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2024-07-24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共8篇)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篇1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商务局)

**县商务局充分利用职能,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我县商贸业发展现状

全县共有各类市场186个,商业网点2.8万个,商品充裕,物价平稳,日交易额985万元,年人流量61万人次。500万元规模以上商贸型企业35家,其中大部分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4600-4800人,从业人员主要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201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

二、主要措施

1、制定完善制度规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县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国家、省、市关于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县对外贸易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了对出口企业的奖励,提供免费的开业指导及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依法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引资争项,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拓展渠道,创新方式,注重引进外商投资企业,培育和壮大外贸出口龙头企业。在客商接待、办理行政许可手续、进出口经营权申报等方面,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无偿提供服务,为客商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满意服务,营造了一个亲商安商富商交流合作平台。目前,全县获进出口经营权的非公有企业93家,比2007年增加82家。

3、努力争取政策资金,扶持企业开拓市场。**县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及濮范台扶贫开发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政策和资金支持。2012年,仅电光源出口专项帮扶资金一项就争取了161万元。

4、规范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县商务局通过媒体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由局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通过“行风评议”栏目,热心倾听耐心解答听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转变作风,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由局领导带队经常深入企业调研,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存在问题

1、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过快影响消费持续增长。从短期看,消费品价格上涨能够促进零售额的增长,使得名义上的消费增长较快。但从长期看,消费品价格特别是直接关系民生的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快,会直接影响到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开支、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担。在收入预期没有增强的情况下,一些低收入家庭会以减少开支来应对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2、我县的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消费品市场流通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以劣充优、价格偏高等非诚信现象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消费的信心和购买力的顺利实现。

3、缺乏外经贸专业人才。我县企业还缺乏外经贸专业人才,对外贸相关知识及操作方法不了解,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较为落后,个别企业甚至不了解出口退税的基本操作模式。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快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动消费品市场发展。现阶段加快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全县经济的总体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才能最终刺激消费需求的扩大。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帮助引导城乡居民增加就业机会,积极落实各项社保政策,努力提高各方面人员的收入水平,增加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

2、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今年以来快速上涨的食品类和农资类价格,要加强市场检查和监控,维护市场的稳定。严格打击缺斤少两,假冒伪劣等行为,加大对不实宣传和误导消费的惩治力度,保障饮食和食品安全,加强商业诚信建设,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3、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更需要复合型外贸专门人才。县委、县政府应为企业人才的培养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拨付专项资金,通过自主举办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我县企业出口创汇业务能力。同时,要通过出台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千方百计引进外贸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产业层次

一、巴林左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1、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至2012年末, 全旗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户数达到9470户, 占全部市场主体户数99%。其中企业682户, 个体工商户7888户。全旗非公有制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1亿的企业44户, 占企业总户数的6.4%, 其中亿元以上的非公企业2户, 占企业总户数的0.3%。

2、非公有制经济社会贡献突出。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0亿元的71%;全旗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6亿元, 增长28%, 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全旗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由2010年的4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0亿元, 占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的60%, (全市平均水平51.3%, 发达地区70%) , 比2010年增长27.6%;全旗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由2010年的2.9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32亿元, 增长44.8%, 占上缴税金总额的73.2%。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9.5% (全市为49.7%) 。

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层次逐步提升。

全旗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由2010年的45户增加到2012年的51户, 增长13.3%。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34户, 其中: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27户, 亿元以上的12户。涌现出了玉峰矿业、吉安化工、健元鹿业、东傲制品等一批地方明星企业, 创建了自治区级著名商标1个, 知名商标6个 (昭君、契丹、久阳、蒙鹿源、斑岩、辽都) 。

4、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就业成效明显。

巴林左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 目前已涉及商业、饮食、加工、建筑等13个行业, 带动创业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2年, 全旗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 占全旗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78.7%。与全市就业水平持平。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三年来的情况来看, 巴林左旗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 我们也要认真客观地正视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1、行政执法不规范, 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其一是重收费, 轻服务。其二是重检查, 轻指导。其三是重罚款, 轻扶持。

2、一些政府机构行政干预过度, 审批事项过多, 审批行为不规范, 审批环节繁杂重复, 有些审批条件是针对所有制而设立的, 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创业, 压抑了运营活力。还有些是该管的不管, 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 应当有作为的而不作为。

3、在一些领域、一些制度中仍然留有歧视性的规定, 相同的事情、相同的行为, 因为所有制不同就实行不同的待遇, 比如税收、技术改造、财政支持方面都有事例。

4、有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素质不高, 法制观念淡薄, 不讲诚信, 搞不正当竞争, 降低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任程度, 为营造促进其发展的法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措施建议

1、规范执法行为。

采取法律举措, 遏制侵害非公有制企业权益的行为, 首先强化法律手段治理乱收费、乱罚款, 禁止摊派, 限制自立名目向非公有制企业伸手要钱要物。其次加强执法人员培训, 这是当前改善法制环境的重要因素, 也是维护良好法制环境的重要条件。

2、优化政务环境。

调查了解到, 大部分企业主并非眼里只盯着政府资金和优惠政策, 很大程度上更关心政府职能部门能提供良好的服务, 能有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建议, 地方党委政府要按照从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入手, 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企一议”, 开辟绿色通道快捷办理审批。凡国家和自治区、市新出台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 一律进入旗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实行“一站式”服务。办理时限要在法定时限内完成。

3、放宽市场准入。

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准、宽进严管、强化服务”的原则,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积极支持非公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所有行业和项目;放宽投资人资格审查, 支持全民创业, 凡法律、法规允许的公民均可申请投资非公经济.

4、大力推行品牌战略,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非公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巴林左旗非公企业虽然较多, 但是没有知名品牌, 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自主创新力度。按照个体—企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旗县级重点企业—市级重点企业—自治区—国家级重点企业的路径, 实施大企业带动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加强非公经济品牌建设, 按照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的路径, 培育形成一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增强企业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5、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规范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质量。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需要改善外部条件, 而且需要自身增强运用这种条件的能力, 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查朱和.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7)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篇3

贾庆林希望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报告会上,坚信“中国人能做到世界最好”的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追求“和谐发展、激情奉献”的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饱含“大漠之子绿色情怀”的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以安置18万人就业为“莫大荣耀”的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创新让“小企业干出大事业”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励行根、“信仰激励我前行”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坚持制度保障发展、文化引领成长”的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唱响“为祖国强大而强大”的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大步“走向世界、共谋双赢”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等10位先进典型,分别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自己的事迹,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显著成果。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社会的可贵品质,生动诠释了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时代精神。与会听众深受感动和教育,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新奎出席上海分会场会议。

会后,上海分会场召开会议,杨晓渡就本市学习贯彻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指出,贾庆林主席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非公经济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贾庆林主席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十二五”期间的工作。今天十位先进典型的发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非公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坚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企业争当先进。支持非公经济就是对上海大局的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工商联要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一点的投资环境。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广大非公企业要积极应对,努力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启动转型发展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发展后要发扬优良传统关爱社会,对内关爱员工,对外扶贫帮困。上海的未来需要大量优秀非公代表人士,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和工商联要切实担负责任,把引导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工作做深做透。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 篇4

2007年,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6条”)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意见》(黔府发〔2006〕14号,以下简称省“42条”)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各项工作的落实,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实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挥支柱作用,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1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非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

2、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76.16亿元,同比增长 38.6%,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44.35%,比上一提高6个以上百分点。其中:在全市国税收入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30.9亿元,占全市国税收入的28.07%;在全市地税收入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45.26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73.4%。

3、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新增就业主渠道。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新安置就业4.44万人,占当年全市城乡统筹就业人数的59.3%;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安置和灵活就业1.88万人。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进城务工农民工及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渠道。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0.64万人,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0.68万人,占当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的82.5%;当年转移就业的2.6万名农民工绝大多数在非公有制企业务工。

(二)非公有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实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9.3%、36.4%和54.3%,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非公有制经济由以前的粗放型、低层次逐步向集约型、高层次发展;发展领域由以前的以工业为主逐步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新型服务业、信息化产业等领域拓展;非公有制工业由以前的以高耗能、低附加值为主逐步向低耗能、高附加值转变。在老干妈、益佰制药等原有优势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还涌现出同济堂制药、星力百货、新希望农业科技公司、塑力线缆等一批企业,为壮大相关产业规模、形成相关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三)非公有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1.09亿元,同比增长16.29%;实现工业增加值70.03亿元,同比增长15.35%,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非公有制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实现工业强市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四)非公有制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力军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实现了“两个壮大”。一是从数量上来看,非公有制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户数已超过10万户,占全市企业数的比重达到92.4%。二是从发展的质量上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例如老干妈公司,2007年克服瓶盖**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业产值突破11亿元,上缴税收1.45亿元,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同济堂制药于2007年年初成功赴美上市,并于同年成功兼并老来福药业,当年完成工业产值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7.6%;其他一部份企业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宏立城房开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星力百货2007年销售收入6.52 1 亿元,比上年增长23.9%。2007年,我市30户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户均产值达到3.8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5%。

(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3年全市第一次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我继续贯彻落实《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法》和《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议》等一系列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扶持措施,出台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措施》(筑党发[2003]1号)和《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奖励办法〉的通知》(筑党办发[2003]14号)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2007年,我市继续狠抓这些鼓励扶持措施的落实,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和发展环境,大大激励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解决融资难问题。2007年,我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扶持渠道进一步拓宽,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市委[2003]1号文件精神,从全市技改资金中切块专门用于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市科学技术创新资金、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资金的倾斜力度;二是充分发挥贵阳市与国开行贷款平台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2007年,非公有制企业获得由市经贸口安排的流动资金贴息、技改资金贴息、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资金达到4800余万元,获得开发行贷款1000万元,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金额1705万元。同时,贵阳市对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予以总量1:1的资金匹配。

3、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对外交流,积极开拓市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参加“中博会”、“中创会”、APEC等国内、国际大型会展,拓宽视野,加强对外交流;同时引进了一大批涉及新材料制造、食品加工、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等领域的非公有制企业,壮大和发展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规模。

(六)利用“多彩贵州”两赛一会的契机,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产业

通过2006年和2007年的“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赛,发掘出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较好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全市共有168件(次)作品获市级选拔赛奖项,140件(次)作品获省级评选赛奖项。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商品产业,一是按照省两赛一会组委会《贵州省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成立了贵阳市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积极提供资金扶持,2006年以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拨付扶持资金200万元,为 “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发掘出的12项旅游商品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扶持。

总的来说,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总量偏小,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呈现“低、小、散”的特征,发展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弱,产业化水平低。三是长期以来,由于创业阶段融资困难、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政府机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使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三、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展望

由于2008年年初严重的雪凝灾害,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雪凝灾害中仅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直接损失就达到2.51亿元,间接损失达19.53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总体要求,200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幅要确保达到17%,力争达到1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确保达到17%,力争达到19%。为实现上述目标,2008年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政策落实与法规实施,继续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贯彻落实国务院“非公36条”、省42条和市有关文件精神,修订完善《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 环境。坚持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公平竞争,营造发展环境,围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取得突破;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建立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提高服务及办事效率。

(二)继续着力推动和解决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

落实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签订的贷款协议,发挥贵阳市借款主体平台的功能,加大对我市中小企业贷款的开发和扶持力度;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安全运行保证机制,积极探索融资渠道,逐步完善融资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创新,规范和扶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建立担保业的风险防范控制制度、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行业自律制度,加强对担保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设立再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设立贵阳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认真贯彻《典当管理办法》,依法对全市典当行业进行监管,规范典当公司行为,增强典当公司守法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典当业对非公有制企业典当融资的功能,准确把握典当行业在社会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促进典当行业快速发展。

(三)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认真做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针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专业培训(典当、统计培训),加大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运行监控工作

加大对非公有制工业运行的监控力度,将重点监控的非公工业企业由30户扩大到50户;新增加50户服务业企业的统计与建档;摸清全市第三产业非公经济构成情况、运行特点、发展趋势,力争在非公第三产业工作中有所突破。

(五)大力推进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非公经济发展

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要求,确保每年均有1-3户企业进入上市通道(进行股份制改造、进入上市辅导、上报国家证监委待批)。

(六)继续做好“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的组织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篇5

近年来,黔东南州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始终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抓,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黔东南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瓶颈”问题,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制约因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一、黔东南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全州农民在马路市场自产自销农副土特产品,这也是第一批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摇篮”。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相继出台一列系适应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和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壮大,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省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年--1986年):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全州个体工商户仅有413户,从业人员547人,注册资金12万元。1981年7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确立市场主体资格的法规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有力地促进了个体经济发展,全州的个体经济也随之得到了恢复发展。1986年底全州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9988户,从业人员36768人,注册资金2863万元。

2、第二阶段(1987年—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1987年8月5日国务院颁布《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1988年4月全国人大修改后的《宪法》中明确“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益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布《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州非公有制经济也得以稳步发展。1991年底全州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2228户,从业人员43255人,注册资金7116万元;私营企业有114户,从业人员2940人,注册资金1156万元。

3、第三阶段(1992年—1996年):快速发展阶段。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了从对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飞跃,极大地鼓舞和激励投资者办厂、办企业,推动了全州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1996年底全州个体工商户达53215户,从业人员68816人,注册资金24225万元;私营企业发展到558户,从业人员9341人,注册资金9015万元,非公有制经济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持续健康发展阶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下来。1999年7月1日全州出台《黔东南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条例》,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办法。2005年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清除了障碍,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州个体工商户达69009户,从业人员86531人,注册资金109251 万元;私营企业达4956户,从业人员38704 人,注册资金410742 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社215个,从业人员4535人,注册资金6963万元。

二、黔东南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点近年来,全州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拓展,发展层次不断加深,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其发展态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1、户数迅速增加。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户数不断增加,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全州个体工商户达67011户,从业人员84048人,注册资金103946万元,户数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162.25倍。私营企业户数发展到了4875户,从业人员52169人,注册资金403967万元,户数与1989年相比增加了90.28倍。2004到2008年,全州个体工商户户数年均增长5.5%,非公有制企业户数年均增长21.3%。

2、贡献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在丰富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贡献巨大,而且在增加城乡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催生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构建和谐黔东南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迅速提高,2008年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6.09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37.8%,比2004年提高4.15个百分点;创税15.38万元,占财政收入的64.8%。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全州解决社会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自2000年以来,全州城镇新增就业94517人,累计安置下岗职工38204人,在全州新增的就业岗位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85%以上的就业岗位,大大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3、经营领域不断拓展。随着准入条件的放宽和非公有资本自身实力的提高,非公有资本逐步进入农业、重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旅游文化、教育卫生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涵盖一、二、三产业,经营领域和投资领域多样化。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内部结构多元化的特点,正由商业零售、小作坊生产逐步向批发、商品超市和规模生产、加工及运输业、建筑业等方面发展。如近年不断发展壮大的中泰药业、东升房产、中昊电子、皓天生物,以及一些介入旅游业、中介行业、社区服务的企业等,既拓展了发展空间,又填补了全州一些产业空白。

4、规模不断扩大。全州非公有制企业经过不断发展,规模明显扩大,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在50--100万元有1269户;100--500万元有1169户;500万元以上的247户。全州2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私营企业116家,占规模工业总户数的46.8%。目前,全州私营企业中已形成青酒集团、施秉恒盛、凯晟铝业、瑞安水泥、中昊电子、丰球磁材、丰球房产、佳惠连锁等一批特色企业和龙头企业。如施秉恒盛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生产规模名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2008年生产工业硅7.15万吨,销售收入7.83亿元,占该县工业总产值的53.8%。

5、品牌逐渐凸显。近年来,全州非公有制企业积极打造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品牌,涌现出了以酒、茶、中药材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注册了一批产品商标,如青酒集团“青”、“青酒”,雷山银球茶叶有限公司“银球”,凯里康尔佳制药公司“飞云岭”、丹寨黔丹有限公司“黔丹”、岑巩思州工艺厂“思州”。目前全州有注册商标660件,其中贵州省著名商标22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全州私营企业累计获专利品牌261项,如贵州正康中药研发的灰毡毛忍冬金银花栽培技术、加工产品均获得国家专利,凯里信邦的何首乌、太子参中药材已通过国家GAP认证。

6、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全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州和各县(市)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按照非禁即允的原则,推动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资源配置、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入资本市场等方面逐步享有与其它所有制企业同等待遇。

7、产业呈现集聚发展。州、县(市)相继规划建设了凯里经济开发区、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洛贯产业承接区和凯里炉山至麻江碧波循环经济带及丹寨金钟、台江革

一、黎平洪州等循环工业聚集小区,目前已有冶炼、化工、森工、生物制药等一批私营企业相继入驻,有效地激活了生产要素集中经营,集聚发展。

三、黔东南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总体来看,目前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低,总量少、规模小,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全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仍显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凡带有政府补贴性质的行业,非公有资本进入难度很大,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入政策上虽无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成为“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的“玻璃门”,看着是打开的,实际上进不去,“非禁即允”的原则还难以完全落到实处。二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在贷款贴息、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创业服务、品牌创建、商标注册等方面的扶持奖励政策还相对缺乏,在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发展,鼓励参与国企改革,引导产业聚集发展的力度还不够。三是缺乏对重点企业的扶持措施,一些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私营小企业因扶持力度弱还难以迅速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一些规模以上私营企业也急需扶持才能做大做强。四是受州级、县(市)级权属所限,难以完全满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五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统计监测分析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企业对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需求。

2、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服务水平、能力、质量还难以达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工商、经贸、商务、国税、地税、工商联等部门均有管理或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职能,存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情况,一些个体工商户和非公有制企业反映问题和困难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投诉中心和相关机制保障,有的部门推诿、拖拉,问题和困难迟迟难以解决。二是监管方式有待改进,审批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检查频繁,存在以费代管、以罚代管、以批代管的现象,落实优惠政策、执法检查有时不能一视同仁,随意性较大。三是重管理轻服务,存在服务缺位、管理越位现象。如中昊电子有限公司停电问题,没有得到迅速解决,仅今年5月就停电5次;安平民族制药有限公司货物受铁路运输制约,有时货物停留一个星期仍未发走,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四是对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关的行风评议、软环境建设测评、考评等方面的结果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有时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惩诫、警示作用。

3、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全州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80%以上为业主自筹,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少,导致融资额度小、融资效率低。如今年3月底全州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02.6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仅为33.8亿元。同时,全州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少,注册资本金小,截止今年3月底除州级外各县(市)仅有担保公司6家(凯里3家,麻江、黎平、锦屏各1家),注册资本金最高的为600万元,最低的仅100万元,难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便捷、有效的融资平台。非公有制企业在跨县(市)贷款、抵押担保方面难度较大,银企合作有待加强。

4、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全州的私营企业中,2008年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只有247户,仅占4875户私营企业总数的5.06%。目前除青酒集团、凯晟铝业、凯里信邦、贵州正康、瑞安水泥、中昊电子、丰球磁材、丰球房产等初具规模外,其余私营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发展后劲不足,还难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5、企业自身素质不高。全州私营企业多为家族式管理,当老板和当经理分不开,投资人就是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能力,内部合力不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域还不宽,70%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集中在传统加工、高载能、房地产、运输、餐饮和零售等行业,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开发、小城镇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的不多,生产工艺落后,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寥寥无几,产品单一,产业链短,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优势企业和名特优新产品少,品牌影响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明显滞后于其发展现状,党建工作的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企业文化建设还较为滞后,履行社会责任能力还较弱。

四、促进黔东南州非有公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做大做强全州经济的突破口,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高度的关联性,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因此,必须立足州情,以加大政策支持为重点,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为主线,以营造良好环境为核心,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为基本方法,以企业家培养为根本,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出台更为有力的支持政策。在贯彻好国家、省的政策措施,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结合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市场准入、融资困难、用地紧张、人才缺乏、服务不到位等实际问题,研究制定务实管用的支持政策。一是大力鼓励全民创业,放宽准入条件,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支持科技人员携非职务科研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允许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辞职、提前退休创办企业,积极吸引黔东南籍在外经商人员和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创业。二是建立非公有制经济投融资担保和信息服务体系,采取多种形式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发展以法人资本、社会资本为主的多元化商业性担保机构,不断完善资本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在内的企业信用担保、贷款贴息和需要政府安排的资金配套等方面。四是鼓励争创品牌,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应按其产品所获品牌的不同层次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积极组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引导、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申请使用产品地理标志。五是切实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政策一经制定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该放的权坚决放,该给的钱主动给,该奖励的奖励,该扶持的扶持。

2、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机制,规范行政行为,从源头上优化政务环境。一是建立和完善举报投诉受理机制,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权投诉中心受理个体工商户和非公有制企业投诉,维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等行为,切实消除“吃、拿、卡、要”现象。二是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次性告知”、“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制度,开展并联审批,做到主办负责、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反馈、一次办结。依法公开收费,按最低标准收费,公示收费,亮证收费。三是建立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重大事项协调制、挂牌督办制等机制,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四是强化行风评议、软环境建设测评、考评等结果的运用,对评议、测评、考评结果达不到要求的部门和单位,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侵害企业权益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严厉打击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违法活动。

3、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一是大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倡导合法经营和文明经营,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二是放手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加快建立执业标准和监督机制。加快发展行业协会(商会),逐步赋予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参与行业规划和资质审查、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和行业利益等职能。三是大力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通过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网站、市场营销快速反映网络体系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抢抓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等大通道建设带来物流条件改善的机遇,积极引进大型超市和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建设各类专业市场,稳步推进有条件城镇的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篇6

蚌埠市工商联调研组(2009年4月20日)

为贯彻落实全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会精神,深入了解当前我市非公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引导企业树立信心,应对挑战,共渡难关,蚌埠市工商联对全市非公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这次调研活动从2月16日开始,为期一个月,采取上门走访、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共调研了80家非公企业和6个行业商会。其中工业46家、商贸业21家、物流运输业6家、建筑业3家、饮食服务业4家,行业商会分别为浙江商会、福建商会和代理商、炒货、怀远大青豆、固镇南京牛羊肉行业商会。被调研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的4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8家、产值5000—1000万元的31家、产值1000万元以下的37家,从企业的类别和规模来看,这次调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市非公经济现状。

一、非公经济发展的特点

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经济对我市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扩大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当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非公经济总量有一定增长

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942家,员工6.1万人,注册资金91.8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1%、4.2%、42.8%;新增私营企业1586家,注册资金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25.4%。个体工商户54486户,从业人员11.1万人,资金数额 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6%、-8%和24.6%;全市个体工商户新增9875户,资金数额4.32亿元,同比增长1.1%和140%。

(二)规模企业增加

在我市私营企业中, 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已达132.4万元,同比增加了34.2万元,增长34.8%。注册资本100-500万元的企业490户,新增107户,同比增长27.9%;500-1000万元的企业226户,新增36户,同比增长18.9%;亿元以上的企业5户,新增1户;私营企业集团18户,新增6户。

(三)对社会贡献较大

2008年,我市非公经济达到全市GDP总量的54.81%,其中占第一产业36.10%、第二产业62.45%、第三产业56.88%,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入17.39亿元,增长24.1%,个体私营经济共入库地方税1.7亿元,同比增长65%,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增加;全市新增劳动就业3.6万人,75%左右的就业岗位由非公经济组织提供。

(四)抵御风险能力较强

调查表明,70%的企业面对金融危机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强化内部管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二是加强对市场的预测,把握扩大内需机遇,建立和扩大经营销售网点;三是利用原材料价格走低的时机,整修厂房,维修机械,囤积原料,寻找和投资新项目,为下一步扩大和发展生产作准备。

(五)政策环境有一定改善

从2008年9月份到今年2月底,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省、市近期出台的缓交税收、职工社保金,以及国债项目、政府贴息等相关政策,都对当前非公企业克服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

二、当前非公经济面临的困难 当前非公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抵御风险能力,但发展形势还很严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我市非公经济发展增速下降。2006—2008年蚌埠非公经济发展增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企业生产运行困难。调研的非公企业中,目前有20%停产、37%半停产、24%正常运行、19%满负荷生产,外贸、纺织、机械加工、房地产、物流等行业形势较为严峻。

三是产值、利润下滑。75%的企业定单和销售收入同比下降高达30-50%,产值增长但增幅下降的占15%,基本持平的占10%;2008年第四季度及2009年第一季度,企业利润下降的占80%,基本持平的占20%。

四是资金相当短缺。33%的企业资金缺口30%以上,46%的企业资金缺口10-30%,资金紧张导致企业生存困难,只有商贸、餐饮、物流等少数行业资金运转正常。

五是企业用工减少。2008年企业用工减员的占55%,其中42%的企业用工减少了一半以上,未减员或基本持平的占45%,部分虽未减员,但实行了轮岗,今年25%的企业准备再次裁员。相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影响较小,工业、房地产业影响较大,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影响最大。

三、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市非公经济同样受到较大的冲击,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和因素比较突出,保增长的任务仍然艰巨。

(一)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或融资成本过高仍是当前困扰非公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段时间各级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倾斜的政策措施,但非公企业在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方面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非公企业自身存在管 理不规范、财务报表透明度差等问题,难以评估、质押有效资产,导致获得银行信贷的比例很小;二是非公企业持有的是集体土地证,土地抵压贷款条件弱;三是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对非公企业担保贷款条件苛刻,需提供复杂的登记、评估等手续,办贷周期较长;四是县域非公企业贷款还需要担保与反担保条件,手续繁杂,融资成本增加一倍以上。调研中企业认为融资困难的占60%,融资成本过高的占40%。

(二)企业税负较重,经营难度加大

一是《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五金”支付增加,各类政府基金如水利基金等都增加了企业生产运行成本。二是“三乱”现象没有得到根治。一些企业反映,少数部门收费随意性大,收费标准弹性大,乱摊派的科目多,各类不合理的收费、罚款、摊派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三是少数行业税收过重,房地产行业增加3%的所得税,纺织行业增加1%的增值税,物流、建筑行业税赋都有增加,企业反映不合理。四是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加大。主要是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却呈下降趋势,导致经营成本上升,利润大幅下降;此外,企业用工趋紧,员工工资和福利逐渐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三)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硬环境过“硬”。当前宏观政策对环保、节能和土地资源的使用要求严、标准高,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门槛,挤压了一些企业的发展空间,这有利于非公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但也加速了一部分产品层次低的中小企业淘汰出局。二是软环境不“优”。相当一批部门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少数公务人员存在着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工作中不耐烦,没有熟人难以办事、不跑几趟不可能办成事这一现象比较普遍,影响相当恶劣。行政许可和审批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到底,办事效率低。

(四)政策扶持不均衡,对中小企业支持小 一是一些鼓励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政策法规缺乏配套措施,操作性不强,落实差距大,不到位。中央、省、市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文件政策,但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还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得到有力保障,政策效应显现不够。二是中小企业在获得优惠政策、政务信息、技术咨询等方面不及时有效。外来投资企业得到普遍重视,而对本土企业关注少,不能一视同仁,政策主要惠及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企业。此外,政府部门在项目申报等方面首选的是国有企业、改制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不了解项目信息,政府部门不能主动上门指导,让很多中小企业错失了发展机会。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对政策了解的渠道,不能把握投资方向、找准项目。

(五)发展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条件不成熟

大部分非公企业是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产品的初加工和传统加工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不具备创新发展的条件。一是中小企业普遍保守,“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对创新发展认识不足,缺乏对外进行项目合作、技术合作的勇气和精神,隐瞒销售收入、销售渠道,担心丢失市场,逃避税务部门监管,这样就难以做大做强。二是很多中小企业还处于家庭作坊式阶段,管理十分原始落后,虽有创新愿望,但无力着手和推进,没有意识也难以抓住政府支持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时机,以实现企业转产、产品结构调整,多年一贯,没有改变。三是调研中有12%非公企业对产品和技术创新要求迫切,但财力和人力资源短缺,获得新技术、新项目信息能力不足。

四、发展非公经济对策和建议

针对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功能,挖掘发展潜力,抓住机遇,化危为机,促进我市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一)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政策保障 一是财政扶持。建立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准备金,加快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完善企业创新投入风险承担机制。进一步扩大财政对中小企业扶持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给予资金支持。抓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利时机,争取项目和资金,整合自主创新政策资源,改变政府资金“散胡椒面”的状况,将工作重心放在扶持中小型创新企业的发展壮大上来。

二是科技扶持。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省861计划、市3461行动计划,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创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鼓励开展产学研活动,对资产质量好、市场空间大、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企业给予优先支持。

三是人才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加强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搞好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重点和优先安排中小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参与各类培训。

四是外向扶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重点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财政、税务、商务、商检、海关等部门落实好相关出口退税政策,简化进出口手续。

五是信息扶持。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培训、技术指导和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艺,为实现产品设计数据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营销商务电子化创造条件,市有关部门多为中小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

六是产业扶持。支持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聚集中小企业,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园区建设,突出产业特色,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引导非公企业向园区集中,发挥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链条。推进创业基地建设,支持建设创业辅导中心,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园,为非公经济发展打造创业平台。七是土地扶持。盘活现有土地存量资源,对部分非公企业原有的集体土地采取臵换、流转等多种形式,让企业拥有合法的国有土地,坚决制止和拆除违法建筑,引导企业规范、合法经营。

八是项目扶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在一些垄断行业、公共服务行业和社会服务领域的竞争,鼓励非公企业退市进园,鼓励非公企业申报产业项目、科技项目,争取财政资金的贴息和补助。

(二)全方位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一是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建立蚌埠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对重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各县区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可适当放宽条件,跨区域经营,简化融资程序,提高融资效率。

二是大力开展融资减负工作,降低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收入的税率,降低地方可控的不合理的登记、评估等费用。

三是支持非公企业采取会员制等形式,设立商业互助担保组织,鼓励非公企业依靠自身进行内部融资或调动民间资本投资。

四是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和贷款考核机制,规范企业资产抵(质)押贷款行为,鼓励进行专利权、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创新贷款品种,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企业的信贷支持。

五是发展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地方金融机构,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六是建立由政府资金引导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创造条件并优先推荐重点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对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给予财政补贴,借助证券信托公司平台,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使更多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

七是扩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采取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和贷款 贴息方式,把政府扶持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

八是大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采取各县区牵头、政府综合部门搭台的方式,定期举办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对接会,加强银企交流,协调金融机构对重点非公企业公开授信。

九是利用各类博览会、商品交易会、经济技术洽谈会等,组织开展招商引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资本与技术合作。

十是开展融资培训,帮助非公企业提高专业素质,熟悉融资办法和渠道。

(三)围绕服务企业,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非公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把发展非公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推进和指导,定期收集非公企业生产、技术、资金、用工等信息,接受咨询和诉求,梳理突出问题,及时召开现场会、联席会、专题会,研究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落实好政府部门广泛联系企业规定,建立和完善双向挂职和联络员制度,加大协调,努力形成全市上下联动,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推进诚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市场监管,多服务、少干预,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办事难问题。进一步落实政策,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鼓励大胆创新,彻底打破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门槛”,全面落实非公企业的“国民待遇”。优化信用环境,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培养“信用至上”的社会道德,加强政府诚信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完善社会信用征询系统,加强舆论引导,倡导“守信光荣、缺信可耻”的道德风尚。

三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减少行政审批和许可,简化办事手续和程序,改革登记前臵审批限制,将登记前臵审批许可改为备案制。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推行重点非公企业“全年费一次定、多家费一家收”制度,建立落实好 “一站式”审批服务和限时办结制度,真正形成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的高效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部门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快捷便利通道。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精神,严格规范涉企检查、收费、处罚、摊派等行为,加大对损害非公企业利益等乱作为行为的查处,做到 “三个一律”,即实名举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一律核实,查证属实的一律追究,追究责任情况一律反馈。依法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无理阻工、强行参工等行为,切实改善施工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保护名优品牌产品。加大对有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办督查。

四是鼓励非公企业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在制定产业指导目录中对各类企业在产业政策、质量标准、环境保护等方面实行统一标准。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项目和技术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及时发布有关政策和项目信息,让非公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经济动态和相关优惠政策,享受政府的人才培训资金、培训项目资源。

五是建立健全非公经济统计、分析、监测、预警机制。政府综合部门应加强对非公经济的统计分析,建立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密切监测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设立非公企业发展风险预测咨询机构,密切关注和跟踪服务规模大、发展快的重点非公企业,及时提示风险。帮助支持“问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预警监测、信息通报、应急处理制度,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报告。建立产品及服务质量、企业诚信守法、企业公众形象等多项指标在内的监管指标体系,为依法监管提供科学的参考指标。

六是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保护。保护非公经济人士合法私有财产,保障非公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非公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实行民主管理。

七是加强非公企业行业自律。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工商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商会组织,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境内外工商社团和我市25个友好商会的联系,借助浙江、福建等异地商会和固镇(南京)牛羊肉商会等外地商会,招商引资。

八是加强行业协会、商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加强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组织、教育、引导、督查作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非公经济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非公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

非公企业产品层次低、产权结构单

一、科技投入少、管理水平低、综合实力弱,极大地制约蚌埠非公经济发展,应努力促进和引导非公经济科学发展。

一是人才优先发展。在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中,非公企业应稳定队伍、正视现实、沉着应对、锲而不舍,寻求生存和发展机遇,确保“阵地”不丢,人员不减,以人为本,把留住员工、吸纳人才视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第一要务。企业人才培养,应把培育和造就企业经营者放在突出的位臵,建立职业经理人才资源库,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进程,优化成长环境,实施非公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采取到高校辅导、出国短训、异地锻炼、综合部门挂职等形式,对企业高管人员开展多渠道培训。引导企业经营者进一步增加法制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重视非公企业职工的培训教育,为非公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二是引导非公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非公企业的体制机 制优势与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非公企业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改革,实现非公企业由封闭性股权向开放式股权结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非公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

三是加快非公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引导非公企业狠抓基础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非公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技术改造项目、生产的新产品等享受税收优惠,引导企业制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加大投入,调整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大力研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是企业文化创新。引导非公企业弘扬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商业道德,积极倡导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文化,推动非公企业树立以人为本、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经营宗旨,把追求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企业特色文化。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篇7

5月21日,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工商联主办, 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研讨会议并讲话。乌兰部长指出, 要紧紧围绕“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个主题, 突出放开和服务两个重点, 研究探索符合内蒙古实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路。结合本次研讨会嘉宾演讲内容, 本刊特推出封面文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经济是最具活力, 最有创新意识, 同时也是最关乎民生的经济领域。因此, 在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中将“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抓手。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更是发出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动员令。

近几年, 我区非公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末, 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107360户, 其中, 个体工商户数达到963446户, 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42120户, 外资企业户数达到1794户。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长远来看, 非公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是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也是拓宽投资渠道的重要领域, 在“扩投资、稳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非公经济, 真正从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支持。正本清源、开拓创新, 迎接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 任重道远。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地方亮点 篇8

成都: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2013年成都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5393.64亿元,同比增长12.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9.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数据:“非公”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不断扩大。回顾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成都“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从2003年的697.69亿元快速扩张到2013年的5393.64亿元,10年间增加4695.95亿元,年均增长18.0%,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40.9%增加到59.2%,增加近两成。

民间投资成为社会投资强大动力。2013年,成都完成民间投资3595.30亿元,增长17.2%。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5.3%。

“首位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2013年,成都主动担当全省“首位城市”发展重任,对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升,“非公”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3%,在全省21个市州中位居第一,比第二位的绵阳市(5.3%)高出29个百分点。

看点:“非公”经济给天府新区新津分区带来活力

“非公”经济在促进成都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勃勃生机。新津县依托天府新区,围绕新材料和现代物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新材料产业为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成长性好的优质“非公”企业;以物流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非公”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13年底,天府新区新津分区已落户新材料项目47个,总投资388亿元;上亿元物流项目14个,总投资80亿元;累计落户世界500强企业10家。

泸州: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2013年,泸州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59.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4.9%。民营经济较快增长,比重持续提高,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支柱性日益明显。

非公有制经济是泸州经济的主要贡献力量

2013年,泸州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强化和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措施,虽然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走低放缓,非公有制经济相比2012年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6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速居全省第一;占GDP比重达59.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4.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4个百分点,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非公有制企业明显增多,注册资金持续增长

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政府也在不断引导经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既涌现出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不断增多。

2013年,泸州市共有私营企业17563户,比上年增加了1679户,增长10.6%;注册资本327.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6.7亿元,增长20.9%;个体工商户12.1万户,比上年增加3861户,增长3.3%。注册资本32.7亿元,比上年增加5.7亿元,增长21.2%。

非公有制经济展现出强力的就业吸纳能力

2013年,随着民营企业和个体开商户的增多,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3年,泸州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41.3万人,增长24.8%,新增就业人数8.2万人,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其中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22.7万人,增57.5%。得益于个体经营的快速发展,个体经营创造税收14.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8%。但由于结构性减税和营改增等因素的影响,私营企业税收22.6亿元,下降了10.4%。全市总税收178.0亿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相关链接:

泸州出台政策,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2013年,泸州市出台《关于推进民营经济跨越突破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两个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的具体意见,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积极扶持的政策措施。

从2013年起,泸州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贴息(补助)资金用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建立了“民营企业市长直通车”制度,成立效能监察机构,对民营企业反映的有关问题限期解决或答复,着力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市场管理更趋务实。实行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的工商登记制度。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对个体经营户实行小额经营社区备案制度。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和优化。

2013年,眉山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545.96亿元,同比增长了13.2%,比全省增速12.1%高1.1个百分点,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0.8%高2.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占比居全省第一位,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4.6%。

成就: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非公”规上工业成发展亮点。2013年“非公”规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8.0亿元,同比增长23.5%,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3.4%,主营业务收入842.4亿元,同比增长20.8%,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3.3%;利润总额67.3亿元,增长5.7%。

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2013年,全市非公经济一、二、三产业完成增加值分别为56.27亿元、366.24亿元和123.4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67.1∶22.6,与2012年相比,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

nlc202309030719

“非公”经济成为社会就业主渠道。截止2013年12月底,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5012户,同比增长0.42%,总数达88536户,注册资金42.6亿元,从业人员22.42万人;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985户,同比增长2.3%,总数达11841户,注册资本413亿元,从业人员27.18万人。

区县“非公”经济总体发展良好。2013年全市6个区县“非公”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速度快速提升,占GDP的份额逐步提高。其中,“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3个区县超过全市63.5%的水平,分别是63.8%、65.2%、66.9%;从增长速度看,“非公”经济增速有2个区县超过全市13.2%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3.4%和13.5%。

民间投资比重全省第一。2013年,全市民间投资达582.24亿元,同比增长24.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7%,居全省第一位。

对策:“三个舍得”发展民营经济

打造“特别”环境,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

优化政策环境。眉山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坚持“非禁即入、公平待遇”,进一步放宽对非公有制企业主体资格、注册资本、出资方式等注册条件限制,对非公有制企业在财政税收、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激励。

优化激励环境。坚持“三个舍得”,舍得给企业家政治荣誉、社会地位、物质待遇。目前,眉山市有410名民营企业家担任市区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13年以来,市财政共拿出995.81万元对企业和企业家进行奖励。坚持补助企业高级人才,对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实行岗位补助,2013年以来补助2259人次,补助金额306.32万元。

搭建“特别”平台,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搭建园区平台。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全市共建成工业园区1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个、旅游产业园区6个、物流园区3个,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集中集约发展。

搭建新区平台。坚持产城一体、文城一体、景城一体,规划建设岷东新区和县城新区,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催生非公有制企业新天地。

搭建要素保障平台。成立土地征用储备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建立银政企每季度一次的座谈会制度,成立了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了市内职教院校与民营企业用工培训合作机制,全力保障生产要素。

采用“特别”举措,培育壮大非公有制企业

着力招大引强。建立“五驾马车、七个驻外招商分局”招商引资格局,组织了“民企入眉”等招商引资活动。眉山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新引进法国欧尚、IBM、希尔顿、和记黄埔、中国华润5家世界500强企业,是全省除成都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最多的地区。

坚持扶优扶强。重视本土民营经济培育,实施重点企业“3年翻番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截止2013年,眉山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达到592户。

鼓励创新驱动。眉山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技改资金,奖励企业技改,扶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研发核心技术。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

(供稿:眉山市统计局)

上一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下一篇:倡议书和宿舍节能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