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农牧生产管理(共5篇)
地区农牧生产管理 篇1
传统的理财意义是指对财产的管理, 伴随着城市金融市场的完善和活跃, 城镇居民对各类理财的方式、渠道、风险都早已非常了解, 在很多发达国家, 树立财富管理意识甚至是小学启蒙教育的必修课程, 然而在我国西部的农村牧区, 广大农牧民却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 仍然保持着原生态的理财方法。农牧民是否有理财的需求?目前的农牧民如何理财?如何让农牧民更好地理财?本文以内蒙古地区的农牧民理财为例研究了上述问题。
1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近年来理财需求的形成
1.1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的收入消费情况
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529.6元, 比2005年增加2 540.7元, 年均增加508.1元, 年均增长13.1%;收入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首先是工资性收入、财产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促使农牧民现金收入迅速增加, 2005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现金纯收入为2 462.5元, 2010年达到4 575.1元, 年均增加422.5元, 其次收入的来源渠道也呈现出多样化, 内蒙古地区长期以来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区, 经营结构单一、收入渠道狭窄, 近年来, 特别是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深化实施, 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粮食直接补贴、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财政补贴的发放, 直接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加上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从业, 逐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截止到2006年底, 内蒙古农村牧区外出务工劳动力就已经达到了75万, 农牧民的劳务收入也在快速积累。
消费方面, 食品、衣着类生活必须品开支比例逐年下降, 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提高,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开始将消费支出更多的用于改善居住环境, 改善其他生活用品上。从1995年的人均存款余额1 804元, 到2010年的18 877元, 农牧民的现金结余逐年增加, 幅度巨大。
1.2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快速形成的理财需求
2000年鄂尔多斯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 形成了以煤碳、羊绒、稀土、天然气为主体产业的经济发展区, 进入2005年, 内蒙古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核心的三角经济带, 同时辐射了周边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盟市旗县区的快速发展, 煤炭、乳品、生物制药、旅游等一系列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广大农牧民的致富, 到2010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 575.1元, 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到了18 877元, 实现了财富的初步积累, 农牧民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欲望与日俱增, 同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了农牧民的金融服务环境, 实现了农牧民金融理财的硬性环境条件, 理财的愿望被迅速激发出来。
2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现有的主要理财方式及特征
2.1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现有的主要理财方式
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 受到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文化传承等多因素的影响, 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理财现状。传统的储蓄依旧为主要的理财方式;受到传统游牧业的影响, 相当数量的牧民选择投资畜牧养殖生物性资产投资;民间借贷理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农村牧区的现金借贷形式;投资不动产等理财形式, 快速富裕起来的农牧民也开始选择这种理财形式;对于多数的蒙古族妇女, 松石、珊瑚等特色宝石饰品也是大受欢迎的特殊投资爱好。
2.2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理财的特征
2.2.1 理财方式渠道比较单一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余额宝等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涌入城市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生活, 城市居民的理财选择多样化, 房产、金融理财产品、保险、贵金属, 甚至是比特币的投资, 种种理财方式花样翻新。但是在内蒙古地区的农村牧区, 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 加上语言障碍, 互联网应用的局限性, 这些城市居民耳熟能详的理财方式都还是新名词, 可供农牧民选择的理财方式简单, 品种单一, 可选择性差。
2.2.2 生物性资产投资比例高, 风险高
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牧民的资产90%是牛羊等牲畜, 投资生物资产最大的风险不仅来源于自然灾害、疫病养殖灾害, 更多的风险来源于牛羊肉以及皮毛市场行情的巨大波动, 这些因素都是市场存在的固有风险, 不能控制, 加上牧民的生产具有季节性, 每年秋季剪羊毛之后会比较富裕, 春季畜牧生产投资阶段, 经济相对比较拮据, 所以一旦出现情况, 牧民的损失往往是不可承受的, 极具风险。
2.2.3 追求高利率, 负面影响巨大
内蒙古地区今年来的民间借贷活跃, 牧区富余资金的寻租成为了推动牧区民间借贷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在一些人已把经营民间借贷作为一项经济收入来源, 尤其以鄂尔多斯市最有代表性, 仅这一地区年地下借贷资金规模保守估计就在500亿元左右, 在锡林郭勒盟的东乌旗、东苏旗等地也比较普遍。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民间借贷的优越性在于钱的流动性好, 但是高成本、高利率的的投资往往蕴含着更大的金融风险和经济泡沫。
3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未来理财的主要方向
3.1 入股农牧区专业生产经营合作社
近几年快速兴起的农牧业生产经营合作社为广大的农牧民带来新的理财思路, 借鉴合作社的运行优势, 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经营理念, 克服生产、管理、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截止到2012年内蒙古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 099家, 预计到2015年, 内蒙古农牧民合作社有望达到41 470家。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扶植措施, 阿荣旗政府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 优先对专业合作社放款, 进行了利率优惠。旗政府对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补助10万元, 并制定规定合作社采购大型农机具不仅可以享受国家30%的补助款, 还可以享受旗政府35%的补助, 并安排农业技术员上门指导农民生产。西乌旗2013年内计划为24个农牧民重点合作社协调贴息贷款1 000万元, 并由旗财政投入贴息资金100万元, 扶持鼓励合作社发展壮大。随着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农牧民可以选择入股合作社进行专业化生产, 随着合作社数量的增加以及管理结构的完善, 更多的农牧民可以选择投资加入, 称为合作社的新型股东, 这种投资理财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投资具有长期效应, 一次投入, 多次回报, 投资风险低, 而且具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3.2 投资银行等金融理财产品的常态化
现如今各大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市场和理财产品日渐成熟, 城镇居民已经感受到理财产品的巨大优越性, 然而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农牧民来讲, 理财取向相对更加的保守和谨慎, 面向城镇居民理财市场的理财产品并不一定适合他们, 因此在农牧区营业网点多、服务覆盖面广、群众基础较好的金融机构应逐步推出适应农牧民理财的专业产品, 满足农牧民理财需求, 延伸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内蒙古银行是内蒙古地区本土商业银行, 近两年逐步发行了“财富X”系列理财产品, 保本保收益, 收益稳定, 风险低, 非常适合初期涉足理财的农牧民, 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捧。自治区金谷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各家银行也逐步推出各类适合农牧民投资的金融理财产品, 这将逐步取代农牧民传统的定期存款、现金存款等财产管理方式成为常态化。
3.3 投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广泛开展, 农牧民的生活日新月异, 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投资前景, 群众自愿出资, 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获益于新农村建设。这样的投资不仅具有经济效益, 而且具有社会效益, 也是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参与祖国建设事业, 参与社会活动的良好契机, 农牧民离不开土地, 离不开牧场, 这样的投资注定可以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收获美好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皇甫江.内蒙古农村牧区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 2007.
[2]卢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石家庄:河北大学, 2010.
[3]韩菊, 韩娟.农牧区投资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调查——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金融, 2013 (1) .
高原地区农牧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篇2
【关键词】高原;农牧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10年9月-2010年11月,根據西藏自治区的统一安排,拉孜县组织了6个乡镇共1699名成年农牧民参加体检,其中男性697人,女性1002人,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20岁。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方法农牧民均是自愿参加体检,检查项目为胸部透视、测血压【1】中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者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内外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乙肝表面抗原,女性加做妇科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2结果
参加健康体检农牧民共1699人,有健康问题的有964人,占体检总人数的56.7%,男性患病人数为384人,占男性体检人数的49.9%,女性患病人数为616人,占女性体检人数的61.5%。女性患病比例较男性高,这可能与女性多一项妇科检查有关。总体来看,其中患病率最高的为谷丙转氨酶升高共有240例(患病率为14.1%),第2-5位的疾病依次是胆道疾病225例(患病率为13.2%)、血红蛋白增多症217例(患病率为12.8%)、高血压211例(患病率为12.4%)、心电图异常152例(患病率为8.9%)。结果见表1。
2.1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农牧民中文盲的有1232人,患病的有758人,患病比例为61.5%,非文盲的有467人,患病人数为206人,患病比例为44.1%,两者患病比例经χ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4.84 P<0.01)。
2.2与性别的关系20-29岁年龄组中血红蛋白增多症的男女患病率差异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 P<0.05)。30-39岁年龄组中胆道疾病、血红蛋白增多症男女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3 χ2≈11.16P值均<0.01)。40-49岁年龄组中谷丙转氨酶升高、血红蛋白增多症、心电图异常男女患病率差异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9 χ2≈96.47 χ2≈6.80P值均<0.01)。50-59岁年龄组中谷丙转氨酶升高、血红蛋白增多症、高血压男女患病率差异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 χ2≈55.85 χ2≈6.99P值均<0.01)。60岁以上年龄组中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疾病则为血红蛋白增多症(χ2≈5.13 P<0.05)。本次体检的前5位疾病(即谷丙转氨酶升高、胆道疾病、血红蛋白增多症、高血压、心电图异常),除上述提到的在各年龄组有男女患病率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的在各组内无明显男女患病率统计学差异。
2.3与年龄的关系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病率中20-29岁年龄组与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08 P<0.01)。胆道疾病的患病率中20-29岁年龄组与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6.56 P<0.01)。血红蛋白增多症的患病率中20-29岁年龄组分别与40-49岁年龄组、50-59岁年龄组、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χ2≈33.53 χ2≈66.10χ2≈14.86P值均<0.01)。高血压的患病率中20-29岁年龄组分别与30-39岁年龄组、40-49岁年龄组、50-59岁年龄组、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χ2≈7.77 χ2≈59.57χ2≈48.95 χ2≈22.41P值均<0.01),30-39岁年龄组与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也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χ2≈29.42 P<0.01)。说明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患病率增加。心电图异常的患病率中20-29岁年龄组与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24 P<0.01)。上述5种疾病中除了已经提到的20-29岁年龄组患病率与之有统计学上差异的各年龄组外,其余的各年龄组患病率与20-29岁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根据本次体检结果,我县农牧民常见疾病为谷丙转氨酶升高、胆道疾病、血红蛋白增多症、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贫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高血脂、脂肪肝、肝包虫病、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脾肿大、肺结核等疾病,与内地潘海英等【2】、张小琴等的农民体检调查结果疾病的排序不同,反映了高原地区农牧民的疾病谱。根据体检结果以及以上这些情况,笔者认为仍需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3.1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农牧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3.3走进乡村,对农牧民进行以上常见疾病的健康宣教,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健康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
[2] 潘海英,张良根.广陈社区2008-2009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
地区农牧生产管理 篇3
一、国贫地区农牧民工就业特点
(一)外出多,本地少
通常,按农牧民工就业的地域以户口所在乡镇为界,转移到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叫外出农牧民工;在本乡镇内进行了非农转移就业的,叫本地农牧民工。
调查显示,国贫地区115万农牧民工中,外出(本乡镇以外)人数达93万人,占80.9%,比全区农牧民工外出占比高10.7个百分点。其中,约有62万人在自治区内流动,占54%,比全区区内流动比例低约1个百分点;有31万人跨省区流动,占27%,比全区跨省区流动比例高11.7个百分点,国贫地区的跨省区流动农牧民工占全区跨省区流动农牧民工总量的比重超过八成。
本地(本乡镇内)农牧民工人数约为22万人,占19.1%,比全区本地农牧民工占比低10.7个百分点。其中,非农务工13万人,占11.3%,比全区本地非农务工占比低8.1个百分点;非农自主创业(包括注册企业、个体户和小摊小贩)9万人,占7.8%,比全区本地非农自主创业占比低2.6个百分点。
(二)更多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地域看,31个国贫地区外出农牧民工主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集中,比例超过7成,比全区外出农牧民工流向地级以上城市比例高12.7个百分点。其中,流向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盟市所在地城市的比例分别为16.2%、20.1%和34.3%,比全区高5.2、0.3和7.2个百分点。而流向旗县所在地的占25%,低于全区12.7个百分点。可见,大中城市对国贫地区农村牧区劳动力更具吸引力。
(三)就业选择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产业分布看,国贫地区农牧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与全区农牧民工分布格局相同,在三产的就业比重达到68.9%,但仍比全区均值低3.9个百分点;而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30.9%,比全区平均高4.1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看,居民修理及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五大行业从业占比较高,分别占23.6%、16.9%、16.4%、7.9%和7.9%,合计超过七成。从行业分布与全区水平比较看,居民修理及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交运仓储业,由于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从业比重较全区农牧民工平均水平分别低2.2、3.3和4.6个百分点;而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技能要求较低,从业比重比全区农牧民工分别高2.3、2.4和1.7个百分点。国贫地区农牧民工就业层次比全区农牧民工明显偏低。
(四)从业收入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2015年国贫地区农牧民工人均月收入为3253元,比同期全区平均水平高0.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其中,外出农牧民工人均月收入为3201元,比全区水平略低1.4%,主要受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限制,多从事收入水平较低的简单劳动所致,但远比回家乡务农收入要高;本地农牧民工的人均月收入为3295元,比全区水平高2.2%,这与“十个全覆盖”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有直接关系。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前提下,国贫地区农牧民工的收入仍能保持高于全国农牧民工平均水平实属不易。
二、制约贫困地区农牧民转移脱贫的主要因素
(一)滞后的县域经济限制了农牧民就近转移就业
从国贫地区农牧民工就业地域构成看,在县域内就业(包括乡内、乡外县内)的占64.3%,比全区农牧民工平均水平低9.3个百分点;而到县外区内和区外就业的占35.4%,比全区农牧民工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在“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大环境下,国贫地区农牧民工在本旗县范围内就业的比例仍然明显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凸显出其县域经济、小城镇和乡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同时也证明了靠短期的项目刺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贫地区农牧民长期、稳定转移就业的问题。
(二)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影响转移就业的层次
从转移就业所从事的行业可以看出,国贫地区农牧民工从事简单劳动的就业比例高于全区水平,在需要一定技能、专业技术的行业就业比例则明显偏低;这表明国贫地区农牧民在技术和知识方面相对欠缺。调查显示,在全区范围内,已有39.1%的农牧民工学历达到高中及以上,而国贫地区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牧民工仅有34.4%,低4.7个百分点;国贫地区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虽然比全区农牧民工平均水平略高1个百分点左右,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接受农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成,接受非农技能培训的也不足4成。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上的差距不仅造成就业能力的欠缺,也影响着择业方向的选择和就业层次的提升。
(三)劳动保障不足,埋下返贫隐患
调查显示,有55.2%的国贫地区农牧民工没有与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一旦遇到劳动纠纷,很难通过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险的国贫地区农牧民工占比高达44.4%,比全区农牧民工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人会因丧失劳动能力而缺少生活来源,如果再没有了养老保险的保障,他们返贫的风险将大幅增加。
(四)教育状况堪忧,埋下贫困代际传递隐患
由于国贫地区学校数量少、距离远,大量学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就需要住校,产生了较多的食宿交通费用。2015年,国贫地区上小学或初中的农牧民子女食宿交通费用为人均3071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5.6%;上普通高中或以上的为人均4998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7%;上中等职业学校的为人均4375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8.1%。较高的就学成本给家庭带来明显的经济压力,使辍学和因学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显示,在国贫地区12-15岁的农牧民子女中有13.7%的人没有上学,比全区平均水平高7.7个百分点;而15-18岁的子女中有50%的人没有上学。这表明国贫地区有超过一成的孩子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就不再上学,有一半的适龄青少年只读完初中就终止了学业。基础教育的缺失埋下了贫困代际传递的隐患。
三、促进国贫地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重点扶持,提升转移就业率,促就业稳增长
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找准着力点,因地制宜,挖掘内蒙古特有的地形地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旅游资源,促进“草原游”、“沙漠游”、“冰雪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尝试“众酬”、“网上种地”、“网上养殖”等多种模式,开发特色扶贫项目,为国贫地区农牧民在当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更多机会,降低转移就业成本,提高脱贫效率。政策层面,可以出台一些用工激励措施,借鉴过去鼓励招收下岗职工政策,对凡招收农村牧区贫困家庭成员的私营企业和单位,通过给予一定税费优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强化重点扶持;新开发的扶贫项目,在落地时应重点向贫困户倾斜,可以由家庭单独经营的项目要首先考虑贫困家庭,需要用工的较大项目用人时要优先聘用贫困家庭的劳动力。
(二)既“扶志”也“扶智”,促进精神脱贫
“精神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精神上有力量,实践中才有力量。在精神扶贫方面,第一应该“扶志”,第二应该“扶智”。在“扶志”方面,地方政府应组织当地成功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开展示范讲座,介绍勤劳致富的经验,激励带动贫困户,使其有信心、有勇气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摆脱贫困。在“扶智”方面,发展教育是根本之举。应从基础教育抓起,提升整个贫困地区的文化水平。地方政府可以试行12年义务教育,完善各学习阶段的奖助学金制度,建立专项教育基金精准帮扶就学困难的贫困家庭子女,尤其应在食宿及交通费用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预防因基础教育缺失而造成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发生。
(三)增加资金供给,做到公开透明
一方面应在财税、金融方面想方设法进一步增加扶贫资金供给,扩大扶贫贷款使用范围,简化贷款流程,缓解国贫地区农牧民的资金压力,提高他们自主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应坚决打击随意挤占、挪用扶贫款项行为,加强监督;有针对性地使用好扶贫资金,避免扶贫款“人人有份、人人不足”;公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低保户评定标准及流程,做到评定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
(四)签合同,降费率,规避返贫风险
地区农牧生产管理 篇4
摘要:信息革命使网络得到发展,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新途径,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弥合了数字鸿沟。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针对青海地广人稀,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信息闭塞的特点,提出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主要因素。阐述随着3G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信息,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青海偏远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3G;偏远地区;经济发展
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
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更重要的是给当地的经济等带来了重大的效益。
针对我国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近几年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移动网络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如何有效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服务青海当地经济发展,不但紧迫而且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青海是我国的面积大省、人口小省、资源富省,由于青海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3G(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线路和设备铺设而成的通信网络)技术非常适合青海复杂的地理环境,3G网络的建设对于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
一、切实发挥移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青海省政府也将移动网络建设提到重要位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将宽带网络作为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基于对移动网络在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性的战略性的部署,不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将会对青海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地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主要目标中指出:“到201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40%,3G/4G用户普及率达到4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2%,城镇有线电视用户覆盖率达到85%。到2020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和12Mbps,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4G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城镇有线电视网络用户覆盖率达到96%。”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会对青海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如何实现好这个目标,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建设难。由于青海省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加之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投入不足成为制约边远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
(二)人口分布不平衡。青海人口总量少,是全国人口密度极低的省份之一。但省内地区间人口分布差异很大,呈明显的东稠西疏的特点。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土地面积仅占青海省面积的2.89%,却集中了青海省64.1%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174.75人,比全国人口平均密度高34.75人;6个民族自治州土地面积占青海省面积的97.11%,而人口只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5.9%,平均每平方公里仅2.91人[1]。2011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68.17万人。其中:城镇262.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乡村305.55万人,占53.8%。基于此原因,网络建设的投入上也明显显现出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投入远高于青海西部人口稀疏的地区。
(三)网络建设不平衡。青海省东西部差距很大,东部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对于西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经济基础也好于西部农牧区,因此东部地区在网络建设上要高于西部地区,而占青海省绝大面积的西部地区的网络建设发展比较滞后,与东部地区相比,发展很不平衡。
(四)网络认识不够。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偏远山区农村、牧区,由于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移动网络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功能和作用还远未被大多数人所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网络就是玩游戏和聊天的工具,不能正确理解网络在当今社会,对地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性认识,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网络的发展和高效利用。
三、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移动网络知识的宣传。在青海偏远地区,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信息社会信息的重要性,认识到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民,信息素养将是一种基本素养。更新观念,增强人们追求新知识的渴望。同时,加大移动学习方式的宣传,让人们清楚的理解认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理解它的优越性与其将带来的长远的利益,让人们认识移动学习、理解移动学习并且自愿实践移动学习。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不但认识移动网络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使人们感受到移动网络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網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尤其是加强青海西部偏远地区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要解决边远农牧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投入渠道,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边远农牧区网络建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移动网络建设的扶持力度;网络运营商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站在推进边远农牧区信息化建设的高度,加快移动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模式终端站点覆盖率。
(三)进一步实行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每年都有不断的移动学习新型设备的涌现,这些设备的性能与功能都在不断的完善[3],对于青海偏远地区的移动学习来说,学习终端设备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既要性能好,适合青海偏远地区的环境,又要考虑价格的因素,因此,设备的性价比是关键。青海偏远地区的移动学习需要选择出适合自身使用的学习终端设备。
(四)加强对基于移动通讯设备的学习软件的引进与应用。现今,虽然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软件不计其数,但发展青海偏远地区的移动学习,要尽可能考虑地区的实际、学习者的实际,开发适合青海偏远地区学习者使用的移动学习平台,比如要易学易用,方便简单地连接互联网等等。
四、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更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移动互联网必将发挥积极作用,要完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人上网、用网创造条件,让偏远地区群众充分感受到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更重要的是给当地的经济等带来了重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第16期[EB/OL],http://www.qhtjj.gov.cn/tjfx/201205/t20120524_46790.asp
[2]浅谈边远贫困山区远程教育面临的难点及对策[EB/OL],http://www.docin.com/p-95857029.html
地区农牧生产管理 篇5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把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加大对“三无”捕捞渔船查处力度,纠正安全设备配备不齐全等违规操作行为;加强水产养殖执法检查,对养殖场“三项记录”、违禁渔药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常预测,常提醒,常检查,常整改。与基层水库渔政管理站、水产养殖户、机动捕捞渔船船主层层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压死责任,共签订责任状327份。
二是排查隐患,源头堵漏。我局在强化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加大排查力度,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采取专项督查、“回头看”等多种方式,真正消灭死角,消灭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