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2024-10-23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精选8篇)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篇1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其政策含义

1.农业增长方式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除非农民的耕作或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否则,农民的收入水平没有因为专业化水平变化而提高;引起显著变化的是农民的劳动时间在缩短。所以,农业经济成长是一个加强农民隐性失业的因素。

2.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解决农村隐性失业要靠城市化。从现实看,中国的劳动要素分配还不是一个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格局,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建造一个居住7亿5千万人口的300万个自然村的“集合体”。这个逻辑要求我们关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并提出关于“积极的城市化政策”的建议。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究竟有何影响?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了,农业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核心经济政策才能论证清楚。课题组将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以期在理论上说明农村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影响。

(二)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投入的规模、机制及其相关政策研究

1.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依据是什么?

2.国家财政投入农村资金的效益如何保障?2006年,中央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计划达到3400亿元人民币,但这笔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为各有关方面所关注。按我们的初步研究,支农资金使用十分分散,多头管理问题相当突出。这种情形与支农体制很有关系。

3.目前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约束因素,一是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得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有所增加,二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大。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继续深入研究,以适应国家政策调整的需要。

4.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农村投入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效率维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方面的关系;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机制等。

5.农村政策体系协调性研究。目前,我国农村政策可以分为大约10个方面,总体上看,这些政策对我国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政策的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策的实施成本比较大,政策落实的部门扯皮现象比较严重。同一领域的许多农村建设内容也存在政出多门现象。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个综合性的整理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新农村建设的微观政策研究

1.农产品供求平衡与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研究领域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平衡有了深入研究,但这个研究在农产品供求的预测方面还没有显示很好的效力。农村市场特别是粮食市场的改革近年来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国家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统筹部署农村市场中农产品销售和工业品购进体制的改革还做得不够,问题不少。

2.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3.农村土地关系研究。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意见很不统一。农村宅基地研究是薄弱环节。对未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能走向,必须提出论证严密的研究结论。

(四)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乡村治理机制研究

1.乡村政治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在村庄层面上发挥的职能和作用,村委会在村庄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第二,村庄选举的具体形式、程序、原则和结果,以及其结果对不同地区的村庄发展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和

影响;第三,村庄其他基层组织、宗教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例如宗族、家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2.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研究。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但以往人们的讨论往往只停留在乡镇或乡镇以上政府的层面上,而缺乏对村庄层面的研究。村级公共财政已成为基层财政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但它却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在新形势下,我们将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等政策讨论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形式,探索进一步发展的经验。

3.乡村社会事业发展及其管理研究。农村发展差别较大的方面,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管理上。由于国家在该方向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而村庄又是自治单位,因而导致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管理体现在各个村庄上有较大的差异。从这点出发,我们将研究社会福利的层次、差别、原因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

4.乡村农民组织发育及其作用研究。农民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从近几年的观察看,农村各类组织已经广泛涉及农村社会活动,并在农村社会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农民自治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等)的作用目前还存有争议,需要通过调查和理论研究对相关问题做出回答。

三、课题欲突破的难点及主要创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需要理论和政策研究回答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问题是原有的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所导致的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类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相应地,为解决问题所进行的政策调整和新政策体系的构建也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宏观经济社会体制方面的政策调整;第二个层面是农村和农业自身政策的调整。从逻辑关系上,研究的路线是实践——政策——理论,在现实经济生活和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实践、政策和理论三者是互动的关系,但以政策研究为突破口。研究工作创新的可能性也在这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政策调整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方面,提出政策调整的建议、体现研究工作创新性也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部门既得利益固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严重影响国家支农效益。整个“十五”时期,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明显增加。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11300亿元,年均增长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但第一个问题是口径不清,“三农”支出如何界定?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科目?实际上仍较模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并不是直接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第二个问题是即使按这种口径,支农资金的比重也在下降。因此必须深化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国家财政资源的分配和投放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体现在专项资金的投入上。我国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资金占很大比重,市场配置资源的比重在缩小。专项资金的问题首先不在于比重和数额的大小,而是其分配的方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财力为农民办大事,办实事,但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也就意味着调整原有的部门利益格局,剥夺或削弱某些部门或集团的权力,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三)政府职能和管理模式尚未转变,保障社会和谐的乡村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和村级组织应由统治型转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可是当前在许多地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干部考核机制仍占据主导地位。

在力求对上述三个方面问题回答中做出创新性研究的同时,我们拟利用先进的经济分析工具对下述若干技术 性问题着力进行研究,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1.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但从我们的初步观察看,如果经营规模不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并不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只是节约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对于这个初步的观察结论,要在研究中进一步给出确切的回答。

2.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在规模上和效益上都有一些不大清楚的地方。要勾勒出这方面的清晰现状,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

3.城市化过程综合研究。在现有进城务工农民中,究竟有多少农民愿意放弃土地定居城市?中国村庄的结构性衰落趋势已经发生,这种趋势在未来会有什么表现?中国要不要实行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如何实行?回答这些问题很重要,需要认真的调查分析。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我们现在强调水、电、路、气以及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而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信息交换平台等现代基础设则常常被忽视。按照动态的过程(考虑到乡村人口的减少等),所有这些基础设施按照什么标准建设?投资机制如何建立?究竟需要多少资金?目前,我们对这些问题并不清楚,也影响到政策的连续性。

5.农产品供求平衡与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研究领域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平衡有了深入研究,但这个研究在农产品供求的预测方面还没有显示很好的效力。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研究。

6.乡村两级公共管理机构职能与财源关系研究。这方面相关的研究比较多,但我们遇到的根本问题是责任与权利的对称机制的建立。进一步说,要通过省以下的分税制的完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这一点的研究工作还很缺乏。

7.关于反映农村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建立。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但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研究工作需要全面考虑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以及已经建立技术指标的可行性。

四、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历史任务,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尚未解决的老问题还将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现有的理论储备和现行的政策体系显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这是理论工作者和决策者及政策执行者面临的新挑战,能否应对这些挑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具有重大的学术和理论价值。

党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方面说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过去的经验证明,仅仅是在农业和农村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不在农业和农村本身,而在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体制和政策导向。我们过去强调,解决农业问题,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促进工业化进程;解决农村问题,要推进城镇化,促进小城镇的建设;解决农民问题,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进城。当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去,城镇化进程加速,非农产业发展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这部分农民如何发展?中国的农业如何更具有竞争力,既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能使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在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乡村治理结构应如何改革与完善以保证农村的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应如何加速农村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使农民的权益更好地得到维护?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从宏观经济体制和农村发展两个层次相应进行政策调整,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必将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正面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从中所引申出来的结论,一定意义上可以给中央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到亿万农民的战略决策,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本项研究中所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这项伟大工作的进展、保证这项事关全局的事业的成功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新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生产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二)生活宽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三)乡风文明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四)村容整洁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五)管理民主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意义: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篇2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1、农业基础脆弱

农业基础脆弱突出表现在农业资源匮乏方面。据统计,我国耕地保有量已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5年的18.31亿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近1.6亩降到现在的1.1亩,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由于各地风起云涌的城市化运动,每年由耕地变为建设用地约400万亩,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剧和扩大。另外,农业基础设施不发达,科学技术装备水平低。此外,全国18.31亿亩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只有8.4亿亩,其它大部分耕地还处在靠天吃饭的状态,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又决定是降雨不平衡,南方多雨,北方干旱。

2、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与社会事业不发达

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农业的支出严重不足,200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1298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8%,比1990年的10%约低2个百分点,比1980年的12%约低4个百分点,导致在基础设施(交通、邮电、通讯等)、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公共品供给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1998~2001年,中央安排国债资金5100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为56亿元,仅占1.1%,只能满足同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10%左右。在医疗卫生方面,1990~2000年,政府投入农村医疗卫生总费用比重由12.5%下降到6.6%,87%的农民是完全自费医疗。另外,至2004年底,全国有近一半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2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未达到卫生安全标准,占农村人口的34%。

3、农民收入低,与城市居民相比,两者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1978年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二者收入差距绝对值是209.8元,差距比例为2.57:1,在80年代中期,差距有所缩小,1985年差距比降为1.8:1,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小差距,后来二十几年内,这个比值逐年拉大,至2007年,达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差距纪录,这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城乡差距3:1警戒线,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比如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折算成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有可能达到6:1左右。

二、党和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举措

1、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略。统筹城乡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第二,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第三,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

自2002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以配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建设要求,主要包括:合理部署与分配城乡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二次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鼓励东西结合,制定有关东部发达地区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免征农业税,从源头上降低农村生产的成本,进一步严格控制与农业生产投入相关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如农药、化肥等);加大政府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落实、完善中央和省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增加对农村基本生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对农村扩大再生产的扶持力度。

2、“多予、少取、放活”

多予,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时对农民给予“直接补贴,”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2005年8月10日,政府决定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程,中央财政对参保农民的补贴从每人每年10元增加到20元,地方财政对农民的补贴也随之同比例增加。原定2010年前新型合作医疗基本覆盖中国农村的目标,被提前到2008年。至2005年底,被称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的巨额财政注资计划启动,即在未来五年内,各级财政将新增2182亿元支撑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其中中央财政新增1254亿元。2006年、2007年、2008年的“三农”投入均执行“三个不低于”标准,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少取,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至2005年底,从法律上正式取消农业税,其他一并取消的税种还有乡镇“五项统筹”、村级“三项提留”、“屠宰税”、“牧业税”,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的不合理税费。于2006年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免收两费(学杂费、课本费)和一补(对寄宿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政策,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48亿中小学生。

放活,即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搞活农村流通,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2004年在粮食生产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放开粮食市场,并规定了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到目前为止,全国除了烟草、蚕丝外,所有农副产品市场已经全部放开。

三、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

1、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完善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第二,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新型农用工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第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发展健康绿色养殖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

第五,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第六,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

第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第八,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推进农村体制改革

第一,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从法律上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给农民50年以上的稳定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二是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权产证,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积极推进社区股份制,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的股份,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一是对“公共利益的需要”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坚决杜绝借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二是对城市工商企业经营用地等,要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而不应再实行国家先征用后转让的办法,以彻底杜绝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三是要充分考虑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大幅度提高国家征地的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够获得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和在城镇居住的必要资本,为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四是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或拍卖获得的土地净收益,应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五是在土地征地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村集体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下转第42页)→(上接第36页)建设用地,允许其自用或入市交易。

第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户籍制度的身份内涵,取消农业和非农业、城镇和农村的严格户口限制;第二步是允许国民跨区和跨乡流动;第三步是建立全国性的劳动就业保障制度。

第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是改革农村信用社,解决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二是改革农业发展银行。将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并利用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网络,发展委托业务。三是国家应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对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进行保险,以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的利益。

第五,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推进公共财政支农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对农村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设施、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努力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通讯难”等实际问题,保证农村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七,推进乡镇综合改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塑造新型乡镇政府。新阶段乡镇的基本职能大体明确为:执行政策法规,推动经济发展,搞好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维护和谐稳定五个方面。二是加快机构改革,提高乡镇行政效能。乡镇机构改革,应严守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两条底线,本着相对减事、绝对减员的要求,精简办事机构,整合事业站所。同时相应减少乡镇领导职数,实行兼职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简化工作环节,提高运行效率。三是创新财政体制,保障乡镇政权运转。按照乡镇政府职能的新界定,乡镇主要应承担保证其政权正常运转和履行基本服务职能的相关支出,生产和建设性等项目支出主要应由县级承担,切实减轻乡镇的财政压力。

3、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参政、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虽然农民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仍然表达了对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知情权、决策权等的强烈参与愿望。而要民主,并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做到科学的民主参与。农民的民主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首先要开展文化教育,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教育程度,才能拥有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其次,要开展民主参与的意识教育,让农民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树立民主参与、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再次,要开展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教育,使农民强烈认识到自己利益、权利的不可侵犯性,树立较强的民主责任感;最后,要开展民主知识和民主技能教育,使农民了解民主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懂得民主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技能,从而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企网(http://www.nongqi.com/union/ news/200727234108.shtml)。

[2]中共中央2007年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号文件”。

[3]常晓红:“提速农村合作医疗”《财经》2005年第17期。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篇3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邓小平 新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152-01

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这一理论。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能够顺利并且正确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发展上毛泽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走过不少弯路,邓小平则在把握继承和发展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正确地解读。在指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了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他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关于这一思想中的正确认识.而且还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作了新的认识和发展,从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

1 邓小平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概论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促进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科学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认为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且对此种矛盾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中心思想是经济建设,并指出在当时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革命时期的大规模轰轰烈烈阶级斗争基本已经结束,毛泽东指出:解放生产力在当时不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根本任务,而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稳定快速发展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邓小平通知对国内外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针对社会主义初级接点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分析,明確了其是此阶段的一种特殊表现,并且提出了通过改革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解决的有效方法及途径,创造出一种可直接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创新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论上,有了极大的发展与创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我们过去完全不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所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稳定一些,这是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也说明了社会主义能够一直存在,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些是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依据和思想。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地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深入解读。

2 对邓小平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认识

邓小平同志拥有着坚定不移、实事求是的精神,并且还具有百折不挠的改革意识,邓小平具有实干家的精神,同时邓小平同志对针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进行思考和揭示过程中,最终祖国完成三个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显然,发展邓小平的这些理论,进一步认识邓小平这些思想,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很具有现实意义。“返本”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思考的,即“拨乱反正”。说“拨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和“四人帮”破坏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最终回归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的话,那么,“返本”就是返回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上。“返本”使我们懂得,想要对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停留在生产关系的层面上是完全不够的,必须深入到最根本的层面生产力发展上。

邓小平同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调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与我国社会经济基础及生产力发展的性质是相辅相成的。他为我们提供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的科学的思想方法;与毛泽东原来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认识相比,邓小平同志作的更为深刻和严谨。关于对外开放,“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基本思想。分享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计划经济不代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不代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同志给予我们的揭示和告诫,社会主义经济也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层层深入,必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取代保守的计划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这一独创性思考又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具体的科学方法,为发展生产力作出了有效的方针。邓小平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揭示与思考是不断发展的真理。它要求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民生活状况和需求相结合,与这个时代很适应,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放眼创造未来。邓小平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基本适合的方面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的思想。小平一方面理直气壮地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这就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提供了根本前提。

3 结语

邓小平同志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在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思想解读的基础上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独创性思想,不仅正确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所在,而且结合了我国当时基本国情,提出了针对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有效方针,一切为了人民日益剧增的需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陈锦函.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314-317.

[2]顾行超.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9(4):29-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篇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篇5

今年来,我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推进我社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我社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浦口区乌江镇林蒲社区地处乌江镇最南端,当代草圣林散之故居坐落境内。村域面积4.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470亩,辖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3户,人口2229人,村干部5名,党员53名。先后引进生产型企业9家,涉及造船、、家具制造、金属制品、物流码头等,带动本村劳动力就业600余人。2011年实现产值近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38元。2005年获得“浦口区文明村”、“浦口区综合治理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南京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南京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浦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增加农民和村财收入

1、有效运作“三资”,促进财增收。规范现有资源。2011年龙塘、扁沟两组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菜农收入,在去年100亩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土地整治调整,调整后共发展钢架大棚500亩,投 1

入资金100万元。其中光龙塘一个组连片就发展280亩。社区积极支持菜农发展设施蔬菜栽培,积极完善水利、道路配套,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提供技术指导,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面服务,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菜农纷纷感叹:有镇、社区两级支持,有农业服务中心服务,我们种菜更有积极性了。

2、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今年我社区在龙塘组新建抗旱站一座总投资3.4万元,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

3、南埂组至龙塘组河道淤泥堵塞是群众反映的老问题,社区领导了解情况后制定了整治方案,对河道进行了清淤行动,清淤量3万方,同时又修复灌溉渠道,共投资15万元。

4、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加大农业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把劳务经济作为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和突破口。我社区在配合镇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开展“电焊 计算机”等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劳动技能,为居民就业转移和劳务输出提供保障,使45岁以下的村民都掌握1至2项技术。

(二)围绕“生活宽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统筹安排,规划先行。积极衔接区委、镇政府关于农村建设规划有关政策,统筹安排,对全社区各个小组进行整体规划,在便民利民基础上,全力推进危房、旧房改造,盘活土地资源,解决新村建设用地的瓶颈,提高群众居住水平。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上半年困扰居民出行的沈云下坡水泥路建设完成了,总长度1公里,宽度达到3.5米,2

共投资了27.10万元彻底解决这个制约群众出行的难题。

3、林蒲社区龙塘组农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由于年代久远,缺乏修缮维护,已经破损严重,加之近些年愈演愈烈的车辆超载,更使得龙塘农桥危桥问题雪上加霜,威胁着群众的安全。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对危桥进行改造,农桥的承重达到了15吨,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方便群众生产和生活。

三、2012年示范村项目打算

(一)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居民医疗健康水平。计划将财收入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加强社区卫生室建设,确保小病不出门,方便群众看病。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加大居民的医疗保健投入比例,使100%的村民享有合作医疗。

(二)投入20万元新建南埂至七份组的1公里的沙石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希望能彻底解决这个制约群众出行的难题。

(三)新合排涝站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机泵设备陈旧老化,锈蚀严重,效率低排涝标准不足继续使用利用价值不高,制约了当地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我社区明年准备对新合排涝站进行全面的更新,建设完成后将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务实的体现。

(四)加大对农桥的建设和改造。农桥是农业生产重要的配套建筑,农桥状况如何事关民生问题。我社区经过研究决定明年对辖区两座老桥进行改造,另外新建一座新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五)我社区领导对辖区内河道做了全面调查摸底,搞清了河塘 3

清淤总量。计划2012对河塘清淤土方量5万方,投资28万元,整治疏浚2条河塘。工程实施后,可增加0.3万方的蓄水量,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改善了水质,美化了群众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新基础。

(六)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我社区明年计划对龙塘、七份两组的山洪沟泄洪工程进行改造,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围绕“村风文明”,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完善居民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中心老人活动室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活动资金投入,为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拟投入2万元,完善会议室建设,使村民参政议政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

2、落实综治责任制,建设“平安社区”。成立禁赌、禁黄、禁毒、老年劝导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杜绝黄、赌、毒、盗等违法犯罪发生;加强治安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不存在信访事件,促进平安建设上层次。

3、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增添各种书籍,购置各种健身器材和文娱用品,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4、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厕)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一是加大公厕改建力度,拟投资12万元,新建公厕3座;拟投资1.2万元,新建8个固定垃圾池,解决群众倒垃圾难的问题。扫除乱搭建、柴草乱堆、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实现庭院净化、环境美化。

(八)围绕管理民主,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务民主决策。凡是涉及居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坚持实行民主听证,组织听证代表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再提交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健全和完善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大会),合理确定各自的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讨论决定重大事务事项,并督促决策事项的有效实施。

2、坚持召开两委会制度。两委干部碰头议事,审批票据,决议近期大小事项,为居民到社区办事提供服务。

3、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完善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居情居务。确保居民对居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居务决策、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等内容向居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的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然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4、加强民主监督。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和村干部激励约束制度。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其补贴和奖励挂钩。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三、预期目标。

1、经济指标。至2012年村财收入达到21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79元。

2、生产发展指标。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种植业以发展优质蔬菜为主。

3、基础设施。村区域内通各自然村的主干道全部硬化,给排水设施较完善,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电力、通讯等水平有长足发展,村里达到绿化、美化、亮化。

4、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青壮年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率达到100%,每个农民都掌握一项技术;新农合参保率达100%;村建设有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村设有一定的娱乐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和养老院。

5、民主政治建设。有完善的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等制度,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0%以上,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村里无集体上访、无群众性事件、无重大犯罪案件,群众对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自强、诚信守法、有社会公德、远离迷信、抵制邪教的新风尚,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苏志刚同志任组长,村委主任黄四志同志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村两委干 6

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深入开展。

2、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工夫,发挥兵、青、妇、老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调动村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强化标准,保证进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制定详实的目标规划、规章制度、文明规范、村规民约、创建指标等内容,排出各项建设序时进度表,并抓紧落实,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半年小变化,一年大变样。

4、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体村民都要认真配合村支部、村委的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开展。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篇6

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中央有关“三农”工作政策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清远市人民政府、省委农办、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认真研究,就建设广东省佛冈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形成基本框架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构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新机制、新载体,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发展创造经验。

二、工作原则

(一)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金融为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确立政府在试验区规划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试验区建设,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试验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试验区的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二)统筹规划,分类安排,分步实施。做好试验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城镇等各专项规划的编制,按程序报批后分类、分步组织实施。

(三)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农村集体财产和农民利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村集体财产权益和农民自身权益,做实做强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规划范围

试验区位于佛冈县石角镇所辖区域内,包括小潭村、里水村、龙塘村、小梅村、石铺村、山湖村6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人口1.86万人。

四、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事业建设,在3-5年时间内,在试验区形成以产业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城镇为依托,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格局。

2011-2012年,试验区管理机构及工作机制建立并有序运行,各项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逐渐推开,重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中心区土地平整及启动区建设基本完成。

2013-2014年,推进北部、东部组团的开发建设,启动村落的搬迁安臵,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成,试验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到2015年,小城镇基本建成。试验区内各功能区基本形成,体制机制成熟运转,并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绝大部分人口迁入新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试验区成为全省名镇名村建设的示范点、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基地。

五、建设内容

(一)产业建设。

1.农业产业。

(1)砂糖桔产业。开展病害综合整治,建设优质果园及配套市场。

(2)林产业。建设生态公益林、笋竹、用材林等。

(3)蔬菜产业。建设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

(4)药用植物产业。利用试验区独特的条件,建设中药材苗圃。

(5)粮食产业。在实验区龙塘村和里水村沿龙南河一带建设优质水稻基地,并推行稻菜轮作。

(6)养殖业。建设年出栏12万头的优质商品猪养殖基地,和年出栏鸡苗500万只的自动化鸡苗繁育基地。

2.观光旅游业。

将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和特色农产品消费等有机整合,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观光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胜地,并拉动餐饮、住宿、购物等第三产业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

按照“集中新建、中心集居”的思路,在原龙南镇区基础上建设试验区的集居中心(中心区),通过统规统建和村落的有序搬迁、集中安臵,集约化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资源高效利用、功能健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突出、居民生活环境全面改善的新型小城镇。

(三)基础设施建设。

从实际需要出发,全面完成中心区对外道路、给排水管网、农田水利以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实现“水、电、气、通讯”全部入户,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六、资金来源及投融资主体

试验区内产业、小城镇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将通过财政性资金投入、企业自筹、新农村发展专项资金注入和银行融资等多种方式筹措。

(一)产业建设。产业项目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服务公司为投融资主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二)小城镇建设。主要由新农村建设服务公司为投融资主体,并组织实施。

(三)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给水管网、燃气等设施建设,分别由试验区管理机构、佛冈县人民政府组织当地相应行业的国家公司和地方公司建设实施。

七、政策支持

(一)财政支持。

1.加大对试验区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省财政对试验区建设予以资金支持,并拨付资金支持设立新农村建设发展专项资金。

2.省、市财政拨给试验区的各类支持性、补助性资金,除按政策规定应直接发放给农民的以外,参照高寒山区移民安居有关政策,由试验区管理机构统筹综合运用。

(二)土地政策。

试验区建设贯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现有政策框架下,通过旧村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方面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发展旅游、商贸等产业。

1.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农用地集约发展。在试验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以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农用地的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

2.赋予试验区管理机构土地整治职能。试验区范围内土地的整治由佛冈县人民政府授权试验区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3.实行宅基地臵换。根据集中居住的规划建设要求,在摸清现有宅基地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确权登记,经农民同意,对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按面积大致相称的原则臵换成新的宅基地,并对原宅基地进行复垦、复耕,实现占补平衡。

4.住房确权。试验区内的村民住房归村民个人所有,确权发证,在试验区内可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流通。

5.试验区范围内建设用地的调整,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范围。

(三)金融支持。

1.设立村镇银行。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起,为试验区内各主体提供存款、贷款、资金结算等金融服务。

2.设立新农村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开发银行投入一定资金,省财政给予适当支持,同时吸收龙头企业资金,使资金总额达到1亿元,以后根据需要逐步扩大规模。

3.引入保险机制。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保险服务,保障试验区内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

(四)公共管理。

1.在试验区范围内逐步实行“村改居”,参照省关于深化珠三角地区农村综合改革的有关政策,开展试点工作。

2.在试验区实行由管理机构、村(居)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不同层次主体构成的管理模式,并积极探索管理体制创新。

八、组织架构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清远市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以及佛冈县委、县政府等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和解决试验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二)明确试验区管理机构。

在整合资源、理顺职责关系、健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明确试验区管理机构,负责试验区的规划、建设以及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

(三)成立新农村建设服务公司。

由试验区管理机构组建,负责试验区范围内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的投融资、建设与管理。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7

2006年, 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总目标, 这既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也是其总体目标。2014年, 中共中央再次出台的《关于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1号文件, 是党中央第11次吹响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号角。作为基层农村工作者, 深感使命艰苦而光荣, 任重而道远。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社会主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 全面把握、贯彻落实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 创新思维, 务求实效,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现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进行探讨如下。

1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 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建立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监督体制和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好“四减免、四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惠农政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 保护种粮者利益, 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着力提升农业竞争力。以高效农业特色化, 特色农业规模化, 规模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国际化为指导, 在确保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 进一步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适应市场需求, 强化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积极创建“一村一品”“一乡一色”产业园, 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强化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加强农业“三品“基地建设, 创建农业品牌, 以品牌争市场, 以市场增效益。不断改造提高传统农业, 重点发展优势产业, 积极培植新兴产业, 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全力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2]。

(3) 围绕村容整洁, 积极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经济。以“四清”工程 (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 为抓手,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家园、生态工业等模式, 改变农村路难走、桥难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脏、乱、差”现象, 改善农村投资环境, 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积极推进企业向园、人口向城镇、居住向规划区集中,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挖掘乡村旅游和生态农庄文化要素, 促进乡村旅游和生态农庄转型升级。

2 开展科技进村入户, 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1) 坚持科技兴农战略, 积极实施“四大工程” (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种子更新、新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 加快推广“九大新技术”、建设“七大体系”, 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保障[3]。重点推广九大技术, 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栽培、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栽培、节本增效、高效立体种养、水稻 (小麦) 高产增效创建及轻型栽培、动物疫病控制及防治、农机化及保护性耕作、农产品采收 (贮藏) 加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引进与推广、动 (植) 物良种繁育、重大动 (植) 物疫病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体系。积极构建公益性无偿服务、企业化有偿服务和民间互助服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型服务体系。

(2) 积极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重点培育和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多种方式的合作, 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纵横交错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4], 逐步实现由供求层面上的联结向权益层面上的联结转变。不断完善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 实现农产品在流通中的增效。

(3)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实施农民技术培训“五大工程”,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引导农民勤勉、自助、合作, 实施“绿色证书”培训, 从技术层面培训向产业培训, 推进到精神层面培训, 促进农民智能、科技、市场、法律等方面知识升级, 真正实现技术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努力做到村村都有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户户都有科技致富的明白人, 提高重点村、重要农时、主推作物和主养畜禽、关键生产环节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

3 大力实施外向开拓, 建设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1) 坚持特色取胜, 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区的特色产业,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业求专、同品求精、同类求特”的原则,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农业经济板块, 以特色争国际市场, 以规模增加经济效益[5]。

(2) 坚持规划先行, 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根据本地农产品的生产特色规模和产业实际, 突出重点, 积极培植龙头加工企业, 加大对畜禽、果品蔬菜、稻米等产业的扶持力度[6]。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促进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 增加产业附加值。

(3) 坚持市场导向, 着力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围绕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和特色, 充分利用2.5小时上海经济圈, 建立健全以本地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市场体系, 着力培植专业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 积极推进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 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

(4) 积极鼓励农民创业, 努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以优惠灵活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激活创业机制, 鼓励和支持农民投资兴业, 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就业, 促进农民收入来源的多途径增长和快速增长。在有条件的镇、村建立农民创业园, 制定优惠政策, 给予资金、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支持, 引导农民返乡进园投资兴业[7]。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 2014 (3) :9-14.

[2]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中国合作经济, 2014 (2) :6-11.

[3]盐城市发改委.盐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EB/OL]. (2007-08-19) [2014-08-28].http://www.baidu.com/link?url=TzRWzzS4cIg6RC_4AKlRy-0kCqDHB7hU3mKwyg5hccJPR1KcD7T4dEewJ2wcdiiqM34mU7XHzrjl6FfWxwGyOciszvWsecwaRJz_01CJSSq.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河南农业, 2014 (3) :4-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14 (2) :4-10.

[6]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意见[N].广西日报, 2014-03-09 (3) .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篇8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就局部地区来说,如何结合各地的实际找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人点,创造性地把“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是需要我们深入实践和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牛栏江镇现阶段新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更好地指导各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结合今年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实地考察、多方调研等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寻找到更适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牛栏江镇当前镇情和村情

牛栏江镇地处嵩明县东部,与马龙、寻甸、宜良三县接壤,总面积为228.8km,辖1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53106人。平均海拔190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零下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992mm。镇政府距昆明市63km、曲靖市87km,滇黔公路、昆曲高速公路、沾昆铁路复线、马厂公路贯穿全境,境内设有昆曲高速公路立交式互通路口、沾昆铁路复线火车客货三级站,具备较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水资源丰富,镇内有小I型水库2座和牛栏江防洪蓄水机械闸3座,小II型水库24座,小塘坝79座,总蓄水量1200多万方。农田有效灌溉率达75%以上。拥有丰富的森林、药材、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品质优良的農、畜、禽产品资源以及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十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23666万元,年均增长9.84%;财政收入976万元,平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年均增长3.13%;

“十一五”期间,确定了“一镇、两区、三线”的发展思路,即依托四喷公路、320国道、牛栏江沿岸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水海非公经济聚集区、海潮寺旅游及生态农业开发区。围绕这一思路,逐渐把牛栏江镇建设为一个集现代旅游、商贸、居住、文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集镇,以牛栏江为中心线,构建“一江四线五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格局,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把牛栏江生态旅游打造成面向昆明、面向曲靖,面向云南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十一五”期间,公益事业方面主要抓好五大重点工程:麻箐水库建设;撤并上、下马坊小学新建新风小学;撤并原四营乡一、二中新建牛栏江镇第一初级中学;水海立交口至火车站的公路建设;牛栏江镇集贸市场建设。

围绕上述目标,全镇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镇村规划,找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创造性地把“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上,共同推进镇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份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班子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意识不强,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农村基层干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农村党员老龄化、低文化现象突出,在新农村建设中难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客观上导致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发展。

二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当前广大农民普遍“守旧”、“守土”观念深、有很多陈规陋习,综合素质低、科技意识弱、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外出就业难度大。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脆弱,农村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基础财力剧减,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只能勉强维持乡、村组织机构基本运转所需,加上各乡镇、村都负有一定数额的历史债务,拿不出更多的财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各类水利灌区灌渠不齐全,标准不高,水毁、老化失修严重,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四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农村大多为“种粮吃饭、喂猪过年”的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落后,机械化耕种技术推广面不宽。初级加工多,精细加工少,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化水平低,专业合作经营组织不强,农产品商品率、销售率不高,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特色种养基地规模小、分布散,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和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效果仍不理想。引进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少,项目前期工作跟不上,预期投产的项目没有全部投产。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契约关系不够紧密,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加快推进。

三、加强领导,注重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以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为重点,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三是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

四是积极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村组一级,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有作用。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

五是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上一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先进事迹的优秀观后感心得下一篇: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