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2024-10-17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精选8篇)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篇1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和要求

调查地区:嵊州市三界镇黄先湾村

调查过程:先走访村委书记村长等人再走访每户家庭了解他们对建设新农村的感受想法以及对建设新农村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大部分村名都觉得对新农村是相当期盼的,只有少部分还没有深入了解新农村的意义但在沟通之后他们也觉得能尽快实现新农村。

调查报告: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广大农民心目中美好家园的代名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对于新农村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识、期盼、要求?他们眼中的新农村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根据有关权威部门以及自身几天的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是农民们给出的期盼。一:“钱袋子鼓起来”。不管是在富裕的村子里,还是在比较贫困的农村中,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认知无一例外地首先表现为“发展农村经济,人人有活干,村村有厂子,走上城镇化道路”,大部分的村民感叹:“要是有钱就好了”,认为新农村建设首先应该增加经济收入。二:“孩子都有学上”。农民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希望新农村的孩子,不仅要上初中,更要上高中、上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位。三:“家里人都能看得起病”。农民盼望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切实改善,认为“医院的药价要符合咱老百姓实际,如果能在村里建一个设备齐全、规模大一点的医院就好了”。希望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增设定点医疗机构,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方便农民就医。四:“水、电、路通到家门口”。农民盼望国家及政府部门在农村电网改造、生活用水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农民的交通、用水、用电、排污、灌溉等生产生活问题。五:“村庄整齐有规划”。调查显示,农民基本上按照城市的样子,规划自己心中的新农村,希望“统一规划住房,集体安排教育”,“能集体供暖、自来水入户,物业、、娱乐、文化设施等一应俱全”。六:

“生活环境再美些、污染再少点”。农民希望新农村建设要加快经济发展但更要注重环境保护。农民们说,新农村就是环境优美,绿化很好,河流清澈,没有污水。七:“多些文化娱乐设施”。村民对文化生活的诉求特别明显,新农村应该“多些娱乐设施,看报纸的地方再多些。天津市大邱庄镇居民王建梅反映,“要多建

文化设施,像老年活动中心啊、跳舞场啊、图书馆啊,让我们文化生活上更充实些。”八:“大伙儿在一起和睦相处”。“新农村就该有新风气!”农民都希望新农村民风应该像过去那样淳朴,多些沟通,少些隔阂。新农村不能光有蔬菜大棚,不能光有水泥路,不能大家低头忙挣钱,还得有“一人有事大家帮,全村有事共商量,敬老爱幼学贤良,和谐助人成风尚”的良好风气。九:“有一个能为咱们做实事的村班子”。农民特别希望村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致富的引路人,有一个“能为村民做实事、为人正直、有能力、敢为村民说话的村班子”,一心为民谋利益,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把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虽然新农村的建设是人们热切渴望的不过人们还是有所希望的。希望政府继续加大支农力度。希望政府出台更多更优惠政策,让公共财政更多地投向农村牧区,尤其是投向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领域。希望政府改善农村牧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应有良好的村容村貌,而目前农村牧区卫生状况却不如从前,特别是饮用水、农村水利、畜禽养殖、垃圾处理等方面急需得到有效治理。同时希望农村牧区建房能统一规划用地,并做好“三通”工作。希望政府加大农村牧区社会福利事业投入。被调查者认为,农村牧区医疗、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福利事业应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应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资,使城乡得到统筹发展,切实解决广大农牧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后顾之忧。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分赞成和充满期待的,新农村建设也是成效显著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启动与深入展开,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一些落后的、保守的传统观念逐步更新,一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意识逐步确立,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建设新农村是家家户户希望,我们也希望政府能早点完成建设,让广大的人民能享受到新农村的改变。

陈秋林22

环境工程分院工测0913班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篇2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

1. 惠农富农政策的吸引

十六大以来, 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 其中, 农村改革政策 (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支持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政策、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政策、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政策、对农民和其他个人或企业投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这些政策,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民的负担, 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了农民地位, 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为农民创业创造了条件。这些政策不仅对留守在家的农民具有积极意义, 对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则更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又给了有返乡创业愿望的农民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除了这些惠农富农政策外, 一些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时普遍存在的资金、场地、技术、人才、服务等问题, 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 如税收、收费、金融、社会舆论、治安、行政服务等方面的良好环境, 全方位鼓励、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

2. 进城务工困境的驱使

虽然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了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强调了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 当前农民工在城市中依然面临着就业压力严峻、权益受损的困境。

造成这一现状的最主要原因, 是供需不平衡。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技术含量极低, 同时每年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激增, 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 再加上政府、社会对非法用工监控不到位等, 雇主在用工上面处于绝对优势, 随意压缩用工成本, 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于是造成农民工工作权益普遍受损。可以说, 在短期之内, 农民工工作权益受损的状况不会消失, 目前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不成问题, 但是城市对他们的就业歧视和限制不会立即消失, 与城市下岗职工比较起来, 他们的就业保障更为薄弱。

农民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微薄的收入、权益的受损等困境时, 必然导致很多农民工不得不选择离开城市而返回家乡, 去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或利用在城市中习得的技能进行创业。

3. 家庭子女老人的需要

目前, 全国农民工中16至30岁的占61%, 31至40岁的占23%, 41岁以上的占16%, 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从年龄上看, 有近半数的农民工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阶段, 是家庭甚至是家族中的核心, 背负着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沉重负担。

当前,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虽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也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 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各种条件限制导致入学难, 且花费大, 农民工微薄的收入尚无力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另一方面, 由于身份、地位及经济条件的差距, 导致很多在城市求学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压力过大, 厌学现象普遍。同时, 由于身份的限制, 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必须回家乡参加升学考试, 由于各地区教材不统一, 影响升学。

而那些留守在家的农民工子女, 由于长期在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身边生活, 缺少父爱母爱, 也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 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

在农村,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和受传统孝道观念的影响, 使得传统的孝道思想成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内在动力、享受天伦之乐的本能成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精神动力。因此, 绝大多数年迈体弱的老年人更多的是选择了家庭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的实现, 必然需要子女来履行“床前尽孝”的义务。基于以上原因, 许多农民工不得不离开城市而返回家乡寻找新的出路, 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重要外因。

4. 体现自我价值的驱动

如前所述, 农民工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尽管如此, 许多农民工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 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 农民工中的一部分精英分子还从事了相应的管理工作, 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信息和技术有更多地掌握, 积累了一定的技能和管理经验, 逐渐从外行转变为内行。加上多年来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和技术及自身的节俭而积累起来的资金, 促使他们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贫困现状的愿望愈发强烈, 创业意识也愈发增强。

在外闯荡多年的农民工, 不仅积累了信息、技能、管理经验和资金,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也逐渐培植起来, 因为他们更加清楚“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农民工的流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熟人的介绍和推荐, 并在熟人的帮助下逐渐站稳脚跟并寻求更好的发展。“熟人社会”这个传统的、朴素的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观念, 在农民工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农民工除了在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本, 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 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 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外, 他们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 社会关系网络即社会资本优势明显, 认为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 而且有着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创业形式。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形式

近年来, 一批又一批曾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 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 不仅正在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潮, 而且正在滋生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 并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领域与他们务工的领域基本相同, 比较集中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餐饮、建筑、采矿、运输等行业, 他们在城里打工积累的经验、技能和资本对返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他们返乡创业的形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发展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

利用资金、技术和政策优势, 一部分农民工回到家乡, 通过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合法流转, 承包耕地、林地、荒地、草场、水域, 集中了较多的可供创业的土地资源, 发展规模农业, 如创建果蔬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基地、畜禽饲养基地、水产品养殖基地等, 以寻求更大的规模效益。在发展规模农业的同时, 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和规模优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以及科技的力量, 面向市场需求, 开发特色农业项目, 如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等, 以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扩大农业产业链。据调查, 返乡农民工有25%左右在农业领域创业。

2. 创办经济实体, 发展乡镇企业

农民外出打工不仅仅是赚钱, 他们的眼光看得远, 打工提供换脑子、学技术、找路子、为返乡创业打基础的机会。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有经济基础的外出人员, 纷纷返乡投资、引资创业。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另一条路径就是创办经济实体, 发展乡镇企业, 如建筑工程公司、农产品深加工厂、造纸厂、纺织厂、工艺品厂、木材加工厂、旅游公司等等。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调查, 农民工返乡兴办的企业总数, 占到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5。虽然总体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人数和比例都还不高, 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愿望十分强烈, 数量不断增加, 有些地方已经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

3. 组建专业协会, 发挥引领作用

经过多年的打拼, 许多农民工都习得了足以安家立命的技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掌握了相应的管理经验、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分析预测能力, 又拥有较为雄厚的社会资本, 可以说, 他们是有知识、懂技能、会管理的现代农民中的精英分子。在返乡创业过程中, 他们利用这些优势, 自然地成为农村中的能人或精英。他们以专业经营大户、技术能手或技术干部、具有较高威望的乡村干部的身份发挥着作用。其中, 那些专业经营大户和技术能手为了寻求资金支持、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竞争力、追求规模效益等, 具有非常强烈的合作意愿。因此, 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更愿意牵头成立农村专业协会, 如奶牛协会、蔬菜协会、水稻协会等等。

可以说, 农民工的返乡创业, 不仅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当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缺少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 能够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流向农村,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引进资金技术, 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 进而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人力资源优势引进家乡, 与家乡丰富的资源实现了有效的整合, 可以极大地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使生产发展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2. 创办经济实体, 实现生活富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它依靠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才能实现。只有农民收入的提高, 才能保障农民生活宽裕。返乡创业的农民工, 通过创办经济实体, 发展乡镇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 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便利条件, 为农民生活逐渐实现小康提供保障。

3. 传播先进文化, 带动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外在体现, 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外出务工的农民, 往往都选择经济发达、生活富裕、文化先进、生活品位和质量较高的城市。受城市文化的熏陶, 使得自身的思想、观念、文化品位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回乡的农民工, 就是一颗文明的火种, 将先进文化带回家乡, 通过影响一个人进而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村庄, 最后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风气向文明的方向发展。

4. 投身公益事业, 促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反映。其目的是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争取尽快实现农村道路畅通、街道整洁、院落美观, 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 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返乡创业的农民工, 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另一方面, 很多通过创业致富的人, 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热心公益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 积极投身于农村的公益事业, 如修建道路、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安装自来水、村庄环境治理、住房改造、文化活动场馆建设、创办养老院、安装有线电视等等, 来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现状, 使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5. 积极参政议政, 实现管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就是民主管理, 即由农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重大事务, 保证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或普遍关注的村务享有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决策权。农民工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 在与现代化大生产以及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技能、改变了他的生产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唤醒了他们的组织意识、维权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回到家乡后, 一方面借助逐渐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优势和经济上的影响力, 积极参政议政, 使能人效应得到发挥, 带动了村民民主监督意识的提高, 促进了村务、政务、财务的公开。另一方面, 部分农民工返乡后被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队伍中。这些人在外打工时增长了见识和本领, 对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带领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如重庆市开县, 2003年以来有300多名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参加了村组干部竞选, 有200多名担任了村干部, 10多名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进行村务管理的过程中, 自觉地将民主法治观念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使得管理更民主、决策更科学、制度更合理, 监督更到位。

摘要:面对政策的吸引、就业的压力、权益受损的现实以及家庭的需要、创业愿望的驱动, 一部分农民工纷纷返乡创业, 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长期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等难题提供了支撑, 促进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篇3

孙业超陈从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的基本内涵在新形势下,对农民在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我们党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从农民增收的愿望出发,从建设新农村的宏伟战略出发,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一要求。从实际讲,农民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民的技术素质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如在农产品方面,农民需要掌握农产品深加工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相关标准、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以及农产品冷冻、冷藏、保鲜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二)经营管理素质即农民从事农产品营销、管理农村社会的能力。建设新农村需要的新型农民不但是农业生产者,还必须是农业的经营者和农村的管理者。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与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难以适应现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比如在农产品营销方面,农民需要准确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分析市场需求,找准营销渠道。同时,农民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适应农村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三)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素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即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使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从而提高农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思想道德修养素质是指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能力。例如,要求农民衷心拥护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方针政策,祟尚科学,发扬民主,弘扬团结互助、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勤劳朴实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提高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第一,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来看,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是,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少、农民健康状况较差、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强等。农民素质低,不仅影响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传统经济生产难以向现代生产转化,同时也影响到农民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第二,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上来看,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靠农民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搞活农村流通市场;增加农民收入靠农民的统一协调、勤劳智慧和艰苦创业: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靠广大农民树立新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民主管理村级事务需要农民提高参与基层民主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新农村建设最终还应体现在亿万农民群众所具有的新素质、新观念、新精神、新生活的层面上。第三,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环境上来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创造文明、祥和、安定的农村社会环境的需要。一些农民由于素质低,生活空虚,没有理想,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民主法制观念缺乏,利己主义观念膨胀等原因,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环境改善、社会风气净化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使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自觉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四,从新农村建设的人口资源优势上来看,提高农民素质是缓解新农村建设人口压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如何将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合理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紧密相关。无论是农村城镇化,还是发展乡镇企业,就业者的受教育水平是实现就业的前提。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一些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难以适应非农产业的要求,只能滞留在农村。如果农民具备了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就具备了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同时可缓解新农村建设人口压力。第五,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上看,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优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农民需要改变过去的单纯种植、养殖做法,而要向农、牧、副、渔、工、商、服务等产业多方面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民素质的作用被充分地展示出来。农民的素质越高,调整农业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结构调整可能变为盲目调整。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不论是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还是技术、信息的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更新观念。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观念和意识是实践的先导,只有全新的观念,才会有全新的实践和全新的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是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新形势下要正确掌握农民的实际动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用竞争的观念、以农村经济发展的眼光决策和定位有关农民素质提高工作,承担起组织实施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提高农民素质,需要农村基层干部以身作则。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干部要加强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增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为农户的服务意识,带头学习为农户服务的基本知识,切实当好人民公仆;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从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转为指导服务的工作方式,用教育引导、示范服务、民主协商等方法,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三)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把勤劳、善良等中华传统美德和民主、科学等现代文明意识统一起来教育农民,同时对广大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重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投资是各项投资中收益率最高的,尤其是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于公民来讲,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着眼,必须把农村义务教育当作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中央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五)大力推广职业技术教育,健全农民培训制度和体系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直接培养了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推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为发展高效农业输送适用人才,实现新农村跨越式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纵向上要健全并完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横向上要适应第一、二、三产业的职业技术需求以及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但仍然存在着对农民科技培训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投入、激励、监督等机制不健全,没有法律保障,有限的农民科技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等情况。所以各级政府应充分认清统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应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农民培训工作,把农民培训规划列入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把农民培训工作放在国民教育的优先地位来发展,努力探索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方面的新路子、新方法和新思维,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群众,只有素质培育工作上去了,整体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会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篇4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是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具体意见的方式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此为切入点做好“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与新时期我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陆续出台的退耕还林补贴、粮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取消农业税等各项重大举措相联系,人们可以发现,经过前几年的经济实力、政策实践的积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从单个部门、单个领域局部解决“三农”问题,而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以增强农业农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为政策指向,试图从根本上重塑中国的“三农”。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农民的处境、命运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是史无前例的。应该说,当前既是农村政策最好的时期,又是农村发展空间最大的时期,也是农民最有用武之地的时期。但是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农民“能力落后综合症”还严重制约着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现阶段农民的弱势与落后,不是简单的收入低下的问题,而是他们实现自己意愿的能力的短缺。我们的农民朋友不仅民主能力落后,而且知识能力也落后;不仅信息能力落后,而且不受歧视能力了落后。等等这些综合反应使他们在 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的辛酸与无奈、困惑与冲突,生存与发展的悖论经常让他们陷入两难的尴尬。新农村建设已经起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只限于建几栋新房子,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培养一批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农民目前存在的问题

1、如何通过“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及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问题;

2、贫困地区儿童辍学、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乡土教育重建等农村教育问题;

3、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为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重建问题;

4、小规模分散农民的联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

5、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方式,以及资金使用效率问题;

6、农地制度改革,农地征用过程中的补偿不足与失地农民问题;

7、农村乡镇机构改革、乡村公共负债以及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等乡村治理问题;

8、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城市“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与不平等待遇问题;

9、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10、农村能源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必须从根本上研究和解决这些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途径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继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品质量。目前农产品买卖难,就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农业意识的制约,农业生产和销售始终存在着不畅因素,农产品品质较差、品种单一,流通体系不畅、信息不灵,市场发育不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农业销售渠道和信息因素的制约,粮、棉、瓜果买卖难等产销矛盾问题仍未得到较好解决,致使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出现障碍,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怪现象。

第二:改变农民农业生产模式,进行联合经营承包的道路。目前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限制了农民无法大规模的生产和出售农产品,很难跟上市场竞争的步伐。在农村中经常出现一种“跟风”现象,无论生产或种植都在眼看其他人,如果其他人得到收益,自己就跟着学,市场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农民心理根本没底,只是盲目生产,最终因为不懂市场规律而被淘汰。

第三:稳定农资产品价格,减少农产品的成本。近段时间以来,玉米种子、柴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玉米种子去年开始时每斤3元左右,而今年一开始价格就高达每斤4.6元,平均每斤成本比去年增加了0.6-1.1元;柴油去年每升3.57元,今年每升4.5元,每升增加0.93元,增长26%;部分化肥品种也出现了短缺的情况。虽然,国务院给予农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给农村的农民打了一剂强心针,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业生产成本继续提高,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农业经济效益也就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不稳定性,农民种粮、种果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忧患意识较高,加大的农民增收的难度。

第四:解决农民的社会福利,减少农民开支。众所周知,现今住房、看病、教育、儿女结婚等成为家庭开支的头等大事,农民在保证以上开支的基础上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的再增加上。现在农村流传这样一句话:不上大学等着穷,上了大学立刻穷。是的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就等于一个贫困家庭的“判决书”

第五:加大培养新型农民的力度,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随着社会的进步,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年农民不断向进入其他行业。现在全国4200万建筑工人,其中3200万是农民工;700多万煤矿工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90%以上是初中以下文化,90%以上没接受到职业技术教育。他们需要不 断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训。不光要会种地,还要会管理,懂经营,才能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融入世界潮流。

“三农”问题,农民为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也就是要解决农民的根本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红安县支行

邮编:438400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篇5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村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问题逐渐突出,这些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威胁。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即存在问题的分析,实时的提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关键词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现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有力推进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截至2011年9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267.4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3年试点、推广以来,现已全面覆盖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据调查显示,农村存在一种现象:农民不敢消费。因为农民有“后顾之忧”。所以,如果能使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穷有所济”,给他们吃“定心丸”,农村、农民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农村社会保障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老病死,承载着人民群众的寄托和希望,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非常必要。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从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来看,政府是主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承担着一系列的责任。它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在实际的执行中,资金的缴纳是农民个人,由于种种原因,集体并未补助到位,农民的负担比较重,最终导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低,成效不明显。全国都实施农民社会养老社会保险,然而东部和南部覆盖率的明显高于偏远的西部和北部地区,保障水平也在区域间存在严重不平衡。同时,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与人数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民的吸引力在逐渐弱化,这就更说明了建立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迫切性。除了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发展水平不平衡之外,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回避的监管、运行、筹资体制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求国家给予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的养老保障需要。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2678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8.36亿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96.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和成就有目共睹,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面临着两大难题:其一,保障水平低。有限的政府投入以及较低的农民缴费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以及较高的发病率使保大病的目标在很多地方实际上难以实现,一些地方的合作医疗封底线很低,只有一两千元,难以保障农民生大病时的医疗需求。其二,管理成本高。主管新农合的医疗机构,管理费以及管理人员的开支就超过了政府发放的经费的百分之十以上,资金利用率低,相关机构工作效率也不高,可见管理成本之高致使新农合不能发挥出预期的效果。除了这两大问题,还存在筹资困难、监督不够规范、制度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保障水平不高等难题。

3.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的享受者不多。很多地方只是对特别困难户初步建立了救助,而并没有实际做好保障工作。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向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任务;同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具体的标准。2008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部的一部分地区补助比例由2007年的三分之一提高到2008年的70%。同样的,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关于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从中可以看见,中央一定会致力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且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覆盖面还相当不全。截至 2007年初全国仅有25个省份、2133 个县(市、区)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 万农

民享受低保,这与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此外,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在一些发达地区,由于其本身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而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由于贫困人口较多,政府财政资金短缺,社会保障体系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2.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难以满足农民需要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标准较低,社会保障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只规定五保户的供养资金列入农业税附加,而没有规定对特困户救济的资金来源。由于税费改革使乡镇经费大幅度减少,只靠县财政提供的有限资金不能为所有特困户提供救济,在有些贫困地区,社会救济实际上已陷入了停滞状态。

3.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缺乏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依赖充足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以农民的个人缴费为主,集体为辅,国家为补充,这必然会引起集体、国家负担较小,而个人负担较重的问题。束缚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供给,导致农村社保基金不足,影响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4.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为保障。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一,加快立法。健全的法制是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严重的法律规范的欠缺,关于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至今还没有一套专门的统一法律,只是一些散见的法律。

第二,组织引导。政府要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中扮演好设计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有责任为这种公共产品提供制度支持,引导农村社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不仅要设计出制度,充当农民社会保障的组织者,一定要改变职权不清、重复管理等当前的组织模式,发挥出政府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中应有的光和热。

第三,财政支持。政府要扮演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出资者的角色。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国防,教育等资源是公共产品,医疗卫生等资源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有

责任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等,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农民社会保障事业具有普遍的公益性,应该以政府出资为主。

2.拓宽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

雄厚的资金是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而目前资金的匮乏一直制约着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健全农民社保的筹资机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担的投资格局。

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宣传

一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得到广大民众的心理认同才能持续发展,同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也需要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目前,农民依靠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优化自身结构,进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水平可能性较小,只能通过政府组织开展有效地宣传工作来实现,通过宣传让农民群众都明白农村社保是为了自己谋求利益,打消农民的种种顾虑。

参考文献: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篇6

根据我院的要求和社会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鼓励广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企业,通过参观调研、访问实习等形式,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前景,树立就业信心;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各系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调研活动,广泛收集信息,为下一届的“大学生创业规划设计大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鼓励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服务百姓。

我就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生活状况影响的调研我在寒假期间我使用了网上调查的方式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成就 文化方面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包括经济发展问题,也包括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问题。对于广大贫困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来说,“扶贫”不仅仅是经济上、政策上的扶贫,文化环境的营造,“观念的扶贫”也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发展的最深刻内涵,就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因而,要想让农民不断提高素质,就必须营造能够让农民素质得以不断提高的文化环境。只有农村文化环境发展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素质提高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此次调研活动特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就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民的业余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1)、文化设施简陋

在于村民的交流中和自己的考察中发现,我家所属的村和旁边的几个村,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公共设施,没有图书馆,没有文化站,没有电影院,仅发现有一家书店,经营的主要是学生参考用书。村子中没有固定的电影播放时间安排,也没有自觉组织、参与广泛的文体活动。这种局面造成农民一年几乎看不到一部电影,也看不到什么文艺演出。

(2)、文化活动形式以看电视、打牌和闲聊为主

鉴于山区的缘故,这里的每家每户都装了卫星电视,农民每天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就收看的电视节目来说,儿童一般是动画片,中年妇女主要是有关生活的连续剧,老人为戏曲。由于经济状况的影响,家中有音响设备和影碟设备的农户很少,只有较富裕的家庭才能看影碟。宣传方面,当地没有报纸,仅有的是镇政府主办的宣传国家政策的宣传单。而宣传栏、黑板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内容不够活泼,不能充分吸引人的注意。有的村中干脆就没有宣传栏及相关的宣传媒介。引人注意的是墙头标语在当地很盛行,“计划生育”“拒绝毒品”这些标语在村中随处可见,这也起到了政策宣传的作用。

闲暇时间,当地农民的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了打牌,打麻将这些娱乐活动上。村中没有开设网吧,舞厅,KTV等娱乐设施。

(3)、文化形态淳朴,村民主体意识淡薄

与当地经济来源较少和家家自给自足的生活相适应,这里的文化形态也比较淳朴,当地邻里关系比较和睦,互帮互助、交流频繁。

但是,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来说,村民自觉意识不是很强,比如村中有很多在文艺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就没有人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组成一个民团队,来传播地方特色的文化。(4)、封建迷信思想仍然在很大范围存在,迷信与信仰区分不清

以祭祀、祈福和诵经等为主要内容的庙会是当地村民集体活动的一个主要形式。每年观音的生日,庙里都会举行庆祝仪式,参与的村民较多。大部分信仰者为中老年农村妇女,也有少数年长的男性村民。在庙会的众多参与者当中,他们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消灾、祛难和祈福保平安上,在很大意义上是一种封建迷信。在庙会的仪式上也会有念佛诵经之类的法式,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他们并不明白迷信和信仰的界限。(5)赌博形式也在变换

在前几年传来一股买马的风气虽然抓的较严格但是还是在农村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度一般农民在家没事就看马书买马甚至看电视也传言可以看出中奖的数字,这种情况在我们那边较为严重。(6)旅游文化欠缺

拉动当地经济的另一个因素是旅游业的发展。我们村没有一个自然风景区,山水相间,风光秀丽的地方。旅游业不仅可以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使当地的文化事业有所发展。我发现当地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至少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发展文化事业。当地政府没有充分发掘农民的特长,也没有挖掘当地的特色民俗,没有很好的开发民间艺术,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原因分析

就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对农村的调研,我发现:与几年前相比,这些农村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我们调研的资料,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经济落后,农村文化设施欠缺。经济落后,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就目前状况来说,这部分农村的文化建设发展受到经济落后的制约,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这些农村,农民的生活已经达到了温饱的程度,可以说吃穿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在我们所调研的村子中,都没有发现专门的农村文体活动设施。

2、政府的不重视。在农村的发展中,当地政府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经济指标为衡量发展状况大肆流行的时候,当地政府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文化建设视而不闻,造成的“一手抓”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积极发展公共文化设施,但是政策并未落实,很多这方面的资金没有得到落实。政府一味的关注经济,撇开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对农民的精神世界漠不关心,造成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

3、农村文化市场机制不健全。培育和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而市场这个有效的机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严重的缺陷,特别在这三个村中,并没有依据当地文化资源,来进行市场机制的分配,文化产品供给贫乏,质量不高;政府也没有正确的引导,吸引全国各地的文化界来参与当地文化建设,同时当地政府没有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培育一批文化企业,造就文化品牌。比如当地的宗族文化就很有特色,还有当地有不少的文化古建筑,但是都被淹没了。

4、文化生活单调,农民发展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据了解,多数农民的空闲时间都集中在看电视、打麻将和闲聊上。由于条件所限,大多数村民很少看电影,村子里也没有正规的网吧和可供定期阅读的报刊书籍,农村整体文化生活比较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到外地打工农民的增多,许多农民希望通过更为便捷的渠道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且大部分外出打工回来的农民表示能够得到专门的技术培训。由此可见,当地农村现有的文化设施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村民们自身发展的需求。

5、认识偏差,农民参与文化活动意识不足。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多数农村居民都把时间集中在打工赚钱上,对文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当地农村的一个追掉会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以外,当地村民很少自觉的组织文化方面的活动。

6、衔接不畅,农民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政策宣传引导尚未有机结合。一方面,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传统,不能满足现代农民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文化活动,农民的参与度却不高。这充分表明,在农民发展需求和政策的宣传引导方面还缺乏有效的介质来进行沟通,对于农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政策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引导。

7、教育落后,农民素质发展受局限。

没有充分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的小学,由于教师待遇低和生活环境较差,很难吸引高素质的教师人才。继续教育方面,教育的落后主要体现在:第一,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农村青少年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之后,直接参与到劳动当中,导致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第二,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一定培训经费,并不是广大农村居民都能够承受的起。

8、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文化发展中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以祈福、祭天地、参拜神灵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会,是我们所调研农村集中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活动占据了农村文化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行为。以这些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文化思想阻碍着当地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农村文化的发展。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村的调查走访,我们认为要想充分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改善农村文化环境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深入考察农村实际,结合时代要求确立符合当前农村具体情况的文化发展理念。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顺应农民群众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对农村、农民文化发展需求进行充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确立符合各地农村发展实际的文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加强物力和人力地投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基本设施的健全和专业人才的到位。首先要充分落实并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保证原有经费足额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和多种资源的共同筹措和整合,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基本设施的健全。其次,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投入。一方面,可以吸引具备这方面素质的专业人才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事业中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村当中具备文化艺术素养农民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人才为农村的文化建设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农民自发形成的文化活动小群体进行引导和规范,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文化社团。第三,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当前农村社会实际的文化建设制度。当前大多数农村的现有文化生活处于自发状态,主要是村民之间的一种不定期的简单活动,没有固定的设施和组织形式。“三下乡”活动虽然对于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加强农村乡风文明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形式在下乡范围、程度以及周期上都有待加强,并形成一套规范和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制度。

第四,丰富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式,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充实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前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主要有: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这些形式有的在内容上比较充实,但是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与农民的生活实际和切身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并不能很好的深入人心。有的在形式上比较活泼,但是在内容上却不能紧扣主题,起不到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此外,受条件所限,这些形式并没有在农村完全展开。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对广大农民文化需求进行充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切身需要来丰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式。把“三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实完整,此外,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三下乡”活动基础上补充“送网下乡”、“送观念下乡”等新内容。

第五,充分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提升农村文化氛围。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民的发展,那么农村的落后面貌的突破口也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教育的进步。同样,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农民的教育问题。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收先进的教育办学理念,缩小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的差距。在继续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我们应该对没有继续升学的那部分农村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并且根据各地实际,不同程度地缩小继续教育的成本。

第六,加强科普文化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思想。农民是中国迷信者主要社会群落之一,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经济相对贫困,信息渠道比较闭塞,比较容易接受迷信思想,另外,也比较因循传统落后思想,因此对于迷信思想的认同度也较其他迷信群体要高。如果对广大农村的封建迷信状况不采取相应抵制措施的话,农村文化建设的阵地就难以建立起来,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科普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效抵制封建迷信思想。

以上是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几点建议,需要补充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村还需不断地发展经济,同时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强文化建设,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建设出健康社会主义新农村。

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才刚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应该怀着满腔的热血,去期待农村的发展。经济方面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我于2010年寒假,前湖南省岳阳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岳阳市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岳阳市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赣南的脐橙、会昌的米粉、大余的金边瑞香、兴国的灰鹅、石城的白莲五个岳阳市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全市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组织专家遵循“规范、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各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协议培训;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对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发展本地主导产业、经营管理等所需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一是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全方面覆盖产业体系。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

5、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留守孩关心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创建精神文明。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紧密的以一个或几个聚集的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落,创建村组理事会,促进民主管理。逐步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6、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夯实乡镇基层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3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一是村庄面貌有了大大的改变,“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共完成了6674个村庄的改水,受益人口达74.0246万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宽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公里。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后,农民跟城里人一样在家里上厕,而且无臭无味。农民说,用上这种厕所真好,又干净卫生,又能保证种田的肥料供应。

二是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政府干部下来层层做工作,农民认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当农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给自己带来实惠的时候,观念逐渐开始改变。农民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建设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以前乡镇干部下农村时,是“要钱要命”,而现在是“送钱送物”。岳阳市市农工部部长曾新方说:“现在去农村,农民会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节约了耕地。近一年来,全市共拆除破旧猪牛栏、厕所57648间,面积75万平方米。清理农民无序建房2925宗,共计345336.1平方米;其中占用耕地510宗,计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复耕6367.09平方米。

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2004年岳阳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388元和255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034元和383元,属于欠发达地区。辖区内又属低山丘陵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岳阳市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人均耕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却率先发起新农村建设行动,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低成本推进型的赣南模式,其具体做法在广大中西部低山丘岭地区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便于在全国同类地区推广。

(一)用人得当,领导先行

岳阳市岳阳市新农村建设,是岳阳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后发起的。其中,主要发起人岳阳市省委常委、岳阳市市委书记潘逸阳,是来自广东省的外调干部,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为《农民主体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这表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地方党政主要决策者的开放意识、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具有密切联系。不论发起还是推广新农村建设行动,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尤其是首要领导的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当地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公开扶持标准,创新补助办法,实行“以物代扶”、“以奖代补”。调研数据表明,公共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6:4,家庭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3:7。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由定点制改为群众申报制。村民自愿申报,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申报率达到80%以上的就定点,实行动态管理,择优选择定点,越积极、越先申请实施的农户就先实施,并给予较优惠的奖励政策,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注意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吸引村民代表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认定,通过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切实执行。通过群众推荐、选举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等有威望的人产生理事会,由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四)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证。

(六)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赣南市把发展新产业和“三清”工作全面启动,改水、改厕、改路量力而行。

(七)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岳阳市市各地在铁路、国道、省道以及公路沿线率先展开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是在323国道、赣粤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八)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整合部门力量。岳阳市市31个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承担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健全了考核措施,并发挥部门的优势,围绕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制定了详细的支持参与工作方案,部门整合有力地牵引了农村各块工作的整合。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在今明两年内对全市的县乡规划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岗位培训;国土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等。二是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依据各级政府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将各方资金统筹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高了各部门资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行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与村庄结对,建设新农村的“1+1”模式

三、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我国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大都刚起步,经验不足,区域性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在全国推广尚待验证。

(二)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

现实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重大调整。岳阳市虽然将新农村的发展规划通过地方人大表决方式加以稳定,但因没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同样面临法制化制度保障问题。由于各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因领导人的轮换而使新农村建设行动出现多次反复,势必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威。新农村建设行动如何通过法制化途径,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全市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5亿元,其中财政安排6300万元,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1亿元,资金投入中政府只占30-40%,农民占到60-70%,而目前岳阳市的新农村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只是在点的层次上进行,覆盖村庄的数量比较少。根据对岳阳市18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岳阳市岳阳市农村要完成“六通”、“五改”、“两建”十三类待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政府和农户在内的各村人均总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补助48%。从目前政府给示范村的投入看,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例如,兴国县1年来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兴国县4000多个村落,有能力搞示范的目前只有200多个,约占全部村落的5%;另外,道路资金缺口大,兴国县的交通经费只够建58公里,但已安排190公里的建设任务,政府补贴资金难以保证到位。

(四)资源整合困难

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上难以整合起来,难以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以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兴国县副县长欧阳巧文说:现有的支农资金比较分散,整合的时候不仅涉及到利益调整,还涉及到资金用途的改变,不符合资金的使用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管理风险。

(五)农村土地管理法规不完备

土地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规定,却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使得在村庄整治改造当中,一户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据不够完善,在清理一户多宅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难以处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时候,农民会以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不能拆等种种借口拒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强行拆除会引发干群矛盾;如果不拆,又会影响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

(六)“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易突破省政府规定的上限

岳阳市市通过“以物代扶”、“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农民投身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例如修路,农民只有在铺好路基的时候,政府才会去修建路面。岳阳市省规定的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农民为铺好路基所花的费用往往超过此限额标准。农民自愿的行为与省内现行政策规定相冲突,以致许多时候农民自愿筹资筹劳被视为加重农民负担。以兴国县长迳村为例,该村通硬化路待建费用需77万元,政府资助42%,农户分摊58%,村人口4211人,人均建路负担为106元,远远超过省里规定的标准。

四、政策建议

(一)选择不同地区先行示范,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根据近郊、平原和山区等经济特征,在东、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区先行试点。可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地方作为试点,如在岳阳市岳阳市市。在总结各地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再向全国其它地区推广。

(二)以法制化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制定并出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三)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投入应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阶段性投资的需要,并明确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近两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为9:11,配套资金比例可参照此执行。

(四)整合各项支农资金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所有支农资金由该机构统筹使用。各地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向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申请资金,各省、市、县设立分部,负责项目的审批、资金的拔放和监督。若部门资金由于利益整合困难,可考虑部门资金下到基层的弹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在现行体制下,对不太符合部门规定但合理的地方资金整合行为,给予灵活宽容对待。或者由涉农资金相关部门联合统筹资金的使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五)完善和制定宅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相关法规

针对《土地法》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对“一户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征收较高金额的宅基地占用费;或者修订法规,允许集体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径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并出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扫除法律的障碍。同时给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实体减免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

(六)进一步完善并尽快实施农民筹资筹劳管理新办法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篇7

一、当前我国农民教育现状

(一)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我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已有将近三十年时间,迄今为止,我国的义务教育取得很大的成就。学龄儿童的净入学率从1985年年底统计的96%上升到2012年统计的99.9%,小学的升学率则由1985年的68.4%上升到2012年的98.3%。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99.9%。

(二)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根据2010年的统计结果,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8年,与城镇人均11年的教育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基础文化教育的水平还很低,只有面的普及,而无质的飞跃。这种情况还远远不能达到提高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加快开发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要求,还远远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三)女性受教育程度总体低于男性。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在十五岁以上的文盲人口数上,女性人数远远大于男性,男性文盲仅占男性总人口的2.67%,而女性则高达7.32%。此外,在受教育程度上,低层次的教育程度(小学及未上过学)女性数量大于男性,而在较高层次的受教育程度上,男性数量则远远高于女性。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内部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不同,男性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女性。

(四)东部农民受教育程度总体高于中西部。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显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劳动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口超过10%,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为45%,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33%。 中部地区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的比例是9%,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例是43%,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是38%、。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大约为7%,小学毕业占30%,高中毕业人口比例为13%,初中毕业的人口则超过半数[1]。

二、我国教育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一)对农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地方政府都没有认识到农民教育的重要性,优先发展经济,一切为GDP让路, 而没有将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地方政府对农民教育认识的偏颇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没有认识到农民教育对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偏重于对经济建设的投入,而少有对教育的资金支持。二是对农村教育的性质认识错误,认为教育就是单一的为升学而服务,教条地教授课本知识,而没有因材施教。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以来的城乡壁垒,在城乡之间实行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 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优先供给城市,城市的教育优先发展,而农村教育则相对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农村的学校无法拥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有的学校甚至连完好的校舍都无法拥有,教学条件十分简陋。

(三)教育模式封闭单一,教育内容陈旧。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都直接照搬城市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并和城市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教授相同的教育内容,将农民教育当做大中专学校的预科班, 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自身对农民教育的需求。在本质上,现在的农民教育根本无法适应农业经济自身发展的独有规律,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对农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三、改进当前农民教育的一些思路

(一)改进对农民教育的认识,确立农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不成熟的领导者, 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摆正农民教育的位置,将农民教育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位置, 大力发展各种农村教育,使农民切实享受到教育发展的益处,提高农民素质。

(二)改进城乡二元发展的教育体制,完善教育体系。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重点关注农村地区,鼓励大学生以及专业技术人才支援农村地区,到贫困的、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我,鼓励优秀教师志愿支农,为农民教育的发展储备优质人才。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民教育的政策与资金扶持,通过修缮校舍,提供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方式,提高农民教育的硬件水平。

(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革新农民教育的内容、方法。农民作为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庞大,且由于地域、性别、从事专业等因素的不同,内部构成极其复杂,因此,我们在进行农民教育时不能千篇一律,照本宣科。对于务农农民,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例如新品种培育、绿色食品。对于非农人口,可以进行饮食、运输、服务等各种专业培训。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发展农民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农民教育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我国当前的农民素质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种种问题。本文以农民教育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的有关数据,论述了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且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思路。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教育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2008:5。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篇8

历史经验也表明,几乎所有后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都曾经是二元格局社会,也就是城市先进而农村却远远落后;它们要发展,就必须拉近城乡差别,使农村和农业摆脱困局。否则,如果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势必形成断裂社会,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都形成严重的威胁。譬如,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国民党败退之际,由于之前日本在台湾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政策,台湾地区也是典型的二元格局社会,农村和农业极其衰败,当时的台湾省主席陈诚就如此描述:“农业落后造成农村社会内部之不安,极易为外邪所感染”,“不加改善,乱源即由此发生,证诸往事,历历不爽”。

如果我们同意现实生活的矛盾、对立和抗争是社会变迁的原动力这一命题的话,那么应该承认发展的契机正是在于统合对立因素的中介过程之中。学者林毅夫在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做2007-2008年度的讲演时,深刻地分析指出,决定一国经济发展快慢的因素,是该国的制度安排,一国的制度安排决定了该国的激励结构。制度安排好的国家,大家积极工作,去提高教育水平、技术创新,这样的经济就发展较快。关于法与社会变迁研究的先驱沃尔夫冈•弗里德曼也曾经指出,对于社会变迁来说,法既是反应器又是启动器;而在这两种功能中,尽管法的反应性得到更加普遍的认知,但是法的积极启动作用正在逐步强化。在实践中,伴随着社会的法制化程度加深和国家管理职能的扩张,法经常作为独立变数干预社会过程,并为经济和政治发展打开突破口。这种情况在农村最为明显。80年代初连续几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确定了框架,实际上是真正的有生命力的法律。

生活没有穷期,发展没有尽头。鲁迅先生曾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真理具有普适性,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中国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铁律。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中国农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蕴涵的生产潜力发挥殆尽,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 (学者贺雪峰语)生活状态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怀抱着新的发展冲动。联系河南省实际,“十一五”期间,我省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年平均出生人口比“十五”期间多10万;……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就业压力大;流动人口日益增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有更多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而2005年河南城镇化水平仅为30.65%。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真正能够在城市安家立业的不超过30%,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需要依托农村来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与此同时,在很多地区,随着农业的市场化、商品化、专业化程度提高,出现了一批完全由市场导向的专业养殖户、专业种植户、专业营销户、专业运输户等,这部分专业农户正日益成为决定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样的当口,我们需要将历史和当下实践中所展现的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和经验进行理论反思,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而所谓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农民问题。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讨论批准的“十一五”规划中有一项极重要的内容,即把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法律形式转化为国家意志。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布好局开好头,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农民合作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是针对理论界为中国农业发展开出的一剂新药方,也是实践中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农民合作必将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扶持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何以会有如此肯定的判断?这是因为,一方面,无论任何社会,农民皆注定为最弱势的群体。农民在信息流动的管道里属于最末端,在资本及市场上也距离最远,这种弱势位置使得农民只得非常迟钝而贫穷地过活,一旦无法生活即出售土地,让豪强兼并,本身即流离失所,成为动乱因素,这乃是古代中国王朝反覆的主因之一。 而目前在农村,土地对农民束缚的日益松懈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呈现出外向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村庄的地域认同、集体行为规范的传统也在逐步走向瓦解,这就是学者称之为的“村庄的原子化”。原子化的个体自然无法形成凝聚性的集体力量,也就无以对抗自然灾害、市场化和全球化带来的诸多风险。而另一方面是难以遏止的农民致富、向往美好生活的冲动,怎么办?

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言,在规制人类社会的一切法则中,有一条法则似乎是最正确和最明晰的。這便是:要是人类打算文明下去或走向文明,那就要使结社的艺术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正比地发展和完善。联合行动应该被认为是“仅次于自己活动自由的最自然的自由”。结社是指人们为了某种共同目的组成一定的社会组织。结社的结果是组成社团。至少在社会契约论者看来,人们“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亦即那种能以整体的共同力量来保护和捍卫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的结合形式,而且在这种结合体中,每个人在与所有其他的人相结合的时候仍然服从他自己的意志,且仍像以往一样的自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缔结契约,把他的权利让渡给组织,同时得到结合者提供的等价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该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很有必要组建扶持农会等农民自组织。分散的农民是无力的,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维护利益、反映问题、宣泄不满、调节矛盾。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社会要稳定需要有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而合作社等农民自组织就是农民的民意表达渠道,因为有组织的理性在利益表达上比非组织的理性更有效,在收集民意、集中民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当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培养成员之间的互助精神,增强成员的民主管理意识,积累成员的民主管理经验。在有序行使民主权利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得到民主管理的锻炼,提高对现代民主制度的认知、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合作起来的农民能够通过组织与制度创新在分散农户之间调节内部的资源分配,加强农户之间的分工与联合,使公共品的外部效应内部化,获取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改变市场中的力量对比,从而实现增收梦想。根据国际通行的做法如WTO规则,今后中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理应更多地通过合作社加以实施,合作社法对合作社的确立,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提供了恰当的切入点,实现了与国家扶持政策的连接,使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找到了组织载体,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当然,对于将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力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解决不可过于简单化和模式化,而应将其置于具体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做多维的考察。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偏向,决定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秩序的稳定,但我们应看到美好愿景的实现远非单一制度建设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执政者必须注意制度在表达与具体实践中的距离,并且采取灵活的应对机制,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治平:转型时期的法律与社会公正,载李木盾 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8页.

[2]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Excellent Culture Press(Hong Kong)2004年版,第194页.

[3]同前注,第199页.

[4]李木盾:发展中的中国问题,载李木盾 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9页.

[5]笔者注:农业问题千头万绪,国家说农业为基础,80年代每年都有一号文件(也就是说每年第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长期以来农业发展过程中问题很尖锐,直到2000年李昌平上书提到“三最”( 农民最苦,农村最穷,农业最危险)引出了三农问题.

[6]同注3,第202页.

此文系作者主持的河南省社科联2008年“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律问题研究”调研课题中的子问题。

上一篇:南乡子周邦彦阅读答案下一篇:看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