入市场,而是供农民自己消费。中国农民人均耕作
一、两亩地,而在农业发达国家,人均耕作上千亩地。自种自食的自然经济是我们时代最落后的一种生产方式。
3、组织社区合作非常艰难。人们独立自由,不肯合作,习惯以出工不出力、“搭便车”来抵制合作组织。中国农民家庭的经济独立和人身自由有两千多年历史,自足、独立、自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乡村中国” 和人身自由有两千多年历史,自足、独立、自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乡村中国”的“基因”,与工业时代严密的组织化生产格格不入。
4、市场机制摧毁不肯合作的小农。小规模家庭农业无力应付市场上变动不居的成本和销售价格,无力适应市场机制对规模效益的要求,更无力联合起来建立非农的产业。所以,农村整体沦落到破产的边缘:一部分农民陷入绝对贫困,大多数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农村与城市的鸿沟急剧扩大。市场经济是事实,是农村衰落的原因,而不是挽救农村的手段。
5、衰落的农村导致农民萎靡的精神。在市场条件下农村经济的衰败,以及中国一些农村政治政策方向上的失误,导致了农村基层原有社区组织的溃败。农村基层社区组织的溃败,导致了农村文化的衰败甚至倒退。然而,在迄今仍存活的少数集体经济社区里,我们能看到强大的非农经济,蓬勃向上的精神,以及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
有了这样的知识,建设“新农村”的途径也就清楚了。危机中孕育着机会,也预示了光明的前途。若保持以往每年减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半个世纪后,农村人口将降到总人口的10%以下,中国将逐渐呈现一个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
一个古老的、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乡村中国”,将会变成一个年轻的“城市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村人组织起来,找到非农业的生存方式,促进“城市中国”尽快诞生。
相信过不了多久,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最圆满结果!
撰写人:王雪芹
备注:
证明人:王国大
单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赵元村村委书记
新农村建设调查00 篇7
一、发展背景与条件
浏阳是一个农业大市,辖37个乡镇,农业用地380万亩,农业人口117.8万、占总人口的88.8%。浏阳农机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市场意识的推动。一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其产生提供了契机:全市有61%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急于为其责任田寻找合作耕种的“婆家”。二是机主渴望规模经营为其组建奠定了基础:多数机主仅耕种自家不足3亩地,机具自用时间每年不到4天;如带机入社集约经营则会有效改变“有机没活干、有活没机干”的被动局面,大幅提高农机使用效益。三是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其壮大扩展了空间:浏阳系全国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又是花木之乡,特色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机械化服务。全市烟叶种植面积达15万亩,烟地耕深要求达18cm以上,只有高效的农机作业才能满足种植要求。几年来,融政策、法规、乡情、民意于一体而催生的农机合作社,至今已发展到10家,其中北盛镇农机合作社是全国最早产生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之一。农机合作社有效解除了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为机主提供了用武之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浏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基本模式与效应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农机合作社都设置理事会,制订了章程,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广泛吸纳机主以农机入股,按股分红,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负盈亏的股份制经营机制;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机具维修,统一调度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现在,农机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模式主要有三种,可由农户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一是全包服务型:合作社全年租凭经营农户承包地,利用自身优势实行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形成农业经营集约化和规模化;合作社支付农户的租金按年承包面积合同约定,一般每亩承包地的年租金为150公斤稻谷或250元现金;此服务方式适宜于常年外出务工农民。二是半包服务型:合作社只承包农户早晚稻两季机耕机收作业服务,粮食收益归农户所有,农户按每亩225元支付作业服务费;此服务方式适宜于亦工亦农“两栖农民”。三是流动服务型:流动服务即以跨区作业为主,如北盛农机合作社拥有大型先进机具45台,2007年走南闯北,在江西等5省中标承包机耕机收作业服务面积达2.4万亩,服务收入288万元,跨区作业服务收入占全社总收入79%。去年,全市农机合作社开展跨区作业面积9万亩,其中有48名机手受聘于外地,专门指导烟叶种植和承包烟地机械作业。
农机合作社的问世与发展,产生了三大可喜效应。一是加快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农机合作社的高效集约化作业,要求将零星土地集中连片,2007年促进87.9%的村10.4万户农民流转农用地70.3万亩,此举亩均增值350元。市银峰茶业公司租赁淳口镇1700亩荒坡,通过机械作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亩均产值逾5000元。二是加快了农产品加工的步伐。经合作社机械集约加工,1根12元的原竹升值到60元、1公斤茄子从1元升值到100元,有效改变了“树卖方、果卖筐、菜卖堆”的粗放经营。全市发展竹木、食品等机械加工业1099家,年加工总产值达3.3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1.2万人。三是加快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机械作业每亩早晚水稻成本仅358.3元,比人工节约304元,成本降低45.9%,同时亩均年增效160元,两项合计每亩年增收464元。农机合作社年可节约机具维修费10%、油料5%,服务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北盛农机合作社拥有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等大中型农机具5台,2007年产值达65万元、扣除成本净赚19万元,预计今年纯收入可达22万元。
三、实践经验与思考
农机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和农机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整合农机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机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如何推进农机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联系浏阳实践经验,当前应着力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加快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机合作社的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当前合作社的突出问题是,普遍缺乏粮食生产机械。浏阳合作社初期农机多为运输、加工机械,极少量粮食生产机械,品种单一、交叉重复、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严重制约着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机械栽植水平仅为10%,第二大粮食作物——玉米机收水平不到8%。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面积占2/3以上。民以食为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机合作社的首要任务。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要“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此,浏阳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机械作为合作社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抓紧抓实。实行资金扶持向合作社粮食生产机械化倾斜。去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达323万元,带动社会投入5500万元,有效提高了合作社的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龙港农机合作社去年粮食生产机械发展到87台,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优质水稻4490亩,与隆平米业签订收购合同,走上订单生产之路。社长刘国斌拥有价值达35万元的粮食生产机械,早晚稻种植面积达810亩,产粮381吨,销粮收入76.2万元,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今年他种粮扩大到1028亩,可向国家提供粮食一万担以上。带动周边乡镇粮食生产走向机械化、规模化。
第二,扩展机作领域,大力蓄实农机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强势后劲。市场效益决定生存发展,能否最大限度扩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集约使用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机手收入,关系到农机合作社能否持续发展。合作社成立之初,大都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僧多粥少,农机闲置,利润微薄,合作社难以为继。为此,浏阳农机部门按照“引导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原则,建立联通全国农机市场的信息平台,发挥网络系统“信手鼠标直通天下市场,偏安一偶网尽农机业务”的作用,并大力培育遍布全国的农机经纪人队伍,全面、及时、准确地向合作社提供机作业务信息,促使合作社实现由“门前小闹”向“跨区作业”的历史转移。永安农机合作社新春初五,便开出65台大型农机,兵分三路到长沙县、望城县、株州市开展大规模跨区作业。社员彭桂平高兴地说:“一台拖拉机每天毛利达1000元,这次出来除去油料成本,至少净赚130万元”。沙市镇农机合作社社长罗铁生利用各地农事时间差,将今年1月至12月逐月跨区机作表排得满满的。他3台农机上半年就赚回12万元。全市10个合作社农机除留守本地耕作外,另有998台在河南、广东等全国各地作业。机作领域的扩展,显著提高了农机使用率,壮大了合作社的实力。
第三,强化优质服务,改善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环境。合作社涉及方方面面,惟有强化政府服务,才能健康发展。一是社会通力协作。石油、国土、电力部门及乡镇、村优先安排合作社建库用地、用电、用油。二是排忧解难。去年旱灾、柴油中断时,由局长、站长率全体干部深入灾区一线,全力开展“心系农民,送机抗旱”活动,为合作社捐赠、组织机具2万台,调运物资2300万元,发放柴油300吨,免费抢修农机528台。三是全面推广机具。结合6场最新农机演示会,开展“三算三看”:一算效益账,看发展合作社的必要性。机械作业可替代200人工作量,亩均节种16公斤、节肥50%、节药40%、增加蓄水量17%、提高产量21%。去年有42.9万农民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城镇化率达35.4%。二算收入账,看发展合作社的可能性。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48元,财政收入22.04亿元,同比增长16.8%、21.7%,均创历史最高。三算机遇账,看发展合作社的紧迫性。中央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合作社带来发展机遇。“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必须以争分抢秒的紧迫感发展农机合作社。“三算三看”,算动了农民的心,看动了合作的情,购机热潮高涨。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调查00 篇8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生活方式
初次调查过程综述
一. 缘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則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本次调查选取苗族聚居地彭水县及其附近村民地区,查阅该村的相关资料,了解大致情况,然后选择了重点走访对象,最后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的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详查。并同时结合全国其他各地区的有关情况,试图对我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作以分析思考,以发现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个别或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技术,从实际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以及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二. 主要调查内容
1.收入状况
农民的收入状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巨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已是当务之急。经调查得知该村平均每户有6口人,月收入大概3200元,其人均月收入在500左右,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几个部分:
(1) 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该村农业生产主要以稻类、豆类、养殖业为主。平均每个家庭水稻种植面积1.5亩,豆类面积0.5亩左右。这部分收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收入的基本部分。
(2) 非农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农民进行的第二产业,有如:副食店,服装业,餐饮等。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较小
(3) 外出务工收入:这部分是该村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家庭就有一名外出务工人员,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
(4) 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投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
该村经济发展情况在全县范围内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情况不理想,可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之5年前人均总收入增长了将近增长了20个百分点,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缓解了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压力。这些进步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制度,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取消农业税收等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我们还对农民素质方面做了以下几个调查:第一是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7年,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左右。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普遍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的经验,接触现代农业知识的不足14%。三是思想观念,该村农民的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许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四是农民对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左右的人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的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
这些现象或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所以要改变农村现状应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落实科教兴农战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同时还应该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政策保障,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样农民的收入状况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2.文化生活
从该县的政府网站上了解到了本县以创建市级文明县城为统揽,始终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该县更加重视提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引导乡镇、社区开展以唱民歌、跳坝坝舞、打腰鼓、舞龙狮、看电影等为主要内容的乡镇、社区文化活动。同时结合基层建设,围绕服务农村发展,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角度出发,大力实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送电影送图书送故事送文艺送展览”五送活动,将文化送到田间、地头、广场、乡镇,大力推动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健身需求。
紧接着我们就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掀起一股赌博风。
(2)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许多农民仍有封建迷信的思想。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程度不高,只注重挣钱而忽视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
(4) 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农民的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活动单一。
在此,我有几点建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1) 加强硬件设施,修建一些文化场所,如:图书馆,健身场地,放映厅等。
(2) 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各级政府派人下乡为农民讲授知识以及国家政策
(3)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待遇,让农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的学到文化知识,不要让农民的孩子还是成为农民。
三.调查心得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清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奋斗。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真抓实干、不懈奋斗,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篇9
一,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实现小康社会,农村是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然过程,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而提出的战略举措,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历史任务,是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发展理论在“三农”领域的伟大实践。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有责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而作出贡献的前提是我们要对新农村建设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我进行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
社会调查时间:2011.10.3-2011.10.7
社会调查地点:
社会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社会调查对象:村内18-45岁的村民,若年龄太小,可能存在不懂新农村建设含义的情况,而村中年龄较大的村民可能存在文盲的现象,故选择15-45岁的年龄区间。文化程度大部分在初中到高中,少部分为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
社会调查内容:主要调查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了解多少,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所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制度又了解多少,是否有从中收益,觉得本村内的新农村建设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分为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经济方面,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大约在一万左右,收入来源大多为外出打工,而传统的耕种只占收入来源很小的一部分。家庭支出大部分是教育以及家庭日常开支。村民普遍认为村内经济正在发展中,并且相较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村民手中都有余钱来进行房子的翻修或重建,生活条件变好很多。并且电视电脑等电器已经是每家必备的家用电器,不再是奢侈品,村民基本过上不愁温饱的小康生活。可是仍有部分的村民是属于低于人均年收入水平的,一般这些村民是属于孤寡老人或者是独居的低文化水平的村民。
第二部分政治方面,限于知识水平,对支农惠农政策,村民们大多是一知半解,但是都有响应政府号召,对于像“新型农村医疗合作”这类都有积极加入。而且村内的组织制度也逐渐完善,村民通过公平选举而建立的小组理事会等,在推进村务公开,民主
决策上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些小组理事会也会教育引导村民遵纪守法,致力于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并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逐步完善,全村有二十几名党员,村委会两人,村民代表中党员占有适当比例。
第三部分文化方面,相较于以前,现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并且有两免一补的政策。就调查的对象看来,所有适龄学生均在上学,没有出现辍学等现象。并且村里除了开始注重义务教育的方面,也开始注重除了学生之外的非学龄的村民的文化生活,村内的文化广场有基础的健身设施,也有文化室,和村广播室,村民们茶余饭后闲暇之时都会到广场散散步或者去文化室看一些农业科技类的书籍。每逢节日期间,村里也会请一些戏班到村里唱戏,满足村内不同年龄层的村民的需要。
但是,即使是有这些喜人的变化,可是当前也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人均年收入的增加,虽然是喜人的变化,可是是由于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才使得村内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增加。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得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出现,并且相应的,耕田等被闲置或者是由留守在家的老人进行耕种。
第二,政策的落实不够到位,使得村民对中央下达的政策一知半解,不能完全地理解,使得政策的实行存在困难。村民的文化水平程度是需要提高,但是更多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也需要更加扎实,才能促进政策的推行。
第三,即使义务教育等教育问题有覆盖到本村内,但通过部分学生村民的反应来看,学校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太完善,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还是太少,教师水平不高,缺少年轻的教师,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大潮来。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相较于以前多了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建设并不完善,例如全村的公路也是近两年才建成完工的,但是路况差的矛盾还没有解决,这些都需要政府人员重视。
三,建议
当前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典范在全国已有很多,比如北京的韩村河、江苏的华西村,但从整体着眼不难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仍处在贫困落后状态,所以针对此次的社会实践调查,通过村民们的问卷调查,总结出了以下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1)要作好建设规划,将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严格推进到基层。要因地制宜,才
能避免新农村建设“形式化”的出现。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蔗兜村要发展壮大,首先要立足本地资源,从实际出发,找准符合本村的发展道路,才能走上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2)提高村民自主创新能力,引导村民自主创新。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村内村民主
要的收入来源大部分是外出打工所得。即使这样提高了人均年收入,可是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人数增多,所以应该从自身出发,根据村内的现有资源进行发展发掘,让青壮年劳动力可以不流失,在本村内就能进行致富。
3)切实地落实优惠政策,推行典型示范。政府应该明确部门责任,扎实推行农
村建设的新理念。从这次的调查中不难看出,虽然村内有被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所覆盖,但是只有部分政策落实到位,而且由于村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对于某些政策并不能完全理解,只能依靠政府人员的解说解释,或者是理事会小组组员的宣传。但是同样的,除了政府人员专业的解释,理事会小组组员的宣传并不是那么能让村民理解。所以政府人员的工作任重道远,要切实地落实优惠政策,在某些程度上也要担负起教化村民的责任。
4)教育差别是城乡间最根本的差别,必须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培养并吸引高素质教师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去,才是切实发展教育问题的关键。
5)要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强化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所以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需要被强化,才是实行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动力源泉所在。
6)建设新农村,就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所以对城乡要求要一
视同仁,各部门要上下协调,共同促进本村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这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四,结语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意识到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各方面在思想上要有长期的准备,在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在工作展开上要有重点。同时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也是很重要。在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上,要结合实际,坚持科学发展地建设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要把农民富裕作为根本目标,着力解决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这一根本问题。坚持全面发展,要把农村中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全面提高,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尤其要注重农村中素质教育的进行。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新农村建设要发展,但是也要注重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才能把建设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
下去,惠及下代子孙。
附录
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1.您的所在地:
2.您的文化程度:
3.您的性别:
4.您的年龄:
1.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A.传统农业耕作
B.外出打工所得
C.个体经营
D.其他行业
2.您家庭目前人均年收入为:______
3.您的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是:
A.教育B.医疗C.家庭日常支出D.购买生产资料E.人际交往F.其他_______
4.您觉得针对本地特点,最适合发展的是:
A.农作物生产B.经济作物生产C.旅游业D.畜牧业E.其他副业
5.您认为目前提高自己收入的主要困难在于:
A.文化水平低B.缺乏途径,不知该如何提高收入C.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 6您是否了解支农惠农政策?
7.您加入了农村医疗保险了吗?
A.已加入B.没有
8.如果您已经加入农村医疗保险,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情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9.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哪:
A.村民素质的提高B.新型产业的培育C.科技含量的提高D.政策的落实度
10.您觉得村内的风气状况如何?
A.风气很好,村民整体文化素质也都有提高
B.风气比较好,可是还是存在封建迷信等不好的现象
C.风气比较差,村民的受教育意识不高
11.您对农村文化生活是否满意?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2.村内有哪些文化公共设施?您是否经常到文化中心活动?
A.村级文化室
B.村广播室
C.村级文化活动器材广场
D.农家书屋
E.村级体育健身
1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A,规划的制定B.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C.政府资金的调配
D.科学技术的支持
【新农村建设调查00】推荐阅读: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5-24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06-05
宁国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6-21
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09-10
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07-08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doc)07-10
延庆县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结题报告06-01
彬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06-12
昌黎县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7-06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地调查思考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