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农产品

2024-06-20

山西特色农产品(精选10篇)

山西特色农产品 篇1

一、引言

山西省实施特色农产品营销创新,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 打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不仅能搞活农产品流通,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给农民带来真正实惠的利益, 同时将极大地提高山西农特产品的整体竞争能力, 并带动以农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进山西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山西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古老文明, 造就了山西娴熟的农业生产耕作技术和丰富的传统土特产品。山西的谷子、高粱、荞麦、向日葵、豆类等优质杂粮, 苹果、核桃、红枣等干鲜果, 中药材, 杂交种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资源条件优越, 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是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①。

近年来山西省充分利用在种植“小杂粮’、干鲜果等农产品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规模发展优质杂粮、林果业、蔬菜业、制种业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 其中一些农特产品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网络, 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由于受“小杂粮王国”无形品牌的作用, 山西已基本形成了小杂粮销售市场体系雏形, 并辐射至全国大中城市和世界各地, 北京、广州、上海和日本、韩国等地已成为小杂粮的主要消费市场;由省财政投资在运城地区建立的黄河优质果品批发市场, 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衔接起来, 全省果品商品率达80%, 并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销地型批发市场, 山西果品已在南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②;山西省处于国家规划的蔬菜保护地最佳区域之内, 良好的资源条件, 互补的产季时令, 较低的生产成本, 较好的产业基础和适中的市场区位, 共同形成蔬菜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现已形成中南部冬春蔬菜生产和中北部越夏延秋茄果类、根茎类蔬菜生产的空间分布格局。

山西是种子大省, 由于南北狭长, 山多川少, 生态类型多, 自然隔离条件好, 再加上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生产的种子单产高, 质量好, 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而且外销美、法、韩、以、台等14个国家和地区。

山西是中药材资源大省, 目前共有中药材1116种, 没有开发和利用的中药材资源有134种, 蕴藏量约为1.8亿公斤, 目前已有7个品种的野生中药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其中, 甘草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其余连翘、猪岑、黄岑、远志、秦艽和山茱萸于国家三级保护物种, 党参、生地、柴胡、山药等品质尚好, 占国内外医药市场40%以上份额, 生地、柴胡达60%以上②。

三、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山西省特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营销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特色农产品整体的营销效率还是比较低下, 比较明显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特色农产品加工分级与标准化水平低。

山西省不注重特色农产品加工分级与标准化工作, 初级产品较多, 深加工产品较少, 农产品专业化、商业化水平低, 产业化程度不高, 加工转化能力不足, 农特产品加工业规模处于国内下游。目前山西省杂粮加工率只有2%, 商品率只有10%左右, 出口量仅仅为0.1%。据调查统计, 小杂粮加工企业年营业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仅有23个, 年加工能力为4.7亿公斤, 离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干鲜果品也存在加工规模小、加工深度不够、产品档次低;而在蔬菜业上, 蔬菜的储藏保鲜、储运加工成为山西延秋蔬菜远销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山西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为0.14:1,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值 (发达国家为2:1~3:1) ,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31:1) 。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25%, 比全国水平低将近5个百分点。山西省大部分特色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极差, 国内市场占有份额也不大③。

2. 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与商标建设意识薄弱。

山西省不注重农产品的品牌与商标建设, 没有意识为地域农特产品创造品牌, 产品品牌建设薄弱, 缺乏强力品牌支撑, 难以区分同类产品。目前来看, 山西特色农产品的注册商标少, 注册商标中的知名品牌更少, 不利于拓展山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查看由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编印的《山西省著名商标专辑》可以发现, 占全省耕种面积12.5%的杂粮类农产品, 只有“健康牌燕麦片”、“檀山皇牌小米”、“沁州牌小米”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但山西省的杂粮无一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果品类也仅“汾州核桃”是国内知名品牌, 而蔬菜品牌也仅有“寿绿”牌茴子白、“乌金山”牌葱头、“魏榆”青椒等。

3. 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标准低, 科技含量少, 优质率低。

山西省不注重实行农产品的优质标准, 尽管多数农产品品质、品种比较好, 但技术装备差, 科技含量低, 开发能力弱, 农特产品加工制品多数是以制粉、磨面、脱光或合成加工成食品, 科技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新型制品, 或低糖、低脂、高蛋白的快餐制品还比较缺乏, 优质农特产品少, 山西特色农产品特而不优, 特而不强, 普遍存在优质率低的问题。由于生产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 山西17个杂粮作物品种平均优化面积仅为16%, 小杂粮产量29.8亿公斤, 优质率仅为30%, 即使是优化面积最大的马铃薯也仅仅达到35%。

4. 销售渠道狭窄, 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低。

山西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建设上存在明显的市场功能不完善的问题, 综合性市场多, 专业性批发市场少, 而且整体水平低, 本地市场规模较小, 组织化程度低, 销售渠道狭窄, 渠道主体薄弱且环节多, 市场基础设施差, 市场功能低, 尤其是批发市场, 除了省内几个有名的批发市场, 如:太原桥西、大同振华等外, 绝大部分批发市场还处于低水平运作状态, 只具备了初级市场的功能, 严重影响着农特产品的销售, 山西农特产品商品率不足60%。

5. 特色农产品促销宣传投入少, 力度不强。

山西省不重视特色农产品的促销宣传, 农特产品广告投入少, 甚至很多农特产品投入几乎为零, 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 坐等顾客上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农户没有能力做广告, 一些销售企业即使有广告, 专业性也较差, 缺乏有效的诉求点, 对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支撑不足①。由于不注重广告宣传, 使产品没有知名度, 市场拓不开, 产品销不出。

要解决以上问题, 做好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的营销, 关键是营销策略的创新。

四、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创新

1. 山西特色农产品基于4ps的组合化营销策略创新。

实现农产品综合营销效益主要体现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4P”手段的应用。

(1) 产品策略。产品是市场营销的基础, 山西应综合的运用各种产品策略, 除品质的提高、品牌的塑造外, 重点是做好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包装工作, 使其做到多样化、组合化、小型化、精品化、透明化、绿色化、国际化, 不断创新, 以此来推动特色农产品的销售④。

(2) 价格策略。特色农产品价格定得适当, 既能增加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盈利, 又能促进产品的销售, 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于一般农产品需求的弹性较低、通常不宜采取大幅度降低价格的办法促销售, 在折扣手段的运用上, 主要采取累计数量折扣的方法。其次, 要对同类特色农产品实行分级分等, 按照不同等级分别定价。

(3) 渠道策略。在销售渠道选择上, 重点应放在直接、短、窄渠道上, 以尽量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山西特色农产品企业可以通过代理商、分销商做市场, 具体可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把一些农产品集散流转的中心集贸市场发展升格为农产品批发市场或专业市场, 构成大流通模式, 逐步向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过渡;可以培育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纪人队伍, 自行组建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同时要建立有形的市场网络, 如生鲜超市、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等⑤。

(4) 促销策略。农产品促销, 在培育农民自身营销组织的同时要加强非人员促销方式的运用, 比如广告, 不同的表达会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山西省应根据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不同特点, 结合山西特色农产品的个性特点, 挖掘其独有魅力, 寻求恰当的广告诉求定位, 采用独特的广告策划, 科学地进行广告策划、广告定位, 要着力挖掘特色农产品的文化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 积极通过各种有效地媒体和形式向消费者传递有关特色农产品的信息, 巧借广告树名牌拓市场, 促进消费者的购买⑥。

2. 新营销理念和模式的合理运用。

(1) 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的观念创新。农产品市场营销的观念创新, 首先要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以市场为出发点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从山西省农特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看, 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尚有较大差距, 要想实现利润、销售的快速增长, 需要跨越式地借鉴和接受一些新的市场营销观念, 改变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营销观念, 比如从跟随营销观念到创造营销观念转变。

(2) 实施绿色营销。农产品实现绿色营销, 已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 是企业参与农产品国际竞争的新武器, 也是21世纪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通行证。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尽快使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实现营销绿色化。首先要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 营造农产品绿色环境, 打造绿色农产品产品策略, 制定绿色农产品定价策略, 畅通绿色农产品渠道策略, 推进绿色农产品促销策略, 建设农产品绿色市场体系、规范绿色市场秩序⑦。

(3) 实施网络营销。当前, 农产品销售渠道流通不畅己成为阻碍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 将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产生巨大的影响。山西省应加强特色农产品的网络化营销, 以网络营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后劲为农特产品市场营销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网络营销模式, 降低交易成本, 便利交易, 加快特色农业发展⑧。

(4) 实施体验营销。体验是指在企业提供的消费情景中, 顾客作为整个消费事件和消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由于参与设计、协助推动和浸入感受整个消费过程所产生的美妙而深刻的感觉。要注重营销“体验”, 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 可以与旅游结合, 通过营销“体验”, 将农业、生态、休闲和娱乐等有机结合, 提供农家乐旅游、野餐、现场种植等综合一体的附件增值服务, 从而让消费者在特色农产品消费过程中感受与体验并行, 实行情景终端模式和善于塑造情景, 通过体验去营销农产品⑨。

五、结论

山西省必须立足现实, 全面、正确的为未来的发展进行定位,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运用正确的市场策略来评价优势和劣势, 不断创造市场, 突出特色产品、特色服务, 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 综合的运用各种营销策略以及新营销理念和模式, 并加以优化组合, 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山西地方区域优势, 提高山西农特产品和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以此来推进山西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实现山西农业和区域经济的振兴和持续发展。

注释

1 刘俊生.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管理观察, 2009 (5)

2 朱向梅, 赵公民.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现状调查分析.生产力研究, 2006 (12)

3 梁俊花, 冯旭芳.山西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农业技术经济, 2005 (1)

4 李军岩, 王菲.营销组合视角下我国农产品市场开发策略探析.农业经济, 2009 (7)

5 汪腾.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探析.商业经济文萃, 2006 (3)

6 李耀东.山西土特农产品营销策略探讨.商业营销, 2009 (5)

7 史建军.关于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的探讨.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 (2)

8 程佳聪.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现状与发展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03)

9 周修亭.运用体验营销塑造农产品品牌的成功策略.蔬菜, 2008 (8)

山西特色农产品 篇2

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飘起即熟。这种揪片嚼起来感觉有劲,面片清利,食之有味。

揪片是晋中一带的传统面食,它以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工艺,在面食中独树一帜,流行晋中,驰名中外。将面粉用水和好、揉好,放置一会儿。然后,用擀面杖将面擀开,再用刀将面切成五六寸宽的几块,拿一块在锅边往锅里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边揪边煮,一会儿后,锅里的面就熟了。揪片操作简单,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畅,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儿和老人。

揪片又称掐疙瘩,也是晋中民间传出的一种家常面。当地人讲究在婚嫁时男女双方在启程前必吃此面,名谓“岁数掐疙瘩”。结婚时的`年龄为多少就吃多少片。这里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的,即用一小瓢面和好后擀成圆形,切开对折,然后根据岁数先切成大片,再将大片用手分别揪入沸水锅内,捞出后约半饭碗。吃此饭有岁岁平安之意。

浅析山西静乐吕慧剪纸的艺术特色 篇3

关键词:吕慧剪纸;题材;构图;造型

山西省静乐县位于忻州地区南部,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勤劳智慧的静乐人民民风淳朴、性格内秀,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也在这片“静和颐乐”之地上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静乐剪纸就是其中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

剪纸艺术在民间历来是母传女,长教幼,代代相传,广泛流传,在流传中有演变,在传承中有创造,静乐剪纸不外于此。吕慧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剪纸能手。吕慧剪纸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能使观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善、美的感情色彩,并以此种形式作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人们起到风俗、历史、文化知识及道德的教化作用,成为大众的教科书。

1 吕慧剪纸的题材

吕慧剪纸题材、内容丰富多样,生活气息浓重。作者来自于农村,大部分作品都反映了北方农村日常生活的题材,如奶奶抱孙子、老两口、回娘家、喂猪、赶马车、放羊、耕地、担水、推磨、挖苦菜等等。这类题材中还有直接表现乡间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如鸡、鸭、鹅、牛、马、羊、猫、狗及各种瓜果、蔬菜、花卉等。

民俗题材也是吕慧剪纸的重要内容,这类题材适用于婚嫁寿诞、节日喜庆等民俗活动,依附于民间特定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大都含有吉祥寓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蛇盘兔、鷹抓兔、麒麟送子、喜鹊登梅、连年有余、十二生肖、鼠吃葡萄、猴子献寿、骆驼驮宝、娃娃骑虎、鸳鸯戏水、龙凤呈祥等等。

吕慧剪纸还有反映戏曲、小说和神话、传说故事题材的。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人们口口传诵、代代相传,在民间人们更是用剪纸这一艺术形式来凝固经典瞬间,以此来表达人们对其中人物的喜爱,如八仙、武松、佘太君、老鼠偷油、嫦娥玉兔等。

以上三种题材是吕慧剪纸的主要题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品表现了建筑和日常生活器物,如城楼、夜明灯、香炉、灯笼、盖碗、茶壶等,当然作者绝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而是在这些普通的事物、器物中蕴含了祈福纳祥的美好寓意。作者用一把剪刀和一双灵巧的手,剪出了家乡的一花一草、猪狗牛羊、日常劳作、节日喜庆、戏剧神话,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2 吕慧剪纸的构图特点

吕慧剪纸构图单纯、明朗,画面简洁、清爽,能够把各种剪刻的人物、动物、花鸟等巧妙地加以组合,获得最佳布局,体现美感,构成一个艺术性较高的整体。一切与主题无关紧要的形象都被去除,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在有限的画面中突出主题,着力于主体形象的刻画。吕慧剪纸大都无背景,只有少部分点缀了一些极为简单的景物,或采用了一些道具式的形象进行烘托,构图恰到好处。

吕慧剪纸的构图遵循传统剪纸的普遍特点,就是惯用平视体的构图。作者的视线与被表现的对象成九十度角,从轮廓上体现特征。在布置画面时,将不同正面、侧面的物象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或将一组形象置于另一组形象之上。平视构图避开了复杂的透视关系,视点不集中,物象特征明显,便于造型的夸张和变形,便于将杂乱零散的东西条理化,产生很强的装饰效果。

从传统图案的组织构成形式来看,吕慧剪纸图案多为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单独纹样的构图有均衡式和对称式两种,体现出剪纸的形式美。吕慧剪纸以均衡式居多,一般人物题材的构图大都为均衡式。例如,《姥爷送外孙》(图1)中的两个人物,画面重心稳定,形成视觉形象上的一种平衡。形象一老一少、一大一小,位置一左一右,构成反差,通过对比使作品产生生命力和感染力。一些动物、植物题材的构图表现为对称式,如《双鸟踏花》《猴子献寿》,均表现为左右对称的构图形式,造型稳定,庄重、大方。还有一些适合纹样,如《盖碗》《茶壶》,表现为对于不同器物造型的适合。作品《蛇盘兔》大致呈圆形构图,蛇盘绕在兔子四周,头部相互对置,二者整体造型既对立又统一,动感十足。吕慧剪纸塑造的形象丰富多彩、变化多样,但整体效果统一、构图富于秩序感。

3 吕慧剪纸的造型特点

吕慧剪纸造型概括性强、线条明快自然,人物造型大都线条较长且均匀,动物造型一般线条较短而细密,直线与曲线兼有。吕慧采用阴剪和阳剪相结合的手法,动物造型大多采用阴剪手法,而对于人物的刻画经常采用“脸阴身阳”的造型手法,也就是说,人物的脸部用阴剪的手法,身体则用阳剪的手法。例如,《老两口对烟》(图2),在这幅剪纸作品中,人物造型就是采用了“脸阴身阳”的刻画手法,巧妙运用块面与线条,形成强烈的黑、白、灰层次,点、线、面相互衬托,富有节奏感。

在剪纸中,外轮廓线和装饰性纹样共同服务于造型。吕慧剪纸除具有生动的外轮廓线外,一些基本的装饰性纹样,如几何纹、月牙纹、锯齿纹等也被善加运用,这样就使剪纸中需要突出的部分更集中、更明确、更引人注目,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吕慧剪纸还经常运用“铜钱”这一吉祥图案造型进行装饰,运用在人物的服饰上,动物的身体上和一些简单场景的装饰上。装饰纹不仅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利用它们的粗细、长短和曲直之分更能表现物象的重量、质感和结构,在正与负、图与地和渐变构成中制造出光影效果。

吕慧剪纸造型在追求形似的同时,重在表现神似,突出表现对象的轮廓特征。通过运用省略、变形、夸张的手法,吕慧剪纸中的艺术形象比生活中的原型更突出,更引人注目。例如,《李三娘担水》(图3),从人物造型上来分析,人物的身体为正面,脚部为侧面,头部表现为侧面,而眼睛、耳朵则为正面,不同视角的造型同时展示在画面中。眼睛在人物的面部造型中尤为突出、醒目。大概是因为眼睛在人们的观念中最能传神,所以作者对人的眼睛进行了简化、夸张的处理,不再被客观世界所束缚,对于心中的艺术客体能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表现。作者运用娴熟的技巧,大胆的夸张,简练的处理,以似与不似的艺术效果,给了人们独特的美的享受。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美的象征,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其中。每一位剪纸艺人都有自己特殊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吕慧剪纸通过灵活多变的剪纸手法把纯真质朴的审美思想升华为极富个性与激情的艺术创造。吕慧在整理传统老样的同时,注意学习,不忘创新,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给古老的静乐剪纸增添了新气象。

参考文献:

[1]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3] 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山西特色农产品 篇4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它的历史文化在华夏文明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山西近几年正在面临着经济的跨越转型,发展特色农业,开发旅游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随着山西特色经济的转型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和游客来到山西,而山西的特色农产品也将逐渐被多数人所认知。

一、电子商务相关理论概述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二)网络营销相关综述

一是网络营销概念。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的营销活动的总称,它是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营销手段和方式的创新,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特产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发布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为地方农产品提高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二是网络营销理论。在营销中,企业一般采用传统的4P营销手法,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年,尼尔·博登(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二、山西特色农产品销售现状

山西特色农产品各具特色,但其生产分散和营销落后,使得一些特色农产品很难被消费者熟知,有些极具特色的农产品甚至还没有形成品牌,从供需的角度来讲,这与现在越来越个性化的消费市场很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种类繁多无重点突出

山西特色农产品种类多样,选购的山西特色农产品主要有三类。小食品类特产:山西老陈醋、杏花村汾酒、太谷饼、稷山麻花、闻喜煮饼、运城山楂蜜饯、平遥牛肉、六味斋豆浆杂粮等;手工制品类特产:平遥佛光漆器、五台山台砚、霍州面塑、霍州古瓷、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侯马蝴蝶杯、稷山螺钿、太原玉雕等;农副产品类特产:大同黄花、稷山板枣、运城鲜山楂、运城樱桃、交城骏枣、上党党参、晋城红果、清徐葡萄、太谷壶瓶枣、汾阳核桃、蒲州青柿、沁州小米等。

然而,在众多的特色农产品中却没有真正的特色突出,只是拥有并且销售,而没有选取特色中的特色进行重点突出和推广。

(二)加工技术粗糙无质量保证

山西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个人手工作坊式的加工阶段,技术不成熟导致产品粗制滥造、包装简陋导致档次上不去、以次充好的产品大量存在,使得整个市场紊乱无序。小作坊生产又没有质量保证,品质粗糙不一,进而给外地客商留下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山西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受阻。

三、山西特色农产品销售现状分析

山西特色农产品在销售中之所以存在大量问题,一方面跟市场有关,另一方面跟政府有关。任何产品的销售都需要有市场的支撑,市场是产品销售的命脉,占据了市场才能占据有利的位置。而政策则是规范市场发展,稳定市场繁荣的有利保证。

(一)拓宽销售渠道保证市场占有率

对于商品而言,销售渠道是至关重要的,好的销售渠道能够促进企业及商品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特色农产品在销售渠道上可谓步履维艰。首先,山西特色农产品难以打破地域性,商品流通仅限于山西本地。其次,难以形成销售规模,销售形势多为个体零售店。最后,对于山西特色农产品而言,各地特产的保有量、价格等都是相对封闭的,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换惯例。而电子商务平台对于拓宽商品销售渠道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接收范围广的特点。所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种类、价格等信息短时间内大范围的传播,从而为商品打下一定的市场基础。

(二)健全政府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力度

长期以来,特色农产品是山西旅游商品市场的主打产品之一。然而由于地方政府不够重视,在这方面缺失相关政策,从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特色农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缺乏规范和指导,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经走访调查,在太原市有好多超市专门出售的特产,所售产品几乎都打上了“山西特产”的字样,但这些特产的共同点是包装标识不全。但是,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话情况就会有很大的转变。首先,电子商务平台有一定的准入原则,要求商家的商品有质量保证,可以查看销售评价来衡量商品质量。其次,电子商务平台有自己独立的监管机制,例如,信用评价、退换赔偿等,这一切都是有完善的中间监管机制的。

四、山西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一)贡天下特产网网络营销实施策略

山西贡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此公司以网络、电视,及其他新媒体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宣传和推广。精心打造土特产行业垂直网络销售平台———贡天下特产网。

经过长足发展,公司已经在北京、山西、云南、新疆等全国十多个省市成立分公司、办事处。除了经营自主的平台贡天下特产网外,还与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当当等十余家国内知名电平台实现深度合作。山西贡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分为山西事业部和淘宝事业部,淘宝事业部主要运营淘宝店铺20余个,其中包含了天猫店铺(宁化府旗舰店、维之王旗舰店、正和知源食品专营店等)、C店(山西特产供销社、淘乡情等)和生态农业店铺(晋膳晋美有机生活馆、品味黔城等)。

1.产品相关策略。山西贡天下特产网以市场为导向。首先,对商品的种类进行了重新分类和整理,清晰地划分了产品的科目,以方便消费者的挑选与购买。其次,对商品的价格进行了梯度分类定价,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不一样的消费能力,实现商品的全面流转。再次,对商品的包装进行了分类档次区分,产品的包装分为:礼品装、小袋包装、称装三种销售,这样可以吸收不同需求的人群,以此形成良好的产品流转。以小单位的低价,吸引网购者。

2.客户相关策略。山西贡天下特产网以客户为导向。首先,建立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库。为用户建立起完善的个信息数据库系统,方便随时了解用户的动态信息,用户的诉求。把店铺最新的产品信息传递给用户,以吸引用户的好奇心,并去消费这个产品。其次,定期与顾客保持联系。店铺可以通过电话,邮件随时和客户保持联系,增加互动。询问他们对现有产品的使用感受、优缺点等,以及自己心目中对理想产品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提议对店铺有什么样的建议,让我们更加了解消费者。

(二)建立完善的网络推广机制

1.充分利用新媒体。利用微信、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对网店进行宣传与推广。在这些新媒体中,可以加入特色农产品的养生功效文摘,既可以到达宣传的效果,也可以让人们熟知这种农产品。人们可以关注微信,在朋友圈中可以进行传播;人们可以通过搜索浏览到博客,进而关注到特色农产品;人们还可以在论坛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特色农产品这类的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所以对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媒体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所以,把新媒体宣传用于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是非常方便与容易接受的。

2.注重广告投资与投放。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销售特色农产品的同时也需要传统的广告支持。首先,广告对于产品推广本身而言是重要的,只有广告深入人心,产品才能深入人心。所以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等大家广泛接触的东西来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宣传和推广。也可以通过公交车上广告的投放,百度首页的点击排名等方式来深入人心。

总结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比较具有巨大优势,对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增加贸易机会、简化贸易流程、提高贸易效率非常有效的。对于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特色农产品行业发展模式。建立一个互动的网站平台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特色农产品供应商需要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产品推广,信息挖掘,零售商也通过这个平台查找最适合自己的供应商,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所以,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扩展从B2B、B2C多样化的销售渠道,还可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直接进入商超。这是吸引特色农产品企业做电子商务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推进特色农产品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服务宗旨。

摘要:山西拥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农作物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然而山西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场狭小,推广手段不佳,难以打破地域性的尴尬局面。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应用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中,对于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相关内容,对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篇5

(2008—2015年)

引 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党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省在实施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基础上,把农业现代化提到了战略层面,实现“三化”协调推进。根据农业部编制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的安排和我省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是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我省优势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布局优化和产业开发,总体上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构建山西优势农产品产业群体,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提高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按照一种产品规划一片优势区域,建设一项重点工程,推出一套发展模式,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的发展思路,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对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 发展现状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省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从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省农业的进步是在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优化中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被动性调整。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赋予了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结束了“以粮为纲”的历史,逐步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迅速发展。1984年与1978年相比,林牧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7.4%上升到24.4%;在种植业内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适应性调整。表现为随着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农业结构内部调整继续加快步伐。种植业生产由单一的追求高产转向高产优质并重,内部结构趋向合理,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继续上升。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发展,优质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比重上升。1997年与1990年相比,水果总产增长近3倍;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增长99.5%和89.5%。畜牧业连续几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比1990年增长77%、120%、2 76.5%。林牧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28.7%上升到33.4%。

第三次是90年代后期以来的全面战略性调整。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全面接轨给我省农业带来的影响,农业结构进入了全面战略性调整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开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农业产业结构与各业内部结构同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框架初步构建,优质专用品种比例大幅提高。这一时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在三次大的结构调整中我省优势农产品逐步显现出来,但是“多的不好,好的不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具有“走出去”能力的产品还很少。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为6233万美元,只占全国出口份额0.2%。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立足点出发,综合分析我省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潜力,对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和实施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粮食作物现状与潜力分析

我省粮食作物种类繁多,品种多样。主要有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大豆、高粱、红薯、莜麦、荞麦、糜黍、杂豆、水稻等十几种。全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300万亩左右,总产100亿公斤左右。从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分析,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玉米、专用小麦、马铃薯和以谷子、燕麦、荞麦为主的小杂粮。

玉米: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生产带,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是全国玉米主产省之一,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8位,单产水平居第5位。玉米在我省广泛种植,播种面积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9%,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60%;玉米加工产品多,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在我省发展玉米生产很容易形成规模优势。

小麦:小麦是我省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中部和南部麦区分别被划定为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和黄淮北部强筋麦区,专用小麦生产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随着我省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小麦生产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专用化方向发展。2006年全省小麦面积为1100万亩,总产量253万吨。运城、临汾、晋城三市总面积达到926万亩,占到全省小麦面积的87%。全省优质专用小麦达到539万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需求逐年加大,我国每年仍需进口200万吨小麦专用粉以满足需求。因此,充分挖掘我省的资源优势和品种优势,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型小麦生产具有较大的潜力。

马铃薯:我省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所产马铃薯商品性好,干物质积累含量高,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我省马铃薯种植在全国面积位居第七,产量位居第十。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用途,既是高产粮食作物,又是开发潜力很大的增收作物。马铃薯可开发出2000多种产品,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种植效益好。以脱毒种薯为依托,调整我省马铃薯品种结构,发展专用马铃薯生产前景十分可观。

小杂粮:我省自然气候条件适宜于谷物类、豆类等杂粮栽培,其产品污染少、无公害、品质优良,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目前,全省小杂粮种植面积1500万亩,总产量185万吨。其中,谷子、莜麦在全国面积位居第一,产量位居第二;荞麦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现有大中型小杂粮加工企业90多个,年加工转化能力60多万吨,占小杂粮产量的近1/3。一些名优产品开始在国际国内市场立足发展。如:沁州黄、汾州香、东方亮等小米,山阴的燕麦片,大同新荣区的燕麦粉,平鲁、灵丘、寿阳的荞麦不仅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还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农博会金奖。因此,谷子、莜麦、荞麦三种小杂粮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二)主要经济作物现状与潜力分析

我省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品种多样,主要有蔬菜、瓜类、水果、棉花、油料、红枣、核桃、麻类、甜菜、药材、烟草等,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综合考虑我省的优势和潜力,优先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红枣、核桃等几类农产品。

蔬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我省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生产区域优势明显,已列入国家的七大优势产业带——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业带中。全省初步形成中南部设施冬春蔬菜生产和中北部越夏延秋茄果类、根茎类蔬菜生产的格局。南部在冬季完全不加温的情况下,日光温室可生产茄果类的喜温蔬菜;中部和东南部由于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适于越夏延秋茄果类和根茎类蔬菜生产;北部气候冷凉,适合夏秋季露地蔬菜生产;沿黄河滩涂地,适于芦笋生产。全省已认证的无公害蔬菜 5 生产基地已达300万亩,榆次、寿阳、新绛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以永济市为主的南部黄河滩涂是我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全省已建各类蔬菜常年批发交易市场264个,蔬菜加工厂133个。我省发展蔬菜产业基础较好,特别是设施蔬菜、茄果类、根茎类蔬菜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水果:我省是水果栽培最适宜的区域之一,主要品种有苹果、梨、葡萄、桃、杏等。晋中、临汾和运城属于全国苹果优势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带。截止2006年底,全省苹果园面积502万亩,产量46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0.1%和19.5%。梨园面积132万亩,产量47万吨,位居北方梨区第三位。目前,国内水果市场需求旺盛,同时,我国水果价格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1/4—1/8,2006年全省出口水果8.2万吨,出口潜力巨大。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市场、科技、产业整体优势,开发以苹果、梨为主的水果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中药材:我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同时也给中药材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中尤以黄芪、黄芩、党参、生地、柴胡等道地中药材量大质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陵川的党参,浑源的黄芪,屯留的黄芩、柴胡,襄汾的生地,新绛的远志等品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远远大于国家药典规定标准。2006年,全省中药材栽培面积120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9亿元。其中,生地年产量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连翘年产量5000吨,占全国总 6 产量的67%。中药材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我省境内制药企业141家,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20余家,年生产规模2万吨。因此,我省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产业基础。

(三)畜牧业现状与潜力分析

畜牧业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我省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兼有农区和牧区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猪鸡食粮型和牛羊草食型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猪:我省发展养猪业具备良好的隔离条件和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绿色肉猪产品的最佳区域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就加大了对养猪业的投入,建立了14个省级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逐步形成了区域性集中分布的产业化生产格局。2006年全省肉猪出栏821万头,猪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67%。随着猪肉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沿海城市和内陆大中城市逐步退出肉猪养殖,我省发展肉猪养殖大有潜力。

鸡:我省养鸡业起步较早,产业基础较好,基本实现了集约化饲养和产业化经营。由于养鸡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集约化程度高的特点,再加上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对保健、营养、绿色食品的家禽消费食品需求呈上升趋势,我省发展优质家禽产品前景广阔。

奶牛:奶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奶牛养殖是实现农牧结合的最佳途径。2002年我省被列入全国奶牛优势区,随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开发,全省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省有国内知名企业古城乳业 7 集团,蒙牛、夏进等知名企业也落户我省,全省年加工鲜奶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生产乳制品100多种。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加工优势、市场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具有较大的潜力。

肉牛:我省肉牛养殖有一定的基础,晋南牛等地方特色品种养殖历史悠久,西门塔尔改良牛也有三十多年的养殖历史。90年代,太行山中段西门塔尔改良牛和晋南牛养殖区已被国家划入中原肉牛带。目前,国际市场牛肉价格坚挺,需求旺盛,国内市场需求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我省有6800万亩的草地和每年1200万吨的秸秆饲草资源,发展肉牛养殖具有较大的潜力。

羊:我省肉羊养殖历史悠久,培育了晋中绵羊、黎城大青羊等一些地方特色品种。我省的饲草、饲料资源和环境条件适合养羊,与内蒙、陕西、河北共同形成肉羊产业优势区,是生产绿色优质羊肉产品的理想区域。2006年全省羊存栏1141万只,羊出栏683万只,羊肉产量10万吨,羊绒产量785吨。全省现有年加工能力在300吨以上的肉羊加工企业50多个,年加工能力30多万吨,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市场。岢岚县已成为鄂尔多斯集团的原料基地之一。养羊属于节粮型草地畜牧业,依托我省的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肉羊、绒山羊养殖前景广阔。

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当前,推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必 8 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步伐。

一、指导思想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目标,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要求,以工业理念谋划发展农业,重组和优化生产要素,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升优势产业集中度,培育和扩大优势农产品产业规模,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优势原则。既考虑省内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需求,更要考虑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潜在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特别是要瞄准国际市场,开发我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

坚持比较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资源的禀赋条件、现有生产水平和产业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生产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和产区,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坚持产业开发原则。着眼于提高产业竞争力,立足开发整个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名牌产品,构建优势产业群体。重点解决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脱节的问题,通过产业开发,形成我省的优势产业带。

坚持适度规模原则。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生产条件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特点,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适度规模生产,防止过度开发,以保持特色产品的自然特性和经济价值,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原则。首先是突出重点产品。即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当前生产力不足的产品,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冲击、替代进口、出口潜力大的产品。其次是突出重点区域。优势产区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不全面开花。特别是对列入国家规划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产品和区域,要优先规划,重点发展。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始终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切实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凡是与农民利益有关的问题,都要和农民商量,不强迫命令,不强制推进统一种植和统一经营。

三、发展目标

依据我省资源优势和主要农产品发展潜力, 规划发展的重点确定为玉米、专用小麦、马铃薯、蔬菜、油料、苹果、梨、生猪、奶业、肉牛、肉羊、鸡等12种优势农产品和杂粮(谷子、莜麦、荞麦)、棉花、中药材、蚕桑、绒山羊、蜜蜂、红枣、核桃等8种特色农产品。按照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的要求,到2010年,建成一 10 批规模较大、有市场、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我省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建成一批规模大、市场稳定、结构科学合理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符合山西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势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在保持总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适应我省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全省粮食单产、总产稳定提高,自给率稳中有升,商品率、优质率和加工转化率显著提高;玉米、小麦、小杂粮、马铃薯四种粮食作物优势区总产量目前占全省的比重为73%,到2010年和2015年,占全省比重将分别提高到74%和78%。主要经济作物蔬菜、水果中优势品种面积和设施生产面积大幅度增加,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产品优质率达到95%、产后处理与加工率达到75%以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大幅度增加;区域性优势经济作物棉花、油料、红枣、核桃、中药材、蚕桑等,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批有稳定的市场、有稳定的商品生产基地、有区域特色的名牌产品;粮菜兼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率达到40%以上,种薯、商品薯、加工薯三大基地初步形成。

以肉、奶、蛋生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优势区总量在目前占全省62%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占全省比重将分别提高到70%和79%。到 2010 年人畜分离的小区型规模养殖率达到 50% 以上,猪、鸡良种优质率 11 达到 90% 以上;牛、羊良种优质率达到 30% 以上;到 2015 年人畜分离的小区型规模养殖率达到 80% 以上,猪、鸡良种优质率达到 100%,牛、羊良种优质率达到 50% 以上;基本实现无害化健康养殖的生产格局,保障市场有效供给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章 区域布局和建设重点

以《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区域布局为基础,根据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逐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对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按照粮食、园艺、畜牧三大产业进一步科学布局。

——粮食产业:太行山一带河谷地带及晋北、忻定、晋中盆地重点发展优质玉米生产,晋南盆地重点发展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和复播玉米生产;东西两山及北部高寒区的丘陵区重点发展优质马铃薯和杂粮生产。

——园艺产业:在临汾、运城、上党、晋中、忻定、大同盆地城郊区及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好的重点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太原以南各盆地丘陵区重点发展优质苹果生产,在雁门关以南各盆地边山丘陵区发展优质梨生产。

——畜牧产业:依据自然地理的分布特征、农民养殖的习惯和畜禽养殖具有规模效应的县为基础,重点规划发展肉、奶、蛋三大产业带,即大同、忻定、晋中、晋南、上党五大盆地为肉猪、奶牛、蛋鸡产业带,12 东山为肉牛产业带。晋北、晋西为肉羊、绒山羊产业带。

本规划提出的优势农产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大宗优势农产品,是指在全省农产品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市场前景广阔,与周边省或全国相比有规模发展的相对优势,而且对全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影响较大的农产品;另一类是特色农产品,是指在我省局部区域有一定规模,特色明显,市场前景好,产业开发有一定基础和条件,对局部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影响较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

(一)玉米

1、区域布局(共43个县):结合“十一五”规划,全省玉米生产优势区域重点规划发展 “一条带四大区”,共涉及43个县。一条带即太行山玉米生产带,包括:晋城市的陵川县和高平市,长治市的屯留县、长子县、襄垣县、长治县、沁县、壶关县、潞城市和武乡县,晋中市的寿阳县和昔阳县,阳泉市的盂县和平定县,临汾市的安泽县和忻州市的五台县(16个)。四大区分别为:晋北盆地区,包括大同市的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和大同县,朔州市的朔城区、山阴县、怀仁县和应县(8个);忻定盆地区,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和代县(4个);晋中盆地区,包括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和平遥县,太原市的清徐县和阳曲县,吕梁市的文水县和汾阳市(8个);晋南盆地区,包括运城市的盐湖区、闻喜县、夏县和永济市,临汾市的尧都区、13 襄汾县和洪洞县(7个)。43个县玉米种植面积均在20万亩以上。在发展方向上,太行山玉米带及晋中、忻定、晋南盆地重点发展加工专用、粮饲兼用和特种玉米,晋北盆地重点发展粮饲兼用、青贮玉米及特用玉米。

优势区43个县2006年玉米种植总面积1345万亩,总产量495万吨,分别占全省73%和76%。到2010年,优势区面积计划达到1550万亩,总产量达到58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73%和77%;到2015年,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600万亩,总产达到72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78%和80%。

2、建设重点:以标准化玉米新品种展示区和玉米丰产方建设为重点,建设100万亩以上玉米高产稳产示范田,把优势区43个县建成生产规模大、市场竞争力明显的优质玉米生产基地。

玉米新品种展示区建设。优势区每县建立优质玉米新品种展示田100亩。引进、示范和推广耐密型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强展示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渠道防渗、农机具、田间道路等。

标准化玉米丰产方。每个县建设一个面积1万亩以上和10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玉米丰产方。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和地力建设,推广优质品种和配套技术,大幅度提高丰产方生产水平。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在总结当前我省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地膜、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生产等 14 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引进试验新技术,加强各种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和示范推广,大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水平。

(二)小麦

以发展优质小麦为重点,规划建设南部中熟冬麦区和中部晚熟冬麦区。南部冬麦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在全国属黄淮北部优质强筋冬麦区,是山西省小麦主要产区。

1、区域布局(共33个县):南部中熟冬麦区主要包括运城市的13个县,临汾市的洪洞、襄汾、尧都、翼城、曲沃、侯马、浮山、霍州等8个县,晋城市的泽州、阳城、高平、沁水等4个县,共计25个县;中部晚熟冬麦区主要包括黎城、襄垣、祁县、太谷、平遥、介休、文水、孝义共8个县。

到2015年,优势区33个县和现在相比,小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但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将由87%提高到91%;小麦优质率达到85%以上,商品率达到50%以上,订单率达到2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

2、建设重点:以推广优势专用品种为基础,以推广综合配套技术为重点,在优势区33个基地县引进、培育和推广不同用途的专用小麦品种,争取在优势区每个重点县建设1个万亩小麦繁育基地和1个百亩新品种展示田,力争到2015年优势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统供率达到95%左右。

(三)马铃薯

1、区域布局(包括优势生产区域27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12个县):重点规划建设北部加工专用型马铃薯、中南部早熟菜用型马铃薯两大优势生产区域及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共29个县(不重复计算)。北部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包括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4市的天镇、阳高、左云、浑源、灵丘、平鲁、右玉、朔城区、神池、岢岚、静乐、五寨、保德、偏关、河曲、五台、临县、岚县、兴县、方山等20个县。中南部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包括寿阳、和顺、武乡、沁源、平顺、隰县、蒲县等7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包括阳高、天镇、平鲁、右玉、临县、岚县、五寨、五台、古交、娄烦、沁源、平顺等12个县。

两个优势区27个县2006年马铃薯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比重为46%和42%;到2010年,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0%和48%,脱毒种薯推广率由目前的12%达到25%,加工转化率达到30%;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5%和54%;脱毒种薯推广率将达到40%,加工转化率达到45%以上。

2、建设重点:一是改、扩建省级及繁育基地县的马铃薯脱毒苗快繁实验室、微型种薯繁育日光温室、原种生产网棚、种薯贮藏窖等设施。在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县建设原种繁育基地和种薯贮藏窖,形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供应体系;二是在北部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建设高淀粉型、油炸薯条、油炸薯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中南部早熟菜用 16 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建设鲜食菜用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生猪

1、区域布局(共26个县):依据生猪重点县地域分布的集中度,生产水平的先进性,充分考虑以集中连片形成产业优势等因素。从南往北规划为三个优势发展区26个基地县。

南部发展区,包括高平、泽州、长治县、长治郊区、长子、屯留、襄垣、洪洞、襄汾、翼城、尧都区、临猗、芮城13县。主要利用原种场、种猪扩繁场的基础配臵优势,生产三元、四元、五元杂交高档优质瘦肉型猪和为中南部地区提供优质能繁母猪更新,推进规模化优质肉猪生产发展;

中部发展区,包括太谷、榆次区、平遥、介休、汾阳、孝义、清徐、阳曲、平定9个县。主要利用原种场、种猪扩繁场的基础配臵,发展大型规模化养猪场、户,提高规模养殖份额;

北部发展区,包括天镇、阳高、浑源、原平4个县。利用马身猪、山西黑猪等品种资源,开发特色风味肉猪生产,发展多元化肉猪产业。

三大发展区猪肉产量2006年34万吨,占全省比重54%,到2010年计划达到52万吨,占全省比重达到55%,区域内规模养殖比例达到 72%;到2015年产量达到12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75%左右。

2、建设重点:以清洁化健康养殖工程为重点,新建 3000 个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标准化小区和规模场。力抓好良种繁育体系、新建省级良种猪繁育中心 1 个,新建一批原种猪场、种猪扩繁场、地方猪种资 17 源保护场和输精站点,每年平均更新能繁母猪 16 万头。在北部发展区推广山西省瘦肉型猪 SD-I 系、SD-II 系、SD-III 系及 SS-I 系品种。建设大型沼气设施 26 个,户用沼气设施 5000 个。在 70 个规模场内进行 “三改两分离”粪污处理建设。建设有机肥厂 26 个。制订生猪生产标准 4 个。推广 15 项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成立规模不等的养猪经济合作社 100 个。

(五)奶业

1、区域布局(共22个县):依据龙头加工企业的购销点布局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居民消费水平因素。重点规划北、中南部两大发展区22个基地县。北部发展区,包括大同南郊、大同县、天镇、浑源,朔城、山阴、应县、怀仁,忻府、定襄10个县;中南部发展区,包括小店、晋源、清徐、阳曲、榆次、太谷、祁县、平遥、洪洞、翼城,长治郊区、盐湖区12个县。

两大发展区牛奶产量2006年67.6万吨,占全省83%;到2010年,牛奶产量达到112万吨,占全省比重达到93%;到2015年,牛奶产量达到175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98%左右。发展重点是提高奶牛质量,奶牛单产由现在的 4.15 吨提高到 6 吨。

2、建设重点:改造(扩建)500 头以上规模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50 处,改造(扩建)300 头以上规模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150 处,新建 200 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550 处。完善 22 个改良配种站点。在省级和重点市分别建设DHI测定系统 6 个。建设机械 18 化挤奶站 300 处。在 500 头以上养殖小区或养殖场配臵全日粮混合加工机械 50 台。种植青贮玉米或优质人工牧草,确保每头成母牛至少有 2 亩饲料地。按每头奶牛10立方米,建设青贮窖(池)120 万立方米;购臵青贮揉切碎机2200台;购臵青贮收获机械 220 台。奶牛全部配臵耳标,全面实施良种登记,生产性能评价检测。

(六)肉牛

1、区域布局(共26个县):依据改良肉牛和地方良种分布的特点,重点规划发展雁门关、东山、晋南三个优势区26个基地县。

雁门关黄牛区。包括五台、繁峙、五寨、应县、灵丘、交口6个县。主要利用黄牛存栏规模优势,引进优良种精,加大改良力度,发展肉用母牛繁殖基地;

太行山西门塔尔改良牛区。包括盂县、清徐、和顺、祁县、榆社、沁县、沁源、武乡、襄垣、屯留、交城、文水、阳城13个县。

晋南牛培育区。包括新绛、垣曲、夏县、芮城、安泽、乡宁、襄汾7个县。此区域为晋南牛的主产区,可借助“晋南牛保种选育工程”培育发展晋南黄牛优质肉牛产业。

三大区的牛肉产量在2006年6万吨、占全省38%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12万吨和16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提高到60%和70%左右。肉牛带规模县的存栏量、出栏量比重保持在 60% 以上。

2、建设重点:以能繁母牛可持续发展和育肥牛增产为重点,建设规模母牛繁殖 养殖小区600个,发展能繁母牛60万头以上;建设规模育肥牛养殖小区100个,发展优质肉牛 20 万头以上。为养殖户新建塑 膜圈舍设施1000万平方米;建设沼气粪便处理设施6000处;改良牧坡,种植优质牧草80万亩;新建青贮池 200 万立方米;配备饲料加工设备 3000 台(套);引进优质种精200万粒;修建小区道路、绿化隔离带,通水、通电设施,发展肉牛健康养殖。在运城、临汾2市的主产县,建设晋南牛保种选育扩群小区10个,发展晋南牛10万头,作为开发优质高档改良肉牛的基础。

(七)肉羊

1、区域布局(共20个县):重点发展晋北肉羊区和中南部东山的20个基地县。优势区域包括:大同、浑源、左云、广灵、灵丘、右玉、平鲁区、朔城区、宁武、神池、五寨、代县、偏关、寿阳、左权、浮山、大宁、沁水、陵川、黎城。20个基地县羊肉产量在2006年3.8万吨占全省38%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9万吨和19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56%和73%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年存栏肉羊 1000 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小区(场)700 个,建设优种羊制种中心1个,扩建肉用绵羊原种场2个、改扩建肉用绵羊扩繁场5个,并配套饲草饲料用地。新建或扩建年加工能力在50万吨的羊专用配合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5个。养殖小区配套大型饲草揉搓机700 台(套),规模养殖户配备小型饲草揉搓机15万台。以畜禽耳标为载体,建立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八)鸡

1、鸡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25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遥、文 20 水、尧都、夏县、稷山5个县。):重点规划发展中南部为主的盆地鸡优势生产区25个基地县,包括小店、榆次、太谷、平遥、祁县、榆社、介休、文水、汾阳、孝义、原平、忻府、长子、洪洞、尧都、曲沃、襄汾、夏县、稷山、临猗、盐湖、永济、新绛、朔城、大同南郊。

其中,蛋鸡优势县20个,包括榆次、太谷、平遥、祁县、榆社、文水、汾阳、孝义、原平、忻府、长子、洪洞、尧都、曲沃、襄汾、夏县、稷山、临猗、朔城、大同南郊区。禽蛋产量在2006年26.4万吨占全省50%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41万吨和7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提高到55%和58%左右。

肉鸡优势县10个,包括盐湖、永济、夏县、稷山、新绛、尧都、文水、平遥、介休、小店。特色肉鸡区以运城市的基地县为主,重点发展三黄鸡、穗麻鸡、广西黄鸡生产。优势区10个县在2006年肉鸡出栏量2200万只占全省37.5%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肉鸡出栏量分别达到4000万只和1亿只,分别占到全省比重的44%和50%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存栏50000只以上的标准化蛋鸡小区25个。建设出栏50000只以上的标准化肉鸡小区10个。扩建存栏万只以上的规模户45个。以文水、永济、太谷、长子、平遥等5县(市)的禽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扩建。完善25个基地县中心(站)的疫苗冷链、贮藏运输、抗体监测配套仪器设备系统建设,力争免疫率达到100%,最大程度地消灭重大传染性疾病,搞好清洁、净化生 21 产,改扩建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使其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

(九)蔬菜

1、区域布局(共44个县):重点在六大盆地规划发展四大特色蔬菜产业区:一是以临汾、运城、上党盆地为主体的南部冬春蔬菜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新绛、闻喜、夏县和盐湖,临汾市的洪洞、尧都、襄汾、曲沃、翼城和侯马,长治市的长子、屯留、黎城、潞城和长治县,晋城市的沁水、高平和泽州等,共18个基地县(市、区)。针对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西北市场以及省会太原市场,以冬春设施蔬菜生产为发展目标,主要生产冬春茄果类喜温蔬菜;二是以晋中盆地为主的中部夏秋蔬菜生产区。包括太原市的清徐、小店和晋源,晋中市的寿阳、榆次、太谷、祁县和平遥,吕梁市的文水、离石和交城,阳泉郊区,共12个基地县(区)。针对以广东为首的华南市场,发展夏秋露地菜生产,主要生产茄果类、甘蓝等;三是以忻定、大同盆地为主的北部恋秋蔬菜生产区。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定襄、河曲和原平,朔州市的应县和朔城,大同市的阳高、天镇、大同南郊和大同县,共10个基地县(区)。主要针对京津、华南市场,重点发展胡萝卜、萝卜、洋葱、甘蓝等根茎类蔬菜生产;四是运城沿黄芦笋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永济、芮城、万荣和河津,共4个基地县(市)。主要针对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等国外市场,重点发展芦笋出口加工品。

优势区44个基地县将逐步引进名优特蔬菜品种,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稳步增加种植面积,积极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增加总量供给。到2010年,优势区蔬菜面积要达到470万亩,其中设施面积要达到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300万吨;到2015年,优势区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72%和75%;设施面积达到120万亩。在优势区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食用蔬菜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全省基本实现蔬菜无公害生产 , 无公害蔬菜产品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全省蔬菜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 40%,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蔬菜产业贡献额超过 800 元。

2、建设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优质无公害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为目标,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加强生产设施、示范和生产基地、市场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

生产设施建设。在四大蔬菜区44个基地县,加强节能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建设,大幅度提高冬春蔬菜生产能力。坚持基础设施实用化,配套设施科学化,因地制宜建设经济实用的日光温室和大中型拱棚的基础设施,降低投入产出比。根据生产需要,配套滴灌、CO2气肥及水肥一体化和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黄蓝诱虫板等技术装备,为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无公害示范基地建设。在蔬菜万亩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布点,开展环境与产品的监测、评估、申报、认证等工作。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生产,通过示范,带动区域内400余万亩优势蔬 23 菜生产的实施。在示范基地县各建立示范园区1个,示范村10个,重点承担区域内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在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且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内,选择部分县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为区域内和社会提供优良种苗,提高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水平。

市场流通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在44个县建设净菜配送中心和冷库,提高蔬菜产后处理能力和预冷、贮藏能力。在省、市、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站)配备技术服务、培训设备;在区域内万亩蔬菜乡(镇)建立技术服务站。为蔬菜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开展各种技术服务。

(十)油料

1、区域布局(共40个县):重点规划建设向日葵、胡麻、大豆、油菜四个品种的两大优势产业区40个基地县:一是东南部复播向日葵、大豆和冬油菜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永济、临猗、万荣、盐湖、闻喜和绛县,临汾市的襄汾、曲沃和翼城,晋城市的沁水、高平、泽州和阳城,长治市的长治县、平顺共15个县(市、区);二是中北部春播向日葵、胡麻、大豆生产区,包括晋中市的平遥、祁县、太谷和榆次,太原市的清徐和小店,吕梁市的兴县、临县、柳林和岚县,忻州市的河曲、原平、代县、神池、静乐、五寨、偏关、岢岚和宁武,朔州市的平鲁、山阴、朔城和右玉,大同市的新荣、左云共25个县(市、区)。优势区40个县2004年四种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48.8万亩、总产量28.6万吨,分别占全省的49.4 %和48.8%。到2010年,规划发展到350万亩,总产达到29.3 24 万吨。到2015年,规划发展到360万亩,总产达到31.1万吨。

2、建设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突出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不断发展油料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提高产品的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推进油料的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一是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制定10个油料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建设10个标准化技术示范园,每个面积5000亩,总面积5万亩;建设31个优质油料生产示范区,每个面积1万亩,总面积31万亩。到2015年,生产基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率达到 90%。项目区各县至少有1个品种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获得认证的产品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达到5000亩以上。二是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引导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在生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单,积极支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油料生产组织化程度。三是质量安全建设。由省级牵头制定符合项目区生产特点的油料质量标准10个,生产技术规范10个。四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优质向日葵、“双低”油菜、优质胡麻新品种和新技术;做好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加强技术培训。

(十一)苹果

1、区域布局(共30个县):根据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在太原市 25 以南规划建设5个优质苹果生产区共30个县。一是运城优质苹果区,包括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盐湖、闻喜、夏县、河津、稷山、新绛、永济等11个县;二是临汾优质苹果区,包括曲沃、翼城、吉县、襄汾、隰县、尧都、乡宁、霍州、大宁等9个县;三是晋中优质苹果区,包括太谷、榆次、祁县、平遥、介休、榆社等6个县;四是晋城优质苹果区,包括高平、陵川两个县;五是长治优质苹果区,包括沁县、武乡2个县。优势区30个县目前苹果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72.2%和88.6%。到2010年,优势区30个县苹果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78%和90%,平均亩产达1300公斤,比2006年增长14%;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85%和90%,单产水平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建设重点:包括五大优质苹果优势生产区和出口基地建设。在优质苹果生产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优质苗木供应、生产技术服务和产后处理能力。在5大区分别建设2万亩规模的高科技示范园区、1600亩规模的苗圃和2000吨气调保鲜库各1个。选择条件较好的县建设一批无公害苹果出口基地,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基地300万亩,制定、推广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水利设施及配套技术建设。

(十二)梨

1、区域布局(共20个县):重点规划建设4个优质梨生产区。一是忻定盆地优质梨生产区,包括原平、代县、忻府、定襄等4个县;二是晋中优质梨生产区,包括祁县、平遥、榆次、太谷、文水、临县等6 26 个县;三是晋南优质梨生产区,包括隰县、蒲县、盐湖、临猗、芮城、万荣等6个县;四是晋东南优质梨生产区,包括高平、泽州、长子、屯留4个县。优势区20个基地县梨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的70%和80%。到2010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比重达到80%和85%;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92%和93%。

2、建设重点:在优质梨优势生产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优质苗木供给、生产技术服务和市场建设。在优质梨重点县各建设万亩规模的高科技示范园区、500亩规模的优质梨苗木繁育基地各1个。在4个优质梨优势生产区建设无公害梨出口基地50万亩,分别建设产地果品批发市场1个。

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

(一)杂粮。优质杂粮重点开发谷子、荞麦、莜麦3个优势品种。

1、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48个县):

①谷子(共30个县)。规划为“三带五区”:一是太行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又分为三大优势区域。太行山北部优势区,包括大同市的广灵、浑源,忻州市的繁峙、五台、定襄共5个县;太行山中部优势区,包括太原市的阳曲,阳泉市的盂县、平定,晋中市的榆次、榆社共5个县;太行山南部优势区,包括长治市的武乡、沁县、襄垣、屯留、黎城、平顺、壶关,晋城市的陵川、泽州、阳城共10个县。二是吕梁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分一个区。包括兴县、临县、柳林、离石、汾阳、石楼共6个县。三是太岳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分一个区。包括临汾市的古县、安泽、27 浮山、翼城共4个县。

②荞麦(共9个县)。规划晋北、晋中两大优势生产区域。晋北荞麦优势生产区,以生产苦荞为主,包括灵丘、左云、广灵,朔州市的右玉、平鲁共5个县;晋中荞麦优势生产区,以生产甜荞为主,包括寿阳、和顺、左权、昔阳共4个县。

③莜麦(共13个县)。优势生产区域包括大同市的新荣、左云,朔州市的右玉、平鲁、山阴,忻州市的神池、河曲、五寨、保德、岢岚、宁武、静乐、偏关共13个县。

以上优势区48个县(不重复计)近三年三种杂粮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0%和63%,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分别为50%、30%和30%;到2015年,优势区播种面积、总产量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70%和75%、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80%、50%和60%。

2、建设重点:一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根据优势区域布局,在重点县建立良种繁育圃,每圃面积不少于100亩。二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设标准化技术示范园和优质小杂粮生产示范区。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要求,制定并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项目区各县至少要有1个品种获得无公害或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认证产品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要达到5000亩以上。三是围绕谷子、莜麦、荞麦三种作物的生产基地,择优扶持建设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到2015年,全省小杂粮系列产品加工率达到 60%以上。

(二)棉花

1、区域布局(共7个县):重点规划建设运城中熟优质棉区、临汾中早熟中短绒棉区两大优势区域。运城中熟优质棉区包括永济、临猗、盐湖、夏县、芮城等5个县,临汾中早熟中短绒棉区包括襄汾、曲沃等2个县。优势区7县2006年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5%和95%;到2010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87%和96%;到2015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92%和98%。

2、建设重点:重点建设5个优质棉花基地县,规模达到115万亩;建设2个专用棉生产基地县,规模达到15万亩。通过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努力降低“三丝”含量,使优势区棉花优质率达到90%以上,商品率达到95%以上,订单率达到40%左右。一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初步形成原种和良种配套的棉花种子繁育体系,保障优势区内全部实施统一供种,每个县统供品种不超过3个,优种统供率达到90%以上。二是在优势产区每个县建立1个5000亩高标准示范棉田,示范面积3.5万亩,辐射带动130万亩棉田的生产水平提高。推进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加强棉花播种、管理、采摘、晾晒、运输、包装行为规范。实现棉花从“生产环境、存放环境到加工运输环境”全过程的纤维品质跟踪检验检测。三是棉种加工设备配套建设。对现有棉种加工设备进行更换、改造和完善,提高脱绒包衣棉种的年加工能力。

(三)中药材

1、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20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顺、榆社、29 陵川、闻喜4个县。):重点规划发展黄芪、党参、柴胡、生地、远志连翘、黄芩7个品种。

①黄芪(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浑源、应县、繁峙、五寨等4个县的恒山、管涔山区,到2010年发展到24万亩,2015年发展到26万亩。

②党参(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陵川、平顺、壶关、武乡等4个县的太行山区,到2010年发展到7万亩,2015年发展到9万亩。

③柴胡(共6个县):优势区域为平顺、屯留、陵川、万荣、闻喜、垣曲等6个县的太行山、中条山山地丘陵区。到2010年发展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2万亩。

④生地(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太岳山、中条山一带的尧都、襄汾、曲沃、侯马等4个县。到2010年发展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万亩。

⑤远志(共2个县):优势区域为中条山地区的新绛、闻喜等2个县,到2010年发展到12万亩,2015年发展到14万亩。

⑥连翘(共3个县):优势区域为太行、太岳山区的安泽、陵川、榆社等3县,到2010年发展到6万亩,2015年发展到8万亩。

⑦黄芩(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陵川、平顺、榆社、和顺等4个县的太行、太岳山麓地区,到2010年发展到14万亩,2015年发展到17万亩。

以上不重复计算共20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顺、榆社、陵川、闻喜4个县。

2、建设重点:以提升山西道地中药材质量,创造一批在国内外公认 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中药材品种为目标,开展野生半野生药材抚育,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制订和实施质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GAP生产基地建设,扶持一批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建设中药材市场交易平台,形成产、加、销产业链。一是在全省建立10个苗木繁育基地,开展我省大宗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二是制定我省地方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依托全省农技推广体系,重点抓好种子繁育技术、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轮作倒茬、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商品储存养护等项技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三是对野生药材尤其是濒危的野生药材品种进行野生、半野生抚育技术的研究。四是在大宗药材主产区,建立符合GAP要求的大型中药材生产基地。同时系统整理山西省中药材具有传统道地特色的栽培技术,建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体系。

(四)蚕桑

1、区域布局(共15个县):重点规划发展东南部和南部蚕桑优势区域,包括晋城市的阳城、沁水、高平、陵川、泽州,长治市的屯留、沁县、武乡、襄垣,运城市的垣曲、闻喜、夏县,临汾市的隰县、翼城,吕梁市的柳林共15个县。目前,全省桑园面积共17万亩,分布在27个县。规划前三年,每年发展新桑园6000亩,到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8万亩;后五年每年发展新桑园5000亩,到2015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

2、建设重点:开发优质桑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一是新建桑园5万亩,其中2010年以前新建2万亩;淘汰老桑园和 31 低产桑园5万亩。二是建设优种桑树苗木基地1000亩,2010年以前建成;三是引进和选育优质蚕种,配臵蚕种质检仪器;四是推广养蚕新技术,包括大棚养蚕技术,2015年以前建设永久钢筋塑料养蚕大棚4300栋,其中2010年前建成1800栋;五是推广方格蔟上蔟新技术,优良蔟具使用率2010年前达到70%,2015年达到90%以上;六是烘茧设施配套,到2015年,年产茧达50万公斤以上乡镇配套相应的全自动烘茧机。

(五)绒山羊

1、区域布局(共11个县):重点发展晋西年存栏规模在6万只以上的11个基地县,包括岢岚、神池、静乐、偏关、河曲、保德、永和、隰县、兴县、岚县、临县。11个基地县在2006年羊绒总量293吨、占全省37%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600吨和1230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55%和74%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年存栏绒山羊 1000 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场)500 个。改扩建绒山羊原种场 1 个;改扩建绒山羊扩繁场 3 个,并配套饲草饲料用地。建设年加工能力 10 万只以上的大型精梳绒生产场 1 个。为养殖小区配套大型饲草揉搓机,规模养殖户配备小型饲草揉搓机设备。以畜禽耳标为载体,建立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六)蜜蜂

1、区域布局(共12个县):规划重点在榆次、阳泉郊区、盐湖、临猗、沁水、泽州、吉县、临县、忻府、平定、灵石、沁县等12个蜜源条件好和有养蜂基础的县建立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全省养蜂11.5万箱,蜂蜜产量为2600吨。到2010年,全省养蜂达到13万箱,32 蜂蜜产量达到3000吨;到2015年,全省养蜂达到16万箱,蜂蜜产量达到3500吨,优势区占全省的比重达到40%和45%以上。

2、建设重点: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开展蜜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养蜂生产。一是抗螨蜜蜂品系培育推广,依托省晋中种蜂场 在沁水、临猗、榆次区、忻府区、阳泉郊区 5 县区推广“抗螨蜜蜂品系” 2 万群,控制蜂螨危害,提高蜜蜂质量,推进专业化、标准化养蜂生产。

在上述5县区建立5个蜂王扩繁场和15个蜜蜂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形成我省优质蜂产品示范基地;三是推动蜂产品生产多元化发展,大力推广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等系列产品优质高产技术;四是大力发展授粉专用蜂群,探索建立蜜蜂授粉示范园区,提高种植业授粉专业化水平,提高养蜂生产效益;五是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养蜂业及产品开发的产业化经营。

(七)红枣。

1、区域布局(共27个县):重点规划建设三大优势区27个基地县:晋中汾河中游区,包括晋中市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吕梁市的交城、文水,太原市的清徐共7个县;西部沿黄区,包括忻州市的保德,吕梁市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临汾市的永和共6个县;晋南盆地丘陵区,包括临汾市的洪洞、尧都、襄汾、翼城、曲沃,运城市的稷山、临猗、河津、闻喜、夏县、盐湖、永济、芮城、平陆共14个县。三大优势区现有枣树面积385万亩,总产45万吨,到2010年,优势区面积发展到400万亩以上;到2015年,在面积稳定的基础上,总产达到200万吨以上,占到全省比重分别为70%和80%以上。

2、建设重点:以地方名枣开发为重点,配合建立名枣栽培管理技术规范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申请国家产地地理标志产品和品牌商标。一是优势高产枣园建设。在优势区建设纯正优质名枣高产示范园;整治改造结果枣园,高接换优。二是优质种苗采穗园建设。在每个优势县建设1个标准化采穗园,在优势区基地县选建标准化优质苗木生产基地,以满足枣园扩建与更新改造所需。

(八)核桃。

1、区域布局(共12个县):在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低山丘陵区三个核桃优生区重点规划建设汾阳、孝义、交口、左权、榆社、黎城、陵川、灵丘、平定、盂县、古县、安泽等12个优势核桃生产重点县。品种以适合我省生长的酥核桃为主,同时发展晋龙1号、晋龙2号以及其他优良品种,逐步高接换优,改造低产林,使我省核桃的品种得到进一步优化。优势区面积在2006年200万亩占全省44.7%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550万亩,占全省比重达到50%;2015年达到600万亩,占全省比重达到55%以上。

2、建设重点:以优质高产核桃园建设为重点。一是在核桃生产重点县建设高产示范园区和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扶持产地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二是在重点县建设无公害核桃生产基地。

第四章 保障措施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34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我省优势农产品生产总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省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职责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进一步转变职能,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切实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认真做好规划制定、政策宣传、信息引导、示范建设、科技推广、产销衔接等服务,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要以规划为指导,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整合相关政策,引导资金投向。要形成全省一盘棋,分步实施,分级负责,有序推进的格局。到2010年,要通过实施“四项计划”即玉米丰产增粮计划、规模健康养殖计划、高效园艺建设计划、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优先发展玉米、水果、蔬菜、猪、鸡、牛、羊、红枣等优势农产品,尽快形成我省的优势区域带和一批产业龙头企业,提高我省农业整体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省里将成立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领导组,组织指导规划编制、实施和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各市、县(市、区)也要以政府牵头,农业部门为主体,吸收计划、财政、林业、水利、农机、国土、金融、保险等相关部门参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本地区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和实施方案。各地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目标管理,层层落实任务分工,按照工程化管理办法实施优势农产品项目开发。农村基层单位、农民群 35 众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实施规划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宣传引导,把实施政府规划与自身生产经营行为结合起来,把获取局部短期收益与追求全局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提高主动参与规划实施的自觉性。

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决定了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模。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设施比较脆弱,物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要做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必须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淤地坝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力度,每年完成建设200万亩的高标准旱作田、节水灌溉高产田和盐碱化治理田,提升耕地质量和等级。大力扶持农技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综合执法、新型农民培训等六大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充实优势区域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完善试验示范基础设施,配备必需的技术服务装备,建立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扶持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启动“金农”工程,推进电视、电脑、电话“三电合一”建设。加快市、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和病虫害预警应急功能。解决基层执法人员办公场所和必要装备。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健全农民培训网络。全省农业六大支撑服务体系基本达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运转协调、服务到位的目标。

围绕20种优势农产品,全面启动基地县建设项目。在深入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小杂粮产区和中南部无公害水果蔬菜产业区的同时,重点在不同区域,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每个县建设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示范村和1000个科技示范户,要把种子工程和畜禽良种工程放在优先位臵。在粮、棉、菜优势产区,建设完善一批新品种研发和种子繁育、质检、加工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优质专用品种开发和应用步伐;在水果优势产区,建设完善一批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逐步实现优势产区果园无病毒化;在畜牧优势产区,建立完善一批种畜(禽)繁育站(场),发展能繁母畜,加快品种改良。使全省每一个基地县都成为我省的名优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基地县规模2008年拟建33个,到2010年发展到40个,2015年达到50个。

三、提升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必须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推广应用水平,把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与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按照市场化、标准化、安全化的思路,提升我省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加强品种创新和技术集成。要把良种作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先导产业来抓,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和产品优质率。扶持农业科研机构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科研设施,改善科研手段,开展科研创新,解决优势农产品开发的技术“瓶颈”。建 37 立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课题攻关。近3-5年,要围绕20种优势农产品,在旱作节水、农机化、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储藏、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加强协作攻关,尽快形成适宜不同优势品种、不同优势区域的技术应用体系。发挥农科教综合的优势,大力推广应用节本增效、节能减排、提质增量型的农业现代实用技术。

二是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生产体系。要加强农业技术标准试验研究,逐步形成科学、统一、规范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跟踪、研究和转化国际标准,在优势区域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国际化战略,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养殖)示范基地。坚持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化全程实施体系,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要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优势农产品从“生产环境、投入品到批发市场”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整治力度,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建立优势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农民技术培训。要整合省市县技术力量,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20种优势农产品都要成立专家顾问组,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每个基地县都要成立技术指导组。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和务农技能,38 不断增强农民接受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培育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农民队伍。

四、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的重要举措。每一种优势产品都要围绕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思路,整合生产、加工、经营资源,健全公司+基地+农户的机制,培育一批规模较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范围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叫响全国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立足产业整体开发,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优势农产品转化增值。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带区内聚集,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在优势产区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2012年之前,着力打造玉米、肉类、奶业、果品、蔬菜、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等产业链条。以目前确定的龙头企业方阵为重点,不断优化和整合资源,分别发展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及1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10个、100个。销售总收入由316亿元增加到5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由36%提高到40%以上。

五、加强市场和信息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提升我省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建立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相衔接,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市场网络,提高优势产区产品集散速度。要在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产地批发市场,完善市场交易、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发展现代流通。

加强省、市、县和优势区域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科学、完备、高效、权威的农产品信息体系,提高农产品信息化服务水平。2008年要建设省级信息数据中心,2010年要覆盖市县两级。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及时做好市场信息的预测预报,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有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积极引导和支持优势区域内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农民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合作,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2010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到1万个。

六、积极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要充分利用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取向,立足省情,积极探索“以煤补农”、“以企帮村”的新途径,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要集中用于优势区域。要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及 40 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措施,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建立完善20种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补贴机制,启动和扩大先进实用物化农业技术补贴。二是建立完善产粮和养殖大县奖励政策,对规模养殖实行“以奖代补”,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鼓励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三是完善我省优势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减免有关收费。鼓励扶持我省名优农产品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和评选活动。四是完善农业相关政策性保险与优惠税率政策。逐步将优势农产品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不断提高保费补助标准。支持对生猪、奶牛、种畜禽、设施栽培等风险较大的产品,率先在优势产区进行试点。对优势区域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实行优惠税率。

加快推进山西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篇6

一、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

(一) 目前理论界都比较认可的是, 现

代农业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概念, 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 建设现代农业的本质, 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设施, 还有现代化的农民, 是一个能力的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提出了现代农业的“四化”概念, 即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 特征是商品化, 方向是集约化, 目标是产业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面向全球经济、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以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和从事绿色化生产为最高理念。综合上述观点, 可以说, 所谓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 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

(二) 基于此, 在现代经济背景下, 需要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现代农业的概念:

1.“现代农业”不仅是一个产业概念, 更

是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阶段并紧密相关的产业体系。

2.“现代农业”更强调了经营理念的革新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其运行基础已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3.“现代农业”不只承担产品贡献功能,

而且这种功能除保障数量供给外, 还要保证提供的产品是优质和安全的。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五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小农生产模式。

(三)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应把握好以下六点:

1.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通过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突破耕地和淡水短缺的约束, 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通过推广使用农业机械,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实现高产稳产。

2. 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 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

3. 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按照

可持续发展要求,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发展, 积极培植新优势, 发展大产业, 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4. 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继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 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信贷、财税和登记等方面给予支持,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5. 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注重树立和运用大资源理念, 立足于全部国土资源,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注重树立和运用大农业理念, 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增强和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注重树立和运用大市场理念, 充分利用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扩大流通范围, 消除流通障碍, 提高流通效率。注重树立和运用大生态理念, 充分发挥林草等植被的生态屏障作用, 搞好水土保持,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6. 坚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 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优势, 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为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要通过这“六个坚持”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二、在城乡统筹、“三化”并进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三化”同步推进, 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思想的承袭, 进一步明确了在“三化”推进中加强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和关键。我们应该进一步科学把握“同步推进”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 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带动作用, 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辐射作用。同时, 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不会有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三化”才能相辅相成, 互促互进, 共同快速协调发展。

(二) 在“三化”同步推进中, 核心是要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 城乡差距一直在拉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包括收入差距、就业差距、消费差距、生活质量差距、教育差距、医疗卫生差距等。在城乡差距中, 本质的差距是权益的差距和收入的差距。近十年,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5:1扩展到2010年的3.3:1。权益的差距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 即建立“三个统一”, 统一的土地征用政策, 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统一的财政金融政策;执行“三个均衡”, 均衡的产业发展, 均衡的基础设施建设, 均衡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三个平等”, 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平等的医疗保障权利, 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解决收入差距, 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以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三) 在“三化”同步推进中, 关键要注重

发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作用。从2009到2011年, 省政府连续三年出台惠农政策和强农工程。“十一五”末, 省委、省政府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 “十二五”又启动了新的五个“全覆盖”, 即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 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 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同时, 一些市县探索建立以工补农、以煤补农机制, 开展新农村结对帮建, 引导资源型企业转产等, 对整个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工作主线

(一) “十一五”期间,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

与全国一样, 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出: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三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 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可以说, 这五年,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 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 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完善, 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 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增强,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实惠最多的五年。

(二)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城乡失衡仍然突出, 最需要统筹。我省农业小而全、小而散、小而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还不快, 农业发展方式落后。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干旱危害严重,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物质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科技贡献率等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仍以一家一户经营为主, 生产分散, 发展规模小,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大生产格局还未形成;三是资源利用率低, 水、肥、药、地等资源消耗过大, 农产品生产成本高, 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低。四是农业科技水平低, 生产方式粗放, 市场竞争力弱。五是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伪劣假冒农资充斥市场。“十二五”期间, 必须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三) 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现

代农业的工作主线, 针对我省农业发展实际, 重点实现以下九个方面的转变。第一, 要推动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转变。第二, 要推动农业生产手段由手工操作为主, 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第三, 要推动农业生产投入由传统因素为主, 向科技进步、资金集约、农民素质提高转变。第四, 要推动农业资源利用由粗放、低效率向节约、集约、高效转变。第五, 要推动农业空间布局由小而全向区域的专业化大生产转变。第六, 要推动农业生产体系由原料农产品的生产, 向销售、加工、生产一体化方式转变。第七, 要推动农产品的生产由注重数量向保证数量和提高品质转变。第八, 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由传统的种养业为主, 向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第九, 要推动农业经营的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性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合作化转变。

四、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加农民收入, 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 也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十二五”5个翻番的主要指标中, 农民收入翻番意义重大, 难度最大。在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的基础上, 2015年要达到9000元以上, 需年均增长900元以上, 年均增速不低于14%。为了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我们提出了八大增收工程。这八大工程既是“十二五”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途径, 也是我省“十二五”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内容。

(一) 粮食高产创建工程。

以南部小麦, 太行山及晋南、晋中、大同、忻定四大盆地玉米, 高寒冷凉山区马铃薯为重点, 大规模建设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十二五”期间, 全省每年新增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100个, 2015年至少达到350个, 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亿公斤以上。

(二) 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

加快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发展, 加快蔬菜标准园建设, 配套建设蔬菜育苗中心和产地批发市场, 培育一批千亩村、万亩乡、十万亩县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期末, 全省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0万亩, 建设1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和350个产地批发市场。

(三) 水果“双增”工程。

以晋中盆地、晋南丘陵区、吕梁山南麓丘陵区三大水果产业带为重点, 坚持新果园发展与老果园更新改造并重, 推动水果产业上档升级。到2015年, 全省新发展标准化果园200万亩, 改造老果园200万亩;新增水果产量180万吨;优果率达80%以上。

(四) 干果经济林建设工程。

以吕梁山、太行山、太岳山低山丘陵区核桃, 黄河沿岸、汾河中下游和滹沱河沿岸红枣, 晋北、晋西北仁用杏, 晋南盆地柿子, 太行山中南部丘陵山区及晋南盆地边缘花椒为重点, 建设五大干果经济林基地。到2015年, 全省新发展干果经济林500万亩;完成干果低效林改造500万亩, 干果优质高产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

(五) “千园万场”规模健康养殖工程。

以晋北奶牛、晋西北肉羊、晋中肉牛、晋东南生猪、晋南禽业为重点, 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和示范园区建设, 培育形成五大畜牧经济区, 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到2015年, 全省共建成现代养殖示范园区1000个, 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10000个, 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达到70%。

(六) 农产品加工“513”工程。

通过加大新上技改和扩建项目力度, 下功夫抓好科技和体制创新及品牌打造, 打造粮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类、油脂、中药材八大产业链, 培育龙头企业集群, 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到2015年, 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5个, 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个, 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0个, 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总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 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60万人。

(七) 农村服务业工程。

以物流、商贸、乡村旅游等为重点, 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十二五”期间, 全省农村第三产业收入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5%以上;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占到当年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0%以上。

(八) 农村劳动力转移暨农民创业工程。

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中心环节, 以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为支持, 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大幅度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十二五”期间, 全省力争有3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5年内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150万农村劳动力, 培养30000名农民创业带头人, 力争使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减少到40%以下。

五、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总抓手

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去年, 袁纯清书记在"7·29"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今年省人代会上王君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县域经济暨农村工作会议, 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并且已经写进我省的“十二五”规划。“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提出, 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 符合山西农业农村实际, 是今后我省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总抓手。

(一) “十二五”期间, 我省主要从示范

村、基地县、产业板块三个层次来推进和建设“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1.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 每年选择基础较好的2000个村, 着重在扩大产业规模、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扶持。力争到“十二五”末, “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达到10000个, 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

2. 扎实建设“一县一业”基地县。

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 2011年选择建设42个“一县一业”基地县, 着重在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品牌,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 以后根据建设情况逐年增加基地县。力争到“十二五”末, “一县一业”基地县达到60个, 基地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3. 按照五大板块布局, 建设产业带和产业区。

在专业村、基地县的基础上, 按照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五大特色农业板块布局, 规划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 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板块化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开发的格局。

(二) 立足我省实际, 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要以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和农民收入翻番为目标, 从规划引导、示范带动、政策扶持入手, 创新经营形式, 强化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 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着力提升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因此, 在推进中要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效益优先原则。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 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和产品, 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的就业增收潜力。

2. 比较优势原则。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着力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集中,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

3. 市场导向原则。面向市场需求, 遵循

市场经济规律,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商品率高的产业和产品。

4. 农民自愿原则。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农民意愿, 不强迫命令, 从实际出发, 分类指导, 注重实效。

我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和一批典型事例。忻府区高城村7200亩耕地, 有5000亩种植辣椒, 辣椒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还带动了四县八乡十六村发展辣椒产业。代县鲍家沟村大力发展仁用杏和园林苗木, 人均2亩多, 仅此一项近几年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曲沃的磨盘岭, 10公里都是蔬菜大棚, 把周边的村镇和县市都带动起来了, 形成了一个跨乡镇、跨县域的产业板块。太谷小王堡村, 全村60%以上的农户从事养猪, 人均养猪50头, 农民收入的60%来自养猪业。这些典型, 将为我省下一步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六、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依托和支撑

家庭经营是我们的基本经营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小, 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有许多事情是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不起的, 需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组织来提供服务。如何实现现代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 必须由社会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育程度, 决定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不论是公益性服务体系、还是经营性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 与农民的生产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调研, 农民在以下十个方面的服务需求比较迫切。一是信息服务。要建立起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发布和利用的快速反应机制, 为农民提供致富生产项目、生产结构调整、产品销售、生产资料价格、土地流转等信息, 指导农民生产;二是物资服务。主要是能及时提供生产所需的优质的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服务以及配方施肥、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并能打击假冒伪劣农资, 净化农资市场;三是科技服务。通过技术培训、技术辅导、技术咨询、技术承包等形式,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提供技术支撑;四是销售服务。农民迫切需要社会提供稳定的农副产品销售服务, 通过“订单”式生产、建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组织营销经纪人直接上门收购等形式, 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五是加工服务。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的初级加工、贮藏保鲜等服务;六是劳务服务。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劳务服务呈现出旺盛需求, 农民希望社会为他们提供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户籍以及维权等各项服务;七是金融服务。包括融资、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等系列服务;八是经营决策服务。包括生产布局规划、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经营方面的意见、建议等, 使决策更有科学性;九是政策服务。农民渴望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的各个方面的强农惠农政策, 以便得到国家的支持和扶持;十是法律服务。主要是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契约公证、合同仲裁等, 帮助农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为满足农民各种需求, “十二五”期间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 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

包括农技推广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业农村信息体系、农经服务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等的建设。

(二) 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或各类专业服务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提供的内部服务, 是整个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因此, 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壮大村级经济实力, 建立各类服务组织, 强化集体统一服务功能, 为农户生产经营实行全程服务。

(三)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产业为基础、资金为纽带, 将单个农民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 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购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随着组织规模扩大和建设规范, 必将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

(四) 支持鼓励发展农科公司和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企业。

打破城乡、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 引导各种力量因地制宜组建农科公司。

(五) 健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

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联市场, 一头联合作社、基地和农户, 其“订单”式一条龙服务更受农民欢迎,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对推进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有较强带动作用。

(六) 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

农村经纪人利用掌握市场信息较广的优势, 为生产者提供产品销售信息, 为销售商提供产品供应信息, 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的市场流通。要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训管理, 逐步引导他们建立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服务公司, 更加规范地为农民提供产销服务。

七、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以来, 中央1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 主题非同寻常, 意义极其重大。山西之长在于煤, 山西之短在于水。全省近十年平均降水量473毫米, 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量381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人均用水量183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1%, 在全国排末位。按照“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翻番, 总需水量约为85亿立方米, 现在实际供水能力是60亿立方米, 缺口25亿立方米。其中, 工业缺12亿立方米, 城乡生活缺4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缺7亿立方米, 生态用水缺2亿立方米。可以说, 水利建设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民生大事、事关战略资源大计。

建设现代农业, 从资源方面来讲, 制约我省农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水。我省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全省耕地6000万亩, 水浇地仅1900万亩, 保浇地只有1600万亩;耕地亩均水资源151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许多已年久失修, 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9。面对我省70%的丘陵旱地和水利设施的现状, 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必须在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下大工夫。

(一)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抓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实施老灌区节水改造和六大泵站改造, 推进大型灌区建设。抓好西山地区黄河水利用, 建设提黄灌溉工程。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 高标准组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 增加水浇地实灌面积300万亩。

(二)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在中部盆地灌溉区, 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主攻方向, 通过加强农田灌溉管理, 配套和完善节水灌溉设备, 科学制定优化灌溉制度, 发展防渗渠灌、低压输水管灌、喷微灌等, 每年建设节水灌溉高产高效农田50万亩。

(三)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在东西两山广大旱作区, 以水土保持和基本农田建设为主攻方向, 加强堤坝与地埂修复, 坚持土地平整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实施集雨旱井 (窑) 和小型水源工程建设, 推广以蓄水、保水、调水、集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 每年建设高标准旱作农田200万亩。

(四) 加强耕地能力建设。

继续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大同盆地盐碱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项目。其中,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重点在全省58个粮食主产县实施, 采取工程、农艺、耕作、化学改良等综合配套措施, 每年改造200万亩。

八、深化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活力

“十二五”期间, 我省推进转型综改区建设, 国家整体上会在财税、土地、项目审批、金融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各个领域的改革都可以先行先试, 这为我们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建设现农业的重要途径。近几年, 我省土地流转迅猛发展, 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480万亩, 占全省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10%, 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发达的省市, 上海达60%, 浙江达30%, 江苏、重庆都达到了20%。在发展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流转基础不稳、流转主体错位、流转秩序混乱、流转手续失范、流转市场和纠纷调处机制不健全、管理服务滞后等, 一定程度影响了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 下一步推进土地流转, 要在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完善制度保障等各个方面下功夫。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把握两条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 二是坚持三个“不得”, 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二) 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一个经营主体, 又是一个服务组织, 是当前实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最有效的经营形式, 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最有效方式。截至去年底, 全省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超过3万个, 居全国前列。近几年, 一些地方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 在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跨区域联合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取得了好效果。但我省大多数合作社规模小, 规章制度不健全, 运行不规范, 服务功能低, 带动能力弱。下一步合作社发展, 在定位上要由注重数量向质量与数量并重转变;服务内容上由单一的生产服务、生产合作向生产、经营、信息、技术等综合服务、多领域合作转变;组织方式上由农户之间单层次的合作向跨区域、跨专业的多层次联合合作转变;运转机制上由松散的生产合作制向紧密的股份合作制转变。

(三)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目前, 农民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建立适应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农村金融制度, 在落实好中央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等的政策要求的同时, 应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加快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发展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放宽准入政策。二是创新支农信贷产品。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承包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积极推行农户联保、互保和专业合作组织为成员担保、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担保等多种方式, 解决农户信贷担保问题。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与银行信贷资金联动机制, 政府投资应有一定比例采取贴息、担保等方式, 引导和协调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性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支持。积极开发贴近“三农”的保险产品, 对设施蔬菜、舍饲养殖和干鲜果等进行保费补贴试点, 探索建立我省农业保险体系。

(本文作者系山西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太原030002)

摘要: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在城乡统筹、“三化”并进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工作主线;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总抓手;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依托和支撑;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深化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活力。

山西特色农产品 篇7

山西秧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集诗歌(说唱)、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杂技等艺术形式为一体,是山西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它在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历经风雨,在实现了华丽转身的同时也留下了岁月的深深印记。起初从伴随劳动生活自娱自乐的劳作小曲到独立的民间歌舞演唱,它实现了姊妹艺术的完美结合。善于吸收养分的山西秧歌再由歌舞演唱逐渐向小戏过渡的演变,形成了歌、舞、戏结合的综合艺术体。艰辛的历程没有磨灭他的生命力,反而紧密了它与地域、文化、人们的关联,记录下了黄河岸边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抒发了那片黄土地的情怀、 形成生命涓涓流淌不息的山西秧歌。直到目前为止,随着秧歌的不断向纯粹的舞蹈艺术方向发展趋势,山西秧歌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地域民间歌舞艺术形式之一。山西秧歌在山西200余种的传统民间舞蹈里,山西秧歌是分布最广,且数量最多的一个种类,共计高达37种,且各具特色。山西秧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地域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条件的不同使其呈现形式风格多样化和地方色彩鲜明特点,造就了山西秧歌独特的类型特色与审美范式。

二、山西秧歌的类型特色

传统上我们将秧歌类型可分为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与高跷(双腿缚以木跷,双脚踩在木跷上歌舞,亦名“踩高跷”)两种。由于山西秧歌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分布较广。我们如果传统单一的分为地秧歌和高跷两个类型,难以说明问题,为了准确区分和凸显山西秧歌的类型特色。笔者从山西秧歌的地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道具运用、动作特征等方面入手,将其逐一分析,归纳其类型特色。使得我们可以更好更直观的了解和研究山西秧歌。具体如下:

(一)山西秧歌在地域文化上的类型特色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吕梁山和黄河以东而得名。地形较为复杂,整个地区的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受三晋地域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山西民间舞蹈,特别是山西秧歌的外在表现形态与其地域文化情感内核相契合,无疑不刻画在这片黄土地上。究其原理看,山西秧歌从地域文化上可分为晋北秧歌、晋中秧歌、晋南秧歌。1晋北秧歌以大同为中心,有大同“鼓子秧歌”、朔县“踢鼓子秧歌”、朔州“秧歌戏”、“浑源扇鼓”、“广灵秧歌”、“繁峙秧歌”等种类,而以踢鼓子秧歌最具晋北秧歌典型代表性,俗称晋北 “踢鼓子秧歌”。晋北地区自古以来为塞外,地处雁北地区(是蒙、 晋、冀三省交界地)。从秦汉到明清均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文化碰撞交融及多变。当地汉族与北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逐步孕育了一支具有汉族细腻稳重内涵,又有北方蒙古等族的剽悍粗犷形态特色的晋北民间舞蹈。晋北“踢鼓子秧歌”作为典型的代表,是当地汉族与北方民族在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思想、民俗风情等反面长期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和三晋文化格局奠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晋北秧歌民间艺术形式。晋北秧歌兼容并收,具有开放包容性。它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相结合,各取其特色,形成了晋北秧歌类型的独具特色。例如, 晋北“踢鼓子秧歌”在表演艺术过程中既继承了汉族传统有吸取了蒙族风格,将胡汗两种文化囊括其中。踢鼓子秧歌表演时踢鼓子的力度、拧身的狠劲均具有北方蒙古族的粗犷、矫健、强悍的风格特色,而在“八字花步”、“三角步”、“十字交叉步”等步伐变化上又行走自如稳健、扭的细腻延续,体现出汉族农耕生活的稳定延续。 总而言之,晋北秧歌在农耕和游牧文化的碰撞融合下形成了兼容开放的类型特色,构筑了晋北秧歌文化的特点,融入于三晋文化之中。2晋中秧歌以太原为中心,主要分布于平坦延绵的晋中盆地之中,有“祁太秧歌”(俗称“晋中秧歌”)、左权“小花戏”、地秧歌中有祁县的“地秧歌”、汾阳的“地秧歌、以及祁县“过街秧歌”、 “泌源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原平“凤秧歌”、“踩圈秧歌” 等。而生活气息浓重的“祁太秧歌”和左权“小花戏”从众多的晋中平原秧歌中凸显出来,成为了晋中民间舞蹈典型代表和山西民间舞蹈的奇葩。晋中秧歌处于晋中盆地,社会经济基础较好,晋商、 文化名人都为晋中秧歌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组织基础、推动力等。使得这一带的秧歌在节日里形成了村与村、庄与庄相互拼比, 大户自行凑款支持民间秧歌队伍添置新装、修缮道具。在相互的拼比过程中,民间秧歌队伍开拓了眼界,使得秧歌形式多变、花样别出新裁、道具运用独具匠心,进而推动了晋中秧歌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岖起而走向全国。例如左权的小花戏以歌表情、以舞传神、以扇达意、以戏引入,民间生活韵律浓重。“花、走、拧、跳”为主要动作特征,形成了晋中民众淳朴、向上的特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花戏颠颤扭摆动律,颠颤在膝脚、扭摆在腰胯、花哨在扇花,在颠跳扭摆中飘动的韵律中向上发展,动作空间向外延伸开拓,给人以向上升腾的感觉,表现出晋中人民在新时期社会的积极向上,向往美好的精神面貌。晋中秧歌以生活为基础,让晋中成为山西民间舞蹈素材的基地,在民间艺术与人民生活的交织中,晋中秧歌以浓郁的人民生活气息为其类型特色,淳朴、厚重、积极向上。3晋南秧歌地处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的山西南部,这里也是民间音乐、舞蹈之乡。无论从晋南长治战国的音乐编钟出土和伴随舞陶俑发掘关于历史歌舞发源地的考究,还是建国后的晋南地区仍是山西的歌舞盛地。种种迹象表明晋南歌舞的历史沧桑感。从而使晋南民间舞蹈种类与晋北、晋中相比种类较多,而晋南秧歌以“鼓”类为其特色代表。主要有“万荣花鼓”(俗称“晋南花鼓”)、“白店秧歌”、 “霍县秧歌”等。晋南秧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白店秧歌”、和晋南花鼓为其代表。其特点是气势宏大壮观、节奏热烈激憾、动作刚健洒脱、情绪开朗风趣。例如晋南花鼓表演者以骑马蹲裆膝部微屈的动作为主要基本姿态,尽情的磞、跳、拧、扑、 闪、扭、摆、颤动律展现出激流喷放的气势,生动的展现了华夏民族的气质与神韵。 再如,侯马“白店秧歌”在锣鼓打击的节奏中表演时动作尤为具有特色,手臂动作僵硬,类似木偶表演。虽然常常做“变身跳”、“射燕跳”、“吸腿跳”、“掖腿转”等灵活动作的同时却保持着双腿僵直的状,这个灵活与僵直的对比,给人一机械滑稽的感觉。从总体下体现中原文化的精神风貌和幽默质朴的一面,这也是晋南秧歌的主要类型特色。

(二)山西秧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类型特色

山西秧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集诗歌(说唱)、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杂技等艺术形式于一体。一般大多有歌有舞,还有戏。从表演人数上也少则二三人,如“小秧歌”、“小花戏”。 多则可达百余人,如“踢鼓子秧歌”、“伞头秧歌”。按照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可分为以舞为主的秧歌、侧重于歌的秧歌、歌舞相融以戏为表演线条的秧歌类型。1以舞为主的秧歌如:“八大角秧歌”、“白店秧歌”、“踩街秧歌”、“地灯秧歌”、“鼓子秧歌”、“跑场秧歌”。在以舞为主的秧歌里流行于汾西的“地灯秧歌”,有说有唱,以舞为主。舞蹈主要以“鼓手”和两个媳妇的表演为主, 以“鼓手”运用头戴柳条自制的螺旋形“软帽”舞蹈,只要“鼓手”头部向前或者左右摆动,帽子上的柳条就会吐出来,前后伸缩、左右摆动或不停的旋转。“鼓手”不停的点、摆、甩、转舞“软帽”的同时踢腿跺脚击打腰鼓,音乐鼓点节奏里“鼓手”动作粗狂朴实,刚健泼辣,头脑、身手都灵活运用,动作与鼓点相应。这一类型的山西秧歌,以舞为主,在凸显人体舞蹈动作的同时,与音乐鼓点节奏相互融合。表演过程中协调和谐,热热闹闹,载歌载舞,舞蹈动作技艺高超,舞蹈动作风格随表演人物而变化。2侧重于歌的山西秧歌如“挑高秧歌”、“小秧歌”等。这一类型的秧歌重在演唱表演,但也不失舞蹈表演。秧歌的演唱以地域民歌曲调为特色,曲调、歌词情感、舞蹈表演相互吻合统一,在音调上与各个秧歌地域的方言相结合,在发言、语调、声韵上凸显地域秧歌本土特色。在表演过程中给人以本土地域性,贴近当地民众生活,对于当地民众而言通俗易懂,便于观赏和参与其中。3歌舞相融以戏为表演线条的秧歌类型是山西秧歌最多的。以戏剧结构为表演的主要线路,在戏剧推进的过程中歌舞相融。如在“八大角秧歌”中,秧歌队以四个鼓(男角)四个丑花(女角)为主,合起来组成了八个戏剧行当表演。在“小花戏”里山西秧歌的戏剧线条性就更加明显了,“小花戏” 表演开始以戏引入,用戏剧故事结构将观众引入情景环境,再以以歌表情、以舞传神、 以扇达意。可见歌、舞、戏相互结合,以戏剧为其表演线条是山西秧歌又一类型特色。

(三)山西秧歌在自身动作特征及其道具运用上的类型特色

当对秧歌有一定了解时,会发现三晋地域文化的影响,造就了山西秧歌的类型特色。山西秧歌相对其他地域秧歌而言,在数量表现出上种类较多,并且每个类型种类均不会雷同,都有自己独特的类型特色。 突出表现在秧歌动作特征和道具运用上, 别具特色,充满自我个性。1动作特征是秧歌的表征也是内在要素,是地域文化的舞蹈语汇的具体体现。山西秧歌在动作特征上主要表现出生活动作元素为主的动作特征和尚武动作元素为主动作特征两个主要秧歌类型。生活动作元素为主动作特征的秧歌有“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地秧歌中有祁县的“地秧歌”、汾阳的“地秧歌”、 以及祁县“过街秧歌”、“泌源秧歌”、临县 “伞头秧歌”、原平“凤秧歌”,晋南的“白店秧歌”、“霍县秧歌”等,以晋中秧歌为代表。例如,汾阳的地秧歌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而来,与当地生活习俗、情感表现都有密切关系,在秧歌舞蹈动作上以反映社会生产、劳动为主,动作朴实,生活生产气息浓重为其特色。尚武动作元素为主动作特征类型以晋北鼓子秧歌为代表,秧歌中武术动作元素融入,形成了技术要求较高,粗狂朴实,刚健泼辣的风格,动作呈现武术元素风格特色。前面我们说到,晋北地区自古以来为塞外,地处雁北地区(是蒙、晋、冀三省交界地)。从秦汉到明清均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文化碰撞、 交融、多变。在当地汉族与北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的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战争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边疆战火不断,让这一地区形成了民间练棒习武的风气和民众尚武的习俗,习武的风尚也渗透融入了民间秧歌演变发展中,这样的类型主要凸显在晋北“踢鼓子秧歌”、“汾孝秧歌”(武场)等。以晋北踢鼓子秧歌尤为明显。表演和学习鼓子秧歌均需要很好的武术功底,我们就以“鼓子”角色的动作为例,其中就有“踢、跳、翻、击”等武术技巧。踢的动作就有“飞脚”、“二踢腿”,翻的动作有“蛮子”、“扑虎”、“旋子”,跳的动作如“虎跳”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男性表演者的手势基本用拳术动作猴拳手势“勾子手”,当地俗称“前勾后挠”。

2山西秧歌道具运用巧妙,复杂多变,呈现复杂多样的特色,但主要以鼓、 伞、扇为主。从主要道具使用上看可分为鼓类秧歌、伞类秧歌、扇子类秧歌。鼓类秧歌有大同“鼓子秧歌”、朔县“踢鼓子秧歌” 等。伞类秧歌有临县“伞头秧歌”、“八大角秧歌”等。扇子类秧歌有“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等。山西秧歌在道具的运用上十分巧妙,例如左权“小花戏”中扇子的运用,“以扇达意”将扇子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延伸了人体动作空间,将扇花虚拟化、 具象化。给人时而花朵开放,五彩缤纷。时而彩蝶飞舞,活泼开朗。可见山西秧歌的道具运用简单中巧妙,运用中融入肢体语言, 表达中传情达意。

三、山西秧歌的审美范式

一瓢黄河水、一把黄土、一往黄土情在养育着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同时又孕育出了千年的山西秧歌艺术,形成了山西秧歌独特的审美追求,它对美有自己的理解和范式。

(一)动态性审美范式

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动作是舞蹈最基本的元素和材料,动作性是舞蹈最基本的特征。“动”是舞蹈的要义,“动”是舞蹈的生命。山西秧歌作为社会、地域历史文化演变中的产物,一种地域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的人体动态美受到了地域自然环境、 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中原文化圈,受中原“圆”的美学文化思想影响根深蒂固,“阴阳相和、圆融归一” 是中国舞蹈最基本、最本质传统美学追求, 形成了山西秧歌动态上圆、曲、拧、提的特征。山西秧歌在表演过程中注重动作的“圆曲“运动轨迹和造型, 在“横拧”的变化中寻找曲线美,“提”是“提胯”,是山西秧歌的一大特点,在“提”的过程中加大了人体动作动态上的曲线幅度, 造就了山西秧歌体态重心前倾的运动趋势。

(二)抒情性审美范式

任何艺术都是情感推动的产物,山西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不例外,具有抒情性的特性。山西秧歌的情感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传递出最朴实最本真的情感。山西秧歌在表达情感时是很率性,直抒胸臆。往往表达生活生产中最朴实的一面,无论是晋北的尚武风尚下的“踢鼓子秧歌”,晋中生活气息浓重的晋中“祁太秧歌”和晋南宏大的“白店秧歌”都抒发着黄土地百姓生活生产中最朴实的情感。人是山西秧歌的物质载体,以人体身体语言表达朴实感情的山西秧歌,在美的最求过程中寻求人最本真的东西,生命是他们表达的永恒主题,山西秧歌是外在的舞蹈形式,而内在的根源却是生命的本源。生命意识和生命的情调在山西秧歌的淳朴欢快、求真感性、生活气息浓重的氛围下得到淋漓展现。

(三)意象性审美范式

山西秧歌结合了地方特点,加入了自身艺术形式,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秧歌舞蹈。在与道具、队形变化、服装结合运用上创造性的形成了山西秧歌的人体动态意象美。其中道具运用巧妙,复杂多变,无论是鼓、扇、伞,还是其它道具运用,都与舞蹈动作动态相互融合。例如左权“小花戏”扇子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扇子颤花、 缠花、蝴蝶花等的扇花运用与“走”、“拧”、“跳”的动作态势相结合,舞出一派似“花海”、“蝶浪”的意象,以扇达意是“小花戏” 的特点、颠颤扭摆动律,颠颤在膝脚、扭摆在腰胯、花哨在扇花, 在颠跳扭摆中飘动的人体动态韵律中展现了左权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意象美。山西秧歌的动态意象在道具运用、队形变化、服装配合中展现,成为了山西秧歌舞蹈美的创造和欣赏的主干。

(四)虚拟性审美范式

山西秧歌是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工具的艺术,因而决定了山西秧歌的虚拟性审美范式,以人体形式美为媒介,传播和抒发人的思想感情。山西秧歌并不是单一的炫耀动作技术的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集诗歌(说唱)、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杂技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它的美主要通过与其它艺术的融合而形成,通过与音乐的完美交织和戏剧结构展开,体现内容及刻画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人美的艺术享受。正是因为如此,山西秧歌的艺术形象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双重性。一是物质的动作形态, 建立在视觉听觉上。二是虚幻的,建立在戏剧结构上,只是存在此时此刻,稍转既逝。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事建立在表演者与欣赏着的审美过程中的,虚虚实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四、结语

山西特色农产品 篇8

1 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山西晋中民居因地制宜,气候适应,就地取材,构造经济,充分体现了其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依从性。晋中地区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民居在长时间发展中体现出一定的气候适应性,如:晋中地区太阳入射角度小,为获得充足日照而拉大房屋的距离,民居建筑多为院落式且坐北朝南,南向窗户面积放大;传统建筑墙体厚实、封闭规整的特点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御寒与夏季的降温散热;斜坡顶与房屋内部顶棚形成一个保温隔热的空气隔离带[2],达到节能效果。

黄土、青石等地方材料制成的砖、瓦、石是传统民居中的主体建筑材料。黄土主要用作墙体材料;青砖主要用作墙体材料及建筑细部雕刻装饰材料;石材主要用作铺地、建筑结构基础、雕刻装饰等;灰瓦主要用作各种形式的屋顶铺设;木材,在木构架或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中充当结构材料,同时也是窗门等室内陈设材料。就地取材使民居与黄土高原的地域风貌融为一体。

2)社会文化环境。民居是地域文化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上的综合反映,晋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形成和演化与军事防御、商业贸易、宗族宅邸的建造等要素相关;建筑布局受封建信仰、宗教礼仪、风水学、三晋文明等文化影响;功能上符合民俗习惯和地域的生活方式;结构上受经济状况、技术条件制约;建筑各部分细部装饰都是当地人艺术创作的结晶,丰富的地域文化从头到脚浓缩在了建筑中,给当地人以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独具风格的晋商大院民居建筑,是晋商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特定时期、地域、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成为山西民居建筑璀璨的明星。

2 建筑特色

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从规划选址、平面布局、院落特色、造型装饰各个方面均沁染着重情知理的人本精神。

1)规划选址。民居规划选址考虑环境适应、交通便利、风水禁忌、安全防御等因素。在选址上,大院通常选择依山傍水之地,基本原则是“负阴抱阳”的风水思想,若所处环境存在缺陷则用人工方式加以改造。当地民居布局缜密,高墙壁垒,无论选址还是建设均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传统民居对外山墙一般高大封闭,但屋顶和宅门丰富了街道形象。屋面形式多样、高低错落、细节活泼,大多数房屋采用硬山式坡屋顶(见图1),烟囱帽、脊兽等打破单纯两坡或单坡屋面造型。宅门形式有廊式宅门、木架批檐、砖雕门头等,作为建筑与外界最直接的接触方式,是民居的重中之重。每家每户各不相同,打破了深长巷道的单调沉闷之感。建筑形成的街巷尺度适宜,小而紧凑的街巷空间给人亲切、安宁之感(见图2)。

2)平面布局。晋中民居布局以合院式为主,左右对称、轴线明确、主从有序,一般以四合院为主多为二进院和三进院,平面呈“日”或“目”字形。大户人家则纵向和横向发展为多进院落,方便不同时期分阶段建造,为建筑向大规模发展提供了灵活性。

晋中民居对外封闭而对内开放。院落一般设有一个大门,位于建筑东南角面向南,民间称“抢阳”。迎门处设有影壁,可以单独建筑,也可设在与宅门相对的厢房山墙上。作为大门内第一道风景,影壁不仅增加了院落的层次感,营造了院落的私密性,还承载着人的精神信仰[1],保佑全家平安吉祥。通常而言,前院面积较小进深较浅,院南的倒座多用作门房、客房或佣人房。前院和内院通过矮墙和垂花门分隔,垂花门形式象征主人身份地位。进入内院正面为正房,两侧为厢房。晋中民居基本为奇数开间,多是三间或五间,偶见七间。正房是长辈用房,占据最好的位置和朝向,其开间、进深、高度及建筑用料、装饰水平皆为全宅最高标准。厢房位于宅院正房前两侧,常成对出现对称布置,多为晚辈居住[3]。出于风水考虑,东厢房从高度、用材及装饰上均高于西厢房,应了谚语“青龙高三分,不让白虎压一筹”。正房以北一般有一个小后院用作厨房、厕所、储藏室等。有的设边庭和后院,常布置成休闲小花园。

3)院落特色。晋中地区院落狭长,长宽比多为2∶1,素有“窄院”之称。狭长封闭的院落布置不仅使房屋获得良好的日照,而且可以最大限度防止风沙和外界噪声干扰,适应了山西的地域气候条件。院落内大都以建筑物和叠石为造景元素,布置各种花草树木、藤类植物和盆景等。由于当地环境使院内不适合做大型水景,因此宅院中央通常摆有鱼缸(见图3),既能供游园观赏,又能调节宅内干燥的空气环境,其蓄水功能还保证了突发火灾时有充足水源切断火势,成为山西传统宅院中一处经典景观。由于当地降雨量有限,人们将水视为财富的象征,因此通常采用向内倾斜的单坡屋顶将水汇入院中再经甬道排出门外,即“肥水不流外人田”。

面向四合院的屋檐下形成灰空间(见图4),用于遮阳避雨,为利于采光出挑较短。檐下成为当地人饮茶、下棋、手工劳作的娱乐场所,是室外到室内的空间转化,内外渗透有机融合。院落塑造了安静私密的内部居住环境。

4)民居色彩与造型装饰艺术。山西民居色彩使用虽受严格限制,但其外观色彩朴实自然且富于变化,呈现自然本色。青灰条砖、棕褐木材、黄褐粘土、青黄石材及黑灰瓦当等,构成了当地民居协调统一的色泽基调。每逢佳节,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贴上窗花剪纸,村落民居色彩热闹起来。若是金秋十月,房前屋后挂起收获的玉米,檐廊吊晒起火红的辣椒,把民居建筑装点得格外美丽(见图5)。

“外雄内秀”是山西传统民居的最大特色[4],晋中民居外观上的古拙封闭并不能掩盖宅院内部装饰的丰富和细腻[5]。晋中传统民居装饰以实用性为前提,在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将当地人的审美观念和思想精神充分结合进去,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背景。

其中,雕刻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是山西传统民居中最常使用的装饰艺术手段。木雕、砖雕、石雕是山西地区,尤其是晋中地区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重头戏。这些雕刻造型各异、做工考究,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见图6~图8)。

其他常见装饰手段如炕围画、贴窗花(如图9所示)等。山西民间盘火炕的习俗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炕文化”,火炕作为室内活动中心成为装饰重点。炕围画有其固定形式,完整对称、主从相映,形成独特的居住艺术形式。玻璃或窗纸上贴着各色窗花,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装饰效果。窗花图案丰富多样,题材内容体现了人们对吉祥的祈盼、富贵的向往等美好寓意。山西百姓用自己简朴的方式世世代代装饰着自己的这番小天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缅怀民居,缅怀构成它的一砖一瓦,点缀它的一花一木以及它所围合成的一天一地,更缅怀它所承载的生活形态,所反映的地域特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以及那些在院落里消失的日子和生活在院落中的人们[6]。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合理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来满足。地域性建筑设计可以丰富建筑设计手法,使民居中的有益成分得到延续和利用,为千篇一律的建筑面貌注入新活力,找到新时代民居的表达方式。告别可识别性,走向归属感,也理所应当成为建筑师的责任。

3 结语

挪威建筑师史蒂文·芬曾说过“建筑设计不是去创造,而是去发现”。山西晋中地区传统民居以自身形态、布局、功能和空间特征来反映和表达环境的特殊性,历史底蕴为山西建筑创作的地域性实践提供了文化基础,特色民居形式为其提供了设计素材。地域性建筑不仅需要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方面考虑,还需要从传统建筑规划选址、平面布局、空间形制、色彩装饰等方面特色分析,从传统记忆出发寻求精神共鸣,招传统建筑之魂,筑现代建筑之梦。

参考文献

[1]刘华领.于家村传统民居保护性更新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24):5.

[2]张肖洁.山西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4.

[3]白文博.山西合院式民居不同地域形态特征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

[4]陈怡如.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浅析山西省近代居住建筑发展[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3.

[5]刘雁.山西传统民居及装饰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2.

山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科技转化

近几年来,山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和文件,特色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中还面临着特色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产业化程度偏低、 市场交易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今后应进一步着力推进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发展,使特色农业适应市场发展,更好地促进山西农村经济发展。

一、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山西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色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 特色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明显提升。但整体而言,山西特色农业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偏低、市场交易不规范、科技转化率不高等深层次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特色农业经营化水平高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说,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越高,其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占有率越高。从整体经营水平看,现阶段山西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尚不完善,和其他省份相比,经营水平低,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少,仅有25家。2015年列入“513”工程的省级龙头企业仅81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就很难起到同行业带动辐射作用,影响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单位:亿元)

2.市场交易不规范。目前,特色农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钻法律的“空子”。市场交易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厂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通过一些特卖促销活动以低价销售产品,不能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新鲜。另外,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真假辨别能力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部分特色农产品定价过高,有的甚至形成市场垄断, 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3. 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从山西省公共财政投入中不难看出,山西省农业研发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在国家对各省份的财政投入中,对山西省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其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为62.06亿元,农业相关的投入仅为339.69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最少。

二、制约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山西省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科技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等。

1.科技创新能力和投入不足。特色农业是资源、劳动力、科技相结合的一种农业,它是一种高效农业。所以,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现阶段而言,山西省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完善,特色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一方面,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高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偏少,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比较短缺,许多现代化的生物科技、农业设施、信息技术等还未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科技资源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

(单位:人)

2.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山西省因地处大陆内部,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成为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如表2可以看出,中部六省中山西省交通运输就业人数相对较少,且集中在铁路运输业,水运和航空就业人数较少。进一步说明山西省航空和水运发展缓慢,这就导致特色农产品新鲜度和保质期延长。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山西省运输线路总长度仅为143687.4公里,在中部六省中运输里程最短。其中,公路运输里程最长,为139343公里,但是在六省中排名最后。可见,身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利,对山西省对外运输特色农产品影响很大。

(单位:公里)

数据来源:《2013 年中国统计年鉴》

另外,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条件不容乐观,许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道路、运输设备、仓储设施、保鲜设备等硬件设施还很落后,现代化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 市场信息不灵,信息收集、传递手段落后,时效性差使绝大多数农户不能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3.劳动力素质偏低。随着农业产业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农民对该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越来越高,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山西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大部分是体力型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如图1显示的是2013年山西省农村受教育程度。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总劳动人口的22.7%,初中文化程度占4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8%。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农业高新技术的普及,使得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农户自身生产意识薄弱、风险意识不强,阻碍了特色农业向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

4.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目前山西省虽然创建出水塔老陈醋、冠云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古城纯牛奶、六味斋酱肉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但是大多数农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不注重农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在2014年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全国1191家龙头企业名单中,山西省合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6家,仅占2.2%。这对于树立山西省特色农业品牌,提高知名度非常不利。

5.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而政策因素往往是作为外部因素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因素同样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往往政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带动或抑制特色农业的发展。因此,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以区域利益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政策,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相关的抑制政策能够有效地防止盲目开发农业资源。

三、加快发展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快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把农业做强、做优,增强市场竞争是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要加强具有山西省特色的优质杂粮的选择和栽培。 根据山西省农业地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因地制宜培育适合各农业生态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重点研究具有特殊用途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农产品结构要立足市场经济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提高绿色蔬菜种植产量。要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品牌和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出口的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加工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龙头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对提高产业化水平至关重要。所以,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增强山西特色经济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把确实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作为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发展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综合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和地方特色农业土特产品。近几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开发绿色食品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更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3.加强政府监督和扶持力度,促进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农业政策、资金投入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具体而言,首先,政府要制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对经营特色农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和适当的税收减免或者降低税率。其次,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省委、 省政府应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渠道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农业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加大投入,增加对农业灾害的补贴;同时,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科学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根本利益。

4.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保障。省委、省政府应该在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培训等方式。对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可以请专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给予一些补贴,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快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进而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浅析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篇10

1有一定的基础

山西省特色农业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个方面。近年来, 山西省的主导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例如山西省永济市有2万公顷滩涂。很适合发展芦笋生产, 几年内就种植了6 667公顷, 成为我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出口基地。素有“养蜂之乡”称号的垣曲县解峪乡, 发展养蜂专业户216户, 养蜂6 000多箱, 已成为我省规模较大的养蜂基地。山西省浑源县是黄芪之乡, 仅该县官儿乡就种植了3 300多公顷, 年产7.5万kg, 每年为农民增收60多万元。到2002年, 山西省以小米、薯类为主的优质杂粮已发展到147万公顷, 产量占到粮食总产量的1/4, 以红枣、苹果、仁用杏为主的经济林已发展到133万公顷, 干鲜果总产量产到40亿kg;以牛、羊草食畜规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稳定增长, 牛、羊肉产量达到17万吨, 占到肉类总产量的1/4, 奶类产量达到45万吨, 在全国处于第7位;以反季节精细菜, 茄果类秋菜为主的蔬菜种植突破27万公顷, 总产量达100多亿kg;以玉米、瓜菜为主的农作物制种发展到6.7万公顷, 制种量达3亿kg, 占到全国制种量的1/8;特种养殖存栏数达到386.3万头, 产值达4亿元左右, 这几大产业不仅成为山西农业的优势产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而且在全国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农作物品种丰富

尽管有其广泛的适应性, 但也有鲜明的地域性, 不同自然环境中生产农产品的状态和品质是有差异的, 因而有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山西省南北狭长, 地形复杂, 气候差异大, 小气候众多。境内多山, 地势起伏较大, 由南向北地势逐渐增高, 高低之差在200~3 085m之间, 有运城、临汾、太原、忻州、大同等盆地, 地域和气候的类型多样。年平均温度为4.1~13.8℃, 降雨量为300~650mm, 无霜期为120~210天。多数地方海拔在1 000米以上, 由于海拔高, 昼夜温差大。日温差多为10~13℃, 北部温差更大。同时大部分地域, 太阳光辐射强, 云量少, 日照充足, 日照实数为2 000~2 800小时, 是华北地区光能源的一个高值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和传统的耕作方式, 造就了运城盆地为麦、棉、果之乡, 北部地区为牛、羊奶基地, 中部地区为瓜、果菜产地, 东西两山为干鲜果、小杂粮、中草药优势产区等。如稷山板枣, 是山西的十大名枣之一, 主产于山西省稷山县陶梁下迪、南阳一带, 该品种果实较少, 呈紫红色, 果肉厚, 味甚甜, 品质优。再如台山蘑菇, 为五台山独有的山珍台蘑, 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 其因味道鲜美, 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山西省寿阳县夏季凉爽, 雨热同季, 昼夜温差大, 该县发展蔬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生产的“寿绿”牌结球甘蓝, 结球坚实, 耐贮存, 耐运输, 品质好, 钙含量较普通甘蓝高30%, 维生素C含量高达76%, 上述这些地方之所以能生产出独具特色的产品, 就是由于其环境条件完全符合于该产品的生物学特性, 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 使其能完成相应的生命过程。

3有规模优势

特色农业只有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市场中才能具有竞争优势, “八五”、“九五”期间, 国家和地方三级联合投资近4亿元, 先后在山西省建立了粮、棉、油、糖、菜、果等40多个生产基地, 搞了不少基础建设, 现已发挥了山西省优势区域的优势产品的生产潜力, 促进了山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同时, 还发展了一批在市场上颇有影响的特色产品, 诸如永济的芦笋、古县的双孢菇、长子的青椒、乡宁的翅果油、汾阳的长山药、沁县的沁州黄、忻州的糯玉米、灵丘的苦荞麦等。山西省的一些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单一型向多样型, 由原料型向加工型由常规型向绿色型转化的特色农产品, 也正在迅猛发展。山西省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 不仅种类多, 面积大, 而且产地大部分处于旱寒地带, 自然环境好。生产出来的杂粮产品无污染, 无公害, 品质优良, 是很好的营养保健品, 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我省灵丘县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荞麦生产基地, 灵丘国威苦荞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威”牌苦荞挂面、降糖茶业系列产品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种植的推进, 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 标准化管理, 产业化经营将会大大加强, 特色产品、精品在市场上占有份额将会不断增产。

4独有的特效优势

如山西应县紫皮大蒜显具特色, 除了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外, 其蒜瓣光滑, 黏性强, 瓣棱圆实, 捣成蒜泥味香甘辣, 隔夜使用色味不变, 其它大蒜品种都不具有这种特性。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再如山西灵丘荞麦, 作为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保健食品, 其对肥胖, 高血糖、冠心病及癌证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和预防作用。同时苦荞脂肪含量丰富, 且耐酸

性稳定, 抗氧化能力强, 长期贮存营养价值会降低, 而且得于人体吸收。此外苦荞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 有化合氨基酸肽的作用, 可以降低血脂, 特别是是降低血清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苦荞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其中所含的维生素P和维生素C是其他谷类粮食中所不会有的, 维生素P具有扩张冠状血管, 降低血管脆性, 防治高血压和脑溢血的作用, 对癌证也有一定抗性。由此看来, 我省的不少农产品在独有, 创新, 精品上得到了跨越。

5有龙头带动

龙头加工企业不断壮大, 使得特色产品增多, 增值显现。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的“1131”工程和百龙头企业就是粮, 畜, 果, 菜等。特产品加工企业的代表, 他们以先进的设备, 精湛的技术, 现配以优质的原料, 经过科学加工, 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 使企业农民双受益。他们发展之路的共同之处就是把特色协作生产作为第一要素和生产车间。实行公司加基地的办法, 把企业和利益与农民的利益捆在一起。首先把特色农业产品的原料生产好, 然后以优质安全为目标, 从生产环境, 管理技术到收获加工等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按操作规程进行, 最终加工生产品牌产品。山西右玉种业科技股份公司是以玉米种子育、制、销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 湛及油脂加工, 蔬菜制种、荮材种值、塑胶制品、花卉苗木等相关产业的多样化经营的现代化种子企业。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实行质量标准。该公司培育的右五牌种子在全国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8亿元, 同时也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山西省文水县大象禽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种鸡饲养、雏鸡孵化、饲料加工、禽蛋回收、技术服务和肉鸡放鸡、回收、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经营企业, 年生产肉鸡饲料150万吨, 转化玉米9万吨。农副产品6万吨, 带动当地农民养殖肉鸡900万只, 规模居全省第一, 现已有1万余农户与公司签订了合同。每户年增收3 000元, 还吸纳农村劳力1 200人。交城县是山西省最大的肉牛育肥基地, 山西万通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在国家支持下, 投资1 028万元建成出栏肉牛10 000头的育肥场, 直接受益农户达5 000余户, 每户每出售一头架子牛可实现收入1 500元, 该公司主要是供港澳地区活牛, 被国家出入境检疫局注册为“供港澳地区活牛育肥场”该项目重点通过黄牛改良和桔梗养牛技术来带动优化全省肉牛品质,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桔秆还田, 即保护了环境, 又促进了生态建设。以年出栏1 000万头牛计就需消耗20 000万吨桔秆和20 000万吨酒糟。此外还建立了400公顷优质饲草基地。

上一篇:前景问题下一篇:转向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