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文本(共6篇)
课文文本 篇1
中学语文课文是精选的语言篇目,课文研读非常重要。课文研读是我们写好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基础,课文研读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笔者在课文文本研读方面探索了一些方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予以分享。
一、语文课文章节的研读要细致到位
语文课文章节很讲究顺序合理,思路完整,脉络清晰。我们对课文章节的研读与鉴赏能力,是研读分析课文的核心组成部分。
如宋代著名词人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文章共84个字,文章短小,但作者却写出他一次生活的偶感,情感真挚。我把文章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至“盖竹柏影也”这一章节是叙事部分;第二章节“何夜无月”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章节是抒情部分。从章节上看,是叙事和抒情两部分,也就是叙事抒情结合,先叙后抒。
但继续分读,还会发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至“相与步于中庭”这一小节是记叙部分;“庭下如积水空明”至“盖竹柏影也”这一小节是描写部分;“何夜无月”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小节又是抒情部分,文章巧妙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井然有序,条理清晰。
再进行结构分析。文章很好地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至“欣然起行”这一小节属于“起”;“念无与为乐者”至“相与步于中庭”这一小节属于“承”;“庭下如积水空明”至“盖竹柏影也”这一小节属于“转”;“何夜无月”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小结属于“合”。这样,可以看出苏轼文章笔法运用之巧妙,由写事件的背景到寻友的情景到美丽的月景到表达出自己的心境,文章情思荡漾,一气呵成,出神入化。
研读语文课文文本只有细致到这一步,我们上起课来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的思维。
二、语文课文语言的研读要细致到位
语文课文文本的语言很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先学会语言品析、语言欣赏,才能进一步引领学生学好语文。
如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此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内容很多,有咏雪、有送别、有边塞环境之恶劣,又有将士军营生活。
此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到的景有:外景、动景、全景,也写出地域之远,季节变化之快,风力强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句中“忽”、“一夜”、“千树万树”、“梨花”这些词语需要细致研读,体会其中之内涵。而且这两句比喻生动,画面绚丽。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四句诗虽然写人,但实际上写的是雪,研读中必须把握住“狐裘不暖”、“锦衾”、“角弓”、“铁衣”这些词语来把握作者的情感,作者实则是通过大雪的寒威表达出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是过渡诗句,但句中的“愁”、“惨”两个字却暗暗写出武判官归京路途的艰难与辛苦。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两句写的是内景,写到酒宴的热闹场面、边塞音乐的特色、殷切的话别,作者将人、事、声三者美妙地糅合在一起,呈现出岑诗的特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两句写出边塞寒冷及奇特的景色,写出了军营外的冰雪世界,也写到归客启程的情形,暮雪与红旗互相映衬,一静一动,一白一红,渲染出萧瑟的气氛,更好地表达出送别时人们心情的凝重。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描绘出人们雪中送别时感人的场景。“雪满天山”,情感挚深,暗示作者对朋友的牵挂与担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最后两句感情进一步深化,而且还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似乎从雪地上的马蹄印感受到诗人当时怅然若失之感。
这首诗的语言研读要细致到位,才能更好地体会和领悟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把这种情感融入教学当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开启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更加灵动,富有情趣。
三、语文课文句式的研读必须细致到位
语文课文文本的句式多种多样,每篇课文都会采用不同的句式,而且据我观察,排比句式的运用较多,基本上散文、诗歌、记叙文等文体都会采用排比句式。
如冰心的《观舞记》中一个片段是这样描述的: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颜色……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
这个片段运用四个“假如”句,句式特点分明,并进行了多角度的“人物假设”,表达生动,形态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文势畅达,格调雅观,在排比与反复中抒发自己对印度卡拉玛拉姐妹舞蹈的赞美之情。
在研读课文文本句式的特点时,我们必须抓住主要句式来欣赏文本。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会枯燥无味,才会感染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文本。
四、语文课文朗读方式的研读必须细致到位
朗读是语文教师的专项教学技能,我们的朗读方式各种各样,但朗读必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只有自己做到这些,才能要求学生读好课文。
如寓言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文中的“三问三答”这个片段读法,我是这样理解的:
问道:“值多少钱?”———句中读“值”字后面要拖一下,情感上主要表现出关切、认真地询问的样子。
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句中“笑”字要读出笑意,这样才能表现出赫尔墨斯知道宙斯雕像价格之后情不自禁地有点高兴的心理。
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可以读成:“这个———值———多少钱?”句中“多”字要读得夸张些,这样才能表达出赫尔墨斯的自命不凡。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句中“这个”后面要停顿一下,“白送”二字要读出波澜:“白———送”。这样才能表达出雕像者随意的、不在乎的态度。
我们研究语文课文朗读方式要有创新,要有新意,要有创意。这样,朗读教学就会有灵动,指导学生朗读才会更加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五、语文课文的角度品析研读必须细致到位
语文课文的角度品析指的是我们在品析课文可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如《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来研读品析的:
角度之一: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镰刀头羊;
角度之二:让学生想文中羊的叫声;
角度之三:让学生品味羊儿们所说的话语;
角度之四:让学生画出文中的描写语句;
角度之五: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表现手法;
角度之六:让学生小议文中的那道彩虹;
角度之七: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角度之八:师生总结课文语言的表现力;
以上的角度品析,其实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体会课文而设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研读课文时一定要细致,设想要周到,处处想到如何引导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富有情趣。
六、语文课文把握文意研读必须细致到位
把握文意研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抓住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等地方进行细致研读,并以此来推动语文教学。
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我是这样来研读的: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接抒情,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同时点出全文核心内容,突出“背影”。其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内含悬念,吸引读者。
第二、三段宕开一笔,重点写家境。这一笔非常重要,它把“背影”的故事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对“背影”的故事起着有力的烘托作用———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里,父亲对“我”的爱是多么的感人。
第四段是精彩段落,讲述全文重点事件———父亲买橘子。段中“他用手攀着上面……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全文的关键句之一,全文的焦点就是这个“背影”。作者层次分明、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地描写出父亲的背影。文段中的布帽、布马褂、布棉袄,表现出父亲家境败落、生活贫苦的境况;还有文段中蹒跚的步态,那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描绘出父亲年龄渐大费劲吃力的状况;那“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些动作,又表现出父亲不让儿子觉得自己劳累的细心,父亲叮嘱儿子的话语,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文段中对眼泪的叙述,又表现出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总之,这一文段极力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关爱,处处表达出作者的感动之情。
第五段有重要的表达意义及作用。文段中继续表现出“家境”的不好,还表达出父亲的“忘却我的不好”,而透露出“我”深刻的愧疚与忏悔,还表达出因父亲说自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而发出深长的叹息之情。文章虽然这时已经结束,但作者的羞愧、感伤、思念的感情并没有结束,依然回荡在文中的字里行间,父亲的“背影”依然清晰地定格在读者的脑海里,余音环绕,回味无穷。总之一个字,那就是“美”。
我们在把握文意研读时,应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合交汇。这样,我们处理文段时就会更加到位,更加精准。
综上所述,语文课本研读的方式,我还在探索之中。语文课文研读方式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指导我们的备课,会指导我们写好教学设计,也会指导我们上好课,也会促使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前的研读课文、研读文本必须做到细致、周到。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出彩、才会呈现语文课堂的情趣、生动。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郭其俊.一流教师教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课文文本 篇2
周红梅
一、文章体文本的教学
通过介绍文章体文本的文体形式,使学生强化对这一类文本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写作学知识认识。尤其文章体文本在写作时有大体相同的表达形式,如借助一些写作手段强化文本的文体风格,从而达到强化这一类文本的信息功能特点,更是对学生习作训练强化的很好“样本”类型,从而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如:鲸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课后练习: 默读课文,按照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
形体
习性
食性 呼吸 睡眠 繁殖 说说课文是怎样说明鲸是很大的动物的 学习第1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方法来说明,也可以使用几种方法说明。4 搜集、交流有关鲸的资料。
二、文章体(实用文)文本教学策略分析
(一)“样本类”文本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
1.“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
鲸的特点
借。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去理解,理解不了的有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即方法)。更使学生尝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的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即方法)。”
“样本类”文本选练点在培养学生“聚焦思维”,即能够从文章的写作章法理解文本,然后用这种写作章法去进行日常阅读和写作学习。因此在学习这一类文本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的。”一般这一类文本在课后练习中都有这样的问题:“想想这一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鲸》)“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如,列举数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课文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二)“样本类”文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功用
“样本类”文本属于“实用文”,即作用于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这一类文本,只有在理解了“知识”后,才能提高“阅读”的能力。因为这一类文本在行文上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随着“知识”的逐步减少,学生可掌握的知识点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实现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巧借课文标题优化文本解读 篇3
标题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本的点睛之笔。标题有概括性、针对性和醒目性三大特点。概括性指的是通过标题,读者能够知道文章大概介绍什么内容;针对性指的是文章就某一具体内容展开相关论述,体现文章主要特点;醒目性则是指标题语言精练精彩,吸引读者,醒人眼目,给人美感[1]。
标题可以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可以引领读者预测作者的行文思路,迅速把握文章的框架脉络,提高阅读速度;标题可以对文章体裁及文本内容的理解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标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标题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标题,把握文章的主线,在主线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准确到位地解读文本,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为深入和透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阅读文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立体、多元的解读:解读文体;解读文本结构;解读语意,包括浅层次的细节信息和深层次的核心观点及情感价值观的解读;解读语言;解读策略等[2]21。这些多维度的解读都可以借用文本的标题,巧妙地采取一些技巧与策略来落实。
一、巧用标题 预测内容解读文体
读前预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读前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形成阅读期待,这样,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就自然而然想要去验证之前的预测,从而进行积极的阅读体验。从人教版NSEFC教材众多阅读文本前的 “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and predict the content”可知,根据课文标题进行阅读前的预测更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一)利用标题引发兴趣 预测文本内容
标题往往以生动、别致的特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课文标题迅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其强烈的阅读欲望。而且课文标题是文本主旨大意的浓缩,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前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预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例如,人教版NSEFC(以下所举例子都为同一套教材)Book 3 Unit 2中阅读文本的标题是 “Come and eat here”,该标题以独特的祈使句形式出现,且含有eat这样令学生感兴趣的词。笔者在让学生读完标题后,设置如下三个问题:1. Where does “here” in the title refer to?
2. What can we eat? 3. Why will we come to eat?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标题,学生预测出本文讲述的是主人公邀请大家来他们开的饭店品尝特色饮食。这种预测活动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主动去验证自己的预测。
(二)根据标题深入思考 解读文体风格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明确提出了能识别不同文体特征的要求。人教版NSEFC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标题都隐含着有关文章体裁的信息,因此在读前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标题所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读该文的文体。通过解读文体,理解语篇的体裁结构,促使学生首先在宏观上把握篇章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Book 3 Unit 5的阅读文本“A trip on ‘The True North”时,教师可以针对课文标题设计如下问题:What kind of writing style is this passage? (narrative writing, expository writing or argumentative writing?) 通过标题中的a trip和The True North,学生可以判断出该篇课文为记叙文文体,以此采取恰当的阅读策略,在接下去的阅读中关注时间、地点的变化,从而更快速、更精准地抓住课文的主线,为进一步的细节阅读做好准备。
二、借题发挥 梳理文本信息与脉络
读中环节是阅读课的核心环节,承载着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任务。在此环节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标题,利用其对文本结构与主体内容具有很强体现性的特点,以它为切入点,借题发挥,开展文本阅读和信息梳理活动,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全面地理清文章脉络,对文本细节内容的解读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围绕标题设计问题 理清文本信息
在细读文本时,学生只有抓住文本结构才能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从而深入品味文本谋篇和构思的巧妙。课文标题简明扼要,统领全文,教师可以充分围绕标题设计问题以梳理文本内容。围绕标题设置主问题及相关问题链,能引导学生把所阅读的文章看作有机的统一体,从标题出发理解文章构思、布局、层次结构及逻辑关系,整体感知文本主题和谋篇布局,理清内容框架和思维脉络,理解深层含意,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3]。
例如,在教学Book 1 Unit 3的阅读文本“Journey down the Mekong”(Part 1)时,针对课文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链(见图1),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结构与内容。
问题1通过围绕标题关键词journey,运用4W1H对本次旅行的人物、缘起、时间、方式和地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梳理该旅行的基本信息。问题2至4围绕标题关键词down,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湄公河的发源地和该旅行的难度及原因,让学生意识到本次旅行是由高海拔到低海拔,由北往南沿河往下的,并在这一过程中感知文中主人公的性格品质。问题5和6通过围绕标题关键词the Mekong引导学生梳理旅行前主人公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在旅行途中会看到的沿河风景。这种围绕标题设置的问题链,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全面系统地梳理文中大量的细节信息,感知文本的谋篇布局。
(二)基于标题感悟细节 体会脉络承接
阅读中,只是对表层信息的理解,学生虽读得辛苦,但读后却依然“见木不见林”,因为他们忽视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有机联系[2] 23。要理解“散落在文本各处”的信息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读者需要重点解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子、场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事实与观点、观点与观点、观点与例子之间的关系[4]13。
因此,在文本解读时,解读文章的脉络承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可以巧妙借助标题,梳理信息之间的关系。
例如,Book 6 Unit 4的阅读文本是“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该标题比较独特,耐人寻味。针对标题,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In the title, which part is a fact and which part is an opinion?学生分析后不难发现,标题本身就体现了客观事实与观点态度的逻辑关系。笔者再根据标题中的这两块信息,引导学生感悟标题隐含的各个细节,然后绘制成思维导图(见图2),从而更清晰地体会文本中事实与观点、观点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基于标题进行这样的主线贯穿后,原本复杂难懂的科普信息变得简单清晰、生动有趣,文章的脉络与承接也一目了然。
三、小题“另”做 提升批判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5]9。因此,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思维能力是伴随着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的阅读教学活动而产生的。表层理解关注文本信息,而深度阅读则开启思维[4]47-48。为了实现深度理解,教师可以以课文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深入的阅读,在深入阅读文本信息后,对标题进行质疑,通过重拟标题,并与原标题进行对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Book 1 Unit 5的阅读文本“Elias story”通过伊莱亚斯的叙述,向我们介绍了1952年到1963年曼德拉和伊莱亚斯的故事。文本理解的重点是通过梳理伊莱亚斯和曼德拉的人物关系,凸显曼德拉作为领袖人物的高贵品质。在阅读后,笔者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本文的标题“Elias story”是否合理,若不够合理,请设计你认为更符合文章内容的标题。学生通过深层次的人物关系变化的对比性理解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原始的标题只提到Elias,比较片面,因此有的认为“Mandela and Elias story”更好,也有的认为“Mandelas influence” 更合适。继而笔者又追问:Then why does the writer use“Elias story” as the title?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层理解作者的用意。经过探讨,学生认为作者是从Elias的视角,从被帮助对象这一侧面来烘托曼德拉的伟大。这样,通过鼓励学生对课文标题进行质疑,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更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深入巧出 升华文本情感解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情感态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能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18。文本往往是情感的依托,在文本解读时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因此,在文本解读时教师也不可忽视对文本主人公或作者的情感解读。由于标题的概括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标题为主线,围绕标题进行“深入巧出”的情感解读设计。
所谓“深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深度对话,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容以及文本传递的情感,由境悟情;所谓“巧出”,就是在读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活动,启发学生走出文本,把感悟到的情感适时地表达出来,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出”即输出,可以是“说出”,也可以是“写出”。通过“深入巧出”地对文本进行情感解读,可以有效地实现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情感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Book 2 Unit 4的课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时,教师可以围绕标题中的关键词“how, learn, help wildlife”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先解读文本的“Daisy去了不同地方,遇到不同动物的不同生存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这些信息,再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挖掘体验主人公Daisy的情感变化“sad—happy/relieved—amazed”,从而使学生深切地感悟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刻不容缓这一情感。继而,教师在情感内化之后巧妙地设计活动让学生情感输出:Choose one endangered wild animal on PPT and suppose you are meeting it.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 and try to make up a story and write it down, which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the animal faces and what your feelings as well as what you can do to help it. 学生讨论结束后,再邀请几组学生上来汇报,分享交流情感。通过这样的写出、说出的形式,加深并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标题对于一篇文章而言就像画龙时的点睛之笔,标题虽小,但对于文本阅读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时,教师若能巧妙地利用课文标题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口,围绕标题深度挖掘文本内涵,便能优化文本解读及随后的阅读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升华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莲红. 阅读教学视角:解读文章标题[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15(1):22.
[2] 戴军熔.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基本框架与策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4).
[3] 全颖洁.标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1):41.
[4] 葛炳芳. 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提炼课文关键词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篇4
一、提炼出线索关键词, 把握课文结构
文章的线索, 就像一根链条一样, 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线索就是带领读者走入文章的“路径”, 往往有其独有的标志。只要找到一些指明“路径”方向的词语, 就找到了线索。这些“路径”在具体的文章中就表现为体现线索的关键词。越是深奥的文章越是需要理清线索,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依次写了“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出洞”六部分内容。本文教学的重点, 是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知道作者是怎样按游览顺序有条理地记叙双龙洞的, 并能说出其主要内容。
二、提炼出内容关键词, 把握文章重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学生应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而在课堂上, 让学生说一件事, 学生常常说不清楚;让学生精确地概括一件事, 学生更难以精炼表达。这就需要通过抓住文章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 通过学生自主感悟词语的作用, 从而从把握文章的重心。例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中, 学生通过读书找到了“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感悟这三个词就是徐悲鸿本人的写照, 在课文中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又通过抓“画呀, 画呀”“常常”“一整天”等词语感受到徐悲鸿的是如何的奋发努力、勤学苦练。其中“每逢”一词, 说明徐悲鸿舍去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 刻苦作画。这个词写出了他发奋努力的恒心。每次都这样更能体会他的难能可贵。“画呀画”“常常”“一整天”这几个词通过学生的品读、想象, 徐悲鸿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脑海中。
教师引领学生展开想象, 读课文4- 6 自然段, 做到了“抓词语、读进去, 想开来”, 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 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 把握文章的重心, 感受到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这样做也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提炼出情感关键词, 把握文章倾向
关键词是作者情感的表现点。语文课堂教学, 需要引导学生体悟关键词, 从而点燃他们心中的情感。这样, 他们便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 读出了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 词语的情感被充分点燃。如《水》这一课, 描写了孩子们得水时的热闹场面“: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 全身脱得光溜溜的, 在雨中奔跑跳跃, 大呼小叫, 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 还仰起头, 张大嘴巴, 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从哪些词语感悟到孩子们的痛快?他们词语挨个地找了出来, 有:脱得光溜溜、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享受、抚摸、仰起头、张大嘴巴……孩子们发现了这写词都是动词。这时我又问你们什么时候会有这些动作?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一个个回忆起自己的亲身经历, 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而更能理解因为“缺水之苦”才有“得水之乐”, 这些关键的动词就是将水给人们带来的痛快、舒服、享受、幸福充分描述出来, 而此时教学是不能简单的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谈体会的, 还要以关键词为抓手, 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亲身感悟文本, 体会情感。
四、提炼出主旨关键词, 把握文章主题
作品的主旨往往是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深沉意蕴, 是潜藏在水中的冰山, 这就更需要发现、提炼。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思考性和探索性。提炼出作品的主旨关键词, 本身就是解读作品, 分析文章的思维过程, 这能让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锻炼。如《少年王冕》一课中, 教师在与文中的对话里, 可以抓关键词“孝心”来切入文本, 这个词语对课文内容是一个高度概括, 是王冕形象的突出特点。学生通过初读一下子能概括出“孝顺”一词。接着便从这个词语入手, 从哪里能看出他是一位孝顺的孩子?在学生的心目中构建了一个词语表象, 深入体会文本, 最后在引导学生感悟最能体现王冕孝顺、懂事的第2、3、4 自然段。引导学生辨析“闷得慌“”快活些”的真假性。学生通过对这个词语的解读, 深入文本, 王冕的形象也在学生的心中逐渐清晰, 他明明想上学却说闷得慌, 明明想读书却说放牛快活些。如此懂事的孩子怎会不顾家里的困难而安心读书呢?在这似假非假的话语中包含着多浓厚的孝道啊, 让母亲放心就是一份“孝”。学生在抓住词语充分体会后, 王冕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更加高大起来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 在理解后的朗读里。”由此看来词语学习是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特别是是课文中的关键词更应该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以从小处入手, 抓住关键词,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 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课文文本 篇5
关键词:文体意识 训练技巧 读写结合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43-0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目前,各省的高考中,作文的分值都占相当大比重,有些甚至有“半壁江山”之说。但是在教学中,写作教学却始终是语文教师的心病,许多教师怕教作文,不敢上作文公开课;而写作文,也成了学生最头疼的事。
许多教师中都存在这样的认识:(1)写作靠积累,方法与技能教也教不会。(2)写作要长期,单靠一两节课的例文讲评达不到目的。(3)写作靠天赋,有一些学生怎么教也教不会。这些认识不无道理,有些却也是不愿意深入钻研、探讨写作教学的借口。而许多学生也存在这样的心理障碍:①每次作文都写不出内容,写作总是力不从心;②写作时间很长,觉得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③即便有内容写,也不知道怎么写,写作思路混乱,尤其是议论文,对事物缺乏基本的认知,就更别提怎么分析,如何论证了……因此,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写,学生写作水平,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写作教学,似乎走入了一个困境。
那么,到底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有没有必要?
语文学科的本质是鉴赏与表达。写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表达能力,能够在书面表达中娴熟地运用语言,体现较高的文学修养。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博客、空间等形式的出现,使更多的人想写作,用这种形式与他人交流,并事实上出现了许多出色的草根博客等。愿意写的人都希望自己表达得更好一些,那么对于一些写作基础不好的人来说写什么,怎么写,就成了他们最大的问题。如果今天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的学生今后也有可能遇上这样的麻烦。因此,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说,作文教学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不应该在教学中因为困难而放弃对写作教学的探讨和实施。
那么,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成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呢?
首先,要善用文本,提高学生的文体意识。学生在初中接触的议论文不多,初中教师也不注重对议论文文体的教学,再加上平时报纸和网络上阅读到的大部分是“杂文”,其论证思路,论证结构与标准意义上的议论文还有差距,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议论文文体意识。
中学教材中所选的许多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多读并熟读这些作品,能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社会生活,并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培养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注意和观察力。而这些文本,对写作来说,又都可以是优秀的范文。既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又能学习作者的优美文字。我们可以利用课内的情境设计,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写作冲动,从阅读文本中汲取营养,达到学习和积累的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尤其是高中语文课文中,议论文的篇章不多,就更需要教师好好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议论文文体体验,掌握基本议论文论证结构,理清论证思路。
在教学《劝学》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先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接着让他们模仿本文总分的论证结构进行模仿写作,学生很快在课堂上就列出了写作提纲,并从意义和方法两个角度进行了分论点的阐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类似的可以用作习作典范的课文还有《寡人之于国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怎么驳论然后再立论。
其次,要善用文本,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学生本身对事物的看法就比较单一片面,再加上长期处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较封闭的环境中,对社会问题缺乏一定的敏感,更谈不上比较正确客观的分析了。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恰当利用文本进行问题的分析,进而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进行《游褒禅山记》的教学中,我对作者在记游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了分析。作者从议论人们对所有“不存”的古书上的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结论。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引导学生列举社会中各个领域存在的类似的现象,让他们试着剖析因果,看看最终归于何因,从而去把握作者对治学严谨的明确要求。而第二个论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就更可以联系许多励志事件,给学生以启发。有的学生就联系到北京奥运会上刘翔无奈退赛遭到非议,最终伤愈复出,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事例来体会“尽吾志”和“无悔”的关系,既分析了問题,又得到了人生观的洗礼。
教师应该善于从课内外寻找这些有效的资源,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经典文本的效应。
第三,要善用文本,巧妙模仿,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应该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组织结构的能力,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能运用各种句式、语调和恰当的修辞,使语言更富有文采。能过整体的谋篇布局,使文章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这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但写作习惯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要求和持之以恒地给予训练。
对课文片段改写或仿写的训练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许多学生,写作时往往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什么语句来写可以生动些,更不用说怎样使论证更有力了。于是我结合语言表达来提高他们的论证能力,如《劝学》中有大量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使用,我就要求学生模仿第四段的句式要求,进行同一论点的论据罗列。刚开始,学生只能写出两三句的模仿句式,在追加了一次的课后仿句作业后,大部分学生就能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写出一段论据了。在文本经典语句的示范性作用下,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对象,有了正确的参照文字,再多配合片断训练,自然而然就增强了论证能力。
总之,写作教学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不能指望今天教了明天就会。我们不能把它孤立起来,应该跟阅读教学结合。指导学生写作时,先从几句话、几段话、小短文开始,从感觉到模仿到创新,缩写、扩写、仿写、续写直到自己写作,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课内资源相当丰富,选择合适的篇目作为范文,在阅读教学中与写作多进行联系,是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的。
当然,完全依赖课内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课内名篇只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的桥梁,更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应该提高素养,做一个“杂家”,与时俱进,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能够更好地综合运用课内外资源,具备更强的能力,真正教会学生去观察体验,分析现象,并把写作当做队社会认知的表达。学生愿意写了、爱写了,教师对写作进行教学也就不那么累了,这才是走出写作困境的真正出路。
参考文献
[1] 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
[2] 朱光潜.谈美书简[M].岳簏书社,2005(1).
课文文本 篇6
一、紧扣关键词,由表及里
阅读理解是一项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感知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教师有对文本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有层次、有步骤地,由表及里地剖析文本,借助想象,完成对文本中知识意义的建构。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抓住了“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这句话,扣住“饱经风霜”分五步激发学生想象:(1)让学生观看三幅老人面部的图像(又黑又瘦的脸、苍白蜡黄的脸、苍老枯瘦的脸),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看到了怎样的脸?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脸?(2)让学生尽情想象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一张脸?(3)在农村,你见过那饱经风霜的脸吗?(4)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旧社会中富人“容光焕发”的脸。(5)通过“饱经风霜”的脸与“容光焕发”的脸作比较,你们体会到什么?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充分发挥词语丰富内涵的召唤作用,顺藤摸瓜,借助观察画面,品文诵读,激活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我通过对文本空白的补充和延伸,深刻领会到鲁迅先生痛恨那不公平的黑暗社会,同情穷苦的劳动人民的情感,从而使阅读更富有灵性,意义更丰富,感悟更深刻。
二、激活课中图,品诗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文学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十五从军征》时,我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诗的意蕴。
(1)诗中哪句诗最能表现老兵从军历时之久?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老兵服兵役65年,在80岁回乡的路程,此时他的心情怎样?请用具体语言描述。
(3)他是怎样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亲们怎么告诉他?
(4)假如你是乡里人,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5)面对这一切,老兵拄着拐杖“出门东向看”,他在看什么?(6)“泪落沾我衣”是写老兵在哭泣,老兵在哭泣什么?他为什么哭泣?
在教学中,我以“老兵回乡见闻”为主线,把老兵见到的无限凄凉之景和道不尽的悲哀之情像放电影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缩短了学生与古诗词的时空距离,让学生与诗人或诗中的主人公进行真诚的对话,进而渐渐了解并热爱上中华民族的古文化。
三、抓住情感线,内引外联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的一个中心句或一条情感线,做到一线串珠,内引外联,“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就能够填补文本的空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作者丰富的内心视线,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并进一步构建情感丰富的课堂。
如《白桦林的低语》有一条情感线贯穿全文———“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我在教学中,抓住两个自然段进行探究,发挥想象,树立起守林人的崇高形象。
在第五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两点:(1)联系见闻谈体会———让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父亲有烟瘾总是戒不掉烟谈体会,让学生谈醉酒误事的事例,让学生谈听歌曲而不能听、爱看书报而不能看的感受,想象守林人在岗位上绝不抽烟、严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的情景;(2)剖析守林人的精神世界———他们为什么要用“双眼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为什么“不能将他原谅”?其深层意义是守好森林,默默奉献,这正是“我一直怀念你”的第一个原因。
在第六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象守林人在茫茫的林海中寂寞的情境,让学生谈自身寂寞的事例及感受,通过课内知识的引导和生活实际的再现,让学生体会到守林人热爱本职工作、以苦为乐的精神。紧接着,我播放了大兴安岭的风光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想象:森林是大地的绿毯,这绿毯除了铺到北京城的边上,还会铺到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到守林人的坚定信念,从而对守林人产生敬佩赞美之情。这正是“我一直怀念你”的第二个原因。
我正是抓住第五、六两个自然段的剖析,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发挥想象,才使学生感受到“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领悟到作者“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的深层意图。
四、设疑“闹矛盾”,引思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课堂导语在矛盾处拉开课堂的“序幕”,激疑引思,品读探究,通过语言描述、渲染描摹、情境想象,让学生内心的视线变得生动丰满,感受变得丰富深切、细腻敏锐。
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让学生欣赏,听后说感受;紧接着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进入文本:(1)假如我告诉大家,这么一位出色的琴手以前竟是一位“音乐白痴”,你们相信吗?是怎么想的?(2)课文中的人物为什么能从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出色的琴手?我通过设计“音乐白痴”与“出色琴手”的矛盾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在读书探究时,我紧扣插图,切实解决三个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关老人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仔细体会老人金子般的心灵。文章中多次出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我激发学生想象:“我”像拉锯一般的琴声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老人正独享的幽静,而老人却能“天天早晨”都“静静地听着”,表情如此“平静”,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与思议,从人物的语言、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了解老人的语言蕴藏着对少年的爱惜与鼓励。(2)让学生结合课文想象“尽心尽力地演奏”、“汗水湿透了衬衣”的两个情景,体会出琴手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对拉琴的全身心投入,感受琴手的勤奋与真诚。(3)假如“我”当初知道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那“我”这个“音乐白痴”还能成为“出色的琴手”吗?“我”获知老人善意的“耳聋的秘密”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我”为什么没有点破秘密?课堂上,我组织大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一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