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

2024-10-18

实用类文本(共12篇)

实用类文本 篇1

从各地高考试卷所呈现出的题型来看, “实用类文本”试题主要有五大题型, 即: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探究题。

填空题多以完整的表述性语句为题干, 留下适当的空白让考生填补, 其题干既有限定作用, 又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这类试题通常考查学生确切把握答案要点、准确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简答题多指答案比较简短的书写类主观表达试题, 这类试题只要求考生写出结论性的答案, 不要求阐释得出结论的理由或思考的过程, 通常检测考生能否把握内容要点、关注要点间的逻辑顺序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论述题多要求在把握要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阐述, 答案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简答题。内容充实与否, 结构编排合理与否, 语言运用清晰流畅与否, 是这类试题考查的重点及评分因素。

探究题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类试题通过多角度命题, 旨在考查考生某一特定的内容背景、问题情境或者特殊条件下的语言运用、情感体验、分析推理、价值判断、鉴赏评价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能力。

近年来, 高考“实用类文本”试题大致表现为四种演变趋势:在试题分布上, 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在题干语表述方式上, 更突出其导向性、提示性与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融合;在题型的考查功能上, 阅读能力层级测试更明确;在命题导向上, 不仅关注理解分析“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 更重视解决“怎么办”“怎么做更好”等问题。

同时, 高考“实用类文本”的测试内容也有很大变化。

首先, 侧重考查理解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考查对文中关键性词语、句子的理解。常涉及到如下类型的语句: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涉及作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结构特殊的语句等。其次, 侧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试题。如: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文章思路结构等。

总之, 近几年“实用类文本”考试命题由开始的量少位低、形式单一的局面逐渐演变为量大权重、形式多样的局面。那么, 面对“实用类文本”考查内容和出题形式的变化, 我们怎样进行“实用类文本”的有效性解读呢?

综合学生在实用类文本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我们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得不了分, 而在于得不了高分!他们总会或多或少的遗漏信息点, 从而失去宝贵的分数。总体来说, 近几年高考的实用类文本本身的阅读难度是不大的, 学生仅就文本基本意义的理解是不会大面积丢分的。究其丢分的成因, 最主要的不是出现在文本的理解层面, 而是出现在组织作答层面。这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对问题不知道怎样思考, 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作答, 简单的说, 就是不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这类情况虽然占的比例不大, 但也时有发生。另一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信息点的遗漏上, 这是阅读过程中失分的最主要原因, 所占比例很大, 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失分的。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某个或某些信息的模糊盲点, 既能筛选出信息点, 也能概括出信息内容, 但在具体的作答过程中却不能确定要不要答出这一信息, 或者完全忽视、无视这些信息的存在;反而费了很大的气力答一些与题干无关的信息, 费时费力, 结果大面积失分, 留下很多遗憾。鉴于此, 在进行实用类文本解读训练中, 学生明白哪些该答, 哪些不需要答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一个长久的思维训练过程。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训练让学生一看到题干, 就能定向思考需要答什么、怎样答等。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实用类文本的有效解读,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读题”!且从两方面进行训练。一是“转化与分解题干中的问题, 分点作答”;一是“警惕题干中的提示信息, 明确作答方向与范围”。

一.转化与分解题干中的问题, 分点作答

在进行问题转化与分解训练之前, 根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目提问方式, 可大致将其归为三类题型:一是语体分析型。此类题型一般会涉及到语言和结构两大方面, 在作答时常常要联系文本的文体特点思考,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分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作用 (或理由) 是什么”/“……哪些方面”;一是原因追溯型。此类试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为什么……”/“……如何理解……”;再一种是方法探究型。这种题型的提问方式有“如何才能……”/“应当 (或应该) ……”等等。总结起来, 这三种题型提问的角度依次大致可归纳为“是什么” (语体分析型) 、“为什么” (原因追濒型) 和“怎样做” (方法探究型) 等。

了解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提问方式和答题方向以后, 就可以逐渐强化题型意识, 建立起对每种题型作答的思维定向。大致方法如下:

首先展示文本阅读的提问方式, 明确题型归类。

如山东卷: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其次根据题型特点, 针对题型探讨思考方向和作答方式———“思考方向”即问题的转化与分解, “作答方式”即答案的组织 (包括“答案的分点”和“句式的选择”两个方面) 。此类问题的作答能力要求以筛选和归纳信息为主, 相对难度不大。但在具体的作答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这么几点:

转化和分解问题要全面;答案的分点是以思考的分层为依据的, 不能随意;答案的表述在语势上要保持与题干的一致性;要充分考虑实用类文本不同文体的特征, 尤其是结构和语言的特点。如传记的阅读就需要考虑作者对传主的态度, 固然还要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联系;访谈的阅读就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访者与被访者的观点和态度等, 科普文的阅读就需要把握其在语言措辞上的科学性 (准确严密) 与普及性 (通俗形象) 的要求等。

如广东卷: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 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 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这类问题,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是阅读难度相对较大的一类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能力。学生在此类题型的作答中, 失分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作答信息的不全面、不完整, 遗漏得分点。另外, 在组织答案时书写量往往是超负荷的, 从而也影响了整体阅读的质量和答题的速度。在具体回答这类问题时, 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以“为什么”分解题干时, 其原因需要在文本中寻找, 不能主观臆想;答案的组织在分点上也必须以思考的方向为依据;此类问题的涉及面比较大, 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到文本的整体内容。

如广东卷:按照第 (7) 段中的黄侃的说法, 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 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 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 (用自己的话回答)

这类问题, 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难度相对更大, 无论是在问题的呈现, 还是在涉及的答题信息区间上, 此类提问方式的问题都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与前一类“为什么?”提问方式的问题丢分的原因不同, 以“怎么做”为提问方式的问题, 学生丢分的原因不在于其作答信息不全面, 而在于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涉及点, 找不准问题需要答哪些信息点, 因而答非所问, 南辕北辙。因此, 以“怎样做”为提问方式的问题其作答难度相对于其他两类问题就显得大得多。那么, 加强对学生转化问题与分解问题思维能力的训练更为重要!具体训练过程中, 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转化与分解的思维需要贯穿作答的始终, 尤其要注意文本语句与题干信息之间的转化;此类问题在信息区间的筛选中, 也需要对语言信息的分解。

二.警惕题干中的提示信息, 明确作答方向与范围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答题中, “读题”除了前面所说的转化与分解的能力需要加强训练外, 还需要对题干中一些隐含的提示信息保持必要的敏感度和警惕性。综合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干设置中常见的隐含提示信息, 根据其对作答问题所起的作用和意义, 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以下两类:一类是隐含作答内容和方向的提示信息, 一类是隐含答案组织分点的提示信息。

如广东卷: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 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对实用类文本题干的解读在作答过程中尤为重要, 把握题干中的隐含信息能让学生快速而准确的找到作答方向, 确定答案信息区间, 也能让学生在答案的组织上变得思路清晰, 避免一些信息的遗漏。但这一简便有效的“读题”要求在学生的实际答题过程中, 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具体训练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题干中心问题前面的导语性句子;注意题干中心问题前表示范围的限制性语言, 如“联系全文”、“文章第多少段中”等等之类的提示语;在关注题干语言提示信息的同时, 也要关注问题的赋分分值提示等。

尽管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不断变化, 但我们只要掌握阅读的要领及方法, 追本溯源, 有效解读, 就一定能够圆满解决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问题。

实用类文本 篇2

廷锴纪念中学

梁婷

在最近的教学工作中,我给学生复习高考选做题当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感触良多。

高考设置选做题的确是一个相对人性化的做法,它的出现,使很多有时代特征的文章得以进入我们考生的视线,而且考题也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开放性题型的设计,让学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老师给的答案背熟了就能上场,而是必须要了解社会热点,了解时事,了解国家政策,更要学会把这些知识综合地运用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

但出题者这样的设想,在目前的阶段里,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就遇到了一些让我感到困惑的问题。

第一,许多学生不喜欢读实用类文本。

在选做题中,许多学生都比较喜欢读文学类文本,如散文和小说,因为这些文章文字优美,富有意蕴,乍看上去,似乎很容易作答。但实际上,在2007年的高考里,全省有38万多的学生选择了实用类文本阅读,平均分是7.57分;有11万多的学生选择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平均分是7.08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悬殊的对比呢?因为实用类文本虽然不好读,却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答题时不容易答非所问。而文学类文本却需要多角度思考,而且主旨不明显,答题时容易跑题。

那么如何才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实用类文本?

我觉得在教学当中,必须做到三点:①强调条理分明,给时间学生去找主干,理清层次,明确要点,例如调查报告,明确阅读的要点就是调查的对象,这个对象的特点,调查者总结的结论(含原因和结果),读者 对这个事件或调查者观点的评价(“怎样做”或“怎么看”)。②结合其它相关知识,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③让学生站到主人公的立场去模拟解决问题,肯定学生提出来的想法,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上的闪光点,同时对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加以补充,增强实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了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兴趣,把解题方法融合到阅读教学当中去,我想会比老师在课堂上自己讲,或者单纯让学生练这样做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在进行《口头环保遭遇塑料袋》这篇练习时,设置了几个问题: 1、深圳与香港在减少使用塑料袋这件事情上各有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4分)

2、如何理解“一个塑料袋,一场暗战。台面下涌动的,是嘴巴与行动的博弈”这句话的含义?(6分)

3、你对口头环保人士有什么看法?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应该如何进行环保工作?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在阅读时,强调训练学生几个步骤:①养成划出重点句子、难懂句子的习惯;②善于找到细节描写,并寻找它的作用;③理解作者的观点看法,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强调实践性。

第二,设计小标题失分严重。在实用类文本的题型中,设计小标题的考点常常出现,但在多次的模拟考中可以看出,这类题却是学生失分的重点所在。许多学生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往往会直接把文段分层然后概括内容就作答了,事实上这只是概括段落大意,而不是标题。标题的特点是简洁、态度鲜明、重点突出,这样的题型除了考察概括能力,还考察语言的运用能力。另外,小标题往往有鲜明的观点倾向性,这也是答题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理清脉络是阅读实用文本的关键。实用类文本的特点是条理清 晰,实用性强,语言平实。所以在阅读教学和练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划分层次,而且不同的文体层次布局也不一样。例如人物访谈,因为是问答式,所以问题就成为关键,首先是访谈围绕着一个怎样的中心进行,然后是问题分为哪几个方面,一般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又例如调查报告,一般的层次都是现象及其表现——分析原因——现阶段的困境——解决办法。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来指导学生把握其层次。

第四,关心时事,了解社会热点,是做好实用类文本的一个诀窍。实用类文本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尤其是新闻类的文章,如果对时事一点都不关心,不仅仅没有阅读的背景基础,更会在观点的理解和实践应用上出现缺失,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山东卷)中的《梦碎雅典》一文,第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人口学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如果以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那么答题肯定没有方向,因为奥蒂是一个失败者,其实“奥林匹克精神”核心之一是“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所以强调了奥蒂虽然在比赛中失败了,却又同时成功了,因为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她的精神。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学会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而且人物传记类文章特别注意细节的描写,例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中的《叶圣陶在四川》一文,“‘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这个语言表现出叶圣陶对子女教育上的细致、开放、认真。人物访谈类文本的细节描写也很重要,因为人物访谈的文字相对可能会多一点,所以这些细节描写往往最能表达被访者的心情与性格,例如《孙海平:刘翔成功背后的男人》这篇人物访谈中,孙海平多次细致地讲述了他与刘 翔之间如父子般的深厚情感,这些情感就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如“在平时,他突然会叫我爸爸,就是说他实际上把我和他爸爸有时候就混在一起了,有时候他叫他爸爸做师傅”。

实用类文本(传记)阅读 篇3

◇ 鲁道夫·福克斯

我与卡夫卡相识之始我已无从回忆。我相信是在1912年冬天认识他的。那时我们青年作家在希伯纳街与普夫拉斯特街交汇的路口一家咖啡馆里占有一个固定桌席。卡夫卡时而到我们这儿来坐坐。

他给人的印象是个完全健康的人。他似乎非常注意掩饰自己的疾病。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我陪着他走在老埃森街上。在一家苏打水饮料铺门前,我停了下来,喝了一瓶汽水,喝前我用手在瓶口抹了一圈。卡夫卡不赞成地观察着我。“这对您无济于事。”他说。

夜里我们有一次同不少人一起去葡萄园。那是冬天,冷得可怕。卡夫卡穿着一件薄薄的大衣。韦尔弗因见他穿得太单薄而缠着他劝说。卡夫卡说,他在冬天也洗冷水澡。他乐呵呵地听任别人笑话他。尤其是韦尔弗一个劲地取笑他,韦尔弗对他这个伙计非常关心。我记得,那时我们正站在葡萄园的渡槽上。卡夫卡撩起裤腿,在寒冷的夜里展示他赤裸的小腿肚。

卡夫卡对朋友非常友善和关爱。我那时住在一条非常热闹的街上,那是在斯蒂凡街和盖斯腾街的路口拐角的房子里。我备受噪音之苦。关于这一痛苦,我对别人说都不如对卡夫卡说能得到理解。因为卡夫卡也睡得不好。他告诉我,他也开始失眠了,以后又加上了折磨人的头痛。他具体地描述头痛的方式,并不期待和乞求丝毫同情。

他用往耳朵里塞棉花的方法来抵抗噪音。他一定要我试试这个方法。我听从了他的建议,至今我还得先把耳朵塞起来,否则就无法入眠。一次我在他那儿看到两个用来绑在耳朵外面的小软垫。

人们经常可以碰到单独一人的卡夫卡,在布拉格的马路上,在花园绿地中。假如有人陪伴他,丝毫也引不起他的兴奋。他愿意避免谈及自己,在别人讲话时,他则全神贯注。即使在疾病开始折磨他时,他仍然保持着微笑的面容。

当他的第一本书《观察》在沃尔夫出版社出版时,他说:“安德烈书店售出了11本。10本是我自己买的。我只想知道,是谁得到了那第11本。”说这话时他满意地微笑着。关于他写的是什么,对他来说重要不重要,我却不得而知。

有一次,维利·哈斯争取到他参加在温策尔广场一家旅馆的一个小厅里举行的布拉格作家朗诵会。卡夫卡那次朗读了他后来在沃尔夫那儿出版的小说《判决》。他以那么一种静静的、绝望的声调朗诵,以致我在事隔至少20年后的今天,仿佛仍然看见他在昏暗狭小的朗诵厅里的身影。其他一切我自然都忘却了。

卡夫卡身材修长,体型颇佳,长相漂亮。关于姑娘们他顶多只泛泛地谈及。1917~1918年间我在维也纳。卡夫卡写信请求我为他在旅馆里租个安静的房间。他从布达佩斯来。在此之前,他在布拉格便已向我透露,他将在布达佩斯作出维持还是解除婚约的决定。在维也纳他告诉我,他同他的未婚妻决裂了。说这话时卡夫卡完全是平静的。他甚至似乎感觉舒服。布拉格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告诉我,她给卡夫卡写过许多信,她爱上了他。卡夫卡给她写了详细的回信,提醒她当心自己。

然后我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见到过他。他变得很瘦,嗓音沙哑,呼吸困难。在寒冷的天气中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大衣。在街上他让我看,他的大衣是多么宽大,穿着它是多么舒适,不至于压紧胸口影响呼吸。他在这件大衣里活动自如。

又过了几个月。他不在布拉格。听说他的状况很糟。他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了。我收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假如不发生什么意外,我将于星期一给您写更长的话。

他的葬礼在布拉格犹太人墓地的祈祷厅举行。人数众多。希伯莱语的祷文。他的父母和妹妹们在悲哀。他的女伴默默地绝望,她在他墓前昏死过去。阴暗的天气,只偶尔透一点儿亮。上帝啊,人们不能相信,在那赤裸裸的木头棺材里埋葬了弗兰茨·卡夫卡——一个从死后才刚刚开始变得伟大的文学家。

(选自《卡夫卡传》,河北教育出版社)

1.下列各项,不属于体现“卡夫卡对朋友非常友善和关爱”的一项是()

A.卡夫卡对“我”备受噪音之苦深表理解。

B.卡夫卡一定要“我”试试往耳朵里塞棉花的方法。

C.别人讲话时卡夫卡全神贯注,即使在疾病开始折磨他时仍保持着微笑的面容。

D.卡夫卡在布拉格便已向“我”透露,他将在布达佩斯作出维持还是解除婚约的决定。

2.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卡夫卡撩起裤腿,在寒冷的夜里展示他赤裸的小腿肚”,表明“他似乎非常注意掩饰自己的疾病”。

B.“以致我在事隔至少二十年后的今天,仿佛仍然看见他在昏暗狭小的朗诵厅里的身影”,突出了卡夫卡当年留给“我”的印象之深。

C.“他在这件大衣里活动自如”一句,暗示着卡夫卡已变得很瘦,已经进入生命的最后时期。

D.“阴暗的天气,只偶尔透一点儿亮”,既渲染了悲剧气氛,又象征着卡夫卡将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3.“在街上他让我看,他的大衣是多么宽大,穿着它是多么舒适,不至于压紧胸口影响呼吸”,卡夫卡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从这些话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写:“弗兰茨·卡夫卡——一个从死后才刚刚开始变得伟大的文学家。”由此可见卡夫卡生前在文学方面是没有什么名气的。其实前文在这方面已埋下伏笔,请找出两处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实用类文本 篇4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进行发掘

1. 考点解读。

(1) 不同角度:有正面与反面角度、当事人与旁观者角度、个人与民族角度、历史与现实角度等。 (2) 不同层面: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浅层、深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的范畴,如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娱乐、艺术、科学、生态等。 (3) 人生价值:指的是文本主要人物所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4) 时代精神:指文本折射出的文本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指文本本身的精神与当今社会精神的相通之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实质上是对“新课标”里“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教学要求的提炼和概括。

2. 典题选粹。

(1)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2010山东卷《“只能活七小时”》)。

参考答案: (1) 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 (2) 世间有大爱,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3) 在战争年代对人性、爱的关注与渴盼; (4) 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注意注释的作用)

3. 技巧点拨。

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教师指导学生善于抓住最能表达文本主题的材料进行细密周到的分析,对其中蕴含的人生价值和体现的时代精神进行发掘整理,分析提炼。既然是探究,探究结论就应该富有个性色彩。在对问题作探究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新闻天天发生,视角有所不同”,采用不同的审视角度,不同的分析方法,就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既要立足文本,对文本进行正确深入的解读,又要有答题者的独特体悟或感受。

具体答题可围绕“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等来表达。 (1) 结论性题目要有明确的观点,不允许含糊其辞; (2) 概括性题目要对文本的内容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即答案必须在全面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对内容做出准确的概括,不允许含糊,也不能有疏漏; (3) 阐发性题目要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二、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

1. 考点解读。

任何作品的问世,都离不开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一般来说,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局势,社会的审美情趣、价值观以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等;创作意图就是作者的创作用意。“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就要跳出文本本身,挖掘作者写作的背景和意图。

2. 典题选粹。

(1)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2011年山东卷《没有天堂》)。

参考答案: (1) 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 (2)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 (3) 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2)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2012年广东卷《寂寞出学问》)。

参考答案: (1) 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 (2) 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发出的,所以“关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

3. 技巧点拨。

历年各省高考题单纯从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角度来设题的不多,而是让考生运用这些角度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性解读。为此解答该类题目教师就要指导学生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写作动机、人生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考虑文本内容,联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进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写作意图”可围绕“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来表述,阐述观点时答案不固定,学生要善于根据考点提示有针对性地发挥,做到“言之有理有据有序”。

三、对文本中某些问题作探究并提出见解

1. 考点解读。

“文本中某些问题”,既包括文本中的重点问题,又包括文本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主要存在于文本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凸显文本核心价值的地方,如文本中的议论、抒情之处;难点问题,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读者不清楚或不容易弄清楚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指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不因袭他人成说;二指提出的见解并不就是最终的科学结论,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2. 典题选粹。

(1)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下笔不觉师造化》)。

参考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1) 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2) 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 (3) 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1) 创造与仿作兼顾; (2)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 (3) 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1) 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 (2) 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声事业; (3) 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3. 技巧点拨。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5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回答1——3题(15分)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在俄罗斯举行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铅云低垂,纳粹兵临城下。数十万苏联红军官兵列队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检阅,然后在市民泪光注目下直赴战场。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天空雨后放晴。二战老兵和俄罗斯现代军人重赴红场,接受俄罗斯总统普京和50多位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检阅。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和纳粹德国投降60周年庆典的阅兵仪式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

一、普京向老兵鞠躬

伴随着浑厚的军乐,4名俄罗斯礼仪兵迈出正步,高举印有锤子镰刀图案的红旗走进红场,拉开了莫斯科大阅兵行进式的大幕。

老兵们熟悉的《喀秋莎》再次回荡在红场上空,主席台上不少耄耋老人跟着低声哼唱。身着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各式军装的年轻士兵步入,时光仿佛倒回60年。此后,那场战争和今日纪念活动的真正主角亮相。身为卫国战争亲历者的2600名老兵乘坐军车组成方队重返红场,重现苏联红军各方面军1945年胜利后参加红场阅兵式的历史场面。

“我向所有参与卫国战争的老兵深深鞠躬,”“胜利属于老兵!”阅兵开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主席台前发表讲话。军车上,无论是佩戴奖章的老兵,还是身着战时天蓝色衣裙的老妇,相同的是满头白发、永不褪色的记忆和怀念去者的一束红色康乃馨,9日的红场名副其实。

和平年代的灿烂烟花,幸存的老兵和老人有幸看到。然而,战争亲历者中的大多数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军人,再无缘看到,也没有机会在历史舞台上留下名分或自己的记忆。

虽然我们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能否理解2700万条生命乃至更大范围内更多生命的意义,但正如BBC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样:“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幸存者为我们回忆。”

“胜利意味着,由于我们所有人都得到了平安,意味着,由于我们,今天没有人还要去打仗。”80岁的老兵叶莲娜·马尔基纳说。时隔60年,老兵们再次走上红场时心中充满骄傲。

退役的陆军上校杜纳耶夫谈及战争中印象最深的事,毫不犹豫地说:“血,触目皆是殷红的鲜血。试想一下,一个士兵体内有5升血,那么二战的战场上有多少鲜血!”

在莫斯科饭店,俄罗斯国防部为俄罗斯老兵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二战老战士举行盛大宴会。这些外国老兵,分别来自印度、罗马尼亚、朝鲜、英国、以色列、德国和美国等国家。他们都有一大片奖章挂在旧军服胸前。他们眼含热泪,畅饮伏特加,骄傲地回忆着战斗岁月。

“这些俄罗斯士兵当年真的和我们一样。”81岁的美国加州老兵德尔伯特·菲尔波特说,“我们有同样的目标。他们努力击败德国人,我们也要打败德国人。我们是朋友。”1945年4月23日,菲尔波特作为美军步兵下士见证了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的历史性场面。

80岁的马尼洛维奇(罗马尼亚人)17岁参加卫国战争,先后参加了解放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战役,赞扬俄罗斯主办了这场庆典。

午宴对德国老人登伯格更具有特殊意义,他1935年逃出德国,后来加入红军与纳粹作战。他说,胜利就是从纳粹手中挽救了人类文明,“对我来说,希特勒和德国人民不一样。”

一辆象征着二战胜利后凯旋的“胜利列车”8日中午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白俄罗斯火车站,再现了60年前同一时刻的壮观场景。

列车车头一如当年一样悬挂着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头像。车上配备的武器均为真枪实弹。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前往站台迎接。随后,与数十名老战士代表登上站前广场上搭起的音乐舞台,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欢迎仪式正式开始。

卢日科夫在致辞中宣读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欢迎词。他说,“胜利列车”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联系着我们历史的光辉一页,意味着英雄的解放者凯旋而归”。一群俄罗斯姑娘手捧象征和平的鸽子放飞空中,场上“乌拉”(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选自2005年05月10日《北京晨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美伊战争发生后,世界各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战示威游行活动。埃及、约旦、摩洛哥、巴勒斯坦自治权力机构等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都举行了反战示威游行活动。美国一些反战分子也于三藩市(旧金山)示威反对战争。

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回答有关朝鲜进行核装置试爆的报道时表示,在朝核问题上,中方反对朝鲜半岛出现核武器。

1.请给本文的二、三两个部分拟小标题,提示或概括新闻该部分的内容。(4分)

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写新闻都希望“得到最大的反响”,这也可以理解为新闻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请就这方面对这篇新闻作简要评析。(5分)

3.有人认为这篇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也有人认为,纪念嘛,就应把焦点对准年轻一代;也有人认为,报道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活动,不应只把镜头对准莫斯科,而应有更广阔的报道。对此,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可就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来谈)(6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4——6题。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李岚清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正当他注意“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于1938年11月到达延安,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一直讲到天亮。在这里,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拿到歌词后,他收集创作素材,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还去学唱船工号子。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完成了。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多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黄河大合唱》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雄壮而激奋,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而且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苏联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当年11月14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幛:“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选自2005年8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4.冼星海是怎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的?(4分)

5.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加以赏析评价。(5分)6.有人说:是延河水哺育了冼星海,不去延安,冼星海就写不出《黄河大合唱》。你的看法呢?(6分)

参考答案:

1.(4分)

二、老兵细数战场鲜血(各国老兵欢聚莫斯科)

三、“胜利列车” 重现莫斯科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所拟小标题切合内容即可,每个2分)

2.(5分)这道题较开放。可联系日、德对二战的认识,联系中东局势、朝核问题等“现实”,谈“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的意义――反对霸权,反对法西斯,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等等。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明确观点1分;恰当结合原文分析2分、联系现实2分)

3.(6分)答题要点:明确观点(1分),恰当引用原文分析(2分),有探究性或能显示个性特征(2分),语言表达通顺,条理清楚(1分)。(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示例:我认为这篇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首先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老兵”的胜利,他们是那场战争的真正主角,也理应是今日纪念活动的真正主角,让人们记住他们,发扬他们的精神。其次,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目的之一是要“现在的孩子们”理解其意义,“但正如BBC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样:‘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幸存者为我们回忆。’”,才能使“老兵”的精神永存。从另一角度看,“老兵”的现身说法,更容易使那场战争的意义深入到“现在的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受到教育。因此说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且详略得当,意义深刻。

4.(4分)(1)创作抗战救亡歌曲:(2)为贫苦孩子辅导,教唱救亡歌曲;(3)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4)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培养抗日青年;(5)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答出前3点也可。)5.(5分)(1)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3)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曲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4)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5)描述细节的语言平实自然,不加文饰,流畅明快,与传主朴实的个性十分吻合。(这是鉴赏评价的题目。考查“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举出某些细节的例子进行正确鉴赏评价即可)6.(6分)这是分析探究的题目,带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以根据文本提供的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分析。但是必须观点鲜明,理由充足,分析辨证,表述清晰。主要观点可以如:

(1)要具体辨证分析。冼星海目睹苦难的祖国正遭受日本侵略军的蹂躏,他的爱国思想十分强烈;他多年学习研究音乐艺术、包括到法国学习,音乐艺术造诣已经很高,这些是他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必要条件。而延安的环境和党的支持,延安抗战军民思想风貌、斗争意志的激励,丰富的西北民间音乐的陶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的支持合作,以至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是促使《黄河大合唱》诞生的重要条件。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冼星海写出《黄河大合唱》,延安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能过于绝对化。

(2)赞成这种看法。冼星海正是到延安之后,全身心投入到民族解放、抗日战争之中,延安抗战军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他辛勤奔走,吸取了民间音乐丰富的营养。这使他的爱国思想和音乐创作能力,得到一个升华,使他能够调动他多年学习和体验生活的积累,写出了《黄河大合唱》。而且,党的支持,以及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的支持合作,以至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等,也是《黄河大合唱》能够产生的重要条件。

(3)反对这种看法。当然,延安等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丰富的民间音乐也为《黄河大合唱》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但是冼星海写出《黄河大合唱》,源于与他深厚的爱国思想,’也是多年学习研究音乐艺术、包括到法国学习的结晶,是多年深入学校、农村、厂矿、部队体验生活的结果。不去延安,冼星海也可能写出京黄河大合唱》之类的诗史式作品。

实用类文本命题走势预测 篇6

现有考查的坚守与微调

坚守是主旋律 从2008年开始的全国课标卷基本上趋于稳定。其特征主要是:文本文体局限于传记,且多数节选自著名传记作家的著作;传主主要出自近代以来影响中国发展的各方面的人物,有实业家卢作孚、盛宣怀,有教育家陶行知,有将军陈纳德、戴安澜,有科学家袁隆平、谢希德、邓叔群,画家黄宾虹,学者朱东润,而外国科学家只有波尔;命题形式固定为一个多项选择题,三个主观表述题,且选择题的赋分借鉴了国际上的PISA法(分层级给分),即完全正确、不完全正确和完全不正确三种,不完全正确又包括大部分正确和小部分正确;考点覆盖较全,第1题主要考查感知、理解能力,第2、3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能力,第4题主要考查探究能力。这些试题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命意,引导我们追寻人物的成长经历,感知人物的心灵世界,体悟人物的博大情怀,有利于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承社会正能量。这种对命题导向的坚守,贯穿于这些年来的试卷中,不仅符合高校人才选拔的核心要求,也是语文时代性、工具性的重要体现。

微调是协奏曲 新课标卷强调选择性的理念,主要体现在选考题上。从其他省市以往的考情来看,绝大多数考生选择做实用类文本题,而不愿做文学类文本题,且做传记比做小说的平均得分要高很多。为了应对这种违背新课标理念的考场规则,全国课标卷的命题不断进行改革,期望通过微调来引导考生真正发挥他们的阅读个性,提高他们的阅读品位。这种微调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加“相关链接”,扩大阅读量。从2013年开始,在节选的传记正文后添加二到三则“相关链接”,构成非连续文本,人为造成阅读的断续,阻滞阅读的连贯性,以此强化阅读的难度。二是选取文学倾向明显的传记,设置阅读障碍。在增加“相关链接”后,选传记的考生比选小说的虽然得分由以前的10分以上缩小为10分以内,但依然没有达到考查的预期目的,于是只有在选文上向文学类文本靠拢。2015年高考全国卷文本《朱东润自传》中有关传主学术观点的叙述、《将军赋采薇》中有关传主的赋诗和题词,都有很强的文学色彩,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结果造成选择小说阅读的考生大量增加,从河南省的选考分数来看,选考部分的分差缩小为1分。三是强化概括能力以及对文学笔法的考查力度。试题要求信息整合的内容分散在传记各处,甚至有的在“相关链接”中,是对考生概括能力的一次挑战。同时,2015年也对学术性内容和赋诗内涵进行了直接命题考查,使考查的能力要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考查传记虽然是主旋律,但微调始终存在。微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平的原则,增强高考的信度和效度,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未来考查的蜕变与创新

蜕变是新常态 对命题模式的坚守,有利于通过不断耕耘开拓命题空间,挖掘命题潜力,但却助长了一批对答题套路的盲目崇拜者和熟练操作者,也培养了一批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所谓“学霸”。命题一般要遵循创新和反命题的规律,意在引领答题者临时建构答题规范,以检测他们的学习潜能,选拔出能适应未来学习的人才。因此,命题的微调和渐变应该是在主旋律演奏中的协奏曲,且在微调的累积作用下,走上蜕变之途。蜕变的可能路径主要有:

一是文体的蜕变。实用类文本按照考试大纲的说法主要分为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传记通过不断微调,已经找到与文学作品在难度上旗鼓相当的文本形式,再要渐变难度极大。新闻应该是最靠近文学作品的文本,未来的选文最有可能成为现实。而报告过于质朴和程式化,进入高考试卷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科普文章由于与课改前的小阅读似曾相识,且在课标卷中刚被论述类文本阅读所取代,目前要作为大阅读仍有困难。

二是考题的蜕变。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设4题,赋分25分,而“筛选”这根红线一以贯之,与前面的论述类文本的考查重点重合,对考生的能力检测较为片面,有强烈的蜕变动因。可见,未来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蜕变会是一种新常态。

创新是新起点 随着高考新课标卷的扩容,大批省市进入全国卷时代,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迫切需要与文学类文本阅读平衡,以充分实现新课标的选考功能。未来考题的创新也应该基于此。创新是高考试卷应对时代要求的生命线,也是迈向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新起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创新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是材料选择的创新。以前考查的传记有可能向新闻转轨。单则新闻仍然显得单薄,难度不大,有可能由四则新闻材料构成非连续文本,彻底颠覆以往选文的惯例,真正进入多视点聚焦、多角度呈现的信息爆炸式的阅读活动,形成与现时阅读和谐共振的样态,实现阅读材料的创新。

二是命题指向的创新。以前对“筛选”的过度要求,不利于培养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因此未来的命题指向会力求创新。如2016年考纲说明题型示例实用类文本阅读第3题: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新华社记者与《中华读书报》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浅阅读”有哪些表现与危害。(4)材料四对指责“浅阅读”一事提出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浅阅读的?

这道题,总共选择了四则材料,前两则材料较长,后两则较短,总体阅读量大大增加,对于考生的整体阅读和把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命题方式上看,(1)(2)(4)三题都是比较阅读,这种题型在筛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比较分析,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提高了一个档次。第(4)题的第二问,又从材料中发散出去,要求考生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创新的能力,相比以前的实用类文本试题,能力要求显然又提高了一层。

求稳,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求变,是形势所迫,创新所在。我们在复习中只有把握了“坚守和蜕变”的思路,强化传记文的阅读,关注四则新闻的命题动向,就能取得主动权,就能决胜高考。

实用类文本 篇7

一、实用类文本概述

我们要分清什么是实用类文本, 此类文本主要包括哪些文本类型, 这些文本类型各有什么样的形式特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材主要有新闻类文本、访谈类文本、传纪类文本、调查报阅读等。每种文本都有自己的形式特点, 以传递不同的信息, 以新闻类文本为例, 它有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等基本特点, 文体结构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等部分。对于不同的结构部分都有不同的信息传达, 如导语会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者事实, 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思想, 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了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点, 对于考试项目中所指中心思想的考核直接就可以从导语中来寻找答案。

另外对于访谈类文本, 我们就可以理清关于访谈的初衷, 通过访谈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 根据这个思路准备查阅资料, 了解访谈背景, 准备访谈纪要, 确定访谈主题。要有敏锐的眼光, 善于发现新问题、新亮点、新材料、见微知著, 准确判断这些新材料中蕴含的价值。从整个完整的访谈过程着眼, 准确理解文意, 从而正确判断考核项目。

对于传纪类文本、调查报阅读等也都可以按照此种思路, 掌握文体特征及相关的知识链接, 深刻理解文意, 从而对于考核项目做出正确判断。虽然各种文体各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对于此类文本也有共性规律:结构简单明了, 语言准确鲜明, 表现手法相对单一。相对来说, 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规律和特征也就比较容易把握,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轻视了此类文本阅读, 要在同与不同之间, 找出关键点, 从而达成从文体的角度准确而鲜明地理解文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形式分析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文本阅读的考查形式,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考查方式有两种, 一种就是结合文体考察文体相关的知识点, 包括该文体的理论知识及写作要求等, 这也是我们在前面强调通过掌握文体知识来解答考核项目;另一方式就是把文本阅读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 考察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不涉及文本的文体特征。

三、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分析

我们需要综合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 充分理解文意, 站在全文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文章传达的信息, 通过信息掌握, 对于解答项目中不符合文意的部分做出排除。这一点从表述上比较简单, 但是这更是学生平常文学知识沉淀的升华, 只要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注意阅读, 广泛涉猎, 增强了文感, 提高了文学素养, 对于文字的理解对于文意的掌握自然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也是目前在校高中学生比较欠缺的部分, 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阅读的环境, 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掌握了实用文本阅读的基本策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要领。

(一) 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实用类文本阅读, 特别是一些科普类文章, 对于某些科学概念的解释通过一些现象的揭示或者是下定义的方式进行, 试题考核就会出现对于这些概念的准备表示进行阐述, 有时候选择项目的差异只是一点细微的差别, 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文字信息的整合, 对于概念有准确的理解才能得出判断, 如果只是一点文字的差异, 可用排除法做出选择, 让假设答案回到材料中, 通过上下联系理解, 再做出判断。

(二) 学生对于文本阅读后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文意了解, 但是也要学会根据所掌握的文意, 对于文本做出假设推理, 对于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可以延伸, 才是真正意义上对文意有所理解。这一点在解答开放性问题上比较常见。

(三) 掌握方法需要通过对于同样题材的文本进行反复强化和训练, 加以比较与区别, 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 对于教师或者是学生, 都需要站在高度上看待实用类文本阅读, 要理清思路, 认真掌握方法, 做到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 真正达成语文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田程.依型建思、分转求意—关于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探索[J].语文月刊, 2011年第11期.

[2]王云.避开文本阅读训练的误区[J].阅读与鉴赏, 2011年第11期.

实用类文本 篇8

1.曲解原意,无中生有

故意歪曲篡改原文的意思,甚或选项所述内容在原文中根本就找不到依据,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例如:1992年的高考题第27题的ACD三项都是对原文中“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一句的曲解。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是:徐文长先生画雪竹,先用明代的瘦笔、破笔、燥笔和断笔这·四·种·技·法画出枝节叶片,乍看上去绝对不像竹子;然后用淡墨勾画渲染,枝节叶上处处是雪,竹子的整个形体·若·隐·若·现。而选 项A却说“他 画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C项说“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D项说“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这三种说法都是对原文意思的曲解:原文中的“类”是“像”的意思,而A项却将其说成“一 类”,把它当“类型”讲了;原文中的“隐约”意为“若隐若现”,而C项却把它说成“虚实结合”了;原文中的“瘦笔破笔燥笔断笔”当是绘画的几种技法,“绝”是“绝对”的意思,而D项却将“瘦笔破笔燥笔断笔” 说成“不 好的笔”, 把“绝”理解成了“精绝”。这是典型的曲解原意。(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后同。)

再如:2010年四川卷《书画的装裱》第7题D项———清代古朴庄重的“京裱”的出现能够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原文中只说“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而D项“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的推断,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也属无中生有。

2.以偏概全,一鳞半爪

选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所作的一部分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或者选项所述内容,原文虽然涉及,但仅是只言片语,不能表达题目所要求的完整意思。

例如:1993年高考题第25题的A项———·凡·是称以“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都根本不能降解。原文第二段是这样表述的:“利用能随时降解的普通有机物质(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袋垃圾、‘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而A项却把原文中的“大多数”说成了“凡是”;把“并不是”说成了“都根本”。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例子。

再如:2011年浙江卷第9题 ,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能概括全文 主旨的一 项”。B项说“真理是整体的”,D项说“使真理向人类敞开”。原文与这两项对应的信息在第一段:“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被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 就有这个 意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这段话的末句“人与自然的共济”才是全文的主旨句;而“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真理是整体的”虽是文中的原话,但并不能表达题目所要求的完整意思,只是作者用以证明观点的论据。所以BD两项明显犯了“一鳞半爪”的毛病。

3.片面绝对,顾此失彼

选项所述太片面,太绝对;或对并列概念观照不周,导致顾此失彼。

例如:2013年江西卷第9题。题干:“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 的一项是 ”A选项说 :“‘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与该选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倒数第三段:“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两相对照,不难发现该项的表述显然太过绝对。

再如:2012年湖南卷第14题。题干要求“根据原文信息”,选出“推断正确的一项”。B项“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统声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的说法就太过绝对了。原文第一段末句说“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 (如自然通风) 相协调”。由此可知,“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并不排除“传统声学控制措施”,只是要将其“与其他生态技术 (如自然通风) 相协调”。D项“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需改良”的说法便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通风效率的降低”是弊端;而“声衰减”正是利用通风隔声窗隔声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弊端。

4.偷梁换柱,鱼目混珠

将原文中有关的内容偷换成别的内容,或者在符合材料原意的内容里掺杂不符合材料原意的内容,即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的词语不是等值概念的交换。

例如:1994年高考题第25题的C项就属于偷梁换柱一类。主要是用“身体各部位的化石”偷换原文中的“头骨化石”,扩大了范围,改变了原意。

再如:2010年安徽卷第8题的B项——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原文说“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见,“消失”指的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不是“原本的特征丧失”。故该选项犯的也是偷梁换柱,鱼目混珠的毛病。

5.张冠李戴,南辕北辙

把本属于甲的内容移位 作乙的,或者意思与原文恰恰相反。

例如:1993年高考题第25题的E项就属于张冠李戴一类。题干要求选出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项,而E项所述 (这些塑料产品在物理上发生变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 都是厂家的说法。

再如:2012年辽宁卷 (《克罗齐的求索》) 第12题第 (1) 小题。题干要求从五个选项中选出“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E项说“克 罗齐主张 ,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与该项对应的 信息源在 原文第二 段 :“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选项与原文意思刚好相反,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

6.丢三落四,断章取义

故意漏掉文中的关键信息,不顾文章的完整意思。

例如:2009年湖北卷 (《数字海洋》) 第4题的B项——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原文中说对“数字海洋……·进·行·综·合·测·评 ,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选项所述,把对“数字海洋……进行综合测评”这一重要条件给忽略了,纯属丢三落四,断章取义。

7.把条件当结果,把假想当现实

例如:2008年北京高考模拟卷A卷第15题。阅读材料中与选项对应内容是:“生命可能起源于另一行星(特别是某一恒星的卫星),·问题是有机体要经受长时间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照射,被辐射压力推送到地球·上,继续生存的可能性极小。”

15题的第 (3) 小题的题干是:第一、二自然段用来说明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证据是(不止一项)。C项说:“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照射的推送作用。”由材料可知,C项所述只是假想的地外生命被推送到地球上的条件,显然是把条件当成结果了。

再如:2009年浙江卷第10题C项———目前大学者的最大问题总是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与该选项对应的信 息源在原 文的第二 段 :“·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良知就·将推动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信息源“一旦……将……”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而该选项却说成了既定的事实,把假想当成了现实,把未然当成了已然。

8.颠三倒四,虚假因果

选项在因果关系处理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果”,或者把“果”变成“因”,故意颠倒事理顺序,或强拉因果关系。此类例子在高考卷上屡见不鲜。

例如:2009年四川卷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 第8题C项———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断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该选项颠倒了逻辑关系,原文第五段说的是“在饲料中添加了抗生素……但同时也会使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其中 (人畜粪便) 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选项反过来根据“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来判定“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关系颠倒,属颠三倒四之类。

再如:2010年四川卷 (《书画的装裱》) 第6题的A项———·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宋·代……书画装裱工艺进 入成熟阶段……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用纸托裱画作”始于宋代,这种装裱方式“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与我国·古·代 (·含·宋·代·以·前) 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无因果关系,属“虚假因果”之类。

9.扩大范围,添油加醋

选项所述故意扩大原文限定的范围,或在原文的基础上故意增加一些成分,改变原意。

例如:2013年江西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选项说:“一旦·病·毒依附上了细胞,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法·就·是,将它们的包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3段:“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选项将原文中“·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说成了“·病·毒”,扩大了原文限定的范围,所以“不正确的一项”应选该项。 (另外,原文说“有几种方法”,而该项却说成“方法就是”,犯了片面绝对的错误。)

再如:2013年安徽卷第1题。题干要求“联系上下文”选出“对第2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说“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2段:“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选项将原文中的“不表达”篡改成“不充分表达”,增加了“·充·分”二字,纯属添油加醋。

10.混淆概念,搅乱关系

选项所述偷换原文概念或关联词,导致概念混淆,关系错误。

例如:2013年浙江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 项”。D项说 :“·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二段:“·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选项将原文“·古·典·柱·式”偷换成“·传·统·建·筑”,混淆了概念,扩大了范围。

再如:2013年辽宁卷第1题C项。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C项说:“·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三段:“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选项将“·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偷换成“·任·何·一·个·厨·师”,扩大了范围;将表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换成了表充分条件的关联词“(想) 要……,就 (必须) ……”搅乱了关系,违反了逻辑。

11.答非所问,文不对题

选项表述与题干设置的问题风牛马不相及,不是题干规定回答的问题。

例如:2009年浙江高考卷第7题。题干是“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要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恰当的一项”。而D项“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说的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根本不是对原因的解释,犯了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毛病,不能作为本题的选择答案。

再如:2011年浙江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而B项“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说的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属答非所问,文不对题,故而应选该项。

这类题目,若不顾题干的答题指向,仅将选项与原文相应内容对照验证便得出答案就会出错,必须警惕。

实用类文本 篇9

关键词:阅读,技巧,方法

一、教材分析

(一) 说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手法。准确解读文本,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 论说教研专题

为了适应新课改及本校教学实际的需要, 我们本着语文教学的目标, 我们语文组制定的教研专题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课堂强化训练, 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把知识教学、人文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树立以学生人性化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 以灵活有效的方法, 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交往互动的进行学习。

(三) 对教材的几种看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实用类文本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 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类题因为不直接涉及文本的文体特点, 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多大差别。另一种考查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设题, 涉及该类文体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

(四) 教学的目标

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探讨探究题的答题技巧。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分析, 小组合作交流, 总结并归纳答题技巧, 教师加以点拨,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态度, 对传记中文本的深层含义及其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五) 抓重点

说说实用类文本的重难点, 最重要的是掌握实用类文本传记中“筛选整合”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班级, 对语文兴趣浓厚, 善于合作学习, 但对传记文本阅读方法掌握不到位, 阅读基础差, 所以本节课主要在于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务实文本、从文本中提取信息, 把握文本内容、主旨。对传记文本的仔细解读, 以学生探究为主, 教师予以指导, 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兴趣, 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法和学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课的内容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

1.运用多媒体, 运用生动活泼的图片来创设情境。

2.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 所以也采取了小组竞争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小组合作探究, 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进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1.明确考纲。

2.传记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以记人为主, 通过具体事例再现真实存在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3.例题分析, 叶圣陶在四川。

4.带着问题读课文、筛选有效答题区域。5.小组探究, 整合答案。

6.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筛选、整合信息。

7.知识小结。让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知识有所把握和了解。

8.当堂巩固本节内容, 撑握本节的知识和应用。

五、布置作业

实用类文本 篇10

一、文本选择

2008年江苏卷的选文是《晚清学人杨守敬》、山东卷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海南宁夏卷为《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广东卷的选文是《绝妙的错误》。体裁除广东卷为科普作品外, 其余三篇均为传记, 且描写对象均为学者 (一兼实业家) 。而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三套题目分别为访谈、通讯、人物传记, 题材分别是音乐家、体坛健将和教育家, 相比之下, 新一轮考题明显有些单调。

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测试时采用何种文本迄今仍在探索中, 表现在2007年《考试说明》的界定为:“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08年则调整为:“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同时, 有些文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不明确, 出题者不敢轻易涉足。例如报告, 去年的表述是“调查报告”, 今年去掉“调查”两个字, 范围显然扩大了, 但扩大了哪些内容进来, 实验报告、申请报告, 还是会议报告, 或是别的?很不明朗。出题者不敢轻易尝试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 在文本选择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体裁和题材应该更加多样化。既然考试主管部门都在积极摸索, 我们训练的面不妨广一点, 把握一个大原则:区别于论述类文本和科技类文本, 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强调致用的文章———通讯、传记、报告、科普作品乃至访谈都可以涉猎。要勇于探索, 不必今年考了科普文章, 科学小品就广泛出现于各地的模拟题;而调查等其他题材就马上销声匿迹。

二、题目设置

在题目设置上, 总体来看, 四套题目“过渡”的痕迹都非常明显:题型以简答为主, 江苏卷、海南宁夏卷兼用选择题;有很多考题按照传统的能力点设置。如广东卷19题:“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 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 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如何理解这两句话?”———能力点为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江苏卷18题:“从文中看, 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能力点为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目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同一套题中能力点和题型相对单一。如山东卷19、21题均属于筛选并整合信息, 海南宁夏卷16、17题也是这样, 江苏卷有两个单选题 (虽然是为了与论述类文本统一) 。与此相关联的是有些题目的区分度不大, 基本上难题谁都不会, 易题谁都得分, 像山东卷19、21题几乎没有什么难度, 考生只需照录原文即可;海南宁夏卷17题:“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请简要分析。”从答案设置看, 两个问号的指向明显交叉, 学生极易答混;而广东卷20题考查科普文的语言时更是有一个句子涉及“移用”手法, 超出大纲要求。

今后在题目设置上需要认真改进的是:考查的能力点应更加全面, 题型应更加多样化, 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专家的角度出发, 避免过易和过难的情况, 增强试卷的区分度。

三、文体特征

既然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概念并确立了单列考查的事实, 按说高考时就应该有所体现, 结合文本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要求设置相应的题目, 考查考生对文体知识的运用能力。事实上, 这一点有的考题做得不错, 如山东卷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其中第二问答案设置为:“启示有四点。 (1) 从文体来说, 要评传结合。 (2) 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3) 中心内容的确立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 (4) 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四点启示均紧紧地扣住了传记的文体特征。又如广东卷20题:“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 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答案和评分标准都明确指出要“抓住科普小品的语言特点进行说明, 可分为生动形象、口语化”。而另外两套试卷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在题中则没有明显的体现。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同样在于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的文体比较多, 每一文体都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以往教材涉及较少, 而各种资料的表述又不尽相同, 出题者和答题者均无现成、统一的规矩可以依托。所以今后很有必要加强研究, 尽快建构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考纲要求的在把握文体特征的基础上, 联系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要素来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 进而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四、关于探究

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 有所发现和创新, 是课改区考试说明新增的条目。本应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最精彩的亮点, 但从今年的考题来看, 做得似乎还远远不够。甚至于何为探究?如何考查?答题时基本的规范是什么?连这些最基础的问题, 出题者都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认识。例如海南宁夏卷18题:“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答案分四条表述并明确说明“不要求面面俱到”, 应该说这些处理得都很好;但题干要求“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 言外之意“不需自己归纳, 也不能有其他看法”, 似乎降低了对探究过程的要求。山东卷22题第二问:“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 ……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答案设置为并列的四点, 每一点下均无分析, 与探究题允许抓住一点论述充分的答题常规不太一致, 学生的答案与出题者的构想很难完全吻合。

其实探究离我们并不遥远, 只要把握了它的实质, 很多常规性题目可以很容易地变成探究题。例如广东卷21题:“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 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是分析题, 但有很强的探究意味, 如果答案放宽限制, 不只是从意义的理解入手, 而允许另一种常规思路———看艺术效果, 这样拟题, 是否生动形象、能够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即是探究题。再如江苏卷19题:“根据文章内容, 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本是概括题, 答案要求答齐“好学精神”“治学方法得当”“广泛交游, 视野开阔”等三个方面。倘若允许只选择其中个别角度, 并联系原文和社会生活加以具体分析, 也就是探究题了。

五、难度均衡

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选做的设题形式, 还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考生究竟选做哪一种文本更合适?虽然两类文本题目的最终得分允许有一定的差距, 学生的选择能力本身也是考查的目标, 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实用类文本阅读无论在选文长度, 还是在难度系数、区分度等方面都应该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保持一致。但实际上这一点却很难做到, 例如去年山东卷两题的平均得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低了1.5分左右;笔者统计本年度所带班级历次模拟考试中两题的得分差距, 有时竟然多达四五分。

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就设题而言, 文本的难易, 题目的类型都应该尽力一致。以今年山东卷为例, 就文本选择来看, 可谓字数一致, 难度相当;但文学类文本四个小题考查的能力点依次为:19.理解语句含义加分析文章结构思路;20.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21.引用的作用、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22.归纳写作特点并加以探究。实用类文本四个小题考查的能力点依次为:19.筛选并整合信息;20.分析语段作用;21.筛选并整合信息;22.概括内容要点加探究文体特征。显然, 文学类文本涉及的能力点类型较多且以分析作用题居多, 实用类文本问号较少且以筛选信息题居多。由于筛选并整合信息一般可以直接从原文找答案, 而分析作用题思考的范围大且多需要自主表述, 一般情况下, 筛选信息多的题目相对容易些。再者从参考答案的字数看文学类文本也明显多出很多。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本套题目在设置上怕是有失衡的可能———实用类文本似乎更容易。而这本是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的。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三) 篇11

燕园之父

傅国涌

2008年11月17日,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骨灰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园,安眠于青山苍翠的怀抱之中。墓碑上简简单单写着:“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司徒一生的事业在中国。他成年后的人生可以分为三段,一是传播基督教,前后大约十五年;二是创办燕京大学,从1919年到1946年;三是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为时不足三年。司徒在燕京的二十多年是燕京的黄金岁月,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所在。

他对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贡献难以估量,被誉为“燕园之父”当之无愧。司徒六十生日时,北大校长蒋梦麟致辞说,在他身上汇集了希腊文化的智慧、希伯莱的宗教圣灵和中国文化的温和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的一位朋友说司徒雷登是一个理想的中国大学校长。我很同意这个判断。

如果不是他筚路蓝缕,到处奔走筹款,燕京的迅速崛起是不可想象的。1918年12月当他受命之时,这是“一所分文不名,而且似乎没有人关心的学校”,学生不足百人,教授只有二十多人,其中中国籍的两人,许多外籍教师压根就不具备在大学任教的资格。从1919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时,他十数次赴美,募到大约 250 万美元,成为燕京主要的经济来源。燕京之所以成为当年第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更有赖司徒确立的办学方向,一开始就使燕京弥漫着浓厚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空气。他在聘请教授时,只问有没有真才实学,不问政治倾向、宗教信仰、也不管学术流派。他力图要把燕京办成经得起任何考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所传授的真理应该是没有被歪曲的真理,至于信仰什么或表达信仰的方式则完全是个人的私事。

从学科的建立与健全,无不显示出司徒主持下的燕京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中国最早的社会学系就是1922年在这里诞生的,培养了一代社会学专业人才。新闻系也令举国瞩目,1945 年9月在密苏里军舰日本投降仪式现场的三位中国记者——朱启平、黎秀石、曾恩波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朱启平那篇通讯《落日》已成了传世之作。

司徒说:“我的任务是让老师尽可能自由地去从事他们的工作。”独立报人俞颂华1947 年在评价长期担任燕京哲学系教授的张东荪时说过:“他在燕大讲学,燕大校长司徒雷登崇尚自由研究的学风……不仅在讲学上不受任何的拘束,并且他可放言高论,无论在口头上或文字上都可以发表其独特的见解,即使不为一部分人所谅解,但校长不但不加限制,且予以保障。”

“中国化”是他始终如一的办学目标。司徒曾说:“我们的目的,是以养成一种合作、建设、服务人群的精神以服务社会国家……我们不要变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学校,也不要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学校,而是要成为现在中国最有用的学校。”1949年之后,燕京教授和学生中先后有56人被评为院士,成绩不可谓不显著。

1. 在燕京大学创办初期,概括司徒雷登遇到了哪些困难。

2. 为什么说司徒雷登被誉为“燕园之父”当之无愧?请概述其理由。

3.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司徒雷登的办学思想。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作者:沈童,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实用类文本 篇12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观,实用文本,实用性翻译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该项理论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提出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 对翻译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 构建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①。

从汉英翻译本质来看,翻译实质上是语言的转换,文化是通过语言形式呈现的, 文化是大自然界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可以把整个翻译过程看成是一个与自然生态诸多方面具有类似性和同构性的翻译生态系统。在翻译生态环境里,同样存在大量的选择、适应、生存、淘汰等自然现象,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互利共生”等生态平衡现象。在此前提下,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理念,据此,生态翻译学提出了“三维转换”的翻译观点,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也就是说,我们在翻译时需要综合考虑语言的“三维”转换观,进行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使译文能够达到多维的转化,生成选择适应度最高的译文2。

二、关于实用文本的翻译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地球村的形成,实用文本的翻译实用性日益凸显。实用文本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文体,从语言极其规范的政府要件、科技论文等到语言相对简明的产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等,都属于实用文体的范畴。在对实用文本的翻译研究中, 学者们对实用文本的翻译界定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贾文波将实用文本的翻译定义为: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体裁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多具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目的的文本翻译3。

实用文本的根本特点是其实用性, 基本功能是荷载人类社会的规约信息。实用文本的翻译是一个可调节的动态信息传递过程,与文学作品相比,实用文本的翻译本质在于信息的传递,强调真实性,重视信息的传达效度。然而,信息的传达效度取决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传统模式、价值观念、心理期待、认知能力、社会关系及文本类型等制约因素。在翻译时,只有全部或部分满足这些制约因素时, 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效度的最优化。

目前,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研究,多数仅仅基于译者对自身翻译经验的总结,没有对实用文本翻译的独到见解,并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译者要以源语文本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将文本中要传递的信息功能,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形式再现到目的语之中, 并使这些信息在目的语的生态环境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实用文本时,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上和文化层面上的“适应与选择”,还要处理在交际意图层面上的“适应与选择”,最终实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实用性译文。

本文拟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来解读阐释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风景区一则“乘客须知”的英译为例进行评析,以此阐述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更好地开拓生态翻译学理论的阐释力。

三、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以一则“乘客须知”的英译为例

洛阳老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城东区, 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因道教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自古被尊为天下名山、道教圣地,有“中州地区天然动植物种质基因库”之美誉,号称洛阳的“避暑山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为了满足需求,游客必经之地都配备了中英双语的实用文本———旅游指南,因此旅游指南英译质量格外引人注目。这则旅游指南中的“乘客须知”矗立在老君山风景名胜区索道入口处,下面就从“三维”转换的视角评析上则“乘客须知”的实用性翻译。

(一)语言维的适 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适应性选择转换”涉及语言书写、用词、语法、省略等各方面。由于汉英思维方式不同,汉英实用文本在语言表达层面存在诸多差异, 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然而,这则“乘客须知”在翻译时忽视了翻译生态环境,没有能够在语言维上进行适度转换,错误重重。

1.书写不规范

在译文第三项的末尾When the, 根据整体的翻译环境,应为下面第四项“索道运行时”的翻译,出现了断句的错误;在译文最后, 把“洛阳老君山旅游索道公司”译为Luoyang LaojunTraveling Rope way Company,漏掉了“山”的翻译。这些典型的低级错误,可能是翻译人员本身或制作公司人员的粗心造成的。

2.用词不确切

此类错误占有较大比例,例如: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 ,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上车”译文中,“corrosiveness”为名词,而原文的语境中实需形容词“corrosive”。

“患有高血压”的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更是让人不得其解,contract意为“签合同,订立契约”,让国外游客觉得得病还需签订合同或订立契约吗? 在英语中,“患有……疾病”的常用固定句式“Suffer from...”。

“严禁乘客在吊厢内摇摆伸头探望……” 中“吊厢” 译为“hang the theater box”,其实际意义为“在戏院的包厢里上吊”,与原文传递的信息相差甚远,让国外游客难以理解,根据实际的翻译环 境“the carriage”更贴切 ;“伸头”译 为“raises one’shead”,极为不恰当 ,raise意为“提升 ; 增加 ; 高处 ; 举起”, 与原文含义不符,建议译为“get one’s head out”。

“……向外 抛撒废弃 物”中“ 废弃物” 译为“abandons thegoods”,很明显 ,汉语的名词被译为英语的动宾结构 ,与原文的意义不匹配,用一个词“wastes”即可。这样既符合实用文本语言精准简洁的特点,又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很容易让国外游客理解。

“严禁从出口上进口下”中的“出口和进口”译为export和import,二词的原意是指货物的进出口或输入和输出 ,并非通道出入口,原文指索道的进出口,exit和entrance比较准确。

“不准硬 挤和抢座 ”译文“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place”中 ,hardly的英语原意是“几乎不”,而非“硬”的意思 ,在此文的语境中,“硬挤”有挤过去之义,译为congest更能传递原词的语言涵义。

3.语法漏洞百出

语法是这则“乘客须知”翻译的最大败笔,例如:

“患有高血压 , 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不要乘坐索道”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 patient suggested that donot ride the rope way”,无论是从时态还是从句子结构上都不正确。从这句话的整体翻译原意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是形容词短语作 定语 ,修饰“患者 ”,而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是以动词Contract开头的祈使句 , 不能做定语;还有heart disease’s的所有格形式作定语,也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再者“建议”译为过去时suggested,在整体生态环境中没有做到最佳“适应与选择”,这个“建议”是时时的,并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应为一般现在时;suggest后面的宾语从句不应为祈使句。

“未经站长签字特别批准”译文“Sign without stationmasterauthorizes specially”中without是介词 ,后面常用名词性短语 ,而“stationmaster authorizes specially”为完整句子 ,是错误表达 ,最好译为“Without the approval of stationmaster”。

“严禁携带……” 译文“Refuses to carry”; “不准硬挤和抢座”译为“does not permit to 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 place”;“依次进站上车”译文“Enters the station”。英语的祈使句构成形式: 动词原形开头, 否定形式是在整个结构之前加do not,don’t或never,因此只能用动词原形refuse,do和enter。在“乘客不得擅自进入驱动机和控制室”译文“the passenger do not en-ter the drive and the control room arbitraily”中 ,do作为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否定助词,却没有加-es。

4.英汉表达不一

在同一个牌子里,翻译表达不一。“乘客须知”四个大字用汉语拼音,并且大写翻译为CHENG KE XU ZHI,而下面的条款则用英语表达,极为不妥。

5.按照汉语字对字或语序直译

我们仔细观察这则“乘客须知”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句子的翻译都是汉语的语序,是逐字翻译的,完全是字字对译,译文反映出典型的中国人思维, 译文的内容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或不符合国际惯例,使得译文胡译乱译。比如:“有腐蚀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 ”被译为 “has corrosiveness, the irritantsmell’s goods”; “严禁从 出口上进 口下”的 翻译“Refuse fromthe export under the import”;“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服从工作人员指挥。依次进站上车,不准硬挤和抢座”译为”On own initiativeobserve the public peace staff to direct. Enters the station in turnboards, does not permit to 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 place”。这些译文在翻译时几乎没有做任何“整合适应选择”,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逐字直译的,外国人看不懂,就连中国人也迷惑不已、不知所云。

实用文本的内容必须用准确的语言“适应和转换”,语言的准确选择和转换, 取决于思路的清晰, 同时取决于对字、词、句的精心选择和反复的“汰弱留强”。每个词每句话都必须有明确的含义,即用词要准确无误,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还要善于辨析词义,区别词的感情色彩,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最恰当的词语。避免用词含混,歧义迭出;或用语不慎,前后矛盾;或概念不清,留有漏洞;或判断不当,结论模糊。以上这些例子在译成英语的过程中,问题都出现在语言维的转换上,没有能够在语言维进行适度的转换,使得译文的意思与原文大相径庭,严重影响了实用文体“乘客须知”的实用性。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不仅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有共性,更有差异,这些差异带来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实用文本的翻译和各种文化也有着复杂的交错联系。这则“乘客须知”在翻译过程中,没有透彻地理解文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忽视了中西方不同文化观念和差异,没有很好地实现文化维的选择转换。例如:

“乘客不得擅自进入驱动机和控制室”译文“the passengerdo not enter the drive and the control room arbitraily”中arbitraily,意思是“任意地;武断地;反复无常地;肆意地”。Arbitraily是贬义词,给人不守规矩之感,用在此语境里,会破坏外国人的旅游好心情, 所以有文化差异的词语误用会破坏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这句话我们不妨翻译为:Passengers are not allowedto enter the drive and control room.这样的翻译能够反映出我们对外国人的尊重,同时照顾到英语文化的习惯。

“……向外抛撒废弃物”和“不准硬挤和抢座”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坦白地说,在国内各种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甚至某些不文明之举似乎已经成为一些公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实用文本的出现纯粹是给中国人看的, 所以没有必要条条都翻译成英语。这些不符合西方人文化的错误译文会让外国友人感觉,我们认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礼貌和文明都不懂,这样不但对他们没有实质作用,反而会伤害彼此的感情,甚至会损坏国民的国际形象。

对于这样的实用文本, 译者一定要考虑到原语与译语不同文化呈现的翻译生态环境, 做出文化维的正确“适应与选择”。只有实用文本的翻译符合译语的生态环境,较好地实现了文化维的转换,真实地传递了原语的语用意义,翻译的实用性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效度的最优化。

(三 )交际维的适 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实现目的语的交际意图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4。

实用文本的功能属于呼唤型, 其交际意图是要达到警示和告知的效果。在翻译时,除了要注重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还要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但从“乘客须知”来看,其忽视了实用文本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例如:

“乘客须知”译为汉语拼音CHENG KE XU ZHI,对外国游客来说,等于没有翻译,标题就失去传递信息的功能。这样的实用文本译文不仅违背了语言维,更违背了交际维,无疑影响了提醒乘客注意的实用性交际意图,最好译为英语“Notice forRiding about the Cableway”。

西方人针对一些起警示和告知作用的实用文本, 在翻译时更偏向于使用“暖”色调的词汇。“严禁……”译文都选择“refuse”一词 ,这个词本来是“冷”色调的词汇 ,语气比较生硬 ,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翻译生态环境,换用成一些较中性柔和的词汇,或语气较平缓的结构,或采用以No+n.或No+v-ing的结构 ,较完整地转换原文的内容和实用意义,达到交际目的。如“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上车”,可以选择Flammable, explosive, corrosiveand pungent cargoes are prohibited to carry;“严禁在站台上照相和逗留”,建议译为“No photos and stay in the platform”。这些译文显得更加礼貌和贴近人心,与原文的传递信息最接近、最适应,属于“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不要乘坐索道”,仔细体会这句汉语的含义,中国人都会产生歧义。“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是本句的主体,提出了建议“不要乘坐索道”,而非洛阳老君山旅游索道公司建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不要乘坐索 道”。汉语 本身就失 去了交际 意图 , 更何况译 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 patient suggested that donot ride the rope way”,显然 ,这则按字面意思机械地对等翻译 ,根本没有照顾到英语的表达习惯,外国游客没法理解,建议译为“The passengers who suffer from hypertension and heart diseaseare not allowed to ride the cableway”。“严禁从出口上进口下”的译文“Refuse from the export under the import”,这个翻译在交际过程中外国游客根本无法理解,不知所谓的“进口”还是“出口”,更不知从哪里上哪里下。根据“乘客须知”的翻译语境,可译为“Please lift up and down in the correct access”。这样的翻译既简明恰当地转换了原意,又准确地达到了交际目的。

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交际维的受众接受度和理解度, 除了考虑到原语与译语在语言维上不同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维上文化背景外,还要为了实现交际意图考虑到交际维的最佳“适应与转换”,甚至更“多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四、结语

上一篇:让学生在乐学中成长下一篇: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