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

2024-10-03

山西旅游(共12篇)

山西旅游 篇1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戏曲的故乡,山西旅游院校除了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让学生具有较高的才艺表演能力,学唱民歌是提高学生才艺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旅游活动中演唱旅游目的地的民歌可以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当地的风俗,愉悦心情,并可以丰富活动的内容。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多年的带团经验,对民歌这门课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使民歌能够引入旅游专业课堂。

一、提高学生对民歌在旅游活动中的认识

民歌是体现当地风俗的“活化石”,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现如今旅游院校开设民歌课的为数不多,而且院校在培养旅游人才时,对旅游专业的学生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提高。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客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游客一般都喜欢听能够让人放松神经、愉悦心情,反映旅游地风光的歌曲。当游客要求听反映当地风俗的民歌时,学生不会唱,这不能责备学生,因为是学校教育的缺失。

旅游是一种体验经济,是人们对愉悦的追求,当一个行程结束,每位游客留下的只是回忆和一种人生的体验。山西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尤其是音乐传统)、方言、风俗习惯等均不相同,反映当地风俗的民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导游在带团中演唱当地民歌,可以使游客更好地沉醉于优美的环境中。

二、山西民歌的种类

山西民歌曲调优美,感情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在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着各自的风格色彩。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北河曲、保德、偏关的民歌高亢辽阔,有塞上高原特有的雄浑憨直;晋南的民歌感情热烈;晋中祁县、太谷、寿阳、太原地区的民歌则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山西民歌的歌词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生动歌词令专业作者都赞叹不已,许多音乐工作者都不辞劳苦地来山西采风,经过他们的挖掘整理,《走西口》、《看秧歌》、《绣荷包》、《想亲亲》等民歌广为流传。

山西各地民歌种类繁多,大致可归纳为五大类。

第一类:山歌。

山西的山歌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也叫“烂席片”)等,因地而异有不同名称。“山曲”主要分布在晋西北高原,其中以“河曲山曲”最为出色。“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卷席片”是五台县、定襄县、忻县、原平县一带对山歌的叫法,其含义是信口即唱,无所拘束。

第二类:号子。

山西的号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夯硪号子,其中又分为“打夯号子”和“打硪号子”两种。二是黄河船工们唱的船工号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县。船工号子中又根据不同情况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推船号子”等。

第三类:小调。

山西小调体裁形式丰富多彩,例如优美秀丽的抒情歌,如《绣荷包》、《绣花灯》、《茉莉花》、《十样景》等;轻松愉快、表现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如《卢狗亲上寿》、《永不能生娘家》、《姑嫂挑菜》等;咏人述事的叙事歌,如《下柳林》、《秋香哭婆婆》、《苦伶仃》等;热烈欢快,适于节日或喜庆场合演唱的娱乐性歌曲,如《观灯》、《闹元宵》、《对花》、《打秋千》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热菜汤》、《高高山上一骨嘟蒜》等;贬斥谗懒或其他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花儿开》、《抓跳蚤》、《不相配》等。小调的结构一股比较规整,以二句式(如《交城山》)、四句式(如临县《绣荷包》)乐段结构为其基本形式,体现着“起、承、转、合”的规律。

第四类:秧歌。

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其中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祁太袂歌(因流传于晋中平川各县,也叫晋中秧歌)等。

除上述各种秧歌外,山西还有许多“地秧歌”,如“汾阳地秧歌”、“曲沃地秧歌”,以及其它民间歌舞形式,如晋东南的“花篮灯”、“九莲灯”、晋南的“花鼓”、“打花棍”,等等。这些民间歌舞大都是在元宵灯节进行活动,所以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灯歌”。

此外,还有一些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也编入了秧歌类,主要有河曲的“二人抬”、左权的“小花戏”、和顺的“凤台小戏”及昔阳一带的“拉花”等。

第五类:套曲。

在山西民歌中,还有一些叙事性很强的民间声乐套曲。这些套曲的曲调大部分是在明清俗曲或当地小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加工后发展变化组合而成的,其结构比较严密,组合方式也有一定规律。其内容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比较突出的有:左权的“大腔”,兴县的“昆曲”,离石的“弹唱”。

三、山西民歌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少,因此,教师要认真选择适合在旅游中演唱的歌曲,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把景点与歌曲相互融会。

1. 掌握一定的声乐知识。

每节课要安排学生练声,练声可使歌唱发声系统各器官的肌肉更有力,并能协调一致;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可以扩展音域,美化音质。每次的练习要强调:背、腰要挺直,声音和谐、不喊叫,微笑着唱。旅游工作者通过练声可以学会科学的发声方法,即使连续很长时间说话,嗓子也不会变哑。

2. 了解山西不同区域的历史典故与民俗风情。

山西大致可分为晋中、晋南、晋东南和晋北四个旅游区,各地有不同的歌曲,不同的民俗。学生必须对各个地区的历史典故与民俗风情了如指掌。

3. 合理选择适合于旅游团队的山西民歌进行教学演唱,并注重方言,尽量唱出原汁原味。

教师要选择健康和乐观并具有鲜明地方风味的民歌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先对歌词进行分析,并用当地方言对重点突出的词进行艺术处理。如晋中的左权民歌《亲疙蛋下河洗衣裳》中的“亲”字,就不可发成“qin”(一声),而要发成“qiang”(一声),等等。这样的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兴趣高,而且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会当地的方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四、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教师要认识到旅游专业的民歌课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歌唱演员,而是培养一个将要从事旅游行业的人,要培养学生用歌声唱出家乡美,用歌声为游客消除疲劳带来欢乐。在教学的形式上,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充分感觉到风俗与旅游景点的统一结合,使学生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获取大量的信息,使课堂变得立体而丰富。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民歌的演唱要有方言味,学生唱家乡的民歌时都很兴奋。我在课堂上先让学生用方言读歌词,并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景点,互动性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一节课下来,学有所得,教有所悟,真可谓“教学相长”。

3. 根据专业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

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民歌是为了工作中运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歌声是人类情感的真实反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唱得荡气回肠。

综上所述,旅游专业把民歌引入课堂有其合理性,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山西民歌的知识,对弘扬民族文化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极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宋大能编著.民间歌曲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12.

[2]冯国栋编著.西部民歌地图.同心出版社, 2007.1.

[3]于秀芳编著.山西民歌.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4]谢彦君编著.旅游体验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12.

[5]曾宪林, 陆栋梁.民歌进入旅游表演之方式分析.福建艺术, 2008, (04) .

[6]李静, 曹广壮.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弘扬民族文化教育——浅论土家族民歌与旅游专业音乐教学.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07.30.

山西旅游 篇2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逐渐上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对景点的走马观花,而是需要更多地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研究和探讨山西省旅游文化的内涵、现状,对于加快山西旅游发展,把山西建设成为旅游强省、大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

1985年我国正式把文化艺术列入第三产业行列,确认了文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旅游业,就是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二)山西省精神文化需要的急剧增长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无止境,社会的需求是产业增长的基本动因。随着社会进入上中等发达水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大,从而形成文化产业的最基本推动力。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美元,人们的文化需求就会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2003年山西省人均GDP2445.6亿元,比2002年增长13.2%。但现阶段文化产品的生产,已经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求。所以,只有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形成多门类、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才能从数量、质量、多样化等方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三)国内旅游韭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国内相继成立了多个旅游业集团,在发展旅游业上先行了一步。面对将来必然出现的“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局面,发展壮大山西省的旅游业已经迫在眉睫。据统计,1990年至1998年,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增长了6倍;文化产业机构由6.8万个增加到9.2万个,增长了35%;从业人员由49.5万人增长到72.1万人,增长了46%。

二、山西省旅游资源概况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省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70%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的美誉。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省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一)山西省旅游资源分类概况

自然旅游资源概况: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造就了山西雄伟壮丽、引人人胜的自然景观。山西名山遍布,除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国家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和五老峰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还有绵山、灵山、历山、仙洞沟等展示着各自的雄姿秀态。山西河流纵横,黄河、汾河穿山越岭,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风光画卷。被称为黄河和中华民族象征的吉县壶口瀑布、龙门三激浪、娘子关瀑布等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山西现有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芦芽山、庞泉沟、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达1000多种,区内栖息着40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褐马鸡为世界珍禽,被定为山西省省鸟。山西复杂的气候幻化出一幅幅独特的自然景观:五台山东台、历山舜王坪观“东海日出”可与泰山媲美,五台山西台观月,黄河孟门山的“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佛光”更是令人神往。人文旅游资源概况: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4处。其中现存辽、金以前地面木构建筑106处,占全国的70%以上。五台山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古建文物之大成,珍品荟萃,博大精深。大同华严寺、恒山悬空寺、太原晋祠、平遥、双林寺、交城玄中寺、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临汾尧庙、洪洞广胜寺、运城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永济普救寺、唐开元铁牛群、万荣飞云楼、秋风楼、平遥古城等都是闪烁着古代文明光芒的艺术珍品。山西境内历代古塔多达280余座,其中以应县木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近50处,以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为代表。山西物华天宝,历史上杰出人才若群星璀璨。传说中炎的活动地带在上党地区;黄帝、螺祖、后稷和史前三王尧、舜、禹就活动与建都在晋南一带,在山西留下众多的遗址和动人的传说故事。民俗旅游资源概况:山西还拥有丰河孟门山的“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佛光”更是令人神往。

民俗旅游资源概况:山西还拥有丰富独特的民俗风情。晋中的民间社火、临汾的威风锣鼓、运城平陆的地窨院、忻州河曲的乡曲民歌等都是古老文化的凝聚与沉积。近年开发的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晋北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义风习、民间 工艺和文化娱乐,成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古老文化的缩影。

(二)山西省旅游资源特征 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有:

①多样性。山谣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溶洞、清泉、湖泊、瀑布等,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山西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寺庙宫观、彩塑壁画、城垣关隘、古塔石窟等。

②生态性。山西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褐马鸡、猕猴、娃娃鱼都是罕见的珍奇动物。目前全省已建成12个自然保护区。③广博性。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具有不同的文化,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晋商文化等。山西可分为3个文化旅游区,即北部大同五台的古建佛教文化,如云冈石窟、五台山、寺庙群;中部晋中的晋商文化,如乔家大院、平遥日升昌;南部临汾、运城的寻根祭祖文化,如洪洞大槐树、尧庙、舜帝陵、禹都等。④古老性。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既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又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史前山西就是中华原始人类聚居的地方,遗留下一系列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开创和推动华夏文明发展的伟大领袖人物的活动中心都在山西,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国家夏建立于山西南部。还有象征中华民族力量的黄河,具有浓郁寻根情结的洪洞大槐树等无一不体现出山西旅游资源的古老性。⑤丰厚性。山西旅游资源的丰厚性得益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先祖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在山西都有丰富的遗址遗存,迄今已发现的仅旧石器地点与遗址达300多处,数量居全国之首。山西宗教文化的发展演变记载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史,即佛教宗派禅宗、净宗、密宗在中国的继承与变迁,以及儒、道、佛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并诞生了大批佛教高僧,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佛教建筑和文物,成为世界著名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古代从北魏到明清各个朝代各 种类型的建筑典范都有遗存,其建筑艺术造诣和在各个历史时期储量上的丰富,成为全国古建筑之冠,被誉为“中国古建艺术的宝库”。

⑥潜力性。山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绝大多数仍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很大。全省已知旅游资源总量约1000处,而目前进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经营利用者大约只有150处,约占山西已知旅游资源总量的15%。初步进入开发状态或实施规划行为者大约近200处,约占20%。目前仍未引起注意,还处于未开发或未实施规划状态的旅游资源区(点)数量大约为650处左右,山西仍有大量的旅游资源需要进一步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新的生命力,挖掘其潜力。

三、山西旅游文化开发现状

旅游业是中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许多学者把旅游文化视作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器,认为旅游是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游客而获取经济效益的文化经济,只有把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国旅游业发展得更快、效益更好。因此,从本质上看,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精细阐释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三要素是: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三者都涉及到旅游文化的因素,而且旅游文化是三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三者中又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重心。而如何挖掘、培育、开发文化资源,使它为旅游业发展服务,就是山西旅游业目前和未来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化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

资源是旅游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对于山西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丰富的资源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资源不等于产品,要把资源转变成产品就需要开发。山西旅游业之所以滞后,并不是因为没有资源,而是没有做好从资源到产品的开发工作。我们在抱着金饭碗讨饭吃,还在沿袭过去简单地利用煤炭资源的思路,吃能源、吃资源、吃旅游资源,而且是单纯地、“赤裸裸”地吃啊!开发旅游资源的资金投入量还是太少,开发的层次还不高、深度还不够,没有形成吸引力很强的主导产品。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形象不够鲜明,不够突出,更重要的是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欠缺,产品结构还很单一,没有形成真正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山西旅游开发大多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初级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开发不足;旅游产品单一,大多为依托人文景点的传统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红色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种开发不足;旅游景区中文化娱乐和旅游购物两大消费水平低;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项目没有变成产品进入旅游市场;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比较落后,旅游商品档次低、品种少、购物环境差。目前,山西省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整体旅游形象设计不好,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云南的旅游形象是“七彩云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山东的旅游形象是“走近孔子,扬帆青岛”;大连的旅游形象是“浪漫之都”。山西省和各市、地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定位和策划,各景区也缺乏这种意识,打不出能够代表自己形象、简明扼要、富有吸引力的旗帜和品牌。过去山西曾提出山西省的十大旅游带,大致是以各个地域来划分的,后来又提出三大旅游区概念: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晋中晋商文化旅游区、晋南根祖文化旅游区等等。过去人们常说“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那我们何不提出“古文明,新山西,好风光”或者“表里山河,魅力山西”这样一个宣传口号呢!第二,没有充分理解几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和扬弃。每个地方、每个民族的文化本底,正是这个地方、这个民族最可珍贵的优势所在。发展旅游,必须珍惜自身的文化本底,从而获得和把握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在旅游文化开发中,我们一方面反对阿Q 式的,以“老子先前比你们阔多了”的精神胜利法而“嗜古成性”;另一方面也不赞成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虚无主义的态度。旅游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复古。我们只有对旅游文化进行理智的而不是浮躁的,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历史反省和进行科学总结才能在现代化轨道上腾飞。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中打历史文化牌不是坏事,但要防止盲目模仿、搞一窝风、吃祖宗老本、唯古是从、唯古就好的倾向。时代在发展,人们对旅游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呈现多元化的态势。除了从历史文化中开掘外,现代的时尚文化也应在旅游产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异域旅游文化的借鉴,也应该进入旅游文化建设的视野。

山西旅游逆袭的奥秘 篇3

2016年1月25日,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经济运行数据:2015年,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亏损47.2亿元,亏损面达到47.3%。与持续低迷的煤炭产业不同,拥有众多旅游资源的山西正努力展示其欣欣向荣的另一面:——山西旅游总收入3447.5亿元,比2014年增长21.1%,“旅游已经成为山西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山西省长李小鹏说。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山西旅游缘何逆势上扬?数字中自有奥妙。

320亿元“煤资”输血旅游

巨额资金注入为山西旅游业“突飞猛进”发展打下基础。

据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年,山西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数量达215家、总投资320亿元。“资源型企业现已成为山西旅游业的投资主体。”山西旅游局局长冯建平认为,资源型企业的巨资投入“使山西旅游业摆脱了长期投入不足的困境。”

为何资源企业会对旅游业如此青睐?

“近几年,煤市下滑导致山西经济陷入泥沼,煤老板投资的项目受到重创,”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宠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促使煤老板们将资金转投相对安全的旅游业。”

另外,最初注资旅游的煤企,已经开始获益,从输血到造血,资本有了回报,这也让煤老板们看到了希望。在山西,最典型的例子是“介休市民营焦炭企业三佳集团开发绵山”和“阳城县皇城村用村办煤矿赚的钱开发皇城相府”。

1998年,介休三佳集团投资开发绵山风景区。至今,三佳集团共投资18亿元,绵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仅2015年“五一”小长假,绵山景区共接待29.5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864.40万元。

同样是在1998年,阳城县皇城村村干部用村办煤矿赚的钱投资开发皇城相府。至今,皇城村共投入3亿元,皇城相府也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仅2015年“五一”小长假,皇城相府景区共接待25.03万人次,门票收入1693.29万元。

李永宠认为,近两年,山西投入旅游业的煤资越来越多,“这些钱让山西景区的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酒店等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冯建平则说:“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推动了山西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旅游产业效益也明显提升。”

一出剧“产出”5亿元

“传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使旅游产品内容变得丰富,”李永宠说,“游人有的看,留得住,旅游经济效益才能大幅提升。”

文化与旅游怎么融合?平遥古城的尝试值得观察。

2013年2月18日,由王潮歌导演的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在平遥古城西城墙墙根下的沙瓦剧场上演。“这出剧以晋商血脉传承、生生不息为主要内容。跟随城中的人们,你会亲历一个关于晋商德行、诚信的故事,但这故事却又不仅仅关乎晋商精神,无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竞相上演。”山西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霍耀中说。

“剧场占地约1.2万平方米,由多个院落组成,分别展示了平遥街市、晋商大院、镖局、古城南门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霍耀中说,“90分钟里,游客步行穿过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表演者深入游人中间,游客也成为戏剧的一部分。”山西晋中市宣传部部长黄耀春说,整个项目从启动立项、破土动工,到正式上演,一共15个月,投资4.7亿元。

《又见平遥》产生的价值远超所有人预期。

最直观的变化是门票:2013年,《又见平遥》门票收入3286万元;2014年,门票收入4472万元;2015年《又见平遥》门票收入达到5800万元。

另外,《又见平遥》推出后,游客在平遥逗留时间平均延长1.5小时,许多游客的一日游变成两日游甚至三日游,“游人留下来,住宿、餐饮等一系列的消费都上来了,2015年,至少给当地带来5亿元的消费。”山西旅游局一位官员说。

在山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例子还有不少。《又见平遥》推出不久,山西又相继上演《又见五台山》《太行山》等大型旅游文化演艺节目,另外,与旅游相关的文化节也广受关注——左权“消夏避暑节”、平遥“中国年”、五台山国际文化旅游节、云冈国际文化旅游节、关公文化旅游节……“这些文化项目丰富了旅游内容,大幅提高了旅游综合效益。”冯建平说。

300亿元的“农村生意”

山西旅游业“大提速”,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山西是发展乡村旅游较晚的省份之一。2013年,山西旅游局将乡村旅游工作纳入该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从而使乡村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2015年,山西接待游客3.61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山西旅游总收入的9%来自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已经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露营旅游、自驾车旅游、森林旅游、农业旅游都是在乡村实现的。”冯建平说。

李永宠说,城市中私家车拥有量不断增长为近距离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节假日市民去农村度假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李永宠告诉本刊记者,“在乡村旅游中,70%以上都是自驾游。”

乡村旅游给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同时,它的另一种功能也在显现——扶贫。

“山西有许多贫困农村地处偏远,旅游资源却很丰富,为了帮助这些地方的人脱贫,山西将希望寄托于乡村旅游。”霍耀中说。

2015年2月,山西出台《关于开展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

nlc202309081408

按照该方案:在旅游资源禀赋好,靠近成熟景区和线路,相对集中连片,且通过旅游帮扶能尽快见效的贫困村,优先选择一批作为一类重点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作为先期开发重点,开展旅游扶贫。同时,选择具有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红色经典等不同开发前景,且基础条件相对具备,通过适当的旅游帮扶可较快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的贫困村,作为二类重点由省级层面重点扶持。每年规划扶持约50个贫困村,到2020年将扶持约3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脱贫致富。

冯建平说,在2015年,山西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推进力度——下发2000万元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补助资金;筛选了32个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确定了36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4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名单……

“目前,山西有773个村从事发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5万人,户均收入3.9万元,”冯建平说,“乡村旅游总收入已达300亿元,它给很多贫困山村带来了发展机遇。”

三个政策至关重要

多数受访者认为,山西官方近年出台的三个政策对旅游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3年5月,山西推出“美丽山西休闲游”,该活动的核心是: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A级景区在旅游旺季头道门票8折、淡季6折,“对年满60岁的老人、残疾人免头道门票,”李永宠说,“每年中国旅游日和世界旅游日,对所有游客实行免头道门票。” 据悉,49个国有A级景区和35个非国有A级景区参与该活动。

“优惠政策无论从力度还是广度看,在全国都是最大的,”山西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处长陈少卿说,“‘美丽山西休闲游’吸引了众多游客,也给山西旅游带来良好口碑。”

2015年6月,山西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该政策被山西媒体定义为“山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共11条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用3年时间新建、改建1000座旅游厕所;新建、改建旅游公路1000公里以上;基本实现旅游城市、景区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打造100个特色旅游名镇、1000个乡村旅游点、10000户品牌农家乐;扶持3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

仅隔4个月,山西又发布《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申办暂行办法》,山西省政府决定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全省旅游发展大会”。

对《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申办暂行办法》(下简称办法),冯建平解读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采取申办制,一个市若成功申办旅游发展大会,意味着它将成为当年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市,在项目、政策、资金、宣传等方面受到重点支持。

“举办旅游发展大会,是山西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旅游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冯建平说,“作为山西七大非煤产业第一大产业,旅游业担负着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任。”

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篇4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涵义

国际上被认同和沿用较广的旅游电子商务的含义是世界旅游组织在其刊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提出的:“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 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 改进旅游企业内部业务流程, 增进知识共享”。

旅游电子商务与传统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它通过Internet网实现旅游产品供应商与消费者的双向交流, 从而通过供需互动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是旅游产业链中旅游地和消费者之间各个商业环节的整合平台。

二、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经验表明,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 旅游市场需求也将转变, 目前山西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 表明旅游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据专家考证, 山西自然旅游资源 (包括山、水、林、洞等四个方面) 的综合指标水平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7-8位, 在江淮以北各省中居于首位, 山西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一) 发展规模

截至2012年底, 山西省互联网宽带用户达457万户, FTTH (光纤到户) 覆盖家庭用户152万户, 城市家庭用户平均接入带宽3.05Mbps, 无线3G网络已实现了乡 (镇) 以上重要地段全覆盖。依托良好的基础条件, 山西省传统产业及社会各领域不断推进电子商务应用, 电子商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十二五”时期, 山西省网上交易市场规模将大幅度提升, 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同时, 信息化和工业化不断融合, 移动智能终端的加速应用, 都为电子商务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创造了坚实基础。

据山西省旅游局公布的信息, 2012年山西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813.01亿元, 同比增长35.04%;全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94亿人次, 同比增长29.28%;国内旅游收入1766.28亿元, 同比增长35.33%;接待海外游客189.18万人次, 同比增长21.8%;创汇7.2亿美元, 同比增长26.98%。

(二) 政策扶持

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在努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旅游与电子商务都被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 对两者都予以很大的支持。山西省商务厅2013年5月下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加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要推动文化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 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和旅游企业加强合作, 整合旅游、文化、酒店、商务、票务、娱乐、餐饮等资源, 建设网上文化、商旅综合服务平台, 提供商贸文化旅游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这些都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政策优势。

(三) 旅游活动推广

2012年, 山西省旅游行业依托传统媒体宣传力量, 加大在互联网的宣传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 加强网络品牌塑造和宣传推广, 成功塑造了“晋善晋美”旅游主题品牌。2013年5月山西省旅游局推出“美丽山西休闲游”活动, 2013年7月山西省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今后, 在山西各景区旅游, 游客打开手机, 就可通过“山西旅游官方客户端”及时了解景区景点、游览线路等现状, 甚至还有电子导游解说以及景区游客流量、天气情况、在线订票等功能。

(四)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类型

山西目前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类型有以下三种类型:

1.政府旅游网站, 包括山西省旅游局官方网站 (www.shanxichina.gov.cn) 、山西省旅游网 (www.sxly.org) 和山西各地市旅游局官方网站, 如太原旅游信息网 (www.tylyhy.cn) 、大同旅游网 (www.dtly.com.cn) 等十一地市旅游网站, 该类型网站发布的旅游信息较为全面公正, 具有权威性, 同时还辅以行业规范、管理职能等信息的介绍。

2.传统旅游企业网站, 包括传统旅行社、景区和酒店宾馆建立的网站。传统旅游社网站, 如山西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网站 (www.shxly.cn) 、山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官网 (www.wjgl.cn) 、山西友谊国际旅行社的官方网站山游网 (www.shanxitravel.org) 及山西友谊国际旅行社的关联网站, 如1044旅游网 (www.1044.cn) 、老西儿旅游网 (www.lxely.com) 、游虎旅游网 (www.uhutrip.com) 等, 这类网站服务内容较全面, 涵盖了团队、散客及会议旅游的订票、住宿、景点、线路等预订需求。

3.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这类型网站包括山西本地建立的专业旅游网站, 如山西旅游热线 (www.u0351.com) 、山西省旅游集散中心 (www.sxlynet.com) 、我要去山西旅游网 (www.5173766.com) 等和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建立的山西分站, 如我要去旅行山西站 (shanxi.51766.com) 、欣欣旅游网山西频道 (shanxi.cncn.com) 等。该类网站是互联网公司建立的旅游资讯综合网站, 旨在搭建网上旅游平台, 为游客提供涵盖旅游预定、门票预定、酒店预定、旅游资讯等多种形式旅游和资讯服务。

三、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西的旅游资源丰富, 但其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于周边资源状况相近的省区。全国百强旅行社山西没有一个入列, 代表区域旅游发展高度的旅游上市公司、大型旅游集团山西均榜上无名, 反映出山西缺乏有实力、集团化的规模运作。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一) 旅游网站建设水平和旅游信息质量不高

山西旅游企业特别是传统旅行社业的集中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不高, 同时受传统思维、经营模式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制约, 旅游网站建设水平不高, 很多旅游网站内容雷同、信息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和网上促销, 导致网上预订的成功率很低;同时旅游服务项目单一, 旅游线路、景点介绍以及网上订票、订房等模块几乎成为固定的内容, 而较少涉及旅游线路设计、自助旅游安排、网上虚拟实景旅游等项目。网站信息更新缓慢, 各类信息系统性不强, 发布渠道不一, 信息质量不高, 无法有效吸引访问者的关注。

(二) 旅游服务缺乏个性化和特色

目前山西旅游网站的建设没有对游客进行市场细分, 缺少针对性和个性化, 没有特色与卖点。大多数旅游网站把所有的潜在消费者都定位为目标消费者, 给他们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旅游方案, 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性别, 不同教育背景的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特别是随着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 这种状况将难以满足不断激增的对个性化有强烈需求的自助游游客的需要。

(三) 传统旅游企业和旅游电子商务公司资源整合不够

就行业发展态势来看, 一方面, 山西传统旅游企业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 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另一方面, 新型的旅游电子商务公司开始成为旅行社业务的重要经营者。但是目前两种类型企业各自经营, 缺乏有效的合作和资源整合, 大多数在线旅游网站的线下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影响游客体验, 难以发挥两种模式的优势特点。

(四) 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旅游电子商务要涉及到计算机、信息、网络、商务、旅游等多个学科, 它需要具有这些方面综合知识的人才来运营和管理, 尤其是旅游信息管理和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目前山西许多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在要么只擅长传统旅游业务, 要么只懂网站规划和网站设计, 而能够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旅游业务, 既懂旅游业务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极度缺乏。

四、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 构建山西旅游业协同商务平台, 增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

协同商务平台是一个将企业的所有应用和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之上, 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 使企业可以快速地建立企业对企业和企业内部的信息平台。依托山西旅游业协同商务平台, 各个旅游企业的应用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建立协同的协议标准, 进行数据交换, 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实现现有资源的重复利用, 从而构建山西旅游业协同系统, 统一信息发布渠道, 增强信息系统性, 进一步提高各类旅游信息发布的有效性。

(二) 借助社会化网络服务, 加强旅游网站个性化服务

为满足游客从个性化旅游的需要, 山西旅游网站的建设可以定位为两大类, 一类是能提供非常多样的、大众化旅游产品的大型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靠规模优势取胜;另一类是提供特色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小型旅游企业, 通过专注于细分市场, 靠特色和个性化取胜。同时旅游网站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会化网络服务, 及时了解游客的诉求和消费心理, 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三) 探索O2O模式, 实现线上线下旅游资源的整合

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 是将线下业务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发挥O2O特性, 依托线下资源发展线上服务的在线旅游企业发展空间较大, 在线旅游产品或服务能够依托规模化人员进行线下资源的深度拓展, 山西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和传统旅游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 推动线上电商渠道平台建设和推广, 并通过强化线上电商平台的管理和创新, 将线下业务引入线上, 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融合、线上线下互动, 实现在线平台整合线下资源, 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旅游企业, 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 从而提升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四) 重视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用户量的爆发式增长, 移动互联网产生了巨大的流量与商机, 游客通过APP手机客户端浏览景点、周边路线等信息, 查看用户评价和反馈, 进而直接预订旅游产品。山西旅游业应重视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大型旅游企业应推出手机版网站, 为会员提供实时旅游信息与商务服务, 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在线旅游的无缝对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 推动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的发展。

(五) 加大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

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系统性的工程, 人才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只有具备了旅游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及电子商务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才能将电子商务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功能密切联系旅游行业组织、管理、业务方式及其特点。山西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应加强与山西省内各高校的联系, 可以与设有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创业基地等方式培养旅游电子商务人才。旅游企业应加大对本企业各层次人员的电子商务培训, 可以通过开设短期培训班及聘请专家指导等形式促进人才培养。

总之, 旅游电子商务是山西旅游产业实现根本性变革和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战略路径, 提出适合山西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并有效实施, 一定会对山西旅游产业从“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竞争优势”, 山西省从“旅游资源大省”转化为“旅游产业强省”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应丽君.Web2.0冲击下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新机会[J].旅游学刊, 2007 (5)

[2]郝从容, 师振亚.关于建立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构想[J].经济师, 2011 (2)

[3]兀婷, 张辉.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之选[J].生产力研究, 2010 (4)

[4]邵婷, 陈葵花.厦门市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 2009 (19)

山西旅游日记400字 篇5

那里的名胜古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悬空寺,就是有着几栋寺庙般的房子,建立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上。我们先开车到了那里,把车停在停车场里。然后走路走到悬空寺的售票处。我爸爸去排队,而我和妈妈在其他的地方等。过了好大一会我爸爸才把悬空寺的门票买回来。这样便进了里面,首先是看到了悬空寺的简介然后我们站在简介的旁边照相,不过照相要排队,照完之后往前走是观望台。但上面的望远镜是要钱的。我妈妈也因为太冷了回停车场了。我和我爸爸继续往下走。寺庙下还有一个大石头,上面写着“壮观”两个字这也让我和我爸爸拍了许多照片。不过我们最后没有上去,因为人太多了还要排队,根本就上不去。

我们还吃了这里最有名的小媳妇凉粉。他是真的比别的好吃。这凉粉里都有:凉粉,蚕豆,辣椒油,豆干,盐水。主要是水好,凉粉好,才好吃。

旅游新主张:换房旅游 篇6

成功范例

主角:程缘旅游成员:个人换房旅游对象:网友

今年春节假期,程缘早早做好了三亚之行的准备,可住宿预算开支之大让她头疼。好在一次网上闲聊时,三亚的一个网友想来宜昌玩,向程缘提出是否可以试一试换房旅游的形式。于是两人谈妥,互借房子4天。程缘在三亚待了4天,原本担心网友会把她的爱巢弄得杂乱不堪,想不到网友还打理得挺好。

程缘现在正努力联系西安、成都的网友,哪里谈成先去哪里。程缘还设计了一系列的友情提示,包括房子周边的车站、饭店、菜场,以及去著名景点的路线,当然,她也要求对方能给她同等“待遇”。

主角:张强旅游成员:一家三口换房旅游对象:大学同学

去年国庆节前,张强和从前一样在网上闲逛。是啊,如果有可能,应该给生活多制造些新鲜感。在这个越来越喜欢赶趟儿的城市,为什么不能让平常的日子多几种可能性呢?他思忖着,打开老同学陈伟从北京发来的E-mail。陈伟在信中说,他们一家想到武汉来玩玩,问张强愿不愿意进行一次“换房度假”?张强大喜,这不正是我想找的旅游新感觉吗?

在北京的6天里,白天,张强一家三口爬长城、游故宫、登香山、游北海。晚上,他们回到“家”里品尝自己做的可口饭菜,然后去前门大街散步,体验一把当“老北京”的感觉。长假结束时,一家三口给陈伟家做了一次大扫除。回到武汉,一进家门,张强便发现,自己屋子里一尘不染,窗台上的几盆花还挂着新鲜的水滴呢。

主角:叶先生旅游成员:一家三口换房旅游对象:亲友

今年“五一”,叶先生决定好好陪家人出去旅游一番,然而往景区宾馆打了一圈电话,发现住宿紧张。正烦恼间,叶先生听说欧洲流行换房旅游,立即兴奋起来,但四处打听后又有些失望。在信用比较缺失的情况下,陌生人之间的换房旅游在中国一时还难以展开。“不过,亲友之间信用问题不大,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呢?”叶先生打电话给青岛的表弟,想不到他也正有此意。

在青岛旅游的那几天,叶先生一家真是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他对妻子开玩笑说:“以前都是到表弟家做客人,想不到这回做主人了!”

六点好处

1.经济实惠。采用换房旅游的方式,可以省去住宿费,在经济上非常合算。

2.有家的温暖。只有爱家的人才能体会到家的可爱。家绝不只是一间简单的房子,换房旅游的房间住起来要比宾馆温馨得多。

3.家里事不用担心。一家子外出度假,家里却还有人“看门”,小偷不敢上门,宠物和花草也不必担心,一切都有人照管。

4.不受旅游旺季的限制。在旅游旺季,哪怕订不到房间时,换房旅游也可解决找不到住宿的问题。

5.避免人地两生。刚到异地,新奇的同时难免有些陌生感,换房旅游则会让你多一分安全的感觉。

6.更快更直接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同刚认识的邻居交谈交谈,可以为度假增添一些新的情趣。

四点提醒

1.诚信。换房旅游是一种最需要“将心比心”的活动,诚信是此项活动成功与否的前提,所以它最好是在朋友之间展开。

2.留有余地。尽管对方是你信任的朋友,但在决定了换房旅游之后,仍要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收拾保管好。同时,也别忘了提醒朋友做到这一点。

3.物归原处。在朋友家里,不要随便乱动东西,有些必须要用的东西(如家用电器、厨具)使用以后一定要记得放回原处。

山西旅游 篇7

一、旅游的发展历程

从古典时期、中世纪到大旅行时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旅游行为模式、消费模式和旅游价值取向。火车在19世纪早期的出现使旅行变得比以往更便捷,并随收入提高,更多人渴望出国旅行,从而促成了全新旅游模式的产生。直到20世纪汽车产生,突破了地理限制,汽车的兴起有效拓展了乡村郊野的游观空间。到20世纪末,旅游业在全世界范围得到显著发展。以后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跨国游的发展也日益增长, 例1950年跨国游(不包括1日游)总消费约2 520万左右,到1997年增到6.128亿,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到4 437.7亿美元。旅游业也促进了交通技术的改进。今天旅游业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局面,以电脑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为代表的21世纪,人们的选择机会会更多[1],如今太空旅游也在召唤人们前往,旅游的消费也在不断增长,大大促进了国内、国际的经济发展。

二、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因素分析

作为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潜在因素,由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所决定,而涉及的变量包括收入、税收、可支配时间、旅游产品价格等因素。拥有可支配收入,导致了潜在度假者度假行为的产生,人们的度假行为是多种动机共同促成的, 并受收入及家庭成员需求的制约。

1.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经济因素

随着人们对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渴望日益强烈,游客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游客已逐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已把旅游看成一种经济活动。旅游是游客的一种需求,也是为游客提供食宿和其他服务的一种供给,从而形成消费,创造收入和提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游览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

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及汇率等,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从追求物质生活上升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从旅游中获得新的体验。

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可见,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由多因素决定,可表达为

在用经济模型预测旅游消费的增长,仅用收入是不能完全解释旅游量变化的。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收入变化和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一表述,即每一年的旅游消费函数组成了长期的旅游消费函数AB。例图中有三根分别是某三年的旅游消费,组合成长期的旅游消费函数AB。

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会导致较高的度假消费。旅游消费与个人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而“可自由支配”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相关的。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受食物价格、交通费和通货膨胀等变量影响的,还要考虑税收,利率的影响。同时要分析旅行成本 (交通成本、食宿成本、各种活动成本)。一方面经济变量决定了游客的出游能力,另一方面旅游地的物理属性和过去旅游经历的评价共同影响了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

旅游消费、旅游支出与旅游团的出游时间、停留天数,团的规模以及成员构成有密切联系。

总之,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经济要素有总收入、可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旅行成本,货币汇率、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的通货膨胀等因素。目前,大力提倡旅游文化创新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大大促进了旅游需求及消费[2]。

2.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社会因素

收入增加刺激了旅游需求及消费的增长,同时,闲暇时间的增加,也是刺激旅游需求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例带薪休假的增加,弹性工作制度的引入也使人们延长周末以获取较长时间休假成为可能,当然旅游的需求及消费也要有相应的收入水平才能实现。

人口因素对旅游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老年人、未婚、已婚但无子女的游客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也使旅游消费市场不断增长。

3.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心理因素

心理需求因素包括娱乐、放松、学习、购物、社会交往、自我实现、自我发现、实现个人梦想。

旅游作为产品不仅能让人暂时摆脱日常琐碎生活,还能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旅游不是有形商品,而是作为游客获得体验和实现梦想的途径,它的价值是无形的[1]。旅游往往不是一个自发的决定,它很可能是家人、朋友共同的决定,从而实现人的自尊、自重和自我实现。以上分析归纳至图2。

三、旅游产生的各种影响

1.旅游的经济影响因素

旅游的经济价值在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把旅游业当作脆弱经济体系带来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的一种手段,吸引投资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可将闲置土地再生变成繁华区域的手段。

旅游带来了经济收益,它包括了旅游消费给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了税收,给旅游服务、旅游投资企业带来商业利润,帮助小企业获得规模效益,并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也给运输业带来了很大的利润。

游客数量越多,人均旅游消费越高,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游客停留时间和住宿性质是决定旅游收入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建立旅游纪念品商店,提供购物机会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游客净支出决定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度,为达到以上目标,必要的条件是目的地要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有较好的交通可达性及旅游设施。

2.旅游的环境影响因素

旅游业受到现代生活和生产方式引起的环境污染的影响(例如超负荷发展耗尽了被关注地区的环境质量),间接威胁到那些地区旅游业的收益。为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利益,应联合起来保护高质量的景观,许多旅游业经营者也已充分意识到加强景观建设对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性。很多旅游企业也不断在寻求与环境相协调的旅游设施,以提高现有景观的吸引力。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以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扩大旅游的影响和吸引力。随时适合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变化,产品的开发要基于消费者的需求,经充分的市场调研,进行制定和规划产品功能,最大限度实现旅游者的消费预期,以羸得广阔的旅游市场,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

保护好旅游环境,不能完全依靠游客自身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要有行为守则帮助人们进步,还必须制定严格的环境保障措施,同时需要经营者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好的保护环境。要提倡生态旅游,一方面要尊重当地文化,另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期望,以求真实的市场推广和促销。

从管理技术上也要采取分流措施避免在主要旅游区发生过度承载的情况,同时,使更多地区享受旅游业带来的效益。为打造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假期和游客,要鼓励绿色政策,致力于保护环境。需要在品牌化经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抓住品牌的核心、特色和定位[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旅游企业必须以满足旅游者 (顾客)需求为本。

3.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

从宏观上看,旅游给人们带来乐趣,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使人们身心放松。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性质的看法是很重要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其中旅游者对接待情况的满意度影响对当地旅游服务的评价。游客的“示范效应”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当地人,形成文化的互相渗透。

旅游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手工艺品、服饰、建筑、美食等具体的表现出来。旅游会引起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关注,通过艺术形式的商品化开创了一个新的市场,为生产部门带来收入,同时,旅游业能迅速将传统设计转化为一种具有市场价值的营销手段。旅游业的出现为传统服饰生产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机会,直接将产品推向旅游市场,推出有地方图案的纪念性服装。旅游可以引起人们对传统服饰的兴趣,从而影响人们的穿着。

如果旅游是社会变化的一个动因,对于旅游产业的建筑式样和建筑物,也反映了旅游者活动类型和变化过程,是旅游地社区吸引游客的表现形式。

在美食方面,旅游业不仅对传统食物提出了需求,同时也渴望新颖食物的不断创新。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形成相互影响和相互理解。旅游客源地社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源泉。目的地除了现实的旅游资源外,对待游客的态度也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游客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先来的游客会影响到后来的游客,旅游信息除通过营销渠道、媒体等方式传递,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实际的运作及游客的体验。对已到过目的地的游客,通过过去形成的体验,以及对吸引物,整体环境和价值的评价来间接地影响潜在游客的出游意愿[1]。

游客体验来自于一系列的旅游行为,它由游客的社会经济条件、认知水平以及对目的地的感知所共同决定,同时,目的地本身的交通、通讯、设施等实际条件也会影响游客的行为。在今天旅游体验受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旅游服务及管理水平所影响。旅游产生的影响由图3可见。

最终,实现收益最大化,损耗最小化,促进经济发展,使消费者、经营者均满意。

四、旅游需求及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需要树立一个正面的旅游形象以吸引游客。形象的确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游客体验、促销信息、实际自然状况和服务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旅游区的管理不只是为了旅游促销,主要是要增长旅游体验,实现接待地收益最大化和损耗最小化。旅游区犹如社会变革的催化剂,它反映了社会变化的走向,同时,旅游本身也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消费活动,比其他的经济活动更引人注目。

总之,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和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山西旅游 篇8

有人将信息技术对于世界的改变和当年电的发现应用相提并论。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仅仅提高某个行业的水平,而是对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014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上肯定了互联网的作用。也为我国的经济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互联网+”强调的不仅是线上线下的互动,而是要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壁障,让互联网像电力一样无所不在、无处不在。“互联网+”的提出不仅仅对互联网产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其他传统行业突破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2 “互联网+旅游”的概念及性质

2.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1.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仅从字面理解而言,“互联网+”就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包含移动互联网)的相加。然而对于“互联网+”的概念的理解显然不应该停留于此。“互联网+”在国内的首倡者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1]”

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

2.1.2 “互联网+”性质

由以上两个“互联网+”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性质:

1)“互联网+”具有“高覆盖性”。第一代互联网由门户、社交、游戏和搜索组成。当时的互联网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因此第一代互联网用户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属于小众人群。第一代互联网以“用户浏览量”作为衡量网站是否成功的标准。第二代互联网讲究线上线下的结合,主要是利用其方便快捷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开始服务于第三产业。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第三代互联网),互联网将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渗透到各行各业,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2)“互联网+”是平台产业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通讯平台凭借自己的方便快捷和低廉的价格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互联网安全技术的提高让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瓜分传统的金融平台的市场。而GIS的技术使得平台产业扩张到物流领域。新的技术带来新的平台,在未来,平台产业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一个大平台阶段。不同平台之间无障碍的交流将成为“互联网+”的新特性。

3)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因为:①“互联网+”的到来将产生许多新的业态、新的产业,能够提供很多新的机会;②根据“长尾理论”,小众需求的总数十分可观,甚至超过大众需求。大企业往往追求大的市场,而无法照顾小众需求。这就为小众需求的生存留下了足够的空间;③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对市场新的需求变化反应迅速。互联网能够更好的传递消费者需求的动态。相对扩大了中小企业灵活的优势。

4)“互联网+”可以广泛运用于公共服务事业当中,惠及民生。通过互联网平台组成智慧城市平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5)“互联网+”有利于发展共享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高效地管理资源的新方式。

6)“互联网+”提升创新力。“互联网+”是人类“意识”集中的平台,也是科学技术集中的平台,是金融资本集中的平台,是各种劳动力资源集中的平台。这种跨越空间国界,跨越种族文化地聚集不仅仅能够产生创意,而且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最短时间的实现创意。只有实现了的创意才是创新,把好的想法物化,才是生产力的进步。

2.2 “互联网+旅游”概念与性质

2.2.1 “互联网+旅游”概念

“互联网+旅游”继承了“互联网+”的大部分属性,不但同样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而且以新技术的普及为行业突破的契机。但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互联网+旅游”与其他的“互联网+传统行业”相比更加的复杂。

本文认为,“互联网+旅游”就是以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为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快速、透明、公正的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发挥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和旅游生产要素、刺激、保护旅游行业创新的平台。

2.2.2 “互联网+旅游”性质

1)互联网对于旅游行业的渗透是全方面的,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旅游的宣传、销售、景区管理方面体现互联网的作用。

2)“互联网+旅游”继承了“互联网+”管理资源的属性。由于旅游产品位于产业链的下游,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从资源管理后的收益看,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多的益处。

3)“互联网+旅游”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平台可以吸引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生产者。传统的旅游平台,比如旅行社,它组合各旅游子产品成为单一的旅游产品总成(线路)一次销售给旅游者。但由于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效率低下。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抬高了旅游产品的价格,让不少人由于囊中羞涩而不得不放弃旅游这种休闲方式。互联网旅游平台削减了传统平台的成本,同时减少了旅游产品生产过程当中的许多中间环节,是有机组织旅游业各个子产品的有力武器。它减少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许多不必要环节,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率的方式,既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便宜、丰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也为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宣传营销手段和管理方式。

4)“互联网+旅游”是未来旅游创新的有力保障。人们常说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将一个人同全世界联系在一起。在互联网上可以了解全世界的创意与想法,这是“互联网+旅游”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对于旅游地和旅游开发者而言,筛选信息,汲取好的创意,再将其形成旅游产品,就能够形成旅游业的创新。

综上所述,“互联网+旅游”从形式上看是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能够沟通信息、资本、资源的平台,从功能上看,是为了达到比传统方式更好地分享旅游经历、支付旅游支出、发现及保护旅游资源、管理旅游景区、销售旅游产品、投资旅游项目、沟通旅游者等目的。

2.3 当前互联网与旅游合作存在的不足

目前的“互联网+旅游”对于旅游行业的影响并没有体现出“互联网+”的强大能量。并没发挥“互联网+旅游”通过创新“扬弃”整个行业固有模式、固有思维的能力。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初级的“互联网+旅游”模式仅仅停留于节约资源,而没有管理资源,更谈不上资源的创新利用。

2.3.1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获得应有的广度

旅游活动要围绕六大要素展开,且六大要素缺一不可。然而目前的旅游平台,往往难以兼顾这六大要素,个别网站虽然六要素齐备,但是其中总有几个要素不能在渠道、资源上获得充分保障。

2.3.2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取得应有的深度

旅游行业的深度,指的是旅游产品对于多彩绚烂的文化的理解力,利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关乎一个旅游企业的收入,也是整个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被游客承认的重要因素,从国家角度看,是国家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2.3.3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从平台产业的发展历程看,但凡较为成熟的平台产业往往呈现出“寡头”的状态。比如实时通讯平台在国内仅有QQ和微信较为成功,支付平台仅有支付宝、微信支付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而现在的旅游平台看似“繁花锦簇”、“百花齐放”,实际上这种虚假的繁荣是“互联网+旅游”平台不成熟的表现。

2.3.4 当前“互联网+旅游”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

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团结更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为旅游业所用,但是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工具。互联网与旅游相互结合后可能产生的效益越大,对不法分子的吸引就越大,因此加强法制管理,加强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才可以维护“互联网+旅游”的健康发展。

3 “互联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3.1 创意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旋律

在解决如何发展“互联网+旅游”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互联网+旅游”的问题。

近年来,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旅游产品的主力,“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3]”而消费这些旅游产品的游客也是事实上的文化产品消费者。“创意旅游与文化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即创意本位,都将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4]”。由于创意产业在价值链上处于文化产业上游[5],相对文化旅游而言,创意旅游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化旅游的产品当中,文化创意的成分将会不断的扩大。

3.2 创意旅游发展致使旅游产业生产关系改变

根据本杰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艺术创作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会转变为大量复制的文化生产,而这种生产同样由生产者、消费者、产品等要素构成,同样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制约。

许多文化产业园都有所谓的大师工作室,或者请艺术家进场。一些旅游行业的公司为了更好的发掘旅游资源,开展文化旅游,会重金聘请“文化圈”的学者、专家作为顾问。甚至于,这些专家顾问在学习了旅游产品的经营方法后成立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这些都是艺术家在生产关系当中获得一定地位的另一种表现。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文化学者被引入生产关系是有利于文化产业生产力发展的。

如前文所说,当文化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发展为创意旅游。这种旅游产业的升级使得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而创意人才的加入可以补强文化旅游开发的班底,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有助于提高文创旅游的生产力。

3.3 文创人才短缺制约旅游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创意人才荒,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我国的创意产业起步晚,创意人才的培养才初见端倪。其次,“创意人才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如设计)为手段的‘专精人才’,这些人才很难嫁接和替代。[6]”第三,国内较为出色的创意人才集中于北上广,这样的相对集中加重了创意人才的紧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端人才无法在朝夕之间培养出来。创意人才的缺口如果想要通过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填补显然无法跟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利用互联网的创新能力填补创意旅游人才方面的空白是一个在短期内缓解创意人才短缺的有效办法。

3.4 “互联网+旅游”可以缓解创意旅游高级人才短缺问题

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创意,普通人所缺乏的往往是把自己的创意实现的能力和精力。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不同的网民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发布到互联网上,这些思想又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思想。景区的开发者如果可以将互联网当中有助于开发景区的创意、想法提取出来,和自己的创意思维碰撞擦出火花,点燃了高一层次的创意(可能是多次的反复),再将创意商品化,就可以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

4 旅游亟需“众筹”募资模式

“互联网+旅游”除了给旅游行业以创新源泉外,还为旅游提供了创新的融资方式———众筹。

4.1 “众筹”概念的由来

美国为了防止近年来愈发猖獗的金融诈骗,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和《多得弗兰克法案》。但是法案的颁布却导致金融管控过于严格,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大增。无法获得资本市场融资让中小企业一度萎靡不振,对美国的经济活力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学者迈克尔 · 莎莉文在2006年组建了名为“Fundavlog”的融资平台,目的是为具有一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小企业或个人进行融资。在该平台的创建过程当中,第一次提出了众筹(Crowdfunding)这概念。迈克尔·莎莉文本人将其定义为:“众筹描述的是群体性的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

不久《企业振兴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在2012年4月5日颁布,该法案“旨在通过放松金融监管要求鼓励新兴成长型企业融资,以实现加快经济复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目标。[7]”其中有关众筹的部分占据了该法案40% 的篇幅,这使得众筹融资模式真正走上历史舞台,也肯定了众筹模式对于创新型产业的作用。

4.2 “众筹”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有学者认为,“众筹”是:“创意者或小微企业等项目发起人(筹资人)在通过中介机构(众筹平台)身份审核后,在众筹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出资人)介绍项目情况,并向公众募集小额资金或寻求其他物质支持。[8]”

众筹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有以下几大优点:①众筹模式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②众筹模式募资的对象为广大网民,分担了融资风险;③为民间的限制资本创造了新的投资渠道;④是一种创新的“金融脱媒”方式;⑤众筹(特别是众筹募资模式发展初期)主要服务于一些中小型公司以及个人创业者。此外,众筹在实践当中还被作为一种营销宣传方式。

目前众筹主要有四种回报方式,预购模式、股权模式、低价模式以及精神回报(通常为公益性项目)。

4.3 旅游与众筹融资模式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淘宝、京东等知名网购平台推出众筹网页,众筹慢慢地得到普及。目前已经有个别的旅游项目尝试了众筹的融资模式,并且募得了资金。本文认为众筹模式有和旅游结合的必要性,原因如下:

4.3.1 中小景区、休闲项目融资困难

2008年以来,五一长假被取消,但是假期的总天数不减反增,许多“小长假”(三到五天)的出现让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项目的需求量增加。在需求的刺激下,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和旅游项目拥有了一个能够整合、发展,形成规模或产业的机会。但是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资源的持有者却未必在资本上能够满足再建设的要求。

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借贷、天使投资、VC及PE。这几种传统的融资方式通常不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旅游开发公司,会产生融资困难、融资周期长等问题。而对于很多旅游项目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一个好的项目创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融资成功,也许就不再适合社会环境而胎死腹中,或者被其他公司抢先开发。

4.3.2 众筹者与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相似

众筹作为一种新的理财方式、融资方式,吸引的是那些愿意感受创新产品的年轻人。众筹者参与众筹的目的有三:首先是寻求商品的物质价值。其次,众筹者可以获得对于预售商品强烈的感知价值,获得一种尝鲜的体验。第三,获得众筹的参与体验。在众筹的过程当中,众筹者以众筹网站为平台,搭建众筹的社交门户,通过社交门户享受“社区福利[9]”。“众筹产生新的社交互动,激励公众参与项目融资,为众筹者提供与有相似兴趣和理想的人组成的社区进行连通的感觉这是一种归属感和受人尊重与需要的体现[10]”

旅游者外出旅游往往有寻求一种心理体验的目的,也很可能是为了通过旅游活动获得他人尊敬。旅游者和众筹者的心理需求有所重合,这为旅游和众筹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潜意识基础。

4.3.3 众筹的募资是否成功为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对于一些创意符合市场需求的众筹项目来说,常常在众筹的有效时间内获得大大超越预期的投资。而对于一些缺乏市场的项目而言,众筹的失败会促使融资商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审视,作出放弃或是改进项目的决定。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项目由于创意方面有问题而引起失败。

4.3.4 众筹融资还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和宣传手段

获得众筹融资往往等于获得了投资者对于自己旅游产品的好感。众筹面向广大网友募资,可以在一个相当广的范围内为自己的旅游产品进行宣传。

5 “互联网+旅游”平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5.1 “互联网+旅游”的现状

回顾平台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借用《三国演义》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形容。这里的“合”,指的是由于不同网络平台的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赢家通吃[11]导致了同类型平台的融合以及网络平台的跨产业融合[12]特性。而这里的“分”,指的是在一定领域内的平台产业成熟后,为了争取优质客户群体而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发展也会在这“合”与“分”中不断地前进。

目前“互联网+旅游”已经初见雏形。旅游众筹的出现是大众消费旅游到大众建设旅游转变的一个标志。目前的“互联网+旅游”由以下四个平台构建而成:众筹平台、景区管理平台、自媒体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互联网与旅游作用关系示意图所示。

自媒体平台承担的主要是宣传和沟通的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资金流能够快速方便的在各个平台和平台用户之间流转的保障。景区管理平台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景区信息,与游客相互沟通,而众筹平台则负责景区建设的融资,并且众筹平台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自身,沟通众筹者。当众筹结束后,众筹平台还要把众筹的结果反馈给景区投资者。众筹者即是景区的建设者,也可以成为景区的消费者。通常为景区投资的众筹者还会对自己投资的景区抱有好感,成为口碑营销的一大助力。

5.2 “互联网+旅游”所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在上文所述的“互联网+旅游”的模式中共有四大平台,这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景区管理平台、自媒体平台都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稳定的阶段。而众筹平台于2012年才在国内出现,距今不过短短数年,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5.2.1 众筹平台在“互联网+旅游”的运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1)法律风险。由于众筹的金融模式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众筹容易在法律上陷入非法集资的尴尬境地。梁清华[13]将中国众筹的法律困境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众筹在民事上没有合法的法律地位,处于无法可依的灰色地带”。其次“刑法上对非法集资定性不准确,处理手段不符合法律逻辑,没有为面向公众的合法的集资行为留下空间”。第三,众筹缺乏监管机制,当众筹的商业流程未能够顺利执行,出现争执的时候,法律才采用追溯的方式判断此次众筹是否是非法集资。“这种追溯式的调整方式使得法律的可预测性、确定性丧失殆尽。目前的监管机制实际上处于监管不足与惩治过度同时存在的矛盾状态”。

2)信用风险。众筹的优势之一就是其无须抵押。这在方便了许多小企业的同时也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目前众筹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众筹的发起者及其创意缺乏审核制度。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信用记录的制度,与国外的众筹模式相比,我国的众筹平台审核融资者的成本要高许多,且效果难以评估;②融资者募资成功之后,资金流向缺乏监管,资金用途不受到法律制约;③众筹平台缺乏监管;④募资成功后,对于众筹者的回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3)知识产权风险。对于旅游行业而言,一个好的创意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有时候是难以估量的。而众筹作为一种互联网行为,很多时候就必须要把自己的创意毫无保留或是部分保留地公之于众。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于尚未实现的创意并不保护,因此这些被公开的创意就存在被窃取的风险。

4)经营风险。旅游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旅游景区的开发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旅游景区,景区项目的开发者是否有从业经验,能否在创意策划起始阶段就将各种情况考虑周全,在初始阶段就把各种不确定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是一个景区开发成本控制的关键。同时景区在众筹平台上的融资人是否拥有一个优秀、团结、高效、有能量的团队也是景区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5.2.2 “互联网+旅游”发展面临的难点

除了以上风险外,“互联网+旅游”要真正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以下难点:

1)项目创意激励机制缺失。网民对于发布创意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景区作为创意的获利方应该积极地联系创意的提供者。一方面是对创意进一步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把最终旅游产品的一次体验机会作为回报提供给发布创意的网民,以此来不断地激励网友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创新当中。但是目前企业与网友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没有建立,这种创意生态圈的建立既需要通过人情维系,也必须有物质奖励浇筑。

2)创意产业的高风险性。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高风险伴随高效益。而在这样一个中外交流愈发频繁的时代,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要面临全球竞争,与之竞争的不仅仅是国外的文化产品,甚至有国外文化产业中以国内文化为基础开发的文化产品。

3)信息冗余。信息大爆炸时代,面对着海量的信息,要从中发现具有闪光点的想法和创意,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还需要依赖于企业自身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

5.3 对策与建议

5.3.1 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旅游产品由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部分组成,旅游产品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人们真正购买的是旅游的体验,是一种服务。“只有旅游服务———这一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以旅游资源、设施、设备为物质基础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性劳动———才能最终满足消费者获得一次完整旅游经历和体验的需求,它是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对象。所以,我们认为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要素。[14]”而游客消费服务的过程也是其消费文化、消费创意的过程。从我国现行的法律看,创意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先行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才可以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先决条件。

提高知识产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树立公民的创意创新意识的过程。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应该通过宣传相关的理念和法律提高公民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树立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道德取向。从公司及个人的角度看,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贯穿于创意价值链的四个阶段:创意构思、创意作品的制造、创意产品的传播与销售、创意产品的交换与销售[15]。

5.3.2 建立健全创意产业的法律制度

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如何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科学技术的高低往往以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来。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核心价值[16],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意产业化的保障。

《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从创意产业的定义来看,创意产业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意。而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是该创意受到法律的保护。

然而,从现实角度看,许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意是不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坚持“版权只保护创意的表达,而不保护创意本身”的法律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创意/表达两分法原则”,创意并不为法律所保护。张费微认为:“立法者不是只在表述法律,他们是在从实践经验和习惯中提炼出具备合理性的制度,是在创造制度。法律不仅仅是理性选择的产物,它更大层面上是社会需求的产物。[17]”

笔者认为阻碍创意产业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原因在于创意的数量众多,创意的价值评判困难。在过去这几乎是不可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知识产权中介体系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创意卫士”是一款比较接近于保护创意的软件。“威客”的设计作品在未中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创意卫士”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留档、封存。在未来如果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可以据此作为证据索赔。但是由于创意目前不在我国的法律保护范围内,因此“创意卫士”并没有将创意作为保护对象,而是保护原创商标。目前国外已经有人在从事开发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其原理是给每个注册的创意一个编号和简介(编号为软件官方授予,简介由用户自己编写),如果要想了解完整的创意则需要输入验证码,这样,如果观看过创意的用户在未来“山寨”了原创创意的用户的创意,软件的记录就会成为一个有利证据。

5.3.3 引入保险业保障多方利益

尽管众筹模式具有分担融资风险的特性,对于融资方的审核也具有减少融资风险的作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无法完全规避和防范。众筹三方应该在对众筹的初期就对众筹进行投保,减少众筹失败后带来的经济损失。

5.3.4 发展众筹平台

“互联网+旅游”平台在起步期应该由支付平台、自媒体平台、景区管理平台、众筹平台四大平台组成。其中众筹平台“资历”最浅,不为广大消费者熟知。要推广众筹的融资方式首先应该尽快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募资人和众筹平台,保护众筹参与者的利益不被损害。这是众筹模式能否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其次,先期试水众筹平台的项目应该尽量具备如下性质:①规模宜小不宜大,大规模的投资常常将众筹的周期拉长,容易增加不稳定因素;②旅游常常需要同地方资源相结合,而有一些资源带有独特性。这就让一些创意也具有了独特性。这一类的创意在众筹上不容易被山寨,被剽窃创意的风险也较小;③盈利性与公益性并重。众筹最初由网络募捐演化而来。参与众筹的人通常并不以获取利益为主要目的。在满足盈利性的同时增加项目的公益性可以增加众筹的成功率;④参与众筹的项目以宣传为主要目的,以融资为次要目的;⑤要积极推广众筹方式。可以举办创意大赛之类活动,为获得比赛前几名的众筹项目提供额外的奖励。

5.4 “互联网+旅游”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旅游”由多个网络平台组合而成,在这种不同平台之间组合在众筹模式初期起到了“借鸡生蛋”的效果。但是随着众筹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这种多平台合作的模式不利于“互联网+旅游”的管理。

为了不断的提高平台自身的服务质量,适应平台发展中后期愈发激烈的竞争。这四个平台不断地整合、演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如前文所述客户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决定平台是否成功的关键,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又是留住客户的必须。因此,某个平台在发展的后期往往从服务于某个产业的用户转变为服务该产业链的用户,以保证平台的专业性,保证较高的用户质量和用户数量。换言之,平台在产业链当中与上下游的产业相互融合,与关联性较小的产业相分离。

基于以上理由,“互联网+旅游”平台应该不会涉及到支付功能和自媒体功能。因为:①这两个功能与“互联网+旅游”平台的主要功能相差甚远。②支付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成本过大,投资这两个平台要与已经成规模的同类型平台竞争,竞争压力大。③“互联网+旅游”可以同支付平台和自媒体、社交平台共存。

综上所述,理想的“互联网+旅游”要能够实现旅游创意的发布与认证、旅游创意、旅游策划的销售、旅游项目募资、众筹回报的给付、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景区和景点的管理、游客意见的反馈等功能。具体工作方式如图2“互联网+旅游”平台运营方式示意图所示。

图2中资金流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支付中介,信息流可以在“互联网+旅游”平台内完成,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完成。

创意发布者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获得创意的知识产权并且发布自己的创意。景区开发者从“互联网+旅游”上购买该创意,创意发布者获得相应的回报。

而后景区投资者对该创意募资,如果募资失败则改进创意或者放弃创意。募资成功则建设景区。在景区运营后根据协议支付众筹者相应的报酬。同时,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宣传自己的旅游产品。

游客来到景区后,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比如二维码)获取“互联网+旅游”当中的景区管理平台,从而获得更多的景区实时咨询,也可以进行投诉建议。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对景区游客进行管理。

6 结语

“互联网+旅游”是传统的旅游行业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通过提高行业整体效率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除此以外,“互联网+旅游”平台让大众参与景区创意与开发,吸引社会闲散资本,这是传统旅游无法做到的。而智力支持、资本支持恰恰是我国当前旅游产业的两大掣肘。

山西旅游 篇9

山西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不仅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也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但是, 山西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其资源秉赋却不相协调, 其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周边资源状况相近的省区, 甚至赶不上一些旅游资源较为薄弱的省市, 其原因之一是旅游服务方式的落后。就像解决交通阻塞需要建设高速公路, 解决生产落后需要引进先进流水线一样, 改变旅游业落后的局面, 必须开展旅游服务创新。而打造一个先进的旅游电子管理平台来为用户提供诚信优质的服务, 是实现旅游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 是发展山西旅游业投入少、见效快的捷径, 也是撬动山西旅游业超越发展的支点。

旅游业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联动性、依托性, 这种特性决定了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行业协作和产业联动。 (1) 在山西, 目前还缺乏一个能够进行综合协调、对山西的旅游产业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的权威机构。各个小而全、大而全的旅游企业各自为战, 独立经营, 缺乏彼此之间的综合协调, 这就使游客对山西旅游业提供的服务质量缺乏信心。 (2)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可以改变行业的低效能。它通过互联网可以集中分散的客户, 并迅速对需求做出反应, 产生规模效应, 使需求在一个层面上表现出来。所以, 山西要成为旅游经济强省, 必须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 只有这样才可以整合旅游产业资源中的各个要素, 实现优质服务。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 就抓住了发展山西旅游业的关键。

近年来, 旅游需求出现了个性化、散客化的趋势。发达国家的旅游者中散客达到了50%以上, 旅游内容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修学和特种旅游等, 结构层次比较丰富。国内旅游者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旅游者的阶层不断扩展, 个性化要求日趋明显。家庭旅游、自助旅游将成为节假日的主要旅游方式。就目前来看, 山西所提供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 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也迫切需要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

文化内涵丰厚是山西旅游的一张王牌, 山西着力推出了三大品牌:晋北佛教古建旅游、晋中晋商大院旅游、晋南黄河根祖旅游, 三大品牌都是以文化为核心, 寓学习、教育于旅游之中。然而, 这么积淀丰富的文化、厚重久远的历史, 更需要有条有理的整合、分析、解说, 否则, 外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结构, 大同小异的各路神仙会使人在眼花缭乱后感到厌倦, 难以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进而影响山西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以及游客的重游决策行为。网络这个载体和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虚拟旅游活动、深刻地反映山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旅游同网络的结合能实现文化内涵的个性化服务, 能够为每一个人量身订做, 这是其他手段无法办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在山西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显得更为必要与迫切。

二、山西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时机已成熟

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在努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旅游与电子商务都被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 对两者都予以很大的支持, 这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政策优势。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 山西在旅游与网络两方面都已培养、吸纳了较多的人才, 尤其是旅游方面, 以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 山西地方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已取得很大成果, 这为山西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提供了知识保障。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旅游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这已不必多讲, 而网络的发展更为引人瞩目。网络使用者与旅游者一般都是在收入、消闲时间上较为宽裕的人群, 在较大程度上, 网络使用者群体与旅游者群体具有复合性。因此,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空间很大, 出于利益的考虑, 企业愿意加入这样的企业联盟, 这是山西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基础。

三、对山西旅游电子商务的战略构想

(一) 功能构想

现代物流业的供应链管理很适合旅游业管理, 它们的区别在于:物流处理的是静态的物而旅游管理对象是动态的旅游者, 人不需要像物一样进行扫描识别、加工等, 但人又具有主动性、有情感, 所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方式有其特殊性。可以把旅游电子网络平台视为像戴尔公司、耐克公司一样的一个虚拟企业, 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当它接到订单以后, 便开始按照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进行一揽子全程服务。旅游电子网络平台是一个高起点、高品位的旅游平台, 它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的更新, 更主要的是管理体制的改革, 是对旅游业务流程的更新。它把一个个各自为战的生产服务要素实现供应链管理, 把旅游产业链的上游客户和部门, 同下游服务企业如旅行社、宾馆、饭店、客运公司、景点及商店等, 通过加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由平台全部代理, 进行全程服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服务成本, 对于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也是一种治本措施。 (3)

旅游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一个旅行团、一位游客, 都包含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运用电子商务处理这几种繁琐的业务往来, 能够大大简化业务流程, 提高速度, 降低服务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其工作流程为:客户信息—提供方案—点击菜单—配置要素—全程监控—反馈。其功能包括:

1.在网上能够进行交易, 通过点击可以选择并确定旅游线路、预定机票或车票、预定饭店等。根据旅游者的时间、消费水平等情况, 管理系统要向游客提供几个方案供其选择, 使旅游者在网上就能够对自己的旅行做出全面的安排。

2.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虚拟旅游, 还可以实现人机对话, 查询各类信息, 虚拟旅游可以使游客在网络上就有身临其境之感, 尽可能清楚地了解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过程, 人机对话则可以更完备地解答游客的疑难问题。

3.进行一揽子服务, 要在加盟的单位中选择最佳组合。管理系统要组织那些设备先进、诚信可靠的旅行社、宾馆、饭店、客运公司、商店、娱乐场所等加盟。接到订单后, 由管理中心按要求进行配置, 加盟单位有义务首先完成管理系统安排的任务。

4.对旅游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以确保服务到位。管理系统提供给游客的方案应该具体而严密, 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要素, 在具体的服务中必须兑现方案的全部内容, 让游客满意。这是打造优质诚信服务管理平台的基础。

构筑山西旅游网络管理平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它不仅会遇到观念、思维、传统习惯、体制等方面的阻力和制约, 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实际问题, 所以要一步一步地进行。首先是要搞好调查研究, 制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取得政府的支持或认可。此后的具体操作最好依托一个具有先进管理思想和较强实力的企业来运作, 也可以把这个网络平台建成几家企业联办的股份制企业。

旅游网络平台建成之初, 先要建设的是虚拟旅游网站。这个网站要有全新的创意, 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 让游客通过网络了解旅游线路、景点、食宿等所有内容;要把实体旅游的情况完全模拟出来。虚拟旅游网站的建设也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先进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与强大的数据库是虚拟旅游的基础。如何进行网页设计, 如何表达山西旅游的文化内涵、如何体现山西旅游的特色, 都需要专门研究逐步完善。这个网站实现虚拟旅游后, 首先能起到宣传山西旅游、吸引游客的作用。

旅游网络平台的管理系统建设需要各个旅游企业的加盟, 像携程——中国公司 (ctrip.com) 一样, 通过龙头企业建立旅游联盟, 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 树立在市场上的权威。旅游联盟利用先进的技术来创造一个多赢的伙伴与合作体系, 为客户和企业以及合作单位带来最大的利益。

山西旅游网络管理平台应逐步塑造成一个具有知名品牌的旅游集团, 其本质是一个知名虚拟企业。同其他生产企业一样, 旅游企业塑造一个名牌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先进的管理手段;二是准确的市场定位;三是强大的技术力量;四是高尚诚信的企业文化。虚拟旅游企业更是以品牌为生命, 没有知名的品牌, 就没有虚拟企业。旅游电子商务要通过其优质服务打造自己的品牌, 把立足点放在打造品牌上, 让游客对在山西接受的旅游服务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 内容构想

初步考虑山西旅游电子管理平台共设计九大板块, 其中前七个板块为基础板块, 后两个板块进行虚拟旅游与网上交易。各板块之间某些部分有交叉的情况, 各板块中的资料要不断地更新、充实。

1.山西概况。综合介绍山西的历史沿革、山川地形、政区、物产、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景点与线路。 (1) 旅游景点:介绍山西在国内外著名的景点的情况。对这些著名景区的介绍要详细周密, 分层次进行, 除文字介绍外, 还要配上精彩的摄影作品和清晰准确的景区地图。通过逐层点击可以了解到景区内最基本的建筑、塑像、壁画等情况。 (2) 旅游线路:介绍山西最基本的旅游线路, 如三大文化品牌的介绍, 以及五台山三日游、绵山一日游、太原二日游等重点线路介绍。介绍要突出品牌、线路的特色, 所涉及到的景区也要像旅游景点部分一样可以使潜在游客了解到最基本的元素。 (3) 县域旅游:介绍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旅游情况。本板块可先做一部分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业发展较成熟的县, 逐步做完全省119个县 (市、区) 。内容要以旅游景区和线路介绍为主, 适当涉及本县基本情况、旅游企业、风俗、特产等。旅游线路中既要包括本县推出的线路, 也要包括本县景区与县境外其他景区共同组合的线路。 (4) 特种旅游:介绍特殊群体或某些专业人士及爱好者的旅游线路。如工业旅游, 可以探访太钢、汾酒厂、老陈醋厂及大同、阳泉等地已进行旅游开发的矿山等;戏曲文物游, 可以集中游览晋南地区的古代戏台、戏曲砖雕等;古代军事游, 可以考察古长城、古关隘、古城堡等。 (4)

3.旅游文化。 (1) 山西文物:全面介绍山西文物遗存的情况, 重点介绍119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和577处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对级别不高但景观价值较高的文物也要予以详细介绍。对文物的介绍要注意雅俗共赏, 普及与提高并重, 除讲解文物外, 相关的传说故事、文学作品等也要涉及。 (2) 山西名人:全面介绍山西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富商等, 也介绍与山西关系较紧密的外省人氏。可以按历史时代划分, 也可以按类别划分。对山西名人的介绍要涉及其历史地位、主要贡献、遗迹、遗作、后人评价等, 其中以在山西的遗迹为主要介绍内容。 (3) 山西民俗:介绍山西的民俗民风, 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间崇拜等。民俗介绍要结合山西特色, 去伪存真, 发扬优良习俗, 清除陋俗, 并以与旅游结合紧密的民俗事项为主要介绍对象。 (5) (4) 山西名吃:介绍山西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如平遥牛肉、“清和元”头脑、闻喜煮饼等, 对山西的各类面食要详细介绍, 传统风味的老字号如“认一力”、“老鼠窟”等也要予以介绍。 (5) 山西特产:包括各类工艺品、农副产品等, 重点介绍观赏价值高、地方特色强, 便于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工艺品和便于携带的特产, 如平遥推光漆器、绛州澄泥砚、大同煤雕、汾酒、老陈醋等。对有相关景点的特产的介绍要更加详细。 (6) 旅游文学:介绍历代评价山西各类景观的诗文, 以名人名作名景区相结合的作品为介绍重点, 以景区为单元划分, 如咏晋祠、咏鹳雀楼、咏五台山的作品。

4.旅游管理。 (1) 旅游管理机构:介绍山西省、市、县三级旅游局各个部门的职能。 (2) 旅游协会:介绍山西各类与旅游相关的协会, 尤其是行业协会的情况。

5.旅游企业。 (1) 旅游饭店 (一般包括餐饮与住宿两项服务) :介绍山西各类旅游饭店的情况, 主要介绍星级饭店、涉外饭店, 对一些知名度较高但地理位置偏远的景区, 其附近的普通宾馆、饭店也要予以介绍。 (2) 旅游交通:介绍山西航空线路、铁路、公路的分布和运营情况, 重点介绍山西的旅游汽车公司, 包括经营内容、运行线路、汽车型号、汽车数量、司机素质等方面的情况。 (3) 旅行社:介绍山西国际、国内旅行社, 包括业务范围、主要推出的旅游线路、服务特点、明星导游等方面内容。 (4) 旅游购物:包括一般购物与旅游纪念品购物, 介绍山西各市 (地) 的主要商场, 推荐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及纪念品商店。 (5) 娱乐设施:介绍各旅游地及其附近的娱乐设施。 (6) 网上预订:通过网络与上述旅游企业联系, 预订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活动, 或与旅行社预订出游计划。

6.信息查询。 (1) 旅游须知:介绍一般性的旅游常识及到山西旅游前需要了解的情况。 (2) 旅游动态;介绍山西旅游界的最新动态, 如某地有新景区开放, 某景区因维修不宜参观、某景区公路在建交通受阻、山西新推出的旅游线路等。 (3) 旅游节庆:介绍山西一年中主要的旅游节, 尤其是正在进行与将要进行的旅游节。 (4) 交通指南:包括航空、铁路、公路三个方面, 介绍最新的航空与铁路时间表, 公路交通介绍是这一亚板块的重点。 (5) 气象服务:提供省、市、县三级区域的长、中、短期气象信息。 (6) 门票价格:介绍各景点, 娱乐设施的门票价格, 及时反映其因淡、旺季改变而浮动的情况。 (7) 旅游地图:这是一个详尽的地图系统, 包括山西省、市、县三级行政单位的政区、地形、交通、旅游等方面的情况, 继续点击最终可以看到自己想了解的景区的导游图。 (8) 书籍光碟:提供与山西旅游相关的书籍与光碟的目录, 并尽可能地介绍购买或借阅地点, 这些书籍与光碟包括对山西的总体介绍及专门线路的介绍、某地区介绍、某景区介绍等。 (9) 搜索系统:提供搜索服务, 输入关键词后, 该系统将在整个平台范围内搜索相关资料。

7.请您参与。 (1) 旅游论坛:对山西的旅游业或旅游业的某一方面乃至具体的某景点、某饭店、某导游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游记、图片欣赏:旅游者把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和精彩的摄影作品发表在这里。 (3) 援助与投诉:如果旅游者在旅途中遭遇某些困难需要援助, 或者在旅游中或旅游后对某些企业或个人要进行投诉, 可通过此亚板块与相关部门直接联系。

8.虚拟旅游。以上面七个板块为基础, 可通过山西旅游网络管理平台实现虚拟旅游。网民假定自己从某地出发参观某些景区, 自由选择交通方式及餐饮、住宿, 一路见到的景区都可以从总体到细部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板块的设计必须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9.网上交易。以前七个板块为基础, 可通过山西旅游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网上交易。交易者可以自己选择好旅游目的地、交通公司、饭店等在网上进行预订, 也可以由平台按顾客要求推荐多种方式供其选择, 选定之后在网上进行交易。

参考文献

①刘作舟.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2

②孔德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文集[C].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③Sunil Chopra.Supply Chain Managemen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④苏文才.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山西旅游 篇10

关键词:数字旅游,虚拟旅游,智慧旅游

一、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及智慧旅游概述

1、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及智慧旅游的定义

(1)数字旅游的定义

数字旅游的主要内涵是:以“3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电子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它主要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监管与服务,同时为旅游企业提供形象展示、产品销售等功能, 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综合性的服务。

(2)虚拟旅游定义

目前普遍认为:虚拟旅游是以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技术、触摸屏、360度全景体验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为基础,区别于现实旅游,让旅游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模拟真实旅游场景内容,感受到旅游风光的一种全新旅游体验活动。

(3)智慧旅游定义

一般认为智慧旅游是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智能数据挖掘、高性能信息处理、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旅游体验活动中的应用,为旅游业各主体包括旅游者、景区、 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提供相关旅游信息的一种新兴旅游形态。

2、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和智慧旅游的特点

(1)数字旅游的特点

数字性。数字旅游的技术支撑有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空间信息技术与网络/Internet、计算机技术等信息化技术。

整体性。数字旅游涵盖了政府、各级旅游企业、旅游者;同时数字旅游是以旅游信息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涉及旅游活动全部要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实时性。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旅游信息、服务信息,为旅游政府、企业、旅游者提供最新的旅游动态。

客观性。数字旅游基于GIS技术的数据信息等具有客观、公平性。

(2)虚拟旅游的特点

虚拟性。游客感受到的景点是由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合成的,人们只是通过互联网欣赏一个模拟的场景。

自主性。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根据自己的喜好、时间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和旅游方式。

经济性。虚拟旅游系统,让游客不受时间、天气等的影响,不用在吃、住、行等方面花费时间与金钱。

安全性。一是不存在游客旅游安全问题。二是旅游景点的文物、设施等不被旅游者破坏。

(3)智慧旅游的特点

智能性。智慧旅游的主要应用对象有智慧政府、智慧企业、智慧景区、智慧游客。这四者能充分说明智慧旅游的智能性。

及时性。游客通过智能客户端及时获取相关旅游信息并互动;同时,政府、企业、景区的旅游信息能够及时传递。

个性化和人性化。智慧旅游能为每一个旅游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而且比较注重全程体验,充满人性化。

二、关于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和智慧旅游的异同点比较

1、对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及智慧旅游的相异点辨析

(1)提出背景不同

数字旅游是在戈尔1998年提出“数字地球”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其概念也来源于“数字地球”。上个世纪90年代,虚拟现实技术与旅游业迅速结合,虚拟旅游也应运而生。国外并无智慧旅游的提法,它是我国学者基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概念创造性地提出的。

(2)涉及主体不同

数字旅游的主体是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各企业和旅游者为辅。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了政府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

在虚拟旅游活动中,游客通过虚拟旅游网站获得现实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和知识;旅游企业则将景区产品设计展示出来,让游客感受,并获取反馈意见,并做进一步的改善。

智慧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泛, 主体也多,因此需要政府主导。其主体包括了旅游政府部门、景区、企业、游客等。

(3)技术支持不同

数字旅游的关键技术包括有宽带网络和电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多元数据库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多种软件集成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等。

虚拟旅游的主要技术支持有以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触摸屏、360度全景体验技术、三维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智慧旅游的技术基础包括云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Web2.0技术、三网融合技术)、3G、4G移动通讯技术、传感技术、云计算、物联网、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

(4)研究层面不同

数字旅游服务可分为政府层面、旅游景区层面、旅游企业层面、消费者信息获取平台层面等。政府部门把握着一个地区的数字旅游发展方向,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旅游电子政务。

虚拟旅游的研究层面主要包括了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旅游者。旅游企业建立虚拟旅游场景,旅游者通过互联网进行旅游活动。

智慧旅游包括智慧政府、智慧景区、智慧企业、智慧游客四大部分。

(5)应用范围不同

数字旅游的研究重点包括了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景区以及旅游消费者等,它是对旅游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一个初步构建,以旅游电子政务建设为主。

虚拟旅游让旅游者足不出户就可饱览天下美景,把 “景点搬回家”,是对传统旅游的颠覆。它主要以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企业网站的建设为主。

智慧旅游是在数字旅游、虚拟旅游二者的基础上再发展的,是旅游信息化的发展高潮,涵盖旅游电子政务建设、 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企业网站建设等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

(6)旅游者旅游方式和所需费用不同

数字旅游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旅游的方式。游客可通过平台检索信息及相关资讯、预定门票、酒店等。

虚拟旅游足不出户但仿佛身临其境,不会有交通费、 住宿费、餐饮费、娱乐费等费用产生。

智慧旅游在这一层面与数字旅游比较相似,方便了旅游者活动,也会发生旅游费用。

(7)涉及旅游要素不同

数字旅游、智慧旅游都是现实旅游活动,必然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而虚拟旅游活动中,不会涉及到食、住、行、游等要素。

(8)对旅游环境影响不同

同理,数字旅游和智慧旅游或多或少对旅游环境会造成一些影响;虚拟旅游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对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及智慧旅游相似点研究

(1)终极目标相同

这三者都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结果。虽各有侧重,但它们的发展终极目标都是为使旅游业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研究方式相近

三者的发展路径和研究方式极为相似。学术上都是从概念、内涵,再到建设框架体系及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意义和积极作用等开始研究。

(3)技术基础相似

都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技术基础。

(4)都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

信息化使旅游者面临更多选择,网络技术和旅游平台都在影响旅游消费者的决策。

(5)都对旅游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者都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信息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1、政府应加强网络信息旅游的建设

政策方面,规范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网络方面的法规,同时积极支持旅游信息化发展。资金人才方面,我国的信息技术不先进,主要原因是研究资金不足和人才缺乏。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信息化研究的资金支持,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 宣传方面,政府应该利用媒体等各种平台,积极宣传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及智慧旅游,促进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2、以游客为中心整合旅游信息资源

智慧政府、企业、景区与智慧游客相互沟通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以游客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系统,满足游客各种需求,使旅游活动变得更加便利。

3、提升旅游景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鼓励景区管理部门对旅游设施进行改造,提高旅游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鼓励大型旅游信息服务运营商根据游客身份特征、经济条件、兴趣爱好、地理位置等自动编排并推送有关信息,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

4、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开发出更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旅游行业:国庆旅游持续火热 篇11

钢铁行业:宝武重组方案远超预期

随着10月10日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复牌,备受各方关注的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方案尘埃落定。复牌后的两个交易日,宝钢和武钢表现抢眼,武钢连续两天以涨停告收,此现象表明市场各方对于宝武合并方案的高度认同。宝武合并拉开了钢铁行业全面整合的序幕。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此前表示,宝钢与武钢联合,是中国钢铁业动力转换战略的第一步,但不会是唯一一步或最后一步。目前,业界关注“宝武联合”下一步的具体整合进程。

实业艰难:多家上市公司出售一线房产

一边是热到发烫的楼市,一边是宏观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大环境。最近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出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产,而从中所获得的收益更是远远超过了经营主业所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中最为扭曲的一面:实业的艰难和地产的过热正在形成鲜明的对比。统计数据显示,2934家上市公司中,有628家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含亏损),也就是说,有超过20%的上市公司半年的净利润,甚至赶不上京沪地区的一套学区房价格。

电影行业:国庆档票房出现负增长

据国家电影资金办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档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5.67亿元,较2015年创纪录的18.5亿元票房下降了15.3%,也是近十年来内地国庆档首次出现电影票房负增长。这是否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疲软呢?记者采访发现,表面上看总票房成绩下降了,但不少业内人士却认为,今年的数据更真实,挤掉了泡沫和水分。

金融行业:柜员机转账24小时内可请撤销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全面加强账户实名制管理、银行卡业务管理和转账管理。明确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国内首条民营控股高铁落地

9月28日,在“浙江省综合交通投融资建设签约大会”上,复星集团牵头民企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等正式签订了“杭绍台铁路PPP项目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国内首条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速铁路——杭绍台铁路正式落地。该项目总投资规模预计达462亿元,是国家首批引入社会资本的8个铁路示范项目之一。

石油:OPEC达成冻产协议

9月29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已经达成了限制产量协议,将日产量限制为3250万桶。随后,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5.3%,收于每桶47.05美元,为9月8日以来收盘新高。伦敦洲际交易所11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9%,收于每桶48.69美元。

电商行业: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

近期,工商总局公布了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在有效送检的为497批次样品中发现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工商总局消保局负责人表示,线上抽检结果适用于线下销售,对在线下实体店销售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同样要依法查处。处罚结果应计入企业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

啤酒行业:华润收购雪花 寡头格局初现

华润啤酒10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已完成收购华润雪花啤酒49%发行股本总额,此前,华润啤酒持有雪花啤酒51%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华润雪花啤酒成为华润全资子公司。业内认为,完成收购后,华润啤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位居啤酒行业第一成为“寡头”,而市场上将从“多强并举”转变为“一强多强”的局面。

煤炭行业:价格连续5个月上涨

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获悉,今年9月,内蒙古煤炭价格延续了5月以来的上涨态势,且涨幅进一步扩大,主产地动力煤坑口平均结算价格为157.03元/吨,环比上涨11.10%、涨幅扩大6.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9.18%、涨幅扩大10.26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上涨。

手机行业:三星宣布召回全部Note7手机

山西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篇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生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 从近2年火爆的旅游市场可见一斑。体育旅游以其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体育旅游既不是简单意义的观光旅游, 也不是纯粹的体育健身, 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综合文献研究, 体育旅游可以分为直接性的和间接性两种。直接性的体育旅游 (参与性体育旅游) 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直接参与各种体育休闲、娱乐、竞赛、健身、康复、探险等活动;间接性的体育旅游 (观赏性体育旅游) 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观赏、观摩体育比赛、参观体育胜地等活动。总之, 发展体育旅游事业, 在带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又能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 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体育旅游如果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开发, 对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对山西省体育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为我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1 山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体育旅游的兴盛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同时又依附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山西 (Shanxi) 位于太行山以西, 黄河以东。山西之名, 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 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 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 韩、赵、魏三家分晋, 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 总人口3410余万人, 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 共85个县, 11个县级市, 23个市辖区。山西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素有“中华文明一千年看北京, 三千年看西安, 五千年看山西”的美誉, 由此可见山西在中华5000年泱泱文化中的地位所在。与如此丰富旅游资源所不相匹配的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落后, 体育旅游同样也没能逃脱厄运, 主要表现为: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不太完善;体育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配套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体育旅游专业化服务人才的欠缺;体育旅游产业化理念落后, 品牌效应不突出等。

2 山西体育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2.1 区位条件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 黄土高原东部, 北跨绵绵内长城, 西、南以涛涛黄河为堑, 东邻巍巍太行山, 南北狭长, 毗邻京津冀都市圈, 交通便利, 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省份, 在我国中部发展整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除此之外,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主题“2008奥运旅游年”, 山西省旅游局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奥运会期间来山西旅游, 提出了“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发展口号, 更奠定了山西体育旅游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2 人文历史条件

山西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素有“中华文明一千年看北京, 三千年看西安, 五千年看山西”的美誉, 三晋大地, 任何一个角落都无不闪现着人文历史的光辉, 梵音声声, 香烟袅袅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令人赞叹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气势恢弘的北魏时期云岗石窟;流芳百世的洪洞大槐树;与法国艾菲尔铁塔和意大利比萨斜塔号称世界三大奇塔的应县木塔;惊险绝伦的恒山悬空寺;世界第二大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 豪华气派的晋商四大宅院等等。

2.3 交通条件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山西旅游的交通条件无论是航空, 铁路, 还是公路都能形成与旅游景区、景点的全方位衔接。

3 山西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3.1 拓宽思路, 深入发掘, 建构山西体育旅游“三圈”的全新格局

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 无疑对山西体育旅游的全新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面对日趋竞争激烈的体育旅游市场, 如何将丰富的资源、区位的优势、市场的强烈需求有机统一起来, 转变成具有独特卖点的体育旅游“核心产品”, 依据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应拓宽思路, 深入发掘, 努力建构山西体育旅游“三圈”的全新格局, 使其带动山西省体育产业及其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圈” (图1、表1) ——晋北体育旅游圈:构建大同市、忻州市、朔州市为主的体育旅游圈, 以晋北的佛教文化旅游为基础, 辅之古建和探险。晋中体育旅游圈:构建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吕梁市为主的体育旅游圈, 以晋中的晋商大院文化旅游为基础, 辅之观赏、观摩和参观。晋南体育旅游圈:构建长治市、运城市、临汾市、晋城市为主体的体育旅游圈, 以晋南的黄河根祖文化旅游为基础, 辅之观赏、观摩、参观和休闲探险。

3.2 提升水平, 强化资源整合, 重视配套服务的建设

通过实地走访, 我们不难发现, 配套服务建设的欠缺是目前山西省体育旅游发展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价值很高的体育旅游资源不得不因此而大打折扣。不论从发展山西省体育旅游的角度, 还是从发展山西省旅游的角度, 或是从更长远的发展山西省经济的角度出发, 都不能只重视体育旅游自身基础没施的建设, 而忽视其他相关要素的配套建设及资源的整合。全面加强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之间的配套服务的建设, 才能有效的加快山西省旅游发展的步伐, 更好的整合现有旅游资源, 从而提升山西省旅游发展水平。

3.3 实施体育旅游人才战略,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旅游服务人才

随着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健全, 体育旅游服务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超过55%的游客对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表示一般或不满意, 由此不难发现, 我省体育旅游服务专门人才的缺口很大。只有具有一流的体育旅游专业服务人才才能提供一流的体育旅游服务, 因此, 山西省应未雨绸缪, 及早实施体育旅游人才战略, 通过建立完善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调动体育相关行政部门、旅游相关行政部门、全省各大院校的体育和旅游专业等对体育旅游人才资源的重视, 形成多方联动,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旅游服务人才。

3.4 树立体育旅游产业化理念, 打造山西体育旅游品牌效应

树立对山西体育旅游产业化理念的全新认识, 掌握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 努力完善体育旅游市场的体系和机制, 加强对山西省体育旅游产业化运作模式、布局的系统化研究在学习体育旅游产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与我省的基本情况相结合, 走具有山西省特色体育旅游的产业化经营道路。

打造山西体育旅游品牌效应, (1) 注重对我省体育旅游的大力宣传。 (2) 加大对重要国际和国内赛事的承办力度。 (3) 积极寻求国内外著名体育品牌公司的赞助。 (4) 努力探索与国内外著名体育公司联合开发具有山西省体育旅游特色的标志性产品。

4 结语

通过对山西省体育旅游的深入研究, 山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这不仅有利于我省体育发展的整体部署, 更对我省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 山西省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需要大家的一致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分析山西省体育旅游的现状与优势, 在此基础上, 提出山西省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 旨在推动山西省体育旅游“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

关键词:山西,体育旅游,现状,资源,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晓峰, 李建英, 王飞.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3) :126-131.

[2]李香华.体育旅游与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3]霍炎.体育经济新思考[J].体育与科学, 2001 (40) :7-8.

[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5]胡小明.休闲理论与体育娱乐化[J].体育与科学, 2005, 26 (4) :11-13.

[6]李思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7]刘凯, 柴新.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6 (4) :32-34.

上一篇:和谐社会要求下一篇: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