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写作(精选12篇)
文本写作 篇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形式诸多, 但有些读写结合只重视文本内容上的情感共鸣, 只能为理解课文内容服务, 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 怎样的读写结合才能发挥真正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主要还得依托文本, 凭借文本内容, 落脚言语形式, 才能掌握写作之技巧, 提升语文写作之能力。
一.鉴典型词句, 寻写作之法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要通过对典型篇章的阅读, 根据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文本表达的迁移, 通过迁移学习语言规律, 习得语言技巧, 提高语文表达技能, 这是读写结合的关键。但在读写结合时, 学生的抽象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联系, 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写作, 只能是“空中楼阁”, 不够现实。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现一些重点的词语和特殊句子给学生分析, 并让他们“照葫芦画瓢”进行仿写训练。
如在教学《桂花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下可乐了, 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 帮着抱桂花树使劲的摇。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多么有趣而纯真的童年生活!一个“摇”字, 一个使劲的“摇”字,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起自己的笔, 把你现在的感受写下来”。如:“桂花纷纷落下来, 我感觉自己简直成了桂花人, 满头满脸都是桂花, 真香啊!”“桂花纷纷落下来, 我感觉我的周围全都弥漫着桂花的香味, 那香味仿佛钻进了我的头发中, 我的衣服中, 我感觉我就像桂花仙子一样!”
二.学特色表达, 夯写作之基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披文悟情, 入情入境, 与作者灵犀相通, 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 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 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这种让领悟与转化并肩的训练, 既不脱离文本内容, 又与内容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水乳交融, 和谐运行。
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 第六段描绘了众天鹅协力攻破坚冰的壮观画面, 紧紧扣动学生的心弦, 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气势。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细细品味、咀嚼,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渗透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其实, 在生活、学习中有许多场面也触动着学生的心, 体育活动中的团结拼搏、不甘落后, 植树活动中的互相合作、齐心协力, 这些都体现着团结奋斗, 何尝不是习作的好素材。然后让学生回想在生活中, 或在电影、电视中看到或经历过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场面, 请学着文中的描写写一写。
三.构经典段式, 悟写作之策
很多文章构段方式典型, 如总分段式、并列段式、按时间顺序构段、按方位顺序构段等, 这些典型段式可以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掌握这种构段方法, 遇到这样的课文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练笔要求, 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 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如三上《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中有许多段式都是总分或总分总段式, 于是笔者以《天上的云》和《课间十分钟》 为例, 让学生迁移学法, 学习总分段式的表达形式。如:天上的云变化多端, 形态各异:有的像xx, 有的像xx, 有的像xx, 有的像xx, 有的像xx。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同学们有的xx, 有的xx, 有的xx, 有的xx。最有趣的是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只见老鹰, 小鸡们, 大家玩得。校园里到处回荡着同学们悦耳欢快的笑声。
经常展开这样的训练, 学生很快就掌握这种总分段式的结构规律, 习得了此种语言表达形式, 提升了语言技能。并让学生知道同样总分段式, 也有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 如《课间十分钟》案例不但采用“总-分-总”的表达, 在具体表达活动丰富多彩的时候, 还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介绍, 变换一下表达方式, 使语言表达形式活泼而不呆板。
四.细揣摩理解, 点写作之睛
学生对课文的言语形式需要经历一个从学习感知、迁移深化到尝试运用的过程, 要把言语内容的理解和言语形式的学习有机融合。作为教师就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让孩子们在揣摩与理解中, 感受那美妙的字符, 寻找那跳动的脉搏, 发现其中的奥秘。
如在教学《九寨沟》时,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大大小小的湖泊, 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 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这句以后, 引导学生了解比喻句用在恰当的位置可以使文章妙笔生花, 有点睛之作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精彩之处, 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文本写作 篇2
一.个人分析的目的 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剖析。既不要过于美化自己,也不要丑化自己,从中性角度出发。两个中心线索: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个人分析;
两条线索的自我探讨,可以看出你的分析能力如何。
二.字数要求:不少于1500字,带★的必须描述。
三.打印要求
1、文章一律采用a4纸打印。
2、字体要求:标题(用二号黑体,居中)、姓名,学号,班级(四号仿宋体,居中)、论文正文(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备注:作业提交时间:11月最后一周,请勿发电子版,手写和打印均可。该项作业计入期末考试成绩,请认真对待。
主要结构:
标题(题目):标题要能直接反映出报告的内容,或是自己人生观。标题要简明扼要。如:助人为快乐之本。
开开心心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诚挚、宽容和乐观伴我成长。
一、自我成长分析
通过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围绕着提示展开对自己的分析。
包括:何时出生、家庭背景、家庭基本情况、基本的生活状况等,还包括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对人生观、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及原因、成熟标准、持何种态度待人处事、优势、弱点、信心等。
(1)应怎样评估自己的发展史?
高峰和低谷分别在哪里? ★
先概括自己的人生,如:“虽无惊涛骇浪,也有坎坷喜乐”,“难忘的喜悦,痛心的遭遇”等。自己身上或身边所发生过的大事对自己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但既不要把自己写的很完美,也不要很差。
“高峰”可以是成就,也可以是学业较顺的阶段。“低谷”是自己情绪较为低落的阶段。不能只列出什么高峰与低谷,而是要从对你的人格品质形成所起到的影响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2)什么人或什么事影响了我的人生发展? ★
指的是你人生的转折点,“人”或“事”要具体化,有说服力,不但影响了你人格的发展,也可能改变了你的人生。
可以是自己身上的事,也可以是身边发生的事。如曾重病时所得到的关怀,自己好友被心魔折磨等。(要有一定的说服力)
(3)我何时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人了?我是如何处理这种认识的?
从心理的角度考虑,而非生理年龄的角度。自己如何对待这一问题?
第一次离开家,需要独立照顾自己。。
非成人的生理年龄,却要承担成人的工作(如帮父母带弟弟妹妹、照顾老人、做家务活、甚至打工养家等),这些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及对你人格某种特征的形成有正面的影响。
(4)我认为的成熟标准是什么?
可从世界观、对人生、对事物的处理态度等方面考虑,也可以是对经历的总结。
如:理智地看待及处理事物的??
保持积极的人生观的??
请给予一定的解释说明。
灵活等。
(5)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什么? 如:热情、开朗、助人为乐、善解人意、善于沟通、思维敏捷、处事注意: 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或人物的影响(形成的依据)品质的形成将与人格类型相符(科学依据)要与“好朋友”的评价相同(他人的客观评价)(6)我最好的朋友对我的评价?
(7)在我的人生中哪五个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价。
热情开朗 — 有时会 “细心不足” 助人为乐 — 有时会 “好为人师” 原则性强 — 有时会 “灵活不够” 善解人意 — 有时会 “主观判断” 助人为乐 — 有时会 “先入为主”(8)人们对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什么方面? 注意:不只是人格特征方面,还包括你工作中,或待人处事方面的评
不要把自己搞的太低下。
(9)我的基本人生观、恋爱观、婚姻观是什么?
可以与文章的标题相符,也可以是独特的观点。(进行必要的描述说明)
如: 善待自己、珍惜今天,因为??
(10)一般情况下我是怎样看待其他人的? ★
注重“客观看人、理智处事”的态度
(11)在我对生活的看法中,我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道德标准、性别和性倾向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2)我是什么样的人格类型?
(13)我的个人奋斗目标有哪些?
注意:目标不要过虚。
(14)用哪三个形容词能最好地对我进行描述?
凭借文本内容 提升写作能力 篇3
一.鉴典型词句,寻写作之法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要通过对典型篇章的阅读,根据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文本表达的迁移,通过迁移学习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高语文表达技能,这是读写结合的关键。但在读写结合时,学生的抽象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写作,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够现实。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现一些重点的词语和特殊句子给学生分析,并让他们“照葫芦画瓢”进行仿写训练。
如在教学《桂花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下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的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多么有趣而纯真的童年生活!一个“摇”字,一个使劲的“摇”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起自己的笔,把你现在的感受写下来”。如:“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感觉自己简直成了桂花人,满头满脸都是桂花,真香啊!”“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感觉我的周围全都弥漫着桂花的香味,那香味仿佛钻进了我的头发中,我的衣服中,我感觉我就像桂花仙子一样!”
二.学特色表达,夯写作之基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情,入情入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这种让领悟与转化并肩的训练,既不脱离文本内容,又与内容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水乳交融,和谐运行。
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第六段描绘了众天鹅协力攻破坚冰的壮观画面,紧紧扣动学生的心弦,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气势。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细细品味、咀嚼,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渗透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其实,在生活、学习中有许多场面也触动着学生的心,体育活动中的团结拼搏、不甘落后,植树活动中的互相合作、齐心协力,这些都体现着团结奋斗,何尝不是习作的好素材。然后让学生回想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到或经历过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场面,请学着文中的描写写一写。
三.构经典段式,悟写作之策
很多文章构段方式典型,如总分段式、并列段式、按时间顺序构段、按方位顺序构段等,这些典型段式可以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掌握这种构段方法,遇到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练笔要求,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如三上《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中有许多段式都是总分或总分总段式,于是笔者以《天上的云》和《课间十分钟》为例,让学生迁移学法,学习总分段式的表达形式。如:天上的云变化多端,形态各异:有的像xx,有的像xx,有的像xx,有的像xx,有的像xx。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同学们有的xx,有的xx,有的xx,有的xx。最有趣的是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只见老鹰,小鸡们,大家玩得。校园里到处回荡着同学们悦耳欢快的笑声。
经常展开这样的训练,学生很快就掌握这种总分段式的结构规律,习得了此种语言表达形式,提升了语言技能。并让学生知道同样总分段式,也有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如《课间十分钟》案例不但采用“总-分-总”的表达,在具体表达活动丰富多彩的时候,还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介绍,变换一下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形式活泼而不呆板。
四.细揣摩理解,点写作之睛
学生对课文的言语形式需要经历一个从学习感知、迁移深化到尝试运用的过程,要把言语内容的理解和言语形式的学习有机融合。作为教师就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让孩子们在揣摩与理解中,感受那美妙的字符,寻找那跳动的脉搏,发现其中的奥秘。
如在教学《九寨沟》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这句以后,引导学生了解比喻句用在恰当的位置可以使文章妙笔生花,有点睛之作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精彩之处,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利用文本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篇4
一、诵读美文,积素材仿写作技巧
现行语文教材的编选,是经过多方斟酌、多次审定而成,选入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作品,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编排时,不论是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还是综合性学习的语言组织,都是力求尽善尽美的。这其中不乏可积累的语言素材、内容素材,不乏可借鉴的写作技巧。
首先,得教会学生利用文本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得让学生手中“有粮”。每一篇文章前都有的阅读提示,我们仅当提示来用,对其间优美的表达却视而不见。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的阅读提示: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个单元前的单元提示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个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综合性学习前的引言,如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的阅读提示: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孩提时代,我们唱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的儿歌,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这样优美或富有哲理的语句,举不胜举,在课文中更是俯拾皆是。这就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诵读、摘抄、积累,并要适时地检测。
除了语言素材之外,文本中也藏匿着不少的内容素材。如《散步》《背影》《我的母亲》,这些都是亲情类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原来亲情可藏匿在生活中的一个个小事中、一个个细节里;像《过零丁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芦花荡》,可将课文中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及名言佳句等介绍给学生;我们的很多作家或文本中的历史人物的成功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像滕子京、蒲松龄、贝多芬、杰克·伦敦,可以把这些人的经历详细地告诉给学生,让学生积累这些人的经历,这可以作为议论文的论据。凡此种种,都是从文本中获取并积累的素材。
其次,得教会学生利用文本模仿写作技巧。任何一篇文章,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作,除了语言、内容吸引人之外,在写法上肯定也有其独到的地方。尤其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课本。在教材中有不少写人的佳作,这里仅以《孔乙己》为例进行论述。在刻画孔乙己形象时,作者抓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鲜明地写出孔乙己与别人的不一样,这就要在教学时告诉学生,刻画人物外貌一定抓住此人与别人的不同点进行描绘,从而避免了写的人物外貌都一个样的毛病;鲁迅刻画孔乙己的语言时抓住“者乎”之类,而后让人一说起“者乎”的话,就想起这是孔乙己,“者乎”成了这个人的一个代名词,也就是说,写人的语言要突出“真”“个性”。文中的动作、神态描写也相当的出彩。其实,也就是要让学生从文本中明白,人物的刻画,无论是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还是神态描写,都得抓住人物的特征,把人物写真、写活,写出个性,而且有时这些人物刻画的方法还能相互补充、渗透。就像《孔乙己》中的动作描写,也能体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文本中也有不少写景的名篇。像朱自清的《春》,其中可借鉴的写作技巧比比皆是。作者注意近景与远景的结合、整体与局部的融合,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信手用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这是总写,山、水、太阳,这是局部,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是近景,“一大片一大片”是远景;观察角度也有变化,由远而近,自上而下;还能充分调动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共存,嗅觉、触觉同在;联想和想象共用;由景及人,以人入景,一幅幅美好的春之图里加入人的活动,春便更增加了活力与生气;为更生动形象地写出春的美好,作者还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凡此种种,都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仿用的写作技巧。
二、贴近生活,设情境作片段训练
初中的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经历是有限的,阅历是单薄的,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非常有限,我们唯有在有限的生活经历中去找寻写作的契合点,用贴近的生活,设置适当的情境,运用从文本中现学的写作技巧,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在教学《乡愁》时,我让学生感受作者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时间点展现的时光的变迁,更用“乡愁是……”的句式,来表现乡愁的逐渐浓烈,由个人之思上升到家国之爱。要让学生写作时也表现出这种变化是有极大难度的,所以,我也并不急于求成,只让学生用“乡愁是……”的句式,写一两句话。但在题目的设置上,并不是简单地请学生用“乡愁是……”的句式写一两句话,而是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你们每周日下午从家返校,到周五上完最后一节课才乘车回家,在这五天的离别中你们想家了吗?想家的滋味是怎样的?你们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以“乡愁是……”的句式写一两句话。我们的学生没有长时间离家的经历,正如余光中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那这种乡愁是单薄的。”而年龄尚小的学生的真情实感或许可补无“沧桑”之不足,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不少学生就写出这样有独特感受的句子:乡愁是跨出家门后的那一次次的回望;乡愁是周五下午上课时的心绪不宁;乡愁是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起时的欢呼活跃……这种种的感受,由于情境的引导,诉说的都是学生们的心声。
在自读课文《热爱生命》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因是自读课文,笔者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心理描写就是直陈心理变化的过程,有时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动作和神态呈现,之后便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进行品味。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便进行这样的情境设置:今天,是发考卷的日子,数学老师的鞋跟将地面撞击得格外地响,沉着脸走进教室。看着这样的情形,后来你拿到考得非常不理想的试卷,这时的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请以“今天,是下发考卷的日子,数学老师的鞋跟将地面撞击得格外地响,沉着脸走进教室……”为开头,写一个小片段。这样的情节,我们的学生都有可能经历过,他们感受深刻,所以写的时候就一个个跃跃欲试,学生大都能抓住两个点,一个是看到老师的心理活动,一个是拿到试卷的心理活动,有些还能展现等待时的心理,大都能写得生动而真切。
所以,无论是补写、接编,还是改写、扩写,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尝试,而且也有不错的效果。
三、师批生阅,读片段识他人之长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但片段作文不像大作文,一学期就那么几篇,片段作文的能动性非常大,它可以就文本的特点,即兴安排句或段的写作,一篇文章甚至可以安排几次的片段训练。这样大的量,每篇细改是有难度的,所以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做法。一种是收上来批改的时候,只写等第,圈出情境设置中要求的内容,被圈出的内容越多,说明学生达到了训练的要求,写得就越好。然后第二天下发时,会选出写得好的,读给学生听,并作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同时也会指出学生片段中的不足之处,以免重犯。另一种做法就是,一周留出一节课,让学生把一周的片段作文在同学间进行传阅。为避免吵闹,主要采用组与组间“S”形传阅的方式,这样一节课学生至少可以看完二十本作文。在这二十本中肯定有好的,也有不足的,这样比较之后,一切都一目了然了。正如我们常说的,家是我们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熟悉的人的榜样力量更加强大。所以,学生在传阅的过程中自然更易于接受同学的长处,也最能发现同学的不足。最后再推出本周最好的几本,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好的片段,通过老师读一遍并分析,学生自己再看一遍,学生自然就能识得他人之长,辨明自己之不足。
浅谈文本解读中巧学写作 篇5
万兴乡中心学校 陈 建 秋 2013年3月10日
浅谈文本解读中巧学写作
施甸县万兴乡中心学校 陈建秋
【内容摘要】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做到正确解读、准确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写作教学可以与之紧密结合,不是面面俱到,但可以相互促进。教师研究教材,挑选适合的文本,让文本为习作教学服务,在文本解读中巧学写作。
【关键词】文本解读 情感体验习作知识 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它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可以说是美文无数,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谈文章构段、优美词句、思想表达等等,是否能结合学生写作实际进行研究,帮助学生攻克“写作难,怕写作”的难题,能达到:解读一课文本,提升一次写作水平,在文本解读中巧学写作。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做简单论述:
文本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涵盖着语文知识和技能,决不只是语言技巧和文字材料的简单堆砌,它不仅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语用经验也高度优化于其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
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同文本及文本作者展开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的过程。但分析、理解,肯定有一个背景、方式、角度、时空的问题;而且,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等,也对分析、理解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由于各自的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的不同,所以即使对同一文本也会做出不同的解读。教师要把握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
语文教学中,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文本解读,除了培养和巩固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其自身所受到的情感体验也是相当丰富的。教师要抓住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体验,习作教学与之紧密结合。不是要求教师把所有课文都做写作的范文,但是有与学生生活、写作实际相似的文章,教师就要利用好这些课文,在文本解读中巧妙穿插,从学生习作情况出发,点拨引导、激发感悟,或学表现技巧,或学选材特点等等,让文本为写作教学服务。
怎样在文本解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巧学写作?首先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对文章体裁、内容、表达、写作特色等了如指掌;吃透学生,整体习作水平怎样,比较欠缺的是什么,想在哪方面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根据文本去设计引导学生。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写作缺乏主动、缺乏激情、感情漠然,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失诚。怎样改变这个现状?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中心,都存在一种感人的力量,内容具体、真实,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像作者那样去想,从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利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情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的目的。叶圣陶曾指出:“胸中不先有一丝情感,单有一个题目,而要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动机吗?没有。既然没有一丝情感,写作的动作便无从发生。”可见,情感是引起学生习作的真实动机。例如解读《第一次抱母亲》:课前我认真分析了这篇文章,作者饱含深情的写了因为母亲生病,在医院第一次把母亲抱入睡的事。文笔朴实、情感真挚,我被深深感动。我在想,学生们的习作总是缺乏情感的投入,让学生们在习作中流露真情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文。在文本解读中,我深情的范读,当读到:“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我的声音哽咽了,再看看学生们,他们已经进入到文本,体会作者的情。在整个课堂中,“情”是主线,“情感共鸣”是目标。当我问及学生:“这篇文章让你感动吗?你被什么而感动?”学生们纷纷说了自己的看法,我知道学生已经“动情”了,我又问道:“你抱过自己的母亲吗?你想为母亲做点什
么呢?想说一说、写一写吗?”课后安排学生进行写作,我在批阅时,很让人震惊,原来学生投入情感写出的作文是那么真实,效果好多了。我和学生就这次习作进行了交流,他们也发现,真心实意、真情实感一定能写好作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所以,在文本解读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在为学生习作的“情”做准备。
当学生酝酿好情感,心中有素材,但不知道如何表达,思维凌乱,欠缺写作的知识技巧,那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忙。文本解读时,教师要思考:哪一篇课文可以渗透写作知识和技巧?又该怎么去渗透?怎么能帮助学生提升一点写作水平?例如《泉城》一课,它就是一篇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美文,本课在构段、遣词造句上凸显特色。那教师在学生、文本之间展开对话,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了解济南泉水的状况,更主要的是借助课文内容,设计语言训练情境,千方百计的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能说之后才会写,同时融入写作知识:“有面有点,点面结合”,精讲课文时,通俗易懂地去分析阐述,引导学生体会,学生不难理解。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计与引导,学生一定大有收获。再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应迁移到习作中来:要写好一篇游记,必须明确游览顺序,这样文章思路才会清晰。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写出游览顺序,然后再说一说,学生会发现写游记前理清思路、明确游览顺序是很重要的。解读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外洞、孔隙、内洞”描写的详与略,问及学生作者为什么这么处理?放手让学生探究,在分析后,教师也可以渗透到习作中去:当你确定了游览顺序,那么是不是全都详写?还是全都略写?学生已经从文本中有体验了,他们都能说出详与略的处理,文章才会有重点。学生的习作离不开教师在知识技巧方面的指导。
无论如何组织教学,我们不能丢开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语用行为,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借助字、词、句和篇章实施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不允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动口,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的训练;动手,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笔头表达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达到“入耳能撮意,出口能达辞,提笔能成文”的水平,从而获得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如上所述,在文本解读中,学生只是有机会听老师分析谈论写作,自己体会感悟,进行口语表达,但这还不够,重要的是尝试运用,放在课后训练倒是可以,如果争取在课堂上像画画一样来个“速写”,现学现用,那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花时间去研究教材,适合利用的文本,就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舍弃一些学生易懂、教师不用讲解的环节,节省出时间去设计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动手写写,无需多详细透彻,能体现教师预设目的就
行。例如《九寨沟》一课,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其文句清新,有韵律感,大量词组的运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喜欢这样的语句表达,教师顺势引导,出示一个景点或动物,仿照课文这么写景状物,使文句张弛结合、起伏抑扬、读来琅琅上口,学生很乐意动手去试一试,而且模仿中有创新,学生不知不觉又学了一招。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会喜欢上模仿借鉴然后再创新。
总之,不同教师有不同方法,以上是我对文本解读中巧学写作的粗浅认识,但值得强调的是:教师不能抛开文本解读不管,把一节精讲的语文课当做习作课的教学,教师把握好“度”,在文本解读中让学生巧学习作。写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工作,如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不该在拿起笔来的时候才文该怎么样,应该在拿起笔来之前多做些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
地流了。”【2】的确,写作不仅要靠教师讲解多少知识和技巧,而且也要学生留心生活、积累丰富的材料、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历经大量的写作实践,这样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熊开明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
凭借文本阅读 助推写作表达 篇6
一、锁定中心,为学生写作提供选材路径
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我用心抓住文眼,让学生明确它与内容的关系,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审视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选材,感悟作者分别运用哪些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怎样安排材料的详略等,让学生领悟立意选材的重要。
例如六上第六单元教学《钱学森》一课,我出示文章题目让学生进行审题,明确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后,问学生假如你是文章的作者,你会怎么来写这篇课文,会选取什么样的材料突出钱学森爱国这一中心。学生交流中说可以写钱学森在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然后让学生看作者选了什么事来写。作者是围绕漫漫归国路这个重点来选材的,至于他的卓越贡献只是一笔带过,概括地叙述了一下,这样既注意了有详有略,又紧扣了主题,学生也感受到了作者选材时的用心。而《鞋匠的儿子》一课同样让学生明白写林肯的事很多,编者却只选取发表演说和维护国家统一两件事来突出林肯人人平等的思想,从怎么说的到怎么做的进行选材,直击主题。
本单元的习作是介绍家乡名人,学生在之前的阅读中充分领略了锁定中心选材的方法,习作实践时也都能紧扣中心进行多角度选材,有侧重生活小事的,有侧重主要贡献的,有侧重他人评价的……学生明显做到了选材立意新,角度广。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每篇课文都当成习作的范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精心选材。作者是怎样写的,他在选材上、表达方式上和我们有哪些不同。将阅读课文与写作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每一课都这样,从审题立意到精心选材,进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能把握好中心,在选材上就能做到为中心服务。
二、着眼构思,为学生写作搭建文本支架
如何将选取的材料组织起来,形成文章的框架,就是作文构思问题了。作文构思方法种种,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从课文里广泛地提取。教学中,要善于在阅读与习作之间架起桥梁,使课文发挥例子的作用,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提供可模仿的范例,搭建起文本的支架。
如在浙江绍兴的一次听课活动中,一位老师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借助图示进行阅读教学。作者围绕着“璀璨的明珠”这个总的印象,分别从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等方面具体介绍香港。老师随机将“璀璨的明珠”用一个圆圈出,7个方面用7条直线画出,就这样将一个圆(中心词)几条线(并列的几方面)直观地呈现在了学生眼前,用这样的图示来解读文章,文章结构一目了然。随后又将这种方法指向写作,要求学生围绕学校美丽的景观湖写一段活,请图示来帮忙,让习作写得更有条理。
我们在教材中还能找到很多这样的支架,《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游览顺序与泉水流经的线路双线并行,写出了游览所见所得;《半截蜡烛》可以设计“情节梯”,在高低起伏的楼梯状图示前学生读出了故事一波三折的曲折情节;还有“鱼骨图”,渐进式,发散式,关联式……借助它们梳理文本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谋篇布局的秘诀。学生在进行相应的作文训练时,以资借鉴,依照格局范式,快速运思成文。相信学生经过“借瓶装酒”一定能走向“借神骨以创新篇”。
三、聚焦范式,为学生写作挖掘仿写平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为写作准备,在读中仿写。读了课文的句、段、篇,多少可以领悟到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奥妙。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不同文章的写作方法、遣词造句、句式特点等,发掘精妙的语言范式,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模仿”练习。
(一)“仿句”练笔法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例,抓住了文章第三自然段一句话:“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幻调子。”出示句式:“____时而____,时而____,时而____,时而____。”让学生仿写。学生写出了“那悠扬的乐曲,时而如潮水滚滚而来,时而如春风轻轻拂面,时而如泉水沁人心脾,时而如烟花璀璨斑斓”,“她的舞姿真美,时而上跃,如同飞舞的蝶儿,时而弯腰,如同弯弯的小桥,时而仰头微笑,如同初生的朝阳,生机勃勃,光芒万丈”等。由溪流拓宽到“乐曲”“舞姿”甚至看书、画画等人物的活动,在具体的描述中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这样的句式看似简单,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常用到。
(二)“仿段”练笔法
“仿段”练笔行之有效,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段落,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学会运用。如《学会合作》第二自然段写了任何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练笔可以设计为:学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用上“总之”仿写一段话。学生有了范例,或描写一处建筑物,或描写一种喜欢的花,或说明一个事理……把握了要领,仿写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三)“仿篇”练笔法
苏教版四上习作3是写关于介绍家乡风土人情方面的内容,写介绍类的习作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于是我在学完《泉城》和《九寨沟》后,随即进行了习作3的教学,借助这两篇课文的表达形式,指导学生完成习作3。仿照《泉城》开门见山法开头,也用“说到________,自然会想到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你的家乡;过程按景点一一叙述;点题法结尾。仿照《九寨沟》开头用顾名思义法,以名字的来历开头,也用这种方法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点;过程按内容分类介绍概括;结尾采用抒情法。
这样将教材习作与学生最熟悉的阅读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调动起更多的阅读生活经验,去应对言语表达的困境,潜移默化地改造自身的语等品质,提升自我的写作素养。
关注句式、语段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仿写,使精妙的语言形式不再静悄悄地躲在书本里,而是慢慢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学生在由仿到创的过程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效结合,自身情感与课文情感融合得恰到好处,读写能力得到相互转化。
四、植入感悟,为学生写作拨动流淌情感之弦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在习作教学中我们更要着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独特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可是很多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比较直白,显得不够细腻真挚。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力量,感悟作者文字背后的情感,形成强大的共振磁场,从而学习名家们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
(一)品系列动词传递情感发展的方法
《珍珠鸟》一课教学中,体会小鸟对“我”的逐步信赖时,指导学生根据鸟儿活动范围的地点:笼子四周——柜顶书架画框——窗框——书桌——“我”的肩上,在文中摘录小珍珠鸟相应的动词:探钻——落啄撞——站——挨蹦喝瞧跑绕——趴,引导学生体会小珍珠鸟离鸟笼越来越远,对“我”的动作是越来越亲密。此时进一步讨论,能否将这些动词调换顺序,或者只用两个动词,从“探”直接到“趴”,引导学生关注一系列动作的变化承载着一点点情感的发展,感悟出这一系列的动词用得妥帖,传递着小珍珠鸟细腻的感情变化。此时学生对“动词传递情感,不同动词传递感情不同”有了更深的体验与感受。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教师组织学生和作家共创故事,迁移运用。提供信赖主题的另一篇不完整的文章,文中有一只兔子。请学生默读后,选择一处来写,可以写文中兔子的胆小,也可以写它的无法无天,但用的动词要能传递出情感来从学生的交流看,他们运用“动作传递情感”的写作能力已经得到了提升。
(二)借外界事物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安塞腰鼓》一课有这样一段:“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了。”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感受作者蕴含的情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出此时激动兴奋的心情。由此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情绪变化的三组关键词:“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在这对比中情感表达得更强烈。随后出示句式练习:“使________________的黄河立即变得________了,使________的________立即变得________了。”学生填出了“安静的鸟儿立即变得兴奋了,乖巧的马儿立即变得狂野了,平静的河水立即变得翻滚了”……同时也领悟了通过外在的事物捕述自己内心的感受的表达方法。
其实,很多作品中通过一些环境的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是借外在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的。
表达情感的方式还有很多,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发现指引,学生在作文中细腻地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见解、体悟等,从而拨响让读者怦然心动的琴弦。
文本写作 篇7
初中教材编排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从感性到理性, 从情感到哲思, 从观察身边琐事到对生活的思考, 文本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他们的思想。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小我”, 也能看到“大我”。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 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 去探究, 在阅读中提升认识, 寻找到写作的途径。
因此, 教师在文本教学中, 除了传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还应当有意识地和写作训练“联姻”, 有效地开发利用课本资源, 为写作提供更丰富的源头活水。
一、以文本作为平台, 打开思路, 提升认识。
初中生因为年龄、经历的限制, 他们看待生活, 分析问题时目光难免狭窄, 认识难免浅薄, 思考难免片面, 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高屋建瓴, 从现象中发现本质, 很深入、全面、辨证地思考生活, 感悟人生。此时, 我们的文本能成为一座桥梁, 接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 让学生在与作者的对话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去体验, 去感悟, 打开写作的思路, 从而达到认知的提高, 思想的升华。如:
难忘的第一次
周雪薇
一年前与朋友聊天, 对方说她已经借阅了《羊脂球》、《朝花夕拾》, 我表面依旧微笑着, 心里却小小地一惊———我平时只看些科普杂志, 文学领域似乎还没有正式地涉足过。现在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怎么可以错过?不久我便去了一次书店。
书店里有几个专门摆放文学名著的书架, 一些和我一般大的学生坐在地上聚精会神地读着。我将目光移回书架, 用手小心翼翼拨动着一排排书脊。书脊上的《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令我的动作有些谦逊和诚惶诚恐的成分在里面。我抽出一本《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 根据前言翻到了《我是怎样编辑农业报的》这一页 (这是他比较有名的一篇) 。然后我也坐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虔诚地读起来。但这种状态实在没有维持多久, 因为我已经被作者逗得笑破肚子了。我的笑声打破了大厅的寂静, 立刻招来异样的眼光和制止的眼神。我只能死死闭着嘴, 不让自己再笑出声来。
然后, 我又取下朋友推荐的《小妇人》, 看了看目录及书的前三页, 感觉也很不错, 就都买回了家。回家后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惊喜地发现了“名著的魅力”。
如《竞选州长》, “我”去竞选州长, 纽约的新闻界不断地杜撰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我”, 罪名荒诞离奇, 把强占别人的“芭蕉地”定为伪证罪……可笑!最后“我”崩溃地退出竞选。文章看似揭露报社新闻界虚假、黑暗, 实际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黑暗。而马克·吐温本身的写作风格也是个很好的例子, 作者最初的风格是幽默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幽默成分越来越少。讽刺的成分和悲哀的情绪越来越多。通过他的作品我懂得了世界不全是美好的, 也有很多的阴暗面。
而《小妇人》则让我和四个可爱的姐妹交上了朋友, 快乐地和她们一起成长。渐渐地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它令我的生活是如此的快乐充实, 以致于我整天抱着书进进出出, 晚上熄灯后还忍不住开灯偷偷地接着看。
这便是我第一次真心实意地感受到文学之美。它令我的每一天都那么新鲜有趣, 就像一缕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生活, 开阔了我的眼界, 也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以往学生在写《第一次……》这一文章时,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第一次的得与失, 从成功与失败 (当然多数是失败) 的经历中感受坚持, 顽强的魅力, 大多千篇一律, 很难见到新意。学完《第一次, 真好》一文之后, 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第一次”, 重新认识生活中众多的“第一次”, 才明白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太狭隘, 除了成败之外, 很多新鲜的感受, 触动心弦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珍爱的, 值得回味的。于是, 在《难忘的第一次》的写作中, 学生对“第一次”的认识异彩纷呈, 或是第一次独自乘车回家的紧张与兴奋, 或是第一次看到武汉的雪景时的喜悦和遐想, 或是第一次真心感受文学魅力的新鲜有趣……他们看待生活的眼光因文本而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也因文本而提升到新的殿堂。
二、以文本作为素材, 关注细节, 提炼生活。
学生提笔行文时总感叹“无米”, 或是感慨“米”的陈旧。一写到老师, 就是“生病时的问候”“犯错时的交流”, 一写到母亲 (或父亲) , 就是“雨天送伞”“生病送医院”, 仿佛天下所有的老师和父母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没有个性, 没有生命, 只有概念和模式。究其原因, 是因为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关注得少, 思考得少, 忽略了身边很多新鲜的、感人的细节。而文本却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平凡鲜活的人, 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平淡却感人的生活画面, 文本向学生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还原了生活的真相。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触摸到这一点, 无疑为学生打开了生活的大门, 让他们看到生活平凡而深刻的一面。
例如, 学完朱自清的名篇《背影》, 我又补充了肖复兴的《窗前的母亲》一文, 引导学生发现, 名家笔下的父母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有的只是生活中平凡的琐事, 而爱往往就在这些细微末节中。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尝试着寻找寄予亲情的物, 尝试回忆被遗忘的生活细节, 在后来的练笔中绝大部分学生写出了深情, 写出了父母对自己独特的爱。有的同学从影集中发现了母爱的痕迹, 有的同学从父亲翻动的课本里, 从父亲的仙人掌花中体会到了无声的父爱, 还有的同学从冬日父亲抢先洗澡的细节中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 而有的同学则在冬日清晨在瑟瑟寒风中喊他起早的父亲, 以及为了不让油烟打扰他学习而将自己关在厨房的母亲身上感悟了亲情的伟大……
再如, 在学完苏步阳《我的老师》一文后, 我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选材, 让他们试着比较此文和他们以往文章在选材上的不同。在文本的指引下, 大家尝试着像作者那样将目光投注到真实的生活中, 仔细观察老师们是如何教学, 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 如何将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于是学生笔下的教师们开始有了生气, 有了个性, 有了生命。学生李雅在写外语陈老师 (一位即将退休的优秀教师) 时, 紧紧抓住陈老师身体不好, 但是提前到教室, 生怕因为爬楼耽误大家上课的细节, 以及课堂上陈老师如何用眼神鼓励每一个同学投入课堂的神态, 将陈老师刻画得细致入微, 文章深沉而动人。
三、以文本作为纲要, 构思行文, 巧做文章。
一堆同样的材料, 有的人能够建成漂亮的高楼, 而有的人却只能搭建低矮的陋屋。究其原因, 在于对材料的使用和构造缺乏创意。同样, 写文章也是如此, 文章的结构图就是一栋房子的设计图纸, 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高屋建瓴, 俯瞰全局, 才能清晰流畅地表达。再好的材料如果不善于布局, 巧妙构思, 运用一些写作的技法, 也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优秀的课文不仅能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 教给他们关注生活的视角, 同时, 很多作家的作品如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在行文的结构和写作的技法上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在文本的教学中,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外, 还应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写作的技巧, 将此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 通过《羚羊木雕》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插叙的作用, 也明白了如何在写作中去运用插叙这一手法;通过《安妮日记》的学习, 我们学到了日记体的行文方式;通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学习, 我们懂得如何运用“引———议———联———结”的结构布局……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 他们各具特色的结构方式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为我们构思行文指引了方向。在一个教学时间段内, 教师可以将学过的课文进行整合, 归纳记叙文或议论文的结构图示, 并要求学生在每篇作文之前写好提纲, 学习———实践———再学习——在实践, 在反复的训练中, 学生的谋篇布局意识得到了强化, 行文自然也会脉络分明。
四、以文本作为词库, 积累语言, 增添文采。
一个很感人的材料为什么写出来却是平淡无奇, 波澜不惊?学生常常困惑于此, 其实成败的根源就在表达上。同样是表现疲惫, “我感觉非常疲惫”和“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哪一句更有表现力自不用多说, 可见, 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才能够感染读者, 打动读者。如果教师用好文本, 挖掘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无疑为学生建造了一个文字仓库, 资源自是源源不断。而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粮仓”的过程中, 要强化学生的“使用”意识, 因为我们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下面就以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捅马蜂窝》为例, 谈谈“粮仓”的建立。
《捅马蜂窝》
1、描写细致的语句
①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 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 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 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 个个都比市场上买来的大。
(引导学生学习动词、形容词的使用, 让他们认识到此段适用于写调皮的男孩子, 也可以模仿此句式描写各类性格的孩子。)
②转年开春, 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 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 后来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 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段的动词以及最后一句话所体现的失落、遗憾。)
2、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①这里, 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 好像倒垂的一只莲蓬, 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 飞来飞去。
②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 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引导学生找到本体、喻体, 体会喻体的特点, 并注意比喻句的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③那一窝马蜂呢, 无家可归的一群呢, 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引导学生注意句式, 同时在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变换的句式在表达中的效果, 学会行文中多种句式的综合使用。)
3、有深刻哲理的语句 (包括名言)
①我不由得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此句表达一般, 但是要在别的文本中引导学生认识到, 记叙性文章的哲理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结尾, 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这种句子表达简洁, 语言凝练, 内涵丰厚, 平时的阅读中要有意识地积累这样的语言, 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让写作在文本教学中起舞 篇8
一、以写促读,制造张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以写促读,不仅一开课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快速有效地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文本,及时准确地欣赏到文本构思用词等方面的精妙。如初一课文《绿色蝈蝈》,作者用满蘸童心童趣的生花妙笔勾勒了蝈蝈生活的奇妙图景,以深情的笔触,拟人的手法细心描绘,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忽略这一关键点。所以在一开课时我就让学生看一幅蝈蝈的图片,围绕图片写一段介绍文字,然后和课文第四节关于蝈蝈外形的文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学生发现,文章用“嫩绿”、“丝带”、“苗条”等词来描摹蝈蝈,不单写出了外形,而且突出了神韵,那作者笔下的绿色蝈蝈简直就是位轻盈的美少女。自然就明白了文章特色的手法与情感。
执教《音乐巨人贝多芬》,我先出示贝多芬的画像,让学生根据画像描摹他的外貌,几分钟后,当学生的片段陆续完成时,再请他们读读自己笔下的文字,然后对比课文中肖像片段的描写,对比后学生发现,课文里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不仅细腻地写出了贝多芬的外貌特征,而且字里行间还暗含了他性格上的特点,于是学生欣然感悟: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仅要细致地描摹他的外部特征,更要曲隐地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接着我就顺势而为,紧扣“性格”一词,让学生进入文本,品读欣赏能表现贝多芬性格的语句。有了上述的铺垫,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文本阅读。
二、巧用空白,深化理解
高明的作者,写文章往往含蓄,他们写到精彩处,往往会戛然而止,留下一个空白,或者由于作者思维的跳跃,也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实际上是一种“想象的美”。不同的学生结合自己不同的经历,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这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大有益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开动脑筋,来补一补文本的“空白点”,至于哪个更为合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原文为依据,进行比较、揣摩,这样无形中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辨别能力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风筝》一文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我”的悔过心之后,我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第七节,然后围绕着“我们嚷着,跑着,笑着”这句话,让学生联系文本发挥想象,再现当时兄弟俩放风筝的画面。其中一学生这样写道:
天很蓝,风很轻很暖,天上飞着蝴蝶、螃蟹、蜈蚣等各色风筝,地上的小孩子们在青草地上跳着、嚷着。嚷得最响,笑得最欢的却是两位身穿长衫的中年人,他们一个手拉风筝线,一个手拿摇盘,他们的蝴蝶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的心也在暖风里轻歌曼舞。
三、善抓疑点,激发热情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随着文本解读的深入,学生们思维的活跃度也随之增长,文本中这些看似矛盾其实统一,看似为对其实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疑点滋生的源头。而这些疑点又往往是文本深入理解的关键,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
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就对文本的历史真伪提出了异议。提出了“秦王为什么不与唐雎单挑”的问题,有学生提出: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绝不是懦弱无能的庸主,课文中的那种色厉内荏前踞后恭的性格,和当时叱咤风云一统天下的嬴政的个性相差太远。《史记·刺客列传》中就记载:面对荆轲锋利的匕首,仓促间,秦王“乃以手共搏之”,可见其人身手矫健处变不惊,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课文中秦王竟然“色挠,长跪而谢之”,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同时那柄来历不明的“剑”何以解释,秦王怎么可能让唐雎带剑上殿呢?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质疑精神,同时坦言自己学识上的不足。接着紧扣疑点,布置学生进图书馆上网查找摘录资料,撰写小论文,交流后得出了结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因为秦皇仁义不施积怨天下,该文的作者很有可能生活于秦末汉初,这位聪明的纵横之士站在“反秦”的立场假托唐雎之名,向秦皇泼了这盆污水。“易地”是秦皇的祖宗们惯用的法宝,而“劫秦”之事,在秦的历史上也不鲜见。这无疑给本文的作者提供了鲜活历史素材和想象空间。在此基础上,塞进汉初方士们特别感兴趣的“白虹贯日”“慧星袭月”“仓鹰击殿”之类“天人感应”之谈,迷人心窍惑人耳目,所有这一切拼凑一处,便借着“唐雎”之名,上演出一幕“折服秦王”的历史故事。
四、仿写美处,博采众长
教材里的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学生不仅爱读、乐读、也乐于模仿,因为模仿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引领学生深入文字背后,咀嚼、揣摩语言的温度,把握作家的心血与气脉,而且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在含英咀华后仿一仿,写一写,博采众长,使文本的精华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营养。
泰戈尔的《金色花》,从儿童的纯真视角写出了对母亲浓浓的爱,作者独具匠心地让“我”变成枝头的一朵金色花,让母亲寻找,并悄悄从暗处尽心帮助母亲。全诗想象离奇,构思神奇,语句优美。在欣赏品味文本语言构思的同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切合自己的情境,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来想一想、仿一仿,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文本中可以发掘的美处很多,可以是美的语言,可以是美的构思,可以是美的手法……多模仿,就能博采众长,逐步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于文本世界点亮写作的明灯 篇9
一、补白, 让自我心灵回归
文本中的“空白”, 往往给孩子们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探究空间。这样学生才会无所限制, 思维自由驰骋, 形成一段属于自己的新意文字。
教学《第一次抱母亲》, 我抓住“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一句中的“哪个”来深化主题。
师:从“哪个”一词, 你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了《疯娘》中的母亲———疯娘。
生: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
生:我想到《母亲的姿势》中那个伟大的母亲。
……
我顺势引导:“相信这些母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们做的哪件事、说的哪句话、哪个动作、那种眼神感动了你?”
一会儿, 学生的片段练完成了, 或长或短, 倒也字字真情。连平时被同学称为“马大哈”的小阳同学也写下了如此细腻的文字:
“我想起了《母亲的姿势》中那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双手向上高高举起, 跪在地上, 保持着托举的姿势……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救活孩子, 这就是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啊!读到这里, 我激动万分, 此刻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她平时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为我想得多, 为自己想得少, 看着妈妈脸上日益增多的皱纹, 我心里真酸, 现在我不能在物质上报答妈妈, 唯以好好学习, 争取好成绩来报答我的好妈妈。”
课文“空白”点总有几处, 但并非处处皆可练笔, 只有教者锤炼文本, 观照学生生活实际, 找准落笔点, 才能让学生有话说。当抓住“空白”点时, 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 让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运用已有的积累, 形成文字“补白”, 对文本完成新的建构。
二、思辨, 让对话穿越时空
教过《孔子游春》一文, 印象颇深:
师:同学们, 读了孔子论水的这段话, 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知道了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它具有真君子的优秀品质, 所以孔子称水是真君子。
生:老师, 我们刚刚学过的《大江保卫战》一文中, 写了1998年的那场洪水如恶魔猛兽, 冲跨了堤岸, 淹没了庄稼、房屋, 使许多人变得一无所有, 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样的水能称为真君子吗?
我顺势提议:“咱们不妨来写写辩词, 水是不是真君子?让孔子也来听听我们的理由。”学生纷纷拿笔在随练本上“沙沙”奋笔。
“水是不是真君子呢?你也许会想到凶猛的洪水, 但那是因为人们‘非君子’, 他们常常河里倒垃圾、排污水, 并且乱砍滥伐, 破坏了生态环境, 才导致河流泛滥成灾。况且孔子面对的是两千多年前清澈纯净的泗水而产生的感悟, 和我们现在被污染的水不是一回事。所以, 我的结论是, 水是真君子。”
孩子们在思考、练写中明事理, 辨是非, 多感悟, 提升了思维的品质, 探究了事物的本质, 并升华课文主旨, 同时提高了语言能力, 可谓是一举多得, 事半功倍。
三、随兴, 让文字自然流淌
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 课堂上也抛出同样的问题:“南郭先生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呢?”一学生说:“南郭先生仓皇逃出皇宫, 身边的一点钱很快花光了, 他心里特别痛恨齐暝王, 到处造齐暝王的谣言, 最后被别人告发, 落得被处斩的下场。”一学生说:“南郭先生逃出后, 特别后悔自己当初没好好学习, 什么本领都没有。于是, 他重新拜师, 学习吹竽, 经过勤学苦练, 成了一位有名的吹竽高手, 他办了培训班, 每次检查学生吹竽时, 总是一个一个认真听, 被学生们称为好老师。”……
在愉悦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心智得以自由张扬, 老师不着痕迹的诱导, “诱出”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他们自愿、自觉地去想象去创作, 在各自不同的心灵体验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所在, 头脑中蓄满的灵性也因此放飞出来。
立足文本 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篇10
一、准确梳理文本, 让文本言语“升值”
语文学习实际就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引导学生准确地梳理文本, 应指导学生弄清作者写的是什么, 怎么写, 为什么这样写,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谋篇布局, 然后再深入到字、词、章、标点、修辞等微观领域, 领略朴素、精炼、圆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不知不觉中就能优化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就能使文本言语升值。
如《月迹》一文中, “我们看时, 那竹窗帘儿里, ……只留下一个空镜, 一个失望。”作者贾平凹把月亮写得可见可感、生动形象。
刚开始, 笔者采用的是“放羊式”的仿写, 让学生自己朗读文本, 把握文本的特征进行仿写。学生能仿, 但很机械, 特别是对月的再想象, 体现不出月亮的顽皮, 也就不能充分表达“我”寻月的惊喜与兴奋。
后来, 笔者与学生合作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分析, 对于这段文本, 我们归纳出这样的结论:
1.引用拟人的修辞, 生动形象。
2.注意使用“溜”、“爬”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动词。
3.关注月亮形状的变化:“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 缺了”……
在这基础上, 让学生展开对月的姿态的形象描绘和生动想象, 效果理想多了。
【学生习作】月亮进来了, 她, 悄悄地, 一声不哼地滑到了杯子里。原来, 月亮也是个顽皮的孩子!顺着那桌角, 先是敏捷地爬上台, 再趴在桌上匍匐前进, 最后趁大家不注意, 溜进水杯洗澡去了!我们注视着圆月, 兴奋极了, 想拿却又不敢, 怕轻轻一颤会把月亮这孩子给吓跑了呢。咦, 刚才月亮还舒服地在洗澡呢, 但不知又怎的, 它渐渐地融化了, 最后又只剩下一杯清水, 和一个失望!
二、细致咀嚼文本, 让文本情感“迁移”
王崧舟说:“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 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动去品位它们, 咀嚼它们, 不要放过其中任何一句话、一个词, 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这样的教学才能扎根在言语本身, 扎根在孩子心里。”
《柳叶儿》里, 通过品读“我”爬树抢柳叶儿的一系列动作, 以及吃柳叶儿的描写, 真实反映了在特殊的年代里“我”苦中作乐的感情。
【学生习作】家乡, 有昆虫。虫子在家乡真是太常见了。最喜欢虫的当然是小孩子, 在草丛里抓蚂蚱, 在河边追蜻蜓, 在田里找蝼蛄……我最喜欢的是蝉, 夏天刚到, 树梢上就传来了连绵不断的知了叫声, 这意味着, 蝉出来了!天刚擦黑, 全村不管大人还是小孩, 都拿着长棍、手电筒, 还有一个罐子———去捉蝉!蝉大多是在树上爬, 笨重的身体外披着泥土般棕色的亮亮的壳, 缓缓从地下钻出地面, 沿着树干往上爬。倘若不幸就被眼尖的人看见了, 抓起放进罐子, 在劫难逃。爬的高的也不能“幸免”, 人们用棍子轻轻一碰, 它们就顺势掉落, 被捕获了。我们为什么抓蝉?因为它能吃!别惊讶, 蝉可好吃了。把捉回来的蝉洗净, 用盐水泡上, 第二天放油锅里炸, 香味扑鼻。蝉不脏, 因为它们是吸树汁长大的, 肚子里空空的, 什么都没有。之所以晚上抓蝉, 是因为到了白天蝉会蜕皮, 变成了会飞的知了, 不能用来吃。白天, 小孩们可以拿着长棍, 在树上找蝉壳, 蝉壳能卖钱呢!因为那是很好的药材。蝉真是种宝贝。我六年未曾吃到家乡的蝉, 尽管这里也有知了, 但很少碰见蝉, 好怀念家乡。
这是一个十四岁孩子离开家乡徐州八年后对家乡的怀想。语言朴素, 但平淡的词句中处处流露出孩子对家乡的深情。
三、还原生活情境, 促进文本言语的“成活”
阅读后的仿写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模仿, 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将课文“还原”到生活情境中, 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 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促进文本语言的“成活”。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描写烈日的片段被称为经典, 笔者预设了这样的场景:请用一个片段记录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寒冬, 尽量不出现一个“冷”字, 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寒意。
【学生习作】天黑了下来, 又迎来一个冬夜。白茫茫的雪地里孤独地站立着一棵枯树, 就像一个刚从战场归来的斗士, 全身都披挂着冰剑, 冰剑在凄白的月光下闪着寒光。屋檐下水欲滴而不滴, 被风无情地定了形, 形成了无数的冰柱。白天堆的雪人已辨不出形状, 被厚厚的雪掩埋了, 好像永远都不会融化。白天顽皮的孩子们也销声匿迹, 这透明的月光之剑也激发不了他们的玩性。人们躲在屋里, 蹲在火炉旁寻求温暖, 刚冒出的热气却立刻被寒气掳走。墙角的猫咪把自己缩成一团, 用皮毛维持着体温, 却仍瑟瑟发抖。不多时, 西风嘶吼着, 这瘦骨嶙峋的枯树禁不住凛冽的寒风, 左右摇晃, 像是在打寒颤, 看起来那么无助。此时已没有人出行, 天地间好似没有任何活物。结着冰花的窗户外鹅毛大雪仍肆无忌惮地随风狂舞, 给大地铺上厚厚的冰衣。风声过后, 世界变得死寂, 灰白的雪占据了一切。多么可怕的天气!人们期待着阳光的到来……
四、摇动学生心灵, 提升文本情感的“魅力”
仿写时对精选范文的阅读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阅读, 而是用文章中的“情感哲理”和阅读者的心灵相撞击, 产生共鸣和火花, 最后, 蕴藏在写作者心中的情感和思考都被文章摇动起来了, 进而产生写作或创造的冲动。伴随着“文本摇动”, 作者心中的情感和文章中表达出的真情实感就会越来越丰富。
例如, 我们学习了《一双手》后, 激发了学生对劳动者辛勤和无私奉献的感悟, 这种情感也自然地倾注到了身边亲人的身上, 很多学生也懂得了体悟和感恩亲人。
【学生习作】这双手, 不能用精美来形容, 因为它布满了皱纹, 犹如冬天里的一层枯树皮, 纹络那样地清晰可见。手指甲基本看不到, 因为这一根根似树枝的手指上裹着白色的橡皮胶布, 有的白胶布裹久了已经泛黄。有的指甲裂开了, 露出了坑洼不平的泥路。如果拆下胶布, 你将看到岁月的勒痕———又深又黑, 让人看了忍不住直打寒颤。手心的老茧像一块块铺在网纹路上的鹅卵石, 光滑而坚硬, 很难想象在“路”上镶嵌上这么一块块鹅卵石, 要经过多长的时间!
用文本理论指导写作实践 篇11
一、运用想象等多种表现手法,反映生活的横断表面——浪漫主义的华美变身
这种手法与发展等级中的“丰富”、“有文采”融合交聚。《炮兽》《丹柯》《安东诺夫卡苹果》《山羊兹拉特》等都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它往往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结构奇特,重在表现,并常常使用变形的手段,创造强有力的人物性格。用其创作理论引导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美丑对照原则”是他在创作中最常用的方法。《炮兽》中生动的场面描写,巧妙运用对照,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等写作技巧的控制透射出自由的气息。想象丰富,大胆奇特;在情节和人物身上使用了强烈的对照手法;小说具有史诗性;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吸收现实主义的手法,注重心理刻画等诸多写作特色成就了作家的伟大。让学生感知作家的创作原则,不失为一种写作策略。
理论控制具有超越性,它可以超越现实理想主义,大胆想象。如《安东诺夫卡苹果》中以时间为线,融描写、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自然丰满。《山羊兹拉特》中景物描写细腻而具体,拟人的叙述手法,张驰有度,文字贴近生活。编者所选的文本素材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灵活多样地吸收其养料,写作源泉会汩汩涌出,文本的范例效果定然因长久地浸染而吞吐自如。
二、锤炼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深远意境彰显构思新巧——现实主义的真切灌注
此种手法与发展等级中的“深刻”环环回扣。《安东诺夫卡苹果》、《娜塔莎》、《清兵卫与葫芦》、《桥边的老人》、《炼金术士》等文本均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现实主义作品具有几个特点: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描写方式的客观性。认清此类理论意义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智慧。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托尔斯泰采用叙事的惊人广度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刻画,对社会恶的大胆暴露以及对崇高道德的追求,使托尔斯泰的小说既具有再现生活的广阔性和丰富性,又具有表现人的心灵世界的深刻性和真实性。理解其手法,学生会记忆深刻,终究会融汇成一种写作力量。
真切描述心境,让人如实地体验生活,这是托尔斯泰人生境遇最直接的呈现,写作因其独特的冷静显示出深度韵味。理论对写作的控制在语言建构上丰盈出现实的画图,灵魂的交流在言语的本质上彰显出思想的高远。
如《娜塔莎》中多角度塑造人物,对比手法的运用;《清兵卫与葫芦》中跌宕的故事情节,传神的细节描写;《桥边的老人》中侧重表现战争的罪恶,人物对话简约,描写方法丰富;《炼金术士》中多种体裁,相互融合,隐喻象征的结合运用,结尾陡转,出人意料。诸多作品一般都能揭示出客观事物内在的因缘,能透过现实深入本质,其观点具有启发性。教师帮助学生摄取其理论,创作思维终究因范式的涵泳潜沉出应有的学理性。由此,学生的写作技巧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文本浸透出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受益无穷。
三、强化对内心世界的描摹,细腻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现代主义的八面玲珑
此种手法与发展等级中的“创新”一脉相承。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后期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半张纸》《墙上的斑点》《骑桶者》《沙之书》《在桥边》《牲畜林》《礼拜二午睡时刻》等作品皆使用了现代主义手法。
现代主义作品具有两个特点:思想特征上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突出表现异化主题。艺术特征上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手法上大量采用象征手法、“意识流”,提倡“以丑为美”“化丑为美”,反传统,求创新。
伍尔芙在作品中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注重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不注重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依赖人物的意识流动来表现人;以人物的心理时间为作品的中心线索,不以情节为结构。在《徘徊在天才和疯子之间》一文中,八面玲珑的技巧展露无遗。语言魅力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意识流的典范在作家的意识形态里贮藏存取,学生于屏气凝神中收获此种手法,在臧否中取舍写作智囊,理论的主体性生发出写作的圣光,让学生遨游在无际的知识海洋,人生视野因此变得丰富而深刻。
作家卡夫卡透过严峻的主题思想,荒诞的中心事件,象征的多层隐喻,构成了他艺术表现的基本特点。作为“弱的天才”,他以自己独特的感受表现了人的孤独漂泊感;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以及人面对异己力量的无能为力。他成功地掌握了现代语言艺术,革新了文学观念。
人类渴望飞翔的梦想也是一种跨越的梦想,而且构成了幻想文学中连绵不断的线索和母题。《骑桶者》中,飞翔本是浪漫甚至是神奇的,可惜这次木桶骑士飞翔的目的却不怎么浪漫。“卡夫卡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卡尔维诺认为,“空木桶”是“匮乏、希求和寻找的象征”,它的确隐含着关于匮乏和充实的寓意。匮乏与充实,世俗和浪漫是可能会反置的。
以文本为鉴学会写作技巧 篇12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写作观是“教生活”,教会学生如何感受、体验生活,教会学生如何写文章。以作家为榜样,作家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来?来自生活。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生活不能搬到课堂上来,而教材中选择的反映生活的文章就成为学生写作借鉴的好例子。
高一教材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选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这是一篇通过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来怀念故乡的散文,那浓浓的乡情倾注在他生活过的角落,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可以捉苇叶上的嫩蜻蜓的水沟,僻静的小胡同,用淡淡的质朴的语言传达了深深的思念。其写作技巧值得学生借鉴,现将其归纳为两点:
一、选取熟悉的事物来写自己的感受,抒发的情感浓郁,易于打动读者的心,产生共鸣
鲁迅要求我们“写熟悉的东西”。老舍对故乡的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难以言表的感情,他把北平称为“我的北平”,就像对母亲的深沉的爱一样,言语是无法表达的,那么怎么办?作者巧妙地选取了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平凡事物来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故乡在哪里?不是北平的诸多风景名胜,如巍峨的长城,雄伟的故宫,陶然亭等,而是他生活过的地方。老舍是平民,他的创作一直有平民化风格,所以他选择了老成墙,写背靠城墙看蜻蜓的安适,“坐在石头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那种安适是1936年离家在青岛的老舍无法得到的,怎不令人思念;他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花、菜、果子,写出了北平的贴近自然的特点,北平的花草蔬菜水果是老舍生活中必需品,也是读者熟悉的,这样清新淡雅的文字一下子勾起读者的游子思乡之情。
于是在“月是故乡明”专题学习结束后要求写一次随笔作文,只要写出自己对家的深切感受,自由命题且不规定字数。从上交的的作文看,效果很好,同学们似乎忘记了字数的要求,都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而且是“言之有物”的文字。湖州的名胜物产很多,诸如“飞英塔”、“大竹海”、“太湖百鱼宴”“丝绸文化”等,在学生的作文中竟很少出现,相反,大家把对家的思念或喜爱寄托在某个生活事件上,比如,周末返家时急切地想见的是村口的那片竹林,与同学发生矛盾了,心里想到的是儿时的朋友一起在小区内的花园里玩耍,想到莲花庄公园的童趣,甚至家附近的菜市场,热闹的商业街,一些卖家乡特色菜肴的餐饮店,总之写出了对家的依恋,情感真挚,感人深受。
二、个性化的细节描写,让文章增添独特魅力
老舍在写北平的物产时,充满自豪感,“美国的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带霜儿玉李,还不愧杀!”,“院子里种花便宜还能招来蝴蝶蜜蜂呢”,“韭菜叶上还有下雨时溅起的泥点”,体现了他的平民风格,令文章增添魅力。
笔者在《师说》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以“老师”为话题写篇作文,注意细节描写,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歌颂老师是很容易的,有那么多的文章和词语可以借鉴,像“红烛”“工程师”“明灯”等,皆是用熟用透的,所以要想写出特色,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亲身经历,才可以不空洞为文。在借鉴了老舍的写作技巧后,细节成就了一篇篇优秀的作文。在学生的文字里找到了昔日读书时的美好时光,而不是厌学的情绪高涨,我们看到:相亲相爱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走过了组建班级时的重重困难;曾经误入迷途的自己怎样在关爱自己的老师如何帮助下,找回自我再获优异的成绩,并且把老师视为知己;生活的困难在师生的帮助下得到解决;有郊游时的欢声笑语停在耳畔;有劳动时的嘻嘻哈哈萦在脑海。这些感情真挚的文字足可打动读者,在课堂上读这些作文时,我注意到学生的脸部表情很丰富,似在回忆着过去。熟悉生活中的感触很深的细节,将一位位老师的师爱谱写。例如某学生写自己的一位老师是严师又是关爱学生的慈师,他写老师在某天早晨抓到一迟到的学生,一把拉住该学生,问“你迟到了,早饭吃了吗?饿着肚子上学有害健康。”从此班级中的学生再没有不吃早饭来上课,也没有迟到的了;还有某老师随口答应学生考试成绩好就会为大家唱只歌,等到兑现诺言时,他只能憋红了脸在教室为大家高歌一曲,同学评价是“跑调跑到哪里都不知道了”,原来老师是“五音不全”的,但是同学记住了这位与大家共同奋斗的老师。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教材是作文材料的宝库,也是学习技巧的源泉。学习老舍的写作技巧,解决了写作文不知写些什么的困扰,让学生学会向生活中寻找素材,利用好生活这个创作泉源;还能初步解决怎么写作文的困扰,让学生知道写作离不开个性化的细节描写,才可文采出众。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莫忘向文本学习写作技巧,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
[2]苏教版《语文》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