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屯留

2024-10-13

山西屯留(共6篇)

山西屯留 篇1

摘要:我国的偏远山区群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还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致富的速度。人民银行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组织所辖商业银行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着想,利用各种手段宣传金融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尽快走向致富之路。文章以山西省屯留县为例,对偏远山区群众金融知识普及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偏远山区,农民群众,金融知识,普及,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偏远山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状况,提升农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屯留县支行对辖内3个偏远乡镇的12个偏远村庄的农民群众进行了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情况专项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抽样调查问卷、发放宣传资料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00份,收回率达85.71%。调查对象按性别划分,男性190位,占比31.67%,女性410位,占比68.33%;按年龄划分,20岁以下32位,占比5.33%,20~30岁242位,占比40.33%,30~40岁132位,占比22%,40~50岁163位,占比27.17%,50岁以上30位,占比5%;按职业划分,农民360位,占比60%,个体户120位,占比20%,打工29位,占比4.83%,其他91位,占比15.17%。样本基本覆盖了偏远山区群众各年龄段、各种职业的成年人群。

二、金融知识普及现状

1. 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存在局限性。

从调查的情况看,群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主要源于朋友介绍、银行宣传,渠道较窄,办理业务仍以存款为主,对股票、基金等方式还了解较少、陌生。

2. 对银行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调查中,60%的农民表示存折没加密,或者存折和银行卡的密码为自己或家人的生日,而且银行卡和身份证在一起保管的占40%,一旦丢失,自己的存款将面临较大的风险。而在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情况进行调查时,一点都不了解的人员占25%,听说过的占35%,了解但不知道任何法律法规的占38%,表示了解而且知道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到2%。

3. 金融业务办理主要集中在农商银行。

由于农商行或农村信用社在基层网点多,人员多,因此偏远群众主要还是从这个渠道了解金融知识。

4. 对金融机构服务总体比较满意。

调查发现,每月至少到金融机构办理一次业务的人数占80%,其中表示金融机构人员服务态度“很好、很满意”的占70%,表示“较好、较满意”的占25%,并且95%以上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到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很方便、很快捷。

5. 农民对金融知识需求呈现多元化。

目前,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手中闲余资金的增多,投资意愿增强,因此,偏远农民不但要求存款、保险等传统的理财方式,而且期待基金,股票等多元投资,提升财富价值。

三、金融知识匮乏原因分析

1. 受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的影响。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处于高中及以下水平,甚至部分农民不识字,这直接导致农民自身主动接受金融知识较为困难。

2. 受金融机构宣传内在动力不足的影响。

目前,金融机构的宣传主要源于上级管理部门、人民银行等管理机构的要求,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在宣传的形式、内容上单一、空洞,形式死板,对群众没有吸引力。

3. 受金融知识宣传针对性不强的影响。

从调查来看,金融机构宣传多以标语、宣传资料、版面为主,而未能采取快板、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群众难以一时接受并理解。

4. 金融知识宣传难以形成持久的影响力。

从各金融机构宣传的情况来看,多数是短暂性活动,一时光景,没有形成长远的、有规划的宣传机制。因此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品牌效应难以体现。

5. 受偏远山区金融机构种类和服务单一的影响。

如在被调查的屯留县三个偏远乡镇,只有农商银行,没有其他金融机构。另外,只有农行和建行布控了数量不多的自动取款机和POS机,而由于金融知识的匮乏,这些机具也形成摆设。仅有的农商行也主要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未开办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新业务,而且贷款品种单一,不能适应农民个性化贷款需求,也不能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四、相关建议

1. 积极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知识宣传体系。

一是人民银行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组织辖内各金融机构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进农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二是各金融机构要增强宣传的主动性,打主动仗,力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确保持续性,保证效果。三是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的现代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的力度,使金融知识深入人心。

2. 深入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

各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以及业务发展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进农村等活动,重点关注农村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员,丰富金融业务品种、拓宽营销渠道、完善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

3. 提升城乡居民金融风险意识。

通过金融风险教育,引导消费者进行风险自评,根椐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相关产品的风险特征,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通过风险预警和风险提示等手段,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教育,减少农民金融投资风险。

五、结语

通过调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我国“老少偏穷”地区的群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还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致富的速度。人民银行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组织所辖商业银行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着想,利用各种手段宣传金融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金融手段,尽快走向致富之路。

参考文献

[1]孙伟光,赵芳.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以丽江市为例.时代金融,2015(11)

山西屯留 篇2

河南省煤气化工程即义马气化厂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 是为解决豫西地区城镇居民、工商业用气需求, 实现煤炭就地转化, 改善区域环境,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公益性、环保性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项目。该工程较早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国鲁奇加压气化技术及关键设备, 自2006年9月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以后, 目前已形成日产净煤气300万Nm3, 成为亚洲最大人工城市煤气制造企业。2006年我厂受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厂委托, 在鲁奇气化装置上对山西屯留贫瘦煤进行工业化试烧, 其采集数据为潞安煤基合成油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2 试烧前准备工作

2.1 组织保障

为保证圆满完成试烧任务, 保证取得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更好地统筹试烧全过程, 保证试烧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我厂成立了山西屯留煤试烧工作指挥部。

2.2 准备工作

(1) 2006年我厂仅有鲁奇气化炉3台, 分别为1#、2#、3#气化炉, 通常生产状态下二开一备。为确保试烧过程顺利进行, 决定先在一台气化炉上进行单烧, 待确定较佳汽氧比后两炉满负荷运行。 (2) 试烧前准备好试烧期间记录报表, 做好试烧期间数据统计工作。 (3) 保持1#、2#、3#气化炉竖灰管上的取灰器正常使用。 (4) 试烧前4小时, 确定粗煤气冷却系统、煤气水处理、酚回收装置运行正常, 做好取样前的准备工作。

2.3 山西屯留煤的工业分析

本次试烧煤种山西屯留贫瘦煤, 贫瘦煤是一种具有弱粘性的炼焦用煤, 其发热量较高。试烧前在厂内对山西屯留贫瘦煤进行了工业分析, 以便掌握煤质情况对工艺调控做出指导。下表1为山西屯留贫瘦煤工业分析结果。可见, 屯留煤较义马煤其含水量低0.69%, 挥发份含量低10.41%, 固定碳含量高55.69%, 其热值高达5516kcal/kg。

2.4 预计试烧工艺指标调整范围

(1) 粗煤气出口温度:550℃~650℃。 (2) 汽氧比:4.5-5.0左右。 (3) 灰锁温度:320℃~370℃。 (4) 煤锁下法兰温度:135℃~190℃。 (5) 炉篦电流:19—20A左右。

2.5 试烧程序

(1) 待煤仓中义马煤料位指示为30%时, 通知备煤车间向气化炉内加山西屯留贫瘦煤。 (2) 山西屯留贫瘦煤入炉后, 气化炉负荷渐降至5000 Nm3/h, 按1次/15分钟的分析频率分析粗煤气中的CO2和O2。 (3) 保持操作压力在2.85-3.05MPa之间。 (4) 每小时排灰、看灰一次。 (5) 据灰样、炉篦电流寻求最佳汽氧比, 气化炉工况稳定后, 负荷缓慢加至5500 Nm3/h。 (6) 气化炉满负荷运行48小时后, 进行高负荷试验, 加负荷的速度为500Nm3/10min。 (7) 高负荷性能测试后, 两台气化炉恢复正常负荷, 直至将山西屯留贫瘦煤烧完为止。

3 试烧过程

2006年6月23日15:04时, 2#气化炉煤仓料位指示40%时, 加进山西屯留贫瘦煤, 气化炉负荷为5000Nm3/h, 汽氧比5.3。至17:00时粗煤气半分析显示CO2:31.7%O2:0.2%, 表明屯留煤已进入炉内, 稳定2小时后, 汽氧比由5.3降至5.2, 负荷加至5500Nm3/h, 粗煤气半分析显示CO2:29.7%;O2:0.2%。结合灰样、炉篦电流和半分析数据, 确认汽氧比已较佳, 这一过程耗时5.5小时, 第一阶段进展顺利。

试烧指挥部决定3#气化炉也开始试烧屯留煤, 6月24日1:17时, 3#气化炉煤仓显示36%时加进屯留煤。4:26时, 3#气化炉半分析为CO2:31.6%O2:0.3%, 表明山西屯留贫瘦煤已到达反应区, 至5:00时3#气化炉调整汽氧比5.3降至5.2;7:25时降至4.8, 各项指标均显正常。随后, 将2#气化炉负荷加至7000Nm3/h, 3#气化炉负荷加至6500 Nm3/h, 3#气化炉的汽氧比降至4.7运行。

6月24日11:00时始至25日16:00时结束, 2#、3#气化炉负荷维持7000-7200Nm3/h, 汽氧比控制在4.6, 粗煤气半分析CO225%~27%间, 炉篦电流正常, 灰的颜色、粒度适中。我们认为山西屯留贫瘦煤此时工况下稳定, 随后再次降2#气化炉汽氧比至4.5, 运行7小时, 未发现大渣块导致排灰困难。高负荷运行下气化炉也较稳定, 两炉直至将山西屯留贫瘦煤试烧完为止。

4 试烧结果

4.1 试烧中主要运行参数范围

(1) 试烧过程中, 气化炉粗煤气出口温度范围550℃~620℃, 灰锁温度范围340℃~380℃。同负荷下, 与义马煤相比粗煤气出口温度、灰锁温度均较高。 (2) 试烧过程中, 汽氧比调整范围在4.5-4.7间为较宜。 (3) 试烧过程中, 炉篦转速维持在2.0~3.5间。屯留贫瘦煤灰份含量高, 同负荷下相比义马煤炉篦转速稍高, 整个试烧过程灰中残碳量较高, 约7%。 (4) 山西屯留贫瘦煤固定碳含量高, 反应活性低, 平均每小时加煤仅两锁, 在6000Nm3/h负荷下, 炉篦仅维持最低转速1.5r/min。7200Nm3/h负荷下维持3.0r/min, 不利于开车时的火层培养及低负荷生产。

4.2 高负荷运行下运行参数及粗煤气成份对比

表2、表3为2#气化炉在7000 Nm3/h氧负荷下, 义马煤与山西屯留贫瘦煤的运行参数对比表和粗煤气成份对比表, 我们发现:

(1) 山西屯留贫瘦煤变质程度较深, 反应活性差, 试烧在保证灰不熔渣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了汽氧比。同负荷7000Nm3/h下, 义马煤汽氧比5.6, 屯留煤汽氧比4.6。 (2) 试烧发现炉顶法兰温度、粗煤气出口温度、灰锁温度一直处于高位。7000Nm3/h氧负荷下, 炉顶法兰温度185℃, 粗煤气出口温度598℃, 灰锁温度382℃。 (3) 试烧还发现, 负荷低时, 粗煤气出口温度、灰锁温度更不易控制, 温度波动变大, 气化炉与夹套的压差变大29KPa左右。我们认为这些都是由于山西屯留贫瘦煤气化变质程度深, 反应活性差, 导致煤在炉内停留时间变长, 气化段变宽所致。 (4) 粗煤气成份。山西屯留贫瘦煤试烧中汽氧比低, 气化炉温较高, CO2还原率增加使其含量降低, 煤气中CO含量增加;气化中甲烷生成反应为放热反应, 炉温高也使其CH4含量有一定程度降低。与义马煤粗煤气成份对比来看, CO2降低约5%, CO提高约7%, H2含量提高2%, CH4有少量降低, 有效气 (CO+H2) 总含量占到65.91%。

4.3 煤气水及副产品对比

表4、表5分别为山西屯留贫瘦煤和义马煤在煤气水分离处理后出水指标对比、副产品产率对比。可以看到, 山西屯留贫瘦煤试烧中汽氧比低, 蒸汽分解率提高, 煤气水较义马煤少, 约586kg/t煤;煤气水出口总酚较低, 而总氨偏高, COD较义马煤降低更明显。其中总酚含量为1.37g/l, 总氨12.83g/l, COD为5753mg/l。山西屯留贫瘦煤挥发份远低于义马煤, 通常认为煤变质程度越深 (其挥发份对应越少) , 其焦油等副产物量越低, 这与我们的试烧结果相同, 屯留贫瘦煤副产品中油产率2.46kg/t煤, 焦油产率2.76kg/t。但有关专家也认为较低焦中油产率, 还与煤所含水分、反应炉温存在一定关系, 大都认为煤中水份太低, 炉温较高, 都会使焦油产率下降。

结论

试烧结论认为:山西屯留贫瘦煤作为鲁奇加压固定床气化工艺用煤是完全可行的, 气化炉工况较稳定。试烧过程中发现, 气化炉粗煤气出口温度、灰锁温度一直较高, 较不易操控, 但高负荷 (7000Nm3/h以上) 试烧中, 气化炉运行却变得较为平稳。

摘要:本文介绍了山西屯留贫瘦煤在Mark-IV型鲁奇气化炉上试烧的全过程。试烧结果表明, 山西屯留贫瘦煤作为Mark-IV型鲁奇气化的煤源是可行的, 但相对义马煤其粗煤气出口温度高、炉顶法兰温度高、灰锁温度高, 生产的粗煤气中CO含量提高7%, CO2降低5%, 有效气 (CO+H2) 含量占到总气量65.9%。

关键词:山西屯留煤,鲁奇,试烧

参考文献

[1]梁学博、王磊等.Mark-Ⅳ型鲁奇炉试烧东胜利褐煤的分析与评价[J].河南化工.2011, 28 (6) .

屯留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浅析 篇3

屯留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 太行山南麓, 上党盆地西侧, 全县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逐渐倾斜, 西部山峦重叠, 丘陵起伏, 沟壑纵横, 地形复杂, 干旱缺水。因此, 屯留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其他地区相比有着形式多、战线长、关键点多的特点, 采取科学系统的管护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才有利于确保农业生产与群众生活的正常发展。

1 屯留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概况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针对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各项工程。主要包括田间灌排工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目前, 屯留县全县共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422项 (处、件、眼) 其中:万亩以上自流灌区2处, 工程完好率为40%;万亩以上机电灌站1处, 工程完好率为30%;中型水库1座, 工程完好率为90%;小型水库20座, 工程完好率为95%;小型泵站灌区59处, 工程完好率为20%;小型自流灌区64处, 工程完好率为15%;机电井2249眼, 工程完好率为90%;塘坝27处, 工程完好率为15%;有效灌溉面积达1.7287万hm2, 节水达标面积达1.1147万hm2。

全县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近半小型机电灌站、小型水库的自流灌区工程由于运行时间长, 维修资金短缺等原因, 灌溉效益明显减少, 少数几近报废, 其他水利工程设备基本运行良好。节水灌溉工程除渠道防渗外, 其他节水工程多数近年建设, 管灌、微灌、喷灌工程设备完好, 运行正常, 少数由于近年城镇、道路等建设, 输水管道破坏。机电井几乎全部配套并运行良好, 只有少数建设时间早、运行时间长机井配套设备老化报废和部分煤矿采空区机井因土地坍塌而报废。全县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35~0.4, 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0.6。

全县的水利工程除中型灌区有独立的管理机构外, 其他的小型水库、小型自流灌区、小型泵站、井灌多为村管或个人承包管理, 受资金和人员不到位影响, 普遍存在管理松懈, 甚至无人管理状态, 造成灌溉设备坏了没人修, 丢了没人管的现象。灌溉水费几乎不收, 要不只够交电费, 勉强维持运行。

2 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 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

屯留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受县域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源条件的差异, 一般来说, 地理条件较好的东部平川区, 开发利用程度相对高, 水利工程建设处数多, 工程的完好利用率也相对高, 而中西部丘陵山区地下水资源贫乏, 不易开采, 地表水拦蓄困难, 开发利用程度相对低, 水利工程建设处数少, 工程完好利用率也低。因此, 屯留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布局和重点为:西部丘陵山区, 利用其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地理局限, 以发展蓄、引、提等小型水库、小型自流灌及小型扬水站为主, 发展农村水利灌溉工程;东部平川区, 除在土地集中连片, 地平水浅地发展井片、灌区、综合示范节水园区及粮食自给工程、双千工程等大面积高效节水工程外, 在土地分散, 不易进行大面积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耕地, 实施兴建以单井为单元的小型井灌区。

3 上下齐管,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不仅要做到合理规划、保质施工, 还需要确保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系统, 以便于自上而下形成系统的质量监督, 实现“齐抓共管”的效果。

3.1 按照先申请审批, 后建设施工, 再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的原则

由水利技术人员深入实地, 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后申请上级部门审批, 经上级部门审批后再组织施工建设, 工程竣工后经建设部门、施工部门及监理部门等各方验收合格, 最终交付使用。从而逐步建立管理机制, 完善建设程序, 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3.2 制定与屯留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际相适应的规划审批制度

围绕着此种理念, 2010年屯留县从实际出发, 相继规划编制了《屯留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屯留县农田水建设规划》, 针对中小灌区制定编制了《屯留县末级渠系“十二五”规划》等几项全县综合性规划。

3.3 完善水利工程设计资质及工程建设招投标等管理制度

在经过上级审批立项后, 工程应聘请有符合工程设计资质的水利设计院深入实地进行仔细、详尽的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3项管理制度”进行, 即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一定把工程质量摆在首位, 严格把好四关。

3.3.1 材料设备关

工程所用水泥管材和设备进行公开, 招标采购, 其他材料由水利局分包技术员把关, 对砖、砂、石等材料按标准在工地进行检验。杜绝“3无产品”和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

3.3.2 施工队伍选择关

对工程施工一律实行公开招标, 选择有技术、有能力、信誉好、有水利施工经验的施工企业施工。

3.3.3 质量监理关

为保证工程质量, 水利局专门抽调技术力量, 印发相关施工技术要求, 责任到组, 任务到人, 划分单元, 划分工序, 按施工流序按施工种类进行旁站和巡回监理, 负责全程监理把关, 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建立工程设施与管理监督, 举报机制, 使工程质量真正得到政府、群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3.3.4 工程验收关

按技术规范严格进行验收, 按工程建设进度, 以工序、单元由分雹技术人员负责施工记录和阶段性验收记录。每个单元都按技术要求划分保证项目和基本项目作质量评定, 尤其对隐蔽工程, 始终坚持验收后再进入下一工序, 对不合格工程, 实行限期返工。工程完工后, 由县验收进行验收, 从根本上杜绝“花架子”和“豆腐渣”工程。

4 完善制度, 加强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与科学维护

建设好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是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农民收入得到提高、群众日常生活得到保证的基础, 而水利工程永续发挥作用才是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为此, 还需要在工程建成后制定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现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4.1 建立分级负责制

根据工程建设所涉及的范围、投入资金的渠道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按照行政区域, 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依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护划分为工程管理、乡镇管理、村级管理以及农民用水户管理四级, 明确各级管理责任, 让责任到人, 逐步实现“谁受益, 谁管理”的良性管理轨道。

4.2 多渠道增加投资力度, 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

除政府持续稳步加大工程建设管理、维护投资外, 可以通过社会、群众采取多种投资管理方式。如“土地规模化示范区”的管理模式、“村集体承包土地+转包小型水利”管理模式、“村委会+用水小组”管理模式、“用水者协会+物业化”管理模式和民营化管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样多渠道融资模式可以缓解国家投资紧张局面, 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可以发展小型农田水利民营化、企业化投入, 解决水利投资不足的问题, 进而逐步落实责任主体,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工程利用率, 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4.3 广泛开展水法宣传, 水资源保护法

提高群众素质, 在法律上保障各种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合法地位。建立多形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用水合作组织或水利协会, 是目前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行之有效管理模式, 既是一种农民参与的水利合作组织, 同时也是村级集体和群众个人民主自治方式的一种延伸, 因此, 应该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承认和保护。制定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注册登记的有关法规, 规范化管理, 保证组织的合法性、基本权力和义务。

4.4 逐渐形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计量收费、累进差价使用和管理监督体系

农业灌溉用水不收费或水价偏低问题长期存在, 无法补偿供水成本, 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经费不足, 工程老化、病险加剧, 造成大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安全、高效运行。为此, 需要对现行水价进行改革, 建立灵活的水价调节机制。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需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对一水多用, 合理分配也需分类定价。合理的水价, 合理的征收水费, 是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转轨变型, 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改进收费办法, 减少收费环节, 积极发展群众参与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提高水费收缴率。加强计收监督, 避免水费征收过程中的截留、挪用、拖欠等, 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商品属性, 明确供水双方的主体地位。

5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际, 科学调整水利规划

各地区要紧密配合各农业主管部门, 密切关注当地农业发展态势, 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建设规划的工作中来, 以便于更好地对灌溉布局进行科学调整, 从而更好地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要求, 最终建立起完善的水利服务体系, 为农业生产服务, 为农民增收服务。

6 有系统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保护与宣传工作

能否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现其最大效益的前提在于设施的安保能否落实到位, 因此, 定期不定期地系统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保护和宣传活动, 提高群众和相关人员的安防意识极为关键。当然, 还要采取一系列的配合行动:严厉打击偷盗、毁坏水利设施的行为;强化媒体宣传, 扬正气、震罪犯;定期召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安全会议, 着眼其长久良性运行。

摘要:通过调查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情况, 找出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就此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尤其是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与管理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屯留县

参考文献

[1]向立云, 姜付仁.水资源与水资源化刍议[J].中国水科院学报, 2000 (01) .

[2]席家治.农田水利建设[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1996.

山西屯留 篇4

近年来, 屯留农机事业飞速发展, 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了20.53万k W, 农田作业综合水平达到了72.5%, 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仅有10%, 仍然是屯留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民对玉米机收技术的认识和应用程度低, 主要症结为农机与农艺不能实现有效地配套和结合, 具体表现为常规种植行距与玉米机收技术的冲突。2009年, 屯留县根据山西省农机推广总站的工作安排, 进行了玉米规范种植行距对比试验示范。通过科学试验, 跟踪调查, 探索出一条提高玉米机收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试验示范情况

1. 试验示范地点

试验示范地点选择在上村镇岭上村, 试验地块为村民穆峰刚家的耕地, 总面积1.34 hm2, 集中连片, 地力相等, 土质为红褐土, 无水利设施;上茬作物为玉米, 每0.067 hm2产量达730 kg。

2. 试验示范行距

设计了2种种植行距进行对比试验示范, 一种是屯留县部分乡镇少数农民使用的50 cm种植行距, 一种是60 cm规范种植行距。

3. 试验示范机具

播种时, 使用的机具为“农哈哈”牌2BCYF-3型仓转式玉米半精量播种机, 主机为江西-18型拖拉机;收获时, 使用的机具为“玉丰”牌4YW—3型背负式玉米收获机, 主机为天拖60型拖拉机。2块试验田使用同一机具播种和收获。

4. 试验示范进度

3月31日前, 确定试验地块, 组织播种机具, 备好种子、化肥等农资, 做好春播前的准备工作。4月13日, 组织播种及现场示范, 完成播深、播量、施肥量、施肥深度、播种效率等项目的测试及数据收集整理工作。5月1日, 测定出苗率。5月22日, 完成定苗工作, 并测定每0.067 hm2基本苗数、实际留苗株距。6月20日, 组织中耕除草。7月13日, 玉米抽雄观测。7月15日, 玉米吐丝观测。9月26日, 玉米成熟。测定株高、茎粗、每0.067 hm2穗数、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质量、理论产量等试验数据。9月28日, 组织机械收获和现场示范。测定机收效率、机收损失量等试验数据。10月12日, 完成玉米晾晒、脱粒、测产及机收损失率等工作和试验数据。

二、试验示范数据

1.60 cm行距种植试验示范数据

(1) 播种数据株距26 cm, 播深6 cm, 播量0.97 kg/0.067 hm2, 施肥量40 kg/0.067 hm2, 施肥深度8 cm, 播种用时114 min, 播种效率0.34 hm2/h.

(2) 玉米生育状态数据定苗后每0.067 hm2基本苗数2 854株, 实际留苗株距26 cm。收获前平均株高194 cm, 平均茎粗8.7 cm, 每0.067hm2穗数2 854穗, 穗行数16行, 行粒数36粒, 穗粒数576粒, 百粒质量35 g, 理论产量394 kg/0.067 hm2。

(3) 田间管理数据田间管理过程中, 没有追肥, 没有浇水 (无灌溉设施) , 6月20日前进行了一次人工除草, 没有使用除草剂, 人工除草后没有进行植保。

(4) 机械收获数据机收共用时112 min, 机收效率0.36 hm2/h, 机收时每0.067 hm2平均损失穗数14穗, 损失率0.5%。

2.50 cm行距种植试验示范数据

(1) 播种数据株距33cm, 播深6 cm, 播量0.93 kg/0.067 hm2, 施肥量40 kg/0.067 hm2, 施肥深度8 cm, 播种用时143 min, 播种效率0.27 hm2/h。

(2) 玉米生育状态数据定苗后每0.067 hm2基本苗数2 801株, 实际留苗株距33 cm。收获前测量平均株高194 cm, 平均茎粗8.5 cm, 每0.067hm2穗数2 801穗, 穗行数16行, 行粒数34粒, 穗粒数544粒, 百粒质量35 g, 理论产量为347 kg/0.067 hm2。

(3) 田间管理数据田间管理过程中, 没有追肥, 没有浇水 (无灌溉设施) , 6月20日前进行了一次人工除草, 没有使用除草剂, 人工除草后没有进行植保。

(4) 机械收获数据机收共用时134 min, 机收效率0.30 hm2/h, 机收时每0.067 hm2平均损失穗数67穗, 损失率为2.4%。

三、试验示范结果分析

1. 产量比较

60 cm种植行距产量为394 kg/0.067 hm2, 50 cm种植行距产量为347 kg/0.067 hm2, 60 cm种植行距比50 cm种植行距增产47 kg/0.067 hm2, 增产效果明显。

2. 机收效率比较

60 cm种植行距机收效率为0.36hm2/h, 50 cm种植行距机收效率为0.30 hm2/h, 60 cm种植行距比50 cm种植行距机收效率高0.06 hm2/h。

3. 机收损失率比较

60 cm种植行距机收损失率为0.5%, 50 cm种植行距机收损失率为2.4%, 60 cm种植行距比50 cm种植行距机收损失率低1.9个百分点。

4. 分析结果

60 cm规范种植行距比传统种植行距产量高、机收效率高、机收损失率小, 是适宜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最佳行距。该项试验示范工作为屯留县玉米机收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 规范种植行距在玉米机收技术推广中的关键作用得到肯定。

四、对实现玉米规范行距种

植技术的普及应用的建议

1. 要部门联动

农机技术推广部门要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实施技术整合, 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联合驱动, 形成巨大合力, 共同做好规范种植行距技术的推广工作。

2. 要示范带动

在常规行距玉米种植区, 建立标准的规范种植行距示范区, 制订相应的技术流程、作业标准, 进行玉米规范种植、机械化收获等作业展示, 形成对比, 形成优势, 让农民亲身感受规范种植行距的机收效果和增产效果。同时, 通过示范区的建设, 带动规范种植行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3. 要宣传促动

通过电视、报纸、传单、固定标语等媒介, 大力宣传规范种植行距和玉米机收技术。宣传内容要突出规范种植行距的机收效果和增产效果, 宣传时间要结合春播、秋收等关键农时, 宣传形式要灵活多样。

4. 要技术出动

在春播和秋收季节, 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户, 深入田间地头, 对农民进行规范种植行距和玉米机收技术指导。同时, 现场对农机手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确保技术实施到位。

5. 要政策推动

山西屯留 篇5

屯留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 上党盆地西侧, 共辖11个乡镇, 294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为26万, 其中农业人口22.34万, 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9%。全县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 整个地形西高东低, 由西向东逐渐倾斜, 自然形成土石山区、丘陵区和平川区。

近年来, 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我县抓住国家实施“解困工程”和“安全工程”的历史性机遇, 坚持“水利为社会, 社会办水利”的方针, 按照“谁投资, 谁管理, 谁受益”的原则, 通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 加大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力度, 以思想发动、政策激励、工作引导、资金扶持, 加快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步伐。经调查统计, 截止2012年底, 全县建设供水工程154处, 共解决近15万人的饮水难问题, 自来水普及率为60%。工程建成后,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使农村真正得到了实惠, 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2 农村饮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农村饮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可喜成就, 但是由于天气变化、地下水下降、工矿企业污染、采煤漏水等因素影响, 造成我县农村饮水水存在以下问题。

2.1 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严重

我县饮用水质超标问题主要为苦咸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等, 其主要分布在沿河一带村庄及工矿企业所在地, 主要污染源是:人畜粪便、化肥、农药污染等。

2.2 部分地区供水水源缺乏

我县现有的地形为平川区、丘陵区和山区, 各占全县的三分之一, 山区群众居住的地理位置高, 地下水埋藏较深, 大部分以泉水自流为饮水形式, 造成部分地区供水水源缺乏。

2.3 群众生活用水量不足

一些地区至今仍延用传统的家户浅井水进行取水, 由于水井没有调节水量作用, 加上遇上干旱时节, 水源经常枯竭, 致使水量不足。部分村庄虽安装了简易的自来水或集中供水点, 但由于当时限于资金的不足, 没有按照供水工程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工程设施简陋, 工程供水能力差, 加之管理不善, 蓄水池渗漏严重, 用水量严重不足。

3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 是农村水利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对农村饮水问题十分关心,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关怀, 提出了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力度的战略构想。目前, 我县饮水安全仍存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势必影响了全县农村人口的生命安全, 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严重制约了屯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步伐。因此, 农村的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全县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发展思路分析

4.1 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我县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 统筹规划, 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水利部及省、市水利工作安排部署, 结合我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农村供水发展特点, 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在与总体规划相一致的前提下, 我县重点解决饮用水中水污染问题及其它饮水水质问题;无供水设施、用水极不方便、季节性缺水严重问题。对近期实施规划中所列应给予优先解决。

4.2 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 防治并重

保障饮水安全, 首先要从源头抓起, 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 划定我县规划项目供水水源保护区, 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 防止污染, 要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好饮用水源。

今后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应根据具体情况, 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 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同时, 应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 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 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对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 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

4.3 因地制宜, 近远结合, 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根据各地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 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 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水源选择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水源, 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对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自然村庄, 应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 并尽可能适度规模, 供水到户;建设资金不足、农民收入比较低的自然村庄, 供水系统可暂先建到集中给水点, 待经济条件具备后, 再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居住分散, 仅为一户或四、五户的小庄, 可考虑采用分散式供水工程。

4.4 积极引导, 多渠道筹资

我县自然村庄分布分散, 且都是依山而傍, 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费用高。为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就必须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 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有效的资金筹措计划。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县、乡两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 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 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我县农村现实情况出发, 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

4.5 加强质量监督, 确保工程早日发挥效益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我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施工, 应由县水利局通过招投标确定符合条件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规模较小的工程, 条件不具备时, 可由有类似工程经验的单位承担施工。施工前, 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 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 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 应作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 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需要变更设计时, 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通过层层管理, 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4.6 严抓建后管理, 保正工程良性运行

俗话说“三分建, 七分管”, 工程能否持久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由于我县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分布面广, 群众管理观念淡薄, 建后管理难度也大。为确保工程长期运行, 就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 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 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和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 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 建立用水户参与的自主管理体制。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 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 建立适应屯留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 积极鼓励用户参与水质监督, 加大公众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信息获取程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了农村供水基金会或协会, 建立水费收缴专账, 实行水费收缴制度, 走以水养水之路。由协会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 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保正工程长期运行。

5 结论

山西屯留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均以长治市屯留县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数为依据;2004—2008年麻疹发病数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库。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选用发病数、发病率等指标, 对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发病疫情动态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136例。麻疹的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004年为19.17/10万、2005年为1.94/10万、2006年为11.18/10万、2007年为4.21/10万、2008年为16.32/10万。2004年发病率最高, 2005年发病率最低 (见表1) 。

2.2 季节分布

全年12个月除11月份无发病外其他月份均有病例发生, 1月份占总发病数的2.94% (4/136) 、2月份占总发病数的4.41% (6/136) 、3月份占总发病数的8.82% (12/136) 、4月份占总发病数的17.64% (24/136) 、5月份占总发病数的36.03% (49/136) 、6月份占总发病数的19.12% (26/136) 、7月份占总发病数的5.15% (7/136) 、8月份占总发病数的0.74% (1/136) 、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2.94% (4/136) 、10月份占总发病数的1.47% (2/136) 、11月份无发病数、12月份占总发病数的0.74% (1/136) 。发病数集中于4~6月份 (99例) , 占总发病数的72.79%。

2.3 年龄分析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以15岁以下年龄为主, 83例, 占发病总数的61.03%, 其中0~岁13例 (占9.56%) 、1~岁9例 (占6.62%) 、2~岁7例 (占5.15%) 、3岁6例 (占4.41%) 、4岁5例 (占3.68%) 、5岁2例 (占1.47%) 、6岁5例 (占3.68%) 、7岁2例 (占1.47%) 、8岁5例 (占3.68%) 、9岁3例 (占2.21%) 、10岁14例 (占10.29%) 、15岁12例 (占8.82%) 、20岁以上53例 (占38.97%) , 发病向大年龄组推移的趋势较明显:其中20~30岁 (46例) 最多, 占33.82% (见表2) 。

2.4 性别分布

2004—2008年男女性别比为1.52;2004年男性是女性的1.67倍、2005年男性是女性的1.50倍、2006年男性是女性的2.22倍、2007年男性是女性的0.83倍、2008年男性是女性的1.26倍 (见表3) 。

2.5 地区分布

以麟绛镇、李高乡、余吾镇、河神庙乡、路村乡、上村镇发病较多, 这几个乡镇的发病总数为95例, 占全县总发病数的69.85%, 发病较低的为张店镇、西流寨、上莲 (见表4) 。

2.6 职业分布

以农民发病最多, 38例, 占总发病数的27.94%;其次为散居儿童36例, 占26.47%;在校学生发病34例, 占25.00%;幼托儿童发病16例, 占11.76%。儿童和学生发病数86例, 占63.24%, 这一人群多以聚集性为主, 是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的危险人群 (见表5) 。

2.7 发病与免疫史

有免疫史的79例, 占总发病数的58.09%;无免疫史的32例, 占总发病数的23.53%;免疫史不详的25例, 占总发病数的18.38%。

3 讨论

上一篇:建筑企业集团下一篇:体验式教学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