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新牧区

2024-09-21

新农村新牧区(共11篇)

新农村新牧区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步骤。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 (以下简称刚察县) 是环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大县之一, 在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中, 进一步深化对农村牧区基本情况的再认识,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充分利用国家建设新农村政策、抢抓国家财政投入倾斜牧区的机遇,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合理选择建设模式, 科学确定目标体系, 扎实推进建设进程。根据省州委关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刚察县“十一五”发展规划, 结合最近本人深入基层调研中了解的实际问题, 对刚察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地位和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重视农业是我们民族的重要传统。今天,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 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在战略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 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明显反差, 凸现建设新农村的紧迫性;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刻变化, 孕育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性;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彰显建设新农村的可行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稳步地加强推进。它的重大意义就在于:统筹城乡发展,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 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 是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必然要求。大力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 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亿万农民是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群众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

2刚察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2.1开展情况

刚察县辖3乡2镇1场、31个行政村 (其中25个牧业村) , 95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 (其中82个牧业社) , 经营各类牲畜102.01万头 (只、匹) , 总人口4.19万人 (其中农牧民人口2.7万人) , 有藏、汉、蒙、回等11个民族, 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83%, 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09年,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9亿元, 同比增长13.3%, 三次产业结构所占比重调整到39.32:16.41:44.27,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工业总产值5805.2万元, 完成工业增加值1653.9万元, 分别增长6.7%和7.9%;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 同比增长75.3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10万元, 同比增长12.7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 同比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95.74元, 同比增长12.6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63元, 同比增长16.46%。

全县集约化试点村增加到6个, 共组建经营小组35个, 163户、692人参与集约化经营, 共整合草场11万亩、牲畜2.4万头 (只) 。各试点村摸索实践、大胆尝试, 基本形成了以股份、租赁、委托、联合等为主的多种集约化经营新模式, 特别是以察拉、宁夏为代表的州级试点村,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 积极探索后续产业发展新路子, 启用了“年钦夏格日”、“蓝木措”等商标, 并初步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动物标本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 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农牧区项目资金的捆绑力度进一步加大, 落实新农村新牧区捆绑项目资金418.27万元。完成了全县31个行政村的“三合一”村级规划编制工作。红山、察拉、宁夏等三个州级示范村顺利完成年度各项建设任务。

2.2存在问题

近年来, 刚察县农牧区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虽然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但制约全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较多, 主要表现在:刚察县是一个纯牧业区, 长期面临缺水、缺温、缺技、缺资的困扰, 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水利、电力、道路、电视、通讯、教育和卫生等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 加之传统的经营方式, 社会发育程度低, 导致农牧民收入渠道狭窄, 积累转化为再生产能力低;人均牲畜少, 商品率低, 经济效益不高;地方财力有限, 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低等。因此, 当前要特别注重从广大农牧民最关注的事情做起, 逐步向新农村新牧区迈进, 从思想上做好坚持不懈的努力。

3刚察县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主要措施

目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没有固定的样板和模式, 而且村与村之间的基础不一致、起点不一样, 因此, 应结合刚察实际, 按照“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要求, 突出刚察特色,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3.1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夯实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物质基础

(1) 实施基础优先战略。

以项目为依托, 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 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建设步伐, 夯实发展基础。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抓好整村推进、农牧项目等建设。水利建设重点抓好农牧区人畜饮水、灌区改造、河道治理、防汛抗旱等工作。交通建设以提高县内干线公路等级、修建旅游道路、通村公路和村级硬化道路为重点, 加快道路建设步伐, 实现村村通公路, 提高公路通达里程, 有条件的牧业村推进硬化建设。电力方面加强农牧区输电线路建设, 扩大牧区电网覆盖面, 逐步向边远牧区延伸, 最大程度地解决无电村通电问题, 力争使牧户通电率达到40%以上, 对于居住分散、电网无法辐射的牧户, 利用风能、太阳能解决用电。信息建设采用先进传输手段解决牧区通讯问题、扩大覆盖面, 使牧民定居地区消除通讯盲区。

(2) 扎实整治村容村貌。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以建设文明村镇为主导, 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农业村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 从治理“五乱”和“五改”入手 (即道路乱占、粪土乱堆、麦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改圈、改厕、改水、改电、改路) , 动员、引导农户开展美化庭院、美化环境、净化村庄庭院活动, 彻底整治脏、乱、差、散, 达到“七化” (即“布局优化、建筑美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 的整体要求,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农村特色、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新村庄。

3.2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支撑,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因地制宜, 突出区域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以县城及各乡 (镇) 所在地、热水、鸟岛小集镇为重点, 加强小城镇建设, 制定具体建设规划, 包括基础设施、村落改造、民房设计以及村镇建设等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采取生态庄园式、城郊集中式等方式方法, 抓好村镇化建设。抓好小城镇道路、供排水、亮化、绿化、美化工程, 建设安全、方便、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小城镇功能, 提高城镇品位, 培育和发展城镇主导产业, 逐步吸纳农牧民到小城镇创业、打工和定居发展三产, 以便将来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农业村根据相对集中的特点, 重点抓好村庄整治,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 使村庄达到环境整洁、道路通畅、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3.3以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为根本, 大力发展环湖生态农牧业

一是以环湖生态环境治理为契机, 加强青海湖流域渔业保护, 加大候鸟、湟鱼、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保护力度, 积极实施草地分隔围栏、划区轮牧和休牧育草工程, 加强草畜平衡管理,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二是综合治理“三化”草场, 有效灭治草原鼠害和毒杂草, 改善草原生态, 认真组织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农用节水等工程。三是大力推进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步伐, 通过实施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全民义务植树、城镇庭院道路绿化等工程, 努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4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前提, 逐步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

大力推广应用以设施农牧业、良种推广、草地生态建设、牲畜疫病防治、畜种改良、舍饲养畜、牛羊育肥、秸秆氨化、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等为重点的实用技术, 推动科技入户工作, 深入农牧户, “手把手”现场指导, 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的水平和依靠科技增收的能力。重点抓好县乡技术干部、农牧民技术骨干和农牧民三个层次的技术培训, 做到乡有科技推广中心, 村有科技示范户, 户有科技明白人。扩大“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 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参与, 建立规范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县农牧、劳动、就业、扶贫、教育等部门共同建立上下联动的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 在专业选择上重点突出地方特色、行业基本专业技能, 提高农牧民“走出去”的能力和劳务经济效益。

3.5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 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

坚持把农牧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 发展农牧区非农产业, 建立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以建设环湖高效畜牧业为主的高原特色畜牧业经济, 增加牧民内部收入;发展以315国道沿线乡镇农业村集牛羊育肥贩运、蔬菜大棚、中藏药材、饲草料种植为一体的特色区域经济, 增加农民育肥、种植收入;发展以煤炭、农畜产品、饲草料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经济, 增加农牧民加工收入;发展以青海湖鸟岛、环湖生态游为主, 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商贸餐饮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经济, 增加农牧民三产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加强对劳务输出的法律、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多形式鼓励、支持农牧民外出务工, 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牧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走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的路子, 增加农牧民务工收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把扶贫攻坚工程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农牧民基本素质的“三个基本”目标, 坚持一手抓扶贫、一手抓防止返贫, 进一步加强开发式扶贫工作, 增强贫困群众的防灾抗灾和自我发展能力。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收入为重点, 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 落实好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和异地扶贫等重大措施, 着力培养村社“能人大户”, 积极发挥农牧区致富能手的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继续开展联点帮扶活动, 积极为农牧民开辟增收渠道, 加快扶贫攻坚步伐。

3.6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 加快农牧区公共事业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农牧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 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 着力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夯实教育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 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我县发展民族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调整教育布局结构,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族教育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巩固和完善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重大疾病、地方病、传染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疫病的普查和防治力度。三是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推动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建设, 使文化事业向基层延伸。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牧区“2131”工程。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 使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五是加强农牧区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进一步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加快村级民主化管理步伐, 深入开展农牧区普法教育, 加强农牧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创造农牧区和谐安康、农牧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新农村新牧区 篇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2007-12-16 13:44:1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一、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情况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昂素镇昂素嘎查位于昂素镇区东南部,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巴音哈达、桃里木、昂素、塔马哈赖、西日陶勒盖5个牧业社,居住着168户农牧民,总人口766人,其中蒙古族599人。全嘎查有大小牲畜51911头只(其中绵羊26819头只、山羊23593头只、大畜

1499头只),水浇地7866亩(其中青贮2500亩),2005年牲畜出栏率达42,粮食总产量达464000公斤,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25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

(二)农牧业科技推广、科技入户: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引进优良品种12个,推广适用技术14项,购进大中型农机具21台套,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近年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科技入户率达100。

(三)农牧业基层设施建设: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2公里,距敖镇98公里,距乌审旗达掌线30公里,地下水资源和草场、耕地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面积大,饲草料资源充足,经济互补性强,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相对较好,各项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全嘎查有黑色柏油路15公里,乡村公路40公里。有10千伏输电线路公里、千伏低压线路公里。接入了二级光缆干线,建立无线接入基站,基本实现了移

动通讯无盲区。

(四)农牧业增长方式:昂素嘎查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其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畜牧业,增长方式依托牲畜改良、小区养殖、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等手段。现全嘎查已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2个,牲畜改良站点3个。昂素镇南与乌审旗苏力迪牧业大苏木毗邻,北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牧业大苏木接壤,是鄂尔多斯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现昂素镇正在全力争取四季青肉联厂落地生产项目,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流通体系相对较好。

(五)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发展:2005年昂素嘎查连户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

二、农牧民收入情况

(一)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和非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

(二)打工经商情况及外部增收渠道:

(三)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近年来国家推行“三项补贴”政策,增强了农牧民

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并让农牧民增强了发家致富的信心,昂素嘎查粮食播种面积较少,加上补贴额度甚微,所以对当地的农牧民增收影响不是很大。2005年昂素嘎查直接补贴落实到位22万元,补贴标准每亩粮食作物补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自实行以来,补贴是按农机部门的售价做为标准,实行农牧民出资50,上级部门补贴50的方式进行,截止目前,我昂素嘎查农机具补贴落实到位12元。良种补贴一直以来是由旗与镇两级从财政中自行补给。

三、民主法制建设情况

(一)嘎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昂素嘎查于2006年3月份进行了嘎查党支部换届工作。现共有党员23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6名,45岁以下党员11名,女党员6名,流动党员3名。近来年,昂素嘎查基层组织建设在上级党委和镇党委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双六”工程、“6668”目标工程、“1234”突破工程为主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

进性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根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全面实现农村牧区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一是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能够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两委”班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二是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和计划明确,措施得力,并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党在农牧区的基本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推进,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大多数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格局。四是农牧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

得较大成效,农牧民群众民主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良好,农牧区社会稳定。

(二)嘎查村民民主自治情况:昂素嘎查于2006年4月份进行了嘎查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直以来能够坚持和完善嘎查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制度,并按要求成立了嘎查村民理财小组和嘎查村务监督小组,积极开展党员和嘎查村民代表议事活动,重大事项在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前,党支部、嘎查村委员会能够认真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能够严格实行由嘎查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嘎查党支部、委员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建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嘎查村务公开制

用新科技点亮牧区的夜空 篇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位于西北内陆的卓尼,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的褶皱地带,境内海拔约2000米,属于典型的高原气候,年均气温4.6℃,年降水量584毫米,气候干燥,光照充足,被誉为“犹如镶嵌在洮河这条玉带上的绿宝石”。高远晴朗的蓝天下,“碧波荡漾”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身穿厚重藏袍的牧民,因为长期的风吹与日晒,皮肤显得黝黑而粗糙,不远不近追着牛羊,挥鞭吆喝着。

卓尼的牧民遵循祖辈的生活,春季、夏季和秋季,都在不同的牧场间转场,扎帐篷、喝羊奶,选取水草最好的地方放牧。一年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牧民都要在牧区生活、开展劳动,居住却尤其分散,80%的居民无电网覆盖,广袤的牧场,太阳落山后,大地就是一片漆黑。牧民只能使用煤油灯和蜡烛照明,不仅光线极为昏暗,并且容易引起火灾。

“小小的一方书桌上,豆大的光源跳动着,借着这一点微弱且不稳定的光,书本上的字才变得依稀可辨,孩子们在煤油灯和蜡烛的陪伴下吃力地写着作业。” 离网“零碳”照明项目负责人、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的专家杨鹤博士向记者回忆他刚到卓尼时在一户牧民家里看到的情形。黎明时分,天还未亮,勤劳的牧民们就开始挤牛奶;时常天黑了,还需要进行接生牛犊和羊羔的工作,由于昏暗的光线,踩伤甚至踩死牛羊的情况几乎无可避免。

除了放牧的牧场,卓尼县农牧社区的户外道路、学校公共区域和家庭院落90%都没有照明。由于缺乏公共区域照明,当地居民夜间基本无法出行,生活极为不便。半农半牧区50%的居民无电网覆盖,部分公共区域使用电光转化率极低的白炽灯作为公共区域的照明工具,无电的农牧民使用的依然是煤油灯和蜡烛。1%-2%的当地家庭使用小型的柴油发电机作为日常用电和饭馆、小商店的能源来源,不仅成本很高,通过燃烧有机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进行照明与发电的方法,也对气候环境产生着破坏性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对于卓尼甚至卓尼以外的区域将更加深远更加难以回转。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而与此同时,卓尼县的生态地位又较为重要,境内的雪山、湖泊、湿地、森林对周边地区也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占当地经济比重较大的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也很高——气候干暖化导致草地的生态系统退化,同时使草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量减少,导致雪灾、少雪无雪、冰雹、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增多,牲畜冻、饿、缺水而大量死亡的情况加剧。同时草地退化会导致草地的载畜量下降,若是草原长期处于一种满负荷、超负荷的利用状态,不仅会使草原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和水资源循环、生物再生机制遭到破坏,并且在导致草原退化速度逐年加快——这一片水草肥美的天然优质牧场进入恶性循环;气候变暖会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这会导致农作物的质量和籽粒产量的下降,同时遭受病虫害的威胁也会加剧。

根据科学家的调研观察,卓尼县的年降水量尤其是秋季降水量正在减少。由于气候变化,被称为卓尼县“母亲河”的洮河年径流量减少趋势明显,常年积雪不消的“迭山横雪”的雪山出现冰雪融化退缩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直接构成了对高寒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草原上亮起最璀璨的灯光

离网照明系统,是指不接入商业电网、利用独立的发电装置提供照明应用的系统,包括使用风力、海洋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电等形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直流电,可以直接为LED灯使用,电光转化率极高,在无法提供电力和电网铺设成本较高的区域,离网照明系统可以直接用于照明;另外,太阳能发电所产生的电流通过变压器的调节,也可以转化为交流电供给其它电器使用。

“卓尼县地处高原,全年长期处于干旱少雨、晴朗少云的天气当中,光照强烈且持续性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草场地域广阔,牧民们居住分散,如果按照传统的习惯利用铺设电网的方式供给牧区用电就会显得成本极高,并且利用率极低造成浪费。综合考虑以上条件,在当地普及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十分适应当地的需要。”杨鹤介绍,他所带领的团队由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的科研人员与相关专家组成,正是希望利用科技知识改变卓尼的现状,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卓尼县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项目得到了“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项目资金支持。为了确保项目的整体表现、质量与影响,“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项目都必须按照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程序严格设计与执行,并且要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要基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框架建立与实施。

“离网‘零碳照明项目”制定与申请的过程,经过了团队成员的反复探讨及结合项目国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建议,综合考虑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重需求,最终形成了该项目的实施方案。

在项目组的帮助下,卓尼县申藏村、上甘藏村等地的公共区域成功安装了96盏LED太阳能路灯,直接改善了农牧民夜间的出行条件;为当地农牧民家庭提供太阳能蓄电的便携式LED灯135套,这种太阳能半导体照明铅酸蓄电池便携式灯具由项目组设计,照明距离更远,蓄电能力更强,防雨性强,非常适合游牧民使用。通过农牧民实际使用便携式太阳能LED灯,可减少乃至最后引导消除煤油灯在社区的使用,方便农牧民在夜间开展喂料、挤牛羊奶、接生牛犊和羊羔等工作,也有助于小买卖等经营活动,实现家庭增收;在卓尼县申藏乡卫生所、兽医站、恰盖乡小学三处与农牧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场所分别安装了一套小型太阳能LED供电系统,以及节能冰箱各一台。学校有了一台太阳能供电的节能冰箱,新鲜的蔬菜与肉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储存,为孩子们提供更有营养的食物。兽医站与卫生所有了一台太阳能供电的节能冰箱,各类需要冷藏保存的疫苗和药品才能妥善保存,提高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

更重要的是,仅仅96盏太阳能LED路灯、135盏便携式LED灯以及3台小型LED供电系统,虽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有限,但对于改变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习惯,及为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做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星星之亮,光照深远

离网“零碳”照明项目团队不仅在当地进行了设备方面的硬件改善,他们还为农牧民进行了气候变化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与问题,了解自身的生产生活的活动与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居民自觉地采用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零碳生活方式,增强农牧区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

截止到项目结束时的2015年,卓尼县当地政府在项目的带动下又安装了152盏太阳能LED路灯。当地居民在使用便携式LED灯时发现其不但照明效果好,并且可以大大地降低购买燃料的成本,因此在生产生活中都在自觉地扩大太阳能LED灯的应用范围并且主动向亲戚朋友介绍推荐。

近年来,卓尼县又在洮河沿岸退耕还林面积大的2个乡镇的政府所在地及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共安装太阳能路灯112盏,在刀告、扎古录、喀尔钦、阿子滩、申藏、木耳等6个乡镇的10所小学改建太阳能校舍3414.99平方米。除了太阳能以外,当地政府和居民还在积极地开发与利用沼气资源、水利资源等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我们的项目并不大,所能提供的太阳能LED路灯、便携式LED灯和小型供电系统,相对于实际需求来讲,还远远不能满足,所覆盖的区域相对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们相信这个项目的意义十分深远,我们给这个项目的性质定位在‘示范项目上,就是希望在卓尼县所进行的工作,可以起到示范与带动作用,影响当地政府的决策与农牧民以后的行为,并以卓尼为圆点,影响辐射到周边以及更远的地方。”杨鹤所期望的示范带动作用,事实上已经显现了。

2016年4月22日,175个国家的领导人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签署了历史性的《巴黎协定》,目标是减缓温室气体的增加;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中国成为了第23个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为实现该协定的长远目标,与会各方同意每隔5年重新设定各自的减排目标。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从2020年起始的五年期限内减排目标。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没有背负减排绝对值的要求,但是无论是从遵守《协定》要求还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来看,控制碳排放的任务依旧十分重大。

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国家协调员刘怡女士说:“‘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支持民间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是对《巴黎协定》最好的呼应。国际公约固然重要,民间行动必不可少。”

新农村新牧区 篇4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根据自治区农业和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特点, 本着选定的评价指标采集方便、含义明确、代表性强的原则, 经过反复整征求专家意见, 分别建立了“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区社会主义新牧区评价指标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方面共26个评价指标;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方面共22个评价指标。根据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并论证分析, 分别确定了各指标的目标值和权重值。根据200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新农村建设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研讨会”上专家的一致意见, 将2020年作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基本完成年。根据目前自治区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速度分析, 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确定的2020年目标值应处于全国前列, 主要指标的目标值基本与福建、辽宁、湖北、河北等省相当。

二、评价方法

由12个盟市组织所辖旗县就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的现状进行调查填报, 我们比照自治区和各盟市的统计资料对报送来的数据进行了必要校核, 作为评价的基础数据。

我区12个盟市和101个旗县区中, 部分旗县区如根河市、牙克石市、二连浩特市等情况比较特殊, 农牧业经济比例很小, 因此, 在本研究中不做评价。参与评价的有32个牧业旗县区和52个农业旗县区, 以2008年为基准评价年份。

评价方法采用综合百分制评分法, 计算公式如下:

Yi表示第i个旗县2008年的综合得分;

δij表示第i个旗县第j个指标的指标权数;

Aij表示第i个旗县第j个指标2008年的现状值;

Bij表示第i个旗县第j个指标2020年的目标值。

三、评价结果分析

参照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定量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阶段。即初级阶段 (实现程度30%以下) 、中级初期阶段 (实现程度在31%-40%) 、中级中期阶段 (实现程度在41%-70%) 、中级后期阶段 (实现程度在71%-80%) 和高级阶段 (实现程度在81%-100%) 。

(一) 全区实现程度评价分析

采取综合得分平均评分法则, 将全区参评旗县的实现程度平均后得到:2008年, 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现程度达到了66.78%, 新牧区建设实现程度为61.74%, 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为71.83%。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入了中级中期阶段。

(二) 各地区实现程度评价分析

全区2008年各旗县市区的实现程度评价结果见表1和表2。农区参加评价的52个旗县中, 有13个旗县市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高级阶段, 占所有参评旗县市区的25%;有14个旗县市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中级后期阶段, 占所有参评旗县市区的26.9%;有25个旗县市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中级中期阶段, 占所有参评旗县市区的48.1%。

牧区参加评价的33个旗县中, 有1个旗县市区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进入高级阶段, 占所有参评旗县市区的3.0%;有4个旗县市区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进入了中级后期阶段, 占参评旗县市区的12.1%;有28个旗县市区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进入中级中期阶段, 占所有参评旗县市区的84.9%。

(三) 各指标实现程度评价

1.在生产发展方面, 农牧户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比例比较低, 只有20.3%-25.1%, 农牧业生产与市场的结合还不够紧密, 地方政府应继续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从农区和牧区比较看, 从事非农牧业劳动力的比重农区为68.1%, 牧区只有22.9%, 说明牧区的就业结构、经济结构还比较单一, 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和培训, 逐步培育和增强市场意识还需要做长久不懈的努力。

2.在生活宽裕方面, 硬件建设得到了有效加强, 农牧民的吃、住、行、医和通讯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但养老保险工作明显滞后, 农牧区旗县的养老保险平均覆盖率只有21.4%-32.1%, 有1/3以上的旗县的平均覆盖率超过50%, 有1/3多的旗县还属于空白, 总体上还属于起步阶段。目前, 国家在全国选择10%的县开展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我区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旗县也开始先行实施。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走向, 这项工作将会在近年来见到显著的效果。

3.乡风文明方面, 农村牧区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宽带网入村率和有线电视覆盖率只有27.3%-47.1%, 农牧民还没有充分享受到现代信息化建设成果, 今后应将农村牧区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农村牧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4.村容整洁方面, 农村和牧区的现状都不够理想,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定性描述的5个方面中最为落后的一个方面, 牧区的实现程度23.73%, 农村的实现程度为47.2%。特别是“实施规划设计村的比例”、“燃气和清洁能源用户比例”、“卫生厕所普及率”三项评价指标, 2008年的实现程度23.7%-47.2%。在未来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应着力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工作, 将农村牧区环境整治与沼气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普及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快改善农牧民的生活环境。

宇宙地镇新农村牧区建设汇报材料 篇5

一、基本情况:

宇宙地镇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北部,环热水开发区,是克旗的东大门,全旗旅游窗口单位之一。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3个村民组,总人口20856人。全镇总面积103万亩,耕地面积12.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4.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8万亩,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利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把我镇水浇地面积提高到7万亩。有林面积39万亩。镇区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8平方公里。辖区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铁、铅等多种有色金属,目前全镇共有鑫宇、开元、郝氏、鑫润等企业在此投资办厂。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全年落实水利、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巩固成果项目资金1283万元。通过项目的投入,极大改善了土地的基础条件,提高了地力。旱玉米与水地玉米比较产量每亩增300公斤,全镇1.2万亩种植面积总增收864万元。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加大种植科技含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肥料的使用,新增蔬菜、花卉、中草药种植面积2600亩。其中推广的万寿菊和中草药均收到较好的效果,亩均产值在3000元左右,净利润达到1500-2200元,增收416万元。

二是上半年镇政府对现有一定规模的30个专业户和1

个专业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向旗农牧业局争取项目补贴资金,新增年出栏生猪千头以上规模养殖户两户。专业养殖小区的选址已经完成,养殖小区审批报建工作正在进行。

三是宇宙地镇无公害产品达到12个。同时玉米、小麦、荞麦、葵花四种粮食作物已经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今年我镇蔬菜种植面积在稳定3.8万亩的基础上,尝试改进蔬菜栽培技术,除常规胡萝卜种植模式等行距平垄覆膜栽培方式以外,因地制宜推广大小行平垄覆膜栽培方式,单行上垄覆膜栽培方式,大小行上垄覆膜栽培方式,尤其是落实200亩创新性胡萝卜栽培示范区---大小行上垄无膜直播微喷栽培技术。

四是我镇招商引资项目缘老大绿色蔬菜加工储存生产

基地建成投产,该项目投资近1000万元,是集蔬菜加工、保鲜、储藏于一体的建设项目,项目占地50亩,现已建成了清洗车间500平米,制冷车间800立方,日加工蔬菜200吨以上,地下储存窖3500平米,储存量能达到3500吨,接待客户的住宿房间1400平米即将投入使用。配套设施有深水井,变压器。建成一个每天单班加工蔬菜200吨的1000

平米的脱水,烘干车间,2500立方的干菜储存库(配套的),5000平米的加工挑选储备硬化地面,500平米的客户自带员工的宿舍,配备相应的水电配套设备,完善整个生产线。该

项目的建成投产延长了蔬菜存储时间,实现错季上市,同时可对蔬菜进行清洗、烘干、装箱,提高了经济利润,提升了蔬菜产业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对打造宇宙地镇蔬菜品牌,拉大蔬菜产业链条,提升绿色食品层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是充分利用我镇矿产资源优势,扩宽就业渠道,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调安置在驻地工矿企业务工人员200余人,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融洽了工矿企业与当地农民的关系,有效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积极协助企业做好探采征地工作,通达二八地、天津建武探矿基本结束,选场和尾矿库选址确定,明年可开工建设,为培植新的税源做好工作。

六是注重培育壮大致富带头人和农民经济人队伍,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全镇现有注册合作社30家,致富带头人和经纪人86名,包含农业机械、种植、养殖、农产品收购的各类项目。这些经纪人、致富带头人家庭收入都在20-30万元以上。蔬菜种植户年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180多户。通过发展壮大农民经济人队伍,带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加快了我镇经济发展的速度。

七是宇宙地2013开发商住楼1.4万平方米;落实一事

一议、小城镇建设、危房改造项目、移民搬迁项目资金959万元。完成永隆村4.7公里水泥路建设,方便了群众出行和农作物运输;完成镇区8000平米街道硬化,美化了镇区环

境;对新地村后营子组61户,182人的移民搬迁项目进行申报,选址,现该项目正在审批中。

三、工作进展情况

2013年上半年全镇牲畜存栏数达125916头(只),其中牛5505头,羊87358只,猪28000头,其它牲畜2139头(只),全镇母畜比例达76%,牲畜出栏率76.1%,商品率达80%,良种畜达79%。

上半年全镇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2.3万亩,其中蔬菜

3.8万亩,玉米3万亩,油葵2万亩;完成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种植面积6139亩,巩固2011、2012年膜下滴灌成果面积19200亩;完成600亩国家向日葵技术产业体系示范园区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8万,其中胡萝卜达到1.6万亩,马铃薯1.5万亩;完成4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完成6.3万亩订单农业;上半年完成大营子村投资1690万元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工程招投标正在进行中;通过这些项目建设,我镇水浇地面积在原有5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6.5万亩。

四、宇宙地镇经济发展的劣势

1、宇宙地镇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而交易场所却分散在田间地头,且价格信息不畅通,存在着农民销售难、商户收购难的双重矛盾,缺少

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交易、储藏、加工于一体的蔬菜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建设资金严重短缺,仅仅依靠政府很难以完成还需要上级部门大力支持。

2、宇宙地镇虽然具有独特地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依靠热水开发区和国家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搞农家乐旅游是我镇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但因缺少资金,招商引资工作没有实质进展致使农家乐旅游始终处在停滞阶段。

新农村新牧区 篇6

关键词:新课程培训;专业素质;初中化学

一、青海牧区初中化學新课程培训中的问题

由于青海牧区发展较为缓慢、落后,在新课程培训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培训的任课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由于每个老师的经历不同,他们的专业素质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培训过程中这些差异逐渐显现出来。

(2)培训的内容与学员真正急需的内容不相匹配。在新课程培训中,培训者可能没有与被培训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培训者培训的内容不是学员所需要的。

(3)培训过程中缺乏有效、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在培训中,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造成培训质量较低。

(4)大部分学员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二、青海牧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中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教师对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认识及专业素质

(1)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一名教师对新课程培训的认识及他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此次课程改革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所做出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涵盖了初中化学课程与教学领域的诸多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化学教师摒弃以前落后的想法,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进程。

(2)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广大教师不仅要正确理解初中化学新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去摸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更能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与学生的关系要更加亲密,更要勇于探索并实践新课程。

(3)要提升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一名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教师要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使自己的知识量更大、专业技能水平更高。

2.加大初中化学教师培训力度

(1)要保证初中化学教师的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前提是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熟悉新教材和使用新教材的同时,也要注重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目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理解,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因此,面对初中化学新课程,在培训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2)注重初中化学新课程培训者的培训。培训质量决定着化学新课程培训工作能否圆满结束,这就要求培训者要有过硬的素质。目前,有许多培训者由于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凭着自己的理解进行培训,他们没有根据青海牧区中学化学教师和学生实际进行培训,大大降低了培训的质量。因此,加强对培训者的先期培训,提高培训者的水平是该区化学新课程培训的关键所在。

(3)培训内容要有较强的实战性和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到青海牧区中学化学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不能盲目地脱离多数教师的实际需求,这样的培训不仅缺乏实战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严重地降低了培训的质量,同时也不能对参训教师的实际教学进行正确的引导。

(4)培训工作应采用多种培训模式。随着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单一的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训的需要,采用多种培训模式能够大大地提高培训的质量。要让更多的化学教师意识到,通过一次短暂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3.对培训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良好的、恰如其分的培训机制

(1)政府部门要参与到教师的管理中。教师培训的好坏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青海牧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该区政府应当为教师培训创造一系列的条件,包括培训场所、培训时间等等,加大经费的投入,以保障培训的有序且高质量地进行。

(2)建设良好的培训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管机制。教师培训机构在培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把促进青海牧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当成自己的一项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使培训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青海牧区有关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力度,保证培训工作有序且高质量地进行。

(3)实施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师培训激励机制。青海牧区的各级政府应当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区实际,又简单易行且科学的教师培训评价和激励体制,从而带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担当好教师这个角色,履行好教师的职责,进而为青海牧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提升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吉.青海省海南州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2]杨永寿.农牧区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青海教育,2014.

[3]黄家群,田芝久.西藏地区农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

新农村新牧区 篇7

(一) 金融服务体系出现空白区和金融“盲区”

利益的驱动使金融机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有银行实施的“抓大促重”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战略定位下, 内蒙古除了少数发展地区, 其他大部分旗县只有农业银行一个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农行的农村营业网点也呈逐年减少态势。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国有商业银行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大量撤并机构。从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 内蒙古全区4家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减少了2972个, 减幅达61.58%;一些旗县成了金融服务盲区, 兴安盟科右中旗从1999年以来, 全旗范围撤并22个国有商业银行网点, 现全旗基层16个苏木镇没有一家银行网点, 6个苏木镇没有金融机构。包头市固阳县于2001-2002年间撤销农业银行营业网点, 由以前12个减少到5个。

农村信用社分支机构几乎遍及内蒙古自治区所有的乡镇甚至嘎查村, 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 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牧区和农牧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是, 近几年农信社市场定位也悄悄发生变化, 开始向城市和大客户倾斜, 让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农村金融更是雪上加霜, 金融网点的人员撤并使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力和服务空白区, 农民和农业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加凸显。

(二) 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比较突出

由于农村经营业主要不断发展壮大, 并且要不断拓宽业务领域, 经营资金不足便成为其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于是农村经营业主贷款需求浮出水面。而多数农村信用社受信贷制度的制约, 贷款品种单一 (主要是针对传统农业的农户短期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品种) , 贷款额度较小, 贷款期限过短, 贷款利率过高, 很难满足农村经营业主的信贷资金需求。而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生产性贷款较多, 生活性消费贷款较少;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较多, 中长期贷款较少;小额贷款较多, 大额贷款较少。在小额农贷快速增长的同时, 农村经营业主等大额贷款增幅不大, 这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村经营业主贷款需求量大幅增长的市场需求不同步, 反映出农村经营业主贷款存在严重的贷款难问题。

(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成立, 但服务能力有限

2006年10月内蒙古融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是内蒙古首家小额贷款试点公司, 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小额贷款试点公司。此外, 内蒙古西蒙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金鑫小额贷款公司、乌兰浩特市融兴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德鑫融小额贷款公司、内蒙古通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喀喇沁旗中昊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精储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贷款公司陆续成立。内蒙古首家村镇银行———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于2007年4月在固阳县下湿壕镇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元。之后, 2008年10月, 第二家村镇银行———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成立。2009年2月, 全国首家外资村镇银行———和林格尔渣打村镇银行宣布开业。

这些金融机构的成立填补了我区农村牧区非银行金融机构空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牧区金融短缺状况。但由于都是一些新成立的机构, 其注册资本较少、风险防范能力比较有限、潜在的风险也没能全部显现出来, 其服务能力有限,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金融短缺问题。

(四) 政策性银行功能萎缩

作为政策性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业务包括国家粮棉油肉等主要农副产品专项储备贴息贷款;粮棉油肉等农副产品的收购、调销、批发贷款;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和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作用,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但经过一系列的业务范围调整, 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运用绝大部分集中于粮棉油流通领域, 在2003年, 粮油贷款余额、棉花贷款余额分别占农业发展银行总贷款余额的83%、16%。农业发展银行仅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 其业务功能弱化为单一的“粮食银行”, 抑制了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短缺的根本原因

(一) 金融机构改革未见成效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都是以农村信用社为改革的重点, 但基本上都未取得预期的效果。2002年末, 全国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额达3300多亿元, 资本充足率为-8.45%, 资本净额-1217亿元, 不良贷款5147亿元, 不良贷款占比36.93%。1994-2003年, 全国农村信用社连续10年亏损, 2002年当年亏损58亿元, 历史亏损挂账近1500亿元。从总体上看, 尽管自2004年起农村信用社开始赢利, 但这主要得益于财政注资、中央银行再贷款以及核销坏账等政策扶持, 很难说是体制改革的贡献。

(二) 农村金融自身“造血”功能差, 政府“输血”速度缓慢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的历次改革看, 一方面, 政府一直想依靠正规金融, 采取政策性的限制措施或外部性“输血”办法来解决农村资金外流、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以跟上快速增长的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但事与愿违, 农村金融资源越来越匮乏, 农民和农村企业仍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信贷约束, 农村金融体系中反而新增大量的呆账、坏账。另一方面, 由于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 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缺乏适宜的生成环境和生存空间, 农村金融自身的“造血”功能一直处于受抑制的状况, 打压多于引导, 致使农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始终处于步履艰难的摸索阶段, 走走停停, 自生自灭。

(三) 资金外流严重

内蒙古农村牧区资金外流现象日益严重, 数量也不断增加。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2008年4月末, 巴彦淖尔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39.53亿元, 占银行存款的23%, 较上年增长21%, 其中, 农业银行上存资金31.41亿元, 较上年增长43%。全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20.81亿元, 贷款余额0.035亿元, 资金外流20.78亿元。由于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尚未建立, 不能实现“水从哪里来, 流到哪里去”的循环效应, 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资金短缺状况。

(四) 农牧业保险业发展滞后,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由于农业保险“三高三低” (高风险、高费率、高赔付、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 的特征, 多年来使得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税务优惠政策支持, 保险公司仅凭收取低廉的保费, 难以维持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 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在赤峰市喀喇沁旗, 农业平均每年受旱灾、风雹等自然灾害影响损失达1500万元左右。保险部门自开展农业保险以来, 截至2006年累计农业保费收入仅为76万元, 而农业保险理赔达到113万元。自2005年以来, 国家开始在有关省份进行农业保险试点和推广工作, 但是迄今为止没有探索出十分成功和有效的农业保险模式, 农业保险覆盖率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 追求利润、注重效益。而在欠发达地区, 金融生态环境差影响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很多银行“慎贷”或“惧贷”。

三、加强金融机构的支农支牧力度, 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牧区建设

(一) 注重增量改革的同时也要关注存量改革

2006年底, 银监会出台相关政策, 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 并提出要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这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已从存量改革为主转向增量改革, 此次改革方案的设计者试图从增量上寻求突破。在此基础上也要对原有的金融机构进行改革, 提高其服务能力, 扩大其辐射范围。如对农信社的改革应继续坚持以合作制为基础, 引入股份制的运作方式。下一步要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以便有利于提高经营绩效的激励机制, 并逐步向现代金融企业发展。

(二) 加强政策扶持, 提升农村金融支农信心

用农村金融来强农、惠农, 必须从政策上对普惠金融给予扶持, 如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风险分散等政策手段的推动, 提升普惠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一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不断推出番茄、蜜瓜等农民欢迎的险种。二是建立农村牧区金融机构财政贴息制度。对农村金融支持种养、加工户贷款, 特别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信贷损失给予补贴。三是探索建立市县两级农业信用担保公司, 在税收、资金上给予优惠, 解除金融机构放贷的后顾之忧。

(三)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为农村金融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首先, 要加快“信用乡镇 (苏木) ”、“信用村社 (嘎查) ”、“信用户”创建工作, 提高农牧民信用意识。要尽快建立包括覆盖所有农牧户和农村牧区实体经济的征信体系, 对不讲诚信的贷款者要公开曝光, 并实施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予以制裁;对信誉好、还贷积极的农牧户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上给予优惠, 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文化氛围。其次, 要规范政府职能部门收费, 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切实降低贷款成本, 减轻普惠农村金融经营压力, 进一步激活其支农积极性。

(四) 建立有效的资金回流机制

以金融创新来阻止农村资金外流问题。由于农村需要的大多是小额信贷, 所以要引导民间资本、外资, 成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便民金融机构, 扩大小额存单质押贷款范围, 增强对城乡社区服务的功能。这些便民金融机构能够克服信息和交易时间的不对称性, 通过消除借贷市场的不确定性, 进而消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从而提供更加适合农村的信贷服务, 实现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

新农村新牧区 篇8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为例, 对多年来政府牧区政策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再思考, 从牧区生产发展、牧民收入增长、牧区乡风文明和牧区民主管理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发挥好政府政策的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和分配功能。纵观全书, 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突出五大特点。

充满大爱的人文关怀。新牧区建设过程中, 在强势者声音巨大、牧民话语被淹没的情况下, 学者的学术责任就表现为充满大爱的人文关怀:通过反映民声来实现民主和改善民生。在民生方面, 盖教授认为: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贫困化严重、收入差距大, 要从实现牧民收入多元化、加大补贴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专业合作社等方面促进增收。

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在该书的绪论中作者写到:“本书是用手写就的, 但更是用脚走出来的。”作者及课题组成员历时6年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等8个盟市的29个牧业旗县进行了全面调研, 曾深入牧民蒙古包、专业合作社、牧业管理部门进行了大量访谈, 了解了牧区发展及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 厘清了各项牧业政策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牧民评价及政策效果, 为研究的针对性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奠定了基础。

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为探寻可操作的牧区政策, 盖教授以开阔的视野对每项政策都给予了历史的和世界的参照物。在阐述牧区生产发展时, 指出建国前我国历朝政府一直都有在草原牧区进行种植业的政策偏好。在阐述牧区民主管理时, 列举了美国、丹麦和澳大利亚等国牧区合作社的案例, 说明通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改善牧民交易条件, 降低交易成本, 抵御其他利益集团的侵蚀。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针对牧区的复杂性, 盖教授提出:研究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他说:在牧区甲地认为是正确的样本, 在乙地马上就找到反证 (如牧区围封转移) ;经济视角认为正确的, 文化的视角迅速就宣判为谬误 (如草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某项政策短期来看是利益, 长期来看就是亏损 (如牧区开矿) 。因此, 在制定牧区政策时必须“两手都要硬”, 既要对牧民进行补贴, 又不能使之成为“等靠要”的群体;既要保存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 又要与现代化相结合。全书通过65个专题案例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前瞻可行的对策建议。基于对牧区特有问题的调研和分析, 盖教授提出了“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牧区决策机制”, “摒弃不恰当的草原工业”, 发展环保畜牧业、循环型草业和生态旅游业, “优先将牧区非集体组织成员转移离开牧区”, “建立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等对策。这些对策与国务院近期公布的《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坚持生态优先”、“坚持改善民生”、“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积极发展牧区特色优势产业”等观点极其相似, 印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对策建议的可行性。

肃南县新牧区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篇9

一、肃南县发展中的成效

近年来, 肃南县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立足实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着力打造能源、矿产、农畜产品特色产业, 全力推进“工业强县、畜牧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战略, 经济建设全面提速,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农牧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02亿元, 工业增加值3.27亿元, 农牧业增加值1.61亿元;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76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0.6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06元。按可比价计算与2002年相比, 分别增长119.53%、344.91%、36.03%、394%、250%和285%;年均增长17.03%、34.79%、6.34%、31.56%、20.06%和5.1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自治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在全省87个县区中综合排名由2001年的第十七位上升到第七位, 在民族县排名中位居第三。新牧区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势态。

㈠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大力实施“畜牧富县”战略, 突出发展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以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特色品牌建设为基础, 以先进的畜牧业设施为依托、以科技养畜和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走“放牧+舍饲+科技+设施+合作社”的路子, 通过狠抓改良、饲养、销售等关键环节, 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全县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有了地提升了畜牧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全县建成饲草料加工点12处, 高标准机械剪毛棚舍13座, 舍饲、半舍饲养殖小区9个, 高新科技示范园区1个, 组建农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2个。2007年, 细毛羊饲养量达到55万只, 生产细羊毛1300吨以上, 其中市场主流产品66支以上优质细羊毛产量达到400吨以上, 这一产业收入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围绕草畜、矿藏、水能、生态、旅游等资源, 加大农牧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转, 年输出劳务人员3700人, 牧民收入构成由单一依靠畜牧业转化为“养、加、工、保”等为一体的多元结构, 保证了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㈡农牧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扶持和项目建设的带动下, 全县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是牧民集中定居步伐加快。结合退牧还草、牧民易地搬迁等生态项目实施, 推行牧民安居乐业工程,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牧民聚居点,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优化。截至2007年底, 全县3123户牧民依托小集镇建设, 建起了宽敞明亮的高标准住宅, 实现了集中定居, 定居率达46.2%, 100%的牧户在冬春草场建有固定保暖的住房。二是农牧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县草原围栏面积累计达到810万亩,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7.97%, 建设羊舍4353座17791间, 其中高标准暖棚羊舍1545座6659间, 绵羊人工授精配种站149座, 小畜药浴池109座, 80%以上的牲畜冬季实现了暖棚化。三是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县通自来水的村达到74个, 占行政村总数73.27%, 受益户达3836户, 受益群众13608人;近十年来累计修渠113条186公里, 打机井225眼, 建水窖2163眼, 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道路建设进展顺利。通过项目建设和群众投工投劳投资, 全县通乡道路达10条346.4公里, 其中硬化6条153.5公里;通村道路达124条745.78公里, 其中硬化13条18.2公里;草原牧道307条2353公里。目前, 全县已基本形成了草原围栏化、饲草生产基地化、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越冬暖棚化、舍饲养殖规模化、疫病防治科学化、畜产品标准化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新格局。

㈢农牧村社会公益事业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牧区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加大。目前,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所, 教职工453名, 在校学生2599名;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加快, 乡镇中心学校基本实现了师生公寓楼住宿, 各乡镇均建起了符合标准的中心卫生院, 9.9%村建起了卫生所 (室) , 全县卫生院所94个, 专业技术人员87名;农牧民文化活动室86个, 农牧业综合服务机构8个;通讯架设光缆300多公里, 6乡2镇25个村架通了电信宽带信息网络;60个村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00%的乡镇和51.49%村开通了有线宽带网, 农牧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71.9%, 电话入户率达到47.55%, 每百人拥有手机61部。基础设施的不断夯实, 为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㈣乡村民主管理逐步规范村民自治组织进一步完善,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农牧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积极适应撤区、并乡和农牧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 在各乡镇全面推行了村级便民服务代理制, 101个村全面实现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 《村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代表议事会议规则》进一步完善运行, 新牧区建设主体的知情权进一步扩大, 农牧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平台不断拓宽, 乡 (镇) 村民主管理逐步迈上规范化路子。

㈤农牧村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以建立全市“首善之区”为目标, 农牧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五保户、特困户生活救助和农牧村医疗救助, 社会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 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不断健全。使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农牧村特困户定期救助制度、城乡特困群众住房补贴、采暖费补贴得到进一步落实, 并对农牧村的老党员、村级离职老干部、老劳模实施了生活补贴。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高中学生“两免两补”等政策相继出台实施, 使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人畜饮水、居民住宅、乡镇敬老院、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快发展, 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㈥新牧区建设的合力显著增强随着新牧区建设的不断深入, 一些“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益民工程”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干部群众思想有了大解放, 观念有了新转变。心齐、气顺、劲足建设社会主主义新牧区的合力进一步增加;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诚信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不断涌现, 农牧民对社会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公共安全有明显增强。

二、肃南县的主要做法

㈠政府引导, 广泛发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肃南县立足本县实际, 把新牧区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摆上议事日程, 纳入年度责任目标, 实行量化考核。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使之明确了新牧区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同时县、乡 (镇) 、村三级都成立了新牧区建设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工作, 并确定联系领导和帮扶部门, 抽调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牧户进行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家喻户晓。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村的热情, 为顺利推进新牧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㈡统筹规划, 分层推进针对自治县地域面积大、牧民居住分散的实际, 肃南县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 以县城为中心, 6个乡镇为重点, 辐射重点村, 从而突出了民族地方特色。在实施这一工作上, 把新牧区建设与县城总体规划、小集镇建设规划统盘考虑, 与牧民安居乐业工程相结合, 制定和完善了县、乡 (镇) 、重点村“三位一体”规划体系。在重点村建设规划上, 坚持“适度集中, 生态并重、效益突出”的原则, 在县城规划和小集镇规划的总体框架下,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合理确定试点村布局方案, 将县城和有条件的乡 (镇) 村纳入县城和小城镇总体规划, 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距城镇较远的乡 (镇) 村, 以行政村或重点村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 走重点村发展模式;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偏远山村, 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规划, 走自然生态发展模式。

㈢抓主抓重, 集中突破紧扣新牧区建设这一主线, 推进各项工作。从培育主导产业和村级综合整治两个方面入手, 狠抓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围绕草畜产业突出品种改良, 提质增效;劳务经济突出技能培训, 组织输转;产业经营突出优化升级, 转变生产发展方式;标准化生产突出绿色品牌创建, 抓科技含量;农牧民培训突出科技使用、科技推广, 抓素质提高;小集镇建设与牧民安居工程相结合, 突出科学规划, 政策支持, 配套完善, 并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把分散居住的牧民迁移到“气候好、交通便、条件优、设施全”的地段集中定居。在乡风文明综合整治中, 以“三清五改”为重点, 鼓励、倡导房前屋后、家庭院落植树种花, 保持家庭、院落、街道干净整洁, 从而使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农牧村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

㈣以城带乡, 城乡联动城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是新牧区建设的辐射源。按照“突出建设品位、提升城镇功能、加强基础配套、壮大城镇经济”的总体思路, 以县城建设为“龙头”, 以红湾寺镇为中心, 以其它乡 (镇) 为重点, 加强重点村、小集镇建设和农牧民住宅配套。并投资达到1.26亿元, 启动实施了县城影剧院、老年公寓楼建设、夹心滩公园改造、喇嘛坪科技示范园区修建;并实施了乡镇中小学教学楼、寄宿楼建设和县乡 (镇) 村三级道路铺设、乡 (镇) 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 完成了农牧村安全饮水、有线电视通村入户等一批重大工程。通过以城带乡、城乡联动, 使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0.62%, 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农牧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 提高了生活质量。

㈤立足工业, 夯实基础工业是强县之本、哺农之基, 只有工业经济的繁荣发展, 才能够筹集到更多的支农资金, 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肃南县立足境内丰富的水能、矿藏、畜产品资源优势,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坚持走“提升存量、扩大增量、做大总量”的路子, 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不断加大水能、钨、钼、铁、铜、煤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促进了水电、矿产、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 加快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步伐。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投资促动、引资拉动”, 当地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 全县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户, 上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2户, 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8户, 工业总产值达到7.99亿元, 工业企业上缴税金达1.13亿元, 占到了全县税收收入的71.34%。与2002年同期相比, 工业经济增长3.9倍, 工业在产业中的比例占到了56%, 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能力得到增强。

㈥广辟渠道, 多元投入通过整合支农资金, 压缩专项支出等措施,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集中解决新牧区中的建设。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对涉及支农的规划、土地、建房等行业性费用实行了减免政策;并对集中连片修建住宅的农牧户, 县上在承担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 免费办理宅基地审批, 并给予每户不少于8000元的补助资金。在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的同时, 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牧村建设, 协调解决新牧村建设信贷资金1000多万元, 落实项目配套资金501万元, 调动了全社会投入新牧村建设的积极性。到目前, 全县初步建成省级新牧村建设示范点1个、市级1个、县级7个。

㈦关注民生, 落实政策为使新牧区建设真正惠及于民, 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在进一步巩固农牧村税费改革成果, 加大农牧业发展扶持力度, 健全完善农牧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实施农牧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同时, 近几年来, 落实粮食直补资金40.5万元, 农机具补贴64.2万元;配套财政补助资金108万元, 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加快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 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职中学生“两免两补”政策;财政投入补助资金25.9万元, 实施了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制度, 目前参合农牧民22866人, 参合率达到95%;配套财政补助资金106万元, 对167户583人农牧村特困人员进行定期救助, 扩大了农牧村低保、特困户和农牧民重大疾病救助制度覆盖面, 并建成了老年公寓1所和3所乡镇敬老院, 向年满60岁的离任村干部、老劳模、老党员发放生活补助22万元。2008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推行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对全县60岁以上农牧村老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惠农助农政策的全面落实, 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地域条件限制和农牧民长期传统思想的束缚, 肃南县新牧区建设仍然存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牧民居住分散、环境较差, 农牧村村镇建设难度较大;二是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牧民持续增收渠道窄、空间小、难度大;三是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龙头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四是社会发育滞后, 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薄弱, 劳动者素质同发展现代农牧业不相适应;五是农牧民思想还比较保守, 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对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够。

四、几点启示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涉及农牧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党和国家指导下, 积极探索, 不断总结建设新牧村的方法和途径, 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克服困难, 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

一是建设新牧区, 思路是关键。肃南农牧村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决定了建设新牧区的重点、载体和途径。必须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选准路子, 突出特色, 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 不断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做到换届不换人不换思路, 交班交作风, 接班接思路、接责任, 始终保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

㈡建设新牧区, 发展是方向生产发展是新牧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才能为建设新牧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该县实际来看, 只有壮大工业经济, 走工业反哺农牧业路子的同时, 坚持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和集中连片、舍饲喂养的路子, 强力推进草畜产业, 努力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带,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二三产业, 才能实现农牧村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农牧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牧村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㈢建设新牧区, 增收是核心新牧区建设, 必须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推进农牧业和农牧村工作、加快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并纳入到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调整农牧业结构, 强化对农牧业支持保护力度, 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 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 着力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 加强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 加快科技进步, 千方百计实现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

㈣建设新牧区, 集中定居是途径对于肃南这样一个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讲,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地域条件的限制,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 只有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从解放农牧民思想入手, 大力宣传新牧区建设、生态保护、集中定居的必要性。不断强化农牧民对新牧区建设的正确认识, 逐步树立生态协调、生产发展、牧民和谐定居的思想, 加快推进牧民定居化进程, 实现牧民安居乐业, 才能使新牧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㈤建设新牧区, 农牧民是主体农牧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主体, 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农牧民对建设新牧村的高度热情, 对富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强烈向往, 这都决定了新牧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 必须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必须尊重农牧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充分激发农牧民投身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强大力量和建设热情。

新农村新牧区 篇10

一、新疆农牧区新教师入职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困难及其表现

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 农牧区地处偏远、基础教育及其支撑能力十分薄弱, 师资短缺。一些非本土或非本民族的新教师 (以下简称“新教师”) 在入职初期, 由于文化、地域、饮食等方面的不适应延缓了其专业成长, 有的甚至离开本地区, 严重影响了新疆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1. 交际中的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主要是指进入到新的、陌生的文化环境后产生的不适应现象。通常来说文化休克有负面效果。在新疆农牧区, 文化休克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新教师来到牧区的新环境中, 由于农牧区生活习惯与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存在很大差异, 使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新教师在学校的书本中学到的有关处理各方面关系和问题的知识, 突然间变得不适用了, 甚至有些新教师的一些行为都不能被当地少数民族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使新教师开始对新环境产生怀疑, 加之语言障碍和价值观的异同, 新教师很容易把相同文化背景人际圈子看做是“心灵的避难所”, 逃避或拒绝与当地文化接触, 从而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2. 饮食适应困难

饮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特有文化。新疆牧区主要以哈萨克族为主, 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奶茶、奶油、酥油等奶制品。哈萨克族人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 “一顿不喝奶茶头疼”。笔者在阿勒泰支教时有次坐车, 一个中年哈萨克妇女给司机说, 路过她妈妈家门口的时候停下车, 她捎个东西, 司机停车时嘱咐, “快点, 不要喝奶茶啊”。另外, 由于牧区处在高寒地区, 冬季漫长, 所以牧区的人多爱饮酒, 而且敬酒被视为对别人的尊敬。再者, 农牧区主要以牛羊肉为主, 这对于来自内地或城市的汉族教师来说很难适应。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 导致了许多新教师在入职过程中难以适应, 以至产生拒绝或回避现象。

3. 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疆有着独特的地域环境, 北疆地区以畜牧经济为主, 南疆则以农耕经济为主。牧区主要在山区, 远离城市, 经济发展落后, 生活节奏慢。例如新疆阿勒泰、塔城的一些牧区, 冬天风雪较大, 只有开春才能走出牧场。春天积雪融化, 洪水泛滥, 经常给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笔者在阿勒泰支教时, 一些偏远乡镇一年只有几个星期不刮风, 有些乡镇水质盐碱化非常严重, 又苦又涩, 不能饮用;夏天蚊子、“小咬”肆虐。新教师从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来到牧区后, 因为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应, 个别新教师出现焦虑、水土不服等问题, 严重的甚至生病, 无法正常工作。

4. 民族习俗难以认同

农牧区少数民族在特殊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中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 新教师在入职过程中由于民风习俗的差异, 存在对入职地少数民族习俗认同困难问题。

首先, 新疆牧区人口居住分散, 长期的游牧生活使牧区人们养成了性情直率、热情诚恳、好客大方的品格, 他们经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聊天。在学校, 少数民族教师依然保留了这种传统, 而新教师可能会认为这是打扰别人的表现。新教师由于受汉民族或本民族文化影响, 一定时间内也很难做到对这种文化的认同。

其次, 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除蒙古族外, 几乎都信仰伊斯兰教, 猪肉被列为禁忌, 所以和少数民族同事同吃同住时, 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习惯, 同时在语言当中禁止说猪之类的话。作为汉族的新教师, 对这种民俗较难适应。

再次, 牧区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对于新教师来说, 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 比如对于主人给的食物都要高兴接受、不能夸孩子等等。

5. 文化资源存在差异

新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文化、教育资源的享用上存在城乡间的不平衡。来自城市或发达地区的新教师, 已经习惯了网络、书店、报纸、杂志的生活, 同时城市里教育体系完备, 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育信息、及时参与各类学习培训。然而这些教育资源在偏远的农牧区还未能全面实现。这种工作与学习环境的差距, 也难免使一些新教师产生失落感。

二、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困难的原因探析

1. 文化的多元性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有47个民族, 其中13个世居民族, 每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多元文化并存, 从古至今一直是新疆社会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当前, 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来自全疆各地甚至疆外,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导致新教师对农牧区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适应产生困难。

2. 心理上的落差

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 对未来的教师生活充满了憧憬,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反差。当新教师来到农牧区后, 几个人住一个宿舍, 没有电脑、网络, 甚至洗澡都要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浴室, 一些人因此会出现失望、沮丧、甚至悲观的情绪, 把这种情绪归结为少数民族文化所致, 因此会主动疏远民族文化, 延缓了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3. 社会支持减弱

每个人到一个新环境都需要得到亲人、朋友、同学的问候、鼓励、安慰。新教师来到农牧区, 由于信息不畅通, 与父母、朋友之间的联系不能像以前一样方便及时, 孤独感油然而生, 戒备意识增强, 最终导致了他们产生少数民族文化适应问题。因此, 让新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情感上找到依托是加快他们文化适应的关键。

4. 文化参与度低

笔者在阿勒泰牧区支教时, 发现新教师参与当地少数民族各项文化活动的程度与其农牧区文化适应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能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新教师, 就能较快地得到当地民族、同事、领导的信任和支持, 也能快速融入到农牧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去。反之, 一部分新教师由于习惯和性格上的原因, 对参与农牧区社会文化的积极性不高, 他们只是为了面子上能过的去而被动参与, 实际上心理隔阂问题并没有解决, 如此, 他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中去。新教师的文化参与程度与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存在紧密关联。

5. 对农牧区文化虚假适应

跨文化适应的表现不是简单的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而是如何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其他文化进行理解和接纳, 如何减少先入为主的文化偏见, 学会心胸开阔和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新疆农牧区新教师一方面对自身的文化存在优越感, 对牧区文化了解甚少, 不愿或不敢与民族文化进行更多的交流;另一方面, 有些新教师不懂装懂、自以为是, 认为他们对农牧区的文化有一定的把握。事实上, 他们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 并没有充分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文化。

三、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的路径思考

1. 正确认识农牧区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费孝通把我国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多元一体”模式, 这是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基础。纵观历史, 我国各兄弟民族团结、和谐、宽容、繁荣、合作始终是主流。社会稳定团结, 是各民族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互承认的结果。民族、宗教、语言和其他文化和生态方面的差异, 并没有成为现实各民族正常接触的障碍, 反而成为促进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相互理解的内在动力。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区域, 各民族世世代代杂居在一起,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文化多样性特征表现得比较突出, 各民族拥有相对稳定的适用于自身文化特点的自然地理位置、民族风俗习惯。在社会生活中, 多样性接触频繁, 形成了相对“稳定对立”的多元文化结构。因此, 新疆农牧区新教师要积极树立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感。

2. 多渠道积极主动适应农牧区文化

(1) 加强农牧区文化认同

首先, 要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到民族文化当中, 通过语言的学习、工作中的互助、生活上的帮助等方式, 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个性化的认同与整合。

其次, 建立“同伴互助”体系。“同伴互助”是一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扶助方式, 发挥有过同样文化适应经历的老教师的积极作用。因为在同伴之间交往, 没有阶层间的区分, 新教师更有认同感。“同伴互助”能为新教师的文化适应提供帮助。

再次, 新教师要积极参与农牧区经济文化生活, 通过参与活动, 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同。

(2) 在差异中寻求和谐

在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今天, 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 是各种文化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前提。各民族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都能够保持并促进存在于该文化领域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正常运转。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是新疆各族人民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创造出来的, 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的财富。农牧区新教师要换位思考, 站在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角度去看待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尊重民族宗教信仰等习俗。

3. 适应并弘扬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农牧区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资源, 比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及其思想,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积极培养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要使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 形成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与此同时, 新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总之, 正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解决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问题, 不仅能使新教师尽快熟悉并适应农牧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有利于新疆农牧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且也有利于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弘扬, 并由此促进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族人民间的团结进步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

[2]万明钢.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6.

[3]赵荣光, 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范碧鸿, 陈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岭南学刊, 2009 (2) .

新农村新牧区 篇11

一、海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现状

(一)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 我州农牧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成效显著, 劳务输收入逐年增加。海西有303个农牧业村, 农牧业人口14.85万人, 全州每年需要转移就业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约大约5万人左右。2006年至2008年, 累计转移就业229384人次, 累计实现收入达44791.3万元。

(二) 劳动力就业以二、三产业为主。2009年1-10月份, 外出流动就业人数达76484人, 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6058人次, 占输出总人数年的21%;从事第二产业的19544人次, 占输出总人数的25.6%%;从事第三产业的40882人次, 占输出人数年的53.5%。其中男性57412人次, 主要从事建筑、运输、铁路建设、采掘、装修等工作。女性19072人, 主要从事餐饮、商业、服务等工作。由此可见:转移出的农牧民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多数从事的是高强度的体力活或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

(三) 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兼业性。由于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上升, 决定了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是能够为农民带来一定的财富。因此, 在种植季节许多农民还是愿意回去种植, 农闲时再外出打工, 形成了“季节型”和“候鸟型”的务工群体。

二、海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 农牧业产业链短。海西州当地生产许多优良农畜产品 (如:土豆、紫皮大蒜、优质油菜籽、绒山羊、肥羔 (犊) 肉等) , 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地理条件等限制, 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 农牧业产业链短, 基本上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农牧区劳动力短期内无法在农牧业内部充分就业。

(二) 农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我州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10%左右。文化素质偏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决定了他们只能从事简单劳动, 很难进入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工种和工作, 难以开拓新的就业门路, 转移的领域非常狭窄, 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业如:装修、木工、服装加工等就业岗位多被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据。

(三) 对农牧民的就业培训机制不完善。1、培训时间较短, 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目前阳光工程的培训大多还停留在短期的适应性培训层面。由于培训时间较短, 农民工很难在短时间学精一门技术。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 短期培训效果不大。2、农牧民重复培训情况存在。农牧、扶贫、劳动、科技等部门均有培训项目和培训任务, 由于各部门所承担的职能和特定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 在培训上没有形成合力, 各行其道, 因此造成农牧民的重复培训。3、缺乏思想上的引导。现有的培训, 无论从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内容的设置上都偏重农牧民技能培训, 忽略了农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三、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 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 延长农畜产品的产业链条。1、进一步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各地因地制宜, 在保证粮食稳定生产的同时, 有计划地扩大豆类、薯类、油菜、苜蓿、大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实现以粮为主向粮食、经济、饲料“三元”结构的转变。同时, 积极探索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林、实现林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托水资源, 积极发展水产养殖。特别是城郊地区, 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 走高科技、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突出特色, 提高品位, 服务城镇的同时, 让农牧民在自己的地里、庭院里、温棚里转变传统种植模式, 实现就业。2、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路子, 规模建设一批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基地和良种畜禽的繁殖基地, 大力发展“牧繁农育”, 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多村一品”、“多村一业”的格局, 培育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 加快实施农区牛羊育肥工程, 发展家庭圈养和专业化养殖基地, 形成农牧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3、发展设施农牧业, 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设施农牧业不仅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 而且它的发展会带动加工业的发展, 促进运输业、销售业的兴旺, 为广大农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 加快农牧区二、三产业发展。1、突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力争使畜产品、油料、马铃薯、蔬菜、豆类等精细加工业创出名牌, 形成优势, 提高占领市场的竞争能力, 通过把农牧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有机的联成一体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海西实际, 培养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选择那些开发前景好、效益高的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项目审批、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使其尽快成为对海西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实体。同时, 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外相关知名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海西投资建厂、联营办厂, 通过这一途径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的同时, 为农牧民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2、大力发展旅游业, 据有关方面测算, 旅游业每就业1人就能带动解决社会就业4.7人。海西境内自然风光独特, 动植物资源丰富, 作为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色彩浓厚, 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西部开发及青藏铁路的通车更为我州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会有效的解决景区周边的农牧民的就业问题, 还能带动景区内其它行业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开发旅游资源, 创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等旅游服务项目。

(三)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1、抓好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及农牧区的实际需要, 在职业中学设置实用的专业和课程, 使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 毕业后尽快就业。2、落实好“阳光工程”培训。首先积极引导农牧民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鼓励农牧民面向市场, 发挥所长, 艰苦创业。其次, 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做好就业前的岗位技能培训, 并且立足于我州各类工矿企业、城镇第三产业对普工岗位的用工需求, 大力开展生产线操作工、通用工种、服务类工种人员的定向技能培训。同时针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对高素质高水平技术工人的需求, 对技术工进行中长期培训。

(四) 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劳动力市场。1、培养中介组织, 维护群众权益。在劳务输出过程中, 可以在基层抽调出懂法律、会管理的乡干部、村干部, 跟随本乡或本村的劳务输出人员深入到劳务输出地, 在这个过程中要负责外出务工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督、检查雇佣方与群众签订的各项合同和协议及其落实情况;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群众的利益, 帮助农牧民群众追讨拖欠的工资;帮助雇佣方对本乡或本村的务工人员进行管理, 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经过一个时期的过渡后, 基层政府还要着力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经营的农村带头人完成这一项工作, 建立奖励机制, 鼓励和支持劳务输出带头人带领更多的人到第二、三产业就业。这样的举措不但可以达到长期保护外出务工农牧民的利益的目的, 也为雇佣方提供了良好的劳动力资源。2、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对在册劳动力按学历、专长、工作经历等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用工的技能要求和规律, 把有就业愿望的农牧民组织起来, 就近培训其就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形成一个动态的“储备库”, 一方面解决企业急需工困难, 另一方面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同时, 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 减少劳动力资源盲目流动。

摘要:本文在对海西农牧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情况进行梳理的同时,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促进海西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建议。

关键词:海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

参考文献

[1]2008海西州统计提要.海西统计局

[2]2009年州政府领导讲话.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印, 2009

上一篇:英语综合实践课程下一篇:非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