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文本(精选10篇)
功能文本 篇1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以及文化交流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需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 积极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提升文化软实力。该文在文本功能理论的基础上, 对少林寺景点翻译进行个案分析, 比较英汉旅游网络文本功能, 提出翻译策略, 以期为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本功能,翻译策略,旅游宣传文本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第一大产业, 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UNWTO) 研究表明, 旅游业每增加1单位附加值, 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单位附加值。21世纪以来, 旅游业和观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及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主要贡献者之一。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国际交流, 加深文化理解。
旅游景点的外宣工作则能够促使文化”走出去”,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积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不断加强文化”走出去”的平台建设。因此, 如何加强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工作, 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吸引到更多的国外游客, 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文本功能概述
功能语言学认为, 文本服务于特定的交际目的。文本功能的理念被引入翻译中来。
莱斯在《翻译批评—其潜能与局限》一书中, 将文本功能引入翻译批评, ”分析文本类型是翻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 (Reiss, 2000) 。她借用德国心理学家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 (描述, 表达, 诉请) , 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
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让读者认知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现象, 传达信息、知识、观点, 是事实在语言维度的传递, 其内容或主题是交际中的焦点。表达型文本则注重文本的艺术形式和美感, 重视语言的美学特点, 原文本在美学上的展示成为交际的重心。操作型文本的目的是引起读者某种行为反应, 目的在于呼吁或说服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按某一种方式行事, 该文本类型的目的是要达到某种言外效果, 其中心是”吁请”。不同功能的文本应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诺德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存在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 (Nord, 2005) 。
2 英汉旅游宣传文本功能比较
对于旅游宣传文本在英汉两种文化环境下, 其功能的对比分析将有利于翻译活动更好进行。
例1:Buckingham Palace has served as the official Londonresidence of Britain’s sovereigns since 1837 and today is the ad-ministrative headquarters of the Monarch.Although in use for themany official events and receptions held by The Queen, the StateRooms at Buckingham Palace are open to visitors every year.
例2:少林寺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 历史上有少林僧兵保家卫国、抗击倭寇的佳话。1983年, 少林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时下, 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的发心护持下, 少林寺在禅、武、医文化上, 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少林文化已被世界越来越多的民族认同, 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友谊的纽带。在世界各地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心目中, 少林文化不仅成了中华武术的代表, 也成为中华佛教禅宗文化的独特意象, 更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上述两例分别来自于白金汉宫以及少林寺的官方宣传网站。例1中, 文本语言简洁明了, 没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 开门见山的介绍白金汉宫的基本信息, 功能倾向于信息型, 即其主要目的是传达客观信息。例2中, 文本前半部分用词朴实, 主要用于信息的表述;而后半部分则采用华丽的表述和夸张的描写, 表达中国传统的意象之美, 更侧重于引起国内读者在美学上的共鸣。呈现出表达型的文本功能, 注重文本的艺术形式和美感。
英语中旅游宣传文本的功能倾向于信息型, 而汉语同类型文本功能则为信息和表达型功能的融合。
3 个案研究
少林寺承载了中华佛教文化的传承, 因而驰名中外。其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潜在旅游者的选择。
文本功能的不同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需要得到体现, 文本功能理论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 而应是译文在译语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功能。” (陈小慰, 1996)
原文: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 背依五乳峰, 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 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 西为少室山, 各拥三十六峰, 峰峰有名, 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 故名”少林”。1983年, 国务院确定少林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译文:Shaolin Temple is situated at Shaoshi Mountain in the west of Songshan Mountain ranges, in Dengfeng City, Henan Province.Against the backdrop of Wuru Peak of Shaoshi Mountain, it is surrounded with forests and hills as its natural defense.The“Shao”in“Shaolinsi”refers to“Shaoshi Mountain”;lin means“forest”and si“temple”.The name of Shaolin Temple literallymeans“temple in the woods of Shaoshi Mountain”.
在上例中,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客观提供少林寺位置信息, 主要是传达信息, 符合信息型文本的特征。译文将所有的信息点翻译出来, 将原文本的信息功能传递给译文接受者。文本功能如果是信息型的, 采用直译的方法可实现功能的完全对等转化。
原文“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使用了四字短语, 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呈现美学特色, 符合表达型文本的特征。英语旅游宣传文本功能往往是信息型的, 原文功能和译文功能出现冲突。根据文本功能理论, 在此种情况下, 应将译文的功能放在首位。在译文中, 采取了编译的策略。
4 结束语
本文以文本功能理论为基本框架, 分析了英汉旅游宣传文本在功能上的异同, 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以期为翻译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提高旅游外宣翻译的质量,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Reiss 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New York:American Bible Society and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2000.
[2]Nord.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3]陈小慰.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 1996 (3) .
[4]吴艾玲.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 (10) .
功能文本 篇2
摘 要:《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关于梦境的描写,这些叙梦情节不仅是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析其中的叙梦情节在推动小说情节、暗示命运、连缀文本、渲染氛围和设置悬念等方面的文本功能。
关键词:《三国演义》 叙梦情节 文本功能
叙梦情节不仅是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文本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作用,《三国演义》中的梦境描写就具有独特的文本功能。著超在论小说写梦的问题上曾高度评价:“中国小说,无一书不说梦,《三国志》、《水浒》梦在夹理,此上乘者也。”[1]《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关于梦境的描写,虽有学者做过详细统计,但因所持标准不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根据是否由睡眠做梦作为标准进行梦境统计,认为其中共描写了25个梦境。这些有关梦境描写的情节在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或国家命运、连缀文本、渲染神秘气氛、设置故事悬念等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文本功用,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和探析。
一、推动情节发展
在古代小说中,描写梦境不仅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且也是构成情节内容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甚至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艺术功能。梦境的叙述成为情节发展的催化剂,每一处梦笔的设置都巧妙地引出下一情节,一方面干扰和阻断读者的阅读思路,使情节跌宕起伏,同时也让情节的发展与文本的谋篇布局相一致。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叙梦情节就很好地发挥了上述功能。如在小说第十五回中,刘繇和孙策在神亭岭僵持对战,作者叙写孙策被光武帝召见之梦,推动情节的发展。当时双方的战斗处在僵持状态,小说既要让情节向后发展又不能不写战场,于是作者就借用孙策此梦,让他梦醒后去光武庙祭拜光武帝,同时设计其在回营之前去探看刘寨。刘军探子探得消息后,禀报军情,太史慈不候将令,披挂上马迎敌,于是就有了“太史慈酣斗小霸王”这一情节,也才有了后来孙策收服太史慈。此处穿插的梦笔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作者巧妙地通过孙策之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僵持对战过渡到收服太史慈,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又如第八十五回中,刘备因伐东吴战败,退居白帝城,在永乐宫染病不起,日渐沉重,作者接着设计刘备梦中与关羽、张飞鬼魂相见之情节,正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刘备的梦中,关羽说道:“臣等非人,乃鬼也,哥哥与兄弟聚合不远矣。”(第85回)刘备惊觉后,便感叹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此派人往成都请诸葛亮、李严等人赶赴永安宫听受遗命。刘备此梦成为他托孤的催化剂,使其由染病不起发展到白帝托孤。上述梦笔的设置都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也使读者获得了很好的审美享受。
二、暗示人物或国家的命运
《三国演义》中有些叙梦情节具有很强的暗示性,作者通过梦境的描写来暗示人物或国家的命运,具有预言的作用,梦中人物的生死、国家的兴亡都一一应验,不仅对后续情节做好了铺垫,也让读者不禁感叹梦示吉凶,梦示兴亡。其叙梦情节中一部分是暗示人物的命运,另一部分则是预示国家的前途。
《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做的梦都预示着个人的生死祸福,此类叙梦情节便具有暗示人物命运的功能。如在第七十三回中关羽梦见有一黑猪咬其足,不久,关羽便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杀害,此梦正好暗示了关羽将要被杀害的命运。作者有意设计此梦,为关羽日后的亡身埋下了伏笔,使情节前后呼应。再如第一百零四回中,魏延梦见头上长角,行军司马赵直先是安慰魏延,后向费祎说出了真实的判断:“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头上有刀,其凶甚矣。”(第104回)果然没过多久,魏延谋反,最后被马岱所杀,行军司马赵直的梦占最终应验。此处的梦笔正是为魏延日后被杀的命运进行暗示。此外,钟会梦见被数千条蛇咬暗示其将亡身,邓艾梦见脚下迸出一泉暗示将死于蜀地等,都体现了叙梦情节在暗示人物命运方面的文本功能。
《三国演义》中叙梦情节除了暗示个人生死祸福之外,还有些情节预示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国家的兴亡、政权的更迭在梦境中埋下了伏笔,如在一百零五回中叙写的刘禅梦见成都锦屏山崩倒,形象地暗示了蜀国日后灭亡的命运。刘禅作此梦时,诸葛亮刚好去世,诸葛亮的辞世对蜀国来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可以说这时蜀国气数将尽,没过多久,魏将邓艾攻破蜀国,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一处梦笔便预示了蜀国的命运,恰到好处的梦境描写凸显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再如第七十八回,曹操的“三马同槽”之梦暗示着曹氏政权最终将被司马氏政权所取代。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槽”,当他第一次梦见时,他怀疑马腾父子可能对他产生威胁,后来马腾死后,他又做了同样的梦,贾诩为了安慰曹操说该梦为吉兆,而小说有意在后面写道“后人有诗曰:‘三马同朝事可疑,不知已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第78回)为了点明曹操梦中的三马应是司马懿父子,从而进一步暗示日后曹氏政权将不保,最后被司马氏政权取代的命运。作者用梦境描写来暗示政权的更迭,不禁让读者感概江山兴亡亦如梦一场。
三、连缀文本
所谓连缀文本即用梦境来贯通和过渡情节的发展,串联整个文本,使文本得以整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梦兆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影响很深,作家也常常利用这一社会心理,巧妙地运用叙梦情节来连缀文本,使之成为情节与情节之间相互关联和推移的一个重要环节。
梦境描写常常出现在故事情节的转折之处,当小说出现重大人事变化时,梦往往是发端。例如关羽、刘备、刘禅、钟会的梦就勾连着蜀国逐渐走向衰亡的过程。关羽梦见黑猪咬其足是他日后被杀害的征兆,关羽的死,其实是蜀国由盛转衰的开始。随后,刘备因关羽被东吴杀害而要为关羽报仇,于是亲率大军七十万攻打东吴,结果惨遭失败,接着刘备也在关羽和张飞的鬼魂托梦之后抱病身亡,刘备的死对蜀国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接下来的梦笔是刘禅梦见成都锦屏山崩倒,锦屏山就好比是支撑着蜀汉社稷的诸葛亮,此梦便预示着诸葛亮的去世,同时也象征着蜀国的气数将尽。到了诸葛亮的鬼魂托梦给钟会,嘱咐他入蜀后不要妄杀生灵时,则暗示着蜀国将彻底败亡。从以上梦笔可以看出,作者把这些梦境组成了一串脉络,构成了一个体系,把梦境作为情节的发端,梦又预示情节的发展,梦与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梦与梦的串联贯通着情节,连缀着文本。再如第六十一回中曹操梦见三日争辉,曹操起兵四十万与江东孙权在濡须口对峙,一场近百万人的生死之战一触即发,这时曹操正处在进无胜算、退无借口之际,在这种情势下他梦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忽见江山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于寨前山中,其声如雷”(第61回),曹操梦醒后引五十余骑,径奔出寨,去寻梦中之地,忽遇孙权,双方交战,曹军不敌,众将救回曹操。操回营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之应,久后必为帝王。”(第61回)曹操在权衡后,不战而退,一场大战得以避免。此梦使小说的情节发生了重大的逆转,使大战一触即发的局势过渡到曹操退兵,双方休战,同时也为日后三足鼎立埋下伏笔,此后的故事情节便按照三足鼎立的线索铺演,因此,曹操此梦起到了连缀文本的作用。
四、渲染神秘氛围
渲染神秘氛围即通过梦境描写渲染和烘托气氛,为小说增添一层神秘色彩,将原有的气氛进一步推向高峰。《三国演义》中叙梦情节渲染神秘氛围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鬼神托梦这一类型中。“所谓托梦是指将情意寄托在梦中,亦即依托于梦来通情达意,满足某种愿望。”[2]
在故事情节发展的紧要处穿插神灵或鬼魂托梦,不仅使故事内容充满神秘色彩,而且让读者被神秘的气氛所笼罩,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如第十五回孙策在神亭岭与刘繇对战之际,梦见被光武帝召见和第七十七回关羽死后托梦给刘备这两处叙梦情节,作者借鬼神托梦有意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神秘气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梦兆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影响很深,因而读者在读到此处时,不仅被这种神秘的氛围所牵引,而且对此充满神秘感的梦境产生阅读期待。再如曹操梦见自己被梨树之神剑杀,当时的背景是关羽被东吴杀害后,东吴为嫁祸给曹操,就派人把关羽的首级献与曹操。曹操因为敬重关羽,于是厚葬关羽,奇怪的是自从厚葬关羽以后,曹操每夜合眼便见关羽,甚是惊恐,于是怀疑旧殿多妖孽,欲建新殿居住,为了建筑新殿便找到了跃龙祠旁的一株大梨树作为新殿之梁,但令人惊奇的是梨树居然锯解不开,斧砍不入,曹操不信,亲自拔剑砍树,结果被血溅满身,树居然有血,曹操大惊,掷剑回宫。读者读到此,一定还沉浸在这种神秘奇特的气氛中。哪知接下来更为奇特的事情发生了,曹操回宫后的当天夜里梦见被梨树之神剑杀,而且醒来后头痛难忍,遍求良医,不能治愈。这一叙梦情节将神秘气氛推向了高峰,读者也不禁被这一神秘的梦境所吸引或对之感慨不已。
五、设置故事悬念
所谓设置悬念,主要是利用人们对人物命运和故事发展的期待心理,从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让读者在悬念的发生至解除过程中产生揣测、期待等复杂的心理感受,以便吸引和集中读者的注意力与阅读兴趣。
《三国演义》中的有些叙梦情节通过设置悬念,不仅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起到了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将读者在不知不觉间牵引到后面的故事中。邓艾取西蜀时做的梦就让小说悬念迭起。在小说第一百一十回,邓艾行军前做一梦:“梦见登高山,望汉中忽于脚下迸出一泉,水势上涌。”(第116回)护卫爰邵占梦后指出:“将军此行,必然克蜀;但可惜蹇滞不能还。”(第116回)读者读到此处一般都会担心邓艾的命运,急于了解爰邵预料的结局会不会应验。这里设置的悬念起到了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效果,在引发读者猜测和联想的同时把读者引入到故事情境中。又如在第六十三回中,刘备梦见有一神人手执铁棒击打其右臂,这一处梦笔也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当时在荆州的诸葛亮夜观天象得知主将帅多凶少吉,特遣马良送信给刘备谏阻其进攻雒城。庞统却误认为孔明怕他夺取西川取得战功而故意写信相阻。于是坚持与刘备进兵取雒城,行军前夜刘备梦见神人手执铁棒击打其右臂,因此有所迟疑。庞统劝刘备不要因此梦而迟疑,于是刘备按原计划与庞统分兵去取雒城。读者读到这里便会对庞统的命运产生或猜测或担忧的心理,这正是作者设置悬念的目的,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引入到后面的故事情节中,当读者读到从小路取雒城的庞统不幸死于落凤坡时,便意识到刘备之梦正是他失去庞统这一右臂的征兆,心中不禁要为庞统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更为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所折服。
结语
《三国演义》中的叙梦情节可以说是作者精心独特的设计,它不仅是作为一种故事情节,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人物或国家的命运、连缀文本、渲染氛围和设置悬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文本功能。作品以梦示吉凶,以梦说兴亡。“三分之割据皆成梦。先主、孙权、曹操,皆梦中之人;西蜀、东吴、北魏,尽梦中之境。谁是谁非,谁强谁弱,尽梦中之事。读《三国》者,读此回述梦之文,凡三国以前、三国以后,总当作如是观。”[3]因此,通过对《三国演义》中叙梦情节的探析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小说精彩奇妙的艺术魅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方民族大学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三国演义》中涉梦情节探研”[YJCX-WSXY-006]成果)
注释:
[1]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册),济南:齐鲁书社出版,1990年版,第140页。
[2]傅正谷:《中国梦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150页。
[3]陈曦忠,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2页。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罗贯中.毛宗岗评《三国演义》[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3]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4]陈晓芸.《三国演义》与”梦”[J].明清小说研究,1992,(02).
[5]宦书亮.《三国演义》涉梦情节的文化学心理学阐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05).
功能文本 篇3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往来的日趋频繁, 我国对不同语种之间的法律翻译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 对翻译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法律文本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我国关于法律文本翻译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1 法律文本的特征
法律文本是绑定了法律效力的文本, 是法律内容和法律效果的载体;其翻译是翻译界和法律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法律文本由于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其翻译必须不折不扣, 准确无误地译出原文的内容。与此同时, 在文体风格和法律效应上也要达到对等, 一字之差, 则可能关乎财产生命的安危。
法律文本作为一种特殊文本, 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其专业性强, 句子长而复杂, 用词准确、规范, 语篇结构严谨。并且, 频繁使用现代英语中极少用的古旧词汇;大量使用专业术语、法律行话;故意使用意义含糊的词语;大量使用累赘词以表达单一的法律概念;并试图以最精确的词语和形式来表达法律概念。因此, 法律文本翻译过程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 对译者的要求极高。译者要做到统揽全局, 正确把握法律文本中的每个细节, 把握原文的总体意图和功能, 正确理解原语的法律条文, 忠实地再现源语信息及其译文风格。
2 当前法律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当前我国法律文本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法律术语翻译错误。法律术语翻译至关重要, 翻译地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翻译质量的好坏。术语翻译错误会使译文读者产生误解, 甚至造成严重的法律纠纷。
第二, 文体使用不当。法律文本用词规范, 语言结构严谨, 逻辑严密, 较其他文本其文体更为正式、刻板, 多使用被动语态, 这是由法律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但是, 如果对法律英语的文体把握不当、认识不清, 翻译中也会产生歧义和错误。
第三, 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译。翻译工作者要处理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对译, 而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间寻找结合点。由于法律英语包括各部门法及诸多法律边缘学科, 译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 还须熟悉相关法律知识, 具备相应的法律文化底蕴, 稍有不慎就会谬以千里, 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读者反应”论和“内容优于形式”论, 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的二项核心内容。“功能对等论”将翻译的重点从历来注重信息形式, 转移到重视信息内容与读者反应上来, 强调译文与原文在交际功能上的对等, 而非形式上的对应。[1]奈达提出, 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 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2]源语和译语语言文化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为达到“功能对等”, 译者必须巧妙地处理这些差异。
功能对等论对法律文本翻译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法律文本翻译中, 为达到预期目标, 法律翻译中要注意语言表象背后法律功能的对等, 即源语文本和目标语翻译文本在法律上所起的作用和效果的对等。这和Nida (1969) 提出的功能对等原则正好契合, 法律文本翻译若以此为参考, 将能直观地检验原文的内容和法律效果是否被完整地移植入译文中。
4 功能对等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
4.1 目的性法则
在目的论中, 目的性法则是最高法则, 目的决定手段。法律翻译是有目的性的交际行为, 不同的参与者包括发起者、委托人、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使用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并通过相互作用实现整个翻译过程。目的论强调, 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适用于带有特殊功能及目的的翻译行为, 诸如法律文本翻译。[3]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 译者必须熟悉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 精通法律知识, 根据翻译目的积极地与发起者协调, 翻译出具有相同法律效应的文本。
4.2 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
功能目的论提出的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有助于译者较好地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 保证译文能够忠实、通顺, 准确地传递原文的意义和法律效应。为译者提供了两个基本的翻译标准:1) 忠实性法则要求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 实现语际连贯;2) 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让接受者理解, 实现语内连贯。
法律语言属专门用途语言, 法律文本具有国家强制力、神圣不可侵犯, 因此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法律文本具有有别于其他非法律文体的准确、严谨、客观、庄重的文体特征, 还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及重要的社会功能。这就更加要求法律文本的译文要绝对忠实于原文, 要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 译者要熟悉法律文体特点, 正确把握原作的功能和意图, 正确选择与确定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 实现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 再现原法律文本的庄严性和权威性。
4.3 忠诚原则
忠诚原则认为“译者必须向译文接受者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译者应尊重原文作者, 协调作者意图与译文目的”。[4]忠诚原则使法律翻译行为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和影响, 在该原则的约束下, 译者会意识到, 仅凭自己的语言、法律和翻译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不够的, 自己对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还负有相当的的责任, 应严格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会慎重考虑, 译文的语言是否符合原法律文本的的语体规范, 能否被受众理解和接受, 使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在法律上达到对等的作用和效果, 尽量避免译文产生歧义和费解, 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交际目的。
4结束语
法律翻译要忠实地再现原法律文本的意义和功能,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具有实际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法律文本翻译中, 若以此为参考, 将有助于译者更好地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 使译文读者能够解码出原文读者所必须理解的内容和法律效果, 使原文和译文在内容和法律效果两方面都达到对等。功能翻译理论赋予了译者更多的自由和创造性, 更加解放了译者, 译者由往日的被动传播文字信息的“翻译一族”, 渐渐转变为在翻译过程中更活跃, 责任感更强的“交际专才”。[5]因此, 主张将功能翻译论应用于法律翻译中是适用有效的。
法律翻译是译学研究中的新领域, 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 通晓法律知识, 对法律翻译具备有效的批评能力和准确的认知能力, 具备娴熟的语际转换能力, 在目标语中实现功能对等。作者认为, 法律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有效结合, 将进一步促使法律文本翻译更具权威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然而, 有关法律文本翻译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该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Nida,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 1969.
[3]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 eign Language Education Company.2001.
[4]张长明, 仲伟合.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性[J].语言与翻译, 2005 (3) .
功能文本 篇4
关键词: 英语标识语 文本结构 语用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的标识语在公共场所越来越常见,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标识语在酒店、机场、旅游景点、道路交通、餐饮、医疗卫生等随处可见。标识语,又名公示语、社会标志语,具有交际目的突出、使用对象明确的特点,是在公众场合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应用范围很广,属于社会管理用语范畴。标识语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形态,有其独特的语言结构和文本特点,它服务的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旅游人士、商务人员及涉外交流人员等。正确规范的标识语,能有效展示城市的文明现象,有助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从而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国际化进程服务。
1.英语标识语在使用中大致有以下几种文本结构
1.1使用祈使句
Caution Mind the Step 注意 小心台阶
Keep Off the Grass 请勿踏草地
Dispose Of Cigarette Buttes Properly 别让您的烟头留下火患
Please Keep the Park Clean 保持园内清洁
Dont Tap On the Glass 请勿拍打玻璃
在英语标识语中,在表示请求、建议、命令等语义时往往使用祈使句。如:用句型“Do not...”开头,明确表示禁止对方做某事,语气强硬,态度坚决。如:Dont Tease the Animals(不准挑逗动物),Do Not Block Drive(禁止堵住车道),Dont Disturb the Driver(请勿打扰司机),Dont Drink and Drive(严禁酒后驾车)。“Please...”句型的使用,使语气更委婉。如:Please Select Departure Station(请选择起始站),Please Tender Correct Fare(请备好零钱),Please Exit in Order(请按顺序出站),旅游交通、服务机构使用please,不仅显示礼貌、规范的用语,而且提高服务效率和公众的满意度。
1.2 NO+名词(或动名词)
No Pets Allowed 禁止宠物入内
No Climbing 禁止攀爬
No Exhibits Beyond This Point 非展区,参观者止步
No Access to Vehicles and Personnel 车辆行人不得通过
No Running or Walking Up Slide 禁止向滑梯上方奔跑或行走
No Stopping 7am-7pm Except Buses 除公交车外,上午7点至下午7点禁止停车
NO+名词(或动名词)的句式,在英语标识语中很常见,在这个句式中,强调某种行为是禁止的,违反此类公示语的警示,往往会受到惩罚甚至要承担后果。我们可以常看到此类标识语,如:No Exit Entry Only(禁止出去入口),A Private Path No Admittance(私家小路 禁止入内),No Food Drink or Chewing Gum to Be Taken Into the Library(禁止将食品、饮料或口香糖带入图书馆内),No Offensive Language or Behavior(严禁攻击性语言或行为),No Photography(禁止拍照)。No+doing/过去分词,句型使用时语义确定,语气坚决,如:No Boarding After Drinking(酒后不能上船),No Charge Provided(不找零钱)。尽管英语中有的表达用动词或名词意义相同,但在日常公示语中,在表达劝诫时更倾向于用名词,如:不用Dont Enter而用No Entry,不用Dont Climb而用No Climbing,不用Dont Touch而用No Touching(禁止触摸),不用Dont Park而用No Parking(禁止停车),不用Dont Cross而用No Crossing禁止横穿,后面的公示语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1.3用名词或名词词组
Route 参观路线
Temporary Exit 临时出口
Souvenir Shop旅游纪念品商店
Heritage Tree 古树名木
Administration Office 公园管理处
IC Card Vendor IC 卡售卖点
在英语标识语中,大量使用名词及名词词组,表示“静态”意义,目的在于向公众提供服务、指示、说明等特定的信息,帮助公众了解所处的环境或所在场所的相关情况。
1.4用名词+过去分词
Dogs Prohibited in Children Play Area 儿童玩耍区严禁犬只入内
Photos Allowed 允许拍照留念
Visitors Not Admitted 谢绝参观
Crossing Tracks Strictly Prohibited 严禁穿越轨道
Fines Doubled 加倍罚款
上述例句都是被动句,省略助动词be,在英语公示语中,这种句型就是让对方也就是动作的执行者按照要求去做某事,尽管省略,意思还是一目了然。
2.英语标识语的语用功能
2.1指示功能
英语标识语向公众提供公共设施相关的服务状态、服务承诺、服务公告、商业广告等情况,目的是告知公众,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强制或限制。公众在标识语的引导下,明确自己的行为方式,例如:Domestic Flight(国内航班),Airport Lounges(机场休息室),Airport Shuttle(机场班车),Inquiries(问询处),Baggage Claim Area(行李领取处),Convenient store(便利店),Childrens Wear(儿童服装),Exhibition room(陈列室),Fax and Copy Service(传真复印服务)等。这些公示语不是让公众去做什么及如何采取行动,而是告知公众的服务内容及服务设施如何使用。
2.2提示功能
英语标识语具有提示功能,告知公众何种行为合乎规范,以及如何采取行动,提示性标识语起到提醒的作用,没有严格的约束性,如恰当使用,就能给公众预先一些警示,避免一些麻烦或危险。例如:Caution:Keep Your Head & Arms Inside Your Car(注意:不要把头和胳膊伸出车外),Safety First,Slow Down(注意安全 减速慢行),Out of Service Please Wait(暂停服务 请稍候),For Your Safety and Security Please Proceed in Order(为了您的安全,请自觉遵守乘车次序),Beware of Pickpockets(小心扒手)等。
2.3限制性功能
英语标识语具有对公众行为提出约束、限制的要求,这类标识语目的是要求公众的行为应遵守相关规定及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因而此类公示语措辞准确,语义直白,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例如:VIP Only (贵宾通道),Staff Only (员工通道 顾客止步),Emergency Use Only(仅供紧急情况下使用),Dogs Must Be on leash at All Times(犬只必须始终使用狗链),Children Are Free If Supervise(有监护人的儿童免费),Pay in Cash(现金支付)。
2.4强制性功能
英语标识语对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性的要求,具有明确某种行为是不可为或禁止的,对违反者要处以惩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言语客观,语气直截了当,让受众必须执行,没有让步的余地,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例如:No Crossing(禁止穿越), No Parking for More Than 72 Consecutive Hours(禁止连续停车超过72小时),Do Not Pick Flowers or Fruits(禁止采摘),No Boarding After Drinking(酒后不能上船),Unlicensed Persons Are Prohibited(严禁无证驾驶),Please Do Not litter(请自觉维护场内卫生环境),Please Wear Life Vest(请您穿好救生衣)等。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将语言文本功能分为三种主要功能,即信息功能(information function)、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根据纽马克的语言文本功能理论,标识语在实际运用中也具有这三种文本功能。首先公示语具有宣传、广告、公示、说明、劝导的召唤功能;其次有提供服务状态、服务承诺等信息功能;再者公共场所的一些配有文字说明的图标或标志及一些语言符号,兼有表情功能。因而英语标识语翻译时,要准确判断标识语的翻译转换的理论依据,注重词汇的选择、实现功能对等、转换对应及语言的文化内涵,真正发挥英语标识语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信息服务作用。
3.结语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情况下,英语标识语在我国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国际间的相互交往、旅游、求学、商务活动、体育娱乐等角度出发,标识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不仅能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信息,而且能宣传一个城市的形象。Ni-da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中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反映了语言特性的差异,因此对于英语标识语的规范、地道的翻译尤为重要,应避免任何歧义、误解、滥用,在翻译中不仅要注意它的文本结构,还要注意它的语用功能及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王颖,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初步公司,2006.
[2]王芹,左伟.公示语汉英翻译技巧与实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3]牛沈明.英语揭示语及公示语[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基于功能视角的旅游文本英译策略 篇5
20世纪70年代发祥于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主要包括弗米尔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 、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 (text type theory) 和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 (translation action theory) 。
弗米尔 (Hans J.Vermeer) 是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创始人之一。弗米尔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 (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一文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理论。“目的论的主要观点是: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选择翻译策略, 而不是原文的语言形式和原文的功能。原文在翻译中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
卡塔琳娜·莱思 (Katharina Reiss) 根据卡尔·布勒 (Karl Bühler) 的语言功能三分法把文本划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文本都有其特定的意图与特定的对象, 因此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信息型文本给读者提供纯粹事实, 如信息、知识、观点等, 主要功能是告知读者真实世界中的事物现象, 如参考书。对此类文本的翻译, 译者应做到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内容。表情型文本是一种创作性作品, 信息传递形式特别, 语言具有美学特点, 如诗歌。译者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 如果不愿改变源语文本的属类, 就得制造相似的文体效果。感染型文本目的在于感染读者并使其采取某种行动, 如广告。在翻译感染型文本时, 译者应以目标读者的同等反应为指导原则。
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 (Justa Holz-Manttari) 不但是一位翻译教师, 还是一位翻译理论家, 其论著颇丰。在其代表作《翻译行为理论与研究方法》中, 很少使用“翻译”一词。依据她的论述, 翻译被描述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在于传递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的信息, 这些信息由专家培养出的信息传递者发出……所谓翻译行为, 就是把译者的一切行动涵盖在内, 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翻译, 而且也包括释译、改编等其他类型的文本构建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为对目标文本的构建, 但是它的构建并不仅仅取决于译者的意愿, 因为完整的翻译活动的链条包括发起人和委托人、译者、原作者、目标文本接受者、目标文本使用者等一系列的参与者。他们在目标文本构建中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分量, 因此, 作为译者应当事先和所有与翻译行为相关的人员达成高度默契, 以与他们一同完成目标文本。
二、旅游文本的英译
(一) 旅游文本的类型和功能。莱思认为, “这种文本 (旅游文本) ……目的就是要让普通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 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知识, 并且还起着商业广告的作用。”根据莱思的分析, 旅游文本是一种特殊的文本, 即信息型加诱导型的综合性的文本资料。此类文本不仅有跟旅游景点相关的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还有对旅游景点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样一来, 不仅给游客提供了景点的相关信息, 也引起了游客参观的兴趣。旅游文本具有两大功能: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 其中诱导行动为主要功能, 而传递信息为辅助功能。英译的旅游文本其目标读者是外国游客, 文本的作者是谁游客并不会去关注, 关键是文本能否完整传递景点信息、能否激起游客的情感反应以及能否诱导游客采取最终行动。
(二) 旅游文本英译的原则。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目的论者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遵循目的、连贯和忠实三大法则。而这三大法则在旅游文本的英译中也有着较强的适应性。“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 即结果决定方法;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 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语际连贯, 即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
(三) 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翻译策略取决于翻译行为的目的。在旅游文本的英译实践中, 译者可以采用适用的英译方法及翻译策略, 以达到传递信息、诱导行动的功能, 使外籍游客未游先好奇, 未行更期待。
1.音译法。音译是指直接用汉语拼音标注于景点名称之后, 音译法既是名称翻译中最简单的一种, 又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汉语旅游文本中, 民族、地方名称或独有文化信息等特殊词汇不乏其间, 但是这一类词汇在英语中却无法找到其相对应的译注, 这时译者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
2.意译法。所谓意译法是指与逐字逐句翻译的直译法相对的一种方法, 是指在理解原文的大概意思基础上所采取的翻译行为。“为了更好地实现预期的译文功能, 达到吸引游客的宣传效果, 可酌情对那些一时无法翻译或者勉强译出却让人不知所云的段落进行重新组织, 甚至可根据目标语言处理同类语篇的习惯加以改写, 对原文进行意译”。汉语中, 整齐对偶、声韵和谐是语言表达形式的重要特色, 且还偏重于大范围地使用华丽的辞藻。而英语中的景物描写却讲究实景实写, 句式客观朴实。因此, 对于景物描写中过多的言辞渲染的文本资料, 译者可以运用意译法加以调整。
3.删减法。删减法就是指删去原文中对译文理解没有帮助的冗长信息, 省略不译, 但是译者在使用此方法的前提是要确保原文重要信息能准确传达。中文旅游文本言辞华美、喜欢引经据典, 译者在翻译时如果将这些内容原封不动译成英文, 就会对外国游客的造成阅读障碍。所以适当删减不但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 而且还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4.增加法。“增加方法, 是旅游文本翻译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增加意味着在译文中引入原文所没有包含的内容, 补充理解原文所需要的隐性知识, 帮助读者接受译文”。由于文化类同性较弱, 海外游客对中文旅游资料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之甚少, 因此他们在解读与旅游景点相关的名人逸事、历史事件或典故传奇时会遇到理解障碍。译者在此类旅游材料的翻译中, 更需要植入相对应的文化元素,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全方位了解景点景区, 还可以促使他们的“游兴”更浓。
三、结语
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指导我国旅游文本的英译具有关键性作用。译者通过此理论的有效指导, 灵活应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进行旅游资料的英译, 增强了文本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实现了译文的提供信息和诱导行动的文本功能, 吸引了海外游客不断地来到中国, 最终实现传播中国文化, 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哲.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以湖南旅游景点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3]Reiss 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sPress, 2004
[4]马翠霞.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景点翻译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 2010
功能文本 篇6
八年抗战期间, 中国乐坛涌现出一大批以保家卫国、全民抗日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声乐作品, 其中, 气势磅礴的合唱体裁, 伴随着如火如荼地进行的群众歌咏运动而大量流行。因此, 合唱歌曲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也经常被作为电影主题曲或插曲, 成为电影艺术的一景。下面, 笔者以将抗战期间中国出品的故事片为例, 解读和分析该时期电影合唱 (2) 的风格与特点, 继而探讨抗日战争时期电影合唱的文本编配及其在传播中发挥的社会功能。
一、合唱在抗日战争时期电影中的运用
在电影艺术诞生的早期, 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并不高, 基本只是弥补视听不平衡的一种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逐渐发现音乐在电影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推动电影情节发展和表达影片思想内涵。20世纪30至40年代, 电影事业在美国极为兴旺, 成为一种蓬勃的产业。当时, 美国的商业性影片经常采用爵士音乐和流行音乐, 这些电影的内容整体上也是轻松活泼的。 (3) 也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 中国电影正经历着最为艰难的探索过程, 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点, 而电影合唱的成功运用即是其当时的特点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电影里的合唱主要出现在1937年至1940年间所拍摄的影片中。自1937年开始, 中国电影人和音乐家就开始全面地通过电影音乐表达群众的抗敌呼声, 电影创作主题也主要围绕抗战展开。由于合唱音乐具有凝聚人心的特点, 又借用了电影这一传媒平台, 因此成为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普及面较大、接受度较高的一种艺术形式。在革命与爱国作曲家的共同促进下, 这段时期诞生了一批易于群众传唱的中小型电影合唱, 如《垦春泥》、《在太行山上》等。
《青年进行曲》可以说是1937年鼓舞抗战的电影的一个代表。该片由我国电影大师史东山导演, 展现了抗战前夕中国知识青年投身抗战前线的心路历程, 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影片的同名二部合唱主题曲由田汉作词, 冼星海谱曲, 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出现, 表现了中国青年的抗战热情。影片中还有一首插曲《战士哀歌》, 系二部合唱, 是男主角伯麟和同伴们在为被卖国奸商暗害的同伴举办的追悼会上合唱的一首歌, 音乐结合剧情发展, 虽哀婉但又具有一股前进的动力。
抗战期间,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最为多产的一年是1940年。《青年中国》、《前程万里》、《火的洗礼》、《风雪太行山》和《胜利进行曲》等多部有代表性的抗战题材电影都是在这一年拍摄的。《青年中国》中选用了贺绿汀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时创作的四部混声合唱《游击队歌》, 还引用了沙梅词曲的三部混声合唱《秋收》 (见谱例1) 作为插曲, 表现游击区军民把秋收与抗战大局紧密结合、军民合作忙碌的秋收场景。《胜利进行曲》则是一部以长沙会战为背景, 表现湘北大捷的影片, 片中采用了两首合唱——影片的同名主题曲, 以及插曲《垦春泥》, 均由田汉作词, 贺绿汀谱曲。其中, 《胜利进行曲》是四部混声合唱, 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进行曲, 歌颂了中国军队和湘北人民团结抗日、首战初捷, 也表达了赶走日寇、恢复山河的迫切愿望。《垦春泥》为四部无伴奏合唱, 表达了军民共生产, 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辛勤劳作的精神。
当今的普通音乐爱好者中, 很多人都对影片《风雪太行山》中的二部合唱《在太行山上》印象深刻, 这首歌表达了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风雪太行山》讲述的也是关于太行山区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故事, 该片还采用了另外两首歌曲:一首是影片的同名歌曲, 另一首是插曲《战时催眠曲》。这三首作品均由冼星海谱曲。
此外还有一些同样优秀却不甚为人熟知的电影及其抗战题材合唱音乐, 如电影《前程万里》的同名主题曲由蔡楚生作词、何安东谱曲, 是一首由女声领唱的四部合唱, 表达了香港民众对祖国遭受侵略的愤慨和投入抗战的决心。电影《火的洗礼》的插曲《抗战的烈火》是一首二部混声合唱, 由孙瑜作词、沙梅谱曲, 表现了大后方工人为支援前线而奋力生产的精神风貌, 是诸多抗战电影中惟一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歌曲。电影《孤岛天堂》中的同名合唱曲由蔡楚生作词、刘雪庵谱曲, 也是二部混声合唱, 由独唱部分和重唱部分组成, 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社会黑暗现象的愤慨, 并号召国人同仇敌忾, 抵抗侵略者。
二、抗日战争时期电影合唱的风格与特点
一般概念上的合唱艺术形式, 是源于国外的。但是, 中国的合唱艺术在学习借鉴西方合唱艺术的基础上, 结合了广泛的、群众性的歌咏活动经验, 从而有了本土化的发展。合唱艺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 更是起到了团结人民、鼓舞人心的宣传作用。由此, 抗战时期电影中的合唱艺术, 其本土化、时代化的特点尤为突出, 这些合唱音乐作品在曲式、风格和歌词等方面也各有千秋。笔者在此列举部分抗战时期的电影合唱 (见下页表格) , 并略做分析。
从音乐调式来看, 抗日战争时期电影合唱的调式主要采用西洋大、小调式。尤其是配合影片主题的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大多采用大调式, 如《青年进行曲》和《胜利进行曲》。当然, 一部分作品为了突出影片中人物的悲伤情绪, 采用西洋小调式, 如《战士哀歌》。还有一部分作品, 如合唱《秋收》等, 结合影片中农民秋收的场景, 吸收了劳动号子有领有和的特点, 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谱曲。
在曲式结构方面, 抗日战争时期电影合唱以二段式和三段式居多。二段式的合唱有《胜利进行曲》、《孤岛天堂》、《前程万里》、《游击队歌》和《垦春泥》等, 三段式的合唱有《青年进行曲》、《战士哀歌》、《打回东北去》和《抗战的烈火》等。此外, 也有一些作品根据歌词内容和影片需要, 采用了多段并列曲式和复二部曲式, 如《秋收》采用多段并列曲式, 而《在太行山上》采用了复二部曲式。
一般而言, 3/4拍子多用于圆舞曲, 2/4拍子强弱交替, 4/4拍子是2/4拍子的加倍 (但淡化第二个重拍) 。从节拍组成来看, 抗战时期的电影合唱以2/4拍子和4/4拍子为主, 极少采用3/4拍子。强弱交替的2/4拍和4/4拍更易于表现影片中人物的悲壮心情和激昂情绪。
在速度上, 抗战时期的电影合唱多采用进行曲速度, 以此表现群众投身抗战前线的热情和决心。如合唱《前程万里》第一段先用小号和战鼓导奏, 继而采用女声独唱与合唱结合的形式, 第二段为了更好地体现群众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团结一致抗敌的决心, 采用了进行曲的速度, 力度标记也多以f和ff为主, 并标有较多重音记号。
在音乐表情方面, 这些合唱作品多带有感情色彩强烈的术语, 如“激昂”、“有力”、“愤恨地”、“悲壮地”、“热情地”等, 以此与影片中的人物心理和画面场景吻合, 从而更好地为影片服务。
在歌词内容方面, 抗战时期电影合唱的歌词自然以保家卫国为最重要的主题。如:“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游击队歌》) ;“我们高举战旗, 踏着民族英雄的血迹, 为生存, 为正义, 向前进, 不游移” (《前程万里》) ;“我们一条心, 兵多将广怕什么!我们有锄头, 敌人大炮奈我何” (《胜利进行曲》) ……当时大多数电影合唱作品的词曲均生动形象, 以其满腔热情与影片的主题紧密贴合,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鼓动性。
在作品的整体风格特征方面, 这一时期的合唱具有明显的军旅音乐特点。曾遂今教授指出, 参与型军旅音乐可分为冲锋型 (或称方阵型) 歌唱音乐和休整型 (或称下线型) 歌唱音乐。其中, 冲锋型歌唱音乐能够凝聚官兵战斗情绪, 对官兵进行军纪和军事知识文化教育, 鼓舞官兵奋勇拼搏、视死如归。这类音乐多用于军训时、集会时、行进时、誓师会时、临阵时、凯旋时。 (1) 这些电影合唱属于大众音乐文化体系, 它们夹杂着抗战烈火中的硝烟、热血、汗水和刀光剑影, 从而成为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最具特点的合唱。
三、抗日战争时期电影合唱的文本编配与社会功能
文本可以有书写、演讲、图片、音乐或者其他符号等形式, 是传播事件的记录, 并呈现出两个特点:首先必须被记录, 或可以被记录;其次必须传播, 必须生成和交换意义。 (1) 可以说, 电影合唱的文本从被生产到被解码和接受, 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它在不同的语境下被解码时, 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电影合唱文本的传播是具有多重声音和跨文本性的。
20世纪30至40年代, 进步电影中的歌曲作为特定的历史文本, 既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 也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而电影合唱在解读和传播历史事件中的作用, 是通过文本编码和文本转移来实现的。汉斯·克拉曾提出了在传播中介之间进行转移的两种定义:其一是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的转移, 后一种文本被另外一种中介所编码;其二是把艺术文本从原来的语境 (中介) 中剥离出来, 使用于另一种中介。 (2) 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中国现实处境是“原文本”, 在经过艺术家的过滤后, 被转化为另一种中介, 即电影。这时, 电影音乐不再仅仅充当故事影片的背景, 而是用音乐诠释了群众和时代的呼声。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早期中国电影音乐、语言与影像的融合探索。
主题音乐是电影文本的集中表意, 主题音乐的表现手段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中国电影中已初现端倪。影片《青年进行曲》是一个典型例子。该片开头出现影片的同名主题合唱时, 运用的是音画同步手法, 音乐是在一群抗战青年前往前线的路途上所演唱的 (见谱例2) 。片尾, 当男主角伯麟发现父亲为谋取私利把囤积的粮食卖给日寇时, 终于醒悟并开枪打死了前去接洽此事的宝生, 随后投奔了抗日义勇军, 这时影片开始时的那幕再次出现, 青年们扛着枪支, 合唱着主题歌奔赴战场, 并以此结束全片。
音乐与画面属于两种不同的文本与符号。中国早期电影中的音乐文本与影像文本的编配, 出于技术所限, 主要采用音画同步与音画平行的方式。这种情况下, 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画面的临场感与动作的节奏感。例如影片《联华交响曲》由八个片段组成, 包括《两毛钱》、《春闺梦断》、《陌生人》、《三人行》、《月下小景》、《鬼》、《疯人狂想曲》和《小五义》, 虽然八个故事相对独立, 彼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片头的主题音乐却浓缩了不同音乐片段的核心主题, 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呼声。而由沙梅谱曲并填词的该片主题曲《打回东北去》作为一首无伴奏合唱, 以音画同步的手法表现了群众对侵略行为的刻骨仇恨, 以至于“1938年, 中国电影制片厂还把这首合唱作为《抗战歌辑》中的鼓动片之一, 配上生动的动画片, 进行抗战宣传”。 (1)
再如电影《青年进行曲》中的另一首合唱《战士哀歌》也是根据电影场景的需要进行编配的, 并采用了音画同步的手法。合唱出现在伯麟与同伴们为被卖国奸商暗杀的沈元中举办的追悼会开始时, 并在这个场景结束的时候停止。合唱随着人的动作或演唱同步进行, 音乐没有发生跨场景的延续。
可以说,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里使用的合唱, 其音乐文本与影像文本的编配方式多以音画同步为主, 这种过于强调音画同步的创作理念缺少音画对位或音画平行所能带来的趣味。但是, 考虑到当时中国尚处于有声电影的探索初期, 能够结合时代声音, 把抗战歌曲作为时代电影的主旋律加以运用, 并且选用以往电影配乐中并不常用的合唱体裁作为影片的主题曲与插曲, 达到音乐文本、影像文本与人物心情的同步效果, 已经实属不易了。
这一时期的合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密切。“音乐对于社会的作用, 不是直接的物理作用, 而是通过中介环节的作用。这个中介环节, 也是通过人的情感。音乐对人的情感状态产生影响, 而人的情感状态将制约人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2) 因此, 音乐与社会体现了一种紧密的双向关联:音乐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又是作用于社会的。在抗战时期, 艺术创作者通过合唱这一最能引起广大群众共鸣的艺术形式, 用慷慨激昂的群众之声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感,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此外, 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出现了较多以合唱作为主题曲和插曲的现象, 这也与合唱艺术的特质密切相关。合唱艺术追求的是同一性, 包括演唱时音高的一致、节奏的一致、音色的一致、咬字吐字的一致、音乐表达的一致;合唱艺术还追求演唱时的各种配合, 包括音准的配合、节奏的配合、力度的配合、情绪的配合、歌唱者与指挥的配合。 (3) 合唱艺术所具有的这些特质, 使合唱在音乐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不同于其他体裁歌曲的传播效果。正如舒曼曾评价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那般, 中国合唱在抗战时期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亦能以此为喻。《到敌人后方去》、《抗敌歌》、《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一九四二序曲》、《垦春泥》等合唱, 传递的不仅是音乐, 也是音乐文本背后的抗日救国和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音乐, 尤其是合唱, 是抗战时期最为有力的文化武器之一。
据曾参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音乐家孙慎的回忆, 当时众多音乐家均参加了这一歌咏运动。1936年秋, “歌曲研究会”在上海成立, 这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一个研究歌曲创作的组织, 著名的救亡歌曲《大刀进行曲》、《保卫马德里》、《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等都是在该会的活动中产生的。其后, 伴随全面抗战的局面高涨, 北平、天津、上海等地也纷纷成立了数以百计的“战地服务队”和“抗战歌咏团”, 深入到前线、农村, 到更边远的地方宣传抗日。 (4) 歌曲的传播, 尤其是合唱的传播, 也是当时蓬勃开展的救亡歌咏运动的一种必然效果。
如今, 尽管众多老旧影片已经淡出人们视野, 但是影片中的经典合唱, 如《垦春泥》、《在太行山上》等作品至今仍作为保留曲目活跃在音乐舞台。这些电影合唱作为特定的历史文本, 在记录历史事件的同时, 也起到了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
小结
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合唱以合唱歌曲与影视歌曲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 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 传递民族的呼声与呐喊, 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古今中外的多数合唱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 但是这些合唱却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充满激情的“合力美”。这种合力融合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保家卫国的热情, 是奋力向前不妥协的一种群众力量。20世纪30至40年代, 在冼星海、贺绿汀、马思聪等爱国音乐家的影响下, 中国的众多音乐家共同翻开了中国合唱音乐创作的新篇章。
由此还可看出, 电影音乐的表达潜力不仅限于转达电影文本的原意, 也善于创造新的符号、形象、感觉和价值观。从这一角度看, 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合唱, 在跨符号系统的翻译中亦展现了其特有的表达潜力。
注释
1李小莹《服务中国梦, 凝聚中国心》, 载《中国艺术报》2013年6月3日, 第4版。
2本文中“电影合唱”特指以合唱形式出现的电影音乐, 包括以合唱作为电影的主题曲或插曲的音乐。
3狄其安著《电影中的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 第3-5页。
4曾遂今编著《音乐社会学教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270-271页。
5陈力丹、易正林编著《传播学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90-96页。
6[芬]埃尔基·佩基莱等编《音乐·媒介·符号》, 陆正兰等译,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第35页。
7朱天纬编著《中国电影百年·经典歌曲》,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第105页。
8曾遂今《音乐社会学的基本观念与学科认识》, 载《音乐艺术》2002年第3期, 第30页。
9田晓宝、文思隆、石一冰编著《合唱艺术》,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38-40页。
功能文本 篇7
The term foregrounding was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the word“foreground”, which is used for the visual arts and means the part of a scene or picture that is nearest to and in front of the viewers so that they will readily put their attention on it.Foregrounding in linguistics was first postulated by Mukarovsky, later was adapted to literary field by the Russian Formalists during the early decad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ultimately was introduced to academics in the West, through translations, by Garvin.
In his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1969) , G.N.Leech mainly analyses two types of foregrounding:foregrounded regularity and foregrounded irregularity, or rather parallelism and deviation, as a means of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etic and norm language in a work of art.“Deliberate linguistic foregrounding”is not only used in poetry, asserts Leech, but also found in many others areas, like joking speech and children’s games, to name just a few.Therefore, literature distinguishes itself through the“consistency and systematic character of foregrounding” (57) .Today foregrounding has widely been accepted a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of stylistics by many theorists.
ⅡTwo Types of Foregrounding
One type of foregrounding defined by Leech is the foregrounded regularity, mainly presented in parallelism.To some extent, parallelism can be regarded as foregrounded regularity (62) .Generally speaking, the use of every language consists in its rules and regularity.If some elements of the language pop out from its regular rules, either by similarity or contrast, those elements are foregrounded.Parallelism is a pattern technically used to make some elements in a language outstand other customary or standard elements.The following lines will illustrate the parallel patterns in poetry.
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ed free;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The above lines are written in an alliterative structure.It consists in the recurrence of a particular phoneme∕b∕and∕f∕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stressed syllable of the two sentences in the first line, and∕f∕in the second line.By adopting such patterns, the author presents us with an ear-pleasing rhythmic pattern so that the reader can not only read the poem with great ease, but also feel a sense of intensity and fluidity of the actions of the breeze, foam and furrow.
Each generation are attracted by well-known tunes, like ballad, classical songs, pop songs and nursery rhyme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places and compos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because such tunes have certain melody patterns of rhythms and thus leave a lasting aftertaste in our mind.Take the following nursery rhyme for example.
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bear, brother bear,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 dong ding, ding dong ding.
[a well-known English nursery rhyme]
The whole song is composed in a harmoniously parallel pattern.In line one, one sentence is repeated twice.In line two, phoneme“b”appears as the first letter of each word.In line three, morning and ringing share the same affix“ing”while in line four, phoneme“d”comes as the first letter of each word.Apart from that, the three onomatopoeic words in the last line are not only similar in sound but also in spelling and pronunciation.By such purposeful repetition, either in phoneme or in syllable, the composer achieves not only an unusual ear-pleasing sound effect, but also an effect of harmony between sound and word.In a nursery song devised mainly for singing to a baby, the seeming over-petitions also reflect the patience and love of the singer, the mother, to her baby.
He stood behind his desk in the far end of the dim room.The wife liked him.She liked the deadly serious way he received any complaints.She liked his dignity.She liked the way he wanted to serve her.She liked the way he felt about being a hotel-keeper.She liked his old, heavy face and big hands.
[Ernest Hemingway, Cat in the Rain]
Judging from the above lines, we will find that parallelism pattern is also widely used in fiction.The author purposefully uses six pronouns (the wife and five“she”) and six verbs (“liked”) to depict the protagonist’s emotion in a single short paragraph.On the one hand, the pronoun changed from“the wife”to“she”may not only imply the author’s objective point of view but also let the reader come closer to the character by shortening the character’s appellation from“the wife”to“she”.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s choosing six“liked”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s inner actions foregrounds the eagerness of the character, who, as the short story relates later, is not satisfied with her present condition and wants something new and different.
Parallelism is thus used in different kinds of text as foregrounding to achieve a sense of prominence, purposefully making the main theme or character stick out from other things in the background, either by repeated phoneme, rhythm or other forms of parallel patterns.
Foregrounded irregularity, mainly presented in deviation, “is a disruption of the normal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and it makes up a“gap”in on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by filling such gap, the reader gets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xt (Leech 61) .Therefore, deviation is a technical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author as a means to foreground the meaning behind the seeming irregular and abnormal patterns.From linguistic prospective, Leech classified foregrounded irregularity mainly into lexical deviation, grammatical deviation, graphology deviation, semantic deviation, dialectal deviation, and phonological deviation (42-51) .
Firstly, lexical deviation is related to the vocabulary, words, or morphemes of a language.By inventing new and odd words for a particular occasion, the author can obtain a special effect on the reader.Take affixation and compounding for example.Customarily we are permitted to add a prefix of fore-to a verb to convey the meaning of“beforehand”or“in advance”, such as foresee, forespeak, foreshadow, forerun, etc., and a reader can easily get the meaning of such words.However, from T.S.Eliot’s line“And I Tiresias have foresuffered all”in his poem The Waste Land, Ⅲ, the reader is always impressed by Eliot’s novelty in using“foresuffered”to achieve a surprising effect.As for compounding, widow-making is a good one which is formed in the pattern of car-making, prize-winning, textreading, etc.But a normal reader will be shocked at“widow-making”, because it is unnatural and abnormal to make someone to be a widow.By doing this, the author can achieve an effect of satire and irony.
While grammatical deviation is often used in a text to show something deeper behind the seeming ungrammatical pattern.It may appear strange when we hear someone say“I doesn’t know”, because the correct auxiliary verb should be“don’t”when the subject is“I”according to English grammar.However, “I doesn’t know”in dialogue may suggest more.It not only indicates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but also exhibits the speaker’s conditions, under which either he/she is not well-educated enough to master the grammar or he/she is in such a hurry to state some points that he/she unconsciously makes a slip of tongue.
Graphology deviation concerns more on how the language is written on the paper than other elements.It breaks the customary arrangement of writing language to realize some special purposes or effects devised by the author.Emily Dickinson, E.E.Cummings, and William Carlos William all are good at using irregular capitalization, punctuation, space, etc.to realize their purposes.Below are two examples.
Example 1
Futile—the Winds—
To a Heart in port—
Done with the Compass—
Done with the Chart—
[Emily Dickinson, Wild Nights—
Wild Nights 249]
Eaxmple 2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William Carlos William, The Red Barrow written in1923]
As seen from example one, Dickinson’s poems are famous for her overuse of dash and capitalization between lines.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versions in interpreting such writing techniqu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capitalization can easily attract the reader’s attention and dash possibly may suggest a pause and hesitation of the speaker’s feeling, thus leaving room for the reader to do further meditating.While in example two, the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ines makes the whole poem look like a painting, with symmetrical picture of dots (the words) to convey the speaker’s intention and meaning.
Semantic deviation focuses more on the meaning of language.Such technique is often seen in poems, slogans, advertisements, proverbs, etc.“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is a famous saying we are familiar with.But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language, mother is applied to the title of a female person or animal that conceives and gives birth to a child.However, the inventor (of this sentence) uses failure as a mother who gives birth to success to make the abstract concept (failure/success) personified.Therefore, the seeming oddity of the language produces an abnormal power of significance if we interpret the word beyond the dictionary definition.
Finally, some writers purposefully adapt some socially or regionally defined dialects to a text to achieve dialectal deviation.Mark Twain, for example, uses a lot of colloquial and vernacular language to depict the life of local people in many of his novels, in which character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alk differently, as cases in point are Huck, Tom and Jim.Seen through the experience and speeches of people from particular sections and societies, the author hides his standpoint and produces an effect of objectivity and authenticity.Of course, there are still other classifications if classified on different standards or basis.But no matter what deviation it is, it is purposefully used to highlight and foreground the author’s intention behind the lines.
III Conclusion
To sum up, both foregrounded regularity and foregrounded irregularity are to highlight some language ele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normal or customary language system to give prominence to the philosophical or intentional views of the author.Though sometimes foregrounding may appear odd or incomprehensible, deeper meanings are often successfully conveyed through such oddity or incomprehension than otherwise from normal expressions restrained within the standard language system.Therefore, foregrounding creates a stage on which spotlight is put on particular language elements to draw the reader’s attention.It not only unveils the author’s deeper intention after a close examination, but also involves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reader to actively think rather than passively accept everything.
摘要: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语言现象, 前景化已成为文学文体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前景化包括对常见语言形式的重复或频繁使用, 也包括对常规语言形式的偏离或变异。分析前景化及其特征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形式的前景化在不同类别文本里边的表现形式及所起的功能。
关键词:文体学,前景化,重复,偏离,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Leech, G. N..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69.
[2].Shao, Jingdi and Bai, Jinpeng, eds.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功能文本 篇8
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 不同的的文本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即: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语义翻译以原语和作者为中心, 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而交际翻译关注的焦点是译语, 它以读者为中心, 比较重视译文的社会影响和价值。
另一方面,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 纽马克又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三种类型。表达功能文本包括严肃文学 (纯文学) 、权威声明、私人信件、自传、散文等;信息功能文本主要是指非文学作品, 包括科技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文章、教材书等;而呼唤功能文本意在说服或引导读者, 主要指广告、法律制度、宣传、告示等等。
在这三种不同功能的文本中, 表达功能文本主要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而信息功能文本和呼唤功能文本主要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为了阐述这三大功能文本之间的关系, 及这三大功能文本为了达到翻译的等效性而各自所采用的具体的翻译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下表进行归纳、总结, 以从一个总体的角度来把握各个功能文本所具有的特性, 如表1所示。
2 分述
2.1 表达功能
如前所述, 表达功能文本主要是指文学作品, 如:纯文学、权威性的文章、私人信件、自传、散文等。由于表达功能文本是以作者为中心, 其风格是作者的个性风格, 文本重点是针对于原语, 因此这类文本要采用语义翻译为主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前, 要仔细研究作者的风格与表达意图,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直译, 并要以词、短语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力求使译文忠实地再现原语, 从这个角度而言, 语义翻译也就是奈达所提出的“形式对等”。
例:杜甫的《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Apart from home so far and long/With autumn, myriad sorrows throng/With illness all my life to fight/I now alone ascend this height/Weighed down in troubled times with care/I hate the growing hoary hair/A broken heart, for cups I pine/Oh, if my health permitted wine”
译者把原诗的每一行改为两短行, 每两行同用一韵, 发扬了格律体英诗的优势;译文采用抑扬格, 传达了原诗的“音美”, 读起来铿锵有力;而且通过这几句英译, 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独具匠心, 其译文突出了表达功能文本以作者为中心的特征, 再现了词作者的第一人称表达法“I”, “I”实质是原文形式所没有, 但原文内容所具有的词, 这充分传达出了原诗的“意美”。
而且, 译者译出了原诗的风格, 译文充满了一种愁苦、悲壮的情感, 把杜甫于九九重阳节独自登高、抚今追昔的那份悲苦与抑郁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译诗的语义翻译。
再看一个例子, 选自于《红楼梦》的《好了歌》:
“世人都知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译文A:All men spiritual life know to be good,
But fame to disregard they ne’er succeed!
From old till now the statemen where are they?
Waste like their graves, a heap of grass, extinct.
译文B:To train for a saint we know is best.
But lone of fame distracts our mind.
Where are honored sages now?
Grass grows on their place of rest.
译文C: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Where are the famous ones of days gone by?
In grassy graves they lie now, every one.
在评论这三段译文之前, 我们首先要对《好了歌》有个大概的认识。《好了歌》应该看作对《红楼梦》的一个总体的概括, 在《红》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认为尘世的一切名利、欲望都是虚空的, 唯有当了神仙, 才能逍遥自在, 快活一世。其实这就是一种看破红尘, 这是从一位跛足道人的嘴中哼唱出来的, 其形式虽然是七言诗句, 但实质是一首民谣。
对于译文A, 全首译诗虽然严格遵守了原诗的形式, 但“将相”这两个字译得不够准确, 译者将其译为“statemen”, 意思比较片面, 没有深刻地反映出这个词语的内涵, 因此也就没有忠实地再现原语, 表达功能文本的特点没被凸现出来。
对于译文B, 译诗虽然也采用了原语的形式, 但也有译得不当之处。如第一、二行的译文, 其意思为“我们知道修炼成一个圣徒是最好的, 但渴望名利却迷惑了我们的思想”, 这与原文“世人都知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相差甚远。而且世人译成“we know”也不太妥当, 因为跛足道人是以出家人的身份来唱这首民谣的, 他在这首民谣中以局外人自称, 并不是尘世中人, 因此世人应译成“they know”, 否则就与原文的风格不符了, 也是对原文的一种不“忠实”, 违背了呼唤功能文本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实现语义翻译, 即采用“直”译的方法。
而译文C是霍克斯的译作, 他把“将相”译成了“the famous ones”, 较准确地传译出了这个词的内涵, 而且采用抑扬格, 押韵比较自然, 读起来十分流畅, 使译诗看上去更象一首民谣, 与原诗的形式和内涵都很贴近。正如奈达所说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 客观而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艺术价值。
因此, 在表达功能文本中, 译者一定要以原语作者为中心, 把文本重点放在原语上, 在翻译前, 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认真细致地研读原文, 辩明原文的整体风格, 尽量遵守原文的形式, 以免造成误译。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中文本的形式是重要的, “一旦改变了形式, 就歪曲了思想。”从以上二个纯文学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窥表达功能文本翻译之一斑, 对表达功能文本的翻译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大程度地实现语义翻译。在表达功能文本的语义翻译中, 译者的重点在于原语和原语作者, 译者要首先忠于原语作者, 因此, 译文的对象并不是读者群, 而是有针对性的个别读者。在此种情况下, 等效原则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而更重要的是一种直译的方法, 它要求译者在译出原文内涵与意义的同时, 也用采用原文的形式, 包括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表达风格等。
2.2 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文本是指非文学作品, 主要包括科技文章、学术论文、报刊杂志、教科书等, 它的语言类型侧重于事实性。信息功能的文本重点在于译语, 以读者为中心, 并且其文本风格是中立、客观的。因此, 在翻译时要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即译语要取得与原语相对等的效果, 做到恰当地为读者传译信息。在交际翻译中, 译者更注重于读者和译语, 因此它比语义翻译更容易达到等效性。为了产生等效, 译者要把重点放在功能对应, 而不是形式对应。卡特福德曾说过, “从语言学的意义上讲, 原语和目的语中的词汇很少有‘意义’相同的, 但在同样的情景中, 它们的功能却可能是相同的。”
让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此例选自于《What’s Life》
Every available piece of real estate on this planet has been inhabited by subjects of the Kingdom Monera:by the enlightened producer, the tropical transformer, the polar explorer.
译文A:地球这个星球上每一处可供居住的地方, 都成为无核原生物界“臣民”的家园, 它们是启蒙的生产者、热带地区的改造者和极地的探险者。
译文B:地球上每一寸能生活原生生物的土地都居住着原生生物王国的臣民:温带的自长者;热带的转换者和极地的探险者。
这是一段科技性的文章, 属于信息功能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应以读者为中心, 以译语为重点, 要尽可能的实现等效翻译, 即交际翻译。译文应符合译语语言、文化, 在译语中要尽量避免异化, 避免“洋味”。交际翻译应重在译文对译语国读者产生的效果, 因此译文应流畅、自然、地道, 符合译语的社会规范, 使译语读起来要象原文读者读原文一样自然, 从而达到翻译的等效性。
但译文A的一些词句的译法纯属直译死译, 没有考虑到在该种情景下, 操译语的人如何表达, 没有做到以译语国的读者为中心, 而译文B则充分考虑了译语国的语言规范, 传译得较为准确、地道。
2.3 呼唤功能
呼唤功能文本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告示、法律制度等, 对读者具有号召力、说服力和劝诱力, 因此它也是以读者为中心, 文本重点在译语。
让我们看下面两个选于《英语广告词精品》的实例。
例1:
“Give up my Pepsi?Don’t even think about it.”
BeYong
HaveFun
DrinkPepsi
译文:“不让我喝百事可乐?想都不要想?”
青春永驻
寻找乐趣
喝百事可乐
我们知道, 汉语讲究平仄对仗, 爱用四字句, 而这则广告的译文就把“Be Yong”和“Have Fun”译成了四字句, 十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读来朗朗上口, 流畅自然。而最后一句“喝百事可乐”, 更是具有说服力与劝诱力, 表现出了呼唤功能文本的特点。另外, 其标题并不是直译死译, 而是采用了交际翻译的方法, 以译语为中心, 被译为“不让我喝百事可乐?想都不要想?”, 表达得十分地道、规范。
例2:
Introducing Play Clothes for Grown-ups
Once you were a kid.
Now you’re just a bigger kid.
And Haggar has a bunch
of comfortable, casual pants
to help you feel like one.
So hop into a pair and go fish.
Play ball.Or go fly a kite.
HAGGER
A Feel for America
译文:
推出成人轻便装
你曾经是一个孩子。
现在也只是个大孩子。
汉格公司推出的一系列
舒适休闲的长裤
让你觉得依然像个孩子。
那么, 穿上汉格休闲服。去钓鱼,
打球, 或是放风筝。
汉格
美国的感觉
首先该广告的标题被译成了“推出成人轻便装”, 没有逐字逐句的直译, 而是采用了交际翻译的方法, 真正做到了以译语国的读者为中心, 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而“那么, 穿上汉格休闲服。去钓鱼, 打球, 或是放风筝。”更是富有召唤力与劝导力, 体现出了广告的特色, 也表达出了呼唤功能文本的风格与意图。
因此, 通过以上两个广告的例子, 我们对呼唤功能文本的翻译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首先, 就是要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实现翻译的等效性, 使译语国的读者读起译文来流畅自然, 就如同原语国读者阅读原文那样自然。另外, 就是要使用具有说服力和鼓舞力的语言, 使读者能被你说服和鼓动, 或者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结束语
翻译批评的方法与标准是多元的, 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翻译质量。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即:表达功能文本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 信息功能文本与呼唤功能文本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从而使不同功能的文本最终达到其相应的翻译等效性, 而其等效性的程度也因文本的功能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来说, 交际翻译比语义翻译更易达到等效性, 即信息功能文本与呼唤功能文本的翻译等效性程度高于表达功能文本。总之, 如何实现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等效性, 这对于翻译批评而言, 无疑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也为翻译与翻译批评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2]辛伟迪.等效翻译论在文化元素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3]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周新, 蔡圣勤.谈“What’s Life”译文中的知识性问题及表达[J].上海科技翻译, 2002.
[5]申雨平.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功能文本 篇9
关键词:文本;功能;文化;《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先生于1966年发表在《现代文学》上的一篇短篇小说,后经改编为戏剧。白先勇先生曾经留学于美国,他精神世界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以及对故乡复杂的情感在其作品中表现的尤为强烈,形成了作品独特的文化系统。戏剧作为舞台视觉艺术,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达到信息传递,需要更为精炼地凸显矛盾,因此具有非常浓烈且具特色的符号色彩,而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的意义单元则成为该戏剧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符号学家、文化学家洛特曼认为,文化是“所有非遗传信息的总和及组织和贮存这种信息的各种方式的总和”,也就是说文本信息的总和就是文化。同时他在《文本与功能》中又说到,文化的形成方式有两种:文本的聚合与功能的聚合,提出了研究一个文本文化的方法,即将语言层面、文本层面和功能层面结合结合起来探究,对文本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学家所研究的语言层面,而应该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强调了文本与功能的作用。根据洛特曼的观点,戏剧属于连续性文本与离散性文本相结合的文本类型,“两种类型文本间的对话与信息交换构成文化意义的生成机制,且与人脑的思维机制相仿”,两种类型之间的对抗融合的具体体现就是形成了意义丰富的符号,最后促进了文化的生成。另外功能的三个作用同样对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试从洛特曼文本文化符号学理论出发,分析戏剧《游园惊梦》中文本与功能及其关系对其文化系统形成所起到的作用。
一、《游园惊梦》文本信息对文化系统的构建
洛特曼是俄国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将文化分为语言文化与文本文化,尤其注重文本文化,认为语言在一定情况下要为文本让步,重要的是文本的自我运作机制的生产作用,进而推动文化的生成。他认为研究某种文化时,不仅研究的是符号,而是符号携带的意义,也就是文本(因为已经在文化的范围内来探讨文本,此时文本已经满足完整功能这一属性),他将文本置于语言之前,凸显了文本在文化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作为文本的《游园惊梦》
戏剧《游园惊梦》与其小说本身不同,不是以纸质出版方式呈现的文本形态,是舞台的视觉艺术呈现,但它本身也是文本。
1.文本具有完整意义和功能
洛特曼对文本的定义是“完整意义和完整功能的携带者(假如区分出文化研究者和文化携带者,那么从前者看文本是完整功能的携带者,而从后者的立场看,则是完整意义的携带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可以看作是文化的第一要素 (或曰基础单位)”,也就是说,文化是“诸文本的总和或复杂构成的文本”。而构成文化的文本自身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完整的意义,而是具有完整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语言构成的不一定是文本,而构成文本的也不一定是自然语言,也可能是人工语言,雅各布森就认为人工语言构成的诗歌就具有别的语言无法完成的事情。因此,只要是具有完整意义和功能的都能成为文本,例如戏剧、绘画、音乐剧。
《游园惊梦》具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设定,讲述了秦淮第一昆区名角儿蓝田玉的命运流转,也暗示着戏中众多女子的凄凉命运。蓝田玉、桂枝香、天辣椒、月月红等本是师出同门的昆曲演员,蓝田玉唱的一首《游园惊梦》让年过六旬的钱鹏志青睐不已,遂将蓝田玉明媒正娶回去做了正房太太,风光一时。可是蓝田玉命中虽早已注定享受荣华富贵,何奈“长错了一根骨头——前世的冤孽”,遇上了郑彦青,本以为男才女貌,可托付终身,谁想终究被妹妹月月红夺了去,还毁了名声。《牡丹亭》里的杜麗娘心心念念柳梦梅,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感天动地,终成佳话。可惜蓝田玉没有那么幸运,“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林黛玉葬花前也是无意间听到了《牡丹亭·游园》中的警句: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黛玉听后不禁“心痛神摇”。繁华开尽无人赏,零落残败谁人怜,“赏心乐事”曾在桂枝香30岁生日宴上表演,那时桂枝香委屈出嫁做了侧房,生日还是有蓝田玉替她操办的。生日宴上蓝田玉正在台上咿呀唱着《游园惊梦》,谁知亲眼看见自己的妹妹月月红与彦青你侬我侬,竟一时失声,梦醒人散。现在“赏心乐事”又来演奏了,不过这次是桂枝香操办的宴会,她的妹妹甜辣椒亦玲珑鲜艳,抢尽风头,暗示着桂枝香之后的命运与蓝田玉实无二质。而程志刚则如另一个郑彦青。“年纪青的男人,哪里靠得住哟”,瞎子师娘话语不多却句句警语甚至一语成谶。女人在爱恨情仇中轮回着悲伤,终究繁华终散去,留下一片白茫茫。白先勇先生说创作《游园惊梦》就是想写一出悲伤的故事,也许这也是人性的悲伤。无论从其意义和功能上说,《游园惊梦》都是完整的,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女子的悲伤的一生,暗示着千千万万个蓝田玉同样凄凉的命运。
2.文本是有组织的符号系统
传统语言学家、结构主义符号学家将语言视为第一位,认为言语就是文本,用以表达语言。洛特曼否定这种观点,并突破了索绪尔能指-所指的研究思路,重在探究符号之间的关系而非符号本身,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符号系统。根据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的观点,他们将自然语言定位“第一模式系统”,而文化结构则属于“第二模式系统”,建立于自然语言之上。“在第一模拟系统中, 一般可以通过单一的代码, 即能指与所指的一一对应来解读文本。第二模拟系统则建立在具有直指语义的自然语言基础之上……而且系统内的相互关系和组织结构也异常复杂”。离散性文本属于“第一模式系统”,它的符号的存在方式是独立而非联系在一个,可以单独提取出来考察,连续性文本与之相反。而戏剧则属于离散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相结合的文本形式,也就是说其中的符号既成体系,又有单独存在的。
《游园惊梦》中独立存在的符号较多,例如虽然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台湾,但是宴会上准备的菜是上海菜,演唱的是传统戏剧,使用的是传统器乐,体现出人物对故乡的思念和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的复杂感情。而作为符号系统存在则体现在《游园惊梦》本身就代表着大梦初醒的悲痛,蕴藏着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
由此可见,从以上洛特曼的两个观点来看,将戏剧《游园惊梦》作为文本来考察是无可厚非的。
(二)《游园惊梦》文化意义的产生机制
洛特曼认为“文化应当被视为文本的积累和综合”,而不同的文本积累方式会呈现不同的文化类型:封闭型文化和开放型文化。开放型文化更为强调文本和功能的建构,而大部分文化都属于开放型文化,因此文本意义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而此时“文本已不仅仅是现成信息及意义的容器, 而是成为了意义的生成器,具有某种不可预见性”。文本意义的生成推动着文化意义的生成,因此文化意义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的带动,也需要从文本意义上进行考虑。
1.离散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的相互作用
离散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是文本的两个类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文化意义的发展和深化,洛特曼认为“离散性或是连续性文本的主导地位与文化的发展阶段相联系。这两种文本同步存在……构成整个文化最为永久的机制之一”。而《游园惊梦》戏剧本身就具有两种文本类型的性质,因此从其内部来看是处于编码相互转化中,内部结构形成的张力促进了文化意义的生成。
2.文本与非文本的相互转换
前面提到洛特曼认为文化是有文本信息组成的,并不意味着洛特曼将非文本剔出文化范围内呢,那么该如何认识非文本这个概念呢?首先洛特曼认为非文本是在“一个集体中通行的全部语言信息”,与之相比,文本则是“可揭示该文化系统内有意义的、附加的某种表达性的特征”。简而言之,非文本是无意义,不具有表达性的。但正是由于洛特曼不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看到了信息可以通过编码的方式转化成文本,从而获得社会功能和意义,因此非文本是可以转化成文本的,非文本变可以通过此途径进入文化范畴。看上去矛盾的一对关系,通过编码转化的作用很好地共存于文化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说,非文本可以理解为洛特曼所谓的“亚文本意义”,即语言层面的意义,“……拒绝该文化所固有的文本意义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承认的只是一般语言信息的内容”。而接受了固有的文化系统则是将信息转化成为了文本,此时的文本作为整体符号性提高了,而语言层面的意义则退居第二位,符合洛特曼对于符号意义即文本的追求,也就是所谓的“陌生化”理论的另外一种体现,与此同时,文本的意义突破语言层面得到了推进。由此可见,对某种文化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文本的意义的生成和深入,同时文本意义的生成意味着对该文化的承认和接受,反过来作用于该文化的建构。《游园惊梦》中的很多语句如果按照客观的字面理解是无法读出背后隐藏的深意,此时这些语言层面的意义并未生成文本意义,比如月月红摘蓝田玉牡丹花以及蓝田玉回忆与郑彦青赏牡丹情景。这段文字的隐喻性极强,暗示了月月红抢走了蓝田玉的情人郑彦青,还害得她再也不唱《游园惊梦》。分析出这层意义后,不难发现隐藏在其中更为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到听《游园》哭泣的林黛玉再到这里的蓝田玉,都是痴情之人,时光即使不会在面容上留下痕迹,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时刻提醒着你的衰老,像花儿一样繁华开尽,零落归土,大梦一场空。这样的分析突破了语言层面,借助整个文本的文化基调(上下文),分析出文本本身所暗示表达的内容、作用,最后在进一步推进到文本文化中,使之意义得到深入探究和升华。另一方面,除了文本信息与非文本信息互相转化带来文本意义的推进外,“文本信息与非文本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形成附加的意义”,在二者矛盾的情况下衍生出另外一种特殊的文本意义——讥讽。这个在文本中是很常见的。例如城志刚与蓝田玉谈及罗紫云唱的《洛神》一戏时,天辣椒走了过来:
蒋碧月:程志刚,人人说你懂戏,钱夫人可是戏里的“通天教主”,我瞧你啊,趁早别在这儿班门弄斧吧。
这里从语言层面上看,天辣椒是在說程志刚班门弄斧,可是联系上下文,天辣椒在前面与她姐姐的对话中曾经嘲笑蓝田玉唱戏时失声一事,并且并没有称呼蓝田玉为五姐,而是叫她钱夫人,可见天辣椒其实是带着醋意在嘲讽蓝田玉。
由此可见,无论是离散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间的张力成为文化意义的生成机制,还是文本意义额生成对其的推动作用,文本在整个文化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文本信息的堆积作用,更有文化意义的推动作用。
二、《游园惊梦》文本功能的促进作用
文本不是消极的意义的携带者,而是作为动态的、矛盾的现象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洛特曼更为强调文本的功能性,“文本不再被理解为有着稳定特征的某种静止的客体,而是作为一种功能”。洛特曼认为的功能是带有文化色彩的功能,信息经过编码形成文本,从而扮演了一定的社会功能。从宏观上讲这个功能是具有文化价值的功能,具体的单独的文本功能来说,主要有三种,文本的信息传递功能、信息生成功能和信息记忆功能。三种功能作用于文本,为文本和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首先作为信息传递功能,是将文本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由于接受者拥有自己的一套信码,所以需要进行解码,在解码过程中需要将信息背后的文化意义作为背景,才能完成解码并深入信息内部进行分析。其次是信息生成功能,也就是说信息能够建立新信息,形成新的意义。文本内部由于各种矛盾与张力存在,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结构内部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促进新元素的构成。最后是信息的记忆功能,信息能够被保留下来,不仅存在于一个单一的信息中,还能将其承接到另外的信息中。
文本的功能在具体作品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戏剧《游园惊梦》通过演员的台词、动作、戏文将信息传递给下面的观众,观众通过整个舞台效果、自己的只是水平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从而来观赏、理解戏剧,这是文本信息传递功能的体现。而信息生成功能在戏剧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清晰,戏剧是舞台表演,因此演员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担负着将信息解码—编码——传递的作用。最后,白先勇先生非常热爱昆曲艺术,加之对红楼梦的热爱,催生了他写《游园惊梦》的想法,因此《游园惊梦》这个戏剧本身就带有文本记忆,既有红楼梦的文本信息,又有昆曲《牡丹亭·游园》的文本信息蕴含其中。
總体来说,文本的功能增加了文本的灵活性,使得文本活跃起来,而其记忆功能的特点使文化意义的传递和扩大更为直接,促进了文化体系的发展和承接。
综上所述,作为戏剧的《游园惊梦》中的文本和功能,在分别为文化体系形成、发展、深入起到促进的同时,它们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成为构建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要素。正如洛特曼总结的文化分析方式那样,对文本的考察不应该局限于单一方面,将对文本和功能作用的考察结合起来,并将其置于文化、历史范畴进行考察,是深入探究文本、文化意义的有效途径。
注释:
参考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一文中对洛特曼理论的引用。
参考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一文中对洛特曼理论的引用。
参考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一文中对洛特曼理论的引用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57.
白先勇《游园惊梦》
曹雪芹《红楼梦》
汤显祖《牡丹亭》
白先勇《游园惊梦》
参考赵蓉晖《洛特曼及其文化符号学理论》对洛特曼理论的引用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50.
参考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一文中对洛特曼理论的引用
参考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一文中对洛特曼理论的引用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53.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53.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57.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61.
白先勇《游园惊梦》
参考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一文中对洛特曼理论的引用
参考文献:
[1]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C].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J].当代外国文学,2005.
功能文本 篇10
一、旅游文本翻译的特点和本质
关于文本的性质研究,学术界一般采用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定义,把文本主要分为三类;表情文本,强调作者(信息发送者)的地位,主要类型有文学作品、演讲词、自传等;信息文本,强调对事实的描述,主要类型有科学文献、商业工业、经济领域或其他专门领域的说明性文本;呼告文本,强调以读者(接受者)为中心,主要包括通告、说明、广告等。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旅游文本是信息文本和呼告文本的结合,即应当向信息接受者(旅游者)进行对于事实(旅游资源)的翻译和传递,并使信息接受者(旅游者)获得源语文化中的人群对于源语文本尽可能一致的反应。对于翻译而言,翻译的标准可以归纳为意义相符和功能相似。旅游资料主要具备信息功能与祈使功能,旅游资料英译后所面对的译文读者是广大的外国游客,而不是专家,因此译者在实现功能相似进行文字符号转换时,尤其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对我国文化的接受能力,使译文做到既通俗易懂又不乏号召力。
有人对在翻译旅游资料时该怎样进行有效的文化处理,如何尽量减小汉英旅游资料的不同给翻译带来的难度提出了两条原则:(1)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与以译文为重点。所谓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就是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尽量多地宣传中国文化,因为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外国旅游者的重要目的之一,而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文化交流;(2)所谓以译文为重点,即指翻译旅游资料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主张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调整旅游资料的信息量与篇章结构,让译文读者轻松地了解所需的中国文化信息,增加旅游兴趣,达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
旅游翻译特有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必须准确理解原文意图,顾及译文读者的认知,选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恰当表达原作内容,做到增减有度,娴熟自如地处理译文,以成功达到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的预期目标。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为标志的,书中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第二个阶段,是赖斯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Vermer)创立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ie);第三个阶段,在威密尔的“翻译目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翻译行为论(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之后,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在诸多德国功能派学者中首次用英文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各种学术思想,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阐述了功能派复杂的学术理论和术语。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不足,她还提出了翻译的忠诚原则(the Principle of Loyalty)。“翻译的‘功能主义’就是指专注于文本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研究”(Nord,2001),它是对此研究方法产生的多种理论而使用的一个广义术语。其中,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是该学派的主导理论。除此之外,还包括认同功能翻译理论以及受德国“目的论”启发的学者,代表性的有英国学者纽马克,美国学者奈达,二者均把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并提出针对不同功能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三、旅游翻译中的功能翻译理论应用
在20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对等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Translation Theory)盛行,但是功能翻译理论源于德国翻译界,所以也被称为是普遍翻译理论,它主要用于对译者的培训。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在特定场合下所发生的具有目的性的一种行为,特别适合于指导非文学翻译。它是非语言符号和语言言语之间进行转换的行为,它认为任何一种翻译都必须要遵循语际连贯法则(the Inter-textual Coherence Rule)、文内连贯法则(the 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和目的法则(Skopos Rule)。而在这三个法则中,目的法则是最高法则,译者可以通过译文来实现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它主要包括口译、笔译、写、说等方式都能够使翻译在其使用的环境中达到应有的目的。文内连贯法则主要是指读者可以理解译文,并且译文的目的语文化和译文使用的交际环境具有一定意义。语际连贯法则主要是指译文和原文之间的一致程度或者互文性。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方向的深入发展,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成为了世人的热切期望。作为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承着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由此所带来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也使得旅游文本资料翻译在发展境内旅游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的举办,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旅游翻译的作用,一些研究学者也将研究目光聚集在旅游翻译上,这促使了我国旅游翻译的快速发展。但是,从目前国内学者对翻译英语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学者还是停留在对语用错误和个别语言错误的纠正,而很少有从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我们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李庄旅游资料的英译。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因为每个文本均为既定目的而产生,并应为此目的服务。首先,李庄古镇的文化元素体现在众多的古代建筑上,其文化价值在于可观赏性以及较为协调一致的总体建筑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次,宗教文化在李庄的特点之一是非常兴盛,素有“九宫十八庙”之说,说明过去李庄的宗教活动甚为活跃;特点之二是宗教背景复杂,除了发达的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有许多宗教信仰还与当地行业集团相互关联,使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糅合在一起。导游在进行翻译时,首先要对李庄特殊的宗教文化元素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明确翻译的主题,对源语宗教文化内涵进行取舍,以利于反映出有效的信息,实现相应的交际目的。
四、旅游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源头和潜在的能力。然而,恰恰是旅游资料中蕴涵的文化因素给旅游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这些差异分以大致为两类:第一类是由文化空缺(Culture Vacancy)和文化冲突(Culture Conflict)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及其给翻译带来的困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他们之间没有语义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而这些词汇往往都是所谓的国俗语义词,也称作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第二类翻译障碍是由语篇层面上的行文和修辞的差异引起的。汉英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文习惯的差异。
汉语是意合(P a r a t a x i s)的语言,而英语是形合(Hypotaxis)的语言。与汉语相比,英语语篇更加重视形式上的衔接与连贯,它们在不同层次均有所反映;汉语句子受东方文化重辨证逻辑的影响,是语义的;英语句子结构受西方文化重形式逻辑的影响,是语法的。语义的句子结构注重内容的意会性,语法的句子结构注重形式的严谨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和行为方式不同,往往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外语导游应善于把握由于社会历史差异和民族文化心理造成的距离,从文化心理结构上把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建筑、对自然的认识作简单的比较。
旅游文本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跨文化交际任务,有类比(Analogy)、删减(Reduction)和音译、意译组合(Combination of Transliter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等策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采用何种策略,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译者始终追求的目标应是使译文在各方面最大可能地实现与原文等值。
五、旅游文本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
如今英语成为公认的世界语言,所以各主要旅游景点、景区的外语介绍绝大部分都是英语。可以说景点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质量,影响着旅游业的外汇收入。从某种程度上讲,英语导游可以说是民间外交使节,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民族间沟通和友谊的职责。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英语导游队伍是促进改革开放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交际活动。旅游翻译绝非易事,旅游资料的翻译不是简单的字符替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流,旅游文化资料内涵的传达与读者的接受力直接影响到旅游翻译的策略。因此,功能翻译理论主张的以目的为准则,有助于指导译者化解语言文化障碍。
在对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中,比较可取的译法通常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做到适合听,明白易懂,明快简洁,完整完善。宜多用简单句和简单的复杂句,少用结构复杂的复合句。复杂冗长的句子会令游客生厌,甚至感到不知所云,而简单句短小精悍,结构简单,表意明确,具有很好的表意传情功能,连续使用简单句还能产生铿锵有力、干脆有力的效果。
在我国对外贸易这个大范畴中,旅游业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旅游业作为一种无形贸易的形式,它所出售的商品的核心就是我国的历史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保持文化底蕴就成为了旅游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传播中国历史文化,促进中国对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