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经济

2024-09-19

牧区经济(通用12篇)

牧区经济 篇1

摘要:近年来, 肃南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原超载过牧现象日益突出, 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逐步扩大, 草原生态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作者通过调查分析, 提出了加强水利建设是改善肃南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牧区水利,草原生态,水资源

一、肃南县牧区水利现状

肃南县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 地处河西走廊中东部, 祁连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 同甘青两省的15个县 (市) 接壤。境内河流属于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 总流域面积2.15万平方公里, 年径流量为43.11亿立方米, 人均流量12.2万立方米, 有祁连山冰川964条, 总储量159亿立方米。

肃南县地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上游区, 水资源丰富, 受资金和地形条件的限制, 水资源利用程度低, 现有的一批水利工程, 规模较小, 年久失修严重, 效益较差, 根本满足不了生态建设的需要。

二、草地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

肃南县现有180万公顷天然草原, 经测算, 正常年份载畜量为120万个羊单位, 现已达到140万个羊单位, 草地生态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㈠草原退化、沙化严重, 水土流失加剧 肃南县是一个传统的畜牧业县, 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 但是养殖方式落后, 饲养管理粗放, 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均低。近年来, 随着草原法律法规的健全, 草原“双权一制”的落实, 给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广大牧民群众养畜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全县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但是, 草原超载过牧现象日益突出, 造成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草原生态明显恶化。全县草地面积142.19万公顷, 退化面积59.89万公顷, 占总面积的42%;盐碱化面积5.8万公顷, 占4.1%;沙化面积4.47万公顷, 占3.14%;水土流失面积12.23万公顷, 占8.6%。

㈡草地生产能力下降 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下, 草地生产能力逐年下降。2010年天然草场可食牧草产量与1983年相比, 平均下降了35%。

㈢扬沙和沙尘暴危害加剧 由于草地退化、沙化严重, 沙源分布面积逐步增大, 扬沙和沙尘暴危害加剧, 1992年~2008年, 肃南县年均大风12次, 沙尘暴8次, 雾霾天气50天左右, 尤其是2000年爆发了10次大规模沙尘暴, 给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㈣自然灾害频繁 过度放牧, 使大片的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林线、雪线上升, 林草面积逐年减少, 地表植被盖度下降, 土壤蓄水涵养能力减弱, 水土流失加剧, 洪水、冰雹、泥石流、虫鼠害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制约牧区经济的发展。

三、恢复草原生态的可能性

恢复草原生态必须靠调整牧业布局, 改变生产方式。提供水资源保障是牧区水利的根本任务, 通过水利项目的实施, 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引导牧民走种草养畜结合的路子, 并以点带面提高牧民保护天然草地生态环境的意识, 走“以水定草, 以草定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㈠围栏封育是恢复草原生态的有效措施 2009年, 黑河近期治理项目肃南生态治理工程对项目区实施天然林封山育林, 对草场实施围栏封育。截至目前, 已退化的草场产量基本恢复, 大范围的草地复壮, 生态恢复显著。

㈡大力发展水利建设是促进牧区生态建设的基本途径 近年来, 为改善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先后实施了节水灌溉及高效节水项目, 铺设低压水管道115.3公里,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17万公顷, 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实施前的0.51提高到0.8。2011年~2013年, 肃南县开始实施牧区饲草料地建设项目, 总体目标是初步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 改善牧区生产条件,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项目实施后, 将改善有效灌溉面积0.43万公顷, 新增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面积0.43万公顷,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0.59万公顷, 占灌溉面积0.91万公顷的64.8%, 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36提高到0.8。全县牧草综合生产能力由2009年的14.87亿公斤提高到16.76亿公斤, 提高12.7%。

㈢规划轮牧, 确定合理的载牧量 由于牲畜数量增长过快, 造成草场超载过牧现象严重, 天然草场面积、产量逐年下降, 草畜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因此, 应根据牧草的质量产量合理确定载畜量, 防止过度放牧。6月~9月, 草场水草丰美, 应多养牲畜, 11月到来年3月应减少牲畜放牧数量。

㈣建立新型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加强内部管理, 使各灌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积极推行终端水价, 全面提高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水平, 确保区域内的灌溉设施资产保值和增值。

四、水资源是草原生态的基本保障

肃南是边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地域辽阔, 山大沟深, 人口稀少, 居住分散, 自然条件恶劣。受自然等条件的制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肃南牧区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水资源为3352万立方米, 单位草地面积的水资源占有量少之又少, 因此必须要确立“以水定草, 以草定牧”的指导思想, 这样才能实现草原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五、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㈠水资源方面的问题 经分析, 造成现状年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性缺水, 应加大中型灌区改造挖潜配套力度, 提高现有农田灌溉保证率。不再开垦新增耕地面积, 同时以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节水型城乡供水体系为中心, 大力普及常规节水灌溉, 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

㈡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 发展牧区水利、恢复草原生态是关系国家和地方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大事, 应从加快民族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实际出发, 加大对民族地区各项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重点倾斜和帮扶涉及民族地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㈢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 草地牧业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很多工作仅靠水利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 控制草地载畜量、围封禁牧、改良草场、改良畜种结构等重要工作都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因此, 完善牧区水利发展机制和制约机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特别是要明确和加强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

六、结束语

加快牧区水利发展时不我待, 改善草原生态刻不容缓, 要把恢复草原生态作为发展牧区水利的战略目标, 这是新时期的必要要求。通过一系列水利项目的大力实施, 使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为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使祁连山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然的庇护场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的目标。

牧区经济 篇2

近年来,阿巴嘎旗通过强化责任、政策扶持、制度保证等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嘎查集体经济,强化集体经济后盾,为新牧区建设助力。目前,该旗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嘎查从25个发展到了71个,实现了全部嘎查都有集体经济收入目标。年纯收入达235万元,其中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嘎查8个,5万元以上的12个,2万元以上的15个,2万元以下的36个。集体积蓄为513万元,每年用于扶持牧民生产生活的支出达150万元。

一、强化责任,为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提供保障。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抓好牧区工作的关键来抓,一是建立了旗、涉牧部门、苏木镇联系干部挂钩联系嘎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制度,明确嘎查发展集体经济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任务。二是配强嘎查“带头人”,将事业心强、懂经营、善管理、开拓创新意识较强的牧民充实到嘎查班子中,并开展苏木镇、嘎查干部“互派锻炼”活动,为发展嘎查集体经济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加大外出学习考察力度,提高基层干部能力。先后组织304名嘎查干部外出参观考察。三是制定《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奖励办法》,实行嘎查集体经济增长率与嘎查干部工资挂钩,激发嘎查干部工作热情。

二、创新载体,为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搭建发展平台。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阿巴嘎旗苏木镇嘎查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发展嘎查集体经济的“222”工程投入资金90万元,以购买良种西门塔尔牛、基础母羊、建集体牧场等措施,扶持了18个嘎查发展集体经济;有效整合“整村推进”、对口扶贫等项目,扶持了25个嘎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围绕肉、乳、草、马、沙五个特色产业,鼓励嘎查走“支部+协会+牧民”的模式,累计培育和发展各类牧区合作经济组织46个,辐射牧户660户、牧民1800余人。二是巩固现有集体积累。指导、引导嘎查整合集体草场、集体牲畜等资源,采取建打草场、承包集体牲畜等方式,实现集体创收。目前,全旗有集体牲畜和集体草场的嘎查分别达到了45、61个,集体牲畜2.8万头只,集体草场100余万亩。三是引导嘎查合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多渠道增收。目前全旗经营第三产业创收的嘎查达到11个,安置转移牧民4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均达2万元。

牧区经济 篇3

关键词: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16-2

0 引言

由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与我国沿海地区相比较,发展的速度比较慢,规模也比较小,这一特点在内蒙古各盟市的农村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农村中主要是依靠畜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由此,在研究牧区的经济发展与绩效的评价,可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指导,除此之外,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的人口情况

在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中,劳动力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地影响,由此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需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从内蒙古各盟市中的农村牧区来看,劳动力的资源从总体的资料分析得到人力资本最强大的是赤峰市[1],其人口的数量为211.1517万人,次之是通辽市,其人口的数量为134.8765万人,这就表明农村牧区中的劳动力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也使得这两个市的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内蒙古的中东部,有五个盟市中的农村的劳动力通过累加的方式达到517.3185万人,在内蒙古西部的7个盟市中,农村牧区中的劳动力数量累加起来为314.7625万人,由此数据可以得到,内蒙古东部的人力资源数量大约为西部地区的1.712倍,此外,从人们从事其他的副业来看,内蒙古的12个盟市中,在林、牧、渔业的人数中,赤峰市以人数126.1202万人次而居于第一位,而通辽市以93.6232万人而居于第二位,东部地区的农村中人数为346.1652万人,最后就是西部地区的人数为206.7011万人,在实际的发展中,也是赤峰市与通辽市的经济状况最为良好,由此可知,劳动力的数量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的环境

首先是内蒙古的中东部地区分析,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了兴安盟、呼伦贝尔、赤峰市、通辽市与锡林郭勒盟,它们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其中就耕地面积而言,基本就占据了内蒙古总的耕地面积的60%,而水资源的情况也十分丰富,从总量上来看,中东部地区的比例为80%,再者就是中东部地区的土壤分布情况,中东部地区也占据着较大的优势[2],从整个内蒙古的土壤分布状况可以看出,从东至西的变化十分明显,基本形成了条带状,呈现出东北至西南的排列形式,在最东边的是黑色肥沃的黑土壤,依次向西为暗棕色的土壤地带。再到黑钙土、栗钙土、棕壤土、黑垆土、灰钙土、风沙土以及灰棕土,由此可以得知最肥沃的黑色土位于东边,其以良好的肥力、水分条件以及结构,十分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这个地区中的农业状况是非常良好的;而在黑钙土壤的土地上,尽管肥力仅次于黑色土,但是十分地适宜农林牧业的发展,此外,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其森林资源的丰富性也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这就使得中东部地区的发展获得优越的条件,从而使得中东部地区中的农村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3],而在西部地区中,主要包括的是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以及巴彦淖尔市,其中除了巴彦淖尔市之外,其他的地区中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出现干旱、风沙的天气也十分的频繁,再加上土地大多数是盐碱地,由此十分地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使得西部地区的农牧业经济发展落后于中东部地区,通过对内蒙古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大,由此在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地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3 我国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指导的政策

首先,继续积极地贯彻与执行国家的各项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用好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中所给予的各项惠农、促农发展的政策,从而建立新型的牧区[4],一方面要积极地推进当前的农村牧区中的财政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管理以及乡村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建设,充分地保障牧区人们的获得良好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牧区中的义务教育以及公共福利的管理体制实施综合的改革,切实地提高目前农村牧区在基层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以及行政管理的水平,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进一步地促进医疗卫生以及社会养老的社会制度发展与完善,全面的启动农村牧区的最低生活的保障制度,使得牧区的居民能够在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得以一定的改善;其次要借鉴当前的现代化工业发展的思维,加以策划内蒙古农牧业的经济发展,积极地按照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加快调整当前农牧业的结构,从而使得龙头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获得良好的优势,再者就是对我国的中西部发展中所获得政策性的支持,充分地利用优势加快建设特色农业的模式,例如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中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加以农产品的加工,以绿色的农畜产品打入批发市场,从而使得内蒙古的农牧业能够与当前的市场发展相适应,从而带来更好的经济价值;最后,就是需要把农村牧区中的剩余劳动力实施转移,一方面让有能力的年轻人走出牧区,学习新的技术与发展经济的理念[5],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农村牧区中的公共服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从而加快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发展牧区的教育,增强牧区人民的科学与文化素质,这必须要提高农村的牧区中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这样方式转变当前农牧业的增长方式以及增强目前农牧业在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因素,在全面地开展农村中牧区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农牧民就业的培训工作,从而改变了农村牧区的劳动力出现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地推进农牧业的发展,使得农村中的牧区人口能够参与就业的竞争,同时逐步向城镇的二、三产业发展。

4 结束语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寻找更多的出路,这不仅需要对当地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加以借鉴之外,而且还要积极地开发农村中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才能够更好帮助农村走出贫困,取得较大地进步;在内蒙古各盟市的农村中,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做了一个绩效评价,由于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做出了分析,分别是我国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指导的政策、牧区的人口情况以及农村环境,对内蒙古各盟市中的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乌云嘎,毛珣.草场承包经营制度演进的经济绩效——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04(15):194-198.

[2] 巩红禹.区域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经济论坛,2014,07(15):95-102.

[3] 张亚萍,峻峰.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15):53-60.

[4] 武艳娟,张永生,魏学占,王鹏飞,李长生.内蒙古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J].内蒙古气象,2013,03(18):37-39.

牧区经济 篇4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所谓生态文明, 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 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 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生态文明在经济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生态经济。所谓的生态经济, 也可以说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的经济, 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横跨内蒙古自治区东西, 各地区具有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地形, 温度、降水量、生活习惯等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因此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整个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生态经济模式。从长期来看,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实现从农业向畜牧业的转变, 实施草原畜牧业这一适合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但由于这一模式的实现, 是以其它产业的发展、人口的转移、制度的建设等为前提和基础的, 而这些条件的最终完善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各旗县市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 采用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秸秆畜牧业模式和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结合发展等具体模式。

一、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地处农业区与草原牧业区的过渡地带, 由于近年来气候的干暖化, 从降水量、温度、湿度等方面来看更接近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草原区, 适应气候和相应指标数值的变化, 研究区适合采用草原畜牧业这一更适合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

20世纪未, 游牧文化之所以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是因为它具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它的可持续性最突出地表现在游牧这一生产技术上, 随季节变化而游牧, 可以使牧草得到生长和恢复, 同时, 能够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游牧畜牧业是草原畜牧业的一种形式, 当今定居草原畜牧业的划区轮牧是游牧畜牧业之游牧技术的演化形式。只要将草原牧区的人口和畜群规模控制在草原承载力范围内, 通过划区轮牧技术仍有望实现定居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和现实证明, 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几千年来经营和发展游牧畜牧业, 不是因为保守落后的结果, 而是因为他们深刻认识自己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果。蒙古高原上的开荒史已雄辩地证明, 蒙古高原宜于畜牧而不宜垦种。近百余年来, 滥垦内蒙古草原的结果, 导致了草原的严重退化和沙化。草原畜牧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能够与自然地理环境保持协调平衡关系, 并能够有效利用光合作用的结晶———天然牧草资源。保护和发展草原畜牧业比起发展农业不仅可以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而且可以保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草原文化, 而保护草原文化就等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近年来, 内蒙古草原区由于气候、人为、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半农半牧区部分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 如奈曼旗、伊金霍洛旗、敖汉旗、准格尔旗等。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在实施草原游牧畜牧业的过程中, 必须在切实解决荒漠化的基础上, 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人口产业间转移、制度建设等途径和措施, 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二、秸秆畜牧业模式

半农半牧区作为连接农区和牧区的纽带, 对全区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06年, 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数的70%以上。内蒙古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每年有约300亿斤的农作物秸秆以及农副产品可供饲养牲畜, 但由于牲畜饲养量小, 大多数农作物秸秆被白白浪费掉。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 目前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到30%。而另一方面, 牧区大部分草场超载过牧, 牧草饲料严重不足, 全区每年因掉膘损失的肉量就达18万多吨, 相当于全区牛羊肉总产量的70%。因此, 充分利用农区、半农半牧区富足的饲草资源发展畜牧业, 对减轻草场压力, 促进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乌力吉 (1997) 通过研究认为, 以每1个羊单位1天2kg (干重) 粗饲料标准计, 全区农作物秸秆的饲草料利用率每提高10%, 就能解决190.68万羊单位/年粗饲料的需求, 等于全区现有天然草原面积增加3.4%或增加3.4%的载畜量。如果农作物秸秆的饲草料利用率提高到60%, 则能解决1144.08万羊单位/年的粗饲料。内蒙古可利用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平均为643.2kg/hm2, 而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平均产量为3155.0kg/hm2, 是天然草地的4.91倍, 接近除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外的全区天然草地超载量1225.88万羊单位的数字。当然, 秸秆不可能全部当饲草料利用, 当秸秆的饲草料利用率为10%时, 每公顷耕地粗饲料供给量为315.5kg, 相当于0.49hm2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 提供秸秆的耕地的载畜量为34.8亩/羊单位·年, 即34.8亩或2.32hm2耕地的秸秆能饲养一只成年绵羊, 这相当于乌兰察布干草原类的适宜载畜量 (27~35亩/羊单位·年) 。当秸秆的利用率提高到40%时, 每公顷耕地提供的粗饲料为1262.0kg, 相当于2.45hm2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 提供秸秆的耕地的载畜量为8.7亩/羊单位·年, 即8.7亩或0.58hm2耕地的秸秆能饲养一只成年绵羊, 这达到了内蒙古最高载畜量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类的载畜量 (8~13亩/羊单位·年) 的水平。

本文根据乌力吉 (1997) 农作物秸秆产量系数 (表1) 对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相关数据进行估算分析, 以每羊单位=730kg计算, 2006年内蒙古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11.5万公顷, 农作物总产量为2535.7万吨, 秸秆总产量为3694.52万吨, 其中, 谷物类秸秆占87.28%, 马铃薯类占2.57%, 豆类占5.85%, 油料作物类秸秆占4.30%。全区农作物秸秆的饲草料利用率每提高10%, 能解决506.16万羊单位/年粗饲料的需求。如果把农作物秸秆的产量结合成天然草地面积来看, 内蒙古可利用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平均为643.2kg/hm2。而2006年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平均产量为5192.6kg/hm2, 是天然草地的8.07倍。当然, 秸秆不可能全部当饲草料利用, 当秸秆利用率为10%时, 每公顷耕地秸秆供给量为519.26kg, 等于0.81 hm2天然草地, 那么, 全部耕地等于624.92 hm2天然草地, 等于全区现有天然草原面积7499.39万hm2增加7.2%或增加7.2%的载畜量。提供秸秆的耕地的载畜量为21.1亩/羊单位·年, 即21.1亩或1.41hm2耕地的秸秆能饲养一只成年绵羊, 这相当于通辽市沙地草地亚类的适宜载畜量 (17~25亩/羊单位·年) 。当秸秆的利用率提高到20%时, 每公顷耕地提供的粗饲料为1038.52kg, 相当于1.65hm2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 提供秸秆的耕地的载畜量为10.6亩/羊单位·年, 即10.6亩或0.71hm2耕地的秸秆能饲养一只成年绵羊, 这达到了内蒙古最高载畜量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类的载畜量 (8~13亩/羊单位·年) 的水平。

与1993年相比, 由于耕地面积的增加, 谷物类、豆类和油料类等秸秆产量系数较高的农作物产品播种面积与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如:玉米播种面积增长了2.2倍, 产量增长了1.97倍;油菜籽播种面积增长了3.52倍, 产量增长了5.49倍) , 秸秆总产量由1993年的1391.79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3694.52万吨, 增长了2.65倍。从而为秸秆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作为秸秆的产地, 而且与秸秆主产地的农区紧密相连, 必须发挥自己在秸秆饲料畜牧业发展中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秸秆饲料的产业化经营, 形成秸秆原料供应———秸秆加工———仓储———运输 (舍饲) 的产业发展链条;采用国内外饲料加工、青储等先进技术, 提升饲料加工业的技术含量;通过宣传、引导、示范等方式, 转变农区、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 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三、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结合畜牧业模式

由于半农半牧区自然条件相对于牧区要优越一些, 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地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 提高草地生产力。研究表明, 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 加强草地管理, 引进高产优质饲草品种, 可获得较高产量。

从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现状来看, 天然草地的沙化、退化、盐渍化现象相当严重。除呼伦贝尔市的阿荣旗、莫旗和扎兰屯市外, 其它旗县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均在50%以上, 最严重的是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 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96.28%。内蒙古半农半牧区草地的退化、沙化、盐渍化, 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农牧业的发展。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相结合的畜牧业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因天然草地退化所加剧的人畜矛盾, 有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面积宽广、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采取飞播牧草。对坡度300以上的必须退耕种草, 300以下不适宜农作的耕地、休闲地、草田轮作地、弃耕地、果园间隙地、公路护坡等土地, 开展人工种草, 建立高产人工草地。在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区域, 采取围栏封闭育草, 补播拧条、沙打旺、草木樨、红豆草等优良牧草, 采用清除杂灌、毒害草、治虫灭鼠等手段进行改良。一些旗县采用草田轮作模式、以草养畜等农牧结合模式治理盐碱沙荒地, 条件是能够利用、但尚未利用或刚刚开始利用的盐碱沙荒地, 这样的土地一般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 但经过人工种草、生物治理盐碱 (沙) 后, 可以较好地生长。

牧草种植一次可收获多年, 每年可收获多次, 而且种植成本较低。以苜蓿为例, 按目前的生产水平和价格水平, 667m2收入可达600~1000元。种草养畜, 不仅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而且能够通过养殖转化、延长产业链, 增加农牧民收入。

牧区经济 篇5

谈自治区财政投入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

财政支农资金对农牧业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投入农牧业的资金总额逐年增加,并建立了各种基金,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下降;资金时效性差;资金监管不严等,需采取对策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作 者:张心灵 赵益平梁润秀 孟繁杰 张利利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3)分类号:F327关键词:财政 支农资金 对策

牧区金融服务模式探索 篇6

关键词:内蒙古;牧区;金融服务模式

一、内蒙古牧区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全年牧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长14.6%。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459元,增长11.3%;家庭经营性收入4689元,增长11.2%;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463元,增长31.4%。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82元,增长15.9%。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城乡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品拥有量除农牧民中电视机拥有量略降外,其他产品拥有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①

根据2012年内蒙古统计局统计数据,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1263万头(只),增长4.6%;牲畜总增6827.4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63.4%。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654.2万头(只),比重为94.6%。初步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245.74万吨,增长3.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73.9万吨、51.2万吨和88.6万吨,分别增长3.6%、3%和1.6%。牛奶产量910.2万吨,增长0.2%;山羊绒产量7642吨,下降0.02%;禽蛋产量54.5万吨,增长3.8%;水产品产量13.16万吨,增长7.1%。

二、牧区金融服务问题

1.抵押担保环节薄弱

牧区收入来源不稳定,收入水平低等原因,导致信用程度低,贷款难,大多数为抵押贷款。但是又因为抵押物品的各种限制条件使农牧民贷款难度加大。一是牧区集体土地、草场及其地上附着物不能办理贷款抵押。由于土地、草场不能进行抵押而无法获得贷款,从制度上既限制了土地要素的价值发现功能,也使银行强烈的放款意愿无法变为现实。二是动产、生物资产抵押存在诸多限制,农作物、家禽、牛羊、林地等是农牧户的主要生产资料,但由于价值难以评估、受灾害影响大、没有抵押登记部门等,难以成为被银行接受的押品。三是牧区得到的贷款一般为一年期的,而牧区贷款期限短和额度小而农村牧区的资金需求期限比较长,额度比较大,这种资金的供求结构的不同导致牧区经济得不到较好的发展。

2.缺乏合适的金融工具

针对牧区金融的发展,缺少合适的金融工具。目前牧区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类型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中商业银行有农业银行、包商银行和村镇银行,政策性银行只有农业发展银行一家。但是诸多金融机构里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对牧区发展发挥的作用比较突出,而其它金融机构对牧区的资金支持相对较少。在金融工具方面目前最主要的支持牧区的金融工具是牧业贷款。而其他金融工具,尤其是诸如期货、期权金融衍生工具还未形成,说明牧区金融工具類型依然较为单一。

3.牧民对牧区金融以及金融工具的了解浅薄

目前在我区牧区只有信贷资金供给一种金融工具发挥作用。相应的牧民对金融这个概念几乎不了解,更不知道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等。牧区,各乡镇虽然有很多社区民生、三支一扶以及地方公务员等职位录用很多大学生团队,但是没有相应的对牧民培训相关金融知识的部门。

四、完善牧区金融服务模式的对策

1.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抵押担保制度

牧区因资金来源的单一性等原因导致,资金供给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为了解决牧区资金需求的特殊性——额度大、期限长,又因为牧民资产抵押困难等原因,探索新的抵押担保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在抵押担保政策健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抵押牧区土地的未来收益,获取贷款,改变只靠银行贷款的单一模式,增加抵押贷款的新形势,使得牧区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操作有:牧民,一方面把草场(包括牲畜)的未来收益的一部分来担保,获得长期资金,用这笔资金可以用在草场承受能力之内使得牲畜数量最大化。另一方面,还可以筹资的资金投放在荒地(沙漠)的绿化,使得草场面积更大,进一步的相应增加牲畜的数量,实现环境与人的和谐共处。

2.探索新的金融交易工具

牧区因收入的不稳定和收入水平的低下导致农村牧区贷款难,牧区贷款难又进一步导致牧区收入的低下,如果不解决收入的稳定,这种恶性循环会持续存在。所以通过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应用来对冲牧区未来收入的减少风险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冲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具体可以创造下列金融工具:一是天气期货。牧区目前大都是靠天生活,如果雨水不好,牧民收入水平大大缩小,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创造一个天气期货,来对冲农牧民未来收益遭受天气因素的损失;二是草期货。干旱年份牧区经常出现草缺少的问题,所以草期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三是牛羊肉为标的物的期权。因物价的波动,牧民的收入跟着物价在波动,未来牧民的收入水平的稳定,牧民应该很好的利用期权为未来的收入买一份保险。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很好的预防牧民收入的不确定性,所以金融工具的创新对牧区来说是很必要的。当然这些金融衍生工具需要完善的金融环境才可以建立,所以完善金融环境是前提。

3.提高牧民金融产品交易的意识

如果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来实现牧区经济的发展的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就是提高牧民的金融产品的理解和理财意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牧区工作,专门设立牧区金融意识培新部门,普及牧民基本金融知识。这样即可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又可以解决牧民理财困难。主要的方法是增加培训,先使工作在基层的大学生有金融产品交易的意识,鼓励他们增加金融方面的知识,再让大学生村官们给牧民做培训,增加牧民的金融意识。从而达到牧民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实现收入的稳定增长,从而轻易得到贷款,扩大再生产,实现农村牧区快速的发展。

注释:

①内蒙古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整理得出

参考文献:

[1]杨德勇.《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2]何广文.农村金融知识读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华夏出版社,2006年

[4]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5]何剑.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问题[J].商业时代,2007,10

牧区经济 篇7

1 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农畜产品资源

农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市场需求,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拓宽农业经营领域, 向发展畜牧业、蔬菜等产业转变。尤其是当前, 农畜产品已出现结构性过剩, 农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农畜产品生产已由多年来对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的追求。经营粗放、品质低下的农畜产品已经越来越失去市场。随着城镇集聚人口的增加, 对畜农产品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因此, 在调整农牧业结构时, 要以发展城市农牧业为目标, 即城市需要什么, 就提供什么。一是加强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围绕油菜、蔬菜、生猪、奶牛等调整优化种养业结构, 强化百里万棚蔬菜、百里万亩薄皮核桃、百里万头奶牛、百里万头仔猪工程建设, 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带。二是抓好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搞好农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申报工作, 切实打好“高原牌”、“绿色牌”和“有机牌”, 积极培育一批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 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为城镇提供优质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

2 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为城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产品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使农牧业由传统概念的种植、养殖向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延伸, 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农牧业的工业化水平。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关键是培育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建设, 提高农牧业的工业化水平, 实现农牧区经济由农牧业主导型逐步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就青海省来讲, 要以加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和增强辐射作用为目标, 加快结构调整, 拉动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增值为突破口, 重点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 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原则上讲, 布局在小城镇的工业企业接近农畜产品产地, 能够比较容易获得农畜产品, 因而在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方面具有经济优势。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不仅可以为从农牧区转移到城镇的新增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还对农畜产品原料的品种、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 调整农牧业结构, 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围绕提高农畜产品加工增值, 引导农牧民为加工而种、为加工而养, 按照加工业对农畜产品原料的质量、品种、数量要求去组织生产, 采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产品, 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3 推动产业转移,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要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促进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进入城镇, 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部门等多渠道就业。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同时, 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民间民俗文化、民族工艺品加工、生态旅游等非农就业空间。顺应农业功能多样化的趋势, 结合特色农牧业发展, 大力推动以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加快发展。要围绕城镇化建设, 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扩大农村牧区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 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 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结构调整联动的机制, 从而形成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 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融合, 实现城乡产业联动发展。

4 积极推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为城镇化提供土地空间

城镇化所占用的土地大都来源于农村耕地, 这些土地的产出率高、级差地租高, 对农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消除这种负面影响, 必须通过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来重新优化整合农业生产要素, 提高整个农业的生产水平和效益, 为城镇化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许多农村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早已“人去村空”, 成为“空心村”、“空壳村”, 大量农田撂荒、宅基地闲置。因此, 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 把一些“空心村”、“空壳村”的农民引导到中心村、小城镇集中居住;把土地通过流转的形式, 向种植能手、大户集中, 不仅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而且避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鼓励土地合理流转,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一是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尽量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来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无效配置。二是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以租赁的形式配置农地的使用权, 通过交纳地租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及其他方面的经济关系。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主要形式除了入股和租赁经营外, 还应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 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等。通过整合资源, 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不仅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而且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土地空间。

5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资金积累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是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前提。一是加强技能培训。要突出抓好“百万农牧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星火科技”培训, 培训要以技能为重点, 实用、能出去、能就业为目的。通过培训, 实现就业转移和创业转移。二是鼓励农牧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青海省农牧区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很难大规模地向东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转移, 就地、就近向小城镇转移符合青海省实际。鼓励从现代农牧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引导从生态畜牧业发展中转移出的一部分牧民向城镇转移;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 使一部分牧民向城镇集中。三是发展城镇第三产业, 吸纳农村劳动力。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 其吸纳劳动力能力相对较强, 所需劳动力的数量也相对较大, 因此,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重要手段。农牧业劳动力进入城镇后, 不仅为城镇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而且会带走不少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 如携带资金进城兴办企业、购买城镇户口、集资兴建城镇基础设施等。

参考文献

[1]郭明进, 张继梅.加快城镇化是全面繁荣我市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9-11.

[2]谢映翔.对加快西部农业县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云南农村经济, 2010 (1) :70-73.

[3]吴志琳.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繁荣农村经济[J].现代企业文化, 2008 (20) :5.

牧区经济 篇8

一、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的现状

内蒙古西部县域经济的划分依据的是地理位置, 所以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具有地域性。这样的划分就是得享受的资源量有差异, 区域环境不同, 交通运输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 文化水平和人才流入流出均存在不同。所以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具有差异性。在农牧业的发展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偏差, 没有形成产业化, 依旧保持着以单个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模式, 甚至有些地区还坐等天收。这样的封闭式经济体制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造成劳动力市场矛盾的原因有很多, 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如落后的意识, 不高的文化程度等, 就业体系不健全, 像拥有着狭隘的选择性, 岗位少等, 政府推出的退耕还林政策等。

二、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工业化发展慢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是工业化的进程太慢, 程度太低, 使得竞争的劣势凸显的越来越多。西部地区的资源较丰富, 但是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成为消费品的能力低, 使得资源向东部流失。资源的不断流失也造成资源枯竭现象不断突出, 给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威胁。县域经济中乡镇企业项目的效率相对很低, 投放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 致使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 最终影响区域的财政收入。

2. 县域之间不对等发展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各个县域之间的差异性发展、不平衡的发展, 对县域经济的公平持久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这样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 而且还表现在人均指标上。这样的现状在很长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变。

3. 产业结构的升级缓慢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升级缓慢。县域经济综合看来还处于工业化的最初时期, 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缓慢, 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很慢。在内蒙古西部的农民和牧民的基本收入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基本依靠着第一产业的发展, 第一产业的压力大, 成本高, 红利低, 这些不仅影响着该地区的消费和投资, 而且还影响着县域经济中二、三产业的未来。所以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重要的举措。民营工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百分比很小, 这样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存在消极的影响。随着不断提高的经济的发展, 会给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多元化带去希望。民营经济具有很大的空间去更好的发展, 所以在县域经济中要大力度的发展民营经济, 来使产业结构得到很大程度的升级, 使各个县域经济平衡的发展, 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4. 缺少资金和人才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缺少资金和技术。由于政府的经济实力相对弱, 县级财政拮据, 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很小甚至没有支持。银行对县级地区的资金流动量小, 不能很好的支持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其次很大部分的学生上完大学以后不愿意回到生源地生活和发展, 不能对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也不愿意做出牺牲。资金的缺少, 人才的流失以及没有人才和技术的引进都严重的阻碍了县域经济增长。

5. 陈旧的思想观念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劳动力思想观念的陈旧。目前内蒙古西部地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还很陈旧, 需要进行革新。落后的思想观念很造成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差, 总是存在这惰性, 总是受思维模式的束缚, 缺少拼搏和创新的精神。其次, 落后的思想观念会让他们缺少了发现的眼睛, 不会合理使用市场机制和管理经济带来的好处。目光短浅, 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再次, 陈旧的思想观念使得失业率有所上升。最后, 它会使得人们的人力资源观念相对来说弱, 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和引进人才的能力等等。所以政府适当的帮助农牧民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十分必要的。

三、促进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1. 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 增强环保理念, 鼓励生态文明。必须要在思想层面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并借助多种新闻媒介进行有效的宣传, 从而使人们了解到生态环保的意义, 从自身做起, 共同实现生态环保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 退耕休牧, 还林还草。长时间以来, 退耕还林和还林还草都是我国政府部门的重点建设内容, 同时还是贯彻生态建设措施的环节之一。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施退耕还林之后要进行封山禁牧。

2.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样也需要同时从多个方面推进。首先, 培育与发展特色农业。要想实现特色农业的建设就必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以及社会资源。而特色农业的产生则包括三个内容, 分别为: (1) 进一步开发与建设我国传统的优质、稀缺产品; (2) 不断引入新型的品种与先进技术, 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 (3) 借助先进技术实现已有产品的不断创新, 以此来生产出新的产品, 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其次, 发展主导产业与增长极。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畜产品加工业能够发挥出极大的增长极作用, 这是因为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粮食行业的压力。最后, 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主要就是指要加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业的发展。

3. 加大对农牧业的投资

就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而言, 其主要特征就是人多地少, 人地关系较为紧张。而站在农业的增长方式的角度上讲, 要想成功转型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一步就是要增加农业资本积累, 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实际上, 农业资本的积累途径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自身的积累, 另一方面则为外部投资。但是从站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上看, 农民增收难度依然比较大, 加之其整体素质偏低, 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农业的进步, 所以自身积累所能起到的作用稍显薄弱。这样一来, 要想实现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依赖于外部的投资。

四、总结

其实县域经济的发展好坏不仅对发展国家经济而且对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的提升都起着不可代替的影响。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 除了以上列举的因素以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 不断的摸索, 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吴晶英.破解县域财政难题助推内蒙古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J].前沿, 2012 (17) :86-91.DOI:10.3969/j.issn.1009-8267.2012.17.028.

[2]赵静.浅析内蒙古县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产业决策选择[J].内蒙古统计, 2010 (3) :13-14.DOI:10.3969/j.issn.1672-4151.2010.03.007.

[3]张殿发, 李凤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地址环境形成机制探讨[J].农村生态环境, 201 (04) :58-60.

[4]文明.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

牧区经济 篇9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以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 继续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 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经营模式, 加快发展节约型农牧业、循环农牧业、生态农牧业。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草牧场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确保基本农田和草牧场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 加强中低产田基础设施和质量建设, 构建耕地质量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推进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坚持不懈全面实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完善草原监理体系, 加强草原生态监测, 积极推动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全年力争完成退牧还草和草原建设工程任务3000万亩, 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到7.4亿亩, 全区可利用草原植被盖度较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加大农村牧区户用沼气建设力度, 加快建设沼气服务体系。全年力争完成户用沼气建设15万户, 大中型沼气建设20处, 联户沼气建设100处, 村级物业服务体系建设600处。大力实行农村牧区节能减排, 积极推广节约型农牧业技术, 搞好清洁生产, 提高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

六、推进改革创新, 全力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

采取综合措施, 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切实提高增收的多元化、稳定性和持续性, 在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 不断提高农牧民政策增收、产业增收、劳务增收、社会保障增收、转移就业增收、财产性增收的水平, 努力形成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合力。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 按照“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的原则, 阳光操作, 强化服务, 确保农牧业各项补贴、农牧业保险等惠农惠牧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必须更多地关心关注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通过增加牧区建设投入、扩大对牧业和牧民的补贴补助、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等措施, 加快牧民增收步伐。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稳定现有土地、草原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 赋予农牧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统一经营要向发展联合和合作,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加强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管理和服务, 在不改变土地、草原集体所有性质, 不改变用途, 不损害农牧民承包经营权益的原则下, 建立健全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积极推进土地、草牧场的规范流转和规模经营。认真做好土地、草牧场所有权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妥善处理延包遗留问题, 依法保障农牧民对承包的土地、草牧场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深入开展农牧民负担重点治理, 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 加强农村牧区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推进村嘎查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推进农村牧区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鼓励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支持和鼓励农村牧区经纪人队伍建设, 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加快扩大内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 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促进农牧民增收。加强农牧业信息引导和农畜产品市场服务, 加强对关键农时、重要产品的市场监测与预警, 对涉农信息、突发事件的影响分析和研判, 促进产销连接和农畜产品市场开拓。采取多种办法组织动员农畜产品经纪人、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主体, 积极参与农畜产品营销促销, 努力在农畜产品促销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上下功夫。

围绕今年全区农牧业经济工作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 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新形势新挑战, 切实增强做好农牧业经济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转变作风, 务求实效, 不断提高农牧业指导和服务水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深入实际,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使提出的思路、做出的部署、出台的措施更加符合实际, 更加符合农牧民意愿。注重开展农牧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 加强形势分析, 扎实做好统计监测等基础性工作, 及时掌握动态, 力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强化抓落实求实效的工作机制, 对确定的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点工程, 要细化责任、明确时限, 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积极为农牧民办好事实事, 今年继续开展为农牧民办10件实事活动。全面提高农牧业依法行政水平, 积极推进农牧业综合执法规范化, 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农牧业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 强化监管和违法案件查处, 提高农牧业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重点推进旗县一级农牧业综合执法, 力争到2011年内所有农牧业旗县市区实行综合执法。推进民主决策, 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提升政风行风建设水平, 科学发展农牧业, 更好服务农牧民。

同志们, 努力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使命光荣, 责任重大, 任务艰巨。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开拓创新, 奋发进取, 艰苦奋斗, 扎实工作, 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牧区经济 篇10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为例, 对多年来政府牧区政策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再思考, 从牧区生产发展、牧民收入增长、牧区乡风文明和牧区民主管理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发挥好政府政策的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和分配功能。纵观全书, 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突出五大特点。

充满大爱的人文关怀。新牧区建设过程中, 在强势者声音巨大、牧民话语被淹没的情况下, 学者的学术责任就表现为充满大爱的人文关怀:通过反映民声来实现民主和改善民生。在民生方面, 盖教授认为: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贫困化严重、收入差距大, 要从实现牧民收入多元化、加大补贴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专业合作社等方面促进增收。

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在该书的绪论中作者写到:“本书是用手写就的, 但更是用脚走出来的。”作者及课题组成员历时6年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等8个盟市的29个牧业旗县进行了全面调研, 曾深入牧民蒙古包、专业合作社、牧业管理部门进行了大量访谈, 了解了牧区发展及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 厘清了各项牧业政策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牧民评价及政策效果, 为研究的针对性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奠定了基础。

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为探寻可操作的牧区政策, 盖教授以开阔的视野对每项政策都给予了历史的和世界的参照物。在阐述牧区生产发展时, 指出建国前我国历朝政府一直都有在草原牧区进行种植业的政策偏好。在阐述牧区民主管理时, 列举了美国、丹麦和澳大利亚等国牧区合作社的案例, 说明通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改善牧民交易条件, 降低交易成本, 抵御其他利益集团的侵蚀。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针对牧区的复杂性, 盖教授提出:研究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他说:在牧区甲地认为是正确的样本, 在乙地马上就找到反证 (如牧区围封转移) ;经济视角认为正确的, 文化的视角迅速就宣判为谬误 (如草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某项政策短期来看是利益, 长期来看就是亏损 (如牧区开矿) 。因此, 在制定牧区政策时必须“两手都要硬”, 既要对牧民进行补贴, 又不能使之成为“等靠要”的群体;既要保存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 又要与现代化相结合。全书通过65个专题案例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前瞻可行的对策建议。基于对牧区特有问题的调研和分析, 盖教授提出了“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牧区决策机制”, “摒弃不恰当的草原工业”, 发展环保畜牧业、循环型草业和生态旅游业, “优先将牧区非集体组织成员转移离开牧区”, “建立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等对策。这些对策与国务院近期公布的《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坚持生态优先”、“坚持改善民生”、“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积极发展牧区特色优势产业”等观点极其相似, 印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对策建议的可行性。

内蒙古牧区社会治理研究 篇11

关键词:内蒙古牧区 社会治理 问题 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34-01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就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坚持创新治理机制,打造社会主义多元治理制度。内蒙古牧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牧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受到的关注度自然较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一定要找到以往内蒙古牧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元化、多角度的协作方法推进牧区建设,增强地区竞争力。

1 内蒙古牧区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想要做好内蒙古牧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提高牧区的整体竞争力,就要首先明确其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治理主体单一化。完善的社会治理方式应该强调多元化综合治理,主张政府、社会、企业、各级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互相配合的方式达成治理目标。但是目前我国的内蒙古牧区在社会治理开展过程中,治理主体较为单一,只是单纯的依靠政府实施管理,无法发挥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民众参与和其他组织的进入也成为了空谈。

第二,强制治理手段不利于牧区的协调发展。社会治理主体的单一化势必会造成治理手段的缺陷,不够完善的治理手段就无法提供治理时所需的有效对策,无法综合利用行政手段、政策手段以及经济手段实施治理。仅仅依靠上行下效的方式传达政令,会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阻碍牧区的综合发展。

第三,治理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衡量内蒙古牧区治理水平的关键条件就在与对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果的考察,绩效考核情况也可以对社会治理提供明确的指导,改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内蒙古牧区在实施新的治理方法后,却没有实施完善的监督,资金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考察机制不规范,甚至在牧区移民过程中出现地基下沉、房屋倒塌等现象,阻碍牧区的有效治理。

2 提高内蒙古牧区治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内蒙古牧区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切实对其加以改进,我们就一定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对其进行完善,开展有效的治理方法。

2.1 开展诉求吸纳机制

所谓的诉求吸纳就是指将个体和分散的牧民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公共议题,充分调研牧民的实际诉求,考虑他们的观念态度。具体而言,要建立牧民诉求表达体系,规范建立表达内容、表达体系,开展多渠道诉求渠道,通过网络、广播、信息等方式吸纳牧民的意见,并建立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评估系统,对牧民的有效信息予以选用。

2.2 采取多元化共治方法开展治理

针对以往的单一治理模式,开展多元化共治,采纳多方意见实施牧区治理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对此,牧区要突破公共部门自身治理的局限性,除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还要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组织的共同作用参与协作,开展多元共建。此外,在治理过程中还要规范各个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完善建立多种沟通形式,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实施管理,鼓励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并结合牧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共治。

2.3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内蒙古牧区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很多牧民无法意识到这一巨大作用。对此,牧区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牧区人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运行自主化管理,构建牧区自治制度,政府也要给予重大支持,开展教育培训,提升牧民对牧区治理的认识度。与此同时,牧区还要开展绩效管理机制,改善治理方向和协作形式,加强监督作用的发挥,构建科学的评定体系,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治理规范,开展现代化治理。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开展内蒙古牧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的牧区环境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对此,我国内蒙古牧区一定要找到以往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端,结合实际开展多种治理方法。例如,构建完善系统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牧民自治、开展多元化、多方法治理模式、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等等。从而有效提高牧区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为牧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海颖,张银花.内蒙古草原牧区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4(17):48-49.

[2]金华,马林,赵颖.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構建与完善[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6):565-568.

牧区经济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塔城地区牧区即恰合吉牧场、甘家湖牧场、赛力克提牧场、萨尔也木勒牧场、窝依加依劳牧场等15所中学中,根据年级分层,抽取各年级全部哈萨克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 943份,收回有效问卷10 524份;在塔城地区的塔城市、乌苏市、沙湾县等15所非牧区学校根据年级分层,抽取各年级全部哈萨克族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 046份,收回有效问卷8 422份;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 989份,收回有效问卷18 946份,有效回收率为90.27%。其中牧区男生6 341名,非牧区男生5 127名,合计11 468名,牧区女生4 183名,非牧区女生3 295名,合计7 478名;初中生牧区5 246名,非牧区5 600名,合计10 846名,高中生牧区5 278名,非牧区2 822名,合计8 100名;平均年龄为(15.12±2.43)岁。调查时间为2014年4—7月。

1.2 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Inventroy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MMHI-60)和自编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和孤独感问题组成。MMHI-60问卷由王极盛等[3]编制,适合中国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量表由60个题目组成,分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采用1~5级评分,分别为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总均分及分量表因子分在5分即判定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4~4.99分判定为较严重心理问题,3~3.99分判定为中度心理问题,2~2.99分判定为轻度心理问题,2分以下为心理状况良好[4]。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17~0.906。孤独感问题评分和等级与MMHI-60一致,为调查者自身的体验。自编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在主要包括性别、年级、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情况、是否牧区等条目。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哈萨克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填写,调查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目的及要求。调查问卷翻译为哈萨克语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Excel录入,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方法包括t检验、χ2检验等,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比较

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总体心理状况良好的占54.06%(10 243/18 946),轻度心理问题学生占39.49%(17 482/18946),中度心理问题学生占4.79%(907/18 946),重度心理问题学生占1.66%(314/18 946)。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总体比较显示,在良好、轻度、中度、重度方面的人数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牧区有心理问题的哈萨克族中学生人数比例为50.50%,非牧区为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90,P<0.01)。各年级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比较显示,初一年级轻度、中度、重度心理状况的人数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二和初三年级除中度心理健康问题外,其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一和高二年级在轻度和中度心理问题方面人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P值均<0.05);高三年级牧区与非牧区中学生除中度心理健康问题外,其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一至高三年级中,牧区轻度、中度、重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均不同程度高于非牧区的人数比例。见表1。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不同性别和学段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量表得分比较

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心理量表总均分为(2.05±0.54)分,非牧区为(1.9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3,P<0.01)。哈萨克族牧区男生心理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牧区男生,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中、高中阶段的牧区哈萨克族女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牧区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2.3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孤独感体验比较

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中体验到孤独感的占64.92%,其中中度和重度孤独感的哈萨克族中学生占30.12%。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体验到孤独感的为55.75%,其中中度和重度孤独感的学生占25.81%。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强于非牧区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9,P<0.05)。

3 讨论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5,6,7]。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心理方面发展并不成熟,常表现为不稳定、多变、快速、复杂等情况[8,9,10]。多项研究显示,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面临严峻形势,有10%~30%的青少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1,12,13]。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的支持、和睦、家长教育等存在密切关系,家庭也是青少年情感的重要依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基础的作用[14,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50.50%,而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为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草原环境中,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以消极的心态去对待,加之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差,极易造成心理问题。其次,牧区哈萨克族家庭一般父母常年过着游牧生活,部分学生走读,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较少;还有大部分学生寄宿在学校,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的教育和疏导,极易造成心理问题。另外,因哈萨克族家庭父母一般文化程度较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缺乏教育意识和理念,导致对子女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关怀。相反,生活在非牧区的哈萨克族中学生多数为走读,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降低了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概率。相关研究显示,来自家庭的关怀能够较好地影响家庭成员,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家庭子女的情绪健康等[17,18,19,20],该结论也充分证实了本研究结果。

本研究还显示,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段间MMHI-60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及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心理量表总均分高于非牧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当前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对孤独感的调查发现,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孤独感强于非牧区哈萨克族学生。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的孤独感与自身的抑郁、焦虑、自杀行为等心理方面,呈现正相关,同时有严重孤独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均较差[21,22,23]。综上所述,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有较强的孤独感体验,并且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结合新疆各方面实际,改变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具体应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牧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让牧区学校教师采取正确的教育引导措施和方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第二,有条件的牧区学校应配备专职的生活指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生活指导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以外的时间扮演家长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全方位的关心和关注;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和治疗。第三,作为牧区学生家长,应在休牧期给予家庭子女更多的关心和关爱。第四,作为牧区学生的班主任教师,除关注学生的学习外,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保障牧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塔城地区牧区和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差异,为该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塔城牧区和非牧区抽取各15所中学的共18 946名哈萨克族高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表现良好的占54.06%,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9.49%,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79%,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66%;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在良好、轻度、中度、重度方面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牧区有心理问题的哈萨克族中学生比例为50.50%,非牧区为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90,P<0.01);初一至高三年级中,牧区轻度、中度、重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非牧区;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心理量表总均分为(2.05±0.54)分,非牧区为(1.9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3,P<0.01);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强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9,P<0.05)。结论 新疆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牧区相比相对较差,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牧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上一篇: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下一篇:创建和谐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