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初探(精选8篇)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篇1
岳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近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把建设“民营岳阳”作为加速非公经济发展的九大工程之一,加大非公经济考核力度,促进了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非公经济总量已超出我市半壁山河。
一、岳阳非公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经济总量快速扩大。
一是总量增加。2010年全市非公经济实现生产总值884.47亿元,比2008年增加288.64亿元。二是增速加快。2010年市非公经济增速为18.6%,比2008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GDP增幅3.8个百分点。三是比重提高。2010年我市非公经济占全市GDP比重为57.5%,比2008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四是贡献率加大。2010年非公经济对经济的贡献率为66.8%,比2008年提高16.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9.9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不断调优。
1、非公工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市非公工业实现增加值498.01亿元,比2008年增加183.62亿元;增速达到22.5%;占比达到66.2%,比2008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1158家,吸纳就业人员15.18万人,占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比重为66.6%,实现增加值483.01亿元,增长27.8%,超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4.8个百分点。2010年我市十大优势行业中,非公经济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20.52亿元,占比达到61.8%,其中食品行业实现增加值120.12亿元,占比达到75.4%,矿石建材54.38亿元,占比达到97.0%,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及废旧回收加工49.36亿元,占比达到84.4%,机械制造49.05亿元,占比达到90.3%。
2、第三产业形势喜人。2008至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74.11亿元和255.80亿元,增速分别为14.1%和18.1%,增速分别比全市三产业增幅分别高0.9和7.4个百分点。
2010年非公经济第三产业占比为52.3%,比2008年提高1.6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带动力的大型企业,如2010年,以泰和物流、神驰货运、太阳桥批发市场、中南批发大市场等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1.99亿元,增长27.3%;以沃尔玛、百盛、苏宁和国美为龙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3.28亿元,增长18.4%,其中家用电器类商品销售额15.78亿元,增长73.9%,汽车销售量1.23万台,增长30.2%,销售额14.98亿元,增长32.2%;以岳阳美食街、君山休闲农庄和湘阴农家乐为代表的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0.36亿元,增长19.8%;以保利地产、恒大、黄河等为领军的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89亿元,增长12.1%。
(三)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010年,全市非公经济实交税金40.50亿元,比2008年增加9.79亿元,增长14.1%,占比达到34.6%。县市区中,非公经济税收占比最低的县市区为岳阳楼区和君山区,均为66.1%,汨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等县市区占比都超过了90.0%,非公经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提质。
2008年至2010年,非公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由318.67亿元增加到566.06亿元,增幅分别为37.8%、35.6%。2010年,非公投资中工业投资477.5亿元,增长50.5%,房地产投资66.88亿元,增长40.2%,非公投资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8.8个百分点,非公投资占比达到73.1%。
(五)县市区发展各具特色。
2010年,岳阳六县市及六区非公经济实现GDP851.58亿元,增长17.3%,其中实际完成投资额(不含农户)548.01亿元,增长21.4%。汨罗市以平桂制塑、中天科技、衡联铜材和长江铜业为龙头的非公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GDP115.09亿元,领跑我市各县市区。湘阴县以义丰祥食品、长康食品、福湘木业为代表的非公企业,以食
品制造及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实现GDP104.15亿元。岳阳县以生物医药、矿石建材、轻纺化工及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非公经济实现
GDP96.13亿元。此外,以纺织为主导的华容县非公经济,以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食品、现代物流等为特色的经济开发区非公经济,以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云溪区非公经济发展也各具特色。
二、非公经济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一)体制掣肘还未完全解除。
近年来,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范围不断扩展,然而在基础设施,石油石化、电力通讯、社会事业等领域,还存在诸多体制掣肘,难以得到突破,导致大部分非公企业只能限于传统的工业消费品和商业、餐饮业、服务业、建筑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等。而这些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盈利空间较为有限。
(二)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我市大多数非公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可替代性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小而全、小而弱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专、精、特、新”的产业。由于企业小,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如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的食品工业,拥有非公企业1323家,其中规模以上的239家,企业个数较多但没有一家知名的集团企业。这种现象使的岳阳地方特色产业处于市场难拓展、企业难做大的尴尬境地。
(三)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资金紧缺一直是困扰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国有银行对总体上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经营风险大的民间投资持保守态度,由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不完善,担保公司抗风险的能力还有待增强,使得非公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四)人力资源匮乏。
由于大多数非公企业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和机制,缺乏长远眼光,不舍得本钱去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员工福利待遇较低,导致出现“用
工荒”和“人才荒”,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做大做强。调查显示,我市非公企业平均存活期仅为9年。
三、促进我市非公经济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细化市场准入政策,消除体制障碍。
对于不影响国家安全的领域,应逐步放宽对非公经济的限制,制定具体的非公主体准入实施办法,营造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市场准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发展的监管,发挥好公有、非公和其他经济主体的各自优势,进一步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格局。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民营经济发展。
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国家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机遇,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同时对小而散、小而全、同质竞争的行业实行强强联合,以科技含量高、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整合同质资源,扩大非公经济总量。
(三)加大融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健全担保机制,精简贷款流程,降低成本,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要积极发展村镇等中小型金融机构,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小额贷款搭建平台。要推荐优秀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利用优质资源租赁等方式吸引战略投资者。
(四)多渠道改善员工待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非公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生产环境,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为企业招聘员工提供各种场地、信息、咨询、交通等服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非公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篇2
1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概念以及意义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由公有资本 (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 与非公有制资本 (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 共同参股组建而成的新型企业形式。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国有资本通过持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 进而对该公司进行控制。一般来讲, 如果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企业的子公司, 也就是能够达到可以合并报表到国有企业的这一类混合所有制企业。
单一国有资本构成的国有企业, 经营管理层的责任和权力不一致, 仅仅靠经营业绩考核, 容易产生短视的行为, 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运行的活力和效率较低。而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形式, 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进行融合, 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 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善。推动其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以企业持续盈利为首要目的。一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职责相统一,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二是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对其他资本的辐射功能, 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2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难题
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两重意思。一是宏观层面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混合, 最终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局面;二是微观层面即各类所有制企业之间文化、模式、理念、体制的融合。因此, 进行“混合”是一整套复杂因素的混合, 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使得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机制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
2.1 投资经营决策问题
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中, 非国有资本除了股权比例享有的投票权, 在董事会席位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如何既保证相互制衡又平等保护, 如何保证既能形成有效的集体决策又能体现双方的意志。特别是国有资本这一方, 在走内部董事会和股东会流程过程中, 是否按照国有全资公司的相关决策流程来进行,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如何体现是一个难题, 产生的时间成本也可能会造成非国有资本这一方对国有资本方失去信心和耐心。
2.2 绩效考核目标设置
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会导致绩效考核的难度增加。企业中的国有资本, 其主要目标除了经济利润最大化, 还包含一定的政治目标;而非国有性质的股东主要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年度绩效考核目标设置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分歧。国有资本设置的目标任务一般会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相关考核保持一致, 往往导致目标虚高或者极低;而民营企业的考核一般会贴近市场环境, 设置的绩效考核目标以达到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
2.3 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
虽然目前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然而, 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货币资金管理方面, 未能纳入集中管理, 开户数量随意增加, 加大了货币资金的管理难度;又如合同的签订和支付款项, 随意性较高, 某些项目未签订合同便进行支付等。
2.4 员工持股激励机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是《决定》中对员工利益分配方面所给予的一项政策。然而, 持股员工的范围应如何确定、持股比例应如何划分的问题, 矛盾较为突出, 因为企业员工持股计划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福利计划, 如果推行的不好将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上的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进而对企业运转造成不良的后果。
2.5 如何进行适当的监督问题
国有企业除了有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外, 还要受到国资委、审计署、财监办等行政机关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内部一般没有规范的监督控制体系, 否则就是公众企业, 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两者之间的监督体系差别很大, 在形成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后, 如何整合其监督体系不仅关乎企业资产安全、财务和经营风险的控制, 还关乎企业今后的运作和发展。
3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建议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家政策和市场体制下都势在必行, 而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又是该经济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 对于解决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1 规范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促进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潜在风险, 是有效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抓手。非国有经济参股必然引起治理结构变化, 国企“一股独大”、监事独立董事“花瓶”化、经营管理层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机等情况将会有所改变。同时, 非国有经济的经验智慧会融进国企, 与国企传统的文化理念发生冲击, 使国企富有活力并实现了以少量国资带动经济发展, 达到了治理增效、活力提效的目的。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即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公司战略决策主体董事会、由公司总经理及主要功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副总经理组成的公司经营管理层和对董事会决策及董事尽职情况等起重要监督职能的监事会。为了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形式与其运行效果的一致性, 除了在《公司章程》中要明确界定四个层次之间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外, 还必须建立完备的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与监事会之间的授权体系, 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管理层和监督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因此, 在公司成立之初就需要将治理结构进行统一梳理, 并根据行业不同、情况不同, 一企一策地制定出相应的《公司章程》, 同时逐步建立四个层面的授权体系。
3.2 部分投资经营控制权下放
在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体制下, 对于投资经营活动的决策和控制权应该下放。为提升董事会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突出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突出重大战略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影响, 同时有效地制约股东 (特别是上市公司股东) 或经营层短期化行为, 应该在公司层面成立战略投资方面的委员会。国有资本方只需要在委员会中发表意见, 同时在股东会层面上出具意见即可, 并不需要由国有资本方事无巨细地对各层面的投资和经营进行逐条审批。
主要原因是非国有主体参与改革的动力取决于国企的诚意和改制后地位, 所以控制权非常重要。非国有经济需要发展空间与机会, 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经营灵活, 是非国有经济的优势与活力。
而上述控制权下放, 董事会授权形式可以解决当前国企听党话、决策难、层层报批、不决策不担责等问题。授权改革就是进一步理顺国有资本与国有控股混合制企业间的关系, 给企业更多自主决策权力。
3.3 充分授权业绩考核
现行管理体制中,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绩效考核是按照国资委制定的一套指标, 有严重的政府导向, 不利于业绩提升, 损害了其他非国有资本中小股东的利益。混合所有制企业必须让中小股东确信利益能够得到保障、投资能够获得理想收益, 国有资本方可以尝试较低程度的干预,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可充分授权、令其自行考核。国有资本方只需把考核情况汇报备案, 上级单位仅需关注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即可。如此, 既简化了国资部门工作量, 又调动了非国有经济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也确保了国资收益。
在与之相匹配的高管人员选聘方面, 除了高层核心人员, 例如董事、财务总监实行委派制外, 其他高层尤其是经理层可以市场化选聘, 同时允许非国有企业派出董事、监事、经理。
3.4 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财务制度的制定方面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 以及参照上级国有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编写, 需要体现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特点, 例如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手段等。但某些事项还是需要在国有财务管控体系下进行操作, 例如银行开户、重大合同的审批、财务担保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财务制度之后就要紧抓制度执行, 不同经济体应达到彼此制衡的效果, 共同推进制度落实。
3.5 加强监事会和内部审计力度
在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保驾护航下,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既应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经营管理层的执行力, 又要谨防其超越股东滥用职权, 导致风险加大、资产流失。因此, 要加强监事会和内部审计双重监督作用。首先要保障监事会和内审部门的独立性, 保障监事会办公经费并独立使用, 加大监督成果的奖惩力度, 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等。其次, 要努力使决策科学化、程序化, 操作合理化、透明化, 可以外派监事或选聘外部董事的方式进行。还有要提高监事会在组织中的地位。监事会地位不高, 导致监事会行使权限时会受到牵制, 应该从国有资本方的组织结构和现行国资管理体制上进行调整, 要么提级扩权, 要么就实行垂直管理。
摘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而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制约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 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为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本文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财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晓娴.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0) .
[2]程晓峰.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研究[J].财经界, 2015 (04) .
[3]李应伟.混合所有制下的财务管理[J].会计师, 2015 (02) .
[4]任婷钰, 王彩霞.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计划财务问题探讨[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5 (5) .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篇3
内容摘要: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法律责任。本文紧扣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职能,围绕检察机关如何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从法律政策依据入手,论述了检察机关如何有效发挥打击、预防、监督和服务职能,如何与党委、人大、工商联沟通协调,形成合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以期对检察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检察监督 服务保障 非公有制经济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检察机关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在充分发挥服务大局职能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今年3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做了充分的肯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依法行使监督保护职能,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检察机关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依据分析
(一)法律依据
我国第一部《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之后,1988年、1999年宪法修正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再次予以肯定。现行《宪法》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在法律上同公有制经济处于平等地位。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的规定,承担着“保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的职责,理应履行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财产的职责。
(二)政策依据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贯彻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规定。今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检察机关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路、途径和方式,成为检察机关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直接依据。
(三)现实依据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社会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外部因素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不理想。主要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认识不明确,和公有制经济相比,不论是在扶持力度、优惠政策的享受还是工程招投标中,仍然受到歧视或存在偏见,缺少平等发展的机会;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向非公有制经济摊派不合理费用甚至索取好处和利益;司法机关对一些涉及非公有制企业案件,特别是办理一些企业家、企业骨干人员、特殊人才案件的办理方式陈旧,影响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没有达到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些地方的村民无理索要费用事件频繁发生,给非公有制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内部因素方面,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管理存在风险。主要是:企业劳动关系不尽和谐,劳动合同订立不规范甚至没有订立;制度建设不规范,职工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内部管理不科学,工伤事故纠纷成为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家法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乏,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些问题,各级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有职责也有义务根据法律政策规定,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帮助企业予以解决。因此,检察机关要坚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转变思想,将为大局服务、为经济服务特别是把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作为开展各项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发挥检察职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发挥打击职能,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1.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强揽工程、垄断生产资料和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非公有制企业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犯罪。
2.依法惩治盗窃、抢夺、敲诈勒索、哄抢非公有制企业财物的犯罪,在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同时,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提供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3.依法惩治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维护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
4.依法惩处地方居民以封锁道路、强占地盘等方式进行的无理阻扰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企业管理秩序,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5.严厉打击侵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特别是对因经济纠纷引发的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暴力讨债、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活动,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从业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发挥预防职能,创造诚信公平的发展环境
1.开展外部预防,积极查办涉及非公有制企业职务犯罪。要从危害非公有制企业利益的职务犯罪入手,深入企业拓展案源,搜集举报线索,重点查办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证照颁发、项目审批、税收征管、贷款发放等过程中向非公有制企业索贿受贿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业主、从业人员财产、人身、民主权利的职务犯罪。
2.开展内部预防,预防非公有制企业人士的职务犯罪。要通过对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使非公有制企业不愿行贿、不敢行贿,在预防行贿的同时,从源头上减少受贿行为的发生。
3.依法妥善处理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种矛盾纠纷,特别是对于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与当地政府、与所在地村居民产生的环境污染、土地征用等各类纠纷,属于职权范围内的,检察机关要积极深入到企业和群众中去,依法引导解决,合理说服化解,预防公益案件或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发挥监督职能,创造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
1.积极发挥刑事监督职能。对侵害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业主合法权利的刑事犯罪案件,有关部门应该立案而不立案的,要依法行使立案监督权,督促其立案查办;对于人民法院涉及非公有制企业案件判决不公的,要依法提起抗诉。
2.积极发挥民行检察监督职能。要优先受理、处理非公企业申诉到检察机关的民事、行政案件,对于存在适用法律错误或者认定事实不准确的,一律提请上级检察机关抗诉。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涉及非公企业管理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要依法行使监督,及时发送司法建议书督促整改,确保非公企业及时开展生产经营。要利用控申接待窗口,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合理诉求提供沟通、协调平台,及时有效处理民营企业的诉求。
(四)发挥服务职能,创造和谐有序的法治环境
1.转变观念。要把发展作为硬道理,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将检察工作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之中。对于非公经济,要确立“同等对待、同等保护、同等服务”的观念,综合运用打击、监督、预防、宣传等方式手段,将履行检察职能与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做好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
2.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检察机关在办理非公有制经济案件时,要严格区分“六个界限”,优先考虑企业生存发展。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个人犯罪与企业违规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与违法犯罪的界限,执行和利用国家政策谋发展中的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的界限,合法的经营收入与违法犯罪所得的界限,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兼并重组中涉及的经济纠纷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对于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罪与非罪、罪与错不清的,要慎重妥善处理,确保办案的质量和效果,防止“查办一起案件,跨掉一个企业”的现象发生。
3.改变办案方式。在依法保证法律公正的基础上,做到“两个慎重、三个不轻易”,即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和方式,慎重使用搜查、扣押、冻结、拘留、逮捕等措施;不轻易查封企业账册,不轻易扣押企业财物,不轻易传唤企业负责人。如确需查询冻结企业流动资金和银行账户的,必须按规定依法进行;确需对涉嫌犯罪的有关法定代表人或技术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要提前做好交接工作,使企业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办理影响较大、企业职工反映强烈的案件时,要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努力维护企业稳定。
三、加强沟通协调,创新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加强检察机关与地方党委、人大的沟通协调,争取党委人大的支持
对于党委政府及人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要及时传达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去。同时,把非公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党委政府,作为党委政府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和参考。对检察机关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部署、工作安排、困难与问题,要及时向党委及人大汇报,争取支持。对党委和人大转办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控告、举报、申诉案件,要认真及时办理并及时反馈。
(二)加强检察机关与非公有制企业的沟通协调,争取非公有制企业的认可配合
1.建立检察机关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制度。在检察机关内部成立专门与非公有制企业联系的机构,负责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协调,听取企业对检察机关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向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反映,作为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重要联系点。
2.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检察机关应当利用自身优势,采用以案释法、专题辅导、召开座谈会、检务公开等形式,协助非公有制企业做好法律培训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传授与企业生产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向检察机关寻求法律帮助的范围和途径,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政策素养。
3.积极开展针对非公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认真调研新形势下非公有制济案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深入企业,针对企业财会、采购、销售、招投标等容易发生犯罪和产生法律纠纷的重点部门和环节,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协助企业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检察机关与地方工商联合会的交流通,争取服务合力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高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保障有力,政策上大力支持,工作上扎实推进,全市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目前,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我局相关人员深入详细的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6月10日, 我市登记注册的工商企业总计 2732户, 注册资本(金)511250万元,从业人员17952人。其中:私营企业1914户,占企业总数的70%。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7917户。
二、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经济总量、规模经营、科技转型等方面看,起点低、规模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弱、科技含量低,集团化经营少,诚信经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1、个体私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业主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些从业人员基本未进行过职业培训,有的是初、高中毕业后,父母出资开店开铺,有的是在外地打工挣钱后摆摊、设店,普遍缺乏经营理念。二是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个体工商户大多数是家庭式管理模式,“夫妻厂”、“夫妻店”、“兄弟姐妹店或厂”,小打小闹,未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缺乏创新能力和做大做强的竞争意识,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小生产者思想。三是信息不畅,大多数个体经营都不善于捕捉信息,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生产经营面窄、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缺乏品牌意识,部分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有的还停留在小作坊的手工操作上,产品在市场缺乏竞争能力。
2、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个体私营企业主明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不讲诚信,偷税、漏税,变相逃税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只要求政府服务,出台优惠政策,不依法纳税,不讲回报社会;有的企业主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不买保险,“两低一高”在个体工商户中普遍存在,经走访座谈,大多数业主都未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更谈不上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即使少数业主已购买“两保”,但拖欠保费相当严重。
3、行业发展不平衡。重生产企业、轻商贸流通现象依然存在。个体私营企业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以低技术的行业为主,经营领域不宽,经营形式较为传统,没有上规模形成大市场。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一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检查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二是要逐步理顺对非公经济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的管理作用。建议政府牵头负责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规划、政策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改变对个体私营经济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局面。加强个体私营经济中党组织、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明确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并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三是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政府有关部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行政,公开办事程序,改变管理方式,并不断规范管理行为。
2.改善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破解融资难的瓶颈,建立个体私营经济的融资体系。一是协调金融部门对个体私营业主的金融服务。针对个体私营业主的经营特点,改进发放贷款的审核标准和办法,放宽对个体私营业主融资的准入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个体私营业主发放信用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担保贷款业务,包括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以及保证贷款;支持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贷款审理。二是在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设立
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具体做法是:鼓励、支持、协助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信用等级高,抗风险能力强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业主建立强强联手的信用担保组织,为更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获得信贷资金支持。三是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建立起以企业、经营者、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风险分散等为主要环节,服务于个体工商业经济活动的信用制度。有关部门要提供个体私营业主信用信息,建立个体私营业主信用档案库,为个体私营业主从金融机构获得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建立信用基础。
3.改善个体私营经济的生产经营条件。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应当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的场地问题。一是在不改变国有企业性质的条件下,将国有企业闲置的场地、厂房、设备等资源,租赁给私营企业,使其规模得到扩大,实现低成本扩张。二是加强对市场建设的管理力度。鼓励个体私营业主集资建立街道市场、专业市场。
4.培育和完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其提供政策、投资、信息、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帮助。帮助个私企业进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开拓、法律咨询等方面,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服务,切实帮助个体私营企业找准产品、找准市场,提高个体、私营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5.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信息服务。建立政府部门向个体私营经济发布政策和有关经济信息的制度,通过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按照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健康有序发展。
6.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在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哪个部门审批的,就要由哪个部门做好后续的监管工作。引导和督促其照章纳税,守法经营。强化经营者的信用约束,对经营者的信用违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制约措施,特别是恶意拖欠债的要及时曝光,加大诚信建设力度。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篇5
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研究、探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已作为各级党委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解答这一课题笔者认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七一”讲话精神为指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一、解放思想,着力从认识上解决好“要不要继续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非公有制经济这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员能不能入党”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
第一,要充分认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在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攀升,已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目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万个,从业人员约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私营企业主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扩大,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参政意识、阶层意识、政党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探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党必须主动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领导,牢牢把握对这个新的社会阶层的领导权。
第二,要正确认识和继续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当前,在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问题上,存在三种模糊认识:一是“过时论”。认为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白领”阶层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蓝领”阶层的普通工人已不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继续把整个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继续坚持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已经过时。二是“蜕变论”。认为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如果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党就会变质,就不再是工人阶级政党,会蜕变成为“全民党”。三是“过晚论”。认为我们党早就应该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现在开口子已为时过晚。受这些模糊认识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单位产生了“不敢作为”“无能为力”的思想和“重经济、轻党建”“重建厂、轻建党”的倾向。这些认识在理论上是极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坚持以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前提。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它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只会不断提高我们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不变,党的先进性也不会改变。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这项工作慢不得、等不得,也急不得,要克服“一股风”和“盲目性”,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二、强化基础,着力从工作环节上解决好“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上级”的问题,切实搞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
第一,明确思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要按照“有人群、有党员的地方,必须有党的组织,有组织的地方必须开展党的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思路,做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应建立由各级党委总揽,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统战、工商联、妇联、工会、共青团、劳动和社会保障、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齐抓共管。
第二,加强分类指导。一要分类探索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根据“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在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或专业市场民营小区建立固定党支部,在生产经营不太正常、党员又相对集中的企业或专业市场民营小区建立临时党支部。要重视在个体工商户中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党员开展党的活动。符合党建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因地制宜,采取企业单建、区域联建、村企合建、行业统建等形式,建立党组织。在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组织。党员人数少的就近建立联合党支部;没有党员的企业或专业市场、民营小区,要采取下派党的工作指导员的办法,先把工青妇组织建立起来,为建立党组织打好基础;将企业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到所在企业;在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人群中吸纳新党员,为建立党的组织作好准备。非公有制经济发达、人员集中的民营小区、专业市场、经济开发区、科技示范园,应建立专门的党组织机构,统一负责辖区内党的工作。由国有、集体企业整体转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设置可在原有基础上作相应调整,以利于党建工作的连续性,企业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由上级党组织负责对企业党组织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建,党员数量不足的,可以与地域相近的同行业企业合建党支部。二要落实责任,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各级党委应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实行责任管理,要把发展党员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发展党员要按党章的要求,依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积极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党员发展的重点应是企业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稳定且无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各级党委要分片落实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人,选派党的工作指导员等,负责指导、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争取做到党员发展不留空白。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 篇6
2007年,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6条”)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意见》(黔府发〔2006〕14号,以下简称省“42条”)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各项工作的落实,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实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挥支柱作用,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1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非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
2、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76.16亿元,同比增长 38.6%,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44.35%,比上一提高6个以上百分点。其中:在全市国税收入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30.9亿元,占全市国税收入的28.07%;在全市地税收入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45.26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73.4%。
3、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新增就业主渠道。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新安置就业4.44万人,占当年全市城乡统筹就业人数的59.3%;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安置和灵活就业1.88万人。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进城务工农民工及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渠道。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0.64万人,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0.68万人,占当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的82.5%;当年转移就业的2.6万名农民工绝大多数在非公有制企业务工。
(二)非公有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实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9.3%、36.4%和54.3%,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非公有制经济由以前的粗放型、低层次逐步向集约型、高层次发展;发展领域由以前的以工业为主逐步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新型服务业、信息化产业等领域拓展;非公有制工业由以前的以高耗能、低附加值为主逐步向低耗能、高附加值转变。在老干妈、益佰制药等原有优势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还涌现出同济堂制药、星力百货、新希望农业科技公司、塑力线缆等一批企业,为壮大相关产业规模、形成相关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三)非公有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1.09亿元,同比增长16.29%;实现工业增加值70.03亿元,同比增长15.35%,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非公有制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实现工业强市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四)非公有制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力军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实现了“两个壮大”。一是从数量上来看,非公有制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户数已超过10万户,占全市企业数的比重达到92.4%。二是从发展的质量上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例如老干妈公司,2007年克服瓶盖**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业产值突破11亿元,上缴税收1.45亿元,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同济堂制药于2007年年初成功赴美上市,并于同年成功兼并老来福药业,当年完成工业产值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7.6%;其他一部份企业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宏立城房开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星力百货2007年销售收入6.52 1 亿元,比上年增长23.9%。2007年,我市30户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户均产值达到3.8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5%。
(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3年全市第一次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我继续贯彻落实《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法》和《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议》等一系列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扶持措施,出台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措施》(筑党发[2003]1号)和《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奖励办法〉的通知》(筑党办发[2003]14号)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2007年,我市继续狠抓这些鼓励扶持措施的落实,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和发展环境,大大激励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解决融资难问题。2007年,我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扶持渠道进一步拓宽,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市委[2003]1号文件精神,从全市技改资金中切块专门用于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市科学技术创新资金、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资金的倾斜力度;二是充分发挥贵阳市与国开行贷款平台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2007年,非公有制企业获得由市经贸口安排的流动资金贴息、技改资金贴息、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资金达到4800余万元,获得开发行贷款1000万元,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金额1705万元。同时,贵阳市对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予以总量1:1的资金匹配。
3、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对外交流,积极开拓市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参加“中博会”、“中创会”、APEC等国内、国际大型会展,拓宽视野,加强对外交流;同时引进了一大批涉及新材料制造、食品加工、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等领域的非公有制企业,壮大和发展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规模。
(六)利用“多彩贵州”两赛一会的契机,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产业
通过2006年和2007年的“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赛,发掘出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较好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全市共有168件(次)作品获市级选拔赛奖项,140件(次)作品获省级评选赛奖项。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商品产业,一是按照省两赛一会组委会《贵州省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成立了贵阳市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积极提供资金扶持,2006年以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拨付扶持资金200万元,为 “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发掘出的12项旅游商品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扶持。
总的来说,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总量偏小,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呈现“低、小、散”的特征,发展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弱,产业化水平低。三是长期以来,由于创业阶段融资困难、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政府机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使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三、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展望
由于2008年年初严重的雪凝灾害,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雪凝灾害中仅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直接损失就达到2.51亿元,间接损失达19.53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总体要求,200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幅要确保达到17%,力争达到1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确保达到17%,力争达到19%。为实现上述目标,2008年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政策落实与法规实施,继续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贯彻落实国务院“非公36条”、省42条和市有关文件精神,修订完善《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 环境。坚持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公平竞争,营造发展环境,围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取得突破;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建立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提高服务及办事效率。
(二)继续着力推动和解决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
落实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签订的贷款协议,发挥贵阳市借款主体平台的功能,加大对我市中小企业贷款的开发和扶持力度;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安全运行保证机制,积极探索融资渠道,逐步完善融资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创新,规范和扶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建立担保业的风险防范控制制度、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行业自律制度,加强对担保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设立再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设立贵阳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认真贯彻《典当管理办法》,依法对全市典当行业进行监管,规范典当公司行为,增强典当公司守法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典当业对非公有制企业典当融资的功能,准确把握典当行业在社会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促进典当行业快速发展。
(三)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认真做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针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专业培训(典当、统计培训),加大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运行监控工作
加大对非公有制工业运行的监控力度,将重点监控的非公工业企业由30户扩大到50户;新增加50户服务业企业的统计与建档;摸清全市第三产业非公经济构成情况、运行特点、发展趋势,力争在非公第三产业工作中有所突破。
(五)大力推进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非公经济发展
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要求,确保每年均有1-3户企业进入上市通道(进行股份制改造、进入上市辅导、上报国家证监委待批)。
(六)继续做好“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的组织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发展, 其党建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已逐步走上了有序发展的轨道,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已成为各级党委十分紧迫而又特别重大的政治与实践问题。
(一)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总体情况及态势
党中央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这一新领域党的建设问题非常重视。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要抓紧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 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 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 要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等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覆盖面,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 中央强调了地方党委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责任, 先后下发多个文件, 加强领导, 明确目标。
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 中央组织部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地方各级党委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不断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目前,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 能够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团结凝聚职工群众, 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 各级党委按照中央部署,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 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工作。据统计, 从2002年至2006年, 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数量由9.9万个增长到17.8万个;全国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的比例达到94.2%。截至2006年底, 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达到286.3万人, 个体工商户中有党员81万人。截至2007年6月底, 全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18.7万户, 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16.4万户。2010年2月25日,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小组组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透露, 截至2010年1月份,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活动中新组建党组织1.2万个, 正在筹建2.4万个, 新发展党员6.5万人, 通过“双找”活动找出“口袋”党员7.3万人。
总体来说,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发展迅速, 党组织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在不断地发挥出来, 并表现出一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二)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 非公有制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和党员队伍素质总体是好的, 但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发展很不平衡, 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明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加上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 各级党组织起初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认识不够到位, 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工作措施不甚得力, 有的甚至严重忽视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只是重视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全国“遍地开花”, 其党建工作明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本身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2.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总体还比较薄弱,
党组织覆盖面不广, 普遍存在着“开展活动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目前, 全国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仅为17.3%,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仍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这一问题如不抓紧解决, 就难以实现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 难以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新的经济领域, 如果党的组织建设不能在这一领域扎扎实实地发挥作用, 就会影响党的领导, 也不能切实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3.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党员管理难度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日常管理和工作机构设置不明确, 工作人员配置不太完善, 职责职能不太清晰, 管理部门归属不明确, 很多地方甚至还存在着分散管理和多头管理问题。由于管理部门的不健全, 导致一些企业虽有个别党员, 但企业没有党组织, 甚至是有党组织的企业也无法正常开展组织活动, 不能定期开展学习活动, 甚至连交纳党费也成为问题。同时,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 企业数量多而规模相对较小, 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多而复杂, 员工流动性强, 有一部分党员因频繁跳槽而成为“流动党员”, 再加上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力量十分薄弱, 难以经常进行逐厂逐户的调查摸底, 造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信息不灵不准, 个别企业甚至出现组织关系无归属无挂靠的“地下党员”。这种状况如果发展下去, 不但会影响党的自身发展, 不利于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 也无法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 而且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4. 个别党员党的基本知识匮乏, 党性不强, 觉悟不高。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绝大多数党员, 党的性质和宗旨意识较强, 有一定的党的基本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大局意识较强, 这是主流。但是, 个别党员党性不强, 觉悟不高, 把自己混同一个普通的职工群众或私企的“打工仔”。同时, 由于一些企业的党组织不健全, 造成了一些党员普遍重视业务或专业技能的学习与研究, 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忽略了对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与了解, 忽略了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修养, 也忽略了对自己思想的改造。这势必会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基本要求, 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力量, 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迫切要求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在社会经济成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 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 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 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非公有制企业这一新的经济领域, 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资源, 只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 更好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实处, 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增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
执政党只有具备强大的阶级基础和拥有广泛的群众资源, 才能巩固其执政地位。当前, 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 综合素质迅速提高。“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是建设和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刻调整,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其中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既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又包括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对于新社会阶层, “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 是否符合党员条件, 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同时也应该把符合党员标准和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广大职工,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源, 党要团结和带领他们发展生产, 参与改革, 努力增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 当前的国际政治斗争也决定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成为时代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和平、发展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但是, 当今国际明争暗斗的政治斗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激荡, 对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 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来看, 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是健康安全的, 但也不可否认, 西方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等都对我国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严峻挑战。同时, 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的颠覆活动,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并未终结, 相反在无形中正变本加厉。在这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获得民众的最广泛支持与拥护是极为重要的, 而党的基层组织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团结群众方面,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处在这一领域的最前沿, 最易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尤其是党的组织建设, 就显得更为重要, 不断加强其党组织建设, 扩大这一领域党组织的覆盖面, 积极发展和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 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这一新阵地中, 加强党的建设, 能够凝聚和团结这一阵地中的最宝贵政治组织资源,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并在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 打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促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经验启示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不但强化了党的基层队伍, 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而且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这些对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 学习型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学习型党组织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党组织的战斗力, 而且可以普遍地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同时能够影响、辐射和带动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 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而且可以带领广大基层职工群众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生产技能、总结生产管理经验。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这个组织平台, 通过教育引导职工群众, 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积累生产管理经验, 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进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并在理论修养和文化学习中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坚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这一新阵地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尤其是组织建设方面, 总的来看, 是相对非常薄弱的。因此, 结合当前实际, 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健康、有序发展, 必须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 把党组织建设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强大的政治领导核心和业务骨干核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尽最大限度发挥和调动党员学习、生产和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同时, 要把党组织的活动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地统一起来, 通过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巩固党在这一新领域的地位,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健康发展。
(三)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理论素养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 来自五湖四海和社会的各个阶层, 由于他们的经历不同、学历不同, 因此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教育职工群众。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思想建设, 不仅可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 而且可以引导企业职工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职工群众的奉献精神。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达到既提高党员理论素养的目的, 又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目标。这不仅仅关系到思想建设的成效, 也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向心力及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
(四)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问题, 是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印象的政治问题。因此,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基层组织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作风建设, 关系着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能否体现出来, 关系着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能否在这一领域顺利贯彻执行, 关系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职工群众的人心向背。因此, 在这一领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是至关重要。要着重从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来推进, 加强学习发扬光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不断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增强党的感召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保证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执政目标顺利实现。
(五)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篇8
构建非公有制经济同等待遇的社会共识。“十五”计划纲要指出,取消一切限制企业和社会投资的不合理规定,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进出口等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在上述方面仍受到“先国有后集体,最后是个体”的种种歧视和限制,不仅严重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且有悖于市场公平竞争规律,必须彻底纠正。首先,实行同等待遇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非公有制等各种所有制企业都是市场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只有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同等待遇,公平竞争,才能促进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规范市场秩序,约束自身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而形成万马奔腾共同发展生产力的活跃局面。实践证明,“同等待遇”使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到去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433万户,从业人员4760.3万人,注册资金3435.79亿元;私营企业202.85万家;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力n 26.68万家、4904.55亿元。其次,实行同等待遇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机制,也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各种所有制企业都不能回避竞争,公有制企业也要在竞争中发展,也只能在竞争中发展。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交换的本质就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竞争。没有多元产权主体的竞争,就不能形成真正的交换,也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促使公有制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注入活力,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创新政策环境 绿灯畅通无阻
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政策。实行"dk不限制”: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发展规模;不限制雇工人数;不限制经营范围(只要不是国家明文规定不准搞的,都可以搞,任何部门不得有附加条件);不限制经营方式;不限制开业条件(对于从事生产、生活急需项目和偏僻地区经商办业,可“先上车,后补票”);不限制从业人员;不限制收入分配。宽松的政策环境促使个体私营企业突破传统“禁区”,大胆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及基础教育、农业产业化、高科技市场、上市公司等新型产业。去年,全国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创产值12316.99亿元、7320亿元。浏阳有4195户17262人进城镇经商办企业。被誉为全省县(市)第一条步行街的新文路等八大城建工程,均系个体私营企业完成。拥有固定资产达500万元的私营企业仁达路建工程有限公司,近年来承担浏阳河娱乐开发区等城市建设项目168个,创产值1300万元。全市99.5%的国有、集体企业由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而改制成非公有制企业。盘活资产13.6亿元,占总资产的92.9%。改制企业呈现“三增两减”可喜局面:新增扩改投入1亿元、产值销售收入10亿元、税收2000万元;减少管理人员40%、非生产性开支65%。
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是创新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一是从严治理“三乱”。当前,一些握有实权的人对非公有制企业“动步生财,动口生财”,非公有制企业对此类行为决不能姑息。谁断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路,我们就断他的官路;谁敲非公有制企业的竹杠,我们就端他的“饭碗”。出台《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规定》,严以规矩,强化源头防范。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收费行为。对按国家规定的收费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工作经费按核实标准不留缺口,以遏止乱收费。实施罚缴分离制度。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罚款行政处罚后,被处罚者持行政处罚决定书到指定金融机构缴纳罚款。全面清理收费文件。今年以来,对本级近10年收费文件清理整改,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取消收费57项,降低收费标准11项,减少收费1200万元,向110家重点私营企业颁发收费监督保护牌。对46个收费、罚款执法单位清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160万元均作清退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滥罚款。二是推行政务公开。普遍建立公开办事制度,将登记注册、收费标准、项目报批、经营范围、成果鉴定、人事代理等凡不涉及国家机密的项目内容全部向社会公开,切实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在办证等各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去年,市政务公开中心受理投诉、咨询2747件,已处理2731件。其经验由中纪委在浏阳召开的全国政务公开会议上予以推介。
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优质服务。为彻底改变对非公有制企业“指责多于指导,摇头多于点头,担心多于关心”的被动局面,努力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及市人大、政协、工商联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全市40个乡、镇、办事处分别逐年签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目标责任状,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实施市级领导分片包干联系公有制企业制度,切实为非公有制企业排忧解难。张坊镇私营竹胶板厂过去年加工剩下的逾500吨青皮废料均烧毁处理,不仅耗时耗资,还污染环境,易引发山火。工商联自掏腰包转折全国数省,终在河南苹果筐厂找剧销路,为企业年增收5万元。去年,张坊镇、小河乡非公有制企业比上年增18%,年产值达4600万元,纳税400万元。创新管理环境 注重引导规范
引导经商伦理向诚信化发展。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非公有制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实根基。目前信用缺失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康社会的建设。我国每年因逃避债务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损失55亿元,假冒伪劣产品造成损失达2000亿元,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财务费用达3000亿元。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迫在眉睫。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让非公有企业认识到守信就有贷款,有订单,有钱赚,失信就会丢客户、丢市场。教育员工发扬中华民族“言必行,行必果”的优良传统,诚实经营,依法纳税,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符合小康社会要求的伦理体系。二是建立对失信者的惩罚机制。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把软约束和硬约束结合起来,大幅度提高失信的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让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浏阳近年来重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持“先卖信誉后卖产品”,促进非公有制市场经济秩序全面好转。
引导经营战略向科技化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对美国1948—1982年间国民生产总值测算表明,3.2%的年增长率中,有1/3是通过提高劳工队伍教育水平提高的,1/2是通过技术革命取得的。这说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一是创新用人制度,实现管理人才由家庭化向市场化转变。目前我国企业职]:队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仍高达68%。全国专业技术人才仅占从业人员的5.5%,只相当发达国家的1/4,g‘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5%集中在国有单位。据对浏阳市10家非公有制企业3761名员工调查,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79人,工程师以上职称的48人,分别仅占员工总数的2.1%、1.3%。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游离于法人治理结构之外,以血缘关系构建企业高层核心,决策科技含量低。针对这一情况,跳出家庭圈子,走向市场选拔人才。浏阳近两年实施跨世纪引才工程,有108家非公有制企业面向全国引进人才521人,分流1335名学有专长的机关干部领办非公有制企业106家,有效地缓解了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紧缺问题。二是抓好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中,有92%源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仅占3%。因此,要有选择地引进一些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开发名牌产品,实现市场竞争由以量相搏向以质取胜转变。名牌产品具有商品质、高特色性、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和高附加值的丰富内涵,是顺利进人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曾说,即使他在全世界的工厂一夜之间全部烧掉,第二天早晨所有的银行会主动上门为其贷款,他靠的就是“可口可乐”这一国际名牌。非公有制企业要下决心创造自己的名牌,用名牌占市场、求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初探】推荐阅读: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2-24
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文化08-14
经营非公有制经济06-13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2-15
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12-02
小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01-08
非公有制经济调查报告07-19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07-24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综治工作之探索06-09
*乡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总结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