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2024-10-16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精选11篇)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1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 对比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一、对比教学的相关思想

1. 新课程理念

以人文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点。全新的现代课程体系, 让学生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全面提升, 在学习中实现批判和创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根本, 有远见性地设计一系列现代化高效的教学课程, 将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整合, 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 不断创新, 让学生全面发展。

2. 主体性教育理念

近年来, 主体性教育理论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十分流行, 它是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支撑, 要求学生知识的开放, 眼光的开放, 思维的开放, 这是一场思想的全面改革运动, 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本教育, 摈弃物本教育, 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学习工具。

3. 情境教学理念

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学习热情。情境教学法所说的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们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将它放到具体的实践模拟情境中, 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情境教学源自生活, 用生活的现象说明问题, 教师要从生本、文本出发,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场景和氛围, 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用心去体验, 体验对生活的感悟。

二、初中语文对比教学中的教材整合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的整合, 主要目的就是让课本知识系统化、立体化, 使得教学方法的使用更加灵活, 增加课堂的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教学进度自然而然将会得到快速提升。对于初中语文教材的整合, 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 总结出以下几种主要的方式:

(1) 单元内部的文章整合对比。我们以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一单元向我们展示出许多类别的美。我们将《登岳阳楼》《三峡》《使至塞上》三篇文章整合在一起, 它们表现出祖国山川河流的苍凉雄壮之美;将《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 表现出宁静徇烂之美。学生通过对其进行对比, 领悟其中的美景, 领悟诗人内心的情感, 领悟文章的内涵美, 在对比学习中感受美的真谛。

(2) 单元与单元之间进行整合对比。我们主要选取了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二两个单元进行整合对比, 我们将《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归为一类, 让学生领会到生命的价值,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将《理想》《行道树》整合在一起, 让学生体会到理想的伟大, 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将《童趣》《我的信念》整合到一起,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体会生活中的智慧。

(3) 两册书之间的文章进行整合对比。我们选择七年级下册的《土地的誓言》和九年级下册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两篇课文进行对比, 让学生体会到浓郁的爱国之情和思乡之情, 并在学习中借鉴如何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思乡之情。

三、对比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 对比品读

老师在初中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充分地使用对比的方法, 让学生找出一篇文章与自己将要学习的文章有相同的主题, 然后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 在相同的地方寻求不同之处, 老师在对整篇文章进行讲解之后, 学生就会有新的认识, 然后老师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挖出其中的亮点。坚持进行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 阅读评点

多找几篇主题相同的文章进行阅读, 对比分析, 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 对文章的精彩部分进行详细的点评, 并且记录下来便于运用到自己今后的写作当中, 对于其中不同的表现手法也要进行分析, 让自己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想要展示的美, 提升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辨析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 让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得到进一步提升。

3. 主题写作

选择合适的主题, 找到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运用自己在语文对比学习中掌握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然后老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点评, 拿出自己的文章与范文进行对比, 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积累经验, 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 对比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中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有望使得中学语文走出高耗低效的阴影。对比教学的方法使得学生的眼光更加开阔, 思维更加灵活, 语言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为初中的语文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湛玉钊, 董小玉.问题与对策:关于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 2012 (05) .

[2]王艺.中美小学、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比较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5.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2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常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对比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对比性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大气压强这一概念,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我设计两个对比性实验,每做一个实验,都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步步深入。讲课开始,教师做“水杯--厚纸片”演示实验,让学生思考,放开手后,厚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当学生看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时,无不感到新奇有趣。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上述实验中厚纸片受到哪些向下的作用?为什么厚纸片不会掉下来?”学生很自然领会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一定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作用,这个压力只能是大气产生的,由此可见,大气对厚纸片产生了压强。

进而向学生提出:“课本上要求做这个实验时,杯里要装满水,若杯里只盛少量水,甚至不装水,这个实验能不能成功?”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又进一步提出若用小刀片把厚纸片与杯的接触处撬开一个小口子,将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再做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果与分析、推理的一致性,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对任何方向都有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可以产生很大的力。从而使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具体而鲜明。

二、用对比性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

为了纠正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错误观念,建立正确概念,恰当地运用对比性实验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我针对学生认为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得快,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得慢的错误认识,设计了以下的对比性实验。先从相同高度处同时释放一个小铁球和一张纸片,结果小球下落得快。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小铁球质量大,下落快,因而得出下落加速度由其质量决定的错误结论。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接着分别演示:①两张相同的纸片,其中一张揉成一个小团,再从同样高度同时释放,结果观察到纸团下落快。②将一张质量较小的小纸片揉成一团与一张质量较大的纸片,同时从同样高度开始下落,可观察到质量小的纸团反而下落得快。当学生弄清纸片之所以比纸团下落得慢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纸片影响大以后,进而提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过渡到解决问题的对比性实验:“钱毛管”实验。先观察抽成真空的“钱毛管”中的金属片、小羽毛、小软木塞在没有空气阻力时,下落加速度都相同。接着打开“钱毛管”上的开关,让空气进入“钱毛管”里,再把“钱毛管”倒立起来,这时可以看到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同的,前后两次实验的对比分析,突出了阻力对下落快慢的影响,形成了“重力加速度g与质量无关”的正确概念。

三、运用对比性实验导出物理规律

对于学生易于形成片面认识的物理规律,设计针对性强的对比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初中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觉得很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困难,但又往往形成片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中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籍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等实例引发,进而做“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演示实验(课本中安排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读出小车保持静止时两边吊盘里砝码的重力,并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二力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平衡?”学生往往得出片面的结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如下两个有针对性的对比实验。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用两个小车拼合在一起代替原来的小车实验);②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小车)上,但两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自己否定了原先的片面论断,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

四、运用对比性实验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

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 篇3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顽固地存在于课堂上,虽然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挖掘得十分充分,但是往往生搬硬套的讲课方式使得课堂失去原有的生动活泼,纯粹地对阅读内容进行肢解会使得学生对一些字、词、句的理解更困难。在脱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原则的同时也脱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生主体原则,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取得很大的成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更替及课程的精心设计,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容量大、亮点多、节奏快并且逐渐追求新异。通过现象看本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贫乏体现在很多方面,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阅读本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2.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愈发体现出来,如今在多维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东西方文化、经典文化及快餐文化都融合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当中,使得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愈发困难,不适当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迷失前行的方向,丢掉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对比阅读”正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局限性的一个巨大突破,“对比阅读”是一个从文本内容对文本外部的阅读拓展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从单一浅显的课本知识提升到更深刻系统的技能。“对比阅读”打破“以文为本”的教学理念,“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将课本内容与课外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真正引导学生抓住阅读的本质特征,在自主体验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快速的消化迁移和运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式可以教会思想并不成熟的小学生由浅到深地构建自己的学习框架,进而达到触类旁通和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达到用教材学语文及将薄书读厚的目的。

关于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初探正是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种响应,“对比阅读”通过对现代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的审视和反思将多维文化进行整合,唤醒并且吸纳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精髓,真正将阅读中智慧元素及有效基因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能力培养中,并且建立符合当代学生的教育价值体系。

人们的写作能力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前提之上的,而“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对其他艺术风格有所涉猎并且掌握,同时通过对不同文章表现手法及写作方法的比对产生文学上的联想进而创造出更多美妙的构思。譬如教育工作者在讲述朱自清《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然后逐渐引入课文内容,通过学生笔下的春天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进行对比,进而领悟朱自清老先生独特的视角及细致入微的观察。由此可见,“对比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帮助。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初探的意义十分重大,“对比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突破传统死板的死记硬背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外,“对比阅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大纲要求上规定的内容,还有效拓宽并且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进而扩大学生课堂知识容量。

3.小学语文“对比阅读”的教学策略

“对比阅读”是将相似的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进行阅读,通过相关内容的不断比较和不断地对照与鉴别,逐渐开阔学生的眼界及活跃学生的思想,进而把握阅读内容的主旨,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全面,将题材相似、体裁相近及写法相同或者写法相异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对,并且交给学生研读问题的任务,通过对不同文章异同的比对对文章进行仔细的斟酌,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3.1字词的对比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增、删、改、换、调字词等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不同字词表达的不同情感及不同或相同字词在不同地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还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及欣赏能力。

3.2标点的对比

看似简单的标点符号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是无声的语言,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比较一些能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标点,如此不仅能增加文章的节奏感和畅达感,还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加深。

3.3句子的对比

在文章中,总有一些句子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找出这些感人至深的句子并且加以利用,进而帮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妙趣,同时对于学生来讲也是对文章内涵把握、培养阅读预感及提高欣赏鉴别能力的锻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是学生对名家名句的积累,而“对比阅读”正迎合了此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名家名句思想感情的深刻把握。举个例子,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可以将苏轼的情怀与“大江东去”联系起来,苏轼的被贬经历是愤懑的,而“大江东去”是慷慨激昂与豪放的,进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还可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作者的苦乐观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及通过对“迁客骚人”、“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人生价值的了解真正领悟《岳阳楼记》的真正含义。又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授离别伤感之词时,可以综合所有有着相似情感的诗词进行比对,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离别时难舍哀婉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对离别时的景象比如轻轻拂动的柳丝、飘飘荡荡的杨花及如丝如诉的笛声的描写都十分到位;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健康积极的情感一改往日风格,给人们以心灵上的净化和精神上的安慰鼓舞。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4

对比与衬托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人们往往将对比衬托连用,于是有人就误以为对比和衬托是一回事。其实,对比和衬托还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的作用。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其中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对比和衬托中的反衬是有相似点的,都含有对立的因素,是比较难以区分的。那么,二者究竟应该如何来区分呢?从二者的含义我们发现它们的本质区别就是对比双方无主次之别,两者并重;反衬是双方有主次之别———以次衬主,是以好的来让坏的显得更坏,或以坏的让好的显得更好。

我们都知道《爱莲说》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花”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我们也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将“得道者”与“失道者”进行对比。但是《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同舍生”与文中的“余”究竟是对比还是反衬?《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与“曹刿”是对比还是反衬?《愚公移山》中的“智叟”和“愚公”是对比还是反衬?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还是要看双方有无主次之分。那么究竟谁是主?谁是次?这又由什么来决定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凡是跟文章中心有直接关系的,就是主;跟文章的中心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有着间接关系的,就是次。以《愚公移山》为例,这一课的中心是赞颂愚公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的宏伟抱负以及对人力的无穷怀有的那份坚定的信念。由此看来,“愚公”是主,“智叟”是次,“智叟”是用来反衬“愚公”的。《愚公移山》中的“京城氏之子”刚满七八岁,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则是“笑而止之”,这二者跟中心都是有着间接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因此二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就不难得出《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是用来反衬“曹刿”的。《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同舍生”是用来反衬“余”的。因此,语文教参上认为的“同舍生”与作者形成对比,“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形成对比;“愚公”与“智叟”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是不准确的,也是不科学的。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导学案;传统教学;对比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本文从预习、讨论学习、巩固练习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传统教学当堂消化,导学案教学更为重视课前预习

对于学习的主体来讲,传统教学主张当堂消化教学内容,而导学案教学更为重视课前的预习。例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教学设计如下。案例一:传统教学预习。教师提出复习的内容:动物体是怎样形成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的?)什么是组织?什么是器官?学生自主回忆,然后进行课堂回答。案例二:导学案预习。教师直接发布导学案,预习的内容是让学生填空:人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两者的不同点: 。在这个对比之中可以看出,导学案的模式下学生能够集体完成复习思考的内容,避免了单个的提问忽视了群体的反应,可以说导学案的模式更适合集体授课的模式。在这个预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而学生在预习时就力求把书读通读透,精读深思。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而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它可以在课下完成,也可以在课上的初始阶段完成,其功能还是为学生的听讲做准备。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当堂消化,导学案教学更为重视课前预习,明显可以看出导学案的优势所在就是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传统教学设置疑惑,导学案教学推崇学后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和导学案教学模式都重视学生的自主讨论环节的设计,相互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疑问,让学生针对疑问处进行讨论;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则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针对自学后的疑问处主动进行讨论。可以说课上师生依据“导学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以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形式,基本完成“导学案”相关要求内容,教师针对学生情况,有目的地进行精讲,化解知识误差。例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讨论环节的设计存在差异。案例一:传统教学的讨论环节。教师这节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观察番茄,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用图表的形式来明确植物器官、结构等。案例二:导学案教学的讨论环节。教师直接列出植物结构层次的表格,让学生自学教材的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不能独立完成的部分要进行讨论。同时课堂上,教师要验收讨论后的结果,并提出更为深度的讨论问题:“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按从微观到整体的顺序排列。”可以说“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从课堂结构和组织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供了时间与空间的保证。

三、传统教学统一练习,导学案开展分层练习

传统教学一般会提出统一的练习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但是这样的设计也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无法真正地开展因材施教的模式。导学案的练习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自主进行独立学习,自行检测自己是否有完成习题的能力,对于不能独立完成的习题内容再由小组长总结起来传递给教师,让教师进行统一讲解。这样一来,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而且能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6

对比实验是以实验操作和观察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通过人为控制所产生的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过程。对比是实验设计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对比实验能够强化实验的效果,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性。

一、纠正错误认识,形成化学概念

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或建立某个化学概念时,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概念。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对比实验能赋予学生丰富的化学表象和感官刺激,运用对比实验得到的实验事实,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排除对概念的错误认识,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既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易懂,又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

案例1:在学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时候,会引入“催化剂”的概念教学,但同时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往往会形成错误的认识:“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只能用二氧化锰来催化分解”,“催化剂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为此,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1)只加热双氧水;(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接触;(3)双氧水和氧化铜接触。在试管口都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学生观察三组实验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试管内气泡的多少,木条燃烧的情况是否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学生自然能了解到,二氧化锰并不是唯一的催化剂,而利用催化剂也并不是分解双氧水的唯一方法。在反应条件不同的对比下,学生自然会比较出哪一种条件有利于双氧水的快速分解,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同。然后要告诉学生有的化学反应对生产、生活不利,如金属的锈蚀、橡胶的老化等,此时就要利用“催化剂”来减缓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损失。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学生不再片面的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与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有个很好的衔接。

二、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人类的学习不可能脱离过去的经验,当面临新的学习任务,都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与先前所学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这时可通过对比实验概括出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或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要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也能使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案例2: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设计了对比实验,如下: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铁生锈所需的条件,以及一些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此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铁生锈的知识联系到其他金属的锈蚀。让学生设计“探究铜生锈所需条件”的实验方案,学生们很快的由铁生锈的条件“迁移”到铜生锈的条件中,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们通过对比实验概括出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但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不能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铜锈的成分中有哪些元素啊?”这样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和分析,了解了铁和铜生锈的相同处及不同处。知识的“迁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三、发展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造”的过程。对比实验不仅可以强化实验效果、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而且在教师引导下发展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操作体现着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思维凝聚着不同的探究理念,因而对比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案例3:探究金属活动性时,不能让学生死记顺序,这样一些特殊现象无法看到,常见金属Mg、Zn、Fe、Al中Al由于金属表面的致密氧化膜的影响,实际现象与理论现象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将四种金属分别放入等量的稀盐酸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如下:

反应开始时铝片几乎没有现象,铁片少量气泡,锌适中,镁产生大量气泡。如不做时间延续对比实验的话,学生会错误的认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最弱,而一段时间后,铝反应速度越来越快,超过了锌。从实验中可发现铝的表现非常特殊,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与思考。通过这些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方面从教师处接收知识,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时运用对比实验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利用对比实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2006,4,3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7

可以说“对比”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纵观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 虽然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但在教的过程中总要一篇一篇的讲, 特别是较长的文章。这样就难免有意无意的把各个篇章孤立起来, 比如讲《范进中举》, 仅就其所写的内容而言, 写出了主人公喜极而疯的结局, 深刻揭露了这类人物丑恶的灵魂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们的精神面貌。范进中举是时代的必然, 喜极而疯也是时代的必然。这其中教师要着重讲清的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 人物的命运是不同的。如果此时能把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 拿出来作横向对比, 就会更加有说服力了。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不慎”将唾沫溅到将军级文官的身上, 吓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 弄得那位大官大发雷霆, 结果公务员遇斥后竟一命呜呼, 再现了小人物的奴性心理和不幸的命运。“死”在这里也是时代的必然。进而使学生清楚的知道, 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的, 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如何, 除了主人公的性格之外,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

在教学中怎样“对比”, 在对比中怎样把某一方面的知识由点到面地串联起来?笔者的做法有两个方面:

一是顺势对比。这类对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教者在讲授中顺势举例即可。比如讲贺敬之的《回延安》,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是心灵的艺术、表现情感的艺术, 一个“情”字统领全诗。抒情诗重在言情, 同样是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与非政治抒情诗有什么不同?教师可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加以对比说明。《再别康桥》也以“情”统领全诗, 而抒发的是淡淡的离情别绪。徐志摩再别的是曾经学习过的地方, 属个人经历;而贺敬之回到的是革命圣地,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 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具有政治色彩。

二是铺陈对比。这类对比旨在深度挖掘篇章中更深层次的内容, 比如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问题以及散文的布局谋篇等等。例如分析塞万提斯《大战风车》中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形象时, 教者必须着重指导学生沿着“描写”这条线索去探究作者塑造人物的思路, 进而看到清晰的人物形象。描写在小说这类体裁中, 是普遍使用且不能不用的最好方法, 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描写主要有:外貌 (也叫肖像) 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大战风车》中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堂吉诃德的外貌:瘦削、面带愁容。心理:受骑士文学影响, 当他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时, 感到很满足, 发出了“驽骍难得”的感慨。行动:他要除强扶弱, 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他把旋转的大风车当作作恶的巨人, 骑着瘦马直冲过去, 弄得遍体鳞伤;把羊群当作军队, 冲上去厮杀, 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 打落了牙齿。语言:当侍从说大风车不是巨人时, 堂吉诃德说:“你真是外行, 不懂冒险。他们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你要害怕就走开些, 做你的祷告去, 等我一个人和他们拼命。”此外, 小说中也有细节描写。

通过一系列的描写, 一个神志不清、疯癫可笑的, 且英勇无畏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 描写除了在人物的塑造上, 在小说主题的表达上也同样有重要的作用。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反映军民雨水深情的优秀短篇, 小说中四次描写“破洞”, 对突现小说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战士到新媳妇家借被没借到, 小说中的“我”来了之后, 把从新媳妇那借来的被交给了小战士。小战士“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不想肩头刮出了一个“破洞”“口子撕得不小”;当小战士归部时, “但还见他肩上撕下来的布片, 在风里一飘一飘, 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战斗中小战士为掩护群众牺牲了, “他安详地合着眼, 军装肩头上, 露着那个大洞, 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出现是新媳妇给牺牲了的小战士缝“破洞”, “她低着头, 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的那个破洞”。当医生说小战士牺牲了后,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 什么也没听到, 依然拿着针, 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同一“破洞”在一篇较短的小说中四次出现, 其用意是什么?为了主题的突现。“破洞”的第一次出现, 在于表明军与民之间在情感上有了“裂痕”;第二次出现体现民对军的爱;第三次是为了认出牺牲了的小战士, 为第四次出现后新媳妇缝补做准备;第四次出现后, 新媳妇那样认真, 甚至是不乏固执地一针一针地缝, 民对军的爱此时达到了高潮。

如果说军民间有了矛盾, 责任是小战士在借被过程中没把话讲清楚的话, 那么小战士为了“民”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说军民间的矛盾新媳妇也有责任的话, 那么新媳妇已经把自己唯一的嫁妆——洒满百合花的新被盖在了牺牲的小战士身上。小说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得到充分的体现, 感人至深, 催人泪下。

“对比”, 是指此篇与彼篇的比较, 可以是彼一篇, 也可以是彼几篇。其中的彼篇应该是学生熟知的, 包括已经学习过的。这不是重复, 是人的记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再现过程, 中学生尤其需要这种不断的重复、再现。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不断地以此篇对比彼篇, 久之, 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形式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只有把握了不同类文章的不同以及同类文章的相同与不同的时候, 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较快的提高。例如把握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类文章体裁的特点之后, 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划分出文章体裁的类别。同样是散文, 也要在对比中总结归纳各自的特点。秦牧的《土地》和高尔基的《海燕》同属抒情散文, 也有较大的不同。此外, 散文还有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广义的散文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以及传记等, 这些同属散文类别的不同文体, 它们之间也有严格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教师在讲授中讲解渗透外, 有意识地采用对比的方法强化学生对不同类别文体的理解和认识是极其必要的。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 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终生之用。”强化学生对文章体裁的认识, 使之把握住某类文学体裁的特点, 这就是“授人以渔”, 有了这个“渔”, 学生会终生受用。

第二, 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茅盾先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写下了著名散文《白杨礼赞》。作者通过对白杨树干、枝、叶、皮以及站姿的描写, 进而联想到白杨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性格;从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的挺拔外形, 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由树及人, 托物抒情。这是一篇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优秀文章, 同样, 当代作家袁鹰1961年在去新疆的途中创作了一篇优秀散文《白杨》, 作者以白杨树为线索, 从看到白杨到谈白杨想白杨, 表达了对世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战士们的赞美之情。文中的树似人, 人如树。树在茫茫戈壁上生根, 毫不动摇;建设者们同样不择环境, 不讲条件, 哪里需要哪安家。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通过这样的对比, 学生会认识到同一题材, 从不同角度观察, 展开想象, 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家乡的白杨》为题, 让学生完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创作, 其效果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第13次印刷.

[2]朱震国著.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 (朱震国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8.1.

对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8

一、概念引入的对比

初中物理有些概念, 比较抽象, 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这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相似的容易理解的知识进行对比教学。例如:对“电压”概念的教学, 由于电压的形成与水压的形成相似, 可以通过把电压与水压作对比: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 那么, 电压就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经过这样的处理, 电压这个难点, 终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突破。

初中物理有些概念, 定义方法相同, 但含义不同。例如:速度、密度、压强和功率概念等, 都是以“……单位……的…… ”。但各概念所表达的含义不同: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密度是反映物质的特性;压强是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教学中, 注意这些概念引入方法的相同点, 区别每个概念含义的不同点, 如速度概念建立后, 其它几个概念可以通过对比引入, 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理解新概念, 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对比区别能力。

二、容易混淆的概念对比

初中物理知识中有一些概念含义很相似。例如功和能概念的含义学生很容易混淆, 教学中应该采用对比,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它们联系是:物体能做的功越多, 它具有的能就越多,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而能是做功的本领, 它们的单位都是焦耳。两者区别是:功包括两个因素,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这说明功是和物体运动过程有关, 而能则是和状态有关。如物体被举高或者发生弹性形变则具有能, 具有能的物体才能做功, 但它不一定在做功, 能够做功和做了功是两回事。通过这一对比讲解, 能澄清学生对容易混淆概念的模糊认识, 增强对不同概念的理解。

三、形似质似的公式对比

初中物理中, 有些公式的形式和本质都很相似, 学生在解题运用时经常出现差错, 教学中若用对比发法进行讲解, 则可从本质上加以区别。例如浮力公式F浮=G排与F浮=G物的对比, 两公式形式相似, 本质也相似, 都是求浮力;但两公式的适用范围有区别:F浮=G排是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 它对于浸在液体中任何物体, 无论是全部浸入还是部分浸入液体、是漂浮还是悬浮都能适用;而F浮=G物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的, 只有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才能适用。教学中采用对比讲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避免在解题运用公式时出现错误。

四、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对比

在教学中应该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在一般规律中寻找特殊规律, 把物质的某方面属性从一般性中隔离出来加以区别, 揭示规律的本质特征。例如欧姆定律I=U/R, 等式两边的物理量保持一定的量值关系, 当电压U一定时, 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当电阻R一定时, 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 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关系具有普通公式的一般性质。如果将公式变形成R=U/I的形式, 其物理含义发生质的变化, 公式由一般性变为特殊性: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R=U/I是反映物质特性的量度公式, 在恒温情况下, 电阻R是不变的物理量, 它的大小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 就不能用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去改变它, 因此不能说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又如密度公式ρ=m/V与V=m/ρ的对比, 热值公式q=Q/m与m=Q/q的对比等, 都具有上述的特殊和一般的性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区别, 认识规律的本质特征, 牢固地掌握规律性知识, 提高教学效果。

五、含有共性、个性的物理知识的对比

初中物理中, 有些知识之间具有共同的特性又有各自特殊的不同个性。例如:蒸发与沸腾, 它们的共性是: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都属于汽化现象。

它们的各自特点是:

(1) 发生的条件不同:

蒸发是在任何的温度下发生, 而沸腾只有在一定温度 (沸点) 下才能发生。

(2) 发生的部位不同:

蒸发在液体表面发生, 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3) 剧烈的程度不同:

蒸发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而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4) 温度变化不同:

蒸发过程中, 液体自身及周围的温度下降, 有致冷的作用, 而沸腾时液体温度不变, 始终等于沸点。

(5) 影响因素:

蒸发受“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的影响;而沸腾受液体表面上方气压的影响。

总之, 教学中采用对比法, 一方面阐明了它们的共同性, 另一方面又突出它们各自的个性特点, 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 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的理解, 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9

初中阶段既然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 学生还保留着英语学习的新鲜感, 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学生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愿去学、去做、去用, 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如能做到结合自己的母语知识, 并对比两种语言的差异再进行学习, 能让学生产生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对比教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语言学认为, 学习是一个机械模仿的过程, 语言学习就是学会一系列的语言使用习惯, 外语习得就是一个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然而, 旧习惯会干扰新习惯的培养, 旧的母语习惯也会干扰外语的学习过程。“当母语和外语结构相同时, 会出现‘正迁移’ (positivetransfer) 或‘促进’ (facili- tation) ”, 学生容易掌握;当母语和外语结构不同时, 学生试图借助于母语来表达思想, 就会产生‘负迁移’ (nega- tivetransfer) , 即已习得的母语习惯会对学习其他语言形式产生‘干扰’ (interference) 。” (邓俊民, 1999) 因此, 外语教学中应当要注意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同时也要克服“负迁移”, 最终在这一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新的外语学习习惯。这个把两种或更多语言进行对比, 并揭示其各自本质特征的英汉对比分析理论正是在以上所述的这种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语言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表明, 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51%来自于母语的干扰。因此,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对比分析理论, 促进学生母语知识的“正迁移”, 减少“负迁移”, 是值得中学英语教师去探索的。

二、对比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掌握字母、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在学习过程中若是能把英语中的26个字母及英语音标与汉语拼音对比起来学习, 就能让学生轻易地掌握英语音标知识。例如, 英语中的5个元音字母, 其实就是汉语拼音中的5个常用单韵母。其实, 汉语拼音正是在借鉴西方注音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英语音标的拼读方法也类似于汉语声母、韵母的拼读方法, 几乎都是元音和辅音的结合而读成一个音节。只不过差异就在汉字是一字一个音节, 而英语则会出现双音节、三音节及其以上的单词。教师在讲解这些枯燥的语音知识时, 如果能加入对这些汉语知识的介绍, 不仅能使学生觉得耳熟能详,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从单词入手, 搞好词汇教学。英汉两种语言隶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 汉语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 而英语却是一种表音文字, 两者有根本的区别。两者间的构词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汉语是靠词的次序, 主要是借助语法关系来构词的, 而英语则是靠内部的语音形式, 也就是内部的曲折来构词, 因而英语单词有着丰富的词形变化。若能在词汇学习中对比介绍这两种构词方法的差异, 定能使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英语单词的构成方法, 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单词记忆法, 更加容易和深刻地记忆单词。

3.语言结构规律, 也就是语法, 是英语学习中最难跨越的鸿沟, 然而若能结合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点来学习英语, 事情就变得简单了。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没有明显的词形变化, 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不同的语义。而英语则主要依赖丰富的词形变化来实现不同的语言组合形式。

三、对比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对比分析理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语教学界备受推崇, 然而由于理论上的不完整, 实证上的不充分和对比方法的不完善而受到冷落。直到七十年代, 人们才重新认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并开始在实际教学中采用。

在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 对比教学加深了人们对于人类语言结构特征的认识, 丰富和推动了普通语言学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 对比分析理论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能够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 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对汉语的学习, 提高语言的交流交际能力, 加深对外语语言现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邓俊民.对比分析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3) .

[2]赵传文.在中学进行汉英语对比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10

在众多的教学、学习方法中,比较教学法和学习法是实用性非常强的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教与学的很多阶段,只要运用得体巧妙,效果绝佳。

一、新知教学课中的对比学习

教学过程中的转化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新课文之后,可运用比较学习法进行转化练习。这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相当准确,扣合课文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这是因为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它起到导引的作用,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学生只有在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有举一反三的可能。其次,把握课文的训练特色,选取恰当的例文或习题配合练习。精选同类的文章需要敏锐的眼光,发现选文的相同之处。练习内容必须和课文内容特色一致,才能比对异同,发现真知。再次,巧妙、恰当地设置比照内容,目的明确,针对性要强。例如,在学习了《祝福》这篇课文之后,学生了解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成因,一方面是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毒害,让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冷漠、无知、麻木的周遭环境中,这是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就如大山一样压在旧时代的劳动妇女身上,这是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层根源。而“鲁镇”就是宗法制度下旧中国的缩影。明确了这一点,再对学生进行延伸转化练习时,就可着眼“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来阅读类似的文本。

在转化练习中正确运用比较学习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工作:①选料精准,教师做好问题预设;②扣准训练要点设置比较内容,确保重点突出、方向正确;③归纳对比得出的异同点,形成概括性知识;④师生的互动协作是保证,教师是导引,学生要真正动起来。

二、技能训练课中的对比学习

高中教学更多的是面对高考,因此技能的训练与巩固是高考复习的要点。诗歌的复习向来是高考复习中的难点,因为驳杂的艺术手法、纷繁的意象、模糊的主题都对学生构成严重障碍。那么,对比学习法也是较好、较快掌握做题技巧的方式。在复习诗歌时,我们经常见到对比阅读的诗歌鉴赏题,而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法把握诗歌的艺术技巧、思想情感、语言风格等是学习理解诗歌非常便捷的方法。周密和赵翼的两首《野步》诗的比较阅读就是如此。在艺术技巧上,两诗均采用了拟人手法,一个是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一个是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管闲事”,染红了枫叶,染白了头发,又吹走了一年的美好时光,撩起人的种种愁绪。在思想情感上,一个是诗人目睹美景时的陶然之情,一个是将自己老之将至的伤感形象地表达出来。在语言风格上,一个是清新明快,一个是平淡质朴。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一个是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一个是在阵阵秋寒中满含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技能训练课中比较性学习的操作要注意两个方面:①示例是导引,练习是巩固,引导学生将知识归类,分清类别;②归纳同类题型的思考、答题的规律、模式和步骤。

三、合作探究课中的比较阅读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中推行的难度较大,这是由设置难度高和学生基础薄弱决定的。但可以从较简单的文章入手,尝试探究。《鸿门宴》的课文就是非常好的探究对象。鸿门宴会是刘、项两大军事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军队力量、智士谋臣的策划、领导者的应变力、武士的护卫力、双方君臣协作力等来衡量两大阵营的强弱。粗略比较,高下立现,学生在这悬殊的对比中,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获得切实的领悟体会,同时,还了解掌握了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

四、作文训练课中的比较训练

新材料作文是近些年全国卷的考查内容。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不拘一格,学生准确把握的难度较大,审题立意是关键。而比较差别、求同探异就是正确立意的关键。请看下面这组材料。

例一,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就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成。

这则材料要想准确立意,必须比较出其间的相同点。细细品读就会发现,材料一中的起跑和材料二中的磨合期都是比喻,都指人生的初期或事业的初始阶段,这和材料三中的处于人生早期的“少年”“神童”不谋而合。同时,材料一、二中都强调了“起点”和“磨合期”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重要性,赢在终点才是真正的赢家,观点不言自明。

这是三则同向材料的对比。还有反向材料的对比,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表达交流模块中写作练习五就是两则相反材料的作文训练。

这两段材料分别讲了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弟子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得到孔子的表扬,第二则讲的是孔子学生自掏腰包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反而遭到孔子批评。运用比较法细加审查,就会发现: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都是义举;一个得到孔子表扬,一个却受到孔子的责备,问题症结在于见义勇为之后该不该得到报偿。在这里学生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再详加比较就会发现,孔子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是关注它有利于发扬善行的方面。而对这个疑问的解答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利益与道德、小义与大道。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求同寻异,找出联系,最后准确确定写作重心。比较学习可以让学生快速抓住材料的写作指向,而不至于在门槛儿上栽跟头。

教师在指导写作时,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将练习过的同类型的作文材料进行横向比照,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性知识整合,明确审题原则和规律,不让他们在门槛上栽跟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给别人现成的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对应在课堂教学上来说,就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只有切实掌握学习方法,才会举一反三,得到长足进步。

初中语文对比教学 篇11

《新目标英语》 (GO for IT!) 从八年级下册开始, 每个单元 (除复习单元外) 增加了一篇平均300字的阅读材料, 许多老师会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 效果还不错, 但在我们农村初中, 我发现教学进展很不顺利, 经常出现整个单元快学完了, 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生词还没有掌握的现象。

二、词汇情景语境教学的意义

语境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的。他将语境分为两类, 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英语教学中, 使用语境教学有几下好处:

1. 能有助于学生结合场景准确理解词汇。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 在你的面前突然出现几个新单词, 而且这几个单词之间也没有任何的联系, 要求你立马给出这几个单词的英文解析, 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很难的事情。我们所接触的是学生群体, 他们的词汇量是有限的, 在阅读课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 估计很多同学一时半会儿是记不住的, 但是我们可以结合语境、故事的场景来猜测其意义, 并还能在此场景中理解这个单词的用法。

2. 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我们可以在教授blue这个单词的时候引入这个场景, 然后让学生来猜, 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 学生就会跃跃欲试, 此时老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直观教学法, 在幻灯片上给出一张M r.Bean的夸张的表情, 学生立马可以猜出是什么意思。我们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此法, 久而久之, 学生在阅读课上对学习新词汇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也会逐步提高阅读课的课堂效率。

3. 能有助于学生正确运用词汇。

在讲解blue这个单词的时候,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好简单, 就一个形容词, 表示蓝色的。但在结合上面那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blue还可以指人的心情, 而且这个心情还不是很开心, 是比较沮丧的, 而且要跟人一起连用, 这样学生也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单词的一词多义和它的具体用法, 并在自己实际学习英语过程中加以灵活的运用。

三、语法翻译法和情景语境策略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 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上课前五分钟, 我先打开多媒体设备, 要求学生先听speaker朗读这些vocabulary,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29个单词和词组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等到上课铃响后, 老师在课上进行朗读, 学生跟读, 就个别重要的词汇进行讲解如:poor他的发音, 它的反义词是rich;thin的发音, 它的比较级是thinner, 反义词是fat等等。最后叫学生再次跟着电脑读, 来纠正发音。发现学生读的准确度挺高了, 我就开始进入文本处理环节。上面整个环节持续了大概十分钟时间 (因为单词较多) 。

此时课堂气氛是很死板的, 只有老师的朗读、讲解单词的声音和学生跟读的声音。读到后来学生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在文本处理环节部分, 我先叫学生打开课文, 直接把第一部分的section 1 before you read给省去了, 直接进入文本材料。先要求学生听着磁带把刚刚学过的新的单词和词组给找出来并说出其中文意思。然后一段一段地分析, 主要是分析一些重要单词和词组的意思以及它们的用法, 还有句子的语法结构。最后再把整个段落里的重要句子用中文翻译一下。

这样整堂课下来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基本没有, 学生就是不停地低着头记笔记和划分重要的句子。课堂上除了老师的声音就是学生翻书和写字的声音。似乎这样课堂效率挺高的, 但是通过检验, 我发现效果并不很理想。

2. 情景语境策略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 教师要在语境和意义中滚动式拓展词汇, 在复现中深化理解。教师要注意在语境中呈现、体验、理解、整合和应用词汇。无论哪个环节, 都尽可能利用语境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需要注意的是语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2) 提供文章语境, 培养学生对词汇含义的推测能力。教师要坚持整体阅读教学, 指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分析语篇, 在把握语篇的基础上运用预测、推断、限制、解释等多种阅读技巧来理解生词。在一篇阅读材料里一个老师不可能用大量的时间来把这29个词汇在十分钟之内都处理好, 并让学生完全掌握, 所以我认为在课堂的前半段时间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引入词汇, 而且情景最好选取与本堂课的topic相类似, 这样学生可以很快地知晓课堂的主题, 教师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顺水推舟”, 进入课堂的文本处理环节。这个环节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也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客观规律。 (3) 巧练完型——通过信息匹配强化对本堂课词汇的记忆。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的概要或包含单元中重要词汇的短文 (情景) , 设置无选项的完型填空练习, 指导学生根据语境填词, 从而复习所学单元的词汇, 强化对词汇的记忆。

四、结束语

当然词汇教学仅仅靠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中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情景教学途径可供教师选择 (如角色扮演、课外阅读、头脑风暴等) 。然而无论是何种情景语境教学方法都要围绕教学主题和目标, 做到内容真实可信, 使学生能感受到词汇学习的魅力所在, 而不是枯燥地纯粹地机械记忆, 同时又能使学生全面学习和应用语言, 提高对语言的把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那么我们就说这种词汇教学方式是有效的 (成丽英, 2010) 。

参考文献

[1]刘岁卯.英语词汇学习探究、联想、拓展[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8, (2) :39-40.

[2]李丽君, 等.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策略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2) :75-76.

[3]徐琳.运用情景语境策略培养高中生的词汇学习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0, (3) :26-31.

[4]陈则航, 王蔷.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词汇教学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0, (3) :20-25.

[5]徐玉茹, 张建昌.重视基础, 凸显能力, 突出语篇, 强调交际-N M ET2009英语 (浙江卷) 的命题特色及备考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09, (12) :15-19.

上一篇:物资采购监管下一篇:人才开发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