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活动初控

2024-10-17

初中语文课外活动初控(精选9篇)

初中语文课外活动初控 篇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语文逐渐成为了所有学科的代表。语文教材包含了我国历史和政治基础等内容, 它是一门不能替代的学科。它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会遥遥领先于各个学科, 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应该对此加以重视。但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导致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们记忆的。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是非常讨厌背诵的, 在不得不进行这些教学内容情况下, 我们如何让学生们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初中语文课文活动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它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为他们将来更好地接受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课文活动

课外活动是让学生们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 以往我们认为学生们在课堂中累了需要休息, 所以在课外适当给学生们安排一些课外活动, 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这样会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其的学科。这种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它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针对现在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兴趣教学。但是什么是兴趣教学, 兴趣教学究竟应该从何入手呢?课外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合理利用课外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对语文知识的兴趣,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课外活动的形式

为什么需要课外活动, 它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意义, 这种模式到底可不可以继续改进?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课外互动的形式, 在一般的学校里都是采用大课间或者是在课上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表现为集体活动。课外活动必须要有组织地进行, 同时还应该给予一个大的主题, 其他的内容可以通过讨论进行。例如, 我们在语文课时进行的课外活动形式主要是通过课间进行的。在课外活动进行之前,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们一定的主题, 让他们对这次课外活动有一个心理准备。在课外活动进行的时候, 学生们会通过一个主线进行活动。例如, 我们讲到环保的重要性内容时, 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开阔的环境, 让他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和处理。一些学生不清楚问题在哪里, 但是一些学生就能够发现很多现象。一些学生看到垃圾后, 没有意识到这些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所以这就导致了他们这次活动失去了意义。带着准备工作去参与, 才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机会也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所以这就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来一个科学的逻辑思维, 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1,2,3]

二、课外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课外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有多大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需要事实的。前面我们说到课外活动需要学生们提前准备工作, 这是为了帮他们建立一种科学的逻辑思维, 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 我们班有一位学生, 他平时工作和学习都非常马虎, 人虽然聪明, 但是由于对事物的满不在乎导致了他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都非常差。而且他的语文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 他虽然可以对一些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 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他提的问题发现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好, 所以他的问题是非常明显的。通过这次活动, 他却彻底改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活动进行的时候, 大家都有提前准备工作, 而他却没有。他仅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勉强过关, 但是这次活动却打击了他。他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所以在下次活动进行之前, 他就早早开始了准备工作。后来的进步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了。在活动进行的时候, 一些学生习惯于教师讲课, 他们听课的模式, 所以完全没有适应这样的活动。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语文学习, 更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 让他们建立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模式。例如, 学生们学习的时候都习惯于听教师讲, 一旦失去教师, 他们的学习就完全失去了主心骨。这是一种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学生是没有创新思维的。创新思维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知识的人, 更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没有进步, 我们的社会就会倒退。我们不能够一直作为教学的绿叶, 而是努力成为课堂的主角, 成为学习的花朵。学习阶段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掌握更多的能力, 而不能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别人, 这不是贡献精神, 而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课外活动中, 教师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 也可以不参与其中。如果教师的参与导致了学生活动的格局和状态, 那就是非常失败的。因为教师的任务仅仅是引导, 或者是其中的一员。如果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还想作为一个主导, 那就错了。因为课外活动完全是学生们自己的环境, 这是他们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 自己主导的一个行为形式。他们厌烦了教室中沉闷的教学环境, 非常想找到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所以这样的环境教师是最好别参与其中的。但是如何监督学生们的活动情况呢?这也是教师一直担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后, 找不同学习阶层的学生抽查进行调研工作,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活动的效果如何。同时这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 为学生们提高成绩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4]

初中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对语文产生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独立思维能力, 还为增加学生们之间的感情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 1928, (Z1) .

[2]刘大为.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与语文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 2003, (32) .

[3]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成功, 2008, (08) .

[4]高索梅.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浅谈[J].神州, 2012, (11) .

初中语文课外活动初控 篇2

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活动总结了。那么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

本学期初中语文教研以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及《XX中20xx学年第二学期校本研修计划》的精神为指导,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和本学科实际,围绕“有效教学”的核心,继续深入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以有效的集体备课促进有效教学;继续聚焦“自分教学课堂”,推进校本教研,提高我组的整体教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建构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范式。

一、以“自分教学”为主题活动活动

(一)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根据教研院语文学科精神及校教研室要求开展以“学做教学习共同体”为主题教研活动,把教研落点在课堂的转型:由课堂的如何教到学生的如何学,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

引导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设计、研究教学、反思交流。通过理论学习、主题讨论、教学研讨、反思互动、总结交流,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的教学方法,开发建设学校现代语文教学资源库。

(二)打造学科研修特色。

借助“备课交流”、“空中课堂”等活动领航主题研修,深入打造“自然分材”的课堂模式,实施特色化的校本研修。通过加强校本主题研修,不断提高教研组整体研修水平。本学期围绕“自分教学”这个主题,组织教师学习和实践研究活动。

其中讲座:卢XX以《塞翁失马》为例探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林XX《小圣施威降大圣》评课、反思;牟XX老师《落日的幻觉》评课;金XX老师《落日幻觉》评课、周XX《小圣施威降大圣》集体备课、《听写大赛活动》等11次组内讲座。

(三)开展读书节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以我校读书图书馆全日对学生开放为契机,在初中段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名著阅读读后感活动、汉字听写比赛、通过举办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氛围。

二、、具体实施:深入主题,打造学科特色

1.做好有效集体备课。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备课组严格按照学校提出的集体磨课的备课要求,围绕“自然分材”研究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形成一些经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共同的优秀教案。在集体备课中,要求备课组长挖掘教师潜能,合理分配任务,落实本学期备课组集体备课工作安排,按要求上传集体备课的教案和课件,初一由陈艳宇负责,初二由倪小鸥负责,初三林俐由负责。

2、备课组活动具体要求:

(1)明确分工备课任务,各备课组新老教师搭配备课,一名教师主备课,另外一名教师审核。充分发挥老教师能比较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优势,新教师能较好地把握“自分”教学的各个要素的`特点,取长补短,优化备课效果。

(2)完成的课题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进行探讨和修改,最终形成定稿。

(3)在课后及时反思,讨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分”教学各要素。利用自分课堂长处弥补传统课的短板。

3、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现状分析:

(1)以老带新,青年教师由于没有经过课堂教学的长期历练,对课堂的教学方法不够熟悉,通过以老带新是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2)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各种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提高。

(3)鼓励青年教师多开公开课,由于青年教师,既缺少经验,课堂调控能力也比较弱,基于此,让青年教师上一次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精益求精,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翻阅大量有关的资料,把这节课涉及到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总结。这无形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量。本学期语文组组的青年教师柯公卿和戴雅雅老师分别参加全国“自分教学”高效课堂评比、市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并开出了3节公开课。

初中语文教研活动总结2

光阴荏苒,转眼已到期末。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全体语文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教研组以学校工作为指导,认真总结、反思,深入探索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不断促进语文课堂质量的全面提高。现将本学期所做的具体工作、成绩与不足总结如下:

一、优化教学常规

1、制订教学计划

开学一周内各备课组认真制订好教学计划。

2、精心备课

(1)加强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重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形式。①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②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研究”(研究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研究“双基”能力的训练、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学情与对策)和“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检测内容)。

(2)授课前认真编写教案。

(3)做好课后小结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及其原因,寻找对应策略。

(4)在本学期的教案检查中,我们组十三位老师,有十二位得优,一位优减。

3、认真上课

作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力求做到:①教学目标明确。②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合理,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③教师做到善“启”善“导”,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恰当;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⑤阅读课上要留有让学生感知、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充足时间,使学生在课堂既能“书声琅琅”,又能“议论纷纷”;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和教学应变能力;重视指导学生记好听课笔记,并对听课笔记作检查、评价。

4、规范作业

(1)布置作业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作业的难度、数量适中,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及分层布置。

(2)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每次作文,训练目标力求单一、具体。

(3)教师及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重视作业讲评,讲究批改实效。每次批改有成绩和日期,有订正。

5、搞好分层辅导

(1)、辅导要分层次。指导优生要深化知识内容,发挥特长。对中差生要有辅导计划,分析原因要中肯,措施要得力;辅导形式可多样化,大多数的问题集体辅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也可采用提供资料、小组共同学习、同学帮助等办法进行。

(2)、切实抓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本学期因时间较紧,我们主要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以下一些课外活动:硬笔书法比赛、讲成语故事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作文比赛等。

6、重视教学评价

(1)教研组老师极重视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率、巩固率和运用率。及时检查教学效果,重视教学反馈。

(2)评卷后统计必要的数据和各题得分率,进行试卷和教学质量分析、讲评,并及时查漏补缺,进行巩固练习在教学常规中,我们立足对教材内容,班级学生特点,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特长等进行研究,目的是想通过有效的教学规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提高学科成绩

去年,教科所设立了教学质量优秀奖,我们教研组三个备课组各项指标,均符合申报条件,学校将三个语文备课组同时送报,这也是对我们教学成绩的一种肯定。

这学期以来,学校总共进行了三次测试,每次测试结束,教研组、各备课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半期考试为例,根据各种统计数据,我们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三个年级语文的总体得分较好,优生率、平均分都高于总分优生率、平均分,但仍不够理想;

2、三个年级同等层次班级积差均未超过10分(初一年级积差在5分以内);

农村初中语文课外活动初探 篇3

一、开展课外活动, 延伸语文课堂教学, 加强课内外衔接,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仅靠一本课本, 每天上一、二堂语文课, 是不能学好语文的。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各个领域拓展、延伸, 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我在实践中, 采取以下几法:

(一) 提早布置作文题目, 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观察, 大量搜集写作素材。一周后, 用一节课写出作文。经过一周的课外积累, 学生不愁“无米之炊”了。

(二) 课堂内学习了写景佳句、方法, 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 写出当地当时的景色, 风雨雷电的情景。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后, 要求写一篇本地夏景的短文;课内学习了外貌描写的方法, 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一个同学或家庭中一个成员, 抓住特征, 写出他的外貌。课内学习了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要求学生进行校园巡查, 找出各班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招牌中的错别字。

(三) 学习了课文中主人公的高尚品德、伟大精神后, 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志愿者活动, 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如学习了《行道树》一文后, 要求学生学习行道树的精神, 在课外默默做一件好事, 要求把做好事的经过、心理活动记下来。

(四) 学习几篇课文后, 要求学生把课内学习到的几组词语“串珍珠”, 写一篇短文。或结合课文内容的佳句佳段, 要求学生在当天的日记或作文中结合具体语境运用, 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经典句段的印象。

二、备齐必用工具书, 坚持不懈抓积累

针对农村学生语文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我从起始年级起就有计划地安排语文课外活动。首先让每个学生备齐《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成语小词典》, 并指导其查阅方法, 并要求每人每天积累几个词语, 包括成语、格言、谚语、歇后语等, 做到三必要:即要注音、要解释、要造句。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 又积累了语言素材, 也使语文教学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把这种要求作为“敲门砖”, 不断深化语文课外活动。

三、鼓励课外阅读, 坚持天天演讲

爱看《故事会》是七年级学生的普遍现象。我开始怕学生看课外书影响教学, 对此发出“禁令”, 予以制止。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往往是“禁”而“不止”、“戒”而“不断”, 不但影响了学生情绪,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阅读积极性。经调查分析后, 我反其道而行之, 公开号召同学们将自己的小人书和《故事会》等课外书统统拿出来, 建立了班级“图书角”, 任大家阅读, 并要求作读书笔记。这一举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我也由过去的“刽子手”变成了“救世主”。

为了把同学们课外阅读积极性引向深入, 我利用晨读和课外活动时间, 安排几名学生上台讲故事, 朗读自己精心挑选的美文或读书笔记。学生朗读或演讲完后, 开始由老师评价, 逐渐过渡到由学生评委简短评议, 评议内容是:叙述是否清楚、说话是否有条理、演讲态度是否大方、口齿是否清楚等等。通过演讲, 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走进自然大世界, 坚持写作天天练

由于客观原因, 农村学生很少走出大山, 因此, 他们的视野相对狭窄。为此, 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 我抓住学生上学路途较远, 每10天回家一次 (农村中学推行的10天大周制) 的机会, 让他们观察一路上的景、物、事, 并把它写下来, 写观察日记, 写小评论。二是安排适当的时间带他们爬山、春游、秋游、野炊, 或者参加劳动, 让他们亲身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以及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三是平时要求学生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 风雨雷电的情景, 山水花木的美丽, 并要求写出小短文。四是每周安排一节课自由交流体会, 由学习委员、小组长等组成的评委团进行评议, 并把评出来的优秀文章贴在班级板报上, 供大家阅览。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养成勤动笔多思考的习惯。

五、组织各种竞赛, 坚持奖励制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结合教材中有关语文活动的内容, 课外组织各种竞赛, 如成语接龙比赛 (每次50个成语) 、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连词连句竞赛、书法竞赛、作文竞赛等, 每次比赛前都先公布竞赛时间、内容、办法与要求,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获胜的进取心, 促进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公开课活动总结 篇4

我们组共有十位老师参加本次活动。当接到学校通知后,老师们积极响应,师徒商量好课后上报自己所讲的课。定好课后,每位老师都认真准备,特别是年轻老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备课。师徒相长在这次活动中尤为显现。可以说每位老师的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身为组内的老教师,她们以身作则,备课深入,将自己的课上成模范课,供青年老师学习。像赵丽老师做的《船长》、李莉老师做的《蒲公英》,任雪莹老师做的《北大荒的秋天》,刘荷英老师做的《西湖》等,她们的教学设计新颖独到,教学过程流畅,重难点突出,课堂训练扎实,面向全体学生,教态更是亲切自然。年轻老师从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知识。有过两三年教龄的老师更是不甘示弱,对自己做的课做到了详备,写出了详案。课堂上也显示一定的教学功底。像冯娜老师做的《拉萨的天空》,张志猛老师做的《詹天佑》,季蕾老师做的《北大荒的秋天》,刘春丽老师做的《三袋麦子》,她们的课越发成熟、完善了。从课中让人看到了希望。今年新进的兰云老师和李淑艳老师,她们担任的是一二年级的品德课,平时对自己要求很是严格,有了问题就积极向她人请教。她们虽然是初次登上讲台,但,课却讲得有模有样。教学思路清晰,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公开课的举办,受益者肯定是老师。我们最大的受益是听课后的集体评课。每天公开课课后,我们全组十人都会在下午放学后坐在一起围绕当天的公开课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评。认真到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细致老师一句话的得体,一个字的读音。特别是对年轻老师给与了更多、更细的讲评。为了让我们成长的更快,优点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下面我主要把本次课堂显现的不足拿出来,以便今后研讨,从而得以改进。

一、如何单单透过文字让学生体会写景文章的意境。

我们的课正好进行到写景文章这一单元,像《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这一组课文都是描写美景的。文章语言优美,但是,由于很多学生没有见到过实景,加上没有直观的图片和视频相配(我们组的班级网络问题还没有解决),单单让学生从语言中去体会景色的美丽感觉真的很难。如何设计这种文章的教学思路?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体会包含在字里行间的意境?如何让学习写景文章的课堂达到最优化?是我们今后认真研讨的一个课题。

二、如何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

三年级的孩子与一二年级的孩子在课堂表现上有些差别。一二年级孩子们上课发言积极,对他们来说表现自我是最重要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在他人面前的面子越来越重要,他们为了顾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不再像小时那样毫无顾忌地回答问题了,而是变得没有很大把握就不举手发言了。有时也可理解他们变得懒了,不想动脑子思考了。所以每个班级在上课时总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甚至更多的孩子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一节课,他们默默地听、记,就是不积极主动思考回答问题。这也是今后我们课堂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如何简化课堂问题的设计。

课堂上,老师有的问题设计缺乏简练、明确,所以问起来没有多大意义,还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占用了大量学生读书的时间。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而不是让琐碎的问题占满的课堂。那么如何设计问题是解决课堂效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四、如何不去替代学生思考,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我们老师大多老爱犯这样的问题:自己在问完设计的问题后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流程,还没等学生思考出来,就盲目地替学生回答。思考的课堂成了老师说教课堂,这也是今后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教学 篇5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大家在课堂上已经认识到活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当中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左半球与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和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 具有理念、分析、连续和计算的功能;大脑右半球与知觉和空间有关, 具有音乐、绘画、综合整体和几何空间鉴别功能。初中语文活动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有效发挥。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的目的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基本技能的提高, 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 要注意考虑活动需达到的目的和运用何种活动方式去完成任务,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活动教学前做好准备。通过活动, 学生既学到了基础知识, 又锻炼了基本技能, 还调动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 在初中语文活动教学中, 要注重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 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动情、动心。如在校内创办校报, 内设“校园群星相”、“小眼观天下”等栏目, 让学生感到成就感。举行诗歌朗诵会, 演讲比赛, 故事擂台赛, 成语接龙, 好书好报推介会, 模拟法庭等, 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舞台, 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访问, 春游扫墓, 以扩展学生活动的空间, 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从中, 既学到了基础知识, 又提高了基本技能。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独立性活动, 它不仅有利于巩固知识,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加速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而且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事语文实践活动, 把课堂上获取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但由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年龄尚小、自制能力较差, 兴趣、情绪都很不稳定, 分辨能力较低, 因而在进行初中语文活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做活动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 加强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对整体活动的指导。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的内容因课本的丰富多样而异彩纷呈, 同时因初中生现代时尚的生活观念而要与时俱进。初中语文活动教学的内容是广阔无边的, 可以说生活的舞台有多大,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的舞台就有多大。

语言知识随处可学, 言语能力也随处可练。但课堂语文教学中毕竟多是具有时代性的典范的言语作品, 进行的毕竟多是有计划、有指导、较集中、较全面的言语能力培养活动, 传授的毕竟多是精要、好懂、有用的语言知识, 多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 课堂语文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课外社会生活言语实验活动的良好先导。在新学期的开始, 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 调动学生尽快熟悉课本, 从而激发其求知欲。

学校语文教学以课堂语文学习为重点, 并不意味着对社会生活言语实践活动可以放任自流。因此, 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社会生活言语实践活动的指导。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课堂语文学习虽然可以与生活相连, 但并不意味着等同于生活;要想发挥言语能力的真正效用, 还必须变课堂言语为生活言语, 发挥课堂语文学习对生活言语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正因为学生的社会生活言语实践活动多是在无计划、无指导的状况下进行的, 有些言语活动甚至可能不健康、不科学, 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而教师必须对学生生活言语实践活动加强指导, 而不能只顾课堂语文学习, 而置课外生活言语实践活动而不顾。

语文课要培养的不只是学生的文化知识, 语文课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本民族的语言, 就必须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创造性地利用语文课举行不同活动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也就是表达能力, 其效果非常好。在锻炼学生胆量、口才的同时, 也能收到增加知识、内化知识的奇特效果, 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如何对初中语文活动教学进行评价?首先, 由学生自评, 学生从演讲者的准备情况、临场发挥、演讲效果以及自身受益程度来综合评定。老师则是从演讲者的热情程度、双基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喝彩情况和有无发展空间为评价方向, 将学生的实际与文学常识的具体掌握情况相结合。教师主要的评价任务是“伯乐相马”。另外, 还可以将学生的成果结集成册, 深入评价, 加大表扬力度。

初中语文活动课初探 篇6

一、走进大自然, 让学生体验生活

课堂小天地, 天地大课堂。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 就应该亲自去尝一尝。为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大胆实践组织学生走进农家, 走向大自然。正值这年麦收的时节, 活动班的55名学生, 奔赴巴阳枇杷之乡参加社会实践与调查活动。学生们踏上那片肥沃的土地, 与农家小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 体味到了农家父老乡亲特有的真诚与淳朴, 了解了农家娃求学的不易以及城乡教育存在的差异。于是, 学生们将自己的心理话诉诸笔端, 谈感受, 写调查报告。有的同学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几棵茂盛的枇杷, 环绕着他的旧居, 那粗糙不平、疤痕累累的树皮, 那郁郁葱葱的枝叶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位受人爱戴的人是怎样从这里诞生的;那岌岌可危泥巴墙, 那昏暗、狭窄、破旧的小瓦房, 结满蛛网的木窗楼似乎也在向我们诉说农民们一天是怎样的辛苦, 怎样的勤劳, 枇杷才结出累累硕果。我们如不好好珍爱生活, 珍惜时光, 那会多么惭愧啊!

二、专题研究与综合考察相结合的

春天, 正是桃花烂漫的时节, 绯红的轻云覆盖了劳动公园, 在我的带领下, 我班学生踏上那片美丽的田野去赏花, 探秘。在那里, 他们有幸目睹了“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开满了花赶趟”的盛景;了解了关于“百尺河水淹九十九尺城墙”的美丽传说;聆听了“桃园三结义”的历史;揭开了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古城的面纱、想象那埋入地的百件物, 将会以怎样的面目露出地面, 于是学生们的作文也便有了“春风, 点红了桃花的腮;染白了梨花的脸”的语句, 同时也有了叙说老古城的调查报告, 以及遐想联篇的动人故事。寒假期间, 学校又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 拟定了多个专题,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头进行了调查。他们不怕困难, 不怕挫折, 走街串户, 多方求证。在占有大量详实的材料、准确的数据的基础上, 提出了各自精辟的见地, 写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调查报告。

三、发展个性特长, 让学生展示自我

在语文活动课教学中, 除上述内容外, 我们编演的课本剧和小记者团也颇具特色。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孔已己》、《变色龙》等获得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小演员们在把握住文章中心的前提下, 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了系统的改编。如《范进中举》剧中为了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揭示封建科举制度也毒害了胡屠户这样的下层人民, 学生们在剧情最后, 让范进送走张乡绅, 眼瞅着白花花的银两, 又疯了。而此时的屠户, 一边骂着“狗日的”一边念叨着自己后半辈希望泡汤了, 这样的处理很有新意。同时在服装、道具、场景设置、演员的调配等方面, 全是学生主角, 各方面有条不紊。那一招一式, 一笑一颦无不显示出学生们出众的才华。还有我们的小记者团, 他们身着整洁的服装, 胸挂醒目的记者证, 活跃在盛大节日里或是各种重要的活动中。人们不难记起:在我校举行的运动会上小记者们往来穿梭, 上到校长、书记, 下到普通学生, 都是他们采访的对象, 怕照、速记, 那神情架势可与职业记者相比。

四.语文活动课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1. 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 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 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 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 认真检查学习效果, 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 又实实在在, 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 又都各有收获。

2.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 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 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 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 相机行事, 灵活应变。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活动课 篇7

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 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活动课必然要进入语文教师的视野, 必然要运用到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来。笔者认为,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设立的。

一、必须保证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 又切实有效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喜闻乐见,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 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 热闹有余, 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 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 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 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 认真检查学习效果, 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 又实实在在, 这样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 又都各有收获。

二、巧设活动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在安排活动内容时, 教师必须注重内容的可行性和趣味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生成性和真实性。

活动内容是否具有可行性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活动设计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 设计有梯度的活动, 教师为他们铺路搭桥, 让他们跳一跳, 就能摘到果子, 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活动内容须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所能认识的, 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 尝试用已有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欲望。

活动素材要来源于生活,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就地取材,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问题的设计, 要激发学生尝试用语文思维的开放性,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质量。这样的问题, 给学生的思维留有想象的空间, 能使他们不拘泥一种回答。

三、讲究引导的艺术

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切忌教师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 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 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 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 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1.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 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 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 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2.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制作, 到活动场景的布置, 均可让学生参与, 教师的主权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3.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活动课重在过程, 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 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 这节课也是成功的;4.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总结。这能使学生在总结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先认识讨论, 再全班交流, 最后由教师归纳升华。

四、人人参与, 寓学于动

世界上历久不衰的盛会是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它的魅力在于“人人参与”的体育精神。语文活动课将这种参与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注重潜能, 面向全体学生, 活动课是令每一位学生展露潜能的大好机会,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并在原来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活动课中, 学生不再有教学课堂的种种局限和束缚, 自由地表现自我,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客观差异, 努力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找到各自的位置。例如, 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当起了“小语文教师”, 能言善辩的黄茜和何安宁当上了“金牌司仪”……同学们围在一起为某个问题争得脸红耳赤!尤其是那些后进的同学, 一提到上语文活动课, 他们被压抑太久的热情就涌出来了, 他们往往是最积极、最尽力的“军师”。在《错别字医院》这堂课中, 所需要的道具及表演的小品全是他们主动“请英”干出来的, 当他们把错别字病号被医治表演出来的时候, 也正是他们改正自身之时, 下课后, 他们对我说:“通过这节语文活动课, 我真正受到教育, 以后我一定要尽量杜绝写错别字了!”通过人人参与的活动课,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东西。

五、校内与校外结合

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开展语文活动课, 正体现了活动课开放性的原则。学科活动课不同于学科课程, 它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 把活动放到户外进行。比如, 找“错别字”活动, 也可以让学生到社会公共场所去找, 并提出改正建议。这样学生将更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辨析错字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又如, 同样是观察小动物和花草, 完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 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 让学生尽情地展示个性;再如课本剧编排之后, 有的可以在校内各班中演出, 有的还可以到“手拉手”学校以及学区间学校“巡回演出”, 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外生活, 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课文的理解, 巩固了课堂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篇8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 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 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 个中原

因, 虽说十分复杂, 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 缺乏现代生活气息,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 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 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 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 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 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 常常难以有序进行, 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 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 因而往往难以落实, 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 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 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 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 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 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 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 内容显得狭窄, 有时也有点陈旧, 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 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 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 因而, 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 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 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 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 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 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 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 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 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 几节课下来, 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 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 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三、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 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 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 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在开展学科教学时, 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 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 去体会, 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 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 学生通过参加活动, 得到感性认识, 经过反复, 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 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 更是切实有用的。

四、当然, 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真正取得实效, 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

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 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 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 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 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 相机行事, 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 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 应按照分类要求, 分类指导的原则, 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 适当分工, 适当轮换, 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 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如何上好初中语文活动课 篇9

一、传统的语文教学, 教学内容封闭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 常常难以有序进行, 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 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 因而往往难以落实, 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 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 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 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稿) 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 我们就意识到, 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 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二、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 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 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 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语文活动课是开放的, 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 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 因而, 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 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语文活动课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 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 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 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 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 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 几节课下来, 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 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 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三、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 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喧宾夺主。课前对活动的设计, 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 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 相机行事, 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 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因此, 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 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 应按照分类要求, 分类指导的原则, 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 适当分工, 适当轮换, 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 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 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 活泼有趣, 让形式喜闻乐见, 学得轻松愉快, 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 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 热闹有余, 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 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 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 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 认真检查学习效果, 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 又实实在在, 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 又都各有收获。

四、语文活动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 而不是“理论型”的, 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 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 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 去体会, 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 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 学生通过参加活动, 得到感性认识, 经过反复, 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 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 更是切实有用的。

上一篇:羽毛球活动下一篇:自压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