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精选7篇)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篇1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在当今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对于我们这些真正从农村出来的人来说,那只是一个虚幻的、高不可攀的海市蜃楼。从网站上查阅了很多关于“中国十大名村”的图片,里面那些房屋,那些村容村貌,简直美得就像是人间仙境。特别是天下第一村:华西村。那根本不是一个农村,而是一个小型的现代都市。那一排排统一规格的民居别墅,规模庞大,雍容华贵。让人不禁怀疑那一栋栋别墅里面是否真的有住人,还是只是一些华丽的摆设品?我相信,就算是那些真正生活在大都市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农村人?
说到这里,也许有些人还不了解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在我生活的那个农村,我想,就算是村干部都不一定能够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含义。
以下就以我所在的农村—“乌巷村”为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谈谈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1.“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可现实是: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传统的产业生产还没改变,从产业化的要求看,在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上差距很大,生产力水平处于低层次,效益较差,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在“乌巷村”,村政府从未举办过什么相关的农业技术培训。反而农民的耕地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被村政府征收拍卖了。大片的耕地全变成了水泥地,建起来一间间塑料工厂。许多农民无地可耕,纷纷转入工厂打工。致使农产品日益减少,农业生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2.“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
在“乌巷村”,全村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供村民闲暇时健身休闲的设备设施,村民们买药看病就医都是自费的。自来水更是经常出现铁锈味,呈蜡黄色。记得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跟母亲说应该去找村政府反映一下自来水的问题,母亲每次都气愤地说:“反映了就有用么?浪费时间而已。”搞得家里现在每次煮饭都要用井水。
3.“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但现实中,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由于历史原因,农民文化程度比较低,思想保守,开放度不够,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动力都在外地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社会主义新农村重担。另外,农民“等”、“靠”、“盼”思想严重。
在“乌巷村”封建迷信活动风行,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有拜神拜佛的行为,有些更是求神问卜,保佑一家大小平安。村里经常举行大型游神赛会,聚众进行迷信游说等。
4.“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但是,在推行建设新农村经历几十年后的今天,农村脏、乱、差现象依旧严重。从总体上看,村民住房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农民住房无序拆建,进村入院入户道路也没有得到硬化,农民畜禽圈舍乱搭乱建,禽畜散养,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等现象普遍存在,给人一种脏、乱、差的现象。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现实中,村民们对于村里的政务了解甚微。与村干部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对于村干部的选择那更是没有任何的民主可言。村长的候选人是由村里那些当权者说了算的。村民们有时根本连那个人是谁都不知道,就因为只要选了他每户人口就有两百块而投这个人的票。几乎每一年都是那个能给选民最大优惠的那个人当选。
在这里我也不想说什么建议或意见,毕竟能像华西村村长那样管理村务的微乎其微,存在像华西村那样的新农村也是少之又少。中国政府强调建设新农村,可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又有多少呢?很多理论家说,建设新农村关键还要靠村民自身的奋发意识。可一盘散沙如果缺少一个领导者能成什么气候呢?这就是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篇2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发达农业,和谐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通过协调推进经济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和党的建设, 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一种新的农村社会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最重大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村繁荣, 增加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部分劳动群众为了改变或改善自己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 按照合作社原则, 集资入股, 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联合而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问题, 实质上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因此, 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促进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先要有新型的农民, 其次要有发达的农业, 最后要有和谐的农村。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供销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 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先要有新型的农民。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可以说, 农民的知识与技术素质、经营与管理能力、收入和生活水平、组织化和就业程度等, 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新型农民的特征:一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高素质农民;二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民;三是生活宽裕的农民;四是就业充分的农民。
(一) 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实现生活宽裕
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裕起来。因此, 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把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使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供销合作社, 作为农民社员的合作经济组织, 其经营宗旨就是真正代表农民社员的利益, 为农民社员服务, 即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 为农民社员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综合化、社会化服务, 以保护农民社员的利益, 增加农民社员收入, 提高农民社员的经济、社会地位。从这一点来看, 供销合作社的经营宗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因此, 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促进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 实现生活宽裕。
(二) 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维护农民利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还应该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民。一方面,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狭小, 经营分散,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在WTO框架下, 面对激烈竞争的国内外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是农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原因。另一方面, 农民是弱势群体, 不能有效地依靠自身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与政府之间缺乏正常的沟通渠道和对话能力, 与社会其他利益群体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机会和协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农民只有联合起来, 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才能在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只有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 才能在社会上真正代表其独立的利益, 为农民服务, 替农民说话, 保护并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利益。供销合作社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 有效沟通农民与政府和社会其他利益群体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 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促进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包括依托供销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有助于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 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有助于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实现农民充分就业
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情况下, 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要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党的十六大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并且首次明确地把增加就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但是, 作为就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就业问题, 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在我国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 提到就业通常是指城市居民就业, 而很少涉及农民的就业问题, 甚至“我们根本就没有'农民就业'这个概念”。农民就业困难是我国21世纪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农民就业不充分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购买力不足等农村诸多矛盾的深层次根源,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突出问题。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政府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民的就业问题, 并把实现农民充分就业作为整个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纳入到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基本目标体系, 在就业问题上给农民与市民相同的“国民待遇”, 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 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也是新型农民的内在要求。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网络, 包括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各次产业的完整体系, 具有很大的吸纳就业的能力。特别是供销合作社在领办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创办社属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过程中, 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无疑为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提供了渠道和岗位, 将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时间和潜在失业, 使农民就业日益充分化。
二、供销合作社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 有利于发展发达的农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实要有发达的农业。发达的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重要依托。发达农业的目标:一是建设现代农业, 即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的机械化;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坚持用现代经济理论管理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分工的专业化与社会化, 从而建设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二是发展持续农业。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 特别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采取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方式, 在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 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与生态平衡, 并通过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 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走出一条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经营产业一体化农业。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户承包经营为基础, 以龙头组织为依托,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 通过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形成高效的农业综合生产经营体系。
(一) 供销合作社是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
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从服务主体来看, 主要包括政府有关的职能部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各类企业或公司等形式。其中, 农村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集资入股兴办起来的自我服务组织,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的一支骨干力量。
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兴办的经济实体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 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政府职能部门为农服务, 一方面, 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动力不足;另一方面, 服务水平受事业经费和财政补贴的限制, 能力有限。而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民服务方面, 明显具有上述服务组织所不可比拟的优点, 是最有实力和潜力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因为供销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其宗旨就是为农民社员服务, 使社员获益, 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并且这种服务具有自我服务的性质, 所以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民社员服务时具有充分的动力和积极性, 急社员之所急, 想社员之所想, 尽心尽力, 竭力为农民社员解决各种难题。因此, 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应逐步转为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在今后深化改革中, 各级供销合作社都要把为社员服务放在首位, 一切活动要围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 做好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工作。
(二) 供销合作社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最佳组织形式
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最突出的问题是众多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的矛盾。经营规模狭小而分散的个体农户面对竞争激烈的大市场, 发展生产比较盲目, 从事流通更是茫然, 结果是生产波动, “买难”、“卖难”交替出现, 国家和农民均蒙受损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把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 根本的途径是帮助农民联合起来, 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使其成为具有较强市场谈判实力和竞争能力的真正市场主体。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 通过合作的形式, 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 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1.供销合作社在帮助农民购买方面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供销合作社可以把农民社员个人的小批量零星购买集中起来, 作为大宗需求者以较低的价格直接从生产、经销厂家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及时供应给农民社员。这样, 农民既可以不受一般商业企业的抬价之苦, 减少生产和生活费用支出;又可以免遭假冒伪劣商品之害,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因此, 与国有商业和个体商业相比, 供销合作社实际上为农民提供了条件更为优惠的同类服务。
2.供销合作社在帮助农民销售方面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一方面, 供销合作社可以把农民社员个人的小批量、零星销售集中起来, 作为大宗供给者在市场上寻找有利时机, 并以较高的价格为农民销售农产品;另一方面, 供销合作社可以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 通过加工之后再进行销售, 并将加工增值的部分以红利的形式返还给农户。这样, 农民既能够实现较为合理的农产品销售价格, 又能够获得农产品加工后的增值, 从而增加了收入。
3.供销合作社通过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农民进入市场, 发展市场农业, 一个重要的障碍因素是信息不灵, 生产的盲目性大。因此, 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 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供销合作社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与遍及全国的服务网络以及深入基层和农户的特点,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 及时收集、分析、预测、发布各种准确而实用的信息, 特别是市场信息, 使广大农民能够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变化来安排和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尽量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市场风险。
三、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社员民主管理的经济组织,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最后要有和谐的农村。和谐农村的标志, 一是经济上繁荣, 农村生产力达到新水平;二是政治上管理民主, 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三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民安居乐业;四是乡风文明, 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五是村容整洁, 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
(一) 供销合作社“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的贯彻有助于实现农村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和政治保证是管理民主, 就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让广大农民在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能享受更多的民主权利, 自主决定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自主管理农民自身的事情, 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自身的权益。
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社、尤其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合作社是由社员管理的民主的组织, 合作社的方针和重大事项由社员积极参与决定。”按照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原则, 合作社完全是由其社员管理, 突出了管理的民主形式, 肯定了社员在积极参与制定方针、做出重大决策中的权力。在大多数合作社里, 这一权力是通过社员大会体现出来的。在有些合作社里, 如供销合作社则主要是通过参与合作社日常业务体现出来的。在所有的合作社里, 经“选举产生的代表, 无论男女, 都要对社员负责”。他们在其职位上必须考虑社员目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合作社不属于经选举产生的管理人员, 更不属于雇员, 合作社属于社员。经选举的管理人员, 在其任期内要对社员负责。“在基层合作社里, 社员有平等的选举权”, 即实行“一人一票”, 这是合作社投票的通常的规定;“其他层次的合作社组织也要实行民主管理”。因此, 供销合作社在改革中要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原则, 特别是在其领办的各类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过程中, 农民社员的民主管理思想与观念逐步树立和形成, 有助于推动整个农村社会的民主管理。
(二) 供销合作社“关心社区”原则的贯彻有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
“合作社在满足社员需求的同时, 要推动所在社区的持续发展”。合作社作为组织主要是为其社员利益而存在的, 由于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与社员的这种密切关系, 使得合作社与其所在的社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合作社有一种特殊的责任保证促进所在地区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发展, 它们有责任保护社区的环境。坐落于广大乡村社区的农村供销合作社, 在深化改革中应更好地坚持和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以服务“三农”为目标, 创新体制, 加快发展,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
[2]马晓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及其政策建议[J].改革, 2006 (1)
[3]顾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
[4]谢来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政策体系建构[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篇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诞生。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战略论、改革动力论、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作用。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自然灾害等种种考验,在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键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野,引领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透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改革开入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即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国际国内复杂原因,我国新农村建设还存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方面: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是第一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据了解,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供销体制,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此外,我国部分农业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传统农业还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村方面:社会主义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的确如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农村中也随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农村中社会稳定问题,农村建设问题,等。据调查,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范,农村中脏、乱、差现象较突出。显得“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
农民方面: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农民问题解决已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败。据调查得知,农民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科学文化知识浅薄,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农民之间存在矛盾,部分农民认识不足。三是“上学贵”、“看病难”“住房难”仍然是农民面临的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农村建设
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一是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二是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抓住“什么是新农村建设,怎样建设新农村“,这一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三是科学判断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勇于应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抓住各种机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密切,给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随着文化的相互渗透,思想相互交融,使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所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保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二、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农村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物质需求。发展生产力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劳动生产力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引导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等,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基石。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注重经济建设,更应注重文化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
最后,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要牢记这一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第三、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首先,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将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依靠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其次,建设新农村必须注重全面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的发展。再次,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据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轻重失衡,各方面不协调现象突出。故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正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2日
将和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篇4
【摘要】:现代的大学生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成长起来的,是国家稀缺人才资源,对当今大学生来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足够的舞台让我们得到锻炼。引导和激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一方面是促进青年人才强壮生长、立功立业的内涵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和地区经济社会调和成长的实际必要。是构建社会主义融洽社会的重要办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创立了必要基础。
【关键词】:创业村官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许多毕业生手拿着简历,敲开一扇扇大门寻求一份称心的工作时;当许多农村孩子把上大学作为跳板,到城市工作时,却有这样一批大学生,他们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农村去开创自己的事业。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创造了成百甚至上千万的财富。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建设过程中正需要一批较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在挑选带头人的过程中,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选拔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村官”,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与此同时,在城市就业压力紧张、新农村建设求贤若渴的情况下,大学生不妨服务社会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当村官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体现了大学生就业的新动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期待,大学生将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正确处理大学生当村官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当前农村传统的人才聘用模式的矛盾,尽可能消除弊端。
一、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接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学生创业意义
如今,大学生创业已不稀奇,但传奇总是不断地出现。在商品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选择了创业作为实现就业的手段,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的相关的政策和扶持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也通过舆论和导向引导大学生健康创业。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远远超过空缺岗位的数量。有专家指出,近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大概只能提供1100万个就业岗位,年度就业岗位缺口在1300万左右。因此,今后在很长时期内,大学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现实意义。
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大学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2、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缤纷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获得合理的报酬。
3、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提高大学教育管理水平与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探索
实践中,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创业与创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身就业心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也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成功。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的未来在于大学生,中华民族的精神永恒则在于大学生旺盛的创造力与创新追求。
三 大学生创业与新农村建
国无农不稳,民无食不宁。“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也就成了本世纪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国家把目标投入到了农村,投入到西部。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就业的平台,大力提倡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做大学生村官。以创业促进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可以实现双赢。可以让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光辉在农村大地上闪现;大学生可以到农村播撒文明的火种,并让播撒者在文化寻根中成长;在农村开辟大学生就业新天地,并形成城乡互动的良性循环。通过双赢的实现,让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和农民对新农村的建设都有一个美好的预期大学生掌握着基础知识和最新的科技信息,在专业学习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在课题科研锻炼中形成了严谨的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在丰富的阅读过程中形成了宽阔的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扎根这片热土,深入血脉,以情感、以智慧,从关心到关怀,从来路到反哺,从给予到建设,一步一步地行进,一步一步地夯实,一步一步地在实效中证明。以我们所用的时间而言,我们走过的农村,也许脚印还是浅的,它需要全社会,需要每一个人持续而深入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
[2]袁永松.伟人邓小平:上卷[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全书:第二卷[M].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6.[4]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陈浩森,1999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篇5
【摘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推行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所谓陋习,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粗俗的、不文明的习惯或习俗。这些陋习,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向前发展,有的甚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422.6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绪论10-141.1选题依据及意义101.2研究现状分析10-141.2.1农村陋习的形式10-111.2.2.农村陋习形成的原因11-131.2.3.解决农村陋习的方法13-141.3农村陋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14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14-172.1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14-162.1.1“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演进14-152.1.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念15-162.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162.2.1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162.2.2转变农民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162.2.3推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162.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16-172.3.1有
利于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162.3.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16-17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7-203.1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一些成就17-183.1.1农村的教育现状有了较大改善173.1.2农民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逐年增长173.1.3农民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17-183.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8-203.2.1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活动稀缺183.2.2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素质整体偏低18-193.2.3农民的思想建设跟不上社会要求19-203.2.4经济建设的支撑不够给力204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研究20-304.1改革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20-224.1.1严把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考评20-214.1.2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21-224.2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22-244.2.1设立县乡文化副职224.2.2培训大学生“村官”224.2.3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22-234.2.4改善投资渠道23-244.3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力度24-254.3.1抓团队以推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广泛和普及24-254.3.2抓家庭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254.4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25-264.4.1为农民搭建学习的平台25-264.4.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文化活动264.4.3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64.5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26-274.5.1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26-274.5.2不断注入科技含量274.5.3加强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建设274.6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27-284.6.1打击非法演出活动274.6.2强化网络管理27-284.6.3加强正面宣传284.7增强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284.8统筹城乡文化发展28-30结论30-31参考文献31-33致谢33-3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34-35
本
浅论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建设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也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贯彻十七大精神,有专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的概念,所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框架内,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提高农民群众法律素质和服务农村法律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突破口,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深入推进依法治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深入开展依法自治,在农村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本人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拟结合工作实际,谈谈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
一、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的概述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是新时期贯彻党中央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动新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基层群众当家作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法治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和农村立法尚需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尚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农业立法上,存在着农业立法滞后、层
次低、威慑力差、质量不高,带有浓厚的计划管理色彩,义务性规范多而权利性规范少,农业法律法规的政策性强、原则性强,规范性差、可操作性差等一些列问题。在农村基层民主立法上,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权利的规定还很不完善。在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上,各地积极实施的新农村合作医疗需要新的法律规范的调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更高层次的立法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需要完善的法制保障。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过程中,要合理界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而这都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法律约束。
(二)农民的法律素质亟待提高。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法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中国农村,由于几千年来受“重人治,轻法治”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是相对淡漠。加之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某些领导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等不良社会现象,以及在农村土地纠纷处理过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侵害,严重影响了法律在农民群众中的权威形象,使农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任感。随着基层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一部分村干部的素质、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法律意识淡薄,服务群众的意识差,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工作上倾向于老办法、老经验、老套路,导致农村干群矛盾增多、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减弱,群众上访不断,稳定隐患增加。
(三)农村普法宣传急需创新思路。我国农村普法教育存在的“三无”现象仍较突出,即无专职普法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普法工作队伍力量弱,装备差,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从业结构多元化,使得农村普法教育出现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安排的问题。加之普法教育的方式单一,广大农民对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难以理解,影响了学法的积极性,使得农村普法宣传难以取得明显效果。因此,农村普法宣传工作要创新思路,改进方法。
(四)农村法律服务不到位。我国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地位和职业活动在法律上缺乏足够的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政事不分,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和活力。在职能作用和业务范围上,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界限不清、形成交叉和矛盾。农村基层法律服务量少质弱,缺乏稳定性,不适应农村法律服务的需要。农村经济纠纷案件告状难、打官司难、执行难的现象特别突出,农村基层司法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极缺,这都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对法律需求的满足和法治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
三、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服务基层法律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广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强化农村法治发展基础,完善农村维护法治机制,在广大农村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完善农业农村立法
1.完善涉农立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审视现行的涉农法律、法规,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些甚至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同时,立法空白、立法盲点或多或少还存在。完善涉农立法已成为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修改《农业法》。被誉为农业“宪法”的《农业法》有些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尽快对农业法中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政府相关责任的实现等等制度重新构建,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出台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当今农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2007年,江苏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6862家,成员220万人,带动农户330万户;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达到2533家,量化净资产总额195亿元,社员人数294万人;土地股份合作社累计达258家,入股土地35.8万亩,入股农户30.7万户。苏州、常州两市发展势头良好,多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发展活跃,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338家、439家,社区股份合作社分别达839家、125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分别达192家、17家。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从而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譬如,其法人主体地位没有确定,在融资、信贷、参与广泛经济合作方面有这样那样的限制,没能像公司企业依法享有各种权益,没能与其他经济组织平起平坐,制约了其做强做大。当务之急是出台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为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三是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法》。目前,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生活保障问题很难得到落实。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规范:①完善征地制度,保证失地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实现征地过程公开、公平、公正;②提高补偿安臵标准,统一制定同一区域内的征地综合补偿安臵标准,确保足额兑现,明确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妥善解决征地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补偿不均问题;③建立监督机制,实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加强对征地费使用情况的监督;④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为他们再就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并在就业上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⑤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明确规定在征地费总额中确定一定比例作为被征地农民保障基金,使失地农民获得更长远的保障。四是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由于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化学肥料、农药兽药、农膜等污染已经严重危害着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侵害农民利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拦路虎”。因此,必须尽快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和出台以《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五是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选举程序,使其更具操作性;更有民主性;增加有关贿选的法律条文,使贿选整治有法可依;将村民的民主权利救济纳入司法保护范围,拓宽救济渠道。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的民主管理目标才有依托和保障,现代民主法治才有可能在新农村生根发芽。
2.严格涉农执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 篇7
(一) 不断提升新农村的体育素质。
改革开放十年以来, 社会体育又有了全面的发展, 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城市体育发展较快, 职工体育呈现出新气象, 社区体育蓬勃开展, 小城镇体育活跃, 乡村体育业出现了新的势头。现阶段我们的重点要放在农村体育上, 不断提升农村的体育素质。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是在体育工作中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需求的生动体现。
(二) 转变新农村的观念与生活方式, 促进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诸多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及其管理较城市相对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和强度逐渐减少, 慢慢地开始崇尚城市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 只有转变新农村的观念与生活方式, 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提高要求: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善环境、公益事业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开展体育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等。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的构建就不能说是全面的。
(四) 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
发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 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同时, 有利于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 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 农村体育管理制度、竞争和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为表彰和利于鼓励农村基层开展群体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农村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的普及与提高, 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 完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和提供健身器材是农村体育发展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全民健身纲要”的指引下, 各省区市体育部门、社会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力度, 建设一批农民身边简便、经济、实用的体育娱乐健身场地设施, 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
(三)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领导与决策作用;二是服务与指导作用;三是组织与协调作用;四是基础设施提供与保障作用;五是督促与引导作用。政府要主动担负起调动民众主动性、积极性的责任和服务意识, 使农民群众不仅仅是农村体育事业的受益者, 也是主动的参与者、建设者, 把各项事业落到实处。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 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局面才会大为改观。
(四)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事业。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有一支技能、道德和身体过硬的新型农民队伍。因而发展新农村体育是培养新型农民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向小康社会过渡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经之路。社会发展了才有利于推动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 可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增加农民的收入;经济增长了又可解决农村体育经费的不足, 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广泛性和积极性, 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事业良性互动局面。
(五) 加强新农村社会体育指导类人才的培养。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 人口多、文化素质低、没有足够的场地与时间, 也缺乏专职农民体育工作者, 或专业的体育人员或体育指导员, 致使农村体育处在缺乏组织、缺乏管理状态, 影响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因此, 培养社会体育指导类人才是推动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六) 发掘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转农村变观念, 推进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加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需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 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发掘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转农村变观念, 推进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七)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我国农村学校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农村体育”的基石。发展推进农村学校体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体育建设与发展的地位及策略进行了探讨。农村体育的不断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 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关键词:中小城市,新农村建设,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振涛等.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推荐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问题09-11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10-20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11-04
如何发挥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07-1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09
论缩小收入差距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6-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06-26
彬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06-12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10-17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