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区教育政策

2024-08-01

农牧区教育政策(共12篇)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1

摘要:本文在分析青海省义务教育总体现状的基础上, 归纳出农牧区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深刻剖析, 提出若干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政策

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青海省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青海省的义务教育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从全省看, 不仅各州县、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 就是同一地区、同一民族内部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差别, 农村低于城市, 牧区低于农村。

一、青海省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青海省紧紧围绕“科教兴青”战略目标,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 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

截至2009年底, 青海省实现“两基”目标的县 (市、区、行委) 累计达38个, 占总县数的82.61%, “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4%。共有小学2047所, 比上年减少509所。受学龄人口减少的影响, 小学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继续下降。2009年, 小学招生87157人, 比上年减少5953人, 下降6.39%。在校生533255人, 比上年减少4938人。小学普及程度继续保持高位小幅增长, 入学性别差异基本消除。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52%, 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小学专任教师由上年的27318减少到26794人, 减少524人, 减少1.92%;生师比由19.70:1上升至19.90:1, 上升了0.2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58%, 比上年的99.28%提高了0.30个百分点;高一级学历教师比例又有提升, 全省小学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85.09%, 比上年提高2.72个百分点。

2009年, 全省共有初中学校324所 (其中职业初中1所) , 比上年减少29所。由于大部分地区“五改六”学制已基本完成, 以及未“普九”县的义务教育执法力度的加大, 初中阶段招生大幅度增加, 招生78060人, 比上年增加10346人, 上升15.28%。在校生215029人, 比上年增加7798人, 同比增长3.7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42%, 比上年提高了4.67个百分点。全省初中阶段专任教师13797人, 比上年增加118人, 增长0.86%;生师比由15.15:1上升至15.59:1, 上升了0.44。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24%, 比上年的97.68%提高了0.56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59.84%, 比上年提高6.12个百分点。

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544.51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加28.35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有所提高。2009年, 全省普通中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分别为561元和240元, 分别比上年增加7元和11元。

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 小学、普通中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不断增加, 小学由上年的4.11台增加为4.80台, 中学由9.72台增加到10.71台。

二、青海省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海省从人口上讲是个小省, 但从地域上讲, 却是个大省。全省3500多所中小学分布在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教育点多、线长、面广, 办学难度之大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学校的分散性是影响教育规模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青海许多少数民族尤其是藏族, 大都居住在远离中心城市、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山区和高寒牧区, 不利于接受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与文化教育的辐射, 不利于大中城市对边远地带民族教育的支援, 不利于各种人才交流, 不利于现代信息的传递, 严重制约教育的现代化。同样的教育规模、同样的教育产出, 在民族地区要比内地消耗更多的教育资源。

(一) “两基”攻坚难度大

截至目前, 青海省尚未实现“两基”的9个县均为纯牧业县, 分别是黄南州泽库县, 海南州同德县, 果洛州甘德县、达日县、班玛县, 玉树州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 其人口占青海省总人口的6.5%。这9个县自然条件极为艰苦, 都地处“三江源”核心地带的高寒缺氧地区, 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 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为-5.6℃-8.6℃, 大气含氧量较沿海地区低60%左右。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9个县中, 6个是国贫县, 2个是省贫县, 90%以上人口为藏族, 大多数群众依然保留着靠天养畜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地方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能力有限, 教育基础十分薄弱。据调查, 2007年, 9个县平均初中毛入学率为44%, 最低的为24%, 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4.5年, 青壮年文盲率高达10%。泽库、同德、甘德、班玛、达日五县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为36.55%、77.37%、64.8%、83.9%、66.6%, 分别与验收标准相差58.45、17.63、30.2、11.1、28.4个百分点。16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和18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也达不到验收标准, 控辍保学任务十分艰巨。

(二) 师资不足, 生师比例失调

在未实现两基的9个县中, 生师比严重失调。据统计, 泽库、甘德、班玛、达日四县小学师生比分别达1:20、1:24、1:23.7、1:20.5, 初中师生比分别达1:13、1:56.9、1:19.4、1:35.4, 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也十分突出, 英语、计算机、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师较为缺乏, “双语”教师更为紧缺。而且农牧区实行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汉语文教师绝大部分未受过正规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现有专业知识、语言水平和基本技能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各县通过招聘代课教师以弥补教师之不足, 各县代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较高, 其中班玛县高达35%。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汉语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青海省农牧区中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玉树州杂多县, 全县小学生师比为51:1 (国家标准为23:1) , 乡镇小学基本上以代课教师为主。多数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偏远农牧区教师的学历大多是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取得, 基础不够扎实;民族地区普遍缺乏合格的汉语教师和“双语”兼通的教师。教师周转房紧缺问题突出。青海省绝大多数县城与农村学校的距离在80公里以上, 70%以上的牧区教师需在校住宿。据对青海省6个自治州的调查, 目前教师人均周转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 且大多是年久失修的砖木房、土木房。

(三) 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牧区中小学“三室” (实验室、语音室和图书室) 建设严重滞后, 大部分学校不具备基本的实验教学条件, 已有的硬件配置标准较低。多数学校没有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 部分学校的数理化试验仪器和音体美教学器材短缺, 无法满足和适应教学需求, 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适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教材、手段和双语教学软件, 缺乏掌握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师。许多课程教学只能依赖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手段, 学生学习语言和掌握知识的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

(四) 寄宿制条件不足

截至2007年底, 青海省共有10.2万名寄宿生, 生均宿舍面积为1.23平方米, 离国家标准尚差3.27平方米。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严重短缺, 特别是食堂和厕所的条件十分简陋, 达不到卫生标准, 给寄宿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随着“两基”工作的推进, 农村学生的寄宿需求还将持续增加, 寄宿条件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低, 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学校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观念陈旧, 方法落后, 管理工作还没有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目标化的轨道。

(五) 中小学取暖费占公用经费比重过高

青海省取暖周期长, 东部农业区为6个月, 其余6个自治州为8-10个月。特别是牧区教育以寄宿为主, 寄宿生比例高, 取暖经费需求大。由于当地普遍缺乏煤炭资源, 取暖用煤需从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外的地区运进, 每吨煤目前价格约800元。据调查, 农牧区学校生均取暖费需180元左右, 一些学校仅取暖费就占去学校公用经费的50%以上;有的学校因公用经费短缺, 正常供暖得不到保障, 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六) 观念落后

一方面, 由于地处高寒牧区, 群众居住分散, 加之广大牧民长期以来习惯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农牧区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送子女入学的问题上甚至出现过抓阄、兄弟几个轮流上学或以罚代学的现象, 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等新问题的出现, 许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致使新的读书无用的思想又有所抬头, 严重影响了牧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三、青海省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从全省范围看, 近年来, 青海省八个地区经济发展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 但地区间差异明显, 全省还处在一个不平衡的发展阶段。

从青海城乡结构来看, 在空间布局上, 先进的生产力和工业大都集中于少数以汉族人口居多的大中城市, 城市经济与地区内部产业的进化还未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工业的优先增长还未能有效牵动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从城乡比较上看, 少数民族更多分布于广大农村和牧区, 在城市中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汉族在“聚居区”外的其它地区, 主要分布在各城镇和经济中心, 从事二、三产业, 与现代经济联系比较密切。例如经济较发达的格尔木市的人均GDP是经济落后的青南地区的7.5倍。许多农民收入非常低, 连温饱都难以满足, 一些边远牧区仍然沿用落后的游牧生产方式, 除了农牧业, 这些地区几乎没有其它产业来支撑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几乎是空白, 自然经济条件差,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社会发育程度低。

(二) 自然环境、生存条件恶劣

青海省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 特别是位于“三江源”的3个藏族自治州, 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 条件极其艰苦, 而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 全省60%以上国土为生态保护区, 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恶劣的地理环境、艰苦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及诸多区位劣势, 使农牧区义务教育处于四个不利的境地:一是不利于接受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辐射;二是不利于大中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的支援;三是不利于人才的交流;四是不利于现代信息的传递。同时, 由于地域辽阔, 学校布局分散, 服务半径过大, 办学规模偏小, 致使办学成本偏高。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截止到2008年底,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40.4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61.2元, 分别是1984年的17倍和10.9倍。由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因而, 随着青海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青海省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而缩小, 反而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4年的2.4:1, 扩大到2008年的3.8:1, 扩大了58%, 而且农民收入中相当一部分要用于再生产, 加上社会福利及文教事业等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上达到5-6∶1左右。

(四) 扶贫开发形势严峻

青海省是全国最典型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形势十分严峻, 农牧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且程度深, 扶贫的难度大。目前青海省仍有15个国定贫困县, 10个省定贫困县, 2274个贫困村。截至2008年底, 全省还有贫困人口75.7万人, 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21%, 远远高于全国贫困发生率4.6%的平均水平。由于全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干旱山区和青南高寒牧区, 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地区, 扶贫开发成本高且难度大。

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以来, 在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青海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脱贫的速度却不断放慢, 农牧民因灾、因病、因残、因子女上学等因素导致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据青海省扶贫部门统计, 全省农村牧区正常年景返贫率达13%, 灾害返贫率高达25%左右, 高于全国11%的水平, 这尚未考虑因病、因残、因子女上学等因素, 若考虑以上因素返贫率会更高。社会性、政策性致贫因素增多, 实施生态移民、征占耕地、建设水库等产生了新的贫困群体。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下降, 劳务经济发展形势堪忧, 贫困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难度加大。农畜产品价格、生产成本、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实现贫困人口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此外, 日益增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需求与社会保障功能滞后之间、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机制建设滞后之间、不断拓展的民政任务与基层民政基础建设滞后之间、快速发展的民政事业与民政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之间、社会变革引发的问题增多与社会管理手段滞后之间, 均存在较大的矛盾。

(五) 经济对教育的支撑能力弱

近年来, 尽管青海省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政策, 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007年青海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 财政总支出282亿元, 80%需要通过中央转移支付, 地方经济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撑能力极弱。2009年春季下达的中小学公用经费仍然是以2004年底的学生数为基数, 各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增加较快, 公用经费缺口较大, 泽库县、同德县的生均公用经费达不到省定标准。由于财政收支规模有限, 经济社会各方面所需资金量大, 使得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投入滞后, 无法在短期内为全省公共事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 尤其是农牧区公共事业发展更是缺少资金。

四、推进青海省农牧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1. 解决包括青海省9个县在内的42个未“普九”县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

制订9个县的“两基”规划, 实行“一县一策”, 明确每年的目标和任务, 并细化到县、乡和学校, 使得9个县在2010年实现“两基”。

2. 解决农村地区中小学取暖问题。

建议对取暖期较长的地区, 将学校因取暖期长而增加的取暖支出纳入公用经费保障范围, 相应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在保证农村中小学完成国家教学计划的前提下, 采取适当延长寒假、缩短暑假的办法, 尽量减少部分学校冬季取暖支出。

3.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通过寄宿制学校建设, 统筹解决青海省“普九”巩固提高、“三江源”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等问题。一是加强已“普九”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建设, 着重解决学生增长带来的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足等问题, 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二是异地建设寄宿制学校。结合生态移民工程, 改善迁入地的办学条件, 解决“三江源”地区移民子女就学问题。三是通过寄宿学校建设推动学校布局调整, 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利用效率。

4. 加大农牧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

国家在实施“特岗教师计划”时, 应进一步向青海省倾斜;加大对青海省对口支援力度, 为青海省农村中小学补充优质教师资源。继续增加对青海省农牧区教师培训地投入,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 提升现有教师素质。同时, 可以比照西藏,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资金, 在青海省建设一批教师周转房, 并在青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先期试点, 逐步解决需在校住宿教师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强省级统筹

在争取中央重点支持的同时, 青海省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等相关政策, 真正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优先解决好“普九”问题;要管好用好中央专项资金, 与其他工程项目一起统筹规划, 使之发挥最大效益;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防止因过度调整而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等新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农牧区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坚持向条件艰苦的偏远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倾斜。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增长机制。落实《教育法》“三个增长”要求, 建立省、州 (地、市) 、县三级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监测、评估、公告制度, 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州 (地、市) 、县政府要从省对下转移支付中安排不少于20%的资金用于教育发展, 保证对教育的投入, 防止出现“挤出效应”, 确保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 努力提高全省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大省级教育奖补力度, 确保省级教育投入逐年增长, 加强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责任的考核, 并将考核纳入各级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考核体系之中。

(三)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改善城乡不均衡状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力求区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各方面办学条件的相对均衡。从目前情况来看, 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市、县、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因此, 省级人民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建立起市、县、乡三级政府办学情况的评估监督机制, 以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市、县、乡三级政府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订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 定期对辖区内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 并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布从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一方面, 政府要帮助薄弱学校达标, 另一方面, 政府要防止部分学校过度投资建设, 从而造成新的不均衡。要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监督, 保证中央的正确决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 从中央财政、省级财政下拨的教育经费真正专款专用, 杜绝教育经费被挪用的行为。

(四) 优化教育资源, 调整学校布局

目前的青海省中小学学校布局不合理,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集约化程度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要调整学校布局, 将分散的学校布局相对集中起来, 搞好配套设施建设, 形成一定的规模。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 解决突出问题, 稳步发展, 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根据青海地区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等特点, 普及义务教育必须继续走“适当集中、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十一五”时期, 东部农业区各县和牧区人口大县, 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 结合实施生态移民和小城镇建设, 拆并和压缩布点分散、规模较小的学校或教学点, 扩大学校规模, 重点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人口稀少的牧区和边远山区, 按照集中办学、扩大规模的要求, 走寄宿制的办学路子, 有困难的地方要因地制宜办好村小和教学点。乡办好小学, 县重点办好初中。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一批硬件达标、管理规范、质量合格的寄宿制学校, 使其逐步成为一级教育、文化、科技中心。同时, 要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 将管理与研究结合起来, 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情况下研究教学、研究管理, 提高效率, 提高办学质量。要形成一定的辐射作用, 带动其他地区的学校, 形成良性循环。

(五)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振兴靠教育, 教育振兴靠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解决队伍不稳定和骨干教师少的问题。省、州、县各级领导要对教师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除了在教师的住房、职称评定、医疗保健、工资待遇、退休安置等方面做进一步努力外, 还应积极创造条件, 设立教师岗位专项资金、建立艰苦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等, 使教师待遇在实际上而不只是在形式上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以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青海农村地区工作。考虑农牧区教师学历层次低、教学时间短、业务水平差的状况, 今后教师队伍建设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 严格实行准入制度, 新增教师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 经考核合格后择优录取, 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第二, 加快推进以“五定”、“三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用人机制。通过改革, 把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业务能力差的教师从教学一线调换下来, 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科任教师。第三, 省内在安排各种教育项目, 尤其是教师培训项目时, 要尽可能给农牧区划拨一定比例的校长、教师培训进修指标和经费, 以减轻当地财政的负担。第四, 除采用保送和对口支援等办法外, 还可“实行一定年限轮换”等办法派入教师。所谓轮换制度, 就是指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 首先分配到青南三州或其他自治州工作3-5年, 省内再进行二次分配。由于被分配去的同志有盼头, 就会认真搞好那里的教学工作。这样既解决了边远地区师资短缺问题, 又使得大中专毕业生有了了解省情、民情, 了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机会。第五,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基层学校任教, 创新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逐步解决农牧区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学科、学历、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锐, 赵茂林.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报告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83-89.

(2) 石中英, 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3) 李涛.统筹城乡教育的实践探索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0) .

(4) 于瑮.区域人才战略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取向研究 (J) .高教论坛, 2010 (1) .

(5) 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 (J) .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6) 秦平.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J) .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7) 段锡民.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J) .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8)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J) .云南教育 (视界) , 2010 (1) .

(9) 中央财政下达2009—2010学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补助经费22.2亿元 (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0 (1) .

(10) 青海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规划工作会议召开 (J) .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11) 刘山.关于推进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J) .河北学刊, 2010 (2) .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2

西藏金融部门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紧紧围绕农牧区特色产业、增

加农牧民收入、加大农牧区有效信贷投入等重点,为支持和促进农牧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政策优势,加大支农投入

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心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赋予了西藏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集中体现了“贷款宽规划、低利率,保险低费率,区别管理、适当补贴”的特点,既为我区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也为区内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注重发挥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优势,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货币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突出支持重点,创新信贷品种,改善服务手段,增加了农牧区有效信贷投入。

多种举措并重,破解支农难题

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行西藏分行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不断探索和研究解决农牧金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西藏特点的信贷支农之路。

围绕农牧民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农行西藏分行全面推广《农牧户贷款证》,根据农牧户信用状况,以“金、银、铜”三卡为载体,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围绕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积极做好安居工程贷款工作,为支持农牧民改善居住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围绕农牧区信用环境改善,农行西藏分行在全区广泛开展信用乡(镇)、村的建设和评定工作,对评定为信用乡(镇)、村的农牧民适当扩大授信额度,使信贷资金成为激励农牧民提高诚信意识的物质动力,促进了农牧区信用环境的有效改善,实现了信贷资金的良性运行。

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支农水平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立足我区“三农”实际,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基本能适应农牧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做好农牧区现金供应工作。由于农牧区交通不便,冬季容易大雪封山,为保证农牧区现金供应,人民银行在全区21个县设立了发行基金代保管库,并对县以下不实行现金管理。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农牧区反假货币宣传和工作力度,在农牧区免费发放印有藏汉两种文字的宣传资料,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识假辨假能力,并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贩假币的犯罪行为,维护了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允许周边国家(地区)的外商以合法的人民币资金进行投资,鼓励自产产品的出口。目前,西藏自产产品出口品种由过去单一的羊毛增加到油菜籽、松茸、虫草、活畜等10多个品种,出口地已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浅析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出路 篇3

关键词: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学校;家庭;社会

新中国成立前的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仅有的几所寺庙学校是贵族阶层子女专用的,广大农奴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然而,在农牧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是西藏农牧区教育相对落后的最直接原因。为此,本文仅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角度审视西藏农牧区教育,并希冀探寻西藏农牧区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审视教育

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大致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学校教育成了当今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在西藏农牧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孤立无援,陷入被动。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让他们获得知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校过分注重学校教育的“升学效益”,而忽视了学校的社会效益。由于这些学生知识面狭窄,社会的认知力偏低,往往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这显然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是格格不入的。

西藏农牧区的许多学生家长有着这么一种观念:我把孩子送进了学校,接下来的教育任务就是学校的了,家庭是没有任何教育义务的。殊不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对于孩子而言还赋有养育、教育和情感培养等责任,不知道孩子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社会教育宣传片面,缺乏长远规划。由于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教育基础薄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六”“普九”在西藏各地先后实施。由于“普六”“普九”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基层干部为完成招生任務,采取了很多简单的、临时性的措施,忽视了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重视教育引导,通过罚款或变相罚款等措施强制家长送子女上学。因此,“普六”“普九”在很多农牧区学校仅仅只是形式上的过场,没能形成长效机制,适龄儿童从学校返回家庭的现象容易死灰复燃。虽然国家明文规定未成年人禁止进入“三室一厅”,然而,社会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不够甚至不作为,给了一些不法商人和未成年学生以可乘之机。

二、探寻对策

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要搞好学校教育就是要把各种教育力量协调起来,加强联系,相互促进,构建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的“立体教育”。

1.建立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品德、情操、政治态度等等,对子女都起着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事例说明,青少年成功或失败,往往在于家庭教育。为此,必须加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和家长,使家庭教育多点计划性,少点盲目性,学校教育多点针对性,少点随意性;学校和家长交流,使学校和家庭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多点一致性,少点分歧性。学校教育只有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和鼎力支持,才能走上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2.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教育的作用和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主管部门当然是责无旁贷,学校也有责任组织老师尤其是藏族老师(便于沟通)下到乡村搞教育宣传,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的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到教育宣传当中去,并且他们具有很大的优势:(1)回到家乡,熟悉环境,便于沟通;(2)以自己为正面教材,现身说法,让农牧民家庭切实感受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便于接受。

学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非常特殊、非常关键的地位,因此,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改善偏远乡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鼓励一些高学历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扎根边远乡村,对西藏农牧区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社会是青少年生活的大环境。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参与教育,加强学校周边社会环境“污染”的净化工作,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促进学生和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3.加强学校内部的联系

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要协调一致。校长要统揽全局,采取一切合法有效的措施,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热情,团结一致,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学校内部从上到下要加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运用集体教育的力量,又要因材施教,妥善处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从而提高学校教育影响力的主导作用。

总之,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三者密切配合,共同构建西藏教育的“立体教育”系统,形成巨大教育合力,西藏农牧区教育事业才会不断向前推进。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4

1.1 青海农牧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一, 农牧区人均收入水平低, 贫困率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是我国和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据统计, 目前青海省有25个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 占全省44个县 (市) 的56.8%;2453个贫困村, 贫困人口145万人, 分别占全省行政村总数和农牧民总人口的59.35%和38.3%。如果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农牧民收入绝对差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从2000年的762.51元增加到2010年的2056.3元, 同时消费支出不能因收入水平低有所减少, 影响了农牧民的实际资本积累率, 进而影响青海农牧区经济发展。

第二, 农牧民人均收入较低, 影响信贷资金发放。从青海农牧区实证资料来看, 农牧区经济总量份额较小, 存在着产量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的现象, 影响了农牧民的实际资本积累, 进而影响了农牧区信贷发放。如2009年, 农牧区从各级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仅占青海省信贷余额的3.76%, 而同期农牧业 (包括乡镇企业) 总产值占全省GDP的29.02%。也就是说, 3.76%的农牧区贷款支撑着超过全省29.02%的社会财富创造。

1.2 青海农牧区金融基本格局和运行状况

(1) 青海农牧区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金融啄序现象。2010年末, 青海省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共计963家, 从业人员为13066人, 资产总额3322亿元。分地区看, 占全省GDP83.6%的西宁、海西、海东地区聚集了全省76.7%以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还聚集了我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9家上市公司, 农业发展银行的绝大部分机构、国家发展银行和青海银行, 而其他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占全省的23.2%, 拥有1家上市公司。截至2011年9月, 尚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156个, 占乡镇总数的43%, 主要分布在青南藏区, 涉及人口约95万人。

(2) 农牧区储蓄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资金大量外流。农牧区资金外流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第一, 通过商业银行上解资金。四大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以后向城市收缩, 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大幅撤并, 并将主要业务放在吸收存款上, 贷款业务却越来越少, 藏区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极为困难。第二, 通过资本市场流出资金。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居民的金融资产安排结构来看, 除了储蓄存款外, 可供农牧民进行资产选择的主要途径就是国债、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对青海玉树、黄南等地实地调查中发现, 2006年以来的证券基金热中, 约有10%的藏区居民和部分家境较好的农牧民, 都购买投资基金, 甚至有的农牧民从银行想尽办法贷出资金后, 也投进证券市场, 结果由于市场变化较大, 又没有专门金融知识, 受损严重。既浪费了金融信贷资源, 造成稀缺的资本资源配置不合理;又客观上形成了资金的流失。

2 青海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诉求

2.1 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的供给诉求

第一, 商业金融支农支牧作用弱化。由于青海广大的农牧区优质客户稀缺, 投资环境差, 致使具有“逐利”性质的商业金融不放弃“市场”原则, 仅针对公路建设、水力发电、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技术起点高、生产规模大、效益好且具有国债制成的基础设施或能源开发项目进行配套贷款。“钱”的这种“嫌贫爱富”特征使得富饶但贫困且对全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青海省农牧区难以通过商业金融获得发展资金。不仅如此, 商业金融, 不论是间接金融的存款竞争导致青海农牧区的存贷放大, 还是直接金融的全国性融资系统虹吸农牧区资金, 两种渠道都在致使本就贫血的农牧区由于失血过多而更加营养不良。

第二, 农村合作金融支农作用弱化。农村信用社难以满足农牧区日益增多的资金需求量大、投入期较长、跨区域项目的资金需求。

2.2 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市场诉求

第一, 农牧区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农牧民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品而缺乏抵押贷款能力, 农信社“一社支三农”的格局, 自然形成了农牧区金融垄断, 形成较高的价格, 导致贷款成本增加, 信贷需求减少, 使农信社无法长期承担农牧区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第二, 农牧区金融市场存在分割现象。由于青海省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 加上农牧民居住分散, 交通条件差, 造成农牧区金融市场的信息障碍, 限制了金融机构分散风险, 使广大农牧民难以得到银行贷款, 加剧了农业资本的稀缺。多年以来, 农牧区资金“补血”渠道狭窄, “抽血”渠道多, 农牧民始终处于“贫血”状态, 形成严重制约农牧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的瓶颈。

第三, 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主要表现在:农牧区经济发展滞后, 自我发展能力弱;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差, 法律、信用、市场等各种制度体系不健全;银行信贷方式落后, 信贷期限短, 信贷额度小, 与农牧区生产的长周期、季节性特点不相适应。

2.3 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的信息诉求

农牧区金融市场上, 农信社对农牧民的信贷用途比较了解, 因为农牧产品结构单一, 农牧民经营规模小, 贷款规模也比较小;相反, 农牧民对信用社则缺乏了解, 主要是对金融政策不了解, 缺乏金融知识, 对农信社内部经营管理、财务状况更缺乏了解, 容易造成农牧区卖方金融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 致使农牧民未能正确理解农户小额信贷的实质, 同时容易造成金融市场秩序混乱, 诱发金融风险。

2.4 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制度诉求

由于信贷投向的逐利性加上农牧经济固有的风险, 存在着银行信贷资金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问题, 农牧区金融体制改革与农牧区经济发展不配套, 使农牧民贷款出现“断层”;农牧区公共配套服务少, 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农牧业价格机制缺失, 直接影响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基础建设需要长期性的资金支持, 而银行对农牧区信贷的计划一般都设定为短期, 民间的相互借贷, 基本上也是一种短期融资行为。

3 青海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回应

3.1 重塑竞争与合作的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

优化青海农牧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寻求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耦合来实现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因此, 整合金融资源, 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互为补充、相互竞争, 适应农牧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特点的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 延伸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在巩固和稳定农牧区现有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基础上, 逐步将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延伸到农牧区, 尤其是在果洛、玉树、黄南等藏区无金融机构的乡镇, 逐步恢复和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者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充分发挥青海银行的作用, 鼓励青海银行面向农牧区开设分支机构, 培育农牧区特色产业。

第二, 给予农牧区金融机构更大的信贷自主权。现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模式不利于金融机构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 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权主要集中在省分行和州地市行, 县支行没有基本的信贷权, 基层银行只有申报推荐权, 却承担收贷收息和组织资金平衡的责任, 影响了基层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又不利于农牧区紧急的发展。因此, 在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如青南藏区和东部农业区就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给予农牧区基层金融机构更大的信贷自主权, 制定出符合农牧区实际的信贷管理办法和信贷制度。

第三, 充分发挥农信社支农支牧主力军作用。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公布的资料显示, 从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 青海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业贷款80.5亿元, 余额达56.4亿元, 增幅为35%, 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74.72%, 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3.50%, 其中农牧户贷款33.33亿元, 占全部农业贷款发放额的63.2%。可见, 农信社已经成为青海省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成为“地方的银行、农牧民的银行、社区的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因此, 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建议参照西藏的政策, 对青海藏区给予特殊扶持, 如提供长期的或无息支农再贷款, 藏区信用社的改革上实施分类监管指导等政策;完善小额信贷机制, 根据自然条件、民族习惯、经济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 应地制宜, 确定不同的贷款期限和利率, 使小额信贷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3.2 完善多元化的农牧区金融市场

第一, 创新金融服务品种。金融机构要“面向三农”, 不断推出与农牧区实际相符合, 而且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服务品牌。如根据青南藏区牧民长期游牧生活特点, 家家户户擅长粘羊毛, 黄南热贡盛产唐卡的实际情况, 推出相应的信贷品种;根据国家“三江源”生态移民政策而搬迁到牧民定居点的牧民, 根据他们适应市场能力弱、文化程度低、对资金的要求量少而频繁的特点, 开办各类创业贷款。

第二, 建立农牧区资金回流机制。一是建立资金回流农牧区的激励机制。通过财政、利率等手段, 使资金回流受到税收减免、优惠利率等机制激励, 鼓励资金支持农牧区经济建设。二是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农牧业的资金投入。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措施, 积累农牧区经济发展的资金, 资金外流实行限额管理, 避免农牧区资金外流。

第三, 优化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推进“诚信工程”, 完善农牧区征信体系。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和信用环境的培育, 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根据青海农牧区群众普遍信教以及宗教文化在农牧区的特殊性, 把宗教教育和社会信用教育相结合, 增强农牧区群众的信用意识, 为农牧区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实行宅基地抵押、林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 采取措施帮助银行收回贷款, 使银行资金敢于大胆投资到经济比较落后的农牧区。

3.3 完善对农牧区优惠的金融政策

第一, 对农牧区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青海农牧区货币与信用化水平没办法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比较, 国家统一的制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青海农牧区尤其是藏区的效果小于发达省份。建议对农牧区给予一定的存款准备金率浮动权限和再贷款权限, 提高银行可用资金的投入。

第二, 改进农牧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国有商业银行要强化其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改变信贷授权授信方式, 适当下放涉农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权限, 给予农牧区县级支行一定的信贷审批权限, 增加信贷额度, 适当提高各商业银行贷款呆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 加快呆账核销, 并根据农牧区经济、信用、银行经营水平, 在信用评级中适当降低一些刚性指标。

第三, 放松农牧区金融机构准入条件。降低新开办金融机构在农牧区的实收资本限额, 对农牧区的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更多金融机构进入农牧区。对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贷款和专项贷款实行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 或加大贷款贴息力度, 以减轻农牧区利息支出。

参考文献

[1]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5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镇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牧村基层党建强基创先工程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任务要求,以提升各远程教育站点“管、学、用”整体水平为目的,以创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六好”站点创建工作,坚持抓好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各远程教育站点教育培训活动,推动了全镇党员教育工作和农牧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扎实开展,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三个到位”抓学用,切实加强远程教育组织教学管理

(一)突出组织领导到位,解决全镇远教工作“有人抓”。今年,继续加强了组织机构、工作队伍、骨干培训等工作。调整充实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形成了镇党委副书记负责牵头各村支部书记参与配合的远教工作领导机制。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举办了农牧村远程教育业务培训2个班次,通过学习培训、讨论交流、外出参观等形式,拓展了远教干部视野,提高了操作管理人员技能和素质。

(二)突出工作措施到位,解决全镇远教工作“怎么抓”。采取“五个加强”措施,狠抓“五项工作”,扎实推进学用结合。明确加强领导,狠抓工作队伍建设;明确加强落实,狠抓教学组织管理;明确加强结合,狠抓学用成果转化;明确加强宣传,狠抓信息督查工作;明确加强协调,狠抓上级和领导交办工作任务的完成。同时,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指导各站点抓好管理和培训。今年,即针对村两委成员 1

模范带头学,帮助其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业务水平,促进农牧村基层党建工作有新举措;针对党员和居民群众定期集中学,帮助其及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时事要闻,促进农牧民群众整体素质有新提升,促进农牧村整体服务水平有新提高。

(三)突出规范管理到位,解决全镇远教工作“抓得好”。为确保日常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不断推进远教工作常规化、制度化,突出加强规范建设。一是坚持开展学用需求问卷调查。各站(点)通过进组入户和召开会议等各种渠道,采取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党员干部和群众需求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做好信息反馈记录,合理制定每月学习培训计划。二是量化任务开展好有效培训。镇接收站全年对机关党员针对性集中培训12次,对村干部集中培训2次,对所属站(点)操作管理人员培训2次,开展经常性分类培训和个性化学习300人次。三是按照全县统一要求,规范填写《组织教学记录薄》、《信息反馈记录薄》和《节目预告》,要求各站点及时规范收集、整理、归档有关工作资料。

二、明确“四点突破”为重点,推进远教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单位对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明确以“四点突破”为重点,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进了我镇远程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以完善和拓展站点功能为重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终端站点建设。积极配合县远程教育二期工程建设,确保了村村有站点,实现全覆盖。由相关接收站定期刻录光盘送学上门,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和群众学习,利用远教设备向群众宣传抗灾救灾知识、及时播报最新天气情况和农产品人多供求信息,为群众提供服务。二是加强站点管理

和维护体系建设。我镇组建一支由精通业务知识的人员组成的远程教育站点维护队伍,承担各站点维护任务,使维护力量逐步向基层和站点延伸。

(二)以增强针对性、适用性为突出点,着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一是合理制定今年教学计划,结合乡村旅游建设、基层组织示范带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二是进一步加大乡土课件开发力度。继续按照“明确一个任务、选定一个课题、安排一定经费、规定一个时限”的要求,以农牧村党员干部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

(三)以学用结合、务求实效为出发点,着力抓好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一是抓好示范带动工作。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总结“一站一基地”或“一站多基地”做法,全力打造远程教育党员示范户。各村结合当地农牧业生产特色和优势,建立相应的教学应用辅导示范基地,使之成为远教技术的实验田和示范点。二是抓好市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组织和培训功能,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培训、技术、信息、管理方面的支持。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了农民合作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在“支部+远教+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模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通过远程教育学到的先进适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和经济成果。

三、做好“督导与调研”两项工作,致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一)落实督促检查指导任务,服务基层管理工作。各村党组织支部书记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对远程教育工作亲自研究,及时指导,每周对工作开展情况、学习培训等工作情况进行自查。镇远教办负责人每月对所辖接收站进行督促检查。在工作开展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载体,安排播放优

秀文化艺术节目,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给党员群众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

(二)落实调研工作任务,服务信息宣传再上台阶。一是加强工作调研。对全镇、村级站点工作运行情况检查摸底调查,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找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特别是在如何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促进素质提升等方面做了积极研究和探讨。二是加强信息宣传。极大地调动了远教干部写信息的积极性。每月向远程办报送有价值的工作信息1篇。我镇村和学校还在醒目位置翻新或增加了宣传标语。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6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育资源;课程理念

为了能够对本县农牧区小学教育状况有一定了解,我们做出了简单的调查,并且发现本县牧区素质教育水平相对比较简单,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

一、农牧区小学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手段落后

在农牧区小学,由于很多原因,教师中民办转公办、代课考取函授而转正的占有很大比例。初中水平的底子相对比较好一些,他们会受到很多教师的指导,并且传授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等相关内容。农牧区小学教师的课程一般比较多,在教师下课后经常会忙于各种养种,并且农务相对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学校的资金一直相对比较紧张,很多教师都没有办法出去学习,大部分家长评价一所学校是好是坏主要看学生的成绩。所以,农牧区教师并不完全适合任何教育观念的学习,大部分教师都比较适合“一桶水”式的教师素质观。这些观念相对根深蒂固,但是在教育理念当中并不能够完全体现出来,例如,在对话中师生观,主体性发展的评价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在农牧区小学教师的大脑中难以形成。

2.教育资源缺乏,教育环境简陋

农牧区小学教育资源和城镇学校相比,其实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经过“普初”“两基”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农牧区小学的教学条件有了一些提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图书堆积在保管室角落发霉的现象越来越多,教室的教学仪器也不太规整。在农牧区小学校园里,除了教室后面墙上的“学习园地”外,都很难让人们感受到教学文化的气息。

3.新课程理念空白

我们每天都需要学习更多的课程,这些课程是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实行自我训练,对农牧区小学教师而言,新课标对教师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新课程标准教学中,需要更多的教育理念支持,教学的策略需要针对理念和方法做出相应的回应。有很多教师参加了新课程教学机构,在培训的过程中,认识得不够全面。大部分农牧区小学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从而显示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二、农牧区小学教育的改进措施

1.加大教育投入,合并相邻村小,走集中办学之路

我们应该对农牧区小学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建立更多的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设立班级图书角。减少村办小学,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城市化小学中来,一般一个村子只有一所小学,如果我们把附近几所小学都联系在一起,那么就可以组建一所学校合并的小学建设团体,这样可以快速达到联办的目的,也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增强教学实力

在牧区小学教师调动的过程中,一部分农牧区小学教师调动的比较频繁,一般每隔一两年都会换一所适合他们的学校。教师也在不断的更换当中。这种频繁调动导致教师无法学到更多的教学经验。我们应该多加鼓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让他们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更多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学校要想方设法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积累、分析和研究,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效果,提高教师的水平,以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

3.开展送教下乡,派人外出学习,开拓教学思路

县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农牧区小学,如派县城里的教师下乡支教,组织省市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上好示范课,指导、培养一批青年教师。学校要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课改。

4.加强理论学习,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只有把自己的学习理念建设完善,那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会得到更多体现。所以,农牧区小学每周应该坚持让教师进行一次演讲活动或者教学科学理论学习,这些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关于理论课程。学校更应该注意培养更多的教学骨干,让这些教师积极参加有效的教研活动,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有效措施和帮助。乡镇中心小学要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定期进行观摩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带动其他农牧区小学开展教研活动。对于比较集中的几所小学成立片区教研组,以加强力量,相互联系,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桂荣.农村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7

一、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现状

(一)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取得的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 国家对西藏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

1.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五条国道基本实现黑色化。2010年12月15日, 全长3310米的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胜利贯通。2011年7月17日, 西藏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11年底, 西藏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万公里, 达到6.31万公里, 其中次高级以上路面8723公里, 一个以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基本形成。航线网络不断完善, 初步形成了以拉萨贡嘎机场为干线, 以昌都邦达、林芝米林、阿里昆莎、日喀则机场为支线的机场布局。拉日铁路正在建设, 青藏铁路安全运营, 拉林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西藏铁路网络建设迈出新步伐。

2.能源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项目藏木水电站正在建设。截至2010年底, 全区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97.4万千瓦, 用电人口近238万人, 占总人口的82%。2011年12月9日, 世界最高海拔、高寒地区建设的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输变电工程———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投入试运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快推进, 主电网建设和农牧区“户户通电”工程进展顺利。

3.水利基础建设全面实施。到2011年, 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 这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 江北灌区建设加快实施, 满拉、墨达、雅砻三大灌区完成建设任务, 阿涡夺、江雄水库投入使用, 解决了162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和9.53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 如期完成规划内3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断推进,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二)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不足

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的同时, 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仍明显不足, 如:交通运输不便, “行路难”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电力资源短缺, 信息不畅使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受到了限制;很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生产条件不够理想, 防灾减灾能力脆弱等等。无论在西藏内部城乡之间比较, 还是同全国其他省市的农村地区相比,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总体供给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

1.西藏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未得到明显改善, 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公共财政资金主要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而农牧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则明显偏少。以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例, 如图1所示, 2000年西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58743万元, 而农村仅为106301万元,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农村地区的5.26倍;2010年西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54318万元, 而农村仅为578267万元,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农村地区的7.01倍。可以看出, 西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速度快于农村,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差距越来越大。

资料来源:根据《西藏统计年鉴2011》。

2.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的农村地区, 不能完全满足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选取我国东部地区的山东、中部地区的山西、西部地区的陕西及全国的农村地区, 与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横向比较。

首先, 仍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进行分析。如表1, 2009年末, 西藏农牧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50.6亿元, 约占全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0.16%, 远低于山东、山西、陕西等东中西部省份的农村地区, 从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 西藏也低于大部分东中西部省份, 略高于个别人口大省, 其中山东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西藏农牧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21倍。如果更深入地考虑到西藏农牧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共享性差等因素,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全国其他省市农村地区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

其次, 从交通、通信、电力、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在交通设施方面, 表2的数据表明:2010年西藏铁路营业里程531.5公里, 仅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0.58%, 远低于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并且受西藏经济发展水平及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 西藏绝大部分农牧区没有通铁路, 铁路建设落后。2010年西藏公路里程60810公里, 仅占全国公路里程的1.52%, 远低于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并且西藏多数公路等级低, 等外公路占40.42%, 这个比例大大高于全国及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而且西藏等外公路大多分布在农牧区, 相对于西藏的广阔地域, 西藏农牧区高等级公路极其匮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

在通信设施方面, 从表3可以看出:从互联网普及情况看, 2010年西藏开通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行政村比重仅为9.98%, 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其中山东开通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行政村比重达到100%。从邮政方面看, 2010年西藏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2%, 而东部地区的山东、西部地区的陕西都达到100%, 且西藏农牧区地广人稀, 给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更大的压力。从广播电视普及情况看, 2007年西藏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 但到2010年西藏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仅为4.85%, 这个比例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因而, 西藏农牧区在通信设施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以逐步提高西藏偏远农牧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

在电力设施方面, 从表4可以看出:2009年西藏农村人均用电量为36.20千瓦时/人, 仅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4.23%, 不仅远远低于山东、山西等中东部省份, 也大大低于陕西等西部省份。2009年末西藏农村发电设备容量仅占全国的0.33%。虽然西藏农村人均发电量高于所列地区, 但从所列省份全省电力情况来看, 2010年山东全省完成发电量3091亿千瓦时, 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三位,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输电大省, 2009年山西全省发电量1873.8亿千瓦时, 居全国第七位。而截至2011年底, 西藏电力人口覆盖率为85.7%, 还有部分农牧区无电或限电供应, 西藏农牧区电力供应和消费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

在水利设施方面, 2010年底, 西藏农牧区水库数达到75座, 水库总库容量为12.9亿立方米, 仅占全国农村水库总库容量的0.18%, 远低于山东、山西、陕西等东中西部省份, 因此在这几个省份中, 西藏除涝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都是最低的, 仅为22.3千公顷和237.0千公顷。 (见表5) 另外, “十一五”期间, 尽管西藏通过大力实施“农牧民饮水安全工程”, 已累计让150多万农牧民喝上了方便、卫生的“安全水”, 但饮水安全仍然是困扰西藏偏远农牧区群众的一大难题。相对于西藏恶劣的气候条件, 只有不断加大水利设施投入, 西藏农牧业生产条件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农牧民生活质量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

二、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特殊性分析

(一)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受生态约束大, 不宜过多简单投放

西藏农牧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其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 对国家生态安全乃至世界生态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随着西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西藏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牧区基础设施的供给应考虑到西藏生态环境的负荷量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而不能一味地简单笼统投入, 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西藏农牧区人口密度小, 旅游、农牧业为主的产业对基础设施有相应的要求

西藏畜牧业的放养特点和草原广袤无垠的特点决定了西藏农牧民分散居住的习惯。农牧区人口密度小, 且放牧等“点多、面广、线长”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难度较大。发展特色产业是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也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旅游业、农牧业是西藏农牧区特色产业, 这就要求加快西藏重点旅游线路、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供给, 促进农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 为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三) 西藏人口流动具有季节性特点, 农牧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不平衡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 气候条件恶劣,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 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缺氧, 朝圣者、旅游者等外来流动人口较少, 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在春节前离藏, 公职人员陆续回内地休假, 此期间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大降低;从4月到10月, 西藏大部分地区变得温暖、湿润、含氧量高, 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和公职人员集中返藏, 大量朝圣、旅游人员入藏, 是西藏人口流动的高峰期, 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急剧增加。

三、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财政政策建议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特殊性, 决定了基础设施在西藏农牧区完全转化为纯公共产品。因此, 结合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现状, 完善国家对西藏的财政政策,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是解决当前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重要措施。

(一) 强化财政收入筹集能力, 为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西藏生产总值较低, 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其它省市和地区, 因而其可投入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强化财政收入筹集能力, 增加资金投入, 在逐步提高内部“造血”功能的基础上, 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逐步建立健全西藏地方税体系, 抓好税收征管。依法治税, 依率计征, 加强税收征管, 清缴欠税, 坚决打击偷、骗税行为, 加强对驻区外企业的税收征管, 防止税收收入流失, 同时强化土地出让收支等非税收入管理, 抓好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缴纳, 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二是继续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 使中央财政从体制上、政策上、制度上加大对西藏自治区的支持力度, 保证用于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方面的资金不断增加。三是大力争取全国其它省市和地区的资金和项目援助, 并引导援助资金、项目重点投向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扩大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资金来源。

(二)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三农”倾斜力度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长期形成的, 改变农牧区的面貌是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大量的投资, 应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西藏政府应不断调整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有效整合资金, 不断加大对“三农”的倾斜力度。结合西藏农牧区的特殊性, 针对性改善农牧民生活和生产条件, 解决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就业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 提供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吃、穿、住、行”基础设施, 提供农牧区基本生产顺利进行需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及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 提供农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性基础设施。

(三) 进一步改革财政体制,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财权层层的上移和事权层层的下放, 造成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对等, 而西藏农牧区作为全国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即使赋予其地方政府一定财权, 使其财权与事权达到对等, 政府也无法组织到与事权相匹配的财力, 也会出现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局面, 在基础设施的供给上形成“一品两制”。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现行财政体制, 进行有效协调, 使事权的变化、财权的调整和财力分配要相互动态跟进, 彼此匹配。其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重新配置财力是重要措施之一。针对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 应完善对西藏的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对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体现中央及各省市对西藏的财政援助。首先, 进一步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 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转移支付交错的财政平衡模式。第二, 综合考虑人均收入、公共服务成本、特殊支出等多种因素, 完善转移支付因素法计算公式, 逐步提高对西藏的转移支付补助系数, 提高西藏财力水平。第三, 自治区以下财政担负着更多的基层事权, 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 采取均衡性转移支付为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增加农牧区基础设施的供给提供财力保证。

(四) 加强西藏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进一步保障, 但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的缺乏, 使得各种方案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 加强西藏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及时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资金监督管理体系, 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非常重要。具体来说,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财经法律, 做好相关法制建设工作;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 加快西藏“金财工程”建设;注重财经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人才的职业化实现管理流程的职业化、精细化、标准化;通过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控制、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过错责任追究、信息共享等机制, 保障财政管理效能的提高。

摘要: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制约西藏农牧区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西藏农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前提和有效保障。本文详细分析了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现状之后, 得出了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的同时, 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仍存在不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 本文结合西藏特殊的历史、自然等因素, 分析了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特殊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8

一、双语教学的典范

康定县藏文中学地处康定县折多山以西藏民族聚居区, 创办于1987年11月, 坐落于川藏公路沿线小镇新都桥, 海拔3500米, 该校前身为新都桥小学戴帽初中部。历经二十三年的艰辛, 以双语为特色, 扬长避短,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基本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 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文化进步培养了大批的双语人才。在上级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关怀和鼎立扶持下, 在学校领导的励精图治与教师们的默默奉献下, 成为了折西地区唯一的高完中, 被誉为“双语教学的典范, 农牧区办学的希望”、“藏区教育的一颗明珠”。

1、新都桥藏文中学教育教学现状

康定县藏文中学服务范围为康定县折多山以西的九乡一镇, 服务地区为康定县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区。目前生源绝大多数是州内各县学生。学校共设立初、高中班级21个, 其中初中班级15个, 高中班级6个。学校执行以一类模式为主, 一二类模式并行, 藏、汉、英三语教学计划。学校共设立初中一类模式班级12个, 二类模式班级3个;高中一类模式班级4个, 二类模式班级2个。总学生人数为1093人。现在, 学校共有教职工80人 (其中代临工7人, 合同制工人2人) , 一线教师64人, 新都区支教教师4人。由于近年来党的民族政策措施到位, 当地政府和有关领导部门的关心和高度重视, 对该校基础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度, 还有各界关心民族教育的单位和个人都投入大量资金, 学校面貌同建校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目前拥有教学楼两幢 (其中一幢为危房) , 教师宿舍一幢, 仅能容纳18户教师, , 学生宿舍两幢, 办公楼一幢, 建筑总面积5191平方米, 还有三幢正在修建当中。学校还有各类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阶梯教室等基础设施。该校2010年被列为教育部农村远程教育模式三学校, 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室和远程教育数据接收室, 现在已正式开始了远程教育IP数据的接收。学校在2002年就被列为中国西部远程教育及李嘉诚现代远程教育基点学校。

2、加强管理工作, 突出双语教学的办学特色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是目前民族地区发展教育, 培养民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有特定的含义, 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用民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以及指用这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具体形式、目的、任务和相互关系。学校历来工作的重心和主要方向就是高标准严格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 从抓常规入手, 规范学校行为, 规章制度齐备, 条款清晰, 教师日常行为管理过细, 教师师德、师风在民族地区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过得硬, 较好地体现了工作效率, 有力的激发了教师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搞好双语教学,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关键。学校以“师以敬业为乐, 生以成才为志”的校训治校, 校风淳厚, 师生打成一片, 教师们在高原的艰苦环境中爱岗位爱学生, 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学生养成教育良好, 尊师爱校, 学习十分刻苦。学校针对藏区特点, 采取藏单即藏语单语种、藏加即藏语加汉语两种教学模式, 以“双语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不仅吸引了折西地区九乡一镇的学生, 甚至许多其他县的学生也不辞路远前来就读。目前, 双语教学已成为该校的重拳, 每年考取一批批大学生, 为民族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双语人才。教学中, 老师们自觉形成钻研业务, 不断学习充电, 转变观念, 推进素质教育, 克服学生基础差、偏科, 兼顾优生和差生“两头难”的极大勇气, 选择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学校从抓常规入手, 规范教学行为, 学校教务处和各教研组每月组织对教师教学常规“三本” (备课本、听课本、作业本) 的检查, 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超前备课, 作业必须详批详改, 常规检查工作由教务处亲自负责, 将常规检查结果登记在案, 定期通报检查结果并将常规检查与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按照康定县教育局“三课”的要求, 即要求骨干教师上教研课, 中年教师上示范课, 年轻教师上入门课来提高教学质量。

3、推进校本教研,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教研工作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校立足于“抓教研、促成效”,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本校实际, 勇于创新, 突破、改革传统教法, 把教研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学校教研组继续组织新老教师结成“一帮一”对子, 让新、老教师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投入到教师“三个一”活动中去, 即教师每年订一份教育刊物或报纸, 看一本教育经典著作, 写一篇教学论文。

立足民族教育,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 打造自己的双语特色,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大胆探索科研新路。该校已有两个课题被列为省级教改课题, “六课型、八环节”课题已于1996年结题。“民族中学双语师资培训模式研究”课题被列为省教育厅教改资助项目, 于2003年结题, 围绕本课题形成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有71篇教师论文获奖, 学校同时也获得了6个奖项, 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学校声誉也得到了提高, 这一系列的举措, 都极大地推动了双语教育教学工作。

4、健全规章制度, 全面推行寄宿制标准化管理

该校是康定县折西地区唯一的一所重点寄宿制学校, 寄宿制学生占学生人数的85%。学校在2006年10月就开始启动了寄宿制标准化管理工作, 对全体寄宿制学生发放了卧、洁具, 并进行标准化管理。

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校根据学生能歌善舞、活泼开朗、自尊心强、求知欲高的特点, 多年来主要通过以主题班会、团会、演讲、黑板报、举办中学生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科性第二课堂, 成功参加了2010年甘孜州中小学生艺术节。

二、康定县藏文中学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学校近年来面临着从来没有的良好发展契机, 学校校园面积在扩大, 学生人数在增加, 但是, 很多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流动性强

自然条件艰苦, 教师待遇差, 居住条件差, 后勤服务不完善等造成学校师资流动性强。仅本学期学校就调走教师3名骨干教师, 他们的调离给学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上溯到去年, 学校调离教师10人。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极不合理。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该校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就有52人, 这些教师撑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师资队伍年轻, 一方面可以说能给学校带来活力, 年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意识都是很强的;另一方面, 正是由于他们年轻, 教学经验缺乏, 不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使该校的师资力量跟不上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

3、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学校的许多硬件设施还很缺乏。多媒体设施, 实验设施、实验药品, 艺术类教学的各类器械及教室, 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三、康定县藏文中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1、安全工作, 常抓不懈, 巩固加强维稳长效机制

该校长期将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该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康定县折西的农牧区, 寄宿制学生占绝大多数, 因此管理难度很大, 安全工作不容忽视, 学校本着“安全不保, 何谈教学”的理念, 狠抓安全工作。

2、在高中起始年级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方案

在开学之前完成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任务。高中新课程2010级 (高中三年) 各学科课程开设方案。高中新课程2010级课程排课方案。

3、做好宣传工作, 扩大招生规模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9

一、现状调查

(一) 甘南农牧区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自身存在问题

目前, 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性宣传工作做得很及时, 可对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质性问题, 个别部门重视不够, 各类培训机构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规律和特殊性缺乏总体的认识和理解, 而且管理较松散, 工作缺乏激情, 动力不足, 势必导致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难以胜任本地区各项必需的师资培训任务。

(二) 现行教育政策, 导致甘南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不公平性

1. 由于教育政策本身的偏斜, 导致甘南州所辖七县一市的城乡教育差别较大

整体上讲, 近年来国家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 教育改革过程中在考虑优先发展或关注不同群体时出现了偏斜。从我国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的变迁来看, 教育改革使全国城市学校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而经济欠发达、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的发展却相当滞后, 城乡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环境以及经费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尽管近几年, 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很关注农村教育, 正在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可是在纠正过程中, 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教育工作重点缺乏系统性、前瞻性, 没有很好地统筹计划, 还停留在问题出现了甚至出现问题已造成严重后果了再说的阶段。发现哪所学校有了危房才改造, 哪个县教师工资发不下去就补发工资, 是缺乏系统规划的典型的例子。缺乏系统规划严重浪费了本地区十分稀缺的整体教育资源。

2. 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制约着本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由于本地区自身经济困难, 各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同其他较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投入在全州范围内的分配也不公平。在“以县为主”支付制度下, 同一地区不同县的财政收入不一样, 教育经费投入存在较大差异也就在所难免了。现在执行的“以县为主”的财政供给措施, 勉强能维持最基本的常规教学, 根本拿不出宽余财力来解决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 而教师不参加继续教育, 既违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 也会影响教师个人前途, 所以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教师继续教育是摆在农牧区中小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3. 甘南藏族自治州现行教师继续教育方案缺乏科学性, 课程设置偏重理论

甘南藏族自治州现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方案, 表面上看涉及面广, 其实课程设置整体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具体培训仍然沿用了传统培训方式, 注重理论知识, 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不够, 注重眼前效果, 缺乏对教师未来长期发展的整体考虑, 对教师日常的实际教学工作指导性不强, 也难激发教师对这种继续教育的兴趣。

(三) 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低效, 形式单一, 实效不佳

教师继续教育方案的设置应当以教育经验反思、教育观念除旧布新为重要内容。而甘南藏族自治州目前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低效性使继续教育失去了它在教师们心目中应有的地位。某些培训机构采取的培训方式, 基本上都是利用教师的双休日与节假日集中培训, 培训课时不足, 形式单一, 培训方案、方法不科学, 培训考核不严格, 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事实上, 这种简单的集中培训, 让教师接受的仍然是半新不旧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批量压缩灌输, 对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变触动不大, 实际效果不理想, 导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停留在表面上的形式主义。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纵向来看,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教师继续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但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 发展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差距还很大。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 进一步加大对农牧村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 体现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关怀

近年来, 国家逐年加大教育经费的整体投入, 取得了可喜成绩。可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区, 由于投入的侧重点不同, 导致农村 (尤其是少数民族农牧区) 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使国家的教育优惠政策在边远艰苦的农牧区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为此, 我们建议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政策,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 加大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力度, 增加其继续教育机会, 以此来提高农牧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 进一步完善现行农牧村教师继续教育方案, 注重实效性、系统性

针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目前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从实际出发, 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修改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 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确保继续教育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三) 立足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教育实际, 确立继续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工作

从甘南藏族自治州目前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多数教育培训都偏重教师个人的需求, 注重眼前急需, 忽略了现代社会和新时期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整体要求。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 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因此, 建议在制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时, 应当切合实际地处理好教师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应试所需与素质必需、眼前急需与长远需要的关系。

在实施继续教育工作过程中, 不能千篇一律地沿用传统的培训模式。培训工作除了重新确立目标, 还要确立继续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 确立培训内容要把握“三用”原则, 即让培训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实用、够用、会用。

(四) 结合甘南农牧区中小学校实际, 形式多样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农牧村中小学校, 条件差, 生活艰苦,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正常教学与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在时间上往往冲突,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建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比如, 培训形式除集中培训外, 还可采用远程教育、半脱产等形式;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 利用计算机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自学。同时,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采取学员之间的协同式、交互式教学。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集中培训期间, 让学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准备一节课在全班进行观摩, 这种形式针对学校教学实际, 实效性强, 能够增加培训学员之间的了解和对培训的认同感, 使学员共同进步。

(五) 建立城市———农村学校帮扶机制, 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继续教育发展

正如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指出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从目前甘南城乡教育的实际来看, 要尽快促进当地教育公平, 建立城市中小学与农牧区学校“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

建议城乡中小学结对, 进行教育和教学交流。城市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资源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农村中小学与城市对口学校结成对子, 可以实现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共享。

这样, 农村中小学教师可以到对口城市学校听课, 体会、感悟名师的教学艺术;城市教师也可以到农村中小学锻炼, 传授、交流教学经验, 了解农村中小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合作与交流。这是促进教育公平, 进而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好渠道。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7号, 1999.

[2]王建勤, 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7) .

[3]陆波.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7) .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10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为例, 对多年来政府牧区政策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再思考, 从牧区生产发展、牧民收入增长、牧区乡风文明和牧区民主管理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发挥好政府政策的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和分配功能。纵观全书, 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突出五大特点。

充满大爱的人文关怀。新牧区建设过程中, 在强势者声音巨大、牧民话语被淹没的情况下, 学者的学术责任就表现为充满大爱的人文关怀:通过反映民声来实现民主和改善民生。在民生方面, 盖教授认为: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贫困化严重、收入差距大, 要从实现牧民收入多元化、加大补贴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专业合作社等方面促进增收。

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在该书的绪论中作者写到:“本书是用手写就的, 但更是用脚走出来的。”作者及课题组成员历时6年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等8个盟市的29个牧业旗县进行了全面调研, 曾深入牧民蒙古包、专业合作社、牧业管理部门进行了大量访谈, 了解了牧区发展及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 厘清了各项牧业政策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牧民评价及政策效果, 为研究的针对性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奠定了基础。

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为探寻可操作的牧区政策, 盖教授以开阔的视野对每项政策都给予了历史的和世界的参照物。在阐述牧区生产发展时, 指出建国前我国历朝政府一直都有在草原牧区进行种植业的政策偏好。在阐述牧区民主管理时, 列举了美国、丹麦和澳大利亚等国牧区合作社的案例, 说明通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改善牧民交易条件, 降低交易成本, 抵御其他利益集团的侵蚀。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针对牧区的复杂性, 盖教授提出:研究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他说:在牧区甲地认为是正确的样本, 在乙地马上就找到反证 (如牧区围封转移) ;经济视角认为正确的, 文化的视角迅速就宣判为谬误 (如草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某项政策短期来看是利益, 长期来看就是亏损 (如牧区开矿) 。因此, 在制定牧区政策时必须“两手都要硬”, 既要对牧民进行补贴, 又不能使之成为“等靠要”的群体;既要保存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 又要与现代化相结合。全书通过65个专题案例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前瞻可行的对策建议。基于对牧区特有问题的调研和分析, 盖教授提出了“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牧区决策机制”, “摒弃不恰当的草原工业”, 发展环保畜牧业、循环型草业和生态旅游业, “优先将牧区非集体组织成员转移离开牧区”, “建立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等对策。这些对策与国务院近期公布的《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坚持生态优先”、“坚持改善民生”、“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积极发展牧区特色优势产业”等观点极其相似, 印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对策建议的可行性。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11

关键词:农牧学校;职业道德培养教育;完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一、引文

何谓职业道德,从事某类职业的人们约定俗成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是人的职业道德,也是人们道德品质的一种体现方式。用人单位在用人时虽然首先会考虑个人的专业能力,但是长远来讲还是会比较注重一个人的德行的,尤其是在国家公务员选用的考核中,“德”是位于首位的,是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又如现在的企业都要求员工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同事等,这些因素都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农牧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农牧方面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一般这些专门的技能型人才大多在生产的第一线,又或者是技术人员,所以他们的工作性质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且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工作强度比较大、危险系数高、工资不高,这些条件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往往具有很大的挑战,现在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学生意志力不够顽强,缺乏吃苦精神,所以这样的工作现状会使学生极度困扰,导致他们在择业、就业和守业的环节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我们每天都可以从不同的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报道:好多应届毕业生就职于某某公司,由于此公司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于是好多学生出现工作不足一个月纷纷离职的现象,而且在工作期间出现很多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没有做到爱岗敬业,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让社会对于这类学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由此可见,加强并完善农牧学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探讨完善农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方法

像农牧学校这类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也会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教育,但是往往过于表面化,他们往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教育。第一是军训,大多数学校在新生刚入学时会进行统一的军训,旨在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与意志力;第二是理论课程,学校往往会开设很多思想品德或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公共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修习,教师课上理论授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第三是特定课程,通过特定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第四是老师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以此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由上述传统的职业道德培养教育方法我们可以知道效果必定不怎么理想,首先农牧类院校的生源素质不及全日制统招本科院校的生源素质,所以农牧学生相对来说自制力及学习能力都相对比较欠缺。其次,教师以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虽不能说是无用,但是课堂教学往往乏味枯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对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是很小的。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并完善农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的方法,增加农牧学生将来就业、择业、守业的成功率。

(一)对职业教育课堂内容及方法进行改进完善

在基础职业道德课堂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可以相对增加一些本专业行业内的与学生未来就业息息相关的一些就业热点问题,并把其引入课堂使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讨论。老师需要起到正确的积极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经过学生的自主讨论,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深入每个学生心里。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调整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提高授课效果。

(二)对农牧学校新生的引导方法——讲座

刚入学的新生大多数对于自己所选的专业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很多人是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更别说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了,所以农牧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为新生准备入学讲座,讲座也要结合讨论的形式进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通过讲座的形式对新生起到引导作用,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一个初步的大体认识,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三)农牧学校应增加校友职业经验交流会

农牧学校可以组织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在校农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帮助在校生明晰就业的现实状况。往届毕业生对于同校的学弟学妹们可谓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他们走过的路,不久的将来会是在校生将要走向的路。由于相同的教育背景及社会环境,往届毕业生可以同在校生分享他们就业、择业、守业的现实状况以及心路历程,可以分享他们在社会上看到的当前对于他们这个专业的就业现实情况。这些案例对在校生来说更加实在,也更加能感同身受,对他们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而且促使他们关注现实社会就业现状,使自己明确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来提升自己,为自己以后更好的就业、守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校应组织农牧行业内企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指导

农牧类企业可以更直观的给学生做出相对的指导,他们可以告诉学生本专业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什么农牧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素养,企业需要员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素养。农牧类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教育,提出单位在用人时对职业道德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探究.《价值工程》.2012年6期

[2]刘亦明.湖南省高校保险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改革对策研究.《才智》.2015年10期

[3] 陈弢.导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现状研究——以五年制无锡旅游商贸高职为例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2011(学位年度)

农牧区教育政策 篇12

一、牧区教育的新变化

牧区教育是我省民族教育的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 各级政府从牧区实际出发,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牧区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措施, 把牧区教育作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 为牧区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 牧区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 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牧区实现“两基”目标是全省“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 各级政府把实施“两基”攻坚作为当地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把手”工程, 坚持“四个到位” (认识到位, 责任到位, 奖罚到位, 行为到位) , 确保“四个优先” (指导思想上优先、议事日程上优先、经费投入上优先、工作措施上优先) , 实行“一票否决制”, 全力推进, 取得了历史性进展。2010年, 随着玛曲、碌曲等4个县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 民族县 (市) 全部实现了“两基”目标, 标志着全省全面完成了“两基”目标, 是全省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 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长期以来, 改善牧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一直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牧区教育由过去的马背学校、帐篷学校逐步发展为适合牧区实际, 有规模、有特色的寄宿制学校。近年来, 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援藏资金支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 加大了对牧区教育的投入力度, 加快了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目前, 全省牧业县已经实现了每县有一所较高标准的寄宿制中学, 每个牧业乡都有寄宿制小学的目标, 基本解决了集中寄宿办学的问题。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 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得到全面落实。省、州 (市) 、县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把减轻农牧民经济负担、保证农牧区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 作为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义务教育普及进程的重大举措, 高度重视, 全面落实。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 免除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杂费、提供了免费教科书、落实了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特别是省政府提高了甘南州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和公用经费标准。肃北县、阿克塞县、肃南县政府自筹资金配套国家财政资金实施“四免一补”, 不仅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住宿费和住宿学生的生活费, 还免除了幼儿园和普通高中学生相应的费用。国家财政还给牧区下达专项取暖补助资金。这些惠民政策, 为牧区寄宿学生提供了生活保障, 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调动了广大农牧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 为控制学生辍学, 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 保证牧区顺利实现“两基”目标创造了条件。

(四) “双语”教育模式不断完善。全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集中在牧区县, 是我省民族教育的重要特点, 也是牧区教育的特色。多年来, 各级教育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 积极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 不断完善“双语”教学课程设置, “双语”教学模式有了很大拓展, 为学生进入高一层次的学校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这些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牧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通过对等协作培养计划、“特岗计划”以及各类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 教师队伍从量到质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 民族地区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小学为98.84%、初中为96.20%、高中为83.88%, 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1.38、5.04、27.97个百分点。

(六) 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省牧区县实施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推进牧区教育信息化, 基本实现了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类”模式的覆盖, 部分城镇中小学建成校园网, 实现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步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为提高农牧区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平台。

从牧区教育发展情况来看, 有一些新的发展变化值得肯定和借鉴。

一是群众教育理念的新变化。1998年, 我们在肃北、阿克塞、肃南县召开了全省牧区教育工作会议, 充分肯定了三个县率先在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做法, 认真总结了河西牧业县教育发展的经验。当时, 三个县的牧民为了孩子上学, 房子围着学校建, 呈现出由逐水草而居向逐教育而居转变、由让我受教育向我要受教育转变的喜人局面。如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群众观念发生更进一步的变化, 牧民由逐教育而居变为追求发达城市教育, 由我要受教育变为选择更优质教育。牧民群众教育观念的重大变化, 促进了牧区教育的飞跃式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不断提高牧区人口的文化素质, 酒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扶持民族县教育发展。其中把肃北、阿克塞两个牧区县的高中异地办在敦煌市的做法成为一大亮点。让牧民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体现了酒泉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优良传统, 值得全省各地学习、借鉴。

二是牧区办学模式的新变化。近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牧区县办学体制逐步发生了新的变化。许多牧业县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逐步探索传统办学模式的改革, 通过一校两部、十二年一贯制、异地就读等有效措施改革办学模式,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合理扩大学校规模, 取得很好的效果。阿克塞县利用县城搬迁的有利时机, 把原来的民族中学和县中学、民族小学和城关小学、民族幼儿园和县幼儿园分别合并为县中学、县小学和县幼儿园。肃北县通过布局调整把原来的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合并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民族学校。实践证明, 这些做法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 扩大了学校规模, 促进了资源共享, 提高了办学效益, 推动了各民族师生的和谐相处和共同进步。

三是牧区“双语”教学的新变化。近年来, 大部分牧区县在进一步加强母语教学的同时, 已从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程, 并加授英语。阿克塞县大胆尝试在民族中小学开展以加强汉语文授课比重为中心的“双语”教学试验改革。从1991年开始分段实施, 小学1-2年级, 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用汉语授课加授英语;从小学3年级开始, 加授哈语文到初中毕业;高中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使用汉语授课。实践证明这项改革符合“双语”教育规律, 使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为学生日后异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牧区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我省牧区县地域辽阔, 山大沟深, 高寒阴湿, 信息闭塞, 交通不便, 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发展特点和困难。牧区教育在这种特殊环境条件下办学, 发展慢、质量不高、效益低, 办学模式传统,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特殊。虽然牧区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新变化,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目前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未来改革和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全面提高牧区办学质量的任务相当艰巨。

(一) 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任务艰巨。随着“两基”的完成,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 学校校舍紧张、设备短缺等问题进一步显现。采暖期长, 办学成本高的特殊困难仍未完全解决, 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运转更为困难。信息技术教育起点低, 缺乏设备和师资力量, 教学内容单一, 发展还很缓慢。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及应用水平低, 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尽管国家加大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但仍不能满足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面临严峻挑战。

(二)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迫在眉睫。近几年由于牧区县“两基”攻坚任务艰巨, 教育人力、财力主要集中于“两基”攻坚。牧区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 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十分迫切。全省牧区县有幼儿园24所, 其中农村幼儿园6所。甘南州每县仅有1所幼儿园, 且幼儿园规模较小、条件简陋, “双语”幼儿园几近空白, 学前“双语”教师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学前教育“双语”师资缺乏, 90%的牧区幼儿无法入园。

(三) 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势在必行。牧区县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偏小, 办学条件差, 发展不协调, 质量低。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投入严重不足, 教学手段落后, 实训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 “双师型”教师紧缺, 缺少牧区特色专业教师和教材, 与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四)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繁重。由于教师编制短缺等因素, 牧区寄宿制学校专职生活教师和保健人员少, 大部分工作仍然由专业课教师兼任, 造成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 又要承担照顾学生生活的责任, 工作量大, 对教师教学有一定影响。教师培训任务还很艰巨, 提高牧区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老百姓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 首先是优秀教师资源,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牧区教师队伍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努力开创牧区教育的新局面

我省牧区聚居着藏族、裕固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民族, 占全省人口的3.7%, 占民族地区人口的30%。牧区教育不仅肩负着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历史责任, 还担负着巩固边防, 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定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转变教育观念, 打破常规, 创新办学模式, 更加注重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逐步建立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效益高、质量好、功能完善, 适应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牧区教育发展格局, 促进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开创牧区教育新局面。

(一)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增强加快发展牧区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颁布了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科学规划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线图, 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任务。纲要特别提出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 这对牧区教育发展来说, 更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努力增强加快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教育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 把全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具体化为本地目标, 把纲要的思路细化为具体的行动纲领, 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本地的有效举措。同时要与地方各部门积极协调, 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措施,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二是抓好各项目标的分解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 搞好总体设计, 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要把落实本地区纲要与“十二五”规划、年度计划紧密衔接起来,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制定出台具体措施, 分阶段、分步骤地抓好落实。三是要组织本地区干部职工和教师通过举办专题学习会、交流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广泛开展“新起点、新理念、新发展”的学习、讨论, 组织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活动, 要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宣传栏等宣传媒体, 营造重教、兴教、支教、乐教的良好氛围。

(二) 认真学习借鉴酒泉经验,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对口支援机制。近年来, 酒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教育, 肃北、阿克塞两个民族自治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两基”目标, 基本完成布局调整,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扶持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对发展牧区教育、边境教育和移民少数民族乡镇教育, 深化民族教育改革作出了明确规定, 采取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措施, 营造了良好的民族教育发展环境。特别是在酒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 肃北、阿克塞两个民族自治县高中在教育发达的敦煌异地办学, 同时, 酒泉其他各县市中小学也积极接受两个自治县学生就读。这些做法不仅使民族地区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享受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也使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兄弟县市的深情厚谊。

酒泉市重视和支持发展民族教育的经验, 深刻揭示了扶持帮助民族教育发展的内涵, 对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认为有几点非常突出。一是形成了好传统。长期以来酒泉市及各县区党委、政府一贯地支持帮助民族教育发展, 不断积累经验, 对民族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 措施不断创新, 每届政府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延续、发展和升华。二是建立了好机制。酒泉市支持发展民族教育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 要求统一, 任务细化, 责任明确, 考核到位, 确保了工作统筹有序、落实到位。三是采取了好措施。酒泉市为提高对民族教育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每年召开现场会, 动员各级各部门, 根据需求合理安排扶持项目和资金, 使对口帮扶工作受到民族地区的积极支持, 得到各族群众的衷心拥护。四是营造了好氛围。酒泉市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工作格局, 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民族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的生动局面。五是取得了好效果。酒泉市创造了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教育工作领导的新举措, 形成了帮助民族地区教育加快发展的新模式, 树立了向民族地区负责、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新形象, 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 酒泉市重视和支持发展民族教育的措施, 工作实、力度大、办法多, 动了真格, 出了实招, 见了成效。

从全省而言, 近年来, 我们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方面采取东西部教育对口支援、省内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高校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对口支援、“三位一体”、“一县一策”以及各地举办民族高中班, 兰州市、定西市支持帮助舟曲一中灾后异地借读、白银市会宁县支持玛曲学生异地借读等很多行之有效的对口帮助支援措施, 使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受益匪浅, 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和民族地区广大家长的广泛赞扬, 值得我们继续发扬。

(三) 提高牧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开创牧区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今后一段时期,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把工作重点凝聚到落实中央和省委制定的政策上来, 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和保障体系为基本前提, 以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双语”教育为切入点, 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服务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能力为着力点,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为支撑, 以促进均衡发展, 维护教育公平为保障, 推进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到2015年, 牧区教育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平均发展水平, 到2020年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1.以“国检”为契机, 提升牧区教育发展水平。国家即将对我省“两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时间紧, 要求严, 责任重大。大部分牧区县实现“两基”时间短、工作基础薄弱, 各项指标波动性大, 全省能否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牧区县责任重大。全省教育工作会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 省政府又召开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对全省进行了总动员, 对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普及水平、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全面提升“两基”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最近, 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两基”迎“国检”义务教育监测工作培训会议, 进一步作了安排部署。这就需要我们齐心协力、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弥补差距, 以这次“国检”为契机, 全面提升牧区县教育发展水平。

一要提高认识,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两基”工作检查验收, 是国家依法对“两基”工作的整体评估确认, 也是对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全面检查和考核。我们必须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把“两基”迎“国检”作为各级教育部门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强化责任, 精心组织, 积极配合, 确保全省“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绝不能有丝毫轻视。

二要明确目标, 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使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必须抓好的紧迫而艰巨的基础性任务。要加大控辍保学力度, 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和完成率, 在校生年辍学率要控制在国家要求的指标内, 确保流动就业人口子女、留守儿童都能够按时接受义务教育。要坚持把巩固提高扫盲成果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工技能培训、城镇就业培训等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

三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提高办学水平。按照符合实际、集中发展、满足需求、保证质量、实现跨越的原则, 坚持“四个集中”的总体思路, 以培育和建设优质学校为重点, 集中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与建设,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使薄弱学校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区域内教育资源更加趋于均衡, 政府资金投入得到重点倾斜, 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更加完善, 努力办好硬件达标、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质量合格的“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共同学习进步, 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沟通, 实现各民族安定团结。

2.建立和完善“双语”教育体系, 特别是加强学前“双语”教育。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的不断深入, 各民族语言文字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国家依法保障在学校教学中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各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目前, 少数民族“双语”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双语”教育模式, 为增进各民族之间广泛交流交融、继承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 要认真总结经验, 正确处理好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关系。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内部交流的重要工具,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56个民族加强广泛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力加强“双语”教育是保持发扬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本保障, 是全面增强各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建设能力的根本大计, 是全面加强56个民族广泛深入交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我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主要集中在牧区县, “双语”教育是牧区教育的主要特色, 加强“双语”教育是提高牧区教育质量的关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遵循“双语”教育规律, 稳步推进“双语”教育工作, 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实际, 以确保少数民族学生达到“双语”兼通为基本目标, 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在少数民族“双语”地区和民族学校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双语”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和校本课程为补充, 各学段教育相衔接, 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发展相适应的“双语”教育体系。要加强“双语”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建设, 坚持使用国家开发教材为主, 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牧区实际、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重视发扬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双语”教材和教学资源。在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同时, 积极推进和普及学前“双语”教育, 结合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 统筹利用闲置出来的土地、校舍等资源, 鼓励和支持举办“双语”幼儿园和学前班。力争到2015年, 肃北、阿克塞、天祝3个牧业县普及学前“双语”教育, 甘南州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要建立健全“双语”教育督导评价机制, 加强“双语”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指导, 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和完善“双语”教育, 提高“双语”教育质量, 推进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教师是关键。要把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的“双语”教师队伍作为推进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 切实加大培养培训力度。要把政治可靠作为选用教师的首要标准, 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教师入口关, 切实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并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创新教师补充机制,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要向牧区县支持倾斜。各自治州、县还可以制定政策, 建立健全区域内教师定期轮岗制度, 推动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 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优化城乡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积极支持“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依托省内外师范院校拓宽“双语”培训渠道, 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牧区实现“两基”后面临的另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我们要从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出发, 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为重点,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帮助广大农牧民通过职业教育更好地就业、创业和增加收入, 特别是要帮助弱势群体解决接受职业教育的问题, 使之能适应社会, 有能力创造美好生活。要统筹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统筹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初中毕业生升学问题, 将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全部吸纳到职业学校, 杜绝青少年流入社会。同时, 适度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积极支持牧区县普通高中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牧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5年, 牧区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 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以上。

5.进一步加强牧区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各地要继续发扬教育系统对口帮扶支援工作的优良传统, 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工作的力度。要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 举办牧区高中班和中职班, 面向牧区县招收学生。要创新专业设置, 帮助发展面向牧区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及民族特色产业的精品专业建设, 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的特色专业建设。兰州、白银、天水、金昌、武威等市要按照省委发[2010]7号文件精神, 创造条件, 加大对藏区教育的支持力度, 面向藏区招收高中学生, 举办藏区高中班, 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友好交往。继续办好西北师大附中等高中民族班。要继续采取中小学校长挂职学习交流的办法, 每年安排若干名牧区县中小学校长到省内各市优质中小学挂职学习。各市也要派中小学校长到牧区县挂职锻炼, 承担基层培训任务, 帮助牧区县中小学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更新教育理念。要加强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交流沟通, 进一步巩固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上一篇:文本写作下一篇:中医药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