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2024-06-19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共12篇)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民依靠自身力量,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他们创造出多种就业方式。具体概括为:发展劳务经济, 这里通常理解为, 外出打工, 打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打工经济成为农民普遍接受的就业方式, 也成为农民致富的普遍观念。发展乡镇企业, 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 是中国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二次革命。它解决了约1.5亿农民的就业, 造就了一批农民企业家, 培养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现代工业精神。然而, 这两种就业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 新世纪遇到了挑战。

打工潮造成了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 农民自身的素质限制, 城市就业市场的需求限制, 农民打工的热情已经大为降低。乡镇企业由于自身基础的薄弱, 又大都位于农村, 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有大企业集团的整合和强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乡镇企业大都纷纷衰落, 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 不断调整自己, 跟上时代。面对就业的压力和经济形势的挑战, 农民把就业方式的重点, 转向了农业内部。他们结合本地农业资源特点,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经过20多年的农村改革, 一直向城市, 向工业, 要收入, 要就业的农村, 开始深刻地认识到, 任何问题的解决, 都得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寻找解决方法, 而不能把解决方法寄托到外在条件上。目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不但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 更具有根本性, 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提供了稳定和长期的保障。

一、打工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20世纪的农民打工潮,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从不否认, 打工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巨大提高, 打工开阔了农民的眼界, 打工带来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打工在中国农民创业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是, 打工潮也暴露了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存在的一些问题。

农村出外打工的都是青壮年劳动力, 他们是发展农村的主力军。这批人离开农村, 造成以下结果:

(一) 农村人力资源严重流失, 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留在家里的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 有近一半以上是文盲或半文盲, 一大半是家务缠身的妇女。这样, 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农业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 以及农业社区的整合和维系都需要知识和文化, 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妇女种地, 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根本不具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愿望。结果农业单产量下降, 耕地粗放经营, 耕地撂荒等, 农业资源浪费和流失。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 农业技术落后, 造成越是产粮地区越贫穷。现在尽管取消了农业税, 并为种粮农民补贴。但很多农民, 仅是领取补贴而已, 没有投入到生产条件改善中去。下放到各家各户的补贴, 单纯成了一种对种粮农户的安慰和关心, 不能集中起来, 改善生产条件, 发展农业生产。在调查的农户中发现, 其实这点微薄的粮补, 对农民致富仅是杯水车薪, 但对国家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实现现代化, 意味着现代化的工业要与现代化的农业并行。目前我们处于总体小康阶段, 粮食问题的解决, 只是农业最基本的要求, 完成这一基本问题后, 随之而来的问题将更为复杂, 农民温饱问题解决后, 要求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 要求收入的提高, 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条件, 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农业完成它的最基本功能后, 应该如何向现代化进军, 这只是破题而已。因此, 如何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 发展农业生产力, 农村需要大批的现代农民, 农业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 大量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外流, 对农村文化和政治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

文化和政治建设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体现, 它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自动生成的, 他同样需要建设。而农村大量有文化的劳动力者出外打工, 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妇女根本谈不上文化政治建设。甚至一些未成年的中学生, 也产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 中途辍学, 影响了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大批劳动力的外出, 造成农村的荒疏, 很多村子村容村貌无人规划, 影响了农村建设的进行。在中国工业化时期, 出现了农村的荒芜, 这些警示我们, 在工业化进程中, 城乡分割会造成社会矛盾的加剧, 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好事。

(三) 农民收入下滑

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 他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今天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大大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 农民比较收入不低于工业, 甚至高于工业, 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而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非常缓慢, 农业技术水平很低,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 农民收入就低。进入“九五”以来, 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连年下滑。特别引起注意的是, 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收入的绝对额在下降, 全国仍有40%以上的农民属于纯农户, 这部分家庭来自非农业收入不到10%, 这意味着来自农业收入的减少等于纯农户的收入出现负增长。在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连续下降的情况下, 全国平均的农民纯收入之所以还能保持低速增长, 关键就在于农民外出流动打工就业的收入在增长。因此农民收入下滑, 农民工收入维持农民收入的增长, 没有打工收入, 很多纯农户家庭就非常贫困。因此打工经济的迅速增长, 纯农民的收入就会很难提高, 农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说打工经济, 在迅速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 也把中国的“三农”问题明显的暴露出来, 但不能促使“三农”问题的全面根本解决。况且当打工农民的收入提高, 很多农民增长见识后, 在寻求自身发展根本之道时, 又把自己的创业根基放在了的农村。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农民就业的最终理性选择。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 对“三农”问题的解决, 更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稳定的保证。

(一)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可以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所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就是以本地农业资源为依托, 因地制宜, 按照市场原则, 遵循价值规律,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 对农业内部重新进行选择、优化, 使其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其实质是对农业各种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 需要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 形成现代农业。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 能保护和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 实现农村人口、资源、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还农村青山绿水, 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 农民从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中得到的收入会迅速提高, 而且这种提高带有普遍性和长期性。越是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成功的地方, 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被吸收, 农民致富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因此, 随着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 农村生产和建设出现良性循环, 农民收入就有了长效机制。因此, 农业、农村和农民统筹发展, 就会形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可以把农村劳务经济引向深入

劳务经济的实质是农民出卖劳动直接获取工资收入, 它既包括生产物质产品也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服务活动。劳务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意义:

1、劳务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农村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指标。

因为劳动力商品化就是付出劳动力而获取工资, 工资获取的越多, 劳动力价值的市场实现就越大。

2、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民现代化的标志。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生产满足自己消费, 而工资是分工和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工业化的产物。

3、发展劳务经济是衡量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的标志。

以工资形式获取的收入, 表明就业的形式已经社会化, 市场化了, 这种就业方式必将带来农村的社会变革。因此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就是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那么广大农民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结合本地优势, 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的进军, 促使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农民变成产业工人, 工资性收入就会增加, 劳务经济就可以获得大规模的, 高水平的, 长期性的发展。

(三)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可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过去的实践也充分证明, 县域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光靠第一产业, 其潜力是有限的, 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才能较快、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利用自身优势, 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 使他形成自己的特色之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为乡镇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促使产业升级,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 各地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 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大方向, 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依靠资源优势, 突出绿色品牌, 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涌现出一大批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成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29.14%, 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国际经验是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中国却正好相反。这表明在乡镇企业中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巨大的潜力。

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提升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产业水平。近几年, 乡镇企业在专业村、产业镇、工业园区的基础上, 以特色产业为主体,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与延长产业链相配套的企业不断聚集, 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专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展示某一地区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产业集群化已成为乡镇企业整合利用资源, 调整优化结构, 提升产业层次,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 国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开始重点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倾斜, 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进一步拓宽, 乡镇企业特别是涉农中小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总之,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指单独的经济发展, 而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力是农民, 只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 才能建设农村, 发展农村。因此,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对建设现代农业, 培养现代农民, 提高农民收入, 建设现代农村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2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育新农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造就思想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焕发广大农民的激情活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把培养新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红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随着城乡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从事农业的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老年人已成为种地主力军,这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紧迫问题,加上大多老年农民文化层次偏低,凭老经验务农,对新食物接受能力弱,对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不熟悉,这些都是与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相抵触的,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农业急需“新型 农民”。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级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级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级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农民崇山科学,1崇尚文明,形式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

如何培育新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宣传工作。相关农业部门派人下乡做宣传,发放国家关于“三农”新政策,加强转变农民观念,增强农民是农业的主体意识。

二、加强培训教育工作。针对农民需要设计培训课程,建立健全农民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农民群众与主体地位相适应的创业能力,大力实施“知识发展战略”,着重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群众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直接动力。

三、加大职业教育。增加农业技术课程,培养农业专技学生,加大投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

四、将农民带到先进村学习,拓宽种养思路。

五、建设农村图书室,引导农民学习新技术。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次重要机遇。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要实现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三农”的目标,需要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

中国有13亿多的庞大人口,将近70%的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约是1.5亿人。随着城乡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从事农业的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老年人已成为种地主力军,3这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紧迫问题,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农业急需“新型农民”。如何造就新农民呢?

第一,制度创新。制度缺陷与农民态度的缺陷紧密相联。态度通常支撑着制度,同时得到制度的支撑。

第二,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强对青年农民的知识与科技培训是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的着力点,应有一个对农民的长期教育与培训计划。

第三,把农民的农业社会习性改造为工业社会习性或发展习性,引导农民不断地市民化,积极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进程。

广西一个具有5000多万人口的民族自治区,农业人口占到60%,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试点共投入14亿元用于公路和水利设施建设,用于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产业开发、农业增收,解决了农民长期困扰的饮用水问题,调动了了农民筹资筹劳的积极性。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读书时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公益文化设施和项目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正在打破,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新政策,有了新农民的参与。建设新农村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4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3

眼前的办公楼尽管不太显眼甚至装修有些过时,却见证了华宏跨越式发展的历程。1992年起的十几年时间里,华宏村级经济从借钱起步到销售产值实现了由5000万至5亿元再到50亿元三大跨越,2009年突破了85亿元,形成机械、纺织原料、合金铜制品、PVC/PU制品、汽车零部件五大支柱产业;村里的老百姓过上了住公寓楼、到工厂上班的城市人生活。目前,华宏集团进入了江阴实体经济的第一方阵,位列江苏百强企业集团和百强民营企业第46位,旗下主打产业液压打包机械、涤纶短纤维引领国内同行业。

谋发展

探索“江阴板块”新模式

胡士勇说,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企业发源地之一的江阴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第一的规模性企业集团,被誉为独特的“江阴板块”。华宏的成长壮大其实就是“江阴板块”的一个缩影。

“华宏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三次大的跨越。”胡士勇总结道。

1992年至1995年为华宏的起步阶段,担上华宏村党支部书记担子的胡士勇理清了华宏“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发展思路,借钱开始了跋涉的征程。1992年利用自身技术、资源优势办的焊接厂当年就产生了效益,上缴村委18万元,为此村委特意赠送给了胡士勇“爱集体,胸怀大志;作贡献,风格高尚”的嘉奖大匾。接下来胡士勇把目光转移到了打包机械制造领域,自主创新开发的液压打包机逐步打开了区域、国内的大部分市场。4年发展让华宏的产值由500万元跃到了5000万元,市场由国内拓展到了国外,村里“经济落后、干群关系紧张、村民悲观失望”的局面得到了彻底扭转。目前,华宏已发展成亚洲最大的液压打包机械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

在1996年到2000年华宏的成长阶段中,胡士勇果断成立了省级华宏实业集团,敏锐地抓住了“路网通”的商机,通过发展“道口经济”把华宏的产业拓展到了第三产业,办起了宾馆餐饮休闲、装饰材料市场、家具市场、农产品集散中心等三产规模群体,几年走下来华宏村发展成了江阴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三产成为华宏成长阶段的重要支撑。2000年华宏的产值攀升到了6个亿,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始资本积累。

2000年至2005年是华宏的壮大阶段,胡士勇把它归结为二次创业阶段,适时提出了“拼搏、求实、创新、敬业”八个字作为华宏精神。其实完成资本积累后的华宏下一步该怎么走,胡士勇心中早已开始谋划了,他果断抓住了2002~2003年行政村优化组合产生的两次并村使得华宏村的人口和地域大扩展带来的新机遇,利用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契机于2002年启动了投资8亿的大化纤项目的工业园建设,2005年项目形成了年产聚酯切片30万吨、熔体直接纺涤纶短纤维30万吨的生产能力,规模型产业化生产、装备工业最先进、单吨生产成本最低等优势使得产品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华宏化纤开始名扬国内外。2005年末华宏的产值超过了50亿元。

求创新

实现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机会时代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只能用创新去创造机遇,紧扣市场脉搏来赢得发展。”胡士勇谈起华宏的创新感触很深。

说到创新,胡士勇谈得最多的几个词就是“科技”、“人才”、“品牌”。

华宏靠的是机械起家,技术含量的高低显而易见地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产品创新、科技创新让产业越做越大,进而凝聚成企业的文化基因,推动了华宏“科技兴企”战略的实施。华宏通过和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动合作,把“知”、“智”转化成企业现实的生产力,引领企业由仿造到制造再向创造变轨。先期跟同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机研究院、德国Oerlikon建立协作关系形成的技术支撑,使华宏的打包机械发展成涵盖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生活垃圾收集打包、生物质能源收集打包等多个领域,自行开发研制的金属打包液压机、剪切机、大型废钢破碎生产线等产品均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新产品和科技成果鉴定。华宏还从软硬两方面推进平台和载体建设,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目前企业创建了科研所、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基地及企业科技协会,首批300多名会员构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科技队伍;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在2009年正式启用。

“科学技术的掌握最终需要人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人。”这是胡士勇常说的一句话。华宏的“人才战略”采用培养和引进并举,企业为技术骨干提供“走出去”深造学习的机会,使其学成回企效力,还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选拔可塑性强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企业的人才队伍;对急用的高级技工,华宏以高薪聘请和引进,让他们在一些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军型人物,并通过这类领军型人才在企业开展自培,带动企业技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华宏加大资金投入,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勇敢试,大胆闯,奖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宽松环境吸引了众多科技创新人员。2006年开始,华宏加大了人力资源工作的力度,与下属企业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网络,把员工培训、人才开发与人才储备纳入规程。创办星火培训课堂,建立卫星远程培训学院,选派企业骨干到国内名校深造和赴国外进修,成为华宏创新育人机制的一大特色。华宏还引进国际化的管理咨询团队,进行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全面提升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规范化向正规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跨越。

胡士勇认为,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制胜因素,品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要抓好产品的品质、售后的服务,还应该把诚信意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其实,随着华宏产业的做大,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渐渐进入了胡士勇的视线。集团成立初期,公司下属分厂普遍建立了新产品研发中心和科技攻关组织,推动自主创新,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普遍实施国际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监控管理网络,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集团专门成立了科技办,从上到下建立了品牌申报网络,下属各企业已全部通过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企业中全面推进ERP管理。2009年“华宏”商标被批准为国家驰名商标。“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将‘华宏’和‘伍仕’两个品牌打造成國内驰名品牌,将‘华宏’牌液压机械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胡士勇为华宏的品牌战略设了时间表。

“诚信在华宏被喻为企业经营的灵魂,华宏通过大力倡导阳光财富、严格践行合同条款、做好教育推进工作、营造强烈的诚信氛围、创新诚信机制建设来构建诚信体系。从2005年开始,华宏就被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确认的评估机构评为AAA级企业。华宏集团一贯把依法纳税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大力倡导创造阳光财富,从不用打擦边球之类的行为来损害国家利益,2006年上了国家民营企业阳光财富榜。”胡士勇自信地告诉记者。

促和谐

践行华宏特色新农村建设

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的华宏村村民和市民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他们不以农业生产作为生存的主要手段,都已过上了在工厂里上班、住现代化公寓的和城里人无异的生活。

“让华宏村民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是我这个党委书记应尽的责任。”胡士勇带领着华宏村人,实现着华宏人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2003年投资1.5亿元兴建了一个占地225亩、建有59幢多层住宅的华宏世纪苑小区一期工程,一次性动迁600户村民,腾出老宅基土地638亩,节约使用土地413亩。小区拥有周界防范、楼宇对讲、远程抄表等智能系统;宽带网络、数字电视入户;小区内休闲、健身等设施齐全,绿化达50%;户均居住面积达250平方米。小区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办公室“苏南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和人居环境改善”示范项目。胡士勇还为村民们改善福利待遇,村民们都享有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免费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

胡士勇表示,让“新农民”走进“新农村”,需要解决的绝不仅仅只是“硬件”问题,有理想、有文化、讲文明、守纪律、懂经营、会管理才是新农民。行政村两次优化调整以后,华宏村的农村人口已超过8000人,约有2500多名青壮劳力已脱离祖祖辈辈耕种的农田转移到企业工作,其中有10%的人在企业担任管理工作。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走上管理岗位和在生产第一线的农民,都面临着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的提升问题。为此,胡士勇以前瞻的目光和果断的决策,及时把培育新农民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开辟自己的教育培训阵地。华宏时代光华卫星远程培训学院创设以来,已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和企业管理干部开课百余次,受教育人数逾3000人次。课程内容涉及到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策略、劳动法规、安全行为管理等许多方面,对企业管理层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培训学院开设《安全实务》和《如何当好班组长》这两门课程后,企业的许多基层干部都感到耳目一新。通过学习运用接受的新理念、新知识,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促使工作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不少学员通过学习,逐步成长并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担负起发展村级经济的重任。

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快新农民培养的步伐,华宏除了发挥主阵地的培训功能外,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育平台,与江阴电信签约启动信息化示范村工程,开通宽带网络建设华宏世纪苑网站。此外,还通过委托培训渠道加强对新农民的培育工作,每年派遣培训的中层以上干部达数百人次。

新农民的培训工作,产生了强大的人才效应,不但为全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增添了胜出的筹码。目前,华宏集团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市级以上创新成果百项,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名列第120位。华宏村被评为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典型、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胡士勇本人也被选为2008奥运火炬手、江苏省人大代表,并获得了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优秀厂长经理等荣誉。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4

迁安是一座半山区城市, 既有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光, 也有重山叠翠的山区景色, 农业经营类型多样, 农业文化丰富, 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 生态保护良好, 旅游资源丰富, 处于京津唐秦承5座城市中心位置, 是最适宜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区之一。

1.1 特色农业发达

迁安是河北省著名的“甘薯之乡”、“产油大县”、特色果品基地、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和京津蔬菜生产基地;是京东板栗的发源地和重点产区, 是安梨、银白杏的特殊产区。境内适宜种植甘薯、花生、玉米、小麦、蔬菜、杂粮等20多种农作物和苹果、桃、梨、李子、杏、板栗、核桃等10多种果品。2012年, 全市设施农业规模达到3000hm2, 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9.5%, 农业产业化率达到了68%, 总体上呈现出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的新趋势, 农业正在从单纯的生产功能向生态型、观光型、体验型转变。

1.2 旅游资源众多

迁安历史悠久,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 老马识途、伯夷叔齐让国等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迁安, 是河北省26个发展旅游重点县 (市) 之一, 境内有国家AAA级景区2个 (白羊峪、红峪口旅游区) 、国家AA级景区5个 (灵山、山叶口、徐流口、成山、卧龙山庄)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 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有20余处。近年来, 随着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已经成为迁安市重要的旅游业态之一。

1.3 承载能力良好

到2012年底, 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2km2, 城镇化率达到51%。公路密度位居全省首位, 已形成镇乡与城区的15min交通圈, 公交车直通每个镇乡和重点风景区。市内建有星级宾馆7家, 其中3星级宾馆8家、4星级宾馆3家、5星级宾馆1家, 旅行社18家, 餐饮、购物、娱乐等各类配套设施齐全, 已具备了接待四方游客的良好承载能力。

2 迁安市休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2.1 把休闲农业纳入全域总体规划, 使之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2010年6月份, 迁安市委四届九次全会首次把休闲农业纳入全域统筹规划的高度, 提出“用不平衡的发展打破发展的不平衡”理念, 把全市1208km2作为一个整体, 划分为西部工业区、生活服务区和农业生态区三大主体功能区。在西部工业区, 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生活服务区, 重点发展城郊高效农业;在农业生态区, 限制工业、不限制产业, 限制开发、不限制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 旅游兴市, 农业富民, 重点发展休闲农业。

2.2 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逐年加大, 改善休闲农业发展条件

近年来, 迁安市每年投入农业的资金都在2亿元以上。主要用于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全市共实施站设施农业、林果业;用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现代农业、精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林业的蓬勃发展, 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为解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农村老大难问题, 自2003年以来, 迁安市累计投入资金11.8亿元, 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自来水等工程, 真正让农村硬起来、绿起来、靓起来, 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3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3.1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按照构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 立足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 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 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是都市农业区。在迁安市中部和南部区域, 以满足城市建设和人民现代生活多种需求与生态环境优化为主要目标和功能, 与城市融为一体, 兼顾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示范功能、娱乐功能。二是高效农业区。在迁安市东部区域, 以生态高效为主线, 发展以设施蔬菜、特色果品、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高效农业。三是西部生态农业区。在西部工业区, 以生态保护为主线, 通过土地流转,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经济林、生态林等, 打造西部生态农业区。四是休闲农业区。在迁安市西部山区和北部长城沿线, 以休闲农业为主线, 大力推进休闲农业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 完善建设休闲庄园、旅游景区、特色民俗村等各类节点, 以点串线, 形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典线路, 打造西北部休闲农业旅游长廊。同时, 与湖南休闲农业规划设计院合作, 抓紧编制“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结合迁安实际,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注重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把迁安市休闲农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2 突出重点, 强力推进

首先, 抓紧建设“三纵一横”四条“绿道”。“三纵”分别是:在滦河沿岸建设以湿地景观为主的中部绿道, 依托青龙河西侧建彭路建设东部绿道, 依托万太公路建设自太平庄成山景区到大五里山叶口、塔寺峪和蔡园灵山景区的西部绿道;“一横”即依托新三抚公路建设从徐流口到白羊峪、红峪口的北部绿道。按照“顺藤结瓜”的形式, 建设各具特色的乡村公园、农业观光园、采摘园, 作为休闲绿道驿站, 并纵深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园区, 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田园景观, 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使绿道成为发展旅游经济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同时, 迁安市将绿道两侧1km范围列为禁建区、禁采区、禁伐区, 切实营造最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绿道建设内容已经确定, 具体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其次, 重点抓好休闲农业旅游长廊建设工程, 建成“四山四口一湖一园”10大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我们将以红峪口景区、冷口景区、徐流口景区、瑞阳生态农业观光园景区等10大景区为重点, 抓好蔡园灵山地质佛教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以原始森林体验和农家乐为特色的云山峡谷休闲度假景区、黄台湖景区争创国家AAAA级景区等景区景点建设。

3.3 建立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

市设立休闲农业建设专项资金, 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旅游规划、宣传促销、节庆活动、人员培训、配套服务设施等专项经费;不断加强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将提升通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乡镇、村及农村旅游景区 (点) 的道路纳入交通部门工作的议事日程, 在路政审批等方面支持设立旅游交通标识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公益广告;建立健全休闲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部门要支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规划、卫生、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支持特色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改水、改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和完善, 为农户和村集体办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执照提供便利, 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3.4 规范管理, 提升水平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5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着力建设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

1、着眼长远办好基础教育。巩固和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确保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

2、结合实际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需求,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条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培训基地。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

3、合理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向大中城市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信息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加强劳务协作,形成劳务接收地、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精心打造劳务品牌,逐步繁荣和壮大劳务经济。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6

关键词: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053—02

一、新型农民的内涵分析

1.新型农民是有文化的农民。“有文化”就是对新型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出的要求。要求农民至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和自学能力,注意知识的更新,具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崇尚科学,不断深造,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当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文化能力。不仅要能说会写,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而且能辨别是非,自立自强,同时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民主意识,能依法办事,崇尚科学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只有具备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能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领军人。

2.新型农民是懂技术的农民。“懂技术”是对新型农民掌握技能技术的要求。是新型农民必不可少的能力。新型农民就是通过新的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业效率,所以新型农民要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使自己拥有科技致富的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包括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技能、农产品加工经营技能及专项职业技能等。这就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现代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只有具备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能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领军人。

3.新型农民是会经营的农民。“会经营”是对新型农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具有一定市场意识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不仅包括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获取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的讲,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1]这就需要广大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掌握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按照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调整产品结构,通过市场把产品变成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把货币变成资本和财富,这样实现良性循环,靠经营致富。只有具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排头兵。

4.新型农民是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农民。身体素质主要是指健康程度、体质强弱、寿命长短、营养状况、抗病能力等。现代农业生产劳动中虽然机械化的作业增多,但仍然有较多的体力劳动支出,大部分工作仍然在野外进行,环境相对艰苦。尤其在农忙季节往往需要超负荷劳动,因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较大,要求农业劳动者具有健康的体魄。

5.新型农民是具有高尚品德的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型农民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品德是指人的信仰、理想、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就好比人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6.新型农民是具有民主法制意识的农民。新型农民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既能遵纪守法,又能学会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新型农民要知法、懂法、守法,理性地用法律解决自己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掌握一些应知应会的法律常识,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和政策法规水平,维护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新型农民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既要充分享受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实行权利义务的统一。促进新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切实增强新型农民的法制意识,维护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前进。

7.新型农民是具有现代观念和行为的农民。新型农民就是现代农民,现代农民要有现代的观念和行为。一个国家,民众的行为和观念能够反映出这个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一个村庄也是如此。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就应以现代意识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有市场观念、信息观念、价值观念和效益观念,有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放眼全球,具有平等竞争、自主创业、主动参与、追求先进生产方式等观念,敢于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新农村建设要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型农民就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保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洁的自觉意识。新型农民还应该自觉更新消费观念,适当增加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消费比例,力求提高生活质量。

二、高度重视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根本之根本。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内在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十分重视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对农民在改革中迸发出来的高度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2]农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我国各项事业建设最坚定的拥护者。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已经看到:第一,农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第三,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建设“生产发展”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了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就应明确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所以在建设新农村建设期间,各级政府和干部都应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使农民自觉主动地登上新农村建设的舞台,展示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风采。使农民真正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管理者和监督者。

2.建设“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满意度较高,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处处为农民着想,以农民为本。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其次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再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3.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乡风文明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4.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也就是说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要改变这一状况,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5.建设“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管理民主就是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出台村民自治法的实施细则。2006年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在“后农业税”时代,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乡镇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

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又能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总结出: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什么时候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和农业就获得发展;什么时候违背农民的意愿,挫伤农民积极性,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挫折。[3]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2-12-25(0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3]瞿振元.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9.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7

新机具——使农业生产进入农机主导新时代, 农民种地更轻松

“三秋”时节, 在青岛莱西市望城街道后冯北村的玉米地里, 农民惊喜地发现, 今年的玉米收获机上多了一个秸秆收集箱, 可以边收集玉米棒边收集秸秆, 收集的秸秆青贮就可以直接喂牛。莱西市望城街道养牛户耿学修买了一台, 他说:“用新式玉米收割机1天能收割30亩, 每亩收取50多元的机械作业费, 收割的秸秆不用再加工可直接进青贮池。虽然一台机械要15万元, 但是像我这样养了50多头奶牛的, 三年就可以收回机械成本。”

不仅是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也搭上了机械化的顺风车。

花生是青岛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种植面积约150万亩, 但传统收获方式劳动强度大, 1个劳力1天只能人工收获半亩到1亩, 使用大型花生联合收获机却能一次性完成花生从挖掘、输送、去土到摘果、清选、装袋全过程, 效率是人工的50倍。

青岛市40万亩薯类收获也用上了机械化。农民曾算过一笔账, 一家两口人工收获1天顶多收2亩地, 而用了马铃薯挖掘机, 1天收获20~30亩没问题, 一台机器能赶上60多个劳动力。还有一笔生姜账, 一台生姜挖掘机能顶40多个劳动力。

今年, 青岛市种植大户——流转土地3500亩的平度市兰底镇桑园村的村支部书记王玉芹花了20多万元, 添置了一台烘干机, 成了青岛市首个购买烘干机的农民, 这台烘干机把晒粮难的问题解决了, 一天24小时, 能烘干10万斤粮食。

目前, 青岛市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了81%, 耕、种、收、脱粒全部实现机械化, 全市玉米耕、种、收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8.8%。全市花生机收率达到60.3%、薯类机收率达到45%, 均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农民只需选好种子、化肥, 缴上作业费, 就可把果实拉回了家。农机化作业领域也从种植业拓展到农林牧副渔各业, 农民务农成了轻松惬意的职业。

新技术——让同样的农田多产粮, 农业节本又增效

平度市兰底镇是典型的缺水干旱区, 今年组织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万亩, 与实施前相比, 平均每亩实现增产粮食24公斤, 节约作业成本30元、灌水费用20元、化肥费用10元, 每亩节本增效100多元。今年大旱之年, 青岛市保护性耕作地块小麦平均亩产463.7公斤, 比传统地块小麦亩增产5.2%, 亩降低作业成本20%, 提高化肥利用率30%。全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48万亩, 为农民增收节支4800多万元。

今年推行的机械化深松作业比传统地块每公顷多蓄水400吨左右, 相当于建立一个“土壤水库”。通过实施深松作业机具40%的补贴和每亩40元的作业补贴, 全市完成深松作业面积68.5万亩,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纪家庄村农民王兴迁今年通过购机补贴买了2台深松机, 起早贪黑, 每天都干10多个小时, 完成深松作业400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 其他农机手纷纷加入深松作业行列, 仅周围11个村实施深松作业面积就达6000多亩, 每亩收入70元左右。“土地深松后, 种植蔬菜增产最明显, 以土豆为例, 能增产20%, 粮食增产在10%左右。”胶州市农机局业务管理科徐凤敏科长说。

青岛还推行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花生与薯类生产、果品生产加工等农机化新技术, 大大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

新农民——农机化发展催生产业新大军

今年“三秋”期间, 虽然要价比别人还贵20元, 但青岛胶州市胶东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是很抢手。整个“三秋”下来, 合作社的机手平均比其他机手多赚上万元, 其奥妙就在于他们的玉米收获机上独立安装了合作社社长刘宗杰研发的玉米剥皮机。据刘宗杰介绍, 他为研究剥皮机, 投入了有几万块。有很多技术难点, 不会计算数据, 要改装机械, 只能靠眼看。通过长期的田间观察实践, 他向生产厂家提出改进意见, 生产厂家则负责制造。如今, 刘宗杰已经是好几个农机生产厂家的顾问了, “我到厂里去待遇可高了, 因为我不闭门造车, 我有丰富的田间实践经验。”刘宗杰自豪地说。

48岁的胶州市温家庄村农机手隋武群, 今秋在淄博、胶州机收玉米, 净赚3万多元。“三夏”还凭着他的小麦联合收割机, 到安徽阜阳、河南南阳等地跨区收割小麦, 净赚2.8万多元。像隋武群这样的机手, 其实只是青岛市28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众多成员之一。通过合作社, 这些机手们开展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代耕代种代收, 实施“玉米机收、深松作业、小麦免耕播种”等农机一条龙作业, 推进了农机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目前, 青岛市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6亿多元, 拥有农业机械3.5万台 (套) , 承担了全市50%以上的农机作业量, 成为服务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设施农业成农民增收新亮点 篇8

百亩“果蔬采摘棚”引来游客

春节前夕,天气晴好。笔者跟随蔬菜大棚的主人赵旭辉,来到他的温室大棚里。门帘刚一掀开,一股暖流便扑面而来。空气中果蔬飘香,沁人心扉。

莱州市文峰路街道前薛家村百亩冬暖式蔬菜大棚采摘园,今冬刚开始采摘,行情就意外火爆——不但当地游客络绎不绝,就连平度、招远等地的游客竟然也慕名而来。

在赵旭辉的引领下,游客们弯腰走进暖哄哄的蔬菜大棚。“哇!真是春色满园,果实累累。”从青岛平度来的一位女性游客望着满园的西红柿喜不自禁。

“嗯,这西红柿个大饱满,酸甜多汁,还起沙,好吃!”同在一个园子的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摘了一个约0.15kg多重的粉红色西红柿尝了一口。

赵旭辉的蔬菜大棚分为西红柿、黄瓜和茄子3个品类。游客们带着各自的采摘工具,采完了黄瓜就摘西红柿,然后再到茄子大棚摘茄子,并不断摆出各种“POSS”拍照留念。

“2013年是头一次采摘,没想到连外地的游客都能来。”张旭辉说,他共种植西红柿、黄瓜和茄子大棚18个,“到冬子月底采摘结束,总共能采摘40多天。”

这百亩大棚,如何来管理?笔者有些惊奇。赵旭辉解释说,现在什么都是机械化,盖大棚有保温被,耕地除草有微耕机、清理大棚上的积雪还有防火用的吹风机,用人的地方少多了。

至于每个大棚的收入及其发展前景,赵旭辉说,一个棚种两季,毛收入10余万元,扣除费用能净剩5万~6万元。“2014年我准备再投入80万元,扩建蔬菜大棚10个。”

笔者被另一个鲜艳的草莓大棚吸引过去,跟随大棚的主人刘立娟小心翼翼地跨过一个个草莓垄,向大棚深处走去。她边走边向我们介绍说:“俺家的大棚温度和湿度调控得好,草莓的生长过程中没有打一点激素。”这些草莓果形端正,个头不大,颜色均匀、红艳,表面光洁度好,与那些形状不规则、色泽不均匀的催生草莓有着明显区别。

刘立娟说她的草莓口感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用发酵的菌体蛋白作基肥,冲施肥也是用豆粕发酵的,第二点,用的是电动授粉器,当草莓开花的时候,直接上去电动授粉,所以草莓口感好。

为了保证草莓品质,草莓大棚杜绝使用任何农药,采用黄板和杀虫灯进行杀虫,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侵袭。目前,正在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每个大棚里面准备再上一个沼气池,将来地基肥全部用沼渣,冲施肥用沼液,走高端市场。

据了解,刘立娟家里总共有4个大棚,占地约0.6hm2(9亩)。由于两个大棚方向向阳,而且安置了保温板和反光膜,所以提前两个月草莓就已经成熟了,另外两个大棚的草莓到年后也能先后成熟,刘立娟说,照现在这个势头,一个大棚的产量突破0.5万kg肯定没啥问题,要是价钱好一点,收入上8万元也不难。

电动卷帘机轻松“搞定”樱桃园

“你可别小看我这8个不起眼的大棚,一共只种了440棵樱桃树,2013年,除了成本和人工费,我的大棚纯收入超过了26万元,最多的一颗树收入是2 470元。”大寒时节,在比二层楼还要高的樱桃大棚里,莱州市文峰路街道南十里村6 5岁的果农任先才见到笔者时,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激动不已。

“自从上了8台大棚卷帘机,我家这0.53 hm2 (8亩)樱桃园收入有了保障。大棚樱桃每年4月底前就能上市,比正常栽种的樱桃要提前一个多月,上市价也是正常价格的五六倍,2013年的上市价是92元/kg,4 000kg樱桃平均价也在70元/kg以上”,任先才说。

“这么大地方,这么多树,你就一个人能管理得过来吗?”看着头发有些花白的任先才,记者不由心生疑虑。任先才倒是快人快语。原来,他在农机部门的帮助下,率先实施了自动化改造,安装大棚卷帘机等先进设备,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前年我安装了大棚卷帘机,只要用手在电源开关上轻轻一按,75kg重的帘子就收放自如,根本不用人使劲,一个大棚36床草帘,早晚也就各花10多min,收啊,放啊,一会就完事,整个园子就我一个人就能管得过来。”

“一个大棚的跨度是24m,高度为6.3m,如果让人来捣鼓,根本就捣鼓不了。2012年我用的是单向后拉式卷帘机,提升时靠麻绳卷帘,下放时靠帘子自身质量,这种方式使帘子经常跑偏,不规矩的地方还要靠人工来整理收拾,费时费力,很是麻烦。现在形势好了,前两天,我又投资了1 2 000元新上了8台新式大棚卷帘机,这种大棚卷帘机是电动双向卷帘,收放更自如、更平整。”任先才谈到机械卷帘,一脸轻松。

在任先才的大棚里,笔者还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田园管理机,自动喷雾喷粉机和浇灌机械。任先才说,现在国家不光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对种足种好农产品进行安排部署,重点扶持,而且对购置农机具也进行补贴,现在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未来两年,他还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惠农政策,准备再上2台引风机,4台暖风炉,到时,棚子里的冷、热、干、湿全靠机械化来控制,干起活来真的变得很轻松。

大棚平菇种植“鼓”起村民钱袋子

进入正月,气温转暖。走进平菇大棚,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长势喜人的蘑菇。笔者来到沙河镇前朱家村冯哲的平菇大棚时,他正忙着给平菇洒水。据了解,目前,大棚平均每天的出菇量达到50kg,仅仅0.1hm2(1.5亩)的平菇大棚所带来的年收入将近1 0万元。平菇种植不仅让沙河镇前朱家村种植户冯哲开启了致富的大门,更成为村民学习平菇种植技术的免费“指导员”。

在平菇大棚里,5 000多个栽培袋排列得整整齐齐,平菇破袋而出,长势喜人。“莱州的气候适合种植平菇,而且便于管理,只要温度合适一般不出毛病。”冯哲一边忙洒水一边告诉笔者。几年前,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冯哲投资3万元在村里建了第一个平菇种植大棚。而最让冯哲看重的就是平菇的潜在市场。“当时对老百姓来说,平菇还是一个稀罕物,不仅种植门槛低、市场需求广,而且利润空间大。价格一般在1 1元/kg,这个大棚年产量8 500kg左右,净收入达到5万~6万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季节蔬菜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根据市场需求,冯哲又将眼光放在反季节平菇种植上。“冬季能种平菇,夏季咱也能种。”2011年冯哲投资5万元开建第二个平菇大棚,进行高温型平菇种植。一年出菇量达到1.5万kg,收入将近15万元。

“2012年腊月底,平菇零售价格10~12元/kg。最高时零售14元/kg,虽然价格高,但是销售仍然不用愁。”冯哲告诉笔者,目前,平菇的批发价格在8元/kg,大棚一天出菇量平均50kg,主要还是用于零售。

说到今后的打算,冯哲笑呵呵地告诉笔者,将来他准备扩大大棚规模,再扩建平菇大棚。“希望扩大规模后能有更多的客户”。如今,只要村民需要平菇种植的技术支持,冯哲也总会热心提供帮助。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劳动力,新型农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 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在实践中,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 广大农村存在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普遍缺乏“劳动力”。在劳动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谁来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

一、新农民的内涵及意义

在我国, 农民从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长期以来, “农民”就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从事耕作,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给人以辛苦劳碌, 因循守旧的印象。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业工人、农业管理者、乡镇企业工人、乡镇企业管理者的大量出现, 农民的涵义发生了变化。许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从事工业、交通、建筑、运输业的劳动者, 在户籍制度上仍然是非城市人口, 但却实实在在地开始从事各种产业活动, 改变了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意义上的纯农者的身份, 农民具有了“农村居民”的丰富含义。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 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使农村的分工分业有了极大发展, 使大批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较稳定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 农业经营开始日益向兼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农民不再是那种完全被圈在土地上的纯农者, 但是,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实行却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即如何去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要解决这一问题, 农民必须不再崇尚“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而能融入新农村的建设中, 投身于农业的集约经营、规模经营, 从而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 必然要依靠农民, 必须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 对新型农民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 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心友爱、知法守法。走进知识、走进文明, 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 熟练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和技巧, 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使用技术和转岗的专业技能,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直接的动力。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 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现状分析

1. 现状。

以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洛阴村为例:该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推进村, 2009年, 全村总人口1200余人, 劳动力总数520人, (劳动力指18岁~60岁从业人员, 下同) , 其中:男300人, 女220人。全村从事农业生产130人, 农忙在家从事农业, 农闲外出打工160人, 长期外出从事其他行业230人。留守在村中的, 除了十六七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外, 中间年龄段的人非常少。以前说留守在农村的是:“386199部队” (妇女、儿童、老龄) , 现在, 有劳动能力的妇女也差不多全出去打工了, 剩下在农村的人只能说是“6199部队”了。这些老人和孩子在体力上、文化上、思想上都不行, 他们又怎么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间力量?

2. 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成因。

(1) 个体经济的快速增长, 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从事了非农产业, 而从事非农产业外出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对洛阴村330户农民的调查, 该村自2003年以来, 户年收入持续增长, 增长幅度达到20%。农民收入大幅度的增长基本来源于非农产业 (农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主要有:工业、建筑、运输、交通、餐饮、服务等) 。农民非农产业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超过了六成。

(2)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增收幅度, 促使农民外出务工, 从事非农产业。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 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回升势头, 且涨势强劲。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加大了农民的负担, 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 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 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建议及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通过人 (劳动力) 来实现。现实的农村缺乏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新型农民, 缺乏人才。没有能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农民, 谁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 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 继续加大“惠农”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

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并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 由于物价的上涨, 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直接抵消了这部分政策优惠。因此, 建议继续大力向农业产业倾斜, 在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 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投入的高低, 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筑牢农业基础, 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3.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让农民融入到产业化生产的链条中。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又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政府要帮助农民打破部门分割、地区界限、所有制界限、发展纵向的、横向的经济联合体。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4. 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 这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

农民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 无论搞种植、养殖, 还是进城务工, 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 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的手里, 手把手地教会他们。政府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 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 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

5. 政府侧重对农服务, 充分发挥政府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

在加强对农业生产领导的同时, 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文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 为他们排优解难, 真正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 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 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 确保农作物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6.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要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 抵制迷信, 移风易俗, 破除陋习, 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一是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 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农村要发展, 稳定是前提。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 自觉学法守法, 依法办事, 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走上法制化轨道。二是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使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树立农村文明新风。三是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 要以“创五好、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 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的头脑, 使他们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转变作风, 通过进村入户, 体察民情, 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 沟通干部与农民的思想, 使干部能积极处理群众中的疑难问题和棘手问题, 及时化解思想矛盾, 为农村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近年来, 农村缺少“新农民”的现象, 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解决好“新农民”问题, 对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下手。

参考文献

[1].张雷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7)

[2].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西北农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8.4.1

[3].周始杰.发展现代农业必先培养新型农民.河南农业, 2009 (4)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学术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院.三明市科学技术协会.http://fass.nee.cn/f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探析 篇10

一、新型农民的内涵

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 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有文化, 就是需要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仅要能说会写, 还要有先进的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也要健康, 崇尚科学, 勤劳致富, 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领头人的作用;懂技术, 包括农业种植、畜产品加工技能、养殖技能及其他操作技能等。具备与现代新型农业相适应的的技能型农民, 才能成为带头人; 会经营, 农民要适应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 具有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能力, 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当领头人;讲文明, 指有现代生活意识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守法纪, 指具有法律观念,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会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培训新型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培训新型农民的意义

( 一) 培训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70%, 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就是要改变原来的面貌, 建设新型的理想家园。农民对农村非常了解, 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培训新型农民, 就要他们的思想发生转变, 提高文明素质, 拓宽眼界, 摆脱原来固有的小农意识的束缚。通过培训的新型农民带动和影响农村中的落后群体, 改变农村的面貌,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 二) 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业现代进程的加快, 对农民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新型农民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 还要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 同时还要具备农业生产的技能, 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偏低, 缺乏生产技能, 大大地影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的建设的进程。

( 三) 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

现在农民收入低的原因, 就是农民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 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的体力工作。要想改变现状, 就应加强对农民的各种技能培训, 普遍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提升农民素质。来解决农民就业难、收入低的现实问题。农民收入低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只有解决经营与市场链接的问题, 使农民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都能得到经济收益。使农民适应规模化、专业化和科技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才能提高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三、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路径

( 一) 结合科技项目开展各项农民培训

依据科技项目的开展对农民进行多项技能的培训, 既能事半功倍, 又能够使农民科学全面地掌握相关操作技术, 新型农民培训的效果就好。可依靠科技示范小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实训基地对农民实施实用操作技术培训, 使培训基地成为农民培训的最有效的课堂。

( 二) 做好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

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头脑、有能力、有技术、有奉献精神的人才到农村去做引路人, 所以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作, 使他们尽快进入村官角色, 了解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可以采取课堂教学, 进行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业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列举实例, 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勤政廉政教育。使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的环境, 融入农村, 把知识和才干发挥出来, 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三) 组建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开展农民培训

在农村开展致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 由专家组建讲师团, 结合科技下乡, 对农民进行养殖、种植和特种种养新技术、新项目的实用技术专业培训, 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培训, 建立科普示范基地, 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等可以提高农民的各种技能水平, 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 四) 利用现代化的传媒体系进行农民培训

针对农民数量众多, 居住分散的特点, 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电话、手机等各种现代传播媒体, 建立专家咨询平台, 为农民提供随时咨询服务;根据农民培训需求, 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农民普及培训, 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为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中心和宣传中心。

( 五) 以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契机开展农民培训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其文化素质及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转移的速度和转移后职业的稳定。农民培训中应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 让他们掌握一项或多项劳动技能, 增加再就业机会, 并在培训时贯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 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原则, 推动国家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实施, 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 六) 培育农民企业家队伍

通过政策扶持和教育培训等方式, 培育出一批创业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有开拓能力的农民企业家队伍, 建立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 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而加快中国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 各个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缺资金、缺师资等诸多问题, 使农村的教育依然相对落后,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依旧存在, 造成农民素质参差不齐, 与国外农民受教育年限相比差距较大。

( 二) 科技素质贫乏受小生产方式的束缚

我国农民科技素质偏低, 主要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 且生产规模小, 利润低, 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直接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与解放, 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明显偏低。

( 三) 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劳动力缺乏

目前, 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 留守从事农业生产者多为老年人和妇女, 他们对参与培训以及获取新技术的意识薄弱, 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强。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农民素质普遍偏低, 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农民培训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必须提高和完善新型农民整体素质。

关键词:新农村,新型农民,农民培训

参考文献

[1]程亚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J].法治与社会, 2011, (8) :222.

[2]纪中强.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8) :17-19.

西峡:新农村开启农民新生活 篇11

温馨的港湾,精神的家园

“我们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就医、孩子上学、交通出行都很方便,吃上了自来水,出门就有超市,还有文化娱乐广场,俺们这生活和城里人没啥两样!”刚刚入住回车镇垱子岭社区的王海东谈起新居的巨大变化赞不绝口。

来到垱子岭社区,看到一栋栋现代化楼房拔地而起,水泥路宽阔整洁,路两侧的绿化带生机勃勃,花草溢香,休闲文化广场、学校、敬老院、社区诊所、超市等配套设施齐全,在四面青山的映衬下,社区犹如夜空中镶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老王的带领下,走进他的新家,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俺们原来住的沟里既脏乱,又偏僻,且路面坑坑洼洼,生产生活极不方便。而新社区环境优美,现代化的设施和管理使生活变得很方便、舒适,劳动了一天,回到家就像到了温馨的港湾一样。”老王一脸幸福地说。

走进西坪镇牧牛岭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三层楼房。为了方便群众就近就业,社区一楼统一设计为门面商铺,二、三楼为住房。街道两旁的路灯、垃圾箱、下水道等设施一应俱全,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小集镇”初具规模。村民王彩凤说:“我们在一楼就业干活,在楼上生活,就业不离家,收入不减少,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蜜。”

在双龙镇化山社区、米坪镇米坪社区等风景如画的社区里,三三两两的群众在文化广场跟着音乐的节拍跳健身舞,文化书屋里坐满了看书的群众,视野在这里拓宽,精神在这里升华,书香的社区里温馨和谐。

像垱子岭、牧牛岭、化山、米坪这样,群众就近就业、以产兴村且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在西峡有20多处。

希望的田野,幸福的生活 回车镇垱子岭社区10年前还是个贫困村,人均纯收入450元。在村支书王海成的带领下,他们转变传统种植模式,借助农业综合开发,在河滩上打井、修渠、建河坝,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种植猕猴桃6000亩。昔日贫瘠的河滩丘陵成了希望的田野,垱子岭村也成了远近有名的林果专业村,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万元。果农李富贵逢人便说:“俺村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全靠种猕猴桃发了财。”

正是因为垱子岭村大力发展猕猴桃高效产业,收入连年增加的群众才有了建新房、住新家的想法。村委会按照群众意愿,结合村情,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每户平均拿出15万元左右用于购房,县里对购房户进行定额补贴,建设了集垱子岭、陡沟、黄湾三个村于一体,占地面积达600多亩、居民达5000多人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社区,实现了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就地市民化的美好愿望。

双龙镇化山社区借助本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和休闲农业,建设农家宾馆和林果采摘园,让游客在山水画廊的游玩中体验了农家的乐趣,同时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农民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化山社区党支部书记符合顺介绍说:“为使旅游服务集聚区活力永现,我们将逐步引导部分农民走出纯粹的旅游接待服务业,从事多种经营,发展香菇、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使全村形成三分之一的群众从事农特产品经营、三分之一的群众经营农家宾馆、三分之一的群众为旅游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的一业为主、多业支撑的就业格局。”为解决就业问题,使社区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米坪镇米坪社区在附近建立了600万袋香菇示范基地,确保群众进社区收入不减少,生活水平上台阶。

宏伟的蓝图,不懈的追求

为使新型农村社区建出特色、建出风格,西峡县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为先导,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分布等因素,结合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就业为本、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把全县科学规划为12个城镇型居住社区和36个新型农村社区,同时从产业支撑、社区管理、财政扶持、资金整合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勾画了零星户向中心社区迁移、村组向集镇靠近、乡镇向县城趋齐的新型农村社区科学蓝图,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序推进。

“在社区建设中,我县按照示范引领、梯次推进的原则,实施示范带动战略,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强力打造回车镇垱子岭社区、西坪镇牧牛岭社区、双龙镇化山社区、米坪镇米坪社区等一批精品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凸显示范效应。同时采取增加财政投入、整合项目资金、实施对口帮扶等办法,累计整合1.6亿多元用于社区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格局。”西峡县委农办主任庞潜泽介绍说。米坪镇米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得到了该县财政、交通、教育、水利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设了沼气池、健身游园、文化书屋、幼儿园等基础设施。

在产业发展上,该县围绕三个长廊(猕猴桃、香菇两个百公里长廊和北山GAP山茱萸长廊)的建设目标,按照“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理念和“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要求,强力打造华夏联诚果业公司、果然风情公司和华邦公司等以猕猴桃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张仲景大厨房公司等以香菇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宛药公司以山茱萸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了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三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5%以上,农民收入65%以上来自三大产业,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全县已建成林果型、旅游服务型、食用菌种植型、农产品加工型等“一村一品”专业村160个,形成了以产兴区、以区促产、产区互动的良性局面。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论文 篇12

一、农村留守家庭基本状况

(一) 农村外出劳动力多在省内城市从业

近年来, 随着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中城市带的就业机会增多, 关中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人数增加。从调查地的农村流出人口所在的111个城市分布看, 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西安 (占39.25%) 、宝鸡 (占5.61%) 、咸阳 (占4.14%) 、广州 (占4.04%) 、北京 (占3.87%) 、深圳 (占3.34%) 、上海 (占3.07%) 、渭南 (占2.94%) 、东莞 (占2.4%) 、榆林 (占1.34%) , 排名前十城市所吸纳的农村转移人口占74.9%, 其中, 排名前十的陕西城市所吸纳的农村转移人口占53.27%。说明过半关中农村劳动力愿意留在本省城市就近就地务工, 也说明近年来东西部城市区域之间打工收入的国民差异在不断缩小。

(二) 孩子寄养亲朋家庭比例较大

随着父母大量进城务工, 孩子受教育的地域结构和寄养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调查结果看, 孩子入托的比重占8.92%, 上小学的占32.47%, 上中学的占22.09%, 随父母进城的占7.72%, 其中, 寄养在亲朋家的孩子比重高达28.81%。从孩子入托上学的距离看, 村庄距离学校5华里及以下的占81.37%, 6-10华里的占7.25%, 11-20华里的占4.31%, 20华里以上的占7.06%, 其中, 有校车接送的孩子仅占4.6%。可见, 农村留守孩子的寄养比重较高, 不利于孩子情感交流和心灵发育, 同时, 多数孩子上学无校车接送。

(三) 养老保障普及但缺乏养老资源

在受访的1 540户家庭中, 养老金领取户数有693户, 占调查户数的45%。每月领取养老金额总计65 435元, 平均每户每月领取养老金为94.4元。尽管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多, 但亘古未有的社会关爱行为却让农村老人乐此不疲, 养老保障在关中农村基本普及, 公共福利惠及农村。关中农村老人的存量和增量逐年增加,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20.29%, 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加之家庭养老的依托资源——青壮年人口的流失, 谁来养老、怎样养老, 已成为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四) 户主从业结构和受教育水平有所改善

从户主身份看, 农村留守人口的从业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农民的身份逐渐退色。从所调查的户主身份和从业结构看, 务农者占61.1%, 养殖专业户占4.7%, 村干部占6.00%, 乡镇干部占1.8%, 教师占3.40%, 外出务工人员占17.1%, 其他占6.00%。户主不识字或很少识字者占5.1%,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21.4%, 初中文化程度者占52.7%,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0.8%。整体看, 户主中学以上受教育比重超过七成, 务农比重虽然较大, 但户主从业的结构出现分化, 非农化程度提高。

(五) 耕地种植结构明显改善

在1540户当中, 有耕地的为1343户, 占87.21%;拥有耕地面积15 932亩, 每户平均11.86亩, 其中, 种植粮食的耕地占43.8%, 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占56.2%。农村人口减少使户均耕地面积增加, 机械化耕作和组织化经营纷纷出现。耕地种植结构侧重于经济作物, 反映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 倾向于耕地的多元化经营。

(六) 家庭收支结构呈现良性态势

从统计结果看, 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趋势明显。其中, 户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18.70%, 1-2万元的占31.6%, 2-5万元的占33.9%, 5-10万元的占13.3%, 10万元以上的占2.6%。种植经济作物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种植经济作物年收入在0.5万元以下的占35.80%, 0.5-1万元的占30.9%, 1-2万元的占15.90%, 2-5万元的占13.5%, 5万元以上的占3.90%。从农户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看, 农业收入占20%以下的农户为39.7%, 20%-50%的农户为32.7%, 50%-80%的农户为16.90%, 80%以上的农户仅为10.80%,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50%以下的农户达到72.4%, 说明非农收入 (包括工资收入等) 增长较快。从农户支出的数量结构看, 过去一年家庭总支出在0.5万元以下的占17.3%, 在0.5-1万元之间的占21.4%, 在1-2万元之间的占34.2%, 在2-5万元之间的占20.1%, 在5万元以上的占7.00%。农户的收支结构基本平衡, 且大多数农户有一定的剩余或储蓄, 充分享受着城乡改革与发展的红利。

二、农户新型社区集中居住意愿分析

(一) 留守人口与流出人口的结构变化

调查显示, 农村留守人口占总人口的69.7%, 外出务工人口占30.3%。留守人口中, 男性占48.24%, 女性占51.76%, 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年龄结构看, 20岁及以下占21.1%, 多为留守儿童和上学青少年, 20-40岁之间的骨干劳动力仅占18.96%, 40-60岁劳动人口占39.65%,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20.29%, 20岁及以下和60岁及以上人口累计占41.39%。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中, 从性别结构看, 男性占62.86%, 女性占37.14%;从年龄结构看, 20岁及以下占6.32%, 21-30岁占35.12%, 31-40岁占22%, 41-50岁占31.6%, 51-60岁占4.83%, 60岁以上占0.12%。说明农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较多, 且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劳动力占近六成。分析表明, 关中农村留守人口年龄结构畸形, 呈哑铃状, 即年少和年老的多, 社会抚养比偏高, 青壮年少, 劳动力明显不足。

(二) 农民居住意愿多元化

在更好的居住方式选择中, 有39.5%的农户愿意集中住进新型农村社区的楼房, 而43.9%的农户则愿意保持宅院式的居住现状, 只有16.6%的农户表示“说不清”。当问及是否愿意与本村人一起搬进新型农村社区居住时, 选择“愿意”的最多, 占35.6%, 而表示“不愿意”的占23.1%, 表示“一般”和“说不清”的分别占21.1%和6.3%。

(三) 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诱导农民迁居行为

当问及迁居新型农村社区的原因时, 在1297份有效数据中, 64.7%的农户认为“卫生条件好”, 其占比最高, 而选择“供电供水设施齐全”、“娃上学方便”、“房屋结构合理”和“老人看病方便”的分别占51.6%、47.7%、35.5%和42.3%。可见, 典型农村新型社区的示范效应 (如彬县东坡村) 和较为齐备的公共服务功能, 正是吸引农户选择入住的基本因素。

(四) 不愿意迁居新型农村社区的因素复杂

从不愿意迁居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影响因素看, 在1245份有效数据中, 有46.9%的农户认为“没钱搬迁”, 占比最高;而选择“老房住惯了”、“种地方便”和“新建了住宅”的农户, 分别占37.2%、42.8%和35.9%。

(五) 促进农户集中进住新型社区的措施

当问及有哪些有力措施才愿意住进新型农村社区时, 在1375份有效数据中, 有58.9%的农户认为应该有“旧房拆迁补助”, 而选择“宅基地及房屋置换”、“耕地置换”和“社区建房补助”的农户则分别占53.1%、43.1%和37.2%, 仅有7.1%的农户选择“购买社区住房”。

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状

(一) 农户大多住在平原地带

从受访农户所在地的地貌特征看, 居住在“山区”的农户占15.1%, 在“丘陵”的占7.6%, 在“平原”的占到68.4%, 在“城郊”农村的占7%, “其他”的占1.8%, 近七成农户居住在平原地区, 大致代表着关中地区的地貌特征。

(二) 公共设施配备残缺不全

在所调查的村庄公共设施配备中, 村庄已配备卫生所、水泥道路、学校、供电设施的, 分别占受访农户的82%、71.5%、63.7%和63%, 而村庄已配备排污设施、供暖设施和敬老院的, 分别仅占受访农户的13.4%、9.6%和11.5%。在传统村落基础上陆续修建的公共设施, 量少质差, 况且, 无序扩张且居住分散的村庄也自行弱化了公共设施的投入预期和使用效率, 从而妨碍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三) 医疗服务满意度不高

农户对村庄卫生所的医疗服务状况多数持保留意见, 在其满意度调查中, 有48.7%的农户认为医疗状况“一般”, 16.7%的农户表示“不满意”, 只有26.9%的农户表示“满意”。农村卫生所医生和医疗器械缺乏, 与农村老龄化程度较高和老年人数量较多的医疗卫生需求很不适应。

(四) 生活用水相对便利

在农户对村庄的生活用水设施状况的满意度调查中, 对设施状况感到“一般”的占39.8%, 感到“满意”的占29.1%, 而感到“不满意”的占到12.8%。关中地区的地下水相对丰富, 饮用自来水的村庄日益增多, 但工业污染不断加重值得警惕。

(五) 交通方便但票价偏高

在农户对村庄的交通出行设施状况满意度调查中, 认为设施状况“一般”的占到41.6%, 对设施状况“满意”的占27.2%, 而“不满意”的占到14.7%。县乡公路联网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但由于地方财政对公交车补助偏少, 导致村民乘车票价普遍高出城市2-3倍。

(六) 供电设施通村达户

在农户对村庄的供电设施状况满意度调查中, 认为设施状况“一般”的占39.5%, “满意”的高达40.1%, 而“不满意”的仅占11.4%。这是8项农村公共设施配置调查中满意度最高的。

(七) 教育质量不容乐观

在农户对当地学校的设施和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中, 认为设施状况与教学质量“一般”的占到43.1%, 表示“满意”的占23.1%、“不满意”的占19.5%。随着农村生育水平持续降低和跟父母进城读书的子女人数增多, 农村留守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的人数不断减少, 中小学撤校、并校现象增多, 教育设施相对改善, 但子女上学的距离也相应延长。

(八) 少数村庄配有敬老院

在所调查的412个村庄中, 配备有敬老院的村庄只有97个, 仅占23.54%。此项满意度调查的缺失数据多达952份, 占受访者总人数的62.2%。在578份有效数据中, 认为敬老院状况“一般”的占到35.8%, 表示“满意”的占12.5%、“不满意”的占16.4%, 而表示“非常不满意”的高达34.9%。农村老人逐年增多, 但乡村敬老院的专业化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十分有限, 普遍缺乏专业医护人员。

(九) 群众活动场所基本普及

近些年来, 各村陆续建起了文体活动场所, 方便了群众文体活动。在对村庄群众活动场所的满意度调查中, 38.4%的农户认为“一般”, 23.6%的表示“满意”, 18.7%的表示“不满意”。群众活动场所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兴事业, 清晨上器械锻炼, 傍晚跳舞, 逢重大节日进行集体竞赛与表演, 在许多村庄已蔚然成风, 但普遍缺乏专业教练的指导。

(十) 水利设施建设裹足不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村庄的水利设施状况认为“一般”的农户占57.7%, “满意”的占20.9%, 而“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的占21.4%。尽管调查的412个村庄中有289个配备有农田水利设施, 但农户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自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 带有集体性质的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几乎停止, 乡村道路修建、村庄扩容、耕地侵蚀等, 使许多村庄原有的灌溉水渠消失。农业的弱质性、低收益性、土地承包期变化和农户投资能力限制等多种因素交织, 使个体农民家庭投资水利设施 (如打井修渠) 的可能性很小。再者, 自实行土地承包制以来, 村庄集体经济大多“空壳化”, 缺少投资能力, 县乡政府更多地关注本地的工商业发展,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被严重边缘化。

四、农业经营状况分析

(一) 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收入有限

关中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尽管粮食平均产量较高, 但受制于消费需求缺乏弹性和国家对居民消费保护价格的影响, 粮油价格上涨具有天花板效应。同时, 由于近些年来农作物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 农民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调查显示, 1334家农户对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收入情况作了回答, 其中, 非常不满意的占到11.9%, 不满意的所占比例最大, 达到42%, 一般的占到35.7%, 满意的仅占到受访者的9.8%, 非常满意的仅占到0.6%。

(二) 尝试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意愿较强

从调查结果看, 53.2%的农户愿意尝试种植高效经济作物, 还有17.4%的农户非常愿意, 不愿意的农户仅占到受访者人数的6.0%。由于高效经济作物的收益较高, 加之示范引导和政府扶持, 因而, 有29.8%的农户愿意尝试, 16.5%的农户表示只要政府扶持就愿意尝试。免费技术培训和种销对接, 对促进农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或采用新技术影响较大, 分别占到26.1%和23.9%, 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分别占到16.2%和17.1%。从农户不愿意尝试种植的原因看, 主要是不懂技术、销售前景难以预料以及投资跟不上, 三个原因分别占约三分之一。经济作物种植有很强的市场性、技术性和投资约束, 如礼泉县的苹果规模种植, 经济效益好, 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好途径。因此, 县乡 (镇) 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开辟新市场、学习新技术、培育新品种, 创关中经济作物系列优质品牌, 富甲一方百姓。

(三) 农户耕地转租意愿不强烈

关中留守农民年龄偏大, 恋土情结较重, 耕地转租意愿不强。从农户的转租意愿调查看, 各种意愿相差不大, 非常愿意和愿意的农户占45.1%, 但有32.2%的农户不愿意转租, 22.7%的农户意愿不明显, 即半数以上农户缺乏转租意愿。从农户不愿意转租耕地的原因排序看, 租金太低不合算者占26%, 在外打工不保险而把耕地作为最终保障手段而不愿意转租者占16.6%, 因为年龄较大而愿意在家种地者占16.1%, 因种地有政府补助而不愿意转让者占13.8%, 持观望态度者占13.3%。当然, 农民耕地流转受多种因素影响, 价格因素影响最为直接, 调查地每亩耕地年租金大多不足千元, 农民存在着耕地“惜租”心里。同时, 县域二三产业不发达, 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的机会少, 以及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少等, 影响着耕地的有效流转。从发展趋势看, 耕地规模集约经营是一个基本方向。

(四) 农业协会亟待培育

农业协会是农民开展效率农业的群众性自律组织, 有助于技术、市场和信息的联盟性共享, 如富平县的富郁香甜瓜协会、蒲城县的红提葡萄协会、眉县的猕猴桃协会, 都对当地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示范聚合作用。从农业协会等民间组织设立情况看, 77.2%的农村没有设立, 仅有22.8%的农村设立。对农业协会服务非常满意的占17.4%, 满意的占17%, 一般的占44.5%, 不满意的占21.1%。可见, 关中农村地区的农业协会较少, 服务质量不高, 示范引导及聚合作用不强, 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从而妨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 支持土地规模经营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对农村的辐射, 规模效益型农业的理念正在农民心中开花结果, 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方式受到挑战。调查表明, 28.6%的农户认为联户合作社经营可以提高土地收益, 23.9%的农户认为公司+农户能够提高收益, 23.1%的农户认为由专业大户经营效率更高, 12.1%的农户认为家庭农场较好, 认为公司经营效率更好的农户占到6.3%, 只有4.1%的农户想维持家庭经营现状。总体看, 七成农户赞成土地规模经营方式。

(六) 期盼先进的农业经营方式

欧盟地区把45岁以上农民称为老年农民, 由此看来, 关中留守农民年龄普遍较大, 未来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广受关注。我们在蒲城山怀村调查时, 有一个60多岁的农村妇女承包了20多亩耕地, 平时耕种非常辛苦。调查表明, 26.5%的农户认为以后应采取机械化耕作, 14%的认为应由专业大户耕种, 13%的认为应采取公司化经营, 12.9%的认为应采用“公司+农户”方式经营, 10.7%的认为需要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年轻人科学种田, 仅有7.6%的认为维持现状, 而4.1%的农户则悲观地认为种地没有前途。总体看, 留守农民对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充满期待。

(七) 关注平坟增地行为

耕地是稀缺的宝贵资源, 农民历来惜土如金。目前, 农村耕地被人为浪费的形式主要有自发建房、埋坟和抛荒。对此, 我们针对2012年河南周口农村平坟迁公墓行为在关中农村能否行得通时, 37.1%的农户认为可行, 有助于解决故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38.5%的农户认为行不通, 传统习俗难以改变;而15.7%的农户喜欢随大流, 8.7%的农户说不清。关中是周礼文化的发祥地, 自古到今有黄土厚葬先人的遗风, 可谓良田处处立坟茔, 既占地, 又不利于机械耕作与灌溉, 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因此, 宣传教育农民移风易俗, 推广火葬, 建设农村公墓,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结论与建议

资源积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农村人力资源大规模地向城镇集中, 加速了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 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和结构变化。关中农村正在经历转型发展或乡村重构的历史进程之中。

(一) 农村劳动资源的大量流出, 是城市经济异常发展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的一种非均衡发展现象

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流出并集中在城市效率更高的二、三产业, 实现了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 通过收入的城乡逆向流动,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农村留守人口现象是我国二元结构一元化过程中农民家庭人口结构非均衡的特殊表现形式, 是农民家庭为中国城镇化付出的高昂社会成本的体现。农村留守人口系统性风险的化解, 依赖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就业机会, 城乡收入均等化窗口开启, 农村人口举家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模式并行, 实现农民家庭人口结构均衡。

(二) 农民居住方式转变是乡村重构的重要内容, 涉及土地资源整理这个核心问题

通过村镇规划和农民土地确权与有效流转, 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符合农民意愿基础上适度迁并“空心村”, 实现人口相对集中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设有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的田园山水式村镇聚落。农民集中进住农村新型社区是农村现代化的质量指标。新型社区集中居住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节约稀缺土地资源, 享受社会发展红利, 还能够通过享受公共服务化解留守人口的系统性难题, 也能够通过农民职业身份改变而成为现代农业工人。

(三) 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匮乏与土地家庭经营和村民居住散乱直接相关

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性质属于公共投入, 除村集体和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投入外, 也包括一部分社会投入, 如企业或个人的捐赠。要建设现代农村, 必然要走资源积聚之路, 在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同时, 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 从农村资源集聚中释放自主性公共投资的强大内动力。

(四) 农民居住方式是一种自主性的偏好选择行为, 受众多因素影响

从现有研究成果和历史发展看, 农民身份由传统农民到现代职业农民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经济学意义, 这个转变过程在欧洲国家历经上百年, 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才相继完成的, 农民从个体劳动者到农场工人或经营者, 土地经营制度从分散发展到规模集中, 居住方式也由发散式的传统村落演变到规模较大的村镇现代社区, 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便于通达, 聚集经济效应显现无疑。从实践看, 城镇化过程不是消灭村庄, 而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整合村庄资源, 发展现代农村和新型社区。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而言, 有四个实现途径:一是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 (如韩城市党家村、礼泉县袁家村) 要妥加保护, 可修旧如旧, 发展乡村旅游业;二是规划功能较好的大村庄 (1 000-3 000人) , 可进一步完善功能和设施, 提高生活质量;三是对村落小、人口少、耕地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乏的村庄, 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可考虑适度迁村并村, 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完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如彬县东坡村) ;四是重点镇特别是重点示范镇, 更要围绕产业基础规划好建设好居民小区, 以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就业和就地城镇化。就关中农村目前而言, 农民居住方式社区化、现代化尚需要一系列因素的裂变, 农村“三确权”是当务之急, 它关系着耕地宅基地流转、农民财产利益分配和农民身份转变。

(五) 把乡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与新型社区的规划建设相结合, 实现农民居住方式现代化

村庄治理包括新社区规划、旧村改造、宅基地还田再利用和公共投入等内容。通过村镇社区规划和宅基地确权与有效流转, 适度迁并“空心村”, 加大对规划社区的公共投入力度, 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和居住集中, 建设有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的新型田园山水式村镇聚落, 实现农民居住生活现代化与节约耕地并举。

(六) 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规模经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和发展效益型农业的机会窗口已经开启, 以土地确权和享受土地流转收益为核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前提, 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联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开发现代农业, 业主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就有了动力机制, 政府主要从事大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通过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确保关中地区的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

(七) 加快“三个推进”,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一是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尽早为农民颁发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改革征地制度,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保农民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二是推进农民宅基地和住房交易, 开展宅基地流转、抵押、转让试点, 推动农民市民化、农民股民化, 鼓励农民带地、带股、带房进城, 让进城农民有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能安居乐业, 实现安居梦、创业梦和市民梦“三大梦想”。三是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为辅的新农村金融体制, 发挥农村信用社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 化解农民产业发展的投入“瓶颈”问题。

(八) 推进综合整治, 创新村镇形象

上一篇:可能的风险下一篇:圆筒形压力容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