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问题教学

2024-10-12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 篇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可见, 要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很重要, 而这又与教师“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密切相关。下面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 就此作一探讨, 以与同行交流共享。

一.“问题教学”策略的含义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教学策略, 即通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问题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而且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更是对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真回归。

二.初中语文“问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自问自答的形式化问题教学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采取满堂灌方式, 即教师讲、学生听。整堂课充斥着教师琐碎的讲解和自问自答式的形式化问题教学。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教材, 习惯于传统的结论性教学, 即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 缺少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2.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的预设化问题教学

一些新课改的公开课, 为体现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理念, 往往是老师将课前预设的问题一个个地抛给学生, 学生围绕问题作答。这种课, 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过程活跃, 时间安排精准。面对预设化的问题教学, 我们不禁要问: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都能回答, 难道就没有课堂生成了吗?教师的教学智慧难道就体现在预设问题和引导回答上, 而不是反映在达成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吗?

3.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的讨论化问题教学

为贯彻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理念, 语文课堂一度流行讨论化问题教学, 但其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问题出在讨论的问题是谁的?若是教师提出的, 其实质就跟形式化问题教学很相似, 只不过中间加了学生讨论这一环节。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则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但学生生成的问题是否都具有讨论价值, 讨论是否一定能有效、高效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

三.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问题教学”策略

有效运用“问题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师生平等对话氛围的创设, 有效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和课堂新生成问题的智慧应对。所谓“有效性问题”是由教学目标引导, 围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过程中, 分层次、个性化提出的问题。下面结合初中语文新课程实践, 仅就如何设置有效性问题作一探讨。

1.教师应设计富有启发性、刺激性、创造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伴随着身体的发育, 其心理和智力也在不断发展, 主要表现在认知结构及思维过程的变化。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 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等手段,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精确性及成功率。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 教师不该用事先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来让学生回答, 这在无形中会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久而久之, 学生会缺乏自由意志、缺少丰富敏感的内心。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具要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教师在课堂中就应敏锐地发现学生中的问题, 用富有启发性、刺激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来点燃火炬, 点亮语文课堂, 开拓学生的思维, 进而让这“火炬”自己燃烧。例如, 在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时, 笔者就从课文标题入手, 设计了几个开放性的、使全体学生都有话要说的问题:作者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一观点的?你觉得他的论证有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如果不够, 你有没有更好的论据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上能取得实效。

2.教师应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初中生心智发展的另一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 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同时其思维的批判性也明显地发展起来。教师应在课堂上坚持民主教学的原则, 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 自由表达, 发表主见。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恰到好处的问题引导, 尤其是教师提问的方式、提问的角度、提问的技巧要力求新颖, 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比如, 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 为突出文章的主旨, 笔者以“孔乙己叫什么名字?”来引导发问。学生开始会觉得老师的问题很可笑, 可经过思考、争论便会发现孔乙己是没有名字的。接着学生自然会深入发问:“一个人活在世上怎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通过引导教师、学生、文本、作者间的对话, 便能由学生自己追问得出该人物悲剧产生的时代原因, 进而理解主人公个人悲剧的深刻含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越高, 学生成功的机率就越大, 教师的信任可化作进步的动力, 相反, 冷嘲热讽、不恰当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 教师不能横加指责, 一定要持宽容态度, 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 蹲下来和学生对话。惟有此, 学生才愿意质疑, 敢于质疑, 进而由疑而思, 达到会有效学习的目的。

3.教师应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

初中生心智发展的再有一个特点就是兴趣容易转移, 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只有精心创设不断变化的问题情境, 才能使他们保持解决问题的持续兴趣和鲜活的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紧扣文本最突出的构思特点, 巧妙设计问题情境, 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以带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实现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效果。另外, 教师还要善于结合学情, 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境中发生, 使学生情感的内部心理条件得以激发, 最好是让学生直接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 从而自然进入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状态。例如, 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 笔者让学生编排课本剧, 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角色扮演可使表演者及观众处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之中, 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课本剧的安排主要分六个阶段:小组准备→挑选扮演者→布置场景、组织观众→表演→讨论和评价表演→总结。

阶段一:小组准备。将学生分为警官奥楚蔑洛夫, 巡警叶尔德林, 首饰匠赫留金, 席加洛夫将军家的厨师普洛诃尔, 旁观者独眼鬼, 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每个角色准备各自的表演内容;观众充分了解故事情节, 配好画外音;设计必要的道具 (服装等) 。

阶段二:挑选扮演者。在班级中竞聘角色, 让学生自己竞争上岗, 要求应聘者占班级人数的大部分。

阶段三:布置场地, 确定表演的程序;组织观众, 让观众带着任务看表演;表演后还要进行评论。

阶段四:表演。按文本情景发展, 进行角色表演。

阶段五:讨论和评价。表演者谈感受;师生一起讨论和评价表演过程;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阶段六:总结。可选出最佳演员、最佳道具设计、最佳剧评员等, 并给予一定奖励。

这种模式让学生通过表演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 以真切的情感体验, 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此外, 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有价值, 有广度, 有深度, 要能让大多数学生积极思维, 乐于回答, 以达到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 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该尽量多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尤其应尊重语文教学规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有效性问题的设计来带动问题教学策略的实践,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中, 实现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黄厚江.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 2004, (3) :28-29.

[3] 娄凤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2009 (12) :173-174.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 篇2

语文教学成果累累,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在此不必—一赘述。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语文教学并没有跟上这个步伐,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笔者所说的效率不高就是指语文教学没有适应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或者说,目前的语文教学水平比国家快速发展的步伐慢了半拍。这是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原因多多

(一)从社会环境角度看

其一,风气的影响。我国进入文化转型期,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动摇,浮躁气日上,不为利来,就为权往,凡事都想走捷径。这种风气不能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既想玩好,又想学好,只可惜二者不可得兼。这种现状对语文的学习影响最大。因为,语文要潜心阅读大量文学名著,要耐得住寂寞。前人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生坐不住,心不静,书怎么读得进?即使读,也是偶尔找一些“快餐文化”以作消遣。

其二,媒体的冲击。科技的发展,媒体的发达,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可对语文教学来说也产生了负面作用。例如,电视连续剧的播放,对于普及文学名著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助长了学生的懒惰思想。四大文学名著均已拍成电视连续剧,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许多人再也不愿意读那厚厚的原著了,因为故事情节已知道,谁还愿意“吃剩饭”?但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读原著,怎么领会它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怎么感受它深造厚重的艺术底蕴?

其三,庸俗文学的抢滩。由于急功近利,一些不负责任的作家“用器官写作”,加之媒体的炒作,这类作品不可避免地进入校园,这对进人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很有诱惑力,它极大地抢占了学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读一部文学名著,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对话;可读一部庸俗、低劣的作品,却如同与一个浅薄无聊、恬不知耻的势利小人交谈,这岂不毒害极深?

(二)从教育环境角度看

其一,从高考角度看。

1.试题的误导。语文试题难度过大,就是一些著名作家、知名教授也难考高分。语文试题很难把握,平时语文教师认为学得好的学生反而高考得不到高分。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再者,语文试题与课本毫无关系,这岂不是在误导学生不用学课本,学课本对高考没有用?既然这样,那还发行课本干什么?语文课本岂不成了减负的对象?

2.评价的不公。语文高考原始分并不低,平均90分左右基本有保证,可换算成标准分,就是垫底儿的了。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再学分数也高不了,不如把功夫用在其他科上见效快。它也极大地伤害了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抹杀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成果。

用心爱心专心 1

其二,从语文教育界角度看。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语文教育界“难辞其咎”。从私塾到现代学校,语文已教了几千年,积淀不可谓不厚,可仍然没有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出路,广大一线的语文教师仍在“黑暗”中摸索。你耍你的一套,我练我的一招,各行其是,说的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其实是“条条道路都挨骂”。语文教学的研究者难道没有责任?

1.语文缺乏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学科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是教学和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其实,它们根本无法操作。条文空洞抽象,没有多少具体实在的指导意义。如“筛选信息”,什么是信息,筛选什么信息,怎样筛选信息,均不得而知。就连学生究竟要掌握多少字词,小学是多少,初中是多少,高中是多少这些常识性、基本性问题,都没有一个标准。到头来是语文教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结果是“样样稀松”。就连外国语文“英语”还有个词汇表,可自己的母语却教无所依,学无所据,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2语文缺乏系统性的、阶梯性的教材。语文到底教什么?不知道。反正,小学是课文,初中是课文,高中还是课文。小学老师把文章大卸几块,初中老师把文章大卸几块,高中老师还是把文章大卸几块。十几年都是如此,谁还有兴趣?隔个十天半月不上语文课,照样不受影响。堂堂语文教学的大头——作文,至今还没有一部像样的教材,这叫语文教师怎么去教?语文教师只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只有大考见分晓,可惜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三)从家庭环境角度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现实社会的“浮躁气”、“市侩气”或多或少地在家庭中有所反映。如此,何谈言传身教?何谈家庭熏陶?有些父母自认为认识几个汉字,俨然是一位行家里手,认为语文易学,由此误导子女,导致学生对语文的投入严重不足。从学生各科学习投入的时间来看,语文是最少的。可语文却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课程。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地域、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不够,尤其对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够,严重影响了孩子后无语文能力的发展。

(四)从学校角度看

应试教育下的学校管理,不利于语文教学,没有为语文教学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第一,应试教育讲求“整齐划一”,抹杀个性,可语文教学需要个性,尤其作文更是个性的产物。第二,应试教育下学校大量挤占学生课余时间,学生学业负担重,哪里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可语文是根本离不开课外阅读的。第三,应试教育只看学习成绩,忽视品行培养,可语文要求“作文先做人”、“文品即品”,这又从何处落实?因此,语文举双手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遍地开花,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另外,由于经费原因,学校对语文教学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总认为语文教师有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参就足够了,其实这是误解。比较前卫的学校都没有语文实验室。实验室除报刊、文学名著外,还有名人字画、电教设施、电脑软件等。讲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若能将话剧《屈原》“雷电颂”的片断播放一下,教学效果岂不更佳?

(五)从语文教师角度看

用心爱心专心

2以上分析了诸多原因,但主要责任还是要语文教师来承担。因为语文教师在具体实施语文教学任务,要负直接责任。如果一味地只找客观原因,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一,语文教师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据初步调查,30%的中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40%的谈不上有兴趣,也谈不上没有兴趣,20%的比较有兴趣,10%的兴趣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强迫着去学,效果怎么能好?造成这种局面的就是执教这门课的教师。当然,并不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有意地扼杀学生的兴趣。但正因为是无意的,才显得更为可怕。语文本身是一门很有意思、很有趣味的课程,却让教师讲得毫无吸引力,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死抱课本,架空分析,甚至文章作者根本就没有这样构思,硬是给作者强加上去,弄得原作者都莫名其妙。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都这样一路学下去,怎么能不倒胃口?

其二,没有找到母语习得的规律。一个小孩,只要没有生理缺陷,一岁多自然会说话,但他(她)并没有学习语法,是因为他(她)有环境的熏陶。即使是把他(她)放在英国,他(她)还是会讲英语。可我们的语文教师却把这个长大了的会说一口流利母语的孩子当作一个白痴,拼命地讲,使劲地塞,其结果到了高三句子还写不通。其实,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是学生读书读出来的,是学生练习写作写出来的。

其三,缺乏学习,观念落后,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往往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因为语文是基础,是工具,它涉及的面极广,可以说包罗万象。它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子尤为沉重。可是,由于教育教学任务重,我们的语文教师忽视了继续学习,导致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由于不及时学习,甚至学术界否认的观点,我们仍抱住不放,结果以讹传讹。

二、提高效率,语文教师该怎么办

虽然我们分析了诸多影响语文教学的因素,但是有很多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因为它牵扯到政策的调整、体制的改变、观念的更新,我们只能大造舆论,呼唤改革,热切期望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有利于语文教学。目前最为紧要的是,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坚决摒弃逐字逐句的串讲式教学。

任何一个作家,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他自己书看得多了慢慢写出来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指路明灯”,起点拨引导作用,不能包办代替。要相信课文里有很多东西学生能看得懂,理解得了。要少讲,一节课教师讲15至20分钟就行了,其他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读书、感悟、思考、讨论、练习。即使是讲读课文,教师讲讲写作思路就足矣。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时常改变课型,不要以“讲”统天下。有的课文可以读为主,有的课文可以说(讨论)为主,有的课文可以演(改编成课本剧后进行表演)为主,有的课文可以写(读写结合)为主,不一而足。只要学生学有所得,就可大胆起用新的教学模式,不必因循守旧。

(二)真真切切把教材当作例子。

用心爱心专心

3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例子,另外一篇文章也可以作为例子,不要把课文当作“圣

经”,要大胆地舍弃。如若觉得有些课文不合适,太陈旧,就可舍弃不讲,或让学生自学,另外补充一些时代感强的美文佳作,这样既可提起学生兴趣,又能增添“新鲜血液”。高考以“双纲”为依据,又不以课本为依据,何必死抱课本不放?何况全国是“一纲多本”?

(三)实施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有语文。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开辟语文教学新的途径。不要只依赖于课堂45分钟,仅有课堂45分钟语文是学不好的。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大搞课外阅读,可以创办文学刊物,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可以讲故事,可以搞朗诵,可以演课本剧,可以组织辩论赛;可以猜灯谜,可以对对联。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活动,学生不仅非常喜欢,而且还锻炼了听说读写思多种能力,有力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也会日渐喜欢这个老师,由喜欢这个老师到喜欢这门课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千万不要放弃了这个有利的阵地。如若放弃,等于丢了“半壁江山”。

(四)把学法教给学生。

要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写作”的教学目的,就必须把语文学习的方法、技巧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多学习,多体会,多总结。就拿教师自身现有的语文能力来说,主要还是读书读出来的,那就应该把这个感受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读书的重要性,掌握读书的方法。如若只教知识,那只能教一时;如若教给学法,那就教了一世。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为明天着想,要为学生走向社会着想。注重教授学法,即使是应试,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高考就是考能力,考素质。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受到社会舆论的评议,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改革,大胆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出一条语文教学的正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活动教学 应用

目前,学生们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生存,其语文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而活动教学的有效研究和科学实施正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因此,如何解决活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当务之急。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配合单篇课文的活动

初中语文有一篇光未然写的《黄河颂》。本人在带领学生运用活动教学方式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采用了这样几种具体的活动方法。课前要求同学们先背过课文,实施先背后教的活动教学方法。课中以“头脑风暴法”检查课前预习的生字词和课文。还有通过朗诵比赛来激发学生们的活动热情。课尾,师生共同努力,以写绕口令的形式总结课文。课后,以学唱《黄河船夫曲》等其它部分和做歌颂祖国的手抄报为作业,延续活动教学的空间。其中,最出彩的当属编绕口令,学生们情绪高涨,和老师一起比高低,较长短,拼好记。最终,我们共同编写了一段集体智慧的结晶:

黄河颂 颂黄河

一唱三叹叹黄河民族精神代代传

伟大坚强记心间一叹摇篮发源地

二叹巨人筑屏障三叹铁臂育精神

又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的活动教学实施中,本人采用了因势利导法,发现有同学坐姿不正,并不批评,请其起立为同学们做几个动作,由全体同学先描写,后猜是何种动作。在此期间,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只有一个词在描写中最恰当,并且找出这个词。结果学生在哄堂大笑中,既学到了动词和形容词应用的知识,又在活动中完善了自我。

二、结合单元教学的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后面都有“综合性学习”,它包括口语交际和作文这两大部分。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能力。有一次,我们搞以“诚信”为主题的师生朗诵会,要求每一位参赛者必须自己独立完成朗诵文稿。然后“过五关,斩六将”,争取成为朗诵会的明星。过程紧张而有序,最终有位同学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成稿朗诵成为了小明星。本人在与学生共同活动中,先下水作文,后下水朗诵(文稿见附录),获得了学生的好评,既感染了学生,又激发了学生在活动中的无限热情。还有,小记者访谈活动,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目的,我编写了一个教案。其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知识目标:通过对采访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采访的形式和方法。技能目标: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访的技巧等在实际中能运用的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进行社交的能力和勇气。

课前,让学生看一些访谈的节目视频,如《杨澜访谈录》中,访谈韩寒,易中天、周杰伦的节目视频。在看之前让学生考虑以下一些问题:杨澜的访谈中的开场白是怎么说的?杨澜都提了哪些问题,她是怎么提出问题来的?这些问题为什么这样安排先后顺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先提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片子。课中看录像,播放的是青岛电视台组建的一个小记者团,他们就2008年奥帆赛的准备工作采访青岛市市长夏耕。(观看视频)然后介绍,刚才大家看到的这段录像中,其中那个男同学就是我校初一、四班的一名同学。据这位同学跟我讲,别看这短短的一次采访,他们之前要做不少的准备工作,要学习不少的采访方面的知识。今天我想通过这节课,让同学们都来体验一下做小记者的感觉,来学习一下有关采访的知识及技能。

还有,请四个小组分别进行模拟访谈。在每组访谈之后让学生指出他们访谈可取之处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课后布置作业,我们今天体验了一次做记者的感觉,还希望同学们针对自己的研究課题,制订访谈计划,进行实地采访。

三、针对整本语文教材的活动

在新学期的开始,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尽快熟悉课本,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如可以让学生捧起书本闻一下书的油墨的香味,当然此举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又如第一篇课文不按顺序讲,让学生猜,直到有学生猜到讲哪一篇为止。这样如猜谜语般的活动既调动了积极性,又熟悉了整本书,一举两得。再如可以布置预习全册的生字词(不要求写,减轻负担,否则有“虐待”青少年之嫌),第二天检查,当班长喊过“起立”之后,要求同学们先站着。继而,请第一位同学随便说书上的一个词,第二位讲出词的出处,如对,则第一位坐下,第二位继续说词,直到有一位同学说得词全班同学都不知道出处为止。这种结果就好像打保龄球一样,全中的感觉令学生兴奋不已,同时产生成就感。这样还利用了“头脑风暴法”。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还减轻了负担,正所谓“一石三鸟”。

还有针对初中整本教材的课后古诗词活动,以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为例,有如下方法:

(1)题目首字连环记忆法。十首诗的题目首字连起来就是,“山竹峨春逢滁江送乐论”。利用谐音加联想记忆法,山竹是一种水果,峨春是峨眉山的春天的缩写,所以就可以说成,春天,我来到了峨眉山的山竹林边,碰到了“滁江”送“乐论”,把引号内的当成两个人的名字。

(2)作者朝代记忆法。在自主活动中,学生发现朝代都是有规律的,都是从古到今。所以很好记忆。

(3)绘画记忆法。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发扬中国水墨山水画的传统,将诗歌的美好形象画出来。教室可引导学生从学用钢笔画竹子、画花鸟入手。

(4)肢体语言记忆法。这是受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手技节目的启发和影响,本人联想到诗歌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即很难提起兴趣。

通过这一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具体做法,例如让学生自己不出声,动手比划出一句诗,让大家猜。有一位同学把小手张开,眼睛靠前顺指缝望去,这时,大家发出会心的微笑,纷纷反应,“竹中窥落日”。如此循环往复,妙不可言。

参考文献

[1]董学友、杨红妍.活动教学与素质教育关系刍议[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5,(06):57-7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探索 篇4

一、强化阅读的多样性

三分文章七分读。阅读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阅读行为是阅读者从读物中获取和消耗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读书要靠自己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来完成, 那双明亮深遂的眼睛, 是用来探索知识和真理的利器。只有“口到、眼到、心到”, 才能有好的收获。比如我在教学《沁园春·雪》和《雨说》时, 对诵读就提出了“读准字音, 读出语气, 读出形象, 读出韵味”的要求,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 在诵读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三点:一是形式要活泼多样, 可以灵活采用自读、轮读、赛读、分角色读、合作诵读等多种形式;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充分的揣摩体会的时间;三是要抓住有利时机, 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在读的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朗读, 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 如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同时, 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对比朗读来加强感性认识。

二、激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困难

一切科学发现, 都从提出问题开始探索。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只有通过质疑问题, 一个学生才能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加深, 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例如, 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 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①大家读完范进中举后, 他喜极而疯, 是喜剧, 还是悲剧? 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 谈谈你的看法? ②范进中举前后, 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 ③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 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 想一想背后隐含着什么? ④从范进、胡屠户的言行, 可以看出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内容, 完成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让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交流展示, 达到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生代表发言后, 教师可以适度点拨和归纳, 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反复读读关键词句和一些精彩的描写片断, 体会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高妙之处。文本中, 夸张、对比手法运用了典型的细节来刻画一个个人物形象。范进中举前, 他是醉心功名、低三下四、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胡屠户是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生意人形象, 他蛮横、圆滑, 对范进前居后恭。张乡坤先前对范进不屑一顾, 后来中举后, 他又极力拉拢、讨好范进。众乡邻先前对范进漠不关心, 中举后, 他们又热心帮助范进一家。通过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描写, 可看出范进老年中举后变疯, 揭露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丑陋灵魂;鞭鞑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罪恶以及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对于学生的质疑, 无论是预习性质疑, 探究性质疑, 还是课后的延伸性质疑, 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和引导, 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总之, 质疑问难成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开启了学生智慧之门。

三、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曲折关键性的作用。不管教师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 心情多么不高兴, 也都要微笑着面对学生。即使是在课堂上, 学生让你生气了, 你也要巧妙地进行处理, 不能影响课堂气氛, 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情绪。课堂上, 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规规矩矩, 学生课堂上的发言完全可以自由一些, 努力营造阅读课堂教学和谐的轻松的氛围。学生从心理上放松, 把课堂当作师生共同探讨, 共同交流的乐园, 使自己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和谐的阅读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需要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师生之间要建立相互平等、和谐共处、民主团结的师生关系, 打消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汲取知识, 展现个性, 放飞想象, 驰骋于文学作品的海洋中。创设比较浓厚的阅读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了解作品背景, 融入作品情节, 感受作者的情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技巧, 精心设计阅读教学中的提问, 做到问题设计巧妙、科学、学生易于回答。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发表独特的见解, 鼓励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 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好习惯能造就人,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 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努力从文本中寻找体验并邻悟到某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智慧和美, 或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找到自己动情和开启心智的东西, 并将这些东西进行整理, 用于课堂交流讨论,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总之, 疑问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之一, 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动机。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 进行有效学习, 心中渴望解决老师设置的课堂提问, 为了达到阅读目标, 为了寻找准确答案, 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因为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从而就会轻松自然地实现阅读教学各项目标。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 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 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 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 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 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 并理解文本, 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 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 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 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 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 篇5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写作是学生进行自主、真实、创新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的实际教学中,多数写作课只是把作文题一布置,等着收上作文本,挑出分数较高的习作一念就算完了。这是很明显的不适应素质教学的写作方法。在体现素质教学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是不是通过写作展示了自我的个性和创造的价值。本文主要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做分析阐述,并从教学实践中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广大农村语文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语文综合素养都有了较快的提高。但受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斥着中学课堂,从总体上看,农村中学写作教学还不尽如人意。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

1、作文教学中忽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应试作文教学 在一般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虽然能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对于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也比较有利,但它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缺陷——把写作能力仅仅看成是一种只与写作知识有关的、操纵文字符号的能力。在写作课上,教师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让不少学生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知识掌握了,就能写出好作文来。这样,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

《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我们在传授诸多的写作知识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注重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维高度。

2、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情感 在传统的中学写作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写作理论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调动,忽视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更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中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异常丰富的,他们思维活跃,敏感自信,易激动也易漠视,易亢奋也易消沉。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调动他们的情感,或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平时,我们就要注意引导他们满腔热情地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去热爱、体验身边的事物。命题时,可以努力捕捉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火花,拨动他们的心弦,开发他们灵感深处的宝藏,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从而使他们在浓郁的写作欲望的催动下进行心灵激情的燃烧。关于写作前的指导,宜因人而异,采用不同方式。总之要有启发性,要能营造一种急于倾诉的情境,来开启学生思维和情感的闸门,使之产生一种写作的冲动和灵感的兴奋。只要我们善于敏锐地把握写作动情点,有的放矢,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抒发自己欲罢不能的感慨,总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作文教学远离了学生现实生活

写作教学要关注现实生活。离开了生活,作文将是无源之水。现在写作教学却面临着生活缺失的危机,一篇篇作文只能在狭小而有序的空间——教室里,精心打造,只要没跑题、只要符合一系列要求,一篇所谓的好作文就出炉了。按照课本编排的写作教程亦步亦趋地完成操作、守着课内的那点阅读材料精讲细练、捧着几篇范文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视学生作文中不符合课堂学习的思想为洪水猛兽等等不一而足。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吸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写作介入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把握时代强劲的脉搏;同时把写作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写作教学体系,从而使语言文字的封闭教学变为生活化的开放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写作教学只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不少老师习惯于在写作课上朗读一篇或几篇范文作为写作指导。老师推荐这样那样的范文,也说明你老师很喜欢这样的作文,那就是让学生学它,学生能不不遗余力地学习仿效吗?所以结果只能落入范文模式,写出来的文章机械生硬,毫无灵气和创意,更不见独特个性和思想。

不少教师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大检查不得不要求学生写作文。作文交上来,赶紧埋头苦改,给个分数,缀些评语,然后匆匆发下去,在迎候第二篇作文的“洗礼”。对于老师来说,写作教学就是完成每学期六次或七次的大作文的批阅就行了。至于学生作文的横向对比或纵向分析,每次作文是不是都有闪光点,就无暇顾及了。

只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写作教学,很明显抛却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违背了学生为中心教学观,也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更不能达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独立自主、和谐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对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客观的外在环境的干扰,同时更要看到主观的内在因素的影响。1 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影响深远

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集中体现的不足是:以教师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全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以教师的认识作为评价标准,以教师的态度作为价值取向,而学生只是不得不完成一篇莫名其妙的作文而已。即使有学生的活动,也只是恭听指导、突击作文和愧对讲评。而下一回作文,还不知道老师会从哪里抓一个题目来,再来一次临阵交锋。这样的教学模式,置学生的主观体验、个人感情及自身积累于不顾,完全忽视了主体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价值,最终只能算是老师完成一学期若干次的大作文任务而已,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价值的提升,效果微乎其微。2 当前的农村教育体制不健全

以取得高分为能的写作教学中,必然会使教师更注重写作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生命创造和价值升华的尊重;也必然会使教师更强调大众化的或中考的要求,而漠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思维独创;甚至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课内和基础,而忽视对写作应有的重视,这是因为基础和课文掌握不了说不过;而作文,只要写了,差不离都能得上些分,何况功夫下得多也不见得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3 教师自身素质制约

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人类文化的代表和人文精神的体现者,但在中学语文老师中,的确存在着不少的素质不高者。很多的教师一旦工作稳定、业务熟悉了,就满足于现状,不再去关注、学习新的事物、不再去充实自己那“一桶水”的容量和提高那“一桶水”的质量,满足于在课堂上能勉强“浇灌”就行,只抱着那点已日益老化的知识对学生粗暴指责。再比如批改,宜采用多种批改方法,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力争做到教师面批、精批与学生互批、共批相结合,可以写、评、改一次性处理。这样趁热打铁,学生就会兴致勃发,信息反馈快,写作效果好,评改质量高,批改费时少。真正做到“多快好省”。4教师无明确的写作教学计划

如果查教学计划,哪一个单元哪一课什么时候讲、几课时,肯定在计划上写得清清楚楚,但如果要看写作教学计划,一学期下来该怎么安排写作,却很少见有陈述者。因为课文一篇一篇在课本上,有目共睹,而写作,只要完成那几篇作文就行了。就像有的老师说的:“课文是硬任务,作文是软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就没有一个写作训练的目标和能力提高的梯度。有的采取走马观花式,即写作训练跟着阅读教学亦步亦趋,学什么文体的课文,写什么体裁的文章。有的老师甚至靠“临场发挥”。我就见过一个语文老师抱着一摞作文本往教室跑,边跑边说:“这次写什么呢?写什么呢?”可以想见其“灵感”会来得有多快,因为不久学生们就在那“写什么”中抓耳挠腮地构思了。6学生生活面窄

学生的生活范围只在那两点一线(住校生就几乎只有一个圆点了),他们所感受到的、体验到的生活非常有限。而我们知道,“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对于要达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目标的写作活动而言,更离不开生活这片肥沃的土壤,只有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生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才能真正体现写作的初衷。

学生感受不到生活的广阔,那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他们走进家庭、走近社会,体验生活。如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今天我当家”、“给妈妈洗脚”、演讲比赛、辩论会、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名著人物评说、民间采风、记者调查活动等等,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在活动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思考生活,从而不断的过滤和积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7学生阅读不足

老师和家长经常慨叹:学生写作水平怎么那么难以提高?其实学习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写作更需要长期的积累。这个积累既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也包括阅读感悟的积累。即如杜甫所言,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可见,作文能力低下,关键在于平时缺乏积累。老师和家长只是让孩子对着作文本,每周写,天天写,却忽视了原始积累,这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作为语文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刊杂志,并利用阅读课与自习课让学生相互推荐好的文章,也鼓励他们课间交流,交换阅读体验。

如果说生活是作文之源,那么阅读就是作文之流,欲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就应该把生活和阅读结合起来,实现开源引流。

三、对农村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新课标对“人”与“文”离合问题的正确解答。所以,我们要突破“为作文而作文”的传统模式,纠正片面强调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而忽视培养人、发展人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意识。毕竟写作只是手段,发展健康和谐的个性人格、促进生命体的良性变化和改革才是最终的目标。1.鼓励思维内容上的创新。这需要教师高度自觉地培植学生独立的人生立场和自主的人格体系,力克盲目从众;需要教师毫无保留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敢于怀疑既成定论。如果没有这种对学生精神品格和文化心理的重构,作文的创新性就失去了逻辑起点。其次,要鼓励思维形式上趋向发散。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倡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将会获得不同感受和体验,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摆脱了思维惯性和惰性,才能极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生命深处的创造性能量,发展创造性思维。

思维内容的“标准化”必将外化为语言表达的标准化。这就是作文为什么会有“学生腔”、为什么会“千篇一律”。新课标旗帜鲜明地呼唤“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就是呼唤真实的个体活生生的语言,而不是俗语、套话、人云亦云。我们知道,真实的个体生命之间是充满着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因此,只要是“属于自己”的,属于个体生命的语言就会闪烁着个性色彩,就是最具有个性的别致的语言。归根到底,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取决于为人的个性化、思想的个性化。2.提倡作文评价开放化

传统的写作教学评价模式是“学生习作,老师批改”。显然,这种教师单方面注入式教学,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教学原则。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吹毛求疵→玉中指瑕→多找缺点;精批细改,老师全批全改,学生不改。这样既耗时间,又难出成效,还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民主开放的写作教学评价观是:沙里淘金→多找闪光点;多评少改,评而不改;全体评议全体改,教师指导学生改。

提倡作文评价开放化,首先要对每一篇作文,都要挖掘它的亮点。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词语用得好,我们也要给予表扬。通过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我能写好”的自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其次,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允许学生想评什么就评什么,想怎样评就怎样评,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去评,多鼓励地评。3.突出“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目的是生活应用,写作更是如此。只有把写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写作教学获得本质意义上的返璞归真。突出“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就是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感悟,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做一个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的、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人。

4.扩大实用性文章的写作范围

反思我们的写作教学,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写作”却常常被忽略。教学中即使有此内容,也未被列为重点学习的对象,常是轻描淡写地走过场。因此,我们应该重点扩大实用性文章的写作范围,作文依托生活,生活需要作文,写作教学必须要向社会性、应用性、实践性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写作实践中吸取大量的适合日后发展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培养生存和竞争的本领,以便能对付将来生活的挑战。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的方法分析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读书和写作习惯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习作习惯,教师应当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科学化、合理化、趣味化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匪浅。那么,就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应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呢?笔者的建议是实施问题教学法,将重点知识转化为问题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解决问题并掌握知识。

一、问题教学法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将传授的知识归纳出重点部分,转化为问题教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和探索,借助辅助资料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概念,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点,以知识为面”,让学生自由地探索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问题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转化为问题,由学生自行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引导作用。这充分说明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意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过程中,让学生参考相关资料,与其他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共同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能使学生意识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团队意识。

2.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问题教学法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其合理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要想实现此目的,需要明确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技巧。

(1)问题内容灵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提出的语文问题一定要具有灵活性,如可以向学生提问发散式问题,那么学生在针对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发散思维,从不同的方向和思路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2)问题提出的时机良好。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问题的作用,除了要准确地把握问题内容之外,还要找准时机,提出问题,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思考和问题探索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3)重视问题的提出环节。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最后一个技巧是重视问题提出环节,即教师在科学设计问题之后,将问题抛给学生,观察学生问题思考和探索情况,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和方向进行问题探索,努力解答问题。

二、初中语文问题教学有效实施的方法

1.注重问题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要使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作用,那么教师要运用以上技巧,合理地设计和运用语文问题,使其引导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学习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需要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语文问题,根据语文知识结构的顺序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整节语文课和整篇文章进行谋划,使语文问题符合教学主题,紧扣知识。

2.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并提出语文问题,保证问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也就是结合文章内容,提出多种问题,让学生提出多种解答方案。另外,教师还要敢于标新立异,创设问题情境时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面对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尚需提高的情况,应以我国教育改革为背景,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优化调整语文教学,实施语文问题教学,将语文重点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与探索,使学生学到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红艳.浅论初中语文问题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8).

初中语文教学中互动教学问题探讨 篇7

一、初中语文开展互动教学的必要性 ( 一 ) 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

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情况的观察, 我们不难发现, 随着初中生与现代社会的接触不断增多, 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即使教师运用再多的人文熏陶, 也仍然难以激发起学生更多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互动教学作为现代新型教学方式, 不同于传统教学, 通过有效的课堂互动,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 语文课程的特征

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课程, 初中语文具有以下三大特征:第一, 语文教学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第二, 不同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体验不同;第三, 语文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这样的三大特征要求语文教学要能够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所以, 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要充分重视协商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 而互动式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开展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 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 要构建互动教学课堂, 首先要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传统的教学课堂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而互动式教学课堂需要将教师从“授课人”改变成为“引导人”, 以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 在进行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屈原》这篇文章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诵, 与学生共同讨论每句话的正确的阅读情感, , 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活跃课堂氛围,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重视学生间的互动沟通, 建立良好关系

事实上,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 再加上每个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等, 使得初中学生在行为举止、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鲜明的特征。这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但同时也是机遇。教师要充分看到每个学生的差异, 以此作为教学资源, 开展多样化的课堂互动教学。基于此,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 将他们有序的分为几个小组, 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鼓励他们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 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鼓励学生原文中人物角色的扮演, 进行情境的再现。具体活动如下:学生A扮演一个小儿, 学生B扮演另一名小儿, 学生C扮演孔子。教师可以请三民学生走上讲台, 用书中的原文进行对话。随后, 再邀请一组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 但人物对话不再是文言文, 而是用白话文的方式进行。通过这样的教学, 增强对比性,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原文, 并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 开展互动式教学, 增强学生能够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更好的交流。

(三) 强调师生间的互动, 促进和谐发现

互动是是人们平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的行为, 要进行互动之前必须要充分的了解, 并以此作为基础才能进行长期稳定的互动。因此, 要开展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 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 因此在开展互动教学时, 教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此,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其一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这是开展互动教学的前提条件;其二是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平台, 要开展互动教学模式, 教师就要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 以和蔼可亲的语气去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以此来增强师生间使得互动, 开展互动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 立足于教育体制改革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来看,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有趣, 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 切实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而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初中语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敏建新.浅谈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05) .

[2]苗春华.利用互动教学模式构建语文有效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 (B) , 2012 (10) .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一、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问题分析

笔者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 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出现教学误区, 深有感触, 在此将其总结出来, 希望引起注意。

1.自主学习表面自由, 实际是放任自流

新课改对语文课堂的要求之一是要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许多教师却因此走入了另一极端:课堂上乱哄哄的, 看似热闹却毫无主题;学生的发言海阔天空偏离课堂教学主题, 却引来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结果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 教师一边看热闹。这种表面自由, 实际是放任自流的自主学习, 不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根本, 更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职责与作用。

2.合作学习华而不实, 实际是泡沫严重

很多初中一线教师认为,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若无合作学习这一环节, 就显得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因此大组合作、小组合作等应运而生。于是, 课堂上充斥着学生杂乱无章的讨论和较量, 忽略了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的自主品读、思考和玩味。在合作学习中, 有的教师, 要么退至教室一侧或办公室耐心等待, 要么如蜻蜓点水般游走于各合作学习小组间, 等到讨论基本完毕, 课堂基本安静下来之后, 才走上讲台听取各组汇报。汇报完毕教师即宣告上课结束, 根本没有点评和有效的全程调控。

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策略

1.教师要适度地讲解, 有效地引导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不需要教师的讲解, 不需要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反而更需要教师的精辟讲解和到位的点拨, 以成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心灵鸡汤”。例如, 笔者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 首先让学生集体讨论文章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并描述自己所在城市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让他们与同桌互相交流;其次, 在经过学生的集体交流之后, 让学生发言。在的发言中, 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不太懂得作者是怎样进行细腻的描写。于是, 我进行适当的讲解, 既讲解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也讲解怎样用各种感觉器官多角度去感受同一事物, 并以课文及周边环境作为实例, 让他们去理解实践。此类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应用到如《山中避雨》、《春》、《竹林深处人家》等课文的教学实践中去。

2.开展合作学习要“因课制宜”, 动静结合, 全程监控

首先, 开展合作学习要“因课制宜”。教师要精挑细选那些确实需要学生共同讨论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共同探究。例如, 学习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的至爱亲情、人与环境、高新科技等单元的文章, 由于需要更多的学生交流, 因此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对于那些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如,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文章——《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洲际导弹自述》等, 是属于知识性的学习, 完全没有必要合作学习。这样, 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 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其次, 开展合作学习要动静结合。即真正的合作学习不是形式上的人人参与、热闹讨论, 而是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 因此, 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品读、感悟、自我玩味和理解体悟。例如, 学习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 首先, 让学生集体阅读课文, 找出文章中表现母亲优良品质的词语和句子。其次, 在领悟母亲优良品质的环节时, 可以适时开展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学生先静心想想自己母亲的优良品质, 找出反映作者母亲优良品质的词语和句子, 然后讨论该如何更好地关心母亲, 大家都有什么好的想法。这样动静结合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也更能体会到母亲的爱。同时,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尽量全程调控, 自始至终参与到学生各小组的讨论中去, 切不可袖手旁观。对合作学习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教师要进行及时、艺术地指导, 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采.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003.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 篇9

1.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 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 而应在获得结论的同时, 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 让他们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并想办法解决, 从而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 总是由问题开始, 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我们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1.1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的真正实现, 必须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 发挥其主体作用。我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他们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 就可以促使他们发动思维、活跃思维, 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奥秘, 从而完成学习活动。在阅读活动中, 学生不再是作者、文本、教师的附属品, 而是积极主动地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对话、质疑, 进而形成自己独特主体体验的研究者。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明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 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一切创新始于问题的发现, 而发现问题则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 没有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动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所以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关键。

2.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2.1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 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独特的人。”这里的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 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一位教师教《清平乐·村居》, 揭题后就展示课件———和书中插图一样的画面, 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村居图”是什么样的。这位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其实, 因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 “村居图”在学生头脑中也应该是形式各样、风格各异的, 如水乡村居、山野村居、北方村居、南方村居……揭示“村居”一词后, 如果先让学生自由想像, 学生一定能描绘出各种各样的村居图。即使是辛弃疾笔下之村居, 也未必是课文插图所描绘的样子, 那也只是绘插图的人读了词所产生的个人感受而已。这位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村居的画面自己发挥想象, 自己产生疑问, 自己开始探索, 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2.2 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实行民主, 使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 以此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与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从而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露灵性、展现个性。用闫学老师的话说, 就是要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嘴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 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这样, 学生不但敢提出问题, 而且问题意识可获得充分激发。初中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重学更重问。

如, 有位教师在教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 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鲁迅先生也写病句。结尾中的‘大约’与‘的确’是矛盾的!”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 很显然学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这时, 这位教师没有像学生那样一笑了之, 而是抓住这个契机, 继续说道:“这个同学提得很好,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 想一想这两个词到底是否矛盾呢?为什么?”这样, 既鼓励了这位学生, 又给全班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质疑, 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小说主题的深刻性, 点到了要害,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3 认真聆听、平等交流。

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问题, 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教师千万不能漫不经心, 甚至讽刺挖苦:“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 你真笨!”一定要做学生的“知音”, 让他觉得自己很棒。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更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让心灵和心灵产生碰撞。教师的认真、平等, 会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大胆探索, 因为课堂上有一个始终陪伴着他的研究伙伴。

例如在教梁衡的《夏》时, 有学生问:“为什么作者说夏天的颜色是金黄的, 我认为应该是墨绿色呀?”这时我以一个研究伙伴的身份和她一起探讨:“是啊, 我们眼里的夏天的确是墨绿色的, 那么作者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眼里的夏天和我们不一样呢?我们一起在文中找一找。”这种评价, 比“你问得好”、“你提的问题太棒了”更能令学生满意, 因为从教师的回答中他们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进而会充满激情地去找寻问题的答案。

2.4 根据问题的不同引导学生

如果面对的是一篇说明文, 学生会联想到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要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的方法。就此可以质疑:本文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分几部分来说明?是如何说明的?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主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怎样?看到的是一篇小说, 学生会联想到小说的有关知识: (1) 以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2) 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3) 对环境作具体描写。再想到小说的阅读一般从分析人物、情节、环境入手, 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由此可提如下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的这一人物对中心表达有什么作用?文章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主要语段与其他语段的关系如何?段与段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当然, 我们还可根据具体的课文, 把内容写上, 使问题提得更明确些。

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 这是教学的灵魂所在。虽然新课程强调“自主”, 但自主不等于散漫或是混乱。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就像是射箭手的靶子, 只有有的放矢, 学生才会有所收获;如果是讲到哪里算哪里, 就会使学生陷入迷茫而毫无所得。偏离了教学目标, 学生再怎么感兴趣也是徒劳, 学生非但没有收获, 甚至会失去方向。

教师是整堂课的掌舵者, 决定着课堂的航向。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自身首先要具有问题意识。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试着向文本发问, 而不是把教参当作拐杖;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对学生作出指导和评价, 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 适时调控, 帮助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

摘要:素质教育的呼声近几年愈来愈强烈。我们在肯定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 不得不面对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的精神。本文分析了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中的问题意识, 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巍.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当怎样的角色[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7, (02) .

[2]蔡伯训.解读文本, 培养能力——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八大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 (现代校长) , 2007, (11) .

[3]丁勇.试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构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6) .

[4]朱昌元.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J].语文新圃, 2008, (3) .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 篇10

一、教师选择的话题和生活有较大距离

口语交际总要以特定的内容作为话题, 即交际双方或多方的话语要围绕着特定的主题来展开, 这个主题即所谓的话题。一般而言, 教材上给出的话题往往离学生实际很远, 如果照搬采用的话, 势必效果不好, 致学生无话可谈。但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不注意这一点, 对学生情况明显没有认真调研, 简单地照搬教材上的话题, 组织学生围绕着这些与生活实际有较大距离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结果发现很多学生不知说什么为好, 很难融入话题情境之中, 于是出现了编造谈话内容的情况。这样一来, 学生的话题训练活动就与口语交际教学的初衷背离了。有的教师倒是注意到了教材中话题的不妥性, 于是自己设计话题, 但部分教师设计话题时, 也未充分调研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拟订了一些自我感觉可以但实质与学生生活仍然有较大距离的话题, 组织学生进行交际训练, 结果学生还是无所适从。实际上, 最适合的话题应当来自学生生活, 只有这种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话题, 才能使学生很好地融入情境之中, 也才能有效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二、情境创设不够, 口语交际训练缺少现实依凭

适切的话题还需在合适的情境中展开,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 如果都要求口语交际在现实的场景中进行, 由于现实具有动态性, 教学上往往难以把握;再者, 现实场景也不可能总能在教学需要的时候就出现。所以, 模拟创设情境就成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创设情境就一定要结合现实, 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参与进去, 这就要求尽可能创设学生熟悉的场景。但在当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 笔者在调查发现, 很多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实际有较大距离, 或者情境创设不够充分, 导致学生对情境无法切实理解, 因此也就无法真正进入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 效果自然不会好, 因为学生会强迫自己说一些其实自己也不知所云的话语, 违背了口语交际的基本的真实与合作原则。更严重的情况是, 由于情境创设不足, 口语交际课不自觉就成了个人讲演课, 只见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 一大群人呆着眼睛听, 讲的讲到累也不见有人回应, 听的听到倦也不知如何回应。这种独角戏式的讲演更与口语交际的实质相去甚远。如此口语交际教学, 学生越来越无味, 教师也越发觉得没意思, 最后的结局就是教师不想上, 学生不想上, 大家皆大欢喜, 干脆就略过。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和学生商量着把口语交际课给省了。这样的做法, 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应予以及时纠正。

三、缺少真实情境中的评价

真实情境中的评价是指针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交际场景中的口语交际能力所进行的评价。只有这种基于现实的评价, 才是最真实有效的评价, 才能显示学生的真实水平, 也才能切实为下一步指导学生提供参考。但客观上讲, 真实情境中的评价做起来的确有困难。一是因为学生的生活不限于在学校, 还包括家庭和社会, 学校里教师尚且不能完全观测到, 就更别说在家庭和社会中了。二是很多家长并不具备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素质, 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法给出合适的评价, 因此也无法切实配合学校教师的评价。三是社会上不可能有对学生的适时跟踪观察。由于这些现实困难的存在, 所以要给学生进行真实情境的评价确实很难, 也难怪现实初中语文教学中这方面显得很欠缺。

不过, 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来解决。比如, 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后, 让家长提供学生在家庭中的特定场合的表现情况信息, 教师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对学生的家庭口语交际给出综合评价。社会上, 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 并将有关信息向教师提供, 然后由教师给出合适的评价。加上校内教师可观察到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 就可以给学生以相对完整的真实情境评价了。

此外, 还可以以专项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参与, 并跟踪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口语交际能力, 据此给出学生的评价。这样得出的结果, 也是真实情境中的评价, 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口语交际能力。以上策略说起来并不复杂, 但令人遗憾的是, 很少有教师去采用, 所以就造成了整体上的真实情境评价的缺失。

关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标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要求:“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以上提出的专项任务的方式, 正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做法, 大可以进行推广。

在21世纪,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发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 其中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养中的基本素养, 在中小学教学中应得到重视。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以上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应得到改善。

摘要:当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着话题离生活较远、情境创设不够、真实情境评价缺失等问题, 这些问题应当得到改善, 如此方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提升其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篇11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二、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從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三、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

初中语文学案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篇12

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 必须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留给学生时间, 让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 应凸显其主体地位。二是导学性原则。学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 要做到目标明确, 流程清晰, 要求具体, 操作方法明了、实用。三是探究性原则。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 要逐步深化, 体现阶梯形。四是创新性原则。学案的编写要充分预设学生的学情, 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 具有创新性, 切忌千篇一律, 照抄照搬。

一、初中语文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案“习题化”

一些教师认为语文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 在设计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 把学案变为教案的翻版, 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织成一个个习题, 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 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也有些教师把学案变为试卷, 收集与罗列大量的试题, 大搞题海战术, 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 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 死记硬背教学内容, 花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试题, 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 根本无法实现学案教学的优势。所以, 学案绝不是单纯的的练习作业,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

筅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

张松元

导方案, 要防止把学案搞成又一本“习题集”, 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在学案教学的设计中, 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拓展练习是必需的, 但是, 它不同于同步练习。在学案设计中, 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问题的探究, 同时, 更要重视学生阅读中问题的发现感悟、学法的指导与实践。

2. 学案“教材化”

一些教师上课连语文课本也不带, 只拿一张学案走进课堂, 课堂上师生就一张学案进行教学, 把学案变成“教材”, 师生就一张学案进行学习, 完全是讲解学案, 不是“用教材教”, 而是教“学案”。语文课本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课文一般都文质兼美, 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语文教学必须要进行文本细读, 走进文本, 深入文本。语文学案应该是指导学生如何走进文本, 进行有效的生本、生生、师生多重对话。语文学案要让学生拿起书本进行阅读、感悟、发现, 并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与文本探究, 而不是让学生放下书本, 拿起学案, 这是本末倒置。不要把语文学案“教材化”, 语文学案只是语文学习的素材之一, 一种语文课堂学习资源, 一个凭借, 只是进行文本细读的方法指导或操作流程。

3. 学案“问题化”

不少学案设计的问题显得过浅、过多, 缺乏思考的力度, 更缺乏思维的厚度和宽度, 一张学案的文本解读都是一些问题的系列化, 实际上这是“满堂问”的变式, 学案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化。当然我们认为问题是导学的核心, 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 在学案教学中, 问题的设计是重要的。笔者认为, 教学中一是要把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提, 由学生提出, 因为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二是在学案中一定要多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的主问题, 让学生去思考,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案的导学价值。

4. 学案“整齐化”

不少学案忽略了学生的层次差异, 缺少阶梯性和递进梯度, 要求更多地体现的是整齐划一, 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学案教学要面向全体, 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实施分层教学, 关注生情, 关注学情。学案应从所教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的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设计成有层次的、阶梯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使优秀学生能从学案的提升中感到满足, 一般学生能从中受到激励, 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 借助学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发挥学案应有的价值。

5. 学案“程式化”

一些教师在学案的具体使用中, 过分拘泥于学案设计的要求和内容, 固定、僵死的固守预设的学案, 不能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变化, 缺乏一种智慧生成的意识, 使一些可贵的生成内容得不到重视, 影响了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学案成了一种固有程式, 一种束缚框架。其实学案也是一种预设, 并非一成不变, 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语文教师, 学案应该有生成性变化。语文学案教学并不排斥生成, 如果学案教学中缺乏灵活性, 排斥具体有效的生成内容, 那学案就将成为束缚学生思维、限制学生创新灵性迸发的僵死模式。这不是学案教学所希望的。因此, 要树立学案为课堂服务、为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服务的意识, 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和需要, 教师要灵活运用学案, 补充和完善学案, 让学案在生成和完善中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媒介。因此, 学案教学中强调精心的预设, 更期待精彩的生成。

6. 教师“虚设化”

以前教师大多不敢放手, 担心过多, 把自己当成主角, 自导自讲, 学生则是听众。但现在语文学案教学中, 教师全身“隐退”, 地位“虚设”, 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 课堂成了无主题变奏, 如脚踏西瓜皮, 滑到哪教到哪。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只是用“对”、“很好”、“有创意”等赞语, 认为只有这样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殊不知, 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 教师重在组织和引领。这样, 在学案教学中,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恰恰相反, 教师要立足主导地位, 肩负“导演”的责任。学是主线, 导是关键, 所以要在“如何导”上下功夫。教师必须定好自己的位置。在语文学案教学中教师扮演好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 是“平等中的首席”,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分析解决问题, 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中拓展思路, 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在引导和思维启示中, 还要担当起整个学习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学生学习障碍的排除者角色, 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解决语文学案教学问题的策略

1. 学法指导

学案教学关键在于学法指导, 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老师要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 变教学为导学, 教师要真正领会“导学”的真谛, 深入学生, 指导学法。如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 正确的做法应该引导学生使用好学案, 教给预习的方法, 如何进行字词摘抄、如何进行搜集作者资料、如何进行质疑等。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2. 分层递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 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 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以提高教学效率。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 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特别是作业的设计, 对于同一篇课文内容, 可针对基础题、能力题、提高题、拓展题等分层次进行练习,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细读文本

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基于新课程标准, 把教材当作素材、范例、凭借, 通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依托学案,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教材”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文本细读的过程应该是在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情感与情感的互动。解读文本, 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文本细读, 让读者能够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 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 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 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 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当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矛盾、困惑、方法、理解走向自我、走向同伴、走向教师的时候, 就意味着“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 通过学案得以充分彰显。

借助学案和学生预习的问题, 进行深入地文本细读, 走进文本, 学有所得,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进行思维的碰撞, 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升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潜滋暗长起自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从而提高语文学案教学的有效性。

4. 注重生成

课堂要想不断有动态生成的精彩, 一是需要有高质量的预设, 学案编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根据年级情况进行精心预设:创新学案的形式, 不要模式化, 力求新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学法指导, 跳一跳摘桃子, 预设生成的空间。二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必须是一个真实的课堂, 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 是让学生更多自主思考时间的课堂, 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课堂, 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师生、生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的空间里展开心灵对话, 在对话中生成, 在生成中引导, 在引导中感悟。在教师的点拨、追问下, 在同伴的合作、点评、质疑中, 才会有新的创造、新的生成。所以, 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是活生生的人, 师生之间要实现教学相长, 建立密切的教学关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挑战意识, 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处于的被动局面,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组织活动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 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不能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 更要想方设法, 唤醒、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巧设语文实践活动, 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与习惯,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因此, 学案要以全体学生为核心, 以“主体”的“自动”为前提, 以演讲、辩论、笔练等为活动的基本方式。一要创设生动、充实、热烈的课堂气氛;二要注重师生平等和谐对话;三要语文活动有新意,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这样使学生人人有愿望, 人人有兴致, 人人在思考, 人人在活动, 不仅有利于激发程度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树立自信心, 使他们在既充满智力挑战又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不断否定自我, 超越自我;同时, 又从羡慕他人, 到追赶他人, 形成“别人能, 我也能”的活动气场。

6. 及时批改

学案中的反馈部分, 如课前预习部分以及课堂总结检测部分, 需要任课教师两次收集起来, 去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它是语文学案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学案的完善情况, 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 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 并在学案上写出来。学案有发必收, 有收必批, 有批必评, 有评必纠。如果不批改学案, 老师就会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 就不能调节教学方案, 课堂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而学生初步完成学案中预习部分后由学科代表收齐上交, 教师进行第一次批阅, 从中了解学情并确定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调整课堂学习方案, 这样具有针对性, 又有实效性, 在上课前将学案发下来;课堂上, 学生结合学案研读文本, 拓展文本, 小结感悟, 训练巩固, 学生要在课下进一步完善、整理、订正, 完成后收齐上交课代表, 教师必须进行第二次批阅。

两次批改,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案补充完善情况加以了解和评价, 教师尤其要针对学生在预习阶段出错的题目进行批阅, 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两次批改, 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习惯的指导, 做题方法技巧的点拨, 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及时补充, 切实提高语文学案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技能下一篇:孙中山纪念