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本

2024-07-28

科学文本(精选7篇)

科学文本 篇1

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扰:如何让老课上出新意?前不久, 听一个同行的前辈聊起, 顿感豁然开朗:用心, 细节随处可见。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 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而且注重在细节中找到机会, 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熟读文本, 特别是文本的图片和符号, 参透编者的心思, 理解教材的言外之音, 落实细节, 点亮课堂。

一、读懂图片, 揣摩编者意图

省编小学科学教材图文并茂的编排, 当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既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也能让学生明白操作方法和简单的科学道理, 有些地方配上插图就会使人一目了然, 或有恍然大悟之感。如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一课第7页, 第二幅图展示了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 研究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有关系吗?对三年级学生来说, 根本不懂种子该如何种植, 如何放置?这组图片让学生明白种子可以这样摆放, 透明的玻璃杯便于观察发现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这样得到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自己建构的。这些图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材中的插图, 都来自生活中存在的事物, 学生见图如见物, 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 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如本单元第7课《我们大丰收》第18页“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 七张图片展示了每个阶段凤仙花出现的新器官, 知道凤仙花植株六大器官。如果这一单元按照书本顺序进行教学, 由于天气过于寒冷, 根本无法及时种植凤仙花。即使推迟到第二单元, 学生自己无法种出茁壮的凤仙花。这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凤仙花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随着植物的生长陆续出现的, 每种器官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能有效应用教材中的图片, 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读懂提示, 理解编者意图

浙教版的教材进行了改革后, 课文导学系统的改进尤为显著。教材在文本内部或边角处, 以学习伙伴的口吻, 在人物头上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 用来引导提醒学生。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提示语开展讨论, 并辅以适当的点拨和讲解, 使学生认识到疑问是获得真知的先导,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 以培养思考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1、图片提示。

研读文本一定要注重细节, 把小事做细。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 第一张图有两个孩子在敲鼓, 男孩用鼓槌, 鼓上面有类似提示, 这实际上就在提示:这面鼓有振动就有声音产生;右边的女孩双手按在鼓上, 图上就没有这一细节, 暗示着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产生。这种细微的提示并非就此一处, 同一课把“振动的音叉轻触水面”, 水面出现一圈一圈的波纹。这图也在提示:还有别的方法也能证明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文字提示。

大部分学生, 面对没有任何提示的话题, 很容易出现思维凝滞、思维纷乱而不知从何处下手的被动局面。就如上面所说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 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 尤其是一些学音乐的学生, 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 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书本的文字提示“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猜猜它在哪儿”?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提示语开展讨论, 并辅以适当的点拨和讲解, 使学生一下子觉得“声音”与“振动”之间的距离近了, 它就在我们身边, 甚至就在我们身体上。

三、读懂内容, 阐释编者意图

磁铁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都曾经拿着玩过。学生对磁铁都很好奇, 它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能把一些东西吸住, 又能把一些东西推开。教材安排的内容和图片都是相互吸引的, 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也是利用这种性质。如果按书本进行教学, 就会局限学生的思维。透过教材, 我们就会思考, 除了吸引, 磁铁还有哪些性质呢?这样教学时, 抛开书本的对于磁铁“我们知道什么”, 直接让学生直接动手玩, 在玩中会发现很多知识。这些发现联系到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哪些物品就是根据这些特性制作的。在交流后, 引导学生继续深思:生活中哪些东西用到这种现象。学生一下子陷入思维的瓶颈, 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两块环形磁铁套在圆柱上排斥的实物, 出示磁悬浮工艺品, 再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 在视频介绍中让学生明白科学是如此接近生活, 生活中处处是科学。

实践与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解读到位有根基、方向明确有目标的教学才会是高效的教学。参透文本言外之音, 这样教学用时不多, 别具一格, 如同在学习起步之时就点亮了一盏灯, 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这无论是对教师的教, 还是对学生的学, 都起到了居高临下、心中有数、目标定位、事半功倍的作用。

科学文本 篇2

(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答案】A 【解析】A项“‘阴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不当,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后半部分,由原文可知“夏历”“农历”俗称“阴历”“旧历”,是“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答案】C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答案】D

一、(2017届天津市南开区高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琥珀的形成、性质与鉴定

琥珀是一种有机宝石,是由远古植物树脂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从树脂到琥珀的过程被称为化石化,其间需要经历若干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及漫长的时间考验。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物质,这些挥发物质随着树脂的分泌慢慢挥发,树脂随之逐渐变硬。变硬的树脂经历沉淀埋藏,又经过一定的化学聚合过程,逐渐形成柯巴脂。继续被沉淀埋藏,在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后,进一步发生聚合作用,失去全部挥发成分,最终形成性质较为稳定的琥珀。被埋藏的琥珀经过地质运动再次被抬升到地表后,可能会经历水流搬运和再沉积等过程。例如,有的缅甸琥珀的埋藏地层为距今约4000万年的始新世沉积物。根据琥珀生物圈及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确定缅甸琥珀时代为距今1亿年的晚白垩纪最早期。

柯巴脂也是化石,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柯巴脂可以说是较年轻的琥珀,只是柯巴脂由于经历的埋藏时间短,时代更新,其硬度较琥珀略低,颜色一般较琥珀浅,性质较不稳定。柯巴脂中有的也含有昆虫等内含物,因为时代更新,内含物生物群更接近现代生物群。

树脂是树木芯材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通过树皮流出,用以封锁树皮空隙,保护树木。同时,树脂具有防腐功能,还可以粘住啃食树木的昆虫。并不是所有树脂都能形成琥珀,只有少部分性质比较稳定的树脂,才能经历漫长的时间形成琥珀。现在有很多树都可以分泌树脂,如桃树、松树,但这些树脂一般都不形成琥珀。

琥珀是远古树脂经过大分子聚合作用形成的。琥珀的化学元素与树脂相似,以碳、氧、氢为主,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达到燃点后会剧烈燃烧。抚顺琥珀保存在始新世煤层中,遗憾的是,当时很多人不了解琥珀,很多琥珀都随着煤炭一起被焚烧掉了。

琥珀莫氏硬度为2—3,与人的指甲硬度大致相等;密度为1.04—1.10,比水的密度稍大,可漂浮于饱和盐水中;熔点为200—300℃,在高温高压下,可将细碎的琥珀进行热熔,做成压塑琥珀,再做成工艺品。琥珀与毛皮摩擦会产生静电现象。琥珀颜色多样,从浅黄到棕红千变万化。通常,琥珀氧化程度越高,颜色越深。另外,随着琥珀埋藏时间的增长,琥珀硬度也相对增高。例如,产自白垩纪的缅甸琥珀,其硬度比印度的海琥珀(始新世)和多米尼加琥珀(中新世)高。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伪造琥珀,常见的有:柯巴脂、玻璃、酚醛树脂、赛璐珞、酪蛋白、塑料等。根据琥珀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初步检测琥珀的真伪。通常可以分三步辨别真琥珀与常见的伪造琥珀。首先,用饱和盐水检验。上述材料中,除了琥珀,只有柯巴脂和塑料可以漂浮在饱和盐水中。其次,用加热的铁丝测试。现在塑料遇热铁丝会发出刺鼻的塑料味道,琥珀和柯巴脂则会发出树脂的味道。第三,用酒精测试区分柯巴脂和琥珀。柯巴脂性质不够稳定,遇酒精后表面会变得粘稠,用手指按会留下指纹。而琥珀的性质则相对稳定,表面遇酒精后没有明显变化。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红外线光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离子色谱分析法,它们都能够生成反映样品化学组分的多峰曲线图,从中可以轻易辨别真伪琥珀,更可以识别琥珀的产地乃至产生树脂的树种。

(节选自《琥珀探秘》张菁菁、王博)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琥珀是一种有机宝石,是由远古植物树脂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物质,待到树脂失去全部挥发成分,经历水流搬运和再沉积等过程,就形成了琥珀。

B.琥珀的化学元素以碳、氧、氢为主,随着埋藏时间的增长,其硬度也相对增高,其颜色也会更多样。C.柯巴脂由于经历的埋藏时间短,时代更新,其硬度较琥珀略低,颜色一般较琥珀浅,性质较不稳定。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被沉积埋藏,就能形成性质较为稳定的琥珀。

D.树脂通过树皮流出,封锁树皮空隙,保护树木,具有防腐功能,可以粘住啃食树木的昆虫,少部分性质比较稳定的树脂,经历漫长的时间可以形成琥珀。【答案】D

2.下面对琥珀性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古树脂经过大分子聚合作用形成琥珀,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达到燃点后会剧烈燃烧。B.琥珀莫氏硬度为2—3,与人的指甲硬度大致相等,密度为1.04—1.10,可漂浮于饱和盐水中。C.随着琥珀埋藏时间的增长,琥珀硬度也相对增高,产自白垩纪的缅甸琥珀,硬度高于多米尼加琥珀。D.熔点为200—300℃,在高温高压下,琥珀热熔,可做成工艺品,琥珀遇热会发出树脂的味道,遇到酒精后没有变化。【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D.琥珀“遇到酒精后没有变化”错,文本最后一段说“而琥珀的性质则相对稳定,表面遇酒精后没有明显变化”。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琥珀与塑料置于饱和盐水中,琥珀会下沉,塑料可以漂浮在饱和盐水中。用这种办法可以将琥珀和塑料区分开。

B.在科学研究中,用红外线光谱分析法,能够生成反映样品化学组分的多峰曲线图,可以识别琥珀的产地乃至产生树脂的树种。

C.用加热的铁丝测试,不能区分柯巴脂和琥珀,琥珀和柯巴脂遇热都会发出树脂的味道,使用酒精测试可以区分柯巴脂和琥珀。

D.有的缅甸琥珀的埋藏地层为距今约4000万年的始新世沉积物,根据琥珀生物全级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确定缅甸琥珀时代为距今约1亿年的晚白垩纪最早期。【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A项用饱和盐水只是初步检验琥珀真伪的其中一种方法。

二、(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美国著名的Zipcar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置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济走向分享型经济。

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在此情况下,政府通过依法干预和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是分享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权衡《分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倡导人人分享,注重体验,对生产、管理、销售、消费等诸多环节产生了积极作用。

B.Zipcar租车公司整合了大量闲置车辆信息,帮助会员找到距离最近的车辆,并提供车况和价格,便于会员用车。

C.淘宝网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用户,他们将各类信息公开和分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公平竞争。

D.分享经济中的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一种能提高交易效率,扩大消费需求,为他人消费提供帮助的过程。【答案】C 【解析】C项,曲解文意,且因果颠倒。原文说“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是选项C所表述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原文说“通过人人参与„„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选项C表述的是“„„从而实现公平竞争”,是典型的以因为果。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发展、大数据发展以及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分享经济正在进行着一场经济运行形态的变革。

B.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C.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

D.只有市场参与者诚实守信,加上政府部门依法干预、合理监管,才能确保分享经济发展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之上。【答案】B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享经济的特征是鼓励人们通过分享数据信息,相互提供便利。因此,分享经济的实现过程体现出“合作共赢”的理念。

B.发展分享经济能把过剩的资源重新利用,以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有利于中国经济应对过剩和发展模式转型问题。

C.文章以Zipcar租车公司和淘宝网为例,不仅直观展示了分享经济的消费体验,也有效论证了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优点。

D.发展分享经济需要政府优化监管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分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法制环境。【答案】C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在南极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鱼类——冰鱼,它们的身体就像冰一样呈半透明,体内几乎不含血红蛋白。

约翰·路德和其他的研究人员确认,南极冰鱼是唯一同时缺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脊椎动物。血红蛋白是富含铁的蛋白质,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这些细胞用它吸收和释放氧气。一般看来,生物学家认为冰鱼苍白的血液是对南极冰冷而富含氧气的水环境的典型适应特征。可能冰鱼通过鳃和极薄的皮肤吸收了许多溶解在海水中的氧,因此它们可以抛弃那些大而柔软的红细胞。而且,生物学家们还推测,较稀薄的血液在身体中循环流动的时候阻力比较小,而节约能量消耗也有利于生存,尤其是在极端环境里。

然而,最近一些生物学家提出,血红蛋白的缺失不是一种有用的适应行为,而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不幸结果。冰鱼的血液携带氧气的量只有普通鱼类血液的10%,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大幅调整自己的身体。进化铸成的这个大错也许对于大多数鱼类来说是致命的,但冰鱼的鳃,加上一点点幸运的环境优势,拯救了它们,没让它们因血液的缺陷而灭亡。

通过对比冰鱼和红血球鱼类的DNA,美国西北大学的威廉·德特利茨和他的同事们确认了导致血红蛋白的特殊基因缺陷。总的来说,调控血红蛋白合成的一个基因在冰鱼体内完全缺失。虽然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完全缺乏红细胞,生物学家发现环境改变会导致红细胞的减少。当气候变冷的时候,鱼类把血液变得稀薄一点使其更容易流动是有好处的。相比生活在温暖水域里的鱼,生活在冷水里的鱼血液中的红细胞通常比例更低。而且,生活在温带的鱼每到冬天的时候血液中红细胞的比例会减少,以节约能量。根据这些事实,生物学家猜测南极冰鱼为了适应南冰洋而进化出了特别稀薄的血液。

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的克莉丝汀·奥布里恩和她的同事提出,和南极鱼科的近亲还有其他大小差不多的鱼相比,冰鱼的心脏和血管都比较大。虽然在冰鱼体内循环的血液异常稀薄,但它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容量很大。他们计算出,要让血液全部循环起来,冰鱼消耗的能量大约是南极鱼科中红血球鱼类的两倍。温带鱼类的心脏消耗的能量不到基础代谢率的5%,而冰鱼巨大的心脏消耗的能量占了身体能提供的能量的22%。他们还指出,冰鱼供养每个器官的血管也要比红血球鱼类多。

和近年来的其他生物学家一样,奥布里恩和希德尔认为,冰鱼巨大的心脏和毛细血管,升高的血压还有稠密的血管视为对血红蛋白缺失的补偿。但仅有这些适应特征似乎不足以挽救南极冰鱼免遭灭绝,它们似乎还从营养富集的环境中受益。

然而现在,冰鱼正面临一个新的威胁——人为的气候变化。南冰洋正在变暖,而且可能酸化,营养将会减少。奥布里恩说,研究者已经指出,相比红血球鱼类,成年冰鱼对温度变化更敏感,它们无法经受高温。如果路德说对了,“只有在极地地区寒冷的水中,没有色素的鱼类才能生存”,那么正在南冰洋发生的温度变化可能给冰鱼带来灭顶之灾。

1.下列对于冰鱼体内为何缺少血红蛋白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学家发现,环境改变会导致生物体内红细胞的减少。B.专家推测,冰鱼体内较稀薄的血液在循环时可降低能耗。

C.有些研究者认为,调控血红蛋白合成的一个基因在冰鱼体内完全缺失。

D.当气候变冷时,体内红细胞减少更有利于鱼类的生存,所以冰鱼进化出了缺乏血红蛋白的稀薄的血液。【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冰鱼和其大小差不多的南极鱼类近亲相比,冰鱼的心脏和血管都较大。由此可见,冰鱼消耗的能量也比红血球鱼类要高。

B.冰鱼的鳃和皮肤可能替代了通常由血红蛋白实施的吸收氧的功能。

C.生活在冷水中的鱼,其血液中红细胞的比例更低,是因为环境改变会导致红细胞的减少。D.冰鱼体内大容量的血液循环系统弥补了血液异常稀薄的不足。【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C项不确切,文中表述为“相比生活在温暖水域里的鱼,生活在冷水里的鱼血液中的红细胞通常比例更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变暖导致南冰洋海水营养相对减少,可能会给冰鱼带来严重灾难。B.不光是冰鱼,其他任何动物在气候变冷时都会出现体内红细胞的减少。

C.巨大的心脏和毛细血管以及南冰洋中丰富的营养,是冰鱼免遭灭绝的两条重要原因。

D.因为冰鱼血液携带氧气的量只有普通鱼类血液的10%,因此可知冰鱼体内只含有普通鱼类10%的血红蛋白。【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宣纸是我国传统的书画用纸,被誉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其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机构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纸寿千年”是对宣纸耐久性的赞誉。检测纸的耐久性可用人工加速老化的“达比”法:把纸样置于105摄氏度的热恒温箱中,烘72小时即相当于纸样在自然条件下老化25年。7种纸样经过126天的老化试验,3种宣纸纸样完好,其青檀皮纤维变化不明显;而其他4种纸样全部损坏。试验表明:宣纸“寿命”的下限可达1050年。

“墨韵万变”是指宣纸润墨性良好,墨色在宣纸上能产生丰富的变化。宣纸落墨时,纸面会产生“发洇”的效果。普通纸“发洇”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而宣纸的“发洇”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墨色变化丰富的效果。

为什么宣纸具有如此良好的耐久性和润墨性呢?研究发现,宣纸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细胞壁的结构,与木材、稻麦草纤维的细胞壁结构不大一样,青檀皮纤维的规整程度好,相同长度的纤维约占总体的88%,纤维柔软适度。经自然干燥,青檀皮纤维细胞壁会发生收缩,出现许多与纤维平行排列的“皱纹”,这些“皱纹”中有不少造纸过程中产生的碳酸钙微粒,这样即使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也不会诱发出变色基团或者受空气中酸性分子的破坏。因为这些碱性碳酸钙微粒,既能提高纸吸附水墨的能力,提升润墨效果;又能起到中和作用,防止纤维素发生酸性降解。

宣纸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两类,其润墨效果和功能用途各不相同。生宣指直接从纸槽中抄造出来而未经过再加工的宣纸。生宣能够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适宜于山水、人物、花鸟、虫禽等写意国画和书法。但是,生宣的水墨渗透性强,尤其是刚出厂的生宣,浆性未脱,着墨于纸或浓或淡,较难掌握,加上水墨渗透迅速,要求画家落笔即定,所以工笔画一般不用生宣。熟宣指在生宣的基础上,经过染色、洒金、砑光、填粉、施胶、涂蜡、印花、粘接等工序加工制作的宣纸。将生宣加工制成熟宣的主要目的,在于阻塞纸张表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以便书画家运笔时不致因走墨而洇染,从而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熟宣不易渗透水分,尤其适宜于工笔画。

宣纸不仅用于书画创作,而且还可以用于书籍印刷。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统计,我国现存的纸质古籍约有3000万册,其中保存得最好的多为宣纸线装书。

4.下列关于“宣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宣纸是我国传统的书画用纸,其传统制作技艺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B.“纸寿千年”是对宣纸的生产历史悠久、保存时间长的赞誉,宣纸“寿命”达千年绝不是夸张,而是已被证明。

C.“墨韵万变”是对宣纸润墨性的评价。宣纸落墨得当,会因为发洇而产生层次分明、墨色变化丰富的效果。

D.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中,有3种宣纸的青檀皮纤维变化不明显;有4种纸不能达到宣纸“寿命”的下限。【答案】B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与木材、稻麦草纤维相比,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细胞壁的规整程度好,纤维柔软适中。B.宣纸作为传统书画用纸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两类,较之熟宣,生宣因水墨渗透性强,能够产生更丰富的墨韵变化。

C.生宣指直接从纸槽中抄造出来而未经过再加工的宣纸。因其润墨性强,着墨浓淡不易掌握。D.阻塞纸张表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是将生宣加工成熟宣的主要目的,熟宣适宜工笔画,要求画家落笔即定。【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关于熟宣“要求画家落笔即定”的理解错误。这是生宣因为“水墨渗透迅速”,因此对画家技巧做出的要求。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材、稻麦草纤维中相同长度的纤维占其全部纤维的比例低于88%。B.生产过程中的自然干燥工序对于提高宣纸的润墨性和耐久性有一定作用。

科学文本 篇3

【关键词】影评人;科幻观;科学;独立立场;批评体系

【作者单位】肖康亮,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电影批评对电影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国际范畴内,影评人是一个独立的、值得尊重的职业。然而,在当下国内电影产业化的背景下,独立的职业影评人缺乏,市场呼唤独立的影评人,期望他们以自己相对独立的品格,对“某一类观众产生影响力,他的评价因此对影片票房形成影响。”[1] 江晓原是当今国内影评人中比较特殊的一位,说他特殊,是因为他具有三重身份。首先他是科幻迷,从2003年开始,江晓原共收集了8000多部电影,观看了其中的2000多部,这些影片多数都是科幻片;其次他是科学家,江晓原本科读的是南京大学的天体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读的是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曾经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工作了15年,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教授、博导;最后,他是影评人,江晓原是国内知名的影评人,主要从事科幻电影评论。

2015年8月,《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多达35万字的图书主要收录了江晓原各个时期的影评以及访谈60多篇。毫无疑问,这本书是江晓原作为科幻迷、科学家和影评人三重身份的重要写照,也建构起三重身份的交互文本。

一、科幻迷的科幻观

科幻观所探讨的是科幻的核心问题,如什么是科幻、科幻的价值和科幻的类型等。《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一书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回答,由此呈现出一位科幻迷的独特科幻观。

科幻题材是从小说发端的,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传奇故事,穿插着科学事实和预见”[2] 。人们对科幻的认知最早集中在故事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尤其是科学更是科幻必不可少的部分。科幻发展到电影阶段,其观点也大致如此。江晓原更新了人们对科幻电影的认知,虽然科幻电影的故事中会涉及科学,但江晓原更倾向于把此类电影称之为“幻想电影”,以避免只是强调科幻是“科普”的一种形式的传统观念。可见,在科学与幻想的两极,江晓原更倾向于用幻想来指称科幻的意义。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江晓原对科幻电影价值的认知了,江晓原更强调“影片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虚拟的语境,由此呈现或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3] ,而不是其科學价值。关于科幻电影的类型,《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一书从第一章到第七章大致将科幻电影分为七个主题类型:外星文明、时空旅行、造物主与被造物的对抗、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末日题材和反乌托邦末日。

进行科幻电影研究,当然也得关注国内的科幻和科幻电影。江晓原认为,中国的科幻虽然在小说领域有比较优秀的作品,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科幻并不发达,其原因大概有三:应试教育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国内的电影审查机制过于严格,常常扼杀人们的想象力;我们的观众和影评机制不知道保护和鼓励具有想象力的作品[3] 。

二、科学家的专业素养

传统的影评写作主要内容是对影片内容、导演和演员的介绍以及影片的评价。这种写作方式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电影,因而显得没有特色,尤其是应用在科幻电影的评论上。江晓原发挥其优势,以独特的视野来审视科幻片。他发现优秀的科幻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背后都有科学理论作为思想支撑,而不具有科学背景的人通常难以发现这些思想。得益于自己理工科的背景以及科学家的专业素养,江晓原的科幻电影评论超越了前文所说的局限性,在行文中能够指出电影的科学背景,说明电影所依托的科学理论以及电影对科学的反思。

江晓原对很多影片的科学背景非常熟悉。在分析影片《超时空接触》(Contact,1997)时,他把原小说作者,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在美国宇航局的工作经历以及SETI(地外文明探索计划)作为影片的背景提出来。这些知识是一般影评人所不掌握的,足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

电影中所依托的科学理论也是江晓原所关注的,比如,在电影中经常会出现时间旅行的情节。关于人能不能回到过去,改变历史的问题,电影一般有两种结局,其所依托的科学理论是不一样的:历史不能改变结局属于霍金所言的“协调历史”的方法,其背后是物理学中的“祖父悖论”;而历史可以改变结局则多数使用的平行宇宙以及多重宇宙理论,其背后是物理学中的量子物理理论中的“薛定谔的猫”以及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这些专业的物理学知识的解读让我们看到电影中的科学的真身。在电影与科学的关系上,江晓原认为,电影中的科学知识未必是准确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科学知识的使用起到反思科学的作用,科幻电影中的科学意识,“可以理解成对科学技术的一种人文关怀”,“是科学文化传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3] 。

三、影评人的独立立场

在市场主导下,国内的影评人呈现出非独立状态,每当影片上映时,有大量被电影公司收买的影评人为这些影片摇旗呐喊。影评也成为电影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影评人面对影片都是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总是能从细枝末节当中发现这部作品的优点,从而为其做宣传。江晓原不是这样,他自己说:“本人已经持续发表影评12年,就从未受过电影公司的任何影响。”[3] 面对国内影评界多“不痛不痒、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的文章的现状,江晓原敢于发独立之声,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2010年9月1日,《盗梦空间》(Inception)在全球上映,在商业营销的背景下,该片还没有上映便已好评如潮。《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一书收录了江晓原于2010年9月3日发表在《深圳特区报》上的影评文章。该文章从电影创意与科幻电影的思想价值的角度给出了不一样的评价。江晓原认为,《盗梦空间》具有一定的可看性,但是相比于《黑客帝国》等影片,则是科幻电影的倒退;从观影的效果看,《盗梦空间》让人昏昏欲睡,并且原创性严重不足,江晓原列举了15部可能与《盗梦空间》创意有关的电影。在评价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2005)时,江晓原指出这部作品被处理成了灾难片,无法满足观众观看科幻片的观影期待。在江晓原看来,一部好的科幻片应该从两个方面满足观众的观影期待:一是故事情节构成的思想平台;二是影片具有一定的视觉奇观效果,但是,毫无疑问《世界大战》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两个任务。而在评价影片《云图》(CloudAtlas,2013)时,江晓原也很客观地评价这部影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nlc202309090046

四、科学、文学、哲学的三层批评体系

江晓原很谦虚地说自己的这本书只是一本供人参考之物,他本人也没有致力于建立什么样的科幻电影批评体系。但是由于其独特的科幻迷、科学家和影评人交互的身份,江晓原科幻电影影评有独特的关注点,并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批评体系,那就是科学、文学和哲学三层体系的建构。科学、文学和哲学三个层次的提法,来自江晓原在2007年国际科幻大会上所做的主题报告。江晓原将科学、文学和哲学视为科幻的三重境界。正是从这样一个三重境界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江晓原在自己的批评文章中所关注的问题也正是一部科幻电影能否达到这三种境界。

科学毫无疑问是指电影中所依托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江晓原看来,好的科幻电影应该能够预言一些具体的科学进展或成就。例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在今天看来很多细节都具有真实性,很多技术细节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都得到了验证。

科幻小说如何得到文学界的承认,科幻电影如何跳出科普的范畴,这是科幻,尤其是中国科幻的重要追求。对科幻文学性的指认实际是将文学解读的一般方法运用在科幻中,以赋予科幻独立的地位。江晓原的影评非常重视科幻电影在故事情节层面、主题层面的考量标准。科学家的身份并没有使江晓原仅仅关注科学,而是将科幻置于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关注。

在江晓原看来,科幻电影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虚拟的语境,由此引发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反思。江晓原在自己的行文中反复提及这种反思科学的思想性,并以此评价一部科幻影片的優劣。应该说,科幻电影具有哲学的某种属性,“对人的最高关怀是生命的终极关怀,这也是哲学的最高境界”[4] 。科幻电影所表达的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正与哲学中的这种终极关怀有异曲同工之妙。

科幻理论、科幻史和科幻批评是科幻研究的三个重要维度。批评对创作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在今日科幻电影大热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批评值得思考。《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一书属于科幻批评的范畴,依托作者科幻迷、科学家和影评人的三重身份,建立起科学、文学和哲学的三层批评体系。因江晓原的科学素养,其批评文本在视野上与众不同;其独立影评人的身份,又使得其批评文章敢于直言。这样的批评才是科幻电影真正需要的批评,才是中国电影真正需要的批评。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呼唤影评人[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1):19.

[2] 王逢振.科幻小说及其发展[J] .出版广角,1999(2):42.

[3] 江晓原.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8) .

[4] 王家东,周仲谋.从梦想到救赎——科幻影视剧的人类情感折射[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

说明文抑或科学文本 篇4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阅读说明文, 不妨从理清说明顺序入手。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理清说明顺序, 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 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 把全文划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 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 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 就能得出全文的说明顺序。理清说明顺序之后, 接着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就容易看出全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 (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 , 一种是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 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在阅读中, 注意前者“分”的部分是怎样组合的, 按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如果是并列, 是总、分关系, 还是分、总关系?对于后者, 要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的: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把握了全文的条理和思路, 就容易把握全文说明了事物什么样的特征或什么样的事理。

任何知识首先应该“有用”, 那么这篇关于“学习阅读说明文”的知识到底能教给我们学生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我们来看它讲得是否有道理。第一, 它说:“阅读说明文, 不妨从理清说明顺序入手。”接着它告诉我们“说明文”有三种说明顺序, 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我们知道,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我们来看看我们阅读“说明文”是否如短文说的那样阅读呢?阅读的第一目的是感受一个文本所传达的信息, 而不是理清什么“说明顺序”, 所以, 这是一种无效知识, 因为一个读者即使不了解所谓的“说明顺序”, 也能从文本中获得想要获得的信息。短文的第二个论据是, 我们阅读所谓的“说明文”, 还要认清说明文的结构。它认为,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 (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 , 一种是递进式。我们是不是必须像它说的那样才能阅读所谓的“说明文”呢, 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读懂和读通了呢?笔者就以阅读《被压扁的沙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为例, 谈谈我们是依照什么方式或者顺序来读解这个文本的。

想要获得文本的信息, 我们当然先要与文本亲密接触, 把文本至少读上一遍。最先吸引我们的是文本的题目, 我们被吸引而读了下去, 直到我们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为止。只有在这时, 我们才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作者是借助这个题目的噱头, 想要告诉“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这个作者提出的观点。如果第一次没有把握住的话, 我们就再第二次阅读, 再不懂, 就再读, 直到我们能把握其主旨为止。在这阅读过程中, 我们绝不会先考虑什么“说明顺序”之类的东西。可见, 我们的读解首先不是“理清说明顺序”, 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意念, 而是直接就去把握文本的主旨, 即它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而这是我们读完文本就马上想要并且也是能够把握的。

第二步, 在知道了文本提供的主旨后, 我们还要求得对文本理解, 即弄懂文本怎样叙述和为什么要这样叙述。我们仍以《被压扁的沙子》为例来论述。为了证明作者自己的观点, 文本开头用四个自然段的篇幅来讲述有关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 如果不先叙述这两种绝然对立的理论, 读者就弄不懂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关于“被压扁的沙子”这个科学事实。接着作者才论述关于“被压扁的沙子”—即“斯石英”被发现以及它产生及消失的原理和条件, 还有它的性状, 即高压生成、高温解体。根据这个论据, 作者认为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斯石英”这种“被压扁的沙子”, 而“斯石英”存在于其他类型岩石中的年龄正好是6500万年左右, 为作者自己的论点“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提供了证明, 这样得出结论也就水到渠成。可见, 我们也不会“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 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 把全文划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 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 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 就能得出全文的说明顺序”那样画蛇添足地去做。可以肯定地说, 短文提供的两点都是无用知识, 因为我们谁也不会如编者叙述的方法去阅读所谓的“说明文”。

我们读完了。我们在既没有“理清说明顺序”, 也没有“认清全文的结构”的前提下, 也可以读懂《被压扁的沙子》这篇文章。由此可见, 《学习阅读说明文》提供的阅读方法是无效和无用的。教科书提供给我们的阅读知识“其实是在想尽办法‘生产’一种奇特的阅读方式, 也就是有阅读能力的一般人 (包括学者、作家、评论家等) 所从来不采用的阅读方式, 也就是在备课、教学之外所有的成人都从不采用的阅读方式。”奇怪的是, 越是我们语文课上“独创”的阅读方式, 学生越学不会。这就违背了阅读或者阅读教学的初衷, 要它何用!

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得的知识能在人生实践中应用, 但恰恰相反的是, 我们想要教给学生的知识, 竟然是除了课堂上或考试时使用以外, 在他们今后的社会和人生实践中再也用不着了的, 如此做法, 究竟是何用意呢?这只能说明我们的知识是错误和无用的, 我们必须重构知识。不信?就请看看我们的考试题目, 就可以知道科学作品阅读教学变革的迫切性有多么急切。

1)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4分)

a. (病毒) 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 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b.变异就像赌博, 总是有输有赢, 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2004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 “远远望去, 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长沙市2004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看看, 我们考的是些什么货色?多么美妙的语言, 就给这“说明方法”败坏了阅读文本的胃口!而且, 作为成年人的你, 是这样阅读科技类文本的吗?请问, 说明方法对我们阅读和写作科学作品究竟能起到什么帮助作用?就笔者而言, 读书将近三十年, “说明方法”这东西, 非但一点帮助没有, 而且还造成了错误阅读信息对自己思维畅通的堵塞。

笔者认为, 说明文其实是一种并不存在的文体, 是以前的语文教学专家们生造出来的。所以, 对依照常规划分的事理性说明文和事物性说明文的语文知识, 应该进行重新定位, “说明文”这个概念应该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消失, 而代之以“科学作品”或者叫做“科学文本”, 并且再加以适当细化。

文本挖掘:获取科学信息的新方式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处理信息的手段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些改变重塑了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技术的进步、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以及不断增加的数据都对传统的处理模式和市场定位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机遇。

在这些领域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如何找到最便捷的信息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传统意义上来讲, 文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有些专家认为, 文件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基本上, 文件只是传统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承载的只是一些零碎的信息, 供研究人员得出结论, 尽管这些信息看起来清晰明显, 但对于使用者来说, 这些提供信息的机构并不对他们所发布的信息负任何责任。多年来, 文本挖掘这个标签一直被用做专业术语, 代表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也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人们常常会觉得要在主流上大规模的应用这些方法, 还要等到将来才能实现, 本文将会列出多个个案, 研究目前对文本挖掘的应用情况。

2. 文本挖掘软件框架的介绍

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运算方面, 文本挖掘的重要性已经有所体现。尽管在实验室条件下, 已经能成功应用一些基本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 如词类标注、信息提取、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等等, 但在生产领域中, 仍需我们使用更大规模的应用来提高标准化程度和可扩展性。在这方面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UIMA, 最初由IBM发起, 现在交给了Apache项目。借由其基本的UIMA主干功能, 一个UIMA兼容软件可以提高其可扩展性, 这种UIMA主干功能能够满足分配计算资源的要求, 只需要通过连接额外的CPU到主干, 便可以把原本有限的经过验证的文本信息资源扩展到可以完成更繁重的任务。UIMA兼容组件, 尤其是"Annotators"能够提供定义明确的接口, 促进了互造作性, 反之, 过去各机构组件常是实现用户自代码接口并且各有专有规则, 使用户在制订具体方案时若想进行合用, 会非常的繁琐和复杂。

除采取基本的UIMA作为基本框架之外, 本文其他案例中还应用了代码和文本分析组件内内容的严格分离:一个名为"Skill Cartridges TM"的计算机构造设定了一个通用的分析软件, 包含了一些专业的域名及方案资源来对一致的核心软件进行部署, 同时还采用了多样化的分析组件系统, 使其在复杂的系统环境中也能进行操作。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已被采用的并展现出这些性能的软件框架就是TEMIS平台或其所属部分。

本文将进行四个案例分析, 在这些案例中, 均应用了上述机制来处理大量的科学文本。

3. 个案研究

3.1 汤姆森 (Thomson) 科技信息集团

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隶属于汤姆森公司, 是目前全球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发展以及医药研发等领域最领先的信息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致力于为全球的科研人员、图书馆、信息分析专家以及各行各业从事研究与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整合的科技信息解决方案, 协助他们更准确地、更迅速地制订决策, 加速科学发现与应用开发的进程。在其重组, 兼并和收购其他公司的过程中, 该组织经常要面对一个艰难的任务:索引大量的文字资料用来统一处理来自不同背景的数据。由于需要处理的数据过多, 使得花费成本昂贵, 过程复杂, 因此, 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决定安装以TEMIS software Luxid为基础的自动求解程序。该软件在2006年第一次应用时, 便处理了生物资料库的几百万文件, 包括注解一系列从地理位置、化学物质到各种生物名称的实体种类。这种模块化的处理链使用了Skill CartridgeTM机制, 使人们可以随意组合这些资源, 便于独立操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艾斯维尔 (Elsevier) 科技公司

现如今, 专利文献是化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最新信息来源, 通常, 像化学反应这类信息在其他任何文献中很难查到, 要想系统地利用这类资源则需要用户首先处理专利性文件复杂的特性和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因此在艾斯维尔, 当计划建造专利化学物质数据库时, 便决定采用最新的自动化方法。在被称为"阅读机器"的复杂的处理链中使用Skill Cartridge机制, 化学反应中所包含的物质信息都能自动被检测到并转换成格式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生成各自的数据库, 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下图为艾斯维尔公司在处理化学物质信息方面应用了信息提取技术, 从而首创了专利的化学物质数据库。 (图表1)

3.3. 施普林格科学出版公司

在施普林格科学出版公司的语意链接项目中, TEMIS科技被用来把网络报章内容转换为高密度的科技互联知识网络。在那些科技出版物的读者看来, 如果科技术语能够直接链接到更详细的信息则会对工作很有帮助, 而要想达到这一要求, 整个链接程序必须是完全自动化的, 这种程序通过增加超链接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 同时对读者而言, 在阅读特定内容的时候, 通过语意链接还可以阅读其他与所读内容密切相关的文件。通过跨越学科界限提供信息文件链接, 期刊和各种团体出版物向读者展现了有趣的关联信息, 同时也使得更多读者关注出版商出版的其他相关内容, 否则这些内容会一直无人问津。

3.4. 法国律商联讯数据库

本文列举最后一个采用了TEMIS技术的例子是法国律商联讯公司的开普勒项目, 本项目中来自法律领域的文件是非常清晰有条理的。与以上数据库所提到的其他学科领域不同的是, 法律领域相对比较清晰, 并配备了相对条理清晰的程序、功能及项目。从这一点来看, 法律领域更适用于一些能使信息正式化的实体, 在法律体系中, 通常是由法官将法律应用于案件并最终做出判决, 而法官通常不会保持静止不变的立场, 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的。因此律商联讯决定制定一个配备有来自立法过程、法庭实例以及其他来源的信息实体, 在开普勒项目中, 应用程序可以从法律文件中提取到信息并将之映射到合法的模型化实体, 如法庭、法律、案例, 提供丰富的信息以供人们搜索、浏览、编辑及出版复杂的内容。

4. 结论

目前利用文本挖掘技术的多是一些信息收集机构, 这是由于在信息行业中, 文本信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本挖掘技术是采取任何技术的出发点, 直接影响各工作流程的质量、效率、全面性和费用-效益比, 并与最终产品息息相关。本文概述的四家大型信息公司中的不同实体采用了文本挖掘技术的方式, 这些实体的多样性可以说明一点:自然语言的自动处理技术在这些产业以及相关领域方面刚刚兴起开发, 并且还大有潜力。

摘要:能对科技内容进行大量准确的分析并提供索引的系统的出现和应用, 给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个案研究介绍了信息产业中所应用的文本挖掘措施, 并概述了采取这类措施的原因和这类措施的其他益处。

关键词:文本挖掘,信息提取,自动索引

参考文献

[1]张玉峰, 张婧.基于数据挖掘的Web文本不良信息监测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 (11) :89-92

[2]叶福军.文本数据挖掘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 2009 (07) :58, 111

[3]黄晓斌, 赵超.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 2009, 27 (01) :94-99

[4]D Ferrucci, D Lally, UIMA:An architectural approach to unstructured information rocessing in the corporate research environment[J].Natural Language Engineering, 2004 (10) :327-348.

科学文本 篇6

我国物理新课程不仅重视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而且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为此,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科学方法显性化的研究和呼吁。所谓科学方法显性化是教材在隐性使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标示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方法的内涵进行阐述、组织学生使用和训练科学方法等手段, 更加明确地、显性化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那么, 我国物理教材在科学方法显性化表征上做得如何?有哪些经验和不足呢?对此, 本文进行了教材文本分析, 我们相信该研究对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必修2和选修3系列为研究对象, 共计7本教材, 分析内容包含前言、各章节及习题等部分。

2.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 编制数据分析记录表、对照分析教材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 确定科学方法的种类。文献研究发现, 科学方法的分类标准不同、类目多样, 本文主要参考邢红军老师的分类方法, 并考虑到其他的一些因素做了补充, 如在一般科学方法中加入科学探究法, 在实验方法中加入近几年教材中新出现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最后, 一共解析出24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参见表3第一列) 。

我们对这些科学方法查阅大量资料, 以确认其准确、全面、相互不交叉 (即不出现一种具体的操作被归入两个科学方法的情况) 、定义规范、方便理解[1]。然后, 我们以这些科学方法为指标对物理教材进行分析以确定每一类科学方法出现的次数和显性化程度, 尤其注意在物理知识点的建立、引申和扩展中, 以及“键” (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连结处) 位置[2]等要点处确认科学方法使用情况。

其次, 确定科学方法的体现方式和显性化水平层次。教材在处理物理知识时会体现相应的科学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预调查, 我们发现有以下四种体现方式:渗透使用, 教材在讲解物理知识时渗透某种科学方法, 但不明确指出其名称、不进行解释说明, 该方式只是隐性使用, 并没有进行显性化处理;命名, 教材明确给出该种科学方法的名称;讲解, 教材解释或讲解该科学方法, 如解释科学方法的内涵、总结其特点、给出一般性定义、举例说明、给出使用注意事项等,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组织使用, 教材组织学生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或训练学生掌握该方法。

上述方式表现出的显性化水平是不同的, 我们把它们分为以下四个水平层次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当教材只是隐性使用科学方法时, 教材并没有进行显性化处理, 称为零水平层次;水平一层次是在使用该科学方法处理物理知识时明确给出名称, 但是不讲解其内涵、不训练使用该科学方法, 需要学生自己体会总结或者查阅资料来学习, 因此其显性化水平较低;水平二、三层次的显性化程度更高。本研究在解析教材时采用该指标体系来分析科学方法显性化处理的方式和水平。

再次, 编制文本分析表。本研究根据以上分析指标编制了“科学方法显性化分析记录表” (见表2) 作为文本分析的工具。

最后, 整体分析教材科学方法显性化表征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应该是评估教材编写质量的一个指标。由于本研究涉及整个高中物理教材, 因此, 本研究可以对高中教材编写的系统化进行分析。

3.研究工具的信度检验

对于本研究工具, 研究者进行了信度分析, 请三名物理教学论研究生分别独立使用该工具对同样的物理教材进行分析, 发现三者一致性较高, 按照“评分者信度”的计算方法, 达到0.928, 表明本研究工具具有较高信度。

三、研究发现

1.研究数据的呈现

我们对人教社高中物理必修1、2和选修三系列共计七本教材进行分析, 整体数据如表3。

2.数据分析

分析数据统计表3,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各类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出现的总数目合计为950次, 相比于高中物理知识点数量, 次数非常多, 表明教材编写时重视使用和体现科学方法。

第二, 从出现的次数来看, 各类科学方法在教材中使用和体现的情况差别很大, 直接定义法出现的次数最多 (353次) 。一般来说, 当教材中出现新概念时, 需要通过直接定义来进行解释, 该数据表明我国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是比较多的, 教材信息量大。教材体现图形图像法的次数排名第二 (100次) , 表明教材注重采用直观、易读的方法来展示物理内容。其次为观察法 (78次) , 表明教材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方面, 较为重视。之后为归纳法 (66次) , 表明教材比较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建构知识, 逐渐改变了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直接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随后是比较法 (46次) , 表明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来建立知识。体现较多的其他科学方法依次是近似估算法 (45次) 、分类法 (34次) 、科学研究法 (30次) 、计算机模拟法 (29次) 和演绎推理法 (27次) 。

这10种方法的总次数占85%以上, 说明教材编写者认为这些方法是物理学中基础的方法, 应该进行一定的科学方法教育。

第三, 从“显性化数目”来看, 较为明显的依次是:图形图像法 (42次) 、科学探究法 (22次) 、计算机模拟方法 (21次) 、近似估算法 (16次) 和实验验证法 (13次) 。表明教材注重对这些科学方法加以显性化处理, 试图引导学生重视这些方法。

第四, 从“显性化比例”来看, 较为明显的依次是:科学探究法 (73.33%) 、计算机模拟法 (72.41%) 、实验验证法 (56.52%) , 其他方法, 如图形图像法、近似估算法、理想化模型法、理想化实验、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的显性化比例都超过了25%, 表明教材在使用这些科学方法时注意加以显性化处理, 试图引导学生重视该方法。

第五, 从“显性化水平层次”来看, 各类科学方法的显性化水平层次是不同的。处于水平一层次的科学方法有2类, 分别是理想化实验法和归纳法, 表明教材在使用这些科学方法处理物理知识时明确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名称, 让学生了解。处于水平二层次的科学方法有2类, 分别是等效法和其他类别中的反证法, 表明教材对这些科学方法直接进行了讲解, 这是在讲解物理知识之外直接讲解科学方法, 便于学生理解该方法的内涵。处于水平三层次的科学方法有11类 (参见表3第8列) , 表明教材注重组织学生使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种训练更有助于学生体会、应用科学方法。其中, 科学探究法、实验验证法、计算机模拟法、图形图像法和近似估算法等科学方法在教材中是多次组织学生使用和训练, 表明教材更为重视这些科学方法的教育。

第六, 从科学方法显性表征的系统化设计来看, 教材显得比较弱。数据显示有8种科学方法涉及到四个水平层次 (参见表3) , 教材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循序渐进式或系统化的设计, 主要表现在:先隐性使用、再讲解该科学方法的内涵、然后再组织学生使用该方法。可以看出, 这样的系统化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该方法。

还有五种科学方法处于水平三层次的显性化表征, 教材多次要求学生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活动, 但是始终没有讲解这些科学方法的内涵。从系统化设计的角度来说是有不足的, 也就是说, 如果能够先给学生讲解清楚这些方法的内涵, 再组织学生使用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3.本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高中物理教材进行系统的文本分析, 发现:我国高中物理教材在讲解和建立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体现科学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教育素材。从使用次数和显性化水平来看, 教材着重体现的十四种科学方法 (参见表3) 。教材采用渗透使用、命名、讲解、组织使用四种方式来体现科学方法, 其中, 渗透使用只是隐性的, 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科学方法教育, 而后三种则是显性化的表征。教材对不同的科学方法采用的显性化表征方式不同、水平层次也不同, 有些给出了讲解、训练使用等方法教育的设计, 不过在系统化设计上还有不足。

四、本研究的启示

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 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种类繁多, 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时, 可以考虑初中、高中、必修、选修等不同性质特点分出主次, 对于各类方法应该区别对待。

第二, 鉴于科学方法类目较多, 在教材中体现的次数也非常多, 建议教材编写时注意提示师生, 如可以在前言或者附录中给出科学方法分类, 以及重要科学方法, 便于学生整体把握。

第三, 对于一些重要的科学方法, 如科学探究法、图形图像法、观察法、归纳法、控制变量法等, 教材应该加以系统化设计, 从隐性使用、到讲解该科学方法的内涵、然后再组织学生使用该方法, 循序渐进、系统化的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

第四, 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教育素材, 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仅要重视其中的物理知识体系, 还要善于挖掘其中的科学方法, 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摘要:科学方法教育是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高中物理教材进行统计分析, 从各类科学方法出现的次数、体现方式、显性化水平、系统化设计等指标分析物理教材在科学方法显性化表征上的特点, 并基于此提出了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材,科学方法,显性化,文本分析

参考文献

[1]肖骁, 邢红军.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方法显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2 (4) .

科学文本 篇7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有效改编教学情境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的导入阶段, 我抛开了课本中计算体育场看台有几个座位的情境, 因为在本地没有体育场, 却有闻名中外的红木产业———我们的学校就在红木小件一条街上。于是我紧扣本地产业特色来进行情境导入———

1.猜一猜:欣赏家乡, 引出话题。我边演示家乡景观图片, 边进行解说:“同学们, 这是什么地方?……对, 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可爱的校园!这几年, 家乡的红木产业发展迅速, 闻名中外, 我们的学校就在赤荷小件一条街上, 听说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有很多做佛珠小件的, 请举手让老师瞧瞧。”

2.考一考:解决问题, 引出课题。

师: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你们的爸爸妈妈解决问题吗?

生:能!

师:是吗?那么老师今天就先来考考你们!

师:请看老师手中的手链, 好看吗?考题和手链有关:一串紫檀的手链需要158元, 6串这样的手链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练习;稍候, 笔者问: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答案, 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都对了吗?你们真棒!刚才你们用前两天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算出了6串手链的价钱!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注意观察今天的知识和前两天的有什么不同。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导入新课, 体现了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的教学理念。利用观看图片、猜一猜、考考你等环节, 不仅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抛出了新的数学问题, 为新授自然过渡。

二、深度对话教材文本, 科学把握教学重点

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教材, 正确理解编者的意图, 才能把握好计算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 而不是利用“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去解决问题。教材中例题5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 呈现的是:“体育场的看台每个方阵有658个座位, 6个方阵一共有几个座位?”多数老师认为在教学设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过程中, 要有解决问题的教学步骤和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模式, 也就是在教学中只出现已有的条件, 问题让学生去提, 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尝试按这种问题解决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却发现无法把算理和计算方法的教学重点充分完整地展示给学生, 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我仔细对比了教材中所有的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编排, 发现了两点支撑我调整教学的理由:

1.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在内容编排上的风格完全不同。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中, 教材有完整的思考过程和解题过程, 都有典型的三个问题:知道到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通过三问让孩子明白解决问题需要拥有完整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所有的问题解决的教学内容编排中,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完整的, 有列式计算和“答”。在计算教学中, 题目呈现虽然酷似问题解决, 还有图文并茂的情境, 却没有问题解决的详细过程, 只有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提示, 在编排中没有“答”。因此, 我们有理由判断: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是为了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教学的情境, 这样的题目只是计算教学的辅助形式, 不需要按照解决问题的完整步骤进行解答。

2.对比教材的前后知识, 我发现在计算教学时, 这个题目是一步的乘法计算,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充分理解乘法的意义。如果在本节课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那就是无视学生的知识结构, 徒然耗费时间。因此在教学中, 我直接创设了情境, 让孩子们欣赏老师手中的手链, 告诉孩子们每串手链108颗, 串6串这样的手链大约要多少颗?先让孩子们估一估。孩子们给出了两个答案, 一种估法是把108颗看成110颗, 6串大约需要660颗, 另一种估法是把108颗看成100颗, 6串大约需要600颗。两种估法都是对的, 到底需要几颗呢?引发冲突, 产生精算的需要, 请大家帮助老师算一算, 到底需要几颗珠子!

这个环节从不同的估算方法引出新知的教学需求, 例题中的数字变小了, 更好地服务于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 复习中158×6和新知中108×6的两组计算题, 更有利于学生的对比观察, 理解新知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迁移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有机渗透数学思想, 精彩演绎学法指导

数学思想的“默会”属性众所周知, 如何把数学思想这个内隐的知识外显出来?比较思想是小学阶段高频率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本节课笔者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比较思想。“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本质上是多位数乘一位数, 因此, 在教学中要把新知的教学巧妙地建立在旧知的认知上, 通过复习题的多位数乘一位数158×6和改编后的例题的算式108×6,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题目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相同点理解它们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 从而推导出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这样的学习方法叫迁移, 也叫类推。从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新知中间里有0, 理解为什么要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放在单独的一课时中进行教学, 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即使多位数的中间是0, 也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

在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法后, 引导孩子们帮老师解决第二个问题, 得出的算式是:102×3。学生独立练习, 教师指名上黑板演算, 然后让学生再次比对102×3和108×6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中间都有0, 计算方法和前面的一样;不同点是108×6个位相乘时有进位, 102×3个位相乘时没有进位。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个位相乘没有进位, 应该如何?通过学生的比较思考得出:个位相乘不满十时, 积的十位要用0占位。

通过对比, 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和计算方法, 还明白了类推和比较的学习方法。

上一篇:企业规模结构特征下一篇:教师提问技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