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牧产品(共3篇)
特色农牧产品 篇1
特色农业是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 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林芝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带, 成为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素有“生物基因库”、“动植物王园”、“西藏江南”、“东方瑞士”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林芝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林芝发展特色农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林芝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林芝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可谓具备了“天时、地理、人和”的无比优势。
1 资源优势
1.1 独特的气候条件
林芝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 位于北纬26°52′~30°40′, 东经92°09′~98°47′之间。林芝地区年平均气温7℃~16℃, 年降水总量400~2200毫米, 年平均降雨量650毫米左右, 年太阳总辐射5460~7530兆焦耳/平方米, 年平均日照2022小时, 无霜期180天。林芝地区东南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地区, 西部为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地区, 东北部为高原温带季风湿润地区。全地区气候日照偏少, 长冬无夏, 温度变化小;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 降水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立体气候明显。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林芝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农牧业资源。
1.2 丰富的水资源
林芝地区冰川及常年积雪面积达6728.2平方千米, 占土地面积的5.78%。现代冰川大多属海洋性冰川, 工布江达、朗县西部为海洋性和大陆性过渡性冰川。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南坡波密县易贡八玉沟的卡钦冰川长32千米, 面积170多平方千米, 冰舌末端海拔为2530米, 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冰川雪线分布高度自东南向西北升高。丰富的冰雪资源提供了充沛的水源。林芝境内河流、湖泊、溪流广布, 河流水面积78.37万亩, 占土地面积的0.46%。丰富的水资源, 为林芝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饮水保障。
1.3 多样化的生物资源
林芝地区林地面积为246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53.01%, 森林覆盖率为46.09%, 活木蓄积量8.82亿立方米, 占全区木蓄积量的64.9%, 是全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林芝具有热带、亚热带、寒温带和湿润、半湿润气候带的各种森林植被, 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典型地区, 高等植物达2000多种。木本植物有上百种, 几乎从亚热带到寒温带的各种针、阔叶树种均有分布, 林木主要有云杉、铁杉、冷杉、高山松、华山松、乔松、云南松、落叶松、柏木、白桦、青冈、香椿、樟木等, 其中乔松、巨柏、喜马拉雅冷杉属稀有树种。有野生动物340余种, 其中哺乳动物63种, 鸟类232种, 爬行动物25种, 两栖类20种, 昆虫类有1800多种。林下资源有各类中草药材2400余种, 食用菌类120余种。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青稞、豌豆、荞麦、玉米、稻谷、鸡爪谷、黄豆等。林芝地区家养动物主要有牦牛、黄牛、马、驴、骡、绵羊、山羊、猪、鸡、鸭、兔等。多样化的生物资源解决了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种源问题, 有利于林芝特色农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2 区域优势
林芝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 东与昌都地区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区州毗邻, 西与拉萨市和山南地区交界, 北与那曲地区相连, 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 既有利于发展国内贸易, 也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林芝地区以318国道为主线, 以林邛公路和乡村公路为副线, 以八一镇为中心, 连接区内各个地方的贸易往来。全地区现有公路4013.97公里, 县级通达率为85.71%, 乡镇通达率为85.2%。林芝机场通航以来, 已安全起降110架次, 旅客吞吐量12909人, 货邮吞吐量33.8吨。按林芝交通发展的现状来看, 林芝特色农业的贸易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区内交通线路的飞速发展, 金融服务等其他方面的逐步跟进, 都将为林芝县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产品优势
3.1 丰富的特色产品
林芝地区物产丰富, 该地区土特产品星罗棋布, 主要的品种包括:食用菌资源有银耳、木耳、松茸、猴头、获等、灵芝等。名贵药材主要有肠香、熊胆、灵芝、虫草、猴头、天麻、三七、贝母、五灵脂、雪莲、黄连等。畜产品主要有耗牛、黄牛、偏牛、马、驴、骡、山羊、绵羊、藏鸡、藏香猪等多类畜产品。水果有菊萄、苹果、苹果梨、核桃等。经过多年的努力, 察隅、波密县的天麻、油菜, 林芝县的玉米、土豆、无公害蔬菜, 米林县的优质水果、藏药材, 朗县的花椒、辣椒、核桃、野山桃, 工布江达县的藏猪、藏鸡, 墨脱县的香蕉, 米林农场的嘎玛瓜果等一批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已推向国内外市场。
3.2 产品安全、优质
林芝地区山清水秀, 环境优美, 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极好生态环境, 使得林芝生产的农牧产品具有安全、优质等特性。林芝有着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 并以无污染、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形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感知和接受。据报道, 林芝特色优势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 林芝松茸、拉萨青稞啤酒、5100矿泉水等一批特色产品已经走出高原, 打入了国内外市场。林芝的松茸深受日本消费者的欢迎, 林芝的松茸有很大一部分出口到了日本。林芝本地产品安全、优质的特点, 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保证林芝特色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3 农牧产业已初具规模
一直以来, 林芝地区始终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区域优先突破”的发展方针, 坚持因地制宜, 通过实施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 大力突进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 农牧区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特色化发展、品牌格局初步形成的态势已基本显现。截至目前, 林芝地区农牧特色产业已初步建立了以波密、察隅为主的粮油生产加工;以米林、林芝、朗县为主的高原优质水果种植;以工布江达、米林、林芝县为主的藏香猪、藏鸡特色养殖等八大特色产业带。
4 政策优势
4.1 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从2004年到2010年, 中央连续7年的头号文件的主题都事关“三农”。尤其是2007年以来, 国家大量的强农惠农政策, 为林芝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更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项目补助、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等。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第一部分就明确的指出要“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具体涉及到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等。
4.2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 国务院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中对林芝发展特色农牧业具有支持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大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二是优先安排建设项目: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 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 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 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 向西部地区倾斜, 逐步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四是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根据商业信贷的自主原则, 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 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优势产业、小城镇建设、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五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在一定期限内,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为保护生态环境, 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 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五是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生产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自主权, 鼓励发展优势产品出口, 实行更加优惠的边境贸易政策。
4.3 民族自治区优惠政策的支持
我国宪法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国家照顾到各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 使自治机关有大于一般地方的自主权。同时, 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过程的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对外开放、财政收支、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 也规定了更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政策。根据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的优惠政策:一是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二是资金安排上给予支持;三是在民族贸易上给予扶持;积极帮助边境地区, 促进边境地区与内地协调发展。
发展特色农牧业是解决林芝农牧民收入增长等“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 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林芝必须牢牢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着力解决好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的发展问题, 努力促进林芝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
摘要:林芝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客观上决定了其地表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是以农牧业为主, 林芝自然资源丰富, 区域位置优良、农牧产品安全质优、政策扶持力度大, 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条件已经成熟, 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林芝,特色农牧业,发展,优势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恩林, 吕琳莉.西藏林芝地区工布藏族民俗旅游开发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0) :109-110.
[2]张小艳.南疆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车红雷.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艾云航.谈谈发展农业特色经济的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3 (9) :4-5.
特色农牧产品 篇2
一、西藏特色农牧业的发展特点
(一) 西藏特色农牧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西藏属于高原农业地域, 草场面积辽阔, 各类草场面积总达82051900公顷, 牧草品质好, 营养价值高, 这为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提高了优越的条件。西藏农牧资源丰富, 特色农牧产品种类繁多, 农业主要以青稞、藏药材、油菜籽、无公害蔬菜以及珍贵林下资源为特色农产品, 畜牧业主要以绒山羊、牦牛、绵羊、以及藏猪藏鸡为特色畜产品。而且, 以特色农牧资源为原料加工而出的农牧产品, 绿色健康无污染, 营养价值高, 且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随着科技的应用, 加工业的发展, 农牧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有所提高, 种类也在不断增多, 凭借独具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二) 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日益兴起。
在西藏原有的传统生产方法、生产模式下, 农牧产品结构、种类单一, 随着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 农畜产品种养植以及加工都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劲。在“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思路的指导下, 在国家和区政府的鼓励扶持下, 大批农牧业相关产品的加工业不断兴办, 且初具规模, 不但提高了传统农牧产品的品种、质量, 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尤其是部分以青稞、藏药材、藏鸡、藏猪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已被扶持成为西藏农牧业的龙头企业, 并分别在藏东南、藏北、藏南地区初步建立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带, 对整个特色农牧业乃至第一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三) 政府对特色农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5年来, 西藏共整合资金10.8亿元, 扶持发展了173个特色农牧业项目, 使农牧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农牧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而且农牧民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就业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西藏第五次工作座谈会指出, 要继续保持中央对西藏特殊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推进农牧业综合开发。为了支持农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政府承诺凡是从事特色优势产业包括农牧业在内的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 如果缺乏资金, 其项目经申报又符合相关规定, 将会给予大力扶持。如2008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安排农牧业特色发展资金3.2亿元, 支持饲草奶牛基地、绵羊培育基地、优质绒山羊基地、藏猪藏鸡基地等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 同时安排农业现代化专项资金6000万元, 支持青稞、牦牛产业的发展。
(四) 特色农牧业的综合效益显著。
特色农牧业的发展使西藏农牧业经济总量提高, 农牧业结构得到调整, 农牧产品加工业得到发展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农牧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均收入增加。据自治区农牧厅统计, 特色农牧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为当地农牧民增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使西藏项目区农牧民人均年增收660多元。如藏南地区的藏鸡养殖基地, 3800多户农牧民通过特色藏鸡的养殖, 每户年增收高达一万多元;青藏铁路沿线的养殖户, 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 通过加工销售牛羊肉、酸奶等特色畜产品, 年户均增收也已超过万元。
二、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西藏偏远农牧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牧产品流通较困难。
第一, 中央和地方资金注入和财政转移支付, 一直主要投向西藏各主要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着重倾斜于广大农牧区和偏远地区, 农牧区运输、通讯相对落后, 较高的运输成本导致了特色农牧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区外水平, 价格在区外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第二, 西藏农牧区与外界缺乏产品交换的平台, 大量特色农牧产品很难进入流通市场, 农牧民无法参与商品交换, 农牧民之间粮食交易受阻, 特色农牧产品无法成为商品。第三, 除传统意义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外, 包括信息网络平台、金融市场和中介机构等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于特色农牧品的对外宣传和国内外市场的进入。
(二) 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农牧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首先, 农牧民因受传统观念影响, 不愿意改变传统种植生产观念, 从事特色农牧产品种养的积极性不高, 不具有主动进入市场、参与交易和竞争的意识, 严重制约了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如很多农牧民还有很强的“惜牲”观念, 把牲畜的数量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 但突遇自然灾害时, 农牧民的经济利益会严重受损;其次, 西藏农牧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靠传统方法种养, 不注重良种的引进和种植技术的改进, 因此生产出的产品不能适应特色农牧业生产的要求。
(三) 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资金相对短缺。
第一, 西藏地处高原, 自然条件恶劣, 产业竞争相对弱势, 对区外和境外以及民间资本不具有吸引力。第二, 西藏原有经济基础薄弱, 自治区、地方财政收入低, 一直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近年来引进的区外资金和民间资本绝大多数是投入第二、三产业中回收期短、盈利相对较大的项目, 而对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的投入却很少。第三, 原本有限的财政资金却投入分散, 西藏农牧产品种类繁多, 但不都能成为具有发展后劲和发展前景的特色农牧产业, 财政不能重点针对特色农牧业资源, 给予优先发展, 则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四) 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研发人才相对匮乏。
现从种植生产、研发加工两个环节分析:首先, 除少数已建立起“农产品研发基地”的农牧区, 很多偏远农牧区未能普及先进的科学种养技术, 特色畜禽、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改良、引进、繁殖缺少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其次, 特色农牧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工艺是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核心问题, 现有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企业研发能力薄弱, 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单靠财政投入难以壮大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改善企业研发能力。第三, 深加工企业研发队伍力量薄弱, 缺少优秀的发展特色农牧业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以及高级技术工人, 相对于政府行政管理人才的优惠政策, 国家对企业引进科技研发人才的相关政策倾斜力度不大。
三、现行西藏特色农牧业的优惠财税政策
西藏特色农牧业现已初具规模, 已形成藏西北绒山羊、藏中奶牛、藏中北草地型绵羊等八个产业带, 无公害蔬菜、优质粮油、优质青稞等一批商品基地。西藏特色农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央、地方财政政策的支持, 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发行债券等财税工具大力扶持特色农牧产品的种养、加工, 使高原特色农牧业逐步壮大发展。
(一) 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的财政政策。
国家给予西藏特色农牧业财政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 自治区结合党中央给西藏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提出了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的专项资金, 改善基础设施, 优化招商引资投资环境。其二, 增加资金直接注入和扩大转移支付, 用于对特色农牧业的投入性支持和补贴性支持:一方面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生产支出、科技研发支出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另一方面给予对农牧民直接收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业贷款利息补贴, 激发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其三, 政府还通过信贷优惠、投资抵免、费用扣除, 投资补贴、设立投资基金、发行中长期建设债券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资去向。
(二) 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关于发展特色农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西藏除了执行国家统一税收以外, 还有一些比较灵活税收政策, 主要体现在轻税、减税和降低税率等方面。一方面是内地的一些农牧业税在西藏还没有开征:如在技术转让和科技研发方面免征营业税;在农牧区进行特色农牧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在一定年限内免征其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营的, 在投资回收期内, 对经营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 缴纳的增值税。另一方面是西藏农牧业的税率相对于全国平均利率低两个百分点左右。
上述关于特色农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拓宽了特色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改善了自治区的招商引资环境, 扩大了农牧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但国家的政策在改善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扩大农牧产品流通市场、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改变农牧民的传统观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的财税政策改革路径
(一) 着重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 建立特色农牧产品交易平台。
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第一, 加大政策和资金向广大农牧区和边远地区的倾斜力度, 如重点增加对农牧区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生产支出, 改善农牧区的农田水利、交通运输设施。第二, 由政府出资, 在各个农牧区的连接地带, 建立大型的农贸批发交易市场, 一方面解决农牧民产品交易的困难, 另一方面方便大宗农牧产品进入加工企业, 在经营过程中, 免除农牧民在市场进行批发、零售取得收入的一切税费, 适当降低外来采购商各种经营所得税的税率。第三, 适当增加对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如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这个平台扩大特色农牧产品的对外宣传, 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二) 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 加大农牧区科技投入。
具体措施有:第一, 政府应加大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投入, 增设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现代农牧市场的讲座, 改善其“惜牲”的传统观念, 增强其将产品参与市场交易的意识。第二, 实行“区别性补贴政策”, 从事特色农牧产品种养的农牧民所获的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补贴、涉农商业保险保费补贴要高于种养传统农作物和牲畜的农户, 以鼓励其从事特色农产品种养。第三, 加大农牧区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 加大对特色畜禽、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改良、引进、繁殖的投入, 委派科技人员深入农牧区推广科学种养技术, 并蹲点对农牧民进行指导。
(三)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特色农牧业投入。
第一, 继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西藏整体投资环境, 通过特色农牧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对外宣传, 扩大高原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吸引外资进藏投资。第二,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吸收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建立组建股份化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 如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专项基金、藏药生产专项基金、藏牛羊养殖专项基金等;增加、细化农牧业贷款贴息项目, 如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经营贷款贴息、农牧民小额贷款贴息吸引信贷资金。允许自治区、地方政府发行“特色农牧业建设债券”, 以政府信用为依据, 由地方政府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第三, 由于特色农产品发展资金有限, 在对特色农牧业项目的投入和使用之前, 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评估, 保证有重点地选择竞争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畜产品给予投入。
(四) 提高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 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首先, 增加无条件转移支付对特色农牧业科技研发的投入, 由政府扶持鼓励企业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引进和研发农牧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包装工艺, 如青稞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藏药系列保健品等。其次, 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兴建特色农产品初级加工、深加工企业。例如, 不但要暂免征收国有特色农牧产品的初加工企业的所得税, 对于联营、股份制特色农牧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企业在其投资回收期和赢利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进行农牧产品深加工的企业, 不仅暂免征企业所得税, 允许深加工后的高附加值特色农牧产品享受等同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三, 对于特色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 鼓励其引进高级技工和研发人才, 对于进藏的从事特色农牧产品研发的高科技人员发给迁移补贴费、住房补贴费, 进藏前两年并给予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其后允许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高于各类地区普通企业从业人员的扣除限额。
总之, 西藏特色农牧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需有一定实力的财力做保证, 所以在现行财税政策的基础上, 需要继续保持对特色农牧业特殊优惠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力度, 扶持西藏特色农牧业的稳定、壮大。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西藏特色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指出近年来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政府财税政策的扶持, 并列举出现行的农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特色农牧业,财税政策,特色农牧产品
参考文献
[1].杨琼, 王水菊.比较优势理论下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总裁, 2008, 3:61~62
[2].杨西平.比较优势视角下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 2009, 4
[3].铁卫, 胡克刚.发挥西部比较优势经济的财税政策思考[J].财会论坛, 2003, 6:16~18
新时期农牧产品开发途径探析 篇3
关键词:农牧产品,开发途径,探析
0 引言
新时期, 我国农牧产品的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其特点表现为充分发挥农业优势, 加快农牧相关产品的加工和开发, 推进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 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开发和利用各地市自然资源和农牧资源, 扩大农村就业机会, 生产更多更好的农牧产品, 满足社会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同时, 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 21世纪的农业生产要与农牧产品的加工、运销等环节密切联系起来, 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由此, 加快农牧产品的开发, 必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有利于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鉴于此, 本文阐述了农牧产品开发的种类, 介绍了新时期农牧产品开发的技术, 并进一步探索了加快农牧产品开发的途径及方法。
1 农牧产品开发种类
农牧产品的开发范围较广, 但是, 从类别来看, 主要是包含了五个方面:第一, 关于穿戴装饰品的开发, 这其中包括皮草、竹木、玩具、珍珠、盆景、皮革、棉麻制品等等。第二, 关于饲料的开发, 这其中包括蛋白饲料、骨粉、添加剂、保护剂、填充剂等等。第三, 关于食品的开发, 这其中包括肉品、水产品、乳品、粮油食品、蛋品、酒类和饮料、罐头、淀粉、调味品、果菜制品、糖果、方便食品、营养食品等等。第四, 关于工业产品的开发, 这其中包括棉麻纤维制品、劳保用品、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烟草、纸张、活性炭、工业油脂、木材制品、橡胶、骨胶、蜂胶、杜仲胶、虫胶等。第五, 关于生物制品及药品的开发, 这其中包括了抗生素、激素、色素、维生素、氨基酸、疫苗、抗癌药等等。从加工难易度来看, 主要是包括了四个方面, 即初加工、粗加工、精加工和细加工。总之, 新时期,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 农牧产品的开发范围也更加广阔, 开发种类也越来越被细化。
2 新时期农牧产品开发技术
当下, 高新技术及装备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产品的开发进程中去, 这些技术为农牧产品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值、更新等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在这一部分, 文章就几种重要的开发技术进行阐述。
第一种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主要运用于高档农牧产品的开发, 要求在真空条件下, 完成农牧产品的水分汽化、干燥, 能够较好地保持产品的色、香、味等。第二种为超细粉碎技术, 运用全新的气流磨加工农牧产品至十纳米以下的细微粉, 既保持了物料原有的营养成分, 又有利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产品的开发。第三种为计算机技术,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去。利用计算机可以实现物料的自动存储、记录、质量检查等等, 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品管理的能耗和费用。第四种为膨化加工技术, 主要有挤压式膨化、电热常压膨化、过热蒸汽式膨化等等。有效利用这些技术, 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增加节能效率, 提高加工质量。目前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去。第五种为生物工程技术, 当下的生物工程技术涉及到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杂交技术等等, 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农牧产品的开发, 为大众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农牧产品的开发新世界。
3 新时期加快农牧产品开发的途径及建议
3.1 加快农牧产品的开发途径
第一, 开发利用新生物能源, 特别是加大野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比如:对狐狸、蝎子、蛇、鹿等资源, 以及对地下食用菌、灵芝、蚕蛹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二, 综合利用农牧产品能源, 比如对禽畜类的皮毛、肉、蛋、脂、骨骼等地专项开发和利用。在综合利用农牧产品能源时, 要考虑开发产品的市场价值, 不可盲目。第三, 加大增值产品的开发力度, 除了传统项目的开发之外, 还应该考虑将开发定位于保健、休闲等方面。同时, 要在环保、节能、绿色方面创立品牌, 打入国际市场, 提高增值倍数。第四, 研发农牧产品的新用途, 比如, 将黄瓜、皂角等用于洗浴产品的开发、将含蓄草用于化妆品系列的开发、将麦秸用于玩具、快餐盒等领域的研发等等。
3.2 加快农牧产品开发的建议
第一, 政府加大对农牧产品的资金扶持, 特别是在农牧产品研发初期, 要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必要的优惠鼓励, 调动全社会开发农牧产品的激情, 以便使国内农牧产品的研发跟上世界的步伐。政府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 还要注意及时将研发的农牧新产品投入到实地地生产中去。第二, 农牧产品研发要注意维护生态平衡, 注重合理开发。进行农牧产品的开发, 不应该以牺牲生态作为条件, 要综合考虑各地实际情况, 认真筛选, 寻找值得进一步开发的农牧产品。遵循这样的方针, 在农牧产品的开发中, 要加大人工培育的比重, 尽量避免破坏生态。第三, 农牧产品研发要注重品牌发展, 与世界市场接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当下农牧产品的研发一定要面向世界, 注重长期效应。同时, 还要根据各国情况, 有针对性的设计优质品牌。第四, 加快技术创新, 采用世界一流的技术标准。要有魄力去淘汰陈旧的技术设备, 可以采用引资、合资、注资等方式, 实现农牧产品开发的现代化, 尽快赶上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准。第五, 加快技术普及, 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了普及开发技术, 县市一级的农业推广单位, 不但要把养殖和种植知识作为普及对象, 还要传授农牧产品有关的开发知识。在人才培养方面, 各相关单位要定期组织培训班, 加强相关农牧产品开始的知识传授。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到外地、甚至是国外进行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参考文献
[1]段道怀, 王明萱, 曾祥秀, 田惠岳, 朱其晖.加快农牧产品开发的途径和建议[J].农业信息探索, 1997, (02) :32-35.
[2]加入WTO对我国农牧业的影响[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0, (07) .
[3]英国农牧业面临困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4) :280.
[4]张亚生, 洛桑赤来, 郭增刚, 等.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藏农业科技, 2000, (04)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