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2024-10-20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通用8篇)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篇1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作者:江智明 论文整理:胜法网

论文摘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发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缺陷,有针对性地加强立法、法制宣传和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制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加强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一)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虽说,我国的农业立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达2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而且各级涉农行政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整顿行政执法队伍,逐步将行政执法本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法制建设的状况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而且整体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在立法方面,有些急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有些法律、法规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强调政府管理职能,对保护农民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体现不够;有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执法方面,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不够规范,多头执法、多层执法,以及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比较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司法方面,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监督方面,目前监督机制也还不够健全;各种监督力量各自为战,相互间难以形成合力,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二)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必然性

1.法制建设可以保障农村生产发展的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目标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其他需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依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但是,有关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相互间难免发生冲突.不仅这种冲突的根本而有效地解决要靠法制,而且现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步入加工、生产、经营等

2.法制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目标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现代化农村.为此,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在水利、房舍、道路、饮水等方面的落后状况.同时,应该增加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方面的投入,改变农民落后的行为习惯.但是,要确保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必须依靠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健全.法制既可以明确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可以为处理不履行责任者提供依据.此外,法制的一些内容可以引导村民赡养老人、抚育儿童、抵制赌博、克服迷信等,本身就具有倡导文明乡风的作用.3.法制建设可以推进农村管理决策的民主进行.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目标,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才能根据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向前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的民主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法制的作用.只有将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其获得应有的权威,才能抵御各种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实践中,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推动农村民主政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按照法制的要求,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的管理民主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二、当前新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过20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我国农村农民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也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一)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够强“法制是民主和效率的协调器,也是民主和效率助推器”[1],但是“徒法不能自行”.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农业法律体系,但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较淡薄,严重影响了农村法制的现代化进程,抑制和影响了农民积极参与生产生活、积极创新谋求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以主体理性自律精神为内核的法律崇拜和法律信仰,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如果没有内生性的法律信仰,中国现代法治将寸步难行.[2]然而,在中国,情义本位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农村法制建设,中国人历来憧憬“和谐”,讲求“仁爱”,因而举整个社会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3]同时,农民受封建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严重,接受现代的知识和民主精神较慢和晚,所以部分农民的“法律即义务”、权力本位、家法族规神圣观念和思想仍然严重.因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法制建设.(二)立法上仍然存在空白和缺陷目前,我国农村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善.首先是立法上存有空白,有些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设、农民的权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等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其次是立法层次低,不少仍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上,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而有些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利法、农业法和水土保持法等,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强调政策管理职能的成分较多,而保护农民的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制提供服务体现不够.再次是内容过于原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差,特别是缺乏必要的法律责任,难

以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有些法律、法规中的条款既无大错,亦无大用,被百姓戏称为“豆腐法”,不能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性冲突.[4]

(三)执法操作混乱,司法效率不高农村立法虽然重要,但执法工作也不能轻视.良好的法律必须通过规范的执法行为来体现.当前我国农村的执法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乡村基层干部的依法治农的观念淡薄,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农村,而更习惯于依靠行政命令,滥用权力;另一方面是执法部门路远人少,事多面宽管不过来,以及加上农村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的不规范,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在农村仍然存在.因而,造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执法混乱的现象.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执行难和有错不纠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三农”方面的矛盾和纠纷调处不及时,农民与政府、企业和村社的矛盾纠纷一般偏向后者,对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力.(四)司法监督不力司法监督是我国司法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农村更为甚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现行的宪法和法律有缺陷,监督立法滞后等原因造成了监督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对监督对象造成实质上制约作用.我国的监督体系看似广泛、完整,但各监督主体的相互推脱,各种监督力量很难形成合力,不能形成有效的、有力的监督.而且,监督的手段不够强硬,形式单一,造成监督效果不明显.从而造成了对影响新农村建设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政行为、司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有效的监督.三、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一些设想

不断加快农村法治化进程,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大力强化依法治农、依法建农、依法兴农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切实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利益纳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环境之中.[5]

(一)加强立法,完善农村法律体系立法是法制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进行依法治农、依法建农、依法兴农.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就要:一方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空白领域进行立法.首先加快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立法,以切实做到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加快完善农业投资方面的法律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农业投资每一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资的预算、投资的程序的监督问题.[6]再次,要加快建立我国农业补贴方面的制度.按照世贸组织农业规则的有关规定,制定诸如粮种补贴、种粮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补贴制度.另一方面,就要完善现行法律,要结合、吸收农村的一些现实而有益的习惯,使之更切合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生活,而更利于执行.要改变过于原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差的缺点,同时,注意不同部门法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村法律体系.(二)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7]在农村更需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法制在促进、实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与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法制宣传教育要与维护农民利益相结合.各执法机关要在查处危害农民利益案件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案说法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的用法意识.其次,法制宣传教育要与维护农村稳定相结合.各机关、部门要在建设平安农村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最后,法制宣传教育要与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针对农民关心的土地、计生、税费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公证、律师和人民调解员进村入户,在宣传法律的同时开展法律服务,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能力建设,首先要强化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的“执法为民”的执法观.执法观念不正确、不牢固,就不能正确的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真正做到在执法过程中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处理好农民遇到的法律问题.其次,要提高农村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政策的宗旨和精神,并将其融入执法的过程中.再次,要加强执法机关内部的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机制和错案追究机制,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最后,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可以对农村的执法体制作出相应的改革.比如建立巡回人民法庭,对农民间的一些简单的案件就地审理、判决和执行等机制.(四)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促进执法、司法公平与公正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既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执法主体提出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8]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要加强法律监督力度.目前,我国有一个广泛而全面的法律监督体系,但是发挥的作用没能达到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完美.因此,首先,必须在健全现行法律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促进各法律监督主体积极主动的行使其监督权.其次,提高各监督主体的监督能力,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对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诸如乱收费、乱摊派或变相收费等现象,进行监督,予以禁止和惩罚.再次,丰富其监督的手段和形式.要围绕涉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听取汇报、执法检查、执法评议等形式,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进一步完善受理申诉、控告、检举制度,加强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工作的监督,督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督促政府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阳光作业,兑现服务承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参考文献 陈庆立.那么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EB/OL].[2006-8-7] 2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6).3 **.梁漱溟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法律生活[J].中外法学,1988 ,(6).4 当前农村法制环境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EB/OL].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律思考[EB/OL].三农中国网.

j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先行[EB/OL].[2006-3-8] 7 靳生玺.坚持五个创新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J].《甘肃经济与信息》,2006,(10).8 王占红.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EB/OL].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篇2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透析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可寻, 需要我们在建设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笔者以切身感受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以往农村占地面积过大, 土地利用率过低, 而且过于分散。有些自然村又分成若干自然屯, 而且相互之间往往相隔较远不易于管理。农村基本呈现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的状态。柴草乱堆乱放, 人畜粪便没有固定排放地点, 村间路无人打扫, 脏水一般倒在室外自然风干, 总之以前农村自然环境非常差。而现在实行的新农村建设加速了农村城市化步伐, 很多分散的自然村屯集中到一起, 原来低矮的平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2. 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政策仍然在绝大部分地区继续, 但有些地区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田地过于分散, 而且不同农户往往栽种作物品种不同, 所以给机械化大生产带来极大不便, 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出现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 极为有必要将现代化大农业经营模式推广开来, 而且在我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可推广此种经营模式。

3.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不仅仅物质资料相对以往大为丰富, 而且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档次也有很大提高。由于大机器的应用, 以往的耕种方式被彻底改变, 农民如今有了大量的剩余时间, 不会一直被束缚在土地之上, 这样农民外出务工渐渐多了起来, 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 另外也活跃和繁荣了地方经济。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质量和层次, 很多农村地区组织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法制保障缺失分析

我们不能不正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尤其是针对建设过程中的违反法律的现状, 我们对此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 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1. 大拆大建、速度与规模至上。

某些地区往往过分追求建设速度与规模而没有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没有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根本利益出发, 不少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把分散的传统村落式的农村改造成集中居住式的方式, 也就是撤掉分散的村庄直接让农民上楼, 但有很多农民并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而我们的某些政策执行者和建设者往往忽视了这些因素, 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违法现象, 忽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伤害农民情感。

2.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不够。

农村人口仍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农村城市化建设绝不仅仅是让农民上楼简单了事, 农民们长久生活在传统村庄里, 除进行农业生产之外还形成非常典型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文化, 这些文化虽基本属于大众文化、世俗文化, 然而却长时间扎根于田间地头、农民生活圈子左右而深受农民喜欢, 一旦我们在建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注意适当保护这些文化样态, 那么农民将有彻底失去其文化根基的危险, 而对此的保护应提到法制化日程上来。

3. 新农村建设与法制保障不同步。

部分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甚至追求商业利益, 不顾农民实际情况盲目扩大新农村建设规模, 土地使用不合法, 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损公肥私、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此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违法形式也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 比如对农民拆迁置换补偿不到位, 部分农民房屋急需改造的而没有进入改造进程中, 在分配新居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法、不合理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新农村建设法制保障分析

对上述出现的问题, 笔者试图从法律保障角度来谈谈应该如何实施切实可行之有效措施保障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加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在广大农村, 由于农民对法律了解和认识不够, 农村普法教育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民不能做到用法律手段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就需要法律工作者乃至我们的执政者加大力度在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涉及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更要加大宣传力度, 如“物权法”、“债权法”、“土地法”以及在这一进程中可能应用的行政法规, 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

2. 强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绝不是某些领导拍脑门做决定这样简单。要不断加强地方官员及新农村建设者们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制思想建设, 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本着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与法制保障并举, 这样才不会使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失去法律保障。

3. 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上来。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049-03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以后,“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有了整体的改善。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法制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基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而系统的工程,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法律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只有农村农业中法制的健全,农民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障,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算是成功,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大局朝着和谐统一的目标稳健发展。

一、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诠释

(一)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这个政策的本身就包含了农村的法制建设,但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法制的视域中“新”在何处?农民生活富裕、生产发展是物质方面的要求,素质提高、乡风淳朴文明是精神方面的要求,村民自治、管理民主化是政治方面的要求,这些现象并没有从法的角度反映出新农村的实质内涵。在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的前提下,“新农村”的法制建设应着眼于法律秩序的构建,以宪法规定的制度为前提,以建立法治国家为取向,在农村领域内建立起一种法的秩序和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应注重理念的提升。“新农村”应集聚着平安、有序、法治、和谐的理念,以农村群众法制观念的普遍提高为契机,争取农村与城镇协调发展。第二,应转变农村法制的治理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打破以往传统的治理方式,建立起一种以法律为主要手段,以宗教、道德为辅助手段且法律与农村的村规民约相一致的治理模式,改变以往那种仅靠道德约束或行政手段进行治理的局限状况。第三,应实现基层民主管理。政治上的民主是农村秩序得以稳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的政治、文化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尽量使三者达到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基层民主,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远大目标。

(二)新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全力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方针,为了贯彻这一决策,必须加快小康社会的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使城乡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的法制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一下几点:第一,新农村法制建设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的经济活动需要用法律手段来约束和规范,经济体制的完善须有健全的法制来保障,有对应的政治体制相配合,没有法制,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任务,人民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第二,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须有法制来保障。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柱,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民道德水平、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在农村加强法制建设,对农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正确的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意义

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制建设是建设新农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大对农村的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农民在社会公共空间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新农村的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更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前提和保障。第一,新农村法制建设是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和谐农村的需求。维护农民权益是建设新农村的起点和归宿。现代经济社会,侵犯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农民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才是最正确最有效的手段,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切实可靠的保障。第二,新农村法制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的需求。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在经济发展改革的同时,农民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茅盾,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约。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全方位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

二、新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但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长久以来被小农意识和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所影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农村宣传法律知识的力度不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落后的思想逐渐成为了新农村法制建设的阻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

建国以后,为了改变以往国家落后的现状,大力发展工业,提出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方针,农村、农民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无形之中便形成了不合理的二元结构,使广大农村更加的贫穷。为了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提出了“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但农村整体上的经济状况依然薄弱,使得农村建设法制时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基础。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教育水平的限制等因素,使得普遍受教育的人群大大降低,造成很大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下。在农村大多数农民不懂法、不学法,更不能也不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在农村也就成了一种形式。

(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在中国大多数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私了”。“私了”实际上就是情与法的矛盾体现,“私了”更降低了法律在广大农村中的威严和地位。为什么农民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时候总会想到和用到“私了”呢?因为封建社会那种腐朽的社会风气对老百姓影响太深,可谓说深入人心,根深蒂固,落后的思想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没有与时俱进,使得当农民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即使他们想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也往往因为怕打官司怕承担费用而不了了之,无偿的援助对于老百姓的需求来说不过是无济于事而已,不可能从源头解决农民打官司难的实际问题。因此要想建设好新农村法制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法律的强大力量,才能确保新农村的法制建设稳步健康的发展。

(三)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缺乏

在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的父母官,农民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先找基层干部出面调解解决问题。然而基层干部法制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很难做到依法处理,公平公正,人治依旧是农村管理的手段,人治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最终侵害到农民的合法利益,严重影响着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损害了干部在广大农民心中的形象。另外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蛮横,屡屡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有些农村财务不公开,用公款铺张浪费,老百姓有很大的意见。还有些基层干部只在乎上级命令,忽略了新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这就必然导致了有些“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甚至还会出现以权代法、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的现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解决好“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

(四)我国农村立法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农业方面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颁布了多部有关农业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规章,初步形成了农业法律框架。这些法律规范的制定,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和支持。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在农业农村立法方面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多关于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制定出来,现有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也不完善,在某种意义上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比如在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农村的集体土地被征收以后如何赔偿也没有明确规定;赔偿款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也没有准确的规定等等一系列的法律盲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业农村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去规范“三农”问题,那么新农村的建设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阻碍,新农村的建设也将成为一种形式,沦为空谈。

三、加强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法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经济之上的,没有经济基础的新农村建设将会成为空谈,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发展农村经济置于首位,科学发展观中也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抓好农村经济,新农村的法制建设才会顺利进行,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源泉。当下发展农村经济主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1.加大对农村公共建设的投资力度。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代表着农村的经济实力,而公共设施的建设是由公共财政的支持才得以实现,通过财政对农村的水利、电力、交通道路、通讯覆盖等基础设施的支持,进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受教育的程度和农民素质的高低跟教育的投入是成正比的,要让城市农村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就必须完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平均的分配国家的教育资源。通过政府、社会、学校的多重力量,多角度多方位的去关注农民接受教育的现状,了解农民的思想水平,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思想源头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3.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城市发展起来以后经济基础雄厚,城乡之间贫富悬殊较大,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就要以城促乡,工业反哺农业,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补贴力度,全面落实“三农”补贴政策,切实把财政支出真正的用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把扶持的重点集中放在农村。

(二)大力宣传法制教育,增强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在广大农村中开展法制宣传,不但能够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而且可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要让法律在农民和基层干部心中树立权威,必须要把农村的工作转移到法治的轨道上来。目前,加强农民的法制教育宣传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健全农村的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首先在农村以乡镇为单元建立法律服务站,代表广大农民参与到法律活动中,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其次要扩宽法律咨询渠道,鼓励法律工作者到农村为农民提供一定的法律帮助,同时也为基层干部的依法行政提供咨询。再次要把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做好,为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和负担不起费用的农民无偿的提供法律帮助。

2.深入开展农村的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开展法制宣传,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首先要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需要,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宣传与农民生活、生产相关的法律规范。其次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干部的法制观念,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意识,充分发挥好媒体的作用,帮助广大农民懂法、守法、用法,遵循便民原则,切实履行干部职责。

(三)加强农业和农村的立法水平,健全法制,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我国农业、农村方面的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要实现农村法制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

1.健全立法机制。健全农业、农村立法机制,包括健全农业、农村立法的机构体系,合理分配立法部门的权限。要根据立法任务,建立相应的工作部门,配备相应的人员;要赋予立法部门应有的权力,起到综合协调的能力。明确中央和地方权力机关的立法分工,防止滥用权力,确保制定的法律法规合理合法。

2.加强立法队伍的建设。农业、农村的立法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立法人员都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立法人员不仅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具有丰富的法学理论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

(四)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充分保障村民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

1.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为独立处理公共事务提供了保障。镇政府、乡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从目前看是上下级的关系,要进一步的规范到业务指导和帮助的关系上。针对乡镇政府掌控村委会的情况,还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防止乡镇向农民乱摊派的现象发生。另外还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村委会办事的程序,完成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2.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体现了民主管理和法治精神。农村民主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以民为本,还权于民”,是搞好党群、干群关系的前提保障。一方面要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要提升农民的法治意识,提高农村的管理水平,依法解决好农村存在的矛盾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中政治建设、精神建设、物质建设和谐同步发展。村民自治是农村文明与法治的基础,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是推动农村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任务就是农村的法制建设,探讨分析新农村的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建立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提高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的法律体系,对新农村的建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整体大局看,对新农村法制建设进行研究和探索分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依法治国的根本性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莉芸.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8(9).

〔2〕刘晓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4).

〔3〕张旭光.关于我国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4).

〔4〕郭月菊.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J].前沿,2007(6).

〔5〕王丹丹,李玉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刍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6〕姜纪元.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问题之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杨莉芸,朱德莉.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8〕唐震.新农村法制建设——问题、原因及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9〕王小军,唐国柳.加强我国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篇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枣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的领导下,结合实际,广泛宣传,采取有效的措施,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我市新农村建设发展前景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找出当前问题所在,提出积极对策,才能较好、较快地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服务,使我市新农村建设提档次,上水平。

【关 键 词】 新农村 问题 对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背景及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 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里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当前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枣阳结合自身实际,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支撑,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关键,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遏制了土地抛荒,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止到目前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速。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枣阳市水利部门每年出资兴修农田水利、对各乡镇中小 型水库实施加固、防险、扩容,对用水较为困难的农村启动扩堰增容、新建泵站,解决农田用水问题;村村通公路已基本实现,至2009年底除有个别的村尚实现通村水泥路,全市农村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电话已进入农户家中,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现代化农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脱粒机、播种机等已得到广泛应用。

二是全市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村容村貌文明风尚呈新变化,开展“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等“五改”活动,让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村已修建了村民住宅楼(小区),行政村主要街道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在村级活动场所建立了农民文化中心、图书阅览室、体育运动场所等娱乐文体设施,同时在农村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液化气等新能源,提倡村民的节约环保意识。

三是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09年全市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人/年,生活相对富裕,农户家中已基本拥有摩托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顺利实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积极改造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不断巩固,覆盖全市各个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 合率达到98%,农民种养积极性增高,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积极发展牲猪、肉牛、蛋鸡、山羊等养殖产业、种植大棚蔬菜、发展农家乐,办农产品加工、创办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三、分析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先进县市相比,我市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人增长缓慢,新农村建设步伐相对较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有些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的事,于是产生一种并把工作不力、行动迟缓,归咎于上级领导不力、支持不够、投入不到位。个别农民则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农民说:“我们欢迎、拥护、支持新农村建设,能不能搞好、建好,那是上级和干部们的事。”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难。近年来,枣阳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上差距很大,生产力水平处于低层次,效益比较差,农民增收的渠道仍然不宽,农民收入增收缓慢,长期增收缺乏,长期增收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制约了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

第三,农民专业技能不高,短期难以提高。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动力都在外地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弱妇幼,加之新生代农村人口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的条件相对滞后,这些都将影响新农村的建设。

第四,规划建设不标准,随意性大。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形成一个统一体,我市各村的地理环境又各不相同,很难制定一个统一标准的规划方案,规划工作相对落后,导致农民盖房无规可循,随意性大,往往是农民住房反复拆建,到处建,有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之感。另外,农村巷道有些还没有得到硬化,农民乱搭乱建,禽畜散养,污水横流等现象普遍存在,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很大。

第五,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发挥作用小。新农村建设,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作后盾的,再好的设想没钱也难办,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完善(如吴店镇较多的村无节水浇灌渠道),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只依靠传统的农业难以实现集体增收,而市一级财政也比较困难,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没有能力投入和运着。

四、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应以政府统一规 划,财政投入和多渠道融资建设为主,农民改善居住等生活环境条件,政府应以引导为主,不必强行推动,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规划是合理推进新农村重要保证,要结合我市各地的实际情况,把乡村规划与农村生态环境优势结合起来,结合农村的产业基础、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搞一刀切,实施以点带面方式,建设一批像吴店镇肖湾村,新市镇火青村那样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二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增强建设积极性。对我市广大村民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广播、标语、文化墙、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宣传的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农民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要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开展“文明富裕村”、“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形成团结奋斗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快我市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决策,集思广益,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三是发展优势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稳定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壮 大吴店镇牲猪养殖、平林大米、新市优质桃、七方农产品贸易、太平,杨档小麦、玉米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林业、畜牧、蔬菜等支柱产业,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强化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加强农民的种植、养殖及务工技能培训、普及政策法制教育,提升公民道德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懂政策守法规、爱国家讲诚信、讲文明会生活的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一批懂生产、懂市场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篇5

摘要: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出发,提出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是指农村人力资源在其可能的配置空间上的有机组合,指出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对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经济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从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主体的角度来提出可能的有效配置路径。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曾被多次提及,在学术界,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成为热点还是以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为标志的。《纲要》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中2006 年一号文件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好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充分合理地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本文将针对农村人力资源配置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研究意义

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或依靠某种机制,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地区、以及企业,使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地目的。基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源配置理解为: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指按照一定的需要和标准将现有人力资源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机制分配到社会生产及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部门、地区、以及产业。此外,它还包括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匹配;在生命周期内合理安排个体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使用等。实际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关键阶段,其目的就是达到人与事、开发与配置的最佳

匹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拥有13亿居民的人口大国。从资源结构上看,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以战略考虑,优先开发,科学配置,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配置效率,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研究农村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可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加快推动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村人口的相对比重少,农业就业的相对份额低。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可以有意识地引导社会经济结构向着我们的目标转化,利于在加速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减少矛盾,少走弯路。

研究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可以提高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我开发意识。学术界的研究往往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来进行的,同时又对国家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从而有利于各级政府等相关部门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开发的重视度和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最后在整个大背景大环境下带动农村人力资源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鼓励一部分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有一定市场经验、有一定管理能力、有一定开拓精神的城镇人力资源流向农村开创新的天地。

农村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的相关研究可以变农村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优势、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那么同样在农业领域,竞争优势的取得也将依赖于人力资源充分开发与应用。如果我们将农村人力资源视为一个开放系统,那么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其系统优势,即数量层次、质量层次和配置层次。数量和质量层次决定系统的总体规模,而配置层次决定了系统的结构,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质量和配置两个层次上都有待改进。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经济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人力资源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不仅是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主要途径,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得到顺利转移,农民收入能否提高,它不仅影响到几亿农村人口的消费,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益,甚至还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能否最终崛起。如果大多数农民不富裕起来,就不能建设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城乡间、产业间的配置不仅可以直接使农民获得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专长的发挥和培养。

二.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1340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有66978万人,占总比49.95%,乡村人口有67113万人,占总人口的50.05%。第五次人口普查所显示的城镇化率为36.22%,可见在十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城镇化率提高了17.73%,着实是一个良好的发展速度。

(一)就业结构的演变

从就业结构来讲,2010年,在农村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等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为41418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一种非农化趋势,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例在下降,与此相对,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比例在上升。根据劳动力与土地的正常配比,全国农业只需要1亿左右的劳动力,所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仍有2亿多,本文认为本来由1亿左右的劳动力来完成的农业生产却占用了2亿多的劳动力,这不是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而是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一个直接表现。因为这部分人主要是年龄大、文化低的中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无论从劳作经验还是从体力特征上讲,他们都无法满足农业的现代化要求。真正的青壮劳动力都已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这虽然是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但并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个农业大国,特殊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以牺牲农业来发展我们的GDP,所以我们要探求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借鉴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配置模式来综合发展我国经济。

(二)人力资源素质的差距

由于城市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在人力资源分配中显然占据了完全主导作用。早期实行的农村支持城市发展政策,使优秀人力资源大量涌入城市建设的洪流中,直接造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短缺,以致于现在的农村人力资源的思想、自我发展观念等意识相对淡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形成我国人力资源城乡分布不均。从农村人力资源培养上看,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过少,教学条件较差,导致优秀教师不愿留在农村。虽然农村中小学教育已经减免了学生的学费并辅之于一定的生活补贴,但农村辍学率仍远远高于城市辍学率,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也造成了城乡人力资源差距拉大。

(三)市场配置下的人才供需脱节

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计划型人力资源配置和市场型人力资源配置,前者是我国计划经济年代的配置方式,而后者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农村青壮人力资源的输送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跟随进城务工的大潮从事基本的制造加工行业,二是通过求学途径来

完成鱼跃龙门的蜕变。以高等教育为例,人才培养与城乡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在于:“通识型”人才过多,技术型人才偏少;企业人才过多,农业科技型人才偏少。这种不合理的教育结构导致大部分人力资源无法到农村就业,农村真正缺乏的人才得不到有效培养。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往往追求“学科齐全”、“专业跟新、跟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缺乏自身特色人才的培养,不利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导致人力资源在某些领域过于集中,而在其他领域人力资源匮乏局面。

三.农村人力资源配置路径探索

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主体有政府、农户、社区性合作组织、企业等,不同的配置方式下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主体的地位各不相同。本文将从这几个主体的角度出发来探析人力资源配置路径。

(一)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

2012年初,国办颁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外,政府还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适应农村劳动力向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化的制度,从而为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逐渐排除制度障碍。

着手建立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机制,并通配置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缺陷。政府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切实解决好农村人力资源的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存量配置与增量配置、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的协调统一问题,做到农民创业工程、择业工程、就业工程三大配置体系的宏观统一。政府对农民创业要进行产业引导,把农民创业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对再就业进行信息引导,为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性开发工作提供最好的环境、最优的服务,使人力资源配置的开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布局上,出现了一幅令人欣喜的新景象:农民工进城、大学生下乡双向流动形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大趋势。农民工进城,大家都很熟悉了,而大学生下乡,是近几年勃然兴起的,为引导和调控大学生去基层和农村就业,我国先后出台了“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选派(选调)到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计划”等的政策文件。这也是大潮初起,是一个良好开端,既为农村输送人才,又可以缓

解现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局势。这个涌向农村的“学生潮”,必定和涌向城市的“民工潮”一样,将为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二)社区性合作组织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

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方面政府允许农民组建多种形式的自组织,促使农村社区性合作组织得到较快发展,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对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现在很多省份的农村在推行新农村改造试点,归并分散的村落为若干个大的社区,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话社区性组织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住宅及饮用水等也将逐渐健全。

所以要强化基层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一是选派致富能力比较强、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农村能人担任村干部;二是积极发展优秀农民加入党组织,尤其为党组织多吸纳年轻而又活力的新鲜力量,通过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农民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中去;三是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在引导、服务农民,协助上级部门做好农民工培训和农民继续教育培训等,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保障和帮助。

(三)企业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

企业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吸纳能力。这种能力因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的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就总体而言,具有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乡镇企业、农村私营企业以及以生产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的合资企业是农村人力资源企业分布的主要去向;二是对已经吸纳进来的农村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进行配置。“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人力资源配置,就是将企业内外的人力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手段,合理地运用到既定的组织结构中,在企业经营与生产过程中实现人、财、物诸要素的有机结合与发挥,提高企业的活力与实力,取得最大的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对农村人力资源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比如年龄、性别、体质、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等。

乡镇企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各级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乡镇企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的建设。把现有的各级乡镇企业培训机构、院校作为实施乡镇企业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要调动、发挥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和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通过产学研等多种形式,为乡镇企业继续教育服务。对员工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重视可以增强其企业的吸引力和持续的发展动力,既给务工人员提

供自我发展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四)农户的人力资源自主配置

农户是当前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首要主体。农户家庭对其人力资源进行自主配置的利益目标具有一致性。农户对人力资源自主配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家长制——家长主导家庭人力资源配置——在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中占据支配地位。由于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他们往往认为受教育只为升学的唯一目的,特别是很多家庭倾其所有培育子女大学毕业,就是要脱离农村到城市工作,农村为城市培养优秀人才,农民生活质量却相对下降,农村人才也就越来越少,狭隘的教育观影响了农民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和能力素质的提高。此外,如若子女成绩不好,则往往辍学外出打工,所以在子女的培养上的途径比较窄。其实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也可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张建伍,朱琪.宏观劳动力配置[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8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社.

[3] 刘小毛.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农友之家,2009(07).

[4] 罗海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11.

[5] 王红.人力资源的配置性开发与新农村建设[J].特区经济.2007(09).

[6] 任文硕.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行政管理.2008(12).

[7] 夏卫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

[8] 何龙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合理配置的研究,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6.

[9] 梅志罡.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问题[J].长江论坛.2008

(3).

[10] 郭庆春,孙珂,张轩.新农村建设中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2

(3).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篇6

—“三告别”政策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切全面贯彻与落实农村1号文件的同时,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硕果累累。从整体来说,面对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的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咸阳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农村中的体制取得新的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打破,差距逐渐缩小,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在加快改变,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等。但从局部地区来说,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三告别政策是咸阳市具有地域特色的扶贫工程,具体来说,即农村贫困群体告别土窑洞、告别危漏房、告别独居户,也就是城镇化必须发轫于“三告别”。

关键词:三告别、城镇化、农村、农民、农业

正文:城镇化必须发轫于三告别。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中央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在“红头文件”中使用“城镇化”这个词。它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一个过程。就咸阳所处的西部地区而言,城镇化必须发轫于“三告别”,同时也是咸阳市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也就是说,不想法设法、千方百计让农村贫困群体告别土窑洞、告别危漏房、告别独居户,农村人口就不可能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就不可能向城镇聚集,城镇的数量、规模也不可能增加和扩大。换言之,“三告别”是城镇化的滥觞。就是说,没有“三告别”,就不可能有城镇化。这是必然的。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从整体上来说,取决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农民的文明度等等一系列指标,但先解决农村的住房问题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各种传统与非传统的因素也在叠加凸显,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愈来愈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愈来愈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三告别”政策是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土窑洞、危漏房、独居户而定,特别是2010年6月中旬雨天不断,导致土窑洞、危漏房倒塌,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与财产伤害。市政府在做出批示之后,不断地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真正重视农村贫困群体,实际出发,按照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方便群众、相对集中的原则,把“三告别”与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引导搬迁群众向县城与重点城镇集中,特别是针对鳏、寡、孤、独的弱势群体,在进行城镇化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还要逐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试点,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施扶贫政策,要把切入点放在提高贫困地区的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产业聚集度高、人口吸引力强、带动辐射广的中心村,譬如,咸阳市淳化县方里镇形成了以单一的农副产品集聚的模范村,比如,养殖鸡,油桃、大棚菜、奶牛、农家乐等。在政府招商引资的基础之上,也扩大了原有的农副产品规模,甚至有些基本形成了产业链。

因地制宜的加大整村改进,产业化扶贫的工作力度,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稳妥实行扶贫易地搬迁,妥善解决移民后续发展问题。对于那些安土重迁的独居户,要采取一定的抚慰与资金支持,在扶贫工作中要注意细节,不能只图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市政府要根据中央的资金下拨量的多少来分配到每家每户的扶贫资金,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咸阳市委、市政府在进行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的创新,“三告别”终归是城镇化的一部分,也是重中之重,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规划水平与发展质量,当前把加强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与中小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统筹与兼顾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补充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在县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用,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主要用于集聚发展,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下放管理权限,合理地设臵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

我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重重,归根到底是经济拮据,生活困难。弱势群体是我们必须所关注的,比如其子女的上学与家庭的医疗,社保制度以及公共事业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看到问题的实质,要理性的对待,完善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实行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另外,还有努力促进农民工就业。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城镇化的曙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引导工作的成败,也就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与程度,有序的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夯实原有的基础,加快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办证工作,以至于在进行扶贫开发过程中的对那些原居住土窑洞、危漏房以及独居户进行重新划分宅基地,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这样也可以实现双赢。政府加强引导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成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

政策要雷厉风行,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大力贯彻好中央的政策,做到不做秀,不坚持本本主义,实际出发,一个镇一个村的逐步展开。

咸阳市委、市政府的“三告别”政策扶贫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广度正在扎实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镇化过程也在逐步实行展开,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危漏房与土窑洞不复存在,只有少数户主因为迷信或资金特别特别困难不愿搬迁,但基本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这也是我们想看到的局面与结果。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也逐渐增多,农民生活状况也在进一步改变,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基础设施也在完善与发展,我们不仅

仅看到的事这些,还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和谐美满,以社会主义的小康之道而奋力迈去。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染

200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 “村容整洁”就指的是环境问题。“村容”是展现农村建设新貌的窗口,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中的“生态文明”实属“村容整洁”的深化。在新目标的激励下, 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波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这就难免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而在如此一个农业大国, 只有城市的生态文明或仅仅一部分农村环境的改善是远远不够的, 是达不到真正的生态文明的。只有全面改善了农村环境, 才能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只有全面改善了农村环境, 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只有全面改善了农村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才能完成。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

㈠整体环境“脏、乱、差”

长期以来, 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吨, 生活垃圾约1.2亿吨, 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25亿吨[1]。农村生活垃圾无人收集, 到处乱堆乱放;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绝大多数民厕简易, 无化粪池, 卫生状况糟糕;畜禽多以散养为主, 人畜共处一室, 畜禽粪便未经处理, 一部分流失于环境;一些城郊的农村成为城市垃圾聚拢地, 这些垃圾有相当大一部分未经无害化处理, 直接污染农村环境。

㈡农业生产产生面源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 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 为提供土地产出水平, 化肥、农药的使用现象已非常普遍, 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面源污染最主要的来源。据调查统计, 我国每年使用农药面积1.54亿公顷次, 每年化肥用量达到2930万吨 (折纯) , 但农药化肥有效使用率仅为30%, 其余都会发到大气中, 或随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 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2]。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污水、粪便以及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作物秸秆、残留农膜等废弃物大量增加, 且综合利用率低, 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㈢农村生态濒临危机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基础相当脆弱, 生态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首先, 制备面积锐减, 土地沙化面积骤增。森林、草原的消耗量远大于生长量, 全国每年减少森林资源约1亿立方米, 每年约有133万公顷的草原退化, 现在已有1/5以上的草原退化。据资料显示, 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平均新增的沙漠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年,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年, 目前则以2400平方公里∕年左右的速度发展, 由此造成草原退化达84.118万平方公里, 耕地退化2.838万平方公里, 沙尘天气逐渐增多, 大量动植物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部分珍惜动物已经灭绝。其次,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不仅失去了不少宝贵的土地资源, 而且使洪涝灾害日益频繁,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再次, 水资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仅约2200立方米,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目前, 广大农村地区仍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饮水不足, 受旱农田达0.2亿公顷。每年从城市、矿区、企业排出来未经处理的污水达300亿立方米~400亿立方米, 使七大江河、五大湖泊20%~30%的水体遭受污染, 仅黄河流域四级水污染段就达12000公里, 占干支流的60%以上。此外, 地下水污染也日趋严重, 部分地区的低下水资源丰富但未进行科学利用, 由于不合理开采, 已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3]。

㈣工业污染加剧近年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和经济开发区, 特别是化工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 工业项目呈现快速向农村蔓延的趋势。由于缺乏合理规划, 乡镇企业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而外来工业项目又多为在城镇污染严重的项目, 结果便造成城镇工业废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加剧, 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严重超标, 这些都日益危害着农村地区环境质量。调查显示, 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达13.3万平方公里以上, 533.3万平方公里以上的耕地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 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 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6倍,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每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以上, 经济损失巨大[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

农民的社会意识, 特别是环保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不强。在我国, 大多数农民都比较消沉, 文化水平低, 目光短浅, 且长期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 所以他们的思想观念因循守旧, 在生产和生活中难免会做出种种违背生态伦理观的行为, 如大面积毁林开荒, 无节制地乱砍乱伐, 无规划地挖沟引渠等, 从而严重危及生态平衡。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农民片面追求产量降低劳动投入,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污染了土壤及水质;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 严重忽视了环境保护;本来肩负环保责任的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及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 对农民和企业的过分行为采取“无矛盾, 不干涉”的态度, 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促进了环境恶化的加剧。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几点建议

要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需要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因地制宜、重点突破, 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趋势, 做到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切实改善农村生活与环境。

㈠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 也帮助他们实现“三增”

一是帮助农民实现“增志”, 有针对性地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普及生态伦理观。各级地方政府和环保职能部门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是我们农村发展规划的领导层, 他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更新直接影响农村的变化;农民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是最终的决定力量。所以, 应建立以政府为导向, 农民为主体的环保模式, 逐步营造一种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 从而使农民摆脱传统管理的束缚, 投入到科学的发展中去。二是要帮助农民实现“增智”。农民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因此, 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就要培育生态型新农民。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具备高中以上学历文化程度的不多,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就更少。不少渴求致富的农民由于知识的贫瘠便不计后果地蛮干, 在无形中更增加了农村环境的负荷。只有加大培训力度, 积极开展科技下乡, 把大批先进并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农村,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意识, 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生态型农民的培养。三是要帮助农民“增视”。在上世纪末, 现代农业被农民追捧, 这种农业通过施用化肥、农药等措施提高农业产量。但同时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超负荷的压力。为了保护农民自己的生存环境, 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理念, 让他们看到过去被追捧的生产方式给自己和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 积极学习新的农业技术, 积极引导农民向生态农业、高科技现代化农业发展, 让农民在增收的同时, 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5]。

㈡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 重视社会舆论。在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 首先, 要强化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特别是要强化各级领导的生态责任与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 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宣传教育。其次, 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生态型新农场建设和环保,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特别是对农村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和重大举措, 公众要全程参与监督。二是塑造政府的生态服务理念。在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 要使生态服务的执政理念成为政府的行动指南之一, 并在实际中内化为价值观与精神动力。政府的行政理念应该从传统的“但以经济发展理念”向“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 从工业经济时代的“效率和公平理念”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公平和生态理念”转变, 从政府的“环境监管理念”向“生态服务理念”和“生态责任理念”转变[6]。

㈢健全生态型农村法律体系, 培养专职执法队伍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 我国政府正不断以法律的形式完善生态环保的方方面面, 以便能更好地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 首先, 应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法律制度, 形成以农业法为基础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其次, 应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快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 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反应灵敏的专职农业执法队伍, 并设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执法体制, 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再次, 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有效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 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法律氛围。

㈣合理规划,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科学规划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科学制定当地乡村建设规划, 做到因地制宜。首先, 要体现“生态”主题, 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引导发展绿色食品。其次, 应把“安居”作为基础, 真正做到村容整洁;再次, 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 规划既要适当超前但又不可标准过高, 要避免重复建设,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实施生活条件生态化工程, 加大农村衣、食、住、用、行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保证农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农村道路、供排水系统、农村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有学者提出,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措施。垃圾分类收集既不需要大量的投入, 也没有技术上的难点, 整个垃圾的分类在家庭内就可以完成。加上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奠定了基础。因此, 相关部门应鼓励村民对垃圾的回收利用, 并对这类群众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新建垃圾分类回收池, 便于村民回收垃圾;制定对回收垃圾再利用部门减免税款的规定, 充分调动各回收部门的积极性;制定增收垃圾处理费的规定, 有利于促进村民主动减少混合垃圾的数量[7]。

㈤对工业合理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由于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和经济开发区, 特别是化工工业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 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减少工业企业的数量固然不可取, 但数量庞大的工业企业又不利于政府管理。所以, 折中的解决办法便是建立工业园区, 由政府进行集中管理和监督。除此之外,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转变思维, 调整产业结构。如引导乡镇企业向旅游业、服务业等污染小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起的第三十个年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特别是提出了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果没有生态型农村的建设, 就不会有农村人民的小康, 那么也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所以, 生态型农村建设在整个经济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村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只有各个阶层都积极行动起来, 努力做到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才能实现“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青山绿水”这一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8, ⑵.

[2]董海燕, 侯纯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工程论坛, 2005, ⑽.

[3]谢晶莹.对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新审视[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 ⑴.

[4]赵泽洪, 刘利.和谐社会中的政府生态服务[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⑴.

[5]赵吉林, 王海兵.建设新农村须“三增[”J].广西新农村 (关心三农) , 2008, ⑸.

[6]严立冬, 邓远建, 张亦工.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生态责任[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 ⑷.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篇8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问题;成因;途径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硬件”和“软件”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设施缺乏

虽然各个农村的现状发展不平衡,但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单一和设施缺乏却是很普遍的现象。农民绝大部分信息来源于电视和与人的交谈,而且大部分农村的电视频道单一,农村的信息来源渠道窄,从而导致不良的娱乐方式慢慢的侵入农村的文化娱乐市场,特别是冬闲时节,茶馆、卡拉OK厅、麻将馆作为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赌博风气有所增长。既破坏村风又影响家庭团结,特别给下一代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没有适当的文化和体育设施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娱乐条件,从而导致村民文化的偏离。

(二)对封建迷信现象和邪教传播的需求有所增长

许多农村开始兴起编家谱和建庙宇之风,凡是重大的事情基本上都要烧香拜佛,预测凶吉甚至有些老年人有病不去医院而是依赖封建迷信。邪教近来更加有组织有纪律进行地下活动,也乘机通过各种手段来蒙骗群众,非法达到各种政治目的或者达到聚敛财物的目的。给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定的阻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

(三)农村宗族和宗派势力有所反弹

宗族势力在千年来中国农村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宗族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组织和管理方式”。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国家权力深入到基层,宗族势力日渐衰落,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力量在乡村社会的逐步退出,最近开始有所反弹,这主要体现在村务利益的划分和公共事务、村级选举、民主权利的操纵等方面,这些都体现了宗族势力的影子。宗族势力的膨胀反过来削弱基层政权的行政调控能力,在乡、村两级造成梗阻,使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畅通和贯彻实行,出现家族势力控制基层民主政权,民主权力难以充分的发挥作用。

(四)村民的集体意识弱化和制度性淡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由原来的集体经济转向农村分散经营机制,以及外出人员务工人员的增加,一些地方生产仅靠妇女和老人,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村民之间的交流减少和集体参与意识弱化,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使农村人际关系存在不和谐的音符,家庭内部和宗族之间的矛盾很难调解。许多乡村精英政治意识淡化,拒绝参与政治系统,再加上基层组织松散,制度的有效的供给不足造成现有制度的缺失或冲突,这样使得制度权威弱化,乡村精英流失和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使得基层制度意识淡化,从而导致了有些国家的政策“上传下达”的脱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政治权利需求的萎缩。

(五)农村科技的缺乏和民间艺术的退化

农村科技和农业科技组织缺乏历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中,也是我国的根本的政策,但也是历来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呈现的更加突出,严重的滞后了新农村建设。中国是有五千年的历史、广阔的地域和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造就了中国丰富的民间文化,但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文化在逐渐的丢失,民间文化继承得越来越少,许多的艺术家在不断的呼吁要保护民间艺术,但在市场经济下,这种现象也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问题的成因

(一)农村文化是个有机统一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集体经营到农村分散经营,许多农村集体力量的弱化,农村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冲击,曾经的社会合力已经分化,农村的管理能力也大大的弱化,村民的集体意识弱化和制度性淡化,乡村精英政治意识的淡化和对体制的冷漠,加上国家的权力逐渐的下放和回缩,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最大化追求个人利益,社会利益重新划分,导致了宗族势力有所反弹、封建迷信势力和各种邪教势力有所抬头,从而使农村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分化,农村文化逐渐的丢失或弱化。

(二)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的误区

一是认识不足,不少的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村文化自然就有了;二是投入不够,随着集体力量弱化,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减负和农村基层经费的制约,无法对农村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导致了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组织不力,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许多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根本无法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深入到农村和服务农村,缺乏非赢利的社会组织的参与。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文化现状:“三叫”、“四难”

“三叫”: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四难”: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面对新农村文化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够开创新局面,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农民为核心,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不断的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新农村文化。

(二)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生产提供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农村干部和新劳动力。必须加强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大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各个地方组织一支文化科技队伍,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农民进行大规模农业科学与农业技术、文化的培训,组织各种农业、科技组织,特别是农闲时节,给农民合理的安排,真正的实现科教兴农。同时加强农村的基层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选派一些优秀的农民到先进、发达的地方学习和锻炼,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城乡的良性互动,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要认真制定和完善农村制度,创新干部任用机制,加强法制建设

通过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村民自治制度、村规和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遏止农村打牌赌博、大操大办婚、丧事、封建迷信等活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基层民主,构建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反对各种势力对村民选举的干扰和侵害村民民主选举的权利,特别是反对宗族势力的干扰,使得村民选举制度公平、公正、透明。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使村民成为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合格村民,能用法律的手段维护个人的利益、解决纠纷。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抓好村镇文化站、电影院和体育场的建设力度,使文化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将农村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且和现代文化有益的结合,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农民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湖船,民间戏曲等将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围绕这个核心,必须改变单一形式,把现有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结合起来,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进行挖掘和整合资源,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加大对农村优秀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娱活动的支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也要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农村文化在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政策,惠及8亿农民兄弟。它的完善对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进程都有积极建设性作用。相信通过社会组织、政府与农民自身的共同努力,必将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得和谐新农村文化体系,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华义.宗族观照下村民自治建设新探[J].闽江学院学报,2006(1).

2、李苓.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J].新闻界,2005(3).

上一篇:我的初中我的精彩作文下一篇:助推公司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