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精选12篇)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篇1
一、课文的结构分析模式
“感性认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与“泛读———精读———研读”。课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 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 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 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就必须“精读”, 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 这样写的好处何在, 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 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达到“由此及彼”的应用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藤野先生》一文的阅读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 通过初读让学生弄懂该文大致可分三个部分:1.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见先生之前;2.在仙台学医的生活片段———受先生教益;3.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再通过“精读”, 使学生领悟到,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第二部分。有的学生还能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分析来理解先生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文章的线索, 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反映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内容, 并回答如下问题: (1)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 (2) 作者为何要写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这件事?这件事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化起了什么作用?通过“研读”, 再让学生运用围绕中心人物的思想品质安排材料的写法来写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
二、课文的主题理解模式
“认识的开始———认识入门———认识的升华”与“整体———局部———整体”。阅读教学应从整体结构入手, 即首先通过预习、泛读, 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然后通过精读, 对文章的局部, 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 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如果我们不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就直接分析文章的各部分, 那么将势必使教与学的活动支离破碎, 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 这样才能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对文章局部的分析, 首要任务是品味重点字、词、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长江三峡》首段, 作者对三峡一天的航行描绘为“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就是统摄全文的“神”, 通篇所写的景物, 全在这“雄伟”“瑰丽”四字。抓住这一关键词、句进行分析讲解, 学生就能很明晰的掌握该游记散文的结构和中心。
其次, 要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如《藤野先生》一文重点在第二部分记叙鲁迅先生在仙台求学的生活片段, 作者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分析, 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到这是一篇赞扬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抒写对他真挚和深沉怀念的回忆性记叙散文。
有了局部具体形象的认识之后, 还要回到整体上来, 通过整体的认识, 引起认真全面的思考, 达到认识的升华。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篇2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要遵循主体性、个性化、探究性、有序性等原则。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环节即“自主学习→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质疑问难→科学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4-01
所谓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人为本”是互动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互动教学模式能鼓励学生积极动脑,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因材施教,着手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1.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是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既是接受知识和信息的主体,又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的主体。教师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觉行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1.2 个性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使其得到表现和发展。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
1.3 探究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探究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得到发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4 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2.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基本环节
互动式教学,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一种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充满动态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互动方式,调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以“自主学习→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质疑问难→科学评价”为基本环节的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1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按照教师和教材上的要求,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进行的一种对知识和信息地理解和吸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且产生疑问。这样,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的时候就有了侧重点。自主学习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2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问题情境,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适时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适时利用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有意识地设置符合学生不同层次的疑点,并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创设高一层次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可采取悬念式、直观式、矛盾式、开放式等。
2.2.1 悬念式情境。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悬念式情境可设于课程开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求知欲望;也可设于课程结尾,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激起继续学习的热情。
2.2.2 直观式情境。这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形象的直观问题,学生易于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认真思考激起兴趣。因此,教师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寻找素材,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接近于生活实际问题情境。
2.2.3 矛盾式情境。教师在教学中,从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矛盾心理,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等过程,学生对事物产生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2.2.4 开放式情境。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探索某些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能提出多种问题,并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2.3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探究、研究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把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有机结合,认真研讨,并且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独到见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不断修改矫正,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持续的进步。
2.4 质疑问难。学生质疑是在探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是学生积极思维、思想升华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围绕主题共同研讨、辩论问题,各抒己见,阐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研讨,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在提出质疑时,教师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师生共同研究,并适时加以点拨,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启发学生要独立思考,积极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且积极探索,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5 科学评价。科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研讨质疑的全过程认真进行地归纳,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正确地理解。并对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整篇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基本能力训练实现科学评价。总之,科学的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励学生不断探索和追求新知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墨,欧阳芬;主编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开明出版社;
初中语文“主体教学”模式初探 篇3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因此初中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了“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以课堂讲解,学生负责听取和吸收的单向吸收的模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违背了现代教育事业的本质。
二、初中语文课堂主体教学的实践
(一)小组合作的主体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课堂大都是文字叙述的东西,很多学生会觉得语文课堂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当我们讲解一篇现代文的时候,大都第一步是让学生阅读熟悉文章内容,然后分段进行分析,最后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总结。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以上步骤首先把班级的学生按照每行 或每排分成几组,按照第一步,分组分角色的进行朗读,让每一个学生对文章都有了解,然后在分组进行对文章分析,概括段意,总结文章主要内容,讨论结束后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说说本组组员对本文的理解和概括,最后教师进行引导,把每一个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学生们对本篇文章讨论的结果。在这一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合作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目的。
(二)教学“换位”的主体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和学生换位即学生讲,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举个例子说说,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理想》这一课的时候,带领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初步的引导本课大概所讲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每一个同学对理想理解的都不一样,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作进一步的解释,在这样换位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而且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集中到课堂上来,最后老师对学生讲解不足和不透彻的地方做详细地分析,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通过这样换位教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才能从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尊重主体的个体差异,实现平等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广阔的空间,是一个发挥个人想像的课堂,而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特点、思想、思维结构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方式或思维结构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观点等,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在课堂上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略差一点的学生,当他们有疑问、有困难的时候,都要耐心的、及时的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四)理论联系实践,强化主体参与的意识
初中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的存在,不能以教师文本,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课堂效益。那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的理论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吸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科学理论知识,不仅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
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这一课时,无论教师用怎样华丽的语言去讲解,学生都无法体会到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因此我们采用实践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学生们亲眼看看植物冒出绿芽、冰雪开始融化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会春的美好,感受到春天来临时万物的变化。然后回到班级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春’,并根据自己看到的景象总结春的特点,那么,我相信通过学生主体亲自体验和感受,对本节《春》的内容理解的一定会很透彻,要远比教师口述春天特点的教学效果好很多。让学生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总结:
初中语文“主体教学”模式初探 篇4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了“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 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象,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基本以课堂讲解, 学生负责听取和吸收的单向吸收的模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违背了现代教育事业的本质。
二、初中语文课堂主体教学的实践
(一) 小组合作的主体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课堂大都是文字叙述的东西, 很多学生会觉得语文课堂是枯燥乏味的, 但是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活动,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一方面可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气氛, 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 当我们讲解一篇现代文的时候, 大都第一步是让学生阅读熟悉文章内容, 然后分段进行分析, 最后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总结。那么, 我们就可以按照以上步骤首先把班级的学生按照每行或每排分成几组, 按照第一步, 分组分角色的进行朗读, 让每一个学生对文章都有了解, 然后在分组进行对文章分析, 概括段意, 总结文章主要内容, 讨论结束后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说说本组组员对本文的理解和概括, 最后教师进行引导, 把每一个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总结, 完善学生们对本篇文章讨论的结果。在这一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进行引导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合作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 也达到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目的。
(二) 教学“换位”的主体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教”, 学生“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和学生换位即学生讲, 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举个例子说说,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理想》这一课的时候, 带领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初步的引导本课大概所讲的知识点, 然后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每一个同学对理想理解的都不一样, 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作进一步的解释, 在这样换位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 而且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集中到课堂上来, 最后老师对学生讲解不足和不透彻的地方做详细地分析, 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通过这样换位教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 才能从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 尊重主体的个体差异, 实现平等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广阔的空间, 是一个发挥个人想像的课堂, 而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特点、思想、思维结构都不是千篇一律的,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方式或思维结构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 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观点等, 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在课堂上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略差一点的学生, 当他们有疑问、有困难的时候, 都要耐心的、及时的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 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 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四) 理论联系实践, 强化主体参与的意识
初中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的存在, 不能以教师文本, 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提高课堂效益。那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不能脱离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的理论越贴近学生的生活, 越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吸收, 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科学理论知识, 不仅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化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
如,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这一课时, 无论教师用怎样华丽的语言去讲解, 学生都无法体会到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 因此我们采用实践的教学手段, 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学生们亲眼看看植物冒出绿芽、冰雪开始融化的场景, 让学生亲身体会春的美好, 感受到春天来临时万物的变化。然后回到班级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春’, 并根据自己看到的景象总结春的特点, 那么, 我相信通过学生主体亲自体验和感受, 对本节《春》的内容理解的一定会很透彻, 要远比教师口述春天特点的教学效果好很多。让学生既学习了理论知识, 又增强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篇5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中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其地图技能和地图意识密不可分。为此,我们提出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的基本技能,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特殊之所在。
地理图象系统是地理课本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可以说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图象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直接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由此可见,地图和地理教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习惯于地图教学的五个步骤:讲图、读图、析图、概括总结、、练图。
一、讲图,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读图方法。
一般的地图都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要素,读图时必须先看一下这些要素。接下来要根据提供的图表特点,判断这是哪一类地图,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景观图还是其他的图。根据具体图类,运用具体方法读图。
如等值线图就包括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等。但是平常见得最多的是前三类。等值线图阅读中应抓住这几点:等值线的疏密、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呈闭合曲线时的现象(中心数值比四周大或小所表示的地理现象)、等值线数值大小的排列方向、图中的极值、某条或某几条等值线的延伸方向等。如等高线图,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等高距为多少,何处为山峰,何处为山谷,何处为山脊线,何处为集水线,等等。究竟读哪几个方面要视题目要求而定。通过对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地阅读,让学生一起来总结还有哪些地理现象可以用等值线来表示,阅读时从哪里入手。那么今后遇到类似题,学生就知道从哪里入手。
读图时,还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对地理图像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二、读图,引导识图,获取新知。
一般来说,学习一个地方的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矿产资源、农作物、交通、城市、地形、气候等内容,利用地图学,比读课文要直观、形象,容易形成空间观念。而直观原则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地图能使书面文字形象化,易为学生感知和理解。
例如:读出图中地理事象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这可以通过图中的经纬线来阅读。另外还能从地图中读出海陆位置和地理事象之间的相对位置。读相对位置的时候要会利用经纬线判断方向。一幅《中国地形图》,我们可以通过经线读出中国位于大约52°N—4°N之间,进而判断出位于北半球,通过纬线读出位于大约73°E—135°E之间,进而判断出位于东半球,根据图中注记,可以得知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三、析图,培养读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
阅读地图的过程与文字学习不同,读图不是简单的感知,不一定像读文字一样逐行阅读,必须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参与,学生的读图能力是由图表感知能力、空间与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图像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方法等因素构成,是在对一幅新的地理图表的综合、整合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学生能够独立地从一幅没有读过的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叫做地图的判读能力。
读图能力的认知过程一般分为两个能力层次:①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即获取“那里有什么”的一般分布知识的能力,如地名、位置、数字、零散的分布知识等。此阶段不需要思维加工,直接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事物的表面特征,该过程反映了读图的感性认知过程,即地图的初读阶段。②显性和隐性信息的获取能力,即从表层信息获取其内在联系——分布规律、解释原因的能力。如在“我国水土流
文分布图”的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出“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的表层信息是指那些具体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而深层信息则是指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这一分布位置,恰好在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转换地带,又是大江大河的中游地段等。学生地图表象积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就会越强,所能获取的深层信息量就越丰富,学生的读图能力相应会越强
四、概括总结,解释现象,归纳所学, 提高读图分析总结能力。
教材中列表形式的气候知识难以掌握和记忆,可以引导学生画一幅气候分布模式图,并和气压带风带图相对照,直观形象,易于理解。让学生学会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学生理解图上的几个关系(极圈与回归线、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极圈。)和几条重要经线的时刻,这样学生在今后做类似题时就容易得多。
地理联系框图是归纳许多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它是描述、概括、理解各地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指导学生用地理框图把教材中有关分散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组合成联系框图,不仅有利于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还可通过图文转换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练图,巩固知识,促进迁移。
地理知识凭借地图呈现出来,这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特点。掌握地图技能,熟悉地理的图像语言,牢记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所以在以上教学步骤之后,应该充分利用地图册进行练习,同时在熟读地图的情况下,继续分析图中可能包涵的信息,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
地图在辅助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经过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学生终究会学会利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利用地图分析地理成因,利用地图理解地理原理及规律,并逐步养成“心中有图、图文合一”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将使之终生受益。
黄红艳 太原六十六中学
教学案例
3.1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以生活需要分析课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一节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重要部分,主要讲述了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现状,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学生在学习中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2)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是人类制造的。
(3)知道什么是可再生资源,那些是不可再生资源,能够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能变成不可再生资源。
(4)阅读数据,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原因有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用事例说明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教学难点:
可再生资源不成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三、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举例说明法等。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粉笔和书本提问:制造的原料是什么?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自然资源 展示:图片资料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B、从生活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没有自然资源我们会怎样?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理解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举例说明。做活动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关系。知可再生资源变成不可再生资源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3、畅所欲言:从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疑过渡】
曾经有人把中国比喻成一块肥肉为什么呢/ 【阅读材料】
1、引导学生读材料,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分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读材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学以致用
出示图表“我国主要的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由学生用数据和分析人均不足的原因,说明我国将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性,通过学生分析总结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质原料来自自然界,了解我们要生存离不开自然,我们人类的活动影响自然也影响我们。通过实例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举实例,辩证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黄红艳 太原六十六中学
教学案例
3.1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
黄红艳
太原六十六中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篇6
一、阅读教学的一般模式
1、堂堂练
由一小组出题,讲解思路(教师评价得分,适时点拨)。出题范围是中考题中的一个题型,字音字形、成语造句、修改病句、诗歌鉴赏、片断描写或仿写训练,等等。
2、激趣导入
可以通过相关知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有关诗句、课文内容等多种形式找准进入新课的切入点,初步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导入原则:简单、自然、生动,引出课题。
3、认读课文,扫清障碍
此环节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音字义,积累名言警句、成语格言、精彩片段和语文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及生活知识等等。
4、读课文
此环节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语文基本,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勾画圈点、批注的好习惯。
(1)朗读:就是出声的读书,这是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方法。①作用:既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还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首先情操。②要求:准确、流利、清楚、响亮、表情达意(毋增、毋减、毋复、毋高、毋低、毋疾、毋迟)。③方式:教师范读、学生听录音、齐读、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轮读、全篇读、分段读、重点读,等等。
(2)默读: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默读时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有精读、略读、速读、跳读四种。①精读。精读是培养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凡是从语言到内容都必须全面把握、深入理解的文章,都要精读,如教科书和一部分堪称语言运用典范的文章。②略读。略读的目的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在阅读中,对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总体的把握,可采用“以绕为进”、“以避为进”的方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对于长句,要善于抓住主干;遇到难词,要善于根据词的排列组合和上下文的联系,推断它的含义;碰到生字,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可以跳过去,以免影响进度,当然如果几次碰到它,说明它常用,就应该查阅工具书,省去以后的麻烦。③速读。速读即快速读书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快,要求读的快,理解得快,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阅读质量。速读允许略,不容许错。④跳读。跳读就是不通读读物,有所舍弃,择其所需而读。
上述各种读书方法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处。以精读为基础,同时学会运用其他读书方法,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读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
(3)整体感知,即文章内容的初浅学习,在整体感知环节学生主要考虑如下问题:①文章写了什么?②文章为什么而写?③读后有什么收获、感受和联想?(内化)语文课不是逐段推进,要善于抓住“领”,即在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练一个可以统领全文的话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4)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在此环节中,学生主要对文章形式及主旨进行探讨,让学生把读出的问题大胆地讲出来,“疑是知之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不是说明没读懂课文,恰恰是说明这个学生读进去了,越是动脑筋,越是发现的问题多。有的问题当场解决,有的问题故意存疑,目的在于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
此环节意在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多元感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信,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要教师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民主教学,循循善诱,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定能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出有思想、有见地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几个方面探究:①文章是如何写的?②文章的主旨(鼓励多元角度考虑);③文章语言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④文章技法运用及其表达作用;⑤文章修辞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⑥文章构思及其艺术价值。
(5)美点赏析。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评析。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评析是阅读中的一种鉴赏活动,它要求读者对文章特点作出评价。精读与评析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并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把握阅读要领,提高阅读能力。
在此环节中,教师以有价值的问题引领,进行重点、局部探究,适当点拨,指导诵读,使学生体会文章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生理念、审美价值进行评价,并运用获取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仅靠课堂是十分有限的,要想借助课外延伸这条渠道达到真正开辟语文天地的目的,必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延伸的妙处,懂得怎样去延伸,向哪个方向延伸,继之以自觉地、津津有味地向课外不断扩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觅。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向课外延伸的兴趣,一方面进行合理指导,如摘抄精彩片段、评析佳作、主持辩论会,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读有关的书籍,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等各种有益的活动。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学生就会变不能为能,变少能为多能。
(7)背诵积累。背诵课文精彩片断和与课文相关的名言警句,巩固阅读成果,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所学知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的探究学会的。
2、培养学生迅速有捕获用信息的阅读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幽默感,环节要恰当。适当的小游戏是很好的选择。
4、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堂最主要的就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是导演,是共同学习中的首席。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边读边想象,联系上下文等,每堂课都给学生一个方法,积累之后,学生就会学会学习。
5、关注学生发展
学生掌握知识由不会到会,情感态度价值观由弱到强。
6、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养成根据材料选择精读和略读方式的习惯;养成利用参考书籍阅读的习惯;养成使用工具书辅助阅读的习惯;养成在阅读中思考、质疑的习惯;养成做读书勾画圈点,写读书心得的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篇7
一、巧引学生生疑, 激发学习的动机
化学是初三新开的学科, 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一门新学科, 这是教好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人的思维, 必须以知识为载体, 因此对课程有价值的引导, 我们都去提倡、尝试。在课堂中如何去引导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设置知识运用的情境, 将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调动起来, 唤醒学生的动机。如我在学习CO2的性质时, 我从欧洲的一个“死狗洞”的传说引入, 简单讲述这个传说, 然后我就设置问题: (1) 为什么只见猎人惊慌地从山洞里跑出来, 他的爱犬呢? (2) 为什么狗会死掉而人却能幸存?这种引导法会使同学们的思维活跃、兴奋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动机。当然, 作为教师在引导问题时, 首先要注意: (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把握好疑问的难易尺度; (2) 注意问题的生动性和难易的循序渐进; (3) 疑问的解答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二、巧设学生实验, 提高思维的兴趣性
化学学习中最有趣的就是实验, 教师在教学中既注意做好课本的演示实验, 又适当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例如, 在学习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的教学中, 由于它们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时外观没有明显现象, 直接说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缺乏说服力。这时我在课堂上提出:同学们能否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 设计实验去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反应。有的同学就能联系到曾做过的CO2与水反应的实验。就往一个充满CO2的塑料瓶中倒进1/3体积Na OH溶液。振荡后塑料瓶瘪了, 这是说明它们真的发生了反应。我在肯定这设计正确的一面时, 再问大家有没有质疑的地方?最后让同学明白由于CO2能溶于水, 应增加一个将1/3体积的水倒进充满CO2的同样的塑料瓶作对比观察, 一样的塑料瓶瘪的程度不同, 就肯定它们发生了反应。当同学亲自完成上面两个实验, 我从学生脸上看到了他们成功的喜悦, 也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 提高了他们综合思维的能力, 培养他们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还展示了四种证明它们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三、巧设一题多变, 提高应变能力
化学计算在化学教学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一般同学的综合计算能力较弱, 考试时失分多。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计算题的“迷宫”走出来, 但不提倡题海战术, 而是最好找出解题的窍门, 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在复习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计算时, 我就设计了一题四变, 由浅入深, 寻找题与题之间变在哪里?应如何处理这些差异。
例1在盛有100g碳酸钙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 它们恰好完全反应, 求: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 100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该题的化学反应同学较为熟悉, 容易入手, 只要让学生明白: (1) 化学方程式计算时, 能直接使用的必须是纯净物 (即题目中碳酸钙的质量) ; (2) 懂得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先分析以上重点, 学生顺利解题。这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例2。
例2在盛有12.5g不纯的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中,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称得烧杯中所剩物质的质量为108.1g (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也不溶于水) 。求 (1) 生成CO2质量; (2)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引导学生分析例2与例1的差异 (1) 由纯净物10g Ca CO3换成了含杂质的石灰石12.5g; (2) 增加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数据, 引导学生明确上述三个数都是混合物, 都不能直接使用, 但可用质量守恒定律, 先求CO2质量, 即根据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差计算。当CO2质量求出后, 其余各问题可仿例1求解。从例1变为例2, 引入了含杂质的计算, 增加了难度, 懂得了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例3在盛有12.5g不纯的石灰石样品中加入100g稀盐酸, 反应恰好完全后, 经过滤称得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5.6g (杂质与盐酸不反应, 也不溶于水) 求 (1) 生成CO2的质量; (2) 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 配制200g此稀盐酸, 需36.5%的浓盐酸 (密度为1.19g/cm3) 多少m L, 需加入多少m L水?
很显现, 例3比例2难度又增加了, 若再用例2的方法求CO2的质量, (即12.5g+100g-105.6g=6.9g) 就是错误的, 由于105.6g是所得溶液的质量, 但不包含杂质的质量, 所以6.9g应是CO2质量与杂质的质量和。
经过分析提示, 学生就明白若设石灰石中的杂质的质量为x, 则CO2质量为 (6.9g-x) , 通过质量比可求出杂质的质量, 进而求CO2质量; (2) 、 (3) 两问可仿例2计算, (4) 问是巩固溶液的稀释问题, 抓住稀释前后溶质不变, 需点拨的是:求水的体积, 一定要先求水的质量不可用稀浓盐酸的体积差求解。待学生顺利解答例3后, 继续展示例4。
例4将12.5g含杂质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 加入7.3%的稀盐酸, 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 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6.9g (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也不溶于水) , 求: (1) 生成CO2质量; (2)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 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4) 反应后所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学生读题后, 继续引导他们分析例4与例3的差异, 再说明其实例3与例4的差异只是提法改变, 实际都是说明生成CO2的质量与石灰石中所含有杂质的质量的和共是6.9g, 找出了突破点, 其余稍加点拔即可顺利解题
通过前面例题的训练, 我认为还需要增设一道反应物所含杂质与生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是同一物质的题目, 就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全面计算。
以上一题多变, 说明了在复习计算的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尤其通过这类由一道传统简单的计算 (例1) , 然后向外延伸, 使学生循序渐进, 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当然教师在选题时要做到: (1) 切中课堂教学的目标, 使问题习题化, 具体化。 (2) 习题的典型性、启发性, 难易适度; (3) 注重习题形式的多样化, 力求避免单调、重复、高难度的题海现象。
四、巧找规律, 达到融会贯通
新知识学习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结归纳重点, 在各章的联系中, 寻找共性的知识, 因为这个环节是感知探究的延续和发展, 是对旧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完善, 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将知识浓缩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 使知识系列化、图表化、规律化。如进行元素及其它化合物的性质复习时, 可以将三大气体的装置、反应原理及性质列成图表。通过对比, 更加清楚各自相似性和差异性, 避免混淆, 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篇8
一、检查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 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接受智力挑战, 体验生活, 跟文本对话, 走向自学实践的初级形态。预习安排要具体, 防止预习走过场;预习刚性要求要多些, 便于课堂上进行检查;课前预习的量不能太大, 能扫清本节课课文阅读障碍就行。切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全部完成, 上课时只做交流展示。事实上是学生课前根本无法完成。一是学生没时间, 二是弄不懂了没办法, 三是答错了, 纠正又是个麻烦。所以, 课前预习要有一个度, 尽量做到课业减负。即使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课前全部完成了, 在课上展示交流多么顺畅, 那还是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 耗时多, 事倍功半, 不值得提倡。
二、呈现目标
呈现目标是指教师导入新课后, 用多媒体、小黑板等多种形式出示反映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目标定向后, 学生心中有目标, 努力有方向, 学习兴趣也会由然而生;目标定向后, 教师心中有程序, 活动有步骤, 要求有标准, 讲评有重点。
三、问题导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问题式导学, 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 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一个个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问题的设计是导学成功的关键, 它既是教师“导”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又是学生“学”的过程的体现, 因此, 问题的设计必须遵循“导”的规律和“学”的规律。设计的问题要有科学性和实效性、针对性, 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问题过大过笼统或者过小过支离玻碎, 都无助于学习;所设计的问题要有艺术性和启发性, 起引导作用, 应负启发功能。教师的导学应该是适时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头脑风暴, 诱导学生质疑, 指导学生自学、交流, 引导学生小结, 辅导个别学生, 特别是要做到精讲点拨。问题导学操作的基本环节应该为:一是提出问题, 二是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 三是交流展示, 四是精讲点拨, 五是整理笔记。学生自主学习是核心, 教师提出问题和精讲点拨是关键。
(一)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路线、方向和目标, 是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提出, 一个问题让学生解决完了, 再提出第二个问题, 不要把所有问题一下子抖出去, 让学生无所适从。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 用怎样的口气和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都很关键。恰当好处地把问题提出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 解决问题。
(二) 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关键, 自主学习的成败决定于教师问题导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 就得先让学生静下心来自己学习一会儿, 思考成熟了再回答, 不然回答起来就有困难。一个问题, 自学一次, 交流一次, 教师点拨一次。个个击破, 才是金钥匙。自主学习的时间由问题的难易程度、文本的长短等因素而定, 不要一堂课的许多问题用导学案全部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前半节课自学, 后半节课集中回答。
(三) 合作学习
同桌两人为一小组, 前后两桌四人为一大组, 好中差搭配。最好的一个学生坐后排, 需要讨论时前排的学生转过去即可讨论。切记餐桌式的座位, 餐桌式的座位无论学生看黑板、投影, 还是教师的肢体语言都不方便, 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或者难点问题, 决不能动不动就合作, 动不动就讨论。合作与讨论的基础是自主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 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 他们才愿意与学生进行探究、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如果合作学习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就会把一些较好的见解给“合作”掉了。
(四)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求索知识或信息, 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探究具有生气, 又有动感, 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无论是自主学习, 还是合作学习都离不开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过程中, 要鼓励个人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后, 在此基础上主动参与小组探究活动, 共同解决问题。
(五) 交流展示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度的对话, 只有通过交流、展示才能更好地完成这种多向度的对话。交流展示即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 又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它是在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过程中, 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其他学生积极参与, 在提问、质疑、讨论的快乐情境中, 达到对学习任务的整体把握。交流展示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 也可以在全班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始终。
(六) 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 是学生学习的质量保证。对重点、难点, 对学生的思路阻隔、思维瓶颈, 教师要讲, 不讲不行。一班有四五十个学生, 一个问题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弄不明白, 就是弄明白的, 也有那么几个学生弄不精通。一讲, 不会的学生就会了;一讲, 会的学生就通了;一讲, 通的学生就精了。教师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精点拨、巧点拨、点拨到位。不要怕“讲就是灌”的悖论。当然, 讲要遵循一个原则, 那就是“先学后讲”, 一定要在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之后讲, 根据学的情况讲。讲要适量、适度、适时。
(七) 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是矫正错误, 整理资料, 积累知识, 理清思路, 提高能力的过程。整理笔记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见解和教师的精讲点拨, 或在书上圈、点、勾、划、注、批, 或在笔记本上归纳总结。笔记是资料库, 便于以后复习或查阅。
四、达标测评
达标测评是考查学生对当堂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并拓展思维, 及时迁移运用。教师可以用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考查的题型要多样, 要有书面的和操作性、实践类问题。还可设置思考题、必做题、选做题等。要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同的习题,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对考查中发现的问题, 要及时矫正, 及时进行变式练习, 以便达到呈现的学习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突破传统模式 篇9
第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之所以对语文课堂没兴趣, 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用生动活泼的模式上课学生就会有兴趣。
第二换一种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把课文的内容以投影方式展现给学生, 还可以分享关于课文的更多学习资料, 教师还省掉了给学生板书在黑板上的时间。运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一个视觉三维的效果, 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多媒体连接着互联网, 可以搜索到许多与学习相关的信息。教师不仅要立足于教材, 更多的是传授给学生课本上所没有的东西。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广泛的学科, 课本上的学习只是一小部分的学习, 只是考试的一小部分。考试中我们发现考课文内容的很少, 更多的是考查课外的知识。那么对于这些课外的知识, 学生该怎样学习了解呢?教师在上课时适当地拓展, 就是一种帮助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做适当的拓展, 让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的语文相关知识, 丰富学生的见闻。
很多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 教师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走出狭窄的写作圈子。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看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参加活动, 切身感受活动的快乐。在语文学习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课就是背诵。除了需要背诵一些古诗词, 还需要背诵一些课文中的优美段落, 背诵的优美段落还可以运用到作文中来。最后一个必背点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比较难背诵的, 要把文言文背诵下来就必须先熟读文言文。文言文的注释也要背诵, 尤其是通假字, 通假字常常作为一个考点。还有一些古今异议的词语, 这些都是常考的, 必须要背下来。
第三注重课堂互动。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取决于课堂中师生是否互动。课堂的互动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互动, 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很古板、严肃地上课, 而不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 那么这样的课堂就会显得很无聊。因此, 只有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 才能带动整节课堂的互动。教师多在课堂上提问, 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 让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都想有机会表现自己, 课堂互动就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互动。怎样进行小组互动呢?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小组展开辩论, 发表各自的看法。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 不再觉得语文课是无聊、枯燥、乏味的一门课程。
第四发挥教师的亲和力。在学生学习中总有那么一个现象, 就是哪个教师受欢迎, 他的那门学科的成绩就会比其他学科好。教师上课时多微笑而不是板着脸, 多在课堂上表扬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一个美好的微笑、一个热情的鼓掌、一个恳切的鼓励, 都能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都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体验。此外, 教师上课的方式不要那么古板, 一个幽默风趣的教师总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初中语文课教学模式探讨 篇10
语文新授课教学基本遵循六步原则:
一、导入。
就与课文有关的、学生又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归纳积累, 如同一作者的、同一内容的、同一主题的、同一体裁的文章, 等等。
二、明确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有的放矢。可以直接提出, 也可以学生整体感知后归纳出来。一般遵循三点, 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整体感知。
通过通读全文, 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并且能够口头表述内容。方法:短文可朗读, 长文可速读;生动的可以指读, 平和的可以自由读。
四、分析探究。
就文章的语言、内容、写法等进行探讨、研究。不同文章研究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如:小说重点分析人物;散文重点分析语言修辞;诗歌探究情感意境;说明文理清顺序、了解方法;议论文理清层次, 了解语言的严密性, 等等。
五、质疑问难。
对于集体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个人又认为应该明白的, 可以提出来。可以小组方式, 也可以直接提出, 全班共同解决。不能解决的, 还可以课下查资料。
六、拓展延伸。
可以从文章内容上、情感上、写法上延伸到课外, 使学生既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方法, 同时又运用到课外练习,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以上的六步原则, 是就一般的课堂阅读步骤而言, 并不是说每篇文章每节课都必须具备这六步, 要根据文章不同的特点来定。
课外阅读模式
自从2006年4月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实验课题以来, 我们在课外阅读这一领域始终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多形式、多体裁、多内容、多角度、多思维的阅读。
多形式即用个人喜欢的形式阅读, 如朗读、速读、精读、略读、细读、跳读、浏览等;多体裁是指学生任意选择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 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剧本等;多内容是指学生所读文章或书本是各个方面或主题的, 如关于亲情的, 爱国的, 探险的, 自然的, 科幻的等;多角度是指学生阅读之后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学习, 去欣赏, 如学习文章中人物的品质、精神,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写景的方法, 修辞方法的应用等;多思维是指自己在阅读之后受到的启发不止一个方面, 不强求千篇一律, 百花争艳, 百家争鸣, 如对同一个人物的评价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有多种不同意见等。当然, 老师要对这一切起正确引导的作用。
课外阅读形式有多种, 如统一阅读课, 课间阅读交流, 图书角共享, 课外自由阅读, 课余时间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阅读社会, 阅读人生。
统一阅读课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在自由阅读原则的前提下, 安排好每次阅读课的具体内容, 如诵读古诗词, 阅读校本教材《读济宁》, 阅读《经典读本》《自读课本》, 个人带喜欢的书或杂志等阅读。其次, 学生个人阅读的同时, 教师指导圈划、标注的方法。第三, 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 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表述内容, 畅谈体会, 练习语言表达能力。第四, 组内推荐最有影响的、表述最好的或认识最深刻的同学到前台交流, 让全班同学共同受益。最后, 教师作总结, 把好关, 要让学生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认真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成为一个通过阅读能够提升生命质量的人。
下面拿一课作例。
课题:《个性飞扬读美文》。我与学生统一选择了三篇文章:《守望天使》《亲吻爹娘》《日本古都恩人梁思成》。这三篇文章分别是表现亲情、爱国和历史责任感的。
首先, 让学生在浏览三篇的基础上挑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精读、细读, 并作圈划、标记;然后在组内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在交流中归纳、整理、提升;很多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了描写人物的各种方法, 文中人物对我的影响、让我感动的地方、我学到了什么等, 尤其在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一些是非问题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正确的认识。最后教师从内容和写法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创作, 结果学生思路清晰, 思维敏捷, 当堂就创作出文质俱佳的作品, 其中有描写老师的, 描写父母的, 还有描写生活中的普通人的, 切实起到了进行文学教育的良好效果。
作文评改教学模式
作文怎样教学有效, 一直是语文老师特别关注的事。
过去的做法基本是:每次作文课, 第一节课评讲上一次的作文, 第二节课写作这一次的作文。评讲上次作文, 没有改正的机会;写作这一次的, 也没有指导期。结果, 作文质量不好。
我在作文课的实践中初步改变了以上的做法。
在第一节课上。指导了5分钟;写作了40分钟。
在第二节课上。总评用了25分钟, 约3人次左右;书面批改, 人手一篇, 明确要求, 约20分钟;如果有时间, 可以找学生先读评语, 再读原文, 师生再评价评语的质量;学生根据提的建议, 个人修改自己的文章。
课堂评改过程如下 (以记叙文为例) :
一、提出点评要求
1.题目:能体现线索或表现主题 (新颖, 简短) ;
2.正文: (1) 记叙的过程中注意细节的描写 (写真事) ;
(2) 至少有一些能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叙真情) 。
二、制订口头点评步骤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口头点评1—2位同学的作文 (每人默读3遍再点评) ;
2.教师口头点评一位同学的作文, 作示范;
3.师生共同点评2—3位同学的作文。
三、提出书面点评的要求
1.圈划:用“~~~~”标出好词句, 用“------?”标出有问题的句子。
2.标题:在对应句段边标记。
3.总评
总评要求总体有这样几项:
1.用一句完整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用赞美性的语言详细评价文章的优点;
3.用委婉的语言具体指出文章的不足;
4.用恰当的语言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
点评等级可设置为:
A等:叙述完整, 描写生动, 语言流畅, 朴实自然中不乏深意;选材恰当, 构思巧妙;重细节, 叙真事, 抒真情。
B等:叙述完整, 语言流畅, 选材恰当, 叙真事, 抒真情。
C等:叙述完整, 语言通顺:较有感情。
D等:叙点评述较完整:语言较通顺。
我认为初一至初三年级的作文课, 构思与写作时间应循序渐进, 不能要求刚入初中的学生40分钟就完成一篇好作文。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 我一般是提前布置预习, 告诉学生作文题目及简单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前思考, 学会打腹稿。
鲁迅先生曾经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 就是要一遍遍地修改。很少有人能一遍把文章写得完美无瑕。像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学大师, 都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修改文章, 因此才成为备受人们敬仰的文学家。
因此, 我们应该以修改文章为手段, 达到提升我们作文质量的目的。对大班额的教学班来说, 相互点评, 会使我们修改的作文更见效、更有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023-01
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而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达到新课程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对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引起重视,它能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当我们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时,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也就随之提升,这是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现在实行教育改革,而初中教师需要随着改革的要求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把课堂教学变成散播现代化知识和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花圃。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化
学生要想学习效果好,兴趣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能为初中语文教学创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平等关系,也就是说摒除过去老师高高在上的形象,要体现出一种平等互学的关系,教师更多的像是学生的朋友、引路人,要互相尊重,教学相长,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课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语文教师与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教师的观念上要有所转变,不要觉得自己是老师,学生必须什么都要以我们的意思而行动,要有一个平等的思想和优秀的人格。师生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老师要求学生尊重我们,我们同样要去尊重老师,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关系。第二,老師要多去关心学生,他们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家庭状态都应该去关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第三,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有针对的去进行谈话、辅导,让他们知道老师对待学生没有好坏高低之分。这样有意识的去关心学生,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同身受,去体谅老师,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条件。
2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表示,有兴趣的去学习某些事物,能够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加的活跃,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也更加集中,所接收到得信息能够在脑中存留更长时间。所以在思考如何将创新语文教学应用到课堂当中时,可以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有兴趣主动的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思考,老师解答他们的问题,这样有互动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施教与学的转变,使学生学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编排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水平来设置问题,这样可以照顾到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讲述内容的时候,要把握时机去提问,起到让学生思考和引导的目的,为学生的思考和发言提供机会,不仅让学生的脑得到了发展,语言组织能力也有提升。语文无外乎听说读写,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要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帮助学生向目标前进。有的放矢才有努力的方向,人生的成功需要大大小小不同的目标去构成,而从小培养学生有目标的思维方式能够让他们的未来走的更稳,而且有目标的学习和教育也能事半功倍,不会迷茫。
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在生长阶段,身心都不成熟,所以自控能力不强,而从下课休息到上课这个阶段转换,往往学生不能很快的进入状态,那么课堂的前几分钟可能就不太适合教授主要内容,这段时间,教师可以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例如提出一些问题,讲一些小故事去引入正文,这样的循序渐进,能让学生更好的进入状态去学习。课堂导入教学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
3 倡导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现代人才除了看个人能力之外,还要看他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合作学习正好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配合,相互提高,这样的组织教学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组合学习小组,互相讨论问题,由老师当引导人,学生在小组的学习和讨论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别人的优点,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思维更加的广阔,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都有提高。都说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才能更好的知道团队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而老师要做好这个引导者的身份,去研究和总结学生的主体性规律。不同班级之间的老师要互相交流,去学习其他教师的好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方式拿出来分享。
好的文章能够打动人心,唤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同身受。初中语文教学也是一样,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因为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个人情感,能够很好的打动读者,引起共鸣,所以教学的时候,注重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入手,让学生有内心去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意义,净化他们的心灵。
4 重视课外阅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除了开创新的教学模式,还应该开拓学生的阅读范围,课外阅读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不局限于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科教、社会、寓言等等这些内容都有,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接收阅读的知识,扩宽自己的知识层面,形成一个活跃的思维,增强自己的语文水平。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呢?第一,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为指挥棒,去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课外阅读。第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将课堂学会的阅读技巧和对文章的结构划分能力应用到阅读当中,与生活相结合的去阅读。第三,注重读写能力,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归纳段落大意,阅读完成以后可以写读后感,去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第四,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是将影音与文章结合,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的有兴趣,记忆也更加深刻,而网络所包含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这样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人类沟通的主要工具,做好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有效的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前进。所以,利用语文课堂,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现在素质教育所推崇的理念。为此,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教学中穿插深刻的问题,让学生从思考中感悟社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浅议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 篇12
互动教学模式能鼓励学生积极动脑, 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信息,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因材施教, 着手培养学生的个性, 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相长, 促进教师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 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 是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上既是接受知识和信息的主体, 又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的主体。教师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觉行动,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二) 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教学中,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肯定每一个学生的长处, 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使其得到表现和发展。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
(三) 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探究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得到发展,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 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得出正确的结论。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只有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二、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基本环节
互动式教学, 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一种交往、沟通,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充满动态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互动方式, 调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从而形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以“自主学习→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质疑问难→科学评价”为基本环节的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按照教师和教材上的要求, 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进行的一种对知识和信息地理解和吸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并且产生疑问。这样, 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的时候就有了侧重点。自主学习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 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 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问题情境, 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适时提出问题, 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适时利用学生提出来的问题, 有意识地设置符合学生不同层次的疑点, 并根据课堂教学要求, 创设高一层次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可采取悬念式、直观式、矛盾式、开放式等。
1. 悬念式情境。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悬念式情境可设于课程开始, 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求知欲望;也可设于课程结尾, 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 激起继续学习的热情。
2. 直观式情境。
这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形象的直观问题, 学生易于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认真思考激起兴趣。因此, 教师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寻找素材, 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接近于生活实际问题情境。
3. 矛盾式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 从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置问题, 引发学生的矛盾心理, 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等过程, 学生对事物产生全面正确的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4. 开放式情境。
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 探索某些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能提出多种问题, 并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 积极主动探究、研究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把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有机结合, 认真研讨, 并且阐明自己的观点, 提出独到见解。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不断修改矫正, 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使学生获得持续的进步。
(四) 质疑问难
学生质疑是在探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是学生积极思维、思想升华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围绕主题共同研讨、辩论问题, 各抒己见, 阐明自己的观点, 通过辩论研讨, 得出一致的结论, 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在提出质疑时, 教师组织、参与、指导、研究, 师生共同研究, 并适时加以点拨,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应该启发学生要独立思考, 积极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并且积极探索, 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 科学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10-28
初中语文探究教学模式06-15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初探10-20
初中语文复习课的模式探索论文10-19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09-13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05-23
初中地理教学模式10-14
初中音乐互动教学模式05-21
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