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牧区(精选8篇)
新牧区 篇1
创新牧区党建新路子 促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涵盖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各个层面,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基础工程。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新牧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党的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扎实推进天峻新牧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县情乡情的认识上下功夫,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提供思想理论保证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新牧区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天峻县将立足于全州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海西州“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以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增强主动性为内容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结合牧区工作实际,理清新牧区建设思路,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水平。一是以基层党组织为阵地,采取集中宣讲、重点辅导、解答疑惑等形式,及时准确地把州委、州政府、县委的部署宣传到牧民群众中去,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州委关于新牧区建设的重大部署上来,达到提高认识、凝聚人心的目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二是正确理解和准确把 握新牧区建设的精神实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深刻领会新牧区建设的政策和部署,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策实质,把党的“亲民、爱民、惠民”和富牧、惠牧的执政理念和政策措施宣传到位,做到领导干部学深学透、干部职工熟悉掌握、牧民群众全面了解。特别是要宣传好直接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草场承包、减轻牧民负担、劳动保障、义务教育、合作医疗、低保救助等政策,切实防止断章取义、搞实用主义的倾向。三是要创造性地开展助牧活动。各级党组织要掌握上情、吃透下情,深化对实际县情、乡(镇)情、社情的认识,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引导群众用适合形势要求的新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牧业社开拓思路、创新规划、总结经验、谋划发展,充分调动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新牧区建设成为上下齐心、左右协调、运行高效、扎实推进的“民心工程”。
二、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上下功夫,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提供基础保证
新牧区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加快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新牧区建设就会失去经济基础,牧民也会失去积极性。因此,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突出解决影响牧业、牧区、牧民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一是要确立新思路。根据新牧区建设的要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本乡镇、本牧业社的新牧区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群众欢迎的思路。具体的措施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既要立足牧业搞发展,更要跳出牧业抓牧业,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扩大非牧收入来源。二是要采取新措施。以加强牧业基础设施为重点,以调整牧业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加快牧业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培育新牧民。各级党组织要把牧民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既要重视畜疫防治、土种选育、特种养殖、饲养管理和现代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等知识培训,更要重视非牧就业所必需的职业技术培训,把“减少牧民”作为“富裕牧民”的重要步骤,纳入总体规划。
三、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上下功夫,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核心在领导班子,关键在党员干部,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增强执政效果为重点,全面加强县乡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从适应新牧区建设的需要出发,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把那些坚持邓小平理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熟悉和热爱基层工作,真心实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潜心处理化解各类矛盾,善于调动积极因素搞发展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要充实一批知识层次高、开拓能力强、具有现代眼光的年轻干部,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二是抓紧完善干部政绩和发展实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将考核工作与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目标统一起来综合考核,从而引导各乡镇、各牧业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要求谋发展、抓落实,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领运用到促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发展上。三是结合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牧区综合改革,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组织引导牧民群众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和新措施,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做到求真务实。努力改变乡镇领导普遍存在的“坐在车里、吃在乡上、住在县上”的不实作风。县乡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同群众同甘苦,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掌握基层工作动态,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困难,把发展为人民、发展依*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全新的工作方法、全新的工作作风在全县营造议发展、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下功夫,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政治保证,要进一步加强牧区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牧区法制建设,教育和引导牧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切实保障牧民合法权益,为天峻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在推进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推进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县、乡党委和社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对民主选举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充分发挥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保证基层组织依法民主选举。要建设好共青团、妇女组织、民兵组织等基层组织,充分发挥牧业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形成促进新牧区建设的合力。第二,必须求真务实,实行长效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和效果。实行村务、政务公开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运作,真正解决问题,真正使群众满意。要把“两公开”工作作为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坚持常抓不懈,不断调整和充实公开的内容,扩大和延伸公开的领域,增强党务、政务、村务等各项工作的透明度。第三,必须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要始终把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作为保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措施来抓,不断修订完善政务公开、村民会议、民主自治、民主评议、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等方面制度,并上墙公布,发放到户,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第四,必须大力加强对牧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依法办事水平。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面理解、坚决执行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第五,必须把加强对牧民的宣传教育提上重要位置。要大力加强对牧民群众的民主法制宣传教育,让广大牧民群众知法守法,既提高依法参与管理的能力和质量,又增强依法履行应尽义务的自觉性。另外,要注意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在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广大牧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新牧区 篇2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为例, 对多年来政府牧区政策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再思考, 从牧区生产发展、牧民收入增长、牧区乡风文明和牧区民主管理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发挥好政府政策的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和分配功能。纵观全书, 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突出五大特点。
充满大爱的人文关怀。新牧区建设过程中, 在强势者声音巨大、牧民话语被淹没的情况下, 学者的学术责任就表现为充满大爱的人文关怀:通过反映民声来实现民主和改善民生。在民生方面, 盖教授认为: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贫困化严重、收入差距大, 要从实现牧民收入多元化、加大补贴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专业合作社等方面促进增收。
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在该书的绪论中作者写到:“本书是用手写就的, 但更是用脚走出来的。”作者及课题组成员历时6年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等8个盟市的29个牧业旗县进行了全面调研, 曾深入牧民蒙古包、专业合作社、牧业管理部门进行了大量访谈, 了解了牧区发展及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 厘清了各项牧业政策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牧民评价及政策效果, 为研究的针对性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奠定了基础。
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为探寻可操作的牧区政策, 盖教授以开阔的视野对每项政策都给予了历史的和世界的参照物。在阐述牧区生产发展时, 指出建国前我国历朝政府一直都有在草原牧区进行种植业的政策偏好。在阐述牧区民主管理时, 列举了美国、丹麦和澳大利亚等国牧区合作社的案例, 说明通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改善牧民交易条件, 降低交易成本, 抵御其他利益集团的侵蚀。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针对牧区的复杂性, 盖教授提出:研究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他说:在牧区甲地认为是正确的样本, 在乙地马上就找到反证 (如牧区围封转移) ;经济视角认为正确的, 文化的视角迅速就宣判为谬误 (如草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某项政策短期来看是利益, 长期来看就是亏损 (如牧区开矿) 。因此, 在制定牧区政策时必须“两手都要硬”, 既要对牧民进行补贴, 又不能使之成为“等靠要”的群体;既要保存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 又要与现代化相结合。全书通过65个专题案例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前瞻可行的对策建议。基于对牧区特有问题的调研和分析, 盖教授提出了“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牧区决策机制”, “摒弃不恰当的草原工业”, 发展环保畜牧业、循环型草业和生态旅游业, “优先将牧区非集体组织成员转移离开牧区”, “建立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等对策。这些对策与国务院近期公布的《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坚持生态优先”、“坚持改善民生”、“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积极发展牧区特色优势产业”等观点极其相似, 印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对策建议的可行性。
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和根本 篇3
(一)从“三农三牧”问题的本质说起
我们研究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牧民问题,本质上是人与土地、人与草场的关系问题。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表现为利用土地和草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以满足人的需要。纵观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人的需要不断扩大,而耕地却不断减少、草场退化沙化,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难以满足人的需要。用什么思路、采取什么措施处理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
当今,解决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要着眼于寻求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与人的需求量的平衡,既要提高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又要减少对土地和草场的需求量。提高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其途径是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土地和草场产出率。减少对土地和草场的需求量,其途径是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从事非农非牧产业。在人与土地和草场这对矛盾中,人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既要提高人利用土地和草场的能力,又要提高人不依赖土地和草场的能力。两种能力的提高,都要求我们大力培养新型农牧民。这既是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条件,更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所以,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
(二)现代农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现代农牧业与现代工业、现代城市一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牧业是农牧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以现代农牧业为基础,发展现代农牧业又必须以科技进步和工业体系的完善为前提。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与现代农牧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现代农牧业建设既不能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又不能超越和脱离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条件。目前,我区同全国一样,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行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的条件基本具备,发展现代农牧业有了相应基础。
(三)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思路
发展现代农牧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培养新型农牧民发展农牧业,提高农牧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和草场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牧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 “六个用”是建设现代农牧业总的思路,也是其内涵和建设内容。“三个提高”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目标,也是现代农牧业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四)产业化是现代农牧业的基本经营形态
从发展现代农牧业思路六个方面的内在关系看,笔者认为,用现代经营形式即产业化经营推进农牧业,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物质条件、技术支撑和产业载体;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用培养新型农牧民发展农牧业,是发挥产业化经营主体的作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方向,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切入点。新型农牧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之一,必须高度重视新型农牧民的培养。
(五)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牧业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两者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是从属关系。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产业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与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绝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必须从发展现代农牧业上切入,必须首先抓好现代农牧业建设。
二、现代农牧业离我们有多远
(一)内蒙古农牧业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其中三个人均粮食产量超千斤的省份之一。同时,我区又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的基本经营制度、经营管理水平、产业化程度、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场利用建设制度等,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区农畜产品若干驰名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已成为提高内蒙古知名度的重要媒介。内蒙古草原是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优势
一是产量不断增加。2006年,我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41亿斤,亩产达到520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首次连续3年持续增长。2006年牧业年度我区牲畜头数达到11051.5万头(只),肉类产量达到257万吨,牛奶产量达到88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50%,农区畜牧业占畜牧业的比重达到70%,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达到52.6%。三是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有120户、过百万元的有1820户,鲜奶年加工能力达到760万吨,肉类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159亿元,完成增加值356亿元,利润达到90.5亿元。四是品牌优势显著。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驰名品牌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值达到65亿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五是农牧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辐射带动农牧民24万户,免费测土1000万亩,农业保护性耕作面积700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牲畜改良比重达93.2%。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全区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7%。六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13964.3万亩,围栏面积达到8363万亩,禁牧休牧面积达到6.5亿亩,划区轮牧面积达到0.7亿亩。
(三)差距就是发展的潜力
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在气候状况、水资源情况、土地质量、草原类型等方面差异很大,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很不平衡。我区农牧业发展的差距在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草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牧业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牧业增长方式粗放,土地和草场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2005年,我区粮食总产量排在国家13个粮食主产区的第13位、单产排在第12位;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工作薄弱,农牧业科技含量低,农牧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差,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低;农牧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没有形成基地农牧户分享产业化经营加工、营销环节利益的有效机制,农牧业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牧区贫困面依然比较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在整体上远未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四)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正当其时
发展现代农牧业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各地的起点有差别,进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方式有不同,但无论是条件好的地方还是条件差的地方,都应该善于把握机遇,积极努力,在发展现代农牧业中有所作为。我们在认识上绝不能有现代农牧业离我们还很远,现在我们还谈不上发展现代农牧业之类的想法。多年来,我区农牧业的发展已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缩小这些差距,解决存在的问题。我区建设现代农牧业正当其时。从总体上讲,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增加农牧民收入;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夯实新农村新牧区的产业基础。
三、产业化是现代农牧业的经营形式
(一)发展现代农牧业要从产业化经营入手
按照“六个用”的思路发展现代农牧业,必须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从农牧业产业化入手。笔者认为,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实现农畜产品增值。推进产业化经营,要大力调整农牧业结构,大力健全产业化三要素。
调整农业结构,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适应龙头企业加工的需要,着眼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分析优势劣势,突出当地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处理好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的关系、当前生产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关系、主导产品与多元发展的关系。
调整畜牧业结构,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一是调整畜种结构,以适应龙头企业加工的需求;二是调整品种结构,推进品种改良,以改善产品质量;三是调整畜群结构,合理搭配基础母畜、后备母畜、种公畜比例。通过抓好三个层面的调整,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减轻草场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推进产业化经营就要大力健全产业化三要素
产业化三要素是指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牧民合作组织。完善现代农牧业的经营形式,产业化三要素缺一不可。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引导农牧民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带动力量。农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营销增值只有通过龙头企业才能实现,龙头企业必须具备加工增值、营销增值的能力,必须承担让农牧民“利益共享”的责任和义务。2006年,我区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820户、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20户。但目前多数龙头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与农牧民“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与产业基地和农牧民合作组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产业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载体。产业基地的意义在于其生产的农畜产品要满足龙头企业加工和营销的需求。建立产业基地,其途径只能是农牧业结构调整,能不能建立起适应龙头企业需求的产业基地,取决于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建立产业基地,要提高农牧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水利建设、能源建设、公路建设、耕地和草场质量建设;要提高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农牧科教结合的体制机制、农牧业科技进村入户制度,加快发展农牧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区各类产业基地的覆盖面不广,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科技含量低。2006年,我区农畜产品加工能力过剩35%,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基地建设还不能适应龙头企业的需求。要加大建设力度,使各类产业基地逐步达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的要求。
农牧民合作组织是农牧民取得市场主体平等地位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化经营的纽带。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这种关系靠农牧民合作组织这条纽带来联结。合作组织是农牧民实现“利益共享”、持续增收的组织保证,是农牧民维护自己的权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前提。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有利于维护农牧民的合法经济权益,有利于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农牧业规模经营,有利于经营能手与贫困户优势互补、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实践证明,农牧民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之间只有形成利益联结的紧密性关系,农牧民才能实现“利益共享”、持续稳定增收。目前,我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18个,成员55.1万人,辐射带动农户84万户;牧民专业合作组织362个,辐射带动牧户1.7万户。我区农牧民组织化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数量少,规范差,能力低,作用有限。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健全其内部治理机制,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健康发展。
四、现代畜牧业的前提是人与草原和谐相处
(一)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草原生态的多种重要功能和保护草原生态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意义,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把人与草原和谐相处作为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基本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都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13964.3万亩,退牧还草面积4000万亩,禁牧、休牧、轮牧面积达到72000万亩,但草原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还没有建立起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体制机制。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科学利用,依法管理”的方针,必须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
(二)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科学利用,依法管理”的方针
保护优先,就是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可持续利用,永续利用,是科学发展的理念。保护优先,还是利用优先,这是对草原生态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保护优先是一条总原则,要贯穿于建设、利用、管理的各个环节。保护优先,就要划分生态功能区,对草场分类确定利用强度;对退化沙化草场实行禁牧,使草原得到自然恢复;对已经丧失人畜生存基本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加强建设,是为了恢复草原生态而采取的一种积极保护措施。加强建设,就是推进草场围栏化,实行人工种草、飞播牧草、轮刈、切根、补播等措施,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在水资源和土壤、气候条件具备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开辟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提高草原产草量。
科学利用,就是在避免草原退化、沙化的前提下适度利用,对草场的利用方式要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有利于植被恢复,有利于永续利用。实行草场的春季休牧、划区轮牧以及牲畜放养与舍饲相结合,都是科学利用的有效形式。
依法管理,就是依法保持人与草原和谐相处,逐步做到依法保护、依法建设、依法利用,逐步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制度化、法制化。
开辟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是指在具备水源、土壤、电力等条件的地区开辟水浇地,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作物的高产饲草料基地。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开发建设饲草料基地,努力提高基地饲草料产量,作为天然草原产草量的补充,是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的必要条件。建设饲草料基地,发挥饲草料基地作用,关键是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增加开发建设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掌握增产高产的技术技能。
(三)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
草畜平衡指的是草场的产草量与草场所载牲畜数量的平衡。彻底改变超载过牧,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从本质上讲,草场所载牲畜数量过多是由牧区的人口过多造成的。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有利于促进牧区人口转移。如同农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样,牧区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这是围封转移战略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牧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实行草畜平衡制度的关键是对牧民的草场进行产草量监测,以确定合理载畜量。
草场“三牧”制度是指禁牧、休牧、轮牧。因地制宜地实行禁牧、休牧、轮牧,是保护草原生态、增加草场产草量、提高草场利用率、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措施。对草场退化沙化,已经失去人和牲畜生存发展基本条件的地区,要实行禁牧,依靠大自然的修复功能恢复生态。对用来放养牲畜的草场,都要实行春季休牧,保护青草发芽期生长。在春季休牧的基础上划区轮牧,以达到均衡持续利用草场。实行禁牧的关键是妥善安置禁牧区牧民的生产生活。实行休牧的关键是提供休牧期草料补贴。实行轮牧的关键是对草场合理划区和进行配套的围栏、水源建设。
五、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
(一)什么是新型农牧民
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其他事业一样,关键在人。千百万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没有高素质的新型农牧民,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都无从谈起。只有培养造就千百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才能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那么,什么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呢?
笔者理解,有文化的农牧民有较强的学习意识、自主观念和自强精神,常读书看报,了解党的政策,接受新事物快,勤俭持家、文明生活,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懂技术的农牧民有较强的科技意识、效益观念和创新精神,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有较高生产技能,掌握一两项先进适用技术,主要生产环节使用机械,生产效率效益较高。会经营的农牧民有较强市场意识、法制观念和合作精神,参加产业化经营,加入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管理能力,勤奋劳动、算账生产,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收入水平能够持续稳定提高。
(二)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区农牧民的综合素质与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大量低文化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牧区,直接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农村牧区的进步和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农村牧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严重缺失,大大制约了农村牧区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政府的责任,就是立足于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解决好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28年的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实践证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农村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能动的因素。提高农村牧区人口素质,培养新型农牧民,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关系到现代农牧业建设的成败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全局,其本身就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当前,我区和全国一样,已具备了为农牧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条件。事实上,基本公共服务首先不是一个资金问题,而是一个发展理念转变问题,一个制度安排问题。应当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安排,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培养新型农牧民应坚持全员性、针对性、长期性、公益性原则
坚持全员性,就是要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坚持针对性,就是要分类施教;坚持长期性,就是把新型农牧民教育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公益性,就是对所有农牧民提供免费教育培训。
六、转移人口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农村牧区人口由农牧业向非农牧业转移是一个大趋势
这个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规律性现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没有大批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就业,就不可能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功,也不可能有现代农牧业建设的成功。问题的焦点在于,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有序转移,还是盲目处事、被动应付、无序流动;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促进转移,还是因循守旧、歧视排斥、妨碍转移。问题的核心在于,必须使转移的人口有愿望转移,有能力转移,有产业和岗位转移,在新的产业、新的岗位上能适应、能增收、能致富。使转移的人口具备这些能力,这是培养新型农牧民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坚持“立足就业优先,发展城镇经济,提高就业能力,促进人口转移”的方针
立足就业优先,就是把顺利实现就业置于减少和转移农村牧区人口的优先地位;发展城镇经济,就是着眼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其要义也在于此;提高就业能力,就是把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作为减少和转移农村牧区人口的关键环节来抓好。要坚持全员性、针对性、长期性、公益性原则,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人口转移,就是用政策激励、制度保障农村牧区人口转移。
(三)创新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就业的体制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的出发点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要把农村牧区建设成为城市,而是注重社会公平,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基本政策、制度、体制上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逐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事业,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与市民平等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让广大农牧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户籍制度、就业政策、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的政策,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向农村牧区延伸,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我区享受农村牧区低保的特困群众42.75万人,发放低保金1.69亿元,人均年救助标准397元。今后要提高补助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应保尽保,使之制度化。
(四)结论:没有新型农牧民,就没有现代农牧业;没有现代农牧业,就没有新农村新牧区
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培养新型农牧民为根本,大力发展农牧民素质教育,促进农牧民持续较快增收,这是推进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我市新牧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㈠基本情况:全市牧业村队57个,牧业总户数5861户,牧业人口27483人(纯放牧户2737户,纯放牧人口14198人),2006年年末,牧区牲畜存栏615312头。目前, 2737户纯放牧牧民定居率达100%。定居修住房21万平方米,人均15平方米;架牧业用高压线631.06公
里,定居点通电2322户,通电率100%;修建草料地引水渠761.25公里,牧民定居点通水2740户,通水率100%;历年暖圈保有量2792座,修建永久性产羔圈2491座;修建牛配种站83座、羊配种站45座、剪毛站29座;修牧道1763.5公里,通路率100%;累计打牧业用井241眼,修建牧区蓄水池54.6公里,修建牧区桥梁411座,修建药裕池72座。分给定居户草料地319966亩,户均660.2亩;已开发种植面积16.652万亩,户均60.95亩;草料地通水率50%。定居配套累计投入6581.89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053.6万元,集体投入1333.9万元,个人投入3194.39万元)。
㈡存在的问题:
⑴草原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草原超载过牧,草场退化,生态恶化。二是牧民定居点及草料基地配套建设不完善,已划给牧民定居的草料地仅开发50%,尚有15.1万亩草料基地未开发,牲畜越冬渡春的草料不足,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抗灾能力弱。三是牧区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转移少,解决就业问题压力大;四是牧业增效,牧民增收途径、来源少,后劲不足。
⑵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者和劳动生产者科技素质还比较低,传统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不能完全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形势相适应。
⑶畜牧业产品缺少竞争力。产业化水平不高,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畜牧业生产缺少名优品牌的带动;龙头企业没有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畜牧业市场机制不协调不完善。
⑷畜牧业科技含量不高。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普及程度不高,畜牧业基地建设没有形成规模,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畜禽品种良种率较低,个体单产低。特别是随着奶牛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增加奶牛养殖效益。
二、在改善牧民民生问题、落实党的各种惠农政策情况
--以牧民定居工程为抓手,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自1986年以来,我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北疆片牧民定居工作会议”精神,提高认识,积极采取加强领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加大牧民定居工作力度,狠抓定居配套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全市牧民定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在2000年成为全疆第一个基本实现牧民定居的地市。牧民定居的发展,较大地改善了牧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畜牧业生产力,一是牲畜越冬渡春储备材料逐年增加,牧区牲畜冬季畜均备草已从十几年前不足50公斤增加到250公斤以上,备料从畜均5公斤左右增加到25公斤以上。二是塑棚暖圈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暖圈顶半饱,使牲畜安全越冬有了保证。三是牧区推广使用多功能铡草粉碎机等机械,有力促进了饲草料加工和饲喂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全市牧区定居点长草短喂率100%。四是牧区冬羔生产逐年增加,冬羔成活率99%以上。由于冬季牲畜体能消耗减少,细毛羊的羊毛平均单产也有较大提高,一般增加毛产量0.5—1公斤。牧业经济得到了提升,牧区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以品种改良工作为重点,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坚持以牛品种改良为重点不放松。采取县市、乡镇、改良技术员层层签定改良责任书,任务落实到人;实行冷配员“分片服务,跨区竞争;合同管理,公开价格;随叫随到,包配包怀;成本自理,收入归己;建档立卡,跟踪管理;大力宣传,奖励优秀”的工作机制。实行政府投入,增设改良点,扩大改良覆盖面,目前全市改良点84个。实行政府补助等措施,在牛改良冷配设备、牧区种公牛和种公羊引进等方面鼓励农牧民,尤其是自2006起,对优质冻精进行补贴,切实提高了农牧民改良积极性,促进了黄牛改良工作。自2003年以来,累计改良牛10万头次以上,引进种公牛300余头。坚持抓好细毛羊核心群和绒山羊的改良工作。依托品种改良示范建设项目和世行贷款畜牧业项目资金,引进优质美利努、陶赛特、巴斯拜等种公羊,促进自治市养羊业的发展。抓好种公牛管理。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条例》,积极做好对公牛和鉴定,对合格公牛颁发《种公牛合格证》,对不合格公牛进行去势或淘汰处理。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每年都由市人民政府对全市冷配改良黄牛300头以上、受胎率在85%以上的黄牛改良技术人员进行了表彰,有力推动了黄牛改良工作。
--以疫病防控为保障,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市关于
做好动物疫病防控有关文件要求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治,果断处置”的方针,群防群控。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先后实行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由政府承担;坚持强制免疫和自主免疫相结合,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全市每年春秋两次牲畜口蹄疫、禽流感集中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常规免疫率90%以上;加强了疫情监测,对免疫畜禽进行了免疫效果监测,口蹄疫、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75%以上,达到了国家规定的70%以上的标准。各级政府负总责的责任体系逐步形成,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生和传播,连续多年无重大疫情发生。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自2005年以来,通过自筹和争取上级资金,完成了乡镇站建设6个;新建、扩建畜禽定点屠宰场7座;新建和完善活畜交易市场8座。2007年将继续完成10个乡镇站建设;新建3个乡级活畜交易市场,新建4个牛羊定点屠宰场。
稳步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市畜牧局更名为市畜牧兽医局,设立了总畜牧师、首席兽医官职位,内部设立兽医科;撤消了自治市畜牧兽医站,新组建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站,将自治市蝗虫鼠害防治测报站合并充实到了自治市草原工作站,并在阿拉山口设立了畜牧兽医分局(动物卫生监督所),保留了自治市草原监理所。各县市畜牧局已正式更名挂牌为畜牧兽医局,内部增设了兽医股。完善基层站“三权归县”的管理工作机制,出台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力争完成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和培训工作,逐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监督网络体系。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稳步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抓好草原畜牧业。不断完善了草原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应急机制,推广先进的治虫灭鼠技术,采取化防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不断提高草原虫鼠害防治水平,每年虫鼠害防效率在95%以上。积极开展草场资源调查工作。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摸清我市草场资源情况,做好草畜平衡基础工作,开展了草地资源普查工作。坚持草地动态监测制度,完善草地植物标本台帐档案。采集植物标本达2000多份,鉴定并上台纸1000余份,为今后更加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加强草原监理和草原防火工作。加大草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农牧民群众、县(市)、乡镇场及牧业村(队)领导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加大草原监理工作执法力度,坚决查处顶风违纪违法开垦草场、肆意采矿破坏草场的案件,及时处理各类草场纠纷,认真做好草原使用证换发工作,积极防范矛盾激化造成群体上访;目前全市草原使用证发放率达100%,签定草场承包合同书2918份、发放草原使用证2918本,发证面积1866万亩。草场承包合同书由村民委员会作为发包方与牧户签订,并向县草原监理所备案。对甘草、麻黄草等草原野生药用植物进行全面封育,严厉打击各种乱采滥挖行为;进一步规范征占用、临时使用草原管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程序和权限办理各类征用、使用草原手续,妥善安置牧民生产生活。2006年对全市草场开发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掌握了全市近20年来草场开发使用情况,健全了草场开发使用的资料档案。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草原防火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草原防火监测防控水平,确保年内不发生重大草原火灾。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立足于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我市积极采取抓项目、夯基础的措施,进一步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近年来,我市畜牧业项目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2007年实施的畜牧项目总投资14812.785万元,实施的项目主要有牧区生态建设、冷链建设、退牧还草工程、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品种改良示范县、世行贷款畜牧业发展、草原防火站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市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草场得到了改良,畜牧业发展得到了促进。在项目实施中,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和项目技术指导,使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同时,做好项目库储备工作,还在积极争取申报的项目有:自治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x市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博乐市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博乐市黄牛改良示范项目、博乐市草地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博乐市牧道改造工程、博乐市天然草原飞播项目、精河县“三电合一”建设项目(电话语音服务、电脑网络服务、电视节目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计划总投资11734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7157万元。这些项目都已上报自治区正在申报中,其中,**x市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博乐市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博乐市天然草原飞播项目等3个项目已上报国家计委和农业部。
--以科技培训为手段,为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提供内在动力。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畜牧业科技培训。发挥自治市畜牧行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把畜牧业培训工作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常规工作来抓,采取课堂集中授课、实验室实习、生产实践、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分层次分批次举办畜牧系统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在职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各类养殖户、兽药饲料经营人员、牲畜改良员。先后举办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牧行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培训班。发挥县市作用,举办各种类型畜牧科技培训班,培训养殖专业户。积极开展畜牧技术讲座和巡回宣讲活动,设立畜牧专家电话,为农牧民服务。五年来,累计培训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培训农牧民养殖户6000余人次。积极编印《**x市牛羊猪鸡草料配方手册》、《养牛学及疫病防治》、《畜禽免疫手册》、《青黄贮饲料生产加工技术》等四种语言文字的技术手册各5万册,免费发放农牧民,激发农牧民科学养畜积极性。结合科技之冬等活动,市县乡开大力展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003年以来,先后组织有关领导、养殖大户、龙头企业领导、农牧民经纪人等赴内地考察学习;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到外地参观学习。
--以产业化进程拉动畜牧业发展,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培育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畜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开展了助企增效活动,派驻畜牧部门干部蹲点“三乐”企业协助开展工作;政府投入,为良种奶牛养殖大户配备挤奶器、储藏罐等设备。以新疆绿牧源肉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培育以哈日布呼、小营盘镇为中心的牛羊肉生产基地,通过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带动辐射全市牛羊育肥业。以新疆三乐乳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进一步整合奶牛养殖区,积极引导奶牛养殖户建立奶业协会,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和大力推行优质优价措施,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奶牛业效益。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创树牛羊肉、禽蛋无公害产品,多途径提升畜产品效益。2006年配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博乐市制定了《无公害蛋(肉)鸡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地方标准)》以及种鸡人工授精、雏鸡孵化、鸡场防疫、商品蛋(肉)鸡生产等10个无公害技术标准;积极协助温泉县博格达尔镇完成《温泉孟克牧场无公害农产品——“阿尔祥”牦牛肉》的申报材料,已通过自治区产地认证,并申报国家农业部产品认证验收。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各类养殖协会,大力开展生产示范。加强培训,增强农牧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推进畜禽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管理上新台阶。
--加大财政投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自2003年以来,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每年都专门列出畜牧业发展资金,在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奶牛业贷款贴息、草地虫鼠害防治、科技培训、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大型农牧业机械等方面进行财政补助。五年来,市财政共投入1237.04万元。
三、有关项目建设计划情况
㈠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
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完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使牧民定居工程发挥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冷季牲畜的补饲和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牧民定居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牧民生活质量。配套完善现已开发的15.2 万亩牧民草料基地,同时新开发15.1万亩草料基地,使全市划分给牧民的30.3万亩草料基地全部得到开发利用,保障牧区越冬牲畜畜均0.5亩草料地。计划总投资88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160万元,地方配套2640万元。建设期2008-2012年。
㈡退化草地综合治理
通过加大牧区水利设施建设,应用山地自压喷灌、围栏、引用农闲春洪水浇灌、人工补播、施肥等技术,把退化草地的综合治理作为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治理重点是退化严重的阿拉套山南坡和科古尔琴山北坡的春秋草场。共分三大区域,即:温泉县扎勒木特乡莫阿提——查干屯格乡库斯台、温泉县哈日布呼镇阿尔夏提——博乐市小营盘镇新布呼——青得里乡保尔德——达勒特镇阔衣塔什、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库色木切克——精河中游区春秋草场。治理面积为 250 万亩,其中,人工补播牧草 100 万亩;围栏草场 100 万米(100 万亩);建山地喷灌站100 座,喷灌面积30 万亩。通过治理,使项目区植被盖度由目前的18——30%增加到90%以上,牧草生物产量增加50%以上。计划总投资250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500万元,地方配套7500万元。建设期2008-2017年。
在继续实施精河县、温泉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同时,争取把博乐市也列入到退牧还草项目县中立项实施。博乐市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建设总面积110万亩,其中禁牧60万亩、休牧40万亩,划区轮牧10万亩、人工草料地2.06万亩、改良草地10万亩、棚圈建设2.5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50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02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建设期2008-2012年。
㈢优质牛、羊产生基地建设
通过应用冷配改良、胚胎移植、经济杂交、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提高牛的奶产量和肉产量。农区以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为主,全市建立20个千头牛养殖专业示范村(其中,奶牛养殖专业村8个)和标准化家庭养牛场300座(育肥牛20头以上,奶牛5头以上);建立良种牛繁育基地和牛胚胎移植中心。改造建设标准化棚圈8000座;完善建设冷配改良服务站(点)150座;每年进行短期培训养殖户1000户,5年累计培训5000户;每年下派专家技术人员下乡巡回宣讲培训,培训人员10000人次,5年累计达到5万人次。推广小型家庭用饲草料加工机械20000套,大型自走式青贮收割机20台;推广家庭挤奶设备3000套,建立标准化挤奶站60座。以牧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肉毛兼用羊生产基地。并以温泉县昆得仑牧场、塔秀乡、扎勒木特乡、博乐市为重点,将人工授精、羊毛生产科学化管理、塑棚暖圈、冬羔生产、羔羊早期补饲百日出栏、两年三胎、绵羊疫病防治、饲草料加工、饲料添加剂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建立多胎商品肉用羊生产体系,大力提高肉毛单产,提高养羊效益。同时,建设超细型细毛羊示范基地。组建超细型(毛细度70支以上)细毛羊核心群10群2500只,通过应用现代生物育种措施,使核心群内个体单产细羊毛由现在的4公斤提高到4.5公斤,平均净毛率由58%提高到62%,66支以上的细毛占细羊毛比例由40%提高到90%,并繁育生产优质种公羊,促进全市细毛羊的发展。
㈣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根据行政区划、牲畜放牧习惯和**x市独特的自然屏障,建立自治市无规定疫病保障区,为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打基础,以此推进自治市畜牧业的发展。主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配置设备仪器和疫情监测车、培训技术人员、设置固定动物防疫检疫场所、监测站等。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4404.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84万元,地方配套1321万元。建设期2008-2012年。
㈤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重点改善基层畜牧三站办公设施建设。修缮房屋,更新设施,增加实验室设备,配备专用交通工具,配套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市县乡畜牧业信息联网,对牲畜存栏、改良、防疫、出售等情况逐步实现微机管理。“十一五”内分期完成建设,22个乡镇站(包括阿拉山口站)。计划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70万元,地方配套33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㈥牧草种子基地建设
与生态建设和退牧还草项目相配套,引进、繁育生产适合本地的优良牧草品种,为天然草原补播牧草提供良种草籽。以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以节水型喷、滴灌网为主体,开发建设400亩种子基地,打机电井4眼,架输电线路7公里,配套播种机、运输车、收获机各一台,建库房一座2800平方米,引进优良牧草种籽600吨。计划总投资106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40万元,地方配套320万元。建设期2008-2010年。
㈦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根据**x市实际,研究制订奶牛、肉牛肉羊、细毛羊、绒山羊、猪禽等畜禽的产业化生产标准,并在全市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形成基本统一的模式,增加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0万元,地方配套90万元。建设期2007-2011年。
㈧畜牧业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
新牧区 篇5
全力推进新牧区建设
今年,内蒙古新左旗认真开展“牧区改革推进年”活动,将嘎查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狠抓本土、名誉、干警、党建、科技、大学生“六位一体”嘎查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嘎查干部在新牧区建设中唱“主角”的能力。
“本土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领头雁”。着眼于新牧区建设对嘎查干部的知识、能力要求,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科技示范户中选拔提嘎查干部,并着力将牧民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嘎查干部,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嘎查“两委”成员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达到136人,占总数的36.7%,致富能手型嘎查干部占总数55.2%,嘎查“两委”班子成员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带动致富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领头雁”。
“名誉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助推器”。为引导和动员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新牧区建设,以整村推进为目标,以帮扶对象增加收入为核心,认真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由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业主担任贫困嘎查名誉“村官”,由企业帮扶嘎查,通过企村结对、政商联手的方式推进新牧区建设。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的民营企业结合帮扶嘎查实际情况,从培育增收 产业、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着手,扶贫扶智,已着手筹办畜牧业产业项目4个,届时将解决牧区剩余劳动力200余人,辐射带动300多牧户。
“民警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保护伞”。为进一步推动平安新牧区建设,切实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将基层组织建设与牧区社会治安稳定相结合,转变嘎查干部选任方式,从公安边防派出所选派民警任嘎查副书记或副嘎查达,让其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范打击犯罪,形成了警民互助,警民共建平安和谐新牧区的良好氛围。此外,针对牧民群众报警、求助难问题,在远离派出所的生产作业点和社会治安复杂嘎查设立警务室、建立流动警务室、治安巡逻马队,上门提供服务,调解邻里纠纷,方便了牧民群众,密切了警民关系。目前,全旗38个嘎查配备了“民警村官”,设立警务室16个,配备警力29人,仅2009年为牧民群众做好事、解难事200余件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起,成为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的“保护伞”。
“党建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智囊团”。为有效改进基层组织建设软弱焕散嘎查,近年来,从旗直机关抽调38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分批下派到嘎查担任党建指导员。“党建村官”充分发挥其“智囊团”作用,积极协助嘎查“两委”理思路、谋发展、引项目、强管理,帮助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指导完善嘎查组织规章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提高村务管理水平,累计增加集体收入36万元,发展集体畜群1100头只,有效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和新牧区建设。“科技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技术员”。实施“科技特派员支牧”行动,重点从科技、农牧业等专业院校毕业生中选拔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嘎查担任科技特派员。“科技村官”指导基层开展畜牧业科技项目,帮助牧民引进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了畜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新牧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仅2009年,科技特派员为牧民诊治奶牛各类疾病800多例,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9万多元;帮助菜农引进80多个品种蔬菜,所种植的马铃薯、洋葱和圆白菜等无公害蔬菜还远销到蒙古国,促进了他们增收。
电力科技点亮牧区未来 篇6
走在平整的村道上,两旁的农舍整齐划一,青砖黄瓦独具藏族特色。与许多村庄不同的是,这里农舍上空不见蛛网式的输电线路,唯有村路一侧整齐地排列着几基电杆,将四根低压线路架设至各户家中。皇城供电所所长张杰说:“这个村由35千伏/0.4千伏直配变台区供电,减少了一级电压转换,所以线路、杆塔都简化多了。”
水磨沟片有河西、河东、东顶三个村子,聚居了467户2000多人,全部是藏族,经济来源以牧业为主。2011年以前,这三个村子由当地孤网运行的小水电站供电,供电质量较差,用电费用高,牧民们买得起电器却用不成。河西村村委会主任黄玉宝说:“这些年,牧民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收入越来越高了,可是电不行,许多家用电器都用不了,更别提使用粉碎机、铡草机等机械了。”
2011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根据部分偏远地区大电网无法延伸到村社的实际,结合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了35千伏直配变台区试点示范工程,水磨沟就是试点之一。去年9月24日,肃南县35千伏水磨沟直配变示范工程正式开工,至12月1
5日竣工。工程共建设35千伏线路1.19千米、0.4千伏线路1.54千米,组立杆塔13基,安装35千伏/0.4千伏变压器2台。
在牧民白华丹家宽敞的客厅里,一台40英寸的液晶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欢快的藏族歌曲。白华丹家有5口人,养了500多只羊、20多头牛,一年有十几万元的经济收入。他说,房子是2008年村里统一规划建的,搬进新家后电器却启动不起来,“自从去年村里的电网改造后,再也没停过电。”
最令他兴奋的还是电力给生产带来的便利。近十年来,甘肃响应国家的退牧还草政策,牧民们从过去无计划的放牧转变为各家固定草场圈牧,并逐渐有了相对固定的定居点。每年冬春两季,他们要将牲畜圈养,因此需要储备大量草料。以前,由于供电质量差,村里只有五六台铡草机。2009年2月份,牧场遭遇雪灾,白华丹家饿死了29只羊,全村损失了1000多只羊。现在,光是他家就购置了1台铡草机、2台粉碎机。有了充足的草料,白华丹家就可以放心地扩大圈养规模了。
科技点亮牧区未来
甘肃肃南县电力局生技部主任方国忠指着变压器上方一个方形的盒子说:“那是防盗检测器,只要有静物在杆下停留5分钟以上就会自动拍照、报警。”
直配变台区试点示范工程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在线路设计上兼顾可靠、经济和适用性,配电箱选用智能化综合配电装置,还安装
了集中抄表系统。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应用,让居住在水磨沟的牧民彻底告别了低电压,电压合格率从改造前的不足85%提高到了96.7%。
肃南县是全国唯一一个裕固族自治县,包括裕固、藏、蒙等13个民族的3.69万人,生活在近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其中农牧业人口占68.5%。长期以来,地广人稀、人口居住分散给当地电网建设带来了困难。
肃南县电力局局长杨宛聪亲历了1998年以来农网建设的三次跨越。1998年国家“两改一同价”政策实施后,经过几年的发展,肃南农村电网架构初步形成,电网建设惠及全县6乡2镇的大多数行政村;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解决了无电偏远地区的大部分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2008年至今,随着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电力建设等惠民工程的相继实施,肃南电网又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010年起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后,完整统一的肃南电网基本建成,电网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逐渐迈进电气化。
新牧区 篇7
一、新疆农牧区新教师入职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困难及其表现
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 农牧区地处偏远、基础教育及其支撑能力十分薄弱, 师资短缺。一些非本土或非本民族的新教师 (以下简称“新教师”) 在入职初期, 由于文化、地域、饮食等方面的不适应延缓了其专业成长, 有的甚至离开本地区, 严重影响了新疆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1. 交际中的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主要是指进入到新的、陌生的文化环境后产生的不适应现象。通常来说文化休克有负面效果。在新疆农牧区, 文化休克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新教师来到牧区的新环境中, 由于农牧区生活习惯与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存在很大差异, 使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新教师在学校的书本中学到的有关处理各方面关系和问题的知识, 突然间变得不适用了, 甚至有些新教师的一些行为都不能被当地少数民族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使新教师开始对新环境产生怀疑, 加之语言障碍和价值观的异同, 新教师很容易把相同文化背景人际圈子看做是“心灵的避难所”, 逃避或拒绝与当地文化接触, 从而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2. 饮食适应困难
饮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特有文化。新疆牧区主要以哈萨克族为主, 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奶茶、奶油、酥油等奶制品。哈萨克族人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 “一顿不喝奶茶头疼”。笔者在阿勒泰支教时有次坐车, 一个中年哈萨克妇女给司机说, 路过她妈妈家门口的时候停下车, 她捎个东西, 司机停车时嘱咐, “快点, 不要喝奶茶啊”。另外, 由于牧区处在高寒地区, 冬季漫长, 所以牧区的人多爱饮酒, 而且敬酒被视为对别人的尊敬。再者, 农牧区主要以牛羊肉为主, 这对于来自内地或城市的汉族教师来说很难适应。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 导致了许多新教师在入职过程中难以适应, 以至产生拒绝或回避现象。
3. 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疆有着独特的地域环境, 北疆地区以畜牧经济为主, 南疆则以农耕经济为主。牧区主要在山区, 远离城市, 经济发展落后, 生活节奏慢。例如新疆阿勒泰、塔城的一些牧区, 冬天风雪较大, 只有开春才能走出牧场。春天积雪融化, 洪水泛滥, 经常给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笔者在阿勒泰支教时, 一些偏远乡镇一年只有几个星期不刮风, 有些乡镇水质盐碱化非常严重, 又苦又涩, 不能饮用;夏天蚊子、“小咬”肆虐。新教师从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来到牧区后, 因为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应, 个别新教师出现焦虑、水土不服等问题, 严重的甚至生病, 无法正常工作。
4. 民族习俗难以认同
农牧区少数民族在特殊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中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 新教师在入职过程中由于民风习俗的差异, 存在对入职地少数民族习俗认同困难问题。
首先, 新疆牧区人口居住分散, 长期的游牧生活使牧区人们养成了性情直率、热情诚恳、好客大方的品格, 他们经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聊天。在学校, 少数民族教师依然保留了这种传统, 而新教师可能会认为这是打扰别人的表现。新教师由于受汉民族或本民族文化影响, 一定时间内也很难做到对这种文化的认同。
其次, 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除蒙古族外, 几乎都信仰伊斯兰教, 猪肉被列为禁忌, 所以和少数民族同事同吃同住时, 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习惯, 同时在语言当中禁止说猪之类的话。作为汉族的新教师, 对这种民俗较难适应。
再次, 牧区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对于新教师来说, 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 比如对于主人给的食物都要高兴接受、不能夸孩子等等。
5. 文化资源存在差异
新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文化、教育资源的享用上存在城乡间的不平衡。来自城市或发达地区的新教师, 已经习惯了网络、书店、报纸、杂志的生活, 同时城市里教育体系完备, 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育信息、及时参与各类学习培训。然而这些教育资源在偏远的农牧区还未能全面实现。这种工作与学习环境的差距, 也难免使一些新教师产生失落感。
二、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困难的原因探析
1. 文化的多元性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有47个民族, 其中13个世居民族, 每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多元文化并存, 从古至今一直是新疆社会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当前, 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来自全疆各地甚至疆外,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导致新教师对农牧区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适应产生困难。
2. 心理上的落差
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 对未来的教师生活充满了憧憬,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反差。当新教师来到农牧区后, 几个人住一个宿舍, 没有电脑、网络, 甚至洗澡都要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浴室, 一些人因此会出现失望、沮丧、甚至悲观的情绪, 把这种情绪归结为少数民族文化所致, 因此会主动疏远民族文化, 延缓了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3. 社会支持减弱
每个人到一个新环境都需要得到亲人、朋友、同学的问候、鼓励、安慰。新教师来到农牧区, 由于信息不畅通, 与父母、朋友之间的联系不能像以前一样方便及时, 孤独感油然而生, 戒备意识增强, 最终导致了他们产生少数民族文化适应问题。因此, 让新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情感上找到依托是加快他们文化适应的关键。
4. 文化参与度低
笔者在阿勒泰牧区支教时, 发现新教师参与当地少数民族各项文化活动的程度与其农牧区文化适应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能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新教师, 就能较快地得到当地民族、同事、领导的信任和支持, 也能快速融入到农牧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去。反之, 一部分新教师由于习惯和性格上的原因, 对参与农牧区社会文化的积极性不高, 他们只是为了面子上能过的去而被动参与, 实际上心理隔阂问题并没有解决, 如此, 他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中去。新教师的文化参与程度与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存在紧密关联。
5. 对农牧区文化虚假适应
跨文化适应的表现不是简单的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而是如何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其他文化进行理解和接纳, 如何减少先入为主的文化偏见, 学会心胸开阔和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新疆农牧区新教师一方面对自身的文化存在优越感, 对牧区文化了解甚少, 不愿或不敢与民族文化进行更多的交流;另一方面, 有些新教师不懂装懂、自以为是, 认为他们对农牧区的文化有一定的把握。事实上, 他们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 并没有充分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文化。
三、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的路径思考
1. 正确认识农牧区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费孝通把我国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多元一体”模式, 这是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基础。纵观历史, 我国各兄弟民族团结、和谐、宽容、繁荣、合作始终是主流。社会稳定团结, 是各民族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互承认的结果。民族、宗教、语言和其他文化和生态方面的差异, 并没有成为现实各民族正常接触的障碍, 反而成为促进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相互理解的内在动力。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区域, 各民族世世代代杂居在一起,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文化多样性特征表现得比较突出, 各民族拥有相对稳定的适用于自身文化特点的自然地理位置、民族风俗习惯。在社会生活中, 多样性接触频繁, 形成了相对“稳定对立”的多元文化结构。因此, 新疆农牧区新教师要积极树立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感。
2. 多渠道积极主动适应农牧区文化
(1) 加强农牧区文化认同
首先, 要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到民族文化当中, 通过语言的学习、工作中的互助、生活上的帮助等方式, 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个性化的认同与整合。
其次, 建立“同伴互助”体系。“同伴互助”是一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扶助方式, 发挥有过同样文化适应经历的老教师的积极作用。因为在同伴之间交往, 没有阶层间的区分, 新教师更有认同感。“同伴互助”能为新教师的文化适应提供帮助。
再次, 新教师要积极参与农牧区经济文化生活, 通过参与活动, 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同。
(2) 在差异中寻求和谐
在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今天, 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 是各种文化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前提。各民族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都能够保持并促进存在于该文化领域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正常运转。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是新疆各族人民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创造出来的, 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的财富。农牧区新教师要换位思考, 站在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角度去看待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尊重民族宗教信仰等习俗。
3. 适应并弘扬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农牧区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资源, 比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及其思想,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积极培养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要使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 形成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与此同时, 新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总之, 正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解决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问题, 不仅能使新教师尽快熟悉并适应农牧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有利于新疆农牧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且也有利于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弘扬, 并由此促进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族人民间的团结进步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
[2]万明钢.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6.
[3]赵荣光, 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范碧鸿, 陈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岭南学刊, 2009 (2) .
新时期农牧区初中班主任工作初探 篇8
【关键词】新时期 农牧区 初中 班主任 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农牧区初中的孩子往往缺少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缺乏家长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本人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农牧区初中班主任工作浅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对学生真诚相待
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先尊重他们,善待他们,用心去换心,以真诚去缔造真诚,以友谊去缔造友谊,换回来的才是学生对你的真诚。因此,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真诚相待,这样才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我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尤其是同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是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
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我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足,增强自信心,提高对班主任的信任。这样,我讲的话学生就会听进去。学生也愿为班级出谋划策,敢对我讲出心里话,犯了错误敢在我面前承认,班上不管出了什么大小事情,随时有人向我汇报。这不仅有利于我及时了解班上同学的思想动态、喜怒哀乐、行为举止,而且对班内情况也能做到了如指掌,在开展班级工作时让我感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就是“诚心”在发挥作用的结果。真诚的付出换来了学生对我加倍的回报,也赢得了学生对我的尊重、理解和爱戴,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因此而越来越显得轻松自如。
二、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加,社会信息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农牧区初中的孩子因为缺少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处于感情真空,而社会监督力量的锐减,使不少孩子离校后的监督几成空白,各种不规范范行为的隐蔽性、自由性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早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到处闲逛,出入游戏厅、网吧,乃至和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混在一起,染上不良恶习。再加上农牧区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抱希望:因此用以前的方法管理现阶级的学生是行不通的。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三、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现阶段的农牧区初中生大部分是农牧区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偏低,长辈们的“万千宠爱于一人”,大事小事长辈们包办,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任何事情都为他们“安排”得十分周到,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些孩子在校通常表现为自私、懒惰、怕苦、怕累、怕脏,有的甚至称王称霸。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能接受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有较强的个性、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易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要摸索适应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适应其个性发展。
对班级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平等对待、不偏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四、让家长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家长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现在农牧区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他们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包分配,因而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有些家长是忙完农活忙打工挣钱,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生活纪律不严谨,比较散漫。有些家长缺乏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形成合力,直接导致学生接受双重教育,甚至产生教育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