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

2024-09-14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精选7篇)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 篇1

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滑县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仍大有文章可做, 优势和劣势同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此就要实现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与工业对接、饲料工业与农业的对接、产业升级与农业的对接、农作物废物与工业的对接、农业、工业与三产的对接。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农业,农村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 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 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 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七连冠”县。但是这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 滑县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仍大有文章可做。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1.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过去滑县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 农业产业化发展较缓慢, 农业、农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 影响了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 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拓展现代农业的产业规模, 延伸产业链, 同时又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从而为农民增收, 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村容整洁”目标要求的有效突破点。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滑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农民靠种植业增收的空间已越来越小。因此, 滑县要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围绕我县的农产品、畜产品搞精深加工, 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 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环节资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现自然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这必然会为农民致富创造机会。

二、滑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

1. 优势。

农业产业化有了新突破, 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2家, 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和8家。

高效农业有了新发展。2009年高效农业总面积达到35万亩, 建成了高平镇无公害蔬菜示范推广基地 (包括智能连栋温室) 和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成立了慈周寨绿缘温棚瓜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被河南省农业厅、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留固镇大葱成为特色产业, 产品远销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及省内各地、市。

畜牧养殖业发展有了新势头。2008年全县肉、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6.82万吨、9.6万吨和0.68万吨。畜禽养殖密集和规模养殖场总数分别达到133个和1.32万个, 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生猪生产示范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改善。2009年全县沼气用户累计达5.5万户。新建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厂5处, 解决了34个村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 劣势。

目前滑县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较低, 精加工、深加工企业少, 龙头企业少, 档次低, “原”字号农产品多, 附加值非常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未真正建立, 农民对传统农业的意识根深蒂固, 缺乏创新进取的开拓精神;滑县号称农业大县, 但还不是大而优、大而强、大而富。

三、关于滑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上接159页) 指导生态型村镇建设, 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

1. 循环型农产品加工园区与工业对接。

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要以生产要素为纽带, 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 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使农副产品加工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2. 饲料工业与农业的对接。

饲料工业可以将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把动物的畜肥还田, 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产、生活能源, 向农田提供高效的有机肥料培育有机作物。这一技术广泛应用既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 又可净化环境, 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产业升级与农业的对接。

华康实业、滑丰种业、神华面业、嘉禾牧业、威盛牧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进行优质面业、种子、禽、肉养殖等农产品工业化深加工, 生产美味可口的休闲食品、保健食品, 并延长产业链, 将其生产副产物加以综合利用作为饲料或肥料返回农田, 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4. 农作物废物与工业的对接。

多层次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 如饲草的过腹还田、鸡粪处理后用为部分猪饲料、利用作物秸秆和粪便制取沼气、渣液当做肥料等等, 是解决农村水、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滑县已经以沼气建设整体推进村为核心, 以推广“一池三改 (改圈、改厕、改厨) ”为主, 探索和创新“猪—沼—菜 (果、菌) ”等高效生态模式。在此基础上, 要进一步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气化和固体成型燃料, 继续发展秸秆生物气化技术, 生产清洁能源。

5. 农业、工业与三产的对接。

用足用活用好党的惠农政策, 有计划有规划地开发特色农业, 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 开发旅游农产品纪念品。将颇具实力的特色农产品经过工业加工通过旅游的方式进行推广, 密切旅游业与一、二产业的链接。

参考文献

[1]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刘卫星.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 2007, (1) :82-84.

[3]何树红, 闫希辉, 张好治.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模式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7) :24-29.

[4]李义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N].人民日报, 2007-01-22.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策略初探 篇2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提出要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之后的半个世纪, 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60年代中后期,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为人类的未来敲响了警钟;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人类环境宣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里程碑;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议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90年代至21世纪初, 《京都议定书》、《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等, 为循环可持续发展描绘出行动蓝图[2] (P8~13) 。

循环经济的理念于1998年被学者诸大建首次引入中国。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中国近年来倡导“科学发展观”, 即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7月, 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2008年8月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一五”期间, 国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思路[3] (P3~5) 。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与模式

(一)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来的概念。传统经济是一种从“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的单向式流程经济, 它以“高开采、高投入、低利用、高排放”即“三高一低”为特征的粗放式经济运行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与破坏极为严重;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即“三低一高”为特征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运行模式, 也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1. 经济发展角度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2004) 认为,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和循环往复利用为核心,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是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经济增长模式[4]。

2. 资源利用角度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循环、往复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反对一次性消费, 提倡一个从“资源”-“产品”-“消费”-“回收利用”-“再资源化”的闭环反馈式循环经济运行过程。

3. 生态保护角度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来规范人类经济活动, 把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来考虑, 旨在对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因此,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 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要求, 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各个地区存在经济结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特点, 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国内一些学者对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与模式作了一些探索, 以产业层面划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1. 循环型农业

循环型农业模式是指在保护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生物链原理, 减少外部有害物的投入与农业废弃物的产生, 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资源、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 实现农业生态与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

2. 循环型工业

循环型工业模式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 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 在循环工业系统中各生产过程不是孤立的, 而是通过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互相关联, 它采用现代化科技, 使得一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作为另外一个过程的原料加以利用, 从而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

3. 循环型服务业

循环型服务业是指第三产业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的整个服务周期过程中, 都要考虑和减少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途径的直接与间接环境影响,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 促进废物的减量化;通过强化服务业, 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废物的分类收集和集中回收, 促进资源化水平的提高, 从而实现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42号) , 已经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条件禀赋的基础出发, 构建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广西区域发展新格局, 从宏观上划分出“两区一带”, 即: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广西经济区域划分的目的, 在于充分考虑与发挥区域内所具有的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 进行专业化生产, 优化资源配置水平, 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进而形成全区整体优势。

在多重发展机遇和优惠政策叠加下, 广西“两区一带”各城市间争相招商引资,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带动自身经济发展壮大和快速增长的同时, 无疑会产生重复建设、能源低效利用、高碳排放、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避免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甚至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对于目前资源条件禀赋优良但生态环境脆弱的岩溶喀斯特地区而言, 是极具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战略思考问题。

循环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的专利, 后发地区、落后地区同样可以发展循环经济, 而且更具后发优势和成本优势[5]。目前, 广西经济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工业化、城镇化尚处于发展之中, 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 产业向循环经济模式调整与转型具有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后发优势。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以循环经济理念谋发展, 构建各区域间的循环发展机制, 是提升广西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是保护和维持良好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要求。因此, 广西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显得非常必要。

三、广西两区一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广西“两区一带”各区域间存在经济结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特点, 导致“两区一带”产业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 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区域, 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 环境容量较大, 生态系统优良, 人口承载力较高, 开发密度较低, 是我国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产业发展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基础, 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把低碳绿色产业的发展, 纳入到产业发展规划和北部湾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中, 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 (2) 继续调整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光电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同时, 加强节能减排技术、低碳技术的研发, 并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 (3) 大力抓绿色、低碳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突出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制糖、建材、机械等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 同时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 加快技术更新, 改造“三高”工业企业, 通过循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区域发展模式, 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 桂西资源富集区——资源循环集约利用模式

尽管桂西地区喀斯特岩溶面积广布, 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问题突出,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但具有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富集比较优势, 发展资源型产业的潜力巨大。要增强桂西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探索一条新型资源开发路子。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 促进资源的有序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矿产44种, 其中探明储量的有近30种, 具备突出优势的矿种有铝土矿、锰矿、膨润土和水泥用原料石灰石。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必须充分利用科技进步, 以高新技术提升资源开采的经济效益, 降低成本, 使资源获得充分利用、转换, 减少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三) 西江经济带——循环型农业与服务业发展模式

桂东、桂中、桂北组成的西江经济带, 面向珠江三角洲, 背靠西南腹地, 交通运输便利, 这些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业资源居广西前列。此外, 喀斯特地貌景观、库区湖光山色、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都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因此, 可采取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模式, 进一步整合资源、集聚优势, 加快其发展建设的步伐。

广西桂中、桂东一些甘蔗种植面积大的地区, 形成了以制糖企业 (如广西贵糖) 为核心形成了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和制糖→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两条最重要的生态产业链, 使造纸与化工产业耦合起来, 加快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的多重循环利用。

西江经济带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比如桂林山水、桂平西山等国家级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 必须将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注入到旅游业发展规划当中, 在旅游景区、旅游餐饮、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服务中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服务, 减少三废污染;在设计和规划旅游项目时以循环的理念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合理调整与筹划旅游系统, 促进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可持续可发利用以及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是广西未来五至十年处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由此而面临的资源与环境挑战将会更加严峻, 既要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又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经济社会政策法规, 加强科技创新, 从“点循环——线循环——面循环”入手,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落实到城乡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工业企业生产当中, 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安排经济发展速度, 构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子。

(一)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1. 保护生态环境效益,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十二五”期间广西要在各行业积极开展节材、节能、节水、节地等活动, 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减少资源消耗。加大土地资源整理和复垦力度,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全面推行节约和集约用地, 引导工业、人口、住宅集中发展, 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

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实现广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由原来的粗放型增长逐渐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由原来的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型;走循环发展模式道路, 着力构建各产业的循环发展模式。

(1) 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

科学合理开发农业资源, 促进农业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发展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山地综合开发”、“庭院生态经济综合利用”、农业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生态系统。

(2) 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

依据生态工业模式,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 推行清洁生产,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对于新建和在建的工业园区, 要按照循环型产业链进行布局, 优先安排环保产业项目, 鼓励支持新能源研发生产、节能减排的创新技术项目。

(3) 生态先行, 打造循环型服务产业

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管理, 把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等融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根据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 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坚持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着力建设和提升旅游区和景点的生态品位;积极构建西江经济带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港区、园区的循环型物流发展规划, 在物流通道中提倡绿色生产、选择绿色运输策略、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体系, 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减少资源的消耗。

3. 明确主体功能区划, 完善空间区域布局

结合广西区域内部经济基础与区域间的资源环境特点将国土服务功能详细划分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宜耕农业区、经济产业园区和城乡居民生活区等五类, 进行合理的空间资源配置与经济产业布局。

(1) 自然保护区, 要将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实施搬迁; (2) 生态修复区, 要结合喀斯特岩溶区的地质环境特点, 规范治理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等生态修复工作, 减少对修复区内山林的破坏, 大力营造人工林; (3) 宜耕农业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 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 积极推广绿色生态有机农业, 走“种、养、加”一体的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4) 经济产业园区,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各产业严格按照环境政策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生产, 并且提高产业入园标准, 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 从源头降低废弃物的排放; (5) 城乡居民生活区要创建舒适优良的居住环境, 社区应积极开展有关循环经济的生活常识教育, 倡导居民绿色消费与环保理念。

(二) 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1. 政府层面

(1) 将绿色GDP核算制度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传统的GDP考核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生态的一种破坏。广西各级党政机关要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等政策为出发点, 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城乡发展规划中去, 建立科学、规范的绿色GDP考核体系, 将具体考核标准落实到各级政府, 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范畴, 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绩效考评。

(2) 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在遵循国家、自治区相关法规的基础上, 广西各区域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经济的特点, 加紧制定适宜本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与政策, 法规制定包括资源有效利用方面、政府与居民的绿色采购和消费方面、废弃物综合处置与回收利用方面;政策制定集中反映在产业结构调整、财政税收杠杆调控等。在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法规政策的同时, 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罚, 由各地区宣传部和环保局负责, 构建公众监督机制, 定期公布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设立污染举报奖励机制等, 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2. 企业层面

工业企业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单元, 是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主体, 工业企业要将循环经济作为其发展战略。

(1) 工业企业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实施IS014000环境质量标准, 实施工业企业生态化管理, 推行工业企业内部的生产工序之间微循环; (2) 工业企业要将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废弃物综合治理等环保理念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回收的全过程, 详细研究工业企业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用地指标以及各环节的节能降耗指标, 积极投入科技资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将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由末端治理变为以预防为主的全过程控制, 由单纯的总量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综合控制; (3) 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攻关, 研发有利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与产品的同时, 提高工业企业创新力与竞争力, 争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性企业。

3. 公众层面

社会公众是物质资源和产品的直接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主体, 每一个人都在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建设中扮演角色和承担责任。广西城乡居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积极投身于循环经济实践中来。

因此, 要建立新的循环型城乡社会观, 要求多层次、多形式宣传循环经济知识和理念, 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使全民能够自觉参与到资源节约、环境维护的事业中来。比如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节水、节能意识, 对于家庭产生的废旧物品要进行统一回收而不是随意丢弃;减少一次性生活消费品的使用;装修购物等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 从细微处着手, 体现主人翁精神, 共同营造优良的人居生态环境。

五、结语

广西“两区一带”正处在发展起步阶段, 工业化、城镇化尚处于发展之中, 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 产业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和转型具有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后发优势, 可以依据广西区域间发展的优势与经济发展特点, 分别构建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产业循环发展模式、桂西资源富集区——资源循环集约利用模式、西江经济带——循环型农业与服务业发展模式。将广西两区一带建设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生态环境友好区, 西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和文化先进的社会和谐区, 推进广西两区一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模式出发, 探讨广西“两区一带”循环经济发展可采取的模式, 即北部湾经济区尝试循环型工业模式;桂西资源富集区尝试资源循环集约利用模式;西江经济带尝试循环型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 为广西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及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对策,广西“两区一带”

参考文献

[1]何尧军, 单胜道.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鲍健强, 黄海凤.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马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途径和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 2004, (10) .

大型煤化工基地发展循环经济初探 篇3

关键词:煤化工,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节能减排

1 前言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过程中, 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 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2]。循环经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 消耗的资源最小, 而获得的效益最高, 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经济模式。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重要形态, 是依据循环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3,4]。

2 淮南矿区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淮南矿区拥有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品质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 是全国十大煤田和十三个亿t煤炭基地之一。探明煤炭储量153亿t, 占华东地区储量的50%、安徽省储量的74%。淮南煤品质优良, 是理想的动力及化工用煤。但长期以来, 淮南煤炭的消费模式传统粗放, 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燃煤,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产品附加值低, 且环境影响大, 节能减排压力非常大。

3 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

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 确定基地内企业的上下游关系, 同时根据物质供需方的要求, 对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加强调整, 尽可能的实现基地各企业间生态工业链的衔接。

3.1 水循环

目前煤化工基地综合污水处理厂尚在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 各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或外排, 基地整体水循环利用模式建立尚不完善。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基地内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体制, 统筹研究单个项目内部水资源梯级利用、不同项目之间的水资源梯级利用, 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资源合理有效配置, 以及高浓度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基地内将大力采用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 积极采用水网络集成技术, 广泛采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技术, 发展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技术。建成后, 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废水将通过基地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处理之后, 循环回收利用, 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从而从整体上实现节约用水、发展循环经济目标, 增强园区企业的竞争力。

3.2 物质循环

传统经济的物质流动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经济, 即“资源———产品——废物”。而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是一种闭环的反馈式流动, 即变为“原料———产品———废料———原料”的模式, 巩固生态工艺关系, 尽量延伸资源的加工链,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既获得了价值增值, 又保护了环境, 为了减少园区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5]。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以煤气化为龙头形成建设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芳烃、煤制油、化肥、煤制乙二醇和下游加工等一系列产业项目。基地建设的煤基石化产品产业中煤制烯烃产业将配套下游有机原料产品苯酚丙酮、环氧丙烷、丙烯酸及酯、环氧乙烷、醋酸乙烯等生产装置, 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下游将配套建设聚酯、PBT项目, 合成氨、尿素、联碱项目下游配套氯化铵、硝基复合肥及硝酸下游产品, 从而形成基地内物质循环产业链的衔接, 实现基地内的物质循环, 最大化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废物产生。

3.3 能量循环

基地内各企业间能量集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3.1 采取集中供热模式。通过集中供热, 可以减少污染源数量, 同时提高热效率。

3.3.2 企业内部建立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企业内部建立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将各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回收利用, 这样可有效降低能耗, 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3.3.3建立能源层次机制。采取集中供热方式, 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对于企业之间, 因为不同的企业对能量的等级要求不一样, 可以根据各用能企业的能级需求的高低构成能量的梯级利用关系, 高能级热源经上一级企业使用后多余能量供给需求低的企业使用。

煤化工基地通过能量的高效梯级利用, 能够有效地满足各单位的用能需要, 而不增加能源消耗, 极大地提高能源利用率, 对建立节能型社会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4 循环经济实施措施

4.1 减量化

减量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个要求。实现减量化的关键措施是以技术先进为主, 以规模经济为辅。淮南煤化工基地采用国际先进的洁净煤气化技术, 可以气化高硫煤、劣质煤, 煤的消耗比传统气化工艺显著降低。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合成氨、联碱等工艺装置均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和合成路线, 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合成氨等工艺装置选用大型化、低能耗生产技术, 降低消耗。煤制烯烃下游配套聚丙烯、聚乙烯和有机化工原料生产装置, 几乎没有物料损失, 在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的同时, 最大化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合成氨、纯碱、硝酸下游装置均按经济规模配套, 降低消耗和能耗。

供热中心采用全凝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煤种适应性较广, 能燃用或掺烧劣质煤;通过掺烧石灰石, 能够脱除90%以上燃料燃烧中形成的SO2, 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分级燃烧方式, 降低NOX生成量, 对环保十分有利。供热中心统一调解并满足项目用热需要, 实现全基地能量梯度利用, 提高综合热效率。

4.2 再利用

基地内各装置间原料、产品和副产品互供, 可实现综合利用。除产业链的延伸和相互衔接外, 其它主要再利用措施还包括:煤气化脱硫副产硫磺可做产品外卖;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分离用于生产甲醇、合成氨、氢气用于生产双氧水;甲醇合成尾气可送入合成氨系统;气化炉渣可外售, 用作水泥掺合料及建材原料。

同时基地内采用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 积极采用水网络集成技术, 广泛采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技术, 发展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技术。基地生产装置产生的废水进行初级处理, 再送入再生水厂进行深度处理, 处理后的中水返回系统循环再利用, 用作各级装置的循环水补充水、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等。

4.3 资源化

资源化是指将各生产装置排放废物作为资源再次加以利用。基地规划产业链条上, 大量排出的废弃物主要有:气化炉渣、锅炉燃料废渣和真空制盐装置副产盐泥。资源化利用措施主要有:煤气化造气炉渣及锅炉燃料煤排出的粉煤灰部分利用社会力量进行综合利用, 生产水泥、空心砖, 新型建筑材料等, 用于周边城市建设。真空制盐装置副产盐泥可用于回收盐水, 滤饼用于生产建筑材料;盐泥也可用于生产Mg SO4·7H2O, 余渣可用于生产水泥添加剂;盐泥废渣也可送回废卤水进回填,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4.4 技术集成

能源重化工基地通过营建基地内生产成员或装置间的相互协同和共生关系, 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负面环境影响,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 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关键技术的可持续化,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绿色管理是实现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

为实现“3R”目标, 安徽省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选用的成熟、可靠、先进的关键技术有:

4.4.1 洁净煤气化技术

采用新型GSP洁净煤加压气化技术, 尤其适用于淮南煤种, GSP煤气化技术是淮南煤化工长远发展重要技术基础。

4.4.2 合成气净化技术

包括高效脱硫脱碳技术、微量杂质脱除技术、高效气体压缩技术等。

4.4.3 高效合成技术

包括大型低压氨合成、甲醇合成、一步法二甲醚直接合成技术等。

4.4.4 硫回收技术

煤气化工段对原料煤中的硫回收生产硫磺产品;用于热电站的燃料煤所含硫分, 经氨法脱硫工艺对尾气进行净化, 生产硫酸铵产品。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芳烃产业链分别配套建设热电站, 经氨法脱硫生产硫酸铵产品, 作为化肥销售。煤气化和热电站副产的粉煤灰等, 可加工生产建材产品, 灰渣制砖项目可消耗部分废渣, 其余的可供水泥厂等建材行业作原料。

4.4.5 煤制烯烃技术

煤气化选择干粉煤气化技术, 甲醇合成选择鲁奇甲醇合成技术, 甲醇制烯烃选择国产中石化SMTO+OCC (烯烃催化裂解) 技术。

鲁奇公司的低温甲醇合成技术合成甲醇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内温度较为均匀, 催化剂使用寿命长, 利用率高, 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 同时能准确、灵敏的控制温度, 回收的反应热位能高, 热量利用合理, 合成反应过程中副反应少, 产品质量高, 消耗指标低, 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采用OCC、SMTO可以把碳四烯烃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丙烯, 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流程简单、投资低、烯烃选择性高等特点, 可以大幅度提高制烯烃产量, 在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环境方面均占有优势。

4.5 信息共享

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通过建设中心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 构筑基地内部物质和能量等交流渠道, 同时政府利用该平台向投资商和生产企业提供相关产业信息、市场供求、技术发展、法律法规、公用工程、物流及仓贮、人材交流等共享信息。

4.6 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是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特点之一。实现设施共享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提高设施和设备利用效率, 避免重复投资。

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通过减量化、再利用、技术集成、信息共享等方式, 将建立起基地内各企业内部及企业间在能源、物质、信息等方面的循环利用和共享机制, 将形成相对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有效的节约了资源、能源。

5 结语

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发展循环经济以废物减量化、再循环利用和废物资源化为指导原则, 通过在企业内和企业间对物质、能量和公用工程进行系统集成, 实现基地内的物质循环、能量集成利用和信息交换共享, 合理布局, 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和推行清洁生产, 构成生态工业链, 下游企业利用上游企业的废弃物作原料进行生产, 使得园区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 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 从而很好地体现出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6.

[2]孙启宏等.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12.

[3]安达, 冯流, 曹东等, 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工业网络设计[J].环境保护, 2005, (1) :57-60.

[4]苗成梅, 刘厚凤.煤电型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初探[J].环境科学动态, 2005, (4) :11.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 篇4

近年来, 舟山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港航强省和“海上浙江”目标, 坚持创业创新、以港兴市, 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海洋经济呈现结构逐步优化、实力明显增强、贡献日益突出的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6月30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这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标志着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借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背景, 舟山市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12年, 全市GDP达到851.95亿元, 增长10.2%;按常住人口计算, 人均GDP达1.18万美元, 位居全省和长三角16城市前列。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出达到1959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13.1%;海洋经济增加值585亿元, 增长12.0%, 高出全市GDP增幅1.8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8.7%, 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是全国地级市中海洋经济比重最大的城市。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9.8:45.2:45.0。总体来看, 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进口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渔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等为支柱、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的传统海岛经济向综合的现代海洋经济的转型。但是, 与国内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总量较小, 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并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洋产业结构设计方面等仍存在不少问题。

2 循环经济与海洋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综观国内研究状况, 海洋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还处于初步多样化阶段, 尚无形成明确定义。代晓松在“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 “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弃物利用过程中,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发展模式, 赋予经济发展新的系统观、经济观和价值观”;王敏旋在“宁波构建海洋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设想”一文中对海洋循环经济的概念界定为“海洋循环经济以海洋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与海洋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为核心内容, 通过‘海洋资源—产品—海洋资源再生’过程, 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徐丛春等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浅析”一文中指出:海洋循环经济是具有海洋特色及发展思路的循环经济, 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海洋经济的新的发展模式。它是指依靠临海区位优势, 以海洋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依托循环经济技术, 整合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及技术等资源, 实现海陆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兼顾发展海洋经济、节约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一体化战略。尽管目前对海洋循环经济的理解仍然存在分歧, 但从本质上来说, 海洋循环经济就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以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为发展要求, 以多层循环产业链为基础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3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进入21世纪全球掀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热潮, 海洋循环经济正被世界各国以及我国沿海省市高度重视, 纷纷将其视为带动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3.1 舟山群岛新区的区位优势亟需海洋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

舟山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 长江口南侧, 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 背靠沪、杭、甬等大中城市群, 面向日、韩发达经济带, 为我国南北航运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 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另外, 舟山群岛新区踞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 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 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舟山群岛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造就了其发挥港湾航道的功能优势, 港湾航道是造就临港经济与远航运输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 也就成为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中最重要的联动核心与支撑支柱。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能有效利用舟山群岛新区多海岛分散性分布地理区位的先决优势, 全面发挥海域港口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在功能。

3.2 海洋资源日趋匮乏进一步加大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紧迫性

近年来舟山群岛新区凭借丰富的海洋资源迅速发展起海洋经济, 逐渐巩固其作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地位。但通过牺牲海洋资源形成的海洋经济使舟山群岛新区出现海洋资源衰竭的紧张形势。海洋捕捞仍作为舟山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过去高强度的利用和捕捞, 舟山渔场渔业资源陷入衰竭期, 将陷入无鱼可捕境地, 面临着日渐匮乏的严峻考验。在舟山群岛新区加快发展的背景下, 推行绿色、循环、可持续型海洋循环经济是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 能有效规避、弥补、改造海洋资源匮乏的劣势, 进一步迅速发展舟山特色海洋经济。

3.3 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改善更有赖于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

粗放型的海洋发展模式促使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污染程度伴随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相应加剧, 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2012年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监测结果显示:舟山各陆源入海排污口普遍存在超标排放现象, 舟山近岸海域共发现赤潮7起, 累计面积755km2。在2012年, 舟山市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以及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总面积高达83.4%, 无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如图1所示) 。另外, 据《2012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显示, 舟山近岸海域水质极差, 其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点位超标率均在40%以上, 其他近岸海域污染物中各项指标均超标。舟山群岛新区必须加快推进绿色、清洁、可持续型海洋循环经济模式投入实践, 实现在发展过程中控制污染源, 从而推进海洋资源充分利用, 生产污染零排放发展。

数据来源:2012年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

4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4.1 转换政府传统管理模式, 切实当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宏观管理者

首先, 政府应制定引导型新公共政策。刺激、鼓励、策励企业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产业, 大力扶持海洋循环经济项目, 让市场成为配置自然资源的主体。其次, 应着力在海洋循环经济“分链化”管理模式的先行先试。政府部门要根据产业经济链的特点和需求创新自身管理方式, 创造具有鲜明特色产业经济链的运行模式, 明确管理者管理范围、权限、责任, 提高政府绩效管理;开拓创新具有争对性的新型管理方式, 增强海洋循环经济管理方式多元化;使产业经济链管理间相互竞争, 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最后, 依法行政依然是政府科学行政的基础和重点。要制定完善项目审批制度, 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审批海洋循环经济项目, 切勿盲目扩展。要保证行政行为合法化, 行政主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内容在正当的程序下行使行政职权, 进而增强行政管理公平公正性。

4.2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构建海洋循环经济稳固产业链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需将全部涉海企业纳入海洋经济产业链内, 减少或杜绝零散的产业布局。同条产业链上的企业需要共享风险和利益, 从而增强产业链的抗压能力、修复能力以及企业间的凝聚力、协调度。加强构建稳固产业链首先需突出重点产业, 筑建层次分明产业链作为初始选择。舟山群岛新区可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旅游、远洋渔业、港航物流、海洋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作为重点产业, 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 努力将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也纳入其中。产业经济链内要按产业发展规律比例设置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合理比重, 结合舟山群岛新区资源特点, 重点突出第二、三产业, 发展现代新型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经济链上的拉动点。其次, 建设相关产业群, 构筑产业链内小循环也是构建稳固产业链的重要内容。密切相关的产业聚集, 形成产业群有利于减少产品间传递所花时间, 增强上下级供应商间紧密联系与沟通, 提高整条产业经济链的厚度与弹性伸缩度。最后, 建立海陆联动经济大循环, 统筹海陆资源协调发展以加固产业链, 这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重要补充。将陆地部分涉海产业尤其是海产品加工类产业纳入海洋经济产业链内, 利用陆路稳定产业的联动机制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在整个海陆产业链内, 陆地产业作为跳板、保障和后盾, 实现稳固中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4.3 增强社会公众参与意识, 共同打造实施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公众作为重要的参与部分, 能充分地弥补政府在海洋循环经济制度制定中出现的漏洞, 是海洋循环经济实践最重要的推动力, 是协助政府避免海洋资源与环境间出现“公地悲剧”的监督者。建立公众参与支撑体系重点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公众应培养海洋循环经济的意识, 融入海洋循环经济文化氛围, 建立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海洋经济价值观, 增强其循环海洋产品的需求, 以实现海洋循环经济产品的社会效应。二是公众应积极维护环境权益, 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关注海洋循环经济结构与进度参与公众信息平台。公众可通过环境诉求表达机制以及解决体系为自己的海洋环境权益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增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 有利于公众海洋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以及政府了解掌握公众在海洋循环经济方面的根本利益, 从而完成和谐海洋循环经济构建目标。三是公众应志愿参与、组建民间海洋环保组织, 发展壮大公众监督力量。以民间海洋环保组织或团体作为归属依托, 对环境政策、法律的执行情况、环境影响评价、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重大环境事故处理等方面介入与参与。从增强认知、维护海洋权益、鼓励参与监督三个层面建立起公众参与支撑体系, 进而推动舟山群岛新区海洋循环经济的实现与发展。

5 结语

在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大背景下, 应紧抓机遇, 努力改变过去粗放型发展方式, 统筹经济、环境效益成本, 适应海洋经济发展潮流, 立足于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 建立起具有舟山特色的海洋循环经济, 使舟山群岛新区在开发和保护中科学利用与管理好海洋资源,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完成国家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与海洋强国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泽宇, 张金忠, 韩增林.海洋循环经济理论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26 (3) .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 篇5

全县辖4镇8乡109个行政村,农牧业人口13.12万人;土地承包耕地面积43.7万亩,草场承包面积276.3万亩,涉及农牧户10931户。2014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同比增长8.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754元,增长12%。开展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行政村覆盖面100%,牧户参与率60%以上,农户参与率45%以上,耕地、草场、牲畜等主要生产资料的集约率达55%以上。实施生态畜牧业示范点村总收入4057.9万元,增长7%;示范点人均收入1.36万元,增长18.5%。

目前,农牧业循环经济主要有二种模式。

1.1“种植—养殖—沼气”生产模式

利用国家农业部生态家园建设项目,探索“种-养-沼”生产模式,全县建成户用沼气池9742个,每户饲养3头猪或1头牛就可维持沼气池运转,实现了种植、养殖、沼气池及技术进行庭院综合开发利用,形成合理的庭院生态链,户均增收1500~3000元,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消除庭院有害病菌,确保群众身体健康。

1.2“种植-养殖-制肥”生产模式

引导养殖户利用粮食作物秸秆来饲养,实现过腹增值,牲畜粪便综合利用,生产沼气,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消除污染,形成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引导农牧户将生产生活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灌溉附近农田,鸡、猪粪加工有机肥料,为农民节约每年的化肥支出。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认识不足,发展滞后

忽视了农牧业与其它行业的关系,孤立地把农牧业看成投资见效慢,富民不富县的产业,导致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滞后。养殖户只顾主产品生产,追求短期增长,忽略了农牧业循环经济主渠道——副产品(粪便)的利用。没有副产品的持续循环,主产品的增长就是短暂的。

2.2 投入不足,基础粗陋

全县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饲草料开发利用不够,营养搭配不合理,资源浪费大,冬春草料缺乏,机械化程度低,进而造成牧草刈割、储藏时间过长,致使牧草品质明显下降。

2.3 缺乏人才,力量薄弱

全县缺乏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综合性人才;缺乏多方技术支持,如养殖技术、沼气池建设与管理技术、饲料开发与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等。

2.4 草场退化,草原利用不充分

目前,全县可利用天然草地583.2万亩,退化草地346.95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9.49%。人工草地占全部草地的2.4%。饲料供应紧张与浪费现象并存,年均生产农作物秸秆8.51万吨,利用率只有41.39%。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通过宣传活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把节能、节水、节粮及粪污治理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各项农牧业工作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2 强化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职能部门组成的常设性工作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目标考核体系,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3.3 科学规划,建立实际发展体系

重点围绕农牧业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生产环节间的共生耦合,协调发展,编制符合全县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

3.4 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质量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 篇6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最东部, 素有“青海东部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890.82 km2, 辖22 个乡镇、312 个村。 现有总人口42.88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2.06 万人, 占总人口的74.77%。 现有耕地面积63.29 万亩, 人均耕地1.48 亩。 近年来, 民和县坚持以打造农区畜牧强县为目标, 以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为重点, 按照“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和“扩羊、增牛、稳猪、发展蛋禽和獭兔”的工作思路, 加大资金投入, 创新经营机制, 狠抓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4 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5.76 亿元, 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 250 元。 草食畜饲养量达138.02 万头 (只) , 生猪饲养量达28.51 万头, 獭兔饲养量达105.6 万只;草食畜存栏达65.04 万头 ( 只) , 生猪存栏达8.02 万头; 草食畜出栏达44.03 万头 (只) , 生猪出栏达14.53 万头; 肉、 蛋、 奶产量分别达到1.32 万t、0.2 万t、2.01 万t。截至目前, 全县已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170 家, 其中:其中养猪场42 家, 奶牛养殖小区 (场) 5 家, 肉羊养殖场71家, 肉牛养殖场29 家, 特种养殖场23家。另外, 在已建成的170 家规模化养殖小区 (场) 中, 75 家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资格认定, 7 家通过了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资格认定。 全县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8 422户。

2014 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40 万亩, 玉米秸杆产量达到160 万t, 其它农作物秸秆32 万t, 退耕还林草种植和紫花苜蓿产量15.12 万t, 二茬复种等种植的饲草7.1 万t, 天然草场产草22.1 万t, 加上饲料用玉米及农副产品下脚料33 万t, 饲草料总量达到240万t以上, 能满足280 万个羊单位的饲草。全县现有饲草加工设备2350 台 (套) , 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青贮池386 座、29.8 万m3, 小规模的青贮池1 990 座、19 .2 万m3。 2014 年共完成饲草生产、 玉米秸杆加工70 万t, 比2013 年增长10 万t, 增幅16.7%。

2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目标责任

自2009 年提出打造农区畜牧强县战略以来, 坚持将畜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成立了领导小组,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 强化对每年畜牧业发展重点的研究和部署, 及时制定下年度安排意见, 确定目标任务, 明确部门职责, 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范围, 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2 建立饲草加工配送公司, 提升饲草加工利用率

紧紧抓住全县全膜双垄玉米大面积种植的有利时机, 转变饲草加工经营方式, 加强饲草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饲草技术服务功能, 坚持改革创新,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建成具有民和特色的现代饲草产业化生产、加工、经营体系, 加大玉米秸杆的加工利用力度, 使丰富的秸秆资源物尽其用, 组建了鲁青饲料科技公司、绿宝饲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恒兴饲草加工配送中心等4 个饲草加工配送公司, 并以鲁青饲料公司为龙头, 建立了34 个饲草加工收购点。 建立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饲草加工体系, 一个以饲草生产、加工、贮存和配送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2.3 以规模养殖场 (户) 为主体, 加大饲草利用力度

以规模养殖小场 (区) 和养殖大户为重点, 采用青贮池青贮、袋装青贮、裹包青贮等方法, 加大青贮池建设力度, 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青贮池386座、29.8 万m3, 小规模的青贮池1 990座、19.2 万m3。

2.4 以牛羊草食畜为重点, 扶持鼓励规模养殖

坚持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对奶牛、肉牛羊等草食畜给予重点扶持, 鼓励发展规模养殖场, 目前全县170家规模养殖场中, 牛羊规模养殖场达106 家, 占62.35%;全县8 422 户规模养殖户中, 牛羊规模养殖户达6 906户, 占82%。

2.5以家庭养殖业增收为目标, 全力加快家庭牧场建设

发展生态畜牧业, 核心是以草定畜, 关键是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切入点是建设符合民和实际的家庭牧场。2013年, 民和县紧紧抓住全市家庭牧场在民和县先行试点的机遇, 试点建成了199户以家庭成员为主要饲养管理员, 以自产饲草料为主, 以良种推广为依托的自主经营的家庭牧场。相对于规模化养殖场, 家庭牧场的饲养成本和管理成本更低, 增收效果更明显。2014年我县将家庭牧场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 通过财政借款的形式, 建设了1 000户家庭牧场, 2015年又将家庭牧场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 建设家庭牧场2 000户 (目前正在建设中) 。家庭牧场建设资金投入和建设内容上, 每户家庭牧场户补助财政资金2.5万元、自筹资金4.5万元, 修建标准化羊舍 (牛舍) 120 m2, 青贮池50 m3以上, 购置饲草加工机械1台, 投放小尾寒羊种公羊1只。项目建成后, 项目户饲养小尾寒羊能繁母羊30只, 年繁活出栏育肥羊100只以上, 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上, 户均年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家庭牧场的快速发展, 对改变农牧业经营模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该县打造全省农区畜牧强县增添了新活力, 也为以循环农业为主题的“民和模式”注入了新内涵。

2.6大力推广饲草种植, 保障优质饲草供应

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 大力推广种植苜蓿、饲用玉米、添高梁、高丹草、燕麦、简舌豌豆等优质饲草。年耕地种草保持在3 万亩以上, 复种饲草保持在5 万亩以上, 形成了以玉米秸秆为重点, 优质饲草为补充的全县饲草保障供应体系。

2.7 以科技推广支撑, 强化技术服务

以新科技引进、 实用技术推广为手段, 切实加大畜牧工作人员和规模养殖户技术培训, 县畜牧局每年对各乡镇畜牧工作人员集中开展不少于两次的技术培训, 各乡镇畜牧工作人员每年对辖内养殖大户集中开展不少于四次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 使品种改良、暖棚养畜、秸秆青贮、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一系列实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3取得的成效

3.1 饲草加工利用步入产业化之路

2014 年紧紧围绕建设全省最大的饲草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 坚持“龙头带动、点面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 整合项目资金, 加大草产业投入, 青贮池建设、饲草加工配送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年共完成饲草生产、 玉米秸杆加工70 万t, 比2013 年增长10 万t, 增幅16.7% 。 其中向县外养殖场配送整株玉米10 万t, 黄贮5 万t;全县的106 家牛羊规模养殖场、 养殖大户已完成整株玉米青贮22 万t, 黄贮12 万t;鲁青饲料公司完成草粉颗粒饲料2 万t, 黄贮4 万t;家庭牧场青贮利用5 万t;饲草公司及规模养殖场等加工利用青干草10 万t。 预计2015 年玉米秸杆青贮、加工量可达到100 万t, 秸秆利用率达到62.5%以上。一个以生产加工配送企业为主体, 规模养殖场为重点, 规模养殖户为辅助, 秸秆加工利用、优质饲草种植相结合的饲草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3.2 饲草加工利用有力促进了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通过加大以玉米秸秆为主的饲草加工利用, 一方面为农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有效促进了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玉米秸秆的充分利用, 稳定了全膜玉米种植面积, 农民通过玉米、饲草的销售, 增加了收入。 同时,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生产的大量有机肥还田, 形成了“ 粮- 草- 畜- 肥” 的循环体系, 推动了高原、生态、循环、高效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3.3 加快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民和县每年生产的160 万t玉米秸秆, 是发展畜牧业宝贵的物质资源。奶牛、 肉牛羊生产也是民和畜牧业的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使得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得到了有机衔接。 目前, 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快速、 持续发展, 产业优势取得良好成效。

4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1 投入不足, 经营管理滞后, 可持续发展缺乏稳定性

一是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全县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贷款难、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的问题十分突出。 加之养殖业周期长、回报率低, 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引力不足, 多渠道投入的机制较难形成; 二是扶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14 年投入规模养殖的扶持资金为320 万元, 扶持规模养殖场9 家;2015年为200 万元, 扶持规模养殖场7 家。扶持资金的投入和规模养殖场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目前, 全县没有享受过扶持资金的养殖场接近30 家;三是经营管理严重滞后。经营管理落后、生产不规范、 效益不高是规模养殖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县现有的规模养殖场中, 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约占30%, 处于盈亏界点的约占40%, 处于亏损状态的约占30%。重数量发展, 轻经营管理已成为影响规模养殖场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4.2 养殖场建设用地难度大

近年来, 随着全县规模养殖场建设的迅速兴起, 建设用地成为阻碍规模养殖场建设的一个瓶颈。 由于养殖场建设用地不能占用基本农田, 给我县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

4.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断层的问题比较严重

2014 年全县草食畜和生猪饲养量为166.53 万头只, 全县的专业技术人员为113 名, 每人要负责14737 头只牲畜的技术服务、疫病防治工作, 还要进行畜牧、兽医、草原、检疫监督、科技推广普及等诸多繁重的工作。 加之现有技术人员年龄老化, 知识陈旧,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断层的问题已经凸显。

4.4 饲草产业依然滞后

尽管我县在饲草产业鲁青、 绿宝等饲草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饲草产业依然滞后, 2014 年的玉米秸杆加工只有60 万t, 其它农作物秸杆和种植的饲草只有一部分被加工利用, 饲草资源浪费严重。

4.5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滞后

该县地处甘青二省的交接地带, 肩负着防治动物疫病传入、 传出县内乃至省内的重大使命, 加之近几年周边省份口蹄疫、 禽流感等危害人畜健康和畜产品安全的重大疫情的发生, 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同时, 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 检测、诊断、无害化处理等设备缺乏或已落后, 无法满足测报、诊断、防疫工作的需要。 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村级防疫员每年要进行3 次以上的疫苗注射, 从事的又是脏、 苦、 累的工作, 而年报酬平均2 000 元左右, 导致大部分防疫员人心思动、不稳定。

5几点建议

5.1 解决畜禽规模养殖、 畜产品加工、饲草收购加工等用地问题

国家规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饲草料加工等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而一般农田分布在山区, 这对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 交易带来了巨大的制约因素。虽然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也就这一问题做了大量、 实质性的工作, 但解决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交易的用地问题已显得比较迫切。

5.2 积极培育发展饲草产业加工龙头企业

通过政府引导, 企业注资, 在各乡镇设立2~3 个饲草加工点, 各加工点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 确保加工点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把全县的饲草和农作物秸秆源源不断地运往龙头企业, 经过进一步精深加工后推向市场, 这种企业+基地的模式一经运作, 必将推动全县玉米秸秆的加工量, 提高利用率。

5.3 加大家庭牧场的扶持力度

家庭牧场建设做为对规模养殖的完善和补充, 具有投资小、 生产成本低、养殖效益高、短期内提升畜牧业生产数量和畜产品产量的特点。 对改变农牧业经营模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民对建设家庭牧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但由于我县财政资金有限, 无力解决项目建设资金, 建议加大对家庭牧场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

5.4 加大对草业投入力度, 建立草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 篇7

关键词:农牧复合区,低碳经济,特色农业,循环经济

一、引言

农牧复合区包括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农区、河北省北部、山西、陕西、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县 (区) , 该类型区草地与耕地资源交错分布, 农业与牧业并重, 海拔高低不同, 所以农牧业易形成特色化与区域化。农牧业是农牧复合区的基础产业, 也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几年, 农牧复合区各县 (区) 部分农业产业特色已经凸显, 也逐渐形成产业化, 但是, 仍然存在产业链条单一、资源循环利用不充分等方面问题, 特色产业远未发挥优势作用, 需要将传统经营方式转变为现代经营方式, 加快产业化步伐,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扩大农畜产品的增值空间。

我国政府早已提出,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理性的战略选择,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主要的方法和手段, 合理的产业布局与规划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关键。目前, 国际上流行和倡导产业合理布局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为主。所以, 发展低碳型的循环经济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笔者以河北省张家口市特色农业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 提出农牧复合区低碳型特色农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 以期能对农牧复合类型区, 以及周边地区, 乃至整个国家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提供政策参考。

二、张家口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张家口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 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坝上高原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 地势平坦, 草原广阔, 其天然草原和耕地资源丰富, 是重要的农牧交错区, 以农牧业发展为基础。坝下区域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 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 适合于各种农作物与蔬菜、瓜果生长。

1.农牧业产业特色凸显

依资源禀赋, 通过长期的培育, 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张家口市农牧业布局逐渐趋于合理, 农牧业特色已经凸显。蔬菜、杂粮、葡萄、畜牧业、马铃薯、杏扁、食用菌、饲草业已成为张家口市的八大农业特色产业, 在农民增收与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1) 特色种植业已形成规模。

张家口市的错季蔬菜、马玲薯、食用菌、鲜食玉米、小杂粮、莜麦、亚麻、杂豆等特色作物初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 并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在全国享有盛名。

全市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8.67万公顷, 品种发展到100多个, 形成了高低档结合、大路菜、精细菜品种俱全的品种体系。坝上4县和赤城、崇礼等县成为错季蔬菜的主产区, 其蔬菜基地与北京市建立了“场地挂钩”关系。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13.33万公顷, 居全省第一位。13个县均建有脱毒马铃薯组培室, 已形成早、中、晚熟薯和种薯、商品薯、加工专用薯相配套的、较为齐全的马铃薯品种体系, 成为全国主要商品薯生产基地、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和销售集散地。食用菌栽培面积达180万平方米, 品种也有10多个, 集中分布在坝上4县和崇礼、万全、下花园等县 (区) 。春玉米制种和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达13.33万公顷, 分布在宣化、涿鹿、万全、怀来、蔚县、怀安、赤城等县, 开发出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很高的饲用玉米、食用玉米、工业加工玉米等新品种10多个。张家口市还是河北省杂粮集中产区, 杂粮种植面积达16.67多万公顷, 如坝上地区的莜麦, 被誉为“贡米”的蔚县“桃花小米”, 阳原、蔚县、宣化的“张家口鹦哥绿豆”, 崇礼的“蚕豆”、坝上的“坝上芸豆”等都已形成规模。

(2) 特色牧林业已显优势。

张家口市北部区域毗邻牧业较发达的内蒙古自治区, 易获得所需优良牲畜畜种与饲料;且有丰富的耕地与草地资源, 能够满足养殖业发展的物质条件;草地畜牧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所以, 畜牧业与农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主要养殖奶牛、肉牛和肉羊。奶牛存栏34万多头, 养殖场将近300个, 集中分布在坝上张北、沽源、康保3县和坝下部分县、市郊区;肉牛饲养量51万头, 集中在坝上4县和赤城、崇礼等县, 养殖专业村达到180个;肉羊饲养量517万只, 养羊专业村333个, 良种羊覆盖率达到90%。

南部区域特色林产品发展也较好。拥有葡萄基地1.4万公顷, 分布在坝下7个县 (区) 、70多个乡、250多个村。牛奶葡萄和被誉为“北国名珠”的龙眼葡萄驰名海内外。杏扁种植面积达10.64万公顷, 分布在坝下13个县 (区) 、120多个乡镇、1300多个村。蔚县、涿鹿两县先后被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 (杏扁) 之乡。杂果如供佛杏、木瓜杏红枣、桃等也成为张家口市特色果品, 栽培面积达4.67万公顷, 分布在坝下各县 (区) 。

2.农牧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

张家口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 其生产、加工与销售形成链条, 并且逐渐延长和加“粗”。产业化主要模式是农业生产者在基地与园区的基础上与农业龙头企业联结。

坝上各县的甜菜与蔬菜产业基地与加工企业联结较多。如坝上地区甜菜种植农户与博天糖业张北公司联结。沽源县形成的3个基地、4条“带”, 拥有1.33万公顷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已成为“中国坝上一流出口菜交易中心”、“中国华北最大的架豆交易中心”。全市的无泥沙口蘑作为食用菌的代表产品, 其研发走在了全国前列, 建立了口蘑科研中心与加工企业。养殖业与奶业、肉加工业也形成产业化经营。发展肉牛屠宰加工厂25家, 有羊肉加工厂49家。坝下蔚县、阳原、万全的杏扁、小杂粮、糯玉米等特色作物与加工企业联结, “名优产品”享誉国内外。如万全县较典型的企业有:张家口天勤农贸有限公司、穗康公司、绿野农产品开发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多家。葡萄酒、葡萄原酒、葡萄醋等葡萄加工企业发展到16家。

但是, 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化模式单一、产业链条短、参与主体不多。大部分的产业化模式以生产者与加工者联结为主, 生产环节与其他环节基本脱节, 既影响生产者持续增收, 又阻碍特色农畜产品增值, 特色农牧业优势作用远未发挥。所以, 农牧业产业需要向纵深发展, 低碳型循环农业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低碳型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1.低碳农业的含义

2003年, 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理念;2009年底, 哥本哈根会议使“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它的主导思想是针对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提出可持续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依据碳排放量的形成, 碳排放量=人口×人均GDP×单位GDP的能源用量×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要达到碳排放量降低的目的, 需要减少等式右边各项数值, 前两项为GDP总值, 是发展的标志, 不能减少。所以, 只有降低单位GDP的能源用量和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 才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主要措施:一是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低能耗、节约资源、低污染的产业;二是通过产业之间纵横联结循环利用资源与废弃物, 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都与耗用能源和资源、排放温室气体有关联。依据低碳经济理念, 低碳农业应当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以低消耗 (能源、资源) 、低污染 (环境、产品) 、低排放 (废弃物、CO2等气体) 为基础的, 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1]当通过转变人类发展观念, 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利用现代科技, 通过制度创新, 完善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 使农业与其他部门紧密结合, 形成互进互动的一体化生产体系, 从而达到能源和资源利用高效率良性循环的目的。

2.低碳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低碳农业的理念与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低碳农业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物质和能量梯次循环利用, 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 低碳农业主要特点表现为:

第一, 资源与能源利用的循环性。低碳农业经济是在系统内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 合理高效地安排资源与能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量大质优的产品。

第二,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低碳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其转型意味着深刻的农业革命, 它涉及农牧业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产加销联结经营, 城乡一体化格局, 以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它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第三, 经济与生态的协调统一性。低碳农业经营要求经济增长与生态改善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生态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环境质量, 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发展低碳农业既要保持经济增长,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第四, 产业体系运行的系统性。发展低碳农业要有大系统的发展观, 统筹考虑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发挥农业系统的多功能作用, 通过众产业复合、多主体联结发展循环经济, 既避免农业生产的资源单向利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产品的不断增值, 又保障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四、低碳型农业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发展低碳农业, 从特色农业产业入手, 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统一与复合经营, 达到资源利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与复合。具体地说, 就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以发展循环农业为核心, 构建种、养、加纵横结合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 达到生态平衡、经济平衡,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1.低碳农业产业一体化体系构建

我国早期农业产业化被称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2]是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是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 是多层次、多元化的优化组合, 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3]低碳农业产业一体化体系是借低碳经济发展契机, 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 构建农牧业、加工业纵横一体化低碳型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并使农牧业产业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建设产业化”。[4]所以, 低碳农业循环模式为产业之间资源利用、产品互补和物质投入的纵横结合一体化。[5]表现为:

一是各产业与主体间的横向联合。在一个区域内, 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之间的产业互动, 形成经济发展的产业之间、生产者、加工者与运输者等各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结。

二是资源利用与物质投入的纵向结合。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草、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种植业与养殖业为食品加工业提供原料;加工业为养殖业提供加工副产品, 形成各个产业与各个环节之间的纵向循环体系。

2.张家口市低碳农业循环模式

低碳农业模式的发展要以完善农业产业链为核心, 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使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他产业形成紧密的互进互动的一体化生产体系。

(1) 种、养、加纵横结合一体化。

该一体化模式表现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统一与复合;资源利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与复合。具体地说, 就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以发展循环农业为核心, 构建种、养、加纵横结合一体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 达到生态平衡、经济平衡, 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张家口市坝下地区可以通过特色农业与养殖业、加工业结合经营, 形成循环经济。如鲜食玉米与饲用玉米种植, 其秸杆以及加工废料可以养殖奶牛;蔬菜种植的废弃菜叶、菜根以及初加工的废料可以养殖肉猪, 形成资源的节约利用与循环利用, 该模式即节约了资源, 又减少废弃物, 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与低污染、高增加值的循环经济。

(2) 草、畜、加纵横结合一体化。

依靠自然资源优势, 发展饲草业、畜牧业、加工业纵横结合一体化经营模式, 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高效率的经济增长。

坝上地区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在退耕还草, 围栏恢复植被的基础上, 通过割草利用与轮牧发展草食性畜牧业, 同时坝上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 有种植莜麦特色作物的传统历史, 其秸杆是农作物中牲畜适口性最好的饲草, 可以作为舍饲畜牧业的补充饲草, 同时利用耕地种植青贮玉米与青贮莜麦作为畜牧业所需饲草。所以, 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可以发展饲草业、奶牛、肉牛与肉羊养殖业, 还可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秸秆替代木料, 栽培食用菌;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肥田等循环利用资源, 同时发展肉类精深加工业, 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农牧产品附加值。

(3) 产、供、销及贸、工、农纵横结合一体化。

采取特色农业与牧业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市场 (超市) +协会+农户”等多主体参与、多产业联接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形成产供销、贸工农及产学研纵横结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使农业发展工业化, 扩展农业在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增殖空间, 真正实现农牧业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的转变。

低碳型农业循环模式强调发展农牧业支柱产业, 实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相一致, 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所以, 需要政府的农业发展、土地利用政策和生态恢复与治理政策为发展生态型与经济型农牧业提供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 金乐琴, 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1) .

(2)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J].农业经济问题, 1998, (02) .

(3) 陈吉元.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看法[J].浙江学刊, 1996, (05) .

(4) 刘学敏, 史培军.生态建设产业化——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02) .

上一篇:如何进行下一篇:高中物理研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