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本

2024-06-27

实用文本(精选12篇)

实用文本 篇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 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地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单独命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考内容闪亮登场, 今年已是第二个年头。但仔细分析2008年高考的各套考题我们就会发现, 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中存在着几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视角, 对此作一些探讨, 以抛砖引玉, 求教于方家。

一、文本选择

2008年江苏卷的选文是《晚清学人杨守敬》、山东卷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海南宁夏卷为《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广东卷的选文是《绝妙的错误》。体裁除广东卷为科普作品外, 其余三篇均为传记, 且描写对象均为学者 (一兼实业家) 。而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三套题目分别为访谈、通讯、人物传记, 题材分别是音乐家、体坛健将和教育家, 相比之下, 新一轮考题明显有些单调。

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测试时采用何种文本迄今仍在探索中, 表现在2007年《考试说明》的界定为:“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08年则调整为:“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同时, 有些文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不明确, 出题者不敢轻易涉足。例如报告, 去年的表述是“调查报告”, 今年去掉“调查”两个字, 范围显然扩大了, 但扩大了哪些内容进来, 实验报告、申请报告, 还是会议报告, 或是别的?很不明朗。出题者不敢轻易尝试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 在文本选择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体裁和题材应该更加多样化。既然考试主管部门都在积极摸索, 我们训练的面不妨广一点, 把握一个大原则:区别于论述类文本和科技类文本, 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强调致用的文章———通讯、传记、报告、科普作品乃至访谈都可以涉猎。要勇于探索, 不必今年考了科普文章, 科学小品就广泛出现于各地的模拟题;而调查等其他题材就马上销声匿迹。

二、题目设置

在题目设置上, 总体来看, 四套题目“过渡”的痕迹都非常明显:题型以简答为主, 江苏卷、海南宁夏卷兼用选择题;有很多考题按照传统的能力点设置。如广东卷19题:“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 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 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如何理解这两句话?”———能力点为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江苏卷18题:“从文中看, 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能力点为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目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同一套题中能力点和题型相对单一。如山东卷19、21题均属于筛选并整合信息, 海南宁夏卷16、17题也是这样, 江苏卷有两个单选题 (虽然是为了与论述类文本统一) 。与此相关联的是有些题目的区分度不大, 基本上难题谁都不会, 易题谁都得分, 像山东卷19、21题几乎没有什么难度, 考生只需照录原文即可;海南宁夏卷17题:“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请简要分析。”从答案设置看, 两个问号的指向明显交叉, 学生极易答混;而广东卷20题考查科普文的语言时更是有一个句子涉及“移用”手法, 超出大纲要求。

今后在题目设置上需要认真改进的是:考查的能力点应更加全面, 题型应更加多样化, 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专家的角度出发, 避免过易和过难的情况, 增强试卷的区分度。

三、文体特征

既然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概念并确立了单列考查的事实, 按说高考时就应该有所体现, 结合文本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要求设置相应的题目, 考查考生对文体知识的运用能力。事实上, 这一点有的考题做得不错, 如山东卷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其中第二问答案设置为:“启示有四点。 (1) 从文体来说, 要评传结合。 (2) 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3) 中心内容的确立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 (4) 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四点启示均紧紧地扣住了传记的文体特征。又如广东卷20题:“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 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答案和评分标准都明确指出要“抓住科普小品的语言特点进行说明, 可分为生动形象、口语化”。而另外两套试卷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在题中则没有明显的体现。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同样在于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的文体比较多, 每一文体都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以往教材涉及较少, 而各种资料的表述又不尽相同, 出题者和答题者均无现成、统一的规矩可以依托。所以今后很有必要加强研究, 尽快建构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考纲要求的在把握文体特征的基础上, 联系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要素来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 进而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四、关于探究

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 有所发现和创新, 是课改区考试说明新增的条目。本应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最精彩的亮点, 但从今年的考题来看, 做得似乎还远远不够。甚至于何为探究?如何考查?答题时基本的规范是什么?连这些最基础的问题, 出题者都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认识。例如海南宁夏卷18题:“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答案分四条表述并明确说明“不要求面面俱到”, 应该说这些处理得都很好;但题干要求“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 言外之意“不需自己归纳, 也不能有其他看法”, 似乎降低了对探究过程的要求。山东卷22题第二问:“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 ……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答案设置为并列的四点, 每一点下均无分析, 与探究题允许抓住一点论述充分的答题常规不太一致, 学生的答案与出题者的构想很难完全吻合。

其实探究离我们并不遥远, 只要把握了它的实质, 很多常规性题目可以很容易地变成探究题。例如广东卷21题:“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 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是分析题, 但有很强的探究意味, 如果答案放宽限制, 不只是从意义的理解入手, 而允许另一种常规思路———看艺术效果, 这样拟题, 是否生动形象、能够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即是探究题。再如江苏卷19题:“根据文章内容, 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本是概括题, 答案要求答齐“好学精神”“治学方法得当”“广泛交游, 视野开阔”等三个方面。倘若允许只选择其中个别角度, 并联系原文和社会生活加以具体分析, 也就是探究题了。

五、难度均衡

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选做的设题形式, 还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考生究竟选做哪一种文本更合适?虽然两类文本题目的最终得分允许有一定的差距, 学生的选择能力本身也是考查的目标, 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实用类文本阅读无论在选文长度, 还是在难度系数、区分度等方面都应该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保持一致。但实际上这一点却很难做到, 例如去年山东卷两题的平均得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低了1.5分左右;笔者统计本年度所带班级历次模拟考试中两题的得分差距, 有时竟然多达四五分。

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就设题而言, 文本的难易, 题目的类型都应该尽力一致。以今年山东卷为例, 就文本选择来看, 可谓字数一致, 难度相当;但文学类文本四个小题考查的能力点依次为:19.理解语句含义加分析文章结构思路;20.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21.引用的作用、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22.归纳写作特点并加以探究。实用类文本四个小题考查的能力点依次为:19.筛选并整合信息;20.分析语段作用;21.筛选并整合信息;22.概括内容要点加探究文体特征。显然, 文学类文本涉及的能力点类型较多且以分析作用题居多, 实用类文本问号较少且以筛选信息题居多。由于筛选并整合信息一般可以直接从原文找答案, 而分析作用题思考的范围大且多需要自主表述, 一般情况下, 筛选信息多的题目相对容易些。再者从参考答案的字数看文学类文本也明显多出很多。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本套题目在设置上怕是有失衡的可能———实用类文本似乎更容易。而这本是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的。

就备考选题而言, 应该教育学生遵循机动灵活的原则, 毕竟每套题目不同, 每个学生不同, 选择就允许有差异, 临场时一定要看题目设置, 一切从实际出发, 决不可以预先定死而不知变通。

实用文本 篇2

廷锴纪念中学

梁婷

在最近的教学工作中,我给学生复习高考选做题当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感触良多。

高考设置选做题的确是一个相对人性化的做法,它的出现,使很多有时代特征的文章得以进入我们考生的视线,而且考题也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开放性题型的设计,让学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老师给的答案背熟了就能上场,而是必须要了解社会热点,了解时事,了解国家政策,更要学会把这些知识综合地运用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

但出题者这样的设想,在目前的阶段里,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就遇到了一些让我感到困惑的问题。

第一,许多学生不喜欢读实用类文本。

在选做题中,许多学生都比较喜欢读文学类文本,如散文和小说,因为这些文章文字优美,富有意蕴,乍看上去,似乎很容易作答。但实际上,在2007年的高考里,全省有38万多的学生选择了实用类文本阅读,平均分是7.57分;有11万多的学生选择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平均分是7.08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悬殊的对比呢?因为实用类文本虽然不好读,却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答题时不容易答非所问。而文学类文本却需要多角度思考,而且主旨不明显,答题时容易跑题。

那么如何才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实用类文本?

我觉得在教学当中,必须做到三点:①强调条理分明,给时间学生去找主干,理清层次,明确要点,例如调查报告,明确阅读的要点就是调查的对象,这个对象的特点,调查者总结的结论(含原因和结果),读者 对这个事件或调查者观点的评价(“怎样做”或“怎么看”)。②结合其它相关知识,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③让学生站到主人公的立场去模拟解决问题,肯定学生提出来的想法,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上的闪光点,同时对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加以补充,增强实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了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兴趣,把解题方法融合到阅读教学当中去,我想会比老师在课堂上自己讲,或者单纯让学生练这样做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在进行《口头环保遭遇塑料袋》这篇练习时,设置了几个问题: 1、深圳与香港在减少使用塑料袋这件事情上各有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4分)

2、如何理解“一个塑料袋,一场暗战。台面下涌动的,是嘴巴与行动的博弈”这句话的含义?(6分)

3、你对口头环保人士有什么看法?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应该如何进行环保工作?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在阅读时,强调训练学生几个步骤:①养成划出重点句子、难懂句子的习惯;②善于找到细节描写,并寻找它的作用;③理解作者的观点看法,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强调实践性。

第二,设计小标题失分严重。在实用类文本的题型中,设计小标题的考点常常出现,但在多次的模拟考中可以看出,这类题却是学生失分的重点所在。许多学生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往往会直接把文段分层然后概括内容就作答了,事实上这只是概括段落大意,而不是标题。标题的特点是简洁、态度鲜明、重点突出,这样的题型除了考察概括能力,还考察语言的运用能力。另外,小标题往往有鲜明的观点倾向性,这也是答题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理清脉络是阅读实用文本的关键。实用类文本的特点是条理清 晰,实用性强,语言平实。所以在阅读教学和练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划分层次,而且不同的文体层次布局也不一样。例如人物访谈,因为是问答式,所以问题就成为关键,首先是访谈围绕着一个怎样的中心进行,然后是问题分为哪几个方面,一般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又例如调查报告,一般的层次都是现象及其表现——分析原因——现阶段的困境——解决办法。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来指导学生把握其层次。

第四,关心时事,了解社会热点,是做好实用类文本的一个诀窍。实用类文本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尤其是新闻类的文章,如果对时事一点都不关心,不仅仅没有阅读的背景基础,更会在观点的理解和实践应用上出现缺失,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山东卷)中的《梦碎雅典》一文,第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人口学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如果以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那么答题肯定没有方向,因为奥蒂是一个失败者,其实“奥林匹克精神”核心之一是“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所以强调了奥蒂虽然在比赛中失败了,却又同时成功了,因为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她的精神。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学会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而且人物传记类文章特别注意细节的描写,例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中的《叶圣陶在四川》一文,“‘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这个语言表现出叶圣陶对子女教育上的细致、开放、认真。人物访谈类文本的细节描写也很重要,因为人物访谈的文字相对可能会多一点,所以这些细节描写往往最能表达被访者的心情与性格,例如《孙海平:刘翔成功背后的男人》这篇人物访谈中,孙海平多次细致地讲述了他与刘 翔之间如父子般的深厚情感,这些情感就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如“在平时,他突然会叫我爸爸,就是说他实际上把我和他爸爸有时候就混在一起了,有时候他叫他爸爸做师傅”。

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 篇3

中华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

问:金老师(指北大教授金开诚),请问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与当前正在升温的“国学”是什么关系?

答:我想二者可以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研究与论述的对象,但“国学”研究偏重学术性,主要着眼于长远的成果积累与学术发展;古为今用则偏重于功利性,主要是想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实中发挥有益的作用。

问:为了有效地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你是不是认为学术研究与古为今用这两项工作都应该有人来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这是为什么呢?

答:因为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终极目的毕竟还是为了使它在后世有用;假如不再有用,那就只能成为历史的陈迹了。在我的印象中,古为今用这句话已流行很久了;然而专家学者所做的大致上还是学术研究,主要是评估和考证两项工作。但评估的结论往往因时势的变化而变化,考证又往往流于繁琐而得不到公认的结论。但学术研究只有专家学者在做,广大群众难以参与,渐渐地就对学术争议与评估“行情”不感兴趣;又因时代与风气的快速变化,更使群众与传统文化越来越疏远。这种情况又反过来影响到学术研究,使“学术著作出版难”,也使专家队伍后继乏人。

问:古为今用的事例肯定很多,但这如何能缩短广大群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呢?

答:我始终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体现在“经、史、子、集”等大量的古代典籍之中,但现在能读懂文言文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广大群众由于语言文字障碍而难以阅读古籍,这是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离群众的一个突出表现。对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必须阅读较多的古书,这个要求是不可能对群众提出的。古为今用的情况就不同了。古书中有大量警句格言,读懂并不太难,背熟也有可能,其中却蕴含着精深的民族智慧和各种有价值的思维经验,完全可以拿来作为现实中人的思想营养和行为指导,以利于进德修业,成才成功。

问:这种做法难免断章取义,难道只取片言只语就算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

答:对这个问题我要作两点回答:

第一,摘取片言只语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做的,只要它能够独立而简明地表述某个启人心智的思维成果,就可以拿来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于《孙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用过,却从未有人指责这是“断章取义”。许多警句格言乃至大量的成语也都是从古书中提炼出来的,也从来都被灵活运用。

第二,把精警的“片言只语”拿来古为今用,对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来说,可以起到“突破一点”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尝到了甜头”,就可能滋长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兴趣产生学习的要求。有一位院士每次同我见面都谈传统文化,或解释一段古文,或交流对某些警句格言的感想。他说他只是在小时候读过一些古文;近年来感到学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的确有益于做人与做事,所以就越来越有兴趣了。

问:既然古为今用那样便于实行又很有好处,为何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是“国学热”而非“古为今用热”呢?

答:当前出现了“国学热”,这不是偶然的。主要因为国内国外都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并认为其中有丰富的思维成果可以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在此以前,已经出现过“孙子兵法热”“三国演义热”“菜根谭热”“老子热”“孔子热”等等,这些“热”都热在古为今用上。有一篇报道题为《〈孙子兵法〉在世界流行》,其眉题为“美国兵打仗时带在身边,在日本成俗语常挂口头”,文中还说到美国人将《孙子》用于商业领域的情况。还有一篇报道题为《日本人重新亲近〈论语〉》,其中有一节的小标题是“IT时代需要《论语》”,文中说到被称为日本近代“实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其所著的《〈论语〉与算盘》中称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一个企业家必须做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眼下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日本软银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北尾吉孝又将这一理念引入道德日益沦丧的现代商场,俨然成了日本新儒商的代表。而凭借着他的号召力,日本商界也掀起了一股将《论语》和为商之道相结合的热潮。”

至于国内的情况,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说当前社会上有多种人想更多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古为今用,而客观上很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所以,我们用“国学”来回应国内外的学习要求是不完全对口的。但这并没有多大关系,一则“国学”研究的确有必要而且要有新发展;二则“国学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

1.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解释“国学”概念。(15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文中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45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结尾说:“我们用‘国学’来回应国内外的学习要求是不完全对口的。”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日本商界为何“掀起了一股将《论语》和为商之道相结合的热潮”?请联系本文相关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具体说明,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本题重在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将前文“国学”的研究对象和后文提到的“经、史、子、集”等古代典籍、“三国演义热”“老子热”“孔子热”等信息加以整合,便可以得到答案:“国学”是指包括儒学(或诸子散文,或古代文学)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

2. 本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空缺的第二个答语,处在第一、三两个答语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带有总说性质,所以必须依据上下文概括,尤其是作为总领下文的后半句,必须写上从第三答分说的原因中推出的结果。答案为:的确,我正是这样想的。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现在应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上更加用力气。(意思答对即可)

3. 本题重在考查分析文本的主要观点的能力。结尾的这句话,具有总结上文的作用,答题时要放眼全文,从前文的分说部分找答案。前面的一答和四答中有隐含的信息,加以提炼组合,可以得出:“国学”研究,偏重学术性,必须阅读较多的古书,这个要求是不可能对群众提出的;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偏重于功利性,要求古为今用,主要是想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实中发挥有益的作用。(意思答对即可)

实用文本 篇4

填空题多以完整的表述性语句为题干, 留下适当的空白让考生填补, 其题干既有限定作用, 又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这类试题通常考查学生确切把握答案要点、准确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简答题多指答案比较简短的书写类主观表达试题, 这类试题只要求考生写出结论性的答案, 不要求阐释得出结论的理由或思考的过程, 通常检测考生能否把握内容要点、关注要点间的逻辑顺序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论述题多要求在把握要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阐述, 答案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简答题。内容充实与否, 结构编排合理与否, 语言运用清晰流畅与否, 是这类试题考查的重点及评分因素。

探究题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类试题通过多角度命题, 旨在考查考生某一特定的内容背景、问题情境或者特殊条件下的语言运用、情感体验、分析推理、价值判断、鉴赏评价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能力。

近年来, 高考“实用类文本”试题大致表现为四种演变趋势:在试题分布上, 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在题干语表述方式上, 更突出其导向性、提示性与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融合;在题型的考查功能上, 阅读能力层级测试更明确;在命题导向上, 不仅关注理解分析“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 更重视解决“怎么办”“怎么做更好”等问题。

同时, 高考“实用类文本”的测试内容也有很大变化。

首先, 侧重考查理解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考查对文中关键性词语、句子的理解。常涉及到如下类型的语句: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涉及作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结构特殊的语句等。其次, 侧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试题。如: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文章思路结构等。

总之, 近几年“实用类文本”考试命题由开始的量少位低、形式单一的局面逐渐演变为量大权重、形式多样的局面。那么, 面对“实用类文本”考查内容和出题形式的变化, 我们怎样进行“实用类文本”的有效性解读呢?

综合学生在实用类文本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我们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得不了分, 而在于得不了高分!他们总会或多或少的遗漏信息点, 从而失去宝贵的分数。总体来说, 近几年高考的实用类文本本身的阅读难度是不大的, 学生仅就文本基本意义的理解是不会大面积丢分的。究其丢分的成因, 最主要的不是出现在文本的理解层面, 而是出现在组织作答层面。这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对问题不知道怎样思考, 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作答, 简单的说, 就是不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这类情况虽然占的比例不大, 但也时有发生。另一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信息点的遗漏上, 这是阅读过程中失分的最主要原因, 所占比例很大, 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失分的。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某个或某些信息的模糊盲点, 既能筛选出信息点, 也能概括出信息内容, 但在具体的作答过程中却不能确定要不要答出这一信息, 或者完全忽视、无视这些信息的存在;反而费了很大的气力答一些与题干无关的信息, 费时费力, 结果大面积失分, 留下很多遗憾。鉴于此, 在进行实用类文本解读训练中, 学生明白哪些该答, 哪些不需要答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一个长久的思维训练过程。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训练让学生一看到题干, 就能定向思考需要答什么、怎样答等。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实用类文本的有效解读,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读题”!且从两方面进行训练。一是“转化与分解题干中的问题, 分点作答”;一是“警惕题干中的提示信息, 明确作答方向与范围”。

一.转化与分解题干中的问题, 分点作答

在进行问题转化与分解训练之前, 根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目提问方式, 可大致将其归为三类题型:一是语体分析型。此类题型一般会涉及到语言和结构两大方面, 在作答时常常要联系文本的文体特点思考,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分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作用 (或理由) 是什么”/“……哪些方面”;一是原因追溯型。此类试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为什么……”/“……如何理解……”;再一种是方法探究型。这种题型的提问方式有“如何才能……”/“应当 (或应该) ……”等等。总结起来, 这三种题型提问的角度依次大致可归纳为“是什么” (语体分析型) 、“为什么” (原因追濒型) 和“怎样做” (方法探究型) 等。

了解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提问方式和答题方向以后, 就可以逐渐强化题型意识, 建立起对每种题型作答的思维定向。大致方法如下:

首先展示文本阅读的提问方式, 明确题型归类。

如山东卷: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其次根据题型特点, 针对题型探讨思考方向和作答方式———“思考方向”即问题的转化与分解, “作答方式”即答案的组织 (包括“答案的分点”和“句式的选择”两个方面) 。此类问题的作答能力要求以筛选和归纳信息为主, 相对难度不大。但在具体的作答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这么几点:

转化和分解问题要全面;答案的分点是以思考的分层为依据的, 不能随意;答案的表述在语势上要保持与题干的一致性;要充分考虑实用类文本不同文体的特征, 尤其是结构和语言的特点。如传记的阅读就需要考虑作者对传主的态度, 固然还要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联系;访谈的阅读就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访者与被访者的观点和态度等, 科普文的阅读就需要把握其在语言措辞上的科学性 (准确严密) 与普及性 (通俗形象) 的要求等。

如广东卷: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 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 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这类问题,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是阅读难度相对较大的一类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能力。学生在此类题型的作答中, 失分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作答信息的不全面、不完整, 遗漏得分点。另外, 在组织答案时书写量往往是超负荷的, 从而也影响了整体阅读的质量和答题的速度。在具体回答这类问题时, 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以“为什么”分解题干时, 其原因需要在文本中寻找, 不能主观臆想;答案的组织在分点上也必须以思考的方向为依据;此类问题的涉及面比较大, 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到文本的整体内容。

如广东卷:按照第 (7) 段中的黄侃的说法, 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 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 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 (用自己的话回答)

这类问题, 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难度相对更大, 无论是在问题的呈现, 还是在涉及的答题信息区间上, 此类提问方式的问题都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与前一类“为什么?”提问方式的问题丢分的原因不同, 以“怎么做”为提问方式的问题, 学生丢分的原因不在于其作答信息不全面, 而在于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涉及点, 找不准问题需要答哪些信息点, 因而答非所问, 南辕北辙。因此, 以“怎样做”为提问方式的问题其作答难度相对于其他两类问题就显得大得多。那么, 加强对学生转化问题与分解问题思维能力的训练更为重要!具体训练过程中, 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转化与分解的思维需要贯穿作答的始终, 尤其要注意文本语句与题干信息之间的转化;此类问题在信息区间的筛选中, 也需要对语言信息的分解。

二.警惕题干中的提示信息, 明确作答方向与范围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答题中, “读题”除了前面所说的转化与分解的能力需要加强训练外, 还需要对题干中一些隐含的提示信息保持必要的敏感度和警惕性。综合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干设置中常见的隐含提示信息, 根据其对作答问题所起的作用和意义, 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以下两类:一类是隐含作答内容和方向的提示信息, 一类是隐含答案组织分点的提示信息。

如广东卷: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 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对实用类文本题干的解读在作答过程中尤为重要, 把握题干中的隐含信息能让学生快速而准确的找到作答方向, 确定答案信息区间, 也能让学生在答案的组织上变得思路清晰, 避免一些信息的遗漏。但这一简便有效的“读题”要求在学生的实际答题过程中, 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具体训练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题干中心问题前面的导语性句子;注意题干中心问题前表示范围的限制性语言, 如“联系全文”、“文章第多少段中”等等之类的提示语;在关注题干语言提示信息的同时, 也要关注问题的赋分分值提示等。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5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回答1——3题(15分)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在俄罗斯举行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铅云低垂,纳粹兵临城下。数十万苏联红军官兵列队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检阅,然后在市民泪光注目下直赴战场。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天空雨后放晴。二战老兵和俄罗斯现代军人重赴红场,接受俄罗斯总统普京和50多位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检阅。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和纳粹德国投降60周年庆典的阅兵仪式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

一、普京向老兵鞠躬

伴随着浑厚的军乐,4名俄罗斯礼仪兵迈出正步,高举印有锤子镰刀图案的红旗走进红场,拉开了莫斯科大阅兵行进式的大幕。

老兵们熟悉的《喀秋莎》再次回荡在红场上空,主席台上不少耄耋老人跟着低声哼唱。身着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各式军装的年轻士兵步入,时光仿佛倒回60年。此后,那场战争和今日纪念活动的真正主角亮相。身为卫国战争亲历者的2600名老兵乘坐军车组成方队重返红场,重现苏联红军各方面军1945年胜利后参加红场阅兵式的历史场面。

“我向所有参与卫国战争的老兵深深鞠躬,”“胜利属于老兵!”阅兵开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主席台前发表讲话。军车上,无论是佩戴奖章的老兵,还是身着战时天蓝色衣裙的老妇,相同的是满头白发、永不褪色的记忆和怀念去者的一束红色康乃馨,9日的红场名副其实。

和平年代的灿烂烟花,幸存的老兵和老人有幸看到。然而,战争亲历者中的大多数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军人,再无缘看到,也没有机会在历史舞台上留下名分或自己的记忆。

虽然我们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能否理解2700万条生命乃至更大范围内更多生命的意义,但正如BBC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样:“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幸存者为我们回忆。”

“胜利意味着,由于我们所有人都得到了平安,意味着,由于我们,今天没有人还要去打仗。”80岁的老兵叶莲娜·马尔基纳说。时隔60年,老兵们再次走上红场时心中充满骄傲。

退役的陆军上校杜纳耶夫谈及战争中印象最深的事,毫不犹豫地说:“血,触目皆是殷红的鲜血。试想一下,一个士兵体内有5升血,那么二战的战场上有多少鲜血!”

在莫斯科饭店,俄罗斯国防部为俄罗斯老兵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二战老战士举行盛大宴会。这些外国老兵,分别来自印度、罗马尼亚、朝鲜、英国、以色列、德国和美国等国家。他们都有一大片奖章挂在旧军服胸前。他们眼含热泪,畅饮伏特加,骄傲地回忆着战斗岁月。

“这些俄罗斯士兵当年真的和我们一样。”81岁的美国加州老兵德尔伯特·菲尔波特说,“我们有同样的目标。他们努力击败德国人,我们也要打败德国人。我们是朋友。”1945年4月23日,菲尔波特作为美军步兵下士见证了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的历史性场面。

80岁的马尼洛维奇(罗马尼亚人)17岁参加卫国战争,先后参加了解放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战役,赞扬俄罗斯主办了这场庆典。

午宴对德国老人登伯格更具有特殊意义,他1935年逃出德国,后来加入红军与纳粹作战。他说,胜利就是从纳粹手中挽救了人类文明,“对我来说,希特勒和德国人民不一样。”

一辆象征着二战胜利后凯旋的“胜利列车”8日中午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白俄罗斯火车站,再现了60年前同一时刻的壮观场景。

列车车头一如当年一样悬挂着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头像。车上配备的武器均为真枪实弹。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前往站台迎接。随后,与数十名老战士代表登上站前广场上搭起的音乐舞台,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欢迎仪式正式开始。

卢日科夫在致辞中宣读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欢迎词。他说,“胜利列车”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联系着我们历史的光辉一页,意味着英雄的解放者凯旋而归”。一群俄罗斯姑娘手捧象征和平的鸽子放飞空中,场上“乌拉”(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选自2005年05月10日《北京晨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美伊战争发生后,世界各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战示威游行活动。埃及、约旦、摩洛哥、巴勒斯坦自治权力机构等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都举行了反战示威游行活动。美国一些反战分子也于三藩市(旧金山)示威反对战争。

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回答有关朝鲜进行核装置试爆的报道时表示,在朝核问题上,中方反对朝鲜半岛出现核武器。

1.请给本文的二、三两个部分拟小标题,提示或概括新闻该部分的内容。(4分)

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写新闻都希望“得到最大的反响”,这也可以理解为新闻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请就这方面对这篇新闻作简要评析。(5分)

3.有人认为这篇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也有人认为,纪念嘛,就应把焦点对准年轻一代;也有人认为,报道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活动,不应只把镜头对准莫斯科,而应有更广阔的报道。对此,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可就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来谈)(6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4——6题。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李岚清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正当他注意“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于1938年11月到达延安,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一直讲到天亮。在这里,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拿到歌词后,他收集创作素材,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还去学唱船工号子。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完成了。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多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黄河大合唱》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雄壮而激奋,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而且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苏联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当年11月14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幛:“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选自2005年8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4.冼星海是怎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的?(4分)

5.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加以赏析评价。(5分)6.有人说:是延河水哺育了冼星海,不去延安,冼星海就写不出《黄河大合唱》。你的看法呢?(6分)

参考答案:

1.(4分)

二、老兵细数战场鲜血(各国老兵欢聚莫斯科)

三、“胜利列车” 重现莫斯科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所拟小标题切合内容即可,每个2分)

2.(5分)这道题较开放。可联系日、德对二战的认识,联系中东局势、朝核问题等“现实”,谈“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的意义――反对霸权,反对法西斯,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等等。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明确观点1分;恰当结合原文分析2分、联系现实2分)

3.(6分)答题要点:明确观点(1分),恰当引用原文分析(2分),有探究性或能显示个性特征(2分),语言表达通顺,条理清楚(1分)。(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示例:我认为这篇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首先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老兵”的胜利,他们是那场战争的真正主角,也理应是今日纪念活动的真正主角,让人们记住他们,发扬他们的精神。其次,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目的之一是要“现在的孩子们”理解其意义,“但正如BBC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样:‘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幸存者为我们回忆。’”,才能使“老兵”的精神永存。从另一角度看,“老兵”的现身说法,更容易使那场战争的意义深入到“现在的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受到教育。因此说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且详略得当,意义深刻。

4.(4分)(1)创作抗战救亡歌曲:(2)为贫苦孩子辅导,教唱救亡歌曲;(3)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4)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培养抗日青年;(5)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答出前3点也可。)5.(5分)(1)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3)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曲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4)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5)描述细节的语言平实自然,不加文饰,流畅明快,与传主朴实的个性十分吻合。(这是鉴赏评价的题目。考查“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举出某些细节的例子进行正确鉴赏评价即可)6.(6分)这是分析探究的题目,带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以根据文本提供的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分析。但是必须观点鲜明,理由充足,分析辨证,表述清晰。主要观点可以如:

(1)要具体辨证分析。冼星海目睹苦难的祖国正遭受日本侵略军的蹂躏,他的爱国思想十分强烈;他多年学习研究音乐艺术、包括到法国学习,音乐艺术造诣已经很高,这些是他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必要条件。而延安的环境和党的支持,延安抗战军民思想风貌、斗争意志的激励,丰富的西北民间音乐的陶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的支持合作,以至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是促使《黄河大合唱》诞生的重要条件。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冼星海写出《黄河大合唱》,延安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能过于绝对化。

(2)赞成这种看法。冼星海正是到延安之后,全身心投入到民族解放、抗日战争之中,延安抗战军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他辛勤奔走,吸取了民间音乐丰富的营养。这使他的爱国思想和音乐创作能力,得到一个升华,使他能够调动他多年学习和体验生活的积累,写出了《黄河大合唱》。而且,党的支持,以及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的支持合作,以至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等,也是《黄河大合唱》能够产生的重要条件。

(3)反对这种看法。当然,延安等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丰富的民间音乐也为《黄河大合唱》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但是冼星海写出《黄河大合唱》,源于与他深厚的爱国思想,’也是多年学习研究音乐艺术、包括到法国学习的结晶,是多年深入学校、农村、厂矿、部队体验生活的结果。不去延安,冼星海也可能写出京黄河大合唱》之类的诗史式作品。

第八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篇6

2. 表现了师昌绪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技术水平,不仅交代了助手和部下对导师的“尊重”与“诚服”的原因,而且为下文写他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终于取得研究成果作铺垫。

3. ①德高望重、淡泊名利;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③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④有高超的科研能力和非凡的领导水平。

二、 1. ①音乐,让她暂时忘掉苦难。②诗歌,让她重新汲取力量。③爱情,让她支撑生命。④事业,让她抗争命运。

2. ①内容: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阳光和小鸟,明艳的阳光与欢快的小鸟,构成生命的色彩与活力。躺在病床上的林徽因看到窗外充满生机的景物,反衬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则是林徽因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礼赞。②结构:这些景物描写不仅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而且烘托了文章主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3. 第一问:①劳累过度,疾病缠身,无钱医治。②事业受阻,经费枯竭,出版刊物非常困难。③物价飞涨,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境地。第二问:林徽因虽然生活在离乱和贫病交加的困苦中,但却与命运顽强抗争,表现出热爱生活、钟情事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三、 1. 在启功先生看来,形式上的庄重严肃,并不能等同于内心深处的重视,一个人内心真正重视一件事,并不一定非得讲求过于严格的形式。这实际上是启功先生重内容不重形式的一种洒脱。

2. ①和自己搞笑 ②和工作搞笑 ③和学生搞笑(意思正确即可)

3.提示:可以写启功先生胸怀豁达、风趣幽默、关心学生、淡泊名利等方面,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谈一两点即可。

四、 1. (1)顾拜旦对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十分强调的业余原则十分赞赏,并把这项原则引进了《奥林匹克宪章》。(2)萨马兰奇以前的6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都很强调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原则。(3)因为体制等众多原因,索普事件成为奥运会史上的深深遗憾。(4)萨马兰奇顺应历史潮流,于1981年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的有关条文,去掉了“业余”一词。(5)国际奥委会为索普冤案平反昭雪,奉还其金牌。(6)网球运动员首先从萨马兰奇的改革中受益。

2. 不矛盾。奥委会制定《奥林匹克宪章》,它是各协会都应遵守的,但同时奥委会也给各协会执行宪章的自由权。一旦去掉了“业余”,也就意味着“职业”选手参赛的合法,各协会将不再坚持业余原则。网球协会便是例证。(言之成理即可)

3. 示例一:认为职业化好。人类社会活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竞技可以成为一种职业;更能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运动的竞争性更强;运动的专业性更强;能促进运动的科学性。示例二:认为业余化好。能使奥运成为多数人的运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能消解运动的商业性,强化精神性;能增强竞技的公平性。(言之成理即可)

五、 1. 水是流动的;水是干净的;水的弹性;水的渗透力;水能够将具有浓度的东西进行稀释。

2. 围绕着“水与曹文轩的成长”(或水对曹文轩的成长的影响)的话题展开。这几个问题是层层深入的,首先问水与他的生活环境的关系,然后问水对他的性格、人生观、审美情绪的影响,最后问水对他的影响中是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3. 第一问:这里的短处是指在水的影响下,他的作品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的气质,影响了他对人性的认识深度与作品的深度,作品中悲悯情怀的重量有欠缺。

第二问:①认同曹文轩的观点。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雄浑博大的盛唐文化对李白的雄奇飘逸的诗风有着深远的影响。

②认同“曹文轩夸大了环境的影响”的观点。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不一定是决定性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环境的束缚。如袁隆平的设想与权威观念相反,但他面对周围的嘲讽与阻挠仍坚持实验,最终成功。(言之成理,有一定的阐述,举例恰当即可)

六、 1. 因为李东晓有着不服输的性格。他敢于接受挑战,想为中国人争口气。

2. (1)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具有新闻性,报道的人物有时代感,能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面貌。(2)李东晓的性格特点为不服输,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以国家利益为重等。

3. 示例:在生活中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把它看成历练自己的一次机会,那么,困难就会成为自己前进的阶梯。

七、 1. 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2. 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3. 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①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利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八、 1. ①简单与专注是乔布斯对自己的评价,他认为简单比复杂更难,这是因为一个人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要专注,而复杂的思想会阻碍专注;想变得专注就得清空复杂的念想,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而简单,这样做必须付出努力,所以简单比复杂更难。

② 学历简单,感情简单而专注,认识简单/目标专注,性格简单(倔强)。

2. ①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印证乔布斯思维的另类,摆脱了世俗对死亡代表生命终结的观点,认为是除旧立新的“发明”。启示下文,如此哲理证实乔布斯更像是一位哲人。②首尾呼应,首尾都引用乔布斯的名言,引发读者的思考,既看淡死亡又珍视生命,鼓励人们勇敢地把握人生。③暗示主旨,不要被教条束缚,要相信自己,勇于改变。作者赞叹乔布斯传奇的一生的同时,对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予以赞扬。

3. ①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理想主见思想 ②面对挫折,勇于坚持 ③成功需要自信④看淡功名利禄才能最终超越自己 ⑤改变世界,创造价值。

九、 1. ①为工作中受到了盖茨很多帮助和有益影响而心存感激;②为盖茨退休后自己不能与之共事受益而难舍;③为盖茨退休后能全身心地致力公益事业回馈社会而感到高兴。

2. ①谦虚好学,善于思考,对不熟悉的领域充满好奇。②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眼光,渴望了解并能尊重不同的文化。③看问题很深刻,思路清晰,能很快抓住问题核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④亲切平和的人格魅力。⑤对于名位财富淡泊的态度,对慈善事业的热心。⑥对梦想不断追求的精神。

3. (示例)观点一: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要点:①人要有梦想,并须为之不懈努力。有了梦想但不肯努力,只幻想着一步登天,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②最高的梦想不仅仅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应上升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高度。

观点二:人对于财富要有一个明智的态度。要点:①财富对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都是必需的,但人获取财富要通过个人努力和正当的手段。②人可以追求财富、创造财富,但不应迷恋财富,即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观点三:人要有社会责任心并懂得回馈。要点:①做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超越小我的狭隘,为社会作贡献。②回馈不是简单的施舍和捐赠,而是一项需要激情投入的事业。

十、 1. 全文分三个层次:①—②节:由描述张謇铜像引出下文关于张謇的沉思和事迹介绍。③—⑧节:叙写张謇弃官返乡,实业救国的事迹。⑨—⑩节:评述张謇对后世的影响,表达作者对张謇的赞美之情。

2. 作者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或以虚写实),刻画出一位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知识分子形象,为下文写张謇抛弃状元浮誉,回家乡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人生选择,作了合理的铺垫,使形象更为可感可信。

3. (1)张謇超越了一般封建时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谋身的狭窄人生道路,摆脱了科举功名的僵化束缚。(2)张謇走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新路,前所未有、超越时代。(3)张謇有着在当时较为独特的人生观,他把对事业的追求作为实现生命永恒价值的体现。

十一、 1. ①温雅懂事。初次见面时,怕耽误我的时间,很快就告辞走了。②通情达理。转班这件事上听从了我的劝解。③谦虚有礼。每次遇见我后,微笑着向我点头。④学习认真。学习安心用功,笔记做得很详细。⑤有骨气。家里贫困却不肯白受别人的资助。⑥爱国勇敢。积极参加爱国游行活动。

2. ①一是起着线索作用,文章就是通过“韦杰三是一个可爱的人”这一句贯穿全文材料的。②反复强调韦杰三的可爱,通过写可爱的韦杰三却被反动政府杀害,这样既能表达作者对韦杰三之死的哀悼与悲痛之情,又能反衬出反动政府的残暴,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

3. ①清楚地记录韦杰三死的经过,表现韦杰三之死对自己震动之大;②表明自己未能与韦杰三见上最后一面的遗憾和对韦杰三之死的悲痛之情;③点明韦杰三之死的历史背景,控诉反动政府的罪行。

浅谈语文教材中实用类文本的处理 篇7

一、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有效选择教学内容

从教学要求看, 语文教材常常将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其中讲读课文是教师教学的重点, 而自读课文则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因为课时的原因, 语文教师常常只教讲读课文, 对自读课文则不闻不问。其实, 教材编写者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学的意见, 对于教学内容的具体确定, 还是应从实际出发, 灵活处理。对于实用类文本, 我觉得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典型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因为典型的文本才能作为读写的范本, 实用的文本才有运用价值, 而富有趣味的文本则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海市语文新教材高二下册第四单元选编了三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和《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前两篇是说明文, 属讲读课文, 最后一篇是应用文, 属自读课文。在处理这三篇课文的时候, 笔者并没按照教材的要求, 而是将第一篇和第三篇作为讲读课文, 第二篇则作为自读课文。因为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既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说明文, 也是一篇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生动有趣的科学小品, 学生学来不会感到乏味、无趣;而《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是一篇颇具实用价值的调查报告, 也是我们教材中唯一的一篇应用文, 这是一篇很“有用”的文章。

二、文体意识要强烈———正确处理教学内容

我们时常感叹现在的学生写文章“四不像”, 写记叙文不像记叙文、写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学生自己, 但另一方面也在于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泛人文化”的问题, 过多地强调人文性、文学性, 以致把所有教材都当做文学作品来处理了。这样的处理方法显然是片面的、极端的, 不同文体的文本, 它的写作方法、话语体系、社会功用都是不同的。如文学类文本“大都诉之于形象思维, 诉之于联想力、想象力, 所使用的语言往往比较含蓄”[1], 艺术手法丰富, 强调审美体验和涵泳体味。实用类文本则侧重于语言运用, 一般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 与特定的对象进行沟通而写的, 强调实际运用。

可见, 我们在处理不同文体的文本时应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实用类文本而言, 记叙文应关注记叙的要素、把握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议论文的重点在于论点、论据和论证;说明文则需注意它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应用文的关键就是它的写作目的、特定格式及语言特点等。如在教授《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时, 教师首先要明确, 贾祖璋的这篇文章在本质上是一篇说明文, 它符合一般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它的写作对象很明确, 就是荔枝这一植物;在说明顺序上, 从主到次, 由表及里, 由一般到特殊;说明方法则采用了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等多种方法;语言表达也十分准确。教学时应让学生先关注课文中的这些典型特征, 然后再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篇说明文的“非典型”特征, 即它有别于其他说明文的地方, 如它引用了许多古典诗文, 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和美感;它的语言表达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等。这样的教学从一般到特殊, 既关注共性, 又强调个性, 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激发兴趣、读写结合、加强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实用类文本的最大特点应是它的实用性。对学生而言, 具备实用类文体的读写能力, 既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 也适用于他们将来的实际生活。因此, 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将读与写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 写作往往是一种负担, 害怕写作, 甚至痛恨写作的学生也屡见不鲜。这时, 就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 培养写作能力。

笔者在教授《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一文时, 首先立足于教材, 将教材作为一个范本, 告诉学生一份调查报告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基本格式是什么。此外, 还补充了一些知识, 如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数据的收集及分析等。但此时这些知识还是死的, 学生对其认识也只是局限于理论的层面, 是模糊的、片面的, 真正地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离不开实践。于是, 接下来我就指导学生开展具体的调查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调查主题, 从学生提供的十多个主题中经过筛选, 最终确定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四个主题:“关于班级同学早恋现象的调查研究”“关于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研究”“关于校园罗森消费现象的调查研究” (学校里新开了一家“罗森”超市, 很多学生经常去光顾) 以及“关于洗澡时唱歌情况的调查研究”。这四个主题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既关乎学生情感精神领域, 也与学生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还涉及中学生的校园经济消费现象, 而“关于洗澡时唱歌情况的调查研究”更是富有生活气息。主题确定之后, 就是分组实践, 全班42个学生分成8个小组, 每2个小组负责同一主题的调查研究 (以便于后面的比较评价) 。每个小组5~6人, 确定1人为组长。每个小组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 合作设计一张调查问卷, 每个组员负责两个主题的设计; (2) 在班级中完成抽样问卷调查; (3) 各个组员负责本小组有关主题的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 (4) 组长负责将组员的分析报告整合成一篇完整的调查报告。在这些任务中, 笔者特别强调了第三项任务, 因为这里涉及将数字信息转换为语言信息,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 也是当今科技信息时代必备的一种能力。在这个信息转化的过程中,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以锻炼。因此, 在最后的评价阶段, 我也主要就这一点给予强调, 并设置了一个“最佳数据分析奖”。这次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结果也超乎我的想象, 8个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8份格式规范、数据充分、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调查报告让人眼前一亮。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 笔者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要从学生的志趣出发, 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将读和写紧密结合, 以读带动写,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这个角度看, 实用类文本教学在本质上体现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我们在教授此类文本时必须要牢记的。

参考文献

实用文本 篇8

一、实用类文本概述

我们要分清什么是实用类文本, 此类文本主要包括哪些文本类型, 这些文本类型各有什么样的形式特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材主要有新闻类文本、访谈类文本、传纪类文本、调查报阅读等。每种文本都有自己的形式特点, 以传递不同的信息, 以新闻类文本为例, 它有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等基本特点, 文体结构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等部分。对于不同的结构部分都有不同的信息传达, 如导语会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者事实, 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思想, 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了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点, 对于考试项目中所指中心思想的考核直接就可以从导语中来寻找答案。

另外对于访谈类文本, 我们就可以理清关于访谈的初衷, 通过访谈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 根据这个思路准备查阅资料, 了解访谈背景, 准备访谈纪要, 确定访谈主题。要有敏锐的眼光, 善于发现新问题、新亮点、新材料、见微知著, 准确判断这些新材料中蕴含的价值。从整个完整的访谈过程着眼, 准确理解文意, 从而正确判断考核项目。

对于传纪类文本、调查报阅读等也都可以按照此种思路, 掌握文体特征及相关的知识链接, 深刻理解文意, 从而对于考核项目做出正确判断。虽然各种文体各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对于此类文本也有共性规律:结构简单明了, 语言准确鲜明, 表现手法相对单一。相对来说, 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规律和特征也就比较容易把握,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轻视了此类文本阅读, 要在同与不同之间, 找出关键点, 从而达成从文体的角度准确而鲜明地理解文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形式分析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文本阅读的考查形式,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考查方式有两种, 一种就是结合文体考察文体相关的知识点, 包括该文体的理论知识及写作要求等, 这也是我们在前面强调通过掌握文体知识来解答考核项目;另一方式就是把文本阅读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 考察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不涉及文本的文体特征。

三、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分析

我们需要综合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 充分理解文意, 站在全文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文章传达的信息, 通过信息掌握, 对于解答项目中不符合文意的部分做出排除。这一点从表述上比较简单, 但是这更是学生平常文学知识沉淀的升华, 只要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注意阅读, 广泛涉猎, 增强了文感, 提高了文学素养, 对于文字的理解对于文意的掌握自然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也是目前在校高中学生比较欠缺的部分, 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阅读的环境, 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掌握了实用文本阅读的基本策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要领。

(一) 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实用类文本阅读, 特别是一些科普类文章, 对于某些科学概念的解释通过一些现象的揭示或者是下定义的方式进行, 试题考核就会出现对于这些概念的准备表示进行阐述, 有时候选择项目的差异只是一点细微的差别, 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文字信息的整合, 对于概念有准确的理解才能得出判断, 如果只是一点文字的差异, 可用排除法做出选择, 让假设答案回到材料中, 通过上下联系理解, 再做出判断。

(二) 学生对于文本阅读后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文意了解, 但是也要学会根据所掌握的文意, 对于文本做出假设推理, 对于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可以延伸, 才是真正意义上对文意有所理解。这一点在解答开放性问题上比较常见。

(三) 掌握方法需要通过对于同样题材的文本进行反复强化和训练, 加以比较与区别, 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 对于教师或者是学生, 都需要站在高度上看待实用类文本阅读, 要理清思路, 认真掌握方法, 做到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 真正达成语文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田程.依型建思、分转求意—关于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探索[J].语文月刊, 2011年第11期.

[2]王云.避开文本阅读训练的误区[J].阅读与鉴赏, 2011年第11期.

实用文本 篇9

(一 ) 新 闻 的 文 体 特 征

1.新闻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 、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最新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 广义的包括消息 、通讯、特定、电视新闻等体裁, 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

(1)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 主要特点:用事实说话。

(3) 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语。标题、导语 、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 背景和结语有时含在主体里, 结语有时可省略。

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 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内容, 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标题有主题 (正题) 、引题 (眉题) 、副题 (次题) 三种, 作用分别是:主题, 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 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 说明原因, 烘托气氛;副题, 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 或作内容提要。

导语。导语用简明生动的文字, 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鲜明地提示新闻的主题思想。导语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性导语, 作用是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 使受众尽早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 通常是用来设置现场或营造某种氛围, 它强调的是自由和吸引力。

主体。主体紧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叙述, 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表现主题思想。

背景。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 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 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 (为什么) 。背景分为三类:对比性的、说明性的和注释性的。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背景一般可起到下列作用: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衬托、深化主题, 表明记者的观点。

结语。新闻的结语分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 作用不尽相同。

(二 ) 把 握 解 读 新 闻 文本的方 法

新闻是记叙文的一种类型, 包含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但不能照搬全套。因此, 根据新闻特点, 我们在复习时可按照如下五个步骤。

1.看准标题信息 , 揣摩新闻类型。“看准标题信息”, 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新闻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 要能辨别出该文的记叙对象, 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 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住记叙要素 , 了解大致内容。“抓住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 无论哪种类型, 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梳理行文线索 , 分清段落层次。“梳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 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借此可准确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析叙述方式 , 领会布局特点。“辨析叙述方式”, 即辨析文体主要采用的是什么叙述方式, 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 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的叙述方式比较灵活多变, 有顺序、倒序, 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

5.分析表现手法 , 以供鉴赏探究。“分析表现手法”, 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 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手法等角度考虑。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 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 抓住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分析。

二、掌握报告文本及阅读的相关知识

(一 ) 调 查报告 的 定 义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本, 是根据特定目的,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对某一客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 一般可以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

(二 ) 调 查报告 的文 体 特点

一般来讲, 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实用文本 篇10

关键词:阅读,技巧,方法

一、教材分析

(一) 说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手法。准确解读文本,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 论说教研专题

为了适应新课改及本校教学实际的需要, 我们本着语文教学的目标, 我们语文组制定的教研专题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课堂强化训练, 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把知识教学、人文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树立以学生人性化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 以灵活有效的方法, 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交往互动的进行学习。

(三) 对教材的几种看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实用类文本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 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类题因为不直接涉及文本的文体特点, 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多大差别。另一种考查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设题, 涉及该类文体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

(四) 教学的目标

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探讨探究题的答题技巧。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分析, 小组合作交流, 总结并归纳答题技巧, 教师加以点拨,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态度, 对传记中文本的深层含义及其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五) 抓重点

说说实用类文本的重难点, 最重要的是掌握实用类文本传记中“筛选整合”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班级, 对语文兴趣浓厚, 善于合作学习, 但对传记文本阅读方法掌握不到位, 阅读基础差, 所以本节课主要在于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务实文本、从文本中提取信息, 把握文本内容、主旨。对传记文本的仔细解读, 以学生探究为主, 教师予以指导, 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兴趣, 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法和学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课的内容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

1.运用多媒体, 运用生动活泼的图片来创设情境。

2.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 所以也采取了小组竞争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小组合作探究, 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进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1.明确考纲。

2.传记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以记人为主, 通过具体事例再现真实存在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3.例题分析, 叶圣陶在四川。

4.带着问题读课文、筛选有效答题区域。5.小组探究, 整合答案。

6.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筛选、整合信息。

7.知识小结。让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知识有所把握和了解。

8.当堂巩固本节内容, 撑握本节的知识和应用。

五、布置作业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技法 篇11

一、命题思路与试题样式

浙江省高考语文卷的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考查,近五年来,一直延续了2009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对考生的要求,注重对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把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选择了实用类的文章,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筛选与整合、探究的能力,同时引导考生对社会问题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进行关注,并有所思考。

梳理自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自主命题以来,可知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用的文本材料,越来越倾向于“实用”,从前些年的“书卷气”(选择自然科学中的中医学与心理学方面的文本)向社会科学类转变,希望通过小阅读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以外的文本,关注与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将来的工作有关的文本,时代感、社会感强。

试题对考生的考查层级集中在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等方面;考查内容集中在“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等方面。

近年来,试题由两道客观选择题与一道主观文字解答题构成,共9分。2013年的阅读文本是有关“传统建筑”的论述,探讨了传统建筑与文化选择之间的关系。第8题,选择正确答案D的比例为63.07%,难度系数为0.63,属于中等偏易题。第9题,选择正确答案C的比例为74.82%,难度系数0.75,属于容易题。第10题,文字解答题,难度系数0.49,属于中等偏难题。

二、阅读步骤与中心原则

阅读实用类(包括论述类)的文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做题习惯,按以下步骤展开:

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概意思,划出文中的重要的文字信息。如特殊指代含义的词,内涵丰富的词语,情感语,中心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句,概括句等。

其次,认真阅读题目,尤其是选项,然后到原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

最后,把选项和原文语句进行一一比较,并根据题干,划定答题区域,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命题者往往在极其细微处设置错误选项,切不可马虎随意。

可见,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做题,中心原则就是四个字:信息比对。

三、如何“比对信息”

命题者往往在信息的细微处设置陷阱,或故意在逻辑上混淆误导,使考生在时间、情绪紧张的应考氛围中迷失方向,不能快速有效地比对信息,排除干扰,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近年来,常见的问题陷阱类型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本末倒置、以偏概全、答非所问、夸大其辞、指代不明、强加因果、曲解文意、表述绝对化、主次信息颠倒等。

那么,如何比对信息呢?

首先,找准比对区域。

就是要求考生能准确找到选项与原文的对应信息区域,再将文本与各个选项的对应点进行仔细比对,分析信息转述过程中语义是否发生改变,发现转述中的差异点。

如2013全国新课标甲卷,第1题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其中B选项“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就为不正确。本题就“凤的形象”设问,信息域在第一段,而B项信息域也在第一段,“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的表述,与原文“似凫而大”的表述不一致,这个选项表述的内容不是题目问的对“凤的形象”的理解,而是对“鸑鷟”的理解,属于答非所问。第2题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其中A选项对应第二段“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说明“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所以选项说“还没出现”不准确。

其次,紧抓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范围类的,如:大多、一部分、全部、几乎、仅仅、普遍、绝大多数。时间类的,如:目前为止、截止、未来、日前。确定与不确定类的,如:也许、可能、未必、一定、不一定、必然。程度限制语类的,如:很、十分、非常、最、基本、根本。以及代词、否定词、关联词等。

如2013全国新课标乙卷,第1题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其中B选项是对钱穆先生的话的解释,其迷惑性在于选项中“《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这句话。找到信息比对区域第一段后,原文中钱穆先生的话是:“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这句话中的“其”是理解本题的关键,很明显,这里的“其”指代的是“先秦诸子”而非“《老子》和道家”,故B项不符合原文意思。这句话中的代词“其”,就是考生做题时应紧抓的关键词。

再如2013江西卷,第7题A选项,原文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这么一个关键的时间类限定词,由此判断该选项表述错误。C选项,原文在“病毒”前有一个范围类的限制定语“通常的”,由此判断该表述错误。

再者,注意推理分析。

推理分析是能力层级要求相对高的层级,它不仅需要信息比对,还要求对所筛选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进而推断和想象。而一个推断是否正确,应该从“推断是否符合原文信息”“结论是否符合逻辑规律”“推断是否与文章主旨和感情色彩相一致”三个角度加以判断。

如2013全国大纲卷,第5题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B。B选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包含了两种自相矛盾的观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是大多数环境学论著的观点;而认为“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是克罗宁博格的观点,他认为全球变暖是自然的正常现象,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B项断章取义,将两种矛盾的观点揉在一起,造成自相矛盾,明显不符合原文意思。第6题A项不符合原文意思,A项前半句的推断与第一段的表述相符,而后半句明显与原文意思不符,是张冠李戴。第三段是作者在克罗宁博格观点的基础上,从地质史上火山爆发的角度作出的分析,而非克罗宁博格本人的论证。第7题B项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他在看待这一问题时采用了与众不同的事件尺度”,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克罗宁博格却改变了研究的视野: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后”。

再如2013浙江卷,第9题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选C。C选项对应的信息区域是第四段的第一句,原文说“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选项表述为“传统建筑产生危机”,即使联系第二句“过去的、现代的危机”,也不能认定是传统建筑的“危机”。此项的错误类型是“无中生有”,其次是“强加因果”,原文句意表转折关系,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有生命”,而选项却变成因果关系。另外,选项中“建筑师”的外延与原文中“许多建筑师”也并不相等。

实用文本 篇12

面对变化,我们必须研究试题可能呈现的方式,探究相应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使备考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要求表述为: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考查材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可以据此对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大致呈现的几种常规题型作以下预测:

1.词句理解类题型

江苏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不涉及词句的理解,而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正好填补了现代文阅读对词句理解考查的空白。

词语的理解主要是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重在把握其语境义;而对句子的理解,往往也落实在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上,解题时要对句子作切分,找出每个段落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解说,分析句子的作用及表达效果,领悟句子蕴含的哲理,谈谈对关键句子的认识,一不要人为地“拔高”;二要学会多角度分析。

试题呈现方式:

(1)“……”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的含义(内涵)?

(3)……指(代)什么?

例:(2010年江苏卷)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答案](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理解词句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要理解的词句的上下文,分三个层次揣摩它的意思:

①字面义;

②语境义(临时义),包括修辞义、指代义、概括义等;

③深层含意,包括主观精神层面的意义和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等。

2.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类题型

试题会涉及文章的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可能是文章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也可能是整篇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意味着试题的答案有的可以从文中直接筛选归纳得到,有的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得出。

试题呈现方式:

(1)为什么说……

(2)作者说……的理由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

(3)请概括……的原因。(……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从哪几方面论述(介绍)……

例:(2010年江苏卷)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答案](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

答题要找准题目涉及的区间,在分析层次的基础上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型

题目会涉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顺序、层次关系等,或要求分析某个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

试题呈现方式:

(1)概括本文的思路。

(2)文章为什么从……写起(以……结尾)?(某个内容的安排顺序能否调整)

(3)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内容能否删去?是否偏题)

(4)文章为什么要写……(举……例)

例:(2010年江苏卷)1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答案]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文章常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情感变化、认知规律等顺序结构全篇。结构思路的语言表述模式有:

(1)文章以“……”为线索,选取了……材料,开头(首先)写……(以……引出),接着(其次)写……,最后……,从而揭示(表现)……主旨;

(2)引出话题——分析论证(事例—论述)——拓展反思(联系现实)——总结。

分析某个内容的作用要从内容(主旨表达)和结构(与标题、上下文关系)两方面考虑。

上一篇:电气材料的选用下一篇:建设人才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