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本《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2024-11-06

初中课外文本《荷塘月色》文本解读(通用2篇)

初中课外文本《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篇1

《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珙县洛表民族中学校

蕙质兰心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团队来陈述对《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首先我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一次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它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阅读积累去体悟文本,你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读懂、读准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了多次解读,收获颇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下面我将围绕“内容结构、作者情感、写作技巧、备教策略”四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对《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

一、内容解读 1.关于主旨: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也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心理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也有人认为散文大家朱自清用极具传统意味的意象“荷塘”和“月色”状写自己的心灵,诉说印象,哀伤与希望、超脱与执著,“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无疑成了作者的生命场。《荷塘月色》承载的情感信息是很复杂的,对其所抒发的情感历来是见仁见智。但我们认为主题的多义性,既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又恰好是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章主旨的良好契机。2.关于结构:

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序,写了作者出家门——踱小径——赏荷塘——回家门,以作者情感变化为线索写了作者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的心路历程,一明一暗形成独特的双线圆形结构,不失为初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典范文章。在教学中,我们也可巧妙的利用理清结构来把握作者情感,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3.关于意象

《荷塘月色》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除却文题中的“荷塘”“月色”,还有“蝉声”“蛙声”“江南采莲”盛况等等。古色古香、典雅华丽。幽静、神秘、优美。作者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笔墨,便点染出月下荷塘奇异之花,邀足了月色,造就一种既明丽又静谧的梦幻般美的情调与境界。神秘迷惘,这是至美,这是绝美,如果仿写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绪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就是:等你,在月色荷塘下。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荷花如图画,一池的月色如绝响。无限的月色荷塘,以月光统领荷塘,以荷塘印证月光,寄寓深情,千种风流,万种婉转,情景交融,令人扼腕咏叹玩味无穷。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去抓住文中意象,充分调动想象和生活积累去感悟散文含蓄而隽永的情感内容,从而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二、关于语言

对于《荷塘月色》,我们对它的内在的技巧和精神比之主题更感兴趣。是什么样的语言技巧使之具有美的神秘境界呢?它是如何为普通的荷塘月色罩上了一层迷人的面纱,造就一种神秘的气氛,又是如何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真切动人的画面,使其如诗如画并渗进作者情绪的呢?

1.《荷塘月色》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使满塘月色婆娑,荷花、荷叶、流水、月色共生共语。这种比喻,不是科学家毫厘不爽的细致观察,而只是作家敏感诗心的表现,像情人的眼睛一样敏锐,像母亲的直觉一般可靠而正确。于是“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像珍珠、像星星,流水脉脉含情,“灯光”是“渴睡人的眼”,月光朗照是“酣眠”,隔着一层淡淡的月光是“小睡”。这灵巧的隐喻表现了作者用尽自己的情感力量,迫使“月下荷塘”与自己分担审美和情感。这种融情于景的技巧,在中国一切优秀的诗歌中都极为普遍。

2.《荷塘月色》极具炼字之美,语言的刻意精工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特别是对动词的推敲极具匠心。这一幅淡墨水彩一个“泻”字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一个“浮”字写出了月光的缥缈轻柔,一个“画”字写出了月光的如诗如画、美丽绝伦。

3.《荷塘月色》中大量的叠词是语言的另一亮色。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用了三十几处叠词,增添了文章的音乐美、节奏感,尤以文章的第四、第五段居多,平添了几多华彩。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等,其中以形容词叠词居多,也有数量词叠词。音节响亮,音韵和谐,字正腔圆,历历在耳,不绝如缕。

这是一座极具审美价值的富矿,语言的富矿,学生不能入宝山而空归。所以我们认为诵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读,二读,再读语言之美可以得到彰显,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语感得到培养。其次,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把笔下之景写点如此之美?通过语言的品味和分析,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能力,受到一点启迪——这就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使命和功绩!

以上就是我们对《荷塘月色》一文的浅见,请评委老师点评、同行朋友们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课外文本《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篇2

宏观上的评价标准已经有了, 那么怎么落实这个标准呢?这值得我们去斟酌, 去考察。因为, 要构思一个结构容易, 而要用具体的材料去实现这个构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这里, 我想以课文《荷塘月色》文本变化的轨迹为例, 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及困惑。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但是随着新的教材版本的出现, 这篇文章似乎越来越回归于它的本来面目, 选编者似乎越来越尊重原文, 几乎是不事修改、删节就把原文搬到教材中了。我们可以发现, 由叶圣陶先生主持编订的1990年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删改最多, 文辞也显得最精练。此后先是增回了梁元帝的《采莲赋》, 还在引文前面“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之后增回一句:“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还在前面“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 所以不能朗照, 而我以为这正是恰到了好处”之后增回一个比喻:“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再后则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 在写荷花的几个比喻之后又增回了一个比喻:“如刚出浴的美人。”在写荷塘周边柳树的月影后增回了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 等等。

我不主张复古, 但看了这个变化轨迹, 却总有一种今不如昔的感觉。从学生的角度而言, 增回梁元帝的《采莲赋》没问题, 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此更多地接受古诗词作品, 另一方面, 更能增进文章的具体感, 有助于文章形象的把握。同时也是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这个基本状况的, 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多的古诗文常识, 已经有能力接受其内容。但是对所增回的其他内容却不敢苟同。先看“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这个比喻。编者显然受知识本位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 这里是一个知识点, 让老师有东西可教, 让学生有东西可记。但他们没有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有助于内容的表达, 是不是能增加文章的美感。在笔者看来, 这个比喻怎么看都是画蛇添足。因为:第一, 这句的前文并不难理解, 不需要加一个比喻来提供帮助;第二, 这个比喻不美。倒是前句已经很美了, 柔和的月光, 淡淡的云。如此良辰却用睡觉作比, 实在并不高明。第三, 以辞害意。原句是:“这恰是到了好处”, 也就是说有云的时候要比“朗照”时要好。而比喻句中“酣眠”与“小睡”至多是平等的。没有显出后者比前者好的意思。也许是朱自清他不自知, 或是他不肯割爱, 但叶老却看到了, 所以在中学教材中删了去。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此后的编者却又要为之加回?再看“她们是荡着小船, 唱着艳歌去的“, “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等句, 我觉得这二句说明了朱自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内心中固有的对农民生活的隔膜。采莲时节无疑是热闹的, 对采莲的青年男女来说当然也不乏浪漫, 情歌当然也是有唱的。但和“风流”无疑是有太多的距离, 情歌也未必就是“艳歌”。他用旧式文人的某些体验来理解采莲男女的纯朴显然有很大的偏差。还有写荷花的比喻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则更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这世上美人本来就少, 更何况“刚出浴的美人”岂是我辈凡夫俗子所能见得到的?谁能凭借这个体验来增加对荷花美的理解?对教师是如此, 那么对学生会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学生只会更容易产生近乎邪念的联想, 却无助于对荷花美的理解。至于最后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 那更是朱自清的败笔。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这时的柳树只是一团团的黑影, 但是在月光下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它那柔枝的婆娑, “峭楞楞”是冷而生硬, 和柳树的意象不符;而“如鬼一般”则使本来宁静、平和、清丽的荷塘无端生出一种“鬼”气, 和全文意境严重不协调。

上一篇:街头快闪活动方案下一篇:我的小花猫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